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情人电影十篇

时间:2023-04-02 00:51:11

父亲的情人电影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1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美术设计;特色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从最初的《红高粱》到早期的《一个和八个》都已经成为国内电影界的一个神话,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与议论。他拍摄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作品从情节的安排以及整个画面的处理都运用得非常完美。这样的一部非常唯美的艺术作品,自然成为一部极具中国电影艺术风格的经典之作,该片在影视画面美术设计方面也有全新的突破。笔者想借助于对《我的父亲母亲》的美术设计特色分析来解读张艺谋作品内的独特韵味及艺术特点。.

一、影片《我的父亲母亲》概述

著名导演张艺谋早期所拍摄的电影将重点放置在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上,通过色彩同剧中人物心理相互融合为一体。其作品的显著特征就是可以让逼真的细节同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完美结合,并集民族文化、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电影创新融为一体,使得电影语言、色彩以及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观众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感官艺术冲击力。

张艺谋于1999年拍摄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属于一部典型的文艺片。电影围绕“读书、识字”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儿子”的角度展开了父亲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一段坎坷的爱情故事:“”期间,骆长余从县城到了被称为三合屯的小乡村里,与招娣(由章子怡扮演)相遇,招娣是乡里最漂亮的女孩。在二人发现相互都已经爱上彼此之时,村里仅有的文化人、教书先生被划成“”。在分别之时两人商定腊月初八就会相见。招娣在家中能做的只能是苦苦的等待,但是最终获取了期盼已久的幸福。影片中景色显得非常优美,色彩的选择上也显得极为鲜艳,并且在现实中运用了黑白的色彩,而在回忆中运用的是彩色的色彩,使得现实的冰冷与过去的美好产生了明显的对比以及强烈的视觉反差。通过电影的画面反映出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坚定与执著: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跌倒,曾经的美好爱情现在却让人只感受到绝望的苦痛。在丛林中等待到了期盼已久的爱情。在影片中所采用的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色让整部影片爱情的主题得到良好映衬与烘托。而且在场景的选择上以及色彩同音乐之间的相互过渡与融合上做得非常自然柔和,让观众感觉到唯美。

二、《我的父亲母亲》中所运用的影视美术

(一)寓象征于色彩中的影视美术

张艺谋的电影非常重视色彩元素的运用,色彩是其电影的一个象征符号。在影片中色彩担负起了极为明显的象征作用。通过对于色彩的巧妙使用来进一步凸显剧中人物感情的宣泄,让观众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与视觉震撼。

1.电影的美术含义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色彩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现实与回忆,现实运用的是一种黑白的色彩,而回忆运用的是一种彩色的色彩。张艺谋导演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为让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对比,因为现实中那种朴实、真实、平凡才是爱情的本质。

(1)“路”的美术含义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有大量的画面是指向远方的“路”,目的是为了传递给观众——我的父亲母亲对于爱情的执著与坚定。影片中最早出现的画面就是路,这一条蜿蜒曲折的路,虽然此时并没有伴乐,仅仅只是一个无声画面,却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父母亲爱情之路艰难曲折。在接下来的画面中,路也是不时出现。在整个彩色的回想中是一条到达村子的路,马车载着父亲到村子。父亲和母亲首次相会也是在这条路上。电影中这条路的美术含义就意味着父亲与母亲爱情的开始。另外,电影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情节,学校刚刚建好第一天上课,父亲带着自己的学生在路上玩耍。母亲想同父亲交流并紧紧跟随。在这样的场景之下,路就成了对于爱情执著的追寻。影片中“路”还有另外的美术含义,那就是对爱情的不离不弃。父亲离开之后母亲日想夜盼期待父亲回来的那一天。希望父亲还在那条路上,在父亲回来之时,在路尽头的母亲最后收获幸福的爱情,这个时候电影中路的美术的含义也就变化成了父亲母亲风风雨雨40年的人生旅途,“路”也就象征着父亲与母亲这段幸福的人生路。

(2)人物造型美术

电影中年老的母亲总是一脸淳朴的憨笑,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知识分子造型。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在跑起来的时候露出的是那种笨拙之美,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农村女孩的形象。这种典型的造型与乡村的故事完全符合,除此之外,电影美术直接反映了故事人物的背景和特性。例如,影片中母亲身着棉袄去看望父亲,这时候镜头采用远近互换。采用了全景以及中景和近景。这样观众就可以感同身受体会到母亲内心深处的感情:看清父亲,悄悄地离开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宁静与真诚。再如,招娣纯真的脸蛋出现在金黄色的后景和褐色的弯路前,画面与人物完美融合,并且镜头没有出现一丝的晃动,运用无声的语言让观众感受到这份纯纯的爱意。

2.色彩在电影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的巧妙运用是这部影片美术设计的一大亮点。在影片中,导演分别用单调的黑白色与丰富的彩色区分现在与回忆两种环境,这种处理方法使得现实的冰冷与美好回忆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对比,也暗示了女主角用她的执著获得了幸福的爱情。影片中还有一个镜头是母亲身穿粉红色棉袄,脖上围着大红色围巾,奔跑在秋意浓浓的山村。母亲的出现,给荒凉的秋天增添了一丝丝脉脉的温情。到了冬天,从红棉袄痴情的寻踪到红发卡的深情紧握,爱情已经完全流露出来。而扎在母亲发辫上的那根红头绳如同一根引线,仿佛点燃了母亲心中爱情的烟花,让美好的回忆在深夜黑暗中尽情绽放。在冬天,母亲身上穿着的红棉袄与天地间的皑皑白雪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观众营造出了一种无助而又希望渺茫的氛围。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随处可见的是大量的黄色,从而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爱情的基调,同时,这种黄色还起到了衬托与升华的艺术效果。镜头中,点点阳光透过秋天的黄叶使树林变得更加灿烂,母亲迈着急切的脚步满怀期望穿梭于树木当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一片浑黄的道路上,载着父亲的离开以及母亲深情的目送,爱情此时也从萌芽到升华,从而使得这种深情的黄散发出泥土芳香,并发展成天长地久的坚定爱情。此时,影片中满目的黄色就代表了一份坚持的爱情,更好地体现了二人那种缠绵深厚的爱情。

3.影片色彩中的美术含义

张艺谋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赋予电影画面一种十分浓郁的象征意味,将某种理念运用画面转化成一种意象,从而将观众引入电影镜头中去感受角色的情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色彩必然成为一个必要元素,并且被赋予了独特的美术含义。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能够大大提升画面的现实感,再进行不同色调的组合进一步强化影片整体艺术效果。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红色强调的是一种热烈中的哀伤,黄色象征一种温馨中的忧郁。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运用黑白色彩的对比其实是为了反映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运用色彩的反差,充分体现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回忆的无尽怀念。在影片中,父亲为实现给学校翻新的愿望四处奔波最终不幸去世,而母亲痛失爱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法回避的冰冷残酷的现实。而电影中立刻转入到回忆的画面,色彩也就转变成彩色,而且还是耀眼的“红色”。电影正是运用了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主人公心底快乐与痛苦的巨大落差。这其实正是母亲内心的矛盾感情世界的真实写照。

(二)镜头画面的视觉美术

无论哪种类型的影片,能够给观众观影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导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对于电影情节的发展思考当然是第二位的。因此,电影画面美术的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画面色彩运用的独具特色是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最大亮点,通常电影中讲述过去往往运用黑白的色彩、讲述现在都运用彩色的色彩,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却刚刚相反。这种处理手法看起来有悖常理,其实是一种有益尝试与创新,让观众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电影的开篇运用的是一种鲜艳的大红色,这种色彩代表着暖暖的喜气,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文化。实际上,在电影的所有视觉元素中,最能引起观众情感波动的一个元素就是色彩。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是离不开画面与色彩完美配合的,而张艺谋导演对电影色彩更是有自己的见解和独到之处,尤其是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对于增强电影魅力更是表现得酣畅淋漓,并且发挥了凸显电影主题以及增强审美效果的作用。

(三)音画效果的完美呈现

张艺谋导演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导演,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不仅有成功的色彩运用,还有音画效果的完美呈现。电影音乐能够发挥凸显影片剧情的显著作用,特别是音乐对于刻画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推进方面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的父亲母亲》从后人的角度解读前辈的爱情故事,因此,影片在表现那个特殊年代的人们之间炽热的爱情主题时,却采用了含蓄手法。张艺谋导演除了大量运用了色彩对比,还非常重视影片中音乐与画面构图之间的完美结合。电影中运用的是一种忧郁的音乐,是为了诠释那种执著而又沉淀为了爱情付出的疼痛。这种真诚、朴实、纯真的爱情尽管已经成为过去,然而这种残存的记忆却能够引起很多观众对于那个纯真年代的美好回忆。电影通过反复运用火红的太阳和漫天的飘雪的画面,再加上悠扬大气的音乐的运用,让观众切实感受到电影画面的顺畅。影片选择了风笛进行电影配乐,这样更加增添了人物感伤的情怀,特别是笛声的高亢、尖锐、柔软婉转的特点,使观众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感染。电影中当父亲离开乡村的时候,草原上响起的是一首流行的歌曲,配上草原这种十分凄美的画面,让观众产生一种忧伤的感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在情节上没有对人物爱情主题进行过多的引申,紧紧围绕爱情这个亘古不变主题进行创作,同时配合精心搭配的唯美画面与音乐,让观众在欣赏一段淳朴、真诚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的同时,还欣赏到电影中成功运用的那种赏心悦目的影视美术,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最大成功之处。

三、结语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一段纯真、坚定、执著的爱情故事,加上电影中色彩的成功运用以及画面与电影音乐的完美结合,这些元素的成功运用对于凸显电影的主题更是增色不少。更加关键的是,电影中唯美的影视美术效果充分反映出人们对于理想的执著追求,也许这正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韩东茹.奔跑的单纯——浅谈《我的父亲母亲》配乐与画面的结合[J].电影文学,2008(18).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2

2009年4月16日《南京!南京!》首映式上,陆川的父亲陆天明因在美国没能到场,他通过一个VCR来和儿子一同见证这个时刻。他面对镜头没说上几个字就老泪纵横:“你为这部片子所受的艰辛、委屈,我和你妈妈心里最清楚。”看到父亲流泪,陆川在现场也落下男儿泪……

父子俩曾经水火不相容,但随着岁月流逝,儿子渐渐理解了父爱的深沉……

叛逆儿子想当导演,作家父亲拒不援手

2009年2月20日,一位年轻人刚刚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得知自己所拍摄的电影《南京!南京!》经过五个月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通过审查,便急迫地拨通父亲的手机,向父亲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但是,他的父亲不冷不热他说:“电影局的审查好通过,你觉得观众的审查能通过吗?”

父亲的话让年轻人不由得苦笑起来……

这个年轻人就是曾经拍摄了《寻枪》、《可可西里》等先后在国际上荣获40多项电影大奖的著名青年导演陆川。而他的父亲则是著名反腐作家陆天明,他的作品《大雪无痕》、《省委书记》、《苍天在上》等,在社会上影响深远。

陆川1972年生于新疆奎屯市,他的父亲陆天明1943年出生,是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陆川不仅有一个作家父亲,还有一个作家姑姑,那就是同样出名的陆星儿。

从小到大,陆川很怕父亲。

陆川自小很喜欢看电影,一直梦想着长大后拍电影。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当时考电影学院要文艺团体推荐。他想,要是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当编剧的父亲愿意推荐自己的话,自己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准有戏。

谁知,陆天明无情地拒绝了陆川的请求:“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人就能当导演?你现在没有一点社会阅历,就算你考上了导演系,又能怎么样?再说了,你能考上吗?”

陆川更没想到,其后父亲自作主张地在他的志愿表上填了军校,并说,年轻人就是要多吃苦才好。陆川做梦都想当导演,根本不想参军,父亲这样独断专行,陆川真是恨死了!为此,他跟父亲大吵一架。

1995年,陆川从国际关系学院外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工委当翻译。一天,他骑车从北京电影学院门口经过,在海报栏里发现一张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便瞒着父亲悄悄地去报了名。

考试前不久,陆川还是将自己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情况跟父亲说了。陆天明问:“你觉得自己能考上吗?”陆川摇摇头。陆天明不客气地说:“那就明年考吧!”

陆川听了心里很生气:关键时刻,您就不能给儿子鼓鼓气?别的考生家长总是千方百计托人情、走后门,可他父亲倒好,当老朋友、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郑洞天主动打电话“找上门来”问:“你儿子报考电影学院,怎么也不给我打个电话?”陆天明还给人家吃“闭门羹”,说:“我儿子如果不行,你能照顾吗?我儿子如果行,还用你照顾吗?”为了让陆川死了这条心,陆天明又对儿子说:“你想去读电影学院,就是想证明你自己。可是真要证明自己,怎能靠关系?”

因为父亲冷酷,拒不援手,陆川在复习时更用功了,他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证明给父亲看。幸运的是,他最终以第一名的总分成为当年被导演系录取的三名研究生之一。

令陆川诧异的是,考上电影学院后,他却发现父亲很高兴。他有些不明白了:父亲不是不支持自己考电影学院吗?

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段日子,陆川很忧郁,也很难:两年多时间,他把一个名叫《寻抢》的剧本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遍,然后骑着车四处自荐。眼见陆川一天比一天瘦,陆天明却没有鼓励他,更没有帮助他。

陆川将本子给了不少导演和制片人,都如泥牛入海。后来,他想到了姜文,于是冒昧地将剧本给了姜文一份。没想到,姜文看了本子很兴奋,愿意出演他的电影。更没想到,陆川自己因《寻枪》而浮出水面,且该片先后荣获台湾2001年度优良剧本大奖、2002年度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2002年度最受欢迎的电影等多项荣誉。

陆天明看过《寻枪》,对电影本身未作评论,却对陆川说,好电影应如一道佳肴,有着可口的美味汤汁,诱人的斑斓色彩、丰厚得令人吃惊的细节,以一种催眠的方式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的认知,陶冶观众的精神。

虽然父亲的话句句在理,陆川却对父亲颇生怨尤,他觉得自己为《寻枪》剧本苦苦奔波的那两年,如果父亲能帮他说句话,就不会走这么多弯路了。

从小时候起,陆川就特别渴望得到父亲的肯定。但陆天明对儿子陆川最大的一次表扬还是在陆川请父亲看了他编导的第二部电影《可可西里》之后。

2004年10月《可可西里》,公映时,陆川特地买票请父母亲和弟弟看。母亲偷偷地对陆川说:“你跟我们一起看吧!”话音刚落,母亲又说:“要不,你还是不去吧,万一电影拍得令你父亲失望……”母亲的话让本来很怕父亲失望的陆川更加惴惴不安了,于是,他便在街上心神不定地闲逛。他真担心父亲对自己的电影不满意而中途离开呀!

陆川就这样熬到了电影结束。看到面无表情的父亲走出电影院时,他心里更忐忑了。母亲倒表现得很激动,竟然还走过来跟他拥抱。

那天中午,陆川请父母吃海鲜,潜意识里想对父母,特别是对父亲贿赂一下。去饭店的路上,母亲一直很亲热地用手钩着他,说剧中天葬、活埋、枪杀等场面令人震撼落泪;父亲却背着手走路一直不说话。陆川心情并不轻松。

走进海鲜酒楼坐下来后,见父亲依然一言不发,陆川再也憋不住了,便问父亲:“爸,您在想什么呢?在构思您的小说吗?”陆天明听了,答道:“行!”父亲答非所问的话让陆川悬着的心陡然落下了一半。果然,父亲继续说:“有这部片子,你就站住了!”父亲的话让陆川心里彻底踏实了。要得到父亲这个评价多不容易呀!他的眼泪一下子滚了出来!拍《可可西里》时,由于高原反应,他鼻血长流;饰演刘栋的演员被流沙活埋,差点儿失去生命;拍摄影片开头的藏羚羊镜头剧组花了四个月守候……一幕幕往事在他的泪水里重现,他觉得拍这部电影九死一生的经历都因这一刻而显得那么值得!他吃这么多苦头却咬牙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想向观众证明自己、向爸爸证明自己!

博客被围攻,

上阵父子兵

陆天明对儿子的爱,是不愿意表白的爱,他更愿意用行动来表达。陆川并不知道,当《可可西里》的票房直逼千万之时,父亲借与陆川所在的华谊影视公司老板王中军

一起看该片的机会,帮儿子说话:“如果陆川所拍的电影票房收入比预计还要好的话,那王老板可以考虑多给陆川投资呀!”王中军哈哈大笑。后来,陆川从王中军口中得知这事,一下子愣了,心里顿觉波涛汹涌。

然而,就在《可可西里》在全国电影院线同步放映,且赢得一片喝彩时,一个名叫刘宇军的人说,《可可西里》里有不少情节、构思、创意、场景等内容,都与他曾经拍的《我和藏羚羊》相似……报纸和网络铺天盖地炒作此事。

2006年3月26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了刘宇军诉陆川《可可西里》抄袭一案。

陆天明决不相信儿子抄袭,但心里也替儿子着急。他打电话对陆川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年轻人木秀于林时,通常会质疑,或者设置障碍,但公道自在人心,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他说:“你处理此事的最好办法就是闭嘴,并集中精力创作新电影。只要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那些羁绊和困扰便会成为历史的笑话。”

呵,很少表扬儿子的父亲,此时赞美、鼓励的话说了一大堆,陆川听得开怀大笑。此后,他静下心来筹备他的新电影《南京!南京!》。

陆家的3月似乎注定多灾多难。陆天明的博客突然引发一场大争论。

3月中旬的某一天,上海一位记者请陆天明谈谈对韩寒与白桦关于80后所写的文章是否属于文学之争的看法,陆天明爽快地发表了自己对此事件的观点:“1、白桦有说话的权利;2、韩寒应该倾听别人的批评;3、韩寒不应该骂人。”

陆天明把这篇访谈也贴到自己的博客上。令人吃惊的是,此后两天,大约五六百人在他的博客里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与谩骂:有人骂他“你这个老不死的”,有人连写几十遍“我×你妈”……围攻中,任何一点试图理性讨论的言论,都被高出几十倍的反对声浪所淹没。

看到这些留言,陆天明一下子傻了:活这么大年纪,他还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多且如此猛烈的无理谩骂。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他不禁老泪纵横,茶饭不香,惶惶不可终日。

看到父亲被一帮“韩粉”骂得如此痛苦,陆川再也坐不住了,2006年3月18日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支持父亲的文章《关于那场争论》:

我厌恶暴力,厌恶围殴,尤其是对一个已经年逾六十的老人,我的父亲。

我只能无条件地去保护我的家人,我的父亲。他给了我生命,我要维护他的尊严。我的父亲,他用一生为这个国家作出了贡献。对于这样的老人,我很想问一句那些满嘴喷粪的人,你们没有父母吗?

“韩陆之战”平息之后,陆川对父子之间的感情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似乎蓦然明白了那句老话“上阵父子兵”!

此后,陆川成了很孝顺的人,无论多忙,都会尽量抽时间回家,抽时间陪父母聊天,甚至陪父母一起看一些“肥皂剧”、看晚会。他体会到,跟父母在一起享受天伦,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拍摄《南京!南京!》

父亲最知儿子的苦

姑姑陆星儿去世时,陆川飞回上海。他一进屋,父亲便紧紧抓住他的手:“川川,我没有看到她最后一眼哪……”父亲像个孩子似的抱着陆川失声痛哭……第二天,在姑姑出殡时,父亲哭得死去活来,几个人才能把他搀扶起来。父亲胸膛中迸发出的绝望嘶吼,让陆川泪如雨下。那个瞬间他真的怕爸爸出事,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爸爸,我以前那么不懂事,那么不理解你,真对不起!相信我,以后会做个孝顺儿子的!”

陆川慢慢地发现,父亲原来是那么在乎儿子的一举一动,在乎儿子的快乐与忧愁。

拍摄《南京!南京!》时,他三度得了急性阑尾炎。每次阑尾炎发作,父亲都会在第一时间焦急地打来电话询问,或者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看他。父亲对他的生活了如指掌,就像安排了间谍在他身边似的。父亲这一次又一次的“焦急”,让陆川鼻子酸酸的:这个外表冷漠、日渐苍老的父亲,原来是那么慈祥,那么爱他!

就在电影即将杀青时,剧组出事了:2008年6周10日,剧组在拍摄一场日军轰炸光华大门的戏时,对搭建的“南京城”景区的城门有些毁坏。承建景区的施工方以剧组毁坏了他们的金属脚手架为由,向剧组索赔8万元。在剧组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对方动了粗,陆川等五个人被几十个手持棍棒砖头的人包围住,困了整整六天,最后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才突出重围。

陆川在第一时间将自己平安归来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声音哽咽了,这让陆川的眼泪也落了下来。陆川有所不知,就在他被围困的日子里,父亲坐卧不安,想尽一切办法与警界的朋友联系,请他们帮忙“解救”儿子。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3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 张艺谋 电影美术 色彩 音乐

一、黑白色彩反映现实部分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爱情是粉红色的……,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视觉描述,色彩这个绘画当中的词语常被人们用以活灵活现的抒感。《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将色彩运用到电影结构层面上,向人们再现那个年代“我”的父亲母亲至纯至美的爱情。在人们的印象中,黑白色常用于电影的回忆部分,彩色代表的是现实。《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将这一惯性思想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将影片中的现实部分以黑白色彩为基调,而用彩色空间诠释美轮美奂的爱情,从而也成就了该片独有的色彩艺术。

张艺谋运用黑白色彩展现电影的现实部分,原因在于父亲的死亡将现实定为哀伤的情感基调,而此情节中的黑白色彩的运用也跟后面美好的回忆部分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观众在观看本片时,会不自觉的在两部分色彩基调变化中产生情感共鸣。影片的现实部分描述的是父亲的葬礼前后,在整个葬礼前后及葬礼过程中弥漫的是哀伤的乐调和对死者无限的思念之情,加之将冬天这个季节作为了影片现实部分的时间背景,惨淡的皑皑白雪,烘托了一个亲人离去的冰冷气氛,黑、白、灰画面中一群为父亲送行的人沉重而哀伤,母亲的爱单一而固执,这样的画面在皑皑白雪中间尤显凄凉,送行的人群就像一条分割天与地的褐色线条,同样这条线也把父亲和母亲永远的分开了。因此,在这样的环节中运用黑白色彩再恰当不过,将影片表现的色彩层次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彩色反映回忆部分

画面由黑白跳入彩色,是从“我”坐在桌子前回忆父母亲的恋爱情节开始的,整个彩色部分都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诠释。父母亲相遇在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之时,伴随着父母亲的相遇,一抹又一抹的红色开始出现,将二人的爱情描绘的浓烈而绚丽。母亲的一切都是红的:红棉袄、红围巾、红发卡、红色剪纸、母亲为父亲学校梁上织的红……,从为爱而穿起红棉袄的母亲痴痴寻踪父亲到母亲深情紧握父亲给她的定亲红发卡,爱就这样被大红的色彩演绎的淋漓尽致、展露无遗。

母亲的腼腆、羞涩和藏不住的热情也被她那身热烈的衣着显露无遗,也正是这身红让父亲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到了她。村里人迎接完父亲后,母亲开心地往家里跑的场面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是秋天金灿灿的画面,母亲在一片橙黄色的草地中奔跑,暖暖的橙黄衬托着穿着红棉袄的母亲满足和羞涩的笑容,整个暖色调的画面处理让人完完全全的感受到了母亲炽热的爱。影片中多个场景都是母亲一个人出现,如在禾黄的草地里、橙子色的树林中、白皑皑的风雪中,都能看到母亲身着红棉袄的身影,红色在片中还流动起来,母亲的每次奔跑都是流动着的红色,更增添了这奔跑时的动感。这身红在画面中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宛如一幅唯美的画面。红色也是母亲在父亲眼中的形象:每当看见那红,就想起母亲当年穿棉袄对他笑的样子。红色是该片的灵魂,表现着影片的所有,装点着影片的所有。

如果说影片中红色强调热烈中的哀伤,那黄色表达的就是温馨中的忧郁。这正是不同色彩的运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暗示和主观情愫。除红色之外,我们看到大量的黄色在影片中屡屡出现,黄色作为暖色调大面积的渲染着影片美好回忆的气氛,为能够更好地感受情节提供了一种基调,黄叶泛泛的树林,被间隙透过的阳光照得灿若仙境,母亲穿梭其中,追赶着自己的幸福。浑黄的道路上,情愫破土萌生,载着母亲雀跃的离开,陪伴父亲深情地目送。

三、唯美的画面艺术

影片中,导演多处运用美术中的构图原理,将母亲定格在一幅又一副的画面中,这种巧妙运用强化了影片的美感。回忆开始,镜头运用全景、中景、近景由远及近的拍摄穿着红色新棉袄的母亲在路口等待父亲到来的情景,展现了母亲对父亲一见钟情的少女情愫,也正是镜头这样远近的切换,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空间。此时剧情慢慢走向高潮,母亲期待看到父亲的神情和看到父亲后母亲一见钟情的爱慕之情,正是一幅幅母亲构成的画面,让观众能够通过这样的构图艺术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母亲对父亲的爱让她舍近求远,到离父亲近的前井打水,这样就能听到父亲的读书声。这时的母亲被金黄色的背景和弯弯曲曲的道路很好的框在画面中,衬托出母亲那纯净甜美的笑容,一副纯美的画卷形成了。在该场景中,导演运用一幅幅唯美的固定画面,反映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爱恋,而不是运用摇的镜头手法;母亲和村里妇女去为上工的男人送饭时,将装满饭的青花瓷的碗放在了最前面也是父亲最有可能拿到的位置,为的就是让父亲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导演特地将青花瓷碗从远景、中景、近景进行了特写拍摄,让观众能够通过这种影视视觉效果体会到母亲对父亲的真诚而又质朴的爱恋和等待;母亲在父亲经过的路上等待着父亲的出现,此时的画面定格在金黄色的温馨格调中,母亲跟随着父亲奔跑,一幕幕金黄色的镜头画面将母亲的唯美情感刻画的惟妙惟肖,这就是人物与景结合的艺术效果;导演安排了一组组母亲为父亲做派饭的近景特写画面,而未安插任何语言,只是一组组的画面就将母亲劈柴烧水的形象表现得形象生动,完美的反映了母亲内心蠢蠢欲动的强烈情感;母亲在门口等待父亲来吃饭时,金灿灿的南瓜围合的门框中,阳光洒在母亲羞涩的脸庞上,俨然一副唯美的油画作品,正如片中所说:父亲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在门口等他的那一幕,就像画一样。故事在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的同时,也带领着观众理解和掌握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这就是电影美术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我的父亲母亲》传达给人们的对于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值得人们为之激荡,加之影片中对色彩的恰当渲染、画面与音乐的完美配合,形成了唯美的影视美术效果,带给人们无限的精神和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4

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

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

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自高自大的毛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三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十多项大奖。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

2009年4月16日,我呕心沥血四年拍摄出的史诗电影《南京!南京!》在央视电影频道举行首映式。记者现场连线远在上海养病的父亲。四年来,父亲知道我数次阑尾炎发作,昏倒在片场;知道我冒着零下30℃左右的严寒,一拍摄就是十多个小时……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四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我有太多的话想对父亲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向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与父亲合作一部戏。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孩子,咱们来个约定:爸爸给你写剧本,你要答应爸爸一个条件,把个人问题尽快解决好。”我们父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的心头奔涌着激动和幸福……

(选自《读者》)

触点感发:

1.文中“我”读懂父亲是一个长期的心路历程,大概经历了哪些情感阶段?

2.文中作者说“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这样的修辞有什么妙处?

3.怎样理解“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中作者的心理?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5

关键词:青春电影 ;电影配乐

青春是一件乐在其中却不知情,离开后回想起来又无比留恋的时光。在很多人的青春记忆中,暗恋仿佛都是挥之不去的片段。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你最灿烂的年纪,吸引了你所有的目光。中国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和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都是在肆意挥洒的青春中,女主角先注意到对于她来说如此耀眼的男主角,刻意的走过他身边,只为了能多看他一眼。两部电影中暗恋的结局都是“那个人恰巧也在喜欢你”。因为一部是讲述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纯美初恋,一部是讲述比它晚半个世纪的发生的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两部电影更多的是不同。

如果说画面直接作用于人的眼睛,那音乐就直接作用于人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圣地――心灵。所以,一部电影的音乐对电影情感的传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在观众的心里留下了一串难忘的音符。每一次人物情感的变化或加强,都离不开音乐的陪伴。当观众再一次听到电影中的音乐,电影中曾经出现的画面又会出现在观众的脑海里,让人们沉浸在电影的情愫中。

虽然都是讲述在青春的年华有关暗恋的小事,两部电影所运用的音乐手段却截然不同。音乐对于影片情节的推动、气氛的渲染、人物情感的烘托作用不容小觑,所以风格不同的音乐给两部影片带来了不同的风格。

一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配乐分析

《我的父亲母亲》拍摄于1999年,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爱情。著名音乐人三宝制作了这部电影的配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整部电影主要运用了画外音乐的手法。电影开始讲述儿子得知父亲去世后回老家的部分用的是黑白的颜色,没有运用什么音乐。在由现实转向由儿子讲述父母初恋故事的时候,运用音乐蒙太奇手法,开始了第一段画外音乐《马车》,将画面有黑白变为彩色,同时画面切换到一辆马车――那是父亲从城里到母亲所在的村里教书乘坐的马车。由章子怡扮演的年轻美丽的母亲也在人群里第一次看到了父亲,并且一见钟情的爱上了他。《马车》这段音乐用排箫比较阴郁的声音将画面由现在拉到过去,同时也烘托出了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时的欣喜与腼腆。整段音乐比较平静,与父亲母亲纯真的初恋想符合,同时也是两人爱情的前奏。

在母亲在偷看父亲有没有选择自己做的饭时,由竹笛演奏的变奏曲《送饭》响起,配合母亲转头关切的眼神,表现出母亲对父亲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饺子的期待,同时也表现出母亲纯真和无私的爱。紧接着在父亲为村里的孩子上第一堂课,母亲跑去听的时候,同样的旋律换成了排箫、钢琴、小提琴演奏。在排箫和小提琴比较平静和隐喻的声音里加入钢琴叮咚的声音,就好像父亲的读书声拨动了母亲情窦初开的心弦。多么纯真的感情,多么动人的坚持。这在平静的画外音乐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平淡却更加的动人。

母亲天天在父亲必经的路上等父亲,希望与他相识。第一次在这条路上见到父亲时运用了和父亲第一次到村里来时《马车》同样的旋律,但乐器换成了以钢琴为主,节奏也变得比较明快,表现了母亲等到父亲既高兴却又不敢上前的矛盾心情。之后每天母亲都在那里等父亲,可是每次都不敢上前去,不过这几次,没有画外音乐,只是突出了母亲动作的声音。导演故意在这里不用画外音乐,主要是想通过母亲细微动作,表现母亲想见父亲却又不敢见,想上前却又不敢向前的矛盾心理。当母亲终于鼓起勇气走向父亲,并且和父亲眼神交汇的时候,音乐再次响起,悠扬的笛声穿破长空,空灵而美好。舒缓但不平静的音乐配合父亲母亲充满害羞和爱意的眼神,预示着两人爱情的开始。

父亲第一次到母亲家吃饭,母亲倚着门边痴痴地望着父亲,音乐响起,前半段是钢琴,后半段是排箫,都只有一种乐器,就好像父亲母亲纯洁的像水的爱情,没有任何的杂质。后来父亲被打为,母亲在雪地里等父亲时音乐又响起,平静的音乐和母亲焦急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母亲在纯洁的爱的驱动下的焦急心理。在父亲回来时,同样的音乐用唢呐演奏,表现了母亲再次见到父亲是的欣喜。紧接着又由竹笛演奏,伴着儿子的旁白,画面由彩色变为黑白,回到现在。

影片的最后,儿子在父亲曾经教过的教室教学生们念书,年迈的父亲循着声音跑向教室,就像当年母亲第一次听到父亲念书时的情景一样。音乐最后一次响起,年亲的母亲在学校栅栏外往里忘父亲的画面也隐约出现。光影在这一刻交汇,母亲听了一辈子,望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这样简单干净的情节,就像一段柔美的旋律,真实细微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细节都说不上有意义,每一个细节却都那么纯粹美好。爱情正是是傻傻的,是固执的,是莫名其妙的。整部影片用两个风格一致的旋律,采用不同的乐器,配合不同的场景烘托出母亲与父亲之间的纯真爱情。

二 、《初恋这件小事》电影配乐分析

影片一开始的音乐就奠定了整部电影的音乐风格:青春、欢快。女主角小水与好友们嬉笑打闹,是少女们简单的快乐。第一次和男主角阿亮的正面接触,是阿亮的从树上跳下来给小水送芒果。配乐先是音调一阵上扬的感觉,结果发现阿亮给遇到的人都送芒果,音调突然下滑,表现此时小水的失望。影片中类似这样的配乐还有很多,往往有些喜剧色彩的片段,前一秒钟的情节是在幻想,下一秒幻想被打破,将观众从浪漫的意境中抽离出来;前一秒或欢快、或浪漫的音乐在下一秒突然戛然而止。这样的音乐造成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轻松、喜剧的效果。

在女主角小水从原来的丑小鸭变得漂亮之后,与好友们的疏远,与阿亮近在咫尺却彼此都未表达的爱意,让音乐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失落、沉静。

毕业时,小水鼓足勇气像阿亮表白,却意外发现阿亮已经与小彬学姐在一起,那一刻的无奈凝结在音乐中,乐曲的节奏缓慢下来,仿佛用音符奏出小水的悲伤与失望。随后插入主题曲《会有那么一天》,“我的心依然在那里等待,等你翻阅。希望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明白”。随着剧情的发展配合着这首歌,很容易让观众与小水一起落泪。时间切转到9年以后,两个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相遇;终于知道这么多年还是在等着对方,依然有小水眼泪,依然是同一首《会有那么一天》;然而在这样“大团圆”的结局中听到这首歌却变得甜蜜了,原来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情节中会带来不同的心灵感受。

三 、两部电影的音乐音响比较总结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6

影视片中,有不少歌颂母爱伟大的影片,这一主题已难逃俗套,标新立异的电影导演们将目光转向父子关系,出了不少有关以父子关系为表达主题的电影,看得出在这一主题下的五味杂陈。从早期的《大鱼》,到近期的《海洋天堂》、《父子》,抛去高大全的刻板父亲形象,每一个真实渺小的父亲形象,或多或少的折射了父亲这一宏大主题。当然,每个人的父亲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值观与父亲

天下所有的好父亲都是一样的,面对子女们,父亲都义无反顾地付出自己的全部来照料他们的生活和心灵。如同许许多多反应同类题材的电影一般,父亲们在电影中的表现也都是那唯一的好榜样――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子女付出,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物质上的)。

要说将6月的“童话”与“父亲”主题综合起来,2003年的《大鱼》倒是一部绝佳的主题电影。蒂姆・伯顿算的上是在电影中专讲童话故事的能手,从《剪刀手爱德华》到《理发师陶德》,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到《爱丽丝梦游仙境》,蒂姆的童话片一直有点那么毁誉参半的感觉。有些观者实在受不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有甚者云云那些稀奇古怪不合逻辑的叙述手段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兴趣来。但《大鱼》确实是极具好评的一部“父亲”题材的童话电影。而个人以为,这部片子恰恰是蒂姆所有电影中,最不算“童话”的一部现实影片。

在谈《大鱼》之前,先来看看《当幸福来敲门》是如何定义一个完美的父亲:在逆境中,奋斗加拼命;为着那无薪水的股票投资公司的实习工作,同时还在拼力推销,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下带着年幼儿子在地铁和教会收容所之间苦苦周转,最终的努力获得成功。

对于《当幸福来敲门》里父亲伟岸的形象,《大鱼》则是更深层次地反映现实中一位普通甚至是有点“虚夸”的父亲,与他已成年的儿子之间的纠葛。比起美国梦实现者的超人父亲,后者实在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甚至在儿子眼中,父亲一次次所叙述的那些光怪陆离的“丰功伟绩”――很巧合,同前一部电影的父亲一样,他也曾是一位推销员――实在只是虚荣的口舌产物。从不同的价值观来衡量父亲,后者显然是本能的不受欢迎,哪怕是自己的子女也不会待见――夸口的人,有谁会喜欢?尤其是在一切以实际的经济利益为衡量标准的大前提下,这样的父亲,必定在电影和现实的双重处境中,默然落寂。

成长的烦恼

谈及父亲,每个人在成长的经历中必然经历这样的阶段:当儿童在幼小之时,父亲是世界的全部。他无所不能,仿佛一切的困难和险阻都能轻松越过。他用强有力的臂膀为孩子支撑起一片永不倒塌的天空,端看风景流年。在儿童眼中,父亲就是君王、是统帅,足以征服和主宰世界――特别是他所见的那个小世界。

然而时光流逝,孩子们终归有一天会长大。当新的视角更替时,他们发现:父亲也不是完人,他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儿时眼中的光环隐退,现实中的父亲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缺陷令迅速成长起来的子女们几乎无法忍受――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新的生命,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完全有理由以自身的力量去征服新的世界。父亲们的经验和言谈此刻已经上升为唠叨并成为了自己征服世界的最大的绊脚石,显得那么生疏,过时,令人生厌。

在《爸,你好吗?》中,父子征战一直被各种细节体现着。同样都是不善言辞的男性,面对真实情感的本能做法是掩饰加忽略。现实如电影一般抑或更甚,子女们总是碍于那骄傲的自尊,隐藏下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哪怕最后在站台上分别,一个长久的凝视终于暴露了内心中无尽的牵挂、在关闭的铁门背后的孤独,故作安慰的镇定和子女的殷切叮嘱、在动物园的幻象散去,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他们互相安慰的落寂身影。在那些林林总总的故作强势的外表掩饰下,最想道出的那句话反而被视为愧于出口的一种弱势,成长中的子女,自动学会了隐藏。

当然,西方的爹和东方的爹的处理方式还是不太一致。关于一个好父亲的典范,2006年的《当幸福来敲门》一直备受大众推崇;而2002年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热捧的时候,记得当年一众人马窝在寝室里围着电脑看碟,被感动得一泡鼻涕一掬泪的,都是源于那唯一一个价值:无条件付出的爱,最终换得了某种为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被唤作是“成就”的那种东西。对于务实的中国人和一切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美国人来说,衡量标准其实相当一致,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本质还是异床,同梦。只是在电影中,中国的家长显得更扒心扒肝――电影终归源于现实生活。除了这种变相成功学,2009年的《爸,你好吗?》走的是温情路线,张作骥以极具台湾特色的手法,叙述了10个平平淡淡的台湾父亲,众生中的小人物;他们或贫穷,或富有,都有着各自大大小小的生活难处或与家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影片结尾处,那段街头访谈直接触动观者内心最脆弱的部分,很多人都在镜头前不能自持,泣不成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大鱼》中的儿子对夸夸其谈的父亲唯恐避之不及,成长中的子女们在面对父亲的教导和循循善诱时也本能地表示了反感。然而矛盾双方最终要达成统一的唯一途径则是互置――沟通的前提建立在共同的感受上。

张作骥拍《爸,你好吗?》,是向自己已故父亲的献礼,一部父子关系沟通与和解的无言的深情述说。形形的普通人去除掩饰和伪装的外表,只因每一个人终究是要成长,都对父亲有着类似的情感――曾经万般崇敬,间或忽略轻视,而最终都无法逃离这样一个阶段:共同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人生某个特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这些沟壑,坦途。沟通与和解是最后的归宿,缘于无法替代的血脉。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7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一、《大鱼》——最传奇爸爸

导演:蒂姆-波《大鱼》顿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 阿尔伯特-芬尼

威尔讨厌自己的父亲,因为他在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时候,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当威尔开始试图了解父亲的生活时,父亲已经病入膏肓。

《剪刀手爱德华》的导演拍出的父子之情也不会太普通。影片中儿子不断拼凑父亲的传奇故事,也处处有魔幻气息。其实父亲只是一个用童话视觉去看待生活的人,他给儿子讲述的所有传奇都以喜剧收场,因为他要传递给儿子一种生活态度:只要你乐观,你就会快乐。

儿子最终理解了父亲,并用父亲的思维方式完成了他传奇的葬礼。而儿子,则会继续延续父亲的童话人生。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二、《海洋天堂》——最负责爸爸

导演: 薛晓路

主演: 李连杰 文章 桂纶镁 高圆《海洋天堂》圆

王心诚与儿子大福相依为命。大福从小患有孤独症,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自杀离世。王心诚被确诊患晚期癌症,如何安置大福成了王心诚的心头大事。大福在海洋馆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表演杂技的玲玲。王心诚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三、《飓风营救》——最酷爸爸

Bryan(连姆·尼森饰)是一名退休的特工,常年的特工生

《飓风营救》活使其与妻子女儿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一次,女儿Kim(玛姬·格蕾斯饰)想征得Bryan同意去巴黎游玩,身为父亲的Bryan并不放心17岁的女儿独自出行,在一番争吵后,固执的Bryan终于答应女儿。然而在巴黎,Kim却遭到了黑帮卖淫团伙的拐卖。为拯救女儿,这名老特工重新出山。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四、《美丽人生》——最用心良苦爸爸

导演:罗伯特-贝尼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这是一部让人大喜大悲的影片,片中的圭多是用热情成就爱情的丈夫,是用生命保卫儿子的父亲。

犹太青年圭多对美丽的女教师一见钟情,在卓别林式的喜剧进程中他们走进快乐的婚姻,有了宝贝儿子。然而二战爆发,圭多一家被抓进纳粹集中营。为了让儿子不受伤害,圭多告诉儿子他们在进行一场游戏,还想尽办法向被隔离关押的妻子报平安,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圭多依然摆出小丑的样子,让躲在暗处的儿子相信游戏依然在进行中……

这部当年征服戛纳、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留下了一个让人看着笑看着哭的父亲形象,在巨大的灾难之中,这份父爱要有多厚重,才能为孩子抵挡深渊般的罪恶-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五、《我是山姆》——最傻爸爸

导演:杰茜-尼尔

主演:西恩-潘 达科塔-范宁

“为什么你和其他人的爸爸不一样”,山姆的小女儿这样问他时,这个已过而立之年智商却只有七岁的父亲只能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智商低下,山姆就要被剥夺抚养女儿的权利,他找到了著名的女律师帮他打官司、争取女儿的抚养权……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包含着很多很多的爱。“弱智”的山姆提醒女律师,她给孩子的爱“只是字眼上的爱”,而他是全心全意地在爱女儿。这也是在提示你我大家。

真情,在一个没有社会思想的弱智父亲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看山姆的父爱,你会知道什么是纯粹的亲情。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六、《当幸福来敲门》——最励志爸爸

导演:加布里尔-穆奇

主演:威尔-史密斯 贾登-史密斯

当一个父亲只能带着儿子睡公厕,连杂货店的零食都买不起给儿子的时候,他是怎样的窘迫-

成功的史密斯演绎了一个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的落魄道路,这一路伴随他的是5岁的儿子。《当幸福来敲门》是一个标准的美国励志片,片中史密斯在贫苦的生活中疲于奔命,但他始终在奋斗,而奋斗的动力源在于他的儿子。为了让自己和儿子生活得更好,当下的苦难再多也能耐得住。

患难见真情,不仅是夫妻朋友之间,父子之间的情谊在磨难中也会有耀目的光芒。相依为命,是贫苦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珍宝,它也可以是让你成功的动力。

关于写父亲故事的电影七、《父子》——最无奈爸爸

导演:谭家明

主演:郭富城 杨采妮 林

同样是在贫苦中挣扎,但郭富城饰演的父亲却不像史密斯那般勤奋幸运。他只能看着妻子远去,带着儿子在小旅馆里躲避高利贷追杀,甚至为了生存唆使儿子去偷窃,又在儿子失手被痛打的时候悄然离去……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8

[关键词] 时空关系 主观视点 叙事表意符号 散文化

导演张艺谋在20世纪末运用娴熟的影视语言创作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导演张艺谋经历创作《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影片之后,强烈的人文意识,追求民族文化的美学品格,这种对宏大叙事的掌握,使得张艺谋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形成清新隽永的叙事风格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影像元素在叙事和写意之间得以彰显,形成了平凡朴厚、诗意浓郁的散文化叙事风格。

从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时空关系、主观视点、叙事表意符号等方面可以看到张艺谋在电影创作中的造诣,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能够看到导演的蒙太奇思维。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营造一种含蓄诗意之美,这种意境架构在主流叙事基础之上。这种心灵深处的感动会触及到每一位观众——淡雅与温情,诗意与朴厚。

一、影片叙事时空关系构建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著作中提到两个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1]如何改变与组织故事的时间成为导演叙事的技巧之一。《我的父亲母亲》中对时间结构安排和再现形式的表现,实现了物理性时间和人物心理时间的深层把握。

影片开始运用黑白影调讲述了父亲去世的现状,随即运用唯美淡雅的色彩语言讲述回忆的段落。影片后期又回到黑白灰色的现实:父亲抬回家的路上,最终影片定格在母亲奔跑的镜头。影片并没有按照传统时间叙事策略。而是采用: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的叙事策略。

回忆性的段落更多为叙事表意服务。这些回忆性的段落里导演常用光影和色彩进行构建。母亲在织“红”的段落里,导演运用金黄色的光线从窗户边投射人物身上。随后镜头对准人物手部进行拍摄红红的布段。这种光影与色彩的运用,让观众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人物此时的面部形象。随后导演运用 “红”线作为前景,金黄色的影调作为逆光处理。朦胧而温暖的暖色为影片故事编织提供写意空间。“那些年,那些温暖。”这为张艺谋回忆段落运用暖色调的处理找到了人物主观心理的写照,现实的凄凉已成为现实,那些年的温情与唯美就显得更加美好。这种冷暖色构架现实和回忆的时间中,这是为影片叙事服务,更是为人物抒情表意服务。

“电影的基本单元——画面,就是一种完美的空间能指,以至于电影与很多其他叙事载体相反,始终同时表现引发叙事的行动和与其相配合的背景” [2]空间环境的设置为影片的整体基调提供外在依据。《我的父亲母亲》中金黄淡雅的田野,弯曲延伸的道路,质朴静谧的小院,宛如一幅幅宁静致远的中国画。一方面这样空间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进一步讲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外在依据。母亲第一次与父亲正面眼神交流,导演把场景安排在金黄淡雅的田野。远景拍摄到母亲回去拿篮子,羞涩的母亲成为田野的一部分,田野又成为母亲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人、景、情在整部片子中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叙事空间。

二、影片叙事主观视点表意

“讲述一个故事,意味着架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文本。而要构建一个文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讲述故事?”[3]根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讲述的视点决定了电影的叙事形态。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用冷静的视角讲述故事,这是将主体意识隐藏起的一种叙事形态。影片中采用“我”的口吻进行讲述故事,颠覆了鲍十中篇小说《纪念》中的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张艺谋用画外音呈现第一人称的叙事形态,“这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每一次画面与声音的归属与统一让观众对影像画面产生了认同感,潜意识里跟随人物的视角进行情感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主观视角演化成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完成每一次情感共鸣。“我”来讲故事,同时也能看出:导演在讲故事。由客观视角变为主观视角,一方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另一方面表现了我对父亲母亲的敬爱与尊重。 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在导演的镜头下得以挚爱真情的表现,导演的人文关怀情结得以彰显。

三、影片叙事表意符号生成

《我的父亲母亲》中娴熟的造型手法,实现了视觉语言与叙事策略的完美结合。张艺谋运用视听元素讲好故事,同时又唤起观众心中的真善美情怀。

第一,从叙事手法看,影片情感线索高于情节线索。从外部活动看,影片表现了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爱情故事。不论是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还是影片最后母亲“送”父亲回家的道路。整部影片用一个个现实片段化的故事完成影片的叙事过程。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看,这种片段化的过程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三次送公饭”、“送学生路上的等待”、“蘑菇馅蒸饺”、“红发卡”、“青花瓷碗”,那朗朗的读声音被赋予一种信仰贯穿影片,同时也承载着文化母题。

第二,从镜头造型语言上看,《我的父亲母亲》中多处运用长镜头造型语言。“我”回家后第一次见到母亲,导演运用28S的长镜头拍摄悲伤的母亲。影片中也多次运用长镜头拍摄奔跑中的母亲。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一方面真实地展现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形成舒缓的节奏形式。老年母亲听到“我”的读书声走路过程,导演运用长镜头拍摄此过程,长镜头此时传达出淡淡的悲伤基调,淡化了情节,进而是渲染了影片的抒情基调。这种影调和节奏对影片叙事产生影响。

第三,从运动镜头上看,《我的父亲母亲》注重对人物动作表现, 同时将人物的动作发展置立于运动镜头的表现, 影片中大量的跟镜头和推镜头表现母亲的奔跑, 运用特写镜头表现母亲痴情、期盼、失落、凄凉、欣望、幸福等细腻而丰富的面部表情, 人物的动作都在运动中表现, 镜头在运动, 画面在运动, 母亲的心事在流动,影片的节奏亦在变化, 流动创造着清扬淡雅的影像风格,进一步将那段纯真年代的纯情故事渲染得如流水般灵动, 风样飘扬,阳光似的灿烂。

导演张艺谋在舒缓节奏中凝聚真情,《我的父亲母亲》没有追求叙事的冲突性,而是将这种冲突性融入到散文化的笔触中刻画人物形象。点点滴滴的小事件上,表现一种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关注社会、聚焦现实、彰显情感以及刻画人生历程的人文内涵,这种手法融入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过程中,积淀升华影片清新的散文化基调。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9

②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③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上自高自大的毛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④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⑤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⑥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⑦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⑧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⑨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这一平常举动,竞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⑩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⑩2009年4月16日,我呕心沥血4年拍摄出的史诗电影《南京!南京!》在央视电影频道举行首映式。记者现场连线远在上海养病的父亲。4年来,父亲知道我数次阑尾炎发作,昏倒在片场;知道我冒着零下30℃左右的严寒,一拍摄就是10多个小时……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4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我有太多的话想对父亲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向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

⑩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与父亲合作一部戏。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孩子,咱们来个约定:爸爸给你写剧本,你要答应爸爸一个条件,把个人问题尽快解决好。”我们父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的心头奔涌着激动和幸福……

(陆川/文,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从小到大“我”对父亲的态度变化。

对父亲有怨言――( )――( )――( )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

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在显示屏上,我清晰地看到父亲嘴唇哆嗦、老泪纵横,几度哽咽难语:“孩子,4.年来你受的苦,我和你妈都看在眼里。”

父亲的情人电影篇10

[关键词] 文化身份;父权;消解与重构

李安极具文化品位的《推手》和《喜宴》被认为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两部影片中,李安着力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父权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在电影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父亲形象是中国父权文化的代表,也是东方文化的缩影。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子女。李安在电影中以家庭为载体,全方位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强烈冲撞下,中国传统父权文化所受到的极大挑战以及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

生在台湾的李安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在西方现代文化氛围中生活了多年,使他能够对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冲撞这一主题处理得游刃有余。在这两部电影中,父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他更多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权力量,是父权的化身。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基础上的家庭伦理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儿子应该像妇女一样是受制于父权的从属对象,他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也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在中国文化里,父权的力量是隐含的,但也是强大的,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电影《推手》和《喜宴》中的儿子也不仅仅是普通子女,他们是西方(美国)现代文化的代表,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轻快、更自由的家庭伦理观。在两部影片中,演员郎雄演绎父亲(分别是朱父和高父),《推手》中的朱父是饱经沧桑的功夫大师,《喜宴》中的高父是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师长,他们不仅在家庭中而且在自己的领域内具有绝对的权威。之所以选择郎雄,李安说他长着一张中国父亲的脸,在他身上,他找到了父亲这个形象的所有需求。

一、《推手》中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

《推手》是李安正式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影片主要描写了一位来自北京的饱经沧桑的功夫大师(朱父)在美国儿子家中的生存状态。朱父深谙中国传统的太极拳术,初来美国时怡然自得、充满自信,一心想与儿子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在异地异种文化下,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父权文化因受到极大的挑战而陷入了窘境。儿子家在父亲到来之前一直遵循美国的生活和教育方式,而来美的父亲坚守着自己的父权思想,坚持打太极拳、讲汉语、吃中餐、和儿子住一个公寓等。这种与西方文化的格格不入,不仅使他与儿媳无法沟通而且矛盾重重,甚至与一直敬仰自己的儿子也变得有些隔阂了。朱父的生活被限制住了,在家里没有了话语权,与外界也缺乏沟通与交流。在西方现代文化里父权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父亲最终无奈地住进了租来的房子。

在影片开始的6分钟内,没有一句人物台词,身着蓝色中式服装的父亲在练太极拳,老人安详平和,动作舒缓自如、矫健轻盈。镜头随后转向内心焦躁的洋儿媳在电脑屏幕前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二人一静一动、互不理睬又互有压力的模式制造了强烈的隔阂感。洋儿媳的烦躁与中国父亲的气定神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几个场景更是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尖锐性,而在这不断的冲撞中,父亲的权威逐步被弱化。微波炉里的爆炸声引起了洋儿媳的一句“shit”,这是父亲威严受到严峻挑战的开始。餐桌上父亲和洋媳妇分别用两种语言抢着和儿子说话,这是两种势力在争夺,也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家庭伦理观: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认为父权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而西方现代家庭伦理观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是儿子在下棋时对父亲所说的“民主就是没大没小”。这种不同的家庭伦理观使得朱父无法接受儿子和儿媳对孙子宽松平等的教育方式,而儿媳也不能容忍朱父在家庭中的父权地位。在家庭权威地位的丧失使朱父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他遇到了陈太太,两人感同身受、同病相怜。而当他认为儿子是为了摆脱他的拖累而安排他与陈太太接触时,为了保存自己最后的尊严,他选择了离开。朱父的离开使儿媳想到了“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父权再次被弱化了。生在中国的儿子努力寻找父亲并通过打破厨房用具来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他想维护自己父亲的权威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因为孝是儒家父权制度的表现之一。然而受到中西文化熏陶的儿子处于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想重建父亲在家中的权威以尽孝道;另一方面,自己深受父权之苦,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又努力想挣脱这种父权的压制。身在美国的儿子娶了洋媳妇,过着标准的美国式的生活。在异地、在强势的西方语境下儿子想重新建立父亲父权地位的愿望让位于追求一种更自由更民主的家庭伦理模式,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因而得到了消解。朱父在离家后去一家中国餐馆打工(洗盘子),因无法忍耐老板的苛刻而在餐馆里大打出手,沉着冷静的朱父用暴力释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无奈。太极大师的他可以用武力抵制外来的身体攻击,却无法抵御美国强势文化对他造成的伤害。此时朱父的暴力打破和颠覆了他所坚持的父权文化和他的太极式的修身处事的原则。父亲戴着手铐被送入警车时所表现出的镇定以及他在监狱里不吃不喝的凄凉预示着父亲被逼到了绝境:他输了。对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而言,这是空间位移后产生的“水土不服”的困窘。尽管洋儿媳最终懂得了中国家庭的含义并尝试着要接纳父亲,但父亲没有搬去继续跟儿媳住在同一屋檐下,父亲搬到了中国城独居。家庭内部紧张的对立关系得以缓和,父亲选择租房住代表了父亲对这一新的生活方式的无奈地接纳。影片最后对父亲的文化身份做了重新构建:一位中国年迈的父亲既没有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也没有西方老年人心甘情愿选择独居的安逸与潇洒,但他毕竟还是勇敢地开始了他的新生活。通过对父亲旧的文化身份的消解与新的文化身份的重构,李安既表达了他对传统父权的敬畏,也暗示了他对传统父权的叛逆以及对家庭伦理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明了李安在处理中西文化冲突时所采取的中庸之道。

二、《喜宴》中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

在《喜宴》中,高父曾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师长,刚到美国时走路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跑步时跟着顺从的儿子。当高父听见塞门要送见面礼时,他满脸笑容,但当赛门说送给高父血压计是为了未雨绸缪,因为高父心脏不好,血压又高,高父的脸就马上阴沉了下来。为了面子高父为儿子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宴,而婚宴的结束也是高父父权地位不断弱化与消解的开始。高父为了完成高氏家族传宗接代的使命,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因为顾威威怀了伟同的孩子,在大家都不知高父谙熟英语的情况下伟同和他的同性恋爱人赛门在大家吃早餐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用英语),从中他知道了儿子是个同性恋,高父一时无法承受这一事实而使他中风发作。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撞下高父病倒了,这象征中国传统父权文化在接受西方现代家庭伦理体系时所承受的痛苦,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传统父权文化的唯我性和排他性使高父几乎崩溃:传统父权文化象征的他无法接受同性恋的事实,其实质是无法接受同性恋无法传宗接代的事实。在高父看来,婚姻即是传宗接代,而作为同性恋者的高伟同认为爱情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不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如果两人的结合是为了传宗接代,就无幸福可言。而同性爱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只要两人幸福就是最真挚的爱情。深受父权压制之苦的伟同在父亲的病房门口释放了多年来在中西文化压抑下的情感:“我和赛门都很珍惜对方,你看看我们朋友当中所谓的正常夫妻,吵的吵,离的离,有几对能像我跟赛门处得这么好?其实我要不是为了应付让爸抱孙子,还有你给我安排的这些相亲,我会过得很幸福的。”传统父权文化就此在西方语境下完全消解:病愈后,高父的一句“赛门做饭,爸爸洗碗”象征着一个长期坚守传统父权文化的父亲的妥协,这种妥协是痛苦的,更是无奈的。为了儿子的幸福,高父把本打算送给“儿媳”(顾威威)的礼金给了塞门,以非正式形式接受了儿子的恋人,这预示着这个东方的父亲对这个“真正儿媳”(赛门)的接纳和认可。高父和高母在回台湾之前,全家人在欣赏婚礼相册,当看到伟同、塞门和威威三人的合影时,高父把初次见面时对威威说的“谢谢你照顾伟同”还给了塞门,而对威威说“高家会谢谢你”。赛门和威威在高父心中的重新定位象征着高父新的文化身份的形成。在安检入口,父亲将双臂高举过头顶表达了这位父亲的无奈宣告:他所代表的东方父权文化的妥协。这位充满中国传统父权思想的父亲最终不得不选择宽容,用宽容的心接受了儿子这个特殊的家庭。这种宽容是无奈的,它暗示了主宰中国传统文化的父权在某种程度上的瓦解。但李安导演似乎对高父的妥协充满了同情而最终还是让高父有了孙子。作为“儿女们”的伟同、赛门及威威拥抱在一起并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具有东方传统伦理观的威威在亲情的感召下打消了堕胎的想法决定生下孩子,有着西方现代价值观的赛门也同意做孩子的第二个爸爸。是宽容使这个家庭实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这也是导演李安所寻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出路和兴衰趋势:中庸,即相互包容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三、结 语

在《推手》和《喜宴》中,父权在一定时期内经历了弱化与消解:作为家里权威的父亲的控制性逐渐减小。朱父从反对到妥协,高父默许了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李安导演的父亲形象一直在发展变化,但都处于退让和牺牲的地位。《推手》中朱父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候选择了退让,搬出独居以换得儿子家庭的安宁。《喜宴》中高父则是以宽容性的退让成全了儿子的家庭幸福。父权的消解代表着传统文化壁垒的坍塌,当社会不再敬畏权威,父权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这是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社会所遇到的困顿、无奈和尴尬,也是李安对在西方语境中父权现状的思考。在西方文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或许无法实现文化间的完全平等,但至少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自我调节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从而实现新的文化身份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Mathews Gordon.Global Cultural/ Inpidual Identity: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Market[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 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的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 杨子.最美的飞来飞去——内地导演谈李安[J].电影文学,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