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0 05:18:03

焦点访谈观后感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1

焦点访谈是一茖侑趣又长知识的电视节目,大家都去看看吧!最后我想说:无火不能点燃,侑水不会干枯。我希望认识更多的侑知识又风趣的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焦点访谈观后感,请您阅读。

焦点访谈观后感1近日由于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因素,我国一些地区遭受洪水袭击,不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基于此,我国这些地区先后展开了抗洪救灾的行动。在这次长达二十六天之久的抗洪行动中,在这些平凡的人们中间,总会让我们看到足以令我们感动的精神与行为的闪光。

在淮河干堤江苏花园口段,抗洪人员正在进行巡查。他们的皮肤因为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已经变得黝黑。他们笑着说,每天他们都要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查,以确保及时遏制洪灾的漫延;虽然水位已经降低,可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不能撤离;目前的下泄流量已经达到一点二万立方米。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满是疲倦,但是看到险情得到了及时的制止,还是由衷为之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们之中的领队告诉记者,虽然在大面上,洪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止,但是还是有些相对薄弱的环节等待加强。例如由于年久失修,抗洪闸已经开始老化,所以这部分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正在努力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存在着很大隐患的问题。有位防汛人员指着地图告诉记者说,洪泽湖是保证安全的最重要堤防,国家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地区都不能出现险情,如果出现险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抢险。因为这个地区的下游,呈下陷趋势,如果洪泽湖出现了险情而又没有及时的制止,那么洪灾就会迅速的漫延到下游地区,将之淹没,到那时,不仅农田会出现洪涝,还有可能会使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我还看到,防汛人员居住的地方,距离抢险的地方很近,我想,这大概是为了当洪灾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抢险吧;同时,这个简易的住所很简陋,大概只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要——遮风避雨,屋里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的产品,没有电视,没有计算机,没有空调,没有一切能使人感到悠然自得的电器。当我们舒适惬意的靠在沙发上享受空调所制造的凉爽时,他们却只是在一间简陋的工棚里,孤独的守夜,等待迟迟不肯到来的黎明。

当我们这个城市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那边,还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已经将闸门提升到了六点一米,这几天,洪水不断超越警戒线,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提升闸门。他们不仅要彻夜守在计算机前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观察水位的高度从而确定提升闸门的高度,并且他们每隔两个小时,还要到周边地区去巡查,他们解释说,当有些废弃物沿水流漂浮过来的时候,会对堤坝熬成一定的损害,他们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围墙上又没有裂缝,以做到万无一失。目前已经排泄掉二十九点七立方米的水量。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整整泄掉了整个正常的洪泽湖的库容啊!记者还特别强调,日前在江苏一带,防汛人员正在进行防洪演习,还特别说明,在水面过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机械架设。

我在想,他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缓解灾情,早日让灾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么?他们也有妻儿,也有父母,他们这种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包括青少年在内学习的。

天空再大,也大不过他们的胸襟;星星再亮,也亮不过他们精神的闪光。在暴风骤雨后,是他们,用自己并不坚实的臂膀,为我们撑起头顶的一片天,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就好像盏盏灯火,照亮我们的心扉。

洪水冲不走的,是他们炙热的心。

焦点访谈观后感21月11日,焦点访谈《药单背后的秘密》播出,药品提成在乡级以上的医院里普遍存在,虽然国家在提高民众的各种医疗保障,但老百姓自费的费用不怎么的减,药品换换剂形、剂量、药名或是增加点添加剂,药价就会增加几十倍,医疗器械(体内用的固定物)价格也在攀升,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在医院太平常的事了。焦点访谈有关药品回扣的问题也报道好几次了,为什么解决不了呢?捡到的药单是秘密,其实也不秘密,就看管不管了,要管很简单,我们的住院病人在核销医疗费用时,医院都的提供各种医疗费用清单及药品产地,如出厂药价、医疗器械价格与病人用的药价、医疗器械价格一比对,就会一目了然的。还可查商家税收呢。每种药物都有国药准字,各种医疗器械都有医械准字的。

2013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药单背后的秘密”详细披露了广东高州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以及管理层人员收受药品回扣的情况,内容详实,内幕触目惊心,社会反响很大,极具警示意义。根据崇川区卫生局关于迅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任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1月18日中午利用休息时间,组织中心干部职工观看《焦点访谈》节目“药单背后的秘密”警示教育片,并组织了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药品“回扣”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助推剂,也是造成“看病贵”的根本所在,一些医务人员丧失良知,缺乏诚信和道德,违纪违法收受药品“回扣”,終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大家畅谈感想,深刻领会,汲取教训,做到严以律己,拒绝“红包”、“回扣”,远离“红包”、“回扣”,还医疗市场一片净土。最后,中心主任季妙发同志向大家提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收受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二是引以为戒,拒绝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事件在本单位发生。三是严明纪律,规范服务行为,为中心政风行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警示教育活动做到中心领导干部带头,所有干部职工一个不漏,普遍接受教育。

焦点访谈观后感3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证难办脸难看”,为窗口服务工作敲响了警钟。为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严明纪律要求,避免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杜绝“吃拿卡要”陋习,树立良好的形象,我路政大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统一观看了《焦点访谈》栏目。

看完节目后,大队长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提高认识,对照报道中的问题,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针对武邑县公安局暴露出来的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和查摆。

一要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形象,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认真解决“庸、懒、散”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

二要提高水平,增强本领,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应对本窗口的服务事项、所需材料、工作流程等信息非常熟悉,避免“有心办,无力办”的情况;

三是强调工作纪律,要求上班时间严禁从事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酒后上岗;禁止在办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或接受礼品、礼金,要求全体人员强化纪律意识。

四是必须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按照透明、便民的原则,绘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公开服务事项、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办结时限、服务标准、监督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我们大队承诺如下:按照“当日事、当日做、当日结”的原则,对手续齐全符合要求的立即予以办理;对手续不齐全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所必需补齐的资料及办理途径,避免群众徒劳往返。

焦点访谈观后感4昨天看了《焦点访谈》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可以在各种小事之中反映出来。正如管子所说:“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为什么同一件事,而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在国道上,一辆满乘苹果的货车因路滑侧翻在一旁,满车的苹果如同调皮的孩子一样蹦了出来,还好,司机并无大碍。当地的村民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立马赶到,争先恐后的去捡苹果带回家,司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7万多元的苹果慢慢地消失,而村民却兴高采烈的抱着满满一大筐苹果回家。当记者采访司机时:“你当时制止了村民没有。”司机只是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没用,报了警,警察阻止了也没用。”说完,便向远处走去。

虽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我们也要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当给予无私的帮助,比如:

在高速路拐弯处,由于刹车过猛,导致了轮胎爆裂,车上的橘子不听话的跳了出来,跳进了山沟里想要洗个澡,所幸,车上的人员没有伤亡。这时,来了2名警察,这两位警察二话不说,抬起了完好无损的橘子就往车上搬,当地的村民闻讯而来,司机开始担心起来,心想:“这些橘子不会被他们搬走吧。”但是,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多余,因为,这些村民不但没有去抢,反而去帮忙。司机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一位帮忙的老爷爷操着一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自己的3个儿子都是做这个工作的,要多苦就有多苦,能帮上一点忙就帮上一点忙,尽量帮,不违背咱的良心呐。”

利益大了,却把自己的素质降到了最低,但是利益小了,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你遇上这样的事件时,就要看看你的是非之心究竟该是什么。

焦点访谈观后感57月29日上午8点40分,洪水暴涨造成河南省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东风井发生淹井事件,69名矿工被困井下。淹井事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在现场组织抢险,武警官兵和义马煤业集团全力以赴抢险。经过76个小时的全力抢救,被困的69名矿工在8月1日12点54分全部脱困。此次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历史上罕见的奇迹......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大国。据悉,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但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最让人痛心的乃是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的数据。

这一组组惊人的数据,真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矿难就像一个恶魔越来越疯狂的吞噬着矿工们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矿工幻化成为我们眼中这令人心酸的数字。

这次焦点访谈一直以“此次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为中心,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无数次的矿难,无数次的营救,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也许还会创下历史上罕见的奇迹!

政府在想尽各种办法预防矿难,政策越来越严厉,处罚越来越重,但是遗憾的是矿难始终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矿难频发的最根本的原因,从而寻求一种最彻底的解决方法。

每一次矿难发生之后,我们都可以从电视、报道上看到要加强安全生产,保证矿工安全。然而安全生产,为什么总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换?为什么安全生产总在矿难发生之后再予以重视?接二连三的煤矿事故,其原因是何等的相似,其预防和处理过程又是何等的相似,同样一个发生过矿难的矿山或地区,居然能再次以同样的原因重演同样的悲剧,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矿难本来是可以避免,却偏偏发生;有些措施本可以采取,却常常视而不见。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所谓的“措施”也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实质的东西却往往不被重视。每次矿难之后,作出的检验报告犯出的错误都是那样的低级,环境的恶劣,都可以直接导致悲剧的再一次发生。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2

关键词 《焦点访谈》 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 “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如5月14日播出的《青龙县里开矿热》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地因开矿需要被乱砍伐后的凄凉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经常遭受因乱砍滥伐而产生的强烈风沙的痛苦面部特写,红肿的眼眶和布满皱纹的脸、村民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辛苦生活产生同情,对乱开矿的行为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采矿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山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

主持人在结尾的简短的评论:“青龙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急于脱贫致富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开矿要守法,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可是现在在开矿的利益面前,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本该想到和做到的却被抛到了一边,人们看到的是一哄而起、盲目的开采和建设。现在我们常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尊重规律、遵守法律,这个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现场材料的鲜活性与背景材料的深度性融为一体,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说理相补充,使得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正因如此,“述”与“评”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焦点访谈》的独具的特色。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 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3

我们特别盼望朱总理来,因为我们都知道他是《焦点访谈》最忠实的观众,他总在看《焦点访谈》,看完之后常常立刻发出声音,他常在国务院的会议上提及《焦点访谈》。曾有部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现在我晚上都不敢出去吃饭,因为怕耽误了看《焦点访谈》。总理常在会上问:‘你们看昨晚的《焦点访谈》了吗?’答不上来怎么办?我如果有事看不成,就让秘书看,让家人看,再告诉我。”我感觉,朱总理用这种方式营造了鼓励舆论监督的氛围。

朱总理常常对节目内容做出迅速直接的反应,而节目曝光的问题会连夜出现转机。第二天就有反馈的结果。那时候,作为记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看到我们的舆论监督能那么直接地推动社会,推动某项政策的出台,推动某个错误的纠正,特别有职业成就感。

在90年代的中国,舆论监督的力量在生长,反舆论监督的力量也还存在,两种力量在较量。触及根深蒂固的旧格局和利益,对锋芒初现的《焦点访谈》来说,谈何容易。在曾经长期缺少舆论监督的土壤里.舆论监督需要尚方宝剑,而朱总理是舆论监督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总理到台里了。我有些忐忑,是因为我接受了一个任务。孙玉胜先前对我说:“到时候,你请总理给《焦点访谈》题词。”

啊?!朱总理约法三章.不题词、不剪彩、不受礼,这是人所共知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玉胜看出了我的为难。但他还是坚持:“你看机会,争取。”

朱总理走进《焦点访谈》演播室。他坐在我们每天工作的台子前,看了看摄像机前,又看了看提示器,环顾周围的记者编辑,短暂的静场。

我意识到,是时候了。

我说:“总理,现在您看到的这些记者。只是我们《焦点访谈》的1/10。”

总理说:“你们那么多人啊?”

我说:“是啊,我们很多年轻同事都到各地采访去了。他们都想和您交流,但有工作回不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

部长丁关根说:“不要请总理题词。”

我赶紧说:“不是题词,是给我们年轻记者留句话。”

总理笑了。我感觉,总理同意了。我甚至在猜想,总理也许想到那些在天南海北采访的记者了吧?在荧屏上,总理见过他们,知道他们在奔波忙碌,在一个个新闻现场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责,对他们会有种熟悉和信任。总理会乐于和他们交流的。

于是,方宏进把题词本摆在台子上。演播室一片安静.总理拿起笔,那并不是毛笔,而是签字笔,它不像毛笔那么正式,与“留句话”的说法正合适。

在大家的注目中,总理落笔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白岩松站在总理后面鼓起掌来。总理说:“我还没写完呢!”总理又写:“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演播室一片掌声。所有的目光和镜头都聚焦在题词上。

朱总理为《焦点访谈》题词,是一次破例,是对舆论监督的特别鼓励。

对《焦点访谈》播出的一些节目,朱总理相当熟悉,如数家珍。在他看来,国务院干的事情每一个方面都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题材里,正在抓的几项改革也从《焦点访谈》中得到很多思路。

农民的话被总理引用。总理说,现在农村老百姓和干部打交道有句口头语:“你听不听?不听,我们《焦点访谈》见。”这说明《焦点访谈》在农民中间有影响,农民觉得有说话的地方,有人帮他们说话,而且说了话干部不听不行,有权威。

在谈到“政府镜鉴”时。朱总理说:“我们确实从《焦点访谈》了解到我们不能了解的情况,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政策究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我们下去往往了解不到真实情况,他们事先都准备好了,叫你到哪儿去视察就去哪儿视察,坐下来就听汇报,谁跟你说心里话呀!我在《焦点访谈》就能看到许多真实情况。”

我和同事们听到总理这样的表达,都很感慨。朱总理自觉运用媒体,运用舆论监督,这是一种领导艺术,一种先进文化的思维方式,体现了现代领导人的意识和能力。

多年以后,2011年,《朱F基总理讲话实录》出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做了统计,在300多篇讲话中.有60多篇提到《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4

关键词 《焦点访谈》 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 “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如5月14日播出的《青龙县里开矿热》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地因开矿需要被乱砍伐后的凄凉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经常遭受因乱砍滥伐而产生的强烈风沙的痛苦面部特写,红肿的眼眶和布满皱纹的脸、村民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辛苦生活产生同情,对乱开矿的行为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采矿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山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

主持人在结尾的简短的评论:“青龙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急于脱贫致富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开矿要守法,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可是现在在开矿的利益面前,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本该想到和做到的却被抛到了一边,人们看到的是一哄而起、盲目的开采和建设。现在我们常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尊重规律、遵守法律,这个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现场材料的鲜活性与背景材料的深度性融为一体,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说理相补充,使得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正因如此,“述”与“评”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焦点访谈》的独具的特色。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 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观看的2004年5月份《焦点访谈》的31期节目中发现,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 分裂没有稳定》(5月17日)对现在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给孩子更多快乐》(5月31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探讨对少儿发展影响颇深的民族动画片的制作,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另外,在选取了适当的题材后,节目在报道的角度上也同样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结合。即在报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时,一方面,强调“从小处着眼,大处见意义”,注重从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其产生的态度拓展开去。如《一房怎能卖五家》(5月16日)、《不该提前的退休》(5月30日)等节目报道切入角度虽小,但是反映出了社会法律制度和相关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报道时要具备全局意识,从积极引导舆论、稳定大局出发展开论证、评述。不能因为对某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时,忽略了大局意识。如在对某次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应同时注意加强对公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启发: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评论既要反映民意又要稳定大局。具体地说,媒体要在选材上注意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选择有重大的有代表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要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注意“以小见大”、具备全局意识,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是舆论监督应该遵循的选题方向和报道角度。

3 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和谐统一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虽然不及消息的时效性强,但是也要参与时效性两方面的竞争。

因为一方面,能否迅速、及时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予以报道和评论,即能否把握时新性,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焦点访谈》时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时事以及国内重大问题能迅速地作出报道与评析。如5月10日报道的《白宫遭遇“虐囚门”》,报道背景是最近全球都十分关注的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具体的时间是:5月9日,驻伊美军发言人宣布,涉嫌参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军士兵将于5月19日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又如5月14日晚,西安警方宣布: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宝马案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在山东落网,即将被押解回西安。于是,《焦点访谈》在5月15日的节目中就播出了《西安宝马案追踪》。两期节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新闻述评。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其时新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作为与消息形态有别、任务不同的新闻评论来说,只有“言当其时”,评论的针对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还应该注意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即掌握时宜性。比如《焦点访谈》有一期曾经报道的《触目惊心的假发票》,策划了半年时间,但直到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启用新的防伪增值税发票时,才一举推出,并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是因为节目内容一旦配合相关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播出,可以使在人们在事先对后者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媒体相关报道的了解与认识,以使节目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有时报道时机过早,条件还不成熟则未必能有效引导舆论;报道过晚,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消退,也不利于舆论引导舆论。再比如《焦点访谈》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5月31日)有关注孩子的专题节目《给孩子更多的快乐》;5月4日“青年节”那一天又有节目《飞扬的青春》等等,这些节目内容与最佳的播出时间相结合就能受到非常好的舆论效果。《焦点访谈》如此注重强烈的时新性与时宜性的统一,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启发:为了对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舆论监督不能只注意追求时新性,而忽略了把握恰当的时机的重要性。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时媒体对某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暂时“不介入”,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报道时机,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引导方式。而对于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事实确认清楚的问题,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媒体力求快采快发、先声夺人,以争取报道的主动权;对于某些未经充分调查,或是还在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事情,则可慢处理,等待报道的最佳时机。

4 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多为批评揭露性报道,在当时舆论监督型节目缺乏的情况下,一直收视率非常高。虽然十年来,栏目的舆论监督内容一度由1998年的47%跌到2002年的17%,这背后纵然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但是它的栏目思路是一直保持着的,那就是坚持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从节目自身面临的大环境来说,社会处于一定的过渡转型时期,《焦点访谈》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导向或是正面的作用,正面报道应占据一定分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一档招牌节目,同时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喉舌,不可能总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公众始终处于一种感受社会黑暗的状态。为了激发公众推动社会更好的前进的信心与动力,它特殊的主导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起到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上级对《焦点访谈》的程序报道的节目要求必然增多。”

在正面报道必然增加的同时,揭露性报道并非一味减少,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焦点访谈》的总制片人梁建增在接受外界采访时透露,针对2004年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社会情况的变化,央视计划将把这一年《焦点访谈》中的舆论监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将在“三农”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上加大关注力度。于是,效果很明显:在对2004年5月份内31期节目的内容分析中,有25篇为揭露性的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1%。人们心目中那个神圣的“尚方宝剑”又回来了。

启发:把握分寸,正确决定监督的数量界限。舆论监督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应该说这样揭丑型的报道使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法之徒的丑恶行径曝光,许多积聚了多年的社会问题在《焦点访谈》的关注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在我们的媒介“大刀阔斧斩乱麻”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正面报道可以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其实,所有的所谓“正面宣传”或是“负面报道”就其对社会产生的效果而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在这里,数量上的界限并非指二者在数量上应绝对地平衡,而是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二者在节目中的比例。因此正面宣传与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也应成为所有新闻评论节目值得借鉴的报道策略。

到现在,《焦点访谈》已经开播十年了。十年的艰辛、十年的坚持、十年来打造的栏目品格其实都来自于新闻工作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只有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热爱,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新闻人们将来会如何去努力,只要胸怀责任、用对方法,新闻舆论监督就会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5

在对《焦点访谈》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焦点访谈》是中国新闻传播模式等随着社会变革而演变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由此可“以一斑,窥一豹”,看中国新闻传播的新特点和新变化。

在进行论述时,试图用一定的笔墨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并对《焦点访谈》这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了一定的具体分析,以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设计文章架构时,对这种新闻传播转变后的问题、前景以及发展趋势等被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也试图展开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焦点访谈节目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访谈》,这种批评性报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把视点投向于大众最为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矛头直指贪官污吏和不法分子,在社会上掀起了极大的反响。、、朱基、、李岚清五位领导人曾亲自过问《焦点访谈》反映的问题,并督促查办;、朱基也先后视察《焦点访谈》并题词。而普通民众则把《焦点访谈》视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据统计,每晚收看这个栏目的观众多达三亿,每天有数千观众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线索、反映情况,数百人在电视台东门排着长队要求上访。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下,《焦点访谈》的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1998年4月以来,《焦点访谈》播出的很多节目都有了整改反馈,违纪者受到了惩处,以致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工作状况往往由于《焦点访谈》的报道而得到了改进,甚至一些执法部门的工作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它的影响,面向群众进行了修正规范。一个电视栏目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电视业发展史上还是首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焦点访谈》在整个新闻界树起了一面旗帜,《美国之音》则将它称之为中国百姓的“回声”,而境外的媒体虽然对《焦点访谈》的出现和地位感到费解,但仍认为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电视业的一场革命。一时间,不少电视台也纷纷办起了类似的节目,直面各种社会问题,有人将其称为“《焦点访谈》现象”。

现象的表面是中国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职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新闻传媒正逐渐获得少受行政权力干涉的相对独立的监督权,有人将其类比为西方的“第四种权力”,但是中国新闻无论就其性质还是机构设置来讲,都并未改变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发挥“喉舌”作用的社会定位。所谓的“第四种权力”的说法也就自然缺乏了相应的依据。那么,在性质和建制并未改变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出现《焦点访谈》式的批评性节目?它与我国社会变迁有哪些关系?中国新闻传媒发生了哪些变化?何以发生如此显着的变化?社会在结构上为新闻传媒的变化提供了哪些条件?《焦点访谈》式的新闻传媒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如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

二、《焦点访谈》的产生背景是应社会转变而产生的

施拉姆曾指出:“在为国家发展服务时,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变革的代言者。他们所能帮助完成的是这一类社会变革:即向新的世俗行为,有时是向新的社会关系的过渡。在这类行为变革的背后,必定存在着观念、信仰、技术以及社会规范的实质性变化。”因此对《焦点访谈》现象透出的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放大这一社会现象也决不应局限于中国传媒业自身发展,还应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国家对资源控制的弱化以及的解体,城市企业的纯经济性加强,使中国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国家与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组织已不是国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整体”;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型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差异性增强……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脚步,新的新闻传播样式也就应运而生。《焦点访谈》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产生并脱颖而出的。

首先,在中央对地方刚性指挥减弱的情况下,中央需要大众传媒作为监督渠道,及时完善不同侧面的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主要依据两个刚性任务的达标来实现。一是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向地方要硬的指标和速度,二是在政治上中央要求各地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使各地在上报中央政府的材料中报喜不报忧,随意夸大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朱基曾坦言:“中国这么大,各地干部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怎么干,我们在上边的眼力不够,无法有力监督。”《焦点访谈》的出现正好成为担当此任的最佳选择,成为中央政府惩办部分中间层行政故意偏离行为的理性选择。

另一方面,《焦点访谈》的出现及时地帮助了民意和中央之间的无衰减交流和传递,适应了时世的要求。由于中央对地方问题知之不多,地方政府向中央掩盖问题使民众的利益得不到切实的关怀,如果受损的民众面积扩大,民怨积聚,就不利于团结稳定和发展。虽然中央力图改变这种现象,但由于民众地位微弱,没有一个直接的利益表达渠道,而上访的成本过高,超出弱势群体的支付能力。因此《焦点访谈》的出现也正好满足了民众的需求。

第三,《焦点访谈》类批评性节目的出现也是大众传媒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媒体和信息的不断扩展和交流,中国大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在不断地被刺激和拓宽的同时,西方媒体也把另一种观念和视角带给了中国民众。尽管这之中有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偏见,也不乏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抗,但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不再片面夸大优点、掩盖缺点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发挥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的职业追求也是传播业工作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焦点访谈》类批评性节目得以产生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最直接动因。

三、《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使又一股思想解放的春风吹临中国大地,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态势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形成。部长丁关根在宣传工作会议上说:“宣传内容上要面向群众,面向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6

学界多将电视评论性节目的演变分成“尝试期”、“探索期”和“发展期”,三个时期分别以1980年《观察与思考》开播、1988年《观察思考》开播及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为起点。如果留意一下三个栏目的首播节目,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某种“共性”,就题材而言,三者都将“开山之作”定位于民生话题。《观察与思考》首期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聚焦首都市民的菜篮子,《观察思考》首期节目《物价大震荡》关注普通百姓的钱袋子,而《焦点访谈》首期节目《94国债发行第一天》同样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或许,巧合之中蕴含着必然,所谓必然便是规律,而这种规律可以归结为:不论何种栏目,都会以受众最感兴趣的视角,通过最具接近性的新闻事实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说《观察与思考》和《观察思考》受播出期数的限制(前者为两周一期,甚至不定期播出,后者为每周一期)无法更多地涉及民生选题,那么《焦点访谈》变为日播,便消除了“播出窗口”的制约。而随着2013年改版的进行,编排方式由“一期一题”变为“一期双题”甚至“一期多题”,这无疑给栏目关注民生开辟了更广的空间。据统计,《焦点访谈》2013年累计播出361期,节目共计607个。这些节目中,反映百姓衣食住行的选题就达上百个。以下,笔者“用事实说话”,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别举证,展开论述。

“衣”

有道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穿衣戴帽不能全凭个人所好,还要参考天气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如今,人们不仅要“出门看天”,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还要“出门看霾”,随环境变化调整穿戴。进入2013年,街头巷尾戴口罩者陡然增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1月13日零时的监测结果显示,74个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者达33个。鉴于这种情况,《焦点访谈》于当天推出了《面对严重雾霾天气》,在节目中告诉人们“雾”与“霾”的区别。接着,又于1月15日推出《十面“霾”伏 考验应急》,实地观察一些地区和部门是否将污染应急方案落实到位。1月16日,再推出《PM2.5 你了解吗》,向观众详细讲述什么是PM2.5,高浓度的PM2.5从何而来,它是如何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的,节目最后做出这样的阐释:“中国是新兴经济体,难免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但只要我们不回避、肯努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鱼和熊掌其实也可兼得。”一事当前,不是单纯地揭露问题、渲染问题,而是既指出症结所在,又探讨解决方法。

雾霾来袭,呼吁大家戴上口罩;暴雨突至,提醒人们穿上雨衣。针对2013年我国强降水天气发生早、强度大的特点,《焦点访谈》于6月8日开始,相继推出《汛期至 汛情急》、《多地突遭暴雨袭击》、《暴雨袭南方》、《直击东北汛情》等多期节目,公布受灾情况,分析气候成因,及时作出预测。当热浪涌来,推出《烈日下的坚守》、《高压线上的“烤”验》、《今夏天气怎么了》。当酷热退去,又推出《“高烧”之后觅处方》,探讨如何通过科学规划来“营造绿色”、“营造阴凉”。当局地雪花飞舞,迎来当年最强冷空气之际,推出《大风起 天骤凉》叮嘱大家,“正值秋冬交替,一定做好准备,注意保暖防寒”,让人感到“暖暖的,很贴心”。据统计,《焦点访谈》改版之后,仅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节目就达30多期,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只因“风霜雨雪”并非“风花雪月”,穿衣戴帽不仅是人之所好,还是人之所需,人心所系。

“食”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许多人不但讲究吃好,还讲究吃出健康,但是,也有一些人不仅讲究吃好,而且更讲究吃出气派。2013年1月8日播出的《傍上鱼翅的粉丝》令这些人恍然大悟,原来被他们视作“珍稀菜肴”、“顶有面子”的鱼翅是用粉丝做的。

这是一期典型的调查性报道,在浙江省慈溪市一家豪华酒店,记者对一款标价168元的“鲍珍鱼翅羹”暗中取样,检测结果显示,这款“豪华菜品”根本不含鱼翅成分。另一家名为“世外桃源”的饭店也同样在以粉丝冒充鱼翅。5天之后,人们看到了《假鱼翅的真面目》,在工商部门送检的82个鱼翅产品中,79个是人工合成的假鱼翅,比例高达96.3%。记者暗访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的海鲜干货批发市场,发现所到之处都在出售所谓“人造鱼翅”,随后播出的《假鱼翅为何泛滥》向人们道出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暴利驱使。一斤假鱼翅不过百十元,端上餐桌,竟卖到上千元;其次,消费心理。一些食客认为,吃鱼翅,长面子,至于真假,倒是其次;再者,执法效率。工商、质检外加卫生,诸多部门都在管,可管得多,未必管得好。诸多因素合在一起,便导致假鱼翅大行其道。可见,吃假鱼翅就是吃亏上当。

那么,吃真鱼翅难道就物有所值吗?在1月17日《血腥的鱼翅》中可以看到,那些鲨鱼是怎样被残忍地杀戮,就像一则公益广告所说,“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贪婪与虚荣”。然而,鲨鱼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于一些家禽,况且,真鱼翅还存在着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焦点访谈》节目就此呼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消费就没有买卖,无论从环境、生态,还是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从今天开始,向鱼翅说不!”

呼吁人们不吃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可以吃什么。当禽流感来袭,很多消费者出于防范心理,不再购买禽蛋产品,令相关企业和市场一片萧条,大家的餐桌也因此而单调。然而,农业部在对各地家禽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排查中均未发现异常,记者通过细致的调查也得出结论:“经正规渠道采购和经过高温加工的禽蛋产品十分安全,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谈“禽”何必色变》)

除了不该吃和可以吃的,《诱“瘾”火锅》还告诉观众,那些尝起来味道很香,实际上加了罂粟壳的火锅绝对不能吃。《胶原蛋白的美丽神话》,《不明不白的白酒》,《裹着糖衣的海参》,《“涮”人的羊肉》等节目,告诉观众要对相关产品多加提防。

“住”

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无数人追逐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又大多是从租房开始的。

《公租房怎么建》通过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经历,形象地展现出低收入人群在租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就这一问题,记者首先请著名经济学家、住建部官员和一些省市的主管领导建言献策,然后介绍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各地所采取的措施,为那些苦苦打拼的人们提供信息,让他们看到未来和希望。的确,如何让他们租到安全卫生、价格低廉、租约稳定的住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谁也不愿意生活在日租房那样的环境里。2013年7月18日,《小区里的“黑”旅店》播出,大量暗访画面向人们展示:“眼下的日租房,其实是隐患房,谁都不知道它会住进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它不仅是消防隐患、卫生隐患,也是治安隐患。”就在节目播出当日,北京市住建委、规划委、公安局和卫生局联合通知,规定出租房屋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不得改变内部结构分割出租。本期节目就此提出:“法规更具体了,执行会怎样?北京更规范了,别处会怎样?我们希望都能听到好消息。”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几乎全在涨,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10月23日,《九月房价“超速”为哪般》节目就这一热点话题走访相关部门,从直接原因、供需关系和土地供给等多方面进行解读,探讨稳定房价的途径。“安居”才能“乐业”,安定和安稳的居所是人们生活之必需。

然而,有了固定的居所,并不一定就能“安居”。5月3日上午10点左右,河南省延津县河道村一座二层民房轰然倒塌,事故导致28人被埋进废墟,7人死亡。记者调查发现,灾难的起因竟是一支没有任何资质的施工队要将民房整体抬升,这支施工队由没什么施工经验的人员临时拼凑而成,大部分是妇女,还有60多岁的老人,而他们使用的工具只是41个千斤顶,仓促上马,盲目施工。《“顶”出横祸》节目直言:“没资质、没技术、没培训,随便拉个班子就敢施工,如此操作,出安全事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除以上节目,《安置更要安心》、《问诊“带病电梯”》等节目,也同样表现出改版后的《焦点访谈》对人们“住”的关注。

“行”

“行”的方式有多种,大致可分为打车、开车、骑车和步行。

1.打车。《打车怎么这么难》节目中,记者以一名乘客的身份进行体验,在了解到乘客的烦恼与司机的无奈之后,亮明自己的态度:“市民打车难,司机有苦衷,这份子钱能不能再降一降,城市发展了,人口增加了,出租车的数量是不是需要增加呢?管理机制是不是需要改革呢?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打车才能不再难。”

2.开车。每一个私家车主都必定经历过“前进不能,后退不得”的“堵车时分”,而如果节假日驾车出行,被堵的概率则会更大。2013年春节,据交通部路网中心监测,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同比增长80.1%。《春节的免费高速》节目中,记者本想驾车一睹堵车的“盛况”,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地畅通,与2012年的情况大不相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沿途收费站改进了工作方式,由逐一“发卡放行”,变为直接“抬杆通行”。看来堵车既有车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

3.骑车。骑自行车是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但是,在很多城市骑自行车并不是那么容易。《自行车,爱你容易吗》节目指出,随着封闭式机动车道的修建,原本彼此衔接的自行车道被切断了,想要过马路,要么推车上下过街天桥,要么推车走入地下通道。在立交桥上,自行车与机动车的行进线路时常交叉,在这里骑车便带有某种风险。而过去存放自行车的区域,现在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本期节目指出,既然自行车绿色环保应该回归,那就应该提供畅通而安全的自行车道;同时,在公交站点、商业网点以及居民区,给自行车留出停车空间。只有这样,自行车才可能实现回归。

4.步行。几种出行方式中,步行可谓最环保的一种,然而,步行也有文明与不文明之分。像《我们怎样过马路》中所描述的“中国式过马路”,凑齐人便走,不管红绿灯,这显然不是一种文明的出行方式。记者在北京市一个繁忙的交通路口作了一项统计,在两个红绿灯周期里,先后有100多人闯红灯,不闯者不到10人。记者做了一个试验,由几个人在路口坚持按秩序通行,看看能否对他人构成影响,结果没有作用,看来,在行人规则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仅靠文明示范难以起到作用。而除了上述原因,人车矛盾也是“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之一。所以,节目最后强调:在红灯面前停下脚步,前进的却是文明。改变这一多年形成的不良习惯,一是要强化教育,二是要有法律规范,三是设施要设置得合理。

除此之外,《出行莫出丑》同样事关文明,而《井口夺命何时休》、《紧急制动 怎能乱动》等节目则事关出行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结 语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7

我们的身边往往存在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或者是成绩落后,或者是学习行为、道德行为、心理问题较严重。他们有的自暴自弃,有的惹是生非,情况令人焦急。学生W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代表:学习成绩差,少同伴交往;和老师闹矛盾,与父母亲经常拌嘴,甚至还会有身体冲突;逃学频率较高,少则在家待半天,多则半个月。后其父母带其去医院精神科门诊就医,被诊断为焦虑症早期。

焦虑性神经症在我国已受到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在临床方面,焦虑症辅助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咨询方向,但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焦虑症咨询方法有限。“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咨询模式,翻译自“solution-focused approach”,其核心在“聚焦未来、目标指向”。这种模式与传统咨询模式不同,此咨询模式把焦点放在问题不发生的状况,将人视为一个系统,尽可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正向的一面,摒除负向的部分。有研究者认为,“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对儿童更适合。“焦点解决模式”咨询与焦虑症咨询在理论上具有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1)“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和焦虑治疗都注重个案的独特性;(2)“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对来访者复学有切实效果;(3)“焦点解决模式”咨询能帮助来访者改变归因,从而形成正向自我认知并发展应对挫折的策略,促进自我成长;(4)“焦点解决模式”咨询与焦虑情绪治疗的理念相符。本研究将采用个案研究法考察“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对因焦虑症早期而逃学青少年的咨询过程和效果。

一、个案评估及咨询方案

W,男,13岁,小学六年级,由父母带来咨询。主诉问题:无明确指向的焦虑情绪体验(三个月前开始,有时担心上课同学要嘲笑他,老师对他的表现不满意等,有时担心父母不再爱他,爷爷奶奶是不是会死去等),躯体症状(失眠,整夜不睡,需要靠药物才能睡着)、学校适应(学习成绩差,主诉无同伴交往,和老师闹矛盾后表示无法上学而逃学在家近半个月)、亲子关系(与母亲经常拌嘴,与父亲常有语言和身体冲突)和问题行为(撒谎:借口去奶奶家却偷偷跑去网吧)。通过临床观察和咨询前两次深度访谈,了解W及家庭背景信息。W在上五年级之前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与父母少交流。

曾接受医院精神科治疗,诊断为焦虑症早期。辅以药物治疗。

咨询过程历时3个月,与W每周见面一次。共4个治疗单元,包括两次评估性访谈、4次个体咨询和2次家庭咨询。对W及其家庭咨询程序(见下页表1)及咨询过程(见下页表2)融合了“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家庭治疗、焦虑症咨询的理论。咨询目标:第一,以心理咨询为媒介帮助W整合自我,并处理W的焦虑情绪,协助W走出阴影;第二,考虑影响W焦虑过程的家庭因素,促进整个家庭互动模式的进步和成长;第三,引导W恢复社会功能,能够进行人际交往。

二、“焦点解决模式”咨询的过程和结果

(一)个体“焦点解决模式”咨询过程

W共接受了8次“焦点解决模式”咨询。据“焦点解决模式”咨询的理论以及W的问题特征,将其咨询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目标聚焦

W并不是自愿前来进行心理咨询,他是被父母很不情愿地带到咨询室来的,所以咨询师在一开始与之配合上就会充满着挑战。第1次咨询时,咨询师问他对目前自身状况的评价是什么,W的高频词就是“乱”。他眼神迷茫,回答问题时总是朝母亲看看,母亲作出暗示,才会淡淡地回答,略显烦躁和戒备。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从以下三方面聚焦咨询目标。

(1)接受和认可问题

“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将来访者的情绪、问题及其解答,皆视为一种表现其生活形式层面的活动。在面对W如此淡漠且略显紧张的应对情绪时,咨询师并没有反感,而是充满好奇:是什么样的情况,会让眼前这个身型结实匀称、五官端正、白净可人的少年成为今天这样呢?

“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将来访者的解释与负向情绪视为理由(reason)而非原因(cause),这就使得咨询师会接纳与尊重来访者私人的情绪经验,会将其情绪议题通过治疗的对话转至社会脉络与生活形式的了解与探究。如在本个案中,将W视为缺乏情绪控制技巧,然后引导其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发已经、曾经成功的既存资源成为W情绪管理的助手。

当咨询师运用“焦点解决模式”咨询中的“正常化”技术告诉W,像他这样的情况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并不少见时,W的那份沉重似乎轻了一点,一直低得很低的头也微微地抬了起来。

(2)适用行为描述而非贴标签

不去用“焦虑”“抑郁”这样的标签概括来访者的所有行为,而是通过与来访者的谈话,咨询师将谈话置于来访者的个人经验背景之下。

W(来访者):老师,你说我的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一天会不爱我,甚至不要我了?(抓头)

Z(咨询师):哦,你担心现在一直爱着你的爸爸妈妈,有一天不爱你了,甚至不要你了,是这样吗?

W:嗯。

Z:还有吗?

W:还有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也不要我、不爱我了。

Z:你同时还担心,你的爷爷奶奶他们也不要你、不爱你了。

W:(点头。)

Z:还有吗?

W:还有我的外公外婆、我的阿姨、表妹……他们可能都会看不起我,觉得我变成今天这样,太糟糕了!他们都瞧不起我了……

Z:那他们现在爱你吗?

W:嗯……

Z:他们现在怎么爱你?或者他们做了什么让你感觉到他们的爱了?

这次谈话中,咨询师帮且W从对爱的抽象辩证回到具体行为表象中来。与其在爱与不爱里纠结,不如让其明确怎么做是爱、怎么做说明不爱,这样W就开始反思,原来那些只是自己的假想,因为自己没有与别人好好沟通。于是W就会将关注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刚刚来访时的担心自己得病,担心是否不可治愈,担心亲人都要放弃他。W的焦虑情绪在与咨询师的谈话中,也被淡化了一些,同时目标也更明确了一些。

(3)快速聚焦

有时来访者的问题会十分复杂,连来访者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种情形下如果任由来访者发挥的话,估计咨询将被无限延长。这时,采用“焦点解决模式”的咨询师通常鼓励来访者用一个词来表达,并把这个词转化为一句话。

W:我觉得无聊,但不是很讨厌这样的生活。我害怕上学……(W开始陈述自己上学时的负性经历)

Z:我对你这样的经历表示理解。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问题,你会选什么呢?

W:害怕。

Z:你能用一句话来解释这个词吗?

W:我因为曾经不尊重老师而内疚,害怕大家都不喜欢我,而之前大家都觉得我不错。

这么一来,W的目标又更明确些了。

2.阶段二:转化与整合

(1)重新建构

作为“焦点解决模式”咨询的一种常用技巧,每次咨询都需要重新建构,当效果不断积累,个体就会发生神奇的“质变”。

重新建构在于辨识每一种情绪、问题或者行为背后的正向含义,可以更精确和高效地将来访者带到正向的经验中去。例如在本个案中,第3次咨询时,W抱怨父母对其强行灌输要求,他达不到就对其大吼大叫,或者冷冰冰;而与教师冲突后,就更加害怕父母会变本加厉指责他,让他无地自容。于是咨询师对这段话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了三层含义,分别进行重新建构。

Z:你刚才说的这些,老师都听见了,另外我还发现,你很在意你的父母,他们的表扬或者批评对于你来说非常重要,是吗?

W在听到“在意”这个词时,眼睛睁大了一点,微微低下头。

Z:另外我还听到,你的父母对你要求很严格,虽然方式不一定很可取;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孩子成长得好不好,对吗?

Z:你刚才说与老师的事情发生后,你担心他们发现,也就是你并没有及时告诉他们,你希望自己能够承担,不要惊扰到他们,不希望他们为你的事生气,你其实是很有担当的,对吗?

W似乎觉得咨询师很懂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如此重新建构之后,一个新的局面就此展开。咨询师的工作将更顺利地开展下去。

(2)聚焦会谈前的改变

焦点解决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改变上。在第4次咨询中,W生活中的正向经验被逐渐调动起来。

Z:上周结束后,你做了哪些事情让自己可以感觉好一点?

W:我又去打球了,我在那里遇见了同学,我跟他们一起玩,就像上学时候一样。(描述时,W眼里充满了笑意,由衷地开心。)

Z:还有吗?

W:很急躁、很想生气的时候,我忍住了,并且和妈妈谈了谈,我觉得轻松了一点。

Z:哦,你是说打篮球以及和妈妈聊天,都可以让自己感觉好点,是吗?

通过谈话,咨询师帮W巩固了原有的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W依旧表示不愿意回到学校,但他在咨询中表示可以在家里开展有计划的学习和生活,使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W终于愿意主动作一些改变了,这让咨询师倍受鼓舞。

3.阶段三:自我能量展现

(1)扩大范围

咨询师鼓励来访者扩大转变的范围,将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第5次咨询一开始,W就主动汇报了前一周的情况,并拿出表格与咨询师分享。

在这张图表中可以看出,W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看书、吃饭、午睡、打篮球四项;时间主要设定在上午八点到傍晚五点;每天两次看书的时间,每次都设计成两个小时。

在此次咨询中,咨询师以此表为契机,大大赞美了W,同时利用“关系提问”,如,“你做了这样的事情后,你的父母怎么看?你的爷爷奶奶怎么认为呢?”W略带腼腆地微笑着说家人都为他这样的做法高兴,而且外公还专门为其找来一些课外书供其阅读。同时与W协商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部分,W显得比较积极,反思自己其实在两个小时里并不都是在读书,于是决定将读书的时间分段,分成每次一小时,中间加入为爷爷奶奶做点小事,或者休息半个小时等。

(2)增强效果

“焦点解决模式”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增强来访者的自身能力,使其主动作出改变来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既得效果,可以使这个积极的雪球不断滚动,越滚越大。第6次咨询时,W告诉咨询师,自从开始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后,他觉得白天过得挺快的,而且还在篮球场上认识了新朋友,偶尔也愿意在周末时与自己的同班同学见面打打篮球、聊聊天了。

从之前的小改变开始,W正逐渐整合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从第4次咨询开始,W的自我能量已经开始慢慢展现出来,被焦虑情绪控制的归因方式及行为反应都逐渐被积极主动的行为和经验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逐渐正向,有能力、可控的生活状态。

(二)家庭咨询过程

两次家庭咨询为W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第1次家庭咨询中,三人在做沟通练习时相互指责的气氛充斥整个咨询室。W批评父母从来都不表扬自己,总是对自己挑挑拣拣;父母则对W如何不善解人意,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而生气不已。遇到这种典型的“来访者认为是别人需要改变时”的情况下,咨询师引导三人思考:

“你认为对方需要有什么改变?”

“对方怎么做时,你就知道他有改变了?”

“当对方有改变时,情况会有什么不同?你就会有什么不同?”

……

这一串问题分别请三个人依次作答。在小结时三人都表示更了解自己做什么是对家庭有利的了。

第2次家庭咨询是在间隔3次个别咨询之后。在咨询中发现,父母在整个过程中已经从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退居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的格局中。他们在W制定表格及执行中担任起了参谋角色,并且能够及时对W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正向反馈,愿意看到孩子身上特有的闪光点。

(三)咨询效果

“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从咨询关系、亲子关系、学校适应和W自评、W焦虑情绪缓解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的积极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咨询效果。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态度是静默见证和共感理解,对W的行为表现不评价、不解释,在咨询前访谈中、个案咨询中和家庭咨询阶段为个案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样的设置下,W表达自己的语言增加,主动配合谈话次数增加,并能较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等,反映出咨询关系逐步加强。

2. 亲子关系

父母是W的重要他人,也是其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资源。咨询前W与父母界限僵硬,且经常伴有口头争吵或者身体冲突。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后,亲子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3.学校适应

W的学校适应有了积极变化。治疗前W的成绩较差,跟教师有冲突,没有同伴交往。在咨询进行到第6 次时,W已经有明显的交友愿望,并且能通过打篮球的方式主动结交朋友。在咨询过程中,他能够主动制定生活计划,其中有与同学联系交往的安排,且在9月开学的新学期已重新回归校园,投入到校园生活中。

4.自我评价

在咨询结束的回顾性访谈中,W谈到“学会与人交流了,特别是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爸爸妈妈说了,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和爸爸妈妈能开玩笑了,轻松多了”。他对自己学习不好的新认识是:“我的语文还不错,因为我比较喜欢语文老师上课的方式,且愿意多花时间去看书。其他功课之前的努力还不够,可以调整方法再试试。”自评反映出W对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概念、焦虑反应都发生了积极转变,咨询效果较明显。

5.焦虑表现

“焦点解决模式”促进了来访者焦虑表现的缓解和消除。咨询关系建立后,W在咨询师的促进下分享了自己的正向经验,通过刻度化提问对自身的状态与咨询师进行象征性对话,使W对自身状态的好转有了清晰的感受。W通过对奇迹的表达,实现了与父母的连接和对自身能量的重新认知。

6. 追踪结果

咨询结束后三个月,W的SAS和SDS测验结果已经在正常范围内;已经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适应良好。与咨询师见面时,他主动大声打招呼,充满了自信,咨询效果得到确认。

三、“焦点解决模式”咨询对焦虑症早期逃学青少年的咨询机制

对W的“焦点解决模式”咨询的机制如下:(1)尊重与同理来访者的世界观;(2)来访者背景的了解与个人成功经验的整理;(3)辨识而非标签来访者的类型与目标;(4)开发和善用来访者的优点和资源;(5)获得来访者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协同合作。

四、结论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8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9-02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1.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男,22岁,汉族,湖南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家住湖南省×县城×村。家中有爸爸妈妈(务农),还有一姐姐(现在外打工)。(2)个人成长史:①婴幼儿期:不详.②童年期:爸爸得了一场大病,家里的猪又发生了瘟疫,家里的经济变得拮据起来,感觉自己身上有责任了。③少年期:为了父母努力读书,成绩从没下过班上的前三名。④青春期:家里经济困难,交不起两个人的学费,姐姐只好辍学去打工。曾一度想和姐姐一样去打工帮助家里赚钱,但被父母痛斥了一顿,于是立志一定好好读书,也答应父母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以报答父母和姐姐的恩情。⑤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考上大学,从县城的一个村走向城市,发现客观环境变了,自己已经不是最优秀了,很多东西也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实现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似乎很难。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期望。(3)身体与精神状态:情绪表现有些低落,谈话时可明显感到焦虑、不安,但语言清晰,思维逻辑正常,自知力完整。无明显躯体不适感。(4)社会功能: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上,与同学间交流不多,也没太参加集体活动。(5)心理测验结果:EPQ标准分为:N 35,E 40,P 45,L 40。SCL-90:焦虑因子分2.5,其余因子分均小于1.5。SAS标准分为63。

2.求助者自述。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父母都是种田的,我有一个姐姐。我们家并不富裕,在我6岁的那年,父亲大病了一场,刚好那年又碰上猪温疫,我们家的猪全死了。为了治病、买猪,爸妈存的积蓄全部花完,我感觉那时家里好象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后来,姐姐不得不辍学到外去打工,而我,被爸爸妈妈要求继续读书。我很爱读书,也一直很努力,我的成绩总是很好,我总是能够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我曾暗暗发过誓,我一定不能辜负爸妈对我的期望,我要做个优秀的人,我得出人头地以来报答我的父母,还有为我付出的姐姐。到了大学后,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我不允许自己在任何阶段浪费任何时间。可是三年下来,我越来越发现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也实现不了自己对他们的承诺。尽管我很努力,可现实有时就是这么残酷,优秀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出人头地也不是那么容易……前几天,姐姐电话过来,说父亲和她说,我还有一年就毕业,他们总算快盼到享福的日子了。到时候我在城市找了工作安了家,他们就可以到城市看看了。可我,我现在的状况,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了,虽然我的成绩好,可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能定下来安家。最近我好烦,心里总是不踏实,而且都不想接父母的电话,我怕他们对我失望啊……怎么办?

3.咨询师主诉及观察。患者是一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又达不到这些期望而引发焦虑,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非常痛苦,寻求心理帮助。

来访者给咨询师的第一印象:身体消瘦、内敛、衣着略显陈旧但整洁干净。能主动和咨询师谈自己心里的话,谈话中情绪此起彼伏并伴随明显焦虑不安。看得出承受着有很大的压力,但思维清晰,逻辑正确,自知力完整。

二、咨询师评估与诊断

根据本案例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因出现焦虑有明显的原因,且为近期原因,焦虑反应强度可以理解,内容也尚未泛化;来访者本身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助的愿望,所以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来访者黏液质的个性特质使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多从自己的主观体验出发:一是读书以来在父母的期望下一直认为只要成绩优秀就是优秀人才;二是当逐步发现自己已不再优秀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不仅对出现的不安和焦虑选择忍耐和压抑,还继续对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允许自己变差。

2.从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史来看: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的突然变故,姐姐为他读书的付出,父母一直以来对他寄予的高期望,使他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强的责任,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另一方面,过去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来访者对父母的期望是非常认同的,也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但随着考上大学,生活环境的改变,发现优秀的概念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标准,期望也变得不太现实起来。害怕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也完成不了自己对家庭的承诺,产生焦虑。

3.从社会支持来看,来访者进大学后,为了成为自我心目中那个优秀的人――成绩优异者,几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与他人的交流不多,也没太参加集体活动,当出现精神压力的时候,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对于亲人――父母和姐姐,来访者又不忍心告诉,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对自己失望,所以压力聚集,形成压力。

4.从诱发事件来看,姐姐口中父母的话刺伤了来访者的自尊,加深了来访者的焦虑,终于压抑不住,来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三、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的确定

1.咨询目标。①短期目标:缓解来访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转变不正确的认知;扩大来访者的活动范围,增强其适应社会、应对环境的能力;恢复其自信心。

②长期目标:帮助来访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其潜能;促进自我成长。

2.咨询方案。(1)采用的疗法:①来访者中心疗法。通过全神贯注的倾听、与来访者真诚一致、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从而和来访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使其负性情绪得到宣泄,也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②认知领悟疗法。通过找出来访者不现实的、非理性的思维特点(主观愿望和现实往往不能相符),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消除焦虑、不安心理,减少不必要的困扰。③家庭疗法。通过咨询师来访者家庭中的成员进行交谈,促进家庭做出某些适应性改变,从而减轻来访者的心理问题。(2)双方责任与义务:和该来访者共同商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咨询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来访者提供良好有效的咨询服务;为来访者的人口学资料、谈话内容、测验结果保密。来访者信任咨询师;配合咨询师探讨情绪反映的前因后果;提供咨询相关的真实资料。(3)时间和费用:每周一次(每周三下午3:00-3:50),每次50分钟。每次费用人民币60元。双方均需遵守时间约定,万一不能按时,必须提前通知对方。

四、咨询过程及效果评估

1.咨询过程。完成情况。①心理诊断阶段:(倾听、测验、交流)。第一次:耐心地倾听,同时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完全的接纳,让来访者积压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缓解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和来访者建立了初步的友好咨访关系。第二次:对来访者进行了EPQ、SCL-90、SAS的心理测量,同时针对测量结果和第一次来访者的阐述,和来访者进行了交流。交流过程中,表达了咨询师的理解和共情,也帮助他澄清心理问题的所在,同时意识到这种问题是可以解决和改变的。通过两次咨询,获得了来访者的信任,收集了比较完善、真实的资料。同时,和来访者一起共同确立了咨询目标,制订了咨询方案。②心理帮助阶段:(讨论和分析)。第三次: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如何看待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责任。让来访者明白:父母的期望是出于对子女的爱,并不是一定非达到不可的要求。父母希望子女优秀,但同时更希望子女能够快乐、幸福地生活,如果优秀要靠付出心理困扰的代价来换,父母是不会认同的。同时向来访者指出:一方面,由于父母居住比较偏远,生活环境相对单纯,对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可能没有准确的认识,会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子女,此时应坦诚与父母沟通,把现实的状况和自己的能力对父母进行客观的陈述,让父母明白自己在尽力去做,让父母放心也宽心。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如果一定要求自己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去偿还父母对自己的爱,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承受的精神负担,最终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引发严重心理问题。让来访者转变认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布置了家庭作业:主动打电话给姐姐,坦诚地谈谈自己的压力和目前的想法。第四次:鼓励来访者将父母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发展。和来访者探讨了什么是“优秀”,帮助来访者分析他目前所拥有的优点和不足,鼓励来访者全面发展,用积极心态对待生活。布置了家庭作业:帮助班上同学做一件事,走出良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通过两次咨询,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已渐渐平和,并能和咨询师探讨如何全面发展的问题。同时,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克服了接爸爸妈妈电话的害怕感,并且开始学会加入集体,与同学积极相处。③结束巩固阶段:第五次:和来访者分享了他做咨询一路以来的感受,总结了前四次咨询的重点,鼓励来访者继续前行。给来访者再次做心理测试,明确这是最后一次咨询。同时指出:咨询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要学会把咨询过程中所领悟到的观点、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来访者表示明白与感谢。

2.咨询效果评估。①来访者的评估:来访者自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优秀的人。也想明白“焦虑、压力、害怕”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和父母、姐姐沟通后,发现心情愉快,人更加轻松地前行。对咨询师的咨询感到满意。②咨询师的评估:咨询效果较好,达到短期目标。③心理测验评估:SCL-90:焦虑因子分1.3,所有因子分均小于1.5。SAS标准分为35。一个学期后(两个半月),电话回访,辅导员反映该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排名前10;自己竞选了学生干部,现在院学生会任职。来访者反映他已经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会主动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现在的生活,也对毕业后的道路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9

关键词:史家笔法《焦点访谈》电视新闻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浩如烟海的史籍又使这种文化得以传承,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电视新闻作为电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中不乏从传统史学中汲取的养分。中国传统史家在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形成了一些我们值得继承的笔法,其中最为突出的“史论”笔法和“寓论断于序事”笔法。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也是在全国非常有影响的精品栏目,它的出现和成功一时在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股“焦点访谈”热,从多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对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是有益的。本文以《焦点访谈》为分析文本,审视和剖析史家笔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方式。

一、《焦点访谈》中“史论”笔法的运用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从历史编撰角度来看,《左传》在叙述历史活动时有概述,有直述,对于主要的历史事件必叙述其前因后果,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在记述事件的同时,书中又重视记述人物的言行,反映出社会的各种情状。更为重要的是,《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等多种史评形式。在《左传》中,冠有“君子曰”、“君子以为”、“君子谓”等语者,约80条。此外还有直接发表议论,直接引用他人言论及论证、预言等形式。《左传》通过以上形式,表述了对历史的看法,从而开创了中国“史论”之先河。

汉代司马迁作《史记》时继承了《左传》作者直接评史的方法,在正文的篇前有序,篇后有“赞”,或加之以“太史公曰”,这些都是作者紧扣史实发表议论的著名文字。有些篇章的序文,则有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或对某一社会问题加以经验总结性质的论述,它比之《左传》的史论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史记》既成一部“信史”,同时又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历史巨著。

这种紧扣事实由作者直接发表评论,阐明观点、意见及看法的“史论”笔法,在《焦点访谈》中有着普通的运用,从位置的安排上看,有篇前、篇中和篇后三种方式。

2001年6月3日播出的《信封里的真相》中,针对存在的“药品回扣”现象,在讲述发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的“药品回扣”事件时,节目就首先由主持人发表评论:“收受药品回扣,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加重国家和患者的负担,而且还会严重破坏医德医风。”

2002年1月17日播出的《兑付不了的假国债》,反映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假国债事件。在叙述了佳木斯市郊区财政局出售假国债,造成住房公积金流失的事实后,篇中记者直接出面评论:“……而更为严重的是,出售假国债这种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破坏金融秩序,它破坏的是在百姓中认可程度极高的国债的信誉。”

2002年3月22日播出的《法律不是儿戏》中,对于江西省彭泽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办案人员乱执法的问题,在节目的最后紧扣事实直接用评论来阐发观点:“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是公安局经侦大队的重要工作,而严格执法,依法办案,则不仅仅是执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的根本体现。所以,我们的执法人员只有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提高自己的执法办案水平,才能维护法律的公正,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这些位于篇前、篇中和篇后的评论,借鉴了“史论”笔法,精练而准确,鲜明地表述了传播者的意图。

二、《焦点访谈》中“寓论断于序事”笔法的运用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寓论断于序事”,这确实是太史公书的特点。司马迁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就可以在史实的叙述中把自己的论点表达出来,这是他表达历史论点的特殊形式。这种笔法为他以后的历代史家所尊崇。

在《焦点访谈》中,对于“寓论断于序事”笔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形式:

1.借用他人的话语

司马迁结合具体的史事,吸收当时人的评论或反映,不用作者出头露面,就给一个历史人物作了论断。更妙的是,他吸收的这些评论反映的都是记述历史事实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本身也反映了历史事实。这样写来,落墨不多但又生动、深刻。作者并没有勉强人家接受他的论点,但他的论点却通过这样的表达形式给人以有力的感染。

《焦点访谈》在2002年3月21日播出的《名鳖之争》中,也采用了这种笔法。《名鳖之争》反映是杭州市养鳖协会乱评所谓名牌鳖的事件,对此问题,《焦点访谈》就借用了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监督处处长的话来作出论断,表达观点:“……它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001年11月30日播出的《当孩子落水的时候》中,也借用了村民的话来表明对漠视生命的在场干部的看法:“孩子淹死得冤枉!说老实话,是别人养的娃,心不疼!我说八个车十六人,下去两个都捞上来了,甭说都下去。就是没有人管!我车走我的,死了她活该!死了不是我的娃!我是这么看的。哎呀,我说都是咱们当领导的人,不是一般人啊!”

2.两两对照

司马迁善于用两两对照的方法来突出历史问题,以显其意。《史记》中有不少篇章是用两两相对的写法,两篇对看而意旨更明。《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张释之冯唐列传》和《万石张叔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和《汲郑列传》,都是可以对照着看的名篇。

同样,《焦点访谈》栏目作为一个整体,不同时间播出的节目也是有联系的,也可以两两对照着看,从对照中感受观点、意见、看法。《焦点访谈》在2001年11月30日播出《当孩子落水的时候》,反映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某些干部面对一个十三岁孩子落水而不施救的事情。播出后不到一个月,在同年的12月28日播出了另一个也是有关落水的事件——《乡亲落水之后》,讲述的是2001年11月30日,安徽省毫州市吴老家渡口发生一起沉船事故,共有四十多名乘客落水。事故发生后,当地许多村民不顾生命危险,主动救助落水群众,被人们传为佳话。两两对照,使受众强烈地感受到了对冷漠无情的谴责,对高尚品德的赞颂。

3.细节的描写

司马迁非常注重对历史人物细节的描写,有时似是不经意的捎带的叙述,但却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司马迁善于用细节的描写从侧面去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风气、政治问题,同时也就在其中表达了作者的褒贬。

《焦点访谈》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笔法。上文所提到的《当孩子落水的时候》这一期节目中,就有许多的细节描写。对于小王萍的落水,“当时是下午三点多,村里的人都去干活了,只有刘庄村六十四岁的徐老汉和一个妇女目睹了这一切。”而当时目睹孩子落水的宁夏吴忠市干部考察车队,“一行共有三十五人”、“都是男的”、“年轻都年轻”、“同车的另两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细节的描述说明了这些干部是有能力抢救小王萍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下水去施救。不用直接发评论,观点就不言而喻了。在这期节目的最后,还描写了这样一段细节:“在新堡中学初一(1)班的教室里,这个位子突然地空了下来。在渴望求知的眼睛里再也不会有王萍的目光,在琅琅读书声中,再也不会有王萍的声音。我们在老师那里见到了王萍那天考试的试卷,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王萍这次考试得了九十八分。谁会想到,这竟是这个十三岁女孩的遗作了。”这一段描写,就是对那些漠视一个花季生命的人的谴责。在这一整期节目中,《焦点访谈》没有一句批评之语,但细节描绘却使褒贬自明。

参考文献

[1]李炳泉,邸富生.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

[3]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焦点访谈观后感篇10

【关键词】受众 调查性报道 心理学 成因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终极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群,研究、分析受众心理,是大众传播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近年来,我国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栏目开始发挥巨大作用,中国舆论监督的“晴雨表”——《焦点访谈》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收视奇迹。从《焦点访谈》开始,调查性报道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焦点访谈》的崛起和这以后电视深度报道的蓬勃兴起被称作“焦点现象”。本人根据十多年的新闻经验从受众的心理入手分析,归纳了以下四点成因。

一、求知求新心理

求知心理。调查性报道通常是以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报道对象,更为注重挖掘业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在的、隐秘的联系,并向公众解释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记者通过深入的调查事实,纵横对比新闻事实提炼新闻主题,表现了超出一般社会认知水平的“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前瞻性的思维预见问题,以发散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全方位的思维来提供建议,一个调查性报道通常就会解决人们对一个社会热点、焦点的疑惑,人们可以全面的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以《焦点访谈》为例,该栏目深入报道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现典型事件、现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请权威人士具体评论指导,老百姓有了疑惑就可以在此找到答案。

求新心理。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决定了其时效性的削弱,调查性记者一般要用数周甚至一年、几年的时间去收集证据、整理材料。水门事件的报道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焦点访谈》对冠生园事件的调查也持续了一年有余。但是,时效性较差的调查性报道同样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因为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多为当事人有意隐蔽,不欲为人知的内幕黑幕,不经过船头守望者的观察审视,一般的受众是很难有机会去了解其中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二、受益心理或者受益期待心理

调查性报道记者敢于揭黑幕,通常都是以正义维护者和受害群体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美国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推动者——著名报人普利策主张“有力的写作和讨伐性新闻”,认为“什么是报纸的特色?就是斗争和揭露罪恶,为社会谋利……(我们的报纸)每一期要有一条‘爆炸性新闻’”。普利策的理论对后来的调查性栏目的采编人员的影响是深远的。著名的调查性记者通常担负着各种潜在的或者现实的风险,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软性和硬性的压力,这种事实对采编人员的各种素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金碧辉煌的外衣,公众会以自己人、代言人甚至恩人的概念来界定这些守望者,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守望者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会为他们伸张正义,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守望者苦心经营的栏目和报道自然也树立了极强的公信力。

另外,公众在社会中或多或少的要遇到一些不平之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通过媒体去求得自己合法权利的实现和受损权利的救济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中央电视台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找《焦点访谈》“告状”的群众,这种对媒体的信任感正是群众在受益心理驱使下对《焦点访谈》“为民说话”形象的行为反馈。

三、宣泄心理

宣泄是排泄痛苦的一个重要方式。传媒的批评揭露性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公众发泄对于种种社会问题的怨气,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用美国新闻界的一句话来概括,即“你掏钱买我的报纸,我替你出一口恶气”。这种宣泄心理通常以对于受害者的同情和其权利得到补偿后的欣慰,对于公共“敌人”最终被惩罚的快意为表现形式,这种心理抑制了怨气的无限膨胀,及时排解了心理毒素,压制了反社会人格的畸形,因此,对维护受众心理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