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语文课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3:28:52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1

上午第四节课是英语,我们班班长常思礼把英语书丢了,他抱怨同桌高文昭说:“我明明放在桌子上,都怪你动了一下,要不我的书也不能丢。”高文昭反驳说:“我没有动你的,只是碰了一下。”他俩吵得越来越厉害,我在他俩后面座,桌子也跟着倒霉一直在响,不知道这响了多少下,我终于忍不住地对他俩说:“安静点。”他俩果然不吵了,但是互相不理。常思礼这节课怎么办呢?他的同桌高文昭也不借他看了,要是我的同桌苑钧杰来了一定会借给他,可是他今天请假了,最后常思礼一直向同学借,同学们都不借他,经过多次肯求我把我的书借给他了,高亚楠又把她的书借给我,高亚楠拿起她同桌的书抄了一份今天课程内容,让我给常思礼,然后我拿回我的书,常思礼就看那张纸上课了,到了下课常思礼也没找到英语书,也不知道丢哪儿了。

妈妈的话:看了睿睿写的日记,好象我也回到了童年,我们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事,现在再回忆起来觉得还是那么有趣,又觉得那么天真、可爱。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作文库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2

在经历了几个星期的数学课后,我们的语文老师终于旅游回来了!!

今天,各科老师们又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干她们最喜欢的事了——布置作业,而我们这些受难同胞们又要做我们最不喜欢的事情了——抄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1、在摘抄本上默写日积月累7,选其中三个造句。2、新课程22,23课。不知道咋回事,作业这么……多,我滴同志们还显得很高兴。

放学回到家,拿出作业本,磨磨蹭蹭的写完了数学,英语,科学后,打开新课程,开始做语文,翻到22课练习,呀!我发现,这可恨的22课竟已经做完了!偶滴娘啊!这是真的吗?不行,俺的老班不可能出错!可是……有了!老师不是会再把今天的作业发短信给家长吗?打电话问老妈去。“嘟嘟嘟”,电话那边的回答让我泪流满面!——老师今天没有发短信!!参天呀!大地呀!你们肿么可以这样……等下,我还有同学的号码不是么?快去打!又一声“嘟嘟嘟”——“喂?”“语文作业!”“……(把作业报了一遍)”没抄错呀!“可是22课已经做了呀!”“哦,忘了告诉你,其实全班都已经知道了你这个重大发现,他们说保密哩!还说今天作业那么多,反正老师记错了,全班不说,老师就不知道,不就可以混过去了吗。

我觉得我的内心顿时充满了杀气……

六年级:aencing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3

一、从事情的余味中导入

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同学们已经对那个被封建教育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仅孔乙己一人,趁机我就向同学们介绍即将要学《范进中举》,文中写的是的那个54岁才中举,为功名富贵挣扎一辈子,结果喜极而疯的范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为加深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再如:我在上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引了两条趣闻: 其一:报载,山西某山区农村,偏僻闭塞、教育落后,很多人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有一次记者去采访,碰到一村妇,当无意提到葡萄牙时,村妇顿时惊讶万分:“什么?葡萄牙?葡萄还有长牙的?我活了50多年,从来没听说过。”(生笑) 其二:近日浏览网上新闻,看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某县一名语文教师在讲解成语,突然,他大声说了一句话,接着迅速躲在讲台后面。等了一会儿才出来,说:“同学们懂了吗,这就叫做‘一言以避之’!”真是误人子弟!(生笑) 前一个例子错误地咬文嚼字,把“葡萄”和“牙”拆开理解,闹了笑话;后一个例子按字面理解,生吞活剥,也出了洋相。可见,有时候咬文嚼字真的很重要。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咬文嚼字》。

二、从创设的情境中导入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描绘,或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如在导入《国宝――大熊猫》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怎样的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语言过渡: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人见人爱,而且非常珍贵。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宝――大熊猫》,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老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教学《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古今描写春景的诗句,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色导入。这种导入法,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三、从历史的背景中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 转贴于 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梅岭三章》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四、从故事的情趣中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再如用笑话导入: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尤其是永远笑不够的学生。一上台就“整”一个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我在上药时这样开头—— 给大家讲个笑话:从前有对父子极其迷信,每天早晨都要翻翻老皇历,看适宜做何事,忌讳做什么。一天,老头要出去办事,习惯性地翻开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出门”,这可急坏了他。但他灵机一动:不宜出“门”,我翻墙头不行么?于是就去翻墙,由于土墙年久失修,塌了,把老头压在下面起不来。他大喊:“儿子救命!”儿子听到后说:“别急,我来翻翻黄历——不好!上面说今天‘不宜动土’,所以我不能救你!”结果老头活活被压死了。(学生笑) 我们在笑的时候,也感到悲哀——多么迷信、多么愚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药》,讲的事也很愚昧:竟然有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4

[关键词]高中文学鉴赏;人文性;留住营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34-03

文本解读作为时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流行行为,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出现一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文本解读中的营养流失问题。一个文本(此处仅指用于文学鉴赏类的文本,下同),当它出现在世人面前时,要传递的往往是一种精神意旨,但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被解读时,这些优秀的文本往往则成为所谓范本,一种写作意义上的范本。在这种范本的示范作用中,教师与学生看到的往往则是所谓写作技巧等,课堂上的时间多用于雕字琢句,而文本本来的含义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此现象我们喻为营养流失。而拙作要解决的,也正是如何防止营养流失的问题。

一、文学作品的营养缘何会流失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诸葛亮于庙堂之上慨陈《后出师表》,听者会有何感想?马丁·路德·金于广场之上激情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听众将会如何?可以肯定,受众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力量。事实上,当古今中外各个优秀的文学作品今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依然能够读出其中的韵味。那为什么这些优秀的文本到了高中课堂上,会出现营养流失的情形呢?笔者经过梳理,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因为文本的生疏。古文与白话文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今人读古文时肯定会有生涩的感觉,为了消除这种感觉,古文教学必须遵循先教字词,再悟文意的过程。问题在于,由于应试的需要,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的古文教学往往也只止步于这种现状,当学生懂得了字词、连贯了文本、粗领了文意的时候,已经用掉了许多时间,教师的目光已经瞄准了下一个知识的教学。于是对于最为重要的领略文本内涵环节,恰恰在这个时候丢失了。

二是限于教师的视角。从领略文本内涵、吸收文本营养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即今天的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已经是那种只满足应试,对应试之外的其他事物提不起多大兴趣的人了。这如同吃方便面一样,固然可以一时充饥,甚至还感觉到美味,但实际上是没有营养的。我们能够看到的诸多日常课堂,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情形。如果说哪位教师的日常语文课还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有如饮甘醇的感觉,那大概反成了另类。

三是不良的导向。其主要是指各级各类的优课评比或公开课,优课评比中、公开课中,做课者能够如入无人之境者甚寡。所谓如入无人之境,是指其上课时眼中只有学生,只有文本,只有学习共同体中各个因素的互动,全无的是坐在下面听课的老师。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优课评比要照顾评委的感受,公开课要照顾听课者的评价,于是表演的成分是难免的,而表演则难免虚假,“入戏”又何其难也,营养流失又何其易也。当此类课堂成为标杆时,日常课堂难免会被这股风吹及,想保住营养也是一件极难的事。

二、文学鉴赏中怎样留住营养

我们并不否认语文教学有工具性的一面,这是基础工作。但我们更希望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鉴赏中,要留住文本的营养,呈现出人文性。

文学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有点类似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的小康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文学鉴赏的要求我们认为是恰当的,尽管其中还难免有为了附和课程目标而保留的痕迹。我们提出的保留文学鉴赏中营养的思路,也从这段话中得到了启发。

其一,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态度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应当有一种虔诚的态度(其后才可以是批判的态度),因为只有虔诚,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才会用心去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吸收其中的营养。

其二,注重审美体验。体验是什么?一般是指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感受。我们在文学鉴赏的教学中,提倡让学生以文本人物的角色进入文本,只有走得进去,才有可能走出来。否则我们就只可能一直游离在外,那是谈不上吸收营养的。

其三,强调领悟作品内涵。文学鉴赏的对象一般都是专家精选出来的,既然被称为优秀的作品,其内涵肯定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至少不是初读者能一眼看出来的。因此,我们强调领悟作品内涵,是指要能透过作品的表象,去看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内涵如同甘蔗汁一样,需要咀嚼才能感受其持久的甜。

其四,领悟作品的时代感。优秀的作品的生命力肯定是极强的,所谓生命力,其实就是不同的时代都能读出其应有的含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以经久不衰?正在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希望能置身于文中所述的意境,这是人的心理倾向,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进行文学鉴赏的目的,除了要感受作者彼时的心境之外,更需要感知此时的“我”所需要的心境。

三、文学鉴赏中的营养是什么

行文至此处,我们似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探讨,那就是什么才是文学作品中的营养?不搞清这个问题,上面的似乎就只可能是空谈。

在语文教学的发展长河中,我们注意到对营养的定位并不全然相同。语文教学走过了类八股时代(班级授课制引入中国的初期),走过了语文教学政治化的时期,走到了今天的课程改革时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营养竟受着时代的制约与影响。当然,这并非坏事,因为人也正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生成新的思想的。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认为文学鉴赏的营养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今天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意味着个体的发展必须得到尊重。如果说语文的工具性是帮学生形成一种表达的技能的话,那人文性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这种营养的一种表达方式。读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读出对自己、对他人的成长意义,以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博爱情怀。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提出以人的发展来作为文学营养的一种表达方式,与历史上曾有的语文政治化截然不同,后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而“人的发展”却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感知与认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文学鉴赏教学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营养的保留。只有这样,文学作品在课堂上的魅力才有可能得到彰显,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才有可能在语文课上得到尊重。一言以蔽之,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文字的组合,其中的营养才是我们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林丽春.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5

惠州市下埔小学三(1)班 钟裕涛

指导老师:张寿泉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早上,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好不好?”玩游戏,那我们当然会痛痛快快地答应。起码没有像上课那么累,劳逸结合嘛。老师突然又拉开了嗓子:“今天我们玩‘照成语做动作’。” “照成语做动作?”我们问道。“对!玩法是:找一个人说成语,再找几个人扮演成语中的角色,准备好就可以‘开拍’了。”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6

纵然现今的语文教育并不尽如人意,但因此就承受诸多无妄批评和指责,是不是也同样没道理?

“现在有一种说法很典型,认为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也比今天的编得好。还有一些学者在鼓吹,民国教材选的都是美文,在选文上也比今天要高明。”昨天,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直言,这些说法,纯属胡说八道。“当时的课本,很多内容不仅称不上美文,而且蹩脚文章不少。”

昨天的会议上,不少与会学者认为,盘结在语文教育身上的外界干扰实在太多,一些似是而非的意见不作澄清,任其混淆视听,必然会对现今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危害。

民国老课文没你想得这么美

孙绍振几年前编撰过语文教材,谈及这段经历,他直言:“不只是痛苦,真是痛得‘皮开肉绽’”。无论是语文教材的编撰还是课堂教学本身,“谁都能对语文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在中学的各学科中,或许没有哪一门学科承受的非议比语文学科更多。

孙绍振说,语文教材确实不好编,如今问题也不少,但并不能因此就“把歪理当真理”。针对有学者认为的“民国教材选的都是美文”一说,78岁的孙绍振回忆说,自己读小学时接触的正是“民国老课本”,有一本教材的第一课就是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当时选的哪里是美文,大量课文是时文。”孙绍振至今还能背上几段小学课文。从今天的眼光来打量,这些选文不仅没有文学性、不贴近生活,而且文章遣词造句中时而有语病,时而夹着方言。

但书市上,借着“民国老课本”热销,不少出版商笑弯了腰。在诸多民国老教材中,最受追捧的是由叶圣陶编写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孙绍振说,《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实际上在当时不是主流的语文教科书,而是给学生课外阅读的读本。名家之所以编这套读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语文教科书太糟糕。

“有些学者和书商,一边在攻击学校的语文教材,一边在组织编写给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看,也不排除背后有经济利益的因素。”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现象称为“书商的诡计”。问题是,在对语文教材的诸多批评中,这类“诡计”被发现了吗?

美国学生“多元思维”值得中国孩子学习?

除了教材,语文课堂受到的外界侵扰也不少。到上海赴会前,孙绍振刚读了一位学者写的文章,大意是讲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故事被搬到美国课堂后,美国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孔融让梨”故事做了更加多元的解读。

美国学生的活跃不难想象。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孔融的父亲很有问题:“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也有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孔融:“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还有学生对分梨的行为产生不解:“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不行吗?”……在文章的写作者看来,美国孩子对一则文本有多元的解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要胜出中国孩子很多。

“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如今的课堂上似乎是被鼓励的,学界不少人士甚至认为,在教学方式上,中国老师要向美国老师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孙绍振认为,诸如美国学生对于“孔融让梨”的很多讨论,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本的解构――是一种脱离了文本的解读。

“这是西方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不能划等号。因此,在全盘引进、模仿西方的教学方式前,老师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孙绍振说。

一位出席这次论坛的中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皇帝的新装”、还是“愚公移山”等故事,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课上,很多老师确实都会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名,在课堂讨论时让学生畅谈对故事中各色人物的看法。

以愚公移山为例,如今的中国课堂里,也能听到“愚公把山移掉,这种做法是不环保的”、“愚公的行为很愚蠢,他可以自己搬走”等言论。乍眼看去,中国的孩子也和美国孩子一样很善于发散性思考,但这位老师同样表示:“离开文本的随兴解读,本不该是语文课教学的要义。”

语文教学被太多貌似“正确”的意见纠缠

“对于语文教学的很多意见听上去很正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默凡也讲述了一条让他“印象深刻”的见解:包括名家学者在内,很多人主张,语文学习关键在阅读。比如,“学生语文学不好,关键是读书太少”、“学生如果爱读书,书读得多,语文素养自然上去了”。

徐默凡说,假如这些听上去很对的意见被架之于一位钢琴教师头上,相信众人就不会皆以为然。“如果一位钢琴老师告诉学生,我的课只是培养兴趣的,提高钢琴水平更多是课外要欣赏钢琴名曲,这样你的钢琴水平自然提高,考级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在第一时间解雇这位钢琴教师。”

以此为例,徐默凡认为,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直接的教学目标是增加学生的语文技能。但在现行的教学环境中,语文课堂被各种貌似正确的声音、意见所包围,一些显而易见的教学误区却没有机会得到澄清。

小链接:懂古文比懂英文还重要

张晓风的身上,对家训“承担”精神的践行无处不见。除了作家、环保推广者等身份外,她还有另一个重要头衔,即是“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副召集人。 “大家都以为古代的东西很难,所以就拒绝学习,这是很可惜的。中华文化底蕴悠久而博大,事实上稍微解释一下就能懂的。”张晓风说,“我觉得懂古文比懂英文还重要,因为学了英文后,有人可能大半辈子都不会去用它。”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7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技法;三个要点

一、语文课堂教学技法中的“三要”

1、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巧妙分解教材的难度

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中有些内容与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差距,但又不能把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全都删掉。如何才能把教材难点传授下去呢?在讲课之前,我先将一些与本节课要讲的内容相关的趣味故事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后。再从黑板上列出今天要讲课程的主体,把趣味故事和所讲知识点联合起来,这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复习环节中学生角色的转变

以前课上复习环节教师问,学生答。本学期,我把需要检查的内容中的一部分留给学生们复习,两个人一组:提问回答。一开始,学生争着担当教师的角色,考查对方。可真正操作后,就出了笑话,我不失时机地告诉:提问者角色更难当,要想考别人,一要会组织语言,二要会提问题,三要对知识点熟练。自此学生们课上笔记做得非常好,并且自习课对当天所讲内容复习。

3.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在课堂上我经常举行竞赛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觉意识。正常讲完课文后,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今天所学知识随意发挥,把你能想到的和之前跟内容相关的事情讲给其他学生听,看谁讲得有趣、有价值、有意义。

4.分层次教学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班级里,每节课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有针对性实施教学活动。要分层教学,就要对学生充分了解和细致的划分,教师提问要有层次性。像组词、造句等简单的教学活动要面向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概括文章思想、朗读课文较难的教学活动则要面向那些基础好的学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的不同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要为学生提供可交流的环境

课堂上每当讲完一个知识点,要多拿出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说说对今天所学知识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增进师生、生生见得感情。

二、语文课堂教学技法中的“三不要”

1、不要有学不学语文无所谓的思想

有些家长认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喜欢玩不爱学习是正常的,等长大懂事了自然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当今社会是信息飞速传递、知识爆炸的时代,目前正面临着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如果不懂得基础的语文知识将给以后学习之路带来多大阻碍。而且小学语文课的内容有很多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将来练常见的字都不认识,怎么参加考试,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怎么做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学习语文知识的思想,形成学生努力学、教师认真教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2、不要有“只看课”不教学的行为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没有自控能力,不受管制,教学过程中给教师带来很多困扰,教者教起来非常吃力。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个别教师注重学生不吵不闹不违反纪律就行,而忽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这样从外表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该上的课都上了,学生不缺课,教师也在课堂上,而实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认真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3、不要主观抽象地进行讲解语文课程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8

同学们好!

这学期,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吴”,今年43岁。师范毕业后一直在本校教语文。我本来的名字叫“吴夕龙”(板书),上师范后不久,我把名字中间的“夕”字改成了“锡”,原因是有一次老师上课提问时,将“夕”字看成“文”字,唤我作“吴文龙”,因为行书中的“夕”和“文”字形太相似了,是我写得模糊,怪不得老师。为便于今后使用方便,我自作了这个主张。工作之后办理人事档案出了问题,才知道自己的姓名到户籍所在地登记“注册”后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费了些周折,在户口簿上添加了一个曾用名“吴锡龙”,才前后吻合起来。同学们可要注意呀!不要随意用别字代替姓名中的字,更不能写错自己的名字。文字是一种表示相应意义的特殊符号,写错字、别字就不能清楚地表达相应的意义了。

说到写字,你们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老师一定反复强调过“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要求。一手漂亮的字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马虎邋遢的字给予人的是视觉的折磨。字如其人,看到你的字,就会想象到你是怎样的人,你的作业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的自我要求是严格的还是松懈的;你的心态是浮躁的还是平和的等。做人就要做积极上进的人,自我严格要求的人,稳中求进的人。

我教过的几届学生中在写字、作业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以下毛病,归纳出来供大家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是轻易下笔,又随意涂改。作业要先思考再动笔完成。本学期继续重申学校作业的规定,不得使用改正纸或改正液更改答案。二是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今日事,今日毕。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把昨天的事拖到今天,是放松自己,轻视学习的表现。三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抄袭别人的作业,看上去井井有条,实际上当了一回“抄书匠”。大脑像机器,不去用,久而久之,就会生锈。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学问,就是“学”“问”出来的。

谈到语文学科,它太重要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字,“语文”研究的就是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又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刚才我已向大家提出了写字、作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练习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形式。我们写信、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是通过书面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我们与人讨论、交流、问答等,是在运用口头语言来表情达意。因此,同学们要驾驭好这两个轮子,探索语文的规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我建议同学们养成以下五大习惯。

1.听课的习惯。所谓“听”即“用耳朵接受声音”,但课堂中的“听”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而主要是动脑筋,用大脑去接受知识。听课是大家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极其重要的渠道。其基本要求是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同时要做到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

2.提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任何问题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问题往往是思维的导向,学会提问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未知。

3.检索的习惯。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在不同的篇章中选择相同相关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及时调整目标、修正个人认识等。现有条件下,同学们拥有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应用索引、图书、卡片、互联网等寻找信息,逐步形成检索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积累的习惯。丹麦语言学家耶培森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课本中有利于语言积累的内容要按要求完成,如“读一读,再抄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等,课本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也要能够记在脑子里。此外,还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要将阅读中遇上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反复咀嚼品味,进而形成一个积累运用的体系。

5.探究的习惯。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和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一样,它需要一种科学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或“试图发现新大陆。”一种是个体探究,以个体面目出现,自己围绕目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一种是合作探究,通过与他人的共同协作解决疑难,同时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一种是立足课内,走向课外进行探究。从课文的启发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课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当然是高要求。

有了以上这五大习惯,加上我们的持之以恒,你一定能够得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但愿同学们早日获得这把钥匙。有信心吗?

这节课老师由写字人手,通过你们的学哥、学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向大家提出了写字的几点要求,继而要求大家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做语文学习的主人。看上去扯得远些,但这是我们毕业年级同学所必须明确的,我愿与大家共同度过小学阶段第六学年的美好时光。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9

真语文“真”在哪里?真语文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应付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真正实用的语文能力。这个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一套“语用型”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当今我国语文教育问题的根源,几乎都能找到其知识基础上的症结。

一是语文课程知识内容陈旧。现有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产生于20世纪前期,是当时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所谓“新学问”的移植,此后虽略有修正,但整体面貌并没有大的改观。我们过去常用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基础知识,“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文章知识,“议论文三要素”“小说三要素”等文体知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情景交融、铺垫照应、对比映衬、先抑后扬、开篇点题、收束全文”等写作知识,现在看来不免陈旧。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或许曾经有效,而今随着语用学、语篇学、语境学、文艺学、传播学、阅读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许多新的更有效的语文课程知识理论已经涌现,如语境、语体、语篇、过程写作、言语交际、媒介语言等知识,应引起我国语文教育界应有的重视。

二是语文课程知识观念落后。从当代知识观去看现存的语文课程知识就会发现:长久以来我们所固守的那套知识系统,大致与认知心理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相当,没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客观的、静态的、普泛的原理知识层面,没有考虑到当代知识的发展性、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多样化的特点。把知识当作可以记忆、储存、可灌输传授的东西,这种狭隘的知识观不但难以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而且还造成了语文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隔离,与个体语言生命的疏离,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分离。更为关键的是基于传统语言学、文章学的知识体系,与基于当今语用学的知识体系,几乎是两套本质不同的语言知识体系。前者研究的是静态的、抽象的、有固定意义的语言符号,指向语符和语义教学,以认知并运用符合固定语法规则的正确的句子为重心;后者则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指向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培养的是符合语境的真实灵活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更接近语文教育的本质。

三是语文课程知识概念与认识的分歧。百年来,现代语文教育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知识化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知识教学的质疑。我国语文教育经历了由“追求知识”到“淡化知识”再到“重建知识”的发展历程。其实质并非“要不要”知识的简单回归,而是“要什么样”的知识的命题转换,是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永恒追寻。传统的语言学知识源于结构语言学,是静态的语文知识体系,而今要基于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的发展,进行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和重建。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2]还认为:“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知识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在将来不同工作领域运用好语言文字。”[3]

我们认同这些说法,但对此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一是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的概念。课标组说的是“狭义知识”,我们用的是“广义知识”,即包括事实(范例、课文)、概念、技能、策略、态度等。可见,“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本身就是案例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二是要达成“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驾驭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离不开相应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案例和实践”是不可穷尽的,需要抽象与概括。这种抽象与概括的语言实践知识主要就是“语用知识”。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学科,是语文教学的原理学科。我们说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指语言运用知识,即“语用知识”。

基于语用的语文课程知识理念和体系,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语用知能”为核心。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基于静态语言学的语言符号形式和客观意义的教育。它容易堕落为行为主义的死记硬背与机械模仿,难以培养出灵活应付各种生活、工作、学习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当今社会,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日益重要。比如,礼貌得体地打电话,在各种场合与人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通过媒介与人协商沟通达成协议等,都需要真的语言能力,需要语用型的语文教育。

韩雪屏认为,由于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缺乏“语用”这个上位概念,因此,就不可能自觉地衍生出诸如话语、文体、语体、得体、语境、语篇、语用原则、语用失误等一系列下位概念和知识体系,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研制和转化出相应的、用以指导学生言语实践的动态性知识。[4]虽然语用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西方学者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但至今,“语用”概念还没有正式进入我国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这种状况,主要源于语文课程知识理论建设上认识的误区和行动上对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隔膜与拒斥。

第二,“以交流能力”为取向。

语文能力是以“阅读理解”为主,还是以“表达交际”为主?这也是当今语文教育目标取向基点的分歧所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以“阅读理解”为中心,以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目标,说写处于附庸地位。这种以理解吸收为主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内向型的语文能力的教育,它与传统封闭保守的社会需求基本一致,而现代社会是一种外向、交往型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人的表达交流与沟通合作能力。当今的文学理论已由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转向“读者中心”,国外的写作教学理论也实现了由“文章(结果)中心”向“交流(读者)中心”的转型,这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交往技能及相关学科理论“向外转”的结果。

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广泛合作交流的时代,过去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工作,现在须靠团队、集体的力量甚至跨地区、文化、国家去完成。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变得日益重要。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生活、工作、学习所必需。

第三,以“语境、语篇、语用”知识为重点。

一个具有合格语文能力的人应该是一个必须能够灵活自如地应付各种人、事以及各种情境需要的人。说出合乎情境的话语,写出合乎情境的文章,阅读时能够还原语境的丰富内涵,听话时能够听出话外之音,这是语文教育中的语境感知、还原与构建能力。目前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去语境”的通用语文能力,不考虑对象、场合、目的、情境,文字限于其字典意义,表达限于其语法形式,意义的褒贬似乎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且看一个例子。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我的理想》的作文中写道: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如果用传统语言学知识和通行标准来评判这篇学生作文,当然有点“不登大雅之堂”。可是回到作文的语篇语境去解读,这篇习作却又是多么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啊!然而教师却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画了个大大的“×”,并写道:“这也叫理想?”我们认为这名教师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用伪圣的道德评判误读了孩子纯真的心灵,二是缺乏语境、语用知识的常识。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是一套与现实生活、工作、学习需要的真实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发生联系的假知识,这些假知识甚至可以将学生原本在生活和课文中获得的正确的语感戕害殆尽,导致我们的语言教育扭曲变形。

第四,吸收并开发当今社会急需的语用知识。

随着当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电脑读写、屏幕阅读、网页浏览以及信息的搜索、识别、鉴赏、传播等媒介语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由于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落后,这些新的语文能力需求并没有进入语文主流教育的视野。

我们不去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真假优劣、独立思考以及自由表达的能力,不去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或海报、浏览网页、信息的能力,将很难培养出适合当代信息科技发展,参与国际间激烈竞争的有创造力、批判力的高素质公民。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育观、能力观、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方面都面临着知识和理论的更新和重建。语用学及其知识,则很可能是我国未来伟大的语文教育重建工程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简论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J].学科教育,2002(10).

[2]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J].基础教育课程,2011(36).

[3]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3).

今天的语文课作文篇10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此外我打算从本学期始真正实现电子备课,力争到推广发行的水平,就算是妄想吧!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语文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