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23 21:40:42

小暑的古诗

小暑的古诗篇1

古代消暑,首先就是选择绿树葱茏的山中。宋人陆游《六七月山中甚凉》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写的就是山中松风时起,凉意拂人,实在是溽暑难忍之时的清凉天地。

桥畔、池边滨临水面,周围的气温要低一些,因而也是人们避暑佳处。唐人刘禹锡赋诗描写水亭纳凉情景:“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精帘莹更通风。”在风光秀丽、林茂竹翠的地方修建房舍,也是古人消暑的一种方法。唐人王维就在陕西终南山下建有竹里馆,他有诗咏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代以后,还有一种供消暑的凉殿,采用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摇转,将其冷气送入殿中,同时用机械能力将冷气送向屋顶,并沿檐而下,成为人造水帘,冷气袭人,从而达到纳凉效果。诗人张仲素赋诗咏道:“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

古代消暑,很多人喜欢围绕水做文章。如下水嬉戏、湖边避暑是人们在夏季最喜欢的消暑方式。古代河流没有污染,而且有水的地方就有风,水边温度往往比城市其他地方低,所以是底层百姓夏天纳凉的理想去处。大人孩子或在岸边避暑,或下水嬉戏。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喜欢在水边纳凉,有诗曰:“千竿竹翠数莲红,水田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在古代,还有将大冰块放置在室内降温,因冰块难得,能用这种方法的多是达官贵族,比如唐代杨国忠家每到夏天就取出巨冰让匠人雕刻成冰山,奢华程度可见一斑。而百姓家顶多是将冰用于饮食,宋人杨万里就对“冰酪”情有独钟,说:“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据说,现在风靡全球的冰淇淋,就是由马可波罗传到欧洲的“冰酪”改进而成。

古代民间也有很多消暑器具,如扇子、凉席、凉帽、竹夫人都是古人常用的防暑用品,而且现在仍在广泛使用。扇子起源于中国,最早出现在殷朝。最初是帝王用来遮阳挡风沙之用,西汉之后才发掘出纳凉的用途,古人称之为“摇风”“凉友”。至于竹夫人,很多人甚至已经不知道竹夫人是什么。其实竹夫人就是竹枕,通常长约一米,用竹篾编制而成,因而中间空而四周多孔洞,夏天抱在怀里非常清凉,或许因此才以“夫人”称之。曹雪芹在《红楼梦》小说中就写到这东西,薛宝钗出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即是“竹夫人”。陆游《初夏幽居》诗中就写到“竹夫人”:“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心理降温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方法,民间有俗语:心静自然凉。古人非常看重心理避暑,认为平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诗》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在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种将注意力从炎热的天气和身体不适转移开,算得上是最简单最低碳的消暑方法了。

小暑的古诗篇2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植物造景;园林艺术

1避暑山庄植物造景的概况

山庄在因山、理水、叠石、植树等方面巧夺天工,因地制宜,精心选材,再现了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园林、绿草如茵的蒙古草原、广袤无垠的东北森林,景景古木浓荫,处处香花异草,意境深远,野趣天成。避暑山庄植物繁多。木本植物共有36科71属141种,以油松为主,其它乔木有椿、桑、枫、柳、榆、槐、侧柏等,观花乔灌木有玫瑰、丁香、连翘、山楂、山桃等。此外,还引进了江南的菱角和兰草、山西五台山的金莲花、兴安岭的草荔枝、盛京的黑葡萄等点缀其间,增添山庄的山野气氛。据笔者考察,避暑山庄中以植物为主题的景观多达18处,如以树木色彩四季变化命名的青枫绿屿;以日光照射,金莲花金彩焕目命名的金莲映日等。避暑山庄组景中山水木石的诗情画意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使人有忘尘世之怀。

2避暑山庄植物造景的特色

2.1天人合一理念,体现自然关

2.1.1植物造景尊重自然。避暑山庄山地森林覆盖,平地榆柳成荫,康熙提出“庄园勿动树勿发”的思想,保留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原始美。山庄西北多山而东南多水。设计者顺应自然,借峰岭的自然地势划分景区,形成各具特色,层次丰富的景观。在西北山区,注意保护天然植被,保留原始的成片松林,人工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针阔叶混交,以油松为主调的山林景观。在北部平原区,是以杨、柳、榆、槐为主的阔叶林,古木参天,人工造景时宜松则松、宜柳则柳,不破坏自然景致。在东南湖区,种植低矮灌木或小乔木,造就水面漂浮落花的美景。由此可见,避署山庄保持了大自然原始、粗旷的风貌,将自然风景巧妙融汇于园林景观之中。

2.1.2植物造景法天象地。避暑山庄拟仿自然之形态,利用植物的花期和叶色变化,使园林景观具有绚丽的季相之美。春天梨花竞相开放,轻纱素裹,“微云淡月时情景尤绝”;夏天水滨青萍涌翠,亭亭玉立,荷花朵朵,摇曳生姿,犹如置身于江南水乡;秋天枫叶,温彩流丹,霞升满山;冬天以青松、白雪为主题,“批把垒玉、蜡瓣舒香”。避暑山庄推崇天人合一理念,使植物与风霜雨雪雾霭云露交相辉映,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建立众多景观,创造一年四季景色,引起品评者“喜怒哀乐,感于吾心”的体会。

2.1.3植物造景人造自然。避暑山庄北部是占地近66.7hm2的平原。开阔的草地,奔驰的骏马,嬉戏的麋鹿,配上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空灵与辽阔、恢弘和畅远的草原画卷。为了搞好民族关系,在万树园北部的草坪上散落着数10座精心搭建的蒙古包,使到此会盟的蒙古上层贵族宾至如归。这些蒙古包如白玉镶嵌在碧绿的草坪上,“宛自天开”。乾隆帝赞叹到“绿毯试云何处,最维避暑此山庄。却非西旅织裘物,本是北人牧马场。”

2.2传统文化理念,体现社会人文关

2.2.1按寓意配置植物。避署山庄借植物寓志,立意高远。如曲水荷香主要以荷花为主,取义洁净无暇,“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水系堤岸种植柳树,柳树象征吉祥,又被文学家赋予了“离情别意”的韵味;静寄山房种植槐树,象征高贵、文化,《全唐诗话》中有“槐花开,举子忙”的诗句;水流云在种植丁香,被佛门称为“西海菩提树”,象征爱情和幸福;松云峡和如意洲种植桃树,象征辟邪、逃凶,此外与爱情相关联,有“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誉;文园狮子林种植竹,象征清高脱俗、虚心坚韧、高风亮节;松鹤斋遍植油松,饲养仙鹤,松涛声声,鹤鸣阵阵,寓意松鹤延年。拟人化的植物寄托着山庄主人淡雅的情怀、崇高的理想,含意深邃。

2.2.2按诗情配置植物。避暑山庄配置植物景观时“栽花种草全凭诗格取裁”,构筑“诗意”空间。如曲水荷香是一座大型重檐攒尖方亭,亭内有流水潺潺,弯环曲折的石渠,亭外有摇曳生姿的荷花,“荷气参差远益清,兰亭曲水亦虚名”。又如梨花伴月一景,春意黯然时节,皎洁无暇的月光下,簇簇梨花争相开放,散发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眼望去,洁白的梨花仿佛隆冬时节的皑皑白雪,飘落枝头,异常圣洁清凉。植物景观与古典诗词相互渗透,文因景就,情景交融,为后人留下了追思往昔繁盛之景的凭借。

2.2.3按画理配置植物。避暑山庄根据画理安排风景构图。“松不烦新种,石皆入古图”;“山庄也自寻常看,写入画图故合诗”。这些诗歌说明避暑山庄的植物景观因画成景,景作画观。

小暑的古诗篇3

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达诗人追寻理想中纳凉胜地的内在感情,幻想着在绿柳成行、画桥南畔处闲倚胡床的美妙图画。月明之夜,船家女儿吹着短笛,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_,沁人心脾。这种由外而内的凉意让人沉醉,燥热也自然退去。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首诗为《六七月之交山中甚凉》,只是看看这个题目就令人心忘躁热,其诗云:“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宋代诗人葛元怀喜欢在休闲消夏时观察大自然的情状,以此寻求乐趣,他在《夏日》诗中云:“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飞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炎炎夏日,正是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时节,诗人一边乘凉消夏,一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真是情趣盎然,乐在其中!

宋代人消夏是很讲究去处的。诗人真山民爱到山中亭子里避暑,他在《山亭避暑》诗中说:“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尽管是炎炎夏日,但身居山亭中,哪儿还会有暑热之感。

夏日的寺庙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有一首题为《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盛夏,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禅房内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于此避暑品茗,自然乐而忘返。

“唐宋家”之一的坡却十分乐于水边纳凉,他在《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写道:“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而被誉为“一代诗宗”的南宋杨万里有一首《桑茶坑道中》,则描写了一个牧牛的小童为避酷暑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情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亦称青梅、酸梅等,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等功效。夏天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南宋的诗人们自然不会忘记将梅子入其诗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写道:“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此诗写了金黄的梅子,读来令人口角生津、暑气全消。

小暑的古诗篇4

古代的科技、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没有今天的空调、冰箱等高科技消暑设备。但是,聪明的先人在避暑时却各有妙招,今天看来,仍让我们惊叹不已。

1.避暑冰块,低碳环保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这种奢侈豪华的“电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的。一般来说,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其制冷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到明清时期,这种用冰块避暑的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时,官民都会大量用冰:“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

2.避暑“凉屋”,设计精巧这种豪华的避暑设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和亲近自然的绿色理念。唐朝的宫廷就建有专门用于夏天避暑的凉殿,在凉殿中央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原理,用扇轮转摇,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后来发展到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目的。到了宋代,除了皇宫之内,高官显贵们也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至明朝,这种避暑建筑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曾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的“凉屋”在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3.避暑食品,清凉爽口早在南北朝时,民间就有自制“汤饼”避暑的习俗。至宋代,避暑食品更加品种繁多,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银苗菜、新莲等,而其中以西瓜最受欢迎,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中就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朝北京地区还有人选择苏叶、藿叶、甘草等中草药避暑,也是一大特点。而苏州人过三伏天则喜欢喝凉茶、凉汤,吃凉粉等清热爽口的食物。

4.心静自凉古人懂得“凉由心生”的道理,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然脱俗的避暑氛围,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王维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夜热依然年热同,开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首杨万里的《夏夜追凉》更是写出了怡然自乐的夏日避暑纳凉之景,读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小暑的古诗篇5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小暑的古诗篇6

关键词: 宋咏夏诗 安闲 宁静 和畅 乐趣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季节感,历朝历代涌现出了大量的岁时节令诗。春秋是最让诗人感触的季节,古诗中吟咏春、秋之作明显多于夏、冬,而夏季特有的景致和天气,也能引发诗人“我爱夏日长”、①“夏浅更胜春”②的独到感受。

一、身心的安闲

入夏之后,夜渐短而日渐长,夏至日迎来了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日里的诗人,不再有“昼短苦夜长”的感叹。白昼的悠长,使得生活节奏放慢,诗人可以充分享受自由清闲。昼寝是度长日的一种消遣,写午睡的诗歌在宋诗中高频率地出现,在咏夏诗中,“枕”、“簟”、“梦”的意象尤为突出: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云开日出四窗明,恰到斋余梦自生。一枕觉来人寂寂,时闻儿子读书声。(张九成,《夏日即事》)

松竹回环十里阴,一声啼鸟觉山深。道人睡足北窗下,一榻清风直万金。(吴芾,《夏日游灵隐东园赠东方道人》)

春眠醒后常会生出年华流逝、美丽凋零的惆怅,而夏天的梦,总是做得兴味悠长,心满意足。诗人斋中高卧,心中无系,俨然“五六月中,北窗下卧”的“羲皇上人”,③一派隐士的闲散风范。诗人的美梦或被啼鸟唤醒,或被渔笛、读书声打断,在藤床竹枕之上,诗人“卧看风篆博山香”(潘良贵,《夏日四绝》),“闲看炉烟篆髻螺”(张九成,《夏日即事》),“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在悠闲中透着几分慵懒。宋人好“静观”,是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在对外界的静默观照中,心灵也得到了休憩,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汉代以前,昼寝曾被视为不合礼法之举,如宰予昼寝、边韶昼眠都曾遭到了批评和嘲笑。但从中唐开始,诗人就乐于标榜自己的嗜睡,韦应物、白居易、许浑、薛能等人都吟咏过这一主题,昼寝成了闲放的象征,被赋予了审美意味。宋代诗人继承了唐人的这一写作传统,午睡昼寝文学作品“批量生产”,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④沈金浩《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一文认为,宋代官员待遇的清闲优厚,以及文人心态的静弱封闭,是宋代午睡昼寝文学高度发达的原因。

二、独处的宁静

夏季的“静”,既包括环境的清幽,又包括心境的宁静从容。受制于酷烈的天气,夏天人们的交游渐少。在咏夏诗中常感受到一份独处的宁静。如苏舜钦的“院僻帘深昼景虚”(《夏中》),寇准的“深院无人柳自垂”(《夏日》),李弥逊的“雨余门巷无留客”(《池亭独坐》),张九成的“阴阴庭院静无声”(《夏日即事》),陆游的“轩窗寂寂雨丝丝”(《夏日》)。

窗外春天已过,残红褪去,绿成了夏的主色调。碧绿浓密的树荫让人触目生凉,除了能遮阴蔽日,还能隔离尘嚣,围合起了一片静谧清幽的心境。在枝叶横窗的环境里,诗人仿佛就是幽居的隐士。

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郑刚中,《初夏忆故园》)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诗人静处室内,中庭空空,剩下了一个“无人”的自然界。由于“人”的淡出,诗中的情绪波动趋于平静,诗里的空间也清朗旷远起来。夏天“日长”而“无人”,时间的延长,空间的拓宽,使诗中的夏日有了一种纵深感,幽深而空漠。然而诗境并不孤寂,而是呈现出了“人静鸟鸢自乐”的生趣:

深山五六月,犹自有莺簧。只满幽人听,何如入建章。(姜特立,《夏月山中闻莺》)

寂寂柴门可设罗,唯余柳色许相过。重帘半卷鸟声乐,闲看炉烟篆髻螺。(张九成,《夏日即事》)

已欣久雨得新晴,水面荷香入坐清。尽日水塘无一事,夏莺恰恰啭新声。(曹勋,《夏日偶成六首》)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惯用手法。诗中没有嘈杂的市声,白昼的鸟啼蝉鸣和夜晚的蛙声烘托出了夏日的寂静。听觉的静又能推荡视觉的空,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⑤而树影、鸟鸣、蛙声,都是无形之景,虚实相生,使得夏日的静具备了层次感、空间感。

三、情绪的和畅

咏夏多乐诗,咏夏诗的情调大多是洒脱和畅的。

夏天也常有不得人心的时候。夏日之苦,莫过于酷暑,咄咄逼人的热气让人挥汗如雨,烦躁不安。“苦热”,是咏夏诗的一大主题,宋代的许多诗人都抱怨过夏天的严酷,如苏舜钦的《夏热昼寝感咏》:“盛夏日苦永,解带坐小轩。对案不能食,挥汗白雨翻。”郭印的《热》:“落日暑犹剧,虚亭风不来。半身流汗雨,两耳聒蚊雷。”在这种灼热的天气里,诗人等待着清风起新雨来。

然而酷暑虽难耐,但主要是身体不适。夏天不像暮春或深秋那样,容易引起诗人时光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具有深厚的悲戚意味。《管子・形势解》云:“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季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季节,⑥炽烈的阳光照亮了阴暗的角落,看不到花叶枯败的萧条,欣欣向荣的草木引发的常常是乐观的联想。夏日引起的懊恼,很少有上升为人生的悲叹的。况且,还有一霎凉风,一阵好雨能消除烦闷,将人带入清凉世界。对期盼已久的清凉,诗人也格外地享受和珍惜。咏夏诗中写清凉的比写酷暑的数量更多,也更为动人。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曾几,《夏夜闻雨》)

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穿帘徐入座,巾屦有余清。(陆游,《夏日》)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杨万里,《夏月频雨》)

夏雨丰沛,没有春雨的缠绵和秋雨的凄清;夏风清和,不似春风的柔媚和秋风的萧飒。大汗淋漓后的沁人心脾的凉意,让人倍感快慰。诗歌还常以芭蕉、荷叶等夏天特有的意象为陪衬,更增添了舒展之意。诗中的情怀欢欣爽朗,诗人的形象也在风的自如和雨的空灵的衬托下,显得怡然自适。

“清”字在宋代咏夏诗中高频率地出现,如清风、清露、清池、清阴、清影、清兴、清赏,风日清、门巷清、碾声清、夏簟清等。远在南北朝谢灵运、谢I、庾信等人的诗中,“清”已经成为人们对夏季尤其是初夏天气的独特印象,它常与“和”字并用,表达一种不滞重不激烈、趋于中和又带有愉悦的美感。夏季当是诗人一年当中心境较为平和的季节,无论是清幽的晴日还是清凉的雨天,都能给人带来舒畅和谐的美好感受。

四、消夏的乐趣

宋人十分讲究生活情趣,面对漫漫长夏,形形的消闲游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在一些咏夏诗中也得到了记述。我们可通过一两个消夏的片段来感受宋人的闲情逸致。

1?郾弈棋

弈棋是中国文人常备的风雅技艺,要求对弈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因而是最能消磨时间的活动之一。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一则王质观弈的传说,樵夫王质看神仙下棋看得入了迷,竟不觉手中斧柄已腐烂,一局未终,已过了数十年。张潮《幽梦影》曰:“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在夏日悠长的光景中,下棋是正合时宜的娱乐。

萱草榴花照眼明,冰应水阁风清。萧然终日无人到,帘外时闻下子声。(张九成,《夏日即事》)

异事严州省见稀,幅巾阑角立多时。青林白鸟自成画,急雨好风当有诗。酷信医方逢酒怯,强驱吏牍坐衙迟。悠然笑向山僧说,又得浮生一局棋。(陆游,《夏日北榭赋诗弈棋欣然有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棋的意象,往往与从容联系在一起,如关羽刮骨疗伤时,正是与马良对弈,谈笑自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弈棋还被赋予了超然物外的意味,或许棋局的玄妙,跟天机的深不可测和人生的进退之道具有某些共通之处。对弈为夏日生活增添了一份雅趣,隽永清脆的敲棋声更反衬了夏日的闲暇与宁静。

2?郾避暑

如果说弈棋是士大夫阶层特有的消闲方式,那么避暑则是全民皆宜的活动了。宋人外出避暑主要有两个去处,一是江边湖畔,一是环境幽雅的园林。

水边是清凉殿,据周密的《武林旧事》,六月六日南宋的都城杭州,“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⑦吴自牧《梦梁录》也记载道:“六月季夏,……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⑧在咏夏诗中,常有对泛舟、垂钓、赏荷等亲水活动的描述。

要同佳客濯清泉,却下危楼上画船。拭目已看云际月,洗心还爱水中天。更无暑气侵尊,但有熏风入管弦。我欲就闲行作别,且拚一醉共陶然。(吴芾,《五月五日领客泛舟》)

高挂虚窗对绿池,鸟啼声歇柳阴移。含风珍簟闲眠处,迭雪轻衫新浴时。泉冷甘瓜开碧玉,手香素藕I长丝。夕阳四面渔歌起,又赴邻翁把钓期。(陆游,《夏日晚兴》)

自宋代起,园林被引入了城市设计,造园之风大盛。北方的洛阳,江南的苏州、扬州、杭州、湖州一带名园林立,各地的私家园林也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人流连其中。林木葱茏的山庄成了人们的消夏避暑的胜地,一些园亭的名字也留在了宋代的咏夏诗里。如张耒的《初夏游凌氏小园》,曾几的《游姑苏张氏园》,傅察的《夏日登清微亭》,等等。绿叶成荫,池塘水满,诗人或登楼远眺,或池边乘凉,或曲槛穿行,欣赏夏日的特有的景致。

当然宋人的消夏方式远不止这些,仅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等书所记载的消夏活动种类就非常繁多,如四月的南湖放生、芳草亭斗草,五月的清夏堂观鱼、听莺亭摘瓜、安闲堂解粽、水北书院采苹,六月的现乐堂尝花白酒、约斋赏夏菊、清夏堂赏新荔枝,等等。⑨而有了这些乐事,漫长的夏季显得不再冗长,而是安静清雅,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夏季和冬季一样,都不是温和舒适的季节,但宋代咏夏诗除少数具有讽喻意味者外,总体而言是平和宁静、充满闲情逸致的。这首先要归因于诗人在抒感时遵守着儒家诗教的中和之道;另外,宋代对自然平淡诗风的追求也影响了咏夏诗的风格;而根本原因在于宋代诗人较为富足安稳的生活条件和内向理性的感受方式造就了他们的平和达观的心态,从而塑造了宋咏夏诗中清和宁静的夏日。

注释:

①唐文宗.夏日联句.

②徐陵.侍宴诗.

③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④沈金浩.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

⑤朱良志.《真水无香》第十四章,第356页.

⑥孟喜将周易卦爻与十二月相配,四月配“乾”卦,五月配“ァ必裕六月配“q”卦,其中四月为全阳之象,阳气至极。

⑦周密.《武林旧事》卷三《都人避暑》条,第298页.

⑧吴自牧.《梦梁录》卷三,第27页.

⑨周密.《武林旧事》卷十,第298页.

参考文献:

[1][宋]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

[3]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小暑的古诗篇7

——一个彩带一样的小镇

很喜欢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愁。虽然我没有诗人的才华,但也总想能效仿诗人们,装装文艺范儿,去感受一下这种意境,所以一直想寻找这样的雨巷,也终于被我在后山乡找到了。雨中的后山乡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风味,烟雨朦胧。

能发现这处美景要特别感谢重庆好地方网站,因为我是参加了由重庆好地方网站携手旅行社和贵州部分地区政府推出的“万人免费吃住体验避暑活动”,跟着他们去到了后山古镇。

走进后山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古代。那里是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宾馆的名字都是用的“客栈”,古街两旁挂的是那种古代马灯形状的路灯,而且两旁的建筑都是古色的,看上去像是木头的。这种环境下,假如再让我们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有一点冰凉,但却很亲近。我应该带件旗袍过去的,学着电视剧里面的女子,感受这古镇的古韵,这犹如江南女子般的温柔和安静,就像自己穿越到了民国。不过还好,我们找到了一处拍艺术照的照相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古代服装,唐朝的、清朝的、民国的,每套都去拍了几张,每一处的韵味都不一样。这里气候也是如此的“淑女”,冬暖夏凉,像现在这个点儿,重庆都三十几度,这里才十几度,非常舒服。古镇虽古老,但是里面并不缺少现代化的元素,吃饭的、唱歌的、卖水果的,卖手机的、卖日常生活用品的地方都有,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陪同我们散步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也是他们公司的一个避暑点,六月份就会开通到这里避暑的直通车,这对我可是一个诱惑哟。

后山乡有古镇的古色古香,也有红色文化的经典与传承。

小暑的古诗篇8

我和妈妈制定了一个暑假计划。早7时起床,晚8时上床,中午不睡觉。每天7时-8时写作业,10时-11时学英语,下午3时-4时学语文,5时-6时学数学。每天背5首古诗,还要记5个英语单词,在背一遍乘法口诀。这是我自己制定的第一个计划。首先,妈妈先帮我把需要背的25首古诗打印出来,不会的我先查字典,在表上拼音。我知道爸爸妈妈天天上班也很辛苦,所以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还和妈妈去山东日照玩了呢,带着头灯戴上手套提着小桶,晚上9点多我和小朋友就去赶海了,到了海边我仔仔细细的找着。啊妈妈这有个一个螃蟹这还有一个螃蟹,高兴的我都不知道抓哪个好了,螃蟹爬的好快呀,我猛的抓住一个放进小桶。不一会儿,我的小桶就满了,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开学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1号,我参加了大大的婚礼,我是负责给婚礼上给撒花的花童,好开心,喜糖可真甜啊!

小暑的古诗篇9

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的避暑山庄,园林规模宏大,意境优美;建筑种类多样,以真山真水为蓝本,巧妙运用多种造园手法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避暑山庄内的每一组建筑都因其与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成为造园家眼中的神来之笔,万壑松风建筑组群则是其代表。

一、万壑松风的建筑布局

万壑松风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万壑松风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棚歇山式建筑。康熙皇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

康熙四十六年,宫廷画家冷枚扈从皇帝游园,归后作《热河行宫图》,以写实的笔触将热河行宫的规模、园林布局、建筑布置等一一描摹出来,成为今人了解当时热河行宫风貌的第一手资料。

万壑松风属于避暑山庄的宫殿区。避暑山庄的正宫区采取简化的宫廷格式,明确地分为前朝后寝两大区域。前朝部分由五进院落组成,澹泊敬诚殿位于第三进。即通过三重宫门(丽正门、外午朝门、内午朝门)后,迎面的第一座大殿。前有三门两庭的铺垫,后有依清旷(四知书屋)和十九间万岁照房做依托,左右侧对称地设置配殿、乐亭,在整个组群建筑的中轴线上,澹泊敬诚殿的重要位置尽显无疑。

一般来说,宫殿区给人的感觉就是庄重严谨。万壑松风虽居岗埠而建,整组建筑布局灵活,一扫宫殿区的规整和严谨,没有纵深铺开的多进院落,没有左右对称的附属建筑,只是从门殿开始,以游廊将几组建筑连接起来,如同穿珠串一般。

万壑松风承载了康熙与乾隆浓浓的祖孙之情,这是万壑松风独具魅力的另一面。乾隆少年时蒙祖父康熙垂爱,养育在宫中。祖孙二人感情甚笃。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三月,弘历时年十一岁,在圆明园的镂月云开首次与祖父康熙见面。至康熙病逝,二人相处时间仅为八个月。

1722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a始斋赐给弘历读书,赐居于静佳室,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万壑松风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撰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以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即今步履偶借扶,那复腾跄健如昔。白头宫监消磨尽,只有岩松足为质。左右无人知此者,六十年遥迅瞬息。而我勿言更谁言,永勖惕乾酬祖德。”这是老年乾隆追忆祖父康熙的诗句,在他一生大量的诗文中,这样的诗句很多。五十年来,祖父的教诲之情乾隆永不能忘。每当提及与祖父的往事,他常常泪流满面。

一次,他来到山庄内的晴碧亭下,想起小时候在万壑松风读书,听到祖父在晴碧亭遥呼他,急忙跑下山坡。祖父十分紧张地连声喊:“勿急,恐蹉跌。”以上的诗句正是对这件事的追忆。

二、万壑松风的建筑特点及价值

万壑松风虽然属于宫殿区,但它的建筑布局却与正宫、松鹤斋完全不同。可以说是更像一座园林型庭院。

园林型庭院是传统庭院中最为活泼的,与自然要素结合最密切的一种庭院形态。其主要特征是:在庭院的人工建筑环境中渗入较多的自然生态要素。庭院中种植树木,设置花台,开凿水池,堆叠假山,栽立峰石,构成人工建筑与自然要素的合成体,使得整个庭院环境充满诗情画意,承担起游赏的功能。

万壑松风更像园林小品。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几组建筑布置的非常妥帖。完全打破了传统宫殿建筑的格局。主殿万壑松风坐南朝北,面阔5间,据岗临湖,经松林绿荫下假山石蹬通向湖边,正殿左右和南部,活泼交错地布置着门殿、静佳室、鉴始斋、蓬莨咸映、颐和书屋等小型建筑,由短墙和半封闭回廊相连,形成了既封闭又开敞的庭院,空间层次十分丰富。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形成一个极其寂静安谧的小环境,是批阅奏章、诵读古书的佳境,有“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的优美意境。所以说万壑松风是宫殿区的特例。

小暑的古诗篇10

红枣亦是河南特色食材之一,如新郑鸡心大枣、内黄大枣及南阳大枣等。关于新郑大枣,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如蜜”之说,其以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而备受人们青睐。从中医角度而言,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据研究证实,新郑大枣Ca、Fe、Zn含量较高,对补充人体所必须的Ca、Fe、Zn等微量元素具有重要作用[4-5]。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这是因大枣营养丰富,如其含糖量达20%~30%。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P的含量也均为百果之冠。钙、磷含量也比一般水果高2~12倍。故而可益气健脾,使人体气血充足,从而使面色红润、皮肤润泽。红枣功用很多,如可以治疗盗汗。盗汗是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其原因主要是体虚卫气不固,腠理不能摄纳,汗腺松弛。可用红枣10枚,浮小麦15a,煮茶饮服。红枣与龙眼肉煮糖水饮用,可宁心养胃。用红枣与胡桃仁煲粥,可养胃补脑。红枣不仅可泡茶、煮粥,还可以结合现代工艺,制作成枣茶,如内黄的“冬夏枣茶”;也可以制作成枣片、枣粉、枣干,如由新郑大枣为原料所打造的“好想你”系列产品,为食众所青睐。

2清热消暑谈西瓜

西瓜,又名寒瓜、夏瓜,素有“夏季瓜果之王”之美誉。河南有开封西瓜和中牟西瓜等特色食材。开封西瓜,又称汴梁西瓜,其特点是皮薄汁多,瓤沙脆甜,清利可口。故而在民间素来流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红到皮”之谚语。中牟西瓜外观好、瓤色正、味道美,享有“籽如宝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凉争冰雪甜争蜜,香拂笑语牙水生”之美称。西瓜性寒凉,味甘,有消暑解渴、除烦利水之功。西瓜是夏季消暑之佳品,在医学上有“天然白虎汤”之称。民间亦有谚语云:“盛夏常吃瓜,药物不用抓。”西瓜除消暑解渴外,还有其他功效,如《食物本草》载其:“疗喉痹。”元代吴瑞《日用本草》载其:“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饮膳正要》则言其:“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西瓜因其甘甜凉爽而为人们所喜食,也常是文人所歌咏之对象,如元代诗人方夔《食西瓜诗》曰:“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捣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寥寥数语,将西瓜之形、色、甘、凉,描绘的可谓淋漓尽致。范成大亦有诗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文天祥《西瓜吟》曰:“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可见,西瓜已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通过诗歌体现了出来。西瓜可以解暑气。在夏季,因暑气困蒸,人们易于出现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之症,此中医称作“疰夏”。陈存仁《津津有味谭》[6]曾载有一方:西瓜皮和花生各二两,麦芽一两,薏仁一两煮成浓汤,连服六七日便可食欲大增。陈氏并云:袁枚《随园食单》吃西瓜盅之法亦同此意。西瓜因性寒,故素体脾胃虚寒湿盛者不宜多食,以免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等。

3利水通乳黄河鲤

黄河流经河南,黄河鲤鱼为河南特色食材之一。黄河鲤鱼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细嫩而鲜美。《诗经》有言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古有“鲤鱼跳龙门”之传说,因而鲤鱼又有“龙鱼”之称谓。民间亦流传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拌凡鱼”等诗句。晋代有“王祥卧冰”之典故,是说王祥为给母亲治病而用身体融化冰块以求鲤鱼,此既有孝道,有含有医理。中医认为,鲤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健脾养胃、利水消肿、通乳安胎、止咳平喘之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载其:“主湿痹,面目浮肿。”并称鲤鱼为“诸鱼之长”。《本草图经》认为鲤鱼:“主妊娠有水气。”如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可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孕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7]。据营养分析可知,鲤鱼含蛋白质达20%,人体对其吸收率高达96%;鲤鱼提供给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也较高;鲤鱼头富含卵磷脂,对于合成胆碱,形成神经递质,维护大脑营养,增强记忆有好处。此亦便是中医所认为其有健脾益气之物质基础。关于治疗水肿,河南民间有一经验方为:将鲤鱼剖开,鱼肚中加矾末阴干,称作“矾鲤”,食之可治水肿,见效缓而功效佳。又如孕妇于临盆前二三月,常有浮肿之症状。此时可用鲤鱼一尾、黑大豆六两,煲作清汤淡饮,小便即可通畅,肿胀即可消退十分之七八。又如产妇缺乳,可用鲤鱼煲汤淡饮,加通草或猪蹄更效。由此可知,鲤鱼利水通乳之功可见一斑。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