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课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3:10:55

走月亮课文

走月亮课文篇1

师: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配合老师做一件事,听好了!请闭上你大大的眼睛,用你聪明的脑袋,回忆第一次走进你脑海中的月亮,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生1:圆的。

生2:很亮。

生3:里面有玉兔。

生4:有嫦娥奔月,有吴刚折桂的传说……

师:那你听说长了腿的月亮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下面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并有“鬼才”之称的陕西作家贾平凹的散文《月迹》。

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重点讲述“凹”的写法和读音,凹读wā)

师:其实啊,第一个发现长了腿的月亮的可不是贾平凹先生,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曾写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千古佳句;王维也曾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但是,贾平凹笔下长了腿的月亮究竟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52页。

为了能够让长了腿的月亮走得顺畅,走得坦然,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帮月亮扫清行走路径中的障碍,那就是文章中的生字、生词。

请看大屏幕。

清 晰 倏 忽 嫉 妒 粗 糙

面面相觑 笑容可掬 相依相偎 了无踪迹

请同学们跟老师,将每个词语读两遍。

二、走进文本,理清线索

师:从同学们那急切的眼神,老师知道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很想知道那长了腿的月亮究竟是个啥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第1~3段。请你看过文章之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1.文章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月亮是长了腿的? 2.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分析: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教者尽可能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从动作方面来回答,二是从形态方面来回答,这样回答起来思路就比较清晰,层次就比较清楚。学生找到了“溜”和“爬”这两个写动作的词之后,我们可以接着这样分析。)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动词一般是用来写谁的?

生:写小孩的。

师:很好,恰恰就是这样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长了腿的月亮如同这群孩子一样,可爱、灵巧、调皮、好动。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从形态这个角度来表现月亮也是长了腿的呢?大家可以从课文的第3段去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了月亮的形态变化。

(学生找到“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了无踪迹”这一组词后,接着继续分析。)

师:月亮从一开始的白道儿到最后的消失,恰恰验证了月亮也是长了腿的,但遗憾的是,它跑啊,跑啊,竟然最后跑没了……

师:那么老师要问的就是第二个问题: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

生:中堂里的一个穿衣镜里。

(板书:中堂里)

师:有一首歌,唱得很好,“月亮走,我也走”,既然这样,我们也走啊,跟谁走,跟奶奶啊!那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中的奶奶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到哪里?

生:院子里。

师:好!看它能跑到哪儿去!

(板书:院子里)

师:到了院子里,孩子们找到了月亮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里看得出?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啊呀!是两个叠词,可老师觉得,这里也可以用圆圆的,亮亮的来表述啊,你们觉得哪一个表述更好一些?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叠词不仅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形象和色彩,而且表达了这群孩子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师:分析得真好!大家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学生点掌声?!

师: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在写孩子们在院子里寻月的时候,还写到了一棵桂树,这又有何用意呢?(分析:学生可能有这样的回答:一是与下文奶奶说月亮上有桂树相照应,二是为下文写孩子们认为他们“已在了月里”埋下了伏笔。)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透彻,你们和文章中的那一群孩子一样的棒,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真让老师佩服!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好像犯了个错误?

生:是的,我发现了。

师:犯了什么错误?

生:一是说月亮里的人是女的,让孩子们有点失望,因为这群孩子中只有一个女的,伤了两个男孩子的心。二是说月亮里的女子跟三妹一样漂亮,这让三妹有些“狂”,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时髦的词语,叫自恋。甚至她竟然狂妄地说这月亮是属于她的,无形之中再一次伤害了两个男孩子的心,这让两个男孩子产生了嫉妒。

(板书:嫉妒)

师: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为奶奶捏一把汗,怎么办呢?奶奶,你犯这样的错误,你该怎么收场呢?

生: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月亮竟然奇迹一般出现在每一个人的酒杯里,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师:奶奶毕竟是奶奶,老到啊!一个字:神!简直太有才了!

师:其实啊,奶奶的神,不仅表现在她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更神的是,我们发现奶奶还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认为,不能让这群孩子独自占有这个月亮,她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拥有这个月亮,拥有这份美丽。所以,她竟然说出了一句让孩子们更觉得月亮神奇的话,你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月亮是每个人的……”

(板书:神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群孩子有没有同意奶奶的这个说法?

生:同意了!

师:是的,这就把孩子们寻月的地点又搬到了另一个地方……

师:什么地方?

生:院子外。

(板书:院子外)

师: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又怎么样?

生:满足

(板书:满足)

三、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师:同学们,讲到这里,我倒要问一下你们,那月亮真的长脚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说月亮长脚了呢?由此你联想到哪些东西?

生1:孩童的好奇心。

生2:孩童丰富的想象力。

生3:孩童的美丽胸怀。

生4:孩童对美的追求。

生5: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

生6: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童心童真。

师:刚才大家都分析得很好,那么为什么能有如此的感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奶奶和这群孩子一起去话说“月”。

师:好!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大家完成配套训练中的第1到第4题。

附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寻找月迹 心理变化过程 感悟心迹

中堂里 失 望 好奇的心

院子里 嫉 妒 童真的心

神 奇 美丽的心

走月亮课文篇2

在一个夜阑人静的夜里,火红的太阳刚刚落下。蓝蓝的天空慢慢变暗,美丽的月亮老师唱着欢快的歌曲,迈着矫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向整整齐齐的教室走来。咦!她突然停了下来,轻轻地端起一个无形的椅子放在天空的中央。她慢慢坐下,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从黑暗的夜幕中跳出来几个小巧玲珑的小星星,他们纷纷围向月亮姐姐,没过多久天空中陆续跑出来几颗小星星,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风婆婆悄悄的来了,她轻轻地从星星们身边走了过去。月亮老师拿着一本语文书,站在天空的最中央,面向所有的星星一本正经的开始了她的第一堂语文课。月亮老师大声的叫了一声:“上课!”全体星星都眨了眨眼睛,站了起来。她又严肃地说:“同学们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好!”“请坐。”月亮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月亮老师口若悬河地说。大约过了四十分钟,风婆婆又来了,这代表着星星们即将结束第一节课。冷冷的夜,星星们欢快的玩着,而月亮老师却静静的在天空的另一边也就是她的办公室里默默无闻的忙碌着。大约过了十分钟,一阵寒风吹过。“铃铃铃——”上课了,星星们静静的等待着月亮老师的到来。只听见“当当当”的声音,月亮老师,慢步走向讲台。

凌晨1:00放学后,月亮老师依然坐在办公室里辛勤劳碌,直到天亮,不知疲倦的她一丝不苟工作着,为了她活泼可爱的星星同学们,而另一方面她又在等待着,等待着星星们快点长大,她希望她的学生一个个都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安静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启明星慢慢退去,而月亮老师却还在工作着,直到太阳公公来到学校,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月亮老师呀!你是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师,我们爱您!相信你的星星同学们也是这样,他们会永远记得您的谆谆教诲!谢谢您!

初一:快乐小芯雪

走月亮课文篇3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创作的精美散文《月迹》(现收录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无疑可以给语文教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弟弟和三妹在奶奶的引导下寻月赏月的活动过程,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追求美探索美的热情。不过,在笔者看来,把它看成一堂绝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似乎更为贴切。“中秋的夜里”,奶奶出来赏月的目的(即这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可能有:奶奶童心未泯,爱美、爱赏月,更爱陪孩子们一起赏月。通过此次中秋赏月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放松自己的心情并以此影响孩子们对生活的审美态度。通过帮助孩子更好地赏月,给孩子们增添更多的节日乐趣;寓教于乐,借中秋赏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孩子们的智慧和美德等。从文章内容来看,其主要目的(也就是本节课的两大主要教学目标)应是后两个。读了这篇课文,令笔者感到特别新奇的是文中奶奶采取的别具一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文中奶奶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揣摸、学习和借鉴的呢?它们又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色呢?

奶奶十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别是在启发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始终十分注意激发和保护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这就说明好奇心在孩子们求知学习中实际上起着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主要来自于好奇心。所以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特别注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奶奶就是这种十分注意激发、保护和利用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来教学的高明教师。比如寻月开始的时候,奶奶之所以带着孩子们“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给孩子们讲故事,就是因为奶奶十分了解“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同时,奶奶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孩子们在开始赏月之前就情不自禁地跑到屋外院子里从而影响他们赏月的心情,更是为了通过让孩子们首先从屋内看“竹帘格儿”里会跑的月亮这一神奇的情景,来激发孩子们探究月亮的好奇心。当然,就讲故事而言,那只不过是奶奶为了吸引笼络孩子们和自己一起赏月而故意施用的一个小小手段而已。这里,“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一句中的“突然”一词更是生动传神地揭示了奶奶讲故事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奶奶知道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奶奶也是非常善于讲故事的;另一方面对奶奶来说现在讲不讲故事并不是很重要的事,引导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好地赏月才是奶奶此行的主要目的。

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对孩子心理的准确把握绝不仅仅体现在对好奇心的巧妙利用上,更体现在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奶奶始终都能和孩子们保持着心理上的高度一致,几乎达到了和谐共振的默挈程度。

须知,孩子们寻月赏月过程中的心理是经过了一个急切(堂中盼月)——惊喜、失望(镜中看月)——嫉妒、争执(院中望月)——“越发觉得奇了”(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都觉得满足”(沙滩议月)的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而敏感的奶奶对此完全是感同身受。也正是由于奶奶在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始终和孩子们保持着这种心理上的高度一致,所以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与孩子们所进行的课堂对话就不像一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搞的那些对话那样离心、浮华和低效。正是在奶奶与孩子们所进行的完全贴心的对话教学的深刻影响下,孩子们的想象力才得以腾飞起来,而且是越飞越高。即经过了“月亮是长了腿的”——“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呢”——“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的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

奶奶善于为孩子们的赏月、寻月活动搭建平台,尤其善于为孩子们的赏月、寻月活动营造自由轻松温馨浪漫的气氛。

文章一开始就写奶奶在中秋之夜,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准备一起赏月。起先是一起“坐在院子里盼着月亮”,但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于是我们“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为何这么早早地带着我们几个小孩来赏月,以至于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最后逼得我们没法只得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听奶奶给我们说故事?奶奶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长者,应该说中秋的月亮晚上什么时候会出现,她自然比谁都清楚。笔者想,她之所以来得早,除了上面所说为了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一目的外,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赏月、寻月活动开始前先熟悉一下院内外的环境,并在听奶奶说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由轻松温馨浪漫的气氛,从而为下面孩子们忘情地赏月、寻月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学记》上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在引导孩子寻月赏月的整个过程中,奶奶可谓匠心独运,循循善诱,她非常善于围绕活动主题以及教学目标将众多的活动项目有机地串联起来,一步步、一层层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走进了自己早已预伏的目的地——以景育人。比如她引导孩子们赏月的第一个节目定为镜中看月,既突现了月亮的神奇(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又表现了月亮富于变化的特点(月亮仿佛“是长了腿的”:—白道儿—半圆—满盈—又亏了—缺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这实际上就为下文写孩子们由屋内到院内再由院内到院外直至河边沙滩地进一步的寻月赏月活动作了铺垫,那真是月亮走,孩子们也跟着走,而且是越走越觉得月亮神奇可爱。特别是文章中间所写的几处赏月环境的选择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更是显得特别富有诗意,既自然含蓄又大胆巧妙。比如由院中桂树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月宫桂树(此为相似联想),又由神话传说中的月宫桂树联想到月宫中的娥(此为相关联想),又根据月宫里桂树配长娥推想出三妹就是嫦娥(此为相关联想),又由嫦娥把持月宫进一步推想出今晚的月亮为三妹专有的假想结论来。

就拿在上面那个“院中望月”的故事来说吧,为了突出孩子们对中秋月色的陶醉,文章开始描绘的那个院内月照图其实已经隐含了孩子们混同人间生活与月宫生活的意思。可是当他们抬头看到“月亮正在头顶”的情景,刚才产生的那个朦胧的幻觉一下子又似乎减淡了许多。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又从月亮里“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就问“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奶奶赶紧抓住时机给孩子们讲了一则月宫中有桂树的故事,接着这些富于幻想的孩子们便将院中的桂树和月宫中的桂树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可是后来这个联想又突然中断了。怎么办呢?奶奶的办法就是由月宫中的桂树引出月宫中的主人嫦娥来。于是,孩子们又由月宫中美丽的嫦娥联想到了身旁的三妹。接着三妹的一句话“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更是引发了大家挣月的强烈兴趣。奶奶最后则通过给每人斟酒的方式巧妙平息了这场争执。这一部分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诗情画意,孩子们活动得也是其乐融融,审美想象力和好奇心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正是在被奶奶激发出来的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这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孩子们不仅提问题积极主动,想问题的思路开阔而富于灵性,并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奶奶的掌控之中(这就是说,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师教的思路已完全自然地融合为一了),而且所提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大的方面完全符合奶奶课前的教学预设,小的方面课堂生成更是精彩不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现在的好多语文综合实践课上不仅大多数问题不得不由教师向学生主动提出来,而且教师问题提出后,学生真正愿意积极主动思考回答的也并不是很多。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奶奶的教学就是这样的成功教学。奶奶的教学艺术水平恐怕只有教育大师才能企及。

多数语文老师上综合实践课一般是在课前先让学生根据相关要求分组完成搜集资料等工作,真正的课堂则完全成了学生的汇报展示课。当然,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上法,而奶奶“导演”的这节语文综合实践课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上法。除了赏月前的心理准备,她没有在课前让孩子们做其他任何的准备。课堂上更是完全由孩子们根据自己各自的兴趣爱好在野外完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自由开展他们自己喜欢的各种有益的综合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生命状态,既是纯自然的又是极其生动的,而活动的最后结果则是完全实现了他们所有的预想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真正由孩子们自主合作完成的,孩子们完全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所以本节课才被她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学课。活动中,她虽然参与其中,但她却没有像有些老师那样替孩子们做任何一件寻月赏月的活动,奶奶更没有像有些老师那样说那么多“指导性”的费话(事实上作为热爱生活熟悉生活的长者,孩子们在中秋之夜所看到的所有奇特的月景,奶奶其实是早就非常熟悉了,并且她所知道的神奇月景一定比文中介绍的还要多得多),她说的话很少而且都很精,并且多是一些激励引导性的话,比如:“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奶奶执教的这节以中秋寻月赏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奶奶非常善于寓教于丰富多彩的审美娱乐活动之中,并且孩子们赏月、寻月活动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是让他们经过一番又一番的探究之后由他们自己水到渠成地完成的。而且奶奶还特别注重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个性参与和独特体验,所以不同的人通过此次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的最终感悟是不一样的。

弟弟:“月亮是我所要的。”此句意为有志者事竟成。妹妹:“月亮是个好。”此句意为世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或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此句意味着人类是完全可以认识和征服世界的。

奶奶:“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此句意为美无处不在,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奶奶:“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此句意为美应属于大家。

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整个过程中,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丝毫没有长辈的架子,她完全是怀着一颗巨大的童心与孩子们平等友好地相处,她在文中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洋溢着她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比如“杯中见月”一节。当其他孩子因为三妹以月宫嫦娥自居独占月亮而嫉妒和争执时,奶奶没有一丝的埋怨和责备,而是“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然后用充满慈爱的柔和语气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奶奶的这一举动不仅显示出超凡的智慧而且更表现出她对每一个孩子拳拳疼爱之心。

奶奶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她既敢于鼓励孩子们在自主活动中自求真知,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能力,又特别重视让孩子们自主探究自由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质疑能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沙滩议月”。这里有“我”的发言:“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话语中对月亮充满了探索的热情。有弟弟的发言“月亮是我所要的。”稚嫩的话语显现出对月亮的迷恋和喜爱。有妹妹的发言“月亮是个好。”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听了他们的发言,再联系奶奶说过的话“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越发感到弟弟妹妹的聪明可爱,更感到了奶奶的无私和博学。“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最后一句显然是“我”在与同伴议月的过程中听了大伙发言仰望天上明月后灵感的升华,更是文章最后的点睛之笔。

奶奶在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她从来不像某些教师那样每次都用明明白白的实答案做答复,而是每次都用更能激发孩子更大想象力更强好奇心的虚答案来答复。这就使孩子们在得到一个答案后马上又会很自然地产生更大的疑问和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奶奶回答的问题越多,孩子们紧接着产生的新问题也就更多。比如,“我问:‘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一句中奶奶为何不依据天文学知识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们月亮上其实只有石头,而是根据院中有与月宫桂树同名的桂树的环境特点,并利用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把这一回答改说成“是树,孩子。”因为如果像那样如实回答的话,那就会彻底扼杀孩子们探寻未知世界的想象力和所有可能引起质疑的可能;而下文所写的孩子由月上的桂树想到身边庭院中的桂树,又由两棵桂树的相像自然衍生出天上人间生活幻化为一等的新奇联想,自然也就无从产生了。

在引导孩子们寻月赏月的过程中,奶奶还特别善于运用精巧的构思从独特的思维角度出发将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因地制宜随时随地拿来为实现她的教学目的服务。比如利用“窗帘儿”让孩子们看到了月亮的升降移动;利用“院中央的桂树”唤起了孩子们对神话中月宫生活的向往,赋予了周围环境更多的神秘色彩,以至于孩子们感到天上人间仿佛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地上哪是月宫;利用杯中的甜酒巧妙化解了孩子们争抢月亮的矛盾等等。最后,“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应该说在中秋之夜孩子们之所以能欣赏到一个又一个神奇美丽的月景,这与奶奶帮助他们巧妙地选择欣赏时机特别是欣赏角度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赏月的特别角度的选择又是与奶奶还特别善于选用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有很大关系的。

走月亮课文篇4

    这流畅的教学行程,顺则顺矣,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追溯教学流程,在无障碍的自如运行间,似乎少了点课堂教学的起伏波澜,少了点自主学习的苦苦思考,少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茫然寻觅,少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之喜。一切都紧紧拽在教师的手中。凝视罗老师的板书,关键词“徘徊”与“突围”赫然在目。赤壁的月光下,我们看到了苏轼“徘徊——突围”式的转身瞬间的心灵挣扎和豁然感悟,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同样该追求“徘徊——突围”的教学过程?

    纵观此课教学,课堂的切入点撇开了大众型的“情感”点而转向个性化的“月亮”,文本主旨探究则以弗罗伊德的“本我到超我”论代替人云亦云的苏轼从失意到旷达的精神轨迹,应该说,教师对《赤壁赋》一文的教学设计很有想法,新颖别致,让入耳目一新。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找月亮,评月亮,最后教师月隐旨成,“东方既白”。但是这所谓的行云流水,其实正缺乏了课堂教学最富魅力的徘徊式的曲线之美。郑金洲教授就不赞成这种课堂的“行云流水”:“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其实是一种非常态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时而雀跃,时而深思……才是课堂的常态。”其实,高明的课堂是存有一种行云流水之美的,但是这种行云流水是常态下的,它不应该是直线型的到达,而应该呈现出曲线之状。从这个角度上说,它与郑金洲教授的观点依然吻合。不求顺流直下,但要百转千回。让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真实的、渐进的、多层次的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让学生在教学场中有一种徘徊式的挣扎——思考,讨论,表述,争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到亮光打开小口,获得突围的快感,最后融进语文的大海。

    赤壁的那一轮明月让苏轼完成了从本我到超我的一次突围。苏轼顿悟时的突围固然令人崇敬,苏轼挣扎中的徘徊则更让我们难忘。如此,思考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行云流水绝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么行、怎么流。王国维先生认为,学问研究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给课堂一个“徘徊”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入乎其内”的痛与快乐,而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后的“出乎其外”会更贴近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活力。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是文本意义的接受者,更是文本内涵的主动建构者。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师就需要设计出有“徘徊”感的问题,制造出一个适度的教学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积极思考去深入探究。教师课堂提问要有相适应的深度、难度、宽度,这个场就会有相应的内张力。作为年轻教师,罗老师该是个很有教学匠心的人,他摆脱了“乐——悲——喜”的情感文气,另辟蹊径,走进赤壁的溶溶月色。但遗憾的是,赤壁之月并没有完全照亮学生的学习心田,课堂呈现多是“学生找月——学生评月——教师析月”的水到渠成,学生多是在对教师博学广识的膜拜中被动接受,没有深度思考,没有质疑,缺乏讨论。究其原因就是教学问题欠缺“徘徊”质感。笔者不由忆起去年10月在无锡听课,主题是初中《记承天寺夜游》的同课异构,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苏子文中依然是美丽蒙咙的月夜。一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生动的句子,学生读读教师点点:一教师则是以“

走月亮课文篇5

    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月相变化的知识也是高中 地理(发达地区版)中最突出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内容,又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我设计了以 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预作准备,指导学生学好相关选学课文

    由于课文中出现了黎明、黄昏月相图,由于教材中月相成因图是从地月系范围以外进行观察的结果,所以 仅用教材中关于地月系的内容,学生就很难理解:1.为什么课文中表示月相的图是左东右西的?2.为什么 要画两圈围绕地球公转的月球?而且对应的两个月球亮面形状还不一样。3.其中内圈的月球亮面怎么没有圆 缺变化?

    如果预先学习了关于“天球”和“九月星空”等内容,这些疑问就容易解决了。比如在月相成因图中,外 圈是表示月球公转到不同位置的月相变化过程,内圈则表示月球公转到对应的轨道位置;外圈显示的月球亮面 是观察者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月球公转而不断变化,所以观察到的月球 亮面形状也随之变化。内圈则是从北天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公转现象,因为观察时日、月和观察者的位置分别位 于一个三角形的顶端,相对位置不因月球的公转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观察到的月球亮面始终是半圆的(月球 亮面总是朝向位于另一端的太阳)。

    二、制作幻灯复合片,化繁为简、层层深入

    教材中的月相成因图内容比较复杂,既揭示了月相变化原因,又展现了月相变化的现象和规律,但是学生 乍一看难得要领。运用复合投影片能依次显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和所对应的 月相,有助于学生建立思维线索,在头脑中塑造出月相变化和成因的表象。最后再添画出凸月和蛾眉月,就能 形成月相变化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了化繁为简、先局部后全局地系统掌握的目的。

    三、比较分析,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掌握各月相的识别特征,进而把月相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是本节教材难点 最集中的一个结点。为化解这个难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识别月相:

    1.根据月亮亮面凸出(最饱满)部分的朝向来识别月相 上弦月(包括上蛾眉月、上凸月)的凸出部分 总是朝向西方,这是因为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其亮面总是朝向太阳,而此时的太阳正在西方地平线附近;同 样的道理,下弦月(下凸月、下蛾眉月)的凸出部分总是朝向东方的,因为此时的太阳正在东方的地平线附近 。

    2.依据月亮上中天的时刻来确定月相 由于各月相的日、月、地位置相对固定,新月时月球位于日、地 之间,在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时,都分别比新月时多公转了90度、180度和270度,所以新月、上弦 月、满月、下弦月时,月亮上中天的时刻分别是12时、18时、24时和6时,这样根据月亮上中天的时刻 就可以判断出相应的月相了。

    3.从月亮东升的时刻来判断月相 判断依据同上述2.的原理相同。可由学生来推断,得出新月的东升 时刻与太阳相同,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东升时刻分别比太阳晚6小时、与太阳相反和比太阳早6小时的结 论。其它月相也可以依次类推。

    这样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月相,既能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又能引导学生学会多侧面地观察、认识地理事物, 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授导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全过程

    有关月相的知识涉及日、月、地相对位置的变化、亮面形状、农历日期、称谓等许多内容。这么多内容要 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能理解,会运用,不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更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基础。为 此,我边讲解、边让学生讨论、边板书出一个关于月相知识的系统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月相变化规律表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月球位置 日、月、地 在日以东 日、地、月 在日以西

    排列 90度 排列 90度 出现日期 农历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三 亮面状况 全黑 半圆 全圆 半圆 称谓 朔 一 望 一 亮面朝向 无 向西 无 向东 上中天时刻 与日相同 黄昏 与日相反 清晨 东升时刻 与日相同 比日晚6小时 与日相反 比日早6小时

    这个表格中诸如亮面(凸出部分)朝向、东升时刻、上中天时刻等内容不宜以讲授为主。讲授应仅限于提 出问题、阐明原理和对其中某个月相作示范性解答,其余月相的结论还是引导学生经过思维、讨论由他们自己 得出为好。这样有助于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学用结合,迅速掌握月相变化的全过程。

    五、学以致用,及时组织兴趣高潮

    仅仅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并不是地理教学的全部目的。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地理知识,主动 地学习地理知识,这才是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地理素质提高的表现。因此,在巩固教学成果时可以 利用投影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位山村教师利用暑假走村穿户,动员乡亲克服困难送子女上学,常常一直工作 到深夜才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位编辑为了给这篇表扬稿增加点气氛,特地配了一幅插图:(用投影片打出画面 )图中半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星空正中,亮面凸出部分向右,一位乡村教师正披星戴月,走在崎岖的回家路上 。然后组织讨论:图中的情景与表扬稿中的内容是否吻合?为什么?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图中表现的是傍晚情 景,并不是深夜,所以图、文内容是不相符合的!因为,图是星空图,半圆的月亮是弦月,亮面凸出部分向右 即是向西,所以是上弦月。上弦月上中天的时刻是18时,所以并非是深夜。并着重指出:由于那位编辑在月 相知识方面存在缺陷,结果不但弄巧成拙闹了笑话,而且影响了宣传工作的效果。同时提醒学生:学好地理不 仅能增长科学知识,并且对提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起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使他们明白:掌握 地理知识,确实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一步组织讨论:应该怎样 修改插图使之图、文意义相符呢?

走月亮课文篇6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生读),轻轻地读(生读),柔柔地读(生读)

师:有人说,《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在江中,一个在诗中,还有一个在心中。(课件显示: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找出“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分别在哪儿,然后完成课堂作业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

生: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后写心中月。(随机板书)

师:跟她一样的举手,孩子们,你们很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已经迅速地把握了《望月》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原来《望月》是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最后写“心中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整个阅读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孩子们,这叫整体地读,明白吗?

【赏析: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炫目的课件演示,一开篇,就直接告知文章写三个月亮,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完成课堂练习。这样以练导学,简洁了当,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习得整体阅读的方法。】

二、抓结构,巧引读,渐入意境

师:有了整体地读,我们可以细致入微地读。谁找到了江中月?

(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看,这就是文中出现的江中月。(课件出示以“江中月”景色为背景的整段话)请大家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这段江中月,读出你对这一段文字的感觉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你对这一段的感觉来。

(一生读文)

师:读得真好,月亮是安详的,他的朗读就像月亮一样安详。

师: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那艘江轮的甲板上,面对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置身其间,请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明亮、皎洁、柔和、宁静)

师:孩子们,面对这么一片江天月色,有人感受到的是宁静,有人感受到的是柔和,有人感受到的是皎洁。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觉。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走进这一片江中月。

(生配乐齐读)

【赏析:紧扣“感受”,引导朗读,“导”的方向十分明确,读的目标也就显得集中。让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体验,进而点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觉”,巧妙地为体会“千江有水千江月”多元阅读方法作了铺垫。】

师:多么安详的月光,多么清幽的月色,多么宁静的月夜!孩子们,这就是作家笔下的江中月。既然是江中月,它一定跟江有关。请大家在这段文字中找一找,出现了哪些带江的词语。找到一个框出一个。

(生找、框,一生讲自己所找的词语:长江、江面、江水、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课件显示)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怎么读呢?带江的词老师读,其余的文字你们来读。咱们配合着通过读,来体会江和月的关系。

(师生互读,然后互换角色再合作朗读)

师:孩子们,你们看,此时此刻,月和江之间可以分开吗?(生:不能)此时此刻,江和月可以分开吗?(生:不能)是的,此时此刻,月亮、月光和月色早已经融入了(生读长江里),早已经融入了……(师指课件中圈红的字,学生逐一续读)这样的月,我们才把它叫做江中月。

师:孩子们,其实你完全可以想象到,在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月亮照亮的一定不止是一条江、也许是两条,也许是百条,也许是千条和万条。孩子们,你们看,月亮出来了,月光和月色融入了(生读:长江里)如果长江是指一条长长的江,月光已融入了(生:江面)……(生根据师的板书续读)这就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一片江天月色,来好好感受这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美好境界。(师生再读第一段)

【赏析:“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从查找“带江的词语”入手,就抓住段落结构之支架,也就抓住了文本之思路。因为此时的江与月已经浑然一体,不可分离。抓住“带江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引读,师生合作,角色互换,让学生在反复回旋的读、悟之中,品味文本优美精练的语言,逐渐进入江月一色、清幽旷远的意境。这样学生对江和月的密切关系就有了形象而深刻的体会。再从“一江月”联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使学生思维的视野,更为广阔,同时,又在体会“千江有水千江月”阅读方法方面打下了基础。】

三、抓“诗眼”,细品读,感悟心境

师:这真是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好一轮清幽旷远的——(生:江中月!)谁找到了诗中月?(生读诗句,课件出示文中的六个诗句)

师:咱们一起来读这六句诗中月,边读边体会。在这几句诗中都嵌着一个“月”字,然而,当你仔细体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诗人望月的心情和感受是不一样。(师生互读)

师:请在每一句诗中找出一个动词,圈出来,请你借助这个动词来体会诗人望月时的心情和感受!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你找到的是哪个动词?

生:我找到的是呼。

师:他找到的是呼,呼喊的呼,直呼其名的呼。作者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直呼月亮(生:白玉盘),大声地呼(生:白玉盘)。对着夜空呼(生:白玉盘),是嚷嚷的呼(生:白玉盘)。

师:不对啊!它不是叫月亮吗?你怎么叫它白玉盘啊!

生:月亮洁白无瑕!就像一块巨大的玉盘!(课件出示:呼月)

师:当你呼着白玉盘,呼着蓝天上白白圆圆的月亮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生(安详、平静、兴奋、高兴)

师:是的,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呼一呼白玉盘!小时不识月,

——生:呼作白玉盘。(重复练读)

(接着运用此种方法,学生分别找出第二句的“问”,第三句“疑”,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不同的心境,进而反复朗读体会)

走月亮课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100―01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佳作。《月下独酌》全诗十四句,篇幅不长,却饱含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通篇出场人物仅李白一人,却通过独白方式,在心灵深处掀起一层又一层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如何品读其间滋味,一睹诗仙风骨?尝试许久,笔者认为, “一字立骨”不失为走近诗酒世界、与月对舞的佳径。

一、以学生的兴奋点为切入,开门说“独”

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循循善诱,从而四两拨千斤,以巧制胜,为整堂课奠定基调。《月下独酌》诗眼在“独”,在未走进文本前,师生交流:你有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你用什么办法赶走孤独感?那时那地那事的情感碰撞激起学生共鸣后,教师亮出余光中对李白诗歌“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半个盛唐”的评价,顺势引入以“酒、唱、舞”驱走孤独的一代诗仙李白。

二、以教师的擅长点为切入,卓尔“独”行

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我们期盼的有效课堂、快乐课堂。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取己之长,灵活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法,灵活联系社会实践施教,做到以“活”激趣,方能使学生“乐学”语文。当前,媒体时代赋予我们庞大的信息量和话语权,语文教师可以借媒体激活课堂,用特长和谐课堂,真正让语文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使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月下独酌》“清冷高悠”的意境,让后来人很难用语言来陈述,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选取适当的音乐和画面来创设情境,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或采用自己最为擅长的“绝活”、“独活”,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走近“诗仙”龋龋独行的背影,为更深入地理解情感做好铺垫。

三、以文本的疑难点为切入,“独”统全篇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月下酌》字面意思并不难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时,采用反复诵读的形式,并不难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关键在于要紧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展开有效对话,真正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我们可以适时给学生布置任务:“月下独酌”中哪个字最能传达诗人的心情?诗中的哪些词句能扣合题目中的“独”字?诗人有没有排遣孤独感?排遣结果如何?诗中的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的“乐”?如此步步为营,阶阶高进,以“独”字为主线设计系列问题,设疑――解疑――质疑――解惑,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文本解读的能力。

四、以思维的敏感点为切入,超然“独”立

《新课程标准》的立足点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前后,应该实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预设中,揣摩学生可能进行的思维活动,根据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抓住敏感点,适时启发、提示和讨论,从而实现对课堂学习的真正引领。《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独而不独;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最后与月光和身影结游,并相约仙境重见,表现出从 孤独到不孤独,再到孤独的复杂感情,需要有跳跃式的思维,敏感的内心,方可体味其中滋味。学生循着这条线走进去,与之心灵相通,便能理解诗人“快乐并孤独着,孤独并快乐着”的豪放飘逸诗风。设若只有快乐,难免显得轻飘;设若只有孤独,难免显得凝重。这就是孤独的李白,在孤独时写下的月亮佳作。由此,诗仙风骨跃然纸上。

走月亮课文篇8

努力篇之学画画

暑假到了,爸爸给我报了绘画学习班,说真的,我还真是不情愿,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讲起了大道理:什么画画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啦,还可以静心养性啦……

哎!我经不起爸爸这样的折腾,那我就试试看吧。

第二天,我便带上了绘画用具和妹妹一起去了一家学校,那所学校是专门培养特长生的,里面脏兮兮的,没有桌椅,没有风扇,条件差极了!看到这些,我更加丧气了,真想转头就走。可是一想到爸爸语重心长的话语,便走进了教室,问了一声老师好,便便找了个角落坐下来,开始了我的雪花生涯。

我学的是素描,老师给我们讲了平面透视和成角透视,接着给我们示范画了一张,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我感觉良好,便开始画起来,画好后与老师的一比较,相差太远了!唉!没办法,只好重新画吧!这次我认真的看着老师是怎样勾勒的,怎样才能把线条打得又匀又美,不久,我的新作出炉了,我拿着画来到老师面前,老师满意的笑了,我也笑了。爸爸看了我的画,爸爸也很高兴,给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真没想到,绘画竟然和数学有很大的联系,那我还是再努力吧!

苦恼篇之近视眼

一提到我的视力,那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在小学时,我很羡慕那些戴眼镜的同学,感觉他们是那样的帅气。于是我经常戴同学的眼镜,并为此特别开心。还时常向别人“炫耀”,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看黑板也有些模糊了,学习起来很吃力。升了初中,我的实力明显下降,竟然也配上了眼镜,并且度数越来越大,我很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做。

暑假里,我经常去书店看书,天天戴着那沉甸甸的眼镜,累得我头晕脑胀。最可笑的是,有一次我没戴眼镜去楼下送垃圾,竟然把垃圾放到了垃圾箱外边,被一位小姑娘看见了,说:“姐姐,你真不文明,乱丢垃圾”。我顿时不知所错,明明我放进了垃圾箱了,唉!都是那近视眼把我给害苦了!我便连忙又捡起垃圾袋放进了垃圾箱,便灰溜溜的回了家。唉,近视眼实在令我苦恼!

快乐篇之爱上读书

以前的我并不喜欢读书,直到今年表哥来到我家之后,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我的喜好。使我爱上了看课外书。

我的学习一直不稳定,知识面狭窄。表哥知道了我的学习情况后,跟我讲了许多道理,讲了多读书的好处,听着听着,我觉得是啊,表哥的话真的好有道理好有道理。于是我捧起了我以前一向不喜欢的课外书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不由觉得看课外书倒也挺有味道的,渐渐地渐渐地,我就被书里那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了,渐渐地渐渐地也就开始喜欢上了看课外书。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自清散文精选》等5本课外书。我最想读《格列佛游记》,恰好我又买了小学版的,上面配有插图,更生动了许多。我便一口气看完,且颇有感触。加之老师暑期布置了“与经典通行,与圣经为友”的读书活动,更激起了我读书的兴趣,就试着读一些名着。如《简爱》,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爱》这本书的作者是勃朗特(18161855),是一位英国女作家,是19世纪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关心女性自身命运,具有浓厚的抒彩。从而使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作品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另外,我还读了其他一些书籍,如《围墙》,《老人与海》等。现在,在我的课余生活里,看课外书成了我的第一爱好。因为,看课外书不只丰厚了我的课外生活,更让我从中享受到了看书的乐趣,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尝到了看课外书带来的甜头。我爱看课外书。

它既充实了我的课外生活,又让我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觉得收获甚大。

抒情篇之赏月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做完一些作业后,便下楼去跟朋友姐姐玩了。

我和姐姐坐在草地上聊着天,突然,姐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边,我回头一看,哇!好美的月亮!这月亮可没圆盘那么圆,不过月光却十分明亮,映照着旁边的云月亮还在晕财力偷偷溜出来,逃到了另一块云彩里,月亮上还有一些黑影儿,不过我知道,那不会是嫦娥,也不是玉兔;不会是吴刚,也不是桂树,那不过是一些嶙峋小山。过了一会儿,乌云少了一点儿,月亮靠着那微不足道的亮光,继续照着四周,虽然月光不是特别亮,但它发出的光是那么柔和,那种柔和的光,使我们忘记了说话,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望着月亮。我不禁对月光肃然起敬,她默默无闻,总是在黑夜中照亮人们前行的路,为人们驱走黑暗,引向光明前程。生活中何尝不是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人呢?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总是为别人着想,尽管这会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

我望着悬在空中的月亮和照在地上的月光,沉思着……

娱乐篇之扎花

在七夕情人节前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去逛街,顺便来到同学家的花店。我看见她和妈妈正在忙碌个不停,原来是在准备花呀。我们也正好闲着没事干,娱乐一下也不错,于是就过去帮忙。同学先教我们怎样用包装纸扎花。这个对我来说有点儿困难,因为我扎得总是不尽如人意。唉,没办法,我只能把功夫用在花上面。我先把花展开,这个非常简单,只需要撕去边上的几片花瓣,再朝花中间使劲吹口气就行了。然后,我用一个工具来帮忙去掉花上面的叶子和刺,虽然这有点儿费劲,不过我还是努力去做。弄得我满身是水,很狼狈。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胳膊腰又酸又痛,有时还会被刺伤,但当我看到一对对情人拿走我亲手做的花束,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送给他们的是甜蜜,送给他们的是幸福!

走月亮课文篇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望月》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的作品,文章角度独特,构思新颖,通过描写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提问题的月下交谈,表现了小外甥聪慧好学、爱幻想的特点,抒发了热爱月下美景的思想感情。描写美景,创设情境,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描写形象,童趣盎然,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二;扣题引诗,扩大容量,是本文写作特色之三。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过,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细细体会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也非容易的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对文本材料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展,综合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在欣赏、朗读、想象、吟诵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与月色融为一体,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体验散文视角下美好的月夜意境,创生出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郾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自然段。

2?郾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郾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诗韵,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郾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诵一诵,一人一句。

2?郾揭题,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领会词义

1?郾明确自学要求。

(1)完成“三读”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理解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弄懂关键词语。

2?郾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理解部分词义:

清辉(qīnɡ huī):多指月亮发出的淡雅清纯的光辉。

剪影(jiǎn yǐnɡ):本义是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也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凝望(nínɡ wànɡ):注目远望。

清幽旷远(qīnɡ yōu kuànɡ yuǎn):四个字表达清亮、僻静、宽阔、久远四层意思,十分凝练,概括地写出诗句所表现的气氛。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绘声绘色(huì shēnɡ huì sè):绘,指描绘。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

云絮(yún xù):一条一条的云朵,像絮片一样。形容云很轻、很淡,像轻轻的面纱。

封锁(fēnɡ suǒ):(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

3?郾存疑,随堂待解。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脉络

1?郾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月亮?除了写月亮外,还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郾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逻辑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亮美景。

第二段(第3~20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共同赏月时的愉快交谈。

第三段(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

(其中第2逻辑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3~13自然段与第14~20自然段两个部分,这样全文也可以分为4个逻辑段。)

四、描字、临字、抄词

镀 喻 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走进“江中月”

1?郾在“我”的眼中,月夜的江上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江中月”)

2?郾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江上美景,在乐声中,范读第1段。

3?郾指名朗读。

4?郾领会第2自然段四句话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月亮出来——江面和江两岸的景色——概括)

5?郾再次读文,联系下列词语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面:

(1)月亮 吐洒 清浑

(2)月亮 洒落 长江

(江面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两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3)月光 镀 银色花边

6?郾再次读文,按照上述顺序,练习口头描述月夜江上景色并听写。

三、吟诵“诗中月”

过渡:正当“我”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仔细阅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在共同赏月的过程中谈了些什么?

1?郾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我”和小外甥比赛背诗?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

2?郾分一分,他们“我一句你一句”对背了几次?同桌分角色朗读。

3?郾想一想,从“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中,你们体会到小外甥有什么特点?(机灵、聪明,平日里好学才会有积累。)

4?郾多媒体投示情境,师生合作对背。

5?郾引导:是呀,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诗中月。只有这些诗词里有月亮吗?省略号表示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板书“诗中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扩大阅读积累。)

6?郾学生交流课前的诗词准备,分组对背。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还问“我”月亮像什么。

7?郾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为什么?请画出相关语句并细细地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外甥爱幻想,想象力丰富。)

8?郾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畅想“心中月”

过渡: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板书“心中月”。欣赏投示配乐月色图,激起美好回忆。)

1?郾你可以静静地想一想,也可以动笔写一写,画一画。

2?郾学生交流。

3?郾小外甥爱幻想的特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此时“我”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4?郾“我”在甲板上会展开怎样的幻想呢?

五、激情总结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与画面中,再一次领略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走月亮课文篇10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说的主要内容;

2.

知道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以及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

3.

反复朗读第九自然段,想象描写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4.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并运用。

课前听贝多芬的音乐,舒缓的一首,激昂的一首,分别让学生说感受。

这两首曲子都是贝多芬创作的,你们对贝多芬了解哪些?

一、导入

课件出示:介绍贝多芬,音乐家,生平关键事件人物命运(第1张)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贝多芬的资料,提取重要信息,说说你对贝多芬的了解。

课件出示提取信息方法的思维导图(第2张)

师总结:

预设1:学生能找到的情况下,你看我们刚才就是用这样归纳概括的方法提取信息的。

预设2:学生找不到的情况下。同学们,我们可以用这样归纳概括的方法提取信息。

二、

初读感知

板块一:

师:播放音乐,出示课题(第3张)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贝多芬的《月光曲》走进第22课《月光曲》。看老师板书课题,读题(关音乐)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请大家打开课本101页,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这个传说讲了个怎样的故事?(第4张)

学生交流汇报,师根据情况拎出线索

走近(听)(第一步)---

走进(弹)(第二步)---

又弹一曲

(第三步)(第5张)

板块二:

师:课件出示:贝多芬为什么走进茅屋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了一曲又弹一曲呢?请大家默读第2-8自然段,请勾画关键语句(第6张)

师:贝多芬为什么走进茅屋弹琴给盲姑娘听?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第7张)

学生汇报

师:谁来做这个小姑娘?我来给你找个哥哥。同学们认真听,思考你听出了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妹?

预设1:学生能说出来相机评价

预设2:学生说不出来,再读。

师:你读懂了,贝多芬也懂了,他曾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第8张)就是这样一对贫穷热爱音乐又相互体谅的兄妹感动了贝多芬,于是走进茅屋,弹奏了一曲。那他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呢?

预设1:

课件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第9张)

指导学生朗读:

师:什么是“纯熟”。(贴板书纯熟)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1:贝多芬技艺高超。

师:贝多芬的技艺如此高超,盲姑娘激动地说——

师: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竟然能听出是贝多芬在弹琴,他们心灵相通,这不就是(引导学生说出知音)贝多芬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三、

感受优美的乐曲

板块三:

师: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9自然段,思考兄妹俩听着贝多芬的音乐仿佛看到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第10张)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他好像面对着大海···········”(第11张)

师总结:他们看到了什么?月亮照耀下的大海

他们是真的看到了吗?不是

他们是怎样看到的?想象

原来他们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贴板书联想

想象)看到了月亮照耀下的大海。

师:请大家再次细细品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并用词语概括出来。同桌讨论

预设1:我看到了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

(课件出示先文字,再词语(第12张)

月亮刚刚升起(出图片)读得舒缓一些。请你美美地读一读,

第一组读

预设2:我看到了

(课件出示先文字,再词语(第13张)

月亮升高(出图片),气势逐渐增强(女生读)

预设3:我看到了

(课件出示先文字,再词语(第13张)

波涛汹涌(出图片),气势激昂(男生读)

师:聪明的你把这三幅画面联系起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三幅图(第14张)

(景物在变化的)

景物在变化说明什么?乐曲的旋律在变化说明什么?说明贝多芬的心情在变化。这时候你又读懂了怎样的贝多芬?

预设:他是一个善良的,技艺高超的,愿意为穷人弹奏乐曲的

师: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她的美?

周老师是从微波粼粼的画面感受出来的

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么美的词语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是哪些词语让画面动起了呢?

课件变红

师:这么美的画面咱们再来读一读。配乐朗读

师:这么美的文字我们要记在心间,能记住吗?

师:兄妹俩听到这么美妙的《月光曲》,他们好像面对着大海,当你听到这首曲子时也一定会有丰富想象,你好像面对着哪里?请大家聆听这首《月光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美妙的文字流淌在你的笔尖,拿出课文纸写下你的想象

课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