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小结十篇

时间:2023-03-24 07:19:44

语文课堂小结

语文课堂小结篇1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文学熏陶的天堂,对于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文字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增强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行为艺术家,在小学语言课堂上无时无刻地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课堂的结课阶段,被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所忽略,但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可能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探析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艺术为题,对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结课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 利用归纳总结提高结课艺术性

归纳总结的结课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最常使用的结课方式。教师利用相对简洁的语言对本节课的内容与重点进行总结与强调,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是归纳总结式结课方式的重要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关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分析能力有积极作用。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课时的归纳与总结都是由语文教师完成的。在创新结课方式教学思想的趋动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语文课堂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在结课环节的地位。另外,归纳总结式的语文结课方式也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与重复,也可以独自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加强学生的听觉表象。更多教师选择对语文课堂重要的知识点与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归纳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较为传统,但教师的灵活使用可以增强其艺术性。

比如在讲解《蘑菇该奖给谁》的时候,教师要以对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黑兔”、“白兔”与“兔妈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如下:黑兔赢了乌龟,白兔输给了骏马。在兔妈妈的眼里,小白兔具有挑战自己的勇气,而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一场比赛的输赢。所以,兔妈妈奖励了小白兔。同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你们也要像小白兔一样,不要过分追求一次竞赛的输赢,要以提高自己、挑战自己为目的开展竞赛。

二、 利用感情抒发提高结课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利用结课的机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感情抒发式的结课方式就成为了教师的首先,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感情抒发式结课方式对于课堂的艺术气氛的营造也是十分重要的。感情的抒发到位了,学生自然会理解文章中要表达的情感,加大对文章的理解力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情激发的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倾向进行结课。

比如说在讲解《升国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利用视频中严肃的氛围营造课堂氛围。小学生会在视频的影响下找到民族自豪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学生们沉浸在升国旗的氛围之时,教师可以进行慷慨陈词,结束语文课堂:我们的国家是由许多前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国旗的升起是中华儿子自尊的提升历程,不仅仅是一面旗子从低到高的过程。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正视国家发展的历史,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将国旗当成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积极参加每一次升国旗活动,珍惜每一个参与升国旗活动的机会。

三、 利用悬念设置提高结课艺术性

悬念的设置对于提高课堂探究氛围有直接作用。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之时,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使学生对下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期待。悬念设置式的小学语文结课方式,对于时长超过一节的语文课文讲解来说最为适用。教师可以在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的情况下,引出下次的讲解内容,并且疑问的疑问的语气为学生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题目,促使学生将精力投入于对下一次课的期待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本节课气氛的活跃,还有利于下节课的开课。

比如在进行《聂将军与两个小女孩》这篇课文的结课之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下一节课进行引出。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在抗日战争中,聂将军救出两个日本孤儿,并将他们收养在指挥部内,为他们治病,提供修养的场所。但是,面对激烈的战争,聂将军不得不将两个小女孩进行转移,并决定让日本军人将其送回国内,送到家人身边。我们可以看得出聂将军的宽容大度的品质。那么,两个小女孩真的顺利地回到日本,并找到家人了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课讲解。

面对这样的结课方式,学生们会感到有趣而无奈,既会对本节课留恋不舍,又会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这就是悬念设置式的结课方式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的艺术性效果,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会因这样具有艺术性的结课方式而多姿多彩。

结语

语文课堂小结篇2

语文科课堂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犹如画龙点睛,缺失不得。然而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因种种原因,课堂小结往往被轻视或被忽视了.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才能完美圆满地完成课堂小结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教师的教学目的应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明晰每一课堂小结的方向性

因此,当课堂教学完结后,教师以教学目的为核心,进行简洁有力的总结,完成画龙点睛的任务,引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知晓积累的任务和内容。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课堂上如若没有明确的目的,学生就会无法明白应该掌握什么,咀嚼什么,该积累什么。时间一长,自然就越学越糊涂。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2.教师应明白课堂小结的独特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客观规律 。语文课堂小结的独特性包括其方法和要求两方面:

2.1 语文课堂小结的方法。

2.1.1 提问总结法。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结合教学目的,联系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就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归纳出三至四个思考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学生在思考回答的学习过程后,自然明白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积累了些什么。

2.1.2 总结概括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课堂小结方法,很实用。常用于基础知识,单元教学小结,文章结构分析,文章表现形式以及各类语文知识(如说明方法,语法修辞等)。这种小结主要靠教师完成,需要教师强调并板书积累的提纲挈领,引领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要领,达到积累的目的。

2.1.3 悬念总结法。这是一种启发式小结方法.悬念的设置,可以放在小结前的任何一环节(随教学情景和教学重点而设置)。教师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急于作答,造成悬念。与此同时,暗示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启他们思维的内动力,使学生的积累能力得到升华。如初中语文教材《变色龙》一文,就可根据警官奥楚蔑洛夫害冷害热而脱衣服的细节设置悬念:狗主人的变动才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内心变动的真正原因,从而推导其变色龙的性格特征,完成对典型文学人物形象的积累把握。

2.1.4 思路回忆法。采用这种方法小结,教师要带领学生回过头来,把作者思路梳理一遍,明白作者写作意图,运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及技巧,选取了哪些主要材料或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咀嚼课文,帮助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课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如在教《驿路梨花》时,紧扣"梨花"与"梨花精神",引导学生梳理作者思路并凸现:文章中的人物都做了好事,具有梨花精神即奉献精神,而深山小茅屋就是见证,它是梨花精神的化身,从而得出"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主人"的课堂小结。

2.1.5 图式小结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多学科,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死板转化为生动,使学生自知其内涵,也通晓其外延,从而达到自我小结的目的。如教学《林教斗风雪山神庙》时,为搞清林冲思想发展演变过程,采用数学坐标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林冲感情发展设计为横轴,把每个时间段设计成纵轴,找准对应点,连线成图。林冲的思想发展过程就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只需观察画图,故事的跌宕起伏以及林冲的性格特征,都了然于心,久久难以忘怀。在不言之中,凭借一幅坐标简图,学生自己就完成了课堂小结。

2.1.6 读写结合法。采用这种方法小结,教师要针对具体的课文(尤其是自读课文的教学),结合学生平时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让学生重点从学习课文中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同时,作文课也结合讲读课文的内容进行教学,把读与写巧妙结合起来,在写作训练中完成课堂小结。当学生久久不能明晰课堂 小结的内容时,教师就应当根据教学目的,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时,教师板书目标:丰富的想象。然后搞一次想象作文,如《我卖月亮成富翁》,既完成了小结,加强了作文训练,又很给力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2.2 课堂小结的要求:

课堂小结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具有独特的要求:

2.2.1 语言简洁明了。课堂小结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它需要用极准确,极经济的语言高度概括,达到简单明了,一针见血,并朗朗上口,过目不忘。切忌语言罗嗦,零碎,目标不明晰。

2.2.2 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内容较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方法,确定课堂小结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措施。防止程式化,公式化,而使学生失去积极参与课堂小结的兴致。

语文课堂小结篇3

认识是实践的先导,教师只有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课堂小结的实施。课堂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对教师而言,它是对“教”的一种回顾,课堂小结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这堂课亦或暗淡亦或闪耀着明亮的光辉。对学生而言,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过程。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概括、理顺重点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可以承上启下,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科学掌握课堂小结的方法

要实施好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提高课堂小结的效率,任课教师做到科学、灵活选择运用课堂小结的方法是关键。语文教学课堂小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小结方法有知识梳理归纳法、拓展迁移法、练习巩固法、悬念激趣法、诵读法、评述法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同时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特点,科学灵活选用课堂小结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小结的效率。

三、认真备课,充分预设,优化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要充分发挥其价值,课前的精心设计是基础。因此,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课堂小结作为重要的一环加以设计,并抓好落实。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的设计,但对课堂小结的设计都不够重视,往往课堂小结设计是最为简略的,没有具体的内容、方法方式和时间分配,只是简简单单的写几个字“课堂小结”,这样在教学活动中,课堂小结的随意性很大,课堂小结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预设,精心设计,优化课堂小结。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深入到教学中的情况,设计好小结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并针对教学内容实际,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知识要领,突出重、难点,明确注意事项,从而真正发挥课堂小结的功能。

四、课堂小结应具备的基本特性

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小结应具备针对性、引导性、概括性、趣味性等基本特性。首先,课堂小结必须要围绕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同时必须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特点,做到因人而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注意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有的放矢。其次,要充分体现出引导作用,导“思”、导“言”、导“法”、导“情”。绝不可一句“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等简单进行课堂小结。第三,在短短一节课里,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实施了多项教学活动,探究学习方法。此时在课的最后,一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课堂小结,利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加强记忆,巩固知识。最后,要体现趣味性。有趣的小结,既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放松,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动机,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小结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正确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口授+粉笔”的授课模式正逐步被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卫星、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紧跟科学发展步伐,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掌握最新知识,紧跟前沿科技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教师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将教科书或是教参作为教学法宝的教师已无法适应变化发展着的形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不仅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想,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备课质量的提高,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学生虽身处教室之中,但思维却随着多媒体的声光电色在大千世界之中“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大大加强了信息的输入量。学生眼界开阔了,思路放开了,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些课文内容晦涩难懂、抽象枯燥,教师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远远不够,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可以达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中遇到岩险阻,风雨雷电,夹岸桃花等,最终注入浩瀚的大海和一棵小树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画面,同时结合配乐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了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品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等长处,就会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传授的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的特点,有利于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教师可以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做成试题库、课件库,分类汇编,随时调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内网,建立BBS论坛,针对某一语文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师生双方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对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语文教案、试题集锦,由于保存不便,且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散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久而久之,学科资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后来的教师在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从他们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教法中汲取经验,也可以根据语文新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抛弃教学目标,刻意追求繁杂媒体的呈现,造成多媒体课件表面花哨热闹,实际是喧宾夺主,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些课件,没有在内涵上仔细斟酌,没有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有所体现,而是对表面精雕细琢,一个闪动的小动画、一个复杂效果的艺术字、一个画蛇添足的影音动画,看起来一片热闹,学生也很新奇,而实际上这些花哨的媒体会极大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感官刺激太多,太杂反而抑制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这些是不可取的。没有启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的提高。

(二)应避免出现重机器轻教师的现象。

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语文教学,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被忽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了缺乏活力的观众,而课件则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这实际上是因为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片面,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媒体教学,没有把媒体与语文教学内容充分整合,没有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最好,自然不利于学生学习。实际上,现代媒体只能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绝对不应丧失的,失去了这些,语文教学中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和文学精神也就荡然无存。

(三)要克服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缺陷。

语文课堂小结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训练

首先,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实际情况作了观察,发现很多语文课堂上的练习在“质”和“量”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老师指导下的课上练习时间少

笔者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一节课40分钟,留给学生用来练习的时间只有3到5分钟,甚至没有。课堂时间都被老师烦琐而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所占据。即便是学校硬性规定至少预留10分钟时间用来练习,也常常得不到保证。有人听课,就空10分钟训练一下;没有人听课,就上得满满,一不留神还会拖堂。师者“昏昏”怎能使学子“昭昭”呢?课堂都被老师的“讲”和“问”占用,学生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往往因时间而落空。

二、练习都是“拿来”的,精心设计的少

有的班级学生告诉我,即使老师不在学校,他们都知道是什么作业,无非就是生字组词,文尾练习等,这些构成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练习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学情和学习能力的高低,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在笔者曾经听取的20节课中,以生字抄写作为主要课堂练习的占 35%,以感悟文本,进行回答问题的也占 32%。除去无课堂练习的 22%,纯粹地完成配套作业,剩下仅 11%左右的语文课,教师能根据课文特点,结合班级学生情况,设计相关课堂练习。事实证明,没有精心设计过的练习,既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又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强调整齐划一,自主选择少

笔者的调查显示,很少有教师,在课堂练习作业的设计上体现分层性。如,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几乎都让学生抄写完所有要求识记的生字,而很少会有教师允许学生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课堂练习的作业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抄写、说话写话、完成填空、做配套作业为主。因此,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小,兴趣也不浓厚。

针对调查后的情况,我觉得要想切实开展有效的课堂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四、研读课标,明确年段训练目标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标,清楚地知道每个年段的训练目标,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对课堂训练的设计有所针对性。

例如,就“阅读”的年段要求来看,第一学段对于“阅读”所应达到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那么,在第一学段的课堂训练设计中,我们就应该立足于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课堂上就不能纠于内容,设计很深奥的思考题。

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二学段我们就应该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去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与此同时,还应该训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到了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等词语的意思,还要能辨别词语的感彩了,这样的训练就很有必要;还有课文复述的训练,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的训练都应该作为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此时,训练已经从关注文本内容逐渐走向关注文本表达方法了。

这样研读目标后,就能做到心里有数,在设计训练,进行训练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训练有效成为一种可能。否则,超出学段要求的训练,只能是揠苗助长;低于学段要求的训练,只能是低位的徘徊和无谓的消耗。

五、精心选择训练,控制课堂训练时间

每节课的课堂训练,都不能够带有随意性,要精心设计,要针对学段特点,优化课堂训练。与此同时,在课堂上训练的时间要有所保障,既不能让训练的时间占据了师生互动,让一节语文课最后变成毫无诗意的训练课,也不能一节课完全脱离训练,让语文教学离开了“语文实践”这块土地,只是一味的在语文人文性上无限深挖。如果,把所有的训练都留到课后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去练习,时间一久,语文素养的提高只能是空谈。

六、将训练设计与集体备课等校本教研形式相结合

学校校本教研的常规形式就是集体备课。在研究集体备课时,将训练设计作为集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每节课,都集集体的智慧,根据每篇文本特点,共同研究出有效的训练设计,这样可以有助于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提高训练的效果。

例如,学习《郑成功》(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时,我们就紧扣文章的第五自然段,O计了以下一些训练:首先,自读课文,用笔分别划出描写荷兰侵略者表现的语句,再找出描写郑军官兵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什么?(设计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初步阅读中,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接着,比较“负隅顽抗”改成“顽强抵抗”是否可以?(这就是结合学段目标,训练学生能联系课文情境,结合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了。)最后,感悟作者“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这又符合了分段目标中提出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要求。)这样的研讨,实际上也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形式,久而久之,教师的研读教材能力,抓训练重点能力也有所提高。

语文课堂小结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机构;改革;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103-01

一、明确师生地位,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正统的教学观念,“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重师长、尊师重道”等等观念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在很多学生看来,教师就是“长辈”,是高高在上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教师会有一种敬畏心理,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学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亲其师则重其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和态度,那么就会对于相应的科目予以重视,学习积极性也会提升,这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误区,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识师生关系,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做学生的朋友、引路人、导游、合作伙伴等,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平等对话、理流、和谐求知,既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容易亲近的,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也敢于向教师发问,也就能够更好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二、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于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却很少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是简单的维护下课堂纪律。所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守纪律的学生比较喜欢,而却忽略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与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很少能够学习到方法。新时期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是全能型的人才,而不是简单的复述型的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多的来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亲身去体验知识、去学习知识。尽管课堂教学改革也不能否定教师必要的讲解,但是教师的讲解要适度、适当,更大限度地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通过互动体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以教材文本为媒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宽容、利用;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讨论,逐步淡化教师的讲解,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探究,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技巧、生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丰富他们的学习感知,同时将学习到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到生活中来,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趣味性。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参与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引导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生活化较强的案例、实践来进行引导,就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就先让学生进行回忆:金鱼的尾巴、黄牛的尾巴、燕子的尾巴的样子,它们是用来干什么呢?先通过生活化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同时通过小壁虎能够自己长出来尾巴来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促进他们学习知识、探索奥秘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回忆、讨论,你所见过的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如果小壁虎找他们借,他们会借吗?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交流,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关注学生整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过于喜欢“优等生”,这些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强或者基础素质较好,对于教师的讲解理解较快,教师不用费很大的功夫就能够教好他们,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会比较喜欢,一些好的学习资料、学习机会,教师都愿意让他们“优先使用”。这也就相应的催生了另外一个群体--“学困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于学生“一视同仁”,在做好“优等生”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以及中等学生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最简单的“木桶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样如此,一个集体的力量不是表现在最优秀的部分,而是体现在最差的那部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科目的人文特性,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发展,其别应该注重“学困生”的教育。毕竟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在此时引导他们打牢学习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认知也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小结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在小学阶段的任课经验,对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展开朗读指导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用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每个人的语言知识结构都是由一个巨大的语义场形成的。简单来说,语感就是学生用于理解语言最直接最基础的感受。学生的语感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获得进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感培养的最佳阶段,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正误、含义,体味语言在使用中的产生的细微差别,就能够通过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二年级上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分角色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与情感,如母亲说“小兵,咱们回家吧!”时的无奈、售货员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的感慨,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进行体味,在无形中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用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的朗读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材料积累和语言技能运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剖析与讲解,指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疑问都放到朗读的过程中去,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后对自己自问自答的机会。如,在《丑小鸭》这堂课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丑小鸭经历曲折之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的朗读。通过朗读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章中找到“大家为什么会欺负丑小鸭?”“丑小鸭离开家后遇到了那些困难?”“丑小鸭离开后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等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也培养起学生用朗读加深文章理解和解答自身疑问的能力。

三、用朗读巩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到语气、节奏、用词、句式以及文章的整体格调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的朗读,并非是传统上学生喊读、哼读、以及拖长声的念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和主旨,并将字、词、句、语法等零碎的语言基础知识内容通过学生有效的朗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将文字语言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不至于使得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结构成为零散的、分割性的系统。二年级课文《小鹿的玫瑰花》中,有一些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相对较难识记的字词,如“一瘸一拐”“惋惜”“黄莺”等,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能够让学生对字音和字形掌握得更加熟练。这种学习方法要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学生机械性的练习更有效果,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技能与技巧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上,朗读指导教学作为听、说、读、写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和学生突破文字到有声语言的转化障碍的最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上应得到认可教师的充分认可与重视。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小结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60-01

一、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绩,有效利用课堂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经过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要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就要抓住课堂这一有利时机,合理利用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效果和重要作用,使语文课堂成为教学的主场。由此,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就显得有其积极的意义和必要性了。其意义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促进了课堂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堂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大部分时间内,学科知识都是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进行传授和学习的。因此,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高了课堂效果,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2.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升了课堂教育的主体地位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效果,凸显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从不同的侧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外延。所以,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升了课堂教育的主体地位。

3.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必须要利用好课堂,必须要学会向课堂要效益,只有充分尊重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会充分的利用课堂,才能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是一个较大的提升。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

目前关于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研究,在多数小学都开展了起来,经过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一条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新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做好备课工作,做到在课堂上言之有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和其他学科的课堂一样,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备课,尽可能的准备充分一些,以此来应对变化的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学生的水平和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依靠原有的书本内容和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现有的求知欲了,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上言之有物。所以,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构建有效性课堂的前提是精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才能达到构建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2.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时间上来看,课堂的时间设定为45分钟,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优化课堂结构来入手。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必须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课堂内将需要开展的教学项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提高每个项目的教学效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教学时间。此外,还要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只有依靠这种办法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达到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3.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有效课堂的构建中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的个性普遍较强,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并且小学阶段是性格的培养和形成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在语文课堂中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通过实践发现,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中,小学生才是主角,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时候,必须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此外,还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有效性课堂的构建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4.在课堂上设置典型问题,在练习中拓展学生语文能力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在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时候,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要在课堂上设置典型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设置典型问题,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会主动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设置典型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在练习中拓展学生语文能力,达到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目的。

三、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取得的积极效果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产生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通过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我们不但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还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2.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新思路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归根到底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采用,不但丰富了目前的教学手段,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新思路,因此,有着积极的应用意义。

3.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对原有的教学课堂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是一种极大的改善,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亚英.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具体措施[J].新课程学习.2011年08期

语文课堂小结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主体地位;课堂练习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必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及时巩固所学语文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想有效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就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举例来看,在学习《鲸》这一课时,可以先板书课文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鲸的特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课堂当中,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这时候的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更多和鲸有关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过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就是教师,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很难主动接受知识,总的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和时展相适应,所以,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的更多是引导者的角色。举例来看,在学习课文《爱迪生》的时候,学生阅读课文以前有个同学突然举起手,当时的笔者问了这个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呢”,这个同学特别羞涩的说他想给大家读这个课文。其实当时笔者并没有这个安排,但是依然给这名同学表现的机会,并在学生的阅读之后表扬了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堂表现积极性,学习劲头更加充足。在课堂教学过程里,由于语文答案没那么统一,所以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多交流自己的看法,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个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和语文课程特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骄傲的孔雀》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班班通多媒体展示多种动物的特色,同时还可以在导入阶段中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喜欢这种动物的理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利于更好的产生更多的趣味点,也有效吸引学生进入此刻的学习,发现孔雀的骄傲之处和表现,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情景创设的提问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提问都是一门艺术,通过合理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状况,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良性沟通,不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怎样通过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加大重视力度。通过情景创设提问方法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状态,努力思考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开展过程里,教学提问可以结合一些场景进行,通过和多媒体有机结合,把问题融入到故事背景中去进行思考,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自己提问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心全意进行问题的思考。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答案,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爱上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畅所欲言。在设置问题时,要保证问题具有连贯性,可以更好的学习旧的知识,同时还可以理解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征服新内容。

5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事实上,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性格都比较活泼,所以更加喜欢游戏这种“动”的活动,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举例来看,在学习《小马过河》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出小马当时的状态,然后和自己的想法相结合,自由发挥自己会怎么做。在这样的小游戏影响下,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课文的教育性,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6科学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实绩

课堂练习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刚学到的语文知识。教师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首先要研究每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和教学目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教学目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基础性的课堂练习。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情况,结合学生所学,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完成有针对性、基础性的课堂练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7提升课堂反思阶段的有效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课堂反思是最后的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有效性提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下一节课高效进行。从知识层面来看,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如果课堂上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在下课之后必须弄懂,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质。另外,如果在课堂上提到了一些冷门的看起来和语文课堂并没有什么关系的知识,下课之后也要查阅相关资料,在下一节课给出详细的解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果在语文课堂开展中出现了教学意外,就要仔细分析纰漏,分析好其发生的原因,做好总结工作,不断积累处理意外的经验。通过经验的记录,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里出现了新的教学灵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落实到实践中查看效果,每个月都要和其他的语文教师开展必要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有效性。

8结语

总得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反思,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菊英.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3(12).

语文课堂小结篇10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分析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当前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1.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从不同的教学行为中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教学理念,所以如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就好比是大海上的航船迷失了方向。目前,就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落后才会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师生一问一答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及学生完全放任自由教学模式。如果小学语文教师长期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怎么能得到有效提高呢?

2.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不够准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材中的文章又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都是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实现的。所以,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对教材文本理解就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那么对学生的授课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了,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领和辅导了。连文本解读都不准确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现在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如喜欢教学内容全面,自己想什么都教,也想学生什么都学,根本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合理取舍。这样的教学设计听起来好像是对学生负责,其实往往教学效果是相反的,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的结果经常是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集中精力去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童趣及激情的课堂。但是目前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语言太过于成人化,教学方式也太单一,教学节奏过慢或过快,师生之间的交流贫乏,不注重激发学生课堂的主动权和主体性,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

语文课堂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个突出特点出发,然后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文本要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然后再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来选择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把握的教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能掌握小学语文涉及的必备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要消化好,使其成为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工具。另外,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体现出人文性,要把这种人文性全面渗透到平时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平时的阅历来体味和感悟教材的文本,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来理解和鉴赏教材所涉及的优秀文本,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感及美感,这样就可以慢慢实现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融合的目的。

2.仔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语文教材,然后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地教学方法。要想使小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就必须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明晰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务必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最终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

3.积极营造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使师生都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可以使小学生的天生个性得以张扬,也会使学生产生非常愉悦的心理,从而会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潜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4.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课堂练习及课堂提问,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将不同的问题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教师能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预设课堂练习及课堂思考题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活跃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预设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本课重点内容,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要尽力使题目新颖,形式要多样活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适当,练习也要适量,最好是能做到分层教学和分层提问。

5.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都普遍存在好奇心,并且有好动的特点,他们在思维的时候也是喜欢借助声音及色彩等。另外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一般持续最长也就是二十分钟,所以教师要是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并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就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和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训练,当然,同时也就实现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元元.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2]陈和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文教资料,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