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25 14:53:09

伏尔泰名言

伏尔泰名言篇1

1、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2、预言从来都只是为大人物而作的,小民无此必要。

3、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5、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位上帝。

6、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7、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8、爱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亚于温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亚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时还能激发别的美德。

9、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希望。

10、任何人想以道理晓喻他的同胞,都会受到迫害,除非他是最强者。然而最强者却几乎总是加强无知的锁链,而不是去把它砸断。

11、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

12、人类最宝贵的财产——自由。

13、有学问的傻瓜,要远比无知的傻瓜还要愚蠢。

14、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15、注:“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I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误传是伏尔泰所说的,其实这句话是在一个名叫《伏尔泰和他的朋友》的话剧里出现的,并非本人所言。

16、天分就是持续不断的忍耐。

17、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18、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19、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20、激情是使航船扬帆的骤风,有时也使它沉没,但没有风,船就不能前进。

2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与一个老朋友重逢。

22、神谕的最了不起的作用在于保证战争的胜利。

23、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24、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25、无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伏尔泰名言篇2

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

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甚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

身为杰出的法国人,却如此热爱英国人,究其原因,这大约是当时许多法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英国与法国隔海相望,但它早已掌握了海上霸权,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已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产业革命。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英国三权鼎立的议会民主制。面对一个黑暗、专制的欧洲大陆,人们似乎觉得英国就是自由之岛。“即便英国贵族们竞相模仿法国宫廷的语言、衣着和礼仪,18世纪的英国的确是一个比法国更自由、更宽容的地方”(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刘雪岚、萧萍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页)。伏尔泰对此可谓体验深刻。

1694年11月22日伏尔泰生于巴黎新桥附近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原名弗朗索亚-马利·阿鲁埃(Francois Marie Arouet)。伏尔泰10岁进入圣路易中学接受教育,17岁离开中学。毕业时他向父亲声明:要做一个诗人。他父亲极为恼火,坚决反对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毫无益处的家伙,生累父母,死于饥饿”[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金发燊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2页。译文有所改动],坚定不移地把他送进了法科学校。据说,他的反抗方式就是很少去上课。

伏尔泰头上或许有反骨,12岁时他就读了启蒙主义思想家贝尔的著作,怀疑地狱的存在。1716年伏尔泰22岁时,因写诗讽刺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腓力普和他的女儿斐利公爵夫人而被逐出巴黎,在舒雷住了八个月。当路易十四去世时,路易十五才五岁,故由奥尔良公爵摄政。1717年伏尔泰又写了讽刺宫廷风气的作品《小孩的统治》。当时摄政王为经济起见,将御厩里的马卖出了一半,伏尔泰嘲讽道:“何不将朝廷里塞满的驴子裁去一半,那就真的有见识得多了。”据说,有一天摄政王在公园里碰到了这位天才少年,便说:“阿鲁埃先生,我跟你打赌,我能给你看你从未见过的东西。”“什么东西?”“巴士底狱的内幕。”[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第283页]果然,阿鲁埃第二天就见到了。他在那里被关了11个月。正是在巴士底狱他取了“伏尔泰”( Voltaire)这个笔名。奥尔良公爵曾这样评价伏尔泰:“你要不是一个凡人的话,你就完满无缺了。”

1725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巴黎的剧院里,当伏尔泰正在向著名的悲剧女演员阿德里安娜·勒库夫勒大献殷勤时,被一位名叫罗昂的年轻贵族粗暴地打断了。当他们争风吃醋,准备大打出手时,勒库夫勒小姐却晕倒在地。几天后,伏尔泰在朋友家吃饭时又被罗昂叫到门外,被人拽入马车里揍了一顿。罗昂还在一旁不无揶揄地告诉打手们不要打诗人的头,因为“那脑袋瓜里可能会产生出什么好东西来”。伏尔泰蒙羞后决心学习击剑,并发誓要向罗昂复仇,进行决斗。罗昂家族稍加考虑后,便告发伏尔泰,再度将他投入巴士底狱。他在那里被关了14天。随后他被送上了驶往加莱港的马车,被逐出法国。

1726年5月伏尔泰来到英国,他在英国住了两年多。在这种心境下离开法国自然对法国没有留下多少好印象。但是,伏尔泰对英国的第一印象却是它那晴朗明媚的天气。他日后回忆道:“那天空,晴朗无云,就像法国南部最明媚的日子。”看来,英国的天似乎都要比法国的蓝。然后他看到了那些普通的英国人“生活得自由而富足”。“在这里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人们生活的位置有所不同,但除了德行有异,人之间再无任何不同”(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第33页)。伏尔泰眼中的英国,真有点像人间乐土了。因此,伏尔泰由衷地发问:为什么世界不能都像英国?也就是说,为什么能够保障英国自由的这种法律不能被其他国家所采纳?这仿佛是在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为什么不能在罗马成熟?

这就是伏尔泰的椰子问题。1999年荷兰裔英国学者伊恩·布鲁玛出版了《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VOLTAIRE’S COCNUTS or Anglomania in Europe)一书,集中描述了欧陆人士与英国的因缘、纠葛和嫌怨。2007年该书被翻译成中文,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伏尔泰发现,“商业已使英国的公民富裕起来了,而且还帮助他们获得了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转过来扩张了商业;国家的威望就从这方面形成壮大了。商业渐渐地造成了海军的力量,从而英国人也就成为海上的霸王”(伏尔泰《哲学通讯》,高达观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商业使公民富裕,公民富裕使国家强大,国家强大保证了公民的自由。在伏尔泰看来,这就是英国的法律和政府的高明之处。在这里,个人自由、财富增长、法治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英国的法制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宗教的自由等。数十年后,伏尔泰在《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1771)“政府”条目第七节说到英国法律时突然发问:“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老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可以回答:在瑞典曾经学样试种过,却没有成功;可以回答:你可以从别的省份运椰子来,例如运到波斯尼亚或塞尔维亚。所以试种一下罢!”(伏尔泰《哲学通讯》,第47页)伏尔泰对这个“英国法律的椰子”的普适性虽然还有些犹豫不定,但仍然觉得全世界都不妨“试种一下”。

1729年3月,伏尔泰回到了法国。不久他就出版了批评法国封建制度和宣传唯物主义哲学的《哲学书简》(又译作《英国通信集》,Letters on the English,1734)。这是一部思想旅行者的思想游记,伏尔泰关注的是英国人的思想。这部书被指责为“伤风败俗、违背宗教道德、蔑视朝廷尊严”,伏尔泰自知又走到了重游巴士底狱的半路上了,于是他拔脚就跑,并乘机带走了人家的妻子。而出版该书的书商却没有那么幸运,虽然留下了性命,却进了巴士底狱。

随后,他在女友夏德莱侯爵夫人(Mme Emilie du Chatelet,1706—1749)在香槟省的古老幽静的西雷(Cirey)城堡里住了15年(1734—1749),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说夏德莱夫人是“一个大伟人,唯一的错误就是做了一个女人”。“当时的道德风气允许一个妇女在自己家里多养一个情人,只要事情做得适当地尊重人类伪善的面子就行;而今她选中的不但是个情人,还是个天才,全世界都会原谅她。”[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第291页]。1749年夏德莱夫人去世,伏尔泰曾一度伤痛欲绝。1750年他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来到柏林,他本希望此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未能如愿。

1755年他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上的费尔奈(Ferney)买了一块不大的地产,并在那里安度晚年。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哲学家要逃避邪恶的追捕,就要有两三个地洞。”那里现在更名为费尔奈-伏尔泰,保留着伏尔泰的故居。在伏尔泰的卧室里,“墙上四处挂着他崇拜的伟人画像:牛顿、弥尔顿和乔治·华盛顿。还有一幅更大的伏尔泰自己的画像,画中他正在升向一处凡尘的天堂,上有天使和缪斯们在迎接,脚下是他的批评者像地狱中的罪人一般正在痛苦挣扎。”(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第24页)。伏尔泰在那里精心营造了一座花园,他自称“完全是英国品味,一切遵从自然”。“它很匀称,但有些奇异,时而有几处显出野趣。有一处漂亮的露台,可以看到圆形池塘和喷泉。笔直的砾石小路两边种着酸橙树和白杨树。房子后边长长的小径两边都是笔直的角木”(布鲁玛《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第25页)。伏尔泰自以为他向法国引进了英式花园,但“花园的造型太小、太整齐、太匀称、太装饰”,简而言之,它仍然太法国化。据说,伏尔泰在那里尝试种过菠萝,正如他希望将英国的法律移到法国一样,但是,他种下的菠萝没有挨过欧洲的寒冬。

伏尔泰尝试过在欧洲种植菠萝,但他没有尝试过将英国的法律移植到世界各地。“也许英国的某些法律和政治制度是可以出口的,印度、肯尼亚和孟加拉这些英联邦国家可以以此作证,但是亚非产的‘英国椰子’尝起来并不香甜,而且英国的迷人之处恰恰不是她与这些国家表面上的相似之处”(陆建德《思想背后的利益——文化政治论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看来,并不存在一种普世的法律或者真理。法律也好,真理也罢,都是有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从来就有的法律和真理,如此也就没有永远存在的法律和真理。永恒的法律和真理作为一种理想或许存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总是有所限制、有所变化、有所调整,以适应新的地理和环境。伏尔泰的花园或许可以作为例证。因此,作为普世的法律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随机应变也是必须的。

伏尔泰对此自然也是深有体会,他的机敏善变、口舌如簧也是尽人皆知的。他身上似乎存在先天的两面性:一方面,他的容貌毫不动人:丑陋、浮夸、油滑、猥亵、无顾忌,有时甚至虚伪,总之,他那个时代和区域所具有的一切劣迹,他难得漏掉一样去;另一方面,他又仁慈、体谅、慷慨,帮助朋友如攻击敌人一样热心,笔头一掉就能杀人,可是只要人家走上去乞和,他便马上解除武装了。伏尔泰是个天才,但是个善变的天才。据说,伏尔泰在旅英时,一次回家的路上因一身外国装束受到街上几个英国人的污辱,他们叱骂一通后还想追打他。伏尔泰讨饶道:“英国的好汉们,我不生为英国人不是已经够可怜了吗?”那帮“好汉”听了齐声叫好,把伏尔泰抬起来送回住处(陆建德《思想背后的利益——文化政治论集》,第16页)。伏尔泰以多变和善变很好地适应了英国的多面性。

伏尔泰对英国作家赞誉最高的是蒲伯,而对莎士比亚则进行了激烈的攻击。他称莎士比亚为“乡下来的丑角”、“醉醺醺的生番”、“挑水夫”、“野蛮的自然人”、“怪物”,认为他不懂规范、不懂合宜、不懂艺术,混淆了卑贱与高贵、打诨与恐怖之间的关系。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令人惊骇的是这个怪物在法国有一帮响应者,为这种灾难和恐怖推波助澜的人正是我——很久以前第一个提起这位莎士比亚的人。在他那偌大的粪堆里找到几颗瑰宝后拿给法国人看的第一个人也正是我。未曾料到有朝一日我竟会促使国人把高乃依和拉辛的桂冠踩在脚下,为的是往一个野蛮的戏子脸上抹金”[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伏尔泰在政治上是法国大革命的急先锋,在艺术上又是一位古典主义者。

伏尔泰提倡宽容,宽容几乎等于自由的同义词。1769年, 75岁的伏尔泰写过一部悲剧,名为《拜火教徒,或宽容》。伏尔泰与卢梭虽然同为启蒙运动的领袖,但他们的主张和观点并不相同,有时甚至针锋相对。卢梭提倡“自然人”,伏尔泰更强调“自然人”的文明化。伏尔泰曾这样答复卢梭:“迄今为止,没有人有你那么聪明诙谐,竟试图把我们变成畜生;读你的书让人想匍匐而行。然而,自从我放弃这种想法以来,如今差不多60年了,令人遗憾地再要我有这种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伏尔泰还说:“卢梭像个哲学家,犹如猴子像人一般。”可是,伏尔泰还说过:“你的话我一句也不同意,可是我将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第348~349页]而当卢梭四处受到攻击,并遭到驱逐时,伏尔泰热情地邀他来家里同住。

当然,提倡宽容的伏尔泰自己有时也器量狭小。据说,他在费尔奈的家中养了四只猴子,它们分别以伏尔泰的论敌的名字来命名。伏尔泰饲养这些猴子的目的是为了发泄他的肝火,他不断地用针刺鼻子、拧耳朵、踩尾巴、戴高帽来戏耍、欺辱这些猴子(陆建德《思想背后的利益——文化政治论集》,第17页)。提倡宽容的伏尔泰也有不宽容的时候。

早在伏尔泰在费尔奈准备安度晚年时,他就在那里为自己修建了墓地,他希望自己死后有一个像样的葬礼。他在一块墓石上写道:“聪明人会说我既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事实上,他从来没有进去过,因为他被葬在了巴黎。

伏尔泰名言篇3

一、反社会学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的,并且天下人都认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他把法律分为两类,即自然法和制定法。

自然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不偷盗,不杀人,不淫乱,不撒谎,敬父母,重互助等,这些都是自然所颁布的法律。

制定法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教会法。法律是政治的法律,是任意制订的、纯粹民政的法律,时而设置五监察官,时而设置执政官,时而召开百人团会议或平民会议,时而成立雅典刑事法庭或元老院,实行贵族制、民主制或君主制。若以为一个世俗的立法者有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神明制订出哪怕一条这样的政治性法律,那就是不了解人类的心意。人都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才欺骗别人的。

伏尔泰认为,自然法是制定法的基础,就是在公正的观念上奠定法律基础。

二、理性主义史学

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把对封建专制和维护其存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其理性主义史学的题中之意。

伏尔泰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即“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

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只有四个时代是理性彰显和值得赞美的时代:希腊时代艺术和科学的第一次繁荣;凯撒和奥古斯都的罗马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学问、科学和美术重新发展;路易十四时代,“人类理性已臻成熟”。至于其他时代,世界呻吟在愚昧、野蛮和迷信的统治之下。

伏尔泰在对人的理性备加推崇的同时,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深刻剖析了君主专断的种种弊端,认识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君主专断。

他断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与自由得到尊重与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理性,推动社会繁荣。

伏尔泰还否定了上帝在人类历史领域中的主宰地位。在他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伏尔泰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教士的凶残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宽容造成的荒诞悲剧。“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

伏尔泰名言篇4

【关键词】 情感史;伏尔泰;《风俗论》;学术渊源;宗教

法国年鉴学派是20世纪世界史学界最重要的学术派别之一,美国历史学家斯托雅诺维奇甚至这样评价它:“显然,年鉴学派对史学研究和历史方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二十世纪任何一个国家里,没有一个学者团体能望其项背!”[1]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的很多方向有创新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为20世纪情感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1年,目睹了纳粹的得势和猖狂,吕西安・费弗尔指出,史学家应该对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加以重视。显然,希特勒、墨索里尼那时对人们情感的有效掌控,使他看到了情感史研究的必要。以此为始,情感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史学的一个潮流。2015年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就将“历史上的情感”(Historicizing Emotions)定为四大主题之一。所以,我国史学界也正在关注这一学科,有学者写文章介绍其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理念主张、研究特点等,[2]但就笔者所见,还比较缺少对情感史在吕西安・费弗尔之前,或者说现代之前的学脉渊源传承的追寻,而要深入理解一种史学思想并应用之,辨析其学术渊源确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试以伏尔泰的《风俗论》为依托,在这个问题上做一点工作,既可丰富、加深对情感史的整体认识,又可使我们对伏尔泰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有更全面的认识。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指教。

一、《风俗论》中的情感书写

如常理,情感史自不可能发端于《风俗论》之一源,“古代哲人如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东方的孔子、孟子,都曾注意到情感之于人类的重要”,[3]但以较大篇幅关注之的似以伏尔泰为始。其实,在这部著作中,伏尔泰并未从学理的高度分析人类的情感发展,更未做出总结,他只是高瞻远瞩地突破中世纪欧洲历史只记述帝王将相的治政和军功的局限,将重点放在“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4]这种学术主张使关注人的情感在历史中的作用成为可能。具体到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基督教在人的精神领域占有统治地位,《风俗论》重点阐述宗教思想或宗教心态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使人的情感呈现出怎样的与时代相符合的风貌,进而怎样影响了历史进程。

因为《风俗论》是鸿篇巨制,这里只能试举几个例子:

1、玛蒂尔达女伯爵将领地送人

教皇格雷戈里七世(历史上野心最大的教皇之一)长期担任玛蒂尔达女伯爵的指导神父,经常给她写殷勤备至的信,有时两人还待在一起。“他对玛蒂尔达女伯爵的思想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她真的把自己的城邦赠送给教廷,自己只保留在世时享有用益权。”“据说玛蒂尔达曾经两次把她的全部财产赠与教廷。”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位贵妇拥有托斯卡纳、曼图亚等12处领地,而当时德皇亨利四世正在与教皇抗争,努力使德意志统一,而不是分裂。玛蒂尔达的做法在她身后留下了战争和长期纠纷,也导致了她第二段婚姻的破裂。这么多麻烦都是为了什么呢?看来只是为了教会的利益,而罔顾国家和百姓。作为家族继承人,玛蒂尔达难道没有维护祖业的意识吗?唯一的解释是她昏了头,宗教给予她的狂热的虔信使她忘记了肩负的责任――既然人生就是为了得救,捐产就可以得救,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伏尔泰对她行为的评价是“多么的轻率”;至于教皇,“宗教是用来掩饰他的一切欲望的假面具。”[5]

2、路易七世与妻子离婚之严重后果

法王路易七世本是家中次子,从小在修道院受教育,以备担任圣职,不料长兄去世,只得承袭王位。他虔诚到认为是不洁的,只是为传宗接代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夫妻感情长期冷淡。其妻为阿基坦的埃莱奥诺,名下领地面积广大,心高气傲,无法忍受。据她说,“她从来都把这个国王当作修道士,所以她要把国王给她造成的寂寞无聊弥补起来。”1152年,国王因此与她离婚,失去了那一大片领地,而埃莱奥诺旋即嫁给征服者威廉的后裔安茹小伯爵,使其实力大增,终于成功继承英国王位(亨利二世),埃莱奥诺的大片土地也随之从法王的口袋换到了英王的腰包。此后的法王一直致力于将英国势力赶出法国,可直到1453年才成功。在这件事里,宗教对人思想的禁锢是起因,人的自然情感反应扮演了主要角色。路易七世允许情感压倒了政治考量,结果造成了领土的外流;亨利二世则相反,“他没有青年路易那么苛求,他认为可以娶一个风流女人而不以为耻,因为她给他带来了吉埃纳和普瓦图。”[6]

3、坎特伯雷大主教被打死在祭坛下

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天主教会在英国的最高代表,在当时王权和教权交错并行的情况下,堪称国王之下的第二号人物。1170年左右,时任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与亨利二世之间发生了一场大争吵,原因不外是教权与王权的又一次冲突。在某个时刻,亨利二世怒不可遏,喊道:“难道我的臣仆中竟会没有一个人替我惩罚这个混账教士!”“这话过于轻率,”明显只是情绪冲动的产物,因为当时亨利二世一直在谋求和解。但是,国王的冲动引起了下属的冲动,并造成了一连串后果:亨利的4个亲兵骑士错误理解国王的话,擅自赶回英国,用大棒把大主教杀死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这简直像一场笑话,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就这样死在大棒之下,仅仅因为四个人的心血来潮。随后,教皇对亨利做出如下惩罚:亨利必须提供200个骑士去保卫耶路撒冷,并新建3所修道院。更重要的是,亨利不得不废除了《克拉伦敦约章》,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教皇可不经国王同意在英格兰行令,对教士犯罪的审讯权和判决权都归宗教法庭,等等。这种放弃权力的做法遭到英国人的谴责,也加深了国王父子的隔阂。丧失的权力直到宗教改革时才得以收回。[7]总之,这件事可说是中世纪最具戏剧性的变革之一了。

4、圣路易贸然东征

1244年,路易九世得急病,据说他在睡梦中听到一个声音命令他去攻打异教徒。痊愈后,他执意去攻打穆斯林埃及,尽管身边所有人都向他指出贸然出战的危害。结果路易兄弟被俘,损兵折将,付给埃及人80万金币的赎金。“如果十字军的狂热和对誓言的虔诚没有使路易丧失倾听理智的声音的美德,那么他不仅会看到他对国家所造成的灾难,而且会看到,这种在他看来是正当的备战实际上是极其不义的行为。”伏尔泰明确指出,宗教狂热使人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害人害己。[8]

伏尔泰随后总结历次给欧洲造成的损失:葬身东方的欧洲人共达200余万人;“好几个国家因此人口锐减,民穷财尽。”[9]

5、圣女贞德的奇迹

百年战争中,法王查理七世连连溃败,江山眼看不保,只得求助于“奇迹”――他们找了一个名为贞德的农家女,宣称她是“受神启者”,要她去鼓舞人心。这本来是法王一方顺应“时代精神”,即人们的“迷信和无知”的伎俩,但令人吃惊的是,真的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最终帮助法王转败为胜。按照伏尔泰的说法,关键在于贞德振奋了法军士兵的精神:“她代天主向士兵们讲话,使他们受到启示,像一切相信神明为他们助战的人一样,鼓起勇气,产生热情。”[10]

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总的来讲,笔者以为,伏尔泰并没有精准地提出“情感”的概念,他注重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和人类的精神”,虽然其中很自然地牵涉到情感,但大多述而不论。或者我们可以说,在伏尔泰这里,“精神”是比较恒定的概念,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如欧洲中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宗教心态;而“情感”是比较短暂的、爆发式的,往往由“精神”激发而出,有时会影响事件乃至历史的进程。从全书来看,伏尔泰的重点显然在前者。但无论如何,这位启蒙运动的大师算是为情感的入史开了一扇窗,在提醒人们将目光从政治、军事、法律等“高端”领域下移至风俗、精神的同时,也许是无意识地牵出了情感,从而为后人的工作至少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二、《风俗论》的时代性

众所周知,在欧洲,“第十八世纪常称理性时代……盖当时之人亦深信理性而不偏重感情也。”[11]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主将,伏尔泰推崇理性,倡导科学文化,批判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深信社会是进步发展的,人类一定会在理性的指引下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开创美好的未来,并促成了理性主义史学学派或谓之启蒙史家群体的出现,强调运用理性的分析批判方法,来探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样一位理性的崇尚者,为什么会关注到精神、情感这些东西呢?

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反对欧洲的封建专制、宗教迷信,解放思想,因此当时的“理性”概念与现代所理解的有所不同。从字面上看,现代的“理性”与“感性”相对,处于“情感”的对立面;而启蒙时期的“理性”,按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说法,指的是“人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的一系列真理的能力”,[12]针对的是宗教迷信及宗教狂热等不当的非理性领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非理性领域,《风俗论》的欧洲部分叙述的大都是中世纪的宗教迷信对人的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后果,并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这是阻碍欧洲进步的一大障碍。书中攻击宗教迷信、宗教狂热的言辞比比皆是,而攻击的目的,则是论证人的勤劳智慧远远胜过人的残暴和疯狂,人类社会总会走向理性时代,走向繁荣的。因此《风俗论》完全是启蒙运动的产物,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总之,通过试析《风俗论》中的情感书写,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说伏尔泰是情感史的开创者,但称其为现代情感史的学术渊源之一还是可以的,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作为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所具有的开创性价值和深远影响。对伏尔泰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情感史的前世今生,也必将惠及其他历史学科。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一座宝藏,可供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注 释】

[1] 张广智.历史学家的时代使命与学术职责――吕西安・费弗尔和他的“河山之恋”[J].安徽史学,2011(3)6.

[2][3] 王晴佳.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和情感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5(4)127-130.127-128.

[4][5][6][7] 伏尔泰,梁守锵译.风俗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578-583.606-608.610-613.

[8][9][10] 伏尔泰,梁守锵、吴模信等译.风俗论(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47-48.54.228-231.

伏尔泰名言篇5

这是春天的魅力,更是语言的力量。语言运用得巧妙,不但可以帮助别人,有时还能救自己的性命。

1792年法国大作家伏尔泰差一点儿死于非命。当时恰逢一个英法两国交战的日子,正在英国旅行的伏尔泰被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出于狭隘的民族情绪,愤怒的英国人非要绞死他。尽管与他同行的英国朋友反复解释,说他只是个学者,从不过问政治。但那帮愤怒的英国人还是坚持着要把他送上绞架。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站在绞架前的伏尔泰并不慌乱,他从从容容地说了一句:“那么。能不能让我这个即将告别人世的人说上几句心里话?”英国人答应了。伏尔泰立刻发表了如下的演说:“作为法国人的我一直在幻想着,幻想着能成为一名高贵的英国人,可我努力了一辈子也没能实现,天!对于不幸的我,如此沉重的惩罚难道还不够吗?”就因为这一句话。在场的英国人全笑了,伏尔泰也因此平安脱险。

语言的力量,不但可以救自己的性命,有时还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很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语言的力量,甚至能改变一个族群的命运。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一片森林里。

这晚,酋长正召集小头人们议事,管食物的人进来说:

“报告大家一个坏消息,我们的食物吃完了,只剩下水牛饲料了。”

小头人们听了愁眉不展,纷纷议论说。大家都很疲累,要是知道没有吃的,很可能四散逃走,那就会被分头打死!

说完,眼睛瞪着酋长,看他有什么好主意。酋长沉思了一霎。说,开个会,统一大家的思想。然后,把管食物的人叫过来耳语了几句。

会议开始了,酋长分析了处境,指出我们的食物吃完了,生命受到了严峻威胁。正在这时,管食物的人进来说: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还有不少水牛饲料,可以充饥。”

大伙儿都很兴奋,情绪高涨了好多。

伏尔泰名言篇6

一、巧用修辞格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引用等等,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恰当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感受,使语言优美,突出文章的主旨,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下面以课本中的语句为例,具体的来谈一谈。

如,运用比喻句的:“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这是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中的一段文字,将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的事例作比,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这就是比喻的妙处。

又如,运用排比句的:“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只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这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对白,夏洛克不愿意接受三千块钱,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段文字充分表现了能言善辩的夏洛克胜券在握的悠然,以及企图掩盖其仇恨心理的险恶用心。

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当用则用,不能为了生动而生动,若是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乱用一气,或是一味堆砌,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给人矫揉造作之感,令人生厌。

二、选用动词或形容词

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的一段文字:“流连忘返的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远眺群山,她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涟漪。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灵巧、富有生气的动词,因此少女玛丽亚热爱唱歌,活泼欢快的天性便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又如,九年级上册《故乡》中一段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正是这些富有色彩的形容词给我们塑造了一幅异常美丽的,五彩缤纷的图画,并让一个鲜活、可爱的小英雄形象即刻站立在了读者面前。

三、妙用成语典故

如,《看云识天气》里写道:“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一个“改名换姓”语言既干净利落,高度概括,又活泼风趣,提高了读者阅读的兴致。

又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都没有看见他,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在历史的回顾与比较中,更能激发起人们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无限痛惜,并对制造这一悲剧的刽子手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比直接表达更酣畅淋漓。

四、活用句式

如,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的句子:“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称赞了伏尔泰的斗争精神,句式整齐、有力;还是这篇文章中的句子:“我刚才用过两个字,微笑,我说一下,微笑就是伏尔泰。”句式短小,语气肯定,称赞伏尔泰的睿智和自信。整篇文章整句散句结合,有张有弛,气韵酣畅。

又如,《大豆摇铃曲》中的描写“车老板儿稳稳地、悠悠地站在车上,由它颠,由它晃,鞭子在空中一颤颤,猛地又抖出一个漂亮的弧形”,按着长句―短句―长句的格式,表现出北大荒人民在大丰收时的喜悦,行文上有了节奏感。

五、使用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

如,鲁迅在《孔乙己》中这样刻画人物:“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作者巧妙的运用“窃”与“偷”,更深刻地揭示出孔乙己迂腐可笑的思想性格。

像反义词的运用句“我们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事情。”作者态度鲜明,既加强了语气,又强调了意思。

以上只是在写作文过程中的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而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除了技巧外,还得注意平时的观察思考,学习积累,揣摩表达,写作运用。

伏尔泰名言篇7

――伏尔泰

这个法国佬如此“恶毒”地“辱骂”中国人和埃及人。幸亏他死得早,要赶上中国的或伊朗的霍梅尼时代,他一定是一个被红卫兵乱棒打死的拉什迪。

我们先不管伏尔泰“骂”埃及人“怕死”这个闲事,只说说他“骂”中国人“恐惧”这件事。收集一下现代中国人关于长城的颂歌和赞词,你就会发现,长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伟大骄傲,已经神圣得不能再神圣。中国的小学生,一说起长城,似乎马上就要立正敬礼。

但是,只要稍有历史知识和一点点独立思考能力,即使是一个中国人也应当问一下:长城到底是什么?

长城是中国古老的封建统治者用老百姓的血肉筑成的护权的土围子;长城是中原统治阶级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他们势力圈的院墙。(我这里用“进入”而不用“入侵”,完全和的日本右翼分子用心不一样。日本右翼分子是为了掩盖罪恶;我是为了证明事实: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权入主中原当一当皇帝。元朝蒙古人当了皇上,清朝满族人当了皇上,中华民族子孙不是照样让他们入正史吗?)

长城是劳民伤财的无效工程、无效劳动。长城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资财,恐怕只有“深挖洞”的“三线工程”才能与之匹敌。长城根本没有一点儿防御能力:它何时阻挡住了北方民族马队的进入?从秦王朝到元明清,五胡乱国、元朝灭宋、满清灭明,长城起了一点点作用吗?

长城挡不住兄弟们的楚汉相争;王朝的内部腐败和崩溃使得长城只具旅游价值。长城更挡不住真正的外族入侵:俄国人越过黑龙江长驱直入;日本人从渤海湾和黄海一直杀到黄河两岸;八国联军更是看都不看一眼这道土墙便烧光了圆明园……长城挡住了谁?

花了数不清的钱,死了数不清的人,筑了一堵无用的墙。它只起了一点点作用:安慰了一下墙里面统治者战战兢兢的心。其实“恐惧的纪念碑”并没有为统治者战胜恐惧,崇祯皇帝上吊时,指望长城了吗?

当我们平心静气、实事求是地看待长城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旁观者的伏尔泰眼光的尖锐和深刻。他说长城不能证明中华民族的卓越才智,言外之意,中华民族是还有一些能证明其聪明才智的东西的。例如都江堰和这个伟大水利工程旁边立的一块写有“深淘滩低作堰”铭文的纪念碑,就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的才智。“低作堰”不仅仅是水利原则,更是治国之大智慧!而历代统治者不具备这种卓越的才智,一个劲儿地打墙作堰,用恐惧的堵塞来对待一切祸水,岂不悲哉!

主题点评

“兼听刚明,偏信则暗”,这句富含人生哲理的古代格言,一直为后来者指点着思考的迷律。然而,自唐代以来,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的封建君主一直大有人在;以昏庸误国,最终不得独善其身的也不在少数。何以至此?其原因在于为名、利、色、情所惑也。耳熟能详的“忠言逆耳”之说,究竟有几人能躬行不悖?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听恭顺话舒心,受阿谀奉承而陶醉。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所面对的一切?这种思想的劣根性长期以来麻痹了一些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思考力,甚至我们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时,仍高喊着“超英赶美”。

本文作者从“兼听”外国人对中国长城的异论之后,能够以敏锐、清醒的眼光再看旧事物,以科学分析的头脑重新审视传统的认知观,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因而激活了自己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头脑,写出了超凡脱俗的主题文章。

选材点评

这篇杂文在选材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眼光。首先,关于对中国长城的评价,一直是正面褒扬性的文字居多。长城一直被看作中华古代文明的骄傲。

然而,作者却能站在旁观的位置、从全新的角度看长城,从而提出与世俗迥异的新见解。为了阐释并证明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作者不得不把选材视角调整到历史的过去时空,让史实本身告诉人们长城本身的实际作用,在对事实的分析中,古人修长城的功过毁誉不言自明。

布局点评

文章的开头引用伏尔泰的名言开头,直接引出本文的话题――对“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的看法。接着按照习惯性思维方式,指出了伏尔泰言论的“悖谬”,指出在国人眼里长城“已经神圣得不能再神圣”的通论。

中间部分,作者以“长城到底是什么”过渡,接下来运用了大量文字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共分三个小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作者以大量史实为论据,分别论证了:“长城是中国古老的封建统治者用老百姓的血肉筑成的护权的土围子”;“长城是劳民伤财的无效工程、无效劳动”;“长城挡不住兄弟们的楚汉相争;王朝的内部腐败和崩溃使得长城只具有旅游价值。长城更挡不住真正的外族入侵。”在论证分析后得出结论:“花了数不清的钱,死了数不清的人,筑了一堵无用的墙。”

结尾部分,作者从长城说到都江堰,引申到再看中国人的智慧,并对像都江堰这样的“治国之大智慧”深表赞美之情,主题的内涵充分昭显。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引用伏尔泰的格言对揭示文章题旨,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并论证主题起了很好作用。

文章以事实为论据并辅以必要的说理,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阐明了见解,增强了说服力。

微瑕指正

本文作者主要着眼于长城的实用价值,而忽略了长城的精神内涵。如果用历史眼光看长城,其褒贬还有失当之处。

伏尔泰名言篇8

由于人类受太阳滋润多多,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把无限讴歌慷慨地奉献给它,最经典和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意大利著名咏叹调《我的太阳》。

从人类自身需要说,我们也确实无法想象没有太阳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因此人类文明的开始就对太阳充满了崇敬感和敬畏之情。早期埃及、以色列奉太阳为神明,便有了太阳教。太阳固然重要,却无法思考,也就不能产生思想。一个有思想又拥有太阳般神明的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惊天动地的伟人。据说德国人尼采曾以太阳自诩,结果他疯了。看来,哲学家最好不要染上政治家的习气,由于不具备政治家的皮糙肉厚,稍一出格,往往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在本文中闪亮登场的太阳是一颗西方太阳,他不仅是太阳,而且还是太阳中的王,史称“太阳王”,他就是路易十四。正是在他的手上,把一个羸弱落后的法兰西一举锤炼成强大的帝国。

在法国历史里,路易十四极富盛名和威望,他长达72年的在位历史,是人类历史中国王在位时间最长的之一,超过了中国所有的帝王。据确信资料,中国历史上确切在位时间最长、统治全中国的皇帝乃康熙和乾隆祖孙俩,前者当了61年皇帝,后者为了表示对祖父的尊重,在统治了60年后宣告退位,之后又活了三年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人世。仅此,也足以炫耀一把。在中国一个尚且拥有强大统治力并且自动离开皇位的,确实绝无仅有。退位之后,他依然惺惺作态、扭扭捏捏地实际控制着庞大的帝国。由此,康乾二世又被称作“盛世”,但如此盛世,我们在整个大清统治时期里,却找不到一个响当当的思想家,这是一个被龚自珍斥为“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的社会,相比路易十四时代可谓大相径庭,反差强烈。

路易十四的统治是法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他为法兰西缔造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与繁华,并且使后人对他的时代给出了毫无节制的赞美,这其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当属《路易十四时代》,而为这个时下见证的不是别人,正是启蒙运动重要精神领袖之一、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

鉴于伏尔泰本人在思想史上所拥有的巨大声望,他对路易十四的书写就更值得加以重视,我们将通过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片断,看看路易十四是如何苦心孤诣地缔造了一个强大的法兰西的,在创建伟业过程中,他处处显示出高超的专制手段。

路易十四的父亲路易十三是个不太成功的国王,为了逃避繁琐的政务,总是将工作交给首相去处理,他就是历史上著名铁血首相黎塞留。首相铁血,对王室忠心耿耿,尽职尽力,全力树立王室的尊严。但铁血往往意味着暴政,他为法国社会生活变动埋下的祸根,直到引发法国大革命。

黎塞留死后,法国王室启用了马扎然,马扎然固然聪明机智,对国王也不缺乏忠心,然而私欲却远远超过了黎塞留,他没有继承黎塞留的清廉,却继承了黎塞留的严苛。马扎然当上首相不久,路易十三也于1643年去世,继承王位的正是路易十四。不过,这时他才是一个年仅5岁的小孩,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处处受制于人,听人摆布。投石党运动爆发后,曾逼迫年幼的国王两次出逃巴黎。正是这样离乱生活,培养了小国王刚毅果敢的性格,使他认识到,只有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确保自己以及国家稳定,哪怕代价再大也在所不惜。

最初暴露他高度政治野心的是在其登基仪式上。由于投石党运动,本该在登基时举行的涂油仪式一直推迟到1654年,这时的路易十四已经是一个16岁的翩翩少年。年轻并不等于没野心。在他看来,祖宗从来就不足效法的,过去列祖列宗都是站着进行仪式以示对教廷的尊重,可是路易十四却坐了下来。这个小小的变化,使人察觉到了这个年轻国王的勃勃野心,果然,他亲政以后即表现出了强硬的作风。

1661年3月,马扎然去世,23岁的路易十四开始亲政。执政伊始,他就表现出自己强悍的一面,那些习惯向首相汇报工作的大臣们,在马扎然死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于是询问国王:“我们今后有事找谁?”他回答:“找我。”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设置过首相的位置。亲政当年,法国大使与西班牙大使为争礼节上的居先权发生冲突,法国大使受到一些委屈。原本不大的一件事,路易十四却立刻表示将对西班牙发动战争,吓得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派人当着各国驻法大使面前宣布:“西班牙大使今后将不再和法国大使竞争。”此后,他于1662年购买了英属的敦刻尔克,并且武装了这个城市,使之成为战争中的桥头堡;1663年强迫洛林公爵割让马尔萨尔要塞;1664年帮助德国人打败了土耳其;1665年又帮助葡萄牙在战场上战胜了西班牙。仅仅亲政4年,他就做出了一系列不同凡响的动作,伏尔泰说他:“甚至还未兴师征伐,就已被视为好战喜征、手段灵活的君主,他甚至还未发动战争,欧洲就已经对他心存恐惧。”在国内,大约是为了报复在投石党运动中遭受的屈辱,他对高等法院大动干戈,取消各地终审法庭,规定他们不得讨论和表决国王的敕令,免去或流放对自己不忠诚的法官,这样,能够掣肘他的司法体系遭到了破坏。此外,他还停止召开三级会议,立法系统也失去了作用,国王就是法律。在法国,他可以为所欲为了。

战争是路易十四成为欧洲霸主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亲政的54年中,法国处于战争状态长达31年,他开打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是“王后权利战争”,又叫“遗产争夺战”。

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泰蕾丝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与首任妻子、路易十三的妹妹所生的女儿,同时也就是路易十四的姑表妹,菲利浦四世既是他的姑父也是他的岳父,这是一场典型欧洲式家族婚姻。菲利普四世在女儿出嫁时允诺了一笔丰厚嫁妆,国王去世,法国提出了继承遗产的要求,结果却遭到西班牙的拒绝,因为在玛丽·泰蕾丝出嫁时“并没有规定把任何城市作为公主的嫁妆”。但路易十四的野心勃发,挥兵入侵西班牙,强迫西班牙割让了大量城市和土地。

由于在战争中荷兰支持了西班牙,路易十四把一腔怒火发泄在这个蕞尔小国身上,率兵入侵荷兰,却遭到荷兰顽强抵抗,使对荷战争打了7年之久。当然,最终获得战争胜利还是路易十四。战争的胜利使得路易十四的威望如日中天,他专制,全法国也陷入信奉专制的狂潮中。

专制帝王的特征就是好折腾,只有折腾才能增加自己的权威,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很显然,路易十四对平静的生活丝毫不感兴趣,1685年,他做出一个惊人举动是废除《南特敕令》,其结果不仅导致宗教争端,还使欧洲反法同盟建立。《南特敕令》的历史背景是法国的天主教和新教冲突,导致多次宗教战争,特别在胡格诺战争中,大量胡格诺教派信徒遭到屠杀,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颁布这个敕令,规定了法国国民有信仰自由,是欧洲第一个实行宗教宽容的法令,起到宗教和解作用,具有进步意义。新教的产生不仅对瓦解中世纪起到推动作用,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也起到催生作用,路易十四的举动显然是文明的倒退,因此引起许多国家的共同反对。

宗教宽容、宗教和解是欧洲在经过近千年宗教专制下才换取的一个重要经验,宗教权力不能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但世俗权力也不能剥夺人们信仰的自由。信仰,关涉人心,任何通过强制力的简单限制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患。路易十四固然专制,但专制永远限制不了人们喜爱自由的灵魂,废除《南特敕令》使得大批法国优秀男女出逃,“五十多万新教徒逃避路易十四的迫害,带着他们的技艺和对法国国王的仇恨逃离法国,成了法国的新敌,并将在全欧进一步煽动已经受到怂恿进行战争的强国”。他们把自己积累的财富和经验带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反对法国的重要力量,法国固然不会因此在一夜之间衰败,却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敌人。专制可以在表面上换取一时的稳定,而其后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造成更严重的动荡。法国成了欧洲公敌。路易十四的滑头之处在于,宗教对于他不仅是种信仰,也是自己专制统治的工具,他“一方面是迫害法国新教徒,因为他认为应该使之于己无害,但另一方面却暗中保护匈牙利境内的新教徒和造反者,因为这些人能为他效劳”。

废除《南特敕令》给路易十四带来的不仅是长远祸害,连暂时的稳定也没得到,但对于专制者而言,“稳定”原本就是借口,真正压倒一切的是权力,权力才是一切,它可以保证让自己这个“太阳”可以继续、并且持续不断地发出光芒。

进入18世纪,路易十四渐入老年,可他人老心不老,扩张的野心一刻也没有消停过。这次他所觊觎的是西班牙。由于波旁家族与西班牙王室存在姻亲关系,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的去世将使法国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同时还将继承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半个意大利和荷兰的统治。为不使王位落入好战的路易十四手中,从而破坏欧洲的既有格局,围绕西班牙王位,整个欧洲纷纷卷入一场阴谋之中,上演了一部精彩的人类阴谋战,不停地谈判、签约、威胁、恐吓、战争。

在伏尔泰笔下,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天空不仅能掉馅饼,而且还能掉西班牙。通过法国驻西班牙大使,骗取了垂死的查理二世信任,结果路易十四的孙子轻而易举成为西班牙的国王,即菲利普五世。法国的行为引起了全欧洲的愤怒和恐慌,他们对法国群起而攻之。这时的法国已不再是17世纪中期的法国,路易十四的阳光仅剩下一抹余辉,经过长达11年的交战,虽然法国继承了西班牙王位,但两国宣布永远不得合并。这场长达11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过去占领的地区几乎全部吐出,法国又回到了从前。正如历史学家尖锐地指出:路易用“胜利榨尽了法国的生命”。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法国丧失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同时丧失了海权,法国经济也陷入崩溃。

路易十四在一片黯然和萧条中走到了生命的最后,1715年9月1日,77岁高龄、在位长达72年的路易十四去世,太阳的光辉随着他生命消逝收敛了最后的光芒,法国为这位老国王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临终前,路易十四对自己曾孙、即将即位的路易十五说:“你不久就要成为一个伟大王国的国王。我特别嘱咐你:别忘记你对上帝应尽的职责。要记住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赐。要尽力同邻国和睦相处。我过去太爱战争。这一点你不要学我。也不要像我那样过度挥霍。遇事要多征求意见。要力求了解哪个意见最好,并且照办。要尽快减轻百姓负担,完成我不幸尚未完成的事业。”有意思的是,路易十五这时也仅是个年仅6岁的孩子,而在他后来59年的王位中,所继承曾祖的“事业”就是把法国搞垮。当他在1774年去世时,法国已经到了大革命的前夜。

战争并不是路易十四的唯一“功绩”,他“赞助”了著名的古典文艺时代,他的时代也是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时代。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的文化艺术达到了欧洲的最高水准:哲学上有笛卡尔、帕斯卡尔;在文学艺术上更加群星璀璨,有高乃依、拉辛、拉·封丹、莫里哀、博絮埃、塞瓦涅夫人等;他于1661年开始修建著名的凡尔赛宫,直到1689年才告全面竣工,成为欧洲最宏大、豪华的皇宫;在1661年成立了舞蹈院、1663年改组了皇家绘画雕塑院、1666年成立了罗马法兰西学院和科学院,于1671年成立了建筑学院,同年,将歌剧院改为皇家音乐院。国王通过这些院所,对艺术家们进行犒赏、资助,艺术家们则以最优秀的作品给国王带来满意的报答,并将国王伟大的名字放在其作品首页,借此向国王表示崇高敬意。巴黎成为欧洲的中心。那个时代人都以为国王效劳为荣耀,他们花钱向国王购买职位,以获得为他服务的机会,国王则巧立名目设置各式各样的官衔,然后将其卖掉,这些卖官的钱则用于战争。国王曾经对罗什富科公爵说:“我作为您的朋友,祝贺您得到我作为您的国王授予您御衣大师的职务。”看来,大师并不具有什么重大象征意义,花钱也能买到。

在路易十四去世后,伏尔泰不禁叹息道:“大自然似乎休闲了!”

《路易十四时代》一书里到处充斥着伏尔泰对国王的赞美,浓墨重彩,不啬溢美之词,除了路易十四伟大,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的成就,这导致了伏尔泰的历史观遭到后人强烈批评。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无论在英国,无论在世界上其他各国,对于美术设置的支持,找不到有像法国一样的。无论什么地方,差不多都有大学;可是只有在法国能找到那些对于天文学的、对于数学各个部门的、对于医学的、对于古代文物搜集的、对于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有利的奖励,路易十四由于一切这样的创立而使他名垂不朽……”他写此信,正是第一次从巴士底狱获释、流放英国的时候。这封信已经表露了作者对路易十四时代的深切怀念。

伏尔泰名言篇9

2011赛季的维泰尔和红牛来自于火星,而2012赛季,他们终于回归到了地球。只是少了“火星车”的助力,维泰尔和红牛的卫冕之路变得十分艰难。维泰尔在已经结束的13场分站赛中,只有1个冠军奖杯入账,这让觊觎总冠军奖杯的各路群雄开始蠢蠢欲动。阿隆索的个人魅力毋庸置疑,即使是F2012不怎么给力,仍拿下3站冠军。而迈凯轮“双顿”则借助于“直鼻子”MP4-27的速度优势,夺得了5站胜利。加上队友韦伯和扮演着黑马角色的罗斯博格及马尔多纳多的瓜分,积分榜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2012赛季已经进入了后半程,留给维泰尔的时间和可以拿到的积分也越来越少,年轻的德国人将如何为渐渐远去的“三冠”而战呢?

排位窜出黑马,正赛充满玄机

不管怎样,新加坡一役都将成为关键的一战。在剩下的7场分站赛中,每一场的积分变化都足以让积分榜上的名次更加纠结。围场内,谁的压力都不轻,而维泰尔和红牛更是“重中之重”。对于红牛而言,蒙扎的一分未得是其在本赛季遭受的最大打击,RB8的不稳定性让全队上下的情绪都陷入了低谷,“饮料公司”能否拼得过迈凯轮这样老牌的汽车强队成为围场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对于维泰尔,人们则开始猜测,最年轻的“双冠王”会不会昙花一现,巅峰之后陷入低谷。

在新加坡,排位赛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除了2008赛季,近几年的冠军得主都是杆位获得者。所幸维泰尔在练习赛中,状态有所回归,拿到最快成绩,成为杆位的热门人选。但在Q3,维泰尔的速度却无法跟上汉密尔顿,让他更郁闷的是,前面竟然“意外”地冒出了一个马尔多纳多。虽说排位不怎么完美,但好在第2排发车也还说的过去。新加坡是典型的街道战,加之夜赛和由“汽车上墙”引发安全车的频繁光顾,正赛依旧充满玄机。

汉密尔顿退赛,维泰尔扫清障碍

强势夺下杆位的汉密尔顿是维泰尔在正赛中最大的“敌人”,迈凯轮的速度优势无可置疑。发车后,汉密尔顿顺利保住了自己的领先优势,而维泰尔则利用马尔多纳多在2号弯的失误前进一位,追至汉密尔顿身后。此后,维泰尔开始追击,5圈后,汉密尔顿仍领先维泰尔1.8s。但此时良机不期而至,第23圈,处于领先优势的汉密尔顿突然在5号弯前停了下来,原来是其赛车卡在了空挡位置,变速器故障!汉密尔顿无奈退赛,维泰尔除去了“心头大患”。此后,他再也没有给其他对手任何超越自己的机会,一路保持领先之姿,最终如愿收获新加坡大奖赛的桂冠。

久违的胜利让年轻的德国小将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们并未拥有最快的速度,但是我们仍然赢得了比赛,我非常高兴!”而汉密尔顿则失望之极,“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但是好的一面是我们所展现出来的速度。我们会继续尝试赢下后面的几场比赛,”汉密尔顿说道, “我永远也不会放弃。”

伏尔泰名言篇10

1、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2、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富兰克林

3、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

4、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泰戈尔

5、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像。—— 伏契克

6、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

7、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 屠格涅夫

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9、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 卡耐基

10、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车尔尼雪夫斯基

1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

12、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1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4、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15、沉默较之言不由衷的话更有益于社交。—— 蒙 田

16、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鲁迅

17、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华盛顿

18、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拿破仑

19、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20、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21、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鸠

22、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 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2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6、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27、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28、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 —— 毕达哥拉斯

29、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着的弱点。 —— 但 丁

30、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31、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 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谟克里特

32、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爱因斯坦()

33、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34、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 罗曼·罗兰

35、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36、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