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名大学生十篇

时间:2023-04-03 15:09:39

一村一名大学生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利用郴州“红星网”和郴州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网”学习平台,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有计划,有步骤地为我县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科技致富和传播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进一步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目标任务。从**年到2010年,全县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居)干部和村(居)后备干部、乡镇机关没有达到学历要求的基层干部职工及优秀农村(社区)青年。到2010年所有建制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乡镇机关干部职工10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二、招生对象、条件及办法

1.招生对象。村级党组织和村(居)委会现职与后备干部,乡镇企业现职与后备管理人员,农村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乡镇机关没有达到学历要求者及优秀农村青年。

2.招生条件。具有相当于高中学历(高中、中专、中技、中职),年龄在45周岁以下。

3.招生办法。各乡镇根据县委组织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数按1:2比例组织报名,报名可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和村级党组织推荐的形式。报名人员经乡镇党委初审后、报县委组织部审定。

三、录取办法、学制及专业

1.录取办法。市电大根据县级组织部门提供的报名名单,统一组织入学测试,市委组织部根据基层审查意见和测试成绩,进行录取审批。市电大根据审批名单办理录取、入学、注册手续。

2.学制方式。市电大和**电大办学点(县委党校)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利用电大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开展网上教学,采取适当的面授辅导和现场指导、小组学习等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学员培养期限为两年半,其中学习时间为两年,社会实践半年。

2.专业设置。根据我县实际,计划开设农村经济管理、设施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等3个专业,报名者可根据自身实际填报1个专业。

四、学习费用和学费来源

1.学习费用。学员学费从入学到毕业采取总包干制,总计2900元/人,由电大分学年收取:第一年1800元/人,第二年1100元/人。教材资料费按实收取。

2.学费来源。村级学员学费由县级财政解决900元/人,乡级财政解决900元/人,村级或个人解决1100元/人。其他学员费由个人负担。教材资料费由个人承担。

3、缴费方式。村级学员学费由县乡财政承担部分先由个人垫付,第一年学习结束后,学员凭市电大提供的考试合格证和缴费收据到乡财政报销;学业完成后,学员凭电大颁发的成教专科毕业证和缴费收据到县财政报销。

五、毕业待遇

1.按照培养年限修完教学计划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并由教育部电子注册。

2.按期获得毕业证书的农村学员,由县委组织部建档,市委组织部备案,纳入乡镇、村后备干部队伍、远教辅导员队伍和乡土人才队伍管理。

3.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学业成绩优秀,且符合公务员招考条件的农村学员,由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对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在编制范围内按法定程序公开考试录用或聘用从事基层相关管理工作。乡镇机关干部职工在提拔、重用和评定职称时,在同比条件下优先考虑。

4.对毕业生中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由相关部门对其所从事的产业进行政策、技术、信息和项目方面的重点扶持。

六、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俊华任组长,副县长何翔凤、县委副调研员、财政局长李仟熊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承苏、县教育局长刘培春、县财政局副局长周玲军、县委党校党总支书记王文利任成员,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委党校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党校,由王文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2

计划在我市成功实施的背景

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村的发展除了靠资金、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投入外,科技、教育尤其是人才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被社会关注。

本次调查发现,在我市农村,农民普遍都希望致富,但更多人都没有勇气自己想办法致富,他们在“等、碰、靠”,等着别人来帮他们致富,希望碰到好的运气发家,盼着上级干部为他们带来致富经。

当前,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能得以持续开展有两大较为突出的背景,一是我市农村干部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6岁,文化知识水平低,大专以上不足7%,观念落后,能主动带领村民致富的不足20%;二是我市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预计我市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将超过1000人。

调查中发现的几个突出现象

一、大学生村官反映压力大

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调查中,大学生干部反映工作困难压力大,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和学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欠缺。部分大学生和农村没有任何的专业联系,只是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对在农村工作欠缺心理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在彭州去年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仅占25%。由于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对少数能提出致富方式的大学生来说,要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他们期待各级部门能够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在基层实现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望。

二、极少大学生愿扎根农村

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在解决困扰国家发展的三农问题,50%的人认为是给大学生创造接近农村的机会,解决大学生就业。许多大学生村官都有过就业的经历,他们之所以选择当村官,大多是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曾经的工作经历使他们作出选择:就业是最重要的。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本计划实施的前景感到迷惘和不确定,而另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本计划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工作他们都显得比较自信,他们认为所面对的是信息严重缺乏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他们的优势在于获取信息的途径宽阔和容易接受新事物上。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村官有向上谋求发展的考虑。各级出台了对在基层工作优秀的,在未来选拔时优先考虑的政策是他们参加本计划最大的吸引力。但只有极少人愿意扎根农村,留在村里做事情。还有少部分将选择考研。

三、与镇政府布置的工作难以协调成为首要困难

与镇政府布置的工作难以协调、村里矛盾复杂、收入低、是本次大学生座谈会提到的三项主要困难。而大多数大学生对镇政府布置的各种与村上工作无关的繁琐的机械性工作表示反感,如各种摸底、拆迁、实名制录入、水费名单录入以及拆院并院工作等,认为镇政府布置大量的琐碎工作极大的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绝大多数村民和干部支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根据调查,大部分村民支持大学生做村干部,明确反对的几乎没有。这表明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但也有少数村民认为是走过场、形式主义,更多村民期望这个计划能给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餮粽蚝偷ぞ吧秸颍?笱??甯刹慷嗍?丫?坏钡卮迕袷煜ず土私猓?鞑榈拇迕裰校??0%的村民找大学生村干部办过事情,有些村民虽然没找过,但都 听说大学生村干部的口碑不错。能为村民做事情的大学生干部,村民还是比较欢迎和感激的。

五、大学生村官期待角色转变

我市村民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支持和抱有期望。农民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状况,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对先进技术有了了解,盼望有技术、有想法、有能力、能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的村干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在农村是受欢迎、被尊重的。但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目前与其他村干部的沟通与配合存在一定困难,村上较大的事务基本插不上手,而仅仅作为村长助理和村团支部书记的身份让他们在和老百姓打交道时也感到力不从心、角色尴尬。

六、镇政府对大学生用法是:重要的事务型人才

近半年来,镇政府对大学生布置的基本上是如各种摸底、拆迁、实名制录入、水费名单录入以及拆院并院工作等较为繁琐而机械的工作,大学生成为镇上重要的事务型人才。但作为知识型人才还没有引起乡镇的足够重视,镇上认为:他们还是太年轻了。除了做思想工作以外,从来没有开过征求工作建议类的座谈会。

下一步工作方向及思考

一、选拔

1、招募一定数量本乡本土的回乡创业的大中专学生,他们熟悉村情,和村民联系紧密,生活方便。

2、以事业选人,选拔回乡创业初有成效,能力强、作风正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村干部候选人,列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3、将现有三职干部中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的人员直接纳入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二、培养

1、编撰《大学生村干部实用手册》,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农业、科技、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关培训。

2、是正式党员的可任村党支部委员,具备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条件的可以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其他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或依法选举为村委会相应职务。村委会主任助理享受村委会副主任待遇,在工作上按照村委会副主任分配工作,参加村“两委”研究工作的会议。

3、经考察特别优秀,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且所在村没有合适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选的,可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为党支部书记或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并享受相应待遇。

4、两年后考核优秀者,且在基层带领村民致富有实效、为群众服务有突出事迹或创业成功典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可直接进入我市事业单位担任工作人员。

5、在村上但任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年以上,经组织部门考核为优秀者,且带领村民致富有突出贡献的,可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6、在公务员录用时,享受最大条件优惠政策(相关部门正在研讨之中)。

三、扶持

1、建立市委组织部帮教、市财政帮扶、镇、村干部帮带和团市委联系的“三帮一联”制度,为大学生在基层成长与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2、设立一村一名大学生创业成才基金,对有创业激情、创业项目合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资金扶持;

3、由组织部、农牧局、财政局、人劳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成立一村一名大学生创业成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和锻炼成长创造平台。

四、管理

1、各镇成立相应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由镇党政办、镇团委共同管理,接受市项目办的领导。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3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xx镇在**年到**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结合我村实际,紧紧围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和“三谋划、三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机制,实行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进作用。

**年到**年又是xx镇的项目建设年,我村积极配合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引进各项水利工程的进场,大力搞好烟水配套实施建设的协调工作,认真落实通村公路的路面硬化,解决多年来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我村饮水十分困难,经过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开凿了一个地下水源,解决了全村几千人历史以来的饮水难问题。

今年,我村引进年产45万吨的xx煤矿有限公司,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认真做好公司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准备工作做好铺垫,为工程的建设扫清障碍,让工程顺顺利利进场。

二、加强学习,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帮助群众办实事,送去党的温暖,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到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永远树立万事民为先。

(一)加强自身学习

工作期间,一方面积极认真学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在**年10月和**年10月参加了人事局组织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服务基层培训,又于**年5月和**年5月参加县宣传部组织的通讯员培训,又于**年7月参加市远教办组织在市委党校的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经验更加丰富。

(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

农村合作医疗室当前的一项重要决策,为了让群众认识到合作医疗的好处,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入户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群众从中受益的例子,采用多种宣传方式,随时发放最新的资料,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不断开展筹资后的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加强农村远程教育建设

为推进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有序开展,一直以来,认真履行市、县远教办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加强自身远程教育的技能培训,坚持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每月1次,认真搞好群众技术指导工作每月不少于2次,并按季度进行自查,找出问题与不足,及时整改,上交自查报告。

(四)认真搞好宣传工作

xx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为了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攒传和合理开发,我深入风景前线了解情况,丰富自身文化素质,加大对外宣传。同时,我参加县通讯员培训两次,坚持每月写2至4篇新闻稿件,并且多篇稿件在娄山关报、调研前线等报刊上刊登,加大了对xx的各项工作有力宣传,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五)积极参加民兵应急分队

为了巩固农村治安稳定,确保一方和谐发展,积极参加民兵应急分队,并参加培训长达半年。**年,我们为迎接奥运会,加强对全镇的治安巡逻,并对集镇乱摆、乱放、乱停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为我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每年的3、4月份是火灾多发的季节,我们做好抗灾的防备工作,降低灾情的发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帮助困难群众做实事,为福利院孤寡老人挑水、送货等,在人民群众心中营造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六)努力发挥纽带作用

作为基层服务的我,刚刚踏入社会,在办公室认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起着纽带作用,无论是接听一个电话,还是打印一份文稿,汇报一项工作,都力求做到准确无误,较好地完成上传下达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纽带作用,窗口作用。来人接待,公文拟发,资料打印等大量日常事务,我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在08年年终总结大会上,我荣获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七)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为迎接各项目实施的到来,大力搞宣传活动,我积极参加各项目活动的开展。新春佳节,为迎新春举办“信合杯”运动会,在会上,我担任宣传工作,并参加镇机关篮球队和拔河比赛,拔河比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迎接建党**周年,我参加镇歌合唱团,积极有序开展好每项活动,加快我镇的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4

芍药村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63户,常驻人口623人,该村现有的5名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村里发展的骨干力量。两年前的芍药村村民吃水困难、交通不便,村干部与村民矛盾深重,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老大难”村。2007年9月,该村在外经商的王文忠回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先后成立了“裘皮服装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生态养殖合作社”,使芍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村”、“省级环境卫生文明村”、“河北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芍药村被中国人民大学梁漱溟乡建中心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10月被中国农业大学定为“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大田良种推广繁育基地和芍药花科技园基地”。

五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该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通过多种形式的精心培养、大胆使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形成齐心合力共创事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创业党支部成立后,大学生村官将充分参与到村里各个合作社中来,并通过申报项目自主创业示范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芍药村选聘多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并且形成共同创业的良好局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有一个好的党组织带头人。发家致富后回村任职的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深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又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王文忠书记对大家说:“你们只管干,出了问题我顶着!”这使得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工作中放得开,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是有一个创新的工作思路。芍药村党总支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集体,在当下各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思路基础上,芍药村党总支一班人大胆决策,通过向上级组织部门争取和自主招聘的方式,先后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共选聘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实践证明,这5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出大学生村官的集聚效应,形成大学生村官工作上的合力。

三是探索出一个较严谨的管理模式。该村对大学生村官采用的是军事化管理模式,规定大学生村官早晨6:30起床,工作期间做到随叫随到,由于该村处于发展初期,很多的工作需要处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村官除了要完成自己所在合作社的各项工作外,还要做一些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工作,大学生村官和村里的其它工作人员一样,每个月原则上只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我们每天6点半准时起床,晚上很少10点以前能够上床睡觉。因为我们书记是复员军人,又是成功的商人,所以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实行的全是军事化管理,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都私下嘀咕:‘这样管理有必要吗?’一年多时间下来了,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大学生村官创业党支部书记袁世成说。

四是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搭建多种平台,提供各种锻炼机会。王文忠书记为了能把这些村官留在村里,除了大胆使用、严格管理外,专门请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的专家为该村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培养、发展进行了规划,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多岗位递进培养锻炼。正是因为有了适合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好环境,每一位大学生村官在该村几乎都能独当一面。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王金星已经成为了该村“裘皮服装合作社”的中坚力量。“这小伙子不赖,来了时间不久就把合作社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都很服气,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合作社的成员王树声这样评价王金星。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5

袁倩在对这种拉票现象不解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于是,一个调查农村选举拉票现象的想法就此产生。没想到,这一查,发现了更多耐人寻味的事情,“比如,竟然有超过90%的村民认为金钱拉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说。

袁倩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专业大四学生,已经保送北京大学政治学研究生。此次“挑战杯”决赛,她带来了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选举拉票现象调查报告――对山东Z村的实证分析》。文中用翔实的数据披露了青岛市Z村拉票现象的种种深层次原因。

袁倩的调查并非一帆风顺。她最开始的设想是大面积调查青岛市的农村,但是统统吃了闭门羹。最后,她决定调查最有代表性的Z村。该村位于青岛市某区,距离青岛市区三十公里,土地二千九百八十七亩,居民一千六百二十三户,四千零三十二人。该村现在已经没有耕地,有两个集体企业、三十五个私营企业。经济发达程度居于青岛市某区中等水平,人均年收入约为八千元。

“整整花了三天,最终说服了某位村干部,我的二百份问卷才顺利发下去。”有些调查数据远远超出了袁倩的想象:竟有84.2%的村民认为当干部可以“大捞一笔”;村干部往往是当地比较霸道、别人不敢惹的人。

“我记得有一名村干部,当选之后,就买了一辆五十多万元的车,在村子里晃来晃去,村民有意见但是无人说,谁让他们拿了人家的钱了呢。”

还有一项数据很耐人寻味。94.5%的村民认为在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是最严重的问题,但是92.7%的村民却认为这种现象是“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

在对上次换届选举的调查中,五名候选人竞选四个职位:村主任、副主任和两名委员。五个人都存在拉票现象,“村支书说,在选举中,你不拉票就没人选你。”袁倩说,“通过调查,拉票金额平均在每户一千元以上。有意思的是,竞选人也会挑选有用的村民进行重点拉票,那些立场不坚定,没有明显投票偏好的村民往往成为竞选者的重点对象。”

拉票现象最终危害的是村民的利益,“有些村民只顾眼前利益,但是不知道自己却损失了更多利益。有的村支书或者村委会主任上台之后,为了捞回资本,会卖地,或者贱卖村里的企业。村民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法律法规的漏洞是滋生拉票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有地方性法规对村民选举中的拉票现象进行界定和处理,但现阶段并没有法律对其进行统一界定。比如说,给村民多少钱算贿选?如何处罚?要对拉票进行强有力的治理,就需要国家权威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要完善村民自治法律法规,明确针对拉票现象的法律界定和相关治理措施。这样,将有利于对拉票行为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治理。

在调查中,袁倩还发现,该村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村民占了42.9%,“教育水平低下,是拉票现象滋生的一个原因。”袁倩分析说,“当地村民的学历普遍较低,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尽管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深入发展,但由于文化、社会(尤其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相对滞后,农民群体的公民素质、权利意识发展仍不充分,与现代意义的公民仍有一定差距,村民关注的往往只是个人的经济利益。这也为拉票现象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成为促进村民自治、规范、有序和民主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袁倩还建议,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重点在于建立健全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调查显示,当地村干部往往是经济能人,而这种经济、政治地位的优势则为其垄断经济、政治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对农村自治的民主进程造成阻碍。因而,实现村民对村干部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就成为促进农村自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6

关键词: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塔城电大;招生宣传;经费;教学点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1-0052-03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从1982年至2004年,中共中央了六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而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颁布,农村教育又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将教育服务“三农”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教育部在2004年2月公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遍布于全国,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使其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最适合的组织实施者。2004年2月20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会,向社会正式宣布“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的举措,并明确该试点由中央电大全面组织实施。经过5个月的紧张筹备,2004年7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启动,开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种植、养殖、管理3大类10个专业近百门课程,首批推出30门课程。全国有24个省级电大及所属的66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参加试点,首次招生4963人。[1]18-21

由于塔城地区农村人口45.79万人,占地方总人口的53.6%,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发展了农村经济才能使塔城地区的经济腾飞,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人才和教育的支撑。为了推进农牧区教育,更好地为塔城地区农村教育服务,塔城电大从2007年开始先后开设畜牧兽医、林业技术、园艺技术、实施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教学经验。但种种原因,塔城地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速度慢、没有很好地为塔城地区农牧区提供教学服务。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塔城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宣传不全面,专业设置有待于完善

由于塔城地区地域辽阔、信息闭塞,广大农牧区的干部和农牧民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缺乏了解、认识不足,甚至有些电大教职工也对这个计划的了解甚少。由于教学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每年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人数极少。另外,“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开设与地方的需求有差距。塔城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多,双语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没开设,大量的少数民族农牧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本科专业只开设园艺本科,而处在畜牧大区的塔城地区急需畜牧兽医本科专业毕业的大量人才。

2.学习经费、学习时间受到限制

塔城地区比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牧民实际收入偏低,没有政府经费的支持,无法拿出一笔钱进行学习。现在上学的学员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牧业的工作人员。真正该受到教育的农牧民无法享用教育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放到市和县里,每年的春忙、牧民的流动性放牧都给“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塔城电大校本部2010级(春)畜牧兽医专科的14名学员基本上都是牧民,由于没有足够的学习经费和学习时间,只有一个学员顺利毕业,3个坚持学业,剩下的10名学员办理休学。有一些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开设“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而这些县上的学员到塔城市上学,比起塔城市的学生多出了路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大笔开支,无形中加重了学员的经济负担。

3.教学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不足

首先,塔城电大除了乌苏电大以外,其他教学点缺少农科类师资。外聘的老师对远程教育教学知识缺乏了解,没有很好地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提供支持服务。其次,有些学校也没有自己的办学系统,缺乏组织支撑,教学场地临时性强,而且教学设备不全,有些地点没有多媒体设备,多数地点没有机房。这种现状使得一些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如“学习指南”、“信息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无法开设,形成“黑板上种地,教室里养羊”的尴尬局面。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完善专业设置

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宣传工作,组织一个有经验的招生宣传队伍不定时地到塔城地区农村、牧场进行招生宣传,发放招生简章,耐心地向农民和牧民讲解各专业详细情况。招生工作结束以后进行一次总结,分析“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当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请一些专业带头人、优秀养殖户、农民代表、先进个人做汇报讲座,表扬先进,宣传先进个人事迹,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工作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比如:张光全同学是从四川省到塔城的一名边防部队战士,为了以后从事农业工作,2008年报了我校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时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为先进学员,获得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在他的事迹推动下他所在的连队先后有7名边防部队战士报名上电大。又如塔城市种牛厂2009级(春)畜牧兽医专科也尔肯同学是一名哈萨克族学员,他克服了语言、文字困难取得了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紧接着又有一名2010秋畜牧兽医技术专业的种牛场职工李金之也取得中央电大“希望田野”奖学金,为塔城市种牛场成为塔城电大畜牧兽医专业实践基地打下了基础。塔城电大定期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各专业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并联手相关部门对毕业学生从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提高电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有效的方式反映问题,争取上级电大的帮助,解决基层存在的困难。

深入农村、牧场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乡镇农业、畜牧部门意见,从塔城地区的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设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培养急需人才。关注国家有关农业、畜牧业方面的政策和专业培养信息,制定培养

计划,上报省级电大批准实施。

2.进一步考虑经费的落实,适当地调整学习时间

各基层电大在新疆电大的带领下,争取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学习经费,推动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首先,要争取资金支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辟多方资金渠道。一是各级政府要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保证经费到位。二是加大涉农企业的投入,吸纳社会资金办学。三是加大电大自身的投入。各级电大要通过学费书费减免的方式,减免部分费用。四是学员量力而出,按比例交纳一定的学习费用,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只有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来增大教育投入,建立一种由社会和政府共同承担资金的投入机制,才能既不增加农民负担,又能为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比如:2011级(春)畜牧兽医技术专科班的苦瓦尼什・肯也斯同学和腾依斯别克・哈布力赛力克同学是农民子弟,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他们一边在餐厅打工挣学费,一边坚持自己学业,因而其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帮助的话,他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其次,适当地调整学习时间。“一村一名大学生”面授辅导安排的时候,要考虑农忙时期和牧民放牧时期学员无法接受辅导的实际困难,相应的采用远程支持辅导和自学辅导等方式代替。

3.加强教学点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地区电大和县级电大应招进农科类人才,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水平。另外应加强对外聘老师的培训,使其熟悉远程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充分发挥外聘老师在电大事业中的作用。没有开设“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的县级电大在塔城地区电大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初步尝试开设一到两个“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

其次,加强资源建设。目前,只有中央电大网站上有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的教学平台,我们希望新疆电大以及塔城地区电大也建设相似的平台供学员使用。各教学点应配套除教学包以外的音像教材、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实用技术参考书,建立电子图书馆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

第三,加强对学员的培训。学员入学以后注重抓好“入学指南”课程的教学,培训学员了解远程开放教育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使用电大平台。在组织辅导上,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避开农忙季节,每学期安排面授辅导,系统地给学员教授专业知识。管理老师组织好各小组,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门课程的学习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地区电大和县级电大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摆脱“黑板上种地,教室里养羊”的不利局面。没有实践基地的电大要与各科研部门、农业部门、畜牧部门、乡镇企业、养殖场签订建设实践基地协议。把课堂搬到养鸡场、养殖场、农场,实行校企结合、校场结合,现场教学。每年定期开展“走、看、谈”活动――组织各专业学生走进产业基地,实地参观基地,返校后谈各自的体会。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7

论文关键词:一村一名大学生,价值工程,项目评价

 

从2005年起,吉林省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每年从农村选拔2000名青年,到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农学部等涉农院校,进行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实行定向培养,用5年时间,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是一个农民受益政府买单的惠农项目,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出资6000万,从招生选拔、在校教学到返乡就业的各环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项目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本文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该项目的各环节的进展、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一、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价值工程模型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 是二十世纪四十年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实用管理技术,该技术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

价值工程的基本研究公式为: V=F/C

式中:V---产品的价值,

F---产品的功能

C---产品的成本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价值,例如为实现同样的功能,成本越低其价值也就越高;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功能越高价值也越高。价值工程的方法在经济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总体功能是从农村选拔优秀学员到高校进行全日制教学,使每一个学员都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返乡带动本村发展致富。为了更好地进行功能成本分析,本文将项目分为招生选拔、在校教学到返乡就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若干环节(如表1所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更有效率地实现整体功能 我们需对总的投入在各个环节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功能较高的环节需要的投入应该相应多一些,而功能较小的环节投入应相对的要少。

表1:项目阶段和环节的划分

 

招生选拔

项目宣传[1]

工作经历考核[2]

学历水平考核[3]

入学考试考核[4]

在校教学

专业设置[5]

课程设置[6]

课堂教学[7]

教学监督[8]

课后学习[9]

师生交流[10]

返乡就业

返乡后就业环境[11]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8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深入调查,积极推荐

我镇对培养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村一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觉得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我们广泛宣传此次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党员基层干部、积极向上的青年参加报名,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制定相关的文件,把这项工作纳入对村(社区)年度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召开调查摸底会、宣传发动会,通过宣传发动,大家要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现我镇参加“一村一大”学习的学员是我县报名最多的乡镇。

二、加大资金的配套支持,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我镇参与学习的村干部学习期间费用采取镇、村、个人三级负担,镇村为主的办法,镇每年补助3万余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参学的积极性。

我镇是目前全县唯一建立了“一村一大”学员学习室的乡镇,学习室设我镇中华岭村部,镇政府和××村村支两委对“学习室”的建立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配合,投入资金5万余元,建设高标准的学习室。目前,学习室设备运行正常,较好地发挥了其功能,该村8个村干部全部报名学习,2005年4月省级评估组专家专程到学习室观摩,给予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习室作用,组织全镇村干部和学员参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三、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学员积极参学

我们为保证学员的学习效果的质量,对学员的学习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到课率在100%,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需向老师请假,先请假后补课。我们还经常与电大老师联系,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督促学员自觉学习,认真学习。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学员参加的座谈慰问等活动,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对优秀学员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9

中共市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下发相关通知的要求,及时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落实情况、服务管理情况、教育培训情况、培养使用情况等内容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采取全面检查和走访群众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待遇落实情况。2008年以来,分配到云梦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共有75名,现在在岗44名。对分配有大学生村官的乡镇、开发区都提供基本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等保障,保证大学生村官安心农村工作。并及时落实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问题,今年8月份对每名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次性发放2000元的安置费,今年9月份对新分配及原在岗大学生村官按1666.6元/月(2万元/年)标准发放工资,并对原在岗大学生村官每人补发5000元中组部的增发工资。按照政策规定为所有在岗大学生村官办理社会养老、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并及时通知今年新选聘的2名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在离校前向所在高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二、服务管理情况。在岗的44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在村工作,没有出现截留大学生村官到镇机关工作或借调到其他部门工作的现象,并且对户籍不在云梦的大学生村官都安排好住宿,其中所有女大学生村官都安排在乡镇附近村,都在乡镇住宿。为了培养好大学生村干部,采取“不定时入村督查”、“定期例会检查”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经常督促大学生村官认真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对大学生村官的在岗工作情况、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为了让期满大学生扎根基层,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对届满的大学生村官采取以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大学生村官提交聘期工作总结、个人述职报告、《聘期考核登记表》,由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党员群众代表和本乡镇大学生村官测评、村“两委”班子评议,最后,乡镇党委综合评定,县委组织部考察审定。最后对2009届满的没有流动的5名的大学生村官签订看《大学生村官续聘合同书》。同时,对续聘大学生村官按1666.6元/月(2万元/年)标准发放工资原每月1500元的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续聘期间享受聘用期满三年大学生村官相关优惠政策待遇。

三、教育培训情况。今年7月份,县委组织部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就大学生村官正确对待择业就业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结合自己特长,选好工作岗位。同时,在6、7月份还聘请县委党校教授,对2009届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考试进行了4次专门辅导,提高大学生村官就业竞争能力。

四、培养使用情况。引导大学生村官正确择业,对大学生村官采取“一联一帮”结对帮扶措施,每名大学生村官都有1名县领导联系、1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结对帮扶,指导大学生村官正确对待择业和帮助解决就业实际困难。并且对每名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原则上村党支部书记为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帮带人,在工作上为大学生村官引路子、出点子、传经验、教方法,在生活上做好表率、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村情,提高任职能力。为加强管理,建立了学生村官工作汇报制度、走访督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例会交流制度、请销假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评选表彰制度,保证大学生村官管理的规范。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中,共有13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6名大学生村官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7名大学生村官首次成功选当为村委会副主任;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开选拔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担任胡金店镇宣传委员。今年,又有3名大学生村官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目前,有13名大学生村官列入乡科级后备干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村官的管理,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基层工作,在艰苦、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大有作为。

一、进一步落实保障政策,确保大学生村官“留得住”。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学习、生活、工作等各项待遇保障政策及工作,让大学生村官有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安心扎根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决不允许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借用大学生村官,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村、生活在村、成长在村。

二、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干得好”。 结合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需求和个人专项特长,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请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优秀种养加大户传授农村工作及种养殖方面经验,同时,请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交流农村工作经验,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活力和信心,开展好工作。

三、进一步拓宽流动渠道,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得动”。 建立大学生村官动态管理台账,健全大学生村官定期专题学习辅导、创业招考、信息采集及交流等制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使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给他们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保障跟进到位,不断优化村官创业环境和成长环境。通过对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持和政策支持,推荐选录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措施,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培养大学生村官尽快成才。

 

一村一名大学生篇10

2004年以来,微山县先后选聘了4批共316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仍在村工作的有279名。该县始终将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优秀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来配置,着力在管理、培养、使用等环节上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促进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在这里,从大学生“村官”中诞生了济宁市第一位村党组织书记、全省率先公推直选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目前,全县有8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9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2名担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35名担任社区居委会委员。

在新农村建设中,微山的大学生“村官”正在谱写着一曲创业富民的青春乐章。

农村基层的新生力

2010年8月27日,对大学生“村官”马龙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天,经韩庄镇穆庄村全体参会党员公开投票确定,他光荣地当选为该村第一任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

从大学生“村官”中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在微山县乃至济宁市均属首次。中共微山县委书记罗心光表示:“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技术,而农村则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视野,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和梦想。更重要的是能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生重大转变,弥补了当前某些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中存在的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党支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所弱化等方面的不足。”

构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微山县的一个新尝试。从大学生“村官”中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既打造了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又破解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困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从1990年开始就担任微山县傅村镇闫庄村支部书记的卜宪义,对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有着深刻的感受。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个别村民与他结怨,造成村里一些工作难以开展。自从大学生“村官”裴帅担任村里党组织第一书记以来,一些被动局面开始扭转。

因为计划生育和宅基地问题与他闹矛盾的村民,在裴帅耐心做工作下,已经与他和好。卜宪义介绍说,刚开始群众对裴帅不了解,认为小孩子有多大能耐。可裴帅到村里后,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一次走访村民时,他了解到村民卜宪全因技术问题,养殖的上千只兔子基本死光,从那起不再提养兔子。裴帅一边请教畜牧专家,一边上网查资料,弄清兔子的死因后,鼓励卜宪全再次养起兔子。裴帅还成了他的养兔顾问。由于村里党员年龄偏大,以前也不经常学习,裴帅来后坚持一个星期两次学习,党员干部了解了上级精神,再传达给群众,群众也积极配合村里工作,现在工作起来省劲了许多。

赵庙乡赵楼村部分村民因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对村干部意见很大。“村官”刘中华担任该村主任助理后,多方做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并最终使他们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现在村“两委”在工作时顺利多了。许多村民说“小‘村官’,办大事,俺信得过。”

村民致富的领头人

朴素的装扮、稳重的举止,很难让人想象当初来鲁桥镇七村的姚媛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面对村里艰苦的环境,繁琐复杂的基层工作和单调枯燥的生活,姚媛心理落差也很大,她曾感到迷茫。在镇领导的帮助和指引下,她发现在七村这个乌鳢养殖专业村,有好多工作等待她去做:查资料、找市场、到网上村里乌鳢信息、利用申请来的资金为乌鳢养殖基地修缮460米水沟、整修村里干道、村庄绿化、建文化大院等工作,姚媛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姚媛说:“农村让我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当‘村官’,我感到很光荣。”

姚媛不是个例。她初到农村的想法在很多大学生“村官”那里都曾有过。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村官”角色的转变,微山县采取了“乡土化”教育。结合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实际,每年对大学生“轮训”一遍,定期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农村财务管理、团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计生业务等专业培训。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锻炼能力,有针对性的为大学生“村官”安排村庄规划、环境整治、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急难险重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县乡两级还开设专业电子信箱,让大学生“村官”及时方便向上级反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和建议。他们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项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向大学生“村官”传达有关政策并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向。

在傅村镇和韩庄镇,专为大学生“村官”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大学生“村官”规范管理办公室。两镇还建立了“3+1”导师帮带制度,即1名党政班子成员为“思想导师”,1名机关包村人员为“工作导师”,1名村“两委”人员为“实践导师”,3人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法,融入农村。

创业中的角色转变

“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只是基本需求,干事创业、展示才华、实现抱负、体现价值等才是他们的最大需求,也是他们最看重的需求。”微山县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培养使用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村官”孙佳,所学专业是食品科学,现任山东大卫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助理。他一直看好生态绿色食品市场,但苦于没资金、没项目,经傅村镇领导推介,结识了本地一创业大户,后又争取到浙商5000万的投资,并从中粮集团引进2名技术高层人员。孙佳高兴地说:“这个项目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个亿,能创造利润2000万元,带动200人就业。”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微山县还探索出了“政府+客商+创业基地+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村官+大户”、“村官+专家”、“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很多大学生村官,通过把企业拥有的资金、管理经验,专家拥有的技术、合作社拥有的市场渠道等与自己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多途径带民致富。昭阳街道三孔桥社区任党支部助理的大学生“村官”赵诣,联合居民小组与香港联业胶筒厂有限公司达成总投资5500万元两个合作项目,共建了“村官+大户+企业”的联营模式。韩庄镇蒋官村大学生“村官”丁超超,走“政府+客商+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的路子,收获了人生第桶金后,将该村的运输车辆发展到30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