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初夏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0 00:44:23

形容初夏的诗句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1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练习: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

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

参考答案:

1.初夏的风光(景物) 清明和暖

2.就天气来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来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絮、葵花);就自然来说,有清风,有阳光。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两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两句虽然写柳絮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景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

【诗歌鉴赏】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宋神宗时,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编纂《资治通鉴》。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描写了诗人在洛阳所见到的初夏景色。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点明节气。四月的天气,清明和暖;诗人的住宅正对着南山,雨丝蒙蒙中远望南山,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南山,南山更加青绿分明。“转”字意思是由模糊转为分明,既写出了不同天气下景物的变化,又透露了诗人喜爱观赏美景的情趣。

后两句描写眼前的近景。春尽夏来,枝上柳絮早已吹尽,故眼前没有因风起舞的柳絮;葵花却已渐渐长成,因而只见向日的葵花。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2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以其精湛的诗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最高峰,特出之处在于他能用这种章法十分严谨的诗体表达出强烈的真情实感,声韵优美而又寓意深刻、主题鲜明。莎学家斯托普斯女士(Charlotte Stopes)在1904年这样评价莎翁的诗:莎士比亚的艺术的完美,哲理的深邃,感情的强烈,意象的丰富多样,诉诸听觉的音乐的美妙,只有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才表现得最为充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能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要归功于伦敦的出版商托马斯・索普。按照文献记载,他在1609年获得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独家印行权,不久,这本书就公开出售了。索普的版本包括154首十四行诗,这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最早的、最完全的“第一对开本”(FristFolio),也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所有莎诗。关于莎翁十四行诗写作的年代,尚无定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写于1594-1596年之间,另一派意见是大部分写于1598-1603年之间,还有人认为写于莎翁创作的各时期。这些十四行诗的内容按照18世纪末两位莎学家梅隆(Malone)和斯蒂文斯(Steevene)的解释(1780),大致是这样的:从第1到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到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女郎”的;最后两首与整个故事无关。这种解释一直广泛流传到今天。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传统主题是爱情和友谊。莎翁十四行诗也充分体现了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这一传统内容,但莎翁对此传统也有所创新。在莎诗中人文主义成为诗歌的核心主题。“中世纪,人的思想被控制在神权政治之下。人文主义解放了人的思想并使其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人们把对神的崇拜转为对人类自身的崇拜”(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著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P255),诗人从不同方面高度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不朽,表达了对友人及爱人的赞美与热爱,以及对人类爱情及文学艺术感染力的无限崇敬。

下面对莎翁最为著名的第18首十四行诗略作评析,期望能从中些许地领略到莎翁诗作的艺术魅力。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第一句,“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热烈、浪漫的情怀扑面而来,比喻新奇而内蕴丰富。历来对人的赞美,无不比作花、月、或太阳这样具体的事物。如中国形容人的美常用“面如满月”、“眉若远山”、“目似点漆”之类。但在这里,莎士比亚将友人比作“夏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季节――英国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英国位于北纬50-60度之间,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夏季气温宜人,倒同中国的春季极为相似。这个比喻并不由具体的意象引发人的联想,而是由季节将人带入相应的美的感觉之中。这种感觉由于意象的巨大包孕性而更加丰富多彩。因而,诗人所赞美的就不仅仅是爱友的形色之美了,而是这个人所具有的由外而内的一切特质以及给和他在一起的人所带来的心怡之感。这句用问句“能不能”,似乎是在商量,更多的是斟酌。当然不能。因为“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将爱友的可爱再次深化。

接着六句,诗人承接第一句的夏日的总体意象,将夏日中的种种美好景象与友人一一对比,从细部突出友人的美。七八行总结每一样美,“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自然的代谢所摧残”。是啊,花会凋谢,太阳会暗淡,但是夏天,夏天却永远是明亮的、温暖的、可爱的,这是“夏天”这个意象的另一个妙处。

如果说诗人出于对爱友的热烈感情,或是出于美好的愿望而认为爱友的美是如夏日一样永恒的话,那么第十一行就让人有些费思量了。“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踟蹰”,作为人类的爱友,他的美怎么能躲过死神之手的劫掠呢?原来,友人的美将与自己的诗行一起得以永生。最后两句体现了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全诗的境界得到升华。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肯定人的智慧、美德、力量、理想、友谊、爱情、幸福、荣誉、肉体和精神魅力,他对人类的颂扬通过哈姆莱特之口已为大家所熟悉:“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的智慧尤其伟大,它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诗人在最后自信地宣告:“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的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多么明确的自我认识,多么准确的自我评价,多么认真而巨大的自信心!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夸口,历史证明了他自我评价的正确。有人说诗歌是不可翻译的,虽然莎诗的许多优美之处在传译的过程中会受到损伤,但通过这首译作,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莎诗音韵的和谐、优美,气质的委婉、甜蜜。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3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会写《夏日绝句》。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诗内容。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课前准备:

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

4、指名读诗;

5、齐读这首诗。

三、品悟诗情

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2、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

4、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入

1、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想过没有,当一个革命者面对着敌人的屠刀,表现会是怎样呢?(学生凭经验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革命者的风彩吧!

师板书《就义诗》。

2、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谁能介绍一下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然后回答。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二、读中理解

1、师:读完诗歌,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指导书写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4

大文豪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54首十四行诗,前126首献给一个英俊的贵族青年,诗人在这些诗中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127首到最后则是献给一位“黑肤夫人”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对这位夫人浓烈的爱情。这154首十四行诗中传唱最广的当属第18首,全诗如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先看此诗的韵脚:第一节day, temprate, May, date,押的是abab的韵;第二节shines, dimmed, declines, untrimmed,押的是cdcd的韵;第三节fade, ow’st, shade, grow’st, 押efef的韵,最后两行see, thee, 押gg的韵。

莎翁时代去今400余年,所以诗中有不少古英语,如thee, thou, art, hath等等。古英语中thou=you, thee为thou的宾格,thy=your; art=are, hath=has,’st用以构成动词的过去式(如诗中wand’rest=wandered;grow’st=grew)。下面我们结合孙梁的译文逐句解读此诗。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这是一个设问句,不是为求答案而问,

其实下面已经将“你”比作夏天了。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却比夏季更可爱温存;

temperate意为“温和的,适度的”。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摧残五月花蕊娇妍,

rough意为“粗野的”。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天匆匆离去毫不停顿。

lease意为“租赁”,summer’s lease

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喻指夏日的时光。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苍天明眸有时过于灼热,

sometime=sometimes,有时;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也是一个比喻,喻指太阳。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金色面容往往蒙上阴翳;

complexion意为“面容,面色”,

dim意为“暗淡”。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

fair指“美好的事物”,

fair from fair强调其美好。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偶然摧折或自然地老去。

untrimmed原意为“剥掉(美观的衣服等)”,

此处隐喻“夺去(美貌等)”。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而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

eternal意为“永恒的,不朽的”。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

owe=own,ow’st=owned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rest in his shade,

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

brag意为“吹口,夸口”,

这一句孙译转化了一下,有的译为

“死神也不能夸口你在他的阴影中徘徊”,更好理解。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你将永生,与不朽诗篇。

为了意境和韵律,诗歌有时会打乱语序,

若将语序调整为when thou grow’st to

time in eternal lines就比较好理解了,lines指代诗行。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

最后两行对句为点睛之笔。

关于此诗,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诗人如此热烈歌咏的对象不是美貌女子,而是一位英俊少年。关于这位少年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南安普敦伯爵(Henry Wriothesley),也有的说是彭布洛克伯爵(William Herbert)。但也许到底是谁并不重要,因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此讴歌的只是年轻美好的生命,是艺术令一切美好永存不朽的魅力,又或许是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言此而彼,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我们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诗歌中往往把年轻美好的东西比作春天或春天的事物,如杜牧诗:“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春。”但莎翁在诗中却是以夏天作比,这是由地理和气候差异造成的。英国位于北温带,天气通常是阴冷多雨的,最舒畅宜人的季节便是夏天。这种差异其实在很多的英国小说中都有所体现。

诗歌的翻译一向是最难的,格律诗尤其如是。不管译者的水平多高,都很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原诗的风貌,意境和韵律往往难以两全。下面将莎翁这首十四行诗其他几个典型译本附上,供读者自己品味。

梁实秋版本: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他的阴影里面走着,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梁宗岱版本:

我怎么能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文言译本: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

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

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

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

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5

一、诗文中看数学知识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一清泉,松间一石上,照一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

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附:解各层倍数和:1+2+4+8+16+32+64-127。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附: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x 2-1=0,解得x- 7/8。

二、教学语言多一些文化色彩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6

[关键词]王维诗意心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9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成为千古名句,关于这两句诗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笔者曾途经诗人所描述之地,深切探究了当初诗人单车问边,仕途行途两艰难,大漠落日烟稀少,远离家园,路途荒凉,周遭环境和内心感受两凄凉的心境,也对诗句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本文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

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读懂诗歌必不可少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意和诗人的心境,我在讲解中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王维这首《使至塞上》里边有大漠风光的描绘,更有作者心情的抒发,以及作者行程及当时事件的介绍,细读诗句,仔细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周遭环境,想象作者心境和大漠旷景。写这首诗时作者是情绪盎然还是郁闷伤感呢?

生:郁闷伤感。

师: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兵发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当时的唐属小国)。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师: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什么意思呢?“属国”这里是作者身份的介绍,唐朝用“属国”指代出使边疆的使臣,“居延”是地名。

生:这一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孤独西行,身为朝廷官吏身不由己,路途颠簸已过居延之地。“单车欲问边”介绍了作者这首纪行诗创作时所发生的事情,他自己西行的目的。

师:“单车”这一词又有什么效果呢?

生:当初交通不便,作者一架马车,轻车简从,路途颠簸,或者说作者由于受到排挤,远离家园,内心孤独,形单影只。

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枯草随风而动,滚动到汉疆塞外,大雁在春季归来,飞向了遥远的北方。

师:“征蓬”描述的是随风而动的轻盈的枯蓬草,枯蓬草由于轻而大被风吹动看起来疯狂滚动,气势迅猛,作者这时候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也想起了战场前线的战士,因此将随风滚动的蓬草比作杀出塞外的将士,写成了“征蓬”“出汉塞”。这里也是作者用枯蓬草自喻,描述自己就像随风而动的枯蓬草一样被狂风吹出了塞外,身不由己,凄苦飘零边陲。“归雁入胡天”,作者写到归雁其实是想到了自己西去宣慰将士之后也无法回归到朝廷,而只能归凉州任河西节度使判官,更显作者此时的郁闷与落魄。

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能想象什么样的场景呢?这里的“孤烟”指的是战争烽火台狼烟。

生:浩瀚无边的沙漠,荒凉得连一丝风也没有,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中的黄河静默,显得尤其拖长,在黄河的尽头可以看到圆圆一轮太阳即将落下。

师:“直”和“圆”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常用来说如何做人,“直”常有直爽也有呆板之意,“圆”常有圆滑也有灵活之意。

(这时候,我展示给学生可能是王维所描述的大漠和长河的地方――宁夏沙坡头的图片,同时播放本人在路途中录制的影像,千万年不变依然存在的大漠落日长河至今不难帮助人们想象当年的荒凉。)

师:浩瀚沙漠,烽火台冒出的狼烟扶摇直上,沙漠冷酷寂寞,战争冷酷荒凉,而天空的太阳和沙漠中环绕穿行的黄河虽然同样的荒凉,但在这种冷酷无情中却显示出平静和一丝丝温暖及活力,给人一种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容易激发人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也许作者在这里也想到了自身,在自己的为官之路上关于“直”与“圆”的思考。因此,这两句诗也可以这样理解,大漠和狼烟都显示呆板和冷酷,黄河和落日圆绕其行,启发人心,给作者茫然而又向往的感觉。

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作者单车行至萧关本该见到都护的地方,遇到侦候骑士告知,都护征战于更远的燕然。

师:大漠孤烟之地,日落西山之时,作者还需要走很多路,燕然也许是实指,更有可能指代更加遥远的地方,突出作者深感前途茫茫。

师:重读故事,看看作者在诗中是不是极度悲凉落魄呢?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7

关键词:明代;别集:词学;传播;副文本

中图分类号:1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1)04-0177-05

“别集”是专收某位作家作品的图书类别,南朝阮孝绪《七录》最先使用这一概念,但其出现应当早于此,大体形成于汉魏时期。《隋书・经籍志》分集部为楚辞、总集、别集三个子目,并认为“别集之名,盖汉东京之所创也”。明朝“达官贵人与中科第人,稍有名目在世间者,其死后必有一部诗文刻集,如生而饮食,死而棺椁之不可缺”。传世明人别集未有确数,《明别集版本志》称该书收录大陆八百多个藏书单位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图书馆所藏明人别集达3600多种。黄仁生先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又收有国内未见明人别集280多种。此外,其他地区也应当藏有一些稀见明人别集。这些别集所收明人词作,仍难以确考。从传播的角度说,别集为明词提供了最大的受容空间。至于受众是否阅读,则涉及阅读心理、阅读选择、阅读环境等问题,这是文学传播必须关注的另一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传播者与别集文本形成之间的过程,及该过程在传播明词中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其一,明词在不同别集编纂形式中的地位;其二,明词在别集“副文本”中的传播;其三,别集传播的马太效应。

一、明词在不同别集编纂形式中的地位

别集体例并非单一,“其区分部帙,则江淹有《前集》,有《后集》。梁武帝有诗赋集,有文集,有别集;梁元帝有集,有小集;谢眺有集,有逸集;与王筠之一官一集,沈约之正集百卷,又别选集略三十卷者,其体例均始于齐梁。”谓“区分部帙”即别集之编纂形式。四库馆臣所列举的唐前别集之编纂标准并不一致,在逻辑上也各处不同层面。事实上,作家别集亦可分为全集与选本。作家全集一般收录作家全部的作品,选集则有选择地收录作家部分作品。

要谈特定文体在别集中的地位,可以从收录的数量及其在文集中的位置两个方面来考虑,明词也不例外。

(一) 别集传播之明词占作者传世词作的比例

首先,看不同编纂形式的别集,其传播之明词与作者传世词作的比例。试按别集所收作家作品内容分其编纂形式为作家全集、作家选集两类讨论。作家选集中的作家词别集对明词传播之影响最大;其次则是收有作家词作的全集;再次才是收有作家词作的其他选集。不收词作的别集对明词的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当另行考虑,姑且不论。

词别集是一位作家词作的大集结,而词能单独编部词别集。如上海图书馆就藏有杨慎词集多种,题名《升庵长短句》的四卷本、嘉靖十六年(1537)李发刻三卷本,题名《杨升庵先生长短句》的四卷本。这些别集的刊刻必然促进词作的传播,因此,词别集传播明词的效能最佳。

作家全集所收作品一般都比较完整,因此也能较好地传播词作。卷帙富至324卷的《船山全集》所收《愚鼓词》就收录了王夫之310阕词作,今人彭靖先生编撰《王船山词编年笺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也只比该集多出一首。又如《全明词》据《裕全集》卷二十收陈子龙词79阕,《全明词补编》也仅据《幽兰草》卷中补得8阕,陈子龙的大多数传世词作已见其全集。有些作家不喜作词,平生词作不过别集中寥寥数首。如陈荐夫《水明楼集》存其词作6阕,管大勋《休休斋集》卷七存词5阕,杨梦衮《岱宗藏稿》卷三八存其词作3阕,这基本上就是他们传世的全部词作了。但这些词作的流传,也有赖于该别集的流传。否则,他们这不多的几首词作,今人也无由得见了。

选集因其收录不全,故与作家词作传播关系略远。嘉靖二十四(1545)年夏言再次拜相入京,过杭州,以其退居期间所作诗文词嘱田汝成云:“此吾归田时杂著也,子其为我序之。”汝成厘为十卷以复,夏言又授之侍御史曹忭,使为校正谬误。曹则与夏氏门生、浙江巡按杨九泽商议刻板之事,杨付之杭州守臣罗监刻。该本九、十两卷收词,卷九存56阕,卷十存65阕f卷首目录作“七十六阕”,误)。但夏言传世词作却达到360多首,该选集所存不过三分之一。

一般说来,别集收录作者词作越多,对作者词作流传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就越大。不过,若一位作者水平不高的词作被大量收录,对作者而言却非美事。

(二) 存词的别集编排词作的顺序

作品的编排次序往往反映编者的文学观念,尤其是文体学的观念。哪些文体的作品被编排在最前面,哪些文体的作品单独成卷,哪些文体的作品不被别集收录?编者,尤其是选集的编者如何选择作品,选哪些作品,不选哪些作品?凡此无不在表达编者的观念。词在词别集中自然是主角,而在收有词作的别集中,词被如何编排次序也可以看出该集传播词作的效能。由于编排位置的不同,词作传播的效果也自有差异。我们按编纂过程中词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分说如下:

1.词与其他文体并重

编纂别集时,最尊重词体地位的是将词视作并列于诗文的文体进行编排。例如,郑以伟的《灵山藏诗余》就是其全集《灵山藏》中的一种。《灵山藏》并不全以某一成例纂辑作品,而视文体多寡处理。因郑以伟诗作较富,《灵山藏》便分多集并立收录;又因其颂、铭、赞数量较少,乃合刊为《灵山藏颂铭赞》。其他如词、赋则各为一集,名日《灵山藏诗余》《灵山藏赋》。崇祯刻本《灵山藏诗余》的大题及版心标“卷之五”,而《灵山藏颂铭赞》的大题及版心标的是“卷之六”,《灵山藏赋》的大题及版心标的是“卷之八”。可见在整部别集中,词,编排在颂、铭、赞、赋四体之前。若仪从文集对文类的次序来看,郑以伟对其词作的重视程度或许超过辞赋。

这样的编纂方式在明人别集中并非郑以伟一家,刘基《诚意伯刘先生文集》的成化六年(1470)戴用、张僖刻本也按文体收录作品,且各小集单独命名。刘基词别集《写情集》就收在该刻本的十七、十八两卷。崇祯十年(1637)朱葵刻的刘基《刘文成公全集》则从其例。王夫之《船山全集》收其词别集《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词》《愚鼓词》,且与《周易考异》《尚书引义》《诗经稗疏》等经学杂著并列。船山文集虽编于清代,但其纂辑方式则由来有自。

更多的别集则将词单列一卷,与诗文并收于别集。如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崇祯刻本梁云构《豹陵二集》卷十收词53阕;费《费钟石先生文集》隆庆间刻本,其卷七也是单独收录词的《诗余》。例甚多,不备列举。

词与其他文体并列,是明人推尊词体的必然结果,同时说明词在明代已经获得了与传统诗文体裁差近的地位。尽管词体的地位依然次于诗文――这从大多数明人别集先诗文后词、曲的次文方式也可见一斑――

但别集中这些与其他文体并列的词作,在传播上倒是自有优势的。词作归拢收集,使得作品集中,便于阅读,不太容易被读者忽略。

2.词单列于别集之外,附于集后

这种编纂方式在明别集中也不罕见,其与前者的区别在于编纂者依然持有“诗尊词卑”的观念,不欲承认词体地位。对词“‘另眼相待’,不把词与诗文统’编排,而是将词独立编为一集,附刻于文集之末,以示词与正统诗文有别”。

明人徐尔铉的《核巷集》二卷《诗余》一卷:查应光的《丽崎轩诗》四卷《诗余》一卷;凌云翰的《柘轩集》四卷《词》一卷等等都是将词别出,附于诗文集后。这种编次形式与徐渭文集的多个刻本外附《四声猿》,王磐《王西楼先生诗集》后附《乐府》一卷类似。编者的意图都在阐明所附作品不如诗文雅正,只能叨陪编末。这种情况尽管作品也相对集中,但由于其强烈的暗示效果,可能会造成受众对诗余体格卑下的认同。不过,由于特地标明在集外,有时候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附见于作家诗文集后的词什,在一定的情况下得到了彰显。事实上,编者在表明其文体意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附见作品价值的意见,说明他们也认为这些作品可传于后世。

3.词混杂于诗中,不单独列类

这种编纂情况也很多,一般还可以再分为三种:一是将所有词作集中附于某卷诗文后。如刘夏《刘尚宾文续集》卷一收录诗词,其词5首殿卷一之末。陈循《芳洲文集续编》卷六杂收诗词,也是全书最后一卷。但编集者词体观念淡漠,在卷中单行标明以下文体为“词”之后还收录了骚体诗。朱有墩《诚斋录》的卷四录词,其次序亦在全书之末,但另有杂曲《沉醉东风》一首收于全卷最末。而《诚斋新录》有《竹枝》《柳枝》各十首,杂在诗歌中。编者偶尔还会于所在卷的大题和卷中专门标出词体。二是杂处各卷,不为归拢。如黄祖儒《呓觉草前集》卷十二;《后集》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张璧《阳峰家藏集》卷十五、卷十七、卷十九、卷二一、卷二二均收有词。词散处于各卷,杂于诗之中,往往较难引起读者的注意,甚至连编纂全集型总集的专家也会因为这样的编纂形式而忽略词作,其他读者的接受情况则更可想而知。三是分别出现在作者不同时期纂辑的别集中。如薛甲《畏斋薛先生艺文类稿》卷十四收词二首,《艺文类稿续集》卷二收词一首;宋懋澄《九筲前集诗》卷八、《九筲集诗》卷四分别收词,张泰《沧州诗集》卷七、八,《沧州续集》卷下各收词作等例,均属编集时间不同,词作单篇散处于各集不同卷中,同样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总体上说,第一种情况在传播上优于后二者,后二者极易被受众忽略。

二、明词在别集“副文本”中的传播

明人别集除正文部分之外,每每还有序跋、目录、附录、题词等等。这些部分被称为“副文本”,。是文集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明词传播的功能。别集“副文本”尽管属于别集的一部分,但其编辑方式与别集有所区别。不论是全集型别集,还是选集,其正文收录的作品皆属别集作者所作,其编纂方式的不同只体现于诸多作品之间的排序上。而别集的副文本,不但大多数作品非别集作者所作,且其表现形式与别集次序作品的方式大不相同。有一些明词就通过他人别集的“副文本”记载而得以传播,这种附骥以传的方式大致有三:

(一) 甲词人作品为乙作者作品集的附录、题词等收录

这种情况相对较多,是词作者作品附骥以传现象的大宗。不少词家的别集在收录唱和之作的同时会将同题唱和之作一并收录,而唱和之作的次序服从于别集对同题作品的编排次序。这在事实上也为没有刊刻词别集,或者别集中不收词作的词人提供了词作传播的机会。如陈维崧《迦陵词全集》卷十七,其中有《念奴娇》一阕,该词小序云:“云间陈征君有题余家远阁一阕,秋日登楼,不胜蔓草零烟之感,因倚声和之。”小序所提到的“陈征君”,即陈继儒。陈维崧词后有“附录眉公先生原词”,其词题云《陈定生建远阁以娱宫保公,寄此题之》。陈继儒的这首作品不见《全明词》《全明词补编》所据辑录的《惜阴堂丛书》本《陈眉公诗余》以及《古今词统》《历代诗余》《倚声初集》《西湖游览诗志》等书。又如徐渭有一阕《点绛唇-赠张复亨》,张复亨就是张天复。该阕不见徐氏本集,亦因张氏《鸣玉堂稿》卷十二收录而传。王琏词《念奴娇和东坡赤壁词》也是附见于瞿佑《乐府遗音》之《念奴娇》(白鸥飞过)词后,才得以传播的。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甲词人以词为酬赠之具,乙词人别集的编者将之保留,以为别集作者之社会影响或平生交游提供佐证。如林光《南川冰蘖全集》附录,专收各家酬赠文字,内亦附有李景《庆春长・送林光帐词》一阕。李景传世词作今仅见这一阕,若非附骥,何由知明词作者中尚有一人名“李景”?毛伯温的《毛襄懋先生别集》也收录了不少明词酬赠之作,该别集之卷四、卷六、卷七、卷九四卷收录的酬赠词作达20阕,其中大部分是幛词。幛词也写作“帐词”,是一种典型的社交作品。毛氏别集收录这些作品,带有记述功德的意味。

这类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词别集,其他书籍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顾若璞的《沁园春・读(四声猿)》就是附刻在崇祯间刻潋道人评本《四声猿》卷首的,其词下有潋道人跋,其云:

此余归黄氏伯姊知和氏所作,伯姊著有《卧月轩稿》行世,今年春秋八十矣。闻填此阕,因附刻焉。

据此知该阕是顾若璞填写,而恰好其弟评点的《四声猿》要付梓,乃以之附刻于卷首。该阕就这样托身别的书籍而传播开来。尽管《四声猿》不是别集,但别集的情况与之类似。

(二) 甲词人作品在乙词人词序或其他序跋中被征引

这种情况不同于第一种“甲词人作品为乙作者作品集的附录、题词等收录“情况之处在于:第一种情况是指别集全书的副文本收录其他词人的作品,而此处则是单篇作品的附件收录其他词人的作品。这利t情况在明词中也并不多见,我们举三例为证。《全明词》据瞿佑《乐府遗音・渔家傲》小序收凌种寿词一阕:又据瞿佑词《渔家傲》(喜来不涉邯郸道)之附记收录凌云翰《渔家傲・寿杨复初》及杨复初《渔家傲,和彦狮》词各一阕。凌狮寿及杨复初均仅传词一阕,即瞿佑词附件中收录的。而凌云翰《渔家傲・寿杨复初》在其别集《柘轩词》亦未曾收录。这些序文本身有交作背景的功能,但不经意间也发挥了存人存词的功能。

(三) 甲词人别集附于乙词人别集之后

这种编纂方式并不常见,多属于家集,在明词集的纂辑形式中是比较特殊的例子。甲词人别集附于乙词人的别集之后,从而达到跟随乙词人别集传播而传播的目的。如前文曾提及的杨慎词别集《杨升庵先生长短句》四卷本,就附刻《杨升庵先生夫人乐府诗余》五卷。黄峨为明代女性词人之翘楚,万历间有题徐文长的重刻五卷本,清代又有吴元定重订的四卷本。这或许也得益于附丽杨慎词集之后,与杨慎词集同时传

播。加以黄峨有升庵夫人的身份,应该对扩大她词作之传播范围有加持效果。

副文本独立于别集正文存在,作为一种衍生文本,它对别集正文起到补充作用。其内容在客观上,有存人存词的功能,对明人词作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三、明词传播中别集的马太效应

明人别集的传播存在马太效应,越是知名的作者,别集刊刻的可能性越大,文集刊刻的次数越多,名气也就越大,从而又促进着他的别集的刊刻和传播;而那些名声较小的作者,其别集刊刻的可能性较小,且更容易淡出传播循环,从而销声匿迹。马太效应在总集的传播过程中同样存在,但其和作用于别集传播时略有不同。

一位作者的成名因素很多,或以才学金榜题名,如杨慎;或以隐居悠游泉林,如陈继儒;或以艺术蜚声天下,如文徵明;或以显宦秉国理政,如夏言……情况不一而足。重要的是,这些名家的别集往往能为其词作的传播带来重要影响。

如传奇人物杨慎就具备“优者更优”的条件,他本身是宰相公子,又有神童之誉,据说他年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晾叹。他科场得意,二十三岁就独占鳌头、高中状元。他却又生世凄苦,嘉靖三年(1524)以“议大礼”谪戍云南,淹留三十余年,死于戍所。人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慎著述数量大,涉及面广,于经史、诗文、书画,以至音韵、训诂、名物皆有考论。流传较广者有《丹铅总录》《升庵诗话》《词品》等等,又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目录学与地方志著作。

杨慎编著的图书一般都备受关注,如楚雄知府任良干偶尔过访,见到《词林万选》,便传抄并令府署刊刻。杨慎的词别集有六卷本和四卷本两种,首刊均在嘉靖年间。六卷本为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刊本,题《升庵长短旬》三卷续集三卷。卷首有唐序,正集卷三后有王廷表跋及杨南金序,《续修四库全书》据以影印。赵尊岳《明词汇刊》本,据丁丙藏嘉靖十六年(1537)刊本校刊,题《升庵长短句》三卷《升庵长短句续集》三卷。四卷本曾两刻之,一题《升庵长短句》四卷,嘉靖十九年(1533)刊,有唐序。一题《杨升庵先生长短句》四卷,附刻《杨升庵先生夫人乐府诗余》五卷。由此大略可见其词集刊刻次数之多,可以说,正是杨慎拥有极高的文坛声望,他的文集才能引起诸多读者的兴趣。加上作品自身的质量,使读者为之树立口碑。因而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刺激各传播主体刊印他的作品,其词作也因此获得更佳的传播渠道。

又如夏言,王国维曾感叹说:“是嘉靖一朝前后三十年间,已六付剞劂,古今词家未曾有也。”嘉靖一朝夏词别集即有:戊戌年(1538)吴门初刻本:嘉靖十九年(1533)石迁高刻一卷本;嘉靖二十年辛丑春(1541)铅山刻本;嘉靖二十年冬云中刻本;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年(1546)陈尧文刻本:丙寅年(1566)双泉童氏刻本;未见踪迹的闽刊本,共七种。至万历间吴莱所刻九卷本、万历十五年(1587)一卷本梓行,则有明一代竟至“十付剞劂”,可谓蔚为大观。值得注意的是,金陵双泉童氏覆陈尧文重刻本刊于嘉靖丙寅(1566)仲夏,其时夏言名誉并未完全恢复,刊刻其集不无投鼠忌器之虞。故王国维叹日:“岂文章事业自有公论,有不可泯灭者欤。”夏言词别集能得到如此广‘泛的传刻并非没有原因,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夏言进首辅大学士,吴门初刻本就是在这一年刊刻的。嘉靖十七年到二十年(1541)是夏言仕途的第一个巅峰,四年间仅其词别集就曾四次付梓。而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到二十四年(1545)间,夏言退居上饶,此间其词别集未曾出现新刻本。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陈尧文义刻,其时夏言第二次入阁为首辅。夏言的词集刊刻固然有“文章事业自有公论”的成份,不过“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应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我们再看个反例。易震吉,上元(今属江苏)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崇祯十二年(1639)出知大名府,历嘉湖道,官至江西参政副使。崇祯十四年(1641)辞官归里。易震吉的《秋佳轩诗余》十二卷,存词1083首,是传世作品数量最多的明代词人,历朝罕有其匹,但他却被张仲谋先生称为“被遗忘的词家”。虽然他也曾与南洙源结濮水社,与词论家俞彦等人唱和。又常作组词,动辄一调同题数十阕,如《水调歌头-读陶诗拈句为赋得三十首》《卜操作数・读陶诗拈句三十四首》等。但他居官之日,常奔波于各地,并未形成很大的文坛影响,故《秋佳轩诗余》只在崇祯间刻过一次。易震吉词作学辛弃疾,虽未臻完善,却也达到一定水准。但他从政并未官居极品,在文坛又未能领袖一方,没有特别突出之处,因此不能形成积累优势。再加上词集卷帙浩繁,几重原因综合,导致他竟然“被遗忘”。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8

【关键词】自然 华夏传统 审美趣味

在诸多审美趣味中,自然平淡大概是华夏民族普遍标举、最为推崇的一类。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那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篇,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历来为人们玩味吟哦、津津乐道;而那些刻意雕镂、曲尽人工的华词丽藻,虽说并非没有流芳千古的上品,但在文学评论家和鉴赏者那里,抑多于扬、贬盛于褒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赞赏真实与自然之美,鄙弃矫饰和虚伪,乃是华夏美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审美上的意趣,索本溯源,与老庄 哲学 追求“自然之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道家老庄哲学那里,作为宇宙最后根源的“道”,其本质特征即是“自然”(无为),“自然”被视为宇宙的普遍 规律 ,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而广之,“自然”不仅是“道”的法则,更是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不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须遵循“自然”这一普遍法则,人的性情表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普遍法则。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里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足见只有符合自然之道的真情至性,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文学作为诸多艺术形式之一,既然是表现社会人生,洞悉人的心灵世界的,当然就应该标举情性,表现自然。

老庄哲学的这种“自然”观,深刻地影响了

当然,文学中的 自然 毕竟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自然,它不是简单的摹仿、机械地复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级审美阶段,还必须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隔着一段距离的冥思和参悟之后,攀升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新境界。这必然要涉及到文学创作借不借助于 艺术 技巧,以及如何借助艺术技巧的问题。华夏美学在艺术技巧论上,赞赏的是“虽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冲淡之美,“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巧夺天工之妙,而那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推敲,则要受到讽笑。陆游有千古名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的就是创作技巧的娴熟运用所达到的“无心”与“无意”。在创作中,如果有意为文,则往往容易为文造情、失却自然;真正的为文“妙手”,往往“无意”于作诗,其诗反而发乎情性,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境界与作家的才力和妙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家仅有才力而缺少妙悟,在创作中常常会漏出炉锤之迹,斧凿之痕,即使刻意求工,但“词竭而味索然”,不能给人以深长隽永的美感享受。只有那些既有才力又能妙悟的大手笔,才能捕捉到刹那间的当下即得的美感体验,并以“神”运技,化技巧于无形,这样,技巧的运用才能纯粹出于自然,到达“无巧之巧”的化境。

例如,同样写柳树,唐太宗的《春池柳》从动态中写柳姿:“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着笔细腻,对仗工稳,但明显带有斧凿雕饰之迹,显得细巧琐碎;而贺知章的《咏柳》仅仅着眼于对初春之柳的总体印象,但在近乎问答式的对话中,却借咏柳以颂春,使得诗歌的意境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升华,显得境界阔达,自然浑成。两首诗在技巧运用上的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从审美鉴赏角度看,自然平淡也不失为华夏美学的一种嗜好,乃至一种偏好。不仅文论家们纷纷标举“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就是艺术家自己也往往热衷于追求法天贵真的艺术境界,并以此为批评标准,品评艺术。李白在《古风》中就讥讽那些刻意摹仿的诗人“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指斥那些雕琢矫饰的诗作“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不仅一无所用,反而丧失了原本可贵的自然之趣。自身以功力见长的杜甫,却也欣赏“清真”、“天然”之美,在《戏为六绝句》中宣称:“不薄古人爱今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苏轼也从“诗画一律”的理念出发,将“自然”作为文理的最高原则引入诗歌创作之中,追求“不用意而境与意合”的诗之高格。在这方面最为经典的理论,要数姜夔了,他列举诗歌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无疑把“自然高妙”看作是诗歌诸般品格中最高的一种。可见,自然天成,平淡清真的美学风格,确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风尚。

自然平淡作为一种审美旨趣,并不应简单地视作浅薄空疏,相反,它是艺术修养日臻圆熟的一种表现。如同白光是七种颜光的融汇浑成一样,自然平淡乃是各种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的深层内敛。可以这样说,艺术愈臻化境,便愈似清水芙蓉。自然是艺术家深厚功力的积淀,是平淡与深邃、妙悟与锤炼的辩证统一,是“化巧为拙,藏深于浅”的“大巧之朴”、“浓后之淡”,因而是华夏艺术美的极致所在。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送别诗

送别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重要的一类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送别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苏教版中有三首送别诗:《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以此为例分析有关问题。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编排问题

这三首送别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杨万里。它们分别编排在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和下册里。编排者没有把这些诗放在一起,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难易程度。《峨眉山月歌》相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说,难度略小一些。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编排者把后一首诗放在了五年,并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供学生学习,使得此诗更易于接受,并且形成了苏教版有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个性特色,实在精妙。第二,单元主题。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极其困难复杂,不仅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还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序列,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编排者把这几首送别诗分开,是基于教学内容序列的考虑,《峨眉山月歌》所处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注人文情感的熏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黄鹤楼送别》中,这一单元以记叙文为序列进行编排。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所处的单元则根据生活事物进行编排。第三,情感原因。小学生心志发展相对不成熟,接触太多忧伤的事物对身心发展不利。送别诗多写伤情,分开编排更为合适。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涵分析

1.描写的对象和视角

《峨眉山月歌》所写的峨眉山位于作者的故乡蜀地,所以送别的情感与故乡有关。而另外两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友人,表达的是友情。

三首诗都采用宏阔的视野、独特的审美角度写作。《峨眉山月歌》连用五处地名,把峨眉山月这一赋予情感的意象贯穿全诗,传达惜别感情。诗句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痕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选择美好的时间、地点,使用“碧空”、“长江”、“天际”这些宏大意象,情景开阔,画面感强,不见愁苦。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田田的莲叶延伸天边,红莲娇艳的夏日景象呈现于读者眼前,场面美丽壮观。

2.诗人抒发的情感

《峨眉山月歌》主要表现乡情,但与传统的思乡诗不同。它创作于李白初离蜀地、远游做官的青年时期,既饱含对家乡的思念,又带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从后两句的“夜发”、“向”、“下”几个字眼,即可看出行舟速度之快,情感的洒脱与急迫。另外两诗都表现友情,但也有区别。前一首中,李白用“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这些美好的字眼,描绘出一场诗情画意的告别,并不凄苦。后一首诗没有直写离愁别绪,甚至没有友人的形象,但诗人企图以令人留恋的美景挽留友人,曲折地表达眷恋情谊。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表现手法

三首诗的写作手法不同。李白的两首七绝,都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前一首诗中,从描写半轮月色,到月影入平羌随江水流动,缓缓伴船前行,再到思念山月而不见。诗人的感情融入山月,寓情于景。后一首诗中,三四句借帆影消逝于碧空,江流奔涌于天边,表达两人之间如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友谊,且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采用白描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前两句虚写六月风光之美,后两句实写夏日荷景并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无边无际的荷叶和娇艳可人的荷花。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2.语言风格与平仄格式

《峨眉山月歌》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皆出于李白之手,风格都是豪放飘逸、清新自然。杨万里的诗则显得平易近人,活泼生动。从三首七绝的平仄格式看,李诗属于“平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而杨诗是“仄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诗歌的平仄有所不同。

总之,这些优美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之情,也具有高妙的艺术技巧,笔者认为,研究这些诗歌对于了解教材的编排和认识此类诗歌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杨九俊、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0页;2005年版,第440~450页。

形容初夏的诗句篇10

关键词: 唐彦谦诗歌 用典 用事精切 遗神取貌 以人喻物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说:“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据事”、“援古”即是诗文创作中的用典现象。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基本的修辞手法之一,可以说没有用典就很难想象中国古典诗歌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唐彦谦作为晚唐一位比较独特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些艺术上的成就很大部分有赖于他对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而唐彦谦诗歌在语言上的特色,全得益于用典。《洪驹父诗话》曾云:“……唐彦谦诗最善用事。”此番评价很是中肯,道出了唐彦谦诗歌语言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即工于用典。

张戒《岁寒堂诗话》云:“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颜延之开创了符合诗歌特点的用典方法,促进了诗歌的律化。杜甫诗歌用典法门万千,是唐代杰出的大师。至晚唐,李商隐则成为唐代用典最多的诗人。杜甫用典精切,强调典故中历史与现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使得用典达到了“水中着盐”的效果,所以诗歌醇厚、韵味无穷;而李诗用典本着“遗神取貌”的原则,是对典故的背离和超越,并将用典和比兴、联想等艺术手法结合,形成“二重比兴”的结构,使得用典隐僻幽曲,所以诗歌委婉含蓄。

唐彦谦在诗歌用典上可谓是集杜甫和李商隐之所长。《唐才子传・唐彦谦》云:“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升庵诗话・唐彦谦诗》云:“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此二家评论虽侧重点不一样,但正说明了唐彦谦在用典上,既学习杜甫又学商隐,学前者之用事精切,醇厚而有韵味;又慕后者之“遗神取貌”,隐僻含蓄。用事精切使诗歌语言呈现精工醇雅的特色,而遗神取貌则使诗歌语言典丽雅致。

一、用事精切

唐彦谦诗歌大量用典,其中以绝句和律诗为代表。用典娴熟,往往以一对连接虚词或实词贯串两个在意义上毫无关联的典故,使这个典故组形成对仗共同表达新的意义。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随意地嵌入辅助词和驱遣典故,在这一点上唐彦谦和杜甫相似。此外,唐彦谦用典精切,用典无论是从字面还是内涵上看,都有一定的讲究,强调二者的切合,即相似性。为方便论证,现将用典情况列表如下表:

①上句用向秀事,典出《文选》卷十六。晋时,向秀、嵇康、吕安共居于山阳。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向秀重经山阳故居,闻“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嘹亮,追思拔粲窝缰好,感音而叹”,因做《思旧赋》。下句用雍门周鼓琴事,典出《说苑・善说》,战国时齐人雍门周善鼓琴,能以琴声打动人心。曾为孟尝君弹琴,使孟尝君流涕郗[,“若破国亡邑之人也”。唐彦谦面对山河异主、国破家亡,内心伤感不已。诗人将“河里笛”与“雍门琴”对举,撷取事典中最具特征的意象进行暗示,并用“不关―应倍”这组表示转折关系的词组贯穿其中,将两个毫无关联的典故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满腔难遣的忧愁不是因为亲朋间的生离死别,而是来自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用事十分精切,句式工整,语言厚重有韵味。

②典出《世说新语・轻诋》:“褚太傅南下,孙长乐于船中视之。言次,及刘真长死,孙流涕,因讽咏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褚大怒曰:‘真长平生,何尝相比数?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孙回泣向褚曰;‘卿当怜我。’”诗人以孙绰自喻,以刘从骼钿隆S谩叭伪弧薄“重将”构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加强语气,表明坚决的立场和态度。

③上句典出《南齐书》本传,南朝时齐尚书驾部郎庾皋之风范和润,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瀹韭、生韭杂菜,人戏谓其食有三九(韭)二十七种。下句典出《南齐书・周J传》,文惠太子曾问J菜食何味最胜,J回答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诗人择出“庾”、“周崧”熔炼其中,用动词“卑”、“笑”连接,既简洁,又直接突出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④上句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下句典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曰‘f’。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失秦鹿”乃失天下之意,诗人用以指武则天以周代唐,用“贾生”喻褚遂良。“秦帝鹿”和“贾生雕”本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但诗人用“既迷―难问”这对转折递进词组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将褚遂良因忤逆武则天而被贬荒远之地,致使大唐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而忠臣良将客死他乡,无人问津这一连串的史实浓缩到十个字当中,作者对一代忠臣良将的遭遇的同情和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⑤上句典出《东观汉记》卷二三,隗嚣部将王元说嚣曰:“元请以一泥丸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下句用汉建章宫代指唐室宫殿。将“函谷关”和“建章宫”两个地名对举,实指边疆战场和中原朝廷。用“不见―俄惊”带有强烈转折和对比意味的动词词组将二者贯穿起来,写出了诗人目睹黄巢起义之迅速的震惊之感,对唐王朝将领之无能的愤慨,以及对唐室江山毁于一旦的扼腕痛惜之情。

由于强调典故和所述之事的相合性,并用具有转折、递进等意义的动词或虚词联合二典,唐彦谦这些诗歌的语言显得精工而又醇雅。

除了用一些连接词将两个典故贯穿起来,翻出新意外,唐彦谦诗歌中,还有大量的一事一典模式,此种用典方式,对仗工整,严整精切。如《蒲津河亭》:

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此联用典模式和《兴元沈氏庄》颇为相似,但亦有过人之处。上句用张骞事,据《史记・大宛列传》载,张骞封博望侯,汉武帝曾命他探寻黄河之源。后人又将海客乘槎泛海至银河的事附会与张骞,遂有张骞乘槎至银河之说。诗人此处借“博望水”指黄河,写诗人于河亭眺望黄河,看到河水漫漫,烟雾缭绕,苍茫无边,天地融为一体,恍惚间博望乘槎如真在眼前,使得诗人顿生向往之心,遂引出下联“孤棹夷犹期独往”句来。下句典出《左传》:“ビ卸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诗中“文王避雨陵”即ド奖绷辏在蒲津之东。亦为诗人登高所见之景。“烟横槎水”和“日上雨陵”不但属对分外精工,而且于寥寥数语中尽显诗人思乡怀古之情。冯班评这首诗云:“略点‘乘槎’、‘避雨’两故事,‘烟横’、‘月上’二字,含却古之无限感慨,如此用事,千古不得一句也。”许印芳评曰:“后半讥其重武轻文,妙在语无痕迹。”

再如《长陵》:

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g。

上句用汉高祖事,典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下句典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g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诗人借此二典讥讽汉高祖刘邦虽生前打下万里江山,至高无上,不可一世,但死后陵墓却免不了被后人所盗。“耳闻”和“眼见”同为主谓结构,“明主”和“愚民”都属名词,对比意味强烈,“三尺”和“一g”乃是数字入诗,如此之工巧,真天工之笔也。历来的诗评家对此联评价极高,如《石林诗话》云: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虽不类,然亦不亦杨刘为过。如唐彦谦《题汉高庙》(笔者按,《长陵》有选本亦题作《题汉高庙》):“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g。”(《叶先生诗话》下有‘每称赏不已,多示学诗者以为模式。三尺、一g’十八字)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

像这样的佳对、巧对在唐彦谦的作品中为数不少,如“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萤》),“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绯桃》),“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离鸾》)等。这些佳句巧对,往往因为有声、有色、能比兴、能含蓄、语言精工醇雅而又韵味无穷为历代读者所把玩品味。

二、遗神取貌

唐彦谦诗歌用典工整精切,充分利用了典故作为修饰性词语在诗歌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价值,除此以外,唐彦谦还善于对所用典故“遗神取貌”。“遗神”即遗典故本身的内在神韵,“取貌”即取典故精深缛丽的外在之貌。“遗神取貌”的最终效果是造成了诗歌语言典丽雅致的外在美。这种类型的典故模式主要体现在其爱情诗和咏物诗上。

在涉及爱情内容的诗中,唐彦谦所选的典故意象作为表现这一内容的诸多美丽意象和词藻之一种,大多具有精美褥丽的特色。如其《汉代》:

汉代金为屋,吴宫绮作寮。艳词传静婉,新曲定妖娆。箭响犹残梦,签声报早朝。鲜明临晓日,回转度春宵。半袖笼清镜,前丝压翠翘。静多如有待,闲极似无。梓泽花犹满,灵和柳未凋。障昏巫峡雨,屏掩浙江潮。未信潘名岳,应疑史姓萧。漏因歌暂断,灯为雨频挑。饮酒阑三雅,投壶赛百娇。钿蝉新翅重,金鸭旧香蕉。水净疑澄练,霞孤欲建标。别随秦柱促,愁为蜀弦么。玄宴难廖痹,临邛但发。联诗征弱絮,思友咏甘蕉。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黼帷翘彩雉,波扇画文鳐。荇密妨垂钓,荷欹欲度桥。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作者铺排了大量的典故:“梓泽之花”、“灵和之柳”、“萧史弄玉”、“潘郎貌美”、“周郎小乔”、“巫山云雨”等,作者并不关注这些典故的本意,而只是取其外在形貌,而典故本身辞藻的精美和艳丽使得诗歌语言呈现出绮丽典致的特色。如“玄宴难廖痹,临邛但发瘠”上句典出《晋书》,玄宴,指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宴先生,有高尚之志,以著书为务,后得风痹症,犹手不释卷。下句用司马相如典。司马相如晚年得消渴病,后死于此病。作者此处仅仅是以此二人比喻男主人公,暗示其生病。又如“障昏巫峡雨,屏掩浙江潮”一联用“巫山云雨”典。“巫山云雨”本指楚襄王和神女之情事,后人多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爱故事。唐彦谦却用这个典故来形容女主人公卧室内屏障上山峦叠嶂、烟雾缭绕的图案,属于典型的“遗神取貌”。但是由于“巫山云雨”这个典故本身指向性是非常确定的,即指男女之间的之事,因此透过描绘着巫山云雨状图案的屏风我们似乎看到一个美艳异常的佳人,进而联想到她和她的情郎之间的香艳情事。所以,诗歌虽不言及男女之间的情事,却处处弥漫着香艳华丽而又浪漫的气息。

唐彦谦这种对典故进行“遗神取貌”的手法除了应用于爱情诗外,在咏物诗中表现亦为明显。如描写月光: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唯恐夏虫疑。

上句典出《烈女传・陶答子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远害。”该典故原意是劝人藏身远害,后被用来喻指隐居。而到了唐彦谦的笔下,这个典故的深意已被舍弃掉,而是活用典故,形容月光如此皎洁,即使玄豹也再难隐藏它的身影。下句典出《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与冰者,笃于时也。”原意是指夏虫寿命很短,经夏而灭,不可能知道生于冬天的冰雪,所以不可与之谈也。此处诗人用来形容月光分外皎洁冰凉,夜间的一切都笼罩在月亮的霜华之中,远远望去,像结了一层薄冰一样,不得不使只存活于夏天的虫子怀疑自己的寿命延长了,已经活到了冬天。诗人遗神取貌,活用了典故,语言显得新颖又生动。此外,由于所选的典故都带有寓言性色彩,因此使得诗歌语言又呈现玄幻而又浪漫的色彩。

又如吟咏红叶:

谢I留霞绮,甘宁弃锦张。

上句用谢I典,谢I《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诗人此处巧用典故,以谢I所咏余霞之绮丽来喻红叶之绚丽。下句典出《三国志・吴书・甘宁传》,甘宁为三国时吴大将军,年轻时豪奢任侠,所到之处,舟车侍从,均披锦绣。夜宿,则以缯锦维系船只。离去时,割弃之,以示奢华。“甘宁弃锦”往往用来形容或比喻达官显贵的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唐彦谦却偏偏舍弃这一典故的主要意思,而将焦点集中在甘宁所弃之锦上,以其喻红叶颜色之鲜艳夺目。“谢I之绮霞”和“甘宁之锦张”最初所具有的指向性意义被淡化了,诗人所取的只是典故的表面意思。这一特点在“树异桓宣武,园非顾辟疆”两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前一句用桓温事。晋大司马桓温北征时经金城,见其任琅邪太守时所种柳树皆已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流涕。这个典故一般被用来指岁月如梭,人事沧桑。而唐彦谦用这个典故并非此意,而是指红叶经冬飘零后,树木由春之翠绿葱茏变成秋之萧瑟飘零。后一句典出《世说新语・简傲》,顾辟疆是东晋吴郡人,历任郡公曹、平北参军。辟疆有名园,闻于当世。王献之曾不经通报,径往游览。唐彦谦引用此典显然已淡化了原典故背景,在诗歌中仅仅指花园而已,和典故无任何联系。

类似的用法很多,如“别轻天北鹤,梦怯汝南鸡”(《春雨》),“天北鹤”“汝南鸡”都属于用典,但都只取典故的字面意思,分别指普通的鹤与鸡,但由于典故本身都有一定的传说性色彩,因此诗歌亦显得迷离绮美。

三、以人喻物

唐彦谦咏物诗用典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以人喻物。诗人常取有关男女情事的典故来比拟所咏之物,所用手法与以上咏物诗一样,即遗神取貌,但由于典故本身的绮丽香艳,因此诗人笔下的香草鲜花增添了几份妩媚与浪漫的情思。如《咏紫微花》,将紫薇比喻成宫妆新成的美人,用“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两句来形容紫薇花的妩媚多姿。“迷交甫”典出刘向《列仙传》,传说有郑交甫曾遇二仙女,请得女仙之佩,仙女旋即消失。后人一般用作咏仙凡艳遇之事。此处把紫薇花比做郑交甫所遇之仙女,可谓是风姿绰约,艳丽无比。“妆宓妃”则用曹植逢宓妃及做《洛神赋》的故事,这里用宓妃比喻紫微花,诗谓无人能摹其动人的姿色。唐彦谦只从这些典故中一角切入,只取典故中的一物、一事或一人,而典故本身的整体意义却被忽略不计,可谓遗神取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唐彦谦善于用典是他诗歌语言艺术的最大特色之处,不仅数量多,而且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处理典故,很好地为传情达意服务。其中用事精切和遗神取貌是他用典的两大特色之处,用事精切,则诗歌语言厚重醇雅,气沉而不浮靡;遗神取貌,诗歌语言典雅绮丽,风神摇曳。

参考文献:

[1]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卷三).岳麓书社,1985.

[2]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