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英语十篇

时间:2023-03-16 17:36:44

就餐英语

就餐英语篇1

关键词:中餐英语 校本教材 教学改革

课 题:本文系东莞市教育局科研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英语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编号是:2015GH188)的阶段性成果。

中餐英语是中职中餐烹饪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能熟练地掌握中餐烹饪技能英语及中餐服务英语。

一、背景

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要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打造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就业市场需要哪些英语?如何让学生学好专业英语?笔者根据自己在中餐英语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对开发中餐英语校本教材和改革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二、中餐烹饪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根企业和学校的调查,中餐烹饪英语教学有如下特点。

1.对企业而言,原有教材和课程与就业方向出现一定的脱节

在酒店厨房参加实践锻炼和顶岗实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良好,表现出色。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却远远没有实践锻炼时突出,原因是课堂活动没有酒店工作的氛围,所以很难深入角色,因此表现很被动。可见,营造酒店工作环境对于教学极其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尽力为中餐烹饪专业的学生建设模拟中餐厨房实训室,让学生学习英语时在比较真实的专业环境中实践学习,真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酒店行业技能。笔者与12位五星级酒店中餐厨师访谈,10位被访者认为,课程设置和教材没有体现行业的需求。

2.对教师而言,教材内容比较粗糙

笔者对中餐烹饪英语教师采用口头访谈形式调查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教材的课程结构设计方面来看,都比较粗糙。教材内容陈旧,以单词、语法和句型为主,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潜力发挥和能力锻炼,这样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学的开展,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组织颇有难度。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而设计、选择,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与时俱进。

3.对学生而言,专业英语学习有难度

这是由于烹饪专业涉及的技能繁多,各种菜品专业技能和语言内容差异较大所导致的。笔者对学校的中餐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据统计,在101份问卷调查中,对英语不感兴趣的有65人,占64%。其中20人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究其原因,中餐烹饪专业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边远山区的男生,大部分英语基础很差。

虽然酒店英语课程的教材各具特色,网络资源丰富,但作为中职烹饪英语教学的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极少,可借鉴的教学资料和相关教材实在太少,编者仅凭大专的烹饪英语教材和香港一些烹饪教材编写而成,已经无法满足本专业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十分缺乏针对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和东莞酒店业的地方特点的教材和课程。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餐烹饪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的烹饪英语教材的开发,是中职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1.创新和整合教学内容

中餐英语教师应该走出课堂,走进企业,结识企业名人,了解高星级酒店的中餐厨房对员工的英语能力的需求。笔者走访了本校的中餐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烹饪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访者一致支持学校改革教学内容。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技能以及这些知识,经过整合,目前中职烹饪英语教学内容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常见的主食和点心Staple Food and Snacks占的比例最大,占25%;厨房刀具Kitchen Knives和原料Ingredient各占15%;用具和器皿Tools and Utensils占 15%;调味品Seasonings占10%;烹饪技巧Cooking Skills占8%;地方菜Local Cuisine占2%。经过分析,证实了作为中餐厨师或厨师助理,能看懂并说出菜单是最重要的,他们在工作中将会碰到大量的这方面的词汇。这就改变了旧式《中餐厨房英语》过分强调语法、拼写和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背诵句型。新教材注意增加工作所需要的语言技能学习,体现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归纳起来它具有如下特点:增加常见中餐菜品的中英互译;增加服务英语;删去语法讲解,减少句型操练和单词拼写;增加粤菜的比例;增加烹饪制作中简单的烹饪技巧。

2.改革课堂教学

笔者在教学中增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引入实际表演或操练。根据教学内容和本校的实训条件,常把厨房当教室,把教室当厨房。例如笔者在教授Ingredient中Fruit and Nut这一章节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水果的名称和烹饪技巧,设计了一节把教室变为实训室的课――Cook the Fruit Congee。课前笔者准备了水果刀(paring knife)、削皮器(peeler)、砧板(chopping block)、锅(pot),碗(bowl)、苹果(apple)、梨子(pear)、橙子(orange)、香蕉(banana)、龙眼(longan)、葡萄干(raisin)、冰糖(ice sugar)、藕粉(lotus root starch)和微波炉(micro-wave oven)。当笔者把这些东西拿到教室时,学生们立即瞪大眼睛,随之发出兴奋的呼叫声。他们的眼光全部投到这些食材和工具上。笔者把这些东西整齐地放到讲台上。首先给他们复习了以上词汇,接着讲解水果粥的制作过程:

(1)Wash the fruits.

(2)Peel and cut them into small pieces.

(3)Put the lotus root starch into a small bowl and add some cold water, then stir it.

(4)Put the fruits into the pot when the water is boiling , then add some ice sugar.

(5)Add the lotus root starch into the pot and stir the congee for 1 minute.

(6)At last, turn off the micro-wave oven and drop some raisins. Now, Fruit Congee is ready.

紧接着,拿出苹果、梨子、橙子、香蕉、龙眼 、葡萄干、冰糖和藕粉以“What is this?”提问,让学生识别并用英语表达,他们非常兴奋,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到高潮。笔者问:“Who would like to have a try?”有几位大胆的学生纷纷举手。笔者找了两位学生上台演示,台下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笔者一起用英语表述起制作的工序。看到演示的学生有点手忙脚乱的样子,台下的学生大笑起来,终于水果粥做好了。台上的同学还端出成品说“enjoy!”,学生在快乐地从“做”中“学”会了用英语表达相关的菜品、厨房刀具、原料、用具和器皿、调味品和烹饪技巧。

中餐英语的课堂改革侧重于满足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把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请外教在实训室与学生一起做P州炒饭、包饺子、包粽子、做香蕉奶昔、榨果汁和做沙拉等活动,这样既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四、小结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中餐英语教学改革,即“六个一体化”教学改革具体体现在:教材由“基础性”向“专业性”转变,内容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教学由“知识的输出”向“知识的工作技能应用”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职业复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模拟实训室、实训室或星级酒店”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以教材内容、模式改革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体现中餐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丰富和发展了学校的特色办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吴曼华.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中职烹饪英语校本课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4).

[2]李庆.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烹饪专业的英语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8(111).

[3]孙争争.改善“烹饪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办法[J].科技资讯,2009(27).

就餐英语篇2

[关键字] 高职 大学英语 格式塔心理学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的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当我们关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同时,我们是否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性格特征?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这就使得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成为现在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内容。但是无论改革的方向和目的如何,最终的目标是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找到自己具体的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根据学生的群体和个体特点来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

在高职院校不断关注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尤其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而英语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又成为一个难点。很多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中,除英语外,其他科目还算可以,唯独英语成为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坦诚地说,初高中的英语基础特别薄弱,学习的难度特别的大。很多人为此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对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内容。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并喜欢英语,一定要在教学中引入心理学原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成为快乐的和不知不觉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不同于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公式,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任务之一,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强调两个重要概念:心物场和同型论。在心物场概念中,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而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将心理场和物理场不断融合和整合的过程。同型论的概念是指环境中的组织关系在体验这些关系的个体中产生了一个与之同型的脑场模型。这种理论同英语学习中把虚拟场景当成现实场景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非常相似。下面将详细陈述心物场和同型论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结合的实际例子,以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一、心物场与英语教学

高职的英语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来提高英语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刚刚入学时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不少。很多人会把这个结果归咎于时间。试图说明是时间使得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全部遗忘。当你仔细研究教科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入学时学习的几个单元和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的相似。以《新编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册为例,刚刚入学时,学生们学习如何打招呼,如何自我介绍,如何与人道别。这些都是同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但是到了第二册时,学生要学习如何用英语预定房间,用英语在餐馆与服务人员沟通,如何用英语介绍一个旅游景点等等。很少会有学生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会和入学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和具体任务时可以考虑应用心物场,使学生把教室内布置的相关环境当成是物理场,老师的启发与暗示使学生形成心理场,二者的不断融合会使学生逐步接受物理场中的各种相关常识与知识。以第五单元餐馆用餐的主题为例,这种结合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⒈准备工作。将学生按不同任务分成四组。第一组准备西式快餐中的代表性食物的图片,第二组准备杭帮菜的代表性食物图片,第三组准备中式面点的代表性事物图片,第四组准备酒店招待人员的服务用语和相应的餐桌礼仪。

⒉导入。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始导入到餐馆用餐的单元主题中来。并对本单元即将出现的重点和难点词汇进行介绍。视频展示中文菜单和英文菜单的区别和两种菜单中所包含的内容。图片展示点餐的过程。

⒊学生展示。分别邀请四组学生中的代表,用图片展示西餐中开胃菜,主餐,甜点和饮料的代表性食物;中餐中冷盘,酒水,热菜,主食和饭后甜点的典型代表食物;中式面点中以饺子,包子,汤圆为的重视特色面食。

⒋表演过程。将教室的座椅按照餐馆的布置摆放,如果是固定座椅,则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来坐,将教师中间的桌椅空出以备表演。邀请第一组中的学生到西式快餐店进行点餐,表演从进门选座位到结账离开的全过程。期中第四小组充当服务人员。在送餐过程中,将食物图片作为菜品供应给点餐顾客。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西式快餐店的视频和声音图像,以烘托现场的效果。

⒌评价。在第一组表演之后,由其他两组成员对其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

⒍学生表演。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表演模式同第一组相似。但是第二组到楼外楼进行点餐,第三组到中式早餐店进行点餐。同样图片作为假设菜式供应,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以营造现场气氛。

⒎总结。在表演结束之后,第四组先针对餐馆服务做出相应的介绍,并指出涉及到的相关餐桌礼仪。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在肯定优点之后对缺点进行点评。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现场表演营造学生的心理场,事先准备的图片和教师现场的视频环境配合营造出能够感知的物理场。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在锻炼中学习。

二、同型论与英语教学

同型论同心物场两个概念紧密结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心物场的同时,不断强化同型论。使学生从身边的可触及的大学生活开始逐渐把现实生活同课堂的教学任务相结合,把熟悉的东西自然化,模糊的东西具体化,陌生的东西熟悉化。以此往复循环使得英语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感知并逐步喜爱上这门学科。

总之,英语是大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之一,英语的交际能力是大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之一。要想使学生在心里上接受并喜欢这门他们以前学得并不是很好的一门学科,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也是完整而独立的人,只不过他们暂时的主要任务和社会职责是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能够使学生在很自然的环境中接受英语,把英语和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相联系,在快乐的环境中逐渐学习并习得这种语言。

参考文献:

[1] Koffka, K. (1935)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2]叶浩生.心理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戴秋亚.格式塔-破解英语阅读理解的奥秘[J].科技信息,2009,26.

就餐英语篇3

【关键词】文化 中餐 菜名 翻译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在经过韬光养晦之后,也开始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大胆的步伐“走出去”,在全球掀起一阵“旋风”。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曾组织一次网民投票,评选出21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2个文化大国,其中中国位居第二。而在文化大国代表性文化符号中,网民选定的中国符号除众所周知的汉语、孔子、长城、丝绸……之外,中国烹饪赫然在列。可见中国烹饪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也在国际上为大众所喜爱。鉴于此,如何让绚丽多姿的中国饮食文化在走出国门之后进一步深入人心,中餐菜名的正确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精湛的烹饪技艺,还能够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外交流的一道重要桥梁。

一、中餐菜名英译现状

幅员辽阔的土地、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餐菜品的名称或折射出地域特色(如火锅),或讲述了一段人文历史(如粽子),或显示出独特的烹饪技艺(如干煸土豆丝)。对于喜爱中餐的外国友人来说,翻阅中餐菜单无疑是他们开启中华美食之旅的第一步。因此,得体、优雅的中餐菜名翻译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美食的期待,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然而事与愿违,在现阶段的中国,菜名翻译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饮食机构的菜名英译不客观、不规范、更谈不上简明优雅。据调查,国内大部分餐馆、饭店的英译菜单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断章取义,更有甚者与实际菜品风马牛不相及,有时连星级酒店也未能幸免,让人贻笑大方。中餐菜单英译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粗心大意、菜名拼写五花八门。菜名英译中出现的最低级、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单词拼写错误。有的餐馆的厨师推荐不是“白菜汤”(Cabbage Soup ),而是 “Cabbage Soap” (白菜肥皂),提供的餐后小吃不是“Pumpkin Pie”(南瓜

饼),而是“Pumpkin Pee”(南瓜尿);特色主食不是“阳春面”(Plain Noodles ),而是 “痛苦的针”(Pain Needles )。类似五花八门的错误不但丑化了中餐菜肴,还将中国饮食文化大打折扣,让人贻笑大方,实在不敢恭维。

2.望文生义、直接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精妙绝伦,烹饪手法独具特色,所用食材更是难以悉数,其菜名往往浩若烟海、寓意美好,或承载一个凄美动人的历史故事,或引发出一段美好遐想。然而,某些坑爹的翻译却把特有的菜名译成各种诡异的样子,悲剧是从最简单的“干煸土豆丝”(Fuck Hit Potato Silk)开始的…… “红烧肉”(Red Burnt Pork);“白云凤爪”(Clouds Chicken Palm);“番茄炒鸡蛋”(Tomato Fire Egg);“毛血旺”(Hair Blood Prosperous );“驴打滚” (Donkey Rolling),这些简单粗暴的英译菜名在一些餐馆的菜单上仍随处可见,不仅语法上错误连篇,还严重歪曲了原有菜名的意思,让外国友人在翻看这些菜单时一头雾水,对中国美食更是望而却步,找不着北。

3.五花八门、菜名不统一。中餐菜名的翻译,还存在用词不统一的现象。比如对“粽子”的翻译,有的餐馆译成“Rice Dumpling”,有的叫做“Glutinous Rice Dumpling”,还有的叫做“Rice Pudding”;中国早餐中常见的“包子”也被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Dumpling”;“ Steamed Sandwich”等;川菜的代表作“回锅肉”也有“Twice-Cooked Pork”;“Twice-Cooked Pork Slices”;“Twice-Cooked Pork Slices”;“Double Sautéed Spicy Pork”等多种英译名称。同一菜肴的英语名称五花八门,不但让人费解,也不利于中餐菜品形象的塑造。

二、中餐菜名英译失误原因

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餐以其丰富的食材、流派众多的菜系、变幻无穷的烹饪手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官方公布的中华美食名录中就有5000多种著名菜式,还不包括民间的各种特色菜。这给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现阶段,菜名英译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强,且存在理论和实践严重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西饮食内容不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赋予其截然不同的饮食内容和烹饪技艺。广袤的国土为中餐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水中的游鱼,陆地上的走兽,都可以取来烹制美味佳肴,如“猫、蛇、猪肝……”。与此同时,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菜肴,如“粽子、元宵、年糕、春卷……”。一些中国特有的菜品在西餐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菜式,这种饮食的特殊性也直接体现在语言中。当目标语里面并没有与源语言完全对等的词汇时,中餐菜名的英译也无法实现翻译对等的要求。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巨大,从饮食观念到餐桌礼仪都全然不同。西方人偏重于食物的营养,在饮食方面持一种理性的观念,烹饪手法相对单一。而中餐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对刀工、火候、器皿以及菜肴的命名更是考究。许多美味佳肴背后都带有一段浪漫主义的色彩,要么承载着一段历史,要么传承出一个典故。有些菜肴是中国特有的,例如“元宵、年糕、粽子”等。有些菜肴单从菜名无法得知其用料,例如“百年好合、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龙戏凤”等等。这些佳肴的命名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单从字面的意思强行进行翻译,那么译出的英语菜名就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韵味。

三、中餐菜名英译标准

翻译标准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热门话题,目前译界普遍认同的翻译标准是“信、达、雅”,这是由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来的,这三个标准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并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当中。“信”意为忠信,意思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取舍。“达”就是译文要通达,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意思。“雅”则表示译文要简明雅致,用词考究。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现代的翻译家张培基等学者赋予其新的涵义,即――“忠实、通顺”。这就要求译者在保留原文内容、风格、韵味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变通,不可一味进行生搬硬套。这非常适用于中餐菜名的翻译。翻译中餐菜名时,译者应将菜名中的信息充分传递出来,包括食材、烹饪方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还应分析原文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将读者的认知水平考虑进来,既忠实于原文,又通俗生动。

四、中餐菜名英译方法

充分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熟知英译标准,是进行中餐菜名英译的前提。

否则一味凭空设想,天马行空,难免会犯低级错误,甚至闹出国际笑话,让人贻笑大方。将中餐菜肴的食材,形状、味道、烹饪方法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典故充分译出,离不开对以下三种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

1.直译法。直译是翻译当中最简单、可取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翻译菜名结构为“烹饪方法+原料+形状”的这类菜肴,这样对等的英译与原有菜名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一致,可以使外宾对将要品尝的美食有一个了解,比如吃到的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的?在进行直译时,首先应熟悉菜品的主料,常见的中餐菜品主料有猪肉、鱼、蔬菜、汤等。其次应掌握主要的烹饪方法,如炒(fry)、蒸(steam)、煮(boil)、白灼(scald)、烧(braise)、炖(simmer)等。再次应确定食材的形状,常见形状有片(slice)、丝(shred)、沫(mince)、丁(dice)、丸(ball)等。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直译:

(1)炒鳝段 Fried Eel Slice

(2)蒸鲤鱼 Steamed Carp

(3)白灼虾 Scalded Shrimps

(4)烤乳猪 Roast Suckling Pig

(5)红烧牛肉 Braised Beef in Soy Sauce

2.意译法。顾名思义,意义就是将原文的意境翻译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菜名中看不出食材、原料及食物形状的情况,比如那些以戏曲、人名、神话传说等命名的“文化菜名”,还有各大餐馆、星级酒店的大厨自创的特色菜式,意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具体翻译时,译者应在大厨的指导下或者利用网络充分掌握菜品的真实内容并努力挖掘出背后的故事之后,因地制宜,灵活翻译,采取避实就虚、舍繁求简的原则进行处理。英译之后的菜名最好能为消费者提供理性的信息,如菜式的原料、烹饪方法、形态等。例如:

(1)寿比南山 Steamed Chicken with Pumpkin

(2)霸王别姬 Boiled Chicken and Turtle

(3)龙凤呈祥 Simmered Snake and Chicken

(4)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Stewed Kelp with Pork Joint

(5)富贵家常菜 Fried Vegetables

3.音译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中餐菜品中那些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也随汉语流行到国外,如豆腐(Tofu)、粽子(Zongzi)、饺子(jiaozi)、等。对于这些食物的翻译,可以采用英译法,也就是用目标语中发音与原文语言相同或相近的音调来进行表达。这样翻译,既保留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也能为外国人所接受,有利于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举例如下:

(1)宫保鸡丁 Kungpao Chicken

(2)麻婆豆腐 Mapo Tofu

(3)馄饨 Wonton

(4)烧卖 Shaomai

在“文化走出去”这一背景下,推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华美食的国际形象,中餐菜名的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英译菜品既反映出菜肴的内容、特色,又符合外宾的审美情趣,中餐菜名英译之路任重而道远。践行中餐菜名的英译,除了熟知其翻译标准之外,还应加强对译语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语境,综合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忠实、通顺地将菜品信息传递出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琳.从功能论视角看中国饮食文化翻译[D].山西大学,2014.

[2]文洁.浅谈中餐菜名的英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4.

[3]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就餐英语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意识  教材资源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英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所提倡的“用教材教”,就是按照《英语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Thomas(1983)提醒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运用不当或对文化习俗的无知往往会造成社会用语失误和交际障碍。中国人在回绝他人的请求时会说“我会考虑的”或者“也许你是对的”,但很少直接说“不”,因为它涉及保全对方脸面的问题。但这样会令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大惑不解,因为他们找不出哪个词是表示回绝的。因此在英语学习或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其文化意识。

(一)解决对文化的态度问题。由于我们学的是一门外语.所以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外语学习。美国社会学家G.R.Tucher和W.E.Lambert对于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习者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在语言学习时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因此,教学行为要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正视中外文化差异。文化,简单地说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话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也就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对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的学习,就得重视语肓的文化差异性。如“Colors”单元,教材出示了“white,black,green,red,pink,brown,grey”等常用颜色单词,老师可以通过这些颜色单词向学生渗透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tlwhite在西方国家是“圣洁、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疾病、死亡”;不少颜色单词同时还是人的姓氏,像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Green(格林)等。此外,颜色单词还可组成一些有趣的习语,~tHblacktea(红茶),brownsugar(糖),redtiger(美洲虎),yellowdog(卑鄙小人)等。

(三)实施语言和文化同步学习。为了培养交际能力,文化和语言的学习要同步进行.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节日来历、风俗都应在适当的地方给学生讲。例如九年级第12单元,讲了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不仅是学英语的需要.还是了解各国风俗文化的需要。特别是Selfcheck的第二部分,如果不对学生讲西方人用餐时一系列餐具和食品的摆放顺序以及用餐方法,学生对于像“Ihadnotjustonesettouse。buttwoorthreeofeach.”“WasIsupposedtostartattheoutsideandWOrkinortheinsideandworkOUt?”的句子理解起来就困

二、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加强对文化的教学

(一)在任务活动中开展文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法是在“教教材”。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涉及。而《新目标英语》所设计的任务,注重真实的语言环境,关注跨文化意识。如八年级上册Unit7整个单元介绍的都是西餐的制作过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没吃过西餐。在教学本单元之前,首先要引入的是跨文化意识。老师可以设计以下课前任务,并要求在课堂上讨论:(1)假如你吃过西餐.你知道西餐的制作过程吗?你知道西餐的饮食礼仪吗?假如你没吃过西餐,希望查询一些资料或向他人请教。

(2)Unit7中将出现哪些西餐的制作过程?(3)你能根据教材中的说明制作你喜欢吃的西餐吗?(4)你会煮菜吗?假如会,请用英语描述一道你的拿手菜。通过课前任务和课堂讨论,学生了解的不只是本单元中出现的西餐.而是整个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跨文化意识把学生带人真实的语言环境。传统的教学法一般先呈现语言知识。本单元出现了一大串表达制作食品的词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不但要花费很多的学习时间,而且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新目标英语》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搅拌器、水果、调味晶、牛奶、酸奶、面包等真实的食品和制作工具一起带入课堂,跟学生一起制作香蕉思慕司、水果色拉和三明治.并跟他们一起品尝这些食品的味道。学生在制作这些食品的过程中不只是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些生词.而且学会了西餐制作的表达法,更主要的是学会了西餐的制作过程,真正体会到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这是以往所有传统教材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二)利用文化,开设跨文化英语专题教学的任务,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英语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跨文化的英语专题学习必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GoforIt”每册书的文化阅读课就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知道“节日”二字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也最容易引起共鸣。西方的节日很多,且多与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而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列表进行了东西方节日的比较.这些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询以及“GoofrIt”Book2“Culture”Unit2“Festivals”中了解一些。另外结合相应的节日,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西方人、东方人在节日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讲万圣节当天的情况我从网上查找出的一些照片,向学生介绍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即TreatorTrick和人们在晚上化装成鬼怪巡游:圣诞节当天播放圣诞歌曲,扮演圣诞老人送礼物给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以及各种庆祝节日的方式。

就餐英语篇5

【关键词】视频媒体 高中英语 听力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84

英语学习讲求“听、说、读、写”的统一,但是从目前教学实际现状来看,英语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特别是在英语听力的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并且不符合英语语言的特点,使得不少学生尽管经过了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但是依然不能很好地运用英语同其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认识到英语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转变教学方法,借助视频媒体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的强度和有效性,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英语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一、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依然是以为高考服务为中心,主要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播放英语听力音频,学生边听边完成听力试题,听完后,根据答案纠正试题并重复进行听力训练,直到纠正完所有的错误为止。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听力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如果能够长久的坚持这种训练方式也能够在考试中拿到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这种方式要求学生需要对英语具有很强的兴趣,对英语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听音频完成测试题的方式,结束高中英语学习后并不会主动再接触英语,不利于学生英语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视频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

(一)视频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英语听力教学方式中,教师训练学生听力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播放音频,片面认为英语听力仅仅与学生的听觉系统以及英语基础词汇量有关,但是研究表明,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不仅与这些因素有关,还与学生在接触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视觉受到的刺激有关,当播放音频时学生能够同步获取与音频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学生将能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此外,在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正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高中生来讲,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来源于兴趣,通过视频媒体的运用,特别是纪录片、电影片段等源自生活,反映英语语言国家居民日常交际内容视频的运用,能够为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纪录片或电影中配音往往是相当标准和正宗的英语,因此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规范口语发音。

(二)视频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视频媒体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兴趣中的应用。在听力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适当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听力材料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快速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进入英语听力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听力课堂导入环节的方式有很多,通过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一种普遍使用且十分有效的方法。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提高听力训练效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认识,削弱甚至消除对听力材料存在的忌惮心理,以更加积极和放松的心态面对听力学习。记录片或电影是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生活习惯、交流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播放纪录片或电影片段的课堂导入方式。例如在练习以餐厅点餐为主题的听力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电影中的相关片段,让同学们根据片段内容分析其中表现出来的英语语言国家在餐厅点餐过程同中国的区别。一些学生会指出,英语语言国家的人在结束就餐结账时会给服务员小费、餐点不同、使用的就餐工具不同、多人就餐一般会AA等等。在分析交流影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起了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在脑海中构建了一幅餐厅点餐的画面,能够提高英语听力学习的效果。

2.视频媒体在听力训练中的应用。在听力训练中,视频媒体的作用在于使学生达到听觉和视觉上的统一,营造更加真实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抓住听力对话的主要内容,获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同时将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同脑海中想象到的内容结合起来获取完整信息,做到即使没有办法完全听清楚对话的所有细枝末节,但是依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对话内容。

教师在选择听力训练视频媒体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视频媒体应该以纪录片、BBC广播为主,而不应当选择英语电影,因为英语电影中的口语对白中包含了大量的俚语和省略语,学生如果以英语电影为听力训练的主要材料,可能会受到其中不规范语言格式的影响,不仅不会提高听力训练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英语听力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控制英语视频的难度,不能选择超出学生接受能力过难的对话,也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对话,否则起不到训练提高的效果。同r,在使用视频媒体训练听力的初级阶段,视频最好带中文字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通过中英文对照理解英语语言的习惯思维,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力能力之后,就可以观看不带中文字幕的视频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更加关注英语发音,从而在提高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更正了自己的英语发音。

3.视频媒体在课后巩固中的应用。对高中生来讲,仅仅依靠上课时间来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学生家庭都有电脑、网络电视等多媒体工具,这就为学生课后进行英语听力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通过看英语电影或记录片的方式,巩固英语听力学习效果,同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对高中生来讲,在周末或假期利用电影来提高听力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英语电影具有学习和娱乐的双重作用,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更可以丰富英语词汇量。作为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后英语听力练习的效果,需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英语电影,并对不同的电影进行分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听力能力进行选择。

就餐英语篇6

【关键词】 教学反思 专业成长

1.反思的意义

“反思成就梦想” ,反思能改进教学行为,反思能探索教学规律,反思能促进专业成长。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能够积累资料,丰富头脑,开扩思路;善于总结,可以发现新知,掌握规律,预测未来。备课的实质是计划教学,讲课的过程是实施教学,课外活动或辅导目的是补充教学,写好“教学反思”则是小结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对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回顾;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监督。它可以促使教师克服教学中的不足,巩固实践中的经验。每当教完一次(节)课后,如能及时分析其成败得失,并写出心得体会,就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日提高,坚持几年,在积累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必将获得累累硕果。

2.反思的内容

笔者套用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

 2.1 反思教学目标的定位

英语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笔者发现英语老师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只顾着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拓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的定位(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2)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3)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4)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5)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

 2.2 反思教学难点的把握。

我们经常说: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而英语教学难点是英语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根据英语学科的发展状况,根据教学环境,根据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了解等条件而设置的。

 2.3 反思教学内容的优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的教学应该与其他各学科共同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质品质。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育人任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而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是实现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具体内容标准的主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有效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

 2.4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用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英语的学习方式基本以活动为主,强调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模仿,让学生愉快地在英语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收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和用的能力,按照这一规定,小学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3.反思的表达

笔者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如何写教后反思,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 3.1 随笔式(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随笔式教学反思)

 3.2 案例式

何谓主题式情景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故事情景游戏等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与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主题式情景教学模式,能激发与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孩子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

4.反思评析

 4.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地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舞台,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宽松、愉悦地探究学习,让课堂因为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展现而呈现出生动精彩的一面。因此,教师进行了主题式情景的创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机器猫中的主角大雄和哆啦A梦为主线,引出大雄的早餐,以及早餐后,大雄和哆啦A梦的游戏;引出大雄的中餐,中餐后,大雄的闯关任务;引出大雄的晚餐,以及晚餐后,大雄和哆啦A梦观看电视等一系列语言背景,通过听一听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连一连、图一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喜爱的动画情景中乐学英语、掌握英语、会用英语,并保持浓厚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促进英语学习的能力。

4.2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健康饮食,让学生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从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到 having too much fast-food are bad for you health. 从中西早餐的不同,到中国晚餐和西方快餐的差异等等食物的介绍,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就餐英语篇7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酒店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遵循的原则是“任务引领,服务驱动,目标具体,内容实用,做学一体”, 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完成的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在酒店英语教学课堂上,它要求教师淡化语法教学,把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以酒店不同场景为基础,创设不同任务情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更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酒店英语课堂上“餐厅”课堂教学案例

运用上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念和模式,结合酒店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以酒店管理专业的“餐厅”这一单元的工作任务为例,进行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2.1 讲解演示

步骤一:介绍主题

上课开始,用两个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思考: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hotel?

Do you think to work in a hotel in the future?If so ,which department will you like to stay?

用课件幻灯片展示酒店的几组精美图片,引出此次课的主题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说出酒店的各个部门的英语名称。

Which department is your favorite in a hotel, why?

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自己喜欢的部门,并说明原因。

步骤二:提出任务

提出本单元教学目的。本单元教学材料主要有两个部分,两篇对话。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掌握餐厅的日常用语,熟悉接待顾客点餐的程序以及帮助顾客结账的步骤,使学生能运用英语熟练地、得体地接待顾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步骤三:布置任务

播放课文录音,示范酒店餐厅的对话。用多媒体演示酒店餐厅服务的录像片段。多元化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充分地投入情感,先给他们以亲临其境之感,为下面的任务做好铺垫。教师就“餐厅”的两种任务,设计出模拟前台接待部接待新顾客餐厅的工作环境、模拟餐厅接待顾客点餐、结账的工作环境; 设计出相应的熟悉点餐流程,用英语熟练地接待顾客点餐;熟悉结账流程,用英语熟练地接待顾客结账两个场景目标。

2.2现场实操

步骤一:计划任务

根据任务情景及任务目标设计,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按照自身酒店专业知识,对餐厅接待顾客点餐、结账环节涉及到的英语词汇、英语句型以及相关步骤进行讨论。以组为单位围绕任务进行讨论设计,收集准备任务所需材料、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各组成员计划好各自分工及任务环节,发挥小组合作优势。

步骤二:案例练习

参考课文内容,每个讨论小组组织设计四个对话,参考课文相关知识完成四个环节的任务。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用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进行表达,允许语言错误,并给学生提供词汇、表达等的帮助。可以给学生列出餐厅服务常用的参考表达。教师要求学生计划组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设计好相关环节,并把评价的标准提前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准备高质量的对话。

步骤三:检查指导

在酒店实训室,模拟真实餐厅场景,汇报展示。教师可以和其中一位同学做示范,然后由每组同学轮流完成。在任务汇报的这个环节,教师给每组代表发放《学生英语课堂活动评分表》,说明评分细则,注意事项,帮助学生设置场景。每组学生按照自己准备的内容,展示自己设计的情景对话。在这一环节,教师用摄像机把每组学生的课堂展示拍成录像,为任务分析做准备(见表1)。

2.3 展示点评

步骤一:任务分析

在每组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对话的过程中,其他组代表对展示组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展示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语法、程序、设计等内容。

教师重新播放所有参与课堂展示的学生的录像,教师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学生展示的闪光点和可改之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课文重点的印象与学习。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此次任务的完成做出评价总结,评价的重点是学习收获和碰到的困难。如技能、态度方面的收获,帮助学生(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9页)逐渐形成自主评价的意识。也可以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重新列出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词汇与句型,让学生回忆并用英文写出酒店餐厅顾客点餐及结账的流程。

表1 学生英语课堂活动评分表

注:评价等级分为优、优-、良、良-、一般五等。

步骤二:练习

模拟另一个相似场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完成,如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团队点餐的接待等课文中未提到的场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合贯通”,提升酒店英语交际能力。这一步骤,真正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技能的练习,给予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提升的步骤,教师的角色,重要在于导。

经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下为11及12、13级酒店服务专业学生的考证通过率逐年提高对比图。

以上数据表明:经过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后,同学们掌握知识的能力普遍提高,从而同学们的考证通过率也提高了。

姚德林说: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动力,一般认为,一般化的泛泛论述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创新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产生求知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酒店英语课堂上仍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更充分地体现优势,并带动全体学生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梅林.论问题解决与学习[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2(5).

就餐英语篇8

关键词: 中餐菜名 翻译方法

一、引言

在“民以食为天”并享有世界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华大地,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品尝独具特色的中国美食已成为海外游客在中国观光游览的一项重要内容。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中餐菜名的英译谈谈看法。

二、中餐菜名英译基本要求

中国清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世人所认同。为了避免因采用“信、达、雅”这个旧形式而对新内容可能引起的误解,张培基(1983)等主张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也就是说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要因地制宜,适时变通,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闹出笑话,让外宾一头雾水。

那么我们在翻译中餐菜名的时候,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笔者认为:首先,翻译要得体,尽量往吃的方面靠拢。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在介绍菜名的时候应该尽量往往吃的方面靠拢,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如“木耳”属于菌类植物,但在国外没有木耳这种食物。在翻译的时候不妨处理为他们所能接受的一种食物,如“mushroom”。如果只有在中国才有的食物,我们可以说它是“Chinese mushroom”。如果你想把它加以限制的话,可以说“Chinese black mushroom”。这样外宾也能理解其特色和本质。其次,翻译处理不能太浪漫。以“皮蛋”一词为例,如凭空想象浪漫地译为“one thousand year egg”,其菜名就完全不能为他人所接受。应该让外国客人了解菜是什么做成的,其烹饪方法是什么。如有必要还可以介绍这道菜的营养价值、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试想,如果处理为“preserved egg”表示“腌制”之意,皮蛋的基本内容就表达出来了,而且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三、菜式烹饪方法和形状的英译

除了菜的主料,我们在把中餐菜名由中文译为英文的时候,应该尽量将菜肴的烹饪方法、形状翻译出来。从读者的需求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具体的食物或概念,而不是原文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渲染的一些华而不实之词,或因为思维习惯的不同、语言表达的需要,或者因为修辞的需要等。(张梅岗,2002:40)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将技巧归纳如下:

(一)烹饪方法

中华菜名单就“烹”的制作方法便包括七大类二十五种:烤、炸、炒、炖、煮、烩、蒸,呈现出丰富多彩、匠心独具的特点。(熊力游,2004)把食材置于水中进行烹饪的英译分别为蒸(steamed)、煮(boiled)、炖(stewed)、涮(instant-boiled);把食材置于油中进行烹饪的英译分别为煎(fried)、炸(deep-fried)、烧(braised)、炒(stir-fried);以炭火和烤炉作为热源的各种烧烤的英译为烤(barbecued,baked)等。

(二)形状

刀工既要符合烹饪要求,以便使原料在烹饪过程中受热均匀,又要造型美观,使切割后的原料做到大小均匀、厚薄一致。其形状可以分为:块状(cube)、丝状(shred)、片状(slice)、丁状(dice)、沫状(mince)。刀工程序后食物的成型状态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是形状的过去分词+原料,另一种是原料+形状的复数形式,如“鸡片”,可以译为“sliced chicken”或“chicken slices”。另外,由于食物切碎后呈现不可计数状态,故沫状食物只适用前一种译法,如,“猪肉沫”(minced pork)。

四、中餐菜名英译的主要方法

在了解了有关中餐的烹饪、形状的英译之后,我们便可以着手对中餐菜名进行翻译了。中餐菜名的英译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直译法

“直译法”即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陈培根,1990)如果中餐菜名是以原料、刀工、味道、烹饪方式命名的,可以采用直译法将菜名中所包含的本质内容翻译出来。这样可使海外人士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菜肴的基本情况。举例如下:

(1)咸水虾boiled shrimps with salt

(2)肉片烧豆腐stewed sliced pork with bean curd

(3)清蒸滑鸡steamed chopping chicken

(4)烧乳猪roast suckling pig

(5)辣味烩虾braised prawns with chilli sauce

(二)意译法

“意译法”即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陈培根,1990)汉语与英语有着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有些以比喻、创作者、发源地、神话传说命名的中餐菜名有时候需要根据情况适当灵活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是舍去中文菜名中的“行话隐语”,意译出原义。举例如下:

(6)三鲜汤soup with fish,shrimps and pork balls

(7)凤足炖甲鱼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s feet

(8)凤肝鸡片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chicken liver

(9)红烧狮子头braised minced pork balls with brown sauce

(10)麻婆豆腐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

(三)音译法

“音译法”是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其发音相同或相近似的音调表达。(陈培根,1990)这种方法最简单,可用于已经受到广泛接受的用语,如饺子(jiaozi)、豆腐(Tofu)。但由于其为写意汉语拼音的拼音字母的音译,外国人很难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这时稍加解释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烧麦(shaomai,shrimp and vegetable inside a dumpling skin)。应该说菜名的音译在翻译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刘清波,2003)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但是无论怎样,菜名的翻译都要反映出菜肴的本质和特色,尽量保存中华民族语言的特征,符合接受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扩广中华美食及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培根.饭店服务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4):52-54.

[3]熊力游.中华菜名功能与翻译处理[J].长沙大学学报,2004,(3):87-89.

就餐英语篇9

根据ESP理论,乘务英语口语课程应设计成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任务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JaneWillis(1996)指出,学习者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withsomekindsofcommunicationpurpose”),真实地使用语言(“processthetextformeaninginordertoachievethegoalsofthetask”()Willis,1996)。而这恰好符合ESP理论对教学的要求。乘务英语口语课程以“客舱”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以情景对话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真实的场景和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客舱服务水平。乘务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涵盖安排座位、行李放置、安全演示、餐饮服务、航班延误、特殊旅客服务、道歉、行李丢失与查询、机上娱乐、机上免税购物、紧急状况处理、旅客转机服务、入境手续办理和离开机场等乘务服务流程。这些情景会话的设计,离不开“客舱”这个特殊环境。客舱会话中,所有的交际句型都需要足够的训练才能掌握,而任务型教学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法。

根据JaneWillis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任务完成后,教师再灌输语言,并对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调整和改正。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准确、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客舱对话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通过承担不同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真正体会、掌握客舱服务对话的内容和技巧,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Willis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三个步骤,乘务英语口语课程的基本模式如下(以中国民航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民航服务英语口语教程》第10单元DinnerService,Dialogue1为例):任务前活动(thepre-taskphase)。包括介绍话题、激活语言、准备活动等。如介绍餐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流程,为学生提供常用的餐食英文名称,如beefwithtomatoe(s西红柿牛腩)、sautédicedchicken(小炒鸡肉)、smokedham(烟熏火腿)以及供应餐食的基本句型,如MayItakeyourorder(?我能为您点餐吗?);Whatwouldyoucaretohave(?您想要点什么?);Whatwouldyouprefer(?您喜欢什么?)(。李春尧,2013)任务链活动(thetask-cycle)。首先,学生分组做“餐食服务”的任务。可以将学生分为主任乘务长、乘务长、头等舱乘务员、经济舱乘务员、实习乘务员等角色,教师则扮演乘客角色。学生以2人为一组,向“乘客”供应餐食。其次,学生讨论和反思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让学生从语言、举止等方面通过比对,总结优缺点,形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最后,报告任务过程的收获。

语言分析阶段的活动(thelanguageanalysis)。首先,设计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languagefocusedtasks),如阅读课本上的关于餐食服务的对话材料(Dialogue1),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教授语言项目,而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languageawareness)。(程晓堂,2004)其次,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之下,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学生可2人一组,模拟客舱餐食服务的场景,其中一人扮演乘务员,另一人扮演乘客,朗读对话。教师可以顾问身份,帮助学生弄懂对话中的难点词汇。最后,全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重点交际句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如:I’dsuggestthebeefwithtomatoes(.我建议您尝尝番茄牛肉。);I’msorry,sir.Wehaverunoutofchicken.Canyoumakeachange?(十分抱歉,已经没有鸡肉了。您能换一种吗?);Youorderedaservingoffish,aservingofsmokedham.Isthatright?(您点了一份鱼和一份烟熏火腿。对吗?)。(李春尧,2013)此部分在实际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客舱服务的常见交际句型。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再进行记忆,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死记硬背好的多。

学生在上述三个步骤中,应以最后一个语言分析阶段为重点,通过归纳重点语言项目,并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做到主动学习和操练。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是肯定不够的,必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反思,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时刻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凭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多样化地完成同一个任务。因为在实际客舱服务中,对话情景每次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意味着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别的。

二、总结

就餐英语篇10

《unit 6 what’s for dinner》是选自外研社出版的中职教育新教材《英语》中的一个单元内容。这个单元内容主要围绕饮食这一话题来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涉及一日三餐常见的中西餐食品、饮料等词汇,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中穿插如何点菜的对话和交际用语。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实用性较强的生活英语应用为指向。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一个课时,45分钟。

二、学情分析

许多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他们认为专业课学好了,掌握一技之长,学不学英语,毕业后也一样可以找到好工作。他们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然而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好胜心强,爱表现自我,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承认,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因材施教,以兴趣为导向,设计一些竞赛性较强、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教学目标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对中职学生不宜有过高的要求,做到恰到好处,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使学生初步具备在餐厅这个职业场景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1.语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菜单上常见的食品、饮料等词汇,如dish,steak,main course,take one’stime…(2)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点餐的交际用语和重点句型。如:①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 ?②Here is the menu…

2.语言技能目标:(1)通过分组表演,餐厅点餐的模拟训练,学生能运用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为客人点菜和介绍菜谱。(2)培养学生在餐厅这个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点餐礼仪,了解中西的饮食文化的差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说,能听懂一些常见的食品名称和就餐中常用的词汇。(2)让学生熟练运用在西餐厅点餐的交际用语。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听懂菜单并写下菜名。(2)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交际用语为餐厅的客人点菜和介绍菜谱。

五、教学方法

要让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自己的思维主动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提问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杠杆来启动学生自学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法和教法融为一体,能很好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置于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情境教学法: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遵循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来主导行为。

六、教学手段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具、身体语言等教学资源,恰当、合理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1)多媒体辅助:积极构建英语教学情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英语学习资源,将本课所需要的图片、动画、视频、音乐制成课件,实现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生活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非测试性评价: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和任务,开展小组竞赛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相互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七、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按照教学进程的安排,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环节,设计具有启发性、发展型、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warming up)(5分钟)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发快速展现琳珢满目的食物图片,复习旧知。设计竞赛式的课堂任务,让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竞赛,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说出食物的有关词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其次,用动画形式向学生讲述中国游客在国外餐厅不会点菜的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本单元的愿望,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设疑提问,创设情境,呈现新知(knowledge Presentation)(20分钟)

1.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本单元中出现的各类食品图片,按蔬菜、肉、水果、饮料四大类来扩充学生原有的食品词汇量。在学习新词汇的过程中,设疑提问,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诱发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自主思考,积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大胆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1)do you like eating vegetable (2)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3)What drinks do you like?

2.用多媒体播放囯外客人到餐厅点餐进餐的对话视频,真实、立体地展现了语言要点和使用场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仿佛置身其境,提高教学效果。接着,从视频中总结归纳在点餐,介绍菜单的涉外工作过程中常使用的交际用语和重点句型,逐句解说,反复带读,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本单元的难点知识。(1)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 ?(2)Here is the menu…

此外,围绕视频内容,设疑提问:What are thedifferences between“theChinese food” and“the Western-style food”?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将新内容有效地整合到已有知识中。使学生变被动的听教为主动的参与,大胆开口,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融洽。

3.知识延伸,新知扩展。向学生介绍西餐上菜顺序,西方人点菜习惯等西餐礼仪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让学生熟练把所教的交际用语和句型运用到西餐厅这个特定的职业场景中。

(三)巩固新知,交流实践(skill practice)(18分)

1.任务竞赛。让每位学生运用所学的食品、饮料词汇,制作中英文菜单,通过“读菜单,记菜名”竞赛游戏来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根据本单元的语言材料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属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拓展、知识的实践运用。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无时无刻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屏障。

2.职业场景模拟。把讲台布置成西餐厅,让学生扮演顾客、服务员模拟在餐厅点餐的情景。设计这个教学环节能将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能互相配合,分工合作,交流意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模拟表演能使学生将所学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进行实践交流,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运用和巩固,从使理性认识得以升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体验了说英语、用英语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

(四)总结评价,纠正反馈(teaching evaluation)(2分钟)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够做到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有效及时的做出评价和反馈;有效采用非测试性评价等合理方式来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合理,具有激励性。有效及时纠正控制性错误,巩固新知,但不随意扩大错误范围,保护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