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战争结局十篇

时间:2023-03-29 17:17:57

兄弟战争结局

兄弟战争结局篇1

这种现象,在社会发生巨变的时候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社会的变乱,使许多问题都不能成为定数,变化越多,在变化之后需要的伥就越不一样。在变乱时代时局已经发生变化之后,如果还使用原有的伥为自己服务,那么猛虎的利益势必会受损,甚至会失去所有的利益。在这个时候,猛虎为了利益,只能见利而忘伥了。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之后,西晋司马氏统一了中国,可是西晋的政权并不稳固。在经历过长年的战乱后,地方割据力量的残余依然存在,司马氏皇室子弟之间的权力斗争也十分激烈。晋武帝司马炎在无计可施之际,只得派司马氏的皇室宗亲到各地做藩王,一方面稍微缓解权力斗争的激烈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借助藩王的力量来镇压地方割据势力的余党。

当时,分封在各地的藩王都各怀心事,其中颇有势力的是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觉得自己无论才智韬略都胜过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穴也就是后来的晋惠帝?雪,但是却没有被武帝指定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他在封地开始广招贤才,准备发动内战,夺取皇位。

当时,他身边有一位名人,就是以清谈著称的王衍。王衍本人善于辞辩,精通玄学,但是在治国安邦方面却没有什么才能。他在司马越身边,为司马越集团吸引了一批当时的名士,让外界看来觉得司马越非常热心于扶植文化,久而久之,倒是真有一些人才聚集在司马越身旁了。

司马越作为藩王,称霸一方,势力举足轻重;王衍作为一时的名士领袖,盛名过人,在社会上的号召力也非同一般。他们二人互相结交,由王衍出面为司马越网罗人才,而司马越则赐予王衍一个近乎“国师”的身份,让他除了在士林之外,在政治上也能有所作为。

这种以司马越为虎,以王衍为伥的组合,为司马越扩充势力、准备内战提供了有利条件。若干年后,司马越终于联合其他藩王,发动了内战,以争夺皇帝的宝座,史称“八王之乱”。

可是,因为藩王们的内讧及北方的匈奴和羯胡的趁机入主中原,使中国北方陷入了战争的浩劫之中。最终,北方被匈奴和羯胡占据,司马越和王衍也死于战争之中。

但是,司马氏皇族和王氏的虎伥组合还没有结束,而且出现了新的变化。

当时,西晋司马氏的皇族在战争中死伤过半,幸存的皇族纷纷准备渡过长江逃避战乱,其中,琅琊王司马睿实力薄弱,在渡江之前只想着如何避难自保,并没有考虑渡江之后的计划。可是他作为皇族的幸存者,对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号召力的,于是,王氏家族的精英人物―――王导和王敦便准备扶持他做渡江之后的皇帝。

在司马越和王衍结成虎伥关系的时代,王衍因为只善于清谈而不懂治国之术,所以在实力强大的司马越手下只能成为受其摆布的“花瓶”式人物。然而,在他受到司马越重用之后,王氏家族也借机发展壮大,俨然成为中原的高门大族。王氏家族的势力在北方的战乱中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损失不大,作为其中精英的王导、王敦兄弟平安度过劫难,其家族在政治上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王氏兄弟见国家危难,本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苦于自己既不是司马氏皇族,又不是手握重兵的大将,所以有心无力。这次见到了落难的皇族司马睿,王氏兄弟便想借助他的皇族身份,进行复兴大业的工作。

王氏兄弟和司马睿接洽之后,说出了自己想要辅佐司马睿做皇帝恢复晋王朝基业的意图,司马睿自然是大喜过望,甚至有点英雄落魄得遇知己的感动,便与王氏兄弟一拍即合,开始了司马氏和王氏的再度合作。

司马睿的实力本来就和当年的东海王司马越相去甚远,再加上北方战乱的影响,更是薄弱。可是王氏兄弟无论在才智上还是在政治实力上都胜过当年的王衍,所以这次的合作,虽然还是这两个家族,但已经主客易位,变成怀有实力的王氏兄弟之虎扶助拥有一个合法的皇室名号的司马睿。

渡江之后,王氏兄弟马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联合各大家族,推举琅琊王司马睿做皇帝,是为晋元帝,从此建立了偏安东南百余年的东晋王朝。司马睿自然也没有违背自己当初的承诺,任命王导做宰相,处理国家政务,又任命王敦做大将军,授予他长江一带防线军权。

从此,虽然是东晋皇帝司马氏做名义上的天子,但是掌握实权的反而是拥立他的王氏兄弟。司马睿对王氏兄弟极为尊敬,甚至上朝时宰相王导没有入座自己都不敢坐在龙椅上。

历史上把司马睿与王氏兄弟的这一对政治组合称为“王与马,共天下”,也就是司马氏和王氏共同主宰朝政的意思。但是人们只看到司马睿对王家兄弟的尊敬和畏惧,却并没有看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作为王家兄弟之虎所操纵的司马睿之伥,不但对王氏兄弟心存感激,更是不敢丝毫冒犯王氏兄弟,惟恐王氏这只猛虎将自己这个伥废除而另外物色新的猎物。

作为一个皇帝,司马睿是十分失败的。因为他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王氏兄弟,而他自己所做的一切,也要听命于王氏兄弟。可以说,他只是用来号令天下的一面旗帜,而别无其他用途。所以,他对自己和后代的前途非常担忧,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失去了作为名义上的皇帝的利用价值,就是王氏兄弟抛弃自己之时。

作为皇帝背后的实际控制力量,王氏兄弟也有些过于跋扈。在虎与伥的共生关系中,做得最好的状态就是虎不动声色,而伥在前台表演,实现虎的一切目的。可是,由于实力对比的过分悬殊,王氏兄弟有些自大,总是想要走向前台,成为名义和实际相一致的统治者。

兄弟战争结局篇2

和已经在资本大路上疾驰的周黑鸭相比,周鸿鸭目前的规模和品牌还远不及前者;但若与三、四年前的周黑鸭相比,今天周长江的事业未必输于当年的弟弟。正因如此,未来卤鸭市场上可能出现的“鸿黑之战”,并非杞人忧天。本次《新楚商》对周氏兄弟的报道,不为满足商业八卦,更无意掀开周长江和周鹏两兄弟之间的任何罅隙,我们只希望从二人的故事身上,找到家族企业顺利“过坎”的另一种可能(详见本期封面故事《周氏兄弟“鸿”与黑》)。

探讨周氏兄弟分手经营的典型意义还在于:两人前后销售的产品几乎没有分别——在卤制品行业,所谓的“独家秘方”更多是一种吆喝的策略罢了——原料、口味和价格都相当一致,唯一不同的是规模和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家族企业创业者从原来的“不分你我”到今天的“各立门户”,难免会因利益产生隔阂。但令人欣慰的是,周家兄弟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用一种外界看来温情而友好的方式,和平避免了家族企业“分家”时常见的“兄弟反目、夫妻成仇”等结局。否则,周鸿鸭不可能在周黑鸭的“打假风暴”中毫发未损,“兄弟情分”在此起了积极而主要的作用。

现实中,家族企业的先天优势毋庸置疑,目前中国900多万家民营企业大多都有家族血统;但另一方面,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尤其在遇到重大决策和重大利益分歧时,解决起来往往比非民营企业更复杂棘手。仍以周黑鸭为例,若没有当年四兄妹的各安其事,周鹏在后来引入专业团队和风险投资等一系列决策上,可能就不会如此顺利。

在《新楚商》看来,做到“和平分手”只是家族企业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最重要的挑战,是分手之后如何还能各自高飞。今天,这也是摆在周长江面前的难题:周家兄弟销售同样的产品,“鸿鸭”如何走出“黑鸭”的影子?

某种程度上,这也许是个伪命题——对周长江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信心和策略。在食品行业,类似的竞争每天都在上演,从“两乐大战”到麦当劳“死磕”肯德基,再到加多宝“完胜”王老吉,当两种质量不相上下甚至是完全没区别的产品狭路相逢,机会永远只留给更懂市场的一方。

兄弟战争结局篇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权的巨大诱惑力,使一些皇子丧失人性天伦,对骨肉同胞举起屠刀。这是普遍的看法。但这种观点掩盖了另一种历史真相――皇子们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本来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常用术语,它指的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本国自身更加不安全。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其他国家仍然视之为威胁,从而针锋相对地作出反应,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安全困境”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会对其他国家有恐惧感,别国也会对你有同样的恐惧感。也许你对别国根本无伤害之意,但你无法使别国真正相信你。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以为对方是有敌意的,于是,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最终的结果是走向战争,人类自相残杀。

皇子之间同样有这种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大多数民众迷信皇族受命于天,替天行“王道”。作为皇子,即便你生性平淡,没有权欲,对兄弟的太子之位或皇位并没有觊觎之心,但你与他同为皇室血脉,有巨大的号召力。掌权者认为,你有条件被利益集团选作人,从而“皇袍加身”。尤其是其统治面临合法性危机之时更加疑惧。

王权的独占性和嗜血性使掌权者相信,失去权力,就意味着性命不保。因此,他会寻找一切机会,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可能对其构成威胁的亲兄弟。而在野的皇子,对已成储君或已登大位的兄弟同样深怀恐惧和不信任。即便只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他也要暗中培植力量,图谋攫取大位。在皇子们眼中,只有权力才是最好的保护伞和安全屏障。

在位者和在野者互相的不信任感和恐指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手足相残的悲剧一再上演。最极端的例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中宗刘晟。

兄弟战争结局篇4

王不会作诗,却诉说了“什么是诗”……

辛追天宣元年。巨鹿。那个莽汉子豪气地对着烈日摔破酒碗,一掌拍红胸膛,仰天长啸“明天,这!就是咱家!”,弟兄们也随着一丢,一起大吼。震耳欲聋。王,笑了,他觉得这是他最好的诗。

“咱家”王抖着手指在雪地上描着他最熟悉的字。这是腊月初始,骇下末央。在场人都狂饮疯笑,没有话。这是王和王的二十八个勇士。当天上星河停转,自知命已定盘,所有人都在放肆享用这个最后的夜晚。“干!明天就回家!”王大喊。“好!回家回家。”汉子们自欺欺人。王心里一酸,这也算诗吧。

王爱热闹,身边总要有百万铁骑,他讲一句,兄弟们就和一句。那时汉子们都很年轻,不怕死,个个嘴里都是打打杀杀的却又惧畏死亡,却都敢为王送死,万死不辞!

身边,还有很多人,如果不包括战死与背叛的人的话还有二十八个。真的,走了走了,死的死了。王受不了寂寞,他平时总爱说个不停。只是这个时候,王一直沉默着。王不奇怪,他知道一个人一生总有一个时候——一个人的战争。这时候与平时没有二样,只会显得比较缄默,这就是战争,注定单枪匹马。王不敢直视兄弟们,用余光轻轻瞄一眼。唉,脸上的老疤残血都证明——都老了。现在谁都不怕死了,看惯了兄弟敌人在面前倒下去,千遍万遍,从恐惧到越来越习惯,人的心就硬了。王觉得死亡未尝不是好诗。

众人跺脚,地动山摇;众人大吼,响彻云霄。这是王的上万弟兄们。那时全军异常骁勇,城池无不攻破。特别是王,以一敌百,斩敌军于马下,攻破数不清城池是王一大乐事,终身骄傲。

王老习惯乐滋滋地数自己攻破的城池。“一个,两个,三个……”抖着唇,王扳着僵劲的手指数着。越数着,他的复眼就越瞪越大,眼神却越来越暗淡。他在愤怒。“啪啦”一压指骨,让自己平静得以至于不会踢翻火堆。王飞也似的跑到一边,他想哭,因为他是人;可他不能哭,因为他是王。换十个手指数清的城池的兄弟,要多少手指才数得清啊!“我欠你们的愿望,来世怎么还……”

从小便想问鼎天下的王,梦想这岸的另一边必定会被自己占领。“吾定能取而代之!”这是王的第一首诗,最大的承诺。他要和兄弟们安家在岸的那一边。

可……家……家在哪?是那个百万弟兄牵挂的那片地,还是脚下百万弟兄埋葬的土地?王“隆隆”地捶响地面,头一次这么后悔……王好想家。他想归田卸甲,沏一碗茶,与兄弟们谈笑风生,儿女们闹个不停。王第一次这么“懦弱”,那称帝只是个诙谐的梦想。没了弟兄们,偌大疆土,我何苦守着空城!王恨这半城烟沙,天下,到底为谁杀……看灯笼血红染,喟叹曾经普通平凡,王觉得这太有诗意了。

当汉军四面楚歌响起,弟兄们狠狠抹一把嘴,摸着腰间的那剑。“不打了,回家吧。”这好似是王第一次这么温和地说话。汉子们沉默了很久。“我很快就会赶上你们,你们先走。”大家的离去很委婉,王一直注视着大家的影子拉长,拉长,消失。王叹口气,咬着牙到营房,手起刀落,自私地带走唯一的陪葬品。那是月下的东城,乌江旁,月下签着与他征战沙场的马——骓。漫天的白雪合时宜地嘲笑血腥的风。“作首诗给自己好了。”作完,剑光一跃,一世英雄灵柩长眠,带走始终未猜对的结局。漫雪孤月的夜走得都很沉默,未待笔墨痕干,血泪凝霜,铺红月光……

这个目不识丁的莽汉子一生都附庸文雅,总爱吟个不停,弟兄们便会识相地大喊“好!”他或许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押韵,对称,他只知——诗由心发。怎会比无病呻吟的迁客骚人差呢?

楚项王一生仅此绝句,岂料却奈何离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兄弟战争结局篇5

[关键词]《投名状》;江湖文化;认同;批判

《投名状》公映后,对片中的人物就产生了巨大争议:对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有人说他阴险狡诈,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勾引二嫂杀死二弟,禽兽不如;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实现保护兄弟和百姓的乌托邦理想而不惜代价。对刘德华饰演的赵二虎,有人说他有情有义,可也有人说他罪应斩首。对金城武饰演的午阳,有人说他单纯又憨厚,可在杀二嫂这件事上,又表现出了最狠毒的一面。而徐静蕾饰演的莲生,有人说可有可无,也有人说正是杀莲生这场戏才突现了影片的主题……

引起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投名状》以三兄弟义结投名状始,以午阳刺庞青云践行投名状终,对投名状的忠诚与背叛不仅是影片的主线,更是影片的主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分析“投名状”的内涵入手认清争议的原因。

一、“投名状”:传统江湖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投名状”,语出《水浒传》林冲投奔梁山时“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的典故,所谓“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毫无疑问,“投名状”是传统江湖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奉行江湖文化的主体一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是他们最大的生活目的,为了生存,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投名状》中抢粮前庞青云说:“你们胆大包天”,得到的回答是:“方圆百里已无粮,饿都饿死了,管他是谁的粮?”同样是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这样就形成了内外有别的、类似“差序格局”的契约。对内,身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要想生存只能形成团体,在团体之内,关系平等,同生共死,有着墨家的“兼爱”的特点;对外,不惧法律,不守规则,一切只为生存,具有明显的性质。对内、对外的差别就构成了传统江湖文化的双重性。“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余的,皆可杀。”

所以即使放在那个为取得生存资源而战的环境中,陈可辛最想表达的仍是投名状里对内的温情和对外的残忍:“什么是投名状?就是你们为了结义去把不相干的外人杀了。这些人就是野兽,和狮子老虎一样,他们对自己和自己人很好,但会吃别的动物。”对内的温情和对外的残忍就造成了道德评价的两难性,所以陈可辛说:“《投名状》里谁是坏人很难去比较。刘德华、金城武的角色像是好人,李连杰的角色像是坏人,但是‘投名状’却是金城武和刘德华的角色的生活习惯,他们像狮子老虎吃别的动物那样去杀人。刘德华、金城武这样的土匪,根本就没有正常人的道德,他们只是对自己人有道德。你同样可以说他们是坏人,因为、抢钱、抢粮这些事他们都干,在这点上,李连杰倒是一个知识分子,觉得不能这么做。”

二、《投名状》:对传统江湖文化的认同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把这种内外有别性称为“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认为,从人的生存状态和人与人关系来看,传统的中国社会“好像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石头”指的是“每个人”所处的家族和血缘关系,“每个人”指家族和血缘关系包裹中的个人。“差序格局”社会规定了人的行为规范:关系主义。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波纹具有“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的性质,因而,“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拿出什么标准来”。

“关系主义”作为“差序格局”社会中调控人与关系的文化手段曾产生过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下层民众来说,“关系主义”是他们的生存手段。

《投名状》中老百姓的世界是悲凉而绝望的,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为了活命,他们要么落草为寇抢劫军粮,要么投军卖命换饭,贯穿电影主题的就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午阳用食物引诱饥饿的百姓从匪;小村里的人投军的原因是为了养家糊口;战争中,激励斗志的仍是“抢钱,抢粮,抢地盘”……在这乱世之人不如太平盛世之狗的背景下,为了自己生存下去,为了最亲近的人能生存下去,外人之命如草也就有了可以理解的理由。“投名状”是赵二虎和姜午阳这类人的生存和生命之源,所以他们也要以生命的代价践行“授名状”。

三、《投名状》:对传统江湖文化的批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优先地选择了具有“普遍主义”性质的制度作为调控人与人关系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社会发展意味着生存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手段,意味着人际互动、交往的多样性,人们不仅不再需要“关系主义”来生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关系主义”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命的一种阻力,“普遍主义”具有价值优先性。“关系主义”里的残忍性也日渐为人所摒弃。

从庞青云率领小村里的人投军的那一刻起,“关系主义”下的“投名状”其实已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庞青云也从来不在投名状的规则里,可是二虎尤其是午阳仍然活在投名状的世界里,午阳手刃无辜的莲生突显了导演对“投名状”的批判。

兄弟战争结局篇6

关键词之一: “兄弟”。从《兄弟之生死同盟》开始,将这种已经被现在太过繁华的世俗物欲生活遗忘的关系推给我们,只有面对生死的时候,才会看到亲情的宝贵。身处黑社会“社团”的父亲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将弟弟送到远离自己的国外,直到发生了很多事情以后,父亲去世,弟弟回国,而单纯得如一张白纸的弟弟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总带有一些笨拙的理想主义,哥哥成熟老练,弟弟闯祸,哥哥救弟弟,于是在磕磕碰碰中生死相依。故事的结局总是好的,给这个让人激动又让人感到温情的电影安上一个漂亮的尾巴,给观众一点空间赞美回味这样的温情。

年底的“兄弟”情感似乎就更儒家一些,兄弟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就是患难中的“义”的化身。这样的兄弟关系建立在彼此完全信任的基础上,将生命相托。《投名状》中兄弟结拜于患难中,“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结拜时的这句话成了姜午阳生活的信念,所以才会在二哥被大哥设计杀害之后把大哥杀害。三个人三种不同的性格完成了个人对于“兄弟”的不同的诠释。《集结号》讲的是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兄弟情感,深厚而且打动人心。这样情况下的兄弟情感由于直接和生死相关所以更能触动观众心理最柔软的部分。生和死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战争和权势的争斗中,很难说清楚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或许一生为其所累,却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而消失殆尽,太过急功近利的人,总是最终同样会因看似已然得到的功名所牵绊,到头来,还是失去所有。只有兄弟的情谊是永恒的,可以穿过悠悠的历史长河。

关键词之二:小人物。似乎每年都有一些很好看的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影视剧作品,比如主人公名字的知名度远远超过电视剧名字的《士兵突击》。反映在电影中首先是《光荣的愤怒》。电影中一个名叫光荣的人只是一个有些怯懦的村支书,愤慨以村长为代表的四兄弟的霸道强势,决定反抗。于是召集了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在暗中做行动的准备。他的本性软弱,在村长面前仍然是唯唯诺诺,不管村长说什么,他永远都是说“是是是”,看似是一种妥协,事实上是一种表面上的敷衍。村民开始惧怕“四兄弟”的势力,被欺压惯了的普通老百姓不相信他们可以真正地扳倒这样强大的势力,于是他们想让光荣给“上头”打个电话,光荣被逼无奈只好把电话打到了回到娘家的妻子那里,假意说抓“四兄弟”是“上头”的意思。于是带着紧张和惶恐,开始行动。所幸在公安局的介入下,最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小人物的生活让我们觉得新鲜而且有趣,我们会随着剧情一起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大多数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还是小人物,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小人物的电影那么受欢迎,因为那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是别的电影永远都不会有的。那些土得掉渣的语言和行为永远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当然前提是,你已然懂得,这样的影像是多么的亲切和真实。曾经宣传得沸沸扬扬的电影《江北好人》同样也是反映小人物的生活,的哥雨夜搭救着急去城里给孩子看病的农妇,送到医院不留姓名就走了。而农妇突然发现来时带的钱丢了,于是围绕着丢失的钱展开了故事。故事讲述得中规中矩,情节也没有太多的意外。执拗的村妇和性格倔强的的哥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

另一部严格来说不是小人物的生活,只是反映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的故事――《十三棵泡桐》带着挣扎和疼痛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虽是三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却演绎得真实感人,每个人都有过那样的年纪,这样的那样的诱惑和冲动曾经怎么样缠绕着年轻的心,有人接受,有人抗拒,有人没有来由地不得不带着遗憾走完余生。那个青春花季喜欢刀子的女孩,那个强悍阴沉的陶陶,还有一个似乎被家庭抛弃天不怕地不怕的包京生。三个人的故事不似成人的世界那样复杂,带着单纯的期望和固执,他们还不是太懂什么是生活,就早早地被生活本身所抛弃了。关心孩子,尤其关心处于躁动期的孩子,看看他们在想什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别让这样的疼痛在已经不可挽回之后变得麻木,或许是这部影片的最终目的。

兄弟战争结局篇7

自从2011年,104岁的邵逸夫宣布退休后,近两年,他的名字更多地出现在公益场合。而发源于杂耍戏院的邵氏家族,早已被邵逸夫和兄长们演绎成了一段百年传奇。

由邵逸夫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制作影片超过1000部;他执掌40年的TVB,在香港历次收视大战中屹立不倒。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华语影视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这个名字有联系。

遭封杀

1901年,宁波镇海人邵玉轩来到上海创业,当时他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名为“锦泰昌”的颜料行。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邵玉轩于1920年去世,当时,康有为、虞洽卿、卢永祥、谭延闿等晚清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词致哀。此后,邵家逐渐家道中落。

到1923年,邵家值钱的家产只剩下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父亲去世后,邵家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而是选择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

1924年,邵醉翁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创办了“天一”影片公司。当年摄制的《立地成佛》放映后,深受上海市民欢迎。旗开得胜的邵氏兄弟欢欣鼓舞,又一口气拍出《女侠李飞飞》、《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和《孟姜女》等黄梅调古装戏。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山客精于发行。

当时刚刚中学毕业的老四邵逸夫也被兄长们拍的片子搞得心痒难耐,他放弃了升学机会,在片场中觅得个“伙计”之职。

眼见“天一”异军突起,明星公司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等6家公司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独家发行6家公司出品的影片,以此控制片商,封杀“天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合围剿”。

幸亏命大

面对六合公司的联合封杀,老三邵山客来到东南亚发展。初到新加坡,“天一”的几部片子大受欢迎。邵山客忙得不可开交,只得拍电报要邵逸夫来当帮手。

1930年,邵逸夫与三哥挂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他们先后买下多家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

邵逸夫很早就意识到,有声电影将会压倒无声电影。他建议三哥:“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讲话机器”。

第二年,邵逸夫自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了“有声时代”。

经过兄弟两人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而上海邵氏的“天一影业”则在九一八事变后迁往香港发展。

抢明星

二战后,邵邨人与儿子回到香港重建业务,建立“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与三哥的新加坡“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亦重拾轨道。

不同于新加坡的局面大开,邵氏父子在香港遭到“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岌岌可危。得知情况后,邵逸夫连夜从新加坡给二哥写信。十多天后,收到回信。二哥表示:目前家族影业处境艰难,已无心恋战,希望家中弟兄能有一人,来港主持邵氏影业。

1957年,邵逸夫离开了打拼30年的南洋,回港买下占地65万平方尺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该工程耗时七年,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将“邵氏父子公司”更名为“邵氏兄弟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这一年,他50岁。

面对劲敌,邵逸夫开始了在香港的出击。最经典的一战,就是挖来了电懋的头牌女星林黛。因为电懋一直有人“照看”林黛,邵氏的人始终无法接近,只好将电话打到林黛的住处。一番激将之后,林黛答应赴宴。邵逸夫亲自给林黛斟茶,许以两倍的薪酬,挖来林黛。

随即,李翰祥执导,为林黛量身打造的《貂蝉》,连续半个月场场爆满,创下了最佳票房成绩。在亚洲影展中,该片一举囊括5项大奖。随后,李、林合作的《江山美人》、《后门》,史无前例地两次囊括亚洲影展全部12项大奖。拍摄《梁祝》时,李翰祥大胆起用女艺人凌波,反串梁山伯,结果引起极大轰动。很多影迷连看十次以上,甚至在台北看完赶到高雄继续看。至此,初创的“邵氏兄弟”,在与大佬“电懋”的竞争中,后来居上。

邵氏电影家族创业以来,造就了一批明星、名导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林黛、凌波、李翰祥、邹文怀、张彻……但邵逸夫也有“看走眼”的时候。1970年,李小龙曾向邵逸夫开出1万美元的片酬条件,但邵逸夫认为此人太狂妄,只愿给2500美元。结果李小龙投奔了邵氏的对手嘉禾。由他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3周,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本土影片。嘉禾从此成为香港知名电影公司。

邵氏和电懋的竞争,在1964年电懋老总陆运涛夫妇发生空难后基本终结。也在这一年,邵氏当家花旦林黛为情自杀;清水湾影城正式竣工,邵氏电影王国初具规模;邵逸夫的儿子邵维铭突遭绑架,交出300万赎金才破财消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共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全球连锁影院发展到230间之多,邵逸夫的电影事业达到了最顶峰。

“邵逸夫时代”终结

1967年,邵逸夫开始进军冉冉升起的电视业。他与利孝和、余经纬等合资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并担任常务董事。1980年,邵逸夫开始出任TVB董事局主席。

接棒后,邵逸夫展开了与 “亚视”之间的收视大战。之前为了培养新人,他说服利孝和在1971年创办“艺人训练班”,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他们也是后来TVB自制剧的主要演员。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

无线和亚视之间,先后有8次著名的收视大战,无线始终没让亚视尝到甜头,筑牢了自己的香港电视龙头老大地位。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至1987年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要问我什么时候退休,我告诉你,我永不退休。”1981年,邵逸夫接受采访时说。到2011年3月,年逾百岁的邵逸夫终于要退休了,他宣布将所持TVB的26%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以86亿港元全部卖给李嘉诚密友、有“壳王”之称的富豪陈国强。TVB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替邵逸夫,出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则继续留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TVB逾40年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兄弟战争结局篇8

维塔利――男人就得有一颗冠军心

应该说,自从霍、刘、泰时代在拳坛上的统治结束后,维塔利是最受拳迷欢迎和众多拳击行家青睐的重量级“大佬”。2米的身材、力贯千钧的重拳、强大的进攻能力,无不是每个对手站在他面前时轻易能够走完12个回合的障碍,特别是他作为一名拳手超强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更为人们所称道。与刘易斯一役在眉弓受伤被裁判中止比赛时,面对刘易斯的那声狮吼,相信不仅仅是刘易斯,就是任何一个拳手,选择这样一个对手时,恐怕也得犹豫三分。

在维塔利走上职业拳坛十二年的经历中,虽然战绩表上也有过两场失败的记录,但别忘记,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意义上击倒他而赢得比赛,刘易斯没有,当然伯德也没有做到。而他击倒对手的记录却是惊人的97%,在他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只有2000年11月12日获取欧洲重量级洲际拳王时的对手霍夫曼在维塔利面前从铃声响起坚持到了结束,其他人都没有听见比赛结束的锣声,这充分地反映出他拳头上的力量。在这个以搏杀来展示男人勇气的拳台上,没有力量就没有立足拳坛的根本,但完全依靠力量想完成统治拳坛大业又谈何容易,与皮特之战就说明想依靠匹夫之勇一拳击倒站在你面前的对手是那样的艰难。皮粗肉厚、以力量出名的皮特比赛中一直想做到反转乾坤,但直至自己缴械投降都没有找到机会,招来的反而是脚下不停移动、拳头更加精准的维塔利一番痛殴。看来,一个拳手在具备力量的前提下,还必须具有完善的技术和战术,这样才能是自己适应不同的对手风格,否则,如一拳击倒刘易斯的拉曼一样,不仅只是侥幸,而且短命。以“高龄”复出的维塔利虽然进攻的风格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也改变了过去一味蛮攻的作战意识,打防守中的反击,让冲劲十足的皮特无可奈何。

维塔利虽然早在1999年的时候从赫比埃・海德手中夺WBO组织的拳王金腰带,并两度卫冕,但真正让全世界拳迷见识他的能力是基于2003年挑战当时的WBC冠军,英国人刘易斯的比赛,因为在那场比赛中与最著名的拳王刘易斯激战了六个回合,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因眉弓受伤被裁判终止了比赛。当时满脸流血的维塔利对这样的出局愤怒不已,面对拳台那头的刘易斯大声咆哮,要求继续比赛,虽然刘易斯也答应了二战要求,但后来权衡利弊后还是慑于维塔利的实力,没有履行二番战从而引退拳坛。在很多人的意识和概念中,维塔利的存在就是导致刘易斯退出拳坛的最直接因素,他让刘易斯认识到自己的衰退。故此,挑战刘易斯表面看起来是以失败告终,实际上虽败犹荣,给维塔利带来了极高的人气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全世界拳迷看到一个取代刘易斯霸主地位的人物已经出现。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维塔利不负众望。他在2004年4月21日将南非警察桑德斯击出了拳台,不仅获得了空缺的WBC冠军头衔,继初夺WBO拳王头衔后,第二次登上了重量级拳坛之巅:而且报了弟弟弗拉基米尔被桑德斯击倒的一煎之仇。和很多口出狂言,赛前宣称要灭掉克里钦科兄弟的对手一样,桑德斯也没有逃脱“弟仇兄报”的魔咒。

这年的12月11日,维塔利又将英国的重量级实力人物丹尼・维廉姆斯横扫马下,同样是八个回合,同样是击倒取胜,维塔利离与弟弗拉基米尔同时统治世界重量级拳坛的目标越来越近。本来计划2005年初接受前重量级拳王拉曼的挑战,但因膝盖受伤,在数次推迟比赛时间后宣布退出拳坛。

其实当时维塔利引退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弃拳从政,以一个世界拳王的身份走上政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拳王市长。这年的年底他参加了乌克兰基辅市市长的竞选,结果并不理想,在差额选举的投票中,他的得票数因为低于竞争对手而落选。

投身政坛的失意并没有让维塔利就此沉伦,他又开始了返回拳坛的工作。因为当初维塔利退役时,WBC特意授予了他该组织荣誉拳王的称号,并宣布随时欢迎他回到拳坛时可以不经过排名赛即可直接挑战现役拳王,所以,当马斯凯夫2006年在最后一个回合中把拉曼打翻在拳台上荣登WBC王座后,维塔利就高调宣布复出直接挑战马斯凯夫。但与托尼经过二番艰苦拉锯战好不容易才爬上第一挑战者位置的皮特不干了,坚持要比维塔利早一步挑战马斯凯夫。

维塔利和皮特都把目光瞄准马斯凯夫决不是偶然,因为老马打败拉曼夺冠,除了老马的“世纪重拳”外,偶然因素也占据了很大成分,所以,比照WBA的巨瓦、WBO的“白狼”和IBF的弗拉基米尔,刚刚坐上王位的老马是最薄弱的一环,谁都想从最弱处动手,那样王位到手的机会也相对就大的多,所以,为了谁先挑战老马的事情。维塔利与皮特去年经过了长时间的口舌,最后维塔利因为身体原因才做出了让步,让皮特有机会染指WBC拳王头衔。当然,皮特捷足先登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第一场卫冕战必须面对维塔利的挑战。

在从政与打拳的两者之间,维塔利一直没有放弃,今年的基辅市长竞选中,维塔利再度发起冲击,虽然最终又是榜上无名,但20%的选票,已经充分说明维塔利在乌克兰人心目中的地位远不是个拳王那么简单,一旦退出拳坛假时日,谁也难以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任的基辅市市长。作为拳手,维塔利已经进入了自己职业的后期生涯,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而言,他正在进入人生的黄金年龄阶段,更多的人会相信,这个世界三度拳王在生活中也会像在拳台上这样契而不合。

所以,当竞选市长落选后,维塔利迅速宣布复出返回拳坛。当不少人在为四年没有打拳的他担心时,维塔利用拳头揭开了这个谜底――皮特,只不过是他们兄弟俩人迈上世界重量级拳坛最高峰的一块“垫脚石”。

克氏兄弟――要共同掌握世界重量级江山

世界重量级拳坛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这样一段传奇:兄弟两人同时囊括世界四大拳击组织

所有的拳王金腰带?回答是否定的。就是兄弟俩人同一时期共同成为世界拳击组织同级别拳王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最让人们怀念的就数斯平克斯兄弟的传奇了。这哥俩不仅仅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双双斩获拳击比赛的金牌,成就了奥运会拳击历史上的传奇,他们并把这个传奇带入了职业拳坛。哥哥莱昂・斯平克斯1978年以13个月的职业经历和8场职业战绩的经验,从重量级拳坛上赫赫大名的拳王阿里手中翻盘,爆出了拳击史上一个天大的冷门;其后弟弟米切尔也在1985年的时候击败了统治重量级拳坛7年之久,保持20场卫冕和48场不败的“常胜将军”拉里・霍姆斯,兄弟俩人演义的这段拳坛佳话,至今让喜欢拳击的人津津乐道,但他们也没有实现同时统治重量级拳坛的格局。今天,克里钦科兄弟实现了这个愿望,并有每人手携两条金腰带傲视拳坛的可能。

和斯平克斯兄弟相比,克里钦科兄弟虽然没有能实现在奥运会赛场的登顶表演,但他们在业余拳击中取得的成绩也非同一般:世界锦标赛冠军、奥运会冠军也非浪得虚名。进入职业拳坛时也是一起携手来到这个“霸王举鼎”的运动中。1996年的11月16日,维塔利以2回合KO了一个叫托尼・布拉达的拳手,而弗拉基米尔随后以1回合TKO了一个叫法比安・弥扎的对手,从此,兄弟俩人携手开始了在拳坛的东荡西杀。1999年6月26日,当维塔利KO了海德初次夺取WBO拳王头衔的时候,曾对采访他的媒体表达过这样一个心愿:重量级四大组织的四条拳王金腰带,有一天,我要夺得两条,我弟弟弗拉基米尔夺得两条,我们共同把它带到乌克兰去。十年前听到这句话时,我只是为这位世界新拳王的豪言壮语报以莞尔一笑,因为拳坛上,这样不着边际的大话和废话我们已经听的太多了,没有人把这当回事情,听过就当风从耳边吹过,可是,今天面对既成的事实,我不得不钦佩把豪言壮语当梦想追求的俩位拳王兄弟。

维塔利的弟弟弗拉基米尔走出2003、2004年的低迷状态后一直活跃在重量级拳坛上,并于2006年的4月22日从伯德手中夺过了IBF金腰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挑战伯德的权利是从皮特手中取得的,并且是在被三次击倒的情况下完成了最后的胜利。经过皮特重拳考验的弗拉基米尔看起来变得谨慎和小心,但战绩却是一路高歌,布洛克、澳斯汀,这些被美国拳击界寄予无限厚望的人物不但没有打破弗拉基米尔的“玻璃下巴”,反而被弗拉基米尔轻松击倒在拳台上,灰溜溜地消失在庸碌的人群中。特别是与冤家对头布雷维斯特的“复仇之战”胜出,更增加了他要雄霸拳坛与乃兄联手的信心,今年2月4日与伊布拉西莫夫一场兼并战,四大拳击组织的拳王金腰带已经有两条握在他的手中,还不算一条附加的IBO金腰带。

所以,当维塔利从皮特手中夺回WBC的拳王金腰带后,四大拳击组织中就剩一条WBA的过渡拳王金腰带被瓦罗夫占据,其余三条尽数被克里钦科兄弟收入囊中,而WBA的正式拳王查加耶夫因为伤病原因,明年9月底前出战也保有这条金腰带,那么,“巨人”瓦罗夫就成为克里钦科兄弟接下来追逐的目标。因为要实现他们十年前的豪言壮语,只有从这位“巨人”身上开刀,现在就看兄弟俩谁先拿到比赛的合同。

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的是,他们兄弟俩人不仅是拳坛上相互帮衬、相互鼓励的亲兄弟,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如果谁在拳坛上羞辱他的弟弟,作为兄长的维塔利会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替弟弟洗刷耻辱。打败过弗拉基米尔的普里蒂、桑德斯都领教过维塔利拳头的厉害,他们从弗拉基米尔的比赛中取得的那点自信和自傲,在维塔利面前最后都损失得没有踪影:而对于战胜过维塔利的伯德,弗拉基米尔的拳头照样毫不留情。在维塔利淡出拳坛的日子里,弗拉基米尔甚至学会了自己疗伤,与布雷维斯特了断他们间的恩怨。当看到布雷维斯特带着曾经击倒过弗拉基米尔的拳套在拳台上选择放弃时,我们应该相信一个成熟和恢复了信心的新拳王重新进入了世界拳坛顶级拳手的行列。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话用在拳坛上虽然有点夸张,可是用在克里钦科兄弟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他们每个人的比赛,我们都可以在台下看到另一个不参加比赛的身影,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别的拳手是有目的地来观看比赛或娱乐消闲,只有他们是为走上拳坛的亲兄弟打气助威的。在弗拉基米尔被桑德斯和布雷维斯特蹂躏后那段困难的时期,维塔利每场比赛总是站在赛场最靠前的地方,给弟弟以自信和力量,他其实就是今天功成名就的弗拉基米尔心里的“定海神针”,当比赛结束的锣声响起时,第一个冲进围绳拥抱对方的不是教练而是兄弟。今天对最后一条尚不属于他们的金腰带,只是看谁去拿来更适合和赢面更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也别想看到为了相同的对手拳手们间的相互攻击。

战胜伊布拉西莫夫后,弗拉基米尔曾公开宣布,要与当今拳坛上的最大个儿瓦罗夫拳台上一见高低,但在自己的兄长维塔利复出夺冠后,弗拉基米尔已经改变了初衷,他说:如果我哥哥要和瓦罗夫打,我就让给他。看来,兄弟俩人要平分重量级的这四条金腰带。维塔利在第三次成为拳王后多次流露,他最想与之比赛的现在有两个人,一个是刘易斯;另一个就是“巨人”瓦罗夫。只有这是个人才能激起他留在拳坛上的信心,言下之意,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手,他有可能退出拳坛。

维塔利放话不久,就有媒体报道刘易斯复出的消息,并有人出多少报酬邀请刘易斯出山的传闻,但这些纯粹是空穴来风。当刘易斯戴着拳王桂冠全身而退的时候,就没有复出之说了,他是一个爱惜羽毛的完美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善于理财的人,如果为了美圆复出和维塔利比赛,那么,五年前我们早就看到了,何需等到今天为了几个“铜板”托着肥硕的身躯挤进围绳来受辱?所以,“巨人”瓦罗夫就成了留住维塔利在拳台上战斗的唯一动力。

和瓦罗夫打,不仅因为他是当今世界拳坛上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更重要的是他手中还有一条WBA的金腰带,那才是克里钦科兄弟最看重的礼物。如果比赛一旦达成,WBA的金腰带就有多半等于握入克里钦科兄弟的手中,克氏兄弟统治重量级拳坛的梦想离实现仅剩半步之遥。

既然是一场大战,那就需要酝酿赛前的气氛,吊足拳迷的胃口,时机一旦成熟,打起来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所以,弗拉基米尔与拉曼的比赛敲定后,等于把打统一WBA的机会留给兄长维塔利,而瓦罗夫又不想这么快的把好不容易到手的一个过渡拳王头衔轻易出手,竟然开始与老将霍利菲尔德眉来眼去,准备与一个体重轻出他一百多磅,年龄差了老大一节子的前拳王过招,听来都令人感觉好笑。如果只是把老霍拉出来做砝码,瓦罗夫的选择就太缺少说服力了。即使赢了老霍。 “巨瓦”也难逃克氏兄弟的前后夹击。

后记:他们――没有火并的那一天

如果克里钦科兄弟真的如愿每人获得两条拳王金腰带,他们之间会不会打一场统一战呢?很多好奇心强的拳迷朋友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兄弟战争结局篇9

看到你在生命最后一刻露出了微笑泪就不知不觉流下来,为了你的离去,更为了你的选择。你张开双臂迎接死亡,也许,我该如你一样微笑,你的选择是对的,你是一只鹰,你注定是要离开的,天空才是鹰的归宿,而于你,飞鹰大队才是你的归宿。你不属于这个时代,只有在战场上你才能自由翱翔。你挂着你的飞鹰大队,你念着你的那些兄弟,现在你找到了你的归宿,你终于如愿以偿地飞回你的时代,你执着了一生的等待不就为了这一刻吗?你说“当工兵的碰到拆不了的雷就怕不响,响了,心里就踏实了,就知道自己的结果了”,洞穴轰然倒塌的那一刻埋在你心里的那颗雷也响了吧,你终于踏实了,所以笑了。虽然知道你不属于这个年代,你注定是要离开的,但洞穴轰然倒塌的那一刻心里还是酸酸的。人总是这样,明明知道不该留,明明知道留不住,可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幻想着奇迹会出现,当希望变成了奢望才明白奇迹只会在偶像剧里出现,完美的结局只属于童话。

林峰,你的结局于你而言应该算得上完美吧,虽然我觉得这完美中带了点哀戚,但还是要祝福你,愿你和你的兄弟在天堂里自由翱翔。

似乎英雄的豪壮里总是带着那么一些悲凉,英雄的完美里总是带着一些凄婉,林峰,你也如此。你的悲壮、你的凄美,让人心疼。

兄弟战争结局篇10

小猫为了证实自己的勇敢,便把爪子伸到里去取栗子。爪子碰到,上面的毛立刻被烧焦了,痛得它大叫,急忙甩掉栗子,猴子趁机把栗子吃掉了。

这个成语出自法国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猫》,比喻替别人冒险吃苦,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关于火的成语故事2:如燎原商汤原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由于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昏庸暴虐,荒淫无道,惹得民众抱怨不断,众叛亲离。趁此时机,商汤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挥师伐夏,夏朝。商汤建立商朝后,将国都定在了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迁都。

从商汤开始,王位传了二十代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王族内部的混乱及社会不安定局面,决定再一次迁都。但是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商朝贵族的支持,大多数贵族都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都希望能够改变盘庚的想法。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甚至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人心不安。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罪恶是容易滋长的,正如燎原的大。等它燃烧起来,连接近都不可能,又怎么可以扑灭呢?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你们可是咎由自取,不是我的过失!”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终于挫败了反对势力的阻挠。他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迁都到殷。在那里,盘庚励精图治,大力整顿朝政,从而使衰落的商朝开始复兴,人们生活逐渐殷实起来。以后的二百年里,商朝一直没有再迁都,所以后世又称商朝为殷朝或殷商。

经过数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商朝国都早已变成废墟。到了近代,人们偶尔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遗物,经反复研究,证明那里曾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称它为“殷墟”。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皿和兵器,种类繁多,制作十分精巧。同时发现一个名为“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下均饰以精美的花纹。出土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金的技艺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盘庚迁殷之后,社会安定,商朝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可以专注于社会生产,因此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礼器。

关于火的成语故事3:隔岸观公元202年,袁绍一病不起,继而去世。三个儿子开始了争权夺利的斗争:长子被摒弃在外,权力由次子接管,幼子支持这一决定,长子当然不买账,为此,袁家兄弟开始。

曹操把他们兄弟的内讧看成是一次机会,于是发动攻击。然而,他的威胁使袁家兄弟把争斗置于一旁,团结御敌。曹操撤回,留给袁家兄弟更多的时间酝酿内战。袁家兄弟又各持己见,战争逐步升级。此后3年,曹操充分利用了袁家兄弟的不团结,占领了他们的部分领地。

公元205年,曹军袭击并杀死了袁家长子。此时,曹操已经占领了袁氏家族的大部分领地。袁家两兄弟被迫逃离自己的疆土,他们求助叫乌桓的游牧民族的庇护。

两年后,即公元207年,曹操对庇护袁家兄弟的乌桓族发动袭击。一番长途行军后,曹军摧毁了乌桓族,并杀死了乌桓族首领,袁家两兄弟乘机逃跑。他们又投奔到另一个更远的游牧民族公孙康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