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雨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8 19:59:51

写秋雨的作文

写秋雨的作文篇1

【1: 初中写秋雨的英语作文】

Autumn came, marching with golden brown leaves paved the carpet, quietly came to my side, no sound, no shadow, people unpredictable.

Autumn, no summer warm surging, no winter snow wrapped, no spring full of vitality. Autumn, only a touch of light, a touch of fantastic atmosphere.

Spring is the season of the poets; summer, the season of the girls; winter, the children's season. And autumn and autumn who is the season? I said: autumn is the season of farmers, is the harvest season, is the dream of the season.

Autumn is the season of rain. Autumn rain is not as delicate as the rain so light, but also has its unique charm. As the saying goes: "a autumn rain a cold," it is true, autumn rain, what is the next few days, the rain drip, dripping in the hands of the ice, with an inexplicable chill, the distance Of the mountain children are dyed gray. Hold up a small flower umbrella, walking in the rain, watching the rain dripping from the umbrella, stroking slightly cold air, this is an alternative to enjoy.

Autumn is the season of leaves. Look at the original green tree leaves from the green into a yellow, was the autumn wind blowing, and even jump to jump, as butterflies generally beat the child fell down. Leaves the roots, the leaves of children who flew to the feet of the mother, into the dust, moisten the soil, so the end of their own short and full of life.

Looking at the leaves, looking at the rain, I can not help but lament: autumn, you are not spring full of vitality, but you have, is a spring does not have, different beauty!

【2: 初中写秋雨的英语作文】

How is it, you do not believe it? Look, she has left her footprints everywhere.

The air is so fresh, the weather is so blurred. The sun is warmer. Her million gold happy kiss all things, so gentle, so comfortable.

It's time to fall!

Section just after the autumnal equinox, they feel a bit cool. Gradually yellow leaves can not withstand the wind and rain to destroy the destruction of a piece of leaf leaves falling in the high and low roof, falling on the road in large and small, falling in criss-crossing the river.

Autumn rain is light blue, crystal clear. 10 million silver, rippling in the air, fans of the veil, draped over the dark faint fields. The rain fell in the water, like a thrown into the crystal jade plate, splashed grain pearls; rain fell on the tree, like to branches with soft hair; rain fell to the ground rolled up a burst of smoke, the land seems Blooming out of a laughing dimple.

The autumn of autumn, grooming the mountains, nourishing the earth. The puddle of water on the ground is full of water. They slowly flow to the big ditch, brought together this year's affection and hope of the coming year. This autumn is as if it is sweet wine, dedicated to the breeding of all things of the land, dedicated to the harvest full of joy ... ...

Autumn is not annoying. Behind the misty rain curtain is a sweet smile. It is to celebrate the birthday of the motherland smile; that is the fruit of the mountains and plains of the red face. "Autumn autumn rain sad people" era, in the golden autumn of the motherland, has long gone.

I look up at the blue sky, think the sky is more sunny, the sun is more brilliant, a blossoming light like white clouds, like to the blue sky embroidered with white flowers. This view makes the breathtaking.

Autumn rain is not only wonderful, but also full of new hope.

Ah! Autumn rain - intoxicating autumn rain.

【3: 初中写秋雨的英语作文】

Autumn came, the autumn girl jumped and jumped, happy to throw a long hair to come! Her hair thrown where, where is a harvest scene.

Autumn rain come! Datong farmer uncle laughed Yan, their hard to grow vegetables, fruit will be harvested! Rain passionate poured farmers uncle's vegetables, fruit, sweet rain to moisten them, the fields The vegetables were greener; the fruits of the trees were more fragrant; the peasants were more happy.

The young men and girls in the big cities are standing in the rain to enjoy the rain drift. Like soybeans, playing on people who are itchy, cool; like nectar, fall in people's mouth sweet, slippery. Some people let go voice shouting: ah! Really cool! Finally survive the hot summer! Is not it!

The children are happier, they are holding a colorful umbrella, like a cluster of colorful mushrooms in the woods. Standing in the distance, that "mushroom" like a long rainbow. And that naughty children wearing rain boots hard to step on the water, from time to time splashing from the high water. And some children take advantage of others walking in the tree, the hard to shake the tree, so that the rain on the tree like a broad bean hit the passers-by. They can be really naughty it!

They are moisturizing the flowers and trees that will wither, and pull them back from the edge of death, and their leaves are slowly stretched to make them fresh. Back to the green they exposed a smile, nodded in the rain, as if to say, thank you! Thank you!

Watching them happy look, I am also happy from ear to ear!

【4: 初中写秋雨的英语作文】

The rain outside the window rhythmic in the beat the glass, the rain rhythm of the next non-stop.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feel a lot of cool days. The ancients have sad autumn that I think this view may be the face of changes in the weather caused by the reasons.

Summer scenery is not dead in the brain, that hot weather, dense forests, grass, bright flowers impressed, she is bright, up, warm feeling, she is yang floating in the human body surface, gas Blood is surging, the mental condition is not the same.

The same is a piece of land, the season has changed, the impression is different. Trees, flowers are withered and dying. The autumn wind began to appear depressed, desolate scene, people's hearts spontaneously produce sadness is self-evident.

Autumn rain led the changes in the season, gave birth to people's sadness. So the ancients described the fall rain is often Denglou Wangxiang, see flowers and dying, bustling scene disappeared, a desolate scene.

Autumn rain is still beating the earth, people in the harvest harvest fruit, spring autumn autumn to bring people the joy of harvest.

Autumn rain in the wake of people's desire for knowledge, semester school, students in the book to seek new knowledge, to explore the pea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umn rain in the moisture of the earth, gave birth to a new life, to meet the arrival of the next season.

Autumn rain in the wash the earth, show eyes and some of the deep landscape. Autumn rain in the story of the occurrence of a year, whispered the priorities, is right and wrong ... ... autumn rain you enjoy singing it, the earth, all things open arms to meet you!

【5: 初中写秋雨的英语作文】

Yesterday 's weather is really gratifying.

Early morning, I just got up, I heard "rumbling ... ..." thunder, I look out the window, the sky is as low as the hand can touch to touch.

Soon, a rain dripping up, like silk, like cattle hair. This is a timely rain, because a few days ago just experienced a dust storm, this rain enough to clean all the dust. that's nice!

Autumn is like a shy girl is the same as the earth father and son pouring thoughts.

This is like a rain of rain under a rain, a burst of pouring rain pouring down, and soon, the playground has become a vast ocean. Rainwater on the campus merged into a stream, they like an appointment like the same direction to catch, gradually in the playground low sink into a lake, the middle of the big puddle has become the central island of the lake. More interesting! Rain or keep the next, the rain dripping on the water cheerful dance.

写秋雨的作文篇2

伴着最后一声嘶哑的蝉鸣的消失,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悄然滑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在这个萧萧的季节里,我有秋雨陪伴。

秋雨,秋意般的凄凉。他的血液里涌动着原始的荒凉,犹如艾略特的《荒原》一样。但是,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的碰撞,在那莽莽历史原野上,他踽踽在一条杳无人烟的古道上。

在此,我冒昧地对秋雨细细品味。它带来的不是秋日的雨水的清凉与自然。它营造的是历史文化中的累累斑痕,透过那些跳跃的文字符号,古老的文明仿佛在慢慢消逝,历史的积淀也在缓缓地蒸腾。

秋雨是孤独的,在他的身上文明上演着几千年以来的尴尬与难堪。他是古道西风中的一匹羸弱的瘦马,用自己的脚印记载着一段段辛酸的旅程。当年,顾炎武在大彻大悟后,淡淡地说:“仲尼,一旅人也。”那么,秋雨又何尝不是一位寂寞的旅人呢?

行者无疆,他围着世界上残留的惨淡文明打转。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他挽留着罗马假日的余晖,却点燃了亚平宁的精神圣火。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练:他乞讨着北欧美丽的神话,却畏惧地躲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他用古老的中华文字聚结着整个欧洲的文明。

秋雨仿佛是现代喧哗中的一盏清茶,认真品味的人却很少,因为,那是一杯少有的苦茶。

再看看他在中国走过的那段文化苦旅吧。我最推崇的是他对莫高窟深深的伤痕情结。涓涓秀字间隐藏着五千年文明遭遇的野蛮,在那段颓废的近代史面前,他无语,无奈。我沉醉于他对历史文化独特的驾驭,载着满车的沉重在那广袤的天地间,渐渐地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他仿佛茫茫宇宙间的一个弃儿,躲在残败不堪的一隅低声嗓泣。

秋雨用细腻的笔尖触摸着炎黄子孙的情感深处。他笨拙地、迫不及待地弥补着现代人的记忆缺陷。他好像事物消亡间的回光返照,却从不肯停下那匆匆的脚步。他在用一个人的渺小重现出文明的浩浩荡荡。

我手中的笔仿佛也在发抖,震撼于记下的点点滴滴,不,那不是点点滴滴,而是一个文人应有的悲惊。

品味余秋雨,我的灵魂在渐渐升华。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通过余秋雨的著作对他进行了细细的品味,品味了他的孤独,品味了他的伤痕,品味了他的情感。文章选材较为新颖独特,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富有文采,用词形象而生动。但本文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意不太明确。如文章一开始,作者对晚秋的环境进行了描写,接着引出了“我有秋雨陪伴”一句,其中的“秋雨”指的是秋天的雨,还是指余秋雨,令人困惑。二是层次不太清晰。对作品要品味的内容,作者并没有认真分析,细致安排,使得文章有些乱的感觉。三是分析过于简略。文章分析了余秋雨著作的多个方面,但每个方面的分析都太简单。如品味余秋雨的孤独,仅仅用了一个比喻句,即得出“秋雨是寂寞的旅人”的结论。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是在余秋雨中的哪些文章中体现的等等,文章均没有加以表现。

升格指津

第一自然段中的“秋雨”一词用词不确切,是指秋天的雨还是指余秋雨本人?让人不清楚。因此应加以明确,如果说的是余秋雨,那么有关秋雨的环境描写应删去。

第二自然段与本文的中心无关,应删去。

第三自然段应直接点明文章的题目,指出品读余秋雨作品总的感觉。

第四自然段可分为两点进行详细分析,一是提出观点,二是结合作品分析。

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心应明确,观点应突出。

最后,应针对中心补充文章的内容,强化文章的观点,对运用不恰当的词语进行修改。

【化蝶之作】

杨 富

品味一个文人,品味一种文化,余秋雨,仿佛一杯浓茶,清香却苦涩。(紧扣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所写内容。“浓茶”的比喻切合“品”的语境。)

品味余秋雨,在以速食为上的今天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余秋雨,一个在文明路上踽踽独行的旅人。(总的概述余秋雨作品的特点。“速食”一词形象地概括了当今社会的特点。)

读《文化苦旅》,品味他的孤独。

“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人能告诉他答案。于是,他像走惯了远路的三毛一样,悄悄出发。在那条西风古道上,他仿佛一匹羸弱的老马,“上下而求索”,踽踽独行。他试图抛开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眠的文化。没有人陪他,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都有弟子相随;对他而言,知音已成为遥远的渴望。人们只知道,在那些荒凉的历史文明中,一个寂寞的身影在徘徊。于是,他的文字中流淌着苦涩、焦灼,与冥思。(品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孤独的角度进行分析。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段用词形象而生动。)

读《行者无疆》,品味他的敬畏。

他绕着世界上残留古代文明的地方打转。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他挽留罗马假日的余晖,点燃了亚平宁的精神圣火。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固:他追寻着北欧美丽的神话,却敬畏地躲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余秋雨用古老的文字书写着整个欧洲的文明。他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朝拜那些逝去的辉煌的文明。他恪守着几千年的“中庸之道”,却更加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他,也亲眼目睹了触目惊心的废墟,那些文化的碎片随着历史凋零。(品味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从敬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段以短句为主,长短结合,参差错落。“追寻”“敬畏”等词准确地写出了余秋雨对文明的敬畏之情。)

读《山居笔记》,品味他的困惑。

他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段段一节节文化。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他迷茫;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的祭奠,他彷徨。但是,他把深邃嶙峋的思考写得浅显易懂,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得淋漓尽致。他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将一个个困惑在艰辛的旅途之中展示出来。(品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困惑的角度进行分析。“祭奠”“彷徨”“深邃嶙峋”“玄奥细微”等词语精练而准确。)

出走十五年,品味秋雨的感伤、忧虑、无奈、凄凉,也品出秋雨的浑朴、古典、新锐、肃穆。他周游十五载,竟与两千多年前的仲尼不谋而合,孔子载回满车的失望,秋雨则为现代人埋下了企盼与希冀。(将余秋雨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巧妙地进行比较,既照应了前面有关孔子的内容,又揭示出余秋雨为现代人所带来的影响。)

品味余秋雨,终如茶般诱人。(照应开头,说明缘由。)

写秋雨的作文篇3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体意识;主体精神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突出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从而强调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显著特征。而透过艺术创作探视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余秋雨散文呈现给人们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叩问意义、价值世界的理性自觉。应当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与使命自觉是余秋雨强调内在精神价值的散文观形成的根源。

写秋雨的作文篇4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前言】

《更漏子·玉炉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上阕辞采密丽,下阕疏淡流畅,一密一疏,一浓一淡,情感变化发展自然。

【注释】

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

⑶鬓(bìn)云:鬓发如云。

⑷衾(qīn):被子。

⑸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⑹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⑺空阶滴到明:语出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

【翻译】

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赏析】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

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含有以炉烟袅袅来表示愁思无限的意思。次句“红蜡泪”就不同了:夜间燃烛,用以照明,但多了一个“泪”字,便含有了人的感情。说“玉炉”,既见其精美,又见其色洁;“红蜡”则透出色泽的艳丽而撩人情思,而闺中的寂寞也隐隐流露出来了。“画堂”,写居室之美,与“玉炉”、“红蜡”相映衬。这句紧承上句,说红蜡所映照是画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深藏于人心中的情愫,红蜡是不能“照”到的,可是作者却执拗地强调“偏照”。“偏照”者,非照不可也。这一来,将室内的华美陈设与人的感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此刻,在这美丽的画堂中,冷清寂静,只有玉炉之香,红蜡之泪,与女主人公相伴,不管它们是有意、无意,但在她看来,却是“偏照”。至此,是蜡在流泪,抑或人在流泪,浑融一体,更反衬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概言之,第一句主要是衬景,二句景中含情,三句感情色彩强烈,女主人公的愁肠百结,呼之而出了。陈匪石云:“词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旧时月色斋词谭》)这里“融情入景”是逐步深入的,至“偏照”始喷涌而出。

“眉翠薄,鬓云残”,两句写人。以翠黛描眉,见其眉之美。鬓云,是形容美发如云,可知其人之美。但紧接着用了一个“薄”字,一个“残”字,景况便完全不同了。“薄”字形容眉黛褪色,“残”字描绘鬓发不整。这两个字反映出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态,不仅写外貌,也同时写出了她内心难言的苦闷。“夜长衾枕寒”,继续写思妇独处无眠的感受,它不仅点明了时间:长夜漫漫;写出了人的感觉:衾枕生寒,如李清照怀念外出丈夫时的“半夜凉初透”。由此可知上面的一切景物,都是夜长不寐之人目之所见,身之所感。这些景物如粒粒珍珠,用“秋思”这条线把它们串了起来。

写秋雨的作文篇5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苏东坡突围》中的苏东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苏东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苏东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 萧朴:《感觉余秋雨·序》,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版。

写秋雨的作文篇6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创作风格

当代中国文坛有一类“余秋雨现象”,不难理解,即是一种创作现象,这种独特景观在文坛是一枝独秀的。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是鲜明的,是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这个文化意蕴的创造是一个大的突破,引领了一代学者散文的新文风。“余秋雨现象 ”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其新的架构和手法,而许多围绕余秋雨散文的评论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学者在长时间内如此关注余秋雨散文,不论是褒或贬,这对于一个作家,一个作品,对散文研究来说都是幸事,在繁多的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余 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入手,对已有评论加以概括梳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发现余秋雨散文的价值,更好地了解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

一、对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的主旨是文化,这个主旨决定了研究者的目光着重放在对散文的文化意蕴的研究上,论者们研究的主要方面有 :华夏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人格的健全重铸。

余秋雨本人认为,文明是克服了愚昧和野蛮之后达到的境界,是对前者的摆脱,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重复上演这个过程,总体的人类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还是在于愚昧和野蛮作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文明有多么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文化需要公开,文化需要透明,文化需要传播,文化需要共享,文化需要化解,文化需要沟通,文化要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就要能够克服障碍,只要能够跨越障碍的文化才能够像生命一样延续下去,才能够形成文明,余秋雨散文 是通过深深思考后形成的喟叹,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文明的向往,期待和呼喊。

品味余秋雨散文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文化的反思和忧患意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余秋雨先生具有文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文章当中,余秋雨先生在面对民族文化在多元冲击时的这种时代使 命感和忧患意识更为明显,对文化的反思是文章的一大值得探讨的主题,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需要进行反思,民族文化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反思进步的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

二、关于余秋雨散文创作风格的研究

余秋雨散文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大的改变,和以往的散文文体不同,余秋雨散文主要有以下四点的改变 :对传统散文的突破、语言特色、结构模式和表现手法,这些方面上加以体现对传统散文风格的创新。

首先,从对传统散文的突破来看,余秋雨的散文博大精深、气势宏伟,不缺细节描写和大场景描绘,但是其中对于历史的探寻并不少,访古寻古是他散文的命脉,对古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主题,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思想 力度,其中也有对现实的赞叹,但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喟叹。

其次,从语言特色来看,余秋雨散文中的语言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时一些沉重的历史往事经过他的描写也能变得轻松明了,余秋雨散文抛弃了繁杂的语句,多余的赘言,有些许随心所欲的流露反倒给文章增色,语言简练并且和情感完好结合,书写轻松自如,展 现了特有的奇妙智慧。

再次,从散文的结构模式上看,有些论者也持着否定态度,有些散文的结构过于僵化,与散文的自由精神不相符,与散文创作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有时行文的直抒胸臆会使情感表达过于夸张,篇幅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这些都是散文结构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最后,在表现手法上,余秋雨散文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在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使情感表达激烈直率,很多表现力强的修辞如排比可以增加文章气势,余秋雨散文中加入的一些戏剧元素使的散文在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化风格。

三、结论

余秋雨在散文上的成就是伟大的,他为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创造风格,他的散文是理性思维与诗性想象有机结合的,是沉重严谨与激情肆意相融合后表现出来的大散文风范,散文亮点颇多,在散文中对文体的突破,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美学风格,对于历史 文化的反思,对健全人格的呼唤,对文化的忧患意识,都强烈地通过字眼传达出来,在当下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06):123-126.

写秋雨的作文篇7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大学语文八声甘州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原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二.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三.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四.注释

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到处。红,翠,指代花草树木。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人。”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争:怎。

恁(nèn):如此。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写秋雨的作文篇8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白话文版】

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面对着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冷清凉。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做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诗情演绎】

又一个傍晚来临了,秋意萧疏,我孤独地伫立江边,面对着洒满江天的潇潇暮雨。

这一片残秋,仿佛又一次在秋雨的洗涤中清冷了许多。苍凉的秋风愈刮愈紧,几乎泯灭了一切生机,处处群芳凋零,落叶纷飞,美好的景物在漫无声息中无奈地消亡。雨停了,落日的余辉照耀在望江楼上,而我满目所见,具是凄凉,就连浩浩长江,也哽咽失语,默默东流。

唉,我真想登高临远,去眺望遥远的家乡。但是又实在不忍心这样做。每每此时,回家的念头总要浮上心头,越是压抑,越是更加强烈。回首前尘,多少年来四处奔波,行踪不定,实无可在他乡久留的理由,该回归故乡了。心爱的人啊,此时可能正在楼上抬头凝望,不知道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做心上人回家的船了吧。可她怎么会知道,此时的我也正在依靠着栏杆眺望着家乡,也是一样在深深地忧愁啊!

【精彩点击】

这首词是柳词中描写羁旅行役的名篇。全词抒写了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之时。词的上片集中笔墨写景,渗透的是悲秋情怀。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词人将秋雨,秋风,秋阳,秋华,秋水这些景物一一铺陈,在悲秋的同时,渲染了气氛,为下片写“愁”作了很好的铺垫,引发下片抒情。词人说“不忍登高临远”,但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思恋,终于“登高临远”。遥望故乡,却触发“归思难收”之感,加重了思恋之情。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此情此景,诗人遥想家中爱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接着又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相思的苦楚极其浓重。

词作情景交融,陈展铺叙,体现了柳永词的风格特点。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名句背诵】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名家评点】

苏轼早就指出:“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词则·大雅集》: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

王国维《人间词话》:“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小试身手】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词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曲同工】

长安晚秋

〔唐〕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对比赏读:

写秋雨的作文篇9

2007年6月以来,余秋雨坚持在腾讯、新浪、搜狐、凤凰等网站不断更新博客,自己的最新动向、刊登最新作品及其节选,点击量逾2000万。但在2009年12月下旬,他却忍痛割爱,将其在新浪、搜狐和凤凰网的博客上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评论统统清除。直接原因是网友“托尼熊”和“伪通社大院”各自在线发起的“华语世界文盲”评选活动,将余秋雨列为第一。于丹、郭敬明等作家紧随其后,乃至刚刚“开红”的作家六六也不能幸免。谈及关博缘由,余秋雨的助理金克林坦言:称“骂声太多,我们早就想关了!”

余秋雨曾经如日中天,《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千年一叹》等散文一纸风行,大有洛阳纸贵之盛。但大红大紫之后,却要忍受连续不断、日益泛滥的大骂、恶搞。这一次,余秋雨意外成为“华语世界文盲”状元,据报载,其获奖理由是:“作品‘空追求文采没有真情实感’,典型言论‘含泪劝告’。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碑文也是其证据。”

名山名胜请名人题写碑文,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一。钟山自古就是江南名山,绿树成荫,景点密布,就像一条巨龙盘卧在南京东面,素有“龙盘”美誉。余秋雨是当下文坛著名的学者型作家,书法也很秀美,请他题写碑文,也是无可厚非,并可以为钟山留下一段佳话,使游客平添一份游兴。

《整治纪念碑碑文》写道:“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其中之一,在南京钟山之麓。此地山雄水碧,古迹连绵,徜徉其间,步步皆是六朝熏风,南唐遗韵;隐隐可见大明王气,伟人身影。每当清秋时节,重重悲欢归于枫叶,滔滔故事凝于静穆。山岚夕阳,明月林禽,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钟山风景,美则美矣,无奈龙虎际会,风雨苍黄,历尽浩劫,日渐颓芜。所幸得逢盛世,重新打点江山,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新建栈道,呼集物种,辟出诸多公园,重修两大陵墓,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岁月,迎迓远近;中华文明,由此增一聚气之谷,读解之门。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

对于这篇碑文,余秋雨表示:“碑文是我的真实心声”,“真的是花了心思写的。”他还在碑文后面,颇为得意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情和评价:“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岂料,碑文面市,“群情”激愤,“余大尸”、“呵臀捧屁、附庸风雅”、“以大师等级看来,是极烂极烂了”、“他题写的不伦不类碑文,已经充分暴露了他二三流文人的底细,露出了那红红的屁股!”等评语,犹如秋风裹雨似的四面袭来。余秋雨难以忍受网民们的口诛笔伐,不得不“关门”躲避。

碑文白纸黑字,奇文供欣赏;自恋溢于言表,也不必帮他隐讳。但就文论文,我认为这篇碑文还是写得情景交融,可以视作余秋雨的上乘之作,至少也不像很多人骂得那样差。诗文无达诂。文章是自己的好,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的普遍心态。文学作品,不是科研论文,也不是产品说明,只要主题鲜明不东扯西拉,结构完整不颠三倒四,言通语顺不影响阅读,再加上一些文采以增加文趣,也就可以了。如果硬要挑毛病,即使是经典文章,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晒太阳”、“打扫卫生”、“知了声声叫着夏天”等,是不适合用一般的语法标准评判的。就像杜甫为了描述诸葛亮庙里古柏的雄伟气势,他在《古柏行》中写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而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则在《梦溪笔谈》中“较真”说:“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之病也。”他认为直径七尺的树不可能高达二千尺,比例失调,因此批评杜甫的诗有缺陷,不料却成为千古笑柄。

如果仅仅是余秋雨身陷“骂阵”,也就算了,谁让他把自己打造成了“出头的椽子”呢?遗憾的是,谁出名谁就挨骂,名声越大挨骂越多,就有些不正常了。于丹、郭敬明、易中天,乃至季羡林、吴敬琏、厉以宁等,几乎是无一幸免,以至于文坛名人被“网民”骂成为“哑巴”, 以至于久经骂场的余秋雨也不得不“躲进小楼成一统”。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仇富”、“仇智”等反常现象进行过热烈讨论,文坛名人属于智者,将他们挨骂现象笼统地划进“仇智”行列,似乎也说得过去。可是,智者群体中,科学家如钱学森、袁隆平等,声望高,形象佳,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因此,为了有所区分,我认为文坛名人挨骂现象,可以称之为“砍才”:无论才子,还是才女,一经出名,便会遭到群攻,不把你骂哑巴誓不罢休,直到你无声无息、高挂“免战牌”,这些网上打手才会另寻目标,开始投入新的“战役”……最为可悲的是,谁会骂、骂得重、骂得狠,骂得毫无技术含量,就越会名声大振,受到其他网民的追捧。我认为,这种“砍才”现象,是和谐社会中的一大杂音、噪音。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推进器,其作用独特,并不能被自然科学所取代。人文科学又与自然科学不太一样,其成果先进还是落后,一般都不是一目了然的,有些学科,如文学欣赏、史学研究等,是需要相当的文学素养、历史知识才有资格参与的。不具备这些修养,见到文坛名人开口便骂,而且像红眼李逵那样,性子一起,抡起板斧,不分青红皂白地逢人就砍,那就有点意气用事、缺乏理性了。这样做,作为个人是很爽,但对于挨骂者就不太公平,对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就无益处。“洪洞县里无好人”,举国上下皆饼才,这样的心理很不健康,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氛围中,怎么可能诞生“大师”、“巨匠”?周国平在《中国人缺少什么》中指出:“中国人缺少对精神价值的尊敬,从而也缺少对守护和创造了精神价值的人的尊敬,这是明显的事实。”而“巴黎先贤祠正厅里只安放了两座精美的墓,分别葬着伏尔泰和卢梭。如果不算建祠时葬在这里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些政治家和军人,进入先贤祠的必是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总统之类是没有资格的。”

人文科学重在建设。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这句话有些不够准确。对于有些人来说,辱骂和恐吓肯定是战斗,但决不是文明的战斗方式。以前,人们有个误解,以为“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事实证明,很多东西破坏了之后,是很难再立起来的。北京城墙被“破”掉了,何日才能立起来?鲁迅受到一些人的围攻,只得写作杂文予以论战,结果精力分散,使自己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未能动笔,这一遗憾谁能弥补?

写秋雨的作文篇1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这篇文章。它苍凉,凄美,但是又从这篇文章之中体现出一种不凡之气,让我为其倾倒,为其讴歌。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秋雨》,起初听这题名,就让我感受到那幽静寂寞的气息,读完这篇文章,寒意向我袭来,但却从寒里体会到作者对秋雨的幻想和现实的浪漫。文章主要是概括了秋天的雨的幽深情景,它用笔细腻,足以见到作者的观察能力细致入微。平常人们写秋雨,通常都是赞美秋雨如何美丽与奉献,而作者通过雨来写出一个灰暗冰凉的世界。但是,就在这灰暗冰凉的世界中,还是有那含蓄的美,这点美丽映衬了残酷的秋天之雨,使行文更生动了。

不过,在我的视觉之中,秋天仿佛一般都是金黄的稻田,窗外叽叽喳喳鸣叫的小鸟,明媚而又温暖的阳光,红遍漫山遍野的枫树,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流汗背影构成的一幅秋日美景画,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场面极少出现,即使出现了,也是干旱已久的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仅此而已.但是,仔细品味一下,,脑子里或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下雨了,妇女们皱着眉头,急急忙忙的把晒在阳台上的衣服收起,在路上的行人或许会加快脚步的向家飞奔而去,边走还边说声:“真该死!”,池塘边,黄色的烂泥满地都是,几只蛤蟆在泥中跳来跳去。这就形成了和之前秋日美景画的风格迥然不同,给人的也是一种不同的感觉。但是这篇“秋雨”没有走极端,而是位于两者之间的部分,既有美感又凄凉,让人眼前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