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全集十篇

时间:2023-03-27 02:48:46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1

关键词:孟浩然 诗歌 传播 人际关系

一、引言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孟浩然在三十六、七岁以前一直隐居在鹿门山,创作了大量诗作。开元十二年出乡,为了求取功名,曾“三入长安”[1],但终生未官,很长时间在长安、湖湘、吴越等地游山玩水。作为这样一位大半生都过着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却并没有隐没在深山之中,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2],到现在,我们对他的诗也是耳熟能详,他的《春晓》曾被选入中国香港人民推选的“你所喜爱的十首唐诗”[3],可见他诗歌受众的广泛和被人喜爱的程度之深。而隐居甚久的孟浩然,他的诗歌是如何传播开来的呢?这其中缺少不了一些题壁示人、艺人传唱等传播手段,可对于孟浩然的诗歌来说,不可忽略的一个传播途径就是他的“朋友圈”,孟浩然可谓交友广泛,这些好友可以算得上是让孟浩然诗歌从山林间走向大众、文人,甚至宫廷、皇帝的“推手”,对其诗歌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孟浩然的人际交往

孟浩然在人生的前三十几年,一直过着隐士生活,隐居于鹿门山和襄阳南郭外的南园。在此期间,他也会和一些禅师、上人、山人、逸人等交往,或则谈玄说道,或则诗酒遨游。如其诗《题融公兰若》所写“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4]孟浩然也曾在鹿门山办过诗会、在长安饮酒作诗,结交了王昌龄、王之涣等诗人。在游历期间也结识了孔伯昭、谢南池等一批好友。孟浩然居家为母亲守丧时,蜀人李白慕名专程赴襄阳拜访,两人抵足谈诗,促膝论文,互相欣赏,相见甚欢。孟浩然入长安游学时曾“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F、范阳卢Q、大理评事河东裴K、华阴太守郑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5]由此看来,孟浩然通过他的才华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不乏名门志士、文学大家和政治门客。他们对孟浩然诗歌的传播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孟浩然的人际关系对其诗歌传播的影响

孟浩然在他一生中所x结识之人从不是平庸之辈,多为有才情有想法有前途之人。这些人带给孟浩然的不仅是文学上的相互切磋,对孟浩然的赏识与赞扬,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孟浩然一起做的事、他们对孟浩然的看法对其他人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孟浩然诗歌的传播。

(一)通过文人聚会直接使诗歌传播

举办、参加的文人集会、聚首是一个可以聚集众人好方法。在众人面前作诗一首,若得到赞赏,必定会通过集会的这个群体一传十,十传百,是一个传播诗歌的有效途径。在孟浩然游吴越期间,曾在万岁楼偶遇故友王昌龄,两人欣喜万分,交谈甚欢。店里的伙计召来本地的头面人物,想让两位名诗人为万岁楼题诗,孟浩然巧遇友人也诗兴大发,提笔一挥而就《登万岁楼》,王昌龄也相应作诗。众人争相传阅,这诗歌也同这众人传开了。这种通过与文人朋友的聚首,来创造从小群体到大群体的传播机会,使孟浩然的诗歌有了更多的受众,能达到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的效果。

(二)通过名人效应间接使诗歌传播

如果说第一种传播途径是“小群体――大群体”,那么通过名人效应来传播则是“个人――大群体”。奥裔美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儿德提出过一个可以解释名人效应的“意见领袖”的观点,他认为“来自媒介的消息总是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再从意见领袖那里流向其同事或是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6]而有追随者的“意见领袖”就是有一定名望的人。在孟浩然诗歌的传播中,其诗歌则是先收到了名人的认可,大众因此会追随名人的意见,而去更加了解孟浩然的诗歌。而在孟浩然的人际交往中,他的朋友不乏名人,最典型的便是李白。李白与孟浩然交好,并且十分崇拜孟浩然,曾写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他对孟浩然诗歌的喜爱。比如李白在《赠孟浩然》中直接写到“吾爱孟夫子”[7]。李白的名气使他诗作更容易传播给大众,在他的诗歌传播中,大家就会更加了解孟浩然,大家得知李白都如此喜爱孟浩然的诗,自然会增添对其诗的关注度。不仅李白,白居易也曾写“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8]、张枯提笔“孟简难持节,襄阳属浩然”[9]之词,这些欣赏、理解孟浩然的好友通过作诗表达对他诗作的肯定,其中李白写得最多,有5首之多,他的挚交张子容为其写过3首,王维、杜甫分别写过2首。他的这些作为名人的朋友便是他的代言人,而这些诗也充当了宣传媒介的作用,有名人的宣传,孟诗也更有市场。

(三)通过人际关系创造机遇提高诗人声誉有助于诗歌传播

孟浩然的朋友们不光是文人墨客,更有名望高的“关系硬”的人物。这些朋友为孟浩然提供了增高声望,甚至得到皇上青睐的机会,也是对他诗歌的传播有很大帮助的因素。因隐居时的孟浩然多与禅师僧人交往,使当时天下闻名的高增一行和尚也对他有所耳闻,而这位一行和尚被唐玄宗召到身边时就为唐玄宗举荐过孟浩然,说其“诗才清幽,格调高雅,陛下可留意察访,为朝廷所用。”[10]也是因为这个机会,孟浩然的名字也得以第一次被唐玄宗耳闻。之后,在唐朝数以千计的诗人中,孟浩然作为第一个布衣诗人被皇上召见。《唐才子传》中记载“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入,商较风雅,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诏出,再拜。帝问曰:‘卿将诗来耶’对曰:‘偶不赍。’即命吟近作,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11]这次机遇也是因为他得到王维的赏识,被王维私邀入府而发生的。正是有这个可以得到皇上驾临的诗友,孟浩然才有这次被皇上召见的机会。虽然这一次的召见没有使孟浩然有官可做,但是他被皇上召见的事在当时不仅是轰动全国的重要新闻,而且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青年士子们写诗的热情,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所写“风流天下闻”就是指的此事[12]。这件事的影响之大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孟浩然的知名度,为其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我们看到了诗人孟浩然虽然生活隐逸,但是他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推手们”为他的诗歌创造了很好的传播道路,使他的诗歌闻名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际在传播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孟浩然诗歌本身的特质,如果没有创作出好的诗歌,也不会有人愿意去传播。所以在文学的传播上,好的文学作品和恰当的传播方式结合才能使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影响。

注释:

[1]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页。

[2]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3]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页。

[4]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4页。

[5]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6]毛峰:《传播学概论》,长沙:中南大W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7]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5页。

[8]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9页。

[9]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9页。

[10]李叔德:《孟浩然新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11]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1页。

[12]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M].黄山:黄山书社,2008.

[2]徐鹏.孟浩然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3]李叔德.孟浩然新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毛峰.传播学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5]郭镇之译,[美]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著.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刘峰峰.论孟浩然及其诗歌在唐代的接受与传播[D].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2

【关键词】孟浩然;求仕期间;隐逸

From the poems which are during the periods of Meng Haoran seeking official to see his temperament of true hermit

Liu Wenting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stitut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By reading parts of Meng Haoran`s poems of which is about the life of his liv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the experiences of rivers of the travel, people often can feel light, elegant style such as hermit ,for example,《listen to guqin from Zheng Wuyin》、《travel from Luoyang to Yue areas》.We will take the three time he attended Beijing seeking official, with his practical action of pursuing fame to look for his temperament of upright, light and the real hermit.

【Keywords】 Meng Haoran;periods of official-pursuing;seclusion

孟浩然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其诗内容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怀友的心情,故人们往往从这些诗中强烈感受到孟襄阳志在山水的隐士风采,如“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半酣下 衫袖,拂拭龙唇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听郑五愔弹琴》),再如“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酒,谁论世上名”(《自洛之越》)。然,孟浩然因求仕之心一生有过三次长安之行,这三次入京表现出孟浩然身上儒学影响下传统仕子的功名之心、济世之情,故具体从这些阶段的诗来探析孟浩然身上真隐士的气质。

《唐才子传》有言“古称祢衡不遇,赵壹无禄,观浩然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生白衣,良可悲夫。”提及孟浩然,总是不解生于盛世的他为什么会隐逸田园山林,更很多人质疑他并无真正的隐逸情怀,不过是功名心切但才学短浅,屡求仕不成便全身而退做起隐士,幸而孟浩然一生入京只有三次,今就按时间截取其所谓入京求仕期间的诗歌一一加以详味,从中来看孟浩然求仕时的诗,和这些时期“诗中的孟浩然”(闻一多《唐诗杂论》),探探孟浩然是否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全唐诗》一六八)那样清朗飘然的孟浩然。

对于孟浩然入京求仕期间,我将范围定于求仕入京前,求仕在京时期,及求仕落第返乡途中。这样区分是为了从诗中窥见孟浩然上京的原因和心态,求仕在京时的心境及其作罢离京返乡的情感得失,更为真切、真实的了解孟浩然及其平淡的诗歌表达。具体这期间的诗大致应有36首。

一、而立之年羡鸿鹄,奋飞又厌流俗恶

开元十一年冬至开元十二年八月,孟浩然因中书令张说之荐而首入长安,他此次晋京,在长安待了一年有余,并写了著名的《赴京途中遇雪》一诗。在孟浩然诗集中,其首次入京的相关诗歌大致有9首。

首次来长安前孟浩然的追求仕进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开元六年有《田家作》一诗,这一时期诗人隐居在家,诗歌前四句孟襄阳自叙喜幽静尚恬淡与亲近隐者的情志,后部分写自己年过三十犹居田园,“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叹无人举荐,岁月蹉跎,徒有鸿鹄之志而无法实现,诗中诗人的仕进之心之强烈,对于正值而立之年而无为的青年士子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情,而对于从未踏上过仕途,涉足官场的孟浩然在其如此强烈功名之心下,年纪轻轻的他已有偏喜隐逸和志存功名的思想矛盾,“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内心极度苦闷。这种一开始就存在于骨子里的气质不能不说是其一生未能全力功名最重要的原因。

而再看开元八年前后所作的《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诗后十句的感慨世路艰难,怀才不遇,老大无成。“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诗中体现出其对前途渺茫的隐忧,还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怨和岁月蹉跎的恐惧之情。这首诗是孟浩然未踏上入京之途所作的,诗中的求仕之强烈情感不言而喻,然而心中又念“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而且“世途”一联讽刺仕途,警拔凝练,入木三分,分明体现出作者对官场欺媚流俗的不屑和反感。

《赴命途中逢雪》是诗人已在应诏入京途中的诗作,这首诗寓情于景,描绘了旅途中的严冬景色,在萧索孤寂的意境中流露作者赴京的对前途的迷茫和担心。隐约可见诗人对从仕并没有太多信心,亦没有昂扬和意气风发的兴奋。

赴京之后的5首诗时间大致都在开元十二年左右,确定其在长安时的诗为《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徐豫州司户因以投寄》,这首诗表达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谊。其他4首中,《书怀贻京邑故人》、《荆门上张丞相》、《都下送辛大之鄂》和《赠王九》均是关于友人的。

《荆门上张丞相》和《赠王九》是普通的赠友诗,两首诗中都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绵绵情谊,很富人情味,这与孟浩然“平生重结交”(《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很有关系。内容上,注意到《荆门上张丞相》全诗在欢乐的基调中夹杂着思乡的忧愁。《赠王九》是孟浩然写给王迥的诗,从劝客归家的角度体现诗人注重日常人生的思想,同时,诗中表现出诗人淡泊功名精神状态,而这一点结合这时诗人已在求仕之中,不得不多加思考诗人的内在心性。

《书怀贻京邑故人》约作于诗人入长安还襄阳之后,诗中诗人自抒怀抱,寄赠在京友人,表达了希望能得友人之助,“当涂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一起奋飞。诗中贯注着诗人求仕的急切和怀才不遇的愤怨心情,从这种情绪可以得知孟浩然之所以怨愤是怀才不遇感的愤怨,那《赴命途中逢雪》中对从仕的缺乏信心将不是对自己没信心,更可能是对仕途官场的不足够感兴趣而茫然缺乏信心,而这种精神情结正可从他骨子中喜隐逸、乐山水中找到答案。

二、科途迟来试牛角,自信有余仍清淡

孟浩然第二次入京于开元十六年夏天,《旧唐书·孟浩然传》中,“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年四十乃游京师。”孟浩然此次入京为“应进士”(《旧唐书》)。这次入京直至开元十八年秋,孟浩然自京还襄阳,并作了《留别王侍御》与王维。共18首。因涉及考试故按应考前后划分为入京前,在长安应试期间,出榜落第后三个阶段。

入京前有《送陈七赴西军》、《行至汝坟寄卢征君》和《送告八从军》三首。《送陈七赴西军》约作于开元十六年诗人赴京之前不久,是诗人数量极少的边塞诗之一。诗中讲述送别同乡友人参军赴边,全诗声调铿锵有力,很有盛唐之音。值得注意的是诗中“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赴京应试的满怀信心。

《行至汝坟寄卢征君》是诗人去往长安路过汝州、洛阳时所写,诗中描写雪景颇含浪漫色彩,全诗带有一种明朗的情绪,表明孟浩然对前途充满了乐观的信心。

而《送告八从军》,中“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此首作于开元十六冬诗人赴长安前,诗中反映的是告八卫国戍边的昂扬精神,表现出孟浩然对告八从军爱国之举的高度肯定,需留意的是诗歌最后一句“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流”意为祝告八功成身退,并希望一起隐居。结合前面《送陈七赴西军》及《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两首诗的内容,可得知在孟浩然信心十足二赴京应考时其心中依然对挂记着隐居,这值得注意。

开元十六年夏天,孟浩然抵达长安参加科举,这一应试期间的诗共五首,是《登总持寺浮屠》、《长安早春》、《春情》、《醉后赠马四》和《长乐宫》,还留下句震惊四座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登总持寺浮屠》写诗人等赏总持寺的的见闻,通过景观描写传达美感。《长安早春》作于开元十七年正月春闱临诗之前,诗人怀揣仕进抱负而看到长安早春之景时所表达出的是一片恢弘的太平盛景。《春情》是一首对青楼女子的关注之诗,以女性为题材在孟诗中是不多见的。《醉后赠马四》一诗主要写诗人对侠义之士的推许和与侠士结交的豪兴。从这五首诗的内容和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来看,基本都是平静或愉悦的,可见在应考出榜前诗人的状态是比较轻松和自信的。

而出榜落第后,大致有十首诗,有《宿终南翠微寺》、《南阳北阻雪》等,逐一来看:

《宿终南翠微寺》,终南即终南山,诗歌开首四句写访游之地的景观特色和访游的原因,“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隐隐透露了落第后的不遇合寻求逃逸的心情。中间六句写寺主的居所幽静雅致,知其品行高雅,最后侧听风泉清音更感翠微寺环境清寂幽雅,与开篇照应。而这后一个层次极富特色,以浓淡相济的笔墨,“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写出了近处所见而唤起的遐思和感情,表明诗人已萌动了弃却仕途的思想。

《南阳北阻雪》是诗人求仕不成返回襄阳,途经洛阳、南阳时所作“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诗前八句写诗人为大雪所阻,滞留在宛许之间,傍晚眺望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荒凉、萧索,渲染出诗人失意而归的忧愤和迷茫,最后四句交代了自己颓废的原因,在于“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而其“徘徊守归路”我想并不一定是所说的出仕和归隐之间的徘徊,而更贴切、更可能的是因其“少年弄文墨”且“十上”,因而“耻还家”,所以羞愧、徘徊“守归路”。所以从这首诗说是归隐和求仕之间的徘徊是牵强的,再说归隐完全是因“不得不”亦是站不住脚的。

《题长安主人壁》大致作于开元十七年夏天。全诗主要抒写了诗人落第后在长安的窘迫与思乡的矛盾。既欲早日归乡隐居,又想通过献赋的方式再次得到赏识。

《岁暮归南山》,此诗作于开元十七年冬,主要抒发诗人落第后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年老归隐的哀伤。诗前四句写出此次落第“归山”的愤懑之情,从此之后,便甘心隐老,不再应举。虽怨愤但婉曲、温厚,有盛唐士人气度。

《留别王侍御》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离京之冬,孟浩然作此诗时王维正弃官后在长安闲居。开元十七年春,浩然在长安应试不第,仍滞留在京,想走献赋上书的路子以求得汲引,这期间与王维常往来,但是王维已经弃官,没有能力帮他。诗前四句写自己应试落第的失望心情和归乡隐居的打算,只是舍不得与老朋友分别,自己还是回家隐居。

《京还赠张维》此诗亦约作于开元十八年冬离开长安返乡时,孟浩然入京应试不第,心中十分烦闷,借惜别之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其情不可遏制。前两句表明了与功名权贵决裂,归隐山林的决心。三四句赞陶渊明、颂嵇康,说明了不再追求仕进的理由,表现出不肯摧眉折腰的傲骨,后四句进一步从自己的性情与为官的矛盾性上表示了对为官的鄙弃。

《寄赵正字》,既有对命运不济的感慨,也有对世事人情的不满,致使自己不能如愿以偿,获得一个适宜的境遇,只好认命,从此不再想着一切。

《秦中感秋寄上人》本诗作于开元十七年诗人长安落第后的秋天。诗中抒写落第后的失意和困居长安的苦况,并且表现了诗人入仕与归隐的内心矛盾。诗歌语言真率,作者求仕不得遂生归隐之心。

《送袁太祝尉豫章》,“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随牒牵黄绶,离群会墨卿。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诗首联回忆孟浩然与袁太祝的美德,“独送”二字表达了友谊的深厚真挚。尾联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劝袁太祝不要为此难过,赴任的地方在江南,那里山水佳丽,正好借此漫游。这种劝勉能洞见孟浩然之心向。

《清明即事》这首诗是描写长安京城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到城外祭祀扫墓的情景。诗中渲染了热闹非凡的扫墓情景,但这种渲染并非为了表现这作者的兴致,而是反衬在外游子的无心合群的相思之苦,还有求仕失意的孤寂,“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因是其作于席间的文人酬宴之作,因场合和作诗的动机的缘由所以不能就其内容作妄议。

三、愤愤扬身弃仕途、退隐飘逸仍悠悠

孟浩然三入京师在开元二十年。开元十九年一月,唐玄宗率文武百官“幸”东都,孟浩然闻之,乃于翌年春由襄阳而至,之后由洛阳三入长安。这期间诗应约10首。

而在京期间的诗似乎没有存留的,入京前的时间已到开元十九年的一首《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是诗人在越州游历期间所作,诗中赞美了幽绝僻静的佛家境地,称颂了寺院自然风光的奇美,也抒发了诗人厌恶尘世,追求飘然世外的思想。

而所能见之诗多在离京后,近9首。有《寻香山湛上人》、《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和《送丁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等。

归纳而讲,《寻香山湛上人》,“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诗人的心情是抑郁的,希望投隐山林、身世相弃,这是“真隐”。

《送丁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这首诗为引见诗,是送丁凤赴举而呈张九龄的诗歌,其实就是在借丁凤的酒杯浇自己的垒块。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秋,诗中叙述了诗人长期闭门苦读的经历,“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对应试落第感到失望和愤慨,当初临试前的那种积极的仕进之心,此时已经荡然无存。诗人断然声明摈弃仕途,归返田园。写自己的遭际,一唱三叹,显得凄楚沉郁。而关于摒弃仕途的声明,“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接下句“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已然有洒脱飘逸之感。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全诗醒眼的“羡”字,“恨”字,悄然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将要归隐的情怀。

《京还留别新丰诸友》表现出诗人对当权者的怨愤与不愿合作的态度,最后一句“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故潭”,决心去寻山访水,隐逸世外。

《李氏园卧疾》本诗约作于诗人“年年客白社”的某年寒食节,诗首联用陶诗意境,写隐逸之趣,劲联写客居卧病倍加怀乡之情,尾联写布衣之叹,空滞洛阳的失落和悲伤感。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秋末诗人自长安去洛阳途中出潼关时。尾句“永怀蓬阁友,寂寞滞扬云”,但见本诗基思友之情。

《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是开元二十年冬所作,本诗描写的是一位洛阳游侠的形象,能反映诗人心中的豪侠情怀,诗歌洋溢着的是愉快、豪迈的气息。这是表现出孟浩然性格中耿直且有侠义之情的一面。

纵观上文,孟浩然求仕期间的热情与其失意之后的怨愤都可见,但从中我们分明看到他始终挂记归隐的真实内心,单从诗歌内容上我们很容易窥见其别于其他诗人隐情怀,另外,从诗歌风格上,其诗平淡和真率的语言及其清新超俗的意蕴,上述诗句中都有体现,“文如其人”也可窥见其真隐士的内心和气质。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列传孟浩然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孟浩然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孟浩然.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刘文刚.孟浩然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王辉斌.孟浩然入京考实[J].唐都学刊,2003(1).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3

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及曲式特点来探研其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性;韵味;润腔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20年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意境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曲式特点

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88年完成的,此曲旋律优美、意蕴悠长,雅俗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旋律运用了传统的中国五声音阶调式,旋律为D宫调式,在创作上融入了中国诗词的韵律和吟诵感,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风貌。”由于刘文金对民乐的熟悉和喜爱,开头的钢伴部分用了自由且渐快的散板,模仿古筝的演奏及琵琶的震音效果,表现长江波浪起伏的画面,从而营造出古朴、飘逸的意境。主旋律可分为五个乐句:

第一个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楼”这个字结束音在A徵音上。这一乐句沿用了前奏部分的散板,以吟诵的自由式进入犹如诗人吟唱一般,奠定了整曲飘逸、洒脱的风格。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州”字结束音落在F角音上。此乐句由第一乐句的散板进入慢板,4/4拍,并融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旋律抑扬顿挫,很是欢快、洒脱,刻画出李白对孟浩然前去扬州的羡慕、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落音在B羽上,“碧空尽”三个字与前四个字形成音符上的大跳,将情绪推向更上一层,为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潮做了铺垫。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流”落音在F角音上,为五个乐句中的最高潮。

第五乐句的“唯见长江天际流”,虽词与第四乐句相同,但“流”字落在D宫音上,是续第四乐句高潮之后的一个补充。

五个乐句内在的起承转合使乐曲犹如连绵的山峰,层次分明、洒脱悦耳,使诗作意境的表现更是非常贴切,

乐段反复有变奏的性质,既和前面的乐旋律紧密相连,又形成了发展的关系,特别是结束句重复的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将大诗人李白的浪漫和感性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整首歌曲有很多的装饰音,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使得此曲演唱起来更有古诗词的韵味,也使演唱者可以更容易的把握这首古诗词的意境。全曲格调高雅,回味无穷,刘文金用自己内在的文学修养和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深厚功底赋予了这首古诗词新的艺术生命。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演唱特点

这首作品很多的演唱版本都是男声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的版本,他演唱此曲时的咬字、韵味把握的较为贴切。而作为女声演唱此曲时,应注重诗人形象的塑造,并避免声部不同带来的弊端。

在对作品的词、曲进行准确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设计与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演唱的方式、方法也将直接影响着作品情感、意境的传递。下面从演唱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把握、润腔及音色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一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1)气息的运用。分析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欢别之作,因此在气息上应该要流畅、连贯。歌曲中很重要的休止时,呼吸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高音部分的气息支持很重要,腰、腹部的力量一定要加强,保证歌唱的平稳性,使高潮部分的情绪饱满、体现出诗者所当时的心境,如歌曲倒数第二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重复的那个“天际流”,在曲调上达到了全曲的最高潮,这时的气息一定要比其他地方更加结实、有力,以表达李白当时的情怀。

(2)咬字的把握。演唱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要注重其字头的咬法与元音的归韵,这也是表现古诗词艺术歌曲浓郁民族风格的重要部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咬字是演唱特点的重中之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字的发音“ren”,这个字有两拍,而且又在散板部分,字头“r”要咬的清晰且慢,元音“e”和尾音“n”要快速的归韵到头腔上,使歌曲的吟诵性得到很好地表达,犹如一个诗人在吟唱。“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三”字只有半拍,但在咬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将字头“s”用舌尖抵到牙齿,字腹“an”要在鼻腔里迅速归韵。“州”字要咬住字头“zh”,后面再缓慢的过渡到“ou”,过渡时要自然等等。

总之,咬字要遵循“依字行腔”的原则,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使歌曲的古典气质得以体现。

(3)润腔及音色的控制。董维松在其《论润腔》中说到:“‘润腔’一词,现在人们用的很普遍,也以此写过许多论文。但这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学术术语。”

润腔中常用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音有倚音、连音、波音、颤音、滑音等。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这些装饰音也均有出现,如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人”、“西”、“楼”都有倚音,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月”字用了波音,“州”可以用滑音去润腔,全曲的最后一个字“流”的最后一个音则可以运用颤音、渐慢收尾音来润腔,以体现全曲的结束感以及李白望着故人远去、天水一线的画面。润腔中还常用以语气助词,在本曲中,倒数第二句反复的天际流前面我们就有用到“啊”这个语气助词来润腔,以突显故人的吟诵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音色的控制也是演唱此曲的重要环节。本人认为在演唱时应对声音的明亮度、音的强弱变化都加以控制,既要让声音听起来厚实、自然,又要有诗人一般的潇洒韵味在里面。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散板,在声音上可以先轻起,“故人”字模仿箫的音色,“西辞”的音色开始渐渐变明亮,体现整首诗的明快基调,“黄鹤楼”三个字在中音区,音色则要自然、流畅、厚实为宜。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整体都以明快的音色去表现,以突显春光明媚的三月孟浩然这一去让李白多么的羡慕,声音要稍稍靠前一些。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声音不能太实,可以往后靠一些,用半声去处理,来描绘望船远去的画面。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处在高音处,声音要和前句形成统一,不可太实,运用高音的弱处理,延续其画面感,也刻画诗人潇洒、浪漫的人物性格。后面的反复也可遵循上面的用声原则。全曲在演唱时,声音有实有虚,强弱变化有序,使歌曲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要想将此曲演唱的韵味十足、情感贴切,无论是用气、咬字还是在润腔及声音的控制上都要下足功夫,力求做到每个字的发音、归韵、重音等都要准确。

4 结语

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关注的当下,要想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好,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故人留下的文化财富,今人可用现代的手法去发展它、创新它,更要很好地去继承它、发扬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探研其演唱特点。该曲只是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个实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有待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它、探索它。

如何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更加符合其诗词的意境以及当代人的审美,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88.

[2] 左汉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新意”[J].宁夏大学学报,2006(01).

[3] 张塘林:“浅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J].北方音乐,2012(02).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4

关键词:孟浩然;隐居;出仕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185-02

孟浩然,今湖北襄阳人,盛唐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人称“孟襄阳”。 他主要生活在开元时代,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儒道释游侠等多元思想的融合,使得文人们无不豪情万丈,满怀着盛世诗人的自信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几乎都希望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一展报国之志。边塞诗派的高适《三君咏》“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分别赞扬了魏征、郭震、狄仁杰,暗含了自以他们为榜样建功立业的决心;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示了盛唐文人特有的雄壮豪迈和宽广胸襟;杜甫虽然生活困顿,但是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争先效仿的榜样。即使思想倾向于佛家,显示出闲适、退隐情绪的王维,也没有布衣一身,而是一方面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诸多诗人中唯有孟浩然终生未正式出仕,难怪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悲叹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的确,孟浩然为什么甘愿隐居田野做一个真正的隐者?究其原因,浅析如下。

一、应试不第无奈隐居

孟浩然的一生以应试为界,他年轻的时候心中对成就一番伟大的抱负充满着渴望。他的《长安早春》:“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表达了对功名的深深渴望,但是事实上,孟浩然在科举考试中竟然失利了。他的《陪卢明府泛舟回作》:“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表达了对失利的深深遗憾。那么,孟浩然为什么名落孙山?旧唐书 《文苑列传》中有关孟浩然的部分异常简略,仅仅写下“不达而卒”四个字。其他的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诗人的命运不济。比如:白居易《与元九书》“况诗人多蹇……李白、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 杜甫《遣兴五首》“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等等不胜枚举。

我们先从王维的应举来看下唐代科举成功的条件。《唐才子传》在对王维及第前的事迹有如下记载: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后来与孟浩然相隔一百多年的李商隐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因为没有人提携,在开始的科举中没有成功,后来得到牛党官员令狐及和他儿子令狐的帮助,才榜上有名。

由此说明,唐朝的荐举、请托之风极为盛行,并且由于推荐者意在荐贤,掌贡举者意在得人,大家并不把这种推荐与提拔当作舞弊来看待,一些擢第的人选甚至在进士考试举行之前就已确定下来。所以,士子能否在应试前获得当权者的赏识,甚至比考试本身更加重要。而孟浩然出身并不显赫,也无人可以推荐,于“进士科取人颇少”的激烈竞争中自然不免落于下风。

后来孟浩然在短暂的求官经历中,也让他认清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后主动倾向于归隐。他的《京还赠张淮》“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及对隐居的向往。

二、性情淡泊无意官场

孟浩然生性好爽率真,喜欢结交朋友,他并不是没有出仕的机会,在他的好友中张九龄贵为宰相,王维也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然而他直到40岁时才出游京师,参加科举。《唐摭言》记载了孟浩然获得过接近皇帝的机会:维待诏金孪殿,一旦,召之(孟浩然)商较风雅。忽遇上(玄宗)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召见。上即命咏。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此事是否真实,尚待查阅,但是从孟浩然后来一试落第即永不再考可以看出,他本身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乃至后来襄阳刺史韩朝宗仰慕孟浩然的诗名,为他才华折服,主动要帮他到朝廷延誉,为他谋求官职。韩朝宗,京兆长安人,任官时喜欢提拔后进,曾经推荐崔宗之、严武与蒋等人于朝廷,受到当时其他人的尊敬。当时人有语:“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曾经写《与韩荆州书》,渴望得到韩朝宗的举荐。延誉指的是在皇帝和大臣们面前为有才华或者品行高洁的人播扬声誉,传扬好名声。在这样一个机会面前,孟浩然开始还欣然地找出很多史书慢慢研读,为推荐做准备,可是在出发的时候竟然用喝醉来婉拒韩刺史的美意,可见孟浩然的矛盾和抉择。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认为“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即孟浩然文不为仕、行不为饰、游不为利,这种自由任性的本性使得他一方面难以接受官场上的束缚,另一方面出于对功业的渴求,使得他想通过仕途一展抱负。《李少府与杨九再来》“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何如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诗人既羡慕朋友早达,又以纵情行乐为怀。所以这种矛盾纠缠了孟浩然一生,也促使他永远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徘徊。

三、追随先贤渴望归隐

诗人的故乡襄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居胜地,而当时的荆楚之地,隐逸之风盛行,智绝诸葛亮、高士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山简、孟嘉、远公等,都对孟浩然向往山林隐逸,追求清高淡远的思想性格,形成了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先生说过:“我们简直不能想象一部《襄阳耆旧传》对少年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一个影响。”诗人在他的很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都反映出对庞得公等先辈的敬仰之情,他一度隐居鹿门山也正是表示自己先辈的追随。

《夜归鹿门歌》中“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写的是孟浩然从襄阳渡口回鹿门山时的情形。夜幕四合,诗人内心充满孤寂,而庞公栖隐处让孟浩然精神为之一振。类似于庄周和蝴蝶,孟浩然走在寂寥清净的路上,心中满怀对庞德的景仰,已经分辨不清自己是庞德公还是孟浩然了。庞德公,襄阳人,民间高士。荆州刺史刘表数次邀请其为己所用,庞公都拒绝了,刘表说:“你难道只想保全自己,不想保全天下?”庞公说:“鸿鹄的鸟巢在山林的高处,晚上回来栖息;鼋鼍的窝在万丈深渊,傍晚回来得以宿眠。房子是人之巢穴。处所不同,不是不保天下。”刘表又问:“先生你甘愿在这荒山野岭,以后拿什么留给子孙?”庞公说:“我留给孩子耕读传家,只是所留的不一样罢了。”庞公携妻子采药不再回来。这种淡泊豁达的人格是孟浩然所仰慕的,因此他觉得“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毫无疑问,庞公隐居之处已经成为了他的精神家园,冥冥之中给徘徊的他一个答案。闻一多先生评价:“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而这个默契的对象,无疑便是庞德公了。

四、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无法放弃仕途

中国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盛唐时期的每一个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几乎成了每个儒者的座右铭。而出仕最典型的形态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学而优则仕”。四十岁以前主要在家乡隐居苦读,为进京出仕做准备。《旧唐书》说他“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他和盛唐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他在《书怀贻京邑同好》中说:

维先自邹鲁, 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

昼夜恒自强, 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 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 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 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 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 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 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 翻飞何日同?

此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渴望出仕施展抱负的愿望。先叙述自己的身世,再写自己成年后命运不济,渴望故人援引。他的言行是“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昼夜恒自强, 词翰颇亦工”为迎接美好的仕途做准备。

然而在好友王昌龄考上进士后,他信心百倍地去参加考试,失利后,仍然到处拜谒,结果仍然是失望。心里的无奈没有让他完全放弃求仕。他在漫游吴越时写道:“魏阙心恒在, 金门诏不忘”,表达了身在江湖,始终不忘朝廷。

在无奈的隐居中,他写道《与诸子登岘山》“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在羊公堕泪碑前想起前人建立的不朽功业,想着自己岁月蹉跎毫无建树不禁“泪沾襟”了。

正是这几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在49岁时做了张九龄的幕僚,一年多后他就去世了。此前他的拜谒诗杰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含蓄地表达了渴望得到张丞相提携踏出仕途的意愿。可见近花甲之年的孟浩然仍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尚犹怜不涸者,白首未登科”的不甘隐沦和“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的自由始终让他无法取舍,最终在奔波求仕时遑遑不定其意和隐逸幽栖时难以排遣孤独失意之间的摇摆中度过了一生。

参考文献:

[1]孙延辉.儒家思想与孟浩然的出仕情结[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5

重庆市育英小学五年级五班 彭雨欣

我从小就酷爱读书,好书一直陪伴我快乐的成长到现在。从书里,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学会把书里的好词、好句积累在脑海里,写作文时把它们一个个“释放”出来。

我看过许多书:《冰心儿童文学全集》、《100个勤学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恐龙百科全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100个勤学故事》。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6

若要评选一个“中国最具喜感的公民行动”奖,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与他的胡子大概有望问鼎。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一份“内部资料”——39号文,最终以喜剧收场。

孟浩很好认。他身材高大,喜穿唐装布鞋,留着一头花白长发,头比一般人要大。他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本文由收集整理,比如“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孟大炮”等等,在公民社会气息浓厚的广州,他是意见领袖、媒体宠儿。

本刊记者见到孟浩时,他著名的胡子已经剃掉了,胡须制成了毛笔,其中一支正挂在他的办公室一幅上书“天地正气”的字画上。今年3月底,广州地标“小蛮腰”与数十名媒体记者在雨中围观孟浩剃胡子,见证这位明星委员以蓄胡子的方式成功倒逼政府信息公开。

虽说孟浩有着广东省政协常委的身份,但他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不仅让“公知”们艳羡,也让大多数的“委员”、“代表”望洋兴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出身,到目前为止也还是一名企业员工的普通公民,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视媒体为盟军

孟浩很少单兵作战,当他针对某项公共事务采取行动时,总喜欢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闻媒体活跃的广州,记者是孟浩最常见的盟军。

南方都市报一位编辑记得,早在2004年,孟浩就不时邀请媒体记者一同调查社会问题。“那一年,有人向他反映惠州有工人被欠薪,他就主动叫上了我,我们一起坐火车到惠州跟工人们座谈,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政协委员跟别人有点不一样。”

而令这位编辑啼笑皆非的是,孟浩一路上还跟他大谈自己参政议政的方法论,把“不该说的”都说了:“他跟我说,他并不是什么都管,比如说,涉及自己供职单位的事,他就不会管。这都能跟记者说,他也够坦诚的。”

广东媒体喜欢孟浩这样的“个性委员”。此地毗邻港澳,民间涌动着公民社会的思潮,市民强调个人权利,媒体热衷舆论监督,省会广州的媒体尤甚。一到省“两会”,报纸编辑时常忍不住嘱咐跑时政的记者:“留意有无委员开炮。”如此氛围,当媒体遇上一个好“开炮”,而又个性十足的政协委员,那就好比蜜蜂遇上了花蜜。

孟浩也认定媒体是自己的盟军,他说:“媒体是人民的喉舌嘛,政府出台政策的时候会借助媒体传播,那我对政策有异议的时候,当然也要借助媒体发声。”

今年以来,孟浩公开关注的公共事务有39号文、广州中考新政、广州限外、红专厂存废等,此外,他还在私下推动着一系列民生事务。这样的大忙人,按理说没时间接受太多的采访,但一位跑线记者的经验是:“即便再忙,孟浩也会准确地告诉你他什么时候有‘档期’。”

孟浩对记者的重视在媒体圈内很有名,财新网一名实习记者对此也有体会。4月3日,广州暴雨,当天,孟浩参加一个关于39号文的研讨会,而这位实习记者被安排采访孟浩,但尚未毕业的她没有采访证件,被堵在了大楼门口。她忐忑地给孟浩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孟浩就托人把她带进了会议室。“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得到孟浩的照顾,心里暖暖的。”

但是,孟浩与媒体“过从甚密”,此事也颇有争议。有政府官员认为,作为政协委员的孟浩,履职时总爱都带上记者,“不是善意的行为”、“有作秀的成分”。而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力挺孟浩,韩志鹏说:“就算是作秀也值,只要这个‘秀’能推动社会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不少人说孟浩爱作秀,我不屑于去讨论这个话题,他把政协委员的履职‘行为艺术化’了,这是一种创新。”一位与孟浩相熟的媒体人说,“对孟浩的批评大多出于一种‘木秀于林,风欲摧之’的心态。”

孟委员的“圈子”

喜欢联合同道中人的孟浩,在广州媒体有意无意的“撮合”下,逐渐与本地的意见领袖结成了一个个“圈子”。目前最活跃的一个圈子,是南方都市报评论员苏少鑫召集的“广州公共观察”。

“广州公共观察”的成员共有9名,包括孟浩、王则楚、李公明、信力建、朱永平、曾德雄、赵邵华、王世军、苏少鑫,他们当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人、律师和企业家,他们都关心公共事务。自去年成立以来,这个苏少鑫眼中的“松散联盟”每月聚会一次,就近期热点的公共事件交换看法。

圈子里有着像王则楚这样的“名宿”。1945年出生的王则楚比孟浩大了13岁,早在孟浩“出道”之前,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诤言者”的王则楚已经很有名了。当年,既当过人大代表,也当过政协委员的王则楚连续6年就广州洛溪大桥收费问题提出议案,成功让洛溪大桥在2005年停止收费。

“孟浩喜欢关心大家关心的事,性格执着,凡事都要弄出个结果。”但王则楚并不认为孟浩是一个激进的人,“他很注意分寸的掌握。”苏少鑫同意王老先生的说法,他说,蓄起胡子叫板政府的孟浩在圈子中是一个“温和有礼,非常客气”的人。“在争论的时候,他会说,‘我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从不会说别人是错的。”

“特别好说话”的孟浩主动结交了一批有志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盟友,其中包括“不平则鸣,性子有点躁”的韩志鹏。韩志鹏坦言,他与孟浩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彼此的价值取向、志向基本一致,“比如说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今年上半年,广州的“意见领袖”们顺

应市民意愿,联手推动了当地中考新政的延期,孟浩、韩志鹏二人是其中的主力。大年初六,孟浩约韩志鹏到自己的办公室商议对策,当晚两人便联名向教育部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次日,《羊城晚报》以《“中考新政”不应仓促实施》为题报道了二人的联手“发难”,这让出台政策的政府部门不得不在农历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考虑来自民间的声音。

在外人看来,孟浩等人上报纸、批政府,威风八面,但事实上,他们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2008年,广东政协换届,此前屡次给政府部门挑刺的孟浩一度感到很焦虑,他向多名媒体朋友倾诉,担心“这次要被拿下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孟浩不仅连任政协委员,还被选进“常委”班子。事实证明,尽管孟浩为部分政府官员所不喜,但作为一个整体,广东官场依然希望在政协树立一面“敢言”的旗帜。

孟浩的妻子武玫曾取笑道:“孟浩就是个穷酸书生的样,像孔乙己又酸又犟。”苏少鑫打趣地跟武玫说,王则楚老先生说孟浩是一副“民国遗少”的形象,武玫说:“不愧是名门世家,同样的意思,表达就是文雅。”而孟浩不以为甚,他说,自己最信奉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苏少鑫看来,孟浩、韩志鹏等人的故事“估计也只会在广州发生”。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也有相似的说法,他认为,广州是个充满市民气质的城市,平民们喜欢讨论公共事务,批评政府决策,不但七嘴八舌,而且理直气壮。“孟浩委员蓄须明志,用自己的胡子换政府39号文的公开,要在别的地方,或许难以想象,而这在广州,却很自然,几乎见怪不怪了。”

6个片段让你了解孟浩

成名之作:孟浩事件

2006年8月,广州市一名初中生向孟浩反映,称自己填报了某高中公办公费的志愿,最后被录取为要多付4万元的择校费的择校生。

出于义愤的孟浩带着电视台的记者到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但被工作人员告知“领导不在”。孟浩不信,要自己上楼找领导,工作人员急了:“你敢硬闯,我就打110报警。”后来,教育局官员出面,就工作人员的态度向孟浩道歉,并说明该考生填报志愿的缘由,孟浩这才罢休。这事后来被央视报道,“较真”的孟委员声名大噪。

此事的戏剧性在于,当时广州教育局颇不服气,一度要求广东省政协“调查”孟浩,但被省政协强势顶回。这对于刚在“委员”的位子上找到一点感觉的孟浩来说,可谓最好的一剂“鸡血”。

明星委员的“胡子问政”

为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39号文”,孟浩在长达13个月的时间里坚持不刮胡子,直至文件公开。

39号文在2008年出台,主要涉及广州市的交通、地铁、垃圾处理等民生建设项目的经营思路。在广州市政府官网上,人们能看到当年的38号、40号文,就是见不到39号文。

2011年3月,一名记者在孟浩的办公室遗落了“39号文”,孟一看,认为该文件出台的合法性有待商榷,理应让公众知晓,由是开始了与“39号文”的角力。次年1月,他在广东省“两会”上“抢话筒”放话:“39号文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

今年1月,广州市长陈建华承诺3月底公开39号文,并通过媒体喊话,让孟浩赶紧把胡子剃了。但孟非常较真,不见39号文就是不剃须。直到3月底,“39号文”面世,他才在媒体的见证下剃掉了胡子。

蹲点火车站抓小偷

2002年的一天,孟浩看到一个小偷正在作案,他走上前一把

抓住小偷的手,钱撒了一地。妻子武玫说:“他太天真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他在石牌桥、岗顶一带,看到小偷就抓,根本就不知道人家背后还有同伙。”2008年,大年初三,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坐电梯的时候被偷了6000元。报警无果之后,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地铁口潜伏,观察“可疑分子”动态,还一度打算写信向深圳市政府反映情况。对此,王则楚评曰:因为有人报道了他才去做这个事情,实际上没人报道的话,他自己才懒得跑这一趟。

微博上与官员“对飙”打油诗

孟浩喜作打油诗,他把自己八句的打油诗称为“一桶”,四句则称为“一瓶”。今年1月底,广州市教育局出台“中考新政”,民众质疑新政偏帮官家子弟。孟浩随后在微博上发了“一瓶”:“中考新政起波澜,民怨顿生欲掀天;鹏浩策笔疾书紧,哨兵即应细谋篇。”有意思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也是风雅之人,随即赋诗回应:“中考因由遇波瀾,当听民愿事关天;此固一谢孟夫子,从长计议谋新篇。”

在孟浩、韩志鹏及众多家长的争取下,原本箭在弦上的中考新政最终推迟3年实施。

向全社会公开联系方式

2002年,孟浩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朋友告诉他,这只是一个风光的头衔。但他不愿顶着政协委员的光环枯坐办公室,开始不断寻找收集民意的途径,想办法提案、建言。

2004年,孟浩成为了广东政协第一个公开自己邮箱和电话号码的委员。他还在提案中建议其他委员跟人大代表也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委员在私底下抱怨:“你看孟浩带的一个什么好头,他自己跳出来,还要连累别人。”

2008年,他成立了民意工作室。2009年两会,他交了10个提案,被媒体誉为“提案大王”。找孟浩反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这样写道:“材料就像雪片一样飞到这儿来。快递的地址栏上只写着‘孟浩’和‘广东省政协’,也能转到孟浩手上来。”

书法“发烧友”

孟浩的名片背面,印着他自己的一幅小楷作品,上书鬼谷子的名篇,落款是“长安行吉”。长安是孟浩的出生地,“行吉”则是他的字。据说,孟浩自6岁起学书法,擅长行草,工于小楷。他自号“方圆庐主”,乃出自他的书法老师赵承楷所赠的“方止圆行”四字。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7

一、默读批注得滋味

王崧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这样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1.“依依惜别”这几个字我们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对于即将分别的好朋友来说却是那么沉重,谁也不愿轻易触动。打开书,默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让我们来找一找,两个好朋友藏的是什么?(板书:藏情)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板书:赏景)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我们要善于一边读书一边想象,通过“烟雾迷蒙”,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繁花似锦”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写两个你想到的描写春景的四字词语。

二、品读感悟出滋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如果说两人刚才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用什么方式表达感情?(板书: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还没分别就想见面,可见难舍难分。指导读。

(2)引用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谊,同时含有宽慰之意。

(3)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涛,说明友谊深厚,彼此珍惜。指导读。

(4)引读李白开头的话,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感情?为什么“敬仰”呢?

*人品:补充李白另一首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指导朗读,理解意思:我钟爱孟浩然,他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但他宁愿在田园里种菜也不愿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孟浩然的人品就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

*诗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指名背《春晓》,齐背)为什么你觉得这首诗能说明“誉满天下”?(这首诗几乎老幼皆知、家喻户晓,真可谓“誉满天下”!)

*怎样敬仰:称呼“孟夫子”“您”,当作兄长和老师。

*指导朗读:李白前面这两句话充分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谁来读?为什么李白开始要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呢?(道出了“依依惜别”的原因)

4.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5.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体会一下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意的。

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那感人的离别世界。“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达到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w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出来。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

三、留心写法品滋味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美,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美、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流淌在孩子们的笔尖?语文味除了藏在文本的思想内涵中,更隐藏在课文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在本文中,我从写人的角度关注了“怎么写”,引导学生品出语文味。

(一)环境描写独具匠心

(媒体6:想象说话)

岸边杨柳依依,好像 ;江上沙鸥点点,好像 。虽然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能看到一江春水流向天边,但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好像在想 。

再指名说。(第2、第3名同学配乐)

1.同学们,作者本来是写李白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为什么要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的景物呢?

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4小节,再来感受一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配乐朗读渲染情感;运用电脑动画再现情境;运用想象说话体味深情。三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晰,目的鲜明,同时又渗透了借景抒情表达方法的指导。

(二)仿写文包诗启发想象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8

【关 键 词】 古诗;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重视古诗教学,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在古诗苑中有灵性的成长是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一、课内指导,在诗苑中漫步

(一)引入情境,走进古典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追求情境交融的美妙意境,让学生领略到它妙不可言的意境美,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就要靠语文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课堂教学丰富起来。好的古诗课堂教学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是生命的演绎、个性的张扬,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教学中,我们可以按诗歌的内容、主题来确定各种不同的情感基调,运用多媒体设计不同的界面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

(二)以情激情,架设桥梁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诗歌背后,都隐含着诗人此时此地的心情。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寓情于境,有的情境交融,有的直抒胸臆。教学中,可以以情激情拨动学生的童心、童趣、个性、爱好,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角色表演,体验情感

古诗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让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小儿垂钓》时,可让学生扮作诗中的小孩,在草丛中钓鱼,另一学生扮作路人远远地问路,此时浮标在动,鱼已上钩,钓鱼的孩子急着摆手,害怕大声讲话惊跑了鱼。通过角色表演,感受小儿垂钓的紧张和无穷趣味。

二、课外延伸,在品读中成长

(一)诵读品悟,尊重个性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不应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这样做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近期,11月13日到11月15日,2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由10位荆州市各城镇优秀教师带来的古诗文教学研讨课,感到“看花容易,绣花难”,不知在执教教师们光鲜的背后,我们的执教教师及教研员将要查阅多少资料,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向我们展示出尽善尽美的课堂。回校后,带着学习的成果,我上了一节古诗汇报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本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第20课的内容。可这次我大胆选择了用三年级学生上课,开始还很担心,怕学生体会不到诗意,领悟不到意境。没想到通过合理的设计,并将前面所谈到的3点,古诗词的课内指导方法有的放矢地用到课堂中,并始终把握一点,以读以品为主。课上完后,感觉学生体会还行,而且少数学生还颇有见解。有几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在学到如此缤纷的阳春三月,我们的诗仙并没有沉醉于三月的美景,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随后教师介绍此时的唐朝虽是盛世之年,可它的交通还没有如今发达,他的好友孟浩然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李白最想干什么?说什么?学生说:“想留他下来一起吟诗作对,想与他一同前往,想快快再相见,希望他开心快乐……”紧接着要学生体会李白的心情如何?学生又说:“伤心、难过、舍不得、依依不舍、悲哀……”更有学生说:“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太深了,就像长江水一样。”之后我又紧追不舍,出示了一个拓展诗文空白的训练:“如果你是李白,你想对孟浩然说什么,如果你是孟浩然,你想对李白说什么。”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们更是说不完道不尽,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从而获得最初的个性阅读,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启迪。

(二)立足诗词,培养素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们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徒。他们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伤感、见花落泪,但应该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感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这一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段,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加强积累。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将本学段所诵古诗贴于墙,营造氛围;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应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将古诗词的教学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以诗文诵读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

(三)见缝插针,因势利导

引导背诵古诗词,除了凭借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外,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见闻和各种活动而进行。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不失时机地引入诗词。如寒假刚过,学生带着新春的喜悦返校,相互述说过年的欢乐。有说放鞭炮的,有说走亲戚的,有说看晚会的……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此时我插一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人用诗描绘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了。”学生一听,顿生好奇心,迫切想知详情。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瞠目,总把新桃换旧符。”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读诗声。

(四)广闻博览,积淀底蕴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拓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师生共同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我让学生收集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他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在这一次分别后,李白还做了一首什么诗送给了孟浩然?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收集能力、理解能力逐渐提高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李白的《静夜思》和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收集其他思乡、思亲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学生收集其他的爱国忧民的诗作。杜甫的其他诗作和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生命的快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体验和挥洒才情,享受愉悦与幸福,师生共同演绎情智共生的大课堂,这才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参考文献】

[1] 许文润,韩枫. 浅谈古诗教学与积累[J]. 课程教育研究(下),2015(12).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9

摘 要:韦应物是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多以“高雅闲淡”作为其诗风的概括,然而韦诗中对亲友人伦表现出深切关怀的作品,充分表明了韦应物对现实生活的真切观照和对亲友人伦的深挚情怀。因此,韦应物的诗歌用“语淡情深”来概括或更为全面和恰当。

关键词:韦应物;赠答诗;深挚情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大历年间是唐诗由盛唐转入中唐的过渡时期,韦应物是这一转变中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对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多以“高雅闲淡”概括,其气貌高古、清润闲淡的诗风也多为人推崇,因此有“王孟韦柳”的并称。与韦应物同时代的白居易在其《与元九书》中感慨:“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宋代苏轼则认为韦柳二人诗风绍承渊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剑溪说诗》)。可见从韦应物当时至于后世,人们都较多地关注到韦诗中高雅闲淡的的特点。

事实上,在韦应物诗集中,不仅有数量较多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大量的赠答诗、酬谢诗等抒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这一类诗往往表面看来不着笔墨、高古淡远,实际蕴含着深深的人伦关怀,言简而意长,语浅而情深。《寄全椒山中道士》是一首怀想山中友人的诗作: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乍看此诗,清泠如秋水,不细读便不能体会作者内在的深情。首先一个“冷”字,不仅带来了郡斋秋雨冷寂的气氛,也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的“冷”,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在郡斋中觉得寒冷便想念起山中的友人,不是感情深挚的人恐怕不会如此细腻和深情。诗人推己及人,怀想友人:他是不是也在这秋雨的深山中感到冷寂呢?便欲前去送酒探望,然而再进一层想,恐怕道人超世脱俗,踪迹难觅,落叶满山,何处可寻?南宋吴沆《环溪诗话》卷下云:“作仙道僧佛诗,要冲淡潇洒,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等句超在尘外。”诚然,全诗层次递进,气氛萧疏,然而由思念之切,到欲寻之喜,再到难寻之惆怅,情韵深长,耐人寻味。宋代许《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可和也。”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则说:“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东坡和句不如韦应物,盖因韦诗情发于内心实感,而自然流于笔端,故浑然天成,意境高远。作者不刻意“用力”,不直写自己内心的悲凉,只是通过想象的意象、气氛的渲染,将浓厚的深情通过淡淡的笔墨氤氲出来,虽不着痕迹,而读者自能感知而共鸣。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是一首短制,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不由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远近相连。山中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种高雅之士惺惺相惜的抚慰寓于其中。

诗人善于将浓郁的深情蕴藏在暗淡的景物中,借平静的气氛抒发内心萧索的感情,如“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沣上醉题寄涤武》)、“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答李翰》)、“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送丘员外归山居》)等都是简单闲淡的短制,然而无不蕴含着对亲友的浓浓怀想。

以疑问作结也是诗人将浓郁的感情融入诗中的手段之一。赠答诗以问句作结,不仅使得诗歌意境悠远,含义无穷,也能引起对方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如“忽忽何处去,车马冒风尘”(《赠崔员外》)、“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赠萧河南》)、“何处孤舟泊,遥遥心曲违”(《送元仓曹归广陵》)等,都以其结句充分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心和深情寄怀。《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一首也是:“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人寄意远方的亲友,将思念之情蕴于景物的描绘、环境的渲染和平静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感情愈发积蓄,直至诗歌结尾发出一声怅然长问,意味深长,思亲怀家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上述几首赠友诗的感情只是一种淡然的抒发,那么《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则更有老来逢旧、老泪纵横的沉重人生感慨: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说:“诗题‘喜会’,诗情却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一喜一悲,时今时夕,随情跌宕,不胜今昔之感,因成佳制。”诗人与故人相遇,不由得喜不自禁,然而感情却又是复杂的,“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别流水十年间,四目相对,双方都已鬓发斑斑、垂垂老矣,想起这些年天各一方,沧海桑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笑便也只有变成了含泪的笑。个中无奈与沧桑、凄凉与寥落,诗中并未直接表露,然而读此诗、想其景,谁能不如身临其境,潸然泪下!如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时你我还是白衣少年,欢笑游戏历历如昨,而今日重逢,鬓已萧萧矣!除了能自嘲老朽,以“淮上有秋山”解嘲,还能如何呢!亦不由得使人想起少陵野老《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悲喜交加,悲的是岁月长,衣裳薄,喜的也只是你我都还在,有生之年还能一见,岂不幸甚!“节奏的舒缓使诗人情感的表现平淡,平和;平铺直叙使诗人的情感自然流露。”①这首诗明白淡然,然而语浅情深,节奏流动,跌宕起伏,其背后对人生、对亲友的深挚感喟,发自肺腑,动人衷肠,可以说是韦应物赠答诗中看似平易、实则情浓的代表。

萧疏中见空阔,平淡中见深情是韦应物诗歌最显著的特点。韦应物赠答诗中也有山水田园的意象描写,然而和陶渊明、谢灵运以至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蕴含着深挚的情怀,不是为写景而写诗,乃是情到深处,借景抒情。陶渊明采菊避世,王维参禅悟道,孟浩然清淡闲适,唯韦应物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挚友情。

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只是其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博杂,其中确有大量风格接近陶渊明、孟浩然的闲淡之作,但也不乏语淡情深、真挚感人的作品,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追求。

要之,韦应物赠答诗中对于友情、亲情、爱情的摹写自然流露、不求雕琢华丽,而抵达内心深处,充分表现了对亲友人伦的真挚关怀。在这一点上,韦应物和与其并称的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都有明显的不同,他不是优游云外、闲云野鹤的隐士形象,反而更有杜甫关怀现实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高雅闲淡”的论断只是就韦诗的语言特点和表面特征来说,难以括其全貌,用“语淡情深”或许更能观照韦诗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孟浩然的诗全集篇10

关键词:儒家哲学;自由主义;孟子;养浩然之气;成人之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16-03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而从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来看,中国可以说是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国,这是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的表现之一。尤其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层出不穷,给思想带来了活力,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儒家哲学是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经由孟子、荀子等历代儒家大师不断完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庞大哲学体系。而儒家作为具有道德关怀的一种学说,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为人们寻求安全立命之本,从而达到精神身心的自由。基本上,儒家的自由更多地表现在形上学或道德哲学的意志自由上面,而这种自由又与性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以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成人之道的过程为典型,来具体描述儒家哲学的自由主义。虽然孟子的自由主义仅表现为实现精神的自由,没有实现物质与精神完美合一之自由,更谈不上政治上无枷锁之自由,存有一定的缺陷。但它对人心的安抚,心灵的关照,精神道德境界提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我国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仍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性。鉴于此,本文拟孟子为个案对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进行研究。

一、自由在前——孟子自由思想的提出

作为孟学派的集大成者,孟子代表了保守的地主阶级,主张用改良的方法去统治国家,这也决定了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因为任何思想的提出都会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孟子生活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逐渐消亡、封建社会逐步兴起和形成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周王室的式微与各诸侯国的兴起,使得西周社会的相对安定的局面被东周以来的战争所打破。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孟子曾用“春秋无义战”来评价这一时期的兼并战争,以此来表达自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而孟子提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即建立一个在国家统一、太平基础之上,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类似于“大同”社会的“王道”社会,希望出现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时代的圣君贤臣。但事实却与此相反,推动“王道”社会的形成成了幻影,面对与自己的理想反差如此之大的现实状况,孟子感到了极大的失望。因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孟子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但使他苦闷的是,他不能以实践圣人之道的方式来继承,最后选择了做辅助王者的“王者师”,君王成了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对象。即孟子想用他的“王道”社会的政治理想来教育统治者如何治国理政,做统治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便为他的政治理想——实现“王道”社会服务。但孟子的想法没有实现,没有达到他理想的社会,使得他十分的沮丧,也使得他的思想局限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之下,只能实现一部分的自由。

但孟子的思想极其丰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很高的指导性。在治理国家上,他提出了“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服人;在伦理道德上,他提出了“性善”说,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构建理想人格上,他提出了“养浩然之气”,主张“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以达到精神身心的自由。而孟子的“养浩然之气”集中体现在《孟子·公孙丑上》的“知言”、“养气”章中。这是孟子自认为自己的两个特长,“知言”是指他善于对于他认为是错误的言论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以及是如何导致错误的,等等,它是属于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问题;而“养气”即“养浩然之气”则属于伦理学、培养理想人格方面的问题。“气”字在先秦本来就有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如《管子》所说的“精气”;二是指一种精神力量或心理状态,如勇气等。而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气”是属于后一种[1]。它的提出开创了孟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构建,使其更加关注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达到精神的自由,孟子则堪称人学大师。

二、从奴役走向自由——孟子自由思想的实现

孟子自由思想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它是人们经受住了重重磨难和经历,配义与道,以及持续不断的毅力锻炼,做到“不动心”,才达到的精神身心自由的,却依旧没有改变人民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命运,人们依旧被奴化着。

关于“浩然之气”,公孙丑曾问孟子:“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2]。”这就告诉我们,孟子的“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直养而无害,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要靠理性把握道(理)与义才能达到(“配义与道”);另一方面,还要靠“养”,即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

首先,我们来看怎样才能“理性的把握道和义才能达到”,即配义与道。“配义与道“是指义与道相生相存,而且是“集义所生”。它既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偶然一次义行所取得的,它产生于义行的不断积累。因为只有人的义行不断积累,道德水平才能随之提高,人的道德最终才能达到与天地相配的高尚精神境界。而用“配”字,就说明了“浩然之气”还需要性格、气质方面的因素,不完全是由“义”、“道”所决定的。那怎样才能理性地把握道与义呢?孟子提出了两种修炼方法:

第一,“与人为善”,配义也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孟子提出“善于人同”。何谓。善与人同”?乐于取人之善为己善,舍去已之不善,而从之善。这种取人之善以为己善即“善与人同”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又称之为“与人为善”。意即:与他人一道为善,这是一种要求自己吸取人之所长。以补己之不足的修养方法,也就是“善与人同”[3]。“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这既要看到自己道德的不足,又要看到别人道德之长。一个人要乐于取人之所长,以补己之不足。道德修养才有可能提高。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而通过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就能够日益完善自己,提高道德修养,它对于今日青年一代提高道德水平,使之道德完善、理想人格完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忧患意识”,配道也

忧患意识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显著特色之一,它既是一种仁者心态,又是一种通达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进亦忧,退亦忧,“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君子之忧,概括而言,所谓忧患意识是对世道人心、国家兴亡、人类前途的关怀这种忧患心态,始终是追求真善美,追求崇高理想的[4]。

孔子是提炼升华忧患意识的第一人,而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忧患思想。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孟子对人生、对历史进行深人探讨之后得出的结论。并且它道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长期处在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的环境中,社会呈现一片歌舞升平景象,纸醇金迷,人们沉醉于“安乐”之中,就会意志颓丧,最终导致国家、民族的衰亡。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教训之一,也是中国经历了无数磨难、挫折,迄今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持,传统的文化思想之一,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强敌前不畏惧,在险阻前不退缩,在困难前不低头,且对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孟子的“忧患意识”不仅对国家、民族的兴盛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可行方法。

接着,我们来看“养浩然之气”的第二个方法,要持续不断的修养和锻炼,而针对这个孟子也提出了两种修养和锻炼的途径。

第一,要有持续不断的毅力来锻炼,注重意志锻炼

孟子着重强调“志”在培养理想人格中的作用。有一个叫王子垫的问孟子“士何事”?(读书人该做什么)孟子回答说:“尚志”。(要使自己的志行高尚)“何谓尚志”?孟子又说:“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1]”(见《尽心上》)这是说,要使自己的志向高尚,无非是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过来,是不义。“居仁”,是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所;“由义”,是以义为行动标准。“居仁由义”,即所居所由,无不在于仁义,这样,大人之事便齐全了。这里的“大人”即是具有理想人格(仁智统一)的人,也就是“仁者”。孟子认为一个人如不立志做一个“仁者”,那便是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离娄上》)就是说,出口毁谤礼义,叫作自暴;自称不可能成为有仁义的人,叫作自弃。对于自暴自弃的人,是无法用言语来规劝、用行动来引导的。孟子主张人不应该自暴自弃,反过来也可说明,人生的道路可以由自己选择。自主地选择,这是意志的品格。所以人们从小就要养成立“志”的习惯,俗语有云:有志之人立大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但立志以后,就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培养自己持续不断的毅力,从而踏上成功的旅途,让自己有质的飞跃,成绩显著,道德修养亦是如此。

第二,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养浩然之气”,要做到“不动心”

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也就是“不动心”。孟子也曾说:“我四十不动心。”(《公孙丑上》)不过,在孟子看来“不动心”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其心使它不动,这比较容易做到,但不是真的不动心;另一种是心自然而然地不动,要做到这点就比较难,可这才是真的不动心。只有达到了真正不动心的精神境界,那也就自然而然的做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是这种精神境界只能靠理性“养”出来,是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有了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是至大至刚,无所畏惧,而独立于天地之间。

对于做到“不动心”,孟子提出了“动心忍性”、“反求诸己”。其一,在苦难中“动心忍性”。孟子在培养“浩然之气”中强调“集义所生”。它实际上说的是一种锻炼人的意志和精神境界的方法 “非义袭而取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培养、积累点滴的“义行”而成。其二,“反求诸己”。孟子认为人要在不断的反省中认识自己,排除杂念和私欲,通过自我反省,明确自己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以明智的态度对待人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所以在儒家的经典《大学》中更明确地宣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单向度之自由——孟子自由思想之缺憾

浩然之气通过持续不断的修养和锻炼,让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了质的飞跃,它所达到的目的是一种新的境界,即成人之道,是至大至刚,无所畏惧,而独立于天地之间。所谓成人之道,是指人达到真正的不动心,对任何事都无所畏惧了,我们称之为精神的自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能够做到富贵不能乱己之心,贫贱不能变己之志,威武不能屈己之节,集浩然之气于自己一身而成为一个正人君子。我们后代称其为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的仁人志士品格的形成,同时也鞭挞着猥琐鄙陋小人的丑行,使那些伪鄙小人在伟大人格光辉的比照下相形见绌,从而树立了高尚人格的鲜明标准,彰显了理想人格的魅力,成为后人所致力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5]。但是它却只是让人们的精神身心达到自由,这是单向度的自由,使孟子的自由思想有了缺憾,人们在现实中和物质中得不到自由,广大人民依旧被统治者压迫着、剥削着,大多数人吃不饱穿不暖。可是我们却不能抹灭孟子自由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这崇高的浩然之气有怎样的道德内涵,才能对现代化建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指导。

首先,它表现为尚志、守节、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体现为强烈的使命感和义务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理想、重视立志,认为“志不立,天下无事可成”[6]。前面孟子在回答王子垫的问题时,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和孟子的“舍生取义”等等,都表明孟子对志的重视。并且孟子还极力提倡那种不怕艰难困苦,勇于进取、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了孟子自由思想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要求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则永远是我们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种浩然之气又表现为“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也成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思想,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准。比如:文天祥《过伶仃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彰显着“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情怀,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一种浩然正气,而且成为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永远应该发扬光大的。

再次,这种浩然正气叉体现为自尊自强、不畏权贵、敢于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独立的人格[7]。比如: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鄙视那些依附权贵、屈服威势的行径,希望人们能活出人格,自尊自强、不畏权贵;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要求作为臣子,也不应对国君一味屈从而丧失独立人格,国君应以人民以重,多为人民谋利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饿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痛恨黑暗的官场,誓死“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躬耕垄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及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太白和写下气贯长虹的《正气歌》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都长期为后人所称道,成为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要求当代人要有清介自守、从道不从人、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并且,“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不仅是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所信守、所崇奉的道德信念。而且成为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为青史添色,为后人留下了楷模,还昭显和光大着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和传统美德。

总之,孟子“浩然之气”所达到的成人之道,即精神的自由,所彰显出的“正气”已成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对我国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性,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优秀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也使孟子自由思想有了缺憾,走向单度,依旧没改变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人们只能退而求次,希望得到精神身心的自由,逃避现实的不如意。即使这样孟子自由思想的价值也是巨大的,不可抹灭的。

四、缺憾之美——孟子自由思想之价值

虽然孟子的“浩然之气”,“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精神身心的自由,没有与物质的自由相统一,走向单度,使其有了缺憾,但它已演化成一种浩然正气,成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挣脱无形物质枷锁的精神束缚等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它是共产党人应坚持的道德情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赋予其新时代的内容,用来指导现代化建设。为此,邓小平同志曾把无产阶级革命道德概括为五种精神,即: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以此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还有同志根据变化的实际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等等,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赋予其新时代的内容,都是一种浩然正气,用来指导现代化建设[8]。

第二,它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凝聚社会力量、人民的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现代化的中国,我们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任务极其艰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高树道德权威,弘扬民族精神,用崇高的理想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同志把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条件下应弘扬的崇高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9]。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五种崇高精神也是一种更高级的、包含着新时代新内容的浩然正气,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第三,它是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思想之一,激励着人们夺取革命的胜利,建立一个富强、文明、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扬眉吐气。而我国在党的领导下,从近代史上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到现在的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骄傲,都具体体现了“浩然正气”已成为激励我国前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

第四,它有利于规范我国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弘扬社会正气,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根据实际提出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绝不能为那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丧失党的原则,丧失做人的人格。他告诫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锻炼意志品质,真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总之,即使“浩然之气”有其缺憾,但它已转化为一股浩然正气,是我们战胜一切邪恶与腐败,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壮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有利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对我国当代也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学术研究性,指导着社会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丁祯彦,臧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福来.生命之安立与护持——自由主义与儒家思想对话中的一个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5)

[3]余新华.论孟子以心证性的修养方法---兼解“养浩然之气” [J].2001,(5)

[4]李小玲.儒家哲学的现代命运[J].2004,19(4)

[5]洪晓楠.论韦政通先生的文化哲学思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21(2)

[6]金银润.对孟子“浩然之气"的另一种可能的解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

[7]刘玉娥.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