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资料十篇

时间:2023-04-01 12:15:17

甲午战争资料

甲午战争资料篇1

毫不反省过去,到处炫昔日辉煌

中日甲午战争是成功实现近代化的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对外侵略战争。此后日本又陆续投身于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在佐世保打响的。

旅游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地图说:“在山上可以将自卫队和美军军港尽收眼底。”登上高364米的弓张岳展望台向下望去,可以看到港口被小山包围。战舰可以通过狭窄的海峡出去,但外面的船要想进入这里并非易事。

日本在甲午战争爆发5年前将海军司令部设在这个天赐的好地方,在这里筹划战争。

免费开放的市内“海上自卫队史料馆”的展品都是对过去荣耀的回忆。看不到日本对侵略战争的任何反省之意。资料中写着“1882年根据军舰整顿计划案制定了8年内投入2400万日元建造32艘军舰的计划”、“1889年颁布宪法时准备对清朝发动战争”、“清朝北洋舰队实力不够,战争以发展为近代国家海军的日本海军完胜告终”。对于日本的“侵略”行为,数据中记录的不是“进军”,而是“扩张”。

广岛大本营曾是“战争首都”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广岛设立了战争指挥总部“大本营”。1894年9月15日至战争结束的翌年4月27日,日本明治天皇一直在广岛大本营指挥战争。日本还在这里召开了帝国议会。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只有这段时期在东京以外的地方召开帝国议会。因此,可以说在甲午战争期间广岛曾是临时战争首都。

大本营位于广岛城天守阁前。大本营建筑物在美军1945年8月发动原子弹袭击时被炸毁。现在只剩下地基和楼梯等遗迹。来这里野游的女初中生们惊讶地说:“这里是大本营?不知道。”

为了方便打仗,日本还将铁路铺到广岛南部宇品港,他们从这里输送兵力和战争物资。这里现在改建成公园。日本还在广岛东部乘火车需要40分钟的吴港设立了海军镇守府,设立时间和佐世保一样是1889年。吴港车站前的大和博物馆的资料中写道:“佐世保是进军大陆的前方基地,而位于内海的吴港镇守府则是建造舰艇和制造大炮、地雷的兵工厂。”资料还介绍称,甲午战争时期在这里维修舰艇。日本引以为傲的巨型战舰“大和战舰”就是在这里建造的,吴港的城市标语也是“大和号的故乡”。

佐世保南侧港口城市长崎地区也建造了战舰。三菱造船厂史料馆中展出了这里建造的战舰照片、当时的军舰发动机等。并且日本正在推进于2015年以“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之名为这些战争设施申遗。

设在下关的伊藤博文铜像

1895年4月17日签订《下关条约》后,甲午战争宣告结束,这是一场日本单方面获胜的战争。台湾沦为日本的第一个殖民地,清朝支付了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金额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家预算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8倍。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中国成为全球列强的半殖民地。

清朝北洋舰队的总指挥李鸿章为了签署条约亲自来到下关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相对而坐,对话地点是河豚料理店“春帆楼”,这个名字是伊藤博文取的,意为“在春季的大海上扬帆起航”。

甲午战争资料篇2

20年前,一场战争惊醒千年大梦,甲午作为中国命运的转折点,被铭记百年,也引发我们对中国海权的思考。2014年7月27日下午,《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于大益茶南锣鼓巷体验馆举办以“回首甲午-重读中国海权”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活动。海军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陈悦,著名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专家许华,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海军大校方齐聚一堂,畅谈甲午,论中国的海权思维。沙龙还邀请到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后代、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后代、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后代等众多北洋海军后人,这是北洋海军后裔的首次聚首。

本刊第14期推出封面文章《甲午战争的22个谬误》,引发读者的强烈反响。在沙龙上,专家和莅临现场的读者一道,围绕海权以及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战败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很多现场读者说,他们深受专家们精彩发言的启发,真是不虚此行。本文撷取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战争败在“战场之外”

几位专家一致认为,甲午战争“不仅仅是海军之败,也不仅仅是军队之败,是整个国家的失败,它的失败是在战场之外,决战之前”。

方认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程度与日本是有差距的。就指挥系统来讲,日本人为了掌控整个战争的进程,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它的整体运作基本上与西方近现代军事制度的发展是同步的、吻合的。比如说它统筹海陆,统筹不同方向的战场行动,同时它还有最高权威性。而在清军方面,则出现了如李鸿章所说的“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的局面。陈悦讲到一件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事,1895年北洋海军战败的时候,中国有个军官叫程璧光,给日本人上了一封信,请日本人把他的那艘军舰还给他。理由是是广东海军的军官,是很不情愿地来到这里打仗的,他不是北洋海军的。而广东水师之所以派军舰去北洋海军,不是出于国家大义,也不是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就因为两广总督李翰章是李鸿章的哥哥,弟弟出事情了,哥哥得直接支援他。

海军就要奉行进攻战略

许华认为,海军作为在大洋上遂行使命的一个武装,它历来都要奉行进攻的战略。海军投资大,收到成效的周期长。一艘好的、大的军舰一下水,没有三五年,形不成战斗力。国家作为一个投资人,在这个项目投了很多的钱,结果呢,不能很快换来回报,而且后期养这个军队,可能比建支军队花的钱也不少。大英帝国皇室能够掏1万两银子来组建一个舰队,5年以后回报是10万两。但是,清政府这个舰队则是一个单纯用来防卫的。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实行的是“保船制敌”。他觉得这么多年想尽各种办法建立起来的一支武装,不能轻易就让这个舰队有所闪失。反过来看日本,从大本营制定的整个作战方针就是要主动积极地通过海上决战的方式,先把你的海上力量打掉。这是对制海权的认识问题。

陈悦还提到甲午战争中国失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为什么清军这么不爱国,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为什么都比较麻木;日本人为什么都比较忠君爱国。拿平壤城为例,守城的清军没有粮食,城外攻城的日本人也是没有粮食。为什么是清军先撤退了呢?是因为当时的清朝还处于一种封建蒙昧为主的思想的社会,没有近代的国家概念和国家意识,没有人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胜负与他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地服从上级的命令;而日本人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推广西式教育,包括国家意识和忠君爱国思想,到甲午战争爆发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他们不论上战场的军人还是后方的老百姓都在思想上认识到了这场战争对他们的重要性。陈悦还提到一位《朝日新闻》记者采访后对他说,今年很怪,以前你们中国在纪念这种日子的时候,全社会都在骂日本,肯定都是复仇的话题。我们都习以为常了,都当成笑话看。然而,今年,你们民众都没有骂日本,而是在反思这场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败,这是日本人十分害怕的。

日本已懂得“舆论战”

活动现场专家们出示了数十幅甲午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出日本已经懂得战争中的“舆论战”,日本自己派了大量的随军记者,还邀请了多国的记者带上照相机去拍照。攻占了威海卫以后,摆出姿势给清军负伤的官兵治伤然后拍照。在威海卫北洋海军投降的时候,搞了一个隆重的一个送行仪式。“康济”舰卸下炮械,把丁汝昌等人的棺材抬上去。日本人有意向世界展示,我们日本军队多么文明,我们还治疗伤兵,我们排的队伍多么整齐。日本在旅顺大屠杀以后,有个美国记者,先在报上登了他在旅顺的所见所闻。日本人很被动,然后他们迅速展开危机公关行动,好不容易连蒙带骗才把这个事件遮掩过去。

沙龙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现场还出示了数十件甲午珍藏文物。

陈悦新作《甲午海战》也在本次沙龙中亮相。本书通过大量独家资料档案,揭秘清朝海军在这场惨烈海战中的技术战术状况,以大量细节和数据,还原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实际军事力量对比以及战术运用情况,深刻揭示了120年前北洋水师惨败的真相和奋力一搏的无畏勇气。作者赴日本搜集了众多第一手史料,包括震撼的老地图、老照片、战舰解析图等,以众多细节还原历史,澄清事实,为读者权威、立体解读甲午海战全过程。

沙龙中,来自北京大学数字娱乐实验室――老猫动虚拟现实(TVR),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再现甲午”――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活动,再现真实的甲午海战战场。

甲午战争资料篇3

[关键词]华商侨民;甲午战争;笔记史料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86[本刊网址]http://

清末民初,各种笔记史料层出不穷。笔记史料记载一般为作者本人亲身见闻,往往在细节和微观方面能为研究重大历史事件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这类笔记材料进行研究,可以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及评价历史事件。许寅辉字复初,自号独醉山人,江苏上元县(今属江宁县)人。1893年春,许寅辉应驻韩英使之聘,在英国驻朝鲜使馆办理文案,兼任翻译。在此期间,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前后的各种情状,为战争期间当地华商侨民做了许多安顿和保护工作。许寅辉的这些经历在档案史料中鲜有记录,因此“多当时人未尽知者”,这样便为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中日甲午战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补充档案史料中极少提及或有意隐去的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客韩笔记》史料价值最高的部分,补充了档案史料中鲜有记叙的个人经历和见闻,为我们从微观和细节方面重新审视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条件。笔记中记载的种种华商华侨的事迹,真实反映了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民众在朝鲜的困苦境遇和寄人篱下的悲惨遭遇,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在海外侨胞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的冷漠态度。

当时中日战事一开,中国在朝鲜官商竞相回国,情状狼狈。“李太守率电报学生数人将入英署暂避。因华人来者已数百名,英兵把守极严,太守遂避入德领事署。”清朝官员尚且如此狼狈,华侨华商境遇则更为艰苦。“所有避难诸人,除总理事府与理事官绅外,尚有商民数百人,自朝至午,坐立于炎天酷日之中,饥渴交加,不可言喻。”日本官兵依仗武力,对许多华商尽行豪夺勒索之能事。“七月中旬,有华商数十人来署泣诉近日日人强买货物,无以为生……奈常有日兵三五成群来此强买,或擅自携货,不给分文;或稍给若干,不敷半本。一经理论,则持枪作势,只好任彼夺取。数日来本利均失,困苦不堪。”华侨在朝鲜境遇可见一斑。

随着战争的进行,清军败象迭出,日本人在朝鲜举止愈益嚣张,部分朝鲜官民也开始欺凌华人。“乃朝鲜汉城府榜示谓,清民犯罪,应受伊裁处。此示一出,朝鲜巡捕遇华人辄盘诘,动以汉城府挟制。且嘱朝民勿论华商何物,任意给价,彼若亏本不卖,即送官治罪。”甲午战争最终以清廷惨败而收场,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除遭受日本人的羞辱,华人还遭到朝鲜人的鄙视。“自旅顺失后,欧洲各国皆亲日而疏华,即朝鲜妇孺多有见华人而呼为清国狗者,闻之殊堪痛恨。而日人见华人,则以手作刀势,自斫其颈,盖言华人皆作刀下之鬼也。”

中国近代史上,华人被外国人称作狗的羞辱恐肇始于此。由此看出,华人除了物质损失,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深刻体会到对外战争失败的痛楚。这是古代中国历次对外战争所不曾有过的情形。朝鲜华侨在战争前后地位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之深远。战争后,日本踏上了富强之路,而中国人受到极大震动和刺激,其心境变化由此亦可见一斑。

华侨华商在朝鲜境遇堪忧,清政府却对此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态度极为冷漠。在此期间,反倒是英国领事馆在客观上为保护华侨生命财产及其权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英国领事嘉妥玛和许寅辉功不可没,都在保护华商侨民方面竭尽所能,起了重要作用。“时署总领事嘉君妥玛由厦门调来,嘉君在华三十年,遇事持平,兼有血性,嘱予晓谕华商民勿动。中日决裂,华商由英保护,产业货物亦如之。倘日人见欺,可来署禀报,代为申理。”

不仅如此,在营救落难的华侨方面,嘉妥玛在许寅辉的鼓动下也是竭尽全力,如笔记中华商王文潭等人深夜在英领事馆帮助下从日军屠刀下死里逃生的事迹记载即为典型代表:

“华商王文潭来禀,称有同伙八人流于外道,去汉城三百余里,所带货物甚夥,只求保全性命,货物次之。情词迫切。予即力言于总领事,行文日署,发给陆军公文护照,载明人数及货物等项……后同伙八人与货物等均得安回汉地,亦云幸矣。”

英领事馆在保护华商侨民方面,还从制度人手,条文规章,从外交和制度方面积极保障在朝鲜华商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合法权益。如英领事馆为华商侨民免费发放护照,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经营权益,即可见一斑:

“八月上旬,英署晓谕华商,凡在汉城经营之商民均须来署领护照。去外道者亦如之。尚已返华之商民欲再来营业者,一律领照。查华署向章,凡商民入朝鲜界者,须领照一张,每张照费半元。英署则分文不取……而候领照者重迭不可胜数……所有已盖英印护照,仍必由总董带领该商至日署加盖日印,方能为凭。如遇日兵拦阻,即出该照示之,其围立解。未发护照之先,由英总领事照会日署,言明英署有文案一位暨英署雇用之华人皆不领照,途中一切不得留难。”

甲午战争后期,清朝败局已定,朝鲜官方在日本唆使下制定了许多不利于华商侨民的条文规章,“于是无赖韩民藉端讹诈,挟嫌诬攀,日或数起。”华商侨民痛苦不堪。此类由英使馆出面救助安抚华商侨民的事迹在笔记中数不胜数,这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的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对清政府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映证档案史料并加以细节补充的部分

这部分记载内容多能印证档案史料,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微观角度去体会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境况。笔记记载的种种事迹情形,印证了日本狼子野心、蓄谋挑起战争的阴谋。朝鲜东学党以除暴安良为名的起义迫使朝政府请求清廷援助,清廷派遣叶志超、聂士成率兵两千进驻牙山。东学党见清军介入,“皆称吾辈因官吏虐民太甚,除暴而已,何敢与天兵抗。遂退入山林。华军招之降,党人皆听命。”起义平息。但日本却反应过激:“日本见华兴兵,遂兴师,以保护使馆为词……初次运兵六百名,二次千名……迨六月中旬,陆续所进之兵约三万名。”一来此事与日本无关,日本师出无名;二来当时起义早已平息,日本非但不退兵,反而陆续增兵,人为制造了当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其用心何为?在此情况下,欧美列强居中调停。“英国力主和,美国实倡之,会议于朝鲜外衙门,驻北京、东京各使臣亦皆会商劝和。”“各国请日兵先退,日人不许。”本来朝鲜局势与日本无关,且不谈日本不经当事国许可出动上万兵力,纵使出兵是为了保护使馆,现在事态平息,理应先行退兵。日本当局不但执意不肯,相反却步步紧逼,不断挑衅:

“六月二十日夜四更,电线被日毁断,揭帖满城,痛詈鲜人甘为臣仆。谓此番兵衅实为朝鲜雪国耻,保朝鲜为自主之邦,痛詈中国水路各师。”

“二十一日早,日兵进王宫,毁电局为驻兵之所。”“二十二日……日本逼鲜国与中国断绝进贡之礼,并下战书,托嘉君代寄天津。”

如果日本挑起战争真如自己所称“保朝鲜为自主之邦”,之后日军在朝鲜表现则是自扇耳光:

“凯还时,迫韩兵鼓乐郊迎三十里。其战也,以韩兵扮作先锋,死伤者依然韩人。既归营,日日悬灯作乐,遍贴揭白,辱詈中华……故韩之壮者逃散四方,老弱妇女号泣道路。”

凡此日军种种丑恶行径,皆从细节方面印证了日本假保护朝鲜之名,蓄谋挑起战争,企图变朝鲜为日本殖民地的史实。

再如甲午战争中的平壤战役,笔记中亦有相关背景细节的记载。叶志超一夜狂奔八百里的情形,笔记中即有相应先兆的印证:“叶志超因牙山战败捏报胜仗,获赏二万两,并畀以总统各军之权。叶益无忌惮,谂知平壤歌妓久冠全球,遂心醉之,日夜在中军帐挟妓宴乐。营哨将弁尤而效之,明日张胆宿娼营中,无复以军务为意者。”

甲午战争资料篇4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1. 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概述甲午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来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的过程。

2. 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第二,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

第三,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创深痛剧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一目,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也是本目的重点。

对于《马关条约》的巨大危害,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如下分析:

首先,在领土方面:这是继俄国割占东北、西北地区大片领土以来的又一次大片领土的割让,最为严重的是台湾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形势。它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次,在经济方面:①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清政府只得一方面加紧搜刮人民,加重其负担,另一方面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③在华投资设厂被正式写入条约文本,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从此,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三,《马关条约》之后,使西方列强在华争夺的矛盾斗争更加激烈、更加尖锐。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争夺中,遭受更大的损害。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剖析历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正确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评价历史。应将重点放在分析两次战争发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另外,学生已经学过了两次鸦片战争,因此,在课堂最后,要将中国沦为两半社会的过程做一个小结。此外,学生对于义和团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本课不要求重点掌握,因此,分析下其发起的原因和分析评价下其口号即可。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日本国情及课本知识,能够分析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 通过阅读课本,能够列出战争过程的重大战役。

3. 通过与《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能够分析出《马关条约》的危害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分析出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5. 通过相同的方式完成对八国联军侵华背景、重大战役,影响的探究。

三、评价设计

目标一:学生通过对所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归纳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同时通过个人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以及老师的讲解,学会材料题的做法。

目标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掌握甲午海战的主要战役,并通过课本图片的方式进行识记,加强印象。

目标三:通过填写图表的方式归纳《马关条约》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与《南京条约》的对比,采用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来完成图表所有内容,完成目标三的学习。

目标四:通过两则形成鲜明对比的材料,加上学生小组内的探究,完成对反思篇的学习。

目标五:采取图片材料,表格,图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八国联军侵华这一部分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

1. 材料教学法:通过提供不同样式的材料,是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体验解读的方法,领会并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 小组合作探究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能够相互启发和帮助,一方面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锻炼了个人归纳与表达能力,使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灵活的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束语

小结・感悟:

教师:观看幻灯片,联系最近保钓运动中的“极端”爱国行为,同学们感悟一下中学生应该怎样爱国?

甲午战争资料篇5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

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

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

课型:讲授新知识课

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究其根源是什么?

2.讲授新课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所?quot;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所以,日本是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投影板书:根本原因: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那么,这场战争能避免吗?不。到19世纪末,清政府更加腐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必然的。那么,战争为什么刚好爆发于1894年?(投影板书:直接原因:朝鲜问题)1894年朝鲜发生什么大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日本乘机出兵。起义平息后,日本不但拒绝撤兵,反而大量增兵;俘虏和囚禁朝鲜国王李熙,并以保护侨民为名,驱逐清军。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

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投影板书:爆发:1894年)日军早已准备,清军被迫应战。丰岛海战、牙山战役失利后,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军一缕烟逃到平壤。战争爆发以后,中日双方主要进行了四场交战。(投影板书: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之战)阅读课本,结合课本练习题1进行思考:用史实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2-3分钟)(播放录像:《黄海大战》)录像后,提问:中国军队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那里?(先提问,后教师归纳)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对外推行妥协投降政策导致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的失败。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万余名清军滞留平壤,贻误战机。平攘战役中,以慌报战功反被提升的叶志超一战即溃,弃城逃走;黄海战役后,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辽东半岛战役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坐视大连、旅顺失陷;威海卫战役中坐等挨打,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置国家危亡于不顾。

当然,在战斗中,也不乏可歌可泣的爱国官兵。如: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等。

威海战役以后,清政府惊恐万分,慌忙向日本求和。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进行谈判,并完全按照日方意愿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投影板书:结果:《马关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为什么?阅读条约的主要内容,并思考课本P50思考题: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一下,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为什么大大加深了?(1分钟)(投影板书:主要内容)教师结合《南京条约》讲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严重危害。得出结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投影板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小结:(另页)

甲午战争资料篇6

高中历史; 多媒体;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65-02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即上课使用课件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是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并完成交互式操作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授课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1激趣乐学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教学,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播放有关美国总统林肯及“美国内战”时的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历史图片中感受当时的情景,简要了解美国历史上也曾面临国家分裂的难题,然后导入新课: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美国40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又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讨论、分析、概括评价,使学生有一种置身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这样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引导自学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 “滔滔不绝”地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利用自制课件,采取多种导学形式,如知识结构导学式、文字资料导学式、网络资源导学式、问题探究式、学习积件辅助式。教学中,首先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然后展示探究问题,让学生置身其中。 1、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3、日本为什么要制定“大陆政策”?其侵略步骤是什么?列强对日的态度怎样?4、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为什么中国会战败?5、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6、三国为什么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7、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有何异同。

学生带着一个一个问题,采取“粗读、细读、精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内容,并利用课件中的电子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料,阅读相关甲午中日战争资料,开展自主探究,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探究问题的同时进行质疑,标记所发现的问题及获取的认识

3利用多媒体手段,启迪学生思维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化难为易。由于教材内容和参考资料的分散性,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思维过于分散的现象,本人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中,通过流程图将整节课的知识点归结为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的过程,一步步启发学生理出所有分散的知识点的线索,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突破了学生这一学习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喜欢就事论事,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利用幻灯片)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探寻规律、启迪思维。

4运用多媒体,情感激发

历史教学过程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特别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提倡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

甲午战争资料篇7

一、洋务运动的结束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该如何深入呢?战火甫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光绪帝便宣示中外:“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朕于中外臣工有厚望焉!”《转引自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第487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更是一口气提出了九条建议:亟练陆军、亟练海军、亟造铁路、分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吁请修备储材折》,见《张文襄公全集》,卷37,奏议37。》由上可见,战后君臣都有把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

但是,甲午战后的历史上还存在洋务运动吗?回答是否定的。首先,维新潮流的兴起表明时代重心已经转移;其次,洋务派开始分裂、对立,难以形成一支独立的力量了;最后,洋务活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后,除了练兵以外,其他洋务活动的步伐骤然放慢。总之,洋务活动虽未完全停止,但已称不上是“运动”了。

对于洋务运动的结束,史学界多认为是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正常环节。笔者则不以为然。因为这不是其自身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突遭战败打击使然。这就必然会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一)战后李鸿章一蹶不振,洋务派分化、对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来自实权阶层的推动力量。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甲午战败,他固然不能辞其咎,一时成为众矢之的,群议指责,“国人皆曰可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4册,第71页。》其“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10,第128~130页。》。不久,朝廷将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上调入内阁办事,以削其权。李鸿章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苟安自保。洋务派的另一关键人物、首倡“自强”的恭亲王奕?则转变为顽固派,成为近代化深入的阻力。张之洞虽雄心勃勃,但究属孤立无援,加之和战之际反对割地,曲高和寡,已同李鸿章势如水火。可见此时洋务派已难以形成一支团结一致的政治力量了。

洋务派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改革力量。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势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这才使洋务运动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开展起来。虽然洋务运动具有片面性,目的也是维护清王朝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民用企业的设立、近代教育的开办。清朝封建政权的性质开始有所转变,洋务派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成长起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人与洋务派有着极深的关系;康有为、孙中山也对李鸿章寄予过厚望。甲午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维新派,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洋务人士也提出了变法要求。李鸿章也说过:“至于根本至计,尤在变法自强。”《《复钦差出使美国大臣伍秩庸》,《李文忠公尺牍》第31册。》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变法要求,除了在“民权”、“议院”问题上有分歧外,基本一致,双方未尝不可求同存异、互相沟通、互为奥援。但是双方只有过短暂的沟通便分道扬镳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战后洋务派势力大减,声誉扫地,维新派不屑与其联合,受其支配。在中国搞任何改革,如果得不到实权阶层的理解、支持,便寸步难行。假如维新运动获得洋务派支持的话,改革可能会变得温和一些,步伐虽不至迈得太大,但会很稳健。总之,洋务派的失势使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阻力。

(二)洋务运动的过早结束,削弱了中国近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期间大规模舰队的编练,大型企业的建立,曾受到世界的瞩目。尤其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建成时,西方称之为比强兵劲旅更为可虑的“黄祸”。《《东方杂志》第7期,第66页。》但甲午战后,由于财政上的原因,这种大规模的建设便停止了。

战后洋务企业不仅不能发展,连原有的成果也难以保全。由于这些企业多是效益不佳,此时的清政府无力再承担亏损的包袱。1895年6月,清政府上谕,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东华续录》,光绪朝卷128,第11页。》

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言,这种承包具有进步意义,但结果却不尽然,尤其是大型钢铁、矿务企业更是如此。因为,首先这是一次国家资产的廉价大甩卖。由于重型企业受资本、经营条件的限制,一般工商业者不敢问津,而清政府又急于甩包袱,所以条件一降再降。例如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终于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包,又许其享有十年免税权、产品专卖权等。《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第828—836页。》又如贵州清溪铁厂,国家投资30余万两,结果被道员陈明远以3万两承包。不仅效益差的企业被清政府视为包袱,效益好的企业如开平煤矿也被清政府甩掉了,改由目不识丁的醇王府侍役张翼承包。其次,以上承包者目的各异、经营不善,使重工业没有得到发展。如盛氏接办汉阳铁厂后,虽享有种种特权,但工厂仍然亏损,该公司职员半数为其亲戚党羽,这些人营私舞弊,远甚于官办之时。不仅公司靠借债度日,1913年盛宣怀竟以该公司全部资产作抵押,向日本借款1500万日元,把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卖给了日人。《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第484—485页。》陈明远承办青溪铁厂后,也经营不善。《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第536页。》至于原本效益较好的开平煤矿被张翼搞得负债累累,1990年以后,落入英国人之手。

由上可见,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结束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化的一次挫折。洋务成果虽不能说完全付之东流,但近代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则变得更为薄弱了。在这种形势下,年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维新运动的早产

和洋务运动的结束一样,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勃发也是甲午战败的结果。国将不国,何以图存,一批年轻知识分子的心中涌起了救国的激情。他们批评洋务派的改革是“补漏弥缺”,是“小变”、是“变事”,从而发出了“变法”的呼声,终于在1898年依附于光绪帝掀起了。然而不过百日,慈禧太后一声令下,光绪帝被囚禁,维新派被镇压,变法的成果除了一所有名无实的大学堂外,一切付之东流。

从理论上讲,无疑比洋务运动先进得多,属于高层次的近代化活动。但其生命力为何远逊于洋务运动呢?笔者认为,维新思潮本来孕育、成长于洋务运动之中,甲午战败与洋务运动的结束使其脱离母体,形成了早产。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地表现出维新运动的不成熟:

(一)缺乏阶级基础。虽然1895—1898年中国出现了投资设厂的热潮,但总的说来民族资本发展仍很有限。据张国辉先生统计,从1872年到1898年,我国共开设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仅152家《张国辉《辛亥革命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等编《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17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并且绝大部分企业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下。而且这些投资者多出身于买办、政府官僚,其经营活动带有一定的尝试性,一般都尚未舍弃原有的剥削和经营手段。总之,“19世纪末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林增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载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386页。》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民族资产阶级要比其代表——维新派人数少得多。这使维新运动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运动来得快,消逝得也快。

(二)思想理论上的不成熟。由于以上原因,维新派实际上是由向资产阶级转化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倾向改革的官僚组成。他们的思想理论还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表现在形式上陈旧、学术上武断、方法上激进。其变法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烦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成“伪经”,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性。但是,陈旧、烦琐的形式不利于年轻人接受,学术上的武断、错误,导致人们不会倾心相从,并给顽固派以反对、禁止的理由。不仅如此,维新派对整个社会都进行了批判。指责“官”是“瞽聋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耋颐,犹恋栈豆”;“吏”是“充犬马之役,则耀于乡闾,假狐虎之威,乃轹其同族”;“将”是“饮酒看花,距前敌百里之遥,望风弃甲”;“兵”是“老弱羸病,苟且充额,力不能胜匹雏”;“士”是“一书不读,一物不知”;“商”是“不讲制造,不务转运,攘窃于室内,授利于渔人”;“民”是“缠足陋习,倡优之容,天刑之惨,习之若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四),第45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这简直是向整个社会宣战,该文刊出后“阅者人人惊骇”。《汤志钧《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第574页,中华书局1961年。》对这种过激的宣传,许多人给过规劝,如帝党人物沈曾植劝康有为言论应“启之以中和”,还劝其他维新派人士“不必作此无谓之讥评,于西边一切犯忌之事,尤望检点,勿以牛毛细故,致令依违不定之新政,自我而扫除净尽”。《《人物传稿》增订本上册,第354—355页。》洋务人物张之洞也劝其放弃孔子改制理论,停止使用孔子纪年。但这些规劝却招来了维新派的反感,于是维新派与洋务派分裂了。

(三)组织上不成熟。维新派虽有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但其成份复杂,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如北京强学会内而依援翁同?,外而拉拢张之洞,此外还活动过李鸿藻、王文韶、刘坤一、宋庆、聂士成、袁世凯等人。这些官僚动机各异,互相援引,从中垄断、控制,加大了组织上的复杂性。领导这样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还需要领导者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实际活动能力。在这一点上维新派远逊于洋务派。他们为了壮大声势引来了各种势力集团的人物,但又难以控制,最后只能用“划清界限”来保持组织纯洁。而这样做,实质上又孤立了自己。除了宣传外,其他工作做得很少。一旦厄运临头,便束手无策。吴汝纶曾致函李鸿章:“都下近多新政,初疑吾师与谋,及见所拟章程,则皆少年无阅历者所为。”《《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卷2。》可见当时社会舆论对维新派的轻视。

主观情况如此,当时中国的客观环境可以接受这个早产几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到维新运动兴起之时,中国还没有面向大众的、与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事业,也基本上没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刊于光绪初年、曾深远地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根本没有提及西学。人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更何况维新派的改革与他们的利益也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维新运动便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改革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支持。相反,反对改革的言行在当时有着很深厚的社会基础。所以,封疆大吏敢于对新政上谕,或借词推托,或粉饰应付,或置若罔闻。虽然甲午战后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改革的迫切,但他们还不能接受康有为的变法的主张。即使光绪帝、翁同?与维新派也不是没有分歧的。况且帝党在清廷中央基础脆弱,不堪一击。在这种情况下,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洋务官僚眼见对维新派劝告无效后,便疏远了他们。

总之,从主观上看,维新派尚不成熟,而客观环境也根本不能容纳这一早产儿,其失败是必然的。维新派爱国的赤诚、救国的迫切无疑为后人所敬仰,但其失败却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再次受挫,历史一时出现了倒退。

三、仇洋排外运动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之时,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了顽固派。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穷困落后不是由于生产落后经济贫穷,更不是社会制度的没落腐朽,而是“圣道”的沦丧和“政教”的失修。因此,他们固守祖宗成法,反对学习西方,仇视社会变革。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顽固派中有些人也唱起了练兵、筹饷的调子,但其反对改革,仇洋排外的立场则始终未变。甲午战前,洋务派势力如日中天,顽固派人数虽多,在统治集团中并不起支配作用。但是,这种权力局面在甲午战争中被打破。1894年10月刚毅进入军机处,12月,太后宠臣荣禄入总理衙门,次年出任兵部尚书,掌握中央兵权。1896年徐桐出任体仁阁大学士,怀塔布出任礼部尚书。1897年,许应?出任工部尚书,足见顽固派势力直线上升。尤其是刚毅,成为此时顽固派的中坚,洋务派人士在书信中愤愤道:“刚(毅)为人昏庸浅愎,一无所知,……近来一事不能办,实坐此人作梗耳。”《《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第531页。》

1898年被镇压,近代化受到更大的挫折。顽固派势力进一步扩展,基本取得了支配中央的权力。1900年军机大臣由如下8人组成:世铎、刚毅、启秀、载漪、荣禄、赵舒翘、王文韶、鹿传霖。《甲午战后清廷人事变动主要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归纳。》其中除王、鹿二人外,其余6人均为顽固派,这种中央权力格局的形成是史无前例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并未给人民带来利益,相反却使人民受害。在此期间,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城市手工业破产,对历史发展而言,这是进步;对人民来说,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铁路的兴建、轮船的启用使内河、运河航运顿成萧条,沿岸城镇急剧衰落,运输工人纷纷失业。他们生计断绝,辗转城乡,挣扎在死亡线上。外国传教士深入穷乡僻壤,招徒入教,包揽词讼,引起民教关系紧张。中国农民感觉到:“自有洋人入中国以来,便给中国带来不安和扰乱,便给中国农民带来困苦和艰难。他们不认识帝国主义,却认识了洋人。洋人在他们的认识中便是帝国主义的代表”。《《选集》,第566页,转引自陈振江等《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第25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于是,仇洋排外情绪在民间蔓延着,而甲午战败及接踵而至的瓜分狂潮无疑进一步煽动着这一情绪。

维新运动被镇压后,顽固派与洋人在旧恨之上又多了“新仇”。列强庇护了维新志士,干预了废掉光绪帝的企图,不承认“大阿哥”的地位,这使顽固派的野心难以得逞。他们更加痛恨洋人,其中刚毅“日言仇洋,见谈洋务者皆斥为汉奸”,《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第35页,神州国光社1951年第四版。》其他顽固派也“仇视西人,时时有杀尽之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四),第1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9世纪的最后时刻,山东义和拳树起了“兴清灭洋”的旗帜。老资格的顽固人物徐桐激动地称:“中国当自此强矣”!《《清史稿》(四二),卷465,第12750页,中华书局1977年。》农民仇洋排外是对深重灾难的本能反抗,是朴素、真挚的爱国感情的表现。而顽固派仇洋“并非真知西人将割裂我版图,奴隶我子弟?削我脂膏而恶之也,不过怪其所不习耳,与狗之吠生人,一理也”。《《义和团》(四),第180页。》他们痛恨洋人惊扰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打破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惧怕洋人入侵导致的社会变革损害他们私利。可见顽固派的仇洋与农民的仇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二者毕竟有共同之处。于是,本来对立的两个阶级暂时取得了某种一致。在这种大气候下,李秉衡、张汝梅、毓贤三任山东巡抚对外强硬起来,对人民仇洋活动实行了姑息政策,但在帝国主义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将他们陆续撤职,随即又委以新职。李秉衡去巡阅长江水师,毓贤改任山西巡抚,新上任的袁世凯则受到中央的警告:“不可一意剿击,致令铤而走险”,“倘办理不善,以致腹地骚动,惟袁世凯是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6页,中华分局1959年。》可以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确与顽固派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为了“招抚”义和团,他们向慈禧宣传义和团“术甚神”;为了向洋人宣战,他们居然敢伪造照会,大敌当前,他们组织义和团攻打使馆,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尽情地发泄仇洋情绪。

甲午战争资料篇8

用现在流行文字来概括,《甲午余硝·1895》的主题词是:张謇的故事、新媒体、旅游人气。题材是旧的,创意是新的,演艺形式也是新的:

一壶陈粮酿造的新酒。

说它是陈粮,是因为张謇办大生纱厂,是尽人皆知的往事。《甲午余硝》从始至终,都是旧事重提。

说它是新酒,不光酒瓶是新的,就连酒的味道也有新意。

从内容上说,陈粮酿出的新酒,有三点新意:

其一,《甲午余硝》让张謇办大生纱厂,有了艺术上的历史定位。张謇办大生纱厂,是为了实业救国。这一点,无论历史学家,还是普通百姓,统而论之,谁都没有异议。但细而察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具体的导火索是什么?却很少有明确的解释与阐述。任何事物,无论其大小轻重,都有其直接的诱因,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与任何事务一样,也都有最直接的导火索。对于这一点,《甲午余硝》通过艺术的细节和影像与肢体语言,告诉观众: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直接导火索,是甲午战争。正是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屈辱,《马关条约》的签定,唤起了他的觉醒,促使他创办中国人自己的纺织工业。假使没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他也许不会走上办大生纱厂这条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是与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紧密相连的,是为了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和资本输出而进行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抗争,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双方在工业战线上博弈的缩影。因此,《甲午余硝》把当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定位为“甲午余硝”,定位为甲午战争的续集,只是交战双方的场所由海上转移到商场、由军事转移到工业经济领域而已。用艺术形式给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一个这样的具体定位,以前没有尝试,因而具有一定的新意。

其二,《甲午余硝·1895》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在艺术上有了新的情节, 所有的细节都围绕办厂资金问题展开。张謇要办中国人自己的纱厂,需要钱。日本人阻挠张謇兴办中国人自己的纺织工业,就是暗中破坏张謇的资金链,手段之一,就是收买投资商,威逼利诱他们从张謇那里撤资,让张謇举步维艰;而支持他坚持下去的,是那些有良知的官员和民族资本家与劳苦大众。这样就把张謇办纱厂的投资行为,升华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产业的自我奋起与抗争行为,升华为一个民族工业与外来资本的经济侵略之间的抗争,从而突出了张謇办大生纱厂的爱国主义性质与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其三,《甲午余硝》让张謇办大生纱厂在艺术上的历史定位与情节演绎,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就历史真实而言,把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定位为“甲午余硝”,是有着充分的史实依据的。据《张謇年谱》记载:“1895年4月30 日,张謇获知《马关条约》内容,逐款抄录于《日记》,惊呼:‘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由此可见,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他的刺激该有多大,简直是到了义愤填膺、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謇在同年10至12月间,多次拜访两江总督张之洞,表达自己对《马关条约》的愤慨,图谋阻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内地设厂的实施。张之洞认同他的看法,但觉得《马关条约》生效,已无法阻止。在那种情况下,谋国人的生存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唯有中国人自己建厂,与之抗衡,方为出路。为此,他提出在长江南北的苏州、通州各设一厂,苏州由状元陆风石主持,通州由张謇主持,各设公司,集资办厂。由此可见,张謇办大生纱厂的首先倡议者,是两江总督张之洞。而作为这一倡议具体实践者的张謇,开始的时候还“自审寒士,初未敢应”,“踟躇累日”之后,“应矣。”而一旦答应下来,便全身心地投入,整日奔波于通州、海门、上海之间,联络了“通沪六董”,并在通州知府汪树堂的见证下,签定了合资办厂合同协议,拟定了《遵办通海纱丝厂禀稿》上呈张之洞,并获皇帝朱批:“知道了,钦此。”可以说,与现在情形相似,也是办理了基本建设程序的,那个时候,也不是谁想建个什么厂,就可以随意建的。可见,张謇当年创办大生纱厂,是当时地方政府授意并得到朝廷批准的民间投资行为,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民间性质与个人行为,他代表着觉醒了的仁人志士与前驱者们的愿望与心态。因而,在他办厂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与破坏,特别是投资者的撤资,也绝不仅仅是投资者个人面临的困难与风险,而是受制于某种政治的企图。至于这一政治企图是什么,张謇没有明说,但他也一定感觉到了,一定有所怀疑。因为,他曾为劝说撤资者费尽笔墨,劝说无果后“反复筹虑,彻夜不能寐,绕屋而走”,并在日记中大声质问撤资者:“何所疑畏而观望游移?”这就是张謇办大生纱厂时的真实历史,而且有文字材料可以做为佐证的。

就艺术真实而言,把张謇办大生纱厂定位为“甲午余硝”,并且围绕办厂资金展开情节,把投资者反复撤资艺术化为日本人的暗中破坏与阻挠,是合乎情理的,符合故事发展的自身逻辑的,而且这样来安排,更进一步强化了张謇办纱厂的难度,有助于在更高层面阐释张謇作为先驱者的百折不挠精神,使张謇这个光辉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从形式上说,装这瓶陈酿的新酒,是一个全新的经过豪华包装了的“新酒瓶”:

其一,全新的空间。演出空间是一个真正的“空间”,白天和不演出的时候,是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几栋旧厂房之间毫无规则的空隙,几乎见不到演出场所的痕迹,所有的设备包括两侧的投影机和中间的舞台、大幕、观众的座椅,都收藏起来,唯一的痕迹是悬挂大幕的横梁,也是装饰成一个悬空管道,如同旧厂房遗留下来的。晚上演出时,组合式的舞台和观众座椅瞬间装好,大幕卷帘一样拉开,旧厂房五块房山墙作为左右两面投影屏幕,大幕对面100米处的二层小楼上的总控室,向三个方向投放光影,组成一个马蹄形的投影环幕。环幕中间的空地上,就是观众的活动座椅。夜幕下,三个方向六个画面投影构成的三维立体景象,让中间的观众仿佛回到了张謇那个年代。这样一种以老旧厂房山墙为依托的“碎片式组合”演艺空间,是前所未见的,它既没有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也没有影响原有建筑的日常功能,而是让那些老旧厂房的山墙有了一个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场地上观赏复活了的历史,接受三面立体影像和音乐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有特别新鲜的体验与震受。

其二,全新的形式。表演形式以三维影像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影像是虚拟的,舞蹈是真实的。将真实的舞蹈置于虚拟的背景中,用虚拟的背景衬托真实的舞蹈。这种表演,在虚实之间,需要有相当高超的协调动作与默契,否则就容易形成虚实脱节。真实的舞蹈与虚拟的影像结合得好,做到天衣无缝,就构成了亦真亦幻的场景与画面,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艺术效果。

甲午战争资料篇9

经济绝对优势的形成

日本是近代最早与朝鲜立约通商的国家,继之,美、英、德、法、俄等也打入朝鲜市场,清政府迫于世界潮流,不得不对传统的中朝关系做些变革,与朝鲜签订了通商条约。但直至甲午战前,在对朝贸易中,日本居于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地位的形成,得力于日本对几项重要的经济权利的攫取:

首先,重要口岸控制权的攫取。日本与朝鲜订立通商条约之初,便提出开放朝鲜的釜山港。釜山与日本对马海峡隔海相望,是历史上朝鲜与日本贸易的重要据点,朝鲜王朝早期设有釜山倭馆,负责对日交涉事宜,日本首先开放釜山口岸,打开了对朝贸易最便捷的入口。其后,仁川、元山两处相继开港,仁川位于朝鲜半岛中部西海岸,西临黄海,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对。元山,位于朝鲜半岛北部,濒临日本海,面向太平洋,是朝鲜半岛东海岸的最大港口,其所在地区农业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从这三个港口所在的位置看,日本占据了朝鲜半岛东、西、南环海地带的重要港口;从方位来看,这三个港口纵贯半岛南、中、北。朝鲜开国后,日本的经济势力率先深入这三个港口,并以这三处为基地,将贸易圈辐射到整个朝鲜半岛,同时,以此垄断朝鲜的海运。至甲午战争前,虽然欧美各国经济势力也渗透到釜山、仁川、元山三港,但相较于日本来说是不足为道的。清政府在与朝鲜签订不同于传统贸易方式的通商条约后,对朝贸易额一度高涨,但相对于日本商品,中国商品不具备竞争力。

其次,电信权的争夺。朝鲜时期的“电信”概念与今天不同,它是指1844年发端于美国的电报线路,19世纪60、70年代被引入日本和中国。对于19世纪80年代的朝鲜来说,它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随着日本在朝鲜商业利益的扩大,快捷的通讯手段成为沟通朝鲜半岛与日本本土的一项重要需求。1883年,日本出资铺建了一条自日本九州西北岸起,经对马海峡至朝鲜釜山的海底电信线,其经营权完全归日本所有。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也在进展中,电讯事业已有所发展,为了在商业上与日本抗衡、军事上及时获取情报,清政府于1885年出资为朝鲜代建了一条陆上电信线,即由仁川至汉城,达北部义州,连通于中国凤凰城,再接至奉天,称为“义州线”。此线的修建引起了日本的恐慌,日本授意朝鲜修建釜山―汉城―仁川电信线(京釜线),试图获得其使用权,与清政府的北部电信线竞争,但经济疲弱的朝鲜无力修建,遂再次将这一线路的铺设权委于清王朝,这种结局让日本始料未及。京釜线于1888年完工,日本转而采取补救措施,一是迫使清政府改革电报价格,降低与日本管控下的电信线的竞争力;二是通过与清政府交涉,获取京釜线的使用权。在争到这两项权益之后,日本成为这场“电信战”的实际赢家,因为京釜线与日本先前修建的海底线路相接,联通日本国内,又通过日本国内电信网与世界各国相连,成为朝鲜半岛各国商民利用得上的线路,而清廷的义州线只限于与中国国内的信息互通,商业价值很低。19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管控和利用下的电信线军事价值亦日益凸显。

再次,铁路权的独占。在近代历史上,铁路是殖民者利益线的延伸,投资铁路不仅可获得铁路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还可以控制铁路沿线的广大区域。铺设铁路在日本对朝鲜的经济渗透中占据重要一环。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军政各界已有成熟的朝鲜铁路构想,即修建由釜山至京城的铁路,再将该铁路延伸到平壤、义州;再修建由釜山至元山通过咸镜北道至中国东北边界的铁路。尽管这一时期与日本争夺朝鲜路权的有实力强大的欧美国家,还有清政府的阻拦,但日本还是在甲午战争的轰鸣炮声中,逼迫朝鲜与之签订了日本优先铺设京釜、京仁两条铁路的合同。这是日本在朝鲜攫取的第一个铁路权,也是日本操控朝鲜铁路的开端。在此基础上,日本于甲午战争之后,力排欧美列强的干扰,获取了京义(汉城――义州)、京元(汉城――元山)铁路的铺设权。日本吞并朝鲜后,构筑了由釜山至义州贯穿朝鲜半岛的铁路网,循着甲午战前的铁路构想轨迹,实现了对朝鲜的铁路独占。

派兵权的攫取

甲午战争之前,朝鲜已开国二十年,与欧美各国建立了通商关系,但也仅仅限于贸易往来,不涉及军事政治领域,唯独对于中日两国比较特殊。中国是其传统的宗主国,具有军事及政治联盟的性质,而日本对其早有觊觎之心,经过步步为营的精心筹划,依次取得在朝驻兵权、增置驻军的特权,直至堂而皇之取得派兵权,最终使甲午战争师出有名。

朝鲜之于日本,在历史上向来具有战略意义,如明朝时期的“壬辰战争”,日本目标是中国,但朝鲜半岛却是其向大陆挺进的桥梁和基地。甲午战争亦是如此,战争之前,日本已形成“征韩论”和“大陆政策”,但明目张胆地用兵于他国,在国际法盛行的近代已行之不通。故而日本先与朝鲜建立贸易关系,继而以保护商业利益、保护侨民为借口,把军事力量扩张到朝鲜半岛。日本与朝鲜最初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并不涉及在朝鲜派驻军事力量的问题,直至1882年,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骚乱的士兵袭击了日本驻汉城使馆,后由清政府派员带兵平乱,处理善后事宜。而日本以此为契机,向朝鲜索取赔偿,迫使朝鲜与之签订《济物浦条约》,取得了在汉城驻军1000人、建立军营的特权,此为日本在朝鲜兵锋初展。

日本留驻的这支部队除卫戍使领馆外,还在“甲申”中发挥了作用。1884年,朝鲜“开化派”为清除清政府支持下的守旧势力,依靠日本驻朝力量发动了,部分守旧派被日本斩杀,就连国王也处在日本的“护卫”之下。为了扭转局势,“壬午兵变”后留驻朝鲜的清政府兵力在袁世凯等人的带领下冲入王宫,救出国王,参与此次事件的日本公使仓皇逃往仁川,并自焚汉城使馆,反诬是朝鲜人所为。这次事变后,中日双方同时派人员赴朝鲜处理善后事宜。日本首先单独与朝鲜政府交涉,以使馆被毁、日人被害为由,要求朝鲜赔偿,外交无力的朝鲜被迫再次与日本签订条约,即《汉城条约》,也再次涉及驻兵等军事问题,日本取得了增置王京戍军的特权,将留驻军队再增加1000人。至此,朝鲜王师之地又添兵戈。

“壬午兵变”、“甲申”之后,日本朝野一致认为两次事件失利皆因日本在朝兵力太少,而清政府军力过多,日本下一个目标是撤去清军营防、取得日本对朝鲜的紧急派兵权。日本遂在结束与朝鲜谈判之后,派伊藤博文来华交涉,声称“中日两国军队共驻汉城,两营相对,势如水火,故而,要求中国撤退驻汉城军队”,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中法战争的胶着中,做出了让步,与日本签订了妥协条约――《天津条约》,规定“中日双方各自撤回驻朝军队”,同时约定,“将来朝鲜国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告之另一方”,日本由此取得了对朝鲜的派兵权,而在此之前,只有朝鲜的宗主国清政府拥有此项军事护卫的权利。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积聚了充足力量的日本军队终于理直气壮地闯入朝鲜,并先发制人地攻击清军,挑起了影响东亚和世界格局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资料篇10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后来用于“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建构主义认为教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包办代替、灌输,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不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重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需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存在差异, 这一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它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知识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环节构成与实施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书本进行讲授,学生看黑板做笔记,偶尔有几张挂图,教学信息传递的途径极其有限;而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学信息传递的途径却非常丰富,它包括教师讲授、文字教材、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幻灯、网络教学系统、资源库、互联网等。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第一步,为学生即将进行的学习任务搭建“脚手架”。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掌握方面会有哪些困难,学生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任务之间的距离怎样,也就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会出现在哪些环节等。其次,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例如本节课需要学生完成哪些任务,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学生在能力等方面会有什么层次的提高等。在这些准备都完成之后,就需要教师建立“接收支架”。在这一环节中,接收支架虽然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但其表现形式却可以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予以表现。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教师授课之前,先为大家展示了一段《大国崛起》的视频:日本人和李鸿章在马关签订屈辱条约;象征中国的巨龙匍匐在地上,几个代表帝国主义列强的外国人手中持刀,正要对巨龙进行切割。配上这样一段导语“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一败涂地,签订屈辱条约,中华民族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话语以低沉的声音结束时,画面逐渐变暗,直至黑屏。这时,课堂上除了学生们严峻的神情以外,就是每个人心里急切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面临这样的境地?这样,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过渡到本课内容学习的接收支架被建立起来。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运用多种媒体的组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巩固接收支架。“所谓问题是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学习的接收支架初步建立以后,就需要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需引入情境,巩固支架。实践中,教师提示: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却旧貌换新颜,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日本的社会面貌和国家实力变得令人瞠目结舌。提出问题: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发展方向是什么?导引之后,视频展示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再展示明治维新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军事的发展。视频再切换一段日本老百姓在明治维新后生活仍然贫苦,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屏幕字幕提示: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因市场狭小,原料资源不足等问题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寻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路,日本统治集团蓄谋发动侵华战争。再展示清政府专制、腐败的资料,如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的图片。这样,就将接收支架中的两个概念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矛盾、清政府专制腐败两个概念连接为一体,当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概念建立起来后,接收支架便完成了。这一支架是由多媒体配合完成的,既形象直观,又概念明确,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得到结论。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在“转换支架”的基础上,完成意义建构。独立探究内容主要有:教师提出关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和选择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问题探究。教师要对接收支架内的已经建立的概念进行引导,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教师在甲午战争前的中日两国情况进行引导之后,引导学生搜索和选择资源,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由学生独立思考并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中国战败的原因,这场战争对中国、日本各有什么影响,对远东国际局势有何影响等。教师提供的资源有教材、网站、个人博客、多媒体材料、电视教材。在这些材料中,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内容很多,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间的逻辑联系(即转换支架)去粗取精,筛选和甄别所有材料,逐渐做到无需教师讲授,学生自己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的学习效果。

第四步: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协商、讨论。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信息资源和材料,学生讨论时会有各种情况,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与教师原来设想的答案有很多的不同,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给与适当的指导。如《甲午中日战争》对清政府战败的讨论,就涉及很多新的疑问,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实力不及日本海军吗?清政府的战略战术是否有问题?如果李鸿章坚持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打下去结果会怎样?在威海之战中如果北洋水师主动出击会怎样?如果这场战争中国胜了历史会怎样发展?转换支架的作用是使这些疑问在信息资源的帮助下更加明朗,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进行多种方法的效果评价。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主要通过课堂问答、学生答卷等方式进行,而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常常要借助互联网、校园网、学习网站等多种途径,教师对评价结论的整理和要比普通课堂教学更为复杂。例如可以采用随机检测与反馈检测相结合的计算机检测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扩大检测的范围。在《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中,可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检测。其一,让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及时用计算机打出所学的知识脉络,打出知识脉络的准确程度直接反映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这一点是由历史教学注重历史各因素相互联系所决定的。知识脉络的打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搭架过程的反馈,再要求学生打出清政府战争失败原因,这是学生攀登支架自主学习过程的反馈。其二,利用自制CAI软件检测学生的整体学习,这个整体包括学习内容整体与学生整体两个方面。从内容上来说,检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检测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查的步骤以选择题为主。学生操作鼠标,依据光标的变化,调出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消化、记忆和理解。教师同时扫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恰当的指点,对已形成的概念框架进行验证。另一部分是检测学生在本课所学内容即甲午中日战争的全面掌握情况,操作时计算机将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判断,如果正确,即用画面或语言给予肯定鼓励;如果错误,即启发其继续思维,这样人机对话的结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便于教师利用网络获取每个学生的信息,完成对支架式教学法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检测。教师利用教师机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对一些学生还有问题的知识进行及时辅导。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支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基于这样的特点,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模式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教学目标分析。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师所做工作主要是确定期望学习者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而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任务、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如学生已有的知识、课件、影视素材、实验步骤的调整与修改等)、引导学生利用支架主动探究与学习。教师要保证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能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够为下一步的情景创设建立好主题。

第二,要注意合理进行情境创设。教学设计上,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情境的设置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的支架作用。教师如能在建立问题支架后,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情境的设置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使其具有现实性,以利于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

第三,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信息化背景下的支架式课堂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会从天而降,“台上几分钟,台下几日功”。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敏锐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做资源开发的有心人,因此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做一个前期的设计分析,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才会产生资源开发的敏感性,才能做好“支架”。例如我们需要收集报纸、杂志、网络、电影、电视节目资源,把它们和历史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联系起来,分析这些资源在哪个环节可以做成“支架”,使学生能够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第四,要注意进行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感、独立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支架式教学模式是遵循人文主义观念构建的新一代教学模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主建构是它的亮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进行转变,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支架只起到引导、提示、帮助的作用。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合作和自主、协作学习。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通过教学各环节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不断将学生的概念理解成功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水平,使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