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十篇

时间:2023-04-07 15:27:47

渭城曲篇1

【摘 要 题】唐宋文学

【关 键 词】渭城曲/歌唱/渭城体

【正 文】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被谱成歌曲后,称《渭城曲》或《阳关曲》,多简称《渭城》、《阳关》。这支骊歌,中唐时已成为送远饯别的经典歌曲。这首歌入宋以后是否仍为大众喜闻乐唱?前贤关注得较多的是苏轼《阳关曲》。苏轼借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唱过自己的诗。而王维《渭城曲》的歌唱是否仍在流行,研究者多作“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大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1]“得到普遍的歌唱”[2] 一类泛泛论述,对歌唱事实尚未作明晰梳理。笔者通过对《全宋词》[3] 与《全宋诗》[4] 的考察,发现这支骊歌在宋人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全宋词》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词约120多阕,《全宋诗》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诗作,笔者初步择录了近50首(同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不计),其中反映出歌唱的诸多方面,如歌唱者、歌唱声情、歌唱场合等。宋人的歌唱,既有歌唐《渭城曲》者,也有套用《渭城曲》唱自己诗者。并且,诗人创作有了“渭城体”的固定格律形式。而这一格律形式即与此诗的入乐歌唱紧密相联。下文即分述之。

一、宋人歌唐《渭城曲》

宋人歌唐《渭城曲》的情况,依《全宋诗》所录可见下列事实:

(一)歌曲名。《渭城曲》之名,郭茂倩以为“《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5] 任半塘先生以为“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6] (421)从宋人歌吟看,《渭城曲》在宋代又被称为《渭城》、《阳关》、《渭城歌》、《阳关曲》、《阳关三叠》。这些名称的变化,从时间段上看,大体北宋前中期人们多称《渭城》,此后则多称《阳关》。若以人为代表,大致从苏轼开始多称《阳关》。《阳关三叠》之称则是苏轼见到“古本《阳关》”歌谱后出现的。一个事物名称的变化往往说明着其内涵的衍变。

(二)歌唱者。《全宋诗》所录,诗及注释中明确记述歌唱《渭城曲》(《阳关曲》)者,有江休复(字邻几),见梅尧臣《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老家饮。予暮又赴刘原甫招,与江邻几、谢公仪饮》:“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有杜植(字廷之),见韩维《同邻几原甫谒挺之》。“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胜悲”句后自注“挺之善歌此曲。”有蔡娇,见刘敞《赠别长安妓蔡娇》“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无明确姓名者,如宋祁《观邻人卖饼大售》所记“售饼邻人”“不复还家唱《渭城》”;强至《陆君置酒为予唱〈阳关〉即席有作》中的“陆君”;范成大《咏河市歌者》“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的歌者;苏轼《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的侍女;《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中的“佳人”;刘攽《酬王定国五首》其一“柔姬一唱《阳关曲》,独任刚肠亦泪流”中的“柔姬”。从歌唱者的身份与生活阶层看,这支骊歌的确传播较广,尤其深受文人士大夫重视。

(三)歌唱声情。梅尧臣曾与刘敞、江邻几、谢公仪会饮,听江邻几唱《渭城曲》,诗中描绘江邻几唱《渭城》有“嘹唳华亭鹤”的艺术效果。华亭鹤唳,典出《世说新语·尤悔》:陆机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于吴亡入洛前,与弟陆云常游于华亭墅中。后常以此为遇害者临终前的感慨生平之词。“嘹唳”,六朝诗人多用,谢脁《从戎曲》:“嘹唳清笳转,萧条边马烦。”陶弘景《寒夜怨》:“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联系陆机的故事与六朝诗人对“嘹唳”一词的运用,可以想象《渭城曲》高亢凄清的声音,以及悲怆感伤之情。苏颂在《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其一中咏:“《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苏轼《记〈阳关〉第四声》:“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7] 苏颂谓“凄咽”、苏轼谓“宛转凄断”,亦是“嘹唳华亭鹤”的效果。

(四)流传情况。《全宋诗》所录吟及《渭城曲》的作者,从生活时代看,最早是宋祁,最晚的是何应龙。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何应龙生平事迹不详。据《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等资料可定为宋末元初人。何应龙诗今存48首,均为七绝。其《有别》诗云:“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一声未是难听处,最是难听第四声。”可知《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未曾中断,但诗中歌吟较多者主要集中在北宋,尤其是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从诗人的歌吟亦可见出,《渭城曲》作为一首经典“古曲”,随时代演变,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刘敞在他的诗中发出“举世几人歌《渭城》”的感叹。梅尧臣、韩维等人听《渭城曲》写于诗,并特意加以注明,说明这样的歌唱在当时已属罕事。在记谱还不发达的宋代,歌曲的传唱依然以口耳相传为主,可以说,歌唱者的命运决定着歌曲的存亡。江邻几于仁宗嘉祐六年(1060)去世。韩维享年83岁,也于哲宗元符元年(1098)谢世。杜植生卒年未详,设若与韩维一般高寿,在哲宗时也离世了。随着这批善歌者的先后去世,到哲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得“古本《阳关》”时,文士阶层歌唱《渭城曲》的情形大概已是“除却胶西不解歌”了。

(五)“别调声”。北宋时期,《渭城曲》的歌唱不分阶层,歌唱者也无身份、性别的区分,文人士大夫的歌唱自然以男声为多,但到宋徽宗时,出现了像李师师这样以歌《阳关》而知名者,并是“解唱《阳关》别调声”[8] 而从何应龙“楼上佳人唱《渭城》”的描述看,至南宋末年,《渭城曲》也是红袖妍唱了。关于《阳关曲》的变化,刘敞早有“流传江浦是新声”之叹。苏轼见古本《阳关》,以为其歌唱“不类向之所闻”。而李师师于宣和中唱的又是“别调声”。那么,《阳关曲》的歌唱到底变化成怎样的“新声”、“别调声”了?《全宋词》所录词调中,除《阳关曲》外,还有《阳关引》、《古阳关》、《阳关三叠》。北宋初年,寇准将王维《渭城曲》改为《阳关引》,晁补之作有《古阳关》(寄无斁八弟宰宝应),皆为长短句。二者格律相同。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在《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酒筵歌曲的撰词与填词》一文中指出:“《阳关引》即《古阳关》,始自寇准。”[9] 南宋末年,柴望又有《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庚戌为宋理宗淳祐十年,即1250年)。较之唐《渭城曲》,此是否即为新声、别调曲呢?考三者内容,均未脱别亲送远的主题,但从名称的变化可以想知其歌唱方法已有多种形式。

二、宋人借《渭城曲》歌宋诗

宋人用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宋诗,最典型的莫过于苏轼歌《中秋月》。苏轼于《书彭城观月诗》中说:“‘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10] 苏轼借《阳关》旧曲歌唱的还有《赠张继愿》、《答李公择》二首七绝。宋人赵次公说:“三诗各自说事,先生皆以《阳关》歌之,乃聚为一处,标其题曰《阳关三绝》。”[11]《答李公择》作于熙宁九年(1076),诗曰:“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赠张继愿》作于元丰元年(1078),诗曰:“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任半塘先生认为“北宋苏轼详记‘古本《阳关》’(即《渭城曲》)之唱法,犹指唐音。”[12] (163)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之一《见邸家园留题》云“古本《阳关》”的歌唱有“三叠”。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云:“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13]《梦溪笔谈》撰于元祐年间(1086-1093),据其自序所言,大部分是元祐三年(1088年)定居润州(今镇江)梦溪园后所写。[13] 我们把沈括所说的“今”缩小到他写《梦溪笔谈》的元祐年间,那么,这时他所听到的《阳关》的歌唱是“稍类旧俗”的,即如古乐府一样,“声词相从”,使用了和声。李之仪也说用“和声”。他在《跋吴思道小词》中,将《阳关》的唱法与歌“小词”比较:“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是也。”[14] 李之仪(约1035—1117),哲宗元祐八年(1093),苏轼出任河北西路安抚使、知定州,特辟为管勾机宜文字。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李之仪所说“今人”,我们也把它的范围缩到最小,指与他有交游的“当代人”,那么,苏轼自然是“今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史料明确记载歌唱过“《古阳关》”的一位。这样,可以说苏轼歌《古阳关》或借《阳关》歌自己的《中秋月》等,即采用了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的方法。至于“和声”如何安排,元代人李治(一作冶)《敬斋古今》记述自己学唱《渭城曲》的情况可供参考。

王摩诘《送元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后送别者,多以此诗附腔,作《小秦王》唱之,亦名《古阳关》。予在广宁时,学唱此曲于一老乐工某乙,云‘渭城朝雨(和:剌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和:剌里离赖)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和),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当时予以为乐天诗有‘听唱《阳关》第四声’,必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耳。又误以所和‘剌里离赖’等声,便谓之‘叠’。旧称《阳关三叠》,今此曲前后三和,是叠与和一也。后读乐天集,诗中自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也。又《东坡志林》亦辨此云:‘以乐天自注验之,则一句不叠为审。’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两句中,果有一句不叠,此句及落句皆叠。又‘叠’者,不指和声,乃重其全句而歌之。予始悟向日某乙所教者,未得其正也。因博访诸谱,或有取《古今词话》中所载,叠为十数句者,或又有叠作八句而歌之者。予谓《词话》所载,其词粗鄙重复,既不足采而叠作八句,虽若近似,而句句皆叠,非三叠本体,且有违于白注、苏《志》,亦不足征。乃与知音者再谱之,为定其第一声云:‘渭城朝雨浥轻尘’,依某乙,中和而不叠;第二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直举不和;第三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依某乙,中和之;第四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直举不和;第五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依某乙,中和之;第六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及第七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皆依某乙,中和之。止为七句,然后声谐意圆。所谓‘三叠’者,与乐天之注合矣。”[6] (427)

转贴于 按李治所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又被“附腔”套用了《小秦王》的曲调歌唱。入《小秦王》歌唱之事,今见最早的材料是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其第九卷《王右丞》:“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用诗中语也。”[15]《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编成于丁亥年,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苏轼的《阳关三绝》也有入《小秦王》而歌的说法。今存最早的苏词刻本是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南阜草堂刻《东坡乐府》,《阳关曲》题下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唐声诗》下编《小秦王》杂考有所辨证:“《小秦王》传辞之格调并不同于《渭城曲》,近人已经比勘明确。格调既异,彼此声情亦必异,有不俟言。乃北宋时本曲与《渭城曲》,甚至与《竹枝》,除苏轼外,文人多混用,不顾声情,已不可解。清人谱书中又进一步径以《阳关曲》之名掩盖本曲名;近人信之过笃者,甚至依据上列《小秦王》之辞,以校勘王维《渭城曲》辞之音律,愈出愈奇。未省《小秦王》既从《秦王破阵乐》来,应是凯歌,《渭城曲》完全骊歌,唐人何至混二曲为一?”[6] (457)为什么《渭城曲》会歌入《小秦王》,任半塘先生说:“至于宋人将《渭城曲》、《三台》、《竹枝》等辞歌入所谓《小秦王》,乃当时大部唐乐已晦,时人于《阳关曲》(即所指作《小秦王》者)尚熟悉,遂有张冠李戴,聊以解嘲之举;此绝非唐人之歌诗,亦非唐诗之‘选词配乐’。因所选之词,本身原为徒诗,并无调属,方为之配乐;《渭城曲》、《三台》、《竹枝》等原皆声诗,各自有调,唐人岂有放弃《三台》、《竹枝》等原声不用,而将诸调转唱入他曲之理!性质迥殊,无因相混。惟为好辞求得好声,乃唐宋艺人之共同愿望,不妨以宋喻唐。如八章三节引晁无咎评黄鲁直曰:‘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赵长卿《惜香乐府·眼儿媚》谓‘笑偎人道:新词觅个,美底腔儿。’此虽皆宋时情事,而‘美腔’与‘新词’,始则各不相谋,终可投合无间;方其投合,乃以腔为本位,其法仍然唐代‘选词配声’之遗,恰恰说明问题。”[12] (172)任先生以为宋人歌唱《阳关曲》入腔即《小秦王》的情况,原因之一即在于宋人“著腔子唱好诗”,[16] 也有宋人不顾声情的因素。不过,可能还在于歌法的相近。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何满子》:“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歌八叠,疑有和声,如《渔父》、《小秦王》之类。”[17]《苕溪渔隐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苕溪渔隐曰: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诗而已。《瑞鹧鸪》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15] 南宋魏了翁《木兰花慢·即席和韵》:“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可知《小秦王》唱法,有“和声”、“杂以虚声”、“三叠”,这些歌唱方式亦均同于《渭城曲》。尽管如此,在苏轼之前,杜廷之、江邻几、韩维等人歌《渭城曲》时,二者并未混淆。这些人均洞晓音律,不应造成将“《渭城曲》”(“《阳关曲》”)与《小秦王》张冠李戴的混乱。即使到了神宗绍圣年间,二者仍各自独立。黄庭坚过三峡,作《竹枝词二首》,令巴娘歌唱。跋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绍圣二年四月甲申。”[23] 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全诗为:“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这里,黄庭坚用“叠”来称自己所作的二首《竹枝词》,意味着用同样的曲调唱不同的歌辞。即曲调相同,歌辞更换。而他所说的“和”,是“重其全句”的,与其他用“声辞”为“和”或摘取其中少数字句如“竹枝”、“年少”为“和”的唱法稍异。他所说的“和”,若从“重其全句”的角度看,类似苏轼和元人李治所说的“叠”。黄庭坚所作《竹枝词》二叠,用“后二句”全句加众人和唱的方法以《竹枝》曲调可唱,设若“各用四句”重叠,利用《阳关》、《小秦王》的曲调也能唱。这里,黄庭坚仍将《阳关》与《小秦王》并列,说明在黄庭坚作《竹枝》的绍圣年间,《阳关》、《小秦王》仍未相混。苏轼《书彭城观月诗》说自己在18年前以《阳关》歌《中秋》诗,18年后“独歌此曲”,仍然未说变成《小秦王》曲调。他的《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两本新图宝墨香,尊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将《小秦王》与《阳关》区别,说明《小秦王》并非断肠之声。到了胡仔,他记苏轼以《阳关》所唱的《答李公择》诗是入《小秦王》歌唱的。从时间上看,盖至南宋中后期,《阳关》与《小秦王》的歌唱有所混淆,但也是个别人的做法。胡仔之后,明清人的记述颇显混乱。如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明卓人月、徐士俊辑《古今词统》卷二则标明《小秦王》,并于“济南春好雪初晴”句后注:“东坡词集中作《阳关曲》。”清人吴照蘅则以为唐声诗的歌唱,“至宋而谱之存者独《小秦王》耳,故东坡《阳关曲》借《小秦王》之声歌之”。[18] 这些说法显然对歌唱事实本身并未作考辨,吴照蘅之说就更与历史事实不符了。

三、渭城体

苏轼借唐音《阳关》歌自己的绝句。这三首绝句“被声”成为歌辞,写作上是否也考虑了适合歌唱的要求?对此,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即指出:

《东坡集》中《阳关词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特以其调皆《阳关》之声耳。《阳关》之声,今无可考。第就此三诗绎之,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与四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换。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譬如填“词”一般。渔洋先生谓绝句乃唐乐府,信不诬也。(《石洲诗话》卷三,《清诗话续编》本)

俞樾《湖楼笔谈》卷六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东坡集有《阳关曲》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翁覃溪先生《石洲诗话》谓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若填词然。余细按之,翁说诚然矣。惟取四诗逐字排比之,他字无小处出入,惟第二句之第一字,右丞作是‘客’字,苏《赠张继愿》用‘戏’字,《答李公择》用‘行’字,《中秋月》用‘银’字,似乎平仄不拘。然填词家每以入声字作平声用。右丞作‘客’字,正是入声,或‘客’字宜读作平也。盖此调第一句、第三句以仄平起,第二句第四句以平仄起,若‘客’字读仄声,便不合律。东坡《答李公择》及《中秋月》两首,次句均以平仄起,可证也。惟《赠张继愿》用‘戏’字,则是去声,于律失谐,或坡公于此中疏。又《玉篇》‘戏’字有忻义、虐奇二切。此字借作平声读,或亦无害也。……精于音律者审之。”[19] (317)另外,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附录卷中、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于《答李公择》一首后加注,均指出苏轼为适合歌唱而在声律上的用心。苏轼歌《古阳关》,表面上看,仅为“著”唐“腔”歌自己的诗,事实上,苏轼在写作时就严格按照“唐音”音律为歌唱作了准备。苏轼曾细致研究《阳关曲》的歌唱技巧。他的《记〈阳关〉第四声》即专为《阳关曲》的歌唱而作,认为所谓阳关三叠,“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施议对评论说:“这段记载,纠正了‘每句再叠’与‘三唱以应三叠’的错误说法,以为‘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才是正确的唱法。体会甚为深微。”[19] (318)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格律,人们极为熟悉。用平仄符号标示如后:“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这种形式在唐人笔下并不少见,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哭晁卿衡》、高适《营州歌》、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春夜闻笛》等等。到了宋代,这种尚未符合粘式律的“体”,是被看成特殊形式的,惠洪《天厨禁脔》卷上称为“折腰步句法”。并举《宿山中》(惠洪以为韦应物作,《全唐诗》作朱放诗,一作顾况诗)“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南园》(李贺):“花枝草蔓眼前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送蜀僧》(苏轼):“却从江夏寻僧晏,又向东坡别已公。当时半破娥嵋月,还在平羌江水中。”惠洪以为这种折腰步句法,“虽中失粘而意不断。”[20]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注引《西清诗话》,立名“折腰体”,即以王维此诗为例。[21] 可是,苏轼作诗以“《阳关》歌唱”,严守《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格律,“如按谱填词”,即写成所谓“折腰体”。苏轼的做法是否说明,借《渭城曲》“著腔子”进行歌唱,歌辞当按本辞格律,依声行腔,方可字正腔圆?清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一五引江藩语:“《阳关辞》,古人但论三迭,不论声调。以王维一首定此词平仄。”[22] 的确如此,约比苏轼晚二十年进士及第的刘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有七言绝六首,其平仄即依王维诗而定。题中明言“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6]:

春深逐客一浮萍,何处淹留白发生。山城过雨百花尽,野渡无人舟自横。

青春白日坐消难,须着人间比梦间。八公山下清淮水,明月何时照我还。

汶阳归客泪沾巾,莫厌伤多酒入唇。暂时相见还相送,水远山长愁杀人。

荒山野水照斜晖,绿净春深好染衣。请君问取东流水,来岁如今归未归。

寻思百计不如闲,塞马重来事偶然。皇恩若许归田去,头白昏昏只醉眠。

诗成吟咏转凄凉,独宿空帘归梦长。长年事事皆抛尽,惟到尊前是故乡。

六首均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具体标示如下:

第一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二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四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第五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六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苏轼《答李公择》、《赠张继愿》、《中秋月》三诗严守《渭城曲》格律的事实和刘跂集句为“可歌”而采用“渭城体”的做法说明,便于以《渭城曲》歌唱的歌辞格律样式即当写成宋人所谓的“折腰体”。而从“渭城体”形成的角度看,可以说由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的配比音乐成为《渭城曲》的歌唱,使得宋人七绝创作仍然保留了“折腰体”这种不合常规的格律形式,由此便自然联系到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问题。从《乐府诗集》所存《近代曲辞》看,当时采入《水调》、《凉州》、《大和》、《伊州》、《陆州》等大曲入乐歌唱的七绝形式的声诗,符合粘对规则或不符合者均有。这意味着符合不符合粘式律并不妨碍入乐歌唱,但当一首诗被谱为歌曲,广泛传播,引人仿效时,最为方便的作法即是模仿本辞进行写作。如此反复,由歌唱而确定了的这一歌辞的声韵格律形式也逐渐固定而模式化,最终演变成一支词调。其歌辞的格律亦为人模仿,遂成定格。《渭城曲》由唐到宋,因为歌唱所引起的这一变化,正说明了声诗发展成为词曲的过程。《渭城曲》格律固定为一种“体”的事实,亦反映出诗之入乐以后,音乐因素对文体形成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谦之. 中国音乐文学史(民国丛书本)[M]. 上海:上海书店,1935.

[2]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唐圭璋. 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郭茂倩.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渭城曲(题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39.

[6]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王文浩.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90.

[8]周密. 浩然斋雅谈(卷下)[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音乐学文集[C].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10]王文诰.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50.

[11]王文诰. 南宋王十朋编纂百家分类注引[A]. 苏轼诗集(卷十五)[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51

[12]任半塘. 唐声诗(上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3,172.

[13]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注[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4]李之仪. 姑溪居士前集(卷四十)[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敬斋古今(卷七)[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7]杨晓霭. 著腔子唱好诗——宋人歌诗方法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18]岳珍. 碧鸡漫志校正(卷四)[M]. 成都:巴蜀书社,2000. 103.

[19]吴照衡. 莲子居词话[A]. 唐圭璋. 词话丛编(第三册)[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12.

[20]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7-318.

渭城曲篇2

是向西去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来源:文章屋网 )

渭城曲篇3

八百里秦川尤以西安地区自然条件最为优异,周人兴起于岐山后,与占据西安地区的崇国发生战争,于是“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文王率族人迁入沣河西岸,建都丰京。武王继位后,于丰京对岸建镐京,“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丰镐二京成为全国的京城。秦人兴起后,也是沿着周人东迁的路线,从天水、雍城一路迁来,定都于渭河北岸咸阳,本来由于咸阳人多,供水不足,打算渡河南迁于阿房宫一带另建新都,怎奈暴秦无道,历二世而亡。汉开国丞相萧何选址建汉长安城于河入渭处东岸。关中地区的首善之域从此确定在西安地区,历两千两百余年再未变更!

为什么是西安而不是户县、高陵或渭南?细细想来,最主要的因素正是――水!国都会居住大量人口,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唐长安城更是人口上百万!没有水,就会成为一座死城。而古西安地区恰恰供水特别丰沛,汉武帝时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写道:“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出入泾渭;酆(沣)镐潦,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言及上林苑之广包括灞河与河全境!泾河与渭河穿境而过,沣河、河、潦河、河像蛇一样在苑内弯曲流淌。这就是“八水绕长安”的源起。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帝京篇》中描述道“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可见“八水绕长安”在唐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渭河是“八水”的干流,也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位于渭河岸的“咸阳古渡”是长安八景之一;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在北岸汇入渭河。因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浑浊,汇入渭河时浑浊的泾水在清澈的渭水中清晰可辨,《诗经・邺风・谷风》中有“泾以渭浊”,意思是泾河因为渭河的对比才显得浑浊。遂有成语“泾渭分明”。杜甫有诗叹:“浊泾清渭何当分。”

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为了炫耀其霸业,改名为灞河。“灞柳风雪”是长安八景之一。河原来与灞河平行,后来灞河不断西移,夺入渭,河成为灞河支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八水”是哪八条水出现了争议。潦河又称潦水,就是现在户县的涝河,又称涝峪河,发源于秦岭朱雀森林公园。因距西安较远被认为不是“八水”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字典上都查不到的“氵皂河”。原来在“八水”之中变动最大的就要数河与河,因为这两条河位于长安城正南,地势高,最适合向城市供水,河道人为改动频繁。河在河之西,汉代称水,注入镐池,出池后称河,入渭。汉武帝开凿昆明池后,水经石闼堰北上,穿过细柳塬引入昆明池,原下游河干涸,昆明池水下供城内。河汉代称水,发源于石砭峪,流经樊川,沿今天的“氵皂河”河道流到长安城西南,天然河道沿西城墙、北城墙外入渭,又引水称“明渠”横穿城中,是主要供水源。后来由于汉长安城废弃,城市东移,河引至曲江池,再入城供水。河在晚唐,石闼堰失修,跃不上细柳塬,竟扭头向西汇入沣河,昆明池濒于消亡。再后来,河于牛头寺南瓜洲村分为两支,一支向北为“氵皂河”,流经丈八沟陕西国宾馆,沿汉长安城遗址西墙外入渭;另一支人工开渠向西再向南先汇入河北支神禾塬渠,再与河上游河合流于香积寺,夺入沣,从此河不再直接注入沣河。西沣公路跨合流后的下游建有一座高桥,可能就是桥读白了!

怎奈我们生活的时代的大趋势就是气候逐步变冷!自从地球进入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气候总体偏冷。蓝田猿人生活的更新世,西安地区密布森林,秦岭只隆起一千米高,气候与华南相似。到了半坡人生活的全新世,西安地区虽出现草原,但仍温暖湿润,河水量丰沛,半坡人以捕鱼为业。到唐朝时,长安出产柑橘味道与南方无异。到而今,“八水”不但水量偏少,而且多有污染。“氵皂河”下游成为西安排污渠!昆明池在上世纪60年代后干涸;改革开放后,郊县大兴小造纸厂,高桥下的河水变成黄褐色,翻卷着泡沫!灞几近断流!渭河污染,泾渭分明不复得见!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安四成地区实行定时供水,“八水绕长安”哪去了?

从历史的高度向前看,我们正位于第四纪两次冰河期之间,全球气温逐渐变冷(全球变暖是短期现象,人类以石油、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时期不可能持续太久)。自从第三纪印度板块撞到欧亚板块后,秦岭一直在不断隆起,秦岭北麓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寒冷干燥!可叹老天如此安排,将奈苍生何!

人不能改变自然,但可以改造自然!2001年黑河引水工程完工,黑河、石头河、田峪河、沣河、石砭峪水库五水汇集古城,年调水4亿吨,西安水荒解除,还利用富余的水恢复了汉唐名胜曲江池。未来还要修建“引乾济石”“引汉济渭”“引红济石”等水利工程,调秦岭南麓之水以浇灌关中土地,更要从重庆三峡库区调小江水穿大巴山、秦岭到西安,年调水15亿吨,引沣惠渠水恢复昆明池,水面四平方公里,重现“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的汉唐美景。

渭城曲篇4

关键词:通渭小曲;眉户剧

“小曲”作为民间戏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其在表演规模、乐器品种等方面远小于秦腔,故名“小曲”。通渭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淳朴的思想情感而自成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展濒临危机,但是由于近年来申请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其生存和发展又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通渭小曲与眉户剧的关系做一简单的介绍。

通渭人常称“通渭小曲”为“眉户剧”。 所以对“通渭小曲”的了解,可以从对“眉户剧”的了解着手。“眉户”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这种小调广泛传播于西北民间,因为最初以在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最负盛名,所以人们就称其为“眉户”。关于“眉户”的最初形成,不同的书籍记载各不相同。例如在《户县志》和《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中认为:眉户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根据是眉户曲子的“西京调”,如泣如诉,乃出于沣镐一带对宠褒姒而亡国的周幽王的哀怨。但这种说法目前并无具体的文献可考。宋人王灼在其《碧鸡漫志》中有载“概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 此处材料所提到的“曲子”,即眉户的前生“清唱”,于是可以确定曲子即眉户的萌芽年代应早于盛唐。另外,在《河西开发史研究》有这样的记载“敦煌曲子辞中有一首神会和尚的《五更转》”, 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词之乐谱早大量孕育于开、天之间的敦煌曲子辞中”。 最后,我们发现今天在陕西周至、户县和武功一带广泛流传着“王学士(王九思)唱曲子”的说法,且据考证王九思曲子家班就成立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明代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曾给予实地指导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有完整曲艺的曲子应形成于明正德年间。

据老艺人讲,通渭小曲是在眉户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传入通渭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是历史上曾几次从山西等地向外移民。据考,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陕西人的子孙后代,继承他们的文化就成为天经地义;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以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为了求生计外逃,其中的部分也落户到通渭这块宝地。

这三种说法,有老一辈人的想象的成分,但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很多传说都是人们对代代相传的历史的集体记忆。首先,陆上丝绸之路在我国内部作为沟通中西部的主要交通要道,对陕西、甘肃这一带的自然文化交流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交通闭塞的条件下,这条道路的开辟对这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流行于陕西的眉户在这时候传入甘肃,并在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通渭扎根,也是在情理之中。其次,关于山西洪洞移民的说法,也是有史可考的,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由于各种原因,山西洪洞大槐树在历史上确实进行过多次向外移民,包括国家政策性的和民间自发的。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权更替、战乱等原因,据记载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117―1123)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前后总共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有具体文献可考的移民就有18次,其中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而这大量的移民多到达今天的河南、山东、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甘肃作为主要的移民据点之一,驻扎了许多来自山西的人民,那么,他们就自己的文化带到这片土地上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这种说法也具有可靠性。最后关于光绪三年的关中大饥,导致山西等关中地区的人民大量外迁,更是有史料可考。

综合整理民间流传的这三种说法,就可以得到关于眉户剧传入通渭的合理解释:正是因为通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了历史时期东西向人口流动的重要通道之一,这样,来往的人们尤其是定居在这里的人民将自己的文化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并与当地以及各种外来的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通渭小曲。眉户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也是伴随着移民扎根于这片土地。

据考证,眉户最初以“清唱”形式传入通渭,“清唱”即唱词时不用化妆,不用伴奏。与流行西北的皮影腔、碗碗腔各种曲调相融合之后,发展成为有三弦、板胡、二胡、扬琴、四片瓦、扬琴等伴奏,具有套曲、帮腔等特征的曲调多样的艺术形式。在通渭这片土地上,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也融合了各种外来的风情,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

所以,通渭小曲是眉户剧传入通渭后,在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之后形成的一种独居特色的民间剧种,他们之间有前后继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义山.明清散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吴坚,乔滋,金行健.中国戏曲志・甘肃卷[N].中国ISBM中心出版,1995年.

[3]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4]王灼.碧鸡漫志[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

[5]通渭县志编纂委员会.通渭县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6]王志沂.陕西志[M].成文出版社,1970年.

[7]《通渭县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1页,有这样的记载:眉户剧又称“小曲”,是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一个剧种,深受人们喜爱.

[8]《唐宋史料笔记:羯鼓录 乐府杂录 碧鸡漫志》第59页.

[9]吴廷桢,郭厚安的《河西开发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第288页.

渭城曲篇5

降水、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降水变化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对1954-2009年降水和径流量作相关分析见图2。由图2可见,渭河林家村水文站年径流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特别是1980年后的近30年时间,渭河林家村河段年径流量持续偏低,连续多年为枯水年份。年降雨量略有减少,但近期变化不明显。通过对宝鸡段降水和径流的水文要素的趋势分析,渭河宝鸡段径流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这与宝鸡市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有关,如城市引水量的增加、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特别是宝鸡峡加坝加闸后,渠首年引水量将增加到8亿m3,对市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市区拦河闸工程运行方式也将受到极大影响。同理对1954-2009年气温和径流量作相关分析见图3。由图3可见,宝鸡气温自1980年后的近30年时间升温明显,与径流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气温升高导致河道蒸散发加剧以及空气湿度降低等都是重要原因。对1954-2009年逐月降水和径流量以及逐年气温和径流量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分析,得到降水与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69,正相关性较好,即降雨与径流之间存在同增同减的趋势。得到气温与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73,呈明显负相关,即气温与径流之间存在彼增此减的趋势。将不同年代的降雨量、气温和径流量加权平均整理做表,见表1。统计分析多年径流量减少约56%,多年降雨量减少约14%,多年平均气温升高1.4℃。

降雨、气温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天然状态下,气温-降水量双累积曲线以及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但近些年,人类对河流的影响剧烈,建坝拦水,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文系列的干扰,大量的河道引水减小了河道的径流,许多流域不再是天然状态[6]。由于水源地气候、下垫面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径流产生模式、水文事件发生的时间、频率和流量,气温和降水的微小变化能够引起径流的显著变化。渭河宝鸡市区段修建有林家村水文站,本文利用渭河林家村水文站的气温、降水、径流量等长系列资料,通过该站的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7]以及气温径流量双累积曲线,分析年径流序列随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持续性,探讨影响渭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近55年来宝鸡峡气温-降水量做累积曲线如图4所示,可见气温和降水量的累积量呈明显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高达99.97%,可以很好的说明气温和降水量是正向相关。林家村站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见图5。降雨变化对渭河宝鸡段年径流量的影响存在两个突变点,分别是1971年和1993年。第一个突变点的原因比较明显,主要因素是宝鸡峡引渭工程引渭所致。宝鸡峡引渭工程于1971年7月15日通水,水源以渭河径流为主,引水流量95m3/s[8]。宝鸡峡灌区是陕西省“第一大粮仓”,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宝鸡峡引渭工程是解决宝鸡峡灌区乃至关中西部水源不足的一项跨世纪重点水利工程,但此项工程在林家村上游的引水直接导致了渭河宝鸡段年径流量的减少。第二个突变点为1993年,目前没有很好的证据证明径流突变的原因。同样采用气温-径流双累积曲线法作图见图6。气温变化对渭河宝鸡段年径流量的影响存在三个突变点,分别是1971年、1993年和2003年。前两个突变点原因如前。第三个突变点2003年原因分析为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对渭河水量的引水和调蓄。该工程于2003年完工,在宝鸡峡引渭灌溉渠首低坝的基础上加坝加闸,以增加库容进行蓄水,主要解决宝鸡峡塬上179.3万亩的灌溉缺水,并结合灌溉进行发电。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636m,总库容5000万m3,有效库容3800万m3。工程设计最大引水流量65m3/s。

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宝鸡段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虽然降雨、气温等气候变化与径流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但是突变点分析说明宝鸡峡引渭工程以及加坝加闸也是造成渭河宝鸡段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分析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按照突变点1971年、2003年将径流系列一分为三,并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引水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程度为27.2%,而加坝加闸工程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程度为23%(扣除时段内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参照引水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计算方法,气候变化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程度为10.2%(扣除时段内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由此可见宝鸡峡引水对渭河宝鸡段年径流量的影响最大,气候变化则是人为因素外对渭河宝鸡段年径流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渭城曲篇6

1986年,天水,麦积区东南,一个叫放马滩的地方。山间林地中,几间破房子。这里是一个护林站,平常是很寂静的。忽然间,干活的人们叫喊了起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原来维修护林站房屋的工人们发现一座古墓。很快,文物部门就知道了这一消息。此时,已是7月上旬,天气正热。考古学家们不顾炎热,开始了发掘。

从7月11日至9月25日,这里出土了众多的先秦文物,其中最抢眼的是木板地图。这就是世界最早的木板地图――天水放马滩地图。这次发掘,在这里出土了7幅战国秦木板地图,以及西汉初纸质地图的残片。这些地图是用墨线绘制在长26.7厘米、宽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学者认为这些地图有可能是秦代秦王政八年绘制的,为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

人们按照木板所绘制的内容分析,这些地图大体分为《政区图》、《地形图》、《林木资源图》等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地图上所标注的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都与放马滩周围的地理相符,所标注的里程也和现在的距离大体相符。

战国时代,是一个大争之世。这些地图带着非常明显的军事用途。在多位墓主中,一个叫丹的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军人。因而,出土的地图中有几幅很可能就是秦人的军用地图。其中一幅地图上标出地点“燔史关”,它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座先秦关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关于燔史关,专家们给出了两个推断,一种观点认为,燔史关的位置在宝鸡凤阁岭一带,因为在1978年这里出土过一批秦代文物;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燔史关就是放马滩附近的燕子关。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呢?

11月下旬,天水朋友传来消息,他们认为在天水麦积区东四五十公里处,一个叫北峪的村子,那里两山对峙,渭水东流,村子附近的山头上,就是古老相传的秦陇界石刻,而且附近还发现古栈道的遗迹,这里是否就是燔史关的所在地呢?

古老的渭河,从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哗哗流淌而来。一路上,从西往东,流经了渭源县、陇西县后,于鸭儿峡进入。过武山,走甘谷,穿秦城,入麦积,在西秦岭和陇山之间形成的峡谷中,冲撞前行,曲曲折折,往关中平原而去。渭河曾养育了远古先民,在渭河流域,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众多古遗址,有村落,也有墓葬。闻名遐迩的大地湾遗址就坐落在渭河支流的葫芦河边,而渭河上游所流经的地域,也是上古时期人们所说的成纪地区,曾经的部落首领伏羲就生活在这个区域。

12月14日,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在持续多年的先秦文化联合考古中,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墓葬199座,灰坑752个,车马坑5座。共出土铜容器51件,陶器约500件,累计发掘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此,人们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

2000年前,秦人沿渭水河谷往来,这是一条秦人走廊

秦人和渭水河谷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甘谷的毛家坪遗址就在渭河边上。秦人自东而来,然后向东而去,甘肃东南部的这块地域成为秦人发展壮大的根基。

距今3000年左右,周武王率众了殷纣王统治,并把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了山东曲阜一带。为了防范武庚造反,派管叔等3人对武庚进行监管。谁知,武庚的口才了得,硬是策动管叔和他一起造反,这就是西周初年的武庚之乱。所幸,周王室实力非常强大,轻松击败了武庚的叛乱。于是,一部分造反者就被西迁到了甘谷的渭水河边。他们在一处红色山崖的地方落脚。这些人被称为朱圉,意思是红色山崖下放牧的奴隶,他们落脚的地方就是今天甘谷的朱圉山一带。在这次大迁移的过程中,秦人先祖飞廉和他的父亲起了一定作用。飞廉,亦作蜚廉,中之子。他是位非常有远见的部落首领,曾在商纣王手下担任重要职务。人们考证,飞廉姓嬴,为恶来之父,是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君主先祖。这也是史书说秦赵是一家的缘由。西迁的嬴秦部落和原先生活在这里的嬴秦氏相联合,势力大增,秦人逐渐崛起。

在随后的岁月中,秦人在渭水河边发展壮大,向四周扩张,后来形成了以礼县、张家川为中心的统治区域。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在甘谷毛家坪设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

从古人的出行方式来看,他们大体沿渭水的南北两侧而行。因而,渭水河谷,也是秦人西进东出的重要通道,称为秦人走廊丝毫不为过。

燔史关这座秦人的关隘,真的就在北峪村一带吗?事实是否如此呢?那个寂静的山间小村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12月初的一天,我们踏上寻访秦人走廊之路。从兰州出发往东而行,刚出兰州天气还好,虽说寒风呼呼,但气温并不是特别低,过了武山后,雪花就飞舞了。

通往天水的高速公路,过了定西后不久,就与渭水相伴而行了。这条古老的河流,虽然水量很少了,但它所蕴含的文化气息却令我们心生敬畏。在距离甘谷县城不远的地方,大面积的陡峭的红色山崖,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朱圉山了。这座山周围是秦人早期家园的所在地。

从天水麦积区下高速,雪渐渐地大了,地面气温还不算太低,点点雪花,没有等落到地上,就化成了水珠,凝结在山川草木上,凝结在头发衣服上,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泥土气息。

从麦积区往东,我们沿牛北公路而行。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这条道路可以算是蜿蜒崎岖了。这条公路是从天水北道通往陕西宝鸡的公路,路基本上紧挨着渭水河谷而修,长期以来就以行路难而闻名。

给我们带路的郭彦龙是在渭水河谷中长大的,熟知这里的一切。他说,宝鸡文理学院的老师们曾对渭水河谷的道路做过调查,他们研究了三岔乡北峪村附近的栈道后发现,这些栈道的使用年限可能更早,应该是秦人所使用过的。

那么,我们要寻找的秦人关塞燔史关,是不是就在这条栈道上呢?

秦陇界,北峪堡,这里就是2000多年前的燔史关吗?

顺公路而行大约四五十分钟后,过了元龙乡,往前走不远就是小郭的家乡北峪村了。公路依旧崎岖,当地的人说现在的路经过多次整修后,要好走得多了,而在以前,这条道路可以说是路难行。

拐过了一个大弯后,山河忽然收束了在一起,前面两座山似乎是相撞过来的样子,就在两座山谷将要相撞的时候,仿佛是谁拉了一把,它们停住了脚步,留下了一道宽不过百余米的缝隙。于是,渭河从豁口处欢快地哗哗流过,铁路从公路的头顶上呼啸而过,似乎为通过这里而感到庆幸。

沿公路从山包和悬崖间闯出豁口,右手是一个山沟,眼前地形逐渐由窄变宽,而在我们的左前方就是当地乡亲们说的碧峪沟。我们要找的栈道就在这条沟里。

车离开公路,往山里而去,在弯弯曲曲的河谷中走了四五分钟后,停在了一处略微宽阔的平地上。这里的山属于西秦岭的一部分了,虽是在冬季,雪花飞舞,但山中还偶尔能看见绿色。河水碧绿,尚未结冰,在山脚下哗哗地流淌。从地形上看,这里并不适合设置关塞,2000多年前秦人就将燔史关设在了此地吗?这似乎低估了秦人的军事智慧。

两山相间,河谷稍宽,显然,在河谷中是没有办法筑城设关的。小郭说,前方悬崖边有一处古栈道遗迹。听了这话,我们精神大振,跟着小郭向河边走去,小心翼翼踩着河中的列石,过了小河。果然在河边距离地面大约两三米高处,有一排方形石孔,这些石孔是当年修建栈道时留下的。石孔顺着山崖,一个跟着一个,向前延伸。这些石孔从何而来,它们向何方而去呢?

小郭领着我们在一株核桃树后,找到了一处摩崖石刻,其内容是“嘉庆三年,李奠芳立桥三土,石匠杨宗德、杨孝德”十九字。显然这是一处嘉庆年间的石刻。石刻记载了嘉庆年间修建栈道的简略情形。这里所说的“立桥”就是指开凿栈道。小郭说,他们称栈道为偏桥,称一座桥为一堵桥,“三土”是为三堵,当地人念“堵”为“土”,石匠或不知“堵”而刻成“土”。

按照宝鸡文理学院老师们的调查,这里有一处规模庞大的栈道群,人们将这处栈道群统称为佘家门大沟河古栈道群,栈道以麦积区三岔乡佘家门村为主,分布在渭水南岸的大沟河流域,人们在这里共发现了古栈道遗迹5处,各类栈道孔洞66个。我们眼前看到的栈道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据他们的考证,这处栈道应该是明清时期所建。

从年代上说,与燔史关的时间相当遥远。那个地图上的燔史关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考察完栈道,踩着列石,原路返回,我们计划在周围看看能否有什么发现。小郭说他们家就在碧峪沟对面的村子里,邀请我们到他家坐坐。

到小郭家的路,听起来虽然很近,但走起来有点费劲。这时,天空中雪花已经变成了小雪粒。出了碧峪沟,穿过公路,眼前出现了一座钢丝吊桥,不过吊桥看上去有些陈旧,桥面的钢板已经被压得凹了下去,宽度也刚够越野车通行。司机师傅小心翼翼地驾车,颤颤巍巍通过吊桥后,谁知又是一个接近直角的大弯,顺路前行,则是两道铁路,一道铁路从天桥上过去,另一道铁路则从桥下穿过,铁路边上是一个古堡――北峪堡。

峪是山谷的意思,北峪就是北面的山谷。到北峪堡后,我们发现这个堡并不大,方圆不过三四亩地,堡西南两面紧靠渭河。站在北峪堡的东面,两山相对所形成的峡谷就在我们面前,山脚下渭河流过,山中腰是公路,在公路之上则是铁路。这里似乎是个非常狭窄的隘口,对于东西两面的进攻者来说,这里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以前,没有铁路的时候,北峪堡和后面的大山紧紧相连,后来修铁路时,将山挖断,北峪堡就成了一座孤堡。据说,北峪堡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宋金沿着渭河对峙,双方在这一带的河谷中修建了大量的城堡,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吴砦、庙坪堡、八米原堡、毛家庄堡、孙家城堡等等。

这里地处陕甘交界地带,至今北峪村后的山腰的古道边还有一处石刻,上书“秦陇界”三字。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北峪村修建在半山腰上,农家院落散布在山间,村里不时响起叫卖声,给这个小村带来浓浓的生活气息。穿过小村,沿山路而行,雪渐渐大了,山间小路上落了薄薄一层,踩上去,路面有些滑。小路顺山腰地势蜿蜒向前,时宽时窄,路边长满了各种荆棘,十分难行。走了20多分钟后,来到了铁路隧道的上方。

天空中雪花飞舞,远方灰蒙蒙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眺望渭河。山下是北峪堡,它如同一堵石壁,将渭河逼着拐了一个弯,铁路穿隧道而来,又穿隧道而去。我们找到被草丛所掩盖的秦陇界石刻,这是一个不大的石刻,长30多厘米,宽20多厘米,年代久远,石刻已经有些模糊了。

小郭说,这里是甘肃天水麦积区三岔乡北峪村与陕西宝鸡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交界处。这个石刻究竟是哪个年代的谁也不知道,但父祖辈口口相传说很早就有了。由于刻在青石上,村民称为“青界石”。有人推断,至少在清中期之前,就有了秦陇界的石刻。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关中右布政使驻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为甘肃布政使,移驻兰州;左布政使仍驻西安,管理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四府及兴安州,从此陕甘分治。或许,它是陕甘分省时留下的标记吧。

最令人奇怪的是,在石刻下方有一段大致呈东西走向,长10米左右、宽25厘米左右的小石道,还有一方原由土道与小石道相连,经人工凿成座椅形的石头,村民称其为“石座椅”。这是当年t望哨留下的吗?

秦关汉塞,无尽岁月留传奇

2000多年前,秦人已经开通了沿着渭水河谷的道路。秦人早期主要活动以张家川和礼县为中心,出于沟通的需要,这两地的交通线路很早就开辟了。人们推算,当时秦人的道路大约宽5.4米。秦文公在位时期,秦人主力东进,秦文公曾带领700人东猎于F渭之会(秦文公四年)。秦人的发展再次进入一个高潮,更加频繁地往来于宝鸡和礼县之间。秦文公去世后,也是沿这条路归葬于西陲(今礼县大堡子山一带),可见当时通行条件良好。

可以这样说,从秦文公开始,秦人东进关中之路就是沿着渭水河谷的南北两侧展开。在这条秦人走廊上,他们地图上标注的燔史关,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小郭说:“北峪村在陕甘交界地带,它背靠北山(六盘山余脉陇山)、西临北峪河(北山溪水,根据河两岸状况判断,古时水量可观)、南面渭水及佘家门大沟、东面亦是渭水。”我们也注意到北峪堡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虽是小村落,但在古代这里毫无疑问是一处交通要塞。从多处古栈道遗迹发现,从这里渡渭河过北峪沟,北可到秦非子封邑秦亭一带(在清水境内),过渭河走佘家门大沟一带,则是能抵达麦积山和放马滩一带,由此向南则可抵达西犬丘(今礼县大堡子山一带)。

可见,北峪堡东可抵达关中,西可抵达冀县,南到西陲,北达秦邑。如此重要的地方秦人设立关塞也是必然。在秦人走廊中,北峪堡所起的作用和敦煌的交通地位相当,处在沟通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上。

在与北峪堡紧挨着的宝鸡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一带分布着较多周秦汉文化遗存。有一座秦墓中曾出土过蒜头壶、二十六年戈等。二十六年戈上有铭文“廿六年,守造,西工室阉,工。武库。”人们认为,“守”前二字当为“陇栖”,“西工室”当是秦都西犬丘的工官所造。2002年,在建河火车站附近发掘出60多座秦墓。这些证明附近应有个重要军事关塞,否则也不可能有兵器和众多墓葬出土。

由此来看,北峪堡和燔史关似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既然有人认为,燔史关就在凤阁岭和吴砦之间,也就是距离不远的地方。那么,不论是历史还是当地地理条件,这里都具备秦人在此修建关塞的条件。

渭城曲篇7

1、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3、赏析: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来源:文章屋网 )

渭城曲篇8

在此之前,西咸新区由省上直管,形成了西安、西咸新区、咸阳三个主体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大西安是一个松散型的大西安,或者说是一个“集群化”的大西安。由于三足鼎立,互相掣肘,影响了大西安的建设和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西咸新区交由西安市代管后,大西安开始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将会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大西安。今后西安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效发挥大西安中心城市的作用。

西咸一体化的目标应当是组建大西安,只有形成紧密型“一体化”的大西安,才能与重庆、成都、武汉抗衡。重庆是合并了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大重庆,成都是合并了原温江地区和简阳市的大成都,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阳合并而成的大武汉。西咸新区交由西安市代管,标志着西咸一体化开始由建设大西安进入到组建大西安的阶段。

原来的西安,可以说只是一个“小西安”;西咸新区交由西安市代管后,也还只是一个“中西安”;只有西安、咸阳真正一体化了,行政上成为一个城市了才是“大西安”。

西咸新区交由西安市代管,消除了西咸新区与西安市的体制矛盾,却又产生并加剧了咸阳市与西安市的体制矛盾。咸阳市的渭城区、秦都区和泾阳县被肢解,其市区东、南、北三面被西安包围,未来咸阳的发展将很困难。西安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总量虽然比以前扩大了,但比起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还是显得较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陕西追赶超越,西咸一体化、组建大西安的步伐必须加快才行。

建设大西安,还要带动大关中,在调整行政区划时,需要统筹兼顾、优化组合,通过三分咸阳同时做大杨凌和铜川,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在组建大西安时,只需将咸阳市区和泾阳、三原、兴平、礼泉划给西安就可以了。泾阳是大地原点所在地,三原是西安的北门户,礼泉是唐朝开国皇帝的陵寝所在地,兴平的支柱产业是国防科技,这样组合有利于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

将乾县、永寿、武功、扶风、周至、眉县划给杨凌,把杨凌建成农科型中心城市。

将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和富平划给铜川,可整合马栏、照金、富平等关中红色旅游资源,把铜川建成渭北的中心城市。

杨凌、铜川、渭南还可以与大西安构成大西安都市圈,进一步提升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再沿着“米”字形交通骨架向周边城市辐射延伸,将三门峡、运城、临汾、延安、庆阳、平凉、天水、陇南、汉中、安康、十堰等都纳入大关中,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使其成为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龙头老大,带动陕西追赶超越发展,带动西部大开发,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实现总书记对陕西的期望和要求。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西安主城区已经形成九宫格局。中心是唐皇城,东面是军工城、纺织城,西面是电工城,南面是文教城,北面是经开区,东北是哄鄙态区,西南是高新开发区,东南是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北是汉长安城大遗址特区。

西安处在祖国版图中心,是国道、高速、铁路、高铁的交汇地,形成了“米”字形交通骨架。西安市依托“米”字形交通骨架曾编制了一个大九宫格局的城市规划。中心是西安主城区,东面是临潼副中心,西面是咸阳副中心,南面是长安副中心,北面是三原副中心,东北是阎良副中心,西南是户县副中心,东南是蓝田副中心,西北是空港副中心。这个规划还获得了国家建设部的大奖。

现在要西咸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只需要把西咸一体整合成大西安的大核心,把西北的副中心推进到礼泉,把西面的副中心推进到兴平,把南面的副中心延伸到秦岭国家公园即可,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大九宫格局的大西安。九宫格局是西安独有的特色,是由古都格局和“米”字形交通骨架决定的。

原来大九宫格局的核心是西安主城区,未来大九宫格局的核心应当是由西安主城区和咸阳主城区组成的“双黄蛋”。其中西安主城区是主核心,咸阳主城区是次核心。西安作为古都,按照中国传统其城市规划自古都讲究有“龙脉”,有中轴线。现在的南大街、北大街,长安路、未央路,长安大道、正阳大道,就是西安的“龙脉”或中轴线,而210国道、包茂高速、包柳铁路和未来的包海高铁还将这条中轴线或“龙脉”延伸成陕西的交通脊梁。而现在的咸阳主城区并不是“中国第一”咸阳所在地,而是关中八景“咸阳古渡”所在地,因而没有“龙脉”或中轴线。“中国第一”秦始皇的咸阳在西安,司马迁《史记》记载得很清楚,“汉长安,秦咸阳也”。现在西咸新区管委会所在地不是古都,而是城市新区,因而更没有必要去虚构一条“龙脉”,再造一个中轴线。

咸阳主城区并入西安后,应当打破西安、西咸新区、咸阳界限,统筹规划好大西安核心区建设。把咸阳主城区、北塬新城和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沣西新城、空港新城整合起来,打造成大西安的次核心。咸阳主城区本来就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再加上北塬新城、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沣西新城、空港新城和秦汉新城西部区域,可以建成大西安的新中心。作为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没有必要按照古都、古城的格局去规划建设,而应当按照现代城市因地制宜地划建设。现代城市上海、天津、重庆就没有中轴线或“龙脉”,大西安的新中心也不应当人为地规划中轴线或“龙脉”。而且国家不可能在这里再修一条南北国道、高速和高铁,这样的中轴线或“龙脉”是空中楼阁,没有交通依托。大西安的主核心和次核心之间可通过市政干道、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双黄蛋”大核心,辐射带动大西安、大西安都市圈和大关中城市群,而不是传统式的摊大饼。

之前的规划在西咸新区造了一条新的中轴线,要打造成大西安的科技创新引领轴,而把西安的中轴线降为古都文化传承轴。大西安的人口、经济、金融、商贸、服务、科技、文化、交通、物流等资源都集中在西安主城区,西安的中轴线不仅是古都文化传承轴,它还连接着科技创新引领轴、经济发展带动轴。在这条轴线上,南边分布着高新区、航天基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北边分布着经开区、哄鄙态区、国际港务区、渭北工业区,它是大西安的主轴线。现在西咸新区几乎还是一张白纸,难以成为大西安的科技创新引领轴。大西安的科技创新引领轴实际上是“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沣西大数据产业园+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但它是东西向而不是南北向的。北部是广阔天地,大西安要跨渭河发展,渭河是大西安的东西生态轴线,可以形成“经开区+渭北工业区+国际港务区+哄鄙态区+灞桥纺织工业园+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的经济发展带动轴,它也是东西向而不是南北向的。西安东边的文化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西安有文化轴的话,那是由“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皇城复兴区+汉长安城大遗址特区+秦汉新城”构成的,但那是由东南到西北方向而不是南北方向的。

从总体上看,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处在祖国版图中心,大西安的城市格局应当是“米”字形的大九宫格局。未来大西安是要实现西咸一体化,西安、咸阳要融为一个城市,西安要向西而不是向东推进,大西安需要构建三条东西向的发展轴,而不是南北向的三条格局轴。

中部由西安主城区到咸阳主城区构成核心带动轴,主要由“政府服务+现代服务业+生产业+传统服务业+生活业”组成,是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服务区。

南部轴由“高新区+航天基地+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岭北麓生态带”构成,可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引领区。

北部轴由“经开区+渭北工业区+国际港务区+哄鄙态区+灞桥纺织工业园+泾河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渭河生态带”构成,可打造成亚欧合作交流发展带动区。

三轴都包括有产业、创新、文化、绿色和交通等因素,都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念,都可形成综合性的发展区。中部的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服务区以服务业为轴,还包括皇城复兴区、汉长安城大遗址特区、世博园、汉城湖、咸阳湖等文化、生态。南部的创新引领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轴,还包括曲江文化创新、昆明池、秦岭北麓等文化、生态。北部的发展带动区以亚欧合作交流为目标的先进制造和物流交通为轴,还包括渭河生态、秦汉文化等。

这三条轴或发展区与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廊”“道”一样都是东西向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走向一致,与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中心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相吻合,可成为带动大西安建设的追赶超越轴和发展增长区。

渭城曲篇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融情入境,走进诗文

1.赏曲谈感。播放古筝曲《阳关三叠》片段,谈谈听后感受。

2.配乐叙说。介绍古代交通、通信等情况。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送行饯别表达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也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3.揭题解意。

刚才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阳关曲》。这首乐曲是根据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谱写而成的,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生答,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1)谁能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呢?

(2)王维到底是一位什么的诗人呢?你们在课前也去查阅了解,谁愿意来介绍他。

【设计说明】缠绵的乐曲,动情的叙说,激起学生对离别伤感的情绪,产生“课伊始,情已生”效果,又很自然地引出乐曲的来源,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读诗,领会诗意

1.自主读诗。

(1)初读古诗,遇到不懂的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读通。

(2)再读古诗,想想诗句意思。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讨论,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

(1)读准诗句。(个别检查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2)读懂诗意。这首诗写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可以完整地说,也可以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指名读诗句、说诗意,个别补充。)相机点拨理解“朝雨、、客舍、新、更”等重点词。

3.梳理归纳。

(1)知密友。理解“元二”“君”“故人”的称呼,体会平时朋友关系的亲密。

(2)解送别。理清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方式、经过等。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字面意思,是读懂诗句的标志;有意识发展学生在朗读中捕捉、梳理信息能力,体会密友关系,把握送别事件。

三、触摸题眼,品悟诗情

整首诗紧扣题眼“送”字展开,下面让我们走进古丝绸之路,走人古渭城,去进一步感受一下这一对友人送别的场面。

1.远观“西出”景。

(1)出示路线图,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理位置。了解一路有3000多千米,骑马也要走半年多的时间。引读“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课件播放滑城景色。谁能描述一下渭城景色?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课件播放关外景色。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谁愿意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补充,师相机引读――(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2.倾听“劝君”语。

友行千里,设宴饯别。只为――(生:劝君更尽一杯酒),唯恐――(生: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劝)同学们,此时此刻,诗人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好友诉说呀?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点拨,结合补充带读:在这次分别后的两年,王维就去世了。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真的是一次诀别。如果关外的好友知道了,难道不会痛心疾首,无限感慨――(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细品“更尽”酒。

千头万绪,临别依依。心中的话儿太多了,有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而相对无语。也许此时杯中酒(板书:酒),更能让他们感情得以宣泄。同学们,请你们也闻一闻、品一品,这是一杯杯什么样的酒呢?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体会,这是一杯“离别的愁苦之酒”,“酸溜溜的思念之酒”,“关心祝福的甜蜜之酒”等,同时带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说明】诗歌是写意的画,通过想象感悟来补自,才能使诗歌变得丰满,教学也因融入生命的体验而灵动。这一环节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想象去看、去听、去闻、去读,深化对诗句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四、升华感情,拓展诗魂

1.升华读。

千里送君,终须一别。小雨停了,门外的马车就要启程了,请同学们站起来,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

(配乐《送别》,生挥手、朗读。)

2.拓展学。

(1)比别情。再读读上节课学的《别董大》,并与《送元二使安西》作比较,体会一下两首诗有何异同?(生诵读、谈感受,师相机指导、归纳。)

(2)诵别诗。请同学们诵读课前收集的送别诗,并作简单介绍。

3.激发写。

说说和亲朋好友分别的经历,谈谈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再写一写。

【设计说明】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提升教学的效度、维度。一方面重视审美、鉴赏能力,延伸诗歌教学的深度;另一方面,把学习引向“诗”外,让学生去诵读积累,迁移表达,拓展诗歌教学的宽度。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收集几首送别诗,诵读,记忆。

【总设计说明】本课教学采用层进式的设计,分四个阶段把古诗教学引向纵深。在教学中,主要采用:

(一)创设情境,有效学习

课前欣赏古筝曲《阳关三叠》,唤醒经验,引起共鸣,奠定情感基调,导人巧妙自然;课后在《送别》乐曲中尽情诵读,让情感奔泻,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课中,课件的不同画面,激发学生在看、听、闻、想、说中学习。

(二)想象感悟,解读诗意

诗是无声的画,是写意画,只有在读中调动各种感官,融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化无声为有声,化意象为具象。在教学中通过远观“西出”景,倾听“劝君”语,细品“更尽”酒等环节,丰富诗歌内容,体会细腻感情,教学也就变得丰盈灵动。

渭城曲篇10

几年前,宝鸡只有一条中山路是双车道的柏油公路,比较繁华。其它都是一些又窄又脏、弯弯曲曲的小巷。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泞小路。

改革开放后,我们修了又宽又平的经二路、高新大道和环城北路等等。还修建了西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左右两条车道,每条车道又各分为一条主车路和一条超车道。路边,一根根银白色的护栏,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两条车道中间,种着一排排四季常青的松柏,既可以美化车道,又可以吸收有害物质,一举两得。这条路缩短了西安至宝鸡的距离,让人们出徒更方便。

听姥姥说改革开放前人们要拿着限量的票去排队买东西,有时候甚至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妈妈小时候也只在过年才能有一套新衣服的奖赏,平常不要说零食,就连水果也是个稀罕物。而改革开放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餐已经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了,手机、电视、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就连汽车已进入许多普通人的家庭。

这十几年来,宝鸡城市的建筑变化也很大。低矮的平房不见了,高高的电视塔、高大漂亮的楼房、高级豪华的写字楼和商店耸立在道路两旁。这些成为宝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