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31 19:29:15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1

1. 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语境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 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半截蜡烛》,齐读课题。谁愿意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和德军巧妙周旋、保护情报的故事。

板书:保护情报

巧妙周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开门见山走进文本。在检测学生先学情况的基础上,马上抓住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带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 品读感悟,研习情节

1.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是如何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请看自学提示。

2.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学生按自学提示,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师小组内巡视指导。

三、 以读为主,感悟情节

板块一:读议结合,品悟伯诺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伯诺德夫人是如何和敌军周旋的,说说你的体会。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急忙”

A. 为了抢时间,为了保护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B. 还不够快!两个孩子苍白的脸色可千万不能让德国强盗发现!

C. 真快!确实要抓紧时间,别让德军看出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一定要让蜡烛早一点儿熄灭,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静呀!

预设二:“轻轻”

A. 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多么勇敢!

B. 真轻呀!就连狡猾的敌人也根本没有察觉!

C. 还不够轻!德国强盗可是非常狡猾的,一丝丝的异常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预设三:“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A. 你读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结德国强盗的家庭妇女,强盗被麻痹了,根本不会有任何觉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B. 还不够殷勤,不够友好,千万别让德军起疑心。

齐读:让我们把对伯诺德夫人的崇敬融入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故事有自己的情节发展,而且环环相扣。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时做适时的引导】

板块二:读议结合,品悟杰克的主动服务

1.引: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过去了吗?(没有)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面对母亲的失败,面对依然存在的危机,杰克一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挺身而出,他是如何化解危机的?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慢慢地”

A. 虽然杰克此时心里很害怕,但毫不慌张,显得若无其事。

B. 杰克心里明白,只有“慢慢地”站起来,才不会引起德国强盗的注意。

C. 杰克不但沉着镇定,而且非常机智。

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招来灭顶之灾。你也能读好吗?试一试!(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二:“默默地坐待”

A. 杰克一定很紧张,但他知道此时此刻等待的是机会。

B. 虽然杰克心里很紧张,但理智告诉他,面对凶残的德军,有一丝的慌乱和紧张,厄运就会降临。所以,杰克总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镇定!镇定!”

C. 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好一个“默默地坐待”! 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带着你的感动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三:一波三折,品悟环境的危急

(1) 交流: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蜡烛越来越短,烛光越来越微弱,暗示着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来越危险,情况紧急!)(这还暗示着情报站就要遭到彻底破坏,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就系在这一刹那间,情况万分危急!)

(2) 小结交流:是呀,此时此刻,蜡烛越来越短,所有情报员的生命将越来越危险!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危在旦夕……)

(3) 提示朗读:(课件展示紧张的音乐)

A. 多可怕呀!你来读!

B. 定时炸弹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声,你来读!

C.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来读!

D. 呼吸都紧张了,空气都凝固了,一起来!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板块三:潜心会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请求

1.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也如释重负。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呢?她的请求巧妙在哪儿呢?请你认真读读这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抓一抓杰奎琳说的话,做的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她的请求巧妙。

2. 学生自由朗读。

3. 交流反馈。

(1)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可有可无,拿走蜡烛就很自然,请求拿走蜡烛的时机是多么巧妙呀!(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2) 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个强盗中权力最大的)请求,再一一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后再上楼,以免节外生枝,真巧妙!(对象巧妙)

(3) 杰奎琳说了短短的23个字,虽然简短,但说清了要蜡烛的原因:因为天晚要睡觉,因为天黑要蜡烛,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绝呢?方法真巧妙!

(4) 杰奎琳带着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向德军司令官娇声请求,表达多巧妙呀!怎样才是“娇声请求”?(娇滴滴的,娇弱的,惹人怜爱的……)指名朗读。

4. 同学们,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她心里绝不是这样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极度痛恨德国强盗,但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秘密,为了带走蜡烛,他们只能殷勤巴结,主动服务,只能违心地与强盗道晚安。这是忍辱负重!

5. 齐读杰奎琳的表现。

6. 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四、 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1. 故事真是一波三折,曲折动人。(相机板书一波三折的蜡烛图)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 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坚持正义。(板书: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如果法国总统戴高乐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就要颁发荣誉奖章,请你为他们写颁奖词。

4. 课件展示颁奖词写法。

5. (配乐)生抒写。

6.全班朗读展示,师生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必须“读进去,走出来”,就是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启发多元思维,让学生通过写颁奖词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文本解读多元性与规定性的有机统一】

五、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了解了剧本这种特殊的文艺表现形式,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两项作业:

1. 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教学思考】

针对本课内容,我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了精心预设:

1. 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对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例如,一个学生说:“我从‘默默地坐待’知道杰克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在议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就更加透彻了。

2. 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气氛紧张,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只有通过读才能很好地领悟。于是,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会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品质。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2

1.1 课前预习,获取信息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越发重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前预习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知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实践中,高年级的教师往往将单纯的课前预习助推为“阅读式预习”。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各种知识背景资料一应俱全,方便快捷。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厚厚的资料分门别类罗列整合,其丰富性大大超出笔者的想象。

如学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后,教师会让学生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向家长、朋友介绍风光美景,或制作一些宣传卡片,或让学生做小导游,来介绍祖国的壮美山河与灿烂文化。信息技术这片丰腴的土壤,弥补了教材及资料的不足,让学生有大量的探究空间,在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和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学了《天火之谜》《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渠道搜集资料,会自觉向父母、家人、朋友等介绍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

2.1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个性化体验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再现文本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教学过程也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精彩。

在指导学习《半截蜡烛》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此时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段文字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如果此时我们要给这个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声响。继而课件出现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怦怦的强烈心跳声,德国士兵狰狞的笑声,烛焰摇曳……这些声光电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强烈的感光刺激。此情此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呈现出各种个性化的体验。有的说这烛焰摇曳,恐怖让人窒息,这滴答声是死神的脚步,让空气变得凝固了;有的说烛焰摇曳,自己紧张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此时,伯诺德母子三人好像已经闻到了鲜血的腥味。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设想:如果要来个镜头特写,你的镜头会捕捉些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这样的场景:烛焰摇曳,飘飘悠悠,暗淡的烛光中,一双饿狼般的眼睛闪着凶光,蜡烛越来越短……画面交替,不断聚焦,学生都觉得此时此刻,它哪里是半截蜡烛呀,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此时,笔者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摇曳的烛光就像什么?学生说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这蜡烛就是一把把手枪。那令人窒息的紧张在教室中弥散开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真切地感受着伯诺德夫人一家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深深地被他们一家的崇高精神折服。

2.2 整合资源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影片、图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笔者采集制作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观看了大量的有关西湖的图片后,先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文字,描绘文字背后的画面,再呈现整理的文字资料,有文人墨客赞美西湖的诗篇,有西湖的历史、传说、风俗等人文景观,让学生再次感悟文字。这种阅读方式,将阅读与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学生通过如此真切的阅读,对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心中已经有了语言和情感的积累。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悟,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

2.3 架设平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麋鹿》一课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资料、课后查找的网上资料,播放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群活动场面,让学生或以导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介绍麋鹿。这一教学设计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语感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3 小结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3

[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本人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质疑探究、尊重独特体验、启动丰富想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4

一、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我在教生字“裹”时,第一步把“裹”折成“亠”“果”“■”三个部分,并分别写在三张明胶片上,先把前两张拼成上下可活动的复合片:“■”,然后再和“果”组合成左右可以活动的复合片。第二步教学时,我先把“衣”字上下拉开,反复数次后,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谁能想象出这个动作的意思呢?(表示把衣服铺开)接着再把果横向拉倒到“亠”和“■”中间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说出这个动作又表示什么呢?”(表示用衣服把果子包起来)这样“变静为动”,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不协调、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半截蜡烛》时,为了导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老师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出示课题,同时提问:“使人类蒙受灾难的二战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联?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围绕半截蜡烛又发生了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去初读课文,有目标,有兴趣。

三、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

自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读书要有选择》一文,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精读和略读》和《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这两篇课文,复习读书之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读书要有选择》一文便可以独立地完全掌握。

2.根据课题难度,恰当控制适中的任务

在教学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斟酌,做到不仅读懂,而且有所感悟。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尤其是关于孔隙的“窄”、内洞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能够在头脑中再现,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品悟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但要求不能太高,《如梦令》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基础上,在大脑中建立形象,体会词的意境,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进入词所指描绘的情景。老师适当梳理词句,提示构成画面的主要景物,学生想象并练习运用语言描述。

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功,激起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表扬鼓励比批评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奖惩方法,如课堂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者加一颗星,根据发言精彩的程度,依次加直至五颗星,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愿意与教师互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漂亮且正确率较高者加星,优秀的作文加星,评讲时,在班组朗读,一个单元累计一次,优胜者还有奖励。这样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不断进步,效果喜人。诚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配合,适当的惩罚也很有必要,譬如,不认真对待作业,那就得让其重做,在重做的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也纠正了其作业态度。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5

课伊始,教师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五分钟)

(交流完资料)教师激情满怀地进行小结:“孩子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也伸向了一个美丽浪漫的国度――法国。看――”(教师点击播放图片音乐)

教师深情地说:“飞机开始轰炸了,大炮开始开火了,无辜的法国人倒下了。温馨美丽的家园被飞机、大炮轰炸得破烂不堪,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上学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只留下那片废墟。此情此景,震撼人心。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祖国,许多法国民众纷纷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抗争、机敏与狡猾的较量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同学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生死攸关”的意思是什么?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课题的关键词,真棒!

生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想了解课文的内容,相信等下你读了课文,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生3:为什么说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师:是啊,记忆中的烛光给人温馨,给人浪漫,可这课的烛光为什么关系到生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你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真好!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通过这个课堂导入,教师让学生交流资料、创设情景、质疑问难,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对课堂导入的用心良苦。然而,一个导入,你什么都想要,没有个取舍,没有个度,怎么行?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必须做到四个“适度”。

1时间适度

一个导入就花了十分钟,那么教学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时间如何得到保证?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因此导课要做到短而精,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直奔主题,尽量避免冗长的导入。笔者认为课堂导入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时间分配重点,课堂导入要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不要超过五分钟。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否则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使课堂低效。

2激情适度

以上案例中,教师从一开始叫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到最后评点学生的质疑,整个导入过程都是声音高亢、满怀激情。虽说大家都在呐喊“语文老师上课应有激情”“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但激情过度容易导致学生疲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因此,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切莫一味的高亢激情,特别是在课堂导入时,教师的语言更应亲切平和,让学生感到亲近,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3定调适度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于漪老师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切,课堂导入好比歌唱家唱歌定调,倘若第一音没定准,那么高潮部分要么唱不上去,要么走调。《生死攸关的烛光》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感受的是杰奎琳一家母子三人是如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下背景是必要的,但教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让听课者以为这是要讲“二战”或战争的故事。

4程序适度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6

一、创设氛围,鼓励学生有疑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质疑问难超出了自己的教学预想,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甚至难住了自己而丢失了面子,于是置之不理甚至冷眼相对,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一个天才。长此以往,学生胆量越来越小了,“问题”越来越少了,课堂上越来越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了,高耗低效的课堂上毫无生机。即使偶尔公开课、观摩课上有些质疑的环节,往往也是提前设计好,谁提什么问题,谁来回答,都是事先排演过的,只是表演一下而已。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达,允许学生质疑时出错、改正、保留意见,对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学生发问,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学生再想,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尤其对于学困生,更要引导其放下怕提问、怕嘲笑、怕出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当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见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刚开始所提的问题也许很简单,可能是一些浅层面上的问题,没有什么精彩或价值可言。但教师千万不能因为问题的简单幼稚而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给以鼓励性、赏识性评价,让学生享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质疑的欲望,从此敢质疑、爱质疑。

二、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有疑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一要紧扣课题,自主质疑。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题目都蕴含着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进行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以疑促读、以疑促悟的目的。我在教学《半截蜡烛》时,由题入手,引发学生自主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半截蜡烛里难道会隐藏着什么秘密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再如教学《负荆请罪》,由题生疑时,有学生问“荆”是什么?“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后来他得到谅解了吗?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书,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课文的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二要抓住重点,引发质疑。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所以教师在阅读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或揭示中心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结合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启发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分别表现在哪里?都有哪些类型?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个性?兵马俑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或成就等等。这样一来,教师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自读探究来释疑解难,对文本内容的领悟水到渠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再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一句时,我抓住这些数字引导学生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连串的数字引起了学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些数字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数字的背后是多少辛苦的付出?数字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学生发问探究,这样的质疑就抓住了关键的语言训练点,也为理解下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要发现矛盾,提出质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中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却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匠心独具之所在。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看似矛盾处质疑,才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在祖国有难的时候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接着,我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思,才明白其实当时国土沦陷,他在国内已经难以生存,更没有音乐创作的环境,况且作为音乐家,用自己的作品唤起民众进行抗争才是更好的爱国方式。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对表示矛盾的反义词,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我让学生细读了这一段文字,并据此引导学生质疑: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又耐心?“焦急”和“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各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感受到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爱戴和缅怀之情。

三、注重诱导,激励学生有疑善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敢问”并不难,“会问”努力也能做到,而要“善问”却不太容易。这与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等个性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就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7

一、 从一则案例说起

《半截蜡烛》的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德国法西斯的残暴,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巧妙地保护了情报。一位教师在教学故事的第二部分时,让学生自由读了一遍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德国士兵冲进伯诺德夫人家中,会怎么说?怎么做?伯诺德夫人他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

几名学生兴高采烈地冲到前面,有的神气十足地喊叫着:“快说!你们有没有帮法国军队保管情报?”有的则扯着嗓子:“不老实的话,把你们全家都杀了!”一位学生模仿影视中的日本鬼子腔调:“小孩,快说,说出来有糖吃!”……学生哄堂大笑,教室里乱作一团。几名扮演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学生呆呆地站在一边,在嘈杂的笑声中,进行了几句对白,最后一个女学生面无表情地端着蜡烛,慢慢地走了几步,就匆匆下去了。

二、 原因分析

这样的课堂表演只能说是一场闹剧,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表演的目标不明确。课堂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个性,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包括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课堂表演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不同的文本,其表演目的也应有所区别。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感受人物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活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其整体的语文素养。

2. 表演的重点不准确。一般来说,表演应在教学的重点之处,不是重点表演岂不浪费时间。这个表演的重点应该是在伯纳德夫人一家身上,表现人物为了保护情报,怎样地想方设法,怎样地机智周旋,怎样地镇定沉着。德国士兵只是配角,他们的凶残是为了衬托主角的品质特点。学生应该表演出伯诺德夫人在什么情况下“轻轻地把蜡烛吹熄”,杰克端烛台时的镇定,搬柴火时的“从容”,默默等待时的神情,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智。这场表演的背景应是看似平静背后潜伏的惊心动魄,而绝不是嘻嘻哈哈的热闹。

3. 表演的时间不恰当。什么时候表演?表演的时机在哪里?设计表演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不仅要难易适度,更要时间恰当。上述课文的表演,应在学生对人物的特点准确理解,对人物的心理准确把握时进行,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默契的配合,恰如其分地再现当时的情境。学生只匆匆地读了一遍课文,对人物的认识还是最浅显最表层的,表演时也是他们“想当然”的表现,理所当然失去了作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适得其反。

三、 策略思考

表演这种教学手段有它独有的特点,适合于文本和恰到好处的表演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它的优势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而要使课堂表演获得成功,收到实效,就应该明确以下问题:

1. 明确课堂表演的价值。周一贯先生说:“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恰当地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文本内容迅速成为表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个性,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包括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周益民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请学生扮演天鹅,指挥学生分排读“克噜——克哩——克哩”,教师像音乐演奏的指挥家那样,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点、节奏,全班配合,扇动着手臂,学起天鹅的叫声。教室里,“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热烈,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天鹅破冰后胜利、自豪的心情。

2. 加强表演过程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课堂表演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带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借助角色的扮演、情境的引入,以具体地感悟语言的形象,感悟语言的情感,在感悟中促进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气势汹汹”一词时,通过表演,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内涵。

师: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手叉到腰上。生:(叉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正是因为有了于永正老师适时的指导、指点,学生的表现才能准确、到位,从而加强了对词语的理解。

3. 注重课堂表演的评价。课堂表演还需要师生适当的评价。学生的表演与演员演戏不尽相同。我们对学生的表演是不能完全听之任之的,不能没有任何形式的评价,否则,表演就可能或失控或中断,或流于形式,或流于感性和肤浅。有经验的教师总能自如地适时地调控课堂,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对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或组织学生互评,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才是有序且有效的。

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笋芽儿》,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在讲读后,教者引导学生做一回被叫醒的笋芽儿,把它醒来后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演一演,旨在通过表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词语“揉眼睛”“仍然”“漆黑”的意思,感受笋芽儿的“娇”和“趣”。在一位学生表演后,老师教给学生评价方法,引导全班同学结合书本中的相关语句进行点评,又请一位同学再表演,点评后全班表演,这样下来学生兴趣高涨,朗读入情,表演也很到位,课堂有情有趣。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平面镜成像;实验;改进

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重要的学生实验,但由于直接用平面镜无法观察到镜后面的像,所以教材建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就可以观察到镜后面的像,也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种方法一直以来都为大家所接受.但在一次实验中学生的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只能看到烛焰的像,而看不到整个蜡烛的像?为什么不能说烛焰的像在镜子里面呢?解释一番后,学生又说:这些问题都懂,但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认真思索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的制作

将三块30cm×5cm的平面镜相隔5cm固定在木支架上,再将木支架垂直固定在50cm×35cm木板上,并在木板上画好方格线.

用废硬纸片剪出一个较大的长三角形和一个较小的正三角形,并将正三角形镶在长三角形的底部,使长三角形能正立在地面上,为了便于比较将长三角形的其中一面的半边用红色颜料涂成红色,这样便制作成了一个树形物体(物体1).用同样的方法再做出二个大小相同(分别为物体2、物体5)、一个较大(物体3)、一个较小(物体4)共五个树形物体.最后再将物体5相对于平面镜位置处挖空,如上图所示,便于实验将物体5镶在平面镜内.

从废弃的窗帘支架中截取二段长25cm的导轨,在其两端安装小滑轮.截取四段长35cm的铝合金槽固定在木底板上,将导轨安装在铝合金槽中,使导轨可以在木底板上左右移动.再从废弃的窗帘支架中取出滑轮,将滑轮安装在树形物体的底部.最后将制作好的物体垂直安装在导轨上,使其可以在木底板上前后、左右移动.

2仪器的使用方法

(1)将仪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1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物体1在平面上产生“不完整”的像.

(2)将物体5放在平面镜空隙中,无论怎样都不能把物体的像补完整,说明平面镜所在的像不在镜子里面.

(3)将与物体1大小相同的物体2放在镜后,能够找到一位置,将像补完整,而其它位置却不能,说明此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镜子后面.

(4)观察物体1与物体2的位置所示的刻度相同,物体1与物体2的导轨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平面镜垂直.

前后左右移动物体1,同时改变物体2的位置,使像变完整,同样可以看到物体1与物体2的位置所示的刻度相同,物体1与物体2的导轨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平面镜垂直.

再用直尺穿过平面镜中间的空隙,同样发现物体1与物体2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直尺与镜面垂直.从立体上说明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在此位置把物体2换成与物体1大小不同的物体3或物体4放在镜后,却不能将像补完整,只有与物体1大小相同的物体2才能把像补完整.说明像与物大小相同.

(6)在平面镜的后面放一光屏不能接收到物体1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7)在物体1与物体2对应点上作一标记后,将它们并排放置,发现物体1与物体2的标记左右相反,说明像与物左右相反.

3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本仪器制作简单,原料易找且便宜.操作简单、方便,对环境亮度没有特殊要求,成像清晰明了,很好地说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很好地纠正学生的前概念“平面镜所成的像在镜子里面”;解决了立体空间像与物的对应关系,形象地说明像与物左右相反;避免了使用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的不利因素;让学生明确只要是物体都能成像,而不至于认为蜡烛不能成像只有烛焰才能成像的错误看法;省去了学生描点连线,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描点连线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参考文献:

[1]马国福平面镜成像演示实验改进[J].中学物理,1994(4)

[2]董大勇平面镜教学的改进与教学过程设计[J].中学物理,2012(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9

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该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前设计预习单,课内学习单练习以及课后练习单的形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此,我们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进行落实:

一、整合有效的练习资源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系统整合有效的练习资源,如,课文中学习伙伴的提示、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等。将“学”与“练”无痕对接,融入课堂的整体学习。而同时追求朴实、扎实、落实的练习,是小学语文课堂走向优化的重要因素。

1.“以问带学”――以课后问题引领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揭示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教师要将课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

2.“以练代讲”――把课堂作业本纳入课堂训练

语文课堂作业本是为全面考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而设计的一本有针对性的练习本。因此,积极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实施有效练习,从而实现“减负”不“减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在使用时,应该结合课堂,将这些练习进行加工后融入课堂。

(1)借助“课堂作业本”上的基础性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预习

如学习《童年的发现》时,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和第2题“根据句子意思,把画横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既可以作为学生预习情况的一项反馈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第二天学习这篇课文时的作I负担。

(2)借助课内阅读类的练习,梳理文本内容,强化巩固对文本的理解

如《晏子使楚》课堂作业本第4小题――“默读课文,填空”教学时,即可适当将本练习进行加工梳理,设计成如下形式:

课文回顾:了解楚王是怎样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来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小练笔”等类型的练习,提升对文本的感悟

高段“语文课堂作业本”中平均每一单元至少有一次小练笔,内容有扩写、改编、想象、缩写、拓展等,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在设计《慈母情深》小练笔时,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3.“以学定教”――以自主练习设计推进阅读进程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课堂练习。这些练习的设计要立足教材,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入不同形式的学习单,以一个个练习让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推进文本的深入研读。

学习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不但要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把感情写具体的方法,还要初步运用交替描写把画面写生动、写具体。所以,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第一步,抓住一个画面完成练习,学习交替描写。

(这一练习指向“信息提取”和“整体感知”的阅读课堂练习。)

第二步:拓展想象画画,迁移表达,运用交替描写。

(这是基于课文语言和内容的阅读课堂练习。)

4.因问拓思――以课文学习伙伴的提示紧扣学习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课文中插入帮助学生学习,以“学习伙伴”呈现的话语。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学习,从而形成主动利用该资源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充分展开训练过程

1.课前导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准备

课前导学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课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课前预习单”进行各类常规性、实践性的作业。

(1)常规性作业

我已认真读课文(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生字词;我认为文章中最易读错或写错的词语是( );我已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预见性作业

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读读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名字,根据人物的关系,用几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吗?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认为诸葛亮是这样的一位人物:_________(可以用词语概括)。

(3)实践性作业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英雄豪杰的故事,比如说:_________,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找他的故事读一读,我们来开个故事会吧!

2.关键性练习,引导过程学的充分

在以“课前预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自学思考后;关键还要结合“课内学习单”,设计1~2个核心的课堂练习,撑起阅读活动的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在个人思考学习的基础上,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如执教《半截蜡烛》时,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习:母子三人是怎么想尽办法保护半截蜡烛的呢?快速默读,补充完成发展情节图。

3.整理拓展,增强实践运用能力

练习具有“检查、反思、巩固、引领”等功能,在教学的巩固与延伸环节,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拓展练习,让听、说、读、写与作业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白杨》一课的整理延伸练习:

(1)白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________,然后写爸爸________,最后写爸爸看到________。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 )―( )―( )。

(2)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_________。作者借赞扬白杨树赞扬________,这样的写法叫做________。我还知道人们常用“蜡烛”指________,“老黄牛”指________。

(3)写几句话夸夸自己的老师或者身边熟悉的人,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样的整体回顾中,既体现了作业的实践性,又沟通了课堂内外,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练导学”的课堂教学还有很漫长的道路需要走。如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自学能力,并科学设计语文课前预习单、课内学习单、课后作业单,形成一套适合高段学生使用的练习体系,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建松.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J].小学语文教学,2014(4).

[2]陈子卫.建构“导学议练”自主学习模式[J].四川教育,2009(6).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10

【关 键 词】物理实验 探究能力 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新课标》的实施无疑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新的思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学生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对于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给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仅供参考。

一、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

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呢?在实践教学中,一般是将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个与课题相关的情景,这样学生很困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探究电热时,播放一段火灾事故的录象,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讲述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如在探究压力与压强时,讲述大力士捏鸡蛋的故事;出示一张与课题相关的图片,如探究熔化时展示北方冬天的雪景和春天雪化时的景色。

二、导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导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讲授一个定理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问题,可以有若干不同的问法,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准确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把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才能问有所思,问有所答,活跃学生的思维,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拍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

三、导思――培养学生勇于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见识不广,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提出的问题不敢做出大胆的猜想,或猜想偏离了方向,这就给设计实验设置了障碍,因此,首先要启发学生思维,针对提出的问题,搜索可能出现的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旁敲边击,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

首先,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知识准备。猜想绝不是凭空瞎想,而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类似的现象,他们是很难猜想出来的。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果学生对照相机成像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很容易就猜想出来。

其次,在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猜想方向。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设物理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猜想,使学生明确研究目的。当然,教师也不能时时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否则就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同时又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常见有效的猜想方法。1、类比猜想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把信息从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的一种推理方法。如教学电学中重要的概念电压时,由于它很抽象,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加深理解,因而在教学中,结合水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水压,电流和水流的形成类似,学生即可类比猜想出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压。2、联系猜想法:借助以前与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其他物理问题或知识。如在学习功率一节,让学生猜想如何比较一个力做功快慢时,可联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生就会豁然开朗,猜想到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做功的多少来比较。3、归纳猜想法:通过某类物理对象中个别对象具有的属性,猜想该对象全体都具有这种属性。如在教学降低温度是使气体液化的一种方式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归纳猜想提出来。4、逆向猜想法:从结论或现象开始,到这思考问题,反向分析,来探究成因或条件。如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从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入手,分析有用功和总功分别包含哪些部分,找到S和h的关系,就可找到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四、导设――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根据生活经验或创设物理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认知、不同经历,提出种种猜想;这是一个发散思维过程。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猜想都一一用实验验证。例如;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有长度、密度、体积、横截面积、质量、材料等有关。那么,我就与学生一起分析考虑长度、横截面积,实际上考虑了体积;考虑材料实际上考虑了密度;考虑了体积、密度,实际上考虑了质量。经过分析,学生才明白为何只考虑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这样也大大节省进行实验时间。但这不能走向极端;有时探究某些物理量难以分析而实验又容易做,还是依猜想设计实验。比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想除了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外;还涉及压力的作用点、运动方向、运动速度、接触面面积等等,实验简单又容易做,可以做实验给学生看。

优化实验方案。探究欧姆定律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在黑板上画设计电路图。甲同学设计电路图中没带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乙同学设计电路图中带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针对这种情况,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取得共识: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只能测一组电流和电压值,乙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可做到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且操作方便。

突出探究方法。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象法、模型法以及逆向思维法等。根据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际恰当选择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增强实验设计能力。比如,研究物理量同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单独研究这个物理量与这一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逐一研究综合起来得出规律。当我们研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等问题时,为什么没有实验原理照样可以进行设计实验,其原因就是明确实验方法。

五、导做――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应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尽量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教师要适时地提出: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在动手实验前,让学生明白所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对于首次使用新的仪器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方法并指出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问题;指导学生从具体实验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和总结;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凸透镜成像的观察,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蜡烛和光屏上所成的像,当蜡烛在光具座上从大于2倍焦距处逐渐移近凸透镱时,为了在光屏上显示一个清晰的象,必须移动光屏,使之在光屏上成的像从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变化到等大的倒立的实像,以及变化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一定距离时,在光屏上成不了像。这特点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蜡烛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不同,在光屏上成像情况也随之变化。这样,学生通过观察与思维得知,成的像是缩小的,等大的还是放大的是由物距的大小决定的,物距变化,像距也变化,成像情况也变化,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此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分析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其它的原因,巩固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六、导误――培养学生具有对实验故障判断的能力。

学生实验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有关电路的实验,容易出现故障,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总在出现问题时不加思索地举手发问,遇到这种情形不要立即给他分析,而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例如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就有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不偏转或读数太小等很多问题,要让学生检查所接的电路会不会接触不良,会不会短路,电流表、电压表有没有接错,引导学生排除故障,这样可以令学生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合理利用实验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描述,要尽可能使用物理语言,能定量的要尽可能定量,能用数学语言(如图表、图线等)表示的尽可能用数学语言表示。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比较实验前后现象异同点,实验前后实验数据有有无变化或通过实验得到哪些数据。这个不同点或数据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得的,并有什么新的发现,再作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概括就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分析和归纳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简单因果推理能力培养,是那一个条件变化了引起了某个现象或某个数据发生了变化。对数据处理的时候要尝试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和、差、乘积、正反比例等函数关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给学生一个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记录好实验的过程,根据实验现象和对数据的分析所得的结论实事求是填写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把现在的结论和原来的猜想或假设比较,又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要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知许多物理原理、科学的结论,原来我们也可以解决。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当代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中实施这一关键环节,的确需要我们教师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承笃.中学物理教学法.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