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十篇

时间:2023-04-09 19:04:51

拉萨的天空

拉萨的天空篇1

一、线理清了,“景”语演变为“情”语

写景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语优美典雅。但作者的情并不能直接传递于这群刚学会阅读,还处于识字期的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师眼里觉得很简单的描写语言到了孩子那里就是“感悟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起学生思维中“情语”的火花,没有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提问,“拉萨的天空”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此时,学生已回答“觉得拉萨的天空很蓝”。接着,我顺水推舟,请孩子们用手去数一数,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蓝”字。学生一数,原来有“十一个蓝字”。接着,我请学生连续读这些“蓝”字,问读后感觉怎样。学生读后,普遍感觉“太多,太烦,太腻”,此语正敲中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处。接下来,我话锋一转:“虽然,你们读了,感觉烦了,那作者是不是对拉萨的天空也是这种感觉呢?”学生马上读书,找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是爱拉萨的天空的。但我没有满足,仍然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就此,文章的一条线鲜明起来,一切都是围绕“蓝得神往,吸引,久久不忍移开”展开,从而将“景”语真正演变为“情”语,学生带着细致与思考对课文进行有效地阅读。

二、点踩透了,“情”语化为“心”语

当学生带着一种兴致与激情为“神往”而进行有效阅读,此时,整篇课文再也不是在一根线上展开,而是一个“面”。学生的朗读有了空间,学生的思考有了时间。从这一点出发,整篇文章的结构已演变为“据学生的需要加以自由取舍”,不再会有“一切分析到位,一切分析却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第一个学生找到了,第一小节“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我问:“见过蓝宝石吗?”学生说见过。接着,我请他谈谈感觉,学生说:“蓝宝石不仅蓝,而且蓝得透明,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点破损,看上去晶莹透亮,很想拿在手里。”学生的话说到位了,我请他读,读得很好,接着我问:“如果在你的头顶上有一块这种晶莹透亮的蓝宝石让你慢慢欣赏,喜欢吗?”他们都很喜欢。于是,带着一份想拥有的情感朗读这句话,我悄悄地在“蓝”字下板书“亮”。第二个学生找的可不一样,他觉得“一年四季中,不管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但在说的时候却只能说到“蓝”,体会不到那种意境,说明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于是,我说:“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多次向世界提供一年中的蓝天总数,为什么呢?”一名学生马上回答:“蓝天总数越多,说明环境越好。”我又说:“那布达拉宫的上空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说明了什么呢?”学生马上悟到了,纷纷举手,一学生回答:“一年四季总是蓝的,说明这儿环境好,呼吸时让人心旷神怡。”接着,在读的时候,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并没有停止,而是请他们描述如果生活在这儿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享受,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是人间天堂,于是再读“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心中真的有了一份神往。于是,再板书“蓝”。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了蓝的“纯净”,板书“净”,“净到可以洗脸”。学生就这样在朗读与感悟中,将“心”读了出来,将“心”道了出来。后来,我又试着问学生:“拉萨的天空是这么蓝,可我们不能到拉萨,我们还是得呆在这里,我们也渴望有拉萨这样的蓝天,我们怎样才会有像拉萨一样蓝得透亮、纯净的蓝天呢?”学生为此展开了讨论,说出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使得“环保意识”在无意识中渗透进教学。

拉萨的天空篇2

关键词:高原机场 航线运行分析 所需导航性能 拉萨/贡嘎机场

中图分类号:V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40-02

1 拉萨机场基本概况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甲竹林镇,坐落在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600米,跑道长4000米,宽45米,机场等级4E,可供波音、空客等大型飞机起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

2 高原地理气象条件对飞行的影响

(1)山地地形复杂,常会遇到复杂的气象条件,由于地形和热力学等因素的作用影响,山地地区的风向、风速不稳定而且变化很快。(2)山地上空的云,在迎风坡和背风坡有明显的差异,在山顶或背风坡上云中飞行,会遇到强烈的颠簸。同时由于拉萨机场地处雅鲁藏布江南岸,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在飞行阶段机身比较容易产生积冰,改变飞机构型,严重影响飞行安全。(3)高原空气密度小,使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差,起飞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加长。(4)高原上的风速普遍比平原地区大,现大风的机会也多,侧风过大则会影响飞机正常的起降。(5)山地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比平原要大的多,那里气流特别紊乱,据观测可达15~20米/秒,在山体周围会出现乱流,气层不稳定时,乱流发展就越强,乱流区的范围也越大。这都会影响飞机正常的平稳飞行,甚至使飞机达不到超障高度的最低标准,产生不安全因素。同时乱流容易产生风切变,影响飞行安全。

3 进出拉萨的主要航线的高原运行分析

3.1 成都往返拉萨航线

3.1.1 高原航线对航空器的特殊要求

与平原机场相比,高原机场的运行情况更为复杂,限制条件更多。比如拉萨机场的气压低空气密度小等特点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发动机推力降低等。因此对于航空器的系统、性能、设备等都会有着特殊的要求。

3.1.2 选择机型和航线运行航路分析

根据对发动机限制、供氧限制、业载限制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且考虑到航班旅客数量等因素后,选择空客A319、空客A330机型执行成都拉萨航线。

由于成都拉萨航线选择,成都作为第一备降场,该航线又处在北半球两条高空西风急流带的影响范围内,高空西风急流对飞机由东向西飞行的续航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经过航路图的分析以后,航班运行的航路如下:

K0847S1100 CZH B213 TAPUM W500 LXA

3.1.3 航班运行油量及备降机场要求

成都拉萨航线飞行时间约为两个小时,考虑到现行的签派放行标准和高空强风的条件,以及拉萨机场的地面保障能力等因素,根据民航有关规章和国航运行手册的要求,选择成都作为第一备降场,如果成都天气条件不适合落地则选择重庆或者贵阳作为第二备降场。

3.2 拉萨往返北京航线

3.2.1 航线运行航路分析

北京/首都机场至拉萨/贡嘎机场的航线距离约为3000公里;拉萨/贡嘎机场距离第一备降场成都/双流机场的航线距离约为1300公里,距离第二备降场重庆/江北机场的航线距离约为1650公里。该航线处在北半球两条高空西风急流带的影响范围内,尤其在冬季,高空西风急流对飞机由东向西飞行的续航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经过航路图的分析以后,航班运行的航路如下:

K0831S0980 SOSDI W75 BEGRI W76 NONIT G212 EXUMI W135 NUGLA G212 SUBUL W29 WFX B213 TAPUN W500 LXA

3.2.2 航班运行油量及备降机场要求

以现行的签派放行标准,在高空强风的条件下,A319-115机型加满燃油都无法满足放行要求。即使是在较小的高空风的条件下,油量也是非常紧张,几乎没有任何的裕度,不利于机组决策。

考虑到上述因素,根据民航有关规章和国航运行手册的要求,如果因为目的地机场没有合适的备降机场,还可以采用由预定点飞至备降机场的方法确定燃油,机载油量应该满足经预定点飞至备降机场,此后以正常燃油消耗率飞行45分钟;同时,所载油量不得少至所签派的目的地机场,此后以正常燃油消耗率飞行2小时。

按照这一规定,在北京至拉萨航线上明确一个“预定点”,以该点为“决策点”,机组在飞越该“预定点”时通过获得的有关气象资料,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与签派部门共同决策飞往目的地机场或飞向备降场。经计算以后北京-拉萨航线确定TAPUN为“预定点”。签派部门及时与机组联系,密切监控目的地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天气实况和变化趋势,提供最新的气象资料,以便在该点以前进行决策。“预定点”至拉萨的飞行过程中,如果拉萨机场的天气突然变化,不满足着陆标准,可以根据日喀则机场的天气条件,考虑备降日喀则机场。

通过这种办法,即可以确保机载油量满足签派放行的要求,同时也留有充分的安全裕度。

3.3 拉萨往返邦达航线

考虑到拉萨机场、邦达机场以及整个航路段都处在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颠簸较多,通过分析,航班运行的航路为:

K0846S1070 LXA W500 TAPUN B213 P232 H87 DCH。

和成都拉萨航线相比较,拉萨邦达航线在运行控制方面都比较相似,但也有着不同之处:首先由于邦达机场保障能力的原因,执行拉萨邦达航线的航班都必须携带回程油,这就限制了载客量和载货的重量。其次、由于拉萨机场、邦达机场、以及整个航路段都处在高原地形多变地区,所以整个飞行过程全程执行RNP程序。

3.4 拉萨机场RNP程序的优势

(1)提高飞行效率。

RNP导航系统可依靠机载计算组件作用,以其实时、高精度等特性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能够连续准确的定位,在导航台的覆盖范围内设计一条比较短捷的航路。

(2)增加空域容量。

随着RNP的使用,航路间隔减小,可以在给定空域内增加更多的容量。相较于传统的向背台飞行,在RNP飞行程序引导下飞机可在空中交通管制区域内在任意两个航路点之间飞行,逐点连续飞行,航迹选择更加灵活,可充分利用空域,增加空域的容量。

(3)增强飞行安全。

RNP新航行系统可使飞行员不必依赖地面导航设施就能沿着精确定义的航迹飞行,而且RNP巡航过程能够保持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几乎不发生变化,飞行状态始终保持以飞行中线为基准进行飞行,即使飞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安全、精确地进行着陆,大幅度提高了飞行的精确度、安全性,减少了可控飞行撞地和飞机失去控制的风险。

4 拉萨机场高原运行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进场拉萨的航线以及拉萨机场RNP程序的分析可以看出,拉萨机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原机场运行机制,RNP程序也比较完善,离场程序,两条跑道的进场程序和复飞程序以及一发失效程序也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本可以满足拉萨机场正常的运行。但拉萨机场现有的高原运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目前在拉萨机场执行RNP程序运行的机型只有空客A319、A330这两种机型,随着地区的不断发展,航班数量也将会不断增加,但相对比较单一的机型限制以及航空公司拥有这两种机型数量的都会影响其的发展,从旅客增长趋势和航空器数量供求关系的角度和航空公司赢利的角度来看,飞机的数量会相对比较紧张。其次,由于拉萨机场地处高原,天气复杂多变,航班返航备降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拉萨机场以及整个航路的天气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气象分析对于拉萨机场的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拉萨机场地面保障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随着RNP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的不断成熟和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执行拉萨航线的航空器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增多,运行程序也会日趋完善。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地面监控系统也会日趋及时和精确,拉萨机场的地面保障能力和运行程序也会日趋完善。拉萨机场将会在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东程.RNP在高原机场的运行优势[J].中国民用航空,2010(12).

拉萨的天空篇3

在托尔斯泰-杜兰使团离开拉萨、美国军方的无线电台运抵拉萨的同年11月底,又一批美国人造访拉萨。与托尔斯泰和杜兰一样,他们也是军方人员。但不一样的是,前者的访问代表了美国的最高当局,携带有总统的信函,是有计划的安排好的访问;而后者是飞越驼峰航线的美军飞行员,造访拉萨纯属意外,事先毫无准备。前者是从陆路经由英属印度和锡金而来的远方访客,后者却是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他们就是罗伯特・克罗泽(Robert Crozier)机组的5名美国飞行员(除机长外,还有哈罗德・麦克凯伦Harold McCallum,肯尼思・斯潘塞Kenneth Spencer,约翰・赫夫曼John Huffman,威廉・佩兰William Perram,年龄最大的27岁,最小的只有19岁)。 二战时期著名的驼峰航线终点站巫家坝机场原貌。 娄晓青 提供

当年,罗伯特・克罗泽机组的5名飞行员驾驶着一架在驼峰航线执行运输任务的C-87运输机,在完成了例行的运输任务之后,从中国云南昆明的巫家坝机场返回印度的焦尔哈德(Jorhat)基地,不幸在途中遭到强气流袭击,远远偏离正常航线,最后燃油耗尽,坠毁在山南的桑耶寺附近。成功跳伞降落后,他们得到当地藏民救助,并经当局安排接到拉萨,得到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和当局的友好接待。在拉萨停留数日身体康复之后,他们经由印度返回美国。五名飞行员的传奇经历,给美国人民提供了又一个了解的机会,也让僧俗又一次接触到帮助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国人,加深了对美国的了解。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中美联合开辟的一条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提供战争物资的空中运输线。航线全长800余公里,起点为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等十余个机场,终点为中国昆明的巫家坝等六个机场。航线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穿行于缅甸北部与中国西部之间的崇山峻岭,其中段途经地区海拔在4500-5500米之间,最高达7000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山口,航线因此得名“驼峰”。由于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DC-3、DC-46、DC-47等)的最大爬行高度,成为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 驼峰航线示意图。

“驼峰航线”空运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堪称悲壮的空运。其航线穿过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气候条件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加之缺少合适的导航设备与无线电信标以及受过训练的导航员,飞行员大都飞行训练时间很短,对在恶劣条件下驾驶多引擎运输机几乎没有经验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驼峰航线对于盟军飞行人员而言成为近乎自杀式的航程。但是中国和美国飞行员还是坚持驾驶重载的飞机在驼峰航线上日夜飞行。运输机时刻不停地从印度北部的机场起飞,在800余公里外的中国机场之一降落。有些疲劳不堪的机组成员一天可飞到三次往返之多。除了糟糕的天气和不时发生的机械故障,缺少防备的运输机偶尔还会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攻击。曾经发生过驾驶C-46的美国飞行员遭遇日军战斗机,在绝望中用勃朗宁自动步枪向战斗机舱窗射击杀死日本飞行员的故事。

在1942-1945年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美双方先后投入飞机 2100余架,84000余人,运送战争物资85万吨、战斗人员33477人。共损失飞机600余架,运输机的损失率高达30%。2000余名中美飞行员英勇牺牲。战争后期,人们发现,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一些飞机坠毁最集中的地段,飞机的残骸居然连绵100多公里。那些牺牲的美国飞行员,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把他们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事业。在我们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英雄的逝者表示崇敬和怀念。

克罗泽机组驾驶的C-87运输机最高速度303英里/小时,最大升限32000英尺,最大航程2850英里,载重约合5吨多。尽管C-87有4个引擎,但是这种飞机的事故率较高且不适用于当时所用的机场,满载时爬升性能差,可能在重载起飞时因引擎熄火而坠毁,在高空即使遭遇较轻的结冰状况也容易失去控制。印度某机场曾经一天内发生过四次坠机事故,其中两架就是C-87。因此,这是一种不受飞行员喜爱的机型。 由机经常失事,当时美国飞行员的皮夹克背后都贴有标识牌,上书“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起救护”14个大字。(来自腾讯图片)

1943年11月的最后一天下午4时许,克罗泽机组驾机升空,飞返印度的焦尔哈特机场。机上携带的航油不超过1200加仑,飞返印度正常消耗就得800加仑。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航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航。但是克罗泽机组偏偏就赶上了风暴。起飞后不久夜幕降临,他们只能凭地面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和经验向西飞行。突如其来的风暴把他们的飞机向北大大地吹偏了正常航线,以至于失去了导航信号。本来3个小时的航行,他们飞了4个多小时,依然找不到基地,最后与昆明、焦尔哈特都失去了联系,完全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在燃油耗尽之前,23岁的机长克罗泽决定机组跳伞逃生。5个年青人从运输机的尾部鱼贯而出,拉开伞绳――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跳伞,此前的所有跳伞训练都是“纸上谈兵”。还好,他们并没有按照教程规范数到十再拉开伞绳。否则,他们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最后一个跳伞的佩兰,只在空中停留了不到半分钟,降落伞是在距离地面不足200米处打开的。

一架飞机在山南桑耶寺附近失事的消息,两天后才传到拉萨。奥地利人海因利希・哈勒(Heinrich Harrer)当时正在拉萨,他在《在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一书中记述了此事:“有一天夜里,拉萨的上空突然想起了隆隆的马达声。两天之后从桑耶传来了五名美国人在那里跳伞降落的消息。……他们的飞机完全迷失了航向,机翼擦到了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上。此后他们返航,但汽油不够了。于是他们就决定弃机跳伞。一两个人扭伤了脚腕,另一人折断了胳膊,其余三个人安然无恙。在拉萨稍作停留之后,他们便被政府用最舒适的交通工具――马,送到印度边境。”

当时也有藏民见到了这架从天而降的飞机:“一天晚上,一架飞机从彭波郭拉(拉萨以北林周县境内一座山口)上空向南飞,机翼上的红色闪灯在夜空中显得尤为明亮,一路上把地面向天空张望的老百姓吓了一大跳……很多小孩都抱着大人望着天空惊愕地大哭。此后不久,国琼啦(当地藏人)的叔父在桑耶寺附近发现过这架坠落的飞机,有些勇敢的当地百姓还上去往这个巨大的怪物身上用十字镐和斧头砍了几个窟窿。此后不久国琼啦的叔父又在拉萨扎吉附近看见过这架失事飞机的机头被孤零零地扔在地上,他估计有人从桑耶把这个家伙运到拉萨来了。”

古代并无飞机,藏语中当然也就没有这个词。近代藏语中的飞机一词,直译为汉语是“空中之船”的意思。显然,当晚见到飞机的藏人认为这是个不祥之物。而长期以来,地方当局也并不允许任何飞机一类的飞行物飞过,特别是拉萨地区。1934年,国民政府派黄慕松进藏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致祭。次年,为了抵消黄慕松一行的影响,英属印度政府派出威廉森使藏。从仲夏到深秋,威廉森在拉萨一住数月,积劳成疾。英方提出派飞机前往拉萨将其接回,请求当局允许在色拉寺下面的一片平地上停降飞机。当局因为一直拒绝中央政府开通内地与航线的要求,自然不肯开此先例。1935年11月中旬,威廉森病故于拉萨。其实,当时即便是当局同意英方派飞机来,也是枉然,因为那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还无法在拉萨的海拔高度降落和起飞。 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第25战斗机中队在二战时进驻云南驿机场。郭希柱提供

克罗泽机组驾驶的飞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架飞过拉萨一带上空的人类飞行器。他们跳伞降落在人口稠密的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畔,而不是人烟稀少的雪山荒原之上,已是不幸中之大幸。成功跳伞逃生的两天后,他们终于遇到了藏民。当地百姓把3个在一起的美国人送到了附近的泽当。又过了两天,另外两人也到了泽当。语言不通,头人先是提供了羊奶和土豆让他们填饱肚子,而后又揣测他们的手势给了他们香烟。直到一位懂印地语和英语的商人出现,他们才让村民了解了自己的身份,自己也才知道此刻他们是在中国的。头人马上派人去拉萨报告,同时告诉他们虽可在村子附近活动,但是不得擅自离开。

?那不就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吗!但是身边的景象却与小说中的描绘有天壤之别。村子里几乎全是土墙土房,小孩子光着脚,头发乱蓬蓬脏兮兮的,大人们也多是衣衫褴褛。看上去村民们穷得家无隔夜粮,但是这些善良纯朴的当地藏民还是尽其所能地救助了他们,这让5个美国人感念不已。他们急于早日返回印度的基地,日复一日地等待拉萨的回音。在泽当四处闲逛期间,还闹出不少笑话。一天,建筑物上的“e”字符把他们吓了一跳,以为在还有纳粹德国的控制区。后来才弄清楚,此万字符是佛教的符号,与纳粹的“d”相反,完全是两回事。有时候他们外出时,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跟在后面,如同观赏珍稀物种。在泽当,他们一住九天,辞行之日,不仅大批村民前来送行,雅鲁藏布江对岸的上千位僧人也隔江相望――他们想看看这几个沿着天梯从天而降的人是啥模样?他们竟然像千年传说中的肩座王聂赤赞普一样从天而降!

拉萨的当局接获消息后,不知他们是何方神圣,一时间也十分紧张。当时参加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国飞行员都在飞行夹克里缝制有求生布条,上半部分是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下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字样,以便一旦飞机失事,不通汉语的飞行员可以得到当地中国军民的救助。这个布条上的字样,使得最初接获消息的官员一度怀疑他们驾驶的是中国内地的飞机。这个消息也让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孔庆宗十分紧张。这是因为,1943年汉藏双方的关系相当紧张,以至于在汉藏边境调动军队,并且就在当年的5月放言,假如当局勾结日本,将“立派机飞藏轰炸”。失事的如果是内地飞机,他这个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主任的麻烦可就大了。 驼峰航线纪念碑。

孔庆宗的反应甚为迅速,马上派人前往泽当打探情况。他的部下甚至在噶厦和英国驻拉萨使团的谢里夫派出的人之前抵达泽当,又先期返回拉萨,向孔庆宗报告了这五个人的真实身份。当噶厦派人将这五个美国飞行员接到拉萨之际,又是孔庆宗先期准备,在拉萨东郊为他们安排了一个欢迎仪式,而后在拉萨市中心八角街的驻藏办事处驻地接待了他们。

欢迎仪式在当时的拉萨可算得热烈而又隆重。在临时搭起的一顶大帐篷里,布置了藏式的卡垫。仪式上,孔庆宗先是代表国民政府致欢迎词,献哈达,而后给了每位飞行员一笔零用钱。接着宴会开始,南非的白兰地和拉萨当地的青稞酒以及罐头糖果等等,一应俱全。而后,驻藏办事处的人找来了骡子请他们骑上进城。1943年12月15日下午许,五位美国飞行员终于来到了名闻遐迩的拉萨城。

八角街的人们都从家中出来了。孩子们高兴地跑来跑去,但是一些成年人却明显地露出敌意,甚至有人向他们扔土块儿打石头。孔庆宗和手下人护着他们,匆匆进入了驻藏办事处。他们后来知道,这里的人们是见过洋人的。当年荣赫鹏率领英国侵略军一路打进拉萨,逼签协议,不过是40年前的事!拉萨人恨洋人,当然,他们也分辨不清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八角街,他们也再一次目睹了严重有别于小说中的实景:大昭寺的金顶之下,寺墙之外,大部分房屋仍然是土房子,街道上垃圾遍地,狗和乌鸦从垃圾中啄食。男男女女就在路边便溺,成群的乞丐衣衫褴褛,向周围的行人讨要食物和零钱……所有这些都让他们相信,这里没有香格里拉!

当时正值当局亟谋“”之际,且逢托尔斯泰-杜兰使团造访拉萨离去不久,又一批美国人突然从天而降,在当时仅有三万多人的拉萨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后来,5名美国飞行员被安排在德吉林卡英国驻拉萨使团的住地。逗留数日之后,他们于12月20日离开拉萨,经由曲水、日喀则、江孜和亚东抵达印度。

拉萨的天空篇4

东施效颦

1980年9月17日,踌躇满志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新成立的议会上发表演说称:“伊朗公然频繁地向伊拉克进行挑衅,已然使1975年《阿尔及尔协定》名存实亡。既然伊朗已从法理及政治角度将《阿尔及尔协定》变为一纸空文,伊拉克也就同样没有再继续遵守条约的必要……阿拉伯河,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讲,必须也必定属于阿拉伯,作为伟大的阿拉伯的传人,伊拉克有权获得这条神圣河流的全部。”这番讲话标志着伊拉克重新提出领土诉求,不承认既有的两伊边界划分。

紧接着,伊拉克与其他恐惧伊朗“革命输出”的阿拉伯国家频繁往来,达成反伊朗的统一战线,沙特国王法赫德同意付款给北也门总统萨利赫,由他代为出面向苏联购买武器并转交给伊拉克,北也门、约旦和科威特等国向伊拉克提供海空军基地,方便伊拉克军队紧急时转移飞机和舰艇,防止占优势的伊朗海空军“一锅端”。从9月初开始,伊拉克在边境地区挑起一系列小,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

当然,伊朗对伊拉克的进攻意图也有所察觉,因此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包括转移霍梅尼的住所,释放一批被关押的前王国军官和飞行员,秘密转移200余架战斗机,从巴基斯坦、印度、日本、韩国、瑞典甚至国际军火黑市紧急采购武器及其配件,就连越南也接待了伊朗采购团,后者盯上了1972年侵越美军遗留在该国的F-5战斗机、“陶”式反坦克导弹及其他美制武器零件。

9月22日凌晨,伊拉克政府借口“伊朗军队炮击阿拉伯河上悬挂伊拉克国旗的船只”,派遣空军战机对德黑兰、大不里士、哈马丹等1 5座城市和多座空军基地实施轰炸,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在第一天的空袭中,萨达姆决心效仿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的作为——以“闪电战”将伊朗空军瘫痪在地面上。9月22日中午,伊拉克空军出动两波机群,一波至少有192架,另一波至少有60架,袭击伊朗8座空军基地、4座机场及4座陆军设施,以便为地面部队深入伊朗腹地铺平道路。

但伊拉克空军的本事却和雄心呈反比,他们普遍缺乏目标情报,再加上不知道该用什么武器攻击大型加固强化设施,这次袭击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大多露天停放的伊朗飞机没有被摧毁,只有1架停在迈赫拉巴德机场的F-4E“鬼怪”战斗机被米格23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弹击中,在进气道前方的位置被切成两段。不过,伊拉克空军成功打击了伊朗人的燃料储备——后果相当严重,伊朗不得不花费宝贵的外汇,从苏联、南斯拉夫和叙利亚购买燃料,而苏联人用来运燃料的飞机在几天前刚给伊拉克运去米格战机的零部件!

患得患失

萨达姆的不宣而战,无形中解救了身陷囹圄的大批伊朗前王国军人。22日当天,伊朗总统阿布·哈桑·巴尼萨德尔(BaniSadr)获得霍梅尼授权,宣布全国进行总动员,同时释放大多数在押军官,他们得到几天假期去和家人团聚,接着被送去接受思想教育,“认识伊朗国王及其政权的罪恶”,测验合格后直接送到作战部队。而就在伊拉克第一波空袭过去仅2个小时,伊朗空军第31、32、61战术大队便开始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反击,他们派遣的F-4E机群对处于作战半径内的巴格达及其周边军事基地进行狂轰滥炸,尤其是巴格达郊外的拉希德基地(RashidAFB)是伊拉克空军的训练中心,而且驻扎着伊拉克空军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MF、米格-23MS和米-格-23BN战斗机,所以成为打击重点。由于伊朗“鬼怪”机拥有美国生产的电子干扰吊舱,又是从超低空高速突入,伊拉克防空力量措手不及,结果所有目标都被炸毁,而伊朗飞机却毫发无损地离去。

伊拉克的战略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但地面进攻仍得按时打响。9月23日,伊拉克军队正式跨过边境线,分三路沿着绵延400英里的战线向伊朗纵深推进。此次伊拉克进攻的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个步兵师,目标直取伊朗的产油区胡泽斯坦省(Khuzestan),以实现将阿拉伯河与伊朗本土分隔开,并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缓冲区”。作为配合,伊拉克还出动1个装甲师及1个摩托化步兵师向南进攻霍拉姆沙赫尔(Khorramshahr)和阿巴丹(Abadan),以迷惑伊朗军队。除此之外,伊拉克在两国边境附近留下2个师,分别驻守巴士拉和阿马拉(Amara),以防国内什叶派响应伊朗号召起义。

就像前文所说的,伊拉克的进攻起初未遭到伊朗军队的有效抵抗,因为他们在战前根本没有完成战争动员,例如伊拉克人进攻霍拉姆沙赫尔时,驻守在此的伊朗军队只有1个不满员的师,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呆在伊朗与苏联边境的西阿塞拜疆省。正是由于这种无序的指挥体系,伊朗在战争之初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霍梅尼政权基于防范军队造反而成立的革命卫队表现出极高的战斗热情,但由于他们装备的大都是轻武器,且缺乏正规军事训练,完全成为敌人坦克和炮兵的牺牲品。当然,伊拉克人的战斗力也不值得恭维,他们直到10月初才打进霍拉姆沙赫尔城内,在巷战中,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凭借保卫祖国和捍卫的勇气与伊拉克侵略军展开血战,双方共有7000人战死。在付出沉重的人员伤亡以及100多辆坦克后,伊拉克人勉强于10月24日攻占霍拉姆沙赫尔,也正是因为此战,霍拉姆沙赫尔被伊拉克政府改名“Khunistan”,阿拉伯语的意思是“血城”。

拉萨的天空篇5

经过23个多小时的旅程,8月2号下午的6点,广播告诉我们马上到拉萨并一遍一遍告诉大家稳行慢走!大家的心随着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也紧张起来,一个个放慢了脚步!走出车站,风云突变,我们刚一上车,狂风携着暴雨扑面而来,走得慢的朋友顿时成为落汤鸡!导游告诉我们,拉萨经常是傍晚下雨,白天艳阳高照!拉萨古称“惹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市区地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

拉萨市很多项目是全国各地援建的,所以很多地方也以援建地方的名字命名的,正因为凝聚全国的力量,拉萨城市也越来越漂亮,路也四通八达!通往各个景区的路都是平坦的沥青路,比去年去云南的路好走多了!

在拉萨,看着满大街的游客,不禁会让人感叹起来:在内地,有哪个城市夏天的旅馆会爆满呢?有哪个城市外国游客的密度有拉萨那么高呢?有哪几个城市能像拉萨这样夏天根本不用空调,晚上睡觉不用蚊帐,而在白天也不用担心苍蝇的骚扰呢?有哪几个地方的夏天竟然还可以把晒太阳当作一种享受呢?在拉萨,就常常可以这样的:你可以在布达拉宫前和藏民一起安详地让自己躺在草地上,也可以在你住的小旅馆的走廊上、阳台上一任高原阳光的抚摩。

拉萨的天空篇6

真的是惊艳到了,有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想象力·,那么丰富,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给写下来,真的让我很崇敬。

《遥远地球之歌》只是他的科幻系列之一的一部,还有《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和《》。

《遥远地球之歌》描写的是在人类已经因为一场灾难来了之后,地球的最后一艘星际航舰为了到萨根二殖民,途径了萨拉萨星,萨拉萨星是地球在监测到有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前一千年,利用这个一千年的空隙研究出了殖民星舰,其中一艘就落到了萨拉萨星,并在此生息。关于殖民星舰上携带着大量的人类胚胎,然后冷冻起来,然后由一个机器人操作星舰到达目的地,在唤醒这些胚胎。

拉萨的天空篇7

来到八廓街,人们一眼便可以发现,街上的人都在围绕着大昭寺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同无数颗星星都围绕着月亮旋转一般。那时,即使你是初到这条街的远方游客,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这股人流按顺时针方向逛街。据说在拉萨,基本有3条转经的圣道,第一圈是围大昭寺供奉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大殿外的廊道,第二圈就是八廓街了,称“转八廓”,第三圈可就是绕拉萨市内的大圈了,拉萨人称“转林廓”。

过去,八廓街两边的房子都是带天井的藏式楼房。现在看到的都是经过改造的新式楼房,楼层不高,一楼为门面,经营工艺品、藏药和珠宝首饰等。街道中央有统一修建的开放式摊棚,满是各种玛瑙、骨质、木质、银和藏银做的项链、手链、戒指、手镯,还有法号、香炉、藏刀等。步入八廓街,就像步入了藏族工艺品的博览会。

被“八廓街”环绕的大昭寺金顶上那闪烁的金色和卧鹿,在阳光透露出神秘的气息。传说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嫁入藏时,大昭寺所在地周围是一片沼泽。沼泽中心有一湖泊,置于拉萨城中,有如一巨大的魔女仰天而卧。文成公主占卜后确认在此处建寺便可降魔,于是利用众多的山羊开始驮土建寺。

漫步八廓街头,除了像我一样黑头发的中国人,还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戴满各种民间首饰,有的甚至拉上一个喇嘛和他一起合影。

在那天午后,我站在拉萨八廓街,发了一条短信给我所有的朋友:“不到,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

小贴士

1.买转经桶当纪念时要按顺时针转,沿佛殿、灵塔等朝圣时,也要顺着时针方向走。别逛太晚,因为晚上6点之后八廓街就以卖日用品为主了。

拉萨的天空篇8

编织

特别的你我

特别的童真童趣

有一段

特别的水木年华

聆听萨哈拉的一段童年记忆,不禁思想连篇,不算华丽的词句,却令人满口余香……“萨哈拉”这个响亮的名字,自然使人联想到那广阔无垠的“萨哈拉沙漠”,那宽大的胸襟,那火热的阳光,使人产生一种满足感。

萨哈拉的童年是阴暗的。在学校,她一直被视为一个需“特别教育”的女孩,在大厅中,面对那么多嘲笑的眼光,她忍住了,但她毕竟不是一个忍者,她还是个孩子,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个需要亲人朋友来温暖的孩子,她只有不断地与老师对抗,不断地不理不睬,不断地答非所问……

回到家,那一封封写给离家父亲的信,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几丝委屈,几丝抱怨,几丝着急,只凝成一句“爸爸,你还好吗?”,但这无疑不是别人误会的根源,“不写作业,不聪明,不努力进取,傻,还喜欢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信……”这是校长对她的评价。

萨哈拉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像波迪这样的好老师。当她任性时,当她烦恼时,当她不知所措时,是波迪帮她解开了一个个心结;当她莫名在日记本上写下“我是作家”时,是波迪给了她正确的答复“我相信”,而不是一句句冷嘲热讽。波迪不知不觉走进了萨哈拉的生活,她是一个老师,但更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在萨哈拉有困难时,她宽容了她,谅解了她,容纳了她,使她真正走上了人生的讲台,舒展才华,面对自己真实的情感,性格,面对一切!此时的萨哈拉是美丽的,放下千斤重担的萨哈拉是轻松的,一个崭新的人生张开双臂等着她……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萨哈拉无疑就是一匹酷爱阅读的千里马,她很厉害!在知识的天空中,她可以擦干眼泪,尽情飞翔,在图书馆里,她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还有一本自己的书,她相信终有一天有人会看到它,有人会知道这世上还有一个秘密作家,名叫萨哈拉。而波迪小姐当之无愧是识别千里马的伯乐,面对萨哈拉,她没有逃得远远的,反而更进一步了解她,了解这个秘密如海洋般宽广的女孩,她一语否定了萨哈拉的“特别需要”,粉碎了萨哈拉在同学心中的不好形象,是她塑造了萨哈拉,真实的萨哈拉,她是伟大的!

拉萨的天空篇9

拉萨曾经有几十个林卡,一度破坏较严重,包括恢复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罗布林卡绿地的努力等,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药王山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面积约18万平方米,工程一期投资1000万元,整个工程建成后将在拉萨市区形成新的绿化景观,构建一道新的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我们要用三年时间把药王山变成一座青山”,这是拉萨市园林局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从今年3月初开始,拉萨市园林局就开始在药王山挖坑、背土、种树、浇水。3月21日一大早,拉萨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药王山西侧往山上运树苗、植树、浇水。“药王山”只是拉萨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

拉萨市园林局负责人说,为了拉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今年,市园林局引进了十几种新树苗和许多种新花卉。目前已经引进拉萨的苗木品种有龙桑(落叶树)、白皮树(常绿树)、樱花(开花植物)、山楂、梨树等。拉萨市园林局也正在东郊苗圃和蔡公堂苗圃进行试种。如果新引进的树木能适应拉萨的环境,试种成功,拉萨市园林局就会大量种植引进树木。据了解,拉萨市园林局每年都会引进一些新的树木和花卉品种进行试种。

拉萨的天空篇10

——题记

柔柔的月光照亮了夜空,虽然以是深夜,我却激动得难以入睡。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看着外面一闪而过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拉萨的憧憬,好像心已经飞到了拉萨。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经开始招架不住了,开始的新奇的激动都被时间给消磨了,我慢慢的躺在软软的床上睡着了。

第X站我们到了西安古城,走下车去呼吸着古城的气息,顺手拿起相机把最好的东西拍了下来。

过了格尔木,出现在眼前的是那绿茵茵的草地,这时的天空仿佛特别的蓝,天和地之间只有一条缝隙,好象我伸手一摘就是那绵绵的云朵。

到了错那湖,我看见了只有那天境才有的景色,那湖很蓝很蓝,那种蓝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蓝,天空也是蓝的,湖也是蓝的,根本分不出来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叔叔会说,这一生没坐过青藏铁路就白活了。

终于到了拉萨,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很神圣,我觉得这里每一个地方都飘着浪漫的气息,拉萨的夜晚不像其他城市那么热闹,这里有着一种浪漫的安静这晚我睡得十分香甜。

第二天我来到了布达拉宫,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它,雪白的墙,褐红的宫顶,一切都那么熟悉而陌生。

我走在布达拉宫的楼梯上,时不时的听见游人对内景的赞叹,而我也在心中轻声尖叫,这里的金佛像数也数不清,墙上的壁画更是令人惊叹,已经过了上千年,壁画却还保存完好,还有这里的喇叭和尚念的经文随处可见,还有摆在金灵台前的青稞酒到处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