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3 10:36:21

八月十五的诗篇1

[关键词] 望月;全球性;体验;地面;同与异;返回

人是应当生存在地面的,只有在地面时我们才会有中国人习惯说的"脚踏实地"之感。地面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层面。尽管有时我们会飞上天空,但我们注定了是会返回地面的。全球性(globality)是一个被人们从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分别加以谈论的转变过程,这些谈论似乎有着各自充分的理由,常常引领我们升腾到思想的太空里驰骋遨游。不过,在我看来,全球性问题是应当有个不能被遗忘的基本的地面的,这就是个人对于生活世界的体验。换言之,全球性涉及的是个人对自身的生存境遇的体验。个人往往不只是从思想、观念、理智上而是根本上从对生活世界的切身的总体感受中,才深切地领略到世界的全球性变革的。而对此,中国晚清诗人黄遵宪在他的诗里透过对中国人熟悉的"月亮"形象的体验,提出了一种答案。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光绪 2年(1876)中举,随即被任命为清朝驻日使馆参赞,次年秋赴日本,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外交官生涯,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美国和英国。著有诗集《人境庐诗草》11卷,《日本杂事诗》 2卷,及《日本国志》40卷等。

黄遵宪的《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1885),正表达了他对处于新的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个人的独特体验。"月亮"历来是中国古典诗歌反复吟咏的一个意味深厚的原型性形象,相应地,"望月"或"赏月"也是其历史悠久的主题之一。例如,"举头望明月"(李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海上生明月"(张九龄)、"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月亮是如此经常地出现并显示出抒情上的重要性,以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基本标志性形象和主题之一 。这种月亮形象往往与中国古典宇宙观形成密切的联系,这种宇宙观相信中国就是世界(天下)的中央。诗人对月亮的体验,如果被一直包容在中国古典宇宙模式的框架内,那表明世界还是原有的"中国中心"幻觉主导的世界;而一旦这种体验出现重大变异,那么,原有的宇宙模式就面临分裂的危机了。月亮形象的变异,尤其能显示中国在由古典性步入全球性的过程中的内在冲突状况。

中国人的全球性体验在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正是凝聚在月亮形象上的传统审美方式在全球性进程冲击下的被迫变形、肢解或转型状况。置身在新的"地球"视野中的黄遵宪,对月亮产生了与古人和自己此前的体验颇为不同的新体验。光绪11年 8月(1885年 9月),他由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任上请假回国,正值旧历八月十五之夜,轮船航行在茫茫太平洋上。诗人仰望明月,思乡情浓,不知哪位西方游客唱着异国歌曲,于是感慨颇多,做成这首诗。全诗如下: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只作寻常数圆缺。舟师捧盘登舵楼,船与天汉同西流。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只增人愁。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共人役。沉沉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竟渡大瀛海。举头只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生平从未经历的独特体验:中秋夜在太平洋上望月。以往中国诗人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多是从内陆大地或近海(四海)做出的,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等。他们"望月",是处在中国古典宇宙观模式控制下的行为,这样,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都是属于中国的,并且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天下唯一的时空模式。可以说,他们是在中国固有的"中国中心"传统框架内体验中秋月夜的,心中想当然地以为天下人对于月亮都拥有同一种感情。然而,当黄遵宪生平第一次横跨太平洋而游历美洲以后,眼中的月亮却悄悄地然而又意义重大地改变了形象。

全诗由56句组成,描写诗人的中秋望月体验。这56句可以说由五部分组成:1、第1至4句为开头,显示中国人原有的对于月亮的原初同一性体验;2、第5至20句描写诗人的原初同一性体验已发生巨大裂变:由同趋异;3、第21至34句表达出在差异中寻求再度同一性的渴望,即在"不同"中见"同";4、第35至49句透过个人身世而回复到对差异境遇的描写;5、第50至56句抒发内心的疑问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五部分依次显示出诗人的望月体验从原有的古典性体验向全球性体验的转变过程:同--异--同--异--同。这五阶段如果可以说得更具体些,就是:原初同一--由同见异--异中见同--同中见异--异中求同。

1、原初同一。"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这表达了黄遵宪在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无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对于月亮的原初的同一性体验。诗人置身太平洋上,适逢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一时间感到分外亲切,心中涌动着传统审美方式赋予他的那些生动感人的月亮原型,所以有"天边大月光团圆"和"今夕倍放清光妍"的特殊感受。天上的"月圆"与地上人的"团圆"之间的同一性关系,是中国文化传统模式规定的。诗人的望月之眼早已被灌注了这种中国文化传统内涵,相比而言,西方诗人则不会有这样的眼睛。于是,在中秋夜凝神望月的瞬间,他自然会无意识地"看见"格外光亮和浑圆的团圆之月。当然,这同时也与切身体验有关:在太平洋上看见的月亮确实比在内陆看见的显得更大更亮更圆。

2、由同见异。然而,上述原初同一性体验却是短暂易逝的。在这古典性体验与全球性体验相转化的关口,它不可能持续长久。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已不再置身在中国大地,而是浪迹茫茫太平洋上。"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这样新异环境下的太平洋望月体验,对这位生长在中国大陆的诗人来说,是陌生、神秘并带着恐惧的。他的属于中国传统的望月无意识已在此悄然转换为新的全球性意识。黄遵宪发现:"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过去在中国大陆时,在人工船上看月亮,四夜行走至多不过数百里而已。而现在在机械轮船上望月,却竟已行进"三千里"。行进的速度变了,人所跨越的实际空间及相应的心理时间就都同时发生了改变,从而对整个生存境遇产生了全新体验。

诗人在这里体验到了古今之"异"和中西之"异"。"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大千世界"在这里借助佛教语汇指今日意义上的世界。也就是说,这不再是古典中国宇宙观所拥有的"中国中心"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指今日所谓全球或全世界。黄遵宪不得不接受了新的全球性宇宙观。然而,他又惊奇而懊恼地发现,全球各民族诚然共同拥有一个月亮,却没有同样的"中秋节",无法获得同样的望月体验。中秋望月似乎只属于中国人。"共"强调全球地理之"同",而"不共"则有力地突出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之"异",从而显示了全球地理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冲突。

诗人的时间意识也出现了裂变。"泰西纪历二千年,只作寻常数圆缺"。"纪历二千年"是指公历纪年,当时实际只有1885年,这里举其成数。"泰西纪历"显然是与中国的阴历、夏历或农历迥然不同的别一种纪历方式,显示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时间意识上的巨大差异。时间意识及相应的纪历方式不同,对月亮的感受也就有差异。黄遵宪意识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只是对中国人具有特殊的团圆与分离意味,而在西方人那里则只不过是平常的阴晴圆缺而已,即使是对于中国人如此重要的中秋节,也只是寻常的宇宙运行而已。

诗人由中西方之间望月体验的差异,更联想到种族或民族之间的差异,即由望月之异进展到种族之异。"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只增人愁"。诗人异常强烈地感受到,当白种人乐兴大发地沉醉于自己的民族歌曲时,中国人不仅不能同醉,反倒凭添愁怨。

"此外同舟下床客,梦中暂免共人役。沉沉千蚁趋黑甜,交臂横肱睡狼藉"。诗人的视线转向同舟共济的下等劳工,一种同情感油然而生。这种同情感,实际上已不同于昔日中国诗人笔下的属于中华民族内的同情体验,而开始具有全球普遍人性特征。在这种全球普遍人性意识支配下,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的不平等或差异。

3、异中见同。接下来抒情转入第三阶段。如果说上一阶段表达了一种新的陌生、奇异而又令人恐惧、、痛苦的全球性体验的话,那么,这里则是在陌生、奇异和痛苦中,通过古典传统原型而寻求同一性体验。这是一种新的异中见同。而全诗也在此时达到抒情的高潮。而这一高潮是以身心激动后的平静或平和的方式出现的,是对上述全球性震惊作内在调节的心理结果。"鱼龙悄悄夜三更,波平如镜风无声。一轮悬空一轮转,徘徊独作巡檐行。我随船去月随身,月不离我情倍亲"。诗人仿佛于突然间消除了全球性带来的陌生感和创痛而重新与古人接通,从月亮身上获得了熟悉而亲切的认同性体验。尽管身处全球性境遇中,月亮毕竟还是如他回忆中的月亮那样满溢亲情,亲如知己。"汪洋东海不知几万里,今夕之夕惟我与尔对影成三人"。上句显示诗人在全球性境遇中的陌生而奇异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太平洋宽阔无边,深不可测;下句则诉说他在全球性境遇中的重新认同:他与明月如老朋友般亲切地"对影成三人"。黄遵宪显然清晰地记得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置身在浩瀚而陌生的太平洋上,黄遵宪竟然重新发现了仿佛已久违的知音,使自己在望月的瞬间实现了一个现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他似乎在宣布:即便是置身在一个陌生而奇异的全球性世界中,中国人还是能够通过月亮而重新发现失落在茫茫地球上的自我!

由这专属于中国的月亮,诗人自然联想到祖国亲人。"举头西指云深处,下有人家亿万户,几家儿女怨别离?几处楼台作歌舞?悲欢离合虽不同,四亿万众同秋中"。诗人的个人体验骤然间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体验:在西边的白云深处,生息着四亿中国同胞,他们的怨别伤离、悲欢离合等体验方式虽彼此各有不同,却由于有着同一个中秋节,而呈现出同一性。正是由于中秋节这一民间节庆的存在和延续,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同一个纽带维系下团聚为一个整体。既"不同"又"同",这样的语词运用是十分恰当和有力的,明确而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在不同境遇中的同一性体验。那么,这种同一性体验在全球性时代能长久持续吗?

4、同中见异。在下面的第四阶段里,诗人又从个人的亲身体验出发,由同而见异,清醒地意识到古今、中西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岂知赤县神州地,美洲以西日本东,独有一客欹孤篷。此客出门今十载,月光渐照鬓毛改。观日曾到三神山,乘风竟渡大瀛海"。"岂知"一词,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体验的转折,预示着由"同"到"异"的心理转变。"三神山"本指传说中的渤海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州,这里借指日本。而"大瀛海",来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人邹衍认为,中国居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的州还有八个,合为九州,其外有小海环绕。被小海环绕的九州又可称为一州,像这样的大州也共有九个,外面有"大瀛海"环绕。"大瀛海"在这里借指黄遵宪正置身于其中的太平洋。诗人的思绪不禁转向自身。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与足不出"四海"的先辈不同,到过日本和美国,遭逢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境遇,似乎身不由己地被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无论如何,诗人已注定了置身在一个全球性世界里,领受到全球性带来的个人命运变故。"大瀛海"一词的使用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象征性事件,表明作为诗人的黄遵宪已经抛弃了古典"中国中心"的"天下"观,而接受了经过古代邹衍"九州"说过滤的现代全球意识。

"举头只见故乡月,月不同时地各别,即今吾家隔海遥相望,彼乍东升此西没。嗟我身世犹转蓬,纵游所至如凿空,禹迹不到夏时变,我游所历殊未穷"。这里的"不同"、"各别"、"不到"、"变"、"未穷"等词语,鲜明地突出了"异"的存在和诗人对其的痛切体验。这里述说诗人的特殊的同中见异处境:我尽管沐浴在"故乡月"的同一性光辉中,但游踪所至却是大禹未曾到过的、不用夏历的地方,那是一个奇异的全球新世界。由此,诗人经受到古今、中西两种时空意识的冲突的煎熬,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异化"境遇。

5、异中求同。最后,诗人在强烈的非同一性体验中禁不住对中国、世界及个人的生存境遇发出激烈的质疑。"九州脚底大球背,天胡置我于此中?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诗人感到,自己是身在"九州"脚底、"大球"脊背,而"异时"将置身何处,竟不得而知,不得不仰问上苍。"异时"一词突出了对未来的不可知及其焦虑。面对这一全球性"异化"境遇,诗人不禁发出"天问"式质问:"天胡置我于此中?异时汗漫安所抵?搔头我欲问苍穹"。这一"天问"自然是一时无法解答的,但诗人依旧执著地仰望上天,寻求答案,一直望到月亮消失而朝日升起。"倚栏不寐心憧憧,月影渐变朝霞红,朦胧晓日生于东"。答案没有找到,但见"朦胧晓日"已升腾于东方。末句"朦胧晓日生于东",可以说隐约地表征着诗人对于祖国的朝日般未来的朦胧想象和期冀。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中"海日生残夜"的原型形象的延续。诗人从这一古典审美与文化原型中,似乎已经遥望到了他急切盼望的新的同一性基础。不过,联系全诗语境看,这种同一性基础是脆弱的:毕竟此月已非古时月,业已转化为全球性月亮了。

这样,全诗以五阶段展现出"同"与"异"、"同一"与"非同一"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存在及其展开,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全球性体验的进程及其冲突状况。它表明,全球性体验并不是一个内容单一的同一性整体,而是充满了"古"与"今"、"中"与"西"的对立以及更为根本的"同"与"异"的矛盾,即呈现出古代时空意识与现代时空意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紧张关系。而且这些对立或矛盾又并不只是全球性体验的原因,而同时就是它的必然组成部分。换言之,全球性体验本身就包含着种种复杂的内心冲突,就是这种冲突的展开及其寻求解决的过程。

对《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当然还可以有别种读法,即便是五阶段划分也还可以讨论,我的读法只是表明了我从全球性验角度阅读和理解黄遵宪的过程及其结果。尽管如此,这诗的意义已经显露出来了:它透过诗人在太平洋上的新奇的望月体验,具体地显示了中国人的全球性体验的曲折的内心发生轨迹及其内部所包含的丰富的"同"与"异"的冲突性内涵。读完这首诗,一位古典格律诗人在面对新奇的全球性境遇时经历的震惊、痛苦、欣喜、平静和焦虑等种种复杂反响,已经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借助望月体验而刻划中国人的全球性体验的复杂演变过程,典范地体现出黄遵宪自己的美学原则:"诗之外有事"和"诗之中有人" 。他是通过描写个人的望月体验的演变("诗之中有人")而揭示了中国人生存境遇的全球性转变这一历史性事件("诗之外有事")。这样一种望月体验显然已成为全球性中国形象的一部分。

八月十五的诗篇2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八月十五的诗篇3

一、咀嚼诗眼,辨析含义

古诗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凝练含蓄,而诗眼是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古诗教学时,教者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解诗眼的词义入手,善于抽丝剥茧,层层抽纱,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眼的含义。如《清平乐 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之“醉”字,表面看来是指老夫妻俩在门前小酌,微带醉意;细细品味,还有对眼前美好、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的陶醉以及诗人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汉语词汇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很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体会诗眼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诗眼词语的含义以及古汉语词义变迁的认识。例如《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一词,今义一般是指使人怜悯,如“这小女孩真可怜!”在诗句中,“可怜”却是“可爱”的意思,学生很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借助初月及月下图来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眼前画面的美丽,帮助理解“可怜”。最后再引导学生辨析两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与“可怜身上衣正单”中“可怜”的区别,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

二、挖掘诗眼,解读背景

诗眼的含义精炼,不仅仅在于其丰富多变的深邃含义,有时还隐蕴着古诗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过诗眼,还原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历史背景审视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在古乐府《十五从军征》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教者扣住诗眼“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展开教学: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1:这“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直接告诉我们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

生2:从“十五”到“八十”这六十五年间,主人公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怎样,诗中也未作任何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许多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老军多年的“从军征”,是出于频繁的战事,而这一去就是几十年之久!

生3: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已经80岁了。“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不但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还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广大穷苦劳动人民的不幸和时代的动乱。

师:是啊!这“十五”与“八十”两个数字,还隐隐暗示着主人公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纵横,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品味诗眼,入境悟情

诗眼是一首古诗的灵魂所在,是诗人千锤百炼、呕心沥血推敲而来。诗眼不仅隐藏着丰富的含义,往往还蕴含着优美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是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诗眼的含义,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学生入境悟情勾勒鲜活的画面。诗眼词语突破了,诗歌意境感悟到了,诗句的含义亦迎刃而解。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绿”字,是诗坛炼字的千古佳话。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用得巧妙,更是流传千古的佳话。相传王安石曾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同学们,请你细细品味,这“绿”字妙在何处?

生1:透过“绿”字,我好像看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万物苏醒,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多美的景色,多美的画面!

生2:这“绿”字使人感觉到随着春风的到来,江南水乡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师:“绿”字本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具有强烈的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它不仅在意境上显得气势恢宏,而且还实中带虚,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家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3:我觉得这“绿”还隐藏着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离乡多年,回首南望,春风轻拂,绿意盎然,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又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呢?

生4:这句中的“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在春风的抚慰下,江南的原野、山水绿了;江南岸上的江南人,也显示出充满“绿”意的生气。

生5:浓浓的江南“绿”中,是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八月十五的诗篇4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又一次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又是一年月明夜,我们几个又聚在了一起,商量着,今年的中秋怎样过。赏月?¬¬——太清静;赛龙舟?——不合适;猜灯谜?——玩过了。“诶,要不,咋们吟诗?”候骐发表了意见。“对呀!今年中秋我们吟诗!”曜凌也赞成。“既然如此我们就这样办吧!”曜舞没有异议。“我认为吧,把这视为一场比赛。输者将被爆料。”曜凌的鬼点子就是多。“有意思,我赞成”候骐也跟着附和。“比赛规定就是,每人吟的诗必须含有‘月’字”曜舞提高了比赛难度。“行!”我也表明了观点。

地点定在了后山的竹林里(当时在乡村)。我们相继走向竹林,刚坐下,曜凌就按捺不住了,他潇潇洒洒的吐出了李白《关山月》的第一句“不见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曜舞不甘示弱。“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显然,候骐和曜舞杠上了。“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自称“才子”的智宸果然不同凡响,竟吟出了刘方平的《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鄙人不才,只求稳。吟诵了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曜凌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吟诵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 都能如此轻松。“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候骐很自信,他认为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就能打掉一切,但是恰恰他输在了这一点上,他把最优秀的诗提前吟了出来,没有了王牌,必输无疑!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智宸人虽小,但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他吟诵的《中秋月》便成了夺冠的焦点。我不再被动,大胆的选择了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首诗把智宸比下去了。

赛了两轮,结果浮出了水面——曜凌的《秋宵月下有怀》和我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名列前茅。曜舞提议,单独让我和曜凌赛一轮。“决赛咋们不吟诗,侃名句!”“行!”曜凌很自信。“输了别耍赖哦”我也不逊色。“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曜凌选择了一招制胜的办法。“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我的战术还是那样,求稳。曜凌见我有下文,便慌了神,竟吟诵出了“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候骐、曜舞都不相信曜凌会吟诵出获胜率如此之小的诗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我试图用这一句诗击败曜凌,但是我还是大意了。“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曜凌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再一次占了上风。“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我孤注一掷,使出了最后的王牌《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曜凌没了下文,自己退出了比赛,我呢,也就侥幸当了一回冠军。

八月十五的诗篇5

关键词:鲍廷博 藏书家 定居乌镇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39-01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又号通介叟、得闲居士等。原籍安徽歙县西乡长塘村,其家数代行商,祖父鲍贵、父鲍思诩同至浙江杭州经商,世业盐和冶坊。鲍贵辞世后,思诩携家居杭州,廷博生于杭州。乾隆十年,18岁的鲍廷博就已经刻书了。父母逝世后葬于乌程县乡间。乾隆四十九年(1784),廷博遂择址与乌程县仅一河之隔的桐乡县青镇杨树湾(今名杨树浜),建造藏书楼寓居。

吴骞的《拜经楼诗集》卷四,有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夏日从小桐溪泛舟径硖石至乌青访渌饮道中即事》二首(小桐溪,在海宁新仓,指吴骞的住处)有“草没乌墩戍,风传宋堡钟”句,宋堡是乌镇(古名乌墩、乌戍)南栅地名,杨树湾在其东。从此诗可知鲍廷博此时已迁居乌镇。卷四还收有《小寒食同兰坻乌青泛舟即事》三首,列为乾隆五十年作。兰坻即方薰,清画家。诗人魏之L亦作有《鲍廷博移居桐溪》诗(四首),中有“尘事自从今日减,著书应比旧时多”之句。说明了鲍廷博选择在乌镇杨树湾这地方定居,是因为在那里可以减少“应酬等”尘事,静下心来编书、著书。

此后,鲍廷博就在乌镇杨树湾读书、著书、藏书、刻书。曾听乌镇故老相告:鲍廷博曾借乌镇南栅的道观崇福宫(俗称南宫)作为刻书的场所。乌镇在明代即以刻书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到乌镇出版家程尚甫家购书,可见乌镇足有为鲍廷博刻书的专业人员。

《浙江藏书史》说 “鲍廷博曾一度移居桐乡青镇”,“他的藏书活动、刻书事业主要活动地是杭州。”所以把鲍廷博定为杭州藏书家。

我认为鲍廷博活动的主要地方是杭州和乌镇两地,其父母逝世后,葬于乌程,他此后长期定居乌镇。其间,除了有时至海宁等地访友,至苏州访书,至杭州访友访书,他五十七岁至八十七岁,三十一年一直定居在杨树湾。

鲍廷博在校书题跋中,虽然大多署“校于知不足斋”,但也有不少题跋注明该书是在乌镇校的。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鲍廷博在校刻《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写的跋语,末署“正月十九日青镇寓庐校完。”是年九月十七日,鲍廷博自乌镇至苏州访书。同月,至桐乡金德舆家,与方薰、赵怀玉、金德舆等一起观赏程世铨携来的宋刻本《鉴诫录》。十三日,鲍廷博以家藏抄本《鉴诫录》嘱赵怀玉校勘。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月,汪辉祖至京谒选,抵湖州后,绕道至乌镇向鲍廷博告别,鲍与汪同舟至苏州,舟中相与读书、论书,鲍赠书以作别。七月,鲍廷博在校刻《巨鹿东观集》写的跋语,末署“校于乌镇寓馆。”

藏书家严元照在《周益公书稿》的跋语中说:他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八月下旬,“访知不足斋主人鲍君以文于乌镇,”鲍即以此书相赠。(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就在是年十二月,鲍廷博在杨树湾的住所突遭火灾,损失藏书近半。

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朔日,鲍廷博在校刻《西塘集耆旧续闻》写的跋语,末署“识于柳塘寓舍。”(《知不足斋丛书》第十九集)。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上浣四日,鲍廷博在校刻《苏沈内翰良方》写的跋语,末署“识于柳塘寓庐。”(《知不足斋丛书》第十七集)柳塘,显然指杨树湾。

乾隆五十九年(1794)七月二十八日,吴县藏书家钮树玉来青镇杨树湾与鲍廷博相品藏书。

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初五日,鲍廷博至杭州文澜阁,就《四库全书》本把从沈叔埏抄来的《溪堂集》,“是正一过。是月二十日校于青堆寓庐。”

嘉庆元年(1796)四月,鲍廷博在校刻《墨庄漫录》写的跋语,末署“校于柳塘寓室。”

民国《乌青镇志》“鲍廷博传”说:“阮文达公视浙学时,每于按试嘉湖之便,造其居,观所藏书。”查清张鉴等撰《阮元年谱》,阮元于嘉庆元年七月十九日出试嘉兴,八月十三日至湖州,九月初三日回省。阮元至乌镇访鲍廷博,当在嘉庆元年。

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鲍廷博从乌镇至苏州,访黄丕烈等吴门书友。

黄丕烈在《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六中谈到《中州集》一书,提及鲍廷博于嘉庆四年(1799)冬“泛舟往杭州,夜半遭风,舟几覆溺”,此时,鲍尚居乌镇。

嘉庆九年(1804)五月,嘉湖一带发大水,鲍廷博适至杭州友人处,不能归乌镇,相与反复校《困学斋杂识》,以遣愁怀。(鲜于枢《困学斋杂录》鲍廷博跋,《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九集。)

嘉庆十三年(1808),鲍廷博八十一岁,校刊《竹谱详录》,入《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四集,所作跋文末署“于青堆寓庐。”

嘉庆十五年(1810)八月,苏[为《霁山先生集》写的跋语中提到“买舟访(鲍渌饮)先生于青堆寓庐。”(《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五集)。

嘉庆十六年(1811)八月,鲍廷博在为《辛巳泣蕲录》写的跋语中说:“八月十二日自杭州返乌镇,十四日……与二孙正字舟中看月,至新墅始睡。十五日午刻抵家。”这年九月,赵怀玉至乌镇,访老友鲍廷博。时鲍“病足不良于行,就床头与谈,犹娓娓不倦,盘桓竟日,赠诗而别。”作有《乌镇访鲍明经廷博》诗,说:“桐华溪上判风烟,杨柳浜头又泊船。草草十年劳远梦,依依竟日话前缘。缣缃赠喜归装富,堂构胜知启后贤。倚塌莫愁腰脚倦(时君病足),重来会访地行仙。”从“归装富”句中,可得知鲍廷博是送给他很多书籍的。冬,赵怀玉再访“老友鲍以文于乌戍,时君病足不能起。”(均见《亦有生斋诗集》)。

嘉庆十七年(1812)中秋,与长孙正言泛舟吴江黎里,“观灯三鼓乃回”,(再校《辛巳泣蕲录》写的“跋”,见《z宋楼藏书志》卷二十四。)

嘉庆十八年(1813),乌程县令彭志杰说:“古歙鲍叟以文,侨居乌镇有年矣。”(《知不足斋丛书》第十九集《世善堂书目》卷末)。

嘉庆十九年(1814)八月十三日,鲍廷博卒于家,享年八十七岁。

鲍廷博卒后,嘉庆二十年(1815)十月,赵怀玉过乌镇,作诗挽鲍廷博,并遣儿子往吊。诗中回忆“乌戍丹枫昔系舟,殷殷执手话床头”(《亦有生斋诗集》卷二十二)。嘉庆二十四年(1819)闰四月,常熟藏书家张金吾偕黄廷鉴乘舟至乌镇访知不足斋,借读《古今图书集成》。鲍廷博之孙正言安排他们住在乌镇南宫道院,每日自书斋中用舟载出五六百册,供分编披读,凡六日而毕。

参考文献

八月十五的诗篇6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八月十五的诗篇7

襁褓 不满周岁。《论语・子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玉篇・衣部》:“襁,襁褓,负儿衣也。”

初度 小儿周岁。《幼学琼林》:“称人生日,日初度之辰。”后来也用“初度”指生日。

孩提 2岁至3岁。《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龆龀 7岁至8岁。龆龀,儿童换牙。《说文解字》:“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韩诗外传》卷1:“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垂髫 3岁至9岁。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总角 8岁至13岁。《诗经・卫风・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黄口 10岁以下。《淮南子・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黄口原指雏鸟的嘴,后借指婴儿。

幼学 10岁。亦称外傅。《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幼学琼林》:“童子十岁就外傅。”

豆蔻 女子13岁至14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舞勺 13岁至15岁。《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舞象 15岁至20岁。郑玄:“咸童,十五以上。”《幼学琼林》:“成童舞象。”

及笄 女子15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指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了出嫁的年岁。

束发 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札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破瓜 女子16岁。又称碧玉年华。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女子十六岁。

花信 女子24岁。花信即花期。程大昌《演繁露》:“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一年之中,花事以头年腊月小寒至次年三月谷雨间为盛,共八个节候二十四个花信,俗云“二十四番花信风”。所以,人们以花信指称女子二十四岁,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搡梅 女子出嫁之时。《诗经・召南・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梅已过,嫁杏无期”言女子错过婚嫁年龄。

弱冠 男子20岁。《礼记・曲礼》:“二十日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

而立 男子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 男子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又称强壮之年。

知命 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又称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顺 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又称平头甲子、花甲之年、杖乡之年。

古稀 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又称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耄耋 80岁至90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日耄。”《诗》毛传:“耋,老也。八十日耋。”

米寿 88岁。“米”字之形体可以析为“八十八”,故称88岁为“米寿”。

鲐背 90岁,亦指长寿。《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白寿 99岁。“白”乃“百”字少一横,故称99岁为“白寿”。

八月十五的诗篇8

关键词:南宋诗人;吕祖俭;孙应求;孙应符;生卒年考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3-0072-03

南宋吕祖俭、孙应求、孙应符等三位作家,或有诗、或有文传世,然今《全宋诗》、《全宋文》、《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小传其生卒年或不确,或付之阙如。现据相关史料考证如下:

一、吕祖俭卒年考

吕祖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祖谦弟,浙江金华人。朱子高足。宁宗庆元元年(1195),因忤韩腚邪仓蒙刂荩改送吉州,遇赦,移筠州高安县,寓居大愚寺,卒于高安。嘉定初赠朝奉郎、直秘阁,嘉熙二年赐谥曰忠。事迹详《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吕祖俭传》及明万历《金华府志》卷十六小传。著有《大愚集》十一卷,已佚,今《全宋诗》录其诗十题,《全宋文》辑其文二十九篇。

吕祖俭生年不可考,卒年实可确考,卒于庆元四年(1198)。

今所见诸本吕祖俭卒年均为庆元二年(1 196),如《全宋诗》小传:“吕祖俭(?――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金华(今属浙江)人。祖谦弟。以父阴人官。……宁宗庆元元年,以忤韩倔胄,韶州安置,后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卒年甚为详确。

又,《全宋文》小传:“吕祖俭(?――一九六),字子约,号大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宁宗继位,除太府丞。忤韩e胄,安置韶州,改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庆元二年卒,谥曰忠。”卒年确切。

又,《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小传:“吕祖俭(?――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金华(今属浙江)人。从兄祖谦学,与朱熹为友。……庆元元年,以辩赵汝愚事件忤韩倔伲安置韶州。至庐陵,将趋岭,得旨改送吉州。在谪所,寓居大愚寺,读书穷理,卖药以自给。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卒年同样言之凿凿,确切无疑。

以上诸说均源自《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吕祖俭传》:“吕祖俭字子约,祖谦之弟也,受业祖谦。……宁宗即位,除太府丞。时韩倔胄寝用事。正言李沐论右相赵汝愚罢之。……安置韶州。……祖俭至庐陵,将趋岭,得旨改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诏令归葬。”按,吕祖俭安置韶州时在庆元元年四月,五月改送吉州,二年七月移高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一九》载:庆元元年“四月二日,宣教郎、太府寺丞吕祖俭朋比罔上,送韶州安置。”《宋史全文》卷二十九:庆元元年四月“丁巳(二日),太府寺丞吕祖俭上疏留赵汝愚,并论朱熹、彭龟年等不当逐,语侵韩e胄。戊午(三日),诏吕祖俭朋比罔上,送韶州安置。……五月戊子(四日),吕祖俭改送吉州安置。……(二年七月)戊子(十一日),流入吕祖俭等量移内郡,以皇子生故也。”据《宋史》本传“二年卒”,知其卒于庆元二年。

今通行此说,实不确,《宋史》本传所载有误。吕祖俭庆元三年二月尚作有文《书东坡访子由倡酬诗送子长弟行题其后》,篇末署名“庆元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东莱吕子约父书于大愚僧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三》载:“庆元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责授中大夫光禄卿留正、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责授惠州团练副使徐谊、韶州安置吕祖俭,复官量移指挥,更不施行。以臣僚言,此四人负罪深重,不应用赦。”可知,是年底,吕祖俭尚在世。

吕祖俭实卒于庆元四年(1198)。明万历《金华府志》卷十六“人物”:“吕祖俭,字子约,金华人。受业其兄祖谦,博通经史,信道甚笃。用父阴人官。……召人为太府丞,时韩腚杏檬隆R阅谂罢侍讲朱熹、彭龟年,引李沐为正言,劾罢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中外侧目莫敢言。祖俭抗章殿陛,直指其失,安置韶州。中书舍人邓卵缴奏,不听。后腚形颍改送吉州。……明年遇赦,量移筠州,寓居大愚寺,自号大愚叟,越四年卒,诏令归葬。所著有《大愚叟集》。嘉定初赠朝奉郎、直秘阁,官其一子。嘉熙二年赐谥曰‘忠’。”按,据上引《宋史全文》,吕祖俭自庆元元年四月“安置韶州”,“改送吉州”,“移筠州”,“越四年卒”,故知其卒于庆元四年。越字多义,此用为“到”、“于”之义。

明王棉《王忠文公文集》卷十七《跋吕大愚帖》:“大愚先生吕忠公祖俭字子约,东莱先生成公母弟也。忠公受学于成公,而用其父仓部泽补官,中铨试授修职郎,即请祠禄。……出通判台州,人为太府寺丞。庆元初,孽韩柄国,赵丞相汝愚既贬,一时正士悉被斥逐,公因轮对上疏极论其事,坐安置韶州,改送吉州,明年移筠州,越四年,卒于筠之大愚僧舍。朝廷因薄其罪,归葬于婺。后九年,韩氏始以迷国毒民殛死。嘉定更化,旌闵遗直,乃诏赠朝奉郎、直秘阁,官其一子。嘉熙二年赐谥曰‘忠’,五年复特命其孙宝之以官,于是上距其卒之岁已四十二年矣。”此跋前部分所载,与上文所引万历《金华府志》吕祖俭本传一致。后部分还有两个时间点可推敲,即“后九年”、“四十二年”。

按,韩e胄于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被诛杀。《宋史》卷三十八《宁宗本纪》:开禧三年十一月“乙亥,礼部侍郎史弥远等以密旨命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诛韩e胄于玉津园。以钱象祖兼知枢密院事,李壁兼同知枢密院事。以诛韩腚汹天下”。十二月“丙寅,赠吕祖俭朝奉郎、直秘阁,官其子一人。丁卯,诏改明年为嘉定元年”。可见,跋文所载与《宁宗本纪》完全吻合。据此,自开禧三年前推九年,知吕祖俭卒于庆元四年。又按,据嘉熙五年(1241)“距其卒之岁已四十二年”,前推四十二年,亦卒于庆元四年。

朱熹《晦庵集》卷三十八《答李季章》云:“熹今岁益衰,足弱不能自随,两胁气痛,攻注下体,结聚成块,皆前所未有,精神筋力大非前日之比。加以亲旧凋零,如蔡季通、吕子约皆死贬所,令人痛心。……熹明年七十,已草告老之章。”按,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朱熹生于建炎四年(1130),此年69岁,则书信写于庆元四年(1198),此时朱熹慨叹“蔡季通、吕子约皆死贬所”,亦知祖俭卒于庆元四年。

又,朱熹《晦庵续集》卷一《答黄直卿书》:“子约之亡伤痛未定,而季通八月九日又已物故。朋友间岂复有此人?尤足为痛哭也。”按,黄o字直卿,福州闽县人。据此知,在吕祖俭去世不久,“伤痛未定”,蔡元定又去世,朱门连失两将,朱熹痛心不已。据明蔡有鹃辑《蔡氏九儒书》卷二《西山公集》附录,刘Z所撰《西山先生蔡公墓志铭》,蔡元定于庆元四年八月九日去世。墓志云:“一日,谓其子沈曰:‘合谢客,且安静还造化旧物。’凡九日,命移寝正室,有二声若石坠牖间,顷之而逝,享年六十有四,庆元四年八月九日也。十一月六日始克葬于建阳县崇泰里翠岚之源。”又据同书附录、蔡元定门生丘(字子陵)所撰《叙西山先生行实纪略》:“窃随至舂陵,居二年,辞归省侍,先生曰:‘少待,九嶷可登,以观濂溪之遗风、帝舜之陵墓,非徒游观而已。’缓步徐行,往返数日,余居一日,先生具酒,令舂陵朋友坐,杯酒流行,曰:‘此会是与诸友别耳。’在坐皆惊愕。令市木合棺成,先生卧其中,命匠斯小,曰:‘恐路远难致。’又数日,作书别晦庵及遗嘱付仲默,且云:‘凡尔诸友有疑处,合问者早问。’几日后,不复语言矣,密与舂陵诸友皆感泣。先生曰:‘大丈夫莫作儿女相得失,荣辱屈伸往来,天之命也,何以泣为!’阅三日,有星若大石坠牖门,声震邻里,衣冠端坐而逝,时庆元四年八月九日卯初刻也。是日,天地昏暗,风雨大作,舂陵从游诸友哀恸,如丧所亲。”亦知蔡元定卒于庆元四年八月九日。依朱熹书信中语气看,吕祖俭去世时间约在七月。

又,彭龟年《止堂集》卷十五有《祭寺丞吕子约文》,原文编年戊午(1198)九月。

综上所考,吕祖俭卒于庆元四年无疑。

二、孙应求卒年考

孙应求,字伯起,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乡贡进士。孙介长子,诗人孙应时长兄。能诗,以文学知名,今《全宋诗》录存其诗十一首。然其生卒年一向无考,今《全宋诗》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小传皆付之阙如。其生年不可考,卒年实可考。

楼钥为乃父孙介所作《承议郎孙君墓志铭》: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二十八日甲子卒于泰州海陵县丞官舍,享年七十有五。后应时升朝,累赠承议郎。……三子:长曰应求,后君四年卒。次日应符,次即应时也。”据“后君四年卒”,知孙应求卒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

又,孙应时《上晦翁朱先生书》其七:“某曩者受辟之后,卒然改计,辞亲独游,甚不自得,又闻伯兄之讣,便力谒归。”按,孙应时被蜀帅丘密(字宗卿)辟人制幕在绍熙三年五月端午日,月底自临安起程。《与丘机宜书》:“某上覆机宜尊兄:初九日人回,领端午日书,且拜侍郎所赐手札。……初欲略归余姚,恐迟留不敢,度二十七八间可去此,六月半后可抵京口。”次年春即请求东归。《答吕寺丞书》其三:“自春来月月说归,以故阔不上记。……已拟初夏东归,而丘丈坚委一至益昌见总卿,因到武兴,略观边头人情。……秋风峡水可下,决不复迟留也。”按,吕寺丞即吕祖俭。据此,其“闻伯兄之讣”当在绍熙三年人蜀之后的秋冬之时。

又,孙应时《答吕寺丞书》其二:“某蹭蹬远游,固不可悔,顾丈夫亦欲一览万里,少快耳目耳。安知别家不三月,伯氏忽焉早世,使老母哭长子,而重念某之在行,无以为怀。回首白云,耿耿可知。本只俟水生谒归,主人以到此日浅,人情未洽,苦相挽驻,期稍有惠于蜀,须秋潦退乃行。”据此确知,应时人蜀“别家不三月,伯氏忽焉早世”,其时为绍熙三年八月。

三、孙应符生年考

八月十五的诗篇9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甚今年,容貌八十,见底道,才十八。莫道寿星香烛,莫祝灵椿龟鹤。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岁,这种祝寿词确实比干巴巴地祝寿要强许多。

在祝寿上难免有借机谄谀献媚者,据《东望阁随笔》中记,南宋奸臣贾似道,曾祝寿谢太后和宋度宗,因为二人的生日仅差一天,其笺上写道: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评论说,“文人慧业,此登峰极矣。”寿诗有一些本不是经心之作,却流传下来。有一村校书年70,买一妾才30岁,正巧坡杖藜经过,老校书乞为寿诗,坡戏为诗,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对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他60岁生日时题写一副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观此联不愧是大手笔,舒适闲逸之态跃然纸上。上联言只要够吃够花、身体灵便就心满意足了;下联说不想成仙长寿,只有自在不虚度,眼下一日顶两日,已是活了一百多岁了。

在寿联上,人们绞尽脑汁使得词章工巧,构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寿,在位五十五年的寿联可以称“最”了,其上下联以“五”和“八”为对,可谓对得天衣无缝: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寿,联以“八”为词,那么百岁老人也常以“世上难逢百岁人”为题祝寿。清代一些老人百岁寿诞,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时下老年人是很重视自己的生日的,逢寿诞之日以吃为主的多,但祝寿的诗词曲联已是很罕见的了

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

龙年贺祖龙,寿比泰山松。

李桃枝叶茂,诗坛不老翁。

七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亦赖家庭内助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当信人生二百年。

八月十五的诗篇10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二.数字入联

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

徐文长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迟到友人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一个上联给这位状元去对。这位状元冥思苦想,还是对不出。以后也无人对出,成了绝对。时过几百年,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佛山一工人用轮船装运木料“九里香”(一种名贵香樟木),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工人的下联是: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南阳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副对联不仅概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用上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个数字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个字,真是意义深远,结构奇巧。

我国小说家、诗人郁达夫,某年秋天到杭州,约了一位同学游九溪十八涧,在一茶庄要了一壶茶,四碟糕点,两碗藕粉,边吃边谈。结帐时,庄主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郁达夫笑着对庄主说,你在对“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的对子吗?

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江苏省苏州虎丘,有一个三笑亭,亭中有一副对联:

桥横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下面是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它既是一副对联,又是两则拆字谜语,读后细想,别有一番情趣。

凉雨洒人,东两点西两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解放前,有人作如下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这副对联和横批,非常含蓄,含意深刻。上联缺“一”一与衣谐音;下联缺“十”,十与食谐音。对联的意思是“缺衣少食”,横批的意思是“缺少东西”,也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两则谜语。

转贴于 三.妙题入联

清乾隆五十年,朝廷为了表示国泰民安,把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请到京城,为他们举行一次盛大宴会。在宴会上,乾隆看见一位老寿星,年高141岁,非常高兴,就以这位寿星的岁数为题,说出上联,并要纪晓岚对出下联:

乾隆帝的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上、下两联都是一道多步计算应用题,答案都是141岁。上联的“花甲”是指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是21岁,就是60×2+7×3=141(岁)。下联的“古稀”是指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也就是70×2+1=141(岁)。

又如下面一副对联,也是两道算题,并巧妙用上一、三、七、九、十各数,不嫌生拼硬凑。

尺蛇入穴,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是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是一尺(旧制长度单位进率是1尺=10寸,1寸=10分);下联是讲鸭的只数,三双加一只是七只。

四.诗歌趣题

1.百羊问题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

:“你的这群羊有100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此题的解是:

(100-1)÷(1+1+1/2+1/4)=36只

2.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2-1=0,解得x=7/8。

3.百馍百僧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3×100-100)÷(3-1÷3)=75(人)…………小和尚人数100-75=25(人)大和尚人数

4.哑子买肉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附图{图}

由图可以看出:

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注:旧制1斤=16两)

5.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此题的题意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9个,果4文买7个。问买梨、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梨每个价:11÷9=12/9(文)

果每个价:4÷7=4/7(文)

果的个数:

(12/9×1000-999)÷(12/9-4/7)=343(个)梨的个数:1000-343=657(个)梨的总价:

12/9×657=803(文)

果的总价:

4/7×343=196(文)

6.隔壁分银

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

试问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银?

此题是民间算题,用方程解比较方便。

设客人为x人。则得方程:

4x+4=8x-8

x=3,4×3+4=16

答:客人3人,银16两。

(注:旧制1斤=16两,半斤=8两)

7.宝塔装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题目是: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