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句练习十篇

时间:2023-03-21 18:04:42

强调句练习

强调句练习篇1

关键词:自主快乐六步 问题 策略 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中,我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磨灭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本着“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寻求探索,技能由学生自己提高”的课堂教学理念,沿着“教师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兴趣自动培养,成效过程提高”的学习型课堂思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总结出了小学英语“自主快乐六步教学法”,其主要教学流程是“才艺展示――知识积累――口语训练――释疑解惑――模仿演练――拓展应用”六步。

二、解决策略

1.才艺展示。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展示的内容完全由自己确定,可以是故事,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当天的新闻,还可以是歌曲。学生可以个人展示,也可以多人合作展示;展示过程中还可以用提问或肢体语言的方式号召其他同学参与互动。

2.知识积累。课堂上的知识积累主要指单词、语法及句式等。为了培养学生会读单词和善于应用话题句式的能力,课堂上我刻意培养学生发现和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及英语知识,并应用这些方法自主学习。

单词学习:

(1)学生自学。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哪个单词会读及自信读正确的理由,哪个单词不会读及不会读的障碍是什么,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在小组内或班内讨论解决。(2)教师示范读或放单词录音,让学生与老师的读音或录音对比。要求:对比自己和老师或录音的读音,找出读音上的差别。(3)学生提出读音上的异议,在小组互助的基础上老师重点教授疑难单词。

语法学习:

这里的语法主要指英语句式。英语中的某一句式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功能和表述意义,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句型的意义所在。它也要求我们在教学句型时,必须让学生确切地明白某一句式的功能并会应用。教学语法时,我引导学生“三步走”:第一步,明确该句型的功能;第二步,示范应用;第三步,为学生提供一些情境及相应的单词供学生进行话题训练。

3.口语训练。一节新授课,对一定的重点句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真问题,引导学生把这一句式说流利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要求。训练口语时,我引导学生对所训练的句子做到了以下六点:明确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发音、意义、句子表达的意义、句子中单词的重弱读、句子的语音和语调;慢速读句子,体会单词间连读和省略的必然性;张开嘴巴大声读,挑战自我,增强信心;查查一口气能说多少遍;把这个句子说得最漂亮;用这个句式说多个句子。现在,学生将这六点归纳为“口语训练六最法”。“口语训练六最法”重在强调知识的细化,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深度置疑的习惯和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因此也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4.释疑解惑。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本环节共有两个层次:一是学生自主释疑解惑,包括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助、班内互助;二是教师讲解。学生自主释疑解惑重在让学生拥有足够的释疑解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解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即讲重点、难点、疑点;“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三讲”环节中要着重突出科学讲解、有讲必练、狠抓落实,要“讲在当讲之处”。

5.模仿演练。一是利用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录音或影像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及表达方式,训练学生说地道的英语;二是通过反复训练重点单词和句式、回答课文中的问题等,模仿语言知识的使用规则;三是通过课文复述或分角色演练课本内容模仿应用语言,能够将课本中人物的语言以及其他交流方式模仿得惟妙惟肖,学生们乐此不疲。

6.拓展应用。“成功是成功之母”更被现代教育者所推崇。英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英语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只有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实践化,学生的语言学习才能实现任务化,“英雄”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将一个阶段的英语知识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模拟直观性、趣味性的生活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强调句练习篇2

本论文主要发现以下几点结论:句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很有帮助;强调语言情景的作用;在操练中学习基本的语法,在情景中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要熟练掌握一种英语句型,达到应用自如,脱口而出的程度,就必须做到循序渐,从情景交际创设和句型结构讲解入手,反复进行机械训练,不断在情景交际中应用提高。

【关键词】

职高英语句型;句型操练;创设情境;句型结构讲解;机械操练;交际;运用句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科目,它的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据一项调查表明,职高学校基础较差的学生占到60%,单词和句子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稍好,可是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足。时而学几天,时而又不想继续坚持。10%左右基础较好,能够完成基本的读写,但基本功不够扎实,语言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职高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提不高。课上不愿张口,课下不想模仿交际,甚至连该背的单词和句子都不记。再则,有部分学生认为语、数、英作为文化课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学好专业课才是必要的。因此,若能从英语句型训练入手,进行由浅入深的有效训练,将会对学生英语学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单词、句子、课文的理解,从而实现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具体实现职高英语句型的高效训练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首先,创设情境导出新句型。语言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表达其确切的意义。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英语导师所言:"成功的英语教学应当是先听、说,后读、写”。先在情境中听、说,进行模仿交际。如,多看英语电影,英文杂志,听英语广播,到英语角与同学、外宾用英语交流等。在课内教师也要通过语言环境或上下文的情景来导出新句型。在情境中,让学生先听,说,然后进行模仿交际。在此基础上导出新句型。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或表演一段对话等,引出新句型。例如,职高英语基础模块(上)Unit1Welcometoourschool一课中,有一重要句型是,“therebe句型”。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利用教师里存在的实物用”thereis/are...on/in/under/behind...”表演一段对话,然后改为问句和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这样进行两轮对话之后,学生通过这种情景交际,已经初步接触了新句型,大体能感知句型的基本含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新句型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再板书此句型,练习读写新句型。

其次,在句型结构讲解的基础上归纳语法规则。板书呈现新句型后教师要对新句型进行简要分析。具体做法是:解释新句型所具有的特殊语言,形式结构特点,中英文表达的差异,以及其确切的中文意思等。这种解释应当简洁明了,力求达到句型化,图表化。如上文提到的therebe句型,该句型需要解释清楚的是“therebe”的意思是“某处有...”用于“therebe(am,is,are,was,were)+主语+状语”结构,表示“某处存在某物或某人”其中be的使用要注意就近原则,即当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时,be要与跟它最近的名词一致。如,Therearetwoapplesandapearonthedesk.与Thereisapearandtwoapplesonthedesk.有一样的意思,但两个主语中,单数在前用is复数在前用are。

再次,机械操练新句型。经过导出新句型,讲解新句型后,学生已经对新句型的结构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强化学生对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在教师控制下进行机械模仿性的操练是相当必要的。控制好句型不变部分,教师提供图片,幻灯片或使用教室里的实物.如,出示一把尺子,两只钢笔;指向一张讲桌,两面黑板等。根据教师给出第一组例句:Thereisabookonthedesk.Therearetwopicturesonthewall.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快速操练.然后还可以用动词was,were;介词短语behindthedoor,underthetree,nexttothewindow等做替换练习。最后还可以再将练习过的句子进行句型转换训练,让学生从结构上,意思上,熟练掌握句型。

第四,在情境中交际、运用句型。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和运用。利用图片,幻灯片创设的情景能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把固定的句型变成生动的交际语言,增强对语言的理解程度和交际运用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环节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1)问答式引导:就所给图片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提问,引导学生尽量作出语法正确,内容合理的回答。如,对Therebe句型进行机械性操练后,可以作如下句型交际训练:Whatareyouthereinthepicture?Istherea...inthepicture?Arethereany...behindthe...?(2)连锁操练法:按学生横行或纵列顺序,以教师为首接连进行一问一答训练。如A:What’sinthepicture?B:Thereis/are...inthepicture.What’sinthepicture?C:Thereis/are...inthepicture.What’sinthepicture?D:Thereis/are...inthepicture.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语言交际活动进行教学。为避免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乏味性,把握言语练习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本文从情景教学法的角度,针对职业高中英语句型教学的现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进行研究,强调语言情景的作用,强调语言内容的连贯性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要求在操练中学习基本的语法,在情景中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实现学生对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流利表达的目的。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李晨丽 单位: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1]《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年第06期.

强调句练习篇3

一、口头练习

口头练习实际上就是说话作文。要写得对,先要说得对。低年级的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思维能力,有时说话不完整,表达不清楚。要启发学生大胆说话,回答问题,练习口头表达能力。这是作文的先导。除语文课外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讲家史,讲电影故事等,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要求语言规范化,合乎语法。

二、组词和词语搭配

组词就是结合生字教学让学生把字组成词。这类练习,主要在一、二年级进行。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布置的练习,同时还可以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组词的能力。词语配搭就是把词配搭成词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词语之间在意义上的有机联系,养成配搭词语的习惯,克服词语配搭不当的毛病,为造句打好基础。

三、整理词序

这种练习可以从二年级开始。教师先把一句话或一段话的词序打乱,写在黑板上,启发学生思维,整理为意思通顺的句子。这种练习要注意以词为单位。词序打乱之后,要防止产生歧义,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四、填空和造句

填空,就是选用词语的练习。选用的词语能够构成通顺的句子便可以,不强求一律。要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词语,用比较准确的词语来填写。造句是最基本的作文练习。造句,就是要求学生写出一句意思完整的话,主谓齐全。一定时间后,可以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训练学生造句,还可以进一步选用一组词语,让学生写进一句话或一段话中。造句练习时,不仅要强调语法正确,也要注意句子的思想性。

五、联句和断句

联句就是在造句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把句子联起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使学生懂得句子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断句就是把长句子(复句)点断,进行句逗练习。开始练习时,要选择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句子。做法是把一句没有标点符号的长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点上标点符号。在学生初步懂得断句以后,还可以把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短文抄给学生,让学生点上标点符号。练习时要考虑学生学习过哪些标点符号,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要求过高。

六、缩写和扩写

缩写和扩写是让学生把句子或短文压缩或展开,减少或者增加修饰、附加成份,但基本意思不变。缩写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扼要地进行叙述、描写。扩写之后,可以按照学生的程度讲解修饰、附加成分的作用。

七、看图说话和看图作文

就是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表达出画图的内容。看图说话主要在一年级进行,二年级以上练习看图作文。看图作文的基本步骤是:

1.让学生详细观看画图的内容。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加深对画图的理解。

3.启发学生连贯起来叙述。

4.指导学生把自己口述的话写在作文本上。看图作文以能表达画图的内容为原则,但语言不要强求一律。

八、复述

复述就是要求学生把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图书等,用口头或文字概括地说出来或写出来。同学们在复述的时候可以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记住人物关键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其他内容可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例如:复述《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可以编写下列复述提纲:开始:林冲来到柴家庄上,发展:柴进款待――洪教头来了――全不理睬――问罪柴进――挑战林冲――越发逞凶;高潮:明月高照――脱了、拿起、耍了――喝道――短兵相接――承认输了――拿出银子――把火烧天――拨草寻蛇――气势汹汹――抡棒一扫――措手不及;结局:满面羞惭、灰溜溜。

九、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要求学生把听到看到的事物写下来。首先要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掌握素材。其次是启发学生思考,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最后才让学生把最主要的东西写下来。记录要由简到繁,记人记事每次要有所侧重。

十、编写小提纲

强调句练习篇4

复调音乐 巴赫 声部 触键 指法

被称为“古典大师”的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巴赫有很多的钢琴复调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学习钢琴者的必修课本。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对复调作品的主题难以把握,对弹奏创意曲存在畏惧心理,如何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完整的弹好一首复调作品呢?笔者对练习巴赫《创意曲》谈一些理解和体会。

首先,要对作品做整体上的分析,看这首乐曲的情绪、速度、调式调性、主题音乐形象和风格等。我们知道,大调式作品有着明朗积极阳光的情绪;而小调式作品则比较暗淡柔和,每一首创意曲又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做不同的练习。例如,二部创意曲第一首,这是一首C大调的乐曲,速度为快板,情绪上明朗,主题在强拍位置上的16分休止符后进入,乐句要求连贯流畅,句尾在次强拍上收尾,跳音相对弱一些,不要太短促。左手主题在俩拍后模仿进入,左右手的弹奏犹如俩个人的对话,交替响应,极富表情。而二部创意曲第二首,是c小调,速度为中板,其主题是一种倾诉性的音调,气息较长,优美的曲调充满了歌唱性。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不同的乐曲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这样在实际练习中就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感觉并演奏出来。

其次,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巴赫的《创意曲》在结构方面通常可划分为呈示段、展开段和再现段。呈示段即主题的呈示段落,一般有对比性主题和模仿性主题俩种,明确地终止在属调或平行调的主和弦上;展开段是根据主题形象运用如转调、主题变形、模仿等各种手法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再现段则是对呈示段将主题移回到原调进行完全或不完全的重现。在这些作品中,主题旋律和发展手法变化多,音乐发展连贯,声部流畅,结构布局完整。例如二部创意曲第六首:呈示部(1~20小节),乐曲开始,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相差一个音符的时值呈示,显现出节奏的对比,第一主题向下级进,第二主题向上级进, 9~20小节呈上启下,并使音乐逐渐转移到B大调。演奏时,注意两个愉悦、清新、性格鲜明的主题的完整呈示。中间部(21~42小节)。俩个主题采用三个八度的对位手法,在属调上出现。29小节开始的低声部基本上是从三个八分音符连续呈示,上声部基本上是呈示段主题中的节奏型的连续呈示。使愉悦、清新的主题发展的更为活泼欢乐。经过升g小调-升c小调-升g小调的转换,以准备主题在原调上的再现。演奏时,情绪要更为高涨,以便于同呈示段形成一定的对比。再现部(43~62小节),采用四个八度的复对位手法,将呈示部中主题出现的声部位置予以改变,并回到原调――E大调。

接下来,就是分析旋律。复调作品中,它的和声效果远不如主调作品强烈,因而它的旋律的美感就尤为突出。我们知道,一首乐曲的形象是通过旋律来刻画的,所以要保证旋律演奏的流畅。分析旋律,第一,看旋律进行的方向。这是因为旋律进行构成了旋律的曲线,一般分为上行、下行、水平进行三种,上行通常伴随着紧张度的增强,来表现激昂的情绪;旋律下行往往意味着放松和力度的减弱;而水平进行则比较安静。一般应找到乐句中的高点音,旋律总是围绕主干音发展,之后慢慢收住。在一个乐句之内声音要平均、线条要平直一些。第二,看旋律的类型。旋律类型多用的有波浪型,环绕型,扭折型,螺旋型等。不同的类型体现了不同的情绪。

在对作品做了以上的理性分析后,接下来就是练习阶段了。在练习时,严格速度、节奏、指法、力度、分句。由于巴赫《创意曲》属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18世纪又属于节奏缓慢的年代,所以它的乐曲速度应是相对缓慢的速度,节奏从开始到结束应保持一个基本节奏之中,自由的,时快时慢的节奏不属于当时的风格。在力度上处理不应太外露,应基本保持平稳状态,注意内在的紧张度,但微弱的变化还应存在,力度层次变化不要特别分明。在分句上注意呼吸处理,由于复调作品多是几个声部交错进行,常常一个声部的句尾刚好是另一个声部的句首或者是句中。因此,在练习中,应注意准确的分句点和乐句的呼吸点,要注意各个声部的清晰性。

在声部方面,练习时强调保持声部层次的清晰,主题声部要突出,其他声部要让位于主声部,手指要做适当的控制,声音相对弱一些。在控制中,每一声部又是清楚完整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每一声部旋律抽出来单独练习,使头脑对各声部都保持条理清楚,所以,练习时先分声部练习,再分手练习,相当熟练后再合手练习。需要强调的是三声部乐曲,中声部有时需要俩手的交替完成,左右手的衔接要均匀自如。练习时还要要考虑横纵向关系。横向要求旋律线条一定要清晰流畅;纵向要求层次分明,和声协调。声部既要独立又要相互融合。练习时要求学生一边弹一边唱,可以唱出音乐主要线条,还可以分声部唱。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多声部的音乐思维,又能够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

练习巴赫创意曲,触键应和巴赫的风格相一致以及和当时的乐器(击弦古钢琴)音响效果相吻合。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奏法来演奏跳音,用来模仿击弦古钢琴的结实有力的清脆效果;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送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连接要均匀,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发出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非连奏奏法并不是单纯的把音断开,而是每弹奏一个音,手指在琴键上有一定时值地保留后再断开。例如,三部创意曲第15首,这首乐曲有三种不同的音乐材料组成。左手的歌唱性旋律要弹得很连贯,听起来舒展深情;右手的小短句如同伴奏音型,三个音一组,弹奏时前两音连起来,第二与第三个相同的音断开演奏,听起来生动,活泼,第三小节右手又出现的第三种素材,是分解和弦,要弹得干净明亮,就要使用手腕断奏这种非连奏奏法。连奏与非连奏在弹奏时交替使用,弹奏出不同的声音效果,使乐曲生动活泼。

强调句练习篇5

【关键词】听说法 商务英语 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00-01

1 听说法概述

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or the Aural-Oral Method Approach)又被称作口语法(Oral Method)、句型法(Pattern Method)或结构法(Structural Approach),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具有雄厚理论基础的教学法流派之一。它在Palmer的口语教学法体系基础上,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相结合而形成,以句型结构为主干,句型操练为核心,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要目标。它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此教学法主张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美国普林斯敦大学教授莫尔登把听说法理论基础概括为以下五点:l.语言是说的话,不是写出来的文字;2.语言是一套习惯;3.教语言不是为了教有关的语音知识;4.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人认为他应该说的话;5.语言各不相同。所以,学习外语必须重视听说,应从听说入手。

听说法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二战的爆发,美国军队急需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精通外语特别是口语的军事人员,于是聘请结构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弗里斯(C. Fries)及拉多(R. Lado)等制订了训练军队的外语教学方案,进行外语口语强化训练,听说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此教学法主要盛行的时代当属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尤其是六十年代中叶,它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家将其推广到普通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去。听说法流传到世界各国,蜚声世界外语教学界。

2 商务英语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体化时代,中国吸引外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因此来自全球各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间合作的机会和项目也大大增加。鉴于合作当事人所属国家的不同,不仅需要当事人在合作之前或合作过程中了解合作项目所涉及到的国家的相关经济背景,而且对当事人之间基于合作项目发生的商务关系的规范,还有合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事务,都需要具备相当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的参与,在飞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互动的呼唤下,商务英语作为现代国际化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商务人员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帮助英语人才掌握商务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说离开了商务英语知识技能,国际合作简直寸步难行。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语言教学,它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和专业性。因此,无论对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还是学生而言,都必须掌握扎实的商贸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基础,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可是要使普遍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很强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能力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日后能够自如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教学工作者除了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外更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种环境下提倡听力及口语训练的听说法融于商务英语教学并成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成功变革。

3 听说法与商务英语教学的融合

听说法的教学流程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认识(recognition) 阶段;2) 模仿(imitation) 阶段;3) 重复(repetition) 阶段;4) 变换(variation) 阶段;5)选择(selection) 阶段。

在五个不同的阶段,学生通过听音会意、纠错仿说、理解背诵、变换结构最终达到选择应用不同的词汇、成语和句型,综合学过的语言材料并运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法强调听说领先,认为有声语言、口语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第一性的,这正好与商务英语强调较强听说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相适应。其次,听说法认为句型是典型的句子模式、语言的基本结构,主张应根据句子在结构上的特点,从无数句子中归纳出一定数量的句子模式或基本类型,即句型并坚持句型结构操练,因为句型结构操练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外语教学的中心。句型操练主要应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复模仿,强化操练,形成自动化的习惯。听说法认为语言习惯习得的过程犹如动物的行为一样,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学习外语同学习母语一样,反复模仿,强化操练,通过反复操练,达到自动化地运用每一个句型。这种特点也与商务英语教学相融合。在商务英语中,基于礼貌和严密考虑,无论是口语沟通还是外贸信函都有精准严格的固定格式,学生在模仿和重复阶段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实践,养成一套标准得体的习惯,会为日后很好的从事商贸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强化理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再次,听说法主张广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得我们的外语教学得以从视听着手,通过听、说、观、做等方式培养学生兴趣和语感,并且用图片、幻灯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听说环境,这与商务英语的实践性也是相通的。

4 听说教学法的弊端

商务英语学习中笔头能力的高低不能完全表明英语知识掌握的程度,究竟听懂多少,能讲多少才是评定英语能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听说法就是以掌握口语为目的的教学法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讲授商务英语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一样,它也存在与商务英语教学不相适应的弊端。听说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决定要教的内容,决定教的进度,决定学习的方法,指挥学生的练习,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这种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对商务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5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懂英语、懂商务、会财会的商务英语人才越来越受社会所青睐,商务英语课程的改进,也成为当务之急。听说法与以前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可以依靠更简洁的形式、更有效的操练学习商务语言。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进一步促进听说法与商务英语教学的融合,去伪存真,取其精华,给商务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同时促进了商务英语教学法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听说法和交际法与外语教学[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强调句练习篇6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掌握现在进行时态的基本结构:

(1)be +doing结构;(2)be的变化规律;(3)动词变现在分词的规律。

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现在进

行时态的表意功能。

3.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现在进

行时态进行陈述、询问及回答,熟练表达。(核心目标)

4.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中,体会

英语学习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主动

探究。

三、策略与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

教学活动形式。

2.教师发挥活动组织、引导、指导、帮助的作用。

3.凸现学生参与、体验和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Music of Sound》;板书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2.让学生看视频答题;出示问题

What is Pluto (the dog) doing ?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video, a boy or a dog?

3.播放视频。再问:What is Pluto doing ?

4.出示视频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态句子,用红色字体强调两个句子中的“be doing”部分。

5.出示问题What tense do we use to talk about things happening now?

出示答案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现在进行时态),并带读一遍英语。

时间:课前2m上课3m

设计意图

1.凝神、起兴,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利用学生熟悉并喜爱的英语歌曲、教师行为等来调动、吸引学生。

2.激趣。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视频的热情非常高,迫不及待的想观看,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适时的提问意在培养学生的视听学习策略。

3.培养自信心,提高参与热情。初一学生具备现在进行时态的部分知识,学习参与热情较高,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仍不够,齐答的方式利于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4.唤醒固有图式,培养阅读策略。颜色的差异意在让学生自己感知和关注目标语言的结构。

5.点题,培养语法意识。根据语言认知规律,初中是整体接受语言结构的时期。适时教学语法概念,利于学生将其与语法结构相连接,固化于自己的图式,为以后的语法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语法打好基础。

(二)呈现

1. 让学生看三段视频回答同一个问题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video?(播放视频1.)

2.出示视频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态句子,并用红色字体强调“be doing”部分。

3. 播放视频2、3(同样在学生观看每段视频且抢答后出示视频中出现的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并强调“be + doing”部分)。

4.领读本环节3个句子和“be + doing”部分。

时间:5m

设计意图:感知语言范本和语用功能。在视频中,学生看见一些正在发生的动作,听到并看到完整的含有目标语言的句子,这有利于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感知、学习语言形式的含义和功能。同时,本环节采用抢答的形式,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本环节继续隐性教学目标语言结构“be + doing”部分的同时,自然呈现了“be”的变化,旨在让学生比较熟悉“be + doing”结构后开始关注结构中新的要点,符合认知规律。

(三)训练

1.让学生看两幅有提示词的图画并

举手回答问题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并出示正确的句子,用红色字体强调“be doing”部分。让学生齐读本环节2个句子,并领读“be + doing”部分。

2.出示4副图和对话提示A:What

are they doing in Picture 3? B:They….让学生同伴问答。一分钟后,让4个大组学生各呈现关于一副图的对话。每个大组学生呈现完毕,出示对该图的准确描述并用红色字体强调“be + doing”部分。

3.介绍Lucy家庭的相关背景:Lucy

是中学生;弟弟Tim5岁;家有6个人一只猫;时间是7pm;全家人都在家里开心地做着爱做的事。出示8个动词和一个例句:Is Kitty watching TV? 让学生猜测Lucy家庭成员分别在干什么。学生猜错,教师说:No, he isn’t/they aren’t.学生猜对,教师说:Yes, he is/they are. 同时链接到相关画面:正在做某事的图片和完整的现在进行时态句子,句中“be + doing”部分用红色字体强调,且用蓝色强调“doing”中“ing”部分和“doing”是如何由“do” 加“ing”而成的。

时间:18m

设计意图

1.控制性操练,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导入和呈现部分的大量铺垫已经充分激活学生对目标语言的认知,加上本环节图片伴有提示词,此刻他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十足,但是图片不多表现机会就不多,因此学生的表现欲被充分调动。同时,本环节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范本、体会语言表意功能、内化语言结构,为语言自由运用提供保障。

2.准确性和流利性训练。在学生目标语言知识掌握较充分、参与热情较高的前提下,本环节学生需要根据图片选用恰当的词,并试着用词的正确形式来描述图片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旨在训练目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此外,本环节也有益于学生发展交际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就感。

3.解决问题的需求性操练。本环节采用功能聚焦和情境教学法、竞猜游戏的方式,既符合语言自身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图片和背景信息营造的真实情境中大量高频地根据解决问题需求运用目标语言,既达到练习目标语言的目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操练现在进行时态的一般疑问句,顺便唤醒对于一般疑问句回答的图式,同时在掌握本时态陈述句完整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动词变现在分词的方法。此外,学生在选用所给提示词进行预测的过程,也又有益于发展学生的预测能力。学生每猜对一次,成就感、自豪感、学习英语的乐趣感还都进一步提高。

(四)应用

1.集中出示Lucy全家的活动图片,

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提示词完成描述他们正在做什么的短文;叫几个中下等成绩的学生板书答案;与全班学生一起订正答案。让学生齐读短文。

2.让学生4人一组,观察并用6-8句话描述英语课堂;为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及时帮助。2分钟后,请各组代表作汇报发言。

3.让各小组以Our English Class为

题,每个学生写1-2句话,商讨认为本组句子无误后,与其他小组交换批改。为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及时帮助。

时间:13m

设计意图

1.应用和强化语言结构。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写的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将说、写接合起来,检查并强化目标语言结构,且力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3.开放性、合作性应用目标语言。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强化理解语用功能,发展观察、表达等能力,发展合作学习策略。初一学生喜欢说,但是写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环节3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口头正确运用目标语言的基础上能够落实到笔头上。

(五)归纳

1.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我们多用什么

时态的句子,为什么用这种时态。

2.出示上述环节中出现过的现在进

行时态陈述句、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回答各两句。让学生齐读句子。

3.出示上述环节中出现过的能代表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律的5个动词现在分词,让学生齐读。

4.让学生4人一组总结所学关于现

在进行时态的知识。出示提示:现在进行时态的用法、句子结构,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5.让第一个举手的组长说他们总结

强调句练习篇7

关键词:“是……的”句型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关于“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研究此类偏误有利于我们了解学习者在学习“是……的”句式是出现的普遍偏误类型和特点,为日后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中对该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做好准备。

一.“是……的”句的偏误分类

1.遗漏偏误

遗漏偏误,是汉语学习者遗漏掉了汉语一句话中必须出现的成分而导致的偏误。[1]从三个方面分析汉语学习者母语为英语的“是……的”句的遗漏偏误:1.遗漏“是”2.遗漏“的”3.遗漏“是……的”。

(1)该用“是”的地方没用“是”

A.学习汉语有乐趣的。

B.很多人由于吸烟引起的病去世的。

A句属于“是……的”句型中的“主+是+动词短语+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开始就强调好这个“是”什么时候可以省略,否则就会一直跟随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从而更加难以纠正了。“是……的”句式在汉语中经常使用。强调的重点在动作上,“是”是不可以省略的。因此,此句应在“有”前加“是”。

B句句型结构是“主语+是+动词+宾语+动词+的”用以强调或解释原因。因此,应在“很多人”后加“是”。

(2)该用“的”的地方没用“的”

A.我叔叔是开出租车。

B.可惜在当时我是很抗拒宗教。

A“我叔叔是开出租车”。应修改为“我叔叔是开出租车的。”在这个句子中,“是……的”结构用作判断动词。

B原句加上“是……的”结构表示加强语气。所以应改为:“可惜当时我是很抗拒宗教的。”这个“是……的”句的结构是:“主语+是+动词/动词短语+的”,“是……的”结构在句子中不作动词谓语,而作语气副词。

(3)该用“是……的”句而没有用

张老虽然人老但心境不老,对事物看法多方面。

此句句型结构是“主语+是+形容词/用作形容词的结构+的”;这里的“多方面”虽然不是形容词,但却是作形容词用,所以句子应该改为:“张老虽然人老但心境不老,对事物的看法是多方面的。”

2.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主要是指一句话中一个成分或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而造成的偏误[2]。这里我们分为两个部分:1.“是”的错序;2.主语的错序。

(1)“是”的错序

这样做下去的话是对自己更痛苦。

正确:这样做下去的话对自己是更痛苦的。

该句的句型结构是“主+是+形容词短语+的”。句中“的”在句尾,可见强调的是“是”后面“的”前面的部分,“对自己”显然不是被强调的,所以强调自己的状态是则个句子的核心。

(2)主语的错序

对吸烟的看法是每个人不一样的。

正确:每个人对吸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有过这类偏误的学习者大多是把“主+是+动词短语+的”这个句型用成“是+主+动词短语+的”,把主语与“是”的位置颠倒了,以为主语是强调的对象,在“是……的”句中的谓语是主要被强调的部分,它要准确表达主语对观点的评价描述,所以就必须把被强调的谓语部分放在“是……的”句的中间。

3.误加偏误

误加偏误也称误用偏误,它是本应该不需要的成分而被学习者添加上去而导致的偏误。[3]这一类偏误的出现,往往由于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某个成分使用的不同条件,但当某成分的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学习者不能掌握这种变化下的使用规则从而出现偏误。

误加造成的偏误主要表现是把“是……的”句的“的”误用为“了”,也就是说把“是……的”句和“了”混用出现在一个句子中,应该用“是……的”句的时候却用了“了”。

例句:

A.虽然我是在国外长大了。

正确:虽然我是在国外长大的。

B.不论刮风还是下雪,小明都是从来没有缺一堂课的。

正确:不论刮风还是下雪,小明是从来没有缺一堂课的。

A句型是“主+是+状+动+宾+的”。我们在这里关注这类句子的时间点,“的”在这里是主要强调在这个时间点上主语的状态。而“了”主要是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或者将要进行的动作,表示一段时间。比如:“我刚吃饭去了”。“我回家了”。语气上更加平缓,没有“是……的”句的肯定意味强。

B句属于误加了“都”或者说是误加“是……的”句型,也可以改为“不论刮风还是下雪,我都从来不让女儿缺一堂课”。不用“是……的”句式来表达。[4]

二.“是……的”句的偏误原因分析

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一种与其母语不同的语法点时,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目的语语法规则,习惯用自己母语的语法规则造句子导致偏误。如“我中国朋友跟我说,这个故事是很重要在中国的时代中。”对应的英语句子为“My Chinese friend told me that this story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ese times.”按照英语的语序组织的句子显然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的,应该将其改为“我中国朋友跟我说,这个故事在中国的时代中是很重要的。”可见,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习惯用母语的思维,将脑海中浮现的意思按英文的表达形式翻译过来,就造成了偏误。[5]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对“是……的”句型进行讲解,仅仅用简单的英语去解释,或者对知识点的解释不够严密,没有结合具体语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该句型时就比较容易产生偏误。

教材里对语法点的编排不当,讲解不够深入,练习的设置没有加强语境活用练习也是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

三.针对“是……的”句偏误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现代汉语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只有教师对“是……的”句式清楚的掌握才能清晰的教给学生。教师最好提前预测到学生将可能出现的偏误,在起始阶段,便安排大量的“是……的”句型练习,内容力求覆盖面广。此外,练习的设置灵活多样。比如传统的造句、同义词的辨析填空,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掌握好“是……的”句式打下基础。教材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写包含这类句型的短文,让学生增强对该句型在具体语境中语义的把握。[6]同时,教材指导教师与学生组织一些在课堂上组织互动的小游戏进行练习,也是可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己留心积累相关“是……的”句式的偏误语句,并最好力求对英语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局限在汉语语法分析之内,做好偏误分析和英汉对比的准备工作,并对这些例句进行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吸收已有的关于难度等级、学习顺序的研究成果来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四.结语

“是……的”句式是外国学生学习的重要语法点,也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是……的”句式教学重视起来。本文从学生的偏误类型,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方面探讨学生的偏误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外国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

参考文献

[1][2][3]曹钰鼎.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的偏误分析[J],2013

[4]高智洁.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

强调句练习篇8

关键词:肖邦;《离别》;解构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84-02

《离别》是《肖邦钢琴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由于其旋律优美动人而流传很广。从技术的角度看,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课题最为集中,训练价值最为有效的,而且可以说它们开拓了近代钢琴技术的新天地,从音乐的角度看,肖邦的练习曲已不再是单纯的练习曲,而是真正的艺术珍品和很好的音乐会表演曲目。

本文通过对该作品,包括从结构、技术,尤其思想感情等整体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肖邦练习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完美地学习演绎之。

一、作品背景

肖邦(Chopin,Freberic Francois 1810-1849)伟大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其短暂的一生写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主要是钢琴曲。他的音乐中注入强烈鲜明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和赋于诗意的浪漫气息以及个人独创的特性。

《离别》是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所作,曲调极为迷人,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对于曲中那美丽的主题肖邦自己也曾说:“像这样优美的旋律,以前我从来没有写过。”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

二、曲式结构之解构

全曲共77个小节,结构是并置型中段的三段曲式,其结构图如下:

呈示段A段共21个小节,,由非方整性、收拢性、两句式乐段构成。a句共8小节,调性建立在主调E大调上,由主和弦开始,经过属―下属功能和弦交替进行,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形成正格终止。采用和弦分解的音型进行。在切分音的低音上,高音产生复音式旋律,以“伸缩速度”(Rubato,可以任意加快或减慢的奏法)的分句法演奏。

中段B段是并置型中段,由五个部分组成。速度为“生气蓬勃地”(Poco Piuanimato),继续着充满活力充沛的乐句。调性由此开始进行转换。第一部分共8小节,B大调,旋律采用新的材料构成,由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和六度音程组成的音型进行。第二部分共8小节,A大调,旋律采用带附点的节奏音型,在主――属和弦上进行。之后第三部分共9小节,是从B大调各种过门似的转调。第四部分共小节,是过门转调,采用六度音程音型下行模进形式进行。第五部分共7小节,是第一段主旋律的导入乐句。

再现段A’段是第一段的反复,在乐曲的末尾进行了部分扩充,最后在主和弦上终止,形成完满终止。

由此可见,从上述分析解构来看,无疑该作品的曲式结构是多么严谨而完整,对作品的表现力是有力的保障。

三、织体音型之解构

该曲的织体总体而言,属和声性织体――多声部作品中的各个声部均围绕烘托和陪衬主旋律,其中就出现了明显的复调性的因素,如主题乐段。

主题是采用和弦分解的音型形式来衬托,所以对多声部不同音色和控制就尤为重要。由于钢琴不像管弦乐队中的提琴,圆号等通常只需奏出一个声部,因此当钢琴模拟整个乐队的效果时,则需要同时奏出几个声部来。基于上述,本人分析,该曲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织体音型:

1、复调性因素的音型:(用于主题乐段)

2、和声性因素的音型:(用于中段)

另外,要想在此曲中呈现出多层次且富于立体感的音色,具体方法则有:

(1)手指尖要准确达到音乐所要求的音量大小。

(2)由于本曲音响层次多样化,则要分别给予低音,伴奏声部以不同的力度分配。如:

(3)注意多声部中的复调因素,对隐伏旋律与主旋律之间形成的音色对比。

由此可见,从上述分析解构来看,无论是复调性织体还是和声性织体,在该作品中都呈现出多样性的表现,不失为一完美契合。

四、弹奏技术要求之解构

要想顺利和完美的表现一首曲子,那么就要深入分析和着重练习曲子中的技术难点,只有解决好技术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更好的表现音乐。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步步来分析:

(一)连奏技术的运用

总体上讲,由于肖邦抒情性旋律“声乐性”的特点,钢琴演奏不能只限于手指弹奏的演奏方法,而要求演奏者从手指到大臂始终保持一种‘通感’,即手,手腕与手臂的放松协调。因此,要歌唱性的弹奏此曲必须注意对触键的控制。“连奏”则是这条练习曲最重要的弹奏方法。

要解决连奏这一问题,在演奏legato的抒情乐段时应多用手指指面触键,触键要深,触键速度慢而均匀,手指要有充分准备,指触的方向可用不同的角度触键,以发掘音乐中需要的各种音色层次来。到了重现部分出现legatissimo极连奏,这表示每个音都与下一个音有瞬刻的混合。在肖邦的作品中,那些绵绵不尽的旋律线条多用极连奏的方式来弹奏,这种奏法更能表现出作品深沉的内在情绪。

(二)音乐层次的表现

一首乐曲的各个声部以恰当的层次,突出主要的声部而把那些只是临时出现的次要因素放到从属位置,此曲中所遇到的此类难题有更普遍的意义。

开始弹这首练习曲之前可先通过一些辅助练习增强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如哈农第一条等,还可以分声部练习,把主要声部部分反复训练,不断增强弱指的支撑,对突出主要层次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旋律歌唱性的表现

所谓歌唱性,是指由每个圆润的持续音相互连接而成具有明确感情倾向性的乐句。那么,如何演奏出圆润,连贯的歌唱性声音关键在于对作品的分句与呼吸有一个怎样的理解和处理。接下来就先从分句和呼吸着手分析:

在慢速度的乐曲中,分句是很重要的,有正确的分句才能有正确的呼吸,而呼吸(或气息)又是保持音乐连贯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乐句的长短是不规则的,例如开头一段共有四句话,1至5小节为第一句,6至8小节是第二句(句子稍短一点点),9至13小节是第三句,14至21小节是最后一句(此句最长)。无论句句是长是短,我们都要保持气息的连贯,尽量做到一个乐句一口气弹完,中间不要呼吸。①

乐曲中还有一些半跳半连的和弦,如第16小节、第43小节等,这些和弦的奏法很讲究。弹奏是先抬起手腕,然后拖起手指,手指好象懒懒地换到下一个音,这样发出的声音是似断非断的,很符合乐曲歌唱性的个性。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该曲弹奏技术并非以炫技来设定,其技术层面是与思想情感表达及音乐内容表现之又一完美契合。

五、如何整体把握弹奏之解构

当技术上的问题解决后,更重要的即音乐的处理、思想情感的表达了。此曲开头A段就写有着纯朴的和声音型如远方故乡的风笛,这也是此曲中的主题音调,这旋律像一首悠缓的歌,就像一个人柔美的唱着对故乡美好的向往怀念。“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3个声部伴奏下奏出,非常优美动听,并寄予了深情――肖邦对祖国的热爱”。②

曲子中段激情澎湃,充满焦虑不安和挣扎,反抗的精神。也充分表现了肖邦内心的不安,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却无能为为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虽然是练习曲,但感情真挚,音乐性、艺术性极强。通过一系列较难的技术,力度和和弦的转换营造出充满不安的情绪,把乐曲引向焦虑,激动,最后情感迸发。利用踏板的渲染和双音远跳准确稳定来烘托情之以至。

总之,“要把歌谣般细腻的韵味表现出来”。③除了体会出谱面上的那些音符背后的内容,同时还要顾及音乐前后的相互关联,使音乐既富于变化又合情合理,从而将到位的弹奏技术与塑造音乐形象、表现内容全方位整合,才能整体去把握该曲的弹奏。

六、结语

综上所述,从对肖邦钢琴练习曲《离别》作品背景、曲式结构、伴奏织体、等各方面的介绍和分析使整个曲子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清晰,可以更多的体会和了解整个曲子音乐和技巧上的问题,这对以后的学习会更有帮助。肖邦离别练习曲的意蕴深厚,技术训练针对性强,无论是在单独的训练技术上还是在音乐表现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这对每个学习钢琴的学生都是经典必学之作,经过努力的学习和不断的积累而一步步攀登达到肖邦钢琴艺术的新的境界。因笔者水平所限,错漏难免,恳望读者们教正为盼。

注释:

①常桦.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巧展现音乐――〈肖邦练习曲〉的学习与探索[J].北京:钢琴艺术,2006,43(02):41.

②廖乃雄.外国音乐欣赏丛书――肖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38.

③邵义强.浪漫派乐曲赏析[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3.

参考文献:

[1]伊格纳齐・弗里德曼.肖邦练习曲集[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于润详.西方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高为杰.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谢嘉幸.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强调句练习篇9

一、分析读谱

每当开始练习一首全新的作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分析并了解作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可在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或者音乐书店搜索有关书籍等等,这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音乐感觉,如果不理解,无法弹出正确的音乐风格,弹不出肯定的音乐内容。

(二)应当仔细读谱。“培养良好的读谱习惯”,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这其中包括认真看清楚所有的音、节奏、表情术语、弹奏法、和声变化、调性变化等等,把曲子分段、分句,找出每一句及段落的重点,这需要有扎实的和声,乐理基础知识。如果掌握的不好就无从下手。所以理论知识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曲式分析,和声等理论课程。学得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

(三)可多听多参考几个不同钢琴家的音频版本。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把音,节奏听熟练,但是不能完全模仿音频里的处理包括音色对比,快慢速度等。不能理解钢琴家的想法,单纯靠模仿只能弹出做作不自然的效果。听觉好的演奏者会发现,识谱之前多听非常有助于视奏及背谱,并可以根据所听到的音色想象各个段落和乐句所要表达的不同音乐性,可以启发自己深入研究作品。

读谱阶段如同分析文章,每个段落每个乐句的意思必须仔细推敲,细化到谱子上的表情记号如强、弱、渐强、减弱等等,弹奏法如跳音、连音、落提、断奏等等,调性变化及和声变化反映出来的不同情绪和色彩等等。不同的音色是通过不同的想象而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手指控制出来。太刻意去控制手指,容易使身体僵硬,弹不出自然好听的声音。

二、初次视奏

首先,视奏之前看清楚调号和拍号。这里要先说说教学中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好多学生非常粗心,不看调号拍号就直接视奏,弹出一大把错音和错误的节奏并且反复巩固,到最后非常难改甚至改不过来。了解调号掌握好调性,这是很重要的一步。这里再强调一句,必须学好乐理和和声这些理论课。平时练琴天天都要练音阶和琶音,边练边听边记,把24个大小调背出并练得融会贯通才能有好的调性。调性好,理论知识扎实,视奏事半功倍又准又快。

其次,视奏时建议分段并且分手练习,按乐句一句句仔细慢练。弹之前应先想好每一句想表达的音乐内容和音色,不能着急弹熟弹快。虽然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非常难。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速度,静下心来慢练,或者可打节拍器辅助,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节拍器。快速弹熟充其量只能把音和节奏弹出来,并不能弹得好听。所表达的音乐性不明确的话,打动不了自己更打动不了观众。就像搭建一间房屋,曲子的音乐性和音乐结构如同房屋最主要的框架和结构,而音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比如看得到的灯饰及墙纸部分,或者如家具部分。如果框架和结构都不牢固或者不准确,想要练好就必须全部推倒重新搭建,浪费宝贵时间。

而在教学中如要经常提醒学生哪里错音,哪里节奏不对,哪里技术不行弹不清楚,督促他们快考试了赶快背谱,完全没办法深入探讨音乐内容,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老师失去教学的积极性,而学生得过且过,不会有高要求更不会有质的飞跃。

三、深入练习

一首作品的练习过程相当痛苦而艰难,为什么要说是痛苦而艰难的过程呢?想要把音乐正确表达出来,必须经过四个途径: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听觉,有表情的歌唱,完美的技术。大部分演奏者会特别注重技术以及歌唱,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途径:想象力及听觉。

(一)丰富的想象力。在练习的过程中,只是靠内心歌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先有丰富的想象力即内心听觉。“在内心里想象出,听见了音符的高度、长度、力度,这就是内心听觉”。内心听觉代表音乐内容即发出的音色,演奏作品的每一乐句之前脑海里要先有非常明确的音乐形象,把音色先想好,出来的乐句才有丰富的色彩及音色变化才能吸引人。就像写文章一样,有明确的想法才能奋笔疾书。

(二)敏锐的听觉,在练习时用耳朵仔细倾听自己所弹出来的声音,是不是和所想的一致,如果不一致,一遍遍把该乐句练到一致,一直到找到自己所要的音色之后,还需要加强巩固多练,把感觉固定。也就是说,技术和音乐必须结合起来练习。通过音色来练技术,而不是先练好技术或者说弹熟练,再来练习所谓的强弱对比。强弱对比不是音色,是没有生命力非常空洞的,只有想象出每段每句的音乐形象和内容,才能弹奏出不同的音色色彩,而音色是包括强弱对比的。在平时练习的过程,自己要当自己的老师,用耳朵当成听别人弹奏,客观的把所有的问题都挑出来并一一改正。先从分手慢练开始,声部较复杂的曲子可以分声部练习,然后合手中速练习,练习时候必须把心里所想的音乐处理全部弹到位,最后再慢慢接近原速。当然,改正这些所有问题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音乐素养,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好的音乐鉴赏力及丰富的音乐感觉。练习前先定好每一句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听觉来指导自己一点一滴的改正。练习过程中运用听觉是十分举足轻重的一步,但是,这也是4个途径中最难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

(三)有表情的歌唱。每个乐句都要在心里唱,要唱得非常投入,把自己的感觉融入,先把自己感染才能感染观众,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并要注意音乐的呼吸。就像说话一样,每个句子的抑扬顿挫是自然而发的,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每个音都平均,只唱音和节奏。音乐的呼吸很重要,正确合理的呼吸有助于演奏中音乐的表现。这里指的呼吸和演奏者生理呼吸不是一回事也不同步,音乐进行有着自身独立的呼吸,是音乐过程生命力的体现,不能和生理呼吸混为一谈。

(四)完美的技术。拥有扎实技术的演奏者可以跳过这一步,但是大部分演奏者是一定要花时间慢练的。许多大型乐曲技术段落非常多且难度大,比如力度对比强烈,大量运用复杂和弦,不对称复杂节奏,连续的跳跃性八度,大跨度跑动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等等。具体要看什么技术用针对的方法练习。比如快速跑动部分,要做到又快又平均清楚,就必须用高抬指慢练,附点变节奏等方法。复杂和弦及连续跳跃性八度,也是通过慢练,把位置一个个找清楚。跳音,也要慢练,贴键用指尖一个个跳起,但下键速度要到最快,要做到声音有集中度有颗粒性。不对称复杂节奏,两手合起来慢慢对。综上所述,所有这些复杂技术,最好的方法还是“关于练习方法的老生常谈”-- 慢练!曲子中最难的技术部分,千万不要逃避,必须每天老老实实花时间慢练,并且方法一定要准确。慢练过程中应注意下键离键速度要到最快,指尖牢牢勾住,手掌撑住,手腕放松不要压,全身的力量落到手指间。再弱的声音不能漂不能溜,再强的声音不能硬不能砸。用力要畅通无阻,钢琴发出的声音才能好听并且传得远。

四、背谱演奏

背谱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头脑记忆背谱,第二是手指记忆背谱。第一阶段,头脑记忆背谱大多靠的是较快的速度及听觉惯性把谱子背出,但是并不保险。尤其在台上演奏或者考试比赛过程中,演奏者一紧张很容易忘谱,完全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而往往最容易忘的是伴奏和声部分。大部分学生对旋律部分记得比较牢固,而完全忽略伴奏及和声。这就是在练习过程中不用耳朵听伴奏部分造成的后果,只知道听旋律,孰不知和声的重要性,尤其根音。所以建议所有演奏者练习时不要忽略伴奏部分。耳朵要倾听每一个音,尤其在快速弹奏时要听见每一个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不经过这个过程就很难背熟练。背谱也可以用慢练背谱中速背谱的方法,甚至单手背谱。如果要加深印象,建议默写谱子。

强调句练习篇10

关键词:高校英语 培养 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 英文写作为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20-01

分类教学模式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在教学策略上以分层为手段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强调学生最大限度的智力参与,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通过优化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求得最佳教学效果。它的目标是为具有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下面以英文写作课为例对如何运用分层教学进行进一步探讨。

1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达到一定的英文写作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有的水平,是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实现的,教师可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1)从词汇教学入手,抓好语言基本功。进行写作词汇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盖房子需要沙、石、水泥、钢筋等,词汇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少一点都不行。词汇量小,就很难得心应手的表达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尽管词汇教学往往被认为是枯燥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把词和意义结合起来,注重语言的信息性。(2)口语铺垫,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进而有助于写。首先,在listening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听懂,做完听力练习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复述听力材料,或者教师给学生听写听力材料。在speaking的教学中,除了听录音、对话、表演和编写相似的对话外,还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变成短文的过程中,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其次,在reading教学中,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进行复述,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自己的写作能力能有很快的提高。(3)语句夯实,抓好基础写作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从句子入手,抓好基础训练。每当学到新的单词、缩句、句型转换等训练,比如可将简单句改为并列句、复合句、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也可以改变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做句子替换练习,培养学生对句子人称、时态、语态的关注,并注意对一些相同或类似结构及时进行归纳总结。(4)课外拓展,增加语言信息的摄入。“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无所读便无所写)纵观近几年的英文书写训练,从环保、上网、出国留学到和谐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书面表达的话题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上既要保持量上的增加,又要注重面的扩大,增加信息的输入。每天坚持阅读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1~2篇,通过不断消化和吸收材料,不仅可以扩大阅读量,丰富语言背景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接触和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规律。教师则应关注社会热点、学生心理等等的变化,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搜集整理一些紧扣时代、紧扣社会、紧扣学生的阅读材料,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鲜活的话题和素材。(5)加强指导阅读训练。一般来讲,学生在高中阶段比较注重学习语言点,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重视。但在大学英语写作课训练上,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课文阅读的指导,找出主题句,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总结概括文章大意,背诵精彩的段落,句子。不但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使他们从中学习到英语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如何组织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6)培养学生娴熟优美的写作技巧。英语写作中不但要注意文章的思想性,目的性和意境,还要注意文章语句的结构美,修辞美和篇章布局美,当然还少不了文章的书写形式美。英文写作的书写技巧一般侧重于其书写工整,正确和字母的线条美,且注重书写美观大方。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书法的强调和规范。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的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2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大学英文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可通过以上途径来实现,但在实现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实现上述英文写作强化训练时,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基础稍差些的学生可以“简单实用,专业够用”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学生的基础即可。基础稍好些的同学则以“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为原则,强调基本写作技巧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熟练运用,通过练习使之做到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基础更好的同学则要采取“面向应用,培养创新能力”为原则,着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加最新知识点,结合实际深化学生对写作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和应用能力,通过不仅掌握基本知识和应用,还能进行探索性实践,具备创新能力。教师设计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方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模式。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级别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即因材施教。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促进他们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

3 分类分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推行问题式教学法,配合探究式方法,使教学模式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调动学生英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分层递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可通过基础训练的实践教学和驱动型综合应用及探究型创新应用来实现。(3)建立研究性学习模式,让不同层次学生互相合作学习。(4)建立课外英文写作强化训练小组,对不同潜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任务训练。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分类与分层教学,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因材施教。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知识总量的最大值。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文写作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育教学改革是长期的,我们还应进一步地研究探讨,使其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