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13 21:41:1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1

最是⑤一年春好处,绝胜⑥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呈:送给。②张十八员外:诗人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③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这里指京城的街道。④酥:酥油。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⑤最是:正是。 ⑥绝胜:远远胜过,抵得上。

【品析】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句描绘出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犹如是妙手丹青把早春的自然美转化成了艺术美。

首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春雨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小雨的特点。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及时与可贵。大地经过严冬的孕育,万物正在复苏萌生,就在此时,春雨来了;更妙的是诗人又把这滋润万物的及时春雨比作“酥”,让人在阅读回味的过程中仿佛也深深地被春雨陶醉了。

第二句写草沾春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的手法,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诗人定点观察,遥看“草色”,只见春草刚刚发芽,远远望去,一片绿意萌动。加上小草经过春雨的洗涤,“草色”真是有点让人心生怜意,不知不觉走近了细细端详,不曾想,走近之后才发现:草色若有若无,只有稀疏、矮小的春草贪婪地吮吸着珍贵的春雨。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诗人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此时,作者心中已满是对早春美景的雕琢与赞誉,哪是一个“最”字能表现得了的呢!于是,作者便把这如诗如画的早春巧妙地加以修饰,用“绝胜烟柳满皇都”来做个对比。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烟柳满都固然是景色明媚,但已是暮春季节,春光将逝。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赞美了报春的小草,更赞美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诗人在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这种潜在的早春美。

此诗景中有情、有理,寓意深刻,加上如妙手丹青的表现手法,难怪会千古传诵了。

【真题链接】

1.(2011吉林长春卷)古人说:“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

, 。

2.(2011广西柳州卷)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2011贵州毕节卷)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2

【春之序曲】

每一个四季,每一个生命,都经历着从挣扎着出生到懵然的觉醒,而后再一次的从繁荣到萧suǒ,又从萧索到新生的呢?经过了各式各样的匆匆,也经过了各式各样的冷暖,穿皮衣的日子,挤人潮的日子;提着大包小包,不知为什么不能众醉独醒,而只能随俗奔忙的日子,春节这一天,骤然间,一切静止,大概是岁月蜕变到了顶点吧?回到家里升起一些炉火,点亮一些烛光,在门前或各个角落,张贴一些生命的象征,宣告挣扎的决心,祝dǎo生命的持续与繁华。接着,在醇酒一般浓浓的醉意中,忽然那一切的挣扎与戒备都解除了。街上再度有了车声,人踪再度从疏落到繁盛。外面的大树摆脱了岁暮的枯黄,和枝上的桃枝一起zhàn出了新叶。日历一下子就要跨到三月,一个新的奔fù,在轨道上已经进行好一阵子了,而你在这个蜕变的季节里梦游着。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1懵然( ) 2骤然( ) 3蜕变( ) 4醇酒(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萧suǒ( ) 2祝dǎo( ) 3zhàn( )出 4奔fù( )

3.我国春节家家户户有贴春联的习俗,文中哪处显示了这一习俗以及它的意义。(3分)

【春之牛联】

4.今年是牛年,有一幅对联上联写的是“横心誓扫官仓鼠”,请说出上联的意思:

(2分)

5.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下联必须含有一个“牛”字。(3分)

上联:横心誓扫官仓鼠

下联:

【春之诗词】

6.填写“春”的诗句:(8分)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 。

2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水—— ,画船听雨眠。

4春风—— ,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 。

6春景—— ,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

8春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

7.春诗赏析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情景再现题:(3分)

请描绘出“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必须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2品味赏析题:(3分)

说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好处。

3比较鉴赏题:(4分)

请比较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春之怀古】

春之怀古(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的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嘟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没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企盼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一段故事:《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当他们惊讶地奔走相告的时侯,他们决定将嘴撅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都有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叽叽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喋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之间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8.在文中“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的后面,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境一致。(3分)

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

9. 文中反复出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有什么含义?(3分)

10.联系全文,体会文题“春之怀古”中的“怀”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NextPage]

【春之连动】

11.找出下面学生习作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4分)

1三月的石城是春天的季节,2万物复苏在一派春光明媚中,3踏着刚刚萌芽的春草,4听着春风的歌谣,5看着春天里的一幅幅绚丽的画卷,6我带着春天般轻柔愉悦的心情,漫步在小桃源。7这城,是我最美丽的家园。

1病句: (写序号)改正:

2病句: (写序号)改正:

12.如果你是播音员,根据下表简要介绍南京地区最近几日天气变化的特点及你的建议。(4分)

日 期阴 晴温 度风 力

2月23日白天阴有时有小雨最低温度:4℃----5℃

温度:8℃--- 9℃ 偏东风4-5级

阵风6级

2月25日夜里到明天阴有小到中雨 局部大雨最低温度:4℃----5℃

温度:6℃--- 7℃ 东北风4-5级

阵风6级

2月27日夜里到明天阴有中雨 局部大雨最低温度:0----1℃

温度:4℃--- 5℃ 东北风2-3级

阵风4级

南京市气象局2009年2月的南京地区天气预报 :

13.联欢晚会的开场白,是欢乐盛宴的头道菜,作为主持人,请你为班级春节联欢晚会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8分)

1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1. (4分)1懵(měng ) 2骤( zhòu ) 3蜕(tuì ) 4醇( chún )

2.(4分)1suǒ(索 ) 2dǎo(祷 ) 3zhàn( 绽 ) 4fù( 赴 )

3. (3分)在门前或各个角落,张贴一些生命的象征,宣告挣扎的决心,祝祷生命的持续与繁华

答到“在门前或各个角落”得1分,答全“张贴一些生命的象征,宣告挣扎的决心,祝祷生命的持续与繁华”3句得2分,少一句扣1分,多答不扣分。

4.(2分)大力惩处贪污受贿的人

5.(3分) 下联:1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埋头乐作老黄牛 (参考)

6.(8分)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4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春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春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1(3分) 略

2(3分) 1形象写出小草刚刚生长的状态 2通过小草写出了早春的特点3通过由远及近视角转换,写出了诗人独特的发现。4道出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的情境。……(打出三点即可,也鼓励创新答案)

3(4分)

相同点:1都是描写早春的景色2都写到了出生的草3都表达了喜悦之情(答出两点得2分)

不同点:1《春雪》运用描写的表现手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除描写外,还运用了议论。2《春雪》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在议论中运用对比的修辞,突出了早春的妙处。

8.(3分)一双奔跑的腿猛然感到的血脉奔流(参考)

9. (3分)1过去的春天是美好的 2强调了春天应该是如此的美好

10.(4分)1 对过去美丽春天的赞美和留恋,2对美好春天失落和惆怅 3暗含对美好春天在现代文明中的旁落而无限感慨。(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11.(4分)

1病句: 1 (写序号)改正:三月的石城是美丽的花园或石城的三月是春天的季节 病句: 3 (写序号)改正:踏着刚刚萌芽的春草或踏着刚刚新生的春草

12.(4分)

1南京市近来几天,天气变化反常,持续小到中雨,气温转冷。

2 要添加衣物,注意保暖,出行带好雨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3

(一)、鉴赏诗歌的内容

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清代,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

1、写景抒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的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达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引发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这九种景色全是名词,没有用一个动词,却巧妙的连缀在了一起,构成秋郊图,句句写景,却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与乡思。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咏物言志:如于谦的《咏煤炭》,首联诗人以“乌金”、“阳和”借指煤炭,足见诗人对所咏物之喜爱,并极言其埋藏之深,储藏热量之大。颔联“爝火燃回春浩浩”一句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颈联象征意义丰富,寓意甘于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尾联诗人借所咏之物表达了为了老百姓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燃烧自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致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丹心。

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4、怀古咏史:如杜牧的《赤壁》。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二)、鉴赏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

1、惜别之情: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一、二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借景抒情,“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三、四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哀婉之情。

2、思乡之情:如王维的《杂诗》,开篇连用两个“故乡”,看似重复,实则形神毕现地表达了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所谓“故乡事”,包括宗族家眷、邻里乡情、风物民俗等等,应该很多很多,可诗中只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为什么“我”惟独眷恋着“倚窗前”的寒梅呢?人的思乡之情,往往是和那些跟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相联系的。这里的寒梅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了,它已被诗化、典型化了,成为了一个意象。诗人正是通过“寒梅”这个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全诗以白描的手法,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3、报国之情: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前四句写落日前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咏景之情: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两句写景,诗人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了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用皇都烟柳的暮春作陪衬,突出了早春最美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1、语言的锤炼

古人讲究炼字,曾有“推敲”的故事流传至今,因此,我们再鉴赏诗歌时应抓住关键的字进行赏析。如赵师秀的《约客》,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第三句虽是点题,却是平平带过,带出了第四句这一绝妙佳句。主人是准备和客人对弈来度过这漫长的梅雨之夜的,然而却迟迟不见人来,无意间手拿一颗棋子在棋盘上敲,也不知敲了多长时间,又不知有多轻多重,竟震“落”了“灯花”,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这里面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从一个“敲”字中流露出来。

2、修辞的巧用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修辞来增加诗歌的艺术张力,如比喻、夸张、对比、双关、反复、设问、借代等等。有些诗歌不仅用一种修辞手法,有时候在一首诗中,甚至是一句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全词不过四十字,便用了五种修辞手法。其一,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瘦”,常用以称道人和动物,而这里却用来写夜雨后海棠花的叶和花,形象生动。其二,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红”,是叶和花的颜色,这里用以代指海棠的叶和花,自然贴切。其三,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其四,反复。“知否?知否?”一再叮咛,强调要仔细考究,别走马观花。其五,隐喻。“(海棠花)应是(变成了)绿肥红瘦”。喻意新颖别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蒙蒙细雨洒落在长安的大街上,这轻柔细润如酥油一般的小雨,悄悄地提醒着人们:春天来了。当你放眼向郊外远望的时候,到处是一片片新绿,当你兴冲冲地赶到近前,想要好好观赏一番时,那绿色却反而消失不见了――草儿虽然开始返青了,但毕竟还太小、太嫩呢。这正是一年里春光最好的时节,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皇都晚春!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诗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这首小诗,诗人只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诗作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的寂静、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了万里晴空。

解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因王叔文案被贬朗州后所作。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开阔明丽的景象,反映出了诗人乐观的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于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家词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作了铺垫。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胜春朝”,一个“春”字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反映出诗人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振翅冲破云霄,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自己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之情。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那凌云的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飞上了云霄,展示了诗人“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诗人以“鹤”自喻,视“鹤”为不屈的化身,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一个“排”字,使诗人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活力,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5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广东省广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内蒙古赤峰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儿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5、(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6、(山东省淄博市)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面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7、(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浙江省温州市)古诗文阅读

送友人

薛 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四川省乐山市)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0、(浙江省金华市)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江西省)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3、(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早梅

[唐]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14、(湖北省仙桃市)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面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

15、(山东省菏泽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6、(浙江省嘉兴市)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7、(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18、(湖北省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一(2)题。

【甲】 绝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__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贵州省遵义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20、(海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高、直、陡、险(答出两点即可)

(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2、(1)示例:“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①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途渺茫时,往往会绝处逢生。这两句诗,道出世间事物变化的哲理,超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因而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②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教育后人要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③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3、(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感的形象。

4、(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2)绿杨阴里白沙堤(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5、(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7、(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2)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9、(1)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2)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0、(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11、(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

(2)凄清孤寂。寂寞幽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12、(1)上阕写待月的心情下阕写赏月

(2)桂花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13、(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14、(1)望西都,意踌躇。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对即可。)

15、(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16、(1)巢空、闲行 (2)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17、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18、(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2)拟人化 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景(未来景)

19、(1)词语:愁(愁杀)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6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应先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应试技巧训练。

一、站在一个高度俯瞰诗词

(1)诗词的题目是了解诗歌的窗户,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词。诗词的题目往往告诉人们诗歌的内容,如,2012年红河州卷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明内容是射猎,描写的是打猎时的壮阔场景。昆明市2012年中考卷的《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自己的百感交集。确定了诗的内容,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诗词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如,2012年西双版纳卷,陆游的《游山西村》,抓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涵的哲理,可以起到提纲挈领、迁移发动全身的作用。

(3)抓词语的隐含信息,诗词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2012年大理等8州卷的《闻雁》,“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表面写的是淮南下着秋雨的夜晚,听到大雁的声音,实质是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鸣声,诗人的思乡愁绪更浓了。

(4)典故有特定的内涵,对整体把握全诗是大有裨益的。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传达出的新的含义。如,2012年红河州中考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射天狼”指抗击入侵的西夏军队,词人借助典故,抒发了自己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5)风格,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是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李贺的雄浑奇特,王昌龄的雄壮豪迈,等等。不同类型的诗也有不同的风格,能准确把握不同的诗歌风格,更能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6)灵活运用古诗词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鉴赏术语一般有:评价主旨方面的,有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方面的,有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等;语言风格方面的,有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舒缓、雄健、深厚等。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能提高答题的质量。

二、做好答题技巧训练

(1)词语赏析类。

红河州卷第8题,“统摄全篇的一个字是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类。

昭通市卷第9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西双版纳州卷第9题1小题,《游山西村》“颔联蕴涵了怎样的哲理?”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迪和思考。

(3)主旨情感类。

昭通市卷第9题,画线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玉溪市卷第9题,《客晓》第2小题 “请分析三四句写景的作用?”红河州卷第9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等)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4)想象描述类。

曲靖市卷《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10题,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7

在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中,瓷器作为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具,无论在宫廷贵族中,还是在民间都大量使用,而且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与之相关的器具也同样是极具文化内涵,清代康熙时期的十二月花神杯就是这种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的一代名品。

清康熙时期政权逐步稳定,景德镇御窑厂也逐渐恢复了其往日的辉煌,创烧了具有本朝风格的重要产品――五彩瓷器,它从明代万历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色彩更加丰富,有红、黄、绿、蓝、黑、紫、金等,一改传统以青花相配色的青花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明代嘉靖、万历五彩中的青花。康熙五彩在官窑、民窑都有生产,由于多仿古之作,所以又称为古彩。品种又有白地五彩、青花五彩、豆青地五彩、米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等,十分丰富。无论在造型还是色彩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色调风格。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正是代表康熙五彩最高水平的创新之作。

十二月花神杯,顾名思义,即十二个杯子为一套,每一个杯子上绘象征十二个月中某一月的应时花卉。其实溯其源流,瓷器中的套具大约在东晋时已经流行,当时按生活习惯和不同的需要,将日用瓷器中的不同品种配套组合,如把杯、壶、盏托等作为一组茶具,但当时组合的品种还比较少。套具日益丰富的时期要数明、清两代,其中最多的可达二百件一套。将十二月的应时花卉用于成套的瓷杯之上,在康熙年间开始流行,是宫廷重要宴饮活动中为皇帝本人专门准备的酒杯,十二月花神杯除了有五彩,还有青花和珐琅彩等品种。

十二月花神杯即分别以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芙蓉、月季和梅花为十二个月主题,一花一月,并配以相应诗文,每杯一花一诗,并落“赏”字于诗尾,是集制瓷工艺、书画、诗、印于一体的一代官窑名品。人们之所以称为“花神杯”,是因每只杯上的花卉按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每月各指代一个花神,并与历史上的十二个著名的贤淑女性相对应,具体应为:正月梅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兰草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月季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将古代的贤女比作花神也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其实在我国民间也流传有每年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的生日,自古就有“花朝节”,又称“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该节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流行最盛。由于武则天嗜花成癖,从官府到民间都极力仿效、流行花朝节活动。因此,当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并将后两者连称为“花朝月夕”。清朝康雍乾年间,“花朝节”也十分流行,每逢二月十五日宫廷依然保留祭花神和剪彩赏红等传统习俗,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处都建有花神庙。花神杯也是根据传统花朝节的传说,选取百花中代表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令花卉绘制而成。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温暖湿润程度差异很大,许多花卉不为南北共有,因此流传的十二月令花也因地而异。江南等地流传的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腊月水仙。而康熙朝十二花神杯所用花卉与后来乾隆时期承德所建花神庙(即“汇万总春之庙”)中供奉的十二花神种类、顺序一致,皆为北方所熟悉喜爱的花卉,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从现有传世品看,无论是绘画还是制胎,花神杯都是康熙官窑的工艺高峰,由于全套件数较多,所以至今能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这种康熙时期的花神杯,不管是五彩的,还是青花的品种,尤其是成套的,是很难见到的,尽显珍贵。一般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会上,偶尔会有失群的单只康熙花神杯出现,在今年5月,北京保利公司的一只康熙五彩花神杯以40.32万元人民币成交。还有一只康熙青花花神杯在去年的嘉德四季的一场拍卖会上更是以44.8万的高价成交。回首10年前,1998年8月中国嘉德公司以26.95万人民币成交一只康熙五彩花神杯;2004年11月又上拍六只康熙青花花神杯,最终以165万元人民币成交。由此不难看出,10年间,康熙花神杯的价格走势强劲,从均价20至30万上涨到40万以上,同时也证明了投资三代官窑瓷器的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投资收藏一代官窑名品才真正具有收藏、保值和增值的可能。遍查康熙花神杯拍卖历史,天津文物公司曾在1996年春的拍卖会上拍卖过整套12只的五彩花神杯,当时以底价3万元起拍,经过50多回合的竞价,最终以当时的天价189万元人民币成交,现在看来可能觉得并不昂贵,但在当时却也成为当年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天价之一,当时买走这套花神杯的是浙江的一位收藏家,后来辗转几人之手,目前被一位美籍华人所收藏,时至今日,物以稀为贵,整套康熙花神杯的价值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目前全国现存整套的这种十二月花神杯,大都收藏在国有博物馆中,除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数套外,河南省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开封博物馆等都有成套的五彩十二花神杯,南京博物院有一套青花十二花卉杯。由于它的名贵,后世仿品也很多,清雍正朝时就已有同类仿品出现,但器形较之更加俊俏。不同品种,所绘花卉,纹饰倍加清晰,色彩浓淡有致、精细程度与康熙时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雍正时的十二月花卉杯现存成组数量很少。乾隆时期仅有梅花或兰花的月令花杯,做为单一的存在,很少成套存在。嘉庆、道光时虽有粉彩十二花神杯,但器形较大、粗糙不堪,实难与之相比拟。

名家精品画作因“纸”而贵

提起书画投资,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名头”,也有一些人讲究源流,还有人讲究著录,但是在不久前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有几幅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却提示投资者应该关注画作所采用的材质。

张大千在1979年创作的《晓寒冷翠图》横幅,估价22万至32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交价则达到了53.76万元。画作上,张大干采用了其擅长的泼墨技术,但并非是青山绿水精品,之所以能受到市场追捧,很重要的 个原因就是上面题识有:……年秋日得乾隆内库纸……八十叟爰。这说明张大干这幅画采用的是乾隆内库纸。从张大干的绘画作品来看,采用乾隆内库纸的作品往往都会有比较不错的成绩,像朵云轩拍卖行在1998年秋拍中推出的《松林高士》,成交价 为19.8万元,采用的也是乾隆内库纸。

好纸固然可以使得画作身价倍增,但劣纸亦能使其生辉。像徐悲鸿在1938年创作的《八步晨光》立轴,估价15万至18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5.84万元。上面的题识为:晨光含雾颇不易写,往往变为雨景,便失其趣。此八步市上购得之劣纸毫不受墨。1938年,徐悲鸿因为家庭纷争,隐居至广西北部山区河池县所属的八步镇,并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件作品就是其“八步时期”的写景之作,因为纸质不受墨,使黑白反差偏大,造成了画面如版画般的对比效果,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独具特色。

除了纸张之外,名家们还常常在特殊的材质上创作绘画。在今年北京诚轩的春拍中,齐白石在1928年创作的《铁拐李》,成交价达到了134.4万元。《铁拐李》是齐白石最喜爱的人物题材之一。他依照民间传说塑造铁拐李形象:垢面蓬头、手执铁拐,肩串葫芦,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题跋的铁拐李,总能表达不尽相同的寓意。这幅作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绘制在绫绢上,是当时用来送给湘绣名家高希舜作为绣稿用的,所以有“齐璜画笔高希舜绣工”的款识,因故未绣,原样保存至今。

在众多因“纸”而贵的名家画作中,不能不介绍的就是张大千在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屏风,其选用的泥金绢六折屏风乃20世纪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别订造。“喜屋”经常为大干在东瀛采购文房用品,本幅屏风并非一般点以金箔,而是铺足金泥绘于绢上,故色泽绚丽夺目,气派富丽堂皇,其亮丽远胜于普通金笺。据说,仅此屏风已价值两万美元,可谓用料考究,非同凡响。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又难上百倍,这就需要画家具有极高艺术功力,这也是这幅作品拍出2022万港元,成为张大千作品最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欧洲时报》

“白玉”依然是只优质股

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刷新白玉世界拍卖纪录,无疑成了最近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新闻。而在内地即将举行的2008年秋季拍卖会上,“乾隆玉”也现身中国嘉德等众多拍卖行的拍品之列。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阴影下,白玉却和股市上的众多垃圾股相反,用众多好作品和傲人的成交价证明着自己依然是只优质股。

翻看近几年国内外的玉器成交记录,创出高价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乾隆玉”,目前玉器拍卖排在前十位的大部分都是乾隆玉器。因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玉器以玉质之佳、琢工之精、器形之美、产量之高、用途之广和品种之多而著称,这 时期也是紫禁城宫廷玉器繁荣昌盛的顶点。这一时期的玉雕大多体大厚重,造型整齐对称,创造了独有的皇家气派,造就了中国玉器工艺上的巅峰。所以西方在18到19世纪习惯直接称清代玉器为“乾隆玉”。

“乾隆玉”借鉴绘画、雕刻等工艺的成就,吸收了传统的阴线、阳线、平凹、起凸、镂空、俏色及烧古等多种做工和外来艺术,加以糅合、创造,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玉器艺术,以其精雕细刻、典雅华丽的风格而独步世。

虽然到上世纪90年代,玉器特别是白玉并不很受人重视,但扎根于中国人血液中的玉文化情结却始终没有消失。所以,在短暂的衰落之后,中国的白玉文化在新世纪迎来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尤其是近三四年里,玉器收藏的火爆程度已成为继房产、股票、字画、黄金之后的又投资热点。据业内专家评估:新疆和田玉在近10年里,价格至少上涨了500倍。

尽管近期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但由于白玉起点材料的坚挺,终点优质玉器价值的稳固,相比黄金的不可确定性和股市、房市的巨大风险,收藏、投资白玉已经成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让很多事物变成垃圾股的金融风暴却促使藏玉成了热点。

新玉尚且如此,传承有序的古玉价值自不必说,而且,中国的玉文化也开始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影响。在近几次的香港拍卖市场上,玉器成交价不断创新高,而买家中有不少都是外国人。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次贷危机搅动了艺术市场

各地秋拍将陆续进行,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各国股市的连连下挫让人不免担心这会否波及今年的秋拍会。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今年秋拍高价作品可能减少,但部分藏家可能因资金窘迫等原因出售持有的艺术品,给市场增添活水,吸引买家,可能存在机会,市场将面临炒家退场、藏家进场的局面。

经济不景气,艺术品市场肯定受影响,毕竟部分高收入买家减少,但如果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也蕴藏着机会,至少对市场理性增长是有利的,甚至一批珍品可能因此面世。比如,雷曼兄弟公司CEO理查德・富德的太太凯斯琳・富德一直是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她也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理事。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不久,凯斯琳・富德宣布她将拿出价值2000万美元的16幅战后和当代艺术收藏品在11月12日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引起人们热切关注。这些作品只是富德夫人高精收藏品中的一部分,相信还有更多经典作品会在拍卖市场浮出水面,找到新归属,新藏品的出现有利于市场活跃。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低迷使今年富裕人群财富普遍出现了缩水趋势,但不少富翁把目光投向艺术品,而且只要能买得起,他们就会尽量买一些标志性的作品。据报道,在今年9月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将近四分之一的买家是第一次出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买家过去从未在苏富比购买过当代艺术品,这表明很多“新钱”准备对艺术进行投资。国内一些拍卖行今年秋拍也推陈出新,开始放弃备受冷落的当代艺术品,主打中国书画、赏石瓷杂等,将吸引部分新的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

来源:《新闻晨报》

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于近日举办的首博北京文物精品展中,有一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鼓丁三足洗,亦称鼓式洗,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径9.5厘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中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此件洗的尺寸属最大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这些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另一件充分体现钧窑以花盆最为出色的钧窑玫瑰紫葵花花盆,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底径11.5厘米。釉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会,灿若云霞。

定窑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定窑原为民窑,自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使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北宋中后期,由于定窑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中一部分产品专为官府和宫廷烧造,更多的是为民间需求而生产的。定窑遗址中,官用瓷和民用瓷器遗存在同一瓷窑遗址中的事实在山西铜川耀州窑中也有发现,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印证史料记载定窑和耀州窑烧制贡瓷的依据。由此,我们发现宋代宫廷用瓷有民窑烧造的贡瓷,也有像钧窑专设窑场,烧制御用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8

1古代诗歌对气象的关注与表现

气象描写在古诗词中最早出现并发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诗歌或以一种欣赏的闲情描写风云雨雪,或借自然气象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仅真实地记录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风雨变化,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据专家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具有一定气象意义的诗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殷其雷,在南山之侧。……殷其雷,在南山之下。”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观察并总结出雷雨形成与地形的关系,认识到雷雨是有它的发生规律的。人们由此进入一个认识气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狂风挟裹着暴雨,汹涌而至,乌云蔽空,不见天日,天空漆黑一团。紧接着雷声轰鸣,由远而近……。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暴风骤雨来临时的景象,堪称经典。

在《诗经》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诗歌共有三十几首,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幅先秦时期的自然气象图。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气象的诗歌。唐诗不仅是文化艺术的高峰,也有非常丰富的气象描写。有学者通过分析和统计《唐诗三百首》中用到云、雾、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总首数的45%;这说明唐诗中所体现出的气象类内容数量巨大。早在我国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就把物候和农时结合起来,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从那时起人们就关注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自然气象。唐代中叶诗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诗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这是诗歌中对“物候”一词的最早记载。大诗人白居易十几岁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一年一度的季节交替。诗仙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们都用自然气象描写来抒情、遣怀。刘禹锡《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以杨柳始绿来标志春天的到来。气象描写又是诗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气象描写。同是写雨,或温润如酥,或寒凉如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雨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雨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韩愈雨中的喜悦洒脱,王昌龄雨中的孤苦凄凉和李商隐雨中的迷惘缠绵,各有深味,余韵无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中有英豪之气。陆游所作《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他借雪表达一种人生思考:人生当然最好是成熟后壮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诗歌中气象描写十分丰富,尤其是唐诗创作和发展中,伴随着对气象的高度关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2气象描写在词中的审美意蕴词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9

在6月5日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收藏中国历代钱币”专场中,像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金币以319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再次刷新了中国金币拍卖的世界纪录。

中华民国十五年像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金币系1926年山天津造币厂试制,据藏家介绍,此样币当时仅铸二三枚,是供奉军阀把玩之用,该样币未见任何博物馆及其他收藏家收藏,目前仅见此枚,弥足珍贵。

清代珍邮卖了242万元

在中国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举行的邮品专场中,“华邮之王”红印花加盖暂作小字当壹圆新票(简称红印花小壹圆)拍出了242万元的高价,刷新了红印花小壹圆拍卖的世界纪录。此票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洲某集邮家的世界珍邮集中发现的,后被台湾集邮家

一件清乾隆粉彩瓷器拍价逾5000万

在嘉德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中,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一亮相就掀起高潮,从起拍价380万元开始,一路经过30多轮的激烈角逐,最后以5280万元的天价落槌。

据嘉德公司介绍,这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是著名收藏家陈清华的旧藏。

古代地图《金沙江全图》280万落槌

中国古代地图《金沙江全图》在本次嘉德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以280万元落槌,创造厂中国古代地图拍卖的最高纪录。

中国油画拍卖总成交1.227亿元

本次嘉德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拍卖会全场总成交价创下今年国内中国油画雕塑的拍卖新高。陈逸飞、艾轩、王沂东、杨飞云、李晓刚、陈衍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均拍得高价,其中《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拍出全场最高价627万元。

冷门版画拍出16万元新高版画家应天齐的四幅版画《西递村系列》近日以16万元的高价在广东某拍场拍出,创出内地木版画成交价新高。近年,版画这种在我国历史悠久、却长期遭受冷落的画种有转暖迹象:(《北京娱乐信报》)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将再度拍卖

流落海外60余年的徐悲鸿油画代表作《愚公移山》,将于6月25日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再度拍卖:此幅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曾多次转手,1999年被台湾某画廊购得;2000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行网上拍卖,油画《愚公移山》以250万元的价格被另一名台湾人得到。这次,翰海拍卖公司再度征集到这件中国美术史上的代表作品,已经引起了海内外藏家的关注:翰海公司透露:《愚公移山》将于翰海2006年春季拍卖会油画、雕塑专场拍卖,估价预计超过2000万元。香港佳士得5天成交12亿港元打破多项世界纪录

香港佳士得为期5天的拍卖会,创下逾12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刷新亚洲区拍卖会总成交额纪录。多件精品以高价成交,打破多项世界拍卖纪录,其中一件明朝的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7852万港元的高价拍卖出售,创下明朝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买家当场宣布,将这件瓷瓶赠予澳门博物馆展出。

罗芙奥春拍常玉作品卖出2933万台币

6月4日,台北罗芙奥的“20与2l世纪华人艺术”拍卖会成功举办,总成交3亿4376万台币,常玉的油画《草原漫步》以2933万台币售出,成为常玉作品在台湾拍卖场上的新高价。

李嘉存卖画 李金斗挥槌

6月5日,在大兴采育镇举行的李嘉存助学基金启动拍卖会上,李嘉存的一幅《五鹰图》拍得7万元,成为该拍卖会上最贵的一幅画。著名笑星李金斗还现场客串了一把拍卖师。在助学基金启动仪式上,李嘉存不仅现场注资,还将自己利用几个月时间创作的20余幅书画作品现场义卖,大兴区50多家企业参加竞拍。姜昆、唐杰忠等众笑星也来捧场。(《北京娱乐信报》)

7月15日“西泠春拍”杭州开槌

胡西林 焦璐颖

光阴急矣,倏地一下,就像英俊少年的一个筋斗,365天翻过去了。杭州河坊街153号“西泠拍卖”那个古老的宅门大院里,仿佛没有白天黑夜,也好像没有周末节假,一件件艺术珍品就像按了风向标似地从四面八方天南地北飞进这个古老的宅院,甄别、识文、考证,解读、欣赏、评述,让你一刻不停,让你不亦乐乎。于是,我们如期推出2006西泠春拍,七个专场1200件拍品。

中国书画近现代十位大师作品专场推出的十位大师是: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徐悲鸿、陆俨少、吴湖帆、吴冠中。

《山水四屏》是黄宾虹85岁时所作。设色纸本,各153× 40.5厘米(祥见封面)。黄宾虹晚年所作山水多为早年游历的纪游之作。他是一位长寿画家,而且是小国美术史上少数几位年越老笔越键的画家之一,纪早年游历,犹如朝花夕拾,但是境界到底不是早年可比了。黄宾虹的山水耐看,是因为透过他的笔墨我们可以看到画面背后的东西―比如这四屏,浑厚华滋的后面涵泳了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 晚年的黄宾虹作五尺对开的单幅山水我们时有所见,但作五尺对开四屏山水却极少见,画得如此之精就更为难得。想来得主维济先生(即上款主人)不是平庸之辈,当年请黄宾虹画这样的四屏山水至少得具备两个条件:修养与财力。修养不必说了,黄宾虹给他画了,而且画得这么好,已经说明问题。至于财力,1948年黄宾虹的画不是一般人请他画得起的,据其自存的这一年润例“作山水每方尺200元,若没色双款则加倍,题跋点格另议。”即以前两条计,这四屏山水当年维济先生至少出资8000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价钱了。黄宾虹说他的画50年以后才有人识,其实当年早已有人识,这个价钱已经说明问题。

此画经著名美术史论家、黄宾虹研究专家黄中秀审定,钤有“中秀审定印”。2005年第6期《荣宝斋》选作例画刊登。

《云谷菱歌图》是潘大寿28岁时的,山水精品,曾刊登于《文物天地》171期第29页、《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潘天寿》第102页。潘天寿纪念馆藏有一幅《晴峦晓色图》,尺幅、创作年代都与此作相同,被视为此作的姐妹篇。因为深藏不露,本来早就被编入大型画册《潘天寿书画集》中了《苍鹰》是潘天寿赠送赖少其的作品,赖老视为至宝,一直珍藏着。《双鸡图》作于1964年,画两只小鸡,一黑一白,憨态可掬,款题“拟个山僧而未似”、潘天寿作此画赠于其杭州国立艺专时的学生周佩华,作此款题,并非戏言,表明他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要超越前贤。正是这种胸怀,使潘天寿这一生达到了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

吴昌硕是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的骄傲。这位中国近现代顶级的艺术大师在美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2006西泠春拍有多件吴昌硕的精品献拍、《依样》是吴昌硕七十八岁时的精品,原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2卷29页有载;西泠印社出版社《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谢稚柳》第7页选作例画刊登。《神仙富贵图》是其82岁时的精品,129×56.5厘米,绘牡丹、湖石、水仙。将清平富贵合于一图,这样的寓意无论当时还是今

天都极受人欢迎;行书单行长题更为此作加料,可谓一件赏心悦目之作。此作收入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萃――艺苑珍赏》出版并作为该书封面刊登。

张大千作于1981年的《溪山过雨图》,泼彩写意,淋漓尽致,大千先生也为此作得意,与夫人徐文波女士在画前合影。此画宣纸也为大千所专用,右端中间位置隐隐约约有8.5×9厘米水印“大风堂印痕”。另外,像《仕女》、《秋山萧寺图》、《达摩图》等都是难得的大千佳构,切莫错失。

十二开设色纸本《花鸟集册》是张大干的妙品集册,该作未署年款,依风格看,大约为四十年代晚些时候所作“自题签条“大千居士墨谑”,笔墨潇散松灵,随意挥写中最见大干性情,当为买家看好。

另外像齐白石的《红叶图》、《荷塘秋影图》,徐悲鸿的《鱼鹰图》、《鹰击长空》,傅抱石的《湖上泛舟图》、《云山观瀑图》,吴冠中的《北国之春》、《花花世界》等都是大师们精心创作有些还是有出版记录的作品,值得重视。

陆俨少的《雁荡胜概图》与《雁山雨霁图》则是本次春拍陆俨少描绘雁荡山水的精品佳作。他与潘天寿一样,对于雁荡山情有独钟,一生中多次赴那儿写生作画。陆俨少绘雁荡山水为灵气使然,有一种山水崇拜的大哲情怀,故赋形设色用笔往往能尽其所能,无所计较,仿佛替天行命,为山水立传,成就一桩神圣的事。《雁荡胜概图》绘于作者70岁左右,异峰叠嶂,峭壁流泉,是陆氏山水精品,收入中国美院出版社《陆俨少画集》出版;《雁山雨霁图》云水缭绕,钟灵毓秀,笔墨中得雁荡山仙气灵气神助,令人喜爱。

专场众多的佳作让人目不暇接,难分伯仲。王震的设色屏条《四时花鸟》规模宏大,摄人心魄,各212×46.5厘米,是王震诸多传世作品中的大幅杰作、蒲华的《四季山水》水墨镜片,各近7平方尺,绘山绘水,纯以水墨染出层次,都有点睛之笔。尤其此作以四季规模出之,赏之尤为过瘾。《竹园秋色》以没骨法绘石菊,双勾填色绘翠竹,竹翠菊红,秋光灿然,是蒲作英设色花卉的佳构。

谢稚柳、陈佩秋为著名的画坛夫妇、海派大家。本次西泠春拍有多件谢、陈作品献拍,《春山图》是谢稚柳七十以后的山水精品,作于1984年。与张大千、吴湖帆一样,谢稚柳同属于现代画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位正统派山水大家,他的山水花鸟皆从唐宋入手,掺以己意而出,血脉高贵。晚年更以泼墨泼彩辅之,所作高古华丽,抢人眼目。《春山图》及十二开山水册页部属于这一时期的妙构佳作,值得藏家与投资者关注。

《书法花鸟册》是陈佩秋的倾心之作。十二开册页,一书一画,书法一律“健碧行草”,花鸟则惜墨如金,一花一鸟,至多补枯树顽石,绝不混杂。册页有陈佩秋自题签条,西泠印社出版社《艺海名家书画精选》186~187页收录出版。《荷亭纳凉图》作于1994年。画中学养润人,令观者驻足画前,清气入脾,裱边有杨仁恺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美术》杂志2006年第4期刊登此作。

程十发十二开《山花烂漫》册页也是一件怡人眼目的佳作,作者未署年款,但以其洒脱来看,应该是旺年健笔。册页名“山花烂漫”,其实此册用笔最烂漫。十二幅图,幅幅都是率意为之,所得气韵小心翼翼是求不到的。西泠印社出版社《艺海名家书画精选》收入出版,值得推荐。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艺术品市场无论如何跌宕起伏,古代书画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呈现恒久价值。时间就是金钱,历史就是价值。翻开中国收藏史,几乎每一位收藏大家都是因为收藏古代艺术品而称富天下,青史留名。

古代专场是“西泠拍卖”的保留“节目”,可以说她是“西泠拍卖”的特色之一。赵孟的《滚尘马图》在其鞍马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作曾为清官收藏,着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第三十七,是一件具有皇家血脉的堆能可贵的作品。元代画家夏考昌(九山)的《溪山渔乐图》也是一件曾经藏之名山、多次著录的稀世之宝。夏九山的作品见之实物的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第二件,此画曾入三希堂,钤乾隆五玺;后归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的阮元收藏;民国以后入藏庞元济名下。《虚斋名画续录》卷一、《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二册、《历代着录书目》上册、《海上收藏名家・庞莱臣收藏甲东南》等书中均有出版着录。精工装裱,品相完好。

古代专场中有多件拍品不仅出白大家笔下,而且也为大家所藏。如明代画家山人的《桃实千秋图》,作于1699年,原为钱镜塘收藏,后为赖少其所藏;明代陆治的《梁苑瑞英图》原为道光、光绪年间大收藏家方梦园收藏,民国后转入钱镜塘名下。此画在文物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13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二册、《梦园书画录》第267页中均有出版着录。

钱维城的《云壑飞泉》也以完美品相进入今人视野,钱维城是乾隆十年(1745)的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以其多才多艺为乾隆时期画苑领袖。《云壑飞泉》山势逶迤,由近而远,一路林木盘旋,干笔勾勒,气随势出。此画晚清时归藏陈麟宝迂阁,陈着有《宝迂阁书画录》传世,是晚清著名鉴赏家。后归上海地产商、建国后任民建上海市委常委孙煜峰收藏。孙煜峰对鉴赏很有眼力,曾将自己收藏的650件珍贵文物捐赠给国内各大博物馆,其中包括元代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吴湖帆为此画题写签条:“钱文敏公云壑飞泉图精品”。

文徵明的《秋山图》未署年款,但依风格看,应该作于中晚年。此作原装老裱,裱边的两则跋文出自嘉庆光绪年间的两位文入画家之手。此画后来亦归钱镜塘收藏。陈佩秋钤”佩秋审定印”。

蓝瑛工书善画,长于山水,美术史上称其为浙派殿军、武林画派的创始人。《清江渔隐》为难得一见的蓝瑛佳构,笔力劲健、气象浑穆,比之于多家博物馆所藏蓝瑛作品也不逊色。

项圣谟的手卷《江村山居图》,水墨纸本,257x30厘米,曾收入民国时有正书局出版的《中国名画》第十四集中。秦祖永在《桐荫画论》中谓为逸品。此卷后有光绪已亥(1899)碧芬词客道颖题跋,并有多枚鉴藏印,品相也可称佳。

王原祁的《南山图》作于1695年,为其盛年之作,又因此作是为张师相太夫人贺寿而作,故用力尤勤,是王原祁的传世妙品。此作原归“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收藏。袁克文配制考究木盒,钤“明珠归匣”、“豹岑寓目”印,“豹岑”是其字。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日本著名汉学家、中国书画收藏家长尾甲1923年赏阅此画后在盒子内盖写下观题,盛赞此画。

另外,集齐“西泠八家”名头并同时出现在一届拍卖会的古代专场上,大概“西泠拍卖”是第一家。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八家都有精彩作品亮相古代专场。

“扬州八怪”中象李的《玉堂春色》,设色雅逸,品相完好,此作原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被《中国美术全集》第11册、《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2册、《中国古代画家词典》、《艺苑掇英》、《中国古代绘画价值汇考》下卷、《中国绘画全集》

第11册、《中国名画全集》第4卷、《中国名家书画鉴识》等书共8次出版著录;高凤翰的《长年富贵图》作于1738年,是其改用左手作书画后的第二年,笔趣奇逸老辣,有大拙之美,下方长题五言诗,诙谐幽默。其作品多为博物馆所藏,民间见到这样的佳作,难得。还有金农的书法、黄慎的雪景人物,都是难得的精品。伊秉绶的水墨《山水》,曾归入日本谦慎书道会发行、二玄社印制的《中国书画名品展图录》,及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珂罗版《墨庵集锦》中出版,值得推荐。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依然保持原来风格,拍品删选原则是:不是名家不上场,不是精品不上拍。涵盖面广,是这一专场的特点。

《菩萨造像》手卷,设色纸本,共绘佛像六尊,分别由张大干、陆俨少(二尊)、唐云、亚明、程十发绘制,并有张伯英、启功题跋各一,引首为陈佩秋、陆俨少、谢稚所题,内容均与佛教有关。

《松风苍翠图》、《平林辋川图》是溥儒绘于四十年代末的精心之作,构图与设色雅逸至极,两幅作品均以潇洒的溥儒行书各题七言律诗一首,品相一流。黎雄才的《苍松夜鹰图》作于1935年,是这位岭南派大师的“上好佳”作品。

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是“西泠人”自家的专场,从印社创始人到历任社长再到著名社员,清香如龙井茶,醇厚如绍兴酒。印社创始人有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厂,历任社长有吴昌硕、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著名社员有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康有为、马一浮、钟毓龙、弘一、沈尹默、朱屺瞻、钱松、唐云、程十发、陈佩秋等多人的书法和绘画精品。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专场,必将引起多方关注。

中国书画成扇专场是2006西泠春拍特别推出的一个专场,共计200把成扇,从清代到当代,山水、人物、花鸟、书法乃至扇骨上的雕刻,全部出自名家之手,而且都是品相一流的精品。水平之整齐,为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会所少见。

首届华人西画・雕塑专场百年西泠印社,百年中国油画。“西泠拍卖”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油画专场,在当年林风眠、吴大羽、吴冠中等油画开拓者辛勤耕耘过的杭州艺专所在地,别具意义。

林风眠在美术教育上的成就尽人皆知,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创作上他自由探索,调和中西,创造自己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笔下的仕女、禽鸟及山水尤其受人欢迎我们此次征集了两件林风眠先生的精品,一件是《古装仕女》,此作出版于1999年《现代绘画先驱者―林风眠》大型画册第149页;另一件是《揽镜梳妆仕女》,此画作于1960年,图中美人端坐如芙蓉出水,深蓝色的衣服内,美丽的体态上敷以粉白绘成流动的半透明纱质水袖衣裙,使揽镜仕女美丽的身姿传达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情韵与魅力。这是林风眠艺术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秋林》用变化万千的光影画出江南湿润的秋色,水中的倒影如音乐般荡漾在秋天的大自然里,是一件极富抒情性的风景画佳作。

关良的《戏剧人物》刊登在《中国意象油画》第14页,并于2005年在上海美术馆展出,颜文梁作品正在走俏,佳作难寻,此次我们有两件精品,其中的《湖上月色》,意境幽远,画面高古,令人惊叹。

刘海粟油画行情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但离应有的高度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位美术史上的风云人物,画价却不如年青画家,匪夷所思,但也给了藏家机会、我们这次的两件大作,一件是来自台湾老将军的旧藏《黄山》,此画年代久远,画面云山苍茫,气势雄浑,用笔质朴。画虽旧神依然。另一件《外滩风景》,描写上世纪60年代上海风貌,油彩厚重,笔笔见功力,色彩关系协调统一,是刘海粟少数几件外滩题材的风景画里的不止之作。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潘玉良,此刻台北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她的画展。我们从台湾征得一件黑人女体画,此女原为潘玉良女仆,后来成了朋友,此画九十年代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过,并作重点介绍画面中的黑色女人,形态饱满丰盈,肌肤弹性光滑,曼妙女体壮硕亮丽,充满生命的华彩。这也是潘玉良出名的作品之

卫天霖画花,用笔奔放,色彩斑斓,充满生命激情,本次参拍的是他的《红果与鲜花》,展示了他的个性特质。台湾留日大师廖继春的《威尼斯水乡》,画幅不大,但在大陆却是难得一见。毕业于杭州艺专的赵无极、群,去台湾的席德进、李仲生等,我们都带来了他们的重要作品。至于在杭州生活、任教的前辈艺术家胡善余、林达川、秦宣夫、沙耆、闵希文、费以复、于流秋等,参拍的作品皆有出版记录。尤其是天才艺术家沙耆,我们将有重要的大作品推出,其中《天台山》是本次拍卖的重点,也是沙耆最大的风景画。还有余本、苏天赐、吕斯白、冯钢百、冯法祀、董希文、周碧初、涂克、李超士、刘国枢、周大集、张自正、任微音、李青萍等第一、二代画家的油画精品

全山石、金一德、徐永祥、吕洪仁、丁正献、秦大虎、汪减一、孙为民、白仁海、汪志杰、潘鸿海、蔡亮、陈衍宁、陈逸飞、郭润文、庞茂琨、段正渠、徐晓燕、阎萍、陈树中、朱春林、陈钧德、俞晓夫、王向明等是当代油画的实力画家,收藏家心目中的名牌,我们竭力从海外寻找他们过去的重要创作。陈逸飞我们征集了两件大作,一件是《风情》,一件《仕女》。画中婉约多情的女子华丽的容貌中略带淡淡的愁思,令人看后不忍离去。

当代油画家中的中青年画家在西泠油画专场中也不会缺席。罗中立的《玉米地》参加过双年展并有多次出版;周春芽、曾梵志、季大纯、陈丹青、赵能智、忻东旺、冷军、石冲、夏俊娜等的作品都会引人注目具象表现主义起源于中国美院。我们会特别关注,从司徒立、许江,到井士剑、杨参军、焦小健等皆有重要作品参拍。

我们还要特别介绍此刻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太极系列作品”的台湾雕刻家朱铭,这位立足本土却以中国太极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目前是华人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身价最高的艺术大师,太极作品在国际市场上是人人争逐的目标,华人艺术在海外有“一赵二朱”之说。赵指赵无极,朱指朱铭、群 这次我们隆重推出两件太极作品:一件是非常难得的原木“单鞭下势”,另一件是已绝版的“太极过招”。两件都是稀有巨作,必将引起海内外行家慧眼关注,国内藏家更应把握难得的机会。

(网上预展:博艺网:省略)

品学声清

――看青年学者陈步一的书画近作

薛永年

当代的学者画家,以香港的饶公创作力最盛,他往往以“六经注我”的形式,借古人的笔墨形象抒发研究画史的心得或个人的实际感受。步一也是如此,近年他在教学之余,把以画笔研究古人的艺术实践,当作心性修习与完善自我的过程。他青少年时代艰苦的经历与远大的抱负,如今置身物欲横流环境中而选择教书育人净化精神的志向,都使他对、弘一这类奇才的艺术情有独钟。他深知优秀

的书画作品不仅要新在面目,尤其要讲求高境界高格调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内外统一。他的近作既力求深入古人堂奥,又力避平庸,特别重视―个“写”字,每以禽鸟代言,在物我两忘中抒写心曲,时而复加题跋,表现出同辈少有的综合学养与不俗格调,并开始形成有别于古人的视觉特色。其表现为一是筑基于西画造型能力的夸张变形,画鹰最为明显;二是水墨点笔与飞白于笔的结合,源于而比更重视燥润对比;三是墨笔与重色的结合,强烈程度有过缶庐。

他的书法楷书始学颜真卿,后转唐人写经,也临过二爨和《天发神谶》,近年又钟情于钟繇。行书从陆柬之《文赋》入手,临过《兰亭序》,特别是褚遂良临的兰亭,对王铎也下过功夫,尤喜怀素和元人鲜于枢、杨维桢,近年又旁及宋克。隶书开始学张迁和鲜于璜,近年醉心于伊秉绶、何绍基。草书则以孙过庭《书谱》筑基,山衷喜爱林散之的如画墨韵。

从近年的作品看,他的行书出入于兰亭、褚遂良和王铎,轻灵者婀娜随意、举重若轻,遒雅者精气内涵、蕴蓄风流,尤得用腕行笔之妙。他的隶书得益于张迁和伊秉绶,最能发挥伊秉绶结体的天骨开张,用笔的以简驭繁,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象而又不失文雅从容。如果说他的行书和隶书表现出浓厚的传统功力和开掘格调的内美,那么他的草书则既植根传统,又伐毛洗髓,形成了超逸空灵的自家体貌,恪守法度而别出新意,银钩铁画而变化万千,跃动中不乏静气,虚灵中一片神行,和悦如阵阵清风,悠远似满地月明,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他在草书上的飞跃,我开始以为得益于林散之,但经过交谈,才发现那是融会贯通的结果,他凭着综合学养跃入了由技进道的殿堂,参透了审美境界与艺术格调真谛。他虽然在书法上广取博收,但最最佩服的是:一代伟人书法的天马行空、神采飞扬,佛学高僧李叔同书法的平淡静穆、月印千江,当代草圣林散之书法的简约蕴蓄、空灵飞动。他说,林散之的草书,结构似乎率意,笔圆而意方,能在干笔淡墨中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实际得益于向黄宾虹学画,把黄氏对宋画精微抒情的理解在书法中表现出来了。我想这正是陈步一的独到见解,唯其如此,他才在自己的草书中写出了新意。(陈步一:九三学社成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址、小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北大资源文物学院院长)

大师丹青巨作再创佳绩 历代珍瓷美玉重造伟业

河南日信零六春拍圆满结束

2006年5月5日,河南日信2006年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在郑州市大河锦江饭店四楼会展中心如期举行。600人的会展中心,座无虚席,可以看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对河南艺术品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全场总成交率达67%,总成交额为2770万元,日信书画拍卖纪录,再创新高。

5月5日上午进行的书画、玉器专场有304件拍品。当拍到第86号拍品陆俨少《万里山河图》时,全场紧张气氛迅速被一位后排的藏家打破,继而几位藏家鱼贯而起,竞价飞速攀升,由起拍价800万迅速增至1000万、1100万….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拍卖师李柏君终于落下重槌,这一作品以16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日信拍卖公司书画拍卖的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中原地区书画成交的最高价。据口信公司负责人透露,此买主是来自国内一家很具实力的投资公司,其身份暂时保密。随后拍卖会现场异常火爆,人们争相竞标。书画作品中,关山月、黄胄等合作的4开册页小品从2万元起拍,迅速攀升至4.8万元落槌,沈鹏的《草书八屏》以16万元成交,陈之佛的《喜上眉梢》以13万元成交,还有蒋兆和的《孙思邈》、启功的《山水》、林散之的《山水》等都经过几番竞价,以相当好的价位成交。玉器拍卖中,汉代白玉马引起了几位藏家的角逐,经过几番竞价,最终以200万元被来自浙江的藏家收入囊中。

下午进行的瓷器、杂项专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353号拍品――宋龙泉窑梅子青釉荷叶盖罐,经过几轮竞价之后不负所望,以110万元的价格被一民营企业家竟得。另有拍品如定窑印花大碗以30万元成交,素三彩炉以不菲的价格成交。52件杂项也不负众望,有不少亮点。所有以无底价起拍的拍品都以满意的价格落槌。

拍后,日信公司总经理李柏君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次拍卖会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得力于我们5个月的征集准备工作,细之又细的筛选,不遗余力地宣传招商,才有今天的回报。特别是陆俨少的《万里山河图》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成功预展得到了鉴赏界、收藏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今天以1600万元成交,也再一次显示了陆俨少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坛的显赫地位,同时也为2006年的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了可喜的成绩!”

鹰的启示

大 铁

一个美国老人告诉我,他的牧师讲的一个关于鹰的故事,让他在即将过93岁生日时重返学堂。那个故事是这样的:

鹰是自然界最长寿的鸟,它们通常可以活到70岁。然而,在活到40岁的时候,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们的嚎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们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们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这时候,鹰必须面对两种痛苦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再获生命力。

再获生命力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150天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们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去。当新指甲长出来后,它们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老鹰重新开始飞翔。这样的痛苦历程,使老鹰再活30年的岁月!

因为鹰这种锲而不舍、求上生存的顽强精神已化为我在蹉跎岁月中待人处事的真诚。所以我爱鹰,更爱画鹰。于是,便有了《铁笔鹰魂》这本画册。

鹰,威猛强悍,气宇轩昂。它翱翔于碧空蓝天,搏击于狂风巨澜,它坚强刚毅勇往直前。它高瞻远瞩、傲然屹立高标峰巅,它博大雄浑之气、壮志凌云之胸、豪放洒脱之美、独高鸿远之志乃我辈仿习之师,更是每日必画之神。

至于我涂鸦戏墨的汉字,我想不必多说了,各位同道定有斧劈之勇望吾成器,一句话:字如其人。

大铁先生艺术简介

铁剑心,字雪池,号海上大铁,回族,1950年10月生于河南。为首届中国穆斯林诗书画大赛金奖得主。著名少数民族画家、书法家、诗人。

现任上海楹联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青海穆斯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大铁艺术工作室总监。

其人;襟怀旷悍,豪放正直,风骨俨然,坦荡大气。

其艺:粗犷雄悍,水墨淋漓,高雅清纯,立意新奇。

大铁先生自幼随父习书,专工魏碑。熔碑之凝重、帖之灵动于一炉,神情骨俊,气雄力道。而立之年后勤习行草,其用多变的笔法、简约的点画、内敛的字势、苍

劲的笔力、自由的章法、朴厚大气的书风,构成他行草体耐人寻味的特色。

大铁先生善画牡丹和鹰,兼习山水,他的花鸟画学古而不泥古,师造化而不为自然所囿,立主形神兼备,用笔灵便,色墨瑰丽。山水画格调清新,大胆泼彩,巧妙构图,气势恢弘,从而形成他洒脱自如的艺术个性。

知天命后的大铁先生仍锲而不舍勤耕砚田,以独特、全新的写意手法专造鹰之神魂,备受各界盛赞。为与同道师长交流,此《铁笔鹰魂》画册集中展示铁鹰风采,以飨读者。

业绩:已有《中国日报》、《中国政协报》、《中国文艺家》、《民间文化》、台湾《世界论坛报》、新加坡《联合晨报》等多家权威报刊大版面刊评,国内外数家电台、电视台报道,近年来并有数十部书画专著出版发行。

主要著作;《铁剑心书法艺术集》、《剑心诗词精选》、《剑心楹联艺术》、《大铁写古诗》、《大铁画鹰》、《大铁书法花鸟画》。

段革书书法赏析

段革书,生长在一个以理学传家的家庭。少年时,耳濡目染,文武兼学,上世纪70年代,其书法已名噪长安。随著岁月的流逝,他的书法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时至今日,应当说他在中国书法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重大建树之人。

从段革书书法的内容中可读出先生书学思想上的土要特征表现为:合理运用以退为进的原则,确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基本思想,欲用多变的体势,取代陈旧保守的书风,积极推行书风的变革。大胆地提出了“书法家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与时俱进”。

艺术上求变的思想,明显地反映了段革书对书坛现状的不满。自唐代以后,书学上尚法的风气及刻帖之失,乃至清代“院体”的流行,使书法艺术在表现上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尤其是楷书艺术每况愈下。对此,他认为这种保守僵化的局面,如果不加匡正,中国书法是没有前途的。直到清代碑学的兴起,才向人们较全面地提示了碑刻文字的艺术特征,推出了新的传统,对当时的碑学和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知道,书至唐时,尚法度,言整齐;至五代时则大言巧、重肥厚;宋代则“意态更新而偏斜拖沓”;元明两朝“率姿媚而刚健少”;清代后期帖学不足,碑学大兴是书法艺术的出路所在。倡导书法求新,要以古为鉴,以古为基,以古明新。以此达到“变则通,通则久,久则存,存则立”的最终目的。

在和段革书先生谈起有关碑帖的话题时,他说:我是比较抑帖的,据我所知,纸的寿命不过千年,六朝遗墨不可复靓。所传书帖,大多出于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之献之,却是面目全非,精神自不待言。《艺概》中道:“北宋以骨胜,南书以肉胜”,“南书温雅,北书雄健”,帖为南宗,“气尚卑弱,率以纤劲,清媚为佳”,故风韵胜而筋骨劣。在取法上,我当然是取“二王”的字字不同,点画各异,书体古朴,意态雄奇之妙。自唐以后,学“二王”成风,遂造成了师承其面,而失其神的现象,学“二王”当学其本,不是学其面。

实际上自清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文人墨客对碑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清代碑刻的大量出土,质量上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碑刻历代有之,而段革书推崇的是那些古朴雄奇、自然生动的碑刻文字,他将篆刻石鼓文视为书家第一法则,把变化多、气势高、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灵动、凝整之气的汉隶推为重要的宗法面,将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列为楷书宗法的重点。

从段革书大量的书法作品中可看出,他是极为推崇北碑的,因为他特别认同康有为对北魏碑归纳出的那些特点,即:魄力强雄,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俊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

从文学的角度看魏碑文字,它应处于过渡时期,但从艺术美的视角去寻根,可追到它上接秦汉之遗绪,下开唐人之法度,兼含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因素,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与时代特征,所以说其中的艺术营养对每位书法家来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取之不尽的。

段革书书学思想上的变化,对他的书法实践起了关键的作用,在他创作的大量书法作品中,都反映得十分明显。

从他的书法实践中我看到了其渊博的学识,深广的阅历,强烈的入世意识和创新精神,及积极向上的思想与高尚的品德。是在寻理导源中另辟蹊径,有效地发展了他自己北碑南帖兼而取之、有着强烈个性的书法风格。从作品中还可看到,其书以魏碑用笔及起势为主,兼收篆书隶书之笔法和行书的体格,其气势博大、神采飞扬,可谓笔笔发于胸而达于神,表面不求点画之精,字里却求气势之盛。实际上是以魏晋为墨绳,以气、韵、势、神为准则,表现出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雄浑质朴、宕逸神飞的艺术追求以及紧随时代先进的伦理思想与人本主义精神。

段革书为最之作,属行书和隶书。如他的行书“八如”,不失魏碑用笔或方或圆、结字严谨、意态放纵、雄肆古茂的基本面目,同时又有活脱、超逸、精神飞动的行书特征,其古朴高浑的风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行草孟子论《浩然之气》,小字多有晋人风骨,大字多具浑朴之容,其气势如急流飞瀑,一泻千里。隶书司马迁《史记・语》,结字灵动,用笔神妙,意态平和,洒脱畅达。

纵观段革书作书,其着眼于势,笔动于神,他认为:“书法,以大道无形之气为本,有气则有形,有形则有势 得势已胜算也。”可看出先生在此已协调了气、意、形的有机关系,最终达到得于势而达于神。其作品反映的艺术表现力自然是借助北碑字形的茂密、生动、活灵、姿态奇逸。其笔下点的偃仰向背,骨老血浓的意势舒长,用笔的迟涩跳动及笔势的洒逸,用墨的浓淡,最终达到了苍老雄劲的气势,自然生动的意志,收到了曲尽意妙,暗合古人的效果。

在和段先生的多次交谈中,他很自谦,对自己在书法上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前边所言其字气息尚好,点画不精之说,应当从他的独到审美意识出发去研究和探讨。所谓点画不精,似指功夫差,精整细腻不够、婉媚不足,这正是他在书学及实践上的长处。从段革书本身的艺术观和几十年的实践看他的书法,我认为其书法是循魏蹈晋,出秦入汉,渊源分明。所以20世纪日。年代,赵朴初先生赞誉段革书的书法作品为“创造一流,独领”,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他被国家授予“杰出书画家”是当之无愧的。在这篇文章搁笔之时,我又想起先生的几句话:“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造就思想家、艺术家的时代,时代赋予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是他的艺术形式与内容要当随时代,历史使命是引领时代。”

(文/乔犁)

中国画三题

宋唯原

一、中国画边缘界定

目前中国画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但百花齐放的状态并非章味着产生经典的时代。如何界定什么是中国画是当今中国画坛应认真探讨的问题。现在中国画坛概念模糊,许多画家用西方的绘画手段、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中国画已经走向工艺性、制作性绘画的时代,这种画是否是中国画,有待商榷。中国画应该有边界,应该有理论和技术手段支持来界定它和其

他画种的区别。并不是用中国笔、墨、纸、砚画出的作品就一定是中国画。中国画从理论到技术两者的恒定,到底是什么,有待理论家和画家思考并提出标定。

中国画首先应该有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的支持,同时又需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体现。抛却它的文化背景不谈,单从技术手段讲中国画,首先是书法用笔,加之晚清后加入的金石气息,这种模式才属于中国画的范畴,否则就像现在诸多画家用中国画材料画的是西方水彩,无论是技法、审美意识都是西方绘画模式。中国画一定要有其血统。正如我在其他文章中讲的,中国画要“血统纯正”。我在海外期间,曾走遍了北美及欧洲的各大博物馆,认真研究西方绘画,尤其是印象派以后的画家。莫奈画中干涩的笔触与中国书法的飞白异曲同工。夏加尔画面的构成乃至造型也呈现出东方绘画中的自由与鲜活。艺术到了很高层次后,艺术境界是共通的。然而中国画血脉和西方绘画完全不同。西方绘画各个流派的产生完全是一个颠覆性的革命,从不夹杂任何传承概念及痕迹。它是因西方的人文背景、思维模式所决定的。中国画发展和西方绘画完全不同,从唐、宋、元、明、清到现在的中国绘画是个传承、继承、发展的递进的过程,就像中国的哲学理念、审美习惯、社会形态是总体地向前推进。所以中国画应该有血统、有血脉传承,任何外来的文化强行嫁接都会使它畸形。

西方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东方人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只注重突显现实社会和人的生命本体,注重当前的人本表现,对历史漠不关心,他们认为那一页已翻过去了,认为历史不能影响现实生活,他们只注重自身的现在。东方人注重历史背景、文化的传递,如沉积岩般一直积淀到现在。这种东西方的区别,反映到艺术上也同样有着明显差异。什么是中国画,首先从思想内涵到表现手段都应该做个界定其次它应该有纯粹的中国血统。否则在中国画概念模糊的情况下,中国画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中国画教育状态

我在国外生活考察大概十余年时间,回国后发现中国油画被画成了中国王笔重彩画,而中国工笔重彩画成了油画,中国画的现状和中国画多年的教育体系有直接关联。徐悲鸿把西方教育体系引入中国,对中国美术教育贡献重大,尤其对于油、版、雕系,培养出诸多艺术大家,同时也奠定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艺术学院中的领先地位。然而在中国画系的教学中用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画,一味注重写生造型,疏忽了对传统中国画精髓的深刻研究,对中国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国为中国画的精髓并非以再现现实为能事。现在,从美院教学来讲,特别是中国画人物来讲,基本上按照西方绘画来改良,这种改良已经背离了中国画的根本。

中国画不是以写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的,它不是以再现现实为终极表现,它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表白,而不是自然状态下的摹写。现在西方式教学仍然延续在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教学中,然而,现代西方绘画教学早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注重于学生本体的感觉,而不是抄袭自然的长期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开发学生的感觉和个性,这很像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模式。而我们仍延续一种很古老的西方教学模式。所以,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将来是否可以将中国画推进也会打很大折扣。再有,中国画教学分科过早,限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

目前在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极为怪异的现象,几乎绝大多数考生下报考中国画专业,而对西画专业趋之若鹜。中国画系所接纳的大多为油画专业名落孙山者。中国画当真走入穷途末路了吗,从建国以来,油画专业一直占据着各大艺术院校的油老大席位。而中国油画当真代表着中国的前卫艺术吗,我却不以为然。基于我在国外十多年的考察及生活经历,我以为本土中国人不适于学习西方油画。其原因有四,第一,东西方人种差异 东方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呈一种单色调的人体。而西方入却不同,上帝便赋予它丰富的色彩关系,有着不同颜色的头发,不同颜色的眼睛,以及丰富的冷暖变化的皮肤,以至于在国外政府部门颁发的表格中另辟出头发颜色及眼睛的颜色的表格,他们天生就带着色彩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二,地域差异,倘若有乘坐国际航班的经历,当飞机飞抵欧洲或北美的上空,你会看到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种纯净的色彩难以言表,即使在我们国家的近邻日本上空亦是如此。当从舷窗上看我们自己的国土时,则是烟雾迷朦及单一的色调。起初人们以为呈工业污染,实则不然,这是在地球这一特定区域的特定色彩。虽然它没有欧洲乡镇的缤纷色彩,也没有北美洲的纯净艳丽,然而它真如北宋画家笔下的烟雨空,又如元明文人画家的淋漓水墨。第三,社会形态不同,中国社会一贯在调理井然伦理秩序中进步发展,而西方社会倡导创作个性张扬。这两种社会形态不可能不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生活。第四,在国外的各大中小城市中均有馆藏丰富的西方艺术珍品,小孩子们从小便是诵读着大师们的原作成长的,那种色彩及造型的修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综上所述,本土中国入学习油画可以说是先天不是的,加之多年的落后的美术教育,艺术天性在一种统一机械的教学中沦丧。有朝一日他们走出国门去看那些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才真正感觉到这种教学已损害了他们的眼睛。而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们则有机会接触到中国古代大师们的真迹,看到了历代艺术家的传承,是从绘画本身的理念入手,无论是从人种、环境、作品都是一统的。它可以对本上的艺术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对西方艺术有着敏锐的判别,即使改画油画,也能开一片新天,诸如刘海粟、关良的油画,现在看来也是中国油画的巅峰。

我认为靳尚谊先生堪称中国艺术家中的智者,在他的艺术已经到达了中国油画的巅峰状态时,他仍能保持着清醒头脑,对中国油画的前景并不乐观,实在呈难能可贵的。

三、中国画笔墨性质

从古至今都在谈笔墨,到底什么是笔墨,我觉得中国画有两个欣赏层面,第一,是它表现的物象,比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你画面的内容及你所要表现的东西。第二,是笔墨趣味的抽象形式,它如同细胞一样,只有当它成熟和裂变,从而才产生一个完美的人体。这两个层面相互依附,不容分离。如果没有笔墨,或呈只玩弄笔墨,中国画将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绘画,或是抽象主义的绘画,这与中国画的绘画本质相去甚远。

中国绘画注重情感的表露,是一种人本的绘画,而单纯的再现现实与抽象符号均不是中国绘画的追求方向。然而,这种人本的绘画,需要一种坚强的艺术手段及技法支持,这也便是中国笔墨的锤炼。溯流而上,也便是对中国书法的学习与锻造,所以没有中国书法的积淀便没有中国画。几千年来,以书法入画,几乎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规则,背离了这一点,中国绘画便失去了魂魄,不得不令人质疑,这类绘画是否还属于中国画的范畴?中国书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和贡献。它的固有的实用功能抽象形式与书写者的个性发挥,形成了如同“幡动、风动、心动”的概念,而它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风尚。由此看来,吃透中国书法即是入主中国绘画的不二法门。

中国古人讲“书画同源”,但在我看来,书是源,画呈流。不同时期的书法状态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绘画风尚。中国书法艺术是整个世界艺术殿堂中光辉、璀璨的珍宝,他可以与古埃及、古希腊的艺术抗衡。“书画同源”我认为是“书画用笔同源”,这杆圆锥毛笔,历千年而不衰,变化无穷,有如鬼神相助,这种丰富的表现特性是其他任何绘画材料所无法取代的。然而中国人的技术与技能在历史上统统处于私秘状态,使其传承受到了很大阻碍,以至绝迹,书法也如此,单就执笔方法这一点而论,便可见一斑。试看现今留存的大量的书法典籍中,魏晋之前在执笔方法上未见论述,而魏晋后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坡的“执笔无定法”到赵孟的“用笔千古不易”,众多大书法家的论争所要印证的实际上便是失传的艺术私秘。更有甚者,钟繇为得到蔡邕的笔法竟掘取了韦诞的坟茔,这种私秘的执笔真的如此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试想,王羲之58岁便离开了人世,王献之42岁也命归黄泉,而他们的作品过千年而无人能及,后世的书法家有些是双倍甚至于三倍于他们的年龄,孜孜用功仍不得望其项背,原因何在呢?我不相信天才,江山代有才人出,然而终不能逾越二王,这便是私秘的技术层面中断,而非后人无二王之才。二王时期的特有执笔方法,应该可使学习者在短暂的时日中迅速达到二王法帖的高度。并非是才能与功力的叠加,而是技术传承使然。似乎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艺术文化并不那么热爱,往往随手遗弃,大概得来的太容易,所以笔墨终于等于了零。而我们的东瀛近邻却将它视为珍宝而莫齿不忘,从日本遣唐使,到后来的宫岛永士都真正获取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真经。

印人穆奎信印象

萧 沉

津门有怀沙抱石、温恭敦厚大雅之印人,曰穆先生奎信。先生年五十有三而皓首,荫布衣,历乱世,然孜孜三十载锲而不舍,所镂之金石逾万方,以秦汉起家,旁触六朝,浙皖及邓吴黄齐。以刀作笔,石成篇,其格阎易以戍削,其声清扬而远闻,蔚为印坛大家。

余以为金石之道,得失寸心,精魂离合,意匠互诡。吾观奎信先生印,骇其高骋厉,疾怒急击,驱涛涌云,凌石力发,非俗手所能及。究其根本,乃汲古力学,深衷博识所达。余尝惑于三代以降,字自字,印自印,而为印之义不能不本于字。奎信先生之为印,尤重六书之指归,溯源第一而次工艺,故其所治之印无一字无来由,杜讹绝漏,实属难得。

今世之金石,河决鱼烂,败坏而不可救者,凡以半世纪以来,文字之缪种,浸淫于世运,熏结于人心,袭习纶轮,酝酿发作,以至于此极也。印风之坏,极于沽名者骄愤昌披,佰背规矩。而奎信先生印集始出,溯古学,搜缪种,穷雅故于正法,甄流别于汉字,余观之幡然而喜,值代与之日,今得于身亲见之,岂不有厚幸哉!

文印,骈枝俪叶,取法落实,铺陈扬厉,可以学而能也。刿目钵心,推陈出新,经营意匠,可以思而致也。若夫灵心俊气,将迎恍忽,禀手胎性,出之天然。其为印也,不矜局而贵,不华浮而丽,不钩棘而远,此奎信先生正可谓学而能思而致矣。余知其早年受业于文物鉴定家曹文耕、陈邦怀二老,后又得润于孙其峰先生灌溉,故金石味道之苍浓,执古之醇听。游艺万里之云路,大器不妨晚成。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奎信先生于金石书画既好且乐,流光与刀笔俱下,方寸与心情共揉,所谓自得其乐,如陶令耕于南山,孙登啸于苏门,我知其意满而心足矣。天之生才,以有为也。奎信先生掉鞅印坛,日新富有,雕文凿字,足以沾丐作者。其印集中,余尤爱其白文,视为骏马之嘶风,雄剑之出水,且不失磐石之稳,泰山之庄,而余于当世之芸芸印人中不见此大美者久矣,奎信先生可为法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篇10

【关键词】汉字;构形;词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79-02

1 说“人”

人字在商周时期本象侧身站立的人形。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习惯将“人”形原本竖立的人体躯干向后写作斜笔,并将其手臂部分从肩膀部位上移至头顶,呈现出左右两斜笔相倚之势,于是就成为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字样。人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卷八对人字解释云:“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尚书·秦誓》:“惟人万物之灵。”《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汉语大字典》:“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人”也是汉字系统中组字频率很高的一个部首。

人字的基本意义古今相当稳固,它的常见引申义大致有四:一,指别人、他人。如《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又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二,指每人、人人。如《史记·平准书》:“非遇水旱之灾,人给家足。”又如:人手一册。三,指自身。如《古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四,指人的品格。如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2 说“大”

大字本象两臂张开的正面人形。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习惯将大字中表示人形两臂的两个斜笔拉直作一横笔,于是为后世所本。大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大字可作为形容词,表示面积、体积、重量、数量等方面超出所比对象。《说文》卷十对大字解释云:“大,象人形。”《甲骨文合集》29789:“惟日中有大雨?”意思是卜问中午的时候是否会下大雨。周代作册大方鼎铭文:“公赏作册大白马。”意思是周公赏赐给作册这个官员高大的白马。《尚书·周书·武成》:“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诗经·国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

“大”亦可作副词,表示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所比对象。如《甲骨文合集》6695:“壬申卜:方其大出?”意思是壬申日向神明祈问方国是否会大规模地出动。西周令鼎铭文:“王大耤农于其田。”意思是周王非常投入地在农田里从事耕作。

3 说“命、令”

“命”、“令”本是一个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写作,从倒口、从(jié,象人跪跽状),表示君主对臣下发号施令之意。这个字在西周中期以后又追加了一个口旁,于是便派生出了“命”字。“命”和“令”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命字最初只是令字的繁文,二字在古文辞例中可以通用,都用为动词,表示上对下施发命令。此外金文中还有“勿法(废)朕命”之类的句子,其中的“令”和“命”都由动词转化成了名词,均用来表示君主的政令、教令。在此基础上,“命”和“令”字原有的意义场仍在不断扩大。为了便于区别,后人将它们读音稍变,于是便分成了两个字。《说文》九上亼部:“令,发号也。”《说文》二上口部:“命,使也。从口、从令。”

后世的命字主要有下面几种引申用法:一、用为动词。(1)表差遣、任命之义。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2)表教诲、告示之义。如《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朱熹注:“命,犹教也。言孟子已教我矣。”二、用为名词。(1)表示上面颁发的公文。如《尚书·周书》中平王赏赐晋文侯,其公文就叫做“文侯之命”。(2)表天命、命运之义。如《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由这种用法还进一步引发出“使命”、“生命”、“寿命”等常见义项。

令字后世主要有以下几种引申用法:一、用为动词,表示“使”、“让”之义。如《战国策·赵策》:“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二、用为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三、用为名词。(1)表示上面的诏令或告示。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在事为令,在言为命。”(2)表示对官长和尊者之称。如古有“令尹”、“尚书令”、“郎中令”、“县令”等官名,对人亲属有“令尊大人”、“令兄”、“令郎”诸称。(3)表美善之义。如《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4)表示时令、季节。古代根据十二个月份来分别记述应施行的政令,此称作“月令”;后沿用为季节之称,如“春令”、“夏令”等。(5)表词、曲的调名。如词有《十六字令》,曲有《叨叨令》等,又饮酒时所行辞令可称作“酒令”。

4 说“自”

自字本象鼻子之形,字形下部左右两边的笔画向上钩勒,表示人的两个鼻孔。为使书写方便,大约在春秋战国以后,人们逐步将字形下部写作封闭状,把自字两侧原本弯曲的线条写成直笔。汉隶更进一步把自字上端中部的两斜笔写成一横笔,遂为后世所本。自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自”本义为鼻子,《说文》卷四对自字解释曰:“自,鼻也。象鼻形。”《说文》卷一皇字下亦云:“自,讀若鼻。”“自”的本义用法可见于甲骨卜辞,如《甲骨文合集》11506正:“贞:有疒自,惟有害?”讲的是商王鼻子生病,通过占卜来祈问神灵是否给商王祛除疾患。

自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便开始追加了一个声旁“畀”,遂为后世鼻字所本,“自”和“鼻”是一组同源字。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自字的本义已经很少用到,它常被假借为介词,表示“自从”、“自……开始”等。如《甲骨文合集》27349:“其蒸鬯自小乙?”这是向神灵祈问举行供奉香酒的祭祀是否从先王小乙开始。

自字在甲骨卜辞中还被借用作代词,表示“自己”、“亲自”等,如《甲骨文合集》33035:“庚戌惟王自征召方?”是占卜庚戌这天商王是否自己带兵去征伐召方。这种用法又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早)自来谢项王!’”由这种用法还引申为“自然地”,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 说“息”

息字本从自、从八或形,象气息出入鼻部状。周代金文中息字所从的八或形写作形,战国文字将这一部分讹化作心字,《说文》卷十心部:“息,喘也。从心、自,自亦声。” 字的演变大致如下图所示:

息本指“呼吸”、“喘息”,如《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列子·黄帝》:“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息字的主要引申义如下,一,用表“止息”、“安息”,如《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壤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战国策·秦策》:“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二,用表“子息”、“后代”,如《战国策·赵策》:“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儒林外史》第十回:“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三,用表“利息”,如《唐会要·诸司诸色本钱上》:“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文。”《新清史·高宗》:“乙巳,谕各省常平社仓,歉收借领免息,着为令。”

参考文献

[1] 本文引用的古文字形主要参考了以下字书:《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华书局,1980年。《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姚孝遂主编,中华书局,1988年。《金文编》,容庚编著,科学出版社,1959年。《古文字类编》(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