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十篇

时间:2023-04-06 23:56:36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1

从小就喜欢做梦的自己,总是喜欢仰望星空,在黑夜里看着天上的星星与皎洁的月亮,在憧憬着自己有一个精彩的未来,但是夜路总是很危险的,走夜路时总是担心会被脚下的障碍所绊倒,总是会担心会被摔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却浑然不知未来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可以将他们寓意为“寻找理想”和“实现目标”二者并会造成矛盾,仰望星空可以是抬头寻找一个奋斗目标,寻找一个人生理想,脚踏实地是为了实现理想,是为了目标而奋斗,更是朝着那个方向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稳健向前行,仰望星空必不可少,脚踏实地也不可缺,有目标不行动只会好高骛远,有行动没有目标只会浑浑噩噩。

自古到今都说“英雄出少年”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在年华正茂的时候没有给自己一次仰望星空的机会,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他将何来的脚踏实地?一个人懂得珍惜时间、懂的追求理想的人、懂得为自己而奋斗的人’永远都会为自己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永远都会有一番作为。作为一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为自己鼓起一份仰望星空的勇气,在群星密布的星空中总会有意可为自己而闪烁的星星,万千个理想中总有一个是自己的理想,万千条路中总有一条是属于自己走得。

我永远不会忘的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陈蕃“卧薪尝胆,十年雪耻”的勾践,以及那“子子孙孙无穷尽,誓要铲平群山”的愚公,历史一次次证明了我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艰苦奋斗、终成大业的精神。哪一次不是在理想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对于现在我们这时的学生们,总是拥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的我们太喜欢仰望星空了,却忘记了脚踏实地,忘记了真真切切的去付出、去践行、去体会,更不去理会老师及家长的种种观点,他们也是切身经验中吸取的教训,他们同样经历过憧憬、冲动的青春岁月,他们深刻认识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拥有自己的梦想,而是如何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并坚持脚踏实地的走下去,不停的追求和进取。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2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睁开眼睛,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一些人,没有“肚子”的问题,因而有空闲去关注“心灵”的问题,但是此时此刻,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因为温饱的问题还不知理想为何物,他们为物质而屈从,他们没有追求自己意愿的权利。现在依旧有为解决温饱而颠沛流离的父母,有渴望知识却求学无门的孩童,有年迈却无法享受天伦之乐的孤寡老人。贫富差异过大依旧是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大多数社会财富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贫乏的资源无法顾及到所有人。这些问题,是否因为我们没有遭遇就选择视而不见?不,绝不是。越在日益冷漠逐利的社会氛围中,就越需要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只有越多人能脚踏实地的关注当今社会状况,才更有可能去改变它。对于这样的现状,无论处于哪个种族哪个国度哪个阶层,都有责任去同情和改变。

我们需要坚硬理智的物质追求,但同时也需要给人以温暖希望的理想信念。黑格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仰望星空,同样不可或缺。小而言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科技的进步,往往能成为催化剂,才能带来这个世界方方面面的发展,它带来的是社会根本上的真正变革。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有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在意识形态上促使人类意识的提高。大而言之,着眼于未来的科学精神,探索未知领域,是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审视自我,带给人全新的技术,挑战以及坚持不懈乐观进取地解决问题的精神。这种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意义所在。科学探索能促进人类意识上的进步。

人文和科学,我们需要兼顾。那么能否兼顾呢?这两者是否注定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我想,当然可以兼顾。用马克思的观点看,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而科学和人文两者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意识上升,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人文情怀,人文对于现实的关注有利于改变现状,有利于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提高,投身于科学事业。我相信,科学和人文两者需要兼顾,也可以兼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

而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在这两者之间的抉择我认为往往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还记得当初神九上天,天宫一号对接,凡有航天盛事,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共襄盛举,而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越来越多指责国家“还有孩子吃不上饭发什么火箭”的言论层出不穷,这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对于探索太空,国家财富调配的不解。浅层次来剖析,这种将两者混为一谈,是科学素养的缺失,一些人不理解科学对于社会的意义,才造成如此目光短浅的看法。而深层次来看,从这一现象中甚至可以窥见社会价值观的异化。由于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阶级产生,社会分工改变,人们越来越依赖机器,导致出现异化现象。社会竞争愈加激烈,这也导致人越来越功利,只关心眼前的利益,而缺乏发展的观点和对于未来的计划。越来越多现实主义者,以“务实”为借口片面的追逐利益,我认为这不算是脚踏实地的行为,而恰恰反映了“仰望星空”这种情怀的缺失。正如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未来。社会同样需要理想主义者。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3

关键词:文章;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09-01

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文课不能强化外在能力技巧的操练,而丢弃内在的文化熏陶与生命情感的滋养哺育。否则,失去放飞心灵的生命欢歌和享受课堂文化的精神熔铸,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生命的化妆》中,林清玄借化妆师之口,通过化妆的四种境界――最高明的、次级的、拙劣的、最坏的,引发至文章境界:“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文课不能强化外在能力技巧的操练,而丢弃内在的文化熏陶与生命情感的滋养哺育。否则,失去放飞心灵的生命欢歌和享受课堂文化的精神熔铸,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夯实了文化的底子,才能厚积薄发。作为重要的积累手段,阅读时要注重积累精神资源――表达的范式、品味的经验、情感的体验。要出乎其外,将习得的知识内化,通过自我积累与自我建构,打好“精神的基石”,获得能力的迁移。

有效的阅读,不仅是接受吸收,更是创造。我们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依托文本,走进作家塑造的世界,重温高端体验的同时,进行系列作文训练,以期仰望作文高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学生感动于文中史铁生与他母亲的亲情,感动于史铁生顽强的精神的同时,我呈现史铁生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史铁生,从中寻求到一些精神上的力量,寻求到一个精神上的支柱。因为,史铁生和他的作品是最真实、最鲜活、最典型、最常用、最感人至深的素材。在2010年,这位“让历史铁一样生着”的“生命的舞者”――史铁生离开人世之时,学生们纷纷成文――《人,在追求中闪光》、《点燃生命之灯》、《读有感》、《订做一副翅膀》、《感谢生活》、《坚持,我的选择》、《守住灵魂》、《守望生命》、《站在文学的入口》、《聆听生命的弦歌》、《绽放》……从思想的引领者、人生的智者、生命的舞者、生活的强者等方面来深深怀念这位浇灌着我们心灵之花的文学大师。

《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为我们精选了诸多名篇,可以丰富我们情感世界,提高我们文学修养。学习孟郊的《游子吟》,要求学生根据“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细腻心理描写,想象母亲心底涌动出的难以诉说的情愫。学习张籍《秋思》,分析作者如何借助寄家书时“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刻画,真切地描绘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进行这方面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叙事变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4

我们身边都会有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人,所谓仰望星空就是指给自己定了目标,并且每天只知道幻想,幻想自己的目标是有多么的美好,实现了就有多么的幸福,有多么的快乐,但是却只会仰望,只会坐以待毙去幻想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这些人被称为仰望星空的人,但是有一些人脚踏实地,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去奋斗,每天落实需要做的工作,去干实事,用自己行为来创造。

仰望星空其实是从本质上来讲是好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是没有动力的,当一个人没有动力,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在做一件事你觉得倦怠和彷徨的时候,想要自己的目标是多么的美好,就会有这样的动力去继续做下去,仰望星空可能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有动力的很重要的一步,但是如果只是仰望星空,那将一事无成。就好比一个学生想要得到好的分数,成为班里的好学生,考到好的学校,但是他每天只知道幻想作业还是不按时完成,上课的时候还是总是走神跟同学说话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写作业,那么它真的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吗?成为好学生这件事情,只不过是他的幻想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脚踏实地其实才是最靠谱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脚踏实地的人,因为会幻想的人太多了会幻想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也是很简单的,但是脚踏实地真正去做的人又有多少呢?能干实事并且坚持到底的人是难得的,他们都是坚持不懈的,他们有着刚毅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能为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进,努力拼搏,努力的去得到它。如果一个人想要拿到好的名次参加唱歌比赛,那么他就需要在台下的时候好好的练习,而不是只是去听,而不是只是去幻想获奖的场景,这些显然对自己的成功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好好的定一下计划,并且每天都为自己的目标做上一些事情,这样每天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长此以往这样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干实事,要用实践完成自己的目的。

每个人都要学会仰望星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5

1、出自2010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在北大图书馆与学生座谈时。

2、2010年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在北大看望大学生时,在北大学生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展室,当温总理缓步走进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大家都在想着应该给温总理写点什么,这时,学生书画社社长、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想到了温总理那首著名的诗歌《仰望星空》,随即为温总理书写了“仰望星空”四个大字;温总理看完大学生的书法作品后,微笑着说:我和上四个字,于是挥毫写下“脚踏实地”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来源:文章屋网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6

“晓勇,你的梦想是什么?”老师和蔼地问他。

他很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老师鼓励他说:“没事,每个人理想都不同,老师相信你的梦想一定很美好。”晓勇这才吐露心声:“老师,我――没有理想。”老师吃了一惊:“怎么会没有理想?怎么可以这样?”

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竟然会没有理想?当这句话从他的口中说出,着实让同学们和老师感到惊讶。老师决定把事情搞清楚,专程到晓勇家里做了一次家访。

晓勇的家里很残破,是临时租住的房子,里面的家具都是晓勇的亲戚们赠送的。晓勇的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整个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晓勇父亲的身上。他打了两份工,白天在建筑工地干体力活,隔天晚上还要去酒店当传菜员。即使这样,家庭生活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晓勇从小就懂事,有空就帮父亲料理家务。当然,他没有放松学习,常常学习到深夜。

晓勇的父亲喃喃地说:“其实是我这么教育孩子的。理想这东西有时候太空洞,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肯定会耽误自己。与其这样,还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晓勇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我对他说只要学习好,以后会有你想要的生活。就像我,以前也曾想当科学家,现在还不是做了打工者?不过,我却很满足,因为可以凭借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工作没有高低之分,理想也没有好坏之别,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时常思考着一个问题: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还应该活到怎样的高度。我就常常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来激励自我。我们应该具有卓越的理想。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告诫人们:“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作为树德中学的师生,理应成为具有思想的知识分子,我们应坚守“为生存而学习,为工作而学习,为人生价值而学习,为民族而学习”的内心境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时常从心底迸发出“我从教,我崇高;我从教,我勤奋;我从教,我精心;我从教,我快乐”的真挚情感,我期待同学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把平凡的事业演奏出精彩的乐章,这时,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慰藉,也将会品味到无穷的人生幸福与快乐。

我们还应具有深层的人性与关爱的情怀。有人观察到,一个18个月大的幼儿听到另一婴儿哇哇大哭时,会马上去给他手上塞一片饼干。当这样做无济于事时,这个幼儿也跟着哭起来,并且用自己的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头部,最后把自己的妈妈找来,拉起妈妈的手把它放在这个婴儿的额头上。这种人性之美启示我们,人的生活应该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感受到人与人交往中的高雅与美感,让心底流淌着人世间的温情与甜蜜。我作为教师,总是警醒自我,应用教师的关爱甚至是眼里含着泪水去呵护学生,我渴望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

我们更应在读书与静思中获得人类的思想与人生的价值。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愿“读书只为稻粱谋”,我喜欢坚持“车上、枕上、厕上”的学习精神,我很崇拜马克思、康德、黑格尔的学习品格,就拿黑格尔来说吧,据说有一次黑格尔思考问题在同一个地方站了一天一夜;还有一次,黑格尔一面沉思一面散步,天下雨了,他的一只鞋陷在烂泥里,他也没有注意到,只穿着一只袜子,继续往前走。做学问就需要迷恋与静思,只有全身心地卷入思考中,酷似中国佛门中的悟“禅”,我们的学识才会得到足够的长进,这时,思想会获得顿悟,灵魂会获得升华。作为教师,我也十分忧虑,“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国民人均阅读量仅有0.7册,韩国11册,日本40册,美国60册,犹太人75册,俄罗斯每20人便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我们中华民族的阅读多么贫瘠,我们必须从阅读中丰富并深化我们的精神世界。我期待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收获思想启迪,努力成为深邃与睿智的思想者,为我们的民族增添智慧与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每当我品读现代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树德学子罗荣渠先生《现代化新论》扉页《罗荣渠自述》话语:“我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代是在中国的名牌学校里学习的,初中在成都县中,高中在成都树德中学,都是第一流的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特别在文史方面给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为树德学子的骄人业绩而由衷自豪。同学们,我们如果要燃烧激情,成就梦想,就要“植根于心,见于言辞和行动”“敏于行而讷于言”,珍惜光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那样才会放飞梦想。祝同学们人生越来越美好,祝老师们身心健康与快乐。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树德中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8

中国***奋斗史上的第一个三十年,完成了很多空前伟大的事业,彻底**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这一个阶段的***员们在坚信****理论的同时,用生命与鲜血诠释了对理想的热爱。

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名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提出了使中国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新任务,开始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它带领人民对私有经济进行改造,大规模地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但是,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误,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中国***奋斗史上的第二个三十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中国***也逐渐走向成熟,为此后一系列划时代意义政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石。

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提出了新时期的新任务,那就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现代化建设上。中国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国的面貌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第三个三十年,中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新时代。现在,中国***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执政理念,在近几年又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如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这些新的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的进一步成熟。讲科学发展观,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方面的主张其实都是中国***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理论在现在的一个体现,中国***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比过去加深了,把执政理念能够更贴近百姓,更贴近社会实际。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9

纲领,一个政党根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它体现了党的性质,是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的准则,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面旗帜。

在这面旗帜的领导下,我们走过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如今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上,未来,我们还将下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不断走向****时期。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那是我们理想的王国,几代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今,在前人的路上我们继续行走着,努力着,追求着。为实现远大的理想,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最低纲领,脚踏实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理想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只有经过现实的考验,才能说明其意义。同样,只有经过考验的政党,才能被人们所信任。经过历史的证明,中国***带领我们走出历史残酷的阴霾,如今又取得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足以支撑我们不断追随,继续向前。

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会出现很多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民族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回望历史我们所走过的艰辛,和今天在党的带领下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内心坚定,决不气馁,同时,会对中国***,对这个我们所爱的国家给予更多的信心,时间和耐心。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如我们每一个人是一棵小树的话,每一个棵都笜壮成长,不久后,就会看见一片茂密的森林。

怀揣自己的个人理想,不忘国家的历史使命,践行在学习和工作上每一个细节,从身边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不做“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的空想者,做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者,去实现理想,去承担责任,去完成使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篇10

高考作文的命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高考作文的命题遵循着怎样的规律?高考作文的命题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趋势?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备考高考作文,也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上更为准确和透彻地审题立意。本期栏目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三位名师,他们将围绕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三位名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看法。读者朋友们可以比较阅读,细心体会,从而实现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宏观把握。

NO.1

兰瑞平(特级教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道命题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北京高考作文题从2002年独立命题以来的足迹:“规则”(2002)、“转折”(2003)、“包容”(2004)、“说安”(2005)、“北京的符号”(2006)、 “细雨闲花”(2007)、“广口瓶装石、沙、水”(2008)、“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这些题目中,佳题不少,如 “包容”“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无不各有亮点,引领广大师生贴近时代,思考生活;而不仅仅单纯追求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之类。

笔者认为,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自北京市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所拟命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共鸣感召力,且富有高考选拔性含金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它甚至具有里程碑和跨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个题目,足以引发任何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但凡把“仰望星空”这个词语存神凝思的人,都会把人生信念、理想追求、未来幸福等思维中深层次的价值理念立即唤醒,并将其在“仰望”这一积极向上的张力无穷的动作中展开翅膀,飞向辽阔的星空,飞翔于广袤的苍穹,与灿烂星空中的天籁和万物融为一体,尽情享受宇宙的过去与未来的美妙,从而使人达到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它富含的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而“脚踏实地”这一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在它之前的那个“与”字的提挈之下,却令人们在神清气爽思绪万千与壮志飞腾之中,时时关注“大地”,时时留心“实地”,时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远大抱负、崇高追求与现实生活,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也就成为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抑或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的空谈,达不到目地不说,还会作茧自缚,痛苦不堪。也正是“脚踏实地”一词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现实,掂量准自己的分量,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准前进的方向,确定准行动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点一点地收获,一天一天地成长。这也就是它强烈共鸣的感召力作用之所在。

考生作为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特定思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一富有选拔功能的命题,即能检验出每个考生关乎人生理想的温度和高度,又能验证到每个考生将如何立足现实,践行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的思维轨迹的厚度和力度,且孰优孰劣,当溢于言表之中,一经阅读判卷,必能定夺。而这样鲜明突出的检验性,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具有高考选拔含金量之所在。

以关系型复合式崭新命题形式出现的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既要重视理想追求“仰望”品质,又要具有务实求真、脚踏实地的人格精神,及其突出的选拔品质,打造了北京市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块里程碑,开创了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新局面。

NO.2

白亚芳:沉稳大气中依旧限制过多的命题

孤陋寡闻的我,初闻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感觉并不难写。第一反应是,人应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追寻。上课后,我把这个题目立刻告诉给学生,马上有学生脱口而出说,这是温总理说过的话。回到办公室我赶快在网上搜,才知道温总理的确写过一首诗歌《仰望星空》,而温总理到北大视察,有学生写了书法作品“仰望星空”欢迎他,温总理马上回赠他“脚踏实地”书法作品。

但无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何渊源,我想最终我们还得回归文题本身。笔者以为今年这个题目比较沉稳大气。

人生本来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就应该确定下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的经历,曾经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屡屡震撼了炎黄子孙的内心,励志的故事也是学校以及家长们教育学生们最永恒的题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普遍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求自己的方向,的确经常需要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精神上的动力,给自己以激励。作为高考题,确实需要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而这个题目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有些同学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却不知该如何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在平时的学习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与奋斗的轨迹,而不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的高楼应该用脚踏实地来给自己挖出最坚实最稳固的地基。这个题目确实可以点醒莘莘学子,人生之路上脚踏实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初审题,星空的含义一般会让学生想到人生的理想,但如果细细分析,《星空》的意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从温总理的诗歌《仰望星空》就能够看出,温总理将仰望星空理解为追求真理、正义、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大国总理的大情怀尽情流露笔端。

但根据在自己班里对学生的调查,笔者认为这道作文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题目易使学生感到思维受限。

笔者所教的一个班级,41位同学全都将仰望星空理解为确立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学生们也认为这篇文章留给自己的思维空间太过狭小。

二、作文难以分出不同的立意层次。

与往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还有一个弱点,就是难以考出考生的不同立意层次来。高考作文题目是否应该考出不同层次的立意来,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比如2005年北京的作文题“说安”,学生作文立意的分层十分清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安定”“说安全”,一道题目,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的深度、广度清晰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很能放得开的。笔者认为,这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好的作文题目。三、题材略显陈旧,学生自认不会得到高分。

笔者所教班级的一些同学认为,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材太陈旧,从小到大老师总让谈理想,高考依旧在谈理想,因此自己的写作热情不高涨。

另外,班里的一些同学认为某些学校写过同题作文,这些写过同题作文的考生在考场上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更丰富新颖的材料、更高远的立意来应对这道作文题目,这对别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班里的一些同学还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和社会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也认为此话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