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味范文

时间:2023-03-29 19:3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种美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种美味

篇1

现代社会的弊病早已不限于某种物质需要的未能满足,更多的是显示出全方位的人性大需求多方面相联系的不满足。正如1975年席勒以诗人的敏锐和哲人的深邃表达出人的内在生命的冲突与和不和谐的忧虑。即使是经济落后地区,究其原因,也是综合性的涉及人的因素,而不仅仅中介表面显示的物质因素。而一提及到人的因素,人的情感状态,人的趣味情趣,人的心理结构,人的观念意识,当然更有人的某种物质生存状况,人的期盼与憧憬,都将进入现代美育思考的视野。而人如何成为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作为趣味教育的美育在今天便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一、“趣味教育”与“趣味”

梁启超说:“趣味教育”这个名词早在欧美通行,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无意义。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给学生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样教育的方式就跟着解决了。我国当代大美学家朱光潜也曾经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对“趣味”作了定义,他说,对于文学艺术佳妙之处的“了解和近好就是所谓‘趣味’。”因此,所谓“趣味”即审美鉴赏力,它具有感性的品格。在西方,“趣味”(德文Ceschmack,英文Taste)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审美鉴赏力。十七世纪西班牙作家和哲学家B.格拉西安就将趣味称为感性的趣味,这也是认为趣味具有感性品格。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讨论趣味的问题,认为趣味具有一种制造的功能,能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康德也提出,趣味就是判断力或鉴赏力。

“趣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其二则是指鉴赏力,即“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因此,“趣味”一方面具有感性的品格,它和人的情感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它又决不因此就是一种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东西,而是包含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具有精神属性。

二、趣味教育与美育

“趣味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性教育。那种患有“不感症”的人,就决不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人;那种感觉迟钝或粗俗的人,多半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因此,趣味的引导,也要从它的根基做起,即从感性做起。梁启超有一段话说得好:“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

其次:“趣味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趣味本是一种生理快感,但中国古人谈“味”已超越了饮食的味,可以提升到精神境界。最早的“乐”(音乐),是用“味”来形容听音乐的最高享受。“声亦无味”,将味从生理上的快感转化为精神层面。“君子以听音乐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康德指出,趣味便是感性判断,趣味判断。西方的趣味并不是感觉的,而是精神性的。

再次:趣味教育也是生命活力的教育。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袁宏道说:“趣者,生气也,灵机也。”作为普通教育一部分的美育,其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涌现的创造欲望的动力,高度灵敏和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和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创造活动的自发性正源于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它在本质上是非唤起性的,不能靠意识的控制或努力来达到,但在自由的审美表现中,深层的心理获得了自由表现的机会,为生命增加了活力。

最后:趣味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联。趣味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好的趣味能使人对生活产生幸福快乐的评价,反之,则使人对生活做出负面的评价。因此,趣味也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种因素。朱光潜说,趣味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和拓展生命的活力。”席勒也感到:“高雅的审美趣味,实际上是构成所有人类行为尊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见,在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大思想家那里,趣味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趣味的引导

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是一个没趣的人,也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令人乏味的人”,更没有一位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活活泼泼地成长,成为一个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可见,在青少年的美育中,趣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要去除“世俗化”。所谓“世俗化”是指,大众所欣赏的、感兴趣的都是尘世的、现世的东西,今天人们谈的多是明星的轶闻趣事,娱乐新闻,谈某个商场的开业,谈某种款式的衣服、谈某个品牌……,这种倾向在大众文化中甚至出现不可遏制的势头。大众文化在今天的崛起,虽然包含着进步的内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对价值、理想、传统等的消解几乎是致命性的。此时,人的趣味已经不只是浅薄和肤浅,而呈现出某种病变的征兆。因此,要及时地纠正这种世俗化的倾向性,引导青少年对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所敬畏,有强烈的精神文化审美所追求,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气质的培养、学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上。

2.去掉“感性化”。 “感性化”主要是指,人们的许多趣味明显地停留在生理的层面,它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满足,他们的欣赏水平明显地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层次上,人们需要的是松驰,是消遣,是刺激,是没心没肺的笑,是酒足饭饱式的满足,这种倾向甚至也浸入到精英文化之中。这种低级趣味实属可怕。由此,对青少年的趣味教育不仅要关心自己在尘世的快乐与幸福,更多地要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与理想世界。

3.防止 “畸趣”。时下出现了一种“畸趣”现象,主要特征是包装性、表演性与虚幻性,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切否定性的事物都视而不见,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精心营造出一个虚幻的美丽的世界。正如明星们不过是利用包装表演着他们从不曾有的美丽而已。只有防止“畸趣”,正确引导青少年高尚的趣味不,才能使他们直面人生、承受苦难的能力;把握现实、辨别真伪的能力;拥有的个性特征、独创精神与独立思想。

篇2

冷面不仅味道好,看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两篇番茄浮在荞麦面上,半个鸡蛋把它的色彩变得柔和,白芝麻散落其中,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冷面的做法我觉得很简单:先把荞麦放入装着塑料袋的碗里,再放上制作人已准备好的汤,最后放上半个鸡蛋,两片番茄,再撒上一点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做工很细致,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冷面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不是因为冷面是生的,而是因为在它做成后加些冰块才有“冷”之称。

吃冷面也十分有意思。冷面的荞麦融入口中,十分滑腻顺口,再喝一口汤,又凉又酸甜,让人赞不绝口。俗话有这么一句:“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依我看,冷面是:“吃了上顿想下顿”。在冷面馆的广告牌上,记述着它2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上半期,朝鲜曾天珍已将制作冷面的方法传到日本。据民间传说着这样一句话:“这一天吃面条,可以‘长命百岁’。”故冷面也称做“长寿面”……

篇3

“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并且有别于其他美学范畴形而上的概念思索,味又带有形而下的生理体验基础,其概念从原本的感官感受逐渐走向形而上的审美追求,演变成艺术领域的重要美学标准,艺术创作者对其精髓的掌握是决定其作品成败的关键,“味”同时也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最高品鉴追求。

一、“味”的生理感官起源

味的最早本质意义便是生理和感官的体验,《说文解字》这样说到:“味者,从口未声,滋味也。”说的就是单纯的味觉。在《左传》中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国语·郑语》中的 “本文由收集整理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其中“味一无果”是说只有一种味道便不成为美食。由此可见,最早的“味”便是指饮食之味,味觉之味。那么对于“味”从低级感官体验到高级审美体验的演化进程要最早追溯到先秦时代以“味”论乐,以“味”喻政,孔子《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是说孔子听了《韶》这个音乐,便忘记了肉的味道,意在说明孔子欣赏韶乐到了“坐忘”的境界。这便把“味”与美感特征明显的音乐联系起来,实则把“味”置于了审美领域的范围之内。《孟子·告子上》也提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是说人对于声、色、味也是有共同的喜恶标准的。但是真正把“味”引入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是《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从《左传》记载晏子所提出的“声亦如味”的观点及其影响看,实质上,“遗音”与“遗味”是一种共同的礼乐观念,而且其间包含着“‘遗音’就如‘遗味’一样”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所以后人(如陆机、刘勰等)直接用这种“遗味”说,来论述音乐和诗文等艺术的某种“美感”要求。[1]

二、“味”的审美流变过程

“味”在老子那里,便以一种道的形态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老子·三十五章》云:“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以及“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里的“味”已经完全上升到老子哲学思想的内核,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那么由此推断,“无为”便是“无味”,因为最高修行的“道”是无味,无形的,无味便是“道”的至高之味。

“味”作为一种真正审美标准的雏形在学术界的一致观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所熟知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文论家逐渐重视“味”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世说新语·轻邸》云:“孙长乐作王长史诔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这里的玄味中的“味”已经脱离低级的触觉形态,而上升为人物品藻的用语。对于“味”在画作这种艺术形态的引入则追溯到刘宋时的宗炳,他说道:“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而有灵趣。”这里的“味像”就是指体味,品味山水之像,“从游山水到画山水再到卧游画面之山水,从中体味山水灵趣之质,从而达到“应会感神,”“神理自得”的畅神效果,这是宗炳对“味”论的特殊贡献。”[2]

三、“韵味”之说的审美意蕴

沿用至今并广为人们所知的与“味”有关的概念便是“韵味”一词,对于“韵”字的考证大概的普范认识是大概始于东汉蔡邕《弹琴赋》:“繁弦即抑,雅韵乃扬”这是较早的关于韵字的记载,再进一步考证《广雅》:“韵,和也。”《玉篇校释》:“音和曰韵。”李善注《文选》卢子谅诗时道:“韵,德音之和也。”这是说乐器发出的和谐音律,嵇康《琴赋》中:“改韵易调,奇弄乃发”,都是在声律、音律中对“韵”的应用。由此看来,“韵”带有强烈形式感的特质,因此魏晋南北朝品评人物品藻时多用“韵”字来形容人的气质和风度,《晋书·王坦之传》载:“人之体韵,犹气之方圆。方圆不可错用,体韵岂可易处?”用“韵”对人物进行品行审美,也是“韵”进入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开端,谢赫的《古画品录》对画作进行评论的标准首推:“气韵”。真正打动人心的画作应该是一种“气韵生动”,气为虚,韵为和,那么气韵就是要达到气的和谐律动,是万种元气的调和出一种传神,绝妙的艺术味道。那么由此推断,“韵味”一词,从字面合成来看,是多种“味”的调和,“味”是一种内在审美体验,这里的“味”已经脱离味觉上的酸甜苦辣,上升到思维对艺术作品的高层次体悟,而“韵”更是一种内在审美形式的表现,“韵”和“味”互为条件,互为依托,两者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范温对韵有一段精彩论述:“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韵”就是要有深远无穷的“味”道。

篇4

关键词:味;味论;内涵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方法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大关心外在物质世界的构成形式,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凭借自己主观的感觉,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领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传统,既以人为出发点,也以人为终结点。”在儒家看来,人的现实存在就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不断的互动。人把客观对象人化(对自然界而言)或类化(对社会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开始人化,他的创造性本质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得到确证,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华。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味”论乐,一方面强调乐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体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生命意识。道家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让人由“内圣”达到“外王”。老子“味无味”的观点,将其中一个“味”作为品味、体味、玩味的动词形式使用,强调了味的主体性、主观性的一面,启示人去追求和体验一种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缚的、绝对自由的美感,同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沿着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据考证中国古代的礼制是始于饮食的。《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度,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饮食规范、仪式、制度。饮食与礼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不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时也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

味论的出现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美”字的训释中凝聚着以味为美思想。“美”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羊大则美。”这就是说,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根据许氏的说法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的感受性。”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中国人一直未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所谓“和”,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它既指味道的调和,又指声音的谐调。

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国语·晋语》:“人有甘言”。所谓“甘言”,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它虽然是个贬义词,然以“甘”说“言”,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谓同心之^所说的话,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更是以味来说“言”了。

春秋之后,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说文》:“牛马曰刍,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空器在厨,金银涂饰,其中无物益于饥,人不顾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读观有益,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人们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亦以耐人寻味为尚,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论诗文的是东晋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张平子碑》中说:“《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欤!”当时“昧”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

迨至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在他看来,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经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自然、单纯的文学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刘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学思想,并赋予“味”多重含义。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评“为情而造闻”的诗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厌”,从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而是“情”。而《明诗》篇称赞“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评价诗文的一项艺术标准,这是“味”的一重含义。在《体性》篇中,将司马相如的骄傲夸诞与扬雄的性情沉静相比较,批评长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赞扬“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味深”较“可味”意思更进一层。其《宗经》篇则提出根深叶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诗文“余味日新”,赋予了“味”另一重含义,就是文学艺术应有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使用“遗味”、“滋味”、“辞味”、“义味”、“风味”等多种概念,用词不同,自然含义各异。虽然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但从刘勰赋予“味”以审美体验、审美魅力、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多种含义,说明“味”所具有内涵的开始扩展,同时反映了齐梁时代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

几乎与刘勰同一时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钟嵘的理论则完全集中在“滋味说”,其理论是诗味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来,诗中的义理不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适使诗歌“寡昧”。钟嵘按照诗中蕴含滋味的深浅,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诗人的诗歌成就也不尽相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是钟嵘对“滋味”的内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见,钟嵘的“滋味”可分文、质两个层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钟嵘看来,五言诗之“有滋味”,因为这种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质是指风力,就内容而言。这里的诗歌内容已不是儒家文艺学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伦理内容,而是被春风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那样的情景所感荡,或充满凄怨的丰富感情生活的内容。钟嵘提出要“体被文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钟嵘批评“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昧”;“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殆同书钞”的事类体缺乏“自然英旨”;而“巧辨宫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体有伤诗之“真美”。“滋味”这一审美境界,是诗人在生活感受中通过直觉形态的灵感“直寻”获致的。由此可见。钟嵘对“味”的探求比起刘勰更深入文学的本质,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味”的内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

唐代司空图再一次的将“味”作为诗歌艺术的精髓,但司空图所说的“味”又不同于钟嵘的“滋味”,是一种“味外味”,一种更为内在,更加难以宣言和指称的“味”。他是这样说的:“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中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要知“味外味”需经过三个层次:首先,对某种具体的味的感知,恰如饮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样;第二层次是对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体悟,它超越各种味之上;最高一层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类诗化深沉的内在精神领域,主体心灵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即品味人生真谛,领悟自然的奥秘,乃至用整个心怀去感受世界,此为味的极致。

“味外味”,前一个味是后一个味的铺垫和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个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诗心,接近诗歌主旨。前一个味具体可感,后一个味需要人们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虚空、无边无际的特点。具体可感的东西描绘多了,或者太细碎了,给人的感觉太粘滞,那么想象的空间不会大,也就影响到后一个味的体味。司空图论诗主要从味的两个层面论诗,除了具体可感的、容易体会到的味道之外,还有隐藏在这种“味”之后的更深层的味,主要突出后一个味,这完全不同于钟嵘的从文质两个层面论诗。司空图把诗的“味”提高到更深层次,有“意味性”地和主体发生联系。钟嵘虽然也提到了诗化的“味”,但主观灵性这种深层的开挖远未及司空图,他只是从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诗的味道的香醇来评判诗的质量。司空图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晋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命题的哲学滋养,以及前代关于境、象理论的研究成果,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以更为深入的探讨。

受司空图“味外味”理论的影响,唐宋以后对诗味的追求开始向淡味、真味、余味发展。对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苏轼“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为仁“诗似澹而弥永”。对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将老子“味无味”思想发扬光大,反对矫情与虚情,人们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价值也得到众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欧阳修称赞梅饶臣的诗:“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愚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严羽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清代王仕祯在与诗友谈诗时也说到“若学陶、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李贽把诗味、诗美与“真”联系起来,在《李氏焚书杂说》他明确指出那些单纯讲究偶对、结构、法度的作品不可能产生诗味(美感),他还强调指出:“岂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说可以说是对味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对“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早在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谈到:“缺大羹之遗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说与此观点一脉相承,表达了人们对淡而有味的文学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诗,不为雕刻纂组之工,而其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说到:“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谓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演绎,虽强调重点不尽相同,实质上都是更为深入的开拓了味的内涵。

除对味的自身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还出现了将味与其它概念范畴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意”与“味”开始被连接为一个词来使用,《伊川先生语》云:“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云烟,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可见宋人对“意味”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已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清代,联系的概念范畴更为广泛,出现“趣味”、“神味”等与味相关的词组。沈德潜《说诗啐语》曰:“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刘体仁《七颂唐词绎》云:“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沈昌直更为直接说:“乃有一种若隐若现之旨趣,悠然以长,穆然以远,津津焉流连于齿颊间,足以耐人咀嚼,使之历久不得忘者,此则刘彦和所谓‘馀味曲包’者也。味与神相去,实希微之间,故或有以神味并称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经看到“味”与“意”、“趣”、“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细微差别,概念的叠和更能扩展原有概念的内涵,彼此之间互释、互补,使“味”的更具有理论张力和弹性,不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别有一番“味”。

篇5

谈起味觉,对于热爱美食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学者说中国人“从非常古老的时代起,味觉就特别地敏锐”,这倒是事实。但是,这是被饥饿逼出来的。我们的先民为饥饿所迫,不得不转入粟食,要一口饭就一口菜吃,而“菜”的功用决定了它要一味追求味的突出,因而成为非常重视味的契机。此外,饥饿与美食的反差,也有促进味异化的效应。在饥饿的驱使下,人们对食物原料和烹饪技法进行了无所不至的探索,以至有了《酉阳杂俎》中“物无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的断言。

然而,中国人虽然“味觉”敏锐。但是,“味”却是一个混乱的概念。往大处说,味可以将人的一切感受归为“世味”一词。佛家有“三昧”之说,意为奥秘――中国“味”的“三昧”是舌感、鼻感、口鼻共感的“味道”一词。所以提到“味”也可以三个概念一齐出来。《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

表示气味的汉字。古代为“臭”。《易・系辞》说,“其臭若兰”。其实说的是香气。到了唐代,孔颖达在讲解《左传》时才分析到香臭的对立,说“臭……原非善恶之称”,但既以善气为香,故专以恶气为臭。高成鸢先生说:“气味的善恶两极化,是中国粒食文化发展的结果。具体地说,‘臭’变臭,是由于‘香’的吃香。”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西方文化讲线性的逻辑思维,讲因果关系。因果性分析事物的优势是其功能性,它可以分析许多具体事物,得出能看见又能重演的结论,立竿见影地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科学特别发达。

比如西方对嗅觉和味觉的概念就区分得比较清楚。古代中国有食品“百味香”之说,是一个模糊概念。而法国人则把气味编成1~100的系统数。经过现代科学分析,我们较为清楚地分析出常见的气味约为7种,即樟脑气味、醚的气味、花香气味、薄荷气味、刺鼻气味、麝香气味和腐败气味。这7种气味都可以在食物中找到。樟脑气味主要存在于香辛料中,醚的气味主要存在酒类、茶叶、咖啡中,花香气味主要存在于果蔬中,薄荷气味存在于胡椒中,刺鼻气味存在于芥菜中,麝香气味和腐败气味是臭味的主要来源。说起来真有意思,麝香竟和臭联在了一起,仿佛我们又转回到“香臭不分”的那个怪圈了。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还在于,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讲《周易》,讲阴阳五行,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理解,讲究类比。譬如,西方在电子、原子、酸碱等领域都是在孤立地研究对立问题,但难道宇宙间一切事物都非得对立不可吗?类比使人的视角转了90度,通过所在领域发现相同的不同的形式之间具有类比的相关性。这样,我们会突然发现正极、左脑、酸、火、太阳之间有着关联。尽管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笔者曾用五行与八卦相参的方法推演出不同气味之间的相生相克的互相制约关系。提出了“X香盘概念”。比如动物香气(包括膏香、琥珀香、粪尿臭、酸败气等)处在“离”区。而草木香(包括药草香、辛香、樟脑香等)位在“坎”区。它们之间有着相克关系。比如,在卫生间放草木香才可去除污臭之气。而油脂气和酸败气、腥臭气同处一区,它们之间有着相生关系。也就是说,香也可以变臭。这便是类比法的优势。类比关联虽好,但缺乏控制世界的能力,因为事情与问题总得一个个地去量化解决。怎么办呢?纵览而互补,综两者之玄妙。

不仅是在对气味的认知上,在审美上,中西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自古以来,对人类知觉的研究就是以五种外部感官为对象的。这五种感官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在动物世界中,某些哺乳类动物主要靠嗅觉来寻找食物或逃避捕食者,因而有着很高的嗅觉灵敏度。狗的嗅觉比人类要灵敏几千倍。猿人的谋生活动依靠的是智能,因而嗅觉就大大地退化了。但是人类在采集品类繁多的果品时,需要嗅觉来做善恶判断,中国先民在“尝百草”中更是强化了这种功能。也就是说,当食品富足时,空闲的嗅觉转而从事判断饮食价值的真、善、美的审美活动了。

在判断食物美丑的过程中,嗅觉的地位日趋低下。而渐渐地与舌的味觉结合为一,形成了“味道”。虽然在整个进食过程中,仍有嗅觉的独立感受,饭菜之香,仍使人产生瞬间的嗅觉愉悦,但人们还是偏重于味道,在饮食感觉中,习惯将鼻从属于口的一部分。后来就出现了“嗅”字,偏旁弃鼻而从口,更是将嗅觉弱化了。更为混乱的是。汉语表示嗅觉的动词是用属于耳部的“闻”字,耳朵和气味有什么关系呢?闻味可以说成“听味儿”,失去嗅觉称为“瞎鼻子”,“嗅到”要说成“闻见”,这又牵扯上了眼睛与视觉。五官功能的用语错乱。并不是审美的错乱,恰恰表现了中国人喜用“类比”的思维方式和喜欢“通感”的审美情趣。

西方对这五种感官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哲学家们依照自己的好恶和审美标准,以一种等级次序对这五种感官的重要性依次排列。排在榜首者是视觉。认为视觉对人类知识的发展最为重要。其次是听觉。这两者被称做是“认知的”或“理智的”感官。是“高级”感官。西方人时常把引起眼睛和耳朵愉悦的人工制品抬高到艺术品的位置。所以。人们非常重视画展和音乐会。而把味觉、触觉和嗅觉认为是“肉体的”感官。西方人还把感官放在道德行为中去衡量它的价值,认为触觉和味觉可以引起。会引诱人沉溺于吃喝和性的享受之中。味觉享受不仅是诱人的和有趣的,而且会使人陷入放纵和无节制。甚至把人引向堕落和败坏。

由于把味觉看做是一种人类的低级本能,所以,味觉总是与食欲与醉生梦死联系在一起。吃是一种生理需要,不进食就会导致死亡。味觉和吃与生存需要联系如此之紧密,以致于只能把它看做是一种原始本能行为,而忽视了对其做哲学层面的探究。

在中国。人们对味觉的评价要比西方高得多。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滋味――酸、甜、苦、辣、咸都要通过在舌头上以至在头脑中滚一滚才能把这“五味”体悟出来。因此,中国早就有了“五味”之说。《老子》:“五味,令人口爽。”《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注:“五味:醯、酒、饴蜜、姜、盐之属。”疏:“醯则酸也,酒则苦也,饴蜜即甘也,姜即辛也,盐即咸也。”再进一步说,五味不仅是一种味觉,还可以“类比”其它事物。比如,醋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的调料。由于酸味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所以被引申为用来表示因疲劳或疾病而引起的微痛和不悦,

如“腰酸腿疼”指病痛,“酸楚”指辛酸苦楚。“酸哽”指悲痛而声气结塞等。再如苦,与苦菜有关,所以从“艹”引申为一种难以下咽的难处。“苦海”比喻困苦的环境,“苦楚”指生活中的折磨。辣本指姜、蒜、葱、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后引申为凶狠、恶毒之义。如“辣燥”指厉害、泼辣。《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意指她是个厉害不好惹的角色。

审美过程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一种沟通。这种沟通不仅在于审美客体是美的,而且要求审美主体还要具有一定层次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此,这种审美过程才能完成(见拙文《五昧与天人合一文化》)。比如:我们用舌头可以容易地尝出食物的酸、甜、苦、辣、咸来,但这只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去分析的,有专家称此“五味”为“调和的五味”。此外。还可以从食品质地的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之“五味”;从化学、物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出“丰、腴、爽、适、舒”的口感“五味”来。

有趣的是。正像《文化人类学》所述的关于不可见文化的概念一样,在我们对“五味”的审美过程中也有着“不可见”的饮食文化享受。这就是“味外之五味”,这些“五味”是无法用舌头去尝而只能用“心”去“品”的。比如。有关营造氛围的“五味”――“声、光、电、色、境”,有关营养养生的“食性之五味――寒、热、温、凉、平”,还有“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五味”顽强地贯穿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之中,制约、整合着我们饮食文化的传承。这种“五味”吃西餐是吃不出来的。日本学者岩山太郎说:“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它们有品位。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高贵的。”无论是在饮食文化中或者在社会活动中讲品位,这是中国人特殊思维方式造就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类的味觉、嗅觉同视觉、听觉一样,既有感性的特征,又有理性的积淀,这种积淀着社会理性和超越生物本能的感性形式,正是味觉具备审美功能的基础。

审美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一种生命现象。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人类的审美力是生命力的另一种方式。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命意识的人,会具有强烈的敏感和审美能力。而味觉审美恰恰是同人类的生命本能结合得最为密切的审美活动,它几乎平等地钟情于每一个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什么职业与身份,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在味觉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感受。

篇6

【关键词】审美趣味;标准;道德准则

虽然在休谟的哲学中,美学只有不多的内容,但是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休谟的美学主要涉及四个问题:趣味的标准、美的本质、同情说、想象说。其中,关于趣味的标准问题在他的文章《论趣味的标准》一文中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对现代社会中的审美趣味标准是否应该确立以及怎样确立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审美趣味的普遍一致性

审美趣味就是鉴赏力或审美的能力。休谟在《人的知解力和道德原则的探讨》中说到:趣味产生美与丑和善与恶的情感,它有一种制作的功能,用从心情借来的色彩去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一种新的创造。这就是说,趣味通过个体的情感,形成个性的独创,所以趣味是私人化的,主观性比较强的,所以审美趣味的相对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休谟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审美趣味的相对性上,《论趣味的标准》的主旨正是驳斥相对主义,论证审美趣味不论存有多大的分歧,但还是有一种普遍的尺度,人与人在这方面还是显出基本的一致性,而这些一致性源于生理结构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性质。他指出, 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感受和判断虽然存在分歧, 但不能认为每一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他举例说:“两千年在雅典和罗马博得喜爱的那一位荷马今天在巴黎和伦敦仍然博得喜爱。气候、政体、宗教和语言各方面的变化都没有能削弱荷马的光荣。”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品都具有经久不衰的审美价值。

休谟得出结论:尽管审美趣味是变化无常的,褒或贬的一般原则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原则对一切人类的心灵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经过仔细探索可以找到的。按照人类内心结构的原来条件,某些形式或品质应该引起, 其他一切引起反感……休谟不仅指出趣味的普遍原则是存在的,趣味的共同标准是可以找到的,而且认为这些普遍原则和共同标准是基于共同的人性,即“人类内心结构”,也可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人性上的普遍一致就是趣味具有普遍性、一致性的根本原因。

二、两个问题的提出

确立了审美趣味的普遍性、一致性之后,休谟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脱离趣味的真实标准和普遍的原则,产生审美分歧?怎样确定趣味的真实原则和普遍的标准?

对于第一个问题,休谟归纳出了几种原因。首先,心理功能的缺陷会影响审美趣味。休谟认为,在心理功能健全的情况下,人们的感受大体相同,就可以获得完善的美的观念,反之,心理功能的不健全会导致指导人们美丑的普遍原则被削弱、抑制,不能起正常作用。第二,想象力的锐敏性十分重要,“多数人所以缺乏对美的正确感受, 最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像力不够敏感, 而这种敏感正是传达细致的情绪所必不可少的。”他认为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能够辨别出美与丑的精微分别,敏感性虽然生来就有很大差别,但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这种训练要通过观察和比较。第三,休谟认为偏见的束缚会影响对作品的真实评价。休谟说,“一切艺术作品为了产生应有的效果, 必须从一定的角度来观察。如果观察者的立足点( 实际的或想象的) 和作品所要求的不一致, 他对作品就无法欣赏。”第四,休谟强调判断力和理性的低下会影响对美和趣味的品鉴。“理性尽管不是趣味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趣味的正确运用却是不可缺少的指导。”在对美的感受和品鉴中, 固然主要依靠趣味和鉴赏力, 但理性和判断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对以上四点的分析中,休谟为确立和寻找趣味的普遍原则铺平了道路。但是,他认为完全具备上述条件,真正有资格去评判作品并且可以把自己的评判树立为普遍标准的人并不多,因此,最后休谟把估定趣味标准和普遍原则的责任放在了少数杰出的批评家身上。至此, 休谟对于如何找出和确定趣味的普遍原则和真实标准问题终于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依靠这种普遍的、真实的标准, 就可以协调趣味的千差万别, 肯定一种趣味, 否定另一种趣味。事实上,休谟所设定的这些真正的批评家是一个个完美的理想而不是普通的鉴赏者。普通的鉴赏者可以通过这种“理想的批评家”去衡量自己的审美水平,看自己的趣味在多大程度上与“普遍的原则”一致,这样,“理想的批评家”就成为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普通的鉴赏者只能不停的攀登,试图达到其标准。但是休谟也承认,就算是“理想的批评家”之间,也并不能达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他们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趣味差异,形成趣味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人的气质不同,另一方面是当代和本国的习俗和看法。总之,休谟既承认了审美趣味的相对一致性,又承认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三、趣味标准下的道德准则

审美趣味的对象就是美,人们对美的观感本来就是不一而足,比较主观,但是休谟仍然为审美趣味建立普遍的标准,标准是客观的,休谟就陷入了主观与客观对立的矛盾之中,他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提出了审美趣味的“适当”标准这样一个折衷的方案。他的方案就是“道德”。与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恰恰相反,休谟认为审美趣味判断中蕴含着很重的道德成分的判断。在他看来,我们在审美时感到的愉悦,既有感官上的直接体验,也包括对其反映的美德或者恶行进行道德上的判断,以及对其艺术意图和技巧的理性鉴赏。休谟将趣味分为两种:“精细的趣味”和“粗俗的趣味”,他认为粗俗的趣味反复无常,更多带有个人偏见,而精细的趣味有矩可循而且更加稳定。这两者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人性“通则” 的影响,但精细的趣味出自科学和文化的熏陶,体现了更加健康的道德,稳定和规范的精细趣味,远比反复无常而“具有破坏性”的粗俗趣味更为可取。在健康的道德感作用下,精细的趣味意味着自我约束和完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休谟的“精细的趣味”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趣味有高有低,一个人的鉴赏能力比另一个人强,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这些趣味本身的存在,就可以鼓励人们不断进行实践和比较来改善自己的趣味。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趣味,排除偏见,增强判断力和想象力,这不仅是趋近于“理想批评家”的必经之途,也是道德完善的必经之途。在休谟那里,审美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趣味可以超越个人的偶然经验,从而提炼出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休谟的趣味标准表现出,人的趣味和鉴赏力不仅仅是一种向善向美的能力,而且更是一种连接先天感官与后天教育,沟通情感与理性的禀赋。“趣味标准”的信念正是人们相互交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所在,它既包含着文化与历史的规范,又迎合了人们完善自身的道德诉求。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139-142.

[2]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篇7

关键词:审美趣味音乐艺术差别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是由不同高低、不同长短、不同音色、不同强弱的乐音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机地排列组合而成,并具有某种内容,以此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音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艺术的美。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而无论这种趣味的差异有多大,都无及是非。

所谓趣味就是兴趣和爱好,音乐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喜欢和爱好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哪种音乐,不喜欢哪种音乐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人喜欢本土音乐,有人喜欢异域音乐;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现代音乐;有人喜欢声乐,有人喜欢器乐等等。这是非常自然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为什么人的审美趣味会存在如此差异呢?这与人的经历、性格、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人的爱好和趣味。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客观规律。例如:一位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士,他对某部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表现形式以及表达的音乐内容了如指掌,自然会领悟到其蕴含的美,也自然会产生兴趣。反之,对于上述情况均一无所知的外行而言,又何谈兴趣!

音乐的审美趣味关系到审美的倾向性和审美的鉴赏力问题。也就是说,音乐的审美趣味虽然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隐于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它和一定社会审美理想和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所说的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和庸俗低级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区别就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说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的分界线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人的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还是只把音乐作为一种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通常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唯一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又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着另一种性质的差异,即在审美层次上雅俗的不同。例如一般所说的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虽然二者都可能是美的,在审美体验上也都是美感与的统一。对于许多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人们仅从歌词便知其意,然而,当人们面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之第二乐章是为谁而写都不清楚,那就无法从音乐中欣赏到那种催人泪下的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了。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相对来说反映生活的内涵层次比较浅显,更多的是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在音乐表现方式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更多的是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受,这些都使它与严肃音乐形成明显的差异。所谓严肃音乐,即艺术音乐,它在形式上一般更加精雕细琢,在内涵上往往追求丰富深刻。因而在审美上也要求有更高的文化与音乐修养,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鉴赏与回味。这一切都决定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音乐审美鉴赏上雅俗的不同。

此外,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有广与狭的差别。有些人音乐审美趣味很广,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都能引起他们的美感,而有些人的音乐审美趣味却很狭窄,他们喜欢的和能鉴赏的音乐范围相当有限。显然,这也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然而,从人的听觉审美规律来看,人总是具有寻找新颖与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的,不断扩大音乐审美范围是人的自然的要求。总是听一首乐曲或同一种音乐,虽可以形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然而有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转而寻找新的音乐。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层次上,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青年和老年的音乐审美趣味各有不同。儿童一般更倾向于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向着更加丰富、深刻,并且更加具有个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心态下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发生变化,有时可能寻找同类情调的音乐以求寄托与宣泄,有时则可能寻找不同情调的音乐以求解脱和变异。音乐审美趣味的扩展,不仅会极大地丰富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而且还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人的世界观和道德风貌。

关于音乐的审美趣味问题,我们既要承认和尊重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又要提倡不断提高与扩展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这对真正实现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美拉德产物 方便面调料 发展趋势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92-01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方便面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方便面的生产与销售也在竞争中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消费者食用方便食品的首要选择之一。方便面在提供给消费者快捷方便的同时,消费者对其调味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归自然、还原生态、营养健康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主要需求。

1 方便面调味料的组成

目前方便面调味料通常都是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的复合调味料,通过添加(或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等成分,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如物理的或生物的技术,经过多道程序加工处理,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调味料。其原料主要有咸味料、鲜味料、香辛料、香精料、着色料、油脂、鲜物料、脱水物料、菜类及其他填充料等。方便面调味料配制原则主要是以风味料为基本原料,以咸味料为主,以甜味料、香辛料、填充料为辅料,经适当的调香调色而最终制成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

2 方便面调味料的发展趋势

方便面食用方便、味道可口、价格便宜的特点决定其已成为大众化食品,目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调味料,作为方便面中的配料之一,其口味、营养价值都需要进一步提高,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1)原料天然化。天然调味品在方便面调味料以后的发展方向上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拉德热反应香精应用于肉类调味香精个人自然、绿色、安全的感觉,将成为今后的主导。

(2)风味多样化。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不一样,方便面调味料可根据不同的地区研制出不同的口味,符合当地人群的饮食习惯。

(3)运用新科技。目前食品生产、加工不断出现新技术、新工艺,新科技的应用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例如美拉德反应、高效浓缩萃取、真空冷冻干燥等新技术为方便面调料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4)食用方便化。方便是方便面食品的重要特点,方便面调味料食用的方便性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方便面调味料的包装等应向食用方便化发展。

(5)食品安全性。食物安全性是目前消费者尤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方便面调味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质量安全。

(6)提高产品健康营养。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产品营养的要求也增加,提高方便面调味料的调配专业性、饮食健康型发展、增加营养,是方便面调味料的发展方向。

3 美拉德反应产品的生产特点

1912年,L.C.Maillard发现了发生在氨基酸与还原糖之间的非酶褐变反应(后称Maillard反应),1953年Hodge对该反应的机理提出的解释。在该反应中有大量的呋喃、吡嗪、噻吩等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这些化合物赋予了各种食品独特的香气。

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氨反应。

美拉德反应很复杂,其香气生成除与氨基酸的种类及温度有关外,因pH值不同所生成的香味亦有差异,不同糖类和氨基酸的反应能力大小也不同,其顺序为:山梨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1)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时,美拉德反应加快;温度降低时,美拉德反应缓慢。(2)pH值。当pH值升高时,反应加剧(偏碱性反应快);(3)水分条件。美拉德反应一般对水分的条件是10%~15%左右,此时反应快,其余条件下反应较慢。

美拉德反应呈味料一般是采用多种原料如糖类、水解蛋白质、肉汁、油脂、酵母抽提物等,并添加多种天然香辛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工艺制成。美拉德反应呈味料具有汤香气真实浓郁的优点,使方便面调味料更完美协调,风味多样,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美拉德反应呈味料作为方便面粉末汤料包的主要香味呈味料,以其天然营养健康、风味多元独特等特点,日益得到消费者的亲睐。

4 美拉德产物在方便面调料中的应用

4.1 特殊的调味作用

常用的香精只是增强了产品的头香,欠缺肉味口感的真实性,而且普通香精经过高温热水加热后,很多香气将大大减弱,且容易产生不良的气味,影响产品的营养和质量。美拉德呈味料则改善了这种状况,调味料的原料在产品加工时已经高温加热,所以,它所应表现的特点香气在加热时不受影响,香气纯正、浓郁,使产品香气呈现的更完美,此外,美拉德产物具有特殊的调味作用,在方便面汤料冲泡的过程中,其香气成分会与方便面料包中的其他配料发生协同反应,使产品味感浓郁醇厚,赋予调味料不同的风味特点。

4.2 可以有效地防腐抑菌,延长产品保质期

呈味料中的氨基酸、香辛料、美拉德反应产物均可防止脂肪氧化,抑制细菌生长,尤其是美拉德反应中产生的蓝色素、类黑素及许多无色中间产物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

4.3 降低鲜味剂及其他辅料的用量

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不一样,方便面调味料中通过美拉德反应可研制出不同的口味,具有丰富的呈味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减少了香辛料及IMP、GMP等调味料的用量,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4.4 使用非常方便、便于添加

美拉德系列呈味料的状态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黏稠膏体或粉体状态,所以更易与粉包中其他原料混合,不存在难溶及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5 结语

调味料的品种和风味很多,形式和风味千变万化,通过添加不同风味特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方便面调味料将呈现不同的风味特征。可以预见,随着美拉德反应技术的日益成熟,其产品的风味类别将更多元化,方便面调味料的风味和种类亦将更加丰富,将极大地推动休闲食品的发展,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铭铎.谷朊粉对非油炸方便面专用粉品质影响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3):24.

[2] 罗志刚,胡乐孙.分子蒸馏单甘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J].粮油食品,2003,2:2.

[3] 陈旭华,肖连军,张陆霞.天然食用色素在方便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G00:349-352.

篇9

身在北京,假若不知道“聚点”,那么你的信息库一定需要重新更新一遍了。也许,比起北京众多老字号饭庄,它不过是个刚刚成长的孩子,可是因为年轻所以活力十足,也因为年轻所以总是会带给人们一种新鲜的感受。美食,有时是对美味的一种追求,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情的沉淀,与食物有关,更与环境有关。十一月,我在“聚点串吧”等你,和我一起分享这份独特美味。

有一种味道,无论男女老少一旦接触便无法轻易割舍,那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独特感受,唇齿间留有的是一种独特的香气,让人每每品尝过之后都会立刻精神抖擞。是的,它就是这么神奇。它是什么?它是烧烤。

烧烤听来简单,可却暗藏玄机,它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上炉烤制之前,让你摸不透到底它的美味来自何方,品尝之时却又会对其味道大加赞赏。而说起烧烤,不得不提的便是北京的“聚点串吧”,一家创建了五年的年轻时尚的独特串吧。也许你会说,它不过是一家串吧而已,可我却想说它不仅仅是一家串吧,它所引领的是一种新的时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年轻且富有活力。是的,你可以在街边小摊上品尝到令你心仪的烤串,可是除此之外它们又能带给你什么?整洁的环境?贴心的服务?又或是更多美味选择?事实上,在“聚点串吧”,烧烤的味道自然是无需多言的,但羊肉串、烤鱼、烤鸡翅等等在这里已全然不复新意,独特的吊炉系列已在京城中拔得头筹。传统烤翅固然鲜美,但色泽却比不上吊炉烤出来的鲜亮,吊炉产品无论是鸡脖还是鸡翅都色泽鲜亮、皮薄肉嫩,那一种味道很难用言语去形容,只有亲身体验一番才能了解吊炉产品的妙处所在,就让舌头告诉你它有多珍爱这种味道。

除了吊炉产品,“聚点串吧”另一独特之处便是自动烧烤。事实上自动烧烤并不是自助烧烤,自动烧烤是指食客们可将各种烤串在店家特别设计的烤炉上让其自动翻滚,既享受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又免于让食物在手忙脚乱中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同时这种自动烧烤让食物随着链条的滚动而自动翻滚,受热均匀,外焦里嫩,比一般店里的师傅烤出来的还要美味多汁。即便是可以亲自领略食物烤制的全过程,特别排烟系统让你不用担心店内环境会像街边一样烟雾缭绕,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享有整洁清新的环境,当然更让人流连忘返。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味”

在语文课堂不断流失“语文味”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还语文以“原汁原味”。

曾几何时,我们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恬静、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化的语文”,老师的教育观念中已没有“滋味”的位置,单调沉闷的默写,机械乏味的训练,有味的语文享受变成了乏味的语文折磨。

“味”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如“味道”“滋味”“津津有味”;“味”也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如“香味”“气味”等等;还可指“意味”“趣味”。无论是味觉之味、嗅觉之味还是趣味,都是一个具体的感性概念和审美概念,所以语文的“味”就是感性之美。

一、美是朦胧的,语文教学就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字词讲解,分解语段、句子解析、归纳主旨、分析艺术特色……老师太“清醒”太“明白”了,高中同学,至少学了九年语文,已经分析过上百篇课文,如此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只会冰释文学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语言空灵润泽的意境。

一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先将自己的思维水平“暂时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善于“假装不懂”,教师本人应不以“权威者”立足于课堂,不是“清醒”的对学生阅读理解“作指示”,应该留几分“醉意”,倾听学生的声音。

要将整个作品完整地交给学生,留出最大的空间让学生“意会”,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确定唯一、归纳总结,对此,老师,请在“点戏”给学生之后,“眯起你的眼睛”,“醉一醉”,就让学生自己扯开喉咙去“唱一唱”语文大戏,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理解文本。

《山民》是一首饱含哲理的寓言诗,这首诗意象本身丰富的内蕴决定了主题的多解性,给学生自我理解的空间,允许思维空间的潮起潮落。

生A:全诗以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只“想”不“做”不能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山使他疲倦”“儿子也使他疲倦”就暗示了“他”最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遗憾和抱怨,把祖先留给他的遗憾又传给了下一代,只想不做带来了悲剧的延续。

生B:虽然“想得疲倦”,但毕竟想了,这使我们想起了《宽容》序言中敢于提出问题最终走出无知山谷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没有泯灭希望,有着对人生进程深刻而睿智的反思,所以本诗重点展现的是小山民的坚韧、活力和思索。

生C:我既同意他们的看法,又不同意他们的看法,(生笑)这里既有对古老传统的无奈,又有对山外景况的憧憬,既透视出古老传统的沉重和挣脱这份沉重的艰难,又有挣脱这种沉重的必然,所以沉郁中有失落,失落中又有希望。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讲究留空布白,以虚写实,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语文教育是否能上升到这种境界呢?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思考教什么外,更要思考不教什么,从不教什么中明确教什么,然后留出学生感受、思维的空间与机会。

二、美是流动的,语文教学就是“信流引到花深处”

罗丹说过:“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美,就要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

1.容动、手动

教师要动脑、动口、动手、动步,时刻在动态中,学生要动耳、动脑、动口、动手,亦时刻在动态中,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设计一场具体活动;把课文变成脚本,把课堂变成课本剧表演的舞台;或者把课堂变成辩论赛的现场,或夹杂歌声或夹杂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语文课也就活起来了,只有这样,才会促发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心也动、情也动,脑也动。

2.言动、心动

教学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学课堂成功的要素之一,而这种美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是流动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从朗读中体会到作品的美,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的时候,无论是听者还是读者,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文情、才情会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

读是教学语言的一部分,读如此,其它亦如此,课堂教学这个动态流程中,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言,什么样的语言用动作辅助,都要形成美的旋律、生动的直观形象、张弛有致的节奏,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美文必须美读。

老师要范读,要读出诗文的意境,诗文的韵味,读出作者对人物、景象的种种态度,也读出自己的情感倾向。

指导学生读,应读清句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气势,读出作品的抑扬顿挫,读出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喜怒哀乐。

要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读,时而齐读,时而自读,时而分组读,时而领读,时而沉思默诵,时而纵情大声读。

诗文的意韵自会在诵读中领悟,语言的美自会在流动中让学生心动。

3.情动、脑动

文章的情感流露是流动的,比如说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作为读者的教师、学生自然也有情感体验的流动过程,教师根据这份体验设计的教学过程也呈动态的,以契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的过程就应是让学生在接受引导、启发思考、回答疑难、延伸想象中接受作品的思想情感熏陶,同享美好情感,以达感情共鸣的过程。

有了情感的共鸣,教师就像一位高明又技术高超的艄公,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关键时刻只需轻轻一篙,就将学生的思维之舟引到了花深处!

三、美是多形态的,语文教学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追求教无定法、不拘一格,教无定法并不是无法,实际上,“教有定法”只是一种程序、一种风格,简单得多,照样子模仿就可以了,而“教无定法”难多了,它突出一个字:“活”。这“活”,就是多样化,就是灵活多变,就是根据教材、学生、时间的不同,灵活改变教学内容、方法、方式。比如,语文教学可以观看影视作品,让学生在领略“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的同时,感受善恶人性的强烈冲击。也可以伴有文艺表演的欣赏,既可以欣赏到“美”的形体,又可以感受到“美”的艺术,或者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名胜古迹,一方面感叹祖国山河或壮丽、或清秀、或别致、或幽雅的美;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亦或者也让学生上一上、听一听“百家讲坛”,领略大师们的风采,感受时代前端的言论……这些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在活动中会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