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妈妈说的话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1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妈妈说的话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1

我要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我出生时,妈妈吃尽了苦头。到了医院,我还想在妈妈肚子里呆着,所以赖在里面,不肯出来。情急之下,妈妈让医生在肚子上划了一刀,忍着剧烈的疼痛,才把我拽了出来。

妈妈是一只最准时的小闹钟。

每天早上六点半她先拉开窗帘,让刺眼的阳光充当铃声。如果我依然纹丝不动,继续呼呼大睡,“闹钟”就在我耳边轻轻地呼唤:“起床啦,小懒虫,太阳晒屁股啦!”我醒了,但仍然躺在被窝里装睡。“妈妈牌闹钟”一见我“风雨不动安如山”,急了,高声吼道:“贾老师点名啦!”我打了个哈欠,伸伸懒腰,掀开被子,从床上一跃而起,“闹钟”也笑了。

每天晚上九点半,妈妈准时“逼”我睡觉。如果我正在看有趣的故事书,妈妈就会一个箭步蹿到开关前,迅速地关上灯。霎时屋里一片漆黑,我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上床睡觉。“闹钟”又笑了。

如果我已经熄了灯乖乖上床了,妈妈就会躺在我旁边,和我聊会儿天。她会关心我的学习,谈谈未来的理想,听我说说烦恼,慢慢地我就进入了梦乡。

我要对爸爸说:“爸爸,谢谢你!”

不必说爸爸每天骑着那辆老自行车送我上学,不必说爸爸每天每天帮我洗澡,只说说爸爸每天为我买菜。不管是狂风大作还是大雨如注,爸爸都会把最新鲜的菜买回家:有白白的蘑菇,黑黑的木耳;有香香的卷心菜,臭臭的臭豆腐;有活蹦乱跳的虾,摇着尾巴的鱼;有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有清香扑鼻的蔬菜,有油而不腻的荤菜……爸爸是我的“大冰箱”

其实,爸爸不仅是我的大冰箱,还是我家的“动手派”,妈妈则是一个“脑力派”。我对爸爸妈妈要说的话还有许许多多,我还想为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报答他们。

这是一片暑假命题作文,当时一直写不出。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2

在我11岁的时候,因为我做了一些让妈妈不堪入目的事情,妈妈便生气说了我一句:“你知道那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一定要去做?”

经不住妈妈那像练咒语一样的嗦,我便不爽地皱起眉头,真不知道嘴巴那天怎么失控了,便和妈妈顶起了嘴:“为什么不能那么做?我就要那样做。”我的话音刚落,妈妈就变得像一只刚刚被捕获的豹子那样可怕。 妈妈靠近我,边走边骂道“你这个臭头,怎么翅膀长硬了,可以飞了?”顿时,也不知怎么的,我的泪水从眼睛里直涌出来,紧接着,我像风一样猛地冲进我的屋了,把门反锁了起来。

妈妈不甘罢休地冲过来,在门上“大打出手”,说:“吴丹丹,你再不出来,你以后就别出来了!”我听到了妈妈那像豹子一样的怒吼,有点害怕了。我想还是把门开了吧,要不,妈妈那惊天动地的喊叫,会把整幢楼闹得鸡犬不宁的。但是如果我开门了,妈妈肯定是不会饶恕我的……哎,我豁出去了,管她三七二十一呢,听天由命吧!

我便把那扇被妈妈打得“遍体鳞伤”的门打开来,妈妈像巨人一样,大步大步地逼近我,当时,我真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因为我怕“火山”大爆发,此时的我又能怎么样呢?只有无可奈何地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妈妈愤怒地举起了那只因家务活而变得粗糙的手,大声说:“谁教你这么顶嘴?”“啪!”我的脸上留下了一个大手印。我再也忍受不住了,再一次把门“砰”的一声关了起来……妈妈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也没有跟妈妈说话。直到第三天的中午,我放学回来,在写作业时,妈妈悄悄地走了进来,满怀歉意地说:“丹丹,你没事吧?妈妈前天那样对你,你还生气吗?对不起!”妈妈眼眶顿时红了起来。我说:“妈,不是我……”妈妈说:“你不用说,我知道你受了委屈。”我扑到妈妈的怀里痛哭起来。

从妈妈向我认错的时候,我没有说一句道歉的话,明明是我也冒犯了妈妈,我却没有向妈妈认错。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这件事一直记在我的心里,让我愧疚不已。在这里,我想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您不仅辛苦,而且也受委屈了。”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3

和爸妈辩“诚信”

星期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正围坐在饭桌前吃饭。这时,刺耳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一家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谁也懒得去接电话。妈妈又唠叨开了:“准是那烦人的书记又找你爸爸啥事。”说话间,妈妈接起了电话,回了句“王军不在家”就匆匆挂了电话。说完。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爸爸也放松了似的。

只有妹妹和我皱起了眉头,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直教育我们要诚实,可你怎么……”我还没说完,妈妈就阴着脸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你懂什么?”我据理力争。妈妈一脸不屑。这时,妹妹给妈妈讲了《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也趁热打铁,给妈妈讲了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

聪明的爸爸打破了僵局,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听完爸爸的故事,妈妈脸上的阴云已经散去。爸爸他穿上大衣走进了茫茫夜色中!

好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诚信”辩论会呀!

[问诊就医]

文章题目是“和爸妈辩‘诚信’”,可惜小作者并没有写出是怎样辩论的,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并没有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去突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这篇文章读起来平淡无味,感觉就像一杯白开水。另外文章中提到的有关诚信的小故事虽然挺多,但都是一笔带过,给人的感觉没有说服力,让人感觉不到这场辩论有趣在哪里。因此可做如下修改:

1.运用语言描写,引用人物对话,突出“辩”的精彩,从而突出人物的特点。

2.注意文章的详略,做到有详有略,并且引用的具体故事要简要述说一二,这样辩论的观点才会有说服力。

3.要有细节描写,人物是如何辩论的,人物神态有哪些变化等细节都要呈现出来。这样。文章内容才会生动,人物形象才会有血有肉。

[康复出院]

和爸妈辩“诚信”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中学小学部

四(5)班 付子春

星期天晚上,我们一家人正围坐在饭桌前吃饭,小妹吃饭时那调皮的怪样子不时引得一家人哈哈大笑。这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一家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谁也懒得去接电话。妈妈又唠叨开了:“准是那烦人的书记又找你爸爸有啥事。”爸爸听了无奈地皱皱眉头。没有说话。妹妹急忙跑过去。想要接电话。却被妈妈拉住了。说话间,妈妈接起了电话,电话里传来村书记粗犷的声音:“是弟妹呀,我是你祥哥,王军在家吗……”妈妈不等书记说完就连珠炮似的说:“是书记大人啊。找他有什么事吗?真对不起。孩子他爸不在家。要不。等他回来了。我跟他说一声吧。好的。再见!”说完。妈妈挂了电话。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爸爸也放松了似的。

只有妹妹和我皱起了眉头。我急忙走过去气愤地对妈妈说:“妈妈,您一直教育我们要诚实,可您怎么……”我还没说完。妈妈就阴着脸。打断了我的话:“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你懂什么?”我据理力争:“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推行诚信观念,历史上尾生、张良、曾子、刘备等人都因诚实守信而名垂千古。”妈妈听了,一脸不屑地说:“什么生啊良的。都是传说中的人!”这时候妹妹噘起小嘴,一脸不满地给妈妈讲了我给她讲过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妈妈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地看着我们。我趁热打铁,又给妈妈讲了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鲁国有一个名叫尾生的人,是出了名的讲信用。有一次。他约了一位姑娘到一座桥下见面,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那个姑娘,忽然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大水涌来,越涨越高。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约好在此不见不散,但水流很急,几乎要将他冲走了,于是,死死抱着桥柱。等到大水退后,和尾生约会的那个姑娘过来一看。尾生已活活淹死了。”妈妈一听赶紧说:“那多冤枉啊,还不如上岸等呢。”

空气一时就像凝固了似的。聪明的爸爸打破了僵局。给我们讲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卖酒的老头,在一条小街上卖了数十年的酒,由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人们都喜欢到他的酒店打酒,生意非常红火。后来这个老头的儿子娶了媳妇。儿媳妇在酒中掺了水,想多卖点钱。后来,他们的酒店慢慢萧条了下来,最后再也没有顾客光顾他们的酒店了。听完爸爸讲的故事,妈妈脸上的阴云已经散去。爸爸穿上大衣走进了茫茫夜色中!

好一场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诚信”辩论会!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4

母亲节前后,到处都是很温暖的感恩的气氛,我也很想给母亲写几句话,可是总是觉得文字的份量太轻,载不动我对母亲的感激。几十多年的养育情如海深,一句“我爱你”一不能表尽我对母亲所有的情怀。

早上

一直想对妈妈说声我爱你,可是一直说不出口。母亲节这天我想要把“我爱你”这三个字亲口对妈妈说出来。

早上先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嘱咐他念给妈听。原文如下:“感恩节,我感谢你,我亲爱的妈妈,说声:妈妈,我爱你!你辛苦了,女儿行走千里也走不出你温暖的怀抱。”然后要妈接电话,爸笑着说:你妈在抹眼泪呢?其实我这边也早就感动的如海潮涌动,哽咽不能语了,心里操练几万遍的“妈妈,我爱你”到嘴后成了:“妈,今天母亲节,我祝你老节日快乐,你辛苦了,别担心我,我好着呢,你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至于妈叮嘱什么说实话我没有记住,只记得当时一直流泪点头。

放下电话,满脑子里都是妈妈的影子,我妈是个非常善良的好女人,没有什么文化,从小就以身作则要我们以孝道为首,爷爷刚办完后事奶奶就瘫痪了,而且一瘫就是五年,这期间妈妈没有一丝怨言的全心的伺候。我很清楚的记得奶奶有一次抹着泪对我们姊妹说:“唉,年轻时候我对你妈可没有过好脸,可你妈不记仇,还对我这么好。”

我和妹妹偷着问妈妈:奶奶以前怎么个对你不好。妈妈淡淡的说:“都过去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亏待了老人,别以为别人不知道,老天有眼呢,对老的好老天不会亏待他。”母亲从来就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可很多话让我们姊妹几个至今还刻在心里。

小时候家里姊妹多,妈妈除了照顾老人还要给我们操劳,白天忙,夜里给我们赶制衣服,妈常常叹息说:唉!那时候都没有睡过囫囵觉。

没有文化的妈妈从来不重男轻女,说:“咱们家男女一样,不管谁,学上到多高我和你爸就供养你们。”如今我们姊妹几个过的都不错,可妈妈总是说我们什么时候都是她长不大的孩子。

前年,爸爸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我们姊妹几个就开始常常凑份子让他们出去旅游,妈妈跟着爸爸到过的地方很多,回来一讲啊,常常让街坊羡慕不已。有时候我会笑着装着抱怨:“妈,我好羡慕你哦,我哪里都没有去过呢?”可心里真的是想:爸妈忙了一辈子,也真该享享清福了。

看到爸妈身体好,晚年过的充实,天天乐呵呵的,为人父的哥哥和已经为人母的我们几个姊妹真的欣慰不已。

……………

一上午,我都沉浸在母亲的回忆的感动中。

中午

中午,儿子把我偷偷拉到一边,递给了我一张卡片,伏在我耳边说:“妈妈,你看我送给你画。”

我接过画,上面有太阳,有很多我叫不出来什么名字的红颜色*的花,还配有几行字,原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以后我一定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fu妈妈健kang,笑口常开。我笑吟吟问:“什么花?这么漂亮?”儿子认真的说:“妈妈,是玫瑰花,这可真是我想出来的哦,你可别让爸爸看见了。”我笑着点头,说:“乖宝宝,妈妈知道,来,给妈妈说句好听话。”儿子很轻松的就说出了:“妈妈,我爱你!”

看着儿子太阳花一样灿烂的脸,看着这张不优美的还很稚嫩但装满儿子深情的画,再看着这些歪歪扭扭还有拼音的字,我怎么能不感动。

一中午,我都沉醉在作为母亲的感动中。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5

敞开你的心扉,写出心中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名师指津】

本次习作主要围绕“与父母交流沟通”这一主题来写。在下笔之前我们不妨从如下几方面来安排文章的内容。

第一,选择一件事。从这件事中体会父母的爱,体现从不理解父母到理解的一个转变过程。或向父母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如改掉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陪陪自己等。或者和父母说说其他的心里话。

第二,在叙事过程中要适当加入抒情、议论、描写等,进行渲染和铺垫,以便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学生习作1】

说说心里话

江苏 徐 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里话,我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心里话,那就是——妈妈,我爱您。(开篇点题,说出了心里话)

为了家中的生计,妈妈不得不去外面打工,虽然人在他乡,心却依然在我的身上,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一点也不比别的父母少。每隔几天,她就会打一次电话对我嘘寒问暖:牛牛,冷了要加衣服,要按时吃饭,不要挑食,该花钱时别心疼……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又躺到妈妈的怀里,眼泪立刻涌出眼眶,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妈妈呀!为了我,您远在他乡,吃辛受苦的打工挣钱,可您自己一点也舍不得花,而花在我身上却一点儿也不心疼。

记得有一次在街上,您相中了一件我能穿的衣服,我对您说:“妈妈,我不买,您看我身上的才买不长时间,您自己买一件吧,您都好几年没有买了,看,衣服都发白了。”可您却笑笑说:“怕什么,别人不知道,还以为就这颜色呢。今年就流行这颜色,再说,妈妈什么衣服没有穿过呀。还是给你买吧,看你穿新衣服,我高兴,出去了,妈妈心里也踏实。”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酸酸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您为了给我买衣服,竟然编出这么多美丽的理由,我知道这都是您爱我呀。妈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从平凡的小事“打电话”、“买衣服”中看到了一位爱“我”的妈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您在远方,我在这里,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妈妈,我爱您!(结尾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精彩点评】

文中的妈妈很爱小作者“我”,小作者开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通过两件小事来叙述妈妈对自己的爱,字里行间也洋溢着自己对妈妈爱。结尾引用孟郊的诗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爱。

(指导老师:张霞)

【学生习作2】

爸爸,我想您

安徽 梦姚

亲爱的爸爸:

您在天堂还好吗?那里天热吗?您,想我吗?

别的同学回到家能痛痛快快地喊一声“爸爸”,可我却永远也不能了……

爸爸,您在世时最疼爱我。妈妈说,我蹒跚学步时,您寸步不离地守在我的身边,生怕我摔跤。每天吃过饭后,您总是用那有力的双手把我举得高高的,然后把我紧紧搂在怀里,亲了又亲。那时的我咯咯笑个不停,还赖在您的怀里一个劲儿撒娇,那是多么幸福呀!

爸爸,您还记得吗,我六岁生日那天,你特地从外地赶回来,送给我一个梦寐以求的芭比娃娃,我特别高兴,您要求我给您唱一首歌,当时我只顾自己玩得开心,竟没有唱歌给您听。爸爸,直到今天,我一直恨自己不懂事,我现在天天给您唱歌,可惜您再也听不到了……

爸爸,我好想您。我多么渴望时光倒流,让您再次把我高高举起,再次把我抱在您的膝上,百般宠爱,或者让我读自己写的作文,把获得的大红奖状蒙住您的眼睛……

爸爸,女儿多想亲手为您倒杯茶,给您捶捶背,洗洗脚……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希望世上的每个人都能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趁父母健在,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别等到失去后,才发现自己为父母什么也没有做。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爸爸,您在天堂要多保重,别担心,我会好好学习,我会照顾好妈妈的。

想你的女儿:梦姚

2012年9月20日

【精彩点评】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6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在书房里认真挑选自己平日的练习作文,想把比较好一点的拣出来,然后输入电脑打印出来,编入我的作文专集。

正在这时,妈妈进来了,看见我坐在电脑旁,以为我又在玩电脑游戏,也不问问或者看看,立刻火冒三丈,冲我大吼大叫起来:“你不做作业,又跑来玩电脑!都六年级了,却还一点不紧张学习,太不像话了!”我被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心想:唉,妈妈,你能先了解情况再发言么?难道你就那么孤陋寡闻,没见过在电脑上做作业吗?真是落后,悲哀啊……!想完这些,我想压压妈妈的火,故意慢条斯理的说:“妈妈,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我是在玩游戏么?我在编辑‘作文专集’,这叫‘整理学习成果’!以后希望你根据事实说话,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请不要随便发言!谢谢!”妈妈听后,对我的讲话表示怀疑。只见她眼睛一瞪,一把把我从坐椅上拽起来,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看我的电脑。看着看着,妈妈的脸色开始由红变灰暗,越来越难看。有种不好的感觉向我袭来,果然,妈妈突然转过身又冲我吼道:“看你写的作文,重复又罗嗦,通篇都是口水话!内容散乱、远离标题,书面语言严重匮乏!瞧你这作文,如何考重点!”我感到很委屈,心里很不服气,可我又不敢顶撞妈妈,只在心里反抗:你把我的作文贬的一文不值,你以为自己的作文水平有多高,你是大学教授吗?凭什么对我的作文指手画脚?有能耐你写几篇高水平的作文让我见识见识!谁知,我心里的话一不小心漏了几句,从嘴巴里跑出来:“请你不要不懂装懂,乱加点评!我记得你说过你小时候的作文水平差得很,还让我认真学习千万不能和你一样!”妈妈听了顿时怒发冲冠,一拍桌子,指着我的鼻尖吼叫:“你没听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吗?我告诉你那些是要让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好好学习,别步我的后尘!你不但不引以为戒,反而拿它来说事、来压我,真是不象话!”我鼻子一酸,委曲感再次升起:“妈妈,我错了,再不拿你的事压你了。但是,也请你不要动不动就打击我,这会影响我写作文的积极性。有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总是这样批评我,我会对作文失去兴趣的,更不会有写作积极性的,那样就真的落后了。”妈妈听后,灰暗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慢慢转过身步履沉重地走出了书屋。

这场作文风波终于平息了,看着妈妈妈的离去的背影,得胜的我心中却涌起了一阵阵愧疚之情。虽然妈妈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对,可我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起码我应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更应该懂得:妈妈是爱我的!

双流县实验小学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7

塑造人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即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简易对话体作文不失为一种好的作文形式。采用简易对话体作文的方式,可写明说话的人物,也可不写明,仅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也可用对话的形式,也以语言为描写重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可用一人主要诉说,另一人在幕后的形式;可用两人直接对话,也可写多人对话。

总之,简易对话体作文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但是把握好这种体式的关键在于学习几种写作技法,采用人物对话,写好人物形象。

一、锁定话题,选定时地,变换对话,揭示主题

以中考优秀作文《就这样慢慢长大》片断为例。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蒲公英的话,我便是那蒲公英的种子。总有一天,种子会发芽的。时光荏苒,慢慢地,慢慢地,我便真的长成了一棵小蒲公英……

于是,一大一小两棵蒲公英便开始交流了……

8岁那年――

地点:餐桌旁。

餐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美味的饭菜。

餐桌前,面对面坐着的是那棵大蒲公英――妈妈,和那棵小蒲公英――我。

妈妈:“孩子,来,多吃点菜,这样会对身体好。”(一边说一边往我的碗里夹菜)

我:“我不吃,我不吃!不吃就是不吃!”

妈妈:“那吃鱼,吃鱼肚,鱼刺已经挑干净了,吃吧!”

我:“我讨厌吃鱼,妈妈真烦,烦死了!”(厌倦地)

妈妈:“那该……”(沉默不语)

12岁那年――

地点:餐桌旁。

餐桌上又摆上了各式各样美味的饭菜。

餐桌的两端坐着的还是那棵大蒲公英――妈妈,和那棵小蒲公英――我。

妈妈:“吃吧,丫头,你正长身体呢,多吃点!”(边说边往我碗里夹肉)

我:“妈妈,饭菜真好吃。”

妈妈:“好吃你就多吃点(这话听起来觉得挺耳熟的,也蛮亲切的),这儿还有鱼,慢点儿,别噎着。”(妈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我:“好香啊!我全包了!”(你可知道,桌边的妈妈始终没对我感兴趣的菜伸一筷子)

16岁了――

地点:餐桌旁。

餐桌上仍摆放着各式各样美味的饭菜。

餐桌旁站着的是那棵大大的蒲公英――妈妈。

妈妈:“女儿,吃饭啦!”

我:“来啦!妈!就来。”(正在做作业)

哇!好香的饭菜啊!

妈妈:“快坐下,尝尝怎么样?”

我:“妈!您也坐!您也一块儿吃,来!”(边说边将美味的饭菜夹到妈妈的碗里)

妈妈:“好!好!好!咱们一块儿吃。”(妈妈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悦,只是一个劲儿地朝我笑)

文中,考生围绕“慢慢长大”, 锁定了这一写作话题;用“8岁那年”“12岁那年”“16岁了”三个时间点作为小标题,在同样的地点:“餐桌旁”让人物进行对话。人物是相同的:“我”和妈妈,场景是相同的:“吃饭”时刻,而对话是变换的,以此作为重点来深化主题,突出中心。这样,文章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通过营造气息浓厚的场景,产生了不需进行描写尽得动作外貌尽现的效果,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孩子从当初的懵懂到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孝敬、关心妈妈的好孩子的过程。这样的设计,使得本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其写作技法值得学习。

二、锁定话题,超越时空,变换对话,揭示主题

以中考优秀作文《给自己一些新鲜空气》为例。

Hello!我是一只23世纪的小鸟。我们这儿有先进的设备、高大漂亮的楼房……我现在正在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1世纪的途中,呀!到了。

2l世纪的天空会是怎样的呢?该不会是乌烟瘴气的吧?我本想尽情地在天空中展翅飞几圈,可天空中不时浓雾滚滚,不时臭气熏天,比我们23世纪也好不到哪儿去。看来,我这次来对了,地球上的人类,也该给他们敲敲警钟了。

“大家请停一下,听我说几分钟。”看到下面一大群人走过来,我马上开始了我的演说。可能是我的声音太小了,没人听到。没办法,我只得拿出我的“秘密武器”了。

“大家请停下来,听我说几分钟。”高科技的效果就是不一样,一喊,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

……

“23世纪那么好,你为什么还来这儿呀!”记者甲又发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正是我来此的主要目的。你们人类砍伐树木,排放二氧化碳,捕捉动物……现在,我们鸟类被熏死的、窒息而死的、被毒死的,已司空见惯,就是没有因年迈而寿终正寝的,这是为什么呢?这都是你们人类惹的祸呀,你们过度开发、破坏环境、污染空气……现在,我们鸟类都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呀,所以,我恳求你们保护好你们的美丽家园,给自己一些新鲜的空气,也给我们鸟类一些新鲜空气……”

地球上顷刻间安静了下来,在场的人一个个都低下了那高高昂起的头。

与技法一不同的是,这一技法通过超越时空的科幻想象的形式,借科幻小说这一体式,大胆设想了一只23世纪的小鸟来到21世纪的地球与人类对话的故事,表达了环保思想。

对话中,问答形式简易,但鲜活灵动。考生在叙事的过程中,以简单的问答形式,对人类过度开发破坏环境、污染空气等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话尽管简单,但语言亲切自然,情真意挚,如朋友之间的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让读者耳目一新。

技法一和技法二的共同点在于都要事先锁定话题,然后围绕话题变换对话,在变换对话中揭示主题,突出中心。为了吸引读者,在构想上应尽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这样既符合中考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自己的才思,又形式新颖,不落俗套,让读者的眼球为占有率。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8

伟的儿子叫文,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乖巧可爱,成绩优秀。但是,在父亲伟的言语中,现在的儿子文已经变得叛逆、厌学、狂躁了。这一切,都源于伟的几次谎言。

第一次说谎

一年前,伟打电话给我,他送文进了学校,但老师却说文没去上学。后来,伟在学校一个综合楼的拐角处看到了孤独地坐在楼梯上的文。

那天伟告诉我,一年前他离婚了。伟是一名收入不错的企业员工,妻子在上海做生意。两人感情本还可以,经济收入也很不错。可一年前,妻说为了再买一套房,不如办个假离婚。想到在上海买房的不易,想到孩子日后的发展,伟没多想就同意了。当时,孩子和双方父母都不知道,所有的家产包括孩子都协议给了她。因为是假离婚,所以生活还一切照旧。妻还和以前一样,每周从上海回来一次,一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只是伟没想到,半年前,妻正式跟他提出声明,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那一瞬间,伟惊呆了,恢复理智后的他立即通过法律手段要回了儿子的抚养权。

为了照顾文的感受,他没有立即告诉孩子,直到有一天文缠着他问妈妈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他才眼含热泪跟文说明了真相,文半天没有说话。第二天,文就逃学了。

第二次说谎

放寒假了,文被妈妈接到外婆家。回家后文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到成人的时候,不准你另外找人。”伟问文:“成人是什么意思?”文说不知道。伟断定这是前妻教唆的,于是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准文去前妻那里了。

五一节到了,妈妈打电话给文要接他去上海玩,文欣然答应。以往的五一节,总是一家三口出去旅游。这次,文还期望爸爸可以一同前往,他和爸爸约定,做完了作业就一起去上海。放假前一天,文在学校里,就做完了最难做的数学作业,晚上一直做到12点把其它的作业都写完了,等着第二天妈妈来接他和爸爸去上海,幼稚的孩子还想着爸爸妈妈和好的那一天。

第二天早上,爸爸推说朋友有事不能去上海,早早起床的文没等到妈妈,却被奶奶带回了乡下老家。哭泣的文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承诺只要他好好学习,让爸爸高兴,暑假一定带他去玩个够。接下来的日子,文表现很是积极,似乎比原来更听话了,但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发呆,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

第三次说谎

翘首以待,孩子终于盼来了暑假。文打电话给妈妈,想去上海玩,但爸爸要求先上一个月的课外班,8月份再去。妈妈为了不影响文的学习,就劝文听爸爸的话,上完了课外班就回来接他。

课外班上,同学们都谈论这个暑假到哪玩,文说上完了课外班妈妈就带他去爬雪山,大家都羡慕不已,文也感到很自豪。因为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跟任何人透露爸妈离婚了,他不想被同学瞧不起。这个暑假,文在课外班上的表现很好,经常被老师表扬。

课外班结束了,爸爸跟他说:“你是选择去妈妈那里,还是跟奶奶回乡下,自己看着办!”看着爸爸死板的面孔以及提到妈妈时那极不友善的语气,文违心地选择了和奶奶回乡下。但那个月,文明显地出现了一些状况,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想吃饭,不想出门,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文越来越瘦了。

谎言的代价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文都大半年没有见到妈妈了,虽然妈妈经常给他寄来衣服、鞋子、书包等,但文还是很想妈妈。快到国庆节了,文再次给妈妈打电话,想乘这个小长假去妈妈那里玩玩。妈妈这次跟他说,你好好和爸爸沟通一下,等爸爸同意了,妈妈就去接你。通过前两次的教训,妈妈已经隐隐知道自己再也接不到文了。

妈妈的回答,让文彻底失望,他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爸爸是不会让他去见妈妈的。跟妈妈通过电话后,文就再也没有跟爸爸提去上海的事情。所以,这个国庆节,文还是和奶奶一起回到乡下,但是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开学那天,文去了学校,晚上回来没有写作业,第二天文不去上学了……

面对伟的叙述,除了叹息,我更多的是心痛。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夫妻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伟第一次向我求助时,我跟他提出的建议是事情如果无法挽回,在自己坚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但是当孩子从外婆家回来后,伟觉得让他们母子团聚是一个错误,怨恨的同时做了一个更加错误的决定,禁止文和妈妈见面,伟把不让前妻见孩子当作了对她的惩罚。所以伟有了第二次谎言,这次的谎言让孩子有点失落,但还是充满希望,可是第三次谎言让孩子彻底失望了。

当伟对我说文的变化时,我跟他指出孩子的心病是没能见到妈妈,这是伟的责任,但伟很委屈地说,不是他不让的,是文自己不去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让文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妈妈已经离开了文,他不想再失去爸爸,所以违心地选择了跟奶奶回家。孩子无力改变父母的现状,处于极度的恐惧焦虑之中,强烈地缺失安全感,一次次的失望后,孩子选择了自暴自弃。

其实,离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不是离婚本身,而是离婚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自动化思维,以为单亲的孩子是弱者。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一,离婚双方互相仇恨,并让孩子卷入这种仇恨中;二,离婚的一方不愿承担孩子的责任,或一方禁止孩子与另一方接触;三,单亲的母亲有太多的负性情绪,或离婚造成生活质量的降低。当然,社会歧视、亲友的冷漠、对孩子过度关怀也是造成孩子受伤害的重要原因。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9

先请看下例(1)(2)

(1)慧芳,你到底有什么心思,跟妈说说,啊?〔渴45,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

(2)鲁贵直惦记着。(曹47,鲁贵周蘩漪)例(1)是母亲对女儿说的话,句子中的“妈”是指说话人自己

。例(2)是鲁贵对周蘩漪说的话,说话人(鲁贵)自称为“鲁贵”。一般认为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说话人

自称用人称代词“我”。实际上,用“我”以外的词来自称的用例也不少,上例(1)(2)便是如此,而且类似的

现象在第二人称代词“你、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中也能看到。(1)

这些现象语法学家曾经指出过,但他们都是在讨论人称代词的文章里简单地提到过,而且都认为这些现象

是一种为避开使用人称代词的手段,跟礼貌(尊称、谦称)有关。(2)诚然,例(2)里的“鲁贵”可以说是谦称

,关于第二、三人称的现象也有不少跟礼貌有关,但例(1)却很难用礼貌来说明。(3)另外,假如我们从人称代

词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注意不到“我这老婆子”(4)这类词组也能用来自称。

因此,我们在此建议汉语里引进一个人称代词的上位概念:自称词、对称词、他称词。按这个概念,说话

人自称用的词都是自称词,称听话人的都是对称词,指称第三者的都是他称词。(5)我们相信用这一概念来重

新观察现代汉语里的各种人称词,一定能发现从没被发现过的新现象,而且由于把人称代词看成是这一概念的

构成成份,我们可以给它确定更适当的位置。

但是笔者水平有限,目前还无法讨论所有这些问题。在此只对用作自称词的亲属称谓词,即亲属称谓词的

自称用法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作为今后研究的开端。

2.各种自称用法

亲属称谓词大都跟“上、下、左、右”等一样,在使用上都包含着某种基准。自称用法的基准或是听话人

或是对话中提到的第三者。我们先看听话人作基准的情况。

(A)听话人作基准

听话人作基准是指说话人通过听话人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并用以自称,如“你妈/你姐姐”。以作为基准的

、指称听话人的词(一般是“你、您、你们”)是否明指,来将其分为两类:

(A1)听话人基准明指

(3)我冲妈妈的面子,再找慧芳谈谈。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将来你后悔的时候,可别埋怨你姐姐!〔渴121

,亚茹(姐姐)沪生(弟弟)〕

(4)你妈又不是逼你往火坑里跳,大成也不是哪点配不上你,你还想把我气死是怎么的?!〔渴48,刘大

妈(母亲)慧芳(女儿)〕

在现代汉语里,无论男女老少、地位高低,说话时自称一般用人称代词“我”。这说明“我”是一个只起

指称说话人作用的中性词。例如,“我想去美国”这句话中“我”起的作用只是明确“想去美国”的主体是说

话人,而不是听话人,也不是第三者。

然而,在例(3)(4)里,说话人不用“我”,却特意用“你姐姐/你妈”来自称。其中不仅含有“埋怨”的

对象及“又不是”的主体是说话人这种含义,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那是什么呢?说话人在听话人面前自称

“你姐姐/你妈”,等于对听话人宣告“我是你姐姐/你妈,现在作为你姐姐/你妈跟你说话”。而且说话人

把自己确定为“你姐姐/你妈”,同时意味着把听话人确定为“我弟弟/我儿子、女儿”。虽然说话人和听话

人在说话之前都明白相互之间的亲属关系,但却还仍要强调其关系,这意味着说话人在要求“姐姐/妈”对“

弟弟/儿子、女儿”应有的态度,并期待“弟弟/儿子、女儿”对“姐姐/妈”应有的态度。下例(5)(6)很清

楚地反映了这些特点。

(5)我看,你先回家去。(有把握地)矿上的事有你爸爸在这儿替你张罗。〔曹12,鲁贵(父亲)鲁大

海(儿子)〕

(6)什么事都得你妈去跑,你就不心疼我这把老骨头啊?〔渴63,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例(5)

里不用“我”而用“你爸爸”,等于说“我是你爸爸,为你这个儿子(张罗)”,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威。例(6)里用“你妈”自称,等于说“你是我女儿,让我这个母亲(去跑)”,这里包含着对于听话人没有

采取女儿对母亲应有的态度的不满。

另外,“你妈/你姐姐”这些词常在称及第三者的场合使用,如:“你妈在吗?”(客人孩子),“你

姐姐回来了吗?”(母亲儿子)。而在此,说话人把这些词特意用作自称词,为的是把自己放在客观的角度

上,这样可以拉开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有意冷淡对方,来表现自己异常气愤的心情,如例(7)(8)。

(7)好啊你慧芳!你妈算是猜中了,你一沾上那个姓王的就变卦了!〔渴96,刘大妈(母亲)慧芳(女

儿)〕

(8)要断不了,你就和你妈断了!〔渴132,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

(A2)听话人基准暗指

上例(1)以及下例(9)(10)就属于此种用法。

(9)小芳,告诉爷爷:愿意跟爷爷、东东住在一起吗?〔渴406,王子涛(祖父)小芳(孙女、小学生)

(10)是嫂子不对,光知道生活上疼你,没在学习上帮助你。〔广195,张玉(嫂子)小四(小叔子,小

学生)〕

这个用法的形式上,似乎是(A1)省略了基准“你、您、你们”等人称代词后的格式,但我们却认为它在本

质上跟(A1)是完全不同的。它有一个特点,即常在发话中使用,如例(9)(10),让我们以这一点为线索来讨论

一下。

例(9)里的小芳平时称呼王子涛“爷爷”,例(10)里的小四称呼张玉“嫂子”,而王子涛、张玉却也用孩

子们称呼自己的亲属称谓词分别自称“爷爷”、“嫂子”。这说明王子涛和张玉把自己放在孩子们的立场上跟

他们说话。这一用法正是“说话人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同一的立场,以便从心理上等同于孩子”(6)的说法。

此种用法常在对孩子的发话中出现,特别是用于幼小孩子,用于幼小孩子约占自称词的大部分。(7)就这

一点看,似乎可以认为它是幼儿语言。然而实际上,一般所说的幼儿语言是指只用于年幼孩子、而不在成人间

使用的语言。(8)而汉语里的这一用法却也常见于成人之间,故称它为幼儿语言又不恰当。但尽管如此,在成

人间使用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即说话人常常把听话人看成是一个需要庇护的孩子,如上例(1)及下例(11)(12)

。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幼儿语言的引申用法。

(11)妈来看看你,好闺女!〔渴190,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

(12)好吧,爸爸帮你参谋参谋。〔广173,张父(父亲)张玉(女儿)〕例(11)是母亲对差点儿流产而

被送到医院的女儿说的话,例(12)是父亲对不知怎么处理好男朋友的事而老叹息的女儿说的话。

在(A1)里,说话人把自己放在客观的角度上来特意与听话人之间保持距离,这样,等于把听话人看成是个

独立的、跟自己对立的存在。而在(A2)里,说话人把自己放在听话人的立场上,这样相互之间的对立没有了,

说话人的威严及对某种态度的期待也不存在了,相反,更衬托了与听话人的连带感、亲密感,甚至于依赖感。

下例(13)很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13)周朴园:(寂寞地)今天──呃,爸爸有一点觉得自己老了。(停)你知道么?

周冲:(冷淡)不,不知道。

周朴园:(忽然)如果爸爸有一天死了,没有人照拂你,你不怕么?

周朴园平时对两个儿子(周萍、周冲)很严厉,跟他们说话一直用“我”自称,《雷雨》全篇里只在这个

场合自称为“爸爸”。在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面前而水落石出的当天晚上,周朴园自己在客厅里望着鲁侍萍的

照片的时候,周冲进来了。例(13)是这时的对话。这里已经不存在父亲以往那种严厉的姿态。

(B)第三者作基准

第三者作基准是指说话人通过对话中提及的第三者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并用以自称,一般形式是“他/她+

亲属称谓词”。此种用法也该按作为基准的“他/她”是否明指来分作两类讨论,但是笔者搜集的例子不多,

在此只举些例子并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你去告诉张三,他妈同意他们结婚。〔造句,母亲张三(儿子)之友〕

(15)慧芳在家是老大,从小就知道心疼人,从没伸手跟妈要过东西。〔渴165,刘大妈(慧芳之母)沪

生(慧芳对象)〕从上下文看,例(14)里“他妈”的“他”指自己的儿子(张三、第三者)是很明确的,把例

(15)里的“妈”看成是“慧芳(第三者)的妈”也是最自然的。可是,能以第三者基准言及自己似乎要有一定

的条件。例如,我们把例(14)(15)假定为对着同辈的邻居说的话,那么这两例就很不自然了。这时,一般不用

“他妈/妈”而用“我”。能以第三者基准言及自己似乎只限于对晚辈的发话。

那么,下例(16)(17)又该怎么解释呢?

(16)您看,玉娥给我买的袜子!我穿了一辈子布袜子,磨得两脚净是鸡眼,小孙女就是有心眼儿,叫老爷

爷的脚舒服点儿!(老46,宋爷爷卫母)〕

(17)就拿孩子们说吧,不但两个大的看妈妈出去,就多帮助奶奶,连两个小的也仿佛更懂事儿!(老46,

卫母宋爷爷)

宋爷爷和卫母是同辈的邻居,他们却自称为“爷爷/奶奶”,不符合上面的解释。然而,这两例却有一个

共同特征,例(16)里,“爷爷”之前有个表示跟“爷爷”的关系的亲属称谓词“孙女”,例(17)里“奶奶”之

前有个表示跟“奶奶”的关系的亲属称谓词“孩子们、(孩子们的)妈妈”。我们认为这两例的成立跟这一特

征有很大关系。

说话人自称时以第三者为基准的亲属称谓词来代替“我”,这意味着什么呢?从许多例子可以看出,明指

基准的用法〔如例(14)〕类似于(A1),暗指基准的用法〔如例(15)~(17)〕类似于(A2)。诚然,在这里的明暗

两种基准的用法是,其特征不适于听话人却适于作为基准的第三者。下例(18)很清楚地反映了与(A1)相同的、

客观地看自己这一特征。

(18)孩子,我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我的女儿不能再象她妈似的。孩子,你疼我!〔曹104,鲁侍萍(

母亲)四凤(女儿)〕

例(18)先把听话人(女儿)特意称为“我的女儿”使其第三人称化,然后与其称呼相呼应自称为“她妈”

。这样,就比“你不能再象我/你妈似的”这种方式更能客观地反映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从而表达母亲说这句

话时的决心以及命令女儿的口吻。

(C)我这个+亲属称谓词

这个格式可以再分两类,一类是亲属称谓词为单纯形的,一类是亲属称谓词被“当/做~的”包孕的。

(C1)我这个+单纯形亲属称谓词

(19)难得你还认我这个妈,你不是嫌我不认他这个女婿吗?〔渴153,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

(20)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我这个丈夫你还管不管了?〔渴332,沪生(丈夫)慧芳(妻子)〕

例(19)(20)里的“妈”“丈夫”分别暗指“(你)妈”“(你)丈夫”,都是听话人基准。此种格式先用

“我”明确自己的存在,然后明指与听话人的亲属关系,以便对听话人宣告自己现在站在什么立场上跟他说话

。这样,就比(A1)更能强调说话人的威严或是对某种态度的不满、期待等等。这一特征我们也可以从亲属称谓

词用作第三者基准的例子中观察到,如例(21)(22)。

(21)人家不把我这个妈放在眼里了,想上哪儿就上哪儿。〔渴54,刘大妈(慧芳之母)月娟(慧芳之友

)〕

(22)还让我这个大姑子,在你老婆老丈母娘面前落个恶名!〔渴216,亚茹(姐姐)沪生(弟弟)〕

例(21)里说话人对月娟(慧芳之友)表示对“人家(女儿,慧芳)”的不满,在例(22)里对“你老婆(慧

芳)”来说,说话人亚茹是“大姑子”,她表示对慧芳和弟弟沪生的不满。

(C2)我这个+当/做~亲属称谓词~的

例(23)是听话人作基准,例(24)(25)是第三者作基准。

(23)按说,我这个当姐姐的不该在你们夫妻之间多嘴多舌,可我又不愿眼看着你窝窝囊囊地受一辈子气!

〔渴337,亚茹(姐姐)沪生(弟弟)〕24)既然你们都看得上我闺女,那就容得我这个当妈的问你们几句。〔渴153,刘大妈(“我闺女”(慧

芳)之母)大成、沪生(都是慧芳之友)〕

(25)也算我这个做爷爷的尽一点义务,你总可以接受了吧?〔渴409,王子涛(公公)慧芳(儿媳妇)

,基准是孙女儿小芳〕

这里特意用“当/做~的”格式来明指说话人现在站在什么立场与对方说话,与(C1)格式相比,更强调说

话人现在所扮演的角色。(C2)跟(C1)除了这一点不同外,语用上也有根本性的区别,我们以例(21)和(24)为例

。(C2)格式“我这个当妈的”多作施事主语,如例(23)~(25)。而(C1)格式“我这个妈”可作主语,也可作宾

语。

3.运用的条件

讨论亲属称谓词首先应把下列两种用法区别开,一是称呼某人用的称呼用法(vocatives),一是在句子中

言及某人用的指称用法(designatives)。

(26)妈,爸爸几点回来?(造句)例(26)里“妈”是称呼用法,“爸爸”是指称用法。现代汉语里亲属称

谓词有的既具有指称用法也具有称呼用法,而有的却只有指称用法没有称呼用法。由此可见,按是否有称呼用

法可把亲属称谓词分为两类。具有称呼用法的(以下略称(+)称呼)和没有称呼用法的(略称(-)称呼)如下

(+)称呼:爷爷、妈妈、姑姑、嫂子、姐姐、妹妹、弟弟、儿子、女儿等

(-)称呼:祖父、父亲、母亲、岳父、丈夫、大姑子、侄子、孙子等

(+)称呼的亲属称谓词大都是指长辈(本文所说的“长辈”包括年纪大的同辈),其中“妹妹、弟弟、儿

子、女儿”这四个词,虽是指晚辈(“晚辈”包括年纪小的同辈)的,却能用。(-)称呼的亲属称谓词可以是

指长辈,也可以是指晚辈。

我们在上节讨论各种用法的时候,没有区别称呼与指称这两种用法,故在此有必要讨论一下。首先,(A)(

B)的基准暗指用法只能用(+)称呼的亲属称谓词,而且限于指长辈的词。也就是说,只在长辈对晚辈的发话中

出现,用以自称。

(附图[图])

上面是《渴望》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之间的亲属关系图。例如,平时慧芳称呼刘大妈为“妈”,所以刘大妈

对慧芳可以自称为“妈”,另外刘大妈可以称呼慧芳“女儿”,但是,慧芳若对刘大妈(长辈)自称为“女儿

”就很不自然。同样,沪生平时称呼亚茹“姐姐”所以亚茹对沪生可以自称为“姐姐”。而对沪生,亚茹可以

称呼“弟弟”,但对亚茹(长辈)沪生却不能自称为“弟弟”(9)。

而(A)(B)的基准明指用法和(C)的用法既可用(+)称呼的亲属称谓词,也可用(-)称呼的亲属称谓词,如

上例(20)(22)。并且还可用在晚辈对长辈的发话中,如例(27)

(27)妈,外头的事,一句半句的我也跟您说不明白,反正您的孩子您知道,您儿子绝不是坏人。(苏123

,儿子母亲)

尽管如此,但它还是经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发话中,这是因为这些用法正像我们讨论的那样,往往包含着

说话人的威严或是对某种态度的不满、期待。然而,虽说是对晚辈,但对年幼孩子却不常用,这与基准暗指用

法相反。(10)这是因为对年幼孩子来说,说话人的威严、期待等等并没有什么意义。

4.社会转称法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亲属称谓词的社会转称法。社会转称法是指把亲属称谓词转用到社会上的用法,即非

亲属间的用法。讨论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按形式的不同应把亲属称谓词分为两类,

一是跟在亲属间使用的同形的亲属称谓词,一类是从纯亲属称谓词派生出来的亲属称谓词,如“老大爷、小姐

”等。另一个是,虽说是非亲属间的用法,也有必要区别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属于像亲属一样的亲密关系呢,还

是属于完全陌生的他人关系。由于笔者考察得还不全面,在此只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观察相当于(A)(B)的基准暗指用法的社会转称法。

(28)大全:(小声)大婶,我还有事……

大婶:今儿个得听大婶的。你们好好谈谈。(广174)29)王小花:康婆婆,干妈呀?

康顺子:小花,乖!婆婆再看你一眼!(中120,王小花13岁)

例(28)里大全平时称呼大婶为“大婶”大婶呼应这一称呼自称为“大婶”,例(29)里康顺子呼应着王小花

对自己称呼自称为“婆婆”。由此可见,即使是社会转称法,其基准暗指用法也具有类似于(A2)的特征,即它

只能在长辈对晚辈的发话中使用,特别是对小孩子用的多,如上例(29)。因而,它也具有把自己放在听话人的

立场上来庇护对方使其产生更亲密的效果。但在相互不太熟悉的人之间这种用法只能对年幼的孩子使用,如例

(30),请与例(28)(成人间的对话)比较。

(30)小朋友,摔疼了没有?阿姨看着。(造句)

相反,成人可以称呼不认识的老妇人为“大妈”,而老妇人对成人自称“大妈”却是很不自然的,因为不

相识的成人之间无需庇护,故相互之间也没有可能产生亲密感。但听话人若为小孩子时,很明显对方是弱者,

故也很自然地就可以把他/她看成是可庇护的对象。反之,在相互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即使是成人之间也需要

考虑这些问题,即是否需要庇护等等,必要时就可用基准暗指用法自称,如上例(28)和下例(31)。

(31)往后大妈不想别的了,大成啊,你可别忘了我那儿还是你的家,你要常来看大妈,啊!〔渴161,刘

大妈(慧芳之母)大成(慧芳之友)〕

关于这个用法还要补充一点,即亲属称谓词前有时可以附加姓名,如例(32)。

(32)真对不起呀小芳!罗伯伯来得匆忙,也没给你带点礼物来,下次罗伯伯来一定把这次的补上。〔渴46

1,罗冈(慧芳之友)小芳(慧芳女儿)〕

例如,有个叫王萍的孩子,她该称呼“爷爷”的人除了自己的爷爷以外还有另外几个人。为了与自己的爷

爷相区别,说话时就可在“爷爷”前面冠以姓氏来称呼,如“张爷爷、李爷爷”等。这样,张爷爷、李爷爷也

呼应着王萍对自己的称呼自称为“张爷爷、李爷爷”。

现在我们来观察相当于(A)(B)的基准明指用法的社会转称法。例(33)(34)就属于这个用法。

(33)得了吧你!你大妈还不缺这俩牛奶钱!(渴105,刘大妈派出所的小汪)

(34)大成那边儿呀,你也去说说,告诉他,他大妈说出去的话就是板上钉钉,不会变!〔渴102,刘大妈

(慧芳之母)月娟(慧芳之友),大成是月娟、慧芳之友〕从例(33)(34)可以看出,这一用法的特征也类似

于我们在讨论亲属间的用法时观察到的那样,即例(33)里的“你大妈”和例(34)里的“他大妈”都包含着作为

大妈(长辈)的威严。同样,它有时也可以在亲属称谓词前附加姓名,如例(35)~(37),其理由与上面所述相

同。

(35)你赵爷爷保着你妈。你好好记着:老老实实学三年,你要是干干净净回来,你赵爷爷亲自去接你,认

你这个孙女,……〔苏187,赵春洪欣(18岁)〕

(36)明儿你大成哥结了婚,你也要说你大成哥不好啦。〔渴180,大成(慧芳之友)燕子(慧芳之妹,

中学生)〕

(37)将来也能代表中国出去工作,可不兴像你大成舅舅这样,英语半吊子,走到哪儿都要跟个翻译!〔渴

523,大成(慧芳之友小芳(慧芳女儿、小学生)〕

然而,从例(36)(37)两例我们看不出说话人的威严及对某种态度的期待等等。笔者认为这跟以下两点有关

:一是如上所述,亲属间的基准明指用法大都是对成人用的,这两例却是对着孩子说的,一是这两例的亲属称

谓词前附加的是名,不是姓。这只是初步考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附注:

(1)第二人称:“董事长当然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曹73,鲁大海周朴园)“董事长”是指听话人

周朴园,一般用第二人称代词“您”。第三人称:“我已经和我母亲说了,我母亲说万万使不得。”〔引自吕

叔湘(1982,162页)〕第二个“我母亲”,一般用第三人称代词“她”。

(2)吕叔湘(1985,34-45页)、王力(1979,1-16页)论述得比较详细。(3)吕叔湘(1985,39页)在论及把身份名词有时用作“尊称”或“谦称”的文段里举了“快睡下,想吃什

么你说,大嫂给你做。”(王宗元,惠嫂69)这一例。看来,吕先生把“大嫂”看成“谦称”,笔者不赞成此

看法。

(4)“秀啊,听我说,快别跟我这老婆子搀合了,我是反革命家属啊!”(苏131)

(5)自称词、对称词、他称词这些概念并不是笔者构想出来的,铃木孝夫(1973)就对日语做过细致的研究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了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关于现代汉语,Chao(1956)对人称词进行了广泛的论述,

但他没有论及本文要讨论的亲属称谓词的自称用法。

(6)参看铃木(1973)154、168页。

(7)据笔者对《渴望》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之间的自称词的考察,慧芳(母亲)对小芳(女儿,从诞生到小

学生)使用自称词18例,其中17例是“妈、妈妈”,“我”只有1例。亚茹(大姑)对东东(侄子,从诞生到

小学生)使用自称词3例,全部都是“姑姑”,王子涛(祖父)对小芳(孙女儿)使用自称词8例,其中5例是

“爷爷”、3例是“我”详见拙作(1992)。

(8)参看Ferguson(1964)。

(9)吕叔湘(1985,39页)认为,在近代汉语里晚辈对长辈发话时说话人(晚辈)用亲属称谓词自称,这

种现象并不罕见,如:“老太太有什么吩咐,何必自己走来,只叫儿子进去吩咐便了。”(红楼梦),“妹子

如今也有几个字儿,请姐姐看看。”(儿女英雄传)

(10)笔者搜集的26个实例中,只有2例是对中学生说的,其他的都是对成人说的。

参考文献

(1)ChaoYuanRen(1956)"ChineseTermsofAddress",Language,vol.32,No.1,p.217-241.

(2)FergusonCharles,A.(1964)"BabyTalkinSixLanguages",AmericanAnthropologist,vol.66,No.

6,Part2,p.103-114.

(3)吕叔湘(1982)汉语语法丛书《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初版,上卷(1942),中卷、下卷(19

44)。

(4)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

(5)大西智之(1992)《中国语の自称词》,《中国语学》第239号,31-40页。日本:中国语学会。

(6)铃木孝夫(1973)《ことぱと文化》日本东京:岩波书店。

(7)王力(1979)《中国现代语法》下册,香港:中华书局。初版(1959)。

引例书目

渴:《渴望》郑万隆、李晓明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

曹:《曹禺代表作》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文库,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苏:《苏叔阳剧本选》北京文学创作丛书,北京出版社,1983年。

广:《广播剧选集(三)》广播出版社,1984年。

对妈妈说的话作文篇10

爸爸妈妈又不会来接我。这种事已经不见怪了,要怪就要怪我没有带伞吧!因为妈妈从来都不让任何人来接送我,就算下雨天我被雨淋的发高烧妈妈也不让任何人接送我。以前我总是埋怨妈妈一致认为妈妈不爱我,甚至,有时还认为我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所以在小学时我一直恨妈妈,讨厌妈妈。严重的一整天也不跟妈妈说话。人家都说妈妈是我们的摇篮,妈妈是世上最亲得人,还有一首动听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可我去从来不相信这样的话。下雨的时候我的心从来都是空荡荡的。这次也一样。

我在学校等雨停了或者雨小了我在冲出去,可老天偏偏要跟我最对,雨啊还是哗啦啦的不停的下啊!我再想想书包里的作业多得很一气之下冲出去啦。回到家我的衣服以及湿透了。只见妈妈还在吃饭。妈妈见我回来说:“沈蕾,回来啦。”我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恩。”妈妈没有问我怎们回来的也没有用正眼看过我。自己津津有味的一直在吃饭。按时间长短来说我都适应了。可我的心还是空荡荡的。这时妈妈走过来问我衣服湿了吧。恩我应了一句。妈妈又用一种好像在关心我用好现在骂我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又不带伞,又被雨淋了吧,下次再不带伞淋死你也活该。也不长点记性。”我只是满脸得不高心,也去我已经习惯了吧。我也不是太伤心了。我也突然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在晚上都半夜了我请来喝水,突然爸爸起来了我原本是想躲起来的。可爸爸并不是走向我这个方向,而是另一个方向,我愣了爸爸干嘛去烟台呢?我的视线顺着爸爸也来到了阳台,惊讶的看见妈妈再洗我的校服。奇怪我自己的衣服一向是哦我自己洗的呀?怎们今天?“你怎么再洗小蕾的校服啊”?爸爸说。对啊?我在小声的嘟囔着。只听妈妈默不作声的洗。爸爸又说你平常一点也不关心小蕾,听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我竟我最大的努力来控制我的眼泪。然而妈妈的一句话然我呆了。妈妈说:“着世上只有我最关心她、最爱他”爸爸啧啧的发出这样的动静。妈妈又说:“我平时不关心她,是让她坚强起来以后什么困难也压不倒她。”我恍然大悟,在知道妈妈是世上最爱我的人最关心我的人。我带着幸福得眼泪入睡了。

第二天,我上学时妈妈对我说了她自从我上学时就没说的一句话了:“路上小心点啊”。我也说了一句很久没说的一句话:“妈妈,拜拜”。我在上学的路上想起昨晚妈妈对爸爸的一段话,有些自备自己。我心想:“妈妈原来是这么的爱我”。我还在那小学的五年来恨着妈妈。我真笨,连妈妈爱我都不知道。我心里也不知不觉的冒出了一句话:“妈妈我已经坚强了,任何困难也压不倒我了。您就放心吧。我最爱的妈妈。”

没错人说的是对的妈妈是我的摇篮是我们最亲的人还有一首动听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这的笨小孩现在才懂妈妈的一番苦心。妈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