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章十篇

时间:2023-03-28 03:41:02

清明节文章

清明节文章篇1

清明节,是一个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内涵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清明节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清明节心得1清明节快到了,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西山列士陵园扫墓。

我们排着又长又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向西山烈士陵园。虽然今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但是,我们的心情是那么沉重,迈着那么沉重的脚步。

首先,我们走进西山烈士陵园,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刻着“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雄伟的墓碑。接着,清明扫墓仪式开始了,我们把手紧握拳头举过双肩,庄严宣誓: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我们参观了烈士墓碑,讲解员给我们讲了一些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我们听了都热泪盈眶。最后,我们观看了烈士陈列馆。还看到烈士的照片,血衣。还有烈士们用过的战刀,看了这些,我忽然想起新闻里说的一句名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眼前浮现出烈士们不怕牺牲跟敌人作战的情景。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我们仍然排着整齐的队伍,可是,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心想: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烈士们不是白牺牲了吗?

清明节心得2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还知道一些英雄事迹比如说,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女英雄刘胡兰面对死亡面不改色;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车辆,英勇就义;黄继光及--等等一些英雄人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当我站在纪念碑前,不禁在脑海里浮动先烈们英勇无畏的身影。在那样一个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幸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战争,在历史的天空已经留下他们坚毅执着的面孔,使他们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

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的延边大地上;怀念那些英勇抗争的烈士们。我们将用行动去感谢他们,去纪念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去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那些为建设新中国,为赶走日本侵略者而壮烈牺牲的英烈们的墓碑前,表达我们对先烈们的祝福和敬意。

活动开始后,我们先围绕墓碑走一圈,在墓碑的后面,刻着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使我顿时感到气氛很庄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祖国的大地。我思绪万千,我既没有烈士们的勇敢,也没有烈士们的精神。如果我现在还不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怎对得起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呢?

随后,三位大姐姐为我们讲述了周文彬、蔡德辰、刘玉林三位烈士的事迹。然后,我们把小白花放在胸前,为烈士们默哀一分钟。同时,一曲哀乐悠然响起,柳枝不再摇晃、小鸟不再歌唱、河水不再流动,他们似乎都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声音。此时的我,也没有了往日的高兴,周文彬、蔡德辰、刘玉林、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呈现在我眼前。仿佛我现在就在战场,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牺牲过程。先烈们这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把祖国建设好。可是他们还没有完成心愿就永远地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不过请你们放心,你们没走完的路我们接着走!

默哀毕后,我们将一朵朵小白花小心翼翼地放在烈士碑前,你们的肉体虽然走了,但是你们的精神不会走,它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它将永垂不朽!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沈兆云烈士的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清明节心得3在临近清明之际,我们生物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预备党员与党员和关工委一起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下午1点,我们手捧鲜花,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学校出发。大约在2点时我们在烈士陵园门口与关工委们汇合。

关工委是学校退休的老师,是老党员,他们给我们讲诉了一些关于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位老师对广州起义特别有见地。作为受教者的我们,能从她的言语中深切得体会到她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痛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的介绍,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些。

听完老师的介绍,我们就来到烈士的墓前。鞠躬,献花,默哀,每一个程序无不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和对先烈的敬仰而进行的。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时,我心中难以平静。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自新中国之后,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不再是问题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地发展,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先进的技术开始走进普通家庭,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满足了。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是否应该时常想想是谁给予了我们这一切?来到烈士陵园,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舍去了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将热血洒遍了祖国大地,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未来。

我们虽然生活在这太平盛世里,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不可以被历史遗忘,不可以被我们遗忘,我们要学会感恩。作为预备党员的我,更应该在他们身上学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精神,牢记共产党的宗旨,在日常生活中以一位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

清明节心得4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郑州市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生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祖国、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会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才会有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热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国增光,为国添彩!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公历4月5日,清明节,这个目前已被定为法定的节假日同时也证实了它的地位和它的意义。为了纪念这个节日,同时也为学习先烈的一些英雄事迹,来增强我们团队在工作中积极向上、坚持奋斗的精神,工会小组组织员工于--年4月10日去扫墓。

走进大门,向红岩广场迈进的那一刻起,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那些永垂不朽的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倾听着他们的英雄事迹,了解我们的人民烈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心中有点颤抖,使我感觉自己的渺小。常言道:“一个人的肉体倒下了,然而精神长存。”这句话正好映照在烈士身上,显得如此的恰如其分。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随着平静的音乐轻轻地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听着他们的事迹,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的人民烈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为了胜利,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心灵的感激,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跟他们的事迹相比,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在他们的背后,我们所谓的付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回想起以前,生活中或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气馁,就放弃,现在看到这些烈士们,比起他们,自己就是幸福天使,生活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我想,在以后的工作里,我们要向那些烈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勇往直前精神,把他们的精神发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始终把个人工作事业放在第一位,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谨,认真负责,以集体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求个人主义,廉洁自律,创新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

清明节心得5三月三十一日上午,我们胸前偑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南大山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着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使我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随后,我们穿过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

清明节文章篇2

关键词: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理论体系源流正变理论辨析

近年来,关于古代诗话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如宏伟《法式善〈梧门诗话〉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王术臻《〈沧浪诗话〉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等,都是选择一部诗话进行的专门研究;有人研究中国诗话的外传情况,如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中华书局,2007);有人对中外诗话进行比较,如权宇《中日诗话比较研究》(延边出版社,2010);有人甚至专门研究外国的诗话,如郑判龙《韩国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和任范松《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外诗话的若干特点进行了探析,取得了各自的成就。跟这些作品相比,温州大学张一平教授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则是对中国古代诗话全景式的研究。笔者现就个人读书所感,谈几点看法。

其一,宏观的视野,完整的体系。跟一般的诗话研究著作相比,《论纲》最鲜明的特征是视野的宏阔和结构的严密。第一章《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是对诗话文体本身的考察;第二章《目见者易远,足践者必近》关注了诗歌评论的方法;第三章《格谓品格,韵为风神》、第四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分别对诗话中的神、韵、格、调以及气、味、趣诸术语一一加以梳理;第五章《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论述了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创作的诗歌之间的关系;第六章、第七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下)具体对清淡、自然、含蓄、绮丽、新奇等五种风格进行了阐述;第八章《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不仅对古人的诗病进行了研究,而且结合具体例子对以禅喻诗、穿凿论诗的得失加以评价;第九章《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探讨了诗话作者之间的共鸣现象;第十章、第十一章《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两章分析的则是评论诗歌的标准问题。就这样,全书以11章的结构建筑了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体大而虑周”的宏伟体系,不仅开诗话研究之新风,即使在其它文学研究中也是不多见的,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书名里“论纲”一词所具有的特征。

其二,侧重对源流正变的考证是《论纲》的突出特征。体系的宏大,意味着《论纲》里包涵了数量众多的具体研究对象。如果没有很好的章法结构,就会出现散乱而头绪不清的缺点。令人欣喜的是,《论纲》的调理非常清晰,这主要归因于作者对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的源流正变的考察。第六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分析的范畴有清淡、自然、含蓄三个,对这三个范畴,作者都进行了认真的追溯和考证。如第一节在对“清淡”的叙述里,作者先从陶渊明的诗风谈起,将其作为清淡风格的源头;之后,作者又引出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一品、宋代苏轼评价柳宗元诗所用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一句、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九对庾信清新诗风的分析、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对“清”的描写、清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以“浙中庖”比喻清淡诗风等,这样,中国古代诗话对清淡的论述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考察了古人对清淡诗风的评价和重视现象,并且将平淡与拙易拉开了距离,最终归结为清淡出于华丽纤,将处理清淡与绚丽的关系看作把握清淡风格的重要因素。其下二节对自然、含蓄的分析,也大体沿着同样的思路,只是在详略取舍上有所不同。如第二节在追溯自然风格的源头时,作者从《周易》里关于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说到《老子》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到庄子的“天籁”思想,说到东汉王充《论衡》以“自然”名篇,说到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强调“自然之文”,说到钟嵘《诗品》倡导“自然英旨”,说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专立“冲淡”一品,说到宋代朱弁《风月堂诗话》里主张“自然天工”等等,这样就把自然风格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不论谈到哪一个范畴,作者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取舍,但考察其来龙去脉时会有其共同的地方。

其三,严谨的理论分析是《论纲》的又一重要特征。诗话虽然以诗歌为谈论对象,但往往伴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也是被称为“诗话”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诗话本来是不甚重视理论分析的。可是,《论纲》尽力洗去了其中的故事性,而将其写成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学术性著作。表现在具体章节中,则无论哪一部分都有很强的理论分析色彩。如第二章共有三节,第一节针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作与识原是一家眷属”观点进行了认真的解读,认为这其实是批评史中的逆流;第二节谈论的是批评诗歌的不同方法;第三节认为诗歌评论中要强调客观性;第四节则以后人对李、杜二人的评价为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来阐释前面的理论。这几节内容结合起来,有破有立,有点有面,有理有据,全面阐释了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论思考。又如第六章第三节在分析诗话对含蓄诗风的重视时,作者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第一,重视诗风的含蓄。”“第二,诗话将含蓄风格与《诗经》写作方法联系起来,并以此来批评诗人及其作品。”“第三,古代诗话以含蓄为基础,探求如何写诗的规律。”“第四,含蓄所涉之讽刺当温柔敦厚。”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分析,古代诗话对诗歌含蓄的认识便一一呈现出来了。

此外,《论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即所有的章节标题均取自他人的成句。全书正文11章,概莫能外。如第一章大标题“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出自郑方坤为王士《五代诗话》所作的例言;第一节标题“夫观文章宜若悬衡然”,出自柳宗元《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第二节标题“言诗者日多,而诗道日晦”,出自汪沆为杭世骏《榕城诗话》所作之序;第三节标题“诗话作而诗亡,缘拾宋人道学唾余”,出自张晋《达观堂诗话》。如此众多的标题均取自他人成句,不仅反映了《论纲》作者知识的渊博,而且表现了其驾驭问题的能力之强。

《论纲》一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但由于理论性太强,对初学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且,该书在校对上也还有个别错误,如第65页引用陈与义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语声中”一句中,“语”字乃“雨”字之误;第250页“苏子瞻在黄州,上数欲甩之”句中,“甩”字乃“用”字之误;第261页“少陵‘州月’一首”一句中,“”字乃“”字之误等等。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小小的缺欠并不能掩盖《论纲》的价值。对于古代诗话研究来说,《论纲》的价值固不待言,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曾感叹:“知音其难哉!”对于古代的诗话作者来说,张一平先生亦可谓千古知音了。

参考文献:

清明节文章篇3

按作文提纲写文章,不但不会丢掉原来准备写的内容,而且能够省去打草稿的过程,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条理地、有重点地表达和突出文章中心。所以,在写作文前,同学们最好列一个作文提纲。

【备考指导】

作文提纲对写作文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如何在作文前列提纲呢?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同学们在确定了写作内容后,要首先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整个提纲的灵魂,中心不明确,列提纲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文章的题目可以分为许多种,有以人物为题的,有以时间为题的,有以地点为题的,还有以事件为题的……遇到一个题目,同学们首先要找出限制词、中心词,考虑题目要求、限制的范围,即审清题意,然后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把要表达的中心写出来,就完成了列作文提纲的第一步了。

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明显地点出了要表达的中心,同学们只要弄清楚它的限制词和中心词,就可以确定出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了。如在题目“记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中,“一个”是限制词,中心词“助人为乐”就是要表达的中心。

另外,有一些作文题,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如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和事件……对这类题目,同学们要先弄清限制的词语,然后按限制范围的要求,归纳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如“六一节见闻”这个题目,同学们先弄清限制的词语是“六一节”,规定了“时间”的范围之后,就可以确定要表达的中心了。同学们通过写“六一节”的见闻,可以表现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也可以反映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还可以歌颂一位革新模范等。

对于含义较深、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温暖”“友谊”等,也要先审清题意,再确定中心。

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列作文提纲的第二步,就是要在审清题意、确定中心的基础上,围绕中心,选择好材料,并将其用一句话概括写下来。

选择材料时,同学们要选择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这样才会使文章内容有强烈的感染力。

下面是一份作文提纲,中心已确定,有关的材料列在下面,同学们围绕中心,选择一下材料。

题目:我的小白兔

中心:我十分喜爱小白兔储蓄罐,它为我立下了功劳。

材料:

1.小白兔的外形讨人喜欢(抓住小白兔的身躯、眼、耳朵、嘴、尾巴的形状和颜色的特征来写)。

2.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3.妈妈送我一个生日礼物――小白兔储蓄罐。

4.小白兔能抵御恶鹰的袭击,保护我。

5.表达我对小白兔的喜爱之情。

6.小白兔储蓄罐的用处(为我节省了钱,我买了许多书)。

从这份提纲中,同学们可以看出,材料1、3、5、6能表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而材料2、4不能表现文章的中心。因为材料2中写的是一只“骄傲的兔子”,当然不能讨人喜欢;材料4中所写的是“兔子”的特点,而不是小白兔储蓄罐的特征,和表达中心也无关。所以,同学们可以把材料2和4舍去。这样,留下的材料就都能表达中心了。

三、明确中心,安排顺序。

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的顺序,做到条理清楚,是列作文提纲的第三步。

材料顺序安排好了,文章层次就会清楚,中心就会表达得更加明确。安排材料顺序,即段落层次,是列提纲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安排材料顺序常见的方法有三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按空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按事情的几个方面安排。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多按时间顺序列;写景、状物(建筑物之类)多按空间顺序列;写人(几方面品质、性格)和抒情的文章,多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来列。但选用哪种方法列提纲,同学们还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及写法来决定。

就前文提到的《我的小白兔》的提纲来说,小白兔的外形可以采用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按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身躯、尾巴的顺序来写。材料的顺序,根据要表达的中心,也要进行调整。

下面是《我的小白兔》提纲调整好材料顺序以后的段落安排,这样会更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明确。

段落安排:

1.妈妈送给我一个生日礼物――小白兔储蓄罐。

2.小白兔的外形讨人喜爱(抓住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身躯、尾巴的形状和颜色的特征写)。

3.小白兔储蓄罐的用处(为我节省了钱,我买了许多书)。

4.总结全文,表达我对小白兔十分喜爱的心情。

四、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再来安排所写材料的详略,就能使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在安排好顺序的材料后面,标明详略,这是列作文提纲的第四步。

怎样标明文章的详略呢?凡是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同学们就在材料后面标上“详写”;对表现文章中心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应当略写,同学们就在材料后面标上“略写”。下面的这份提纲,就说明了这一点。

题目:

中心:通过访问工程师张伯伯,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意义。

段落安排:

1.在访问张伯伯的路上和爸爸的谈话及我的心情(略写)

2.我们和张伯伯交谈的情景。(详写)

(1)他在工作中是怎样节省时间的。

(2)他对珍惜时间的看法。

(3)他对我的希望。

清明节文章篇4

关键词:记叙 作文教学 导学 创新

记叙类文章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事迹、事件、过程和景物性状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这类文章有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类文章是学生阅读碰到最多的,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训练的写作文体。因此,需要教师下功夫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创新。

一、导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所谓“引导”,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比如,一次作文教学时,我指导学生赏析我班学生的作文《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去为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烈士扫墓。天公显灵,飞起毛毛细雨,让我们体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境。

我们手捧小花,排着队伍,沿着小路缓缓地前行。到墓地后,由老师主持祭扫。先是献花,再是鞠躬,然后是请红军老爷爷讲战斗故事。老爷爷“未开言来珠泪滚”,惹得我们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老爷爷终于稳定了情绪,上气不接下气地讲大墩梁战斗的情景,讲罗南辉军长壮烈牺牲的经过。这故事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但今天再听,感觉却大不一样。老爷爷讲完故事,我们就返回学校了。到学校,老师为我们播放了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录像资料,雪山、草地,艰难爬涉的红军,苍凉的情景,悲壮的画面。我们静静地观看,没有喧闹,只有低低的哭泣声——我们被感动了!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这篇作文就是很不错的记叙类文章。文章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反映得十分清楚。时间——“今天是清明节”;人物——我和同学、老师、红军老爷爷;地点——烈士公园、教室;事件的起因——清明扫墓的传统;经过——去扫墓,听红军老爷爷讲故事,回学校看长征录像;结果——我们被感动得流泪。

二、启创,即启发学生创新。为了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又举了一例:《我考上初中了》:六月下旬的天,热得让人窒息。一下车,我就背起大包提起小包急匆匆回家。

一进门,妈妈就告诉我:“你考上了!”妈妈兴奋得脸上放红光,她一边接我背上的大包,一边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听到考试榜贴出来的消息,我就去看。会师中学校门两侧,人群拥挤,妈妈在录取的榜上看到了你的名字后,就去市场买了鸡、虾、水果,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这次榜示,考上的只出名字,没出成绩,没考上的,又出名字又出成绩。快,洗洗脸,凉快凉快,就赶紧吃饭。”

“我考上了!”我一边洗脸,一边为自己祝福。

——学生阅读后,我让他们自己去赏析,理清六个要素的同时,感受“我”考上初中后妈妈兴奋的心情、举止。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生活中,让你感受最深、给你留下美好的或辛酸的是哪一件事呢,请你叙述给大家听一听。结果,有学生在课余就写出了下面这篇好作文:

正月初三,我给老师去拜年。陈老师住在花园小区8号楼2单元102。走进客厅刚坐下,就听见北边卧室里传来老奶奶上气不接小气的咳嗽声。陈老师向我递糖的手缩回去了,赶紧冲进老奶奶的卧室。我也跟着进去,只见老奶奶脸色青黑青黑的,呼吸很困难。陈老师立即跪在床上,把老奶奶放平,口对住老奶奶的嘴用力吸,吸着吸着,老奶奶的喉结处一动,陈老师吸出丁老奶奶的痰,陈老师把痰吐在床边的痰盂里,又去吸老奶奶的痰,这样做了四次,老奶奶的气畅通了,不咳嗽了,脸色也开始变了。我站在旁边看陈老师吸痰,恶心得差点吐出来。陈老师扶起老奶奶,给老奶奶后背放了两床被子,老奶奶斜靠在被子上,睁眼看我,微微一点头,陈老师说:“现在没事了,我们去客厅。”我没去客厅,坐在床边拿住老奶奶的手,我说不出话来。陈老师去洗手间漱口洗手,回来说:“这是我婆婆,我丈夫是个当兵的,今年忙,回不来。”老奶奶眼睛一挤,两行眼泪流出来,我的眼泪也就来了。这时候,陈老师的小姑娘来了,她是给奶奶买药去的。我坐了会儿就向老师和老奶奶告辞了。回到家,我就把这事告诉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说:“明天,我们去乡下看爷爷奶奶去。”

清明节文章篇5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山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高原宫堡式宗教圣殿,她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是的象征。

布达拉宫相传为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始建。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62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父亲那日松赞(吐蕃王朝第32世赞普)统一了的各个部落,后来(公元629年),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王朝的第33世赞普,把都城迁到逻些(今拉萨市),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得力的大相禄东赞带着5000两黄金、数百件珍宝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向禄东赞仔细询问了吐蕃的情况,答应把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大队人马从逻些赶到柏海(今青海省札陵湖)迎接。为了表示对盛唐的谢意,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松赞干布遂在逻些专门建筑了一座华丽的王宫,改变了过去“以毡帐而居,无城廓屋舍”的面貌。这便是布达拉宫。在这座王宫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婚礼。

布达拉宫建成后,后世屡有修筑,清崇德七年(1642年),五世达赖洛桑嘉错继位后,由后藏日喀则搬迁到前藏,住到了哲蚌寺。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起,又对布达拉宫大加扩建,清顺治九年(1652年),顺治皇帝邀请五世达赖洛桑嘉错到内地,五世达赖应邀到了紫禁城,顺治皇帝封他为“达赖喇嘛”、“西天圣自在佛”等称号,五世达赖受封回到后,加快了布达拉宫的扩建进度,历时50年完成扩建,方具今日规模。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洛桑嘉错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

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一对,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松赞干布修法洞――曲结竹普,里面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供奉有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万岁”牌位。大约自七世达赖格桑嘉错起,各世达赖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都要来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

在布达拉宫的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廊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仪式、政治活动的场所。

布达拉宫内收藏了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大量珍贵的文物。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全面的修葺。1994年12月初,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市西郊的拉萨河北岸。罗布,藏语意为“宝贝”,林卡意为“林园”,罗布林卡,意即“宝贝林园”。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皇帝为七世达赖格桑嘉错医治疾病,在此建格桑颇章(颇章藏语意为宫),作为夏季休憩之所,后迭经扩建,规模逐步扩大。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达明久颇章等宫殿为主体,有房374间,为历世达赖的夏宫。自此以后,布达拉宫遂成为历世达赖的冬宫。

关于罗布林卡的修建,史料记载:七世达赖到了后半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乾隆皇帝从内地派了高明的医生来,为七世达赖治病。因七世达赖患的是皮肤病(一说为腿疾),医生建议要经常洗冷水澡才好。清朝驻藏大臣便到拉萨附近四处寻找,最后选定了一个用水方便的地方,在此修建房屋和澡堂。最初,罗布林卡只修了一个小房子和一个澡堂,其他官员住的全部是帐篷,乾隆皇帝派了一个大臣常住罗布林卡,每七天看望一次达赖。从此以后,达赖在夏季三个月便住在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环境优美,树木参天,一湾碧清的拉萨河水从园林南边穿过。园内宫殿罗列,富丽堂皇,亭台池榭,曲折清幽。进入园林,从左面的路一直往前走,大约200米,就能看到罗布林卡最早的建筑――格桑颇章。此宫初建时专为七世达赖格桑嘉错沐浴而用,故名格桑颇章。从格桑颇章出来右行,在水塔的地方再向右转,前行不远,就是罗布林卡内的动物园,园内饲养着许多珍禽奇兽,是观光游客必游之地。

动物园西面有一个朝南的门,里面就是金色颇章。金色颇章建于1926年,是一位名叫金色坎布的富人专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旦嘉错修建的。进入金色颇章后,是一个铺满石块的院落,院子西面走廊下,有两辆达赖喇嘛坐过的汽车。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没有公路,据说这两辆汽车,当年是拆散了,从国外驮过喜马拉雅山,运到拉萨的。

穿过金色颇章出来折向东,一路古树环抱。进到新宫的大门,右手的殿叫达达明久颇章(永恒不变宫),北殿西侧经堂内画的是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与弟子图。南面墙上,绘有从猴变人的藏族起源传说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的生平传记以及五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到内地访问等精美壁画。

达达明久颇章对面是湖心宫,湖心宫位于人工湖畔,风景优美迷人,主要建筑物包括湖心宫和龙王宫,这里是达赖喇嘛会见和宴请僧俗官员的重要场地。

每年的藏历七月初一到初五,是传统的雪顿节,罗布林卡成为节日活动的中心。节日来临,罗布林卡园外的林卡里,搭满了各式各样的帐篷,把林卡的草坪装饰得美丽多姿,园内处处是欢乐的人群,藏族同胞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唱歌跳舞,欢度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

雪顿节历史悠久。1642年黄教在掌权,五世达赖洛桑嘉错登上法王宝座,他驻锡的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了噶丹颇章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每年的藏历六月三十,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寺院,给五世达赖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从此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雪顿节。“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奉献”,因而雪顿节是奉献酸奶的节日。五世达赖移居布达拉宫后,雪顿节活动也移在布达拉宫的“空中戏台”德阳厦举行。七世达赖格桑嘉错时,拉萨西郊罗布林卡的格桑颇章建成后,雪顿节的主会场又转移到罗布林卡。

雪顿节上演藏戏,故也有称为“藏戏节”的。每年藏历七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各种文艺团体都来表演精彩节目,剧目繁多,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戴着金银珠宝首饰,带着酸奶和各种食品,欣赏着歌曲、舞蹈和藏戏。

清明节文章篇6

1、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2、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清明节气特点与祖先信仰、祭祀文化衍化成清明祭祖节日,清明祭祖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风俗。

3、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节文章篇7

基督徒与清明节讲章是主要讲基督徒如何过清明节,怎么过清明节,其中基督徒清明扫墓是“思祖”、“记祖”,不是祭祖,对已逝的亲人进行缅怀,回忆他们生前的美好信仰和品格,要效法实践。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清明节文章篇8

一、比较之中看情节

《芦花荡》一文的故事情节从老头子接受护送两个女孩子的任务开始,到后来其中一个女孩子在过鬼子封锁线时受伤,老头子设计痛打鬼子为大女孩报仇,整个故事的发展一脉相承,前因后果的关系还是很明晰的,按照孙绍镇先生在其作品中所说的“事件之间要有因果关系,才能算是情节”的观点,这篇小说存在经得起推敲的情节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但与大多数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比较起来,《芦花荡》的故事情节分明要舒缓得多。

不妨重温《变色龙》一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再看《项链》一文,跌宕起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是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与此相比较,《芦花荡》的情节就显得舒缓得多,甚而没有十分明显的故事高潮,一切都在作者的轻松描绘中自然展开。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淡化故事情节,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恰如茅盾在评介孙犁时所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 孙犁先生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巧,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中传达主人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

二、矛盾之中看人情

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人情美。

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有着丰富战斗经验、水上能耐超群,精明能干、智勇双全的老革命英雄。除却这些,这一人物身上打动我们的似乎还有些隐藏在文字背后、更深刻细腻的东西,是什么?“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点是人物难以揭去的标签――但自信源于本领高强,自尊源于责任心强,这似乎还是老头子“英雄”的一面。

欲解释这里的矛盾,还要联系前后文来思考。文章写至大菱受伤老头子极度内疚的心理时有这样一句话:“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关注到这样两个细节,我们再来理解老头子的三个“不怕”,再来看顶着密集的火力还要“柔和”地说,就不难理解:这“不怕”中有一个老通讯员的自信,更多的是对年轻女孩子爱美之心的体谅,是对两个饱经战乱之苦的女孩子的呵护和安慰;这“柔和”中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无比温柔的疼爱!而正是这种对待亲人般的呵护让老头的形象在自尊、英勇之外更多了人情的一面。

三、还原之下看写景。

《芦花荡》一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八处之多,每一处的景物描写作用不尽相同,却无不诗味十足,呼之欲出。

文章开头最惹人眼球的景物描写是那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狠狠的”不止芦花荡的苇子,还有藏在芦花深处的革命队伍,往上“钻”的也不止是苇子,还有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与此相似的还有文章结尾,老头子痛打鬼子后,一眼望到的“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洒”,这迎风飘洒的、鲜嫩的是芦花,更是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姿态,更是这姿态必将换来的无限美好。孙犁的作品特别注重在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传达深意,他的《荷花淀》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

透过“迎着阳关舒展开”的荷花,看到的是白洋淀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透过字面看昂扬在孙犁作品中所有景物姿态背后隐喻的意思,还原给文章更添了艺术的魅力。

清明节文章篇9

1、清明节可以提前上坟。立牌要视具体风俗而定。

2、清明节上坟祭祖是中国传统习俗,而中国人一向讲究宜早不宜晚,很多人在清明节的时候还有其他安排,可以提前去上坟祭祖,清明祭祖除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外,还有追思先人、孝顺父母的作用,并不拘泥于形式。

3、对于有些地区的人来说,清明节前后立的碑叫“清明立碑”,有些地区则需要在清明当天立的才算清明碑,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的节日,也称鬼节,清明节祭墓时在祖坟上立墓碑也是传统民俗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节文章篇10

清明节是聪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