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十篇

时间:2023-03-27 10:12:49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1

记金华双龙洞导游词范文1:各位参观的游客们: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这里的导游,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游。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

双龙洞分外洞和内洞,外洞约1200平方米,洞内泉水清澈,常年洞内的温度在摄氏15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洞约2100平方米,布满了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内外洞间有一条水道相通。

双龙洞今天已焕然一新。它被辟为旅游地,每天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在通往内洞的孔隙附近扩大了一处孔隙,增设了一对能来往的电缆船。内洞里不但安装了电灯,还配上了各种颜色的灯泡,使洞内景致格外壮观。

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跟我来吧!

记金华双龙洞导游词范文2:各位参观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来内洞参观。我叫张雄,叫我“张导”吧。在内洞中有最神奇的自然景观。大家看,洞顶上有两条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回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吧?(众:知道了)请往这边看,这些是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也可以依据形象自由想象,给他们起起名字吧!(众:大象、乌龟、兔子、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聪明!大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即使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比作什么,我觉得也很值得欣赏。如果你在内洞转一圈后,你会发现内洞比外洞大的多。

快找一找,泉水的源头在哪?(众:在深黑的石洞里。)好,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游览。游览完后排队等候出洞,我在洞口那儿等候大家。祝您玩儿的高兴,谢谢!

记金华双龙洞导游词范文3:各位参观的游客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处于浙江金华,由北山的双龙洞。

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是双龙洞的外洞。这里是不是很大很宽呢?对了,到了这就如到了人民大会堂,在这里聚集八百或一千人也不会拥挤的。接下来我们去内洞参观一下吧!但要进内洞必须经过孔隙。好,现在大家先分组,两人一组。注意大家做船时一定要等后脑、肩背、臀部、脚跟都贴在船时才能说行,不然如果的头抬起一点,额角就会被撞破,鼻子就会被擦伤。

(过了五分钟)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2

这是一段《中华儿女》海外版对金华双龙风景区富含深情的描述,这基本上概括了部级风景名胜区、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金华双龙风景区的基本概况,即双龙风景区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

金华古城和双龙景区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金华古称婺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江南邹鲁”之雅号。城内婺江,雅号双溪,李清照留有“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词句予以赞颂。溪水涟涟,萦绕西去,顿生无限风光。城外南、北两山对峙,气势雄伟。北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南山“回峦列峰,连屏排乾”,如此山水之间蕴含着极富特色的自然风光:以双龙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竞相争奇,早已蜚声中外:以九峰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山景挺拔绝秀,名扬浙江;以全华北山部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林景观派郁郁葱葱,林木蔽天之间曲径通幽,宛若琅媚洞天。自古人杰地灵,涌现名人无数,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诗名画手皆奇绝”的五代诗僧和书画家贯休,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吕祖谦、陈亮,清初戏剧家、人称中国莎士比亚的李渔,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艾青等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所依托,双龙风景区便有了一股别样的人又气质。

西汉元帝年间(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刘仲卿大将遭诬被贬后,隐居于金华山中,唐代的柳宗元为之撰写了《刘仲卿隐金华洞》(双龙洞古代亦称金华洞),从那时算起,双龙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长达2000多年。而打通双龙洞与冰壶洞时,发现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为苏门羚、巨猿、真象、大熊猫、犀等24种,为距今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到10万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初。同时在沙蹭中发掘出两只玉璧,是距今52D0年前至43D。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产物。玉璧系珍贵装饰品,为部落领袖佩戴之物。《易・系词》云:“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据此可知,玉璧系上古部落居于洞中的遗物――则把双龙洞历史推向了更为遥远的上古时期,令人遐想。

双龙作为景区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东晋以来双龙风景名胜区就为世人所钟情和簇拥,唐宋明清几度辉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近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代名人佳作就有2000余篇。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都为双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而双龙风景区真正得到开发、面向市场的是在改革开发的80年代初期。至此,你来我往、沧海沉浮,双龙已经走过了漫长的数千年光阴。

与徐霞客一起游览北山三洞: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

溶洞景观是双龙风景区自然景观的主要特色之一。现代科学探明,在金华北山南坡中部分布着一条长达20余公里,宽约1公里的带状石灰岩层。在地下水的侵蚀下,亿万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50多个地下溶洞。景区的岩溶景观十分奇特,以双龙、冰壶、朝真三洞为代表。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像东部沿海地区有这样规模的分布还是很罕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旅游观光价值。

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区,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等。双龙景区属喀斯特地貌,有着为数不少的地下溶洞,而成名最早,最为著名的即是让徐霞客也震撼不已的金华北山三洞:双龙洞、冰壶洞和朝真洞。

公元1636年,已经年过五十的徐霞客通过精心准备,再次从家乡江阴出发,开始了这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的一生中历时最长、成就最大的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他从江阴故里出发,途径浙江、江西、湖南,穿越广西、贵州,最后抵达云南。也就是在这一次出游中,徐霞客来到金华,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迩的北山三洞。在《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中,金华北山之行的记载尤为详实,洋洋洒洒4000余字占了《浙游日记》一半左右的篇幅,从中也足见北山三洞在徐霞客地理考察中的重要份量。他总结三洞特征,“朝真似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翻开《淅游日记》,可以发现在抵达金华前的行程中,多为观光游览描述性的文字,这次“万里遐征”真正的地理考察金华北山算得上是第一站,而且北山三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徐霞客耳闻已久,正好趁此出游途径得了心愿。这是徐霞客对金华北山考察不惜笔墨的重要原因。

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双龙洞是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有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宋代叶芳的诗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都是这进洞情景的真实写照。如此进洞方式为国内外所罕见。1957年4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游览双龙洞后,写下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三课),有这样的描述“……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可能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这样的进洞方式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此文50年代至今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后,双龙洞和“千尺横梁压水低,轻s仰卧入回溪”进洞情景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进入内洞后,比外洞更大,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在自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有“双龙蟠顶”、“仙人帷帐”、“五百罗汉”、“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数十处景观。双龙洞外洞与内洞中的历代摩崖石刻无数。现保存完好的最早石刻为五代后晋非丘子的题诗《金华洞》,距今已一千多年。早在宋代之前,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在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中被称为“金华山金华洞 元洞天”。直至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年)秋天,这三个洞才正式分别命名。明崇祯九年(1636年)年已五十开外的徐霞客经过精心准备开始了一生中历时最长,困难最多,成就最大的最后一次出游。也就是在这一次出游中,徐霞客游历和考察了闻名遐迩的北山三洞。这三个洞在《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洋洋洒洒4000余字占了《浙游日记》一半左右的篇幅,可见双龙、冰壶、朝真三洞令见多识广的徐霞客也分外震动。

双龙洞经“龙耳”洞,拾级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壶洞。双龙、冰壶两洞已于1991年年底打通,由双龙洞内洞上行50多米,即可闻冰壶洞内瀑布的“若击鼙之声者”。再上行就能欣赏“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的洞中悬瀑奇观了。冰壶洞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因其口小,肚大,身长,形似酒壶,再加上洞中有瀑布,凉气袭人,故名冰壶。洞内景色主要为悬挂瀑布,其从暗河飞泻而出,落差达20米,声若巨雷轰鸣,其势壮观无比,为国内外洞景所罕见。瀑布落下又似飞珠溅玉,冰花乱舞,而水流立即潜入洞底,不留水潭。宋代著名学者金履祥赞冰壶洞诗曰:“洞外烟云肤寸合,洞中冰雪百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冰壶洞底裂隙中还发育有“仙牛角”、“观音弄”等支洞,不可深入。洞中不仅银瀑飞泻,而且钟乳石千姿百态。飞瀑旁有一巨大钟乳石状如佛手倒挂。洞底有石笋突兀而起,高达三四丈,色泽晶莹如玉。洞底还有多处钟乳石,形状奇特,令人惊叹。在冰壶洞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阴镌刻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首。

自冰壶洞北上,登石级640余步便达朝真洞。朝真洞海拔887米,洞口朝西,洞厅轩豁。前临深堑,背依青峰。在洞口远眺,可极目巍然南山伴云排列,蜿蜒婺江穿城西去。观近处,芙蓉峰植于半空,狮子山蹲伏于下,山塘水库则如颗颗明珠镶嵌与绿色丝绒中。仰望长空,白云朵朵,正如史志所云:“巍然在上,去天若尺五者,日朝真”。相传因有石真人曾在此洞居住修炼,故又名“真人洞”。入洞曲折深长,崎岖高旷。洞高约10米,全长250米。该洞由主洞和两个支洞组成。方凤《金华洞天行记》载:“入洞而右为观音洞,……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土偶者。……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观音井,又名龙潭。”另一支洞肚大口小,但尾长,形似螺蛳,故名“螺蛳洞”。主洞内有“石棋盘”、“天池”等景观。洞顶有一罕见大梁,长达数十米,上有无数钟乳石,纵横交错,倒垂悬挂,纵横交错,倒垂悬挂,极为壮观。左侧洞壁下端,石笋累累,参差错落。从“石棋盘”前行,便到达堪称洞天奇绝的“一线天”,天窗到洞底约50米。“一线天”下来,即为“巨峡”,两边峭壁如削,底下巨石突兀,直下干寻,深不见底。明代学者屠隆的诗句“涧落干寻通地脉,光生一线透天门”,即是对巨峡和线天景观的真实写照。过一线天尽处,原有宋学大师朱熹的题刻“止步”二字,因此南宋学者金履祥写有“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的诗句。朝真洞为燥洞,可以居人,所以古代隐居于此修炼者甚众。

除了这早已名声在外的“北山三洞外”,桃源洞和二仙洞也各具特色。桃源洞位于双龙洞西北200米处,洞口石壁上镌刻的“桃源洞”三个隶书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姜东舒手笔。洞内迂回曲折,分“梦仙”、“丹光”、“赤松”三个洞厅及“牛鼻”、“龙狮”两个侧洞,面积3000平方米,游道400余米。整个洞体如一个硕大的倒悬葫芦。洞中有佛手长廊、丹光夜照等10多处景观。洞内主景“群龙戏水”得之于倒挂的钟乳石林,它们如同群龙吐水,棱角嶙峋而生动有趣。洞内钟乳悬积,石笋林立,石柱擎天,琳琅满目,似佛手、似鱼、似龙,如神仙点化,呼之欲出。明月古塔,飞云舞树,一派特有的地下自然风光,堪称“世外桃源”,桃源洞故而得名。

二仙洞则位于洞前村里坞北侧。洞口与双龙洞直线距离约200米。该洞是一个廊道与洞厅混合式的大型溶洞,全长600多米。洞内结构奇特,通道崎岖回旋,上下重叠,空间时窄时宽,变化莫测,时时给游客神秘之感。洞群姿态各异,绚丽多彩,既有南方的柔媚,又有北国的豪放。特别是“黄土丘陵”、“大寨梯田”、“泥螺啃金山”、“高原水库”等洞景,由于都是由金黄色钟乳石灰化淀积形成,纹理细腻清晰,色泽纯黄,造型逼真如雕琢而成。

法天敬祖黄大仙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提及的朝真洞属于黄大仙景区,而即将所介绍的金华观则隶属双龙洞景区,如此行文安排一方面便于阅读流畅,更重要的是黄大仙特殊的影响力。同时,黄大仙景区还是金华双龙风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双龙风景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6.6%,满目皆绿,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木本植物近80科350种,维管束植物千余种,野生动物近70科210种,其中部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麂、豹、白鹳、穿山甲等均有分布。公园内有两个高山湖泊青山湖和鹿田湖。湖面开阔,有烟雨半岛、茶岭春色相伴,水体清澈,平波如境。而黄大仙祖宫便在这风景秀丽的森林当中依山而建,其规模之大在国内罕有。

黄大仙俗名黄初平,晋朝丹溪人,因其行侠仗义,广行善事,惠泽百姓,后来得道成仙,其事迹蜚声海内外,人称“黄大仙”。因他居于赤松山,所以人称赤松黄大仙。他的故事最早见之于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关于他“叱石成羊”的传说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传说当年年仅15岁的大仙,放牧群羊到南山(金华山之南)后突然音信全无。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虽然经家人多方查找仍无一点音讯,特别是其兄黄初超虽已经满头白发,但还是就经常想念多年前离奇失踪的弟弟。后经一道人引见,兄弟意外重逢,而哥哥惊异地发现,虽然四十年的漫长光阴已过,可弟弟的面容竟然还是昨天的年轻模样,就好奇地问当年的羊群是否还在。弟弟遂领来到金华山的东面,对着磊磊白石大声叱喝道:“羊起!”。同时仙挥转了几下,白石眨目间幻化成数万羊群。哥哥这时才恍然弟弟已然得道成了高人,于是跟随弟弟开始一同学道修炼,后也随弟弟其后得道成仙。在金华双龙景区依然可以见到此传说当中的磊磊白石。

“黄大仙文化”源于金华,兴于粤港澳台,远播于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作为“金华分迹”的广州、香港、澳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30多个海内外黄大仙道观一直香火鼎盛,信徒数以千万计,仅在香港就有400多万黄大仙信徒。因此,“黄大仙文化”已经不仅仅限于金华,同时,它也影响到广州、香港和世界各地华裔侨民,构成广泛的文化影响区域。因此黄大仙文化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地域文化,通过把海内外的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据悉,已有学者指出,与已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妈祖文化同等影响力的黄大仙文化,应该将“黄大仙文化”的代表性历史文化建筑物如金华黄大仙祖宫、香港黄大仙庙和广州黄大仙祠集中起来,捆绑申报文化遗产。

整个双龙洞景区有关黄大仙的遗迹和传说不胜枚举,而想要去向黄大仙祭拜还愿的地方,有两处是必去的:金华观和黄大仙祖宫。

金华观位于双龙洞南侧,供奉黄大仙神像。据古代方志载,相传为赤松子、安期生登真之地。原系赤松宫下观,掌“三洞”香火。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洞天福地”重建,当时有“天下名山”额。历代香火鼎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重建。1991年重修扩建,在其原址施工时,发现成群“石羊”,遂将宫址移位予以保留。不料如此改动,竟使金华观的中轴线直对前方的白马峰,正应验了当年黄大仙在此牧羊休憩时梦见白马的传说。是年11月23日举行开光大典时,已晴旱40天的金华山竟随着鞭炮声突然下起了大雨。如此“巧合”现象,在海内外黄大仙信徒中广为传播。

黄大仙祖宫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鹿田湖东侧(鹿湖也为双龙景区著名景点,湖面11公顷,水体清澈,平波如镜,周围青山倒影,风光旖旎。阳光下波光粼粼,荡漾不定。湖岸迂回曲折,层层茶岭如绿色的等高线,密密匝匝。连接湖坝的小山似岛屿,使鹿湖更显妩媚。还有鹿田书院、石浪、比武石等景点依湖而屹立),坐北朝南,倚山望湖,海拔562.8米,空气中的水汽多呈过饱和状态,湖畔常有云山雾海,蔚为壮观,呈现道教特有的神秘气氛。整个祖宫呈七进阶布局,从南向北依次为石照壁,石牌楼,灵宫殿,钟楼、祭坛、鼓楼,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石照壁长18米,厚1.5米,高4.8米,气势磅礴。照壁南面刻有黄大仙全华山牧羊及大仙兄弟两人骑鹿驾鹤得道升天传说的浮雕,照壁北面刻着金华著名书法家毕民望老先生手书篆体赤松仙师自序。照壁对面的石牌楼(三重檐的主牌楼,两重檐的两座边牌楼)全部用石板砌成,结构精巧,错落有致,体现了道观建筑庄重的宗教氛围。祭坛是祖宫内宗教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祭坛还有个非常神秘有趣的现象,每当游客站到坛中央鱼形太极图的中心喊声,就能听到四面传来较大的回音,人犹如站在谷底。祭坛东西两面的钟楼和鼓楼,为四重檐结构,层层叠叠,别开生面,富有道教特色。其内的铜钟重3吨,木鼓直径1.5米。

大殿为道教典型的歇山顶重檐结构,占地1068平方米,总高20.88米,气势宏伟,再现了当年江南道观之冠的雄姿。殿内的黄大仙神像座坛高1.668米,像高5米,整个神像由香樟精心雕刻彩绘而成,散发出阵阵清香。神像坐姿神态安详。自然、传神,体现了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之绝之妙。大殿左右两壁仿青铜的根木浮雕展现了1700年前流传至今并不断创新的有关黄大升仙的传说,从出生到得道成仙再到香港显灵,分别为“玉帝赐胎,初平牧羊、叱石成羊、赠桃度仙、大仙行道”等乃个故事。刻工精细并朴实,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浮雕古色古香,清幽素雅,别有番韵味。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3

学了《记金华双龙洞》这篇课文以后,我非常想去金华双龙洞,刚好爸爸、妈妈要去金华的,我便央求他们带我去。

3月6日,我们冒着雨,开车沿着盘曲而上的公路来到了双龙洞。我们兴冲冲地买了票,来到了双龙洞口,却被告知由于雨太大了,洞被水淹了,不能乘着小船入洞。我有点失望,但我们还是走山路去冰壶洞,到半山腰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赶紧躲进亭子里。这时我看见树木好像浸在牛奶里一样浓浓的白雾里,真是“人在雾中游”。雨稍小了,我们继续登上山顶,来到了冰壶洞。还没入洞,我就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进入洞内,走了几步,就看见一条大瀑布从天而降,使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听导游说,这是她在这上班以来,看见过的最大的瀑布。

出了双龙洞,我们又来到了桃源洞。桃源洞的景色真美呀,美得令人感到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洞里石钟乳从洞顶上挂下来,仿佛要掉下来一样。有些石笋从地上冒出来,形状千奇百怪,让人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次来双龙洞,虽然没体验到乘小船入洞的感受,但我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瀑布和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和石笋,也算不枉此行,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双龙洞。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晨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4

台州椒江实验小学五(3)班

秋天的太阳毒辣地照在我们正在去游双龙洞的小记者们,只见个个流淌着汗水,蒸的脸上红彤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小记者们的诱惑和情趣。

金华双龙洞是那里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游览中心。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确使我们流连忘返,照片争相抢拍,以免遗失而使自己无法挽回。

大家正一起盘道而上,而一路上,秋末的景致不断扑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也渐渐去感受一下山中的枫叶和游历的小动物,所有的这些使我们忘记了由于爬山而带来的劳累,阳光被高树下遮挡而使我们得到凉快 。我高兴再次去双龙洞畅游一番。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5

双龙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今天,我终于美梦成真了。

爸爸大约经过了3个小时开车才到双龙洞,买了票,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走,想见识下这里是否跟叶圣陶先生地《记金华双龙洞》一样美丽。随后,我就跟着爸爸妈妈进了洞,这里真是名不虚传,既高又宽敞,到内洞时也要乘小船。轮到我们上船了, 我又高兴又害怕,高兴地是,我可以看到内洞里那个千奇百怪的石头了;害怕的是,会不会跟书中说的一样,一抬头就会碰到额头檫伤鼻子。小船开动了,周围很暗,上面的石头似乎都朝着我挤压下来,我沉住气,一会儿工夫就进洞了,洞内一片漆黑,比洞外大得多了。到处是各种奇怪的石头。导游打着电筒照在石壁上,石壁上出现了一条巨龙,那龙头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洞内的温度比外面低得多,感觉像进了空调房间,非常清爽。沿着石阶往上走,没走几步就到了冰壶洞,那时我已气喘吁吁,这种亲身体会得感觉真好呀!

双龙洞里那奇离古怪得岩石真让人难忘呀!

五(二) 胡伟一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6

经过一番周密的讨论,我们的目标锁定在了—金华双龙洞!真巧,去杭州的老妈也回来了,我们将在双龙洞相聚!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来到了本次旅游第一站—双龙洞景区停车场。

“有没有导游图卖呀?”

“没有!”

“有没有导游派给我们呀?”

“没有!”哎—怎么什么也没有啊?不过,我们可以坐叔叔的面包车上山。弯弯曲曲的山路背后,第一个洞现身了,它就是仙瀑洞。穿过长长的走廊,我们来到了观瀑台。哗啦啦的流水声映入耳帘,透过层层雾气,隐约可见一条瀑布飞泻而下。上面悬挂着一盏灯,可蒙蒙雾气妨碍着“拍客”,我悄悄瞄了一眼别人的相机,哈!那盏灯竟成了“彩光”。

绕过瀑布,便是楼梯,穿过楼梯,还是楼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离开了“楼梯迷魂阵”。这时,那威风的瀑布已被我们踩在脚底了,不经意地一抬头,我看到了传说中的钟乳石。钟乳石和别的石头不一样,表面看似有很多水,摸起来滑溜溜的,根本没水。这个洞形状奇特,有时弯弯曲曲,有时笔直笔直的,有时窄得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有是宽得能让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开会。正当我们陶醉在洞穴的美丽时,突然“下雨”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之前那个瀑布的缩小版,不知从哪儿来的水垂直落下,在下面形成了一个潭。不过,接下来的事让我们大跌眼镜,之前美丽的景色消失了,往前走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层楼梯,陡峭的楼梯爬完了,我的腿呀……

离开了“爬楼梯的练习场”,我看见了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刻着《记金华双龙洞》的原文,它给我的感觉是——太长了,幸好老师没叫我们背诵,不然要背到猴年马月才是尽头啊!很快,我们见到了双龙洞的真面目了,和课文中描述的一样,真的可以容下200多个人。我们来到入口,入口小得人只能躺在小船上通过,我躺在船上,感觉眼前的石壁要压到我身上了,好在一眨眼就通过了。就像到了一个仙境。宽敞的洞穴里,生长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彩色的灯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的,看得的眼花缭乱。是洞中有洞,洞中有瀑,瀑下有潭。我陶醉在这天上人间了。看了好久我才想到一个问题:龙呢?

难道上面那一排连在一起的黑色钟乳石?不会吧!课文上的“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变成了黑色的了?

继续往前走去,哗啦啦的流水声再次袭来。一座小桥冲进了我的视线,桥下是梯形的石头,石头上是白色的泡沫。“冰壶洞”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一条瀑布从一个小小的山洞里飞流直下,在绿色的灯光照耀下,变成了一条翡翠的绸缎,飘逸、轻柔,给人美的享受。可把相机累坏了。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7

讯:一个博客对一个景区有什么作用?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市区双龙景区了然于胸。日前,双龙景区正式对外宣布,要在传统途径之外,走上网络营销之路。

据介绍,双龙风景区邀请了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打造双龙在互联网上的品牌形象,除了招募网络撰写游记文章之外,还拍摄制作了不少宣传网络视频投放到了新浪、优酷、搜狐、土豆等多家网站上,将在未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QQ群活动,推出网络互动项目,并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设置了关键词。除此之外,双龙景区还重新改造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表示将在未来不断完善和提升,推出网上订票系统,及时公布活动信息等。

对此,双龙景区负责人汪建生表示,过去网站因为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点击率一直不高。未来将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相结合的道路,尽力打造双龙洞这一金华旅游名片。

据悉,继双龙之后,我市武义、兰溪、金东区等县(市、区)的旅游企业,也有意在网络营销方面作出尝试。(来源:金华晚报;文/陈月丹)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8

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是为内丹学的理论和功法奠定基础的著作。老庄学派的思想体系和“道”、“虚”、“静”、“无”等范畴,精气神等概念不仅为内丹学所沿用;而且其中“致虚极,守静笃”,凝神、守一、坐忘、心斋等修持工夫也被汲取为内丹法诀;老庄倡导的圣人、真人、仙人的境界更是成了内丹家遵循的行为模式和理想的目标。老庄之学为后世清修派和阴阳派内丹家所宗,老庄书中有关炼养的名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

先秦著名的《黄帝内经》和《黄帝阴符经》,其中也隐含有内丹法诀,今人尚少鉴别。历史资料证明,秦汉方仙道已秘传内丹修炼之术,这也可在《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道书中找到踪迹。

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是第一部专门论述内丹法诀的仙学著作。《参同契》以周易象数学的卦爻作符号,以日月运行的规律作理论框架,以外丹炉火的铅汞反应作模型,来论述阴阳交感男女合暴的秘术。《参同契》之学认为炉火烧炼的地元丹法与阴阳栽接的人元丹法和清净孤修的天元丹法是相通的,可以统一在《参同契》的体系之中。《参同契》将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秘诀用隐语记载下来,贯通清修丹法和外丹炉火,被后世丹家尊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契》的传世,标志着内丹学的形成。

魏晋时传世的《黄庭经》和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都隐藏有内丹法诀。《黄庭经》已开始将内丹称作“子丹”、“玄丹”,重点研习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黄庭外景经》强调了头部泥丸官在炼神功夫中的作用。其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和瑜伽术修七夫暗合,为中黄直透丹法。《抱朴子内篇》中亦隐有两段丹诀,一为《微旨》篇中的“真人守身炼形之术”,属清修丹法;一为《微旨》篇中的“二山求生之道”,属阴阳丹法。

隋唐时期,《周易参同契》在社会上公开传布,促进了内丹学的发展。据《罗浮山志》载,青霞子苏元朗于隋开皇中来居罗浮,归神丹于心炼,“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唐代丹家以张果与司马承祯对内丹学之发展贡献最著。

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内丹学突放异彩,在道教修炼方术中占据统治地位。著名内丹家崔希范、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刘操、施肩吾、陈朴、谭峭等高道以内丹学传功度人,使内丹功法趋于成熟和完善。崔希范所著《崔公入药镜》歌诀,为历代丹家推崇,实是阴阳双修秘诀。钟离权和吕洞宾之事迹被后世道士神化,各派丹家多认钟、吕为开山祖师。内丹学的历史,舍钟、吕则无从谈起。施肩吾为吕洞宾弟子,撰《钟吕传道集》和《西山众仙会真记》,述钟、吕丹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另有《灵宝毕法》、《仗破迷正道歌》等,皆题名钟、吕所作。其中,相传吕洞宾所著《敲爻歌》,为阴阳双修功夫法诀。钟吕丹法为性命双修、形神并炼的人体系统工程,以凝结精、气、神为基本功,以摄取先天一为要诀,次第分明,步步有验,吸引了不少修道者终生去从事这项人体实验。传说,钟离权得丹诀传吕洞宾、陈朴等人,吕洞宾之徒又有刘操(海蟾真人)、麻衣道者、施肩吾、何昌一、张中孚等。陈朴著有《陈先生内丹诀》,收入《道藏》,其法诀直指玄关,九转成功。吕洞宾之徒刘海蟾又传张伯端、曹迥、马自然、蓝元道、王庭扬、张继先等,为内丹大师。内丹学史上的关键人物,还有著名道教学者陈抟。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得麻衣道者所传钟、吕丹法,又从何昌一学锁鼻术,隐居华山。陈抟之学传种放、张无梦、火龙真人等,谭峭亦与陈抟相师友。陈抟著《指玄篇》并传《无极图》,奠定了“顺则生人,逆则成丹”的还丹原理和“炼精化,炼暴化神,炼神还虚”的基本步骤。陈抟又传“蛰龙法”,后世各派丹法俱受陈抟影响。

宋代以来,内丹学在发展中产生出许多流派,功法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要之,成熟的内丹学,由吕洞宾、陈抟、刘操传开,而后又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门派有南、北、中、东、西之传。天元丹法,后世一般指北宗龙门派的清修功夫,但传统上将服食后可立地飞升的外丹称天元神丹。人元丹法,后世一般指南宗男女栽接的阴阳双修功夫,但也有人将南北宗性命双修的丹法统称为人元大丹者。地元丹法,一般指外丹黄白术,称地元灵丹。内丹各门派,皆推源于伏羲黄帝、王乔、赤松、老子。一派自称传自关尹子(文始真人),号文始派,由陈抟传火龙真人。另一派依托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汉代人),称少阳派,自称由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后开南北宗诸丹派。文始派以虚无为宗,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入,修性兼修命,乃天元丹法。少阳派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次第分明,便于人手,流传甚广,故丹家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的说法。实际上,这些众多的门派,从丹法上讲,略分两类,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其二是清净孤修的胎息法门,其它不过是清修派和阴阳派的结合体而已。

内丹学南宗以张伯端为开山祖师。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天台人,晚年得道,著《悟真篇》,将《周易参同契》的内丹秘诀公诸于世。张伯端传石泰(号杏林),石泰传薛道光(法号紫贤),薛道光传陈楠(号翠虚,人称陈泥丸),陈楠传白玉蟾(号海琼子,封紫清真人),被后世尊为南宗五祖。张伯端又传马自然、刘奉真等;刘奉真即刘永年,字广益,号顺理子,传丹法于翁葆光,翁葆光又传若一子,为阴阳双修法门。薛道光为修丹功,由僧还俗,所习亦为阴阳法诀。而白玉蟾之丹法则为清修派,门徒甚众,形成教团,其徒以萧廷芝、王金蟾、彭耙、留元长、洪知常、桃源子、林自然等较为著名。

南宗丹法与北宗相较,在性命双修的前提下较重命功,其丹法先修命后修性,先术后道,形成一套次第分明的人体系统工程。南宗所传阴阳栽接功夫,在炼精化一步,主张由彼家身上采取先天一之坎中阳爻,和自家离中真阴合而成丹。陆彦孚、戴同甫、陆子野、甄九映、陶素相、李文烛、彭好古、仇兆鳌、傅金锉等皆主阴阳丹法,尊奉《参同契》和《悟真篇》,遂使阴阳丹法成为南宗特色。

北宗创自金代全真教祖王重阳。王重阳名,字知明,号重阳

子,陕西人,于甘河镇上遇异人授丹诀,炼养三年丹成。后王重阳东游山东半岛传道,收马钰(号丹阳子,创遇山派)、谭处端(号长真子,创南无派)、刘处玄(号长生真人,创随山派)、邱处机(号长春子,开龙门派)、王处一(号玉阳真人,开箭山派)、郝大通(号广宁真人,开华山派)、孙不二(马钰之妻,号清静散人,开清静派)。王重阳所创内丹为禅道结合的清修法诀。北宗丹法先性功后命功。重在性功,以邱处机的龙门派为代表。其法诀在于降心炼性,把断眼耳口鼻四门,不令外景人内,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镜,凝合神,回光寂照,以改造人体素质。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皆用了数年时间静坐修道,道成之后皆开发出人体潜能,个中秘诀,大约就在“活死人”三个字上。全真道乃融汇儒释道三教之道,内丹北宗亦汲取了禅宗、密宗、瑜伽功夫的长处,对南宗内丹功夫有所革新和发展。然而南北宗丹法既同源于钟吕内丹系统,则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对人体精气神的凝炼工程。实际上北宗马钰、刘处玄皆习过男女双修丹法。自马钰、宋德方、李双玉、张紫阳,到赵友钦(缘督子)、陈致虚一脉相传,为北宗主阴阳双修的支派。

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纯,住扬州仪真长生观,著《中和集》、《三天易髓》等书,创内丹中派。中派以内丹学解《中庸》、《心经》等儒释之书,采用禅宗打坐、参究诸手段,追求明心见性。李道纯以“守中”一着为丹法要诀,认为这“中”字便是玄关,识得中字,守中致和,自然虚极静笃,明心见性,直超圆顿。中派丹法乃是一种明心见性的清修功夫。清末道士黄元吉,著《乐育堂语录》、《道德经注释》、《道门语要》,以守中为一贯功夫。黄元吉认为,渐法修炼自炼精化入手,舍守中一着功夫,别无二途可循。明代所传丹经《性命圭旨》,亦含守中要诀。

明万历年间。又有扬州兴化县陆西星创立内丹东派。以扶乩托言吕洞宾降其草堂,亲授丹诀。陆西星著《周易参同契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等书,收入《方壶外史丛编》中,解开了《参同契》、《悟真篇》的丹法之秘。东派丹法力主男女栽接成丹,是中老年人修炼的上乘功夫,适宜夫妻双修双成。

清代道光年间,又有四川乐山县人李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自言得吕洞宾与张三丰内丹之法,创立西派。李西月以陆西星的后身自居,著有《三车秘旨》、《道窍谈》、《后天串述》等书,亦传男女双修的阴阳丹法。西派丹法以清净自然立基,以阴阳妙用成丹,用彼家之铅,炼养我家之汞,使彼我相资,同类相补,达到返本还元的目的。

明末龙门派第八代弟子伍守阳,号冲虚子,江西南昌辟邪里人,得虎皮张静虚真人经李虚庵至曹还阳所传之丹诀,著《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倡导一种儒释道三教圆融的清修丹法。至清代柳华阳出佛人道,著《金仙证论》、《慧命经》,对伍守阳丹法加以系统化的整理与发展,世称伍柳派。直至近世又有赵避尘著《性命法诀明指》,得柳华阳之徒了空禅师和刘名瑞之传,开创千峰派。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9

关键词:甘肃永昌县;金龙坝遗址;水利工程;清代

金龙坝遗址位于甘肃永昌县东寨镇头坝村,海拔2152米。北距永昌县城16公里,距兰新铁路29公里。遗址位于县境内南部祁连山北麓的峡口,即永昌东大河流出祁连山的出山口处。2008年9月,永昌县文物普查小组对其进行了普查登记,将其登记为清代摩崖石刻,名称为“头峡口石刻”。2010年12月,金昌市文广新局将其重新修订为明代水利设施遗址,将“头峡口石刻”更名为“金龙坝遗址”。2011年12月,金龙坝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弄清金龙坝遗址的保存现状、功能和内涵价值,2014年6月,我们再次对其进行了详细调查。

金龙坝遗址所处位置恰在东大河出山口处,此处山形地势转折回绕,旧志中亦称之为“涧转口”或“转涧口”。河水沿山麓向东北方向流出后,自上至下共分九坝三沟。金龙坝即为头坝,其下河北又有八坝,河南为三沟。当地至今仍以“坝”为乡镇或村社为名,如六坝乡七坝村等,基本以所在坝为村镇的区分界限。

一、遗址现状

金龙坝遗址现存遗址、遗迹主要有三部分:引水工程、神龛和清代的石刻维修题记。

(一)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由引水槽、坝体、隧洞、明渠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是金龙坝用以分水提灌的主体工程。

1.引水槽

引水槽长83米,是沿着河流北岸的石壁上人工凿刻出的一条石槽,一直延伸至坝体上开凿的隧洞口并与之相接。引水槽底部或外侧有凿出的柱坑共计5个,直径0.2至0.3米不等,主要分布在河流北岸石壁上有裂缝和向河道内倾的斜坡上。引水槽与隧洞口相接的槽而底部为圆形柱坑,直径0.3米,深0.4米。

引水槽是沿着河北岸的石壁上开凿的,因崖面不够平整,有的地方断裂,互不连属。经过人工凿刻修理,将槽面相对较高的地方凿平;崖壁有裂缝的地方,经过人工打桩修筑将缺口和裂缝填实,向内的斜坡经过填补使其与槽面持平,槽面最终与坝体上开凿的隧洞口相接,从而便于将提灌的河水引入隧洞。

2.坝体

坝体面向西南,位于河流转弯的外侧。利用一段山崖作为坝体,山崖高21米,厚15米,坝体长5.7米。

金龙坝的坝体是河道转弯处天然形成的一段从河北岸伸入河床的山崖,坝体处于河流转弯处外侧,水流为该段河流最湍急处。

3.隧洞

隧洞东北西南走向,开凿于坝体的左下部,贯通整个坝体,长13.2米,高1.7米,宽1.65米,距河床的高度差2.2米。隧洞为人工凿刻而成,内壁及顶部有部分开裂,出口处与明渠相接处有部分坍塌。

4.明渠

现存明渠长420米,宽3.2米,深1.5米。明渠与隧洞相接,是在河流左岸的黄土台地上直接开挖,以黄土堆筑渠沿而成。明渠沿河流左岸蜿蜒顺势而下,直至下游与农田各渠道的分水口。

(二)神龛神龛雕凿于坝体的中下部,距河床4.6米,呈帐形,弧顶。龛高1.3米,宽1.15米。龛内正中坐者神情庄严,头戴冠冕,下颔长须,有圆形头光,宽袖长袍,双手持笏板合于胸前。两侧各有一名侍从。左边侍从头戴乌纱帽,着长袍,面斜朝向坐者,手捧一件长形器物,立于身侧。右侧侍从头戴乌纱帽,着长袍,面向龛外,双手捧笏板,立于身侧。

龛外侧共有8个柱孔,龛下两侧各有一个宽24厘米,进深30厘米的正方形柱孔。龛外两侧各有一个斜向上的长方形柱孔,对应的龛上部两侧各有一个柱孔。弧顶外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小的斜向上的柱孔。

(三)石刻题记

金龙坝坝体顶端台地的西侧有三方题记,分刻于三块卯形花岗岩石上。三方题记位置关系呈不规则三角形,按题记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北侧为一号题记,西侧为二号题记,南侧为三号题记。

一号题记刻,1米见方,计26字:

总甲俞化蛟/潘士雄/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重修金龙坝/口毓美建修

二号题记面南坐北,计26字:

康熙三十一年/三月吉日/重修洞口记/总甲口口瑞/神王照口重修

三号题记,共22字:

乾隆四年八/月中起十月至/重修金龙坝/王杜二人工修

二、调奁收获

永昌是河西地区重要的产粮基地,境内有三个主要灌区,即东河、西河和清河灌区。东河即东大河,傍靠河水,土地肥沃,从明清时期至今一直是永昌主要的产粮区。因河流在流出山麓的峡口处转折回绕,加之河床狭窄,形成了一个“S”形弯道,故峡口亦称作“涧转口”或“转涧口”,东大河则称为“涧水”。

清嘉庆二十一年《永昌县志・卷三・水利志》载:

转涧口之水入东南境,析九坝三沟。日头坝,一名金龙坝,地高水下,穴石通之,源迩流畅,厥称膏沃。自是而下,地势渐夷,各坝排列如雁翅然。日二坝,地广粮多,故其水甲于几坝,分支截灌,亦视他坝为多。日三坝,坝口较仰而去田尤近,故其流易达此。下为四坝五坝六坝七坝八坝,则道渐远,水渐缩,而赋亦渐轻矣。九坝乃其末流,尾分九畦,东抵武威沙河界,北通下堡,地非狭而水常不及也。河南三沟,龙口在三四坝之间,循山而往,至河之南均分以灌,亦名河南坝。

修建金龙坝的主要功能在于提灌引水,用以灌溉金龙坝以下的农田。因灌田所处地势较高,而傍邻的河水地势较低,即“地高水下”。若将地势低的河水提至相对较高的地方用以灌溉,并且能便利的供水,最好的选择即从河流的上游高于农田海拔高度的地方,或者与农田平行处凿渠引水。

河水流入引水槽之后,再顺流进入隧洞。河水被坝体阻拦后水位抬高,遇丰水期,河水可不经引水槽而直接引入隧洞。河床距引水隧洞口的高度差在2-2.3米之间,若遇到山洪下泄,洪水可轻易淹没引水槽,直接灌入隧洞。山洪夹杂泥沙石块,极易冲毁引水槽和堵塞隧洞,故需勤加维修。

神龛中所供奉的主神为禹王。神龛外侧的柱孔,当为龛外原有的外部木结构建筑所遗留的痕迹。下部两个大的柱孔,应是支撑木结构受力的垫木。龛外两侧斜向上的柱孔和顶部的柱孔,系作支撑木框和遮棚之用。

三方题记记载了维修金龙坝的工匠和时间。其时间分别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三月、乾隆四年(1739年)八月至十月。从三方康乾时期的题记以及县志的记载,可见其维修之勤。同时,在石刻题记中出现了总甲的姓名。总甲是明清时期重要的社会职役之一,广泛设置于当时的社会组织中,如治安体系、军事建制、徭役体系及商税机构中等均设有此职役。石刻题记中的总甲俞化蛟等人即是在修治金龙坝过程中的组织领导者。

最早有关金龙坝的文献记载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 (简称《五凉全志》),而一号题记中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记载,并凡是重修的时间,可证至迟在清初金龙坝已经肇建了。尽管有观点认为金龙坝始建于明代,但因缺乏明代的文献记载,或者有相关的文物资料佐证,其年代的判断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依据方志文献资料,结合遗址的题记以及神龛造像的风格,我们认为金龙坝修建的时代应当在清代。

三、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

水利是河西走廊各地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河两止廊的耕田多分布在山麓北坡的冲积平原或者山问盆地。至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增加和田地开垦,川水量增长很快,河西各地灌溉技术也随之不断的革新。河西各地开渠筑坝,以充分开发利用河流,规模很大。有的地方还修了一些穿山越岭的大型引水工程,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凿洞通水、飞槽渡水、偃水上流、衬砌渠道等,这些水利工程措施的修建在很人程度上保证了取水用水的便利,从而大大增加了农田灌溉的面积和粮食产量。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张掖县开挖了梨园堡新开渠坝,该渠“自哮哕河小草场首起,至沟尾止一十五里,小草场起至南山水关二里,本关连山石崖一里。钻明沟四十丈,石洞四十五丈,河口北筑拦水坝二道,南开利沟一道,下安石柜四个,上搭凳槽六连。小草场沟首安闭水闸一座,退水闸一座,低洼一十五处,搭凳槽一十五连。”仅隧洞开凿就达四十五丈,可见其规模之大。又肃州知州童华于雍正十年(1732年)督修酒泉城南的九家窑,其“地高于河十余丈,必凿山开洞,取水于十五里之外,升之二十丈之高”,“凿通大山五座,穿洞千余丈,洞高七尺,阔五尺,开渠千五百丈。其悬崖断岸,水不能过者,架桥四座。”另肃州坝庄口东渠,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动工开渠,官民弁营费约万金,至十三年告成。因崖陡水深,修渠时“人马蚁缘而下,大不盈寸。凿者钻穴施技,灯火相望”。其间断崖众多,致渠道不能连属,架飞槽以渡水,连同暗洞明渠,技术之高超“疑于鬼工矣”,修成之后可灌田数百顷,可见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各州县为保证农田灌溉而兴修水利工程耗费之巨。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10

山西盂县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位于县城以北。金代大定年间曾任盂县县令的智楫在他写的《神泉里藏山庙记》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藏山之迹乃赵朔友人程公藏遗孤之处也”。据我国明清之际著名讲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所记,程婴携赵氏孤儿“潜入孟山藏匿,后人因名其山曰藏山”直接把“赵氏孤儿”的故事与盂县藏山联系在一起。而盂县地区围绕对程婴等义士的民间祭祀活动也远见于金、元两代,甚至更早一些。围绕藏山名胜等自然景观还产生了游记文化,不少历代文人骚客游览藏山之余,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游记等,如金人何师常撰“公孙、程二公祠”,明朝吏部尚书乔宇作《题藏山庙》;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顾炎武撰《义士行》、傅山作《藏山用乔白岩先生韵》等都堪称名篇。这样,围绕藏山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延续了几百年、上千年,不断承传,不断丰富。历史记载的传奇性赋予了藏山文化特有的艺术生命力,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为藏山文化注入了思想的震撼力,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成为藏山文化历久不衰的根据和原动力,而 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和不畏的反抗精神正是藏山文化的脊梁所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对“藏山藏孤”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赵氏孤儿时间本身的真实性也有学者表示存疑,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这是很正常的,也事很可喜的,相信这种学术讨论还会持续下去,只有通过深入地研究,热烈的讨论,才能进一步接近历史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但是,不管对“藏山藏孤”、“授孤救孤”有何种不同的学术见解,应该说对藏山文化的客观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藏山文化是一种延续了上千年的文化现象,它是摸的着、看得见的历史真实。

藏山文化是中国文化一个地域性组成部分,而又不局限于某一地域,它早就被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流传于各地,影响着全国,甚至飘洋过海,走向世界。人们剖析它的文化内涵,认识了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藏山不仅是风景名胜之区,也是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藏山值得一游,藏山值得一看。

名盖山,位于盂县城北18公里处,距太原121公里。属太行的支脉,其北与五台山风景区相接,东与汉北西柏坡相连,是一处前景广阔的旅游胜地。藏山,以流传着“藏孤救孤”的故事而闻名。据《史记•赵世家》等典籍记载,晋景公时,权奸屠岸贾累进谗言,致使赵盾全家三百多口被杀害。赵盾之孙赵武尚在襁褓之中,程婴和公孙柠臼为抢救赵氏孤儿赵武,与屠岸贾展开了一场“搜孤救孤”的斗争,后程婴用己子替代,而抱赵武逃至此处,藏居十五年之久。名其山曰“藏山”,盖以藏孤得名也。公孙柠臼被抄斩。后人为颂扬程婴、公孙杵臼等人舍身取义之壮烈事迹,遂在藏山立庙祭祀,代代香火不绝。

藏山山峰南北对峙,壁崖如削,名曰二幛。南幛耸然笔立,名为芴峰,峰东山路崎岖,攀登而上,可达南天门。北嶂石峭如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庙堂,祀奉赵武,东侧有报恩祠,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左侧山腰有藏孤洞,僻静幽谧,是赵氏孤儿当年藏身之处,勒石碑以记之。每年农历四月半有祭祠盛会。明末傅山《留题藏山》诗云:“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雾嶂几层宫霍鲜,霜台三色绿黄红,当年难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藏山庙名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祠庙始建无考,现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记。现存的古建筑中除寝宫为元代所建外,其余大都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多次修葺与增建的。藏山庙大小三十多处亭台楼阁皆倚山傍壁而筑,气势雄伟。祠庙座北面南,依次将山门、牌楼、戏台、钟鼓二楼、东西碑房、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于院落之外,区别鲜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宫廷建筑的特征而设计的。

藏山有十景,奇丽壮观。山上奇松怪柏颇多,以进出入口处的“龙凤”二松最为著名。“龙凤松”,位于祠庙入口处,“龙松”伏地而生,似虬龙蟠曲,呈仰天长吟之状;“凤松”袅娜奇立,若仪凤展翅,有凌空翱翔之势。“饮马池”昔日山泉汩汩,清澈见底,相传为程婴、赵武饮马处。“笏峰”面祠南耸,石削如屏,险峻异常。“南天门”巍然矗立,有“之”字形石径直达峰巅,素有“南门天险”之称。山顶部一处自然生成的嶙峋突兀的岩壁,似莲花一朵,盛开崖畔,即所谓“南洞西山绣石莲”,亦是藏山胜景之一。“日落晚照”,位于东峰半山腰,有一凹地,四周芳草如茵,披青流翠,中央呈苍黄色,夕晖反射紫绿万状,光怪离奇,分外妖绕。“拜水洞”居祠之北,为旧时祈雨处。“滴水崖”于东峰山麓岩穴内,涧水四季不绝,似水帘洞天。“黑龙潭”在东峰隅岩洞内,水色似墨,饮之可口。每当盛夏,池水澎湃下泻,瀑布如虹。“飞岩楼”凿岩而建,险峻异常。

藏山是中华沧桑变迁的一幅重彩画卷:有藏山藏孤之历史,然后才有赵氏一脉,而后才有赵简子、赵襄子,才有韩赵魏三家分晋,方有立国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赵国。倘若没有赵氏孤儿一说,就不会在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赵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