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题库十篇

时间:2023-03-21 12:13:25

常识题库

常识题库篇1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构建;维护

1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概述

文章研究中所引用的计算机数据库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信息进行存储的集合体。而具体来说,也就是一种从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实际需求出发而设计的数据二级存储设备;也是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存储和提取相关数据所必须的重要设备。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尤其是管理职能中的应用,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之下,数据库技术也同样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对数据库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据库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传统文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库可根据用户的实际信息存储需求,为其提供多领域的数据优化存储服务。与此同时,数据库在存储的过程中,并不依赖于其他程序,用户能够直接的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包括添加、删除在内的一系列操作。而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日趋成熟,计算机数据库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即在组织结构、功能结构上的明显不同。实际上,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为全球多个领域的信息存储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现实,当前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仍然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给予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必然对数据库正常功能的发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日常工作的受阻。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当前数据库构建和维护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给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 现阶段计算机数据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数据库本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疑为数据库功能的发挥提供了越来越理想的平台。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软件环境的进步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差,而计算机本身所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而及时的解决,必然对数据库的应用带来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2.2 数据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数据库使用者本身的管理和维护意识,对于数据库的整体利用效果有着直接而客观地影响。当前很多用户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到维护和管理数据库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虽然绝大部分用户由于认识到了数据库安全的必要性而安装了一系列杀毒软件,但是由于不能经常性、规律性的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维护,严重的影响了数据库中存储信息的安全。

2.3 数据库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非常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误操作,尤其是登陆过程中用户名和登陆密码的混淆问题,始终是影响数据库正常操作的一个重点问题。除此之外,由于用户安全意识不强而导致的数据库非法访问问题,也同样是我们构建数据库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3 计算机数据库构建、管理维护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存取技术

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作为当前数据库管理存取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前者强调对非法访问的阻止能力;而后者则更为强调对浏览的管理和页面的修改。实际上,这两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客观上决定了数据库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功能,因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的管理数据,这样即使数据丢失或者损毁,也同样能够通过数据库本身所附带的恢复功能找回。这样不仅有效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也同样加强了对数据的管理。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客观上还需要我们的日常操作人员对数据库的维护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及时的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不然上述两层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

3.2 将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工作重视起来

通常情况下,数据的存储都是集中于一台主机上的,因此我们必须对主机上的数据库的维护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用户使用情况的监视,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应对维护情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不断的记录维护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借此来不断丰富自身数据库维护经验,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保证今后维护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平稳有序,保证计算机和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3.3 提高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为一项非常典型的系统化工程,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对于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信息技术有着熟练的掌握,同时还必须能够熟练的应用数据库维护工具。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对数据库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见识,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的予以处理,借此来保证数据库正常功能的发挥。同时,在数据库构建的过程中,也同样应选择那些具有较强性能水平的正版软件,这对于后期维护工作量的降低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3.4 强化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

当前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计算机普及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相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的优势,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关常识进行普及,而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库技术显然是推广的重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应积极主动的拓展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这不仅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样也是促进数据库技术本身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数据库维护和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肯定,从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实际要求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让数据库技术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宝飞.有关计算机数据库的升级与维护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

[2]杨元海.试析计算机数据库构建与管理维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

常识题库篇2

关键字: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6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水库大坝的下游位置。同时,水库大坝一般选择农业面积较大的地方,因此,如果水库大坝出现安全问题,将直接对水库大坝下游的人们造成生命危险,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大坝是水库很重要的水利建设设备,它的安全效益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发展问题,更关心到人们的安全。针对于此,对于水库安全问题,一定需要认真重视。为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需要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通过分析当前大坝的运行情况,采集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以检测出水库大坝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水库大坝,需要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进而发挥出水库大坝真正效益,为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水源保障。

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意义

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安全检测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为大坝的建设、设计以及未来发展提高可靠的依据。具体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水库大坝的设计、施工问题,可以提供指导,帮助设计者分析大坝安全问题,解决易出现的问题;

(2)对于水库大坝的新的运行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做出统计和分析,之后根据统计数据做出有效的判断,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隐患问题,这样可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3)大幅度提高水库大坝的综合效益,良好的安全检测工作,有利于水库大坝的正常操作、运行,而持久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可以预防潜在危险发生,这样可以有力的减少经济损失,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水库大坝的总合效益。

三、水库大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检测设施不合理

对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很多中小型的水库做的非常不到位。没有设置安全检测设施,没有根据国家规定建立安全检测设施,比如说坝前检测水位尺、坝址雨量筒以及坝后测量水堰。对于安全检测设施,大多数水库采用人工检测,这样不仅导致效率极低,还容易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不够。有的水库站建立安全检测自动化系统,不过设施落后,精度很低,可靠性能不好,并且工作能力很差,比如说有的大坝对于渗流检测方面,仪器质量不足,仅仅只有一道机械密封,这样就使得自动化系统无法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安全检测设施需要亟待改善。

2、综合型人才稀缺

对于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面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处于非常稀缺的状态。因为熟悉安全检测自动化系统的大多数是计算机方向人才,对水文知识了解甚少,比如说在施工设计时,容易导致坝前位移观测点设计低于标准蓄水位;而水文相关专业人才,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没怎么接触过,导致对于安全检测数据的采集出现不足或者无法正常操作,从而导致水库安全检测的监理方面以及管理方面都会存在不足。专业队伍综合能力欠缺导致大坝如果意外的情况,无法及时的让所有人采取措施,不利于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管理层意识问题

很多水库管理层对于安全检测工作意识淡薄,不重视安全检测发展,将重心主要放在资金筹备、项目建设方面,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水库大坝出现问题的概率非常小,这样导致很多管理层不将水库安全检测工作放在日程的工程管理方面,忽视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不对安全检测设施进行更新,提高技术设备含量,导致安全检测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这样,不仅降低管理层的安全意识,还会让员工忽略安全检测问题,从而产生安全检测隐患,长久下去,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很大损失和危害。

四、针对水库大坝安全检测问题采取有效对策

1、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有些管理层对安全检测问题采取忽视的态度,不重视安全检测问题,将重心放在了投资建设方面,没有认识到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因此,为了预防安全检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提高管理层的组织管理意识,认清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好规章制度,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员工安全检测到位,有序进行,这样,才能防止人为因素导致安全检测出现意外情况。

2、加强大坝安全监测的宣传力度

对于水坝安全检测问题,很多工作员工对此意识非常单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安全检测的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可以聘请国内专家或行业内权威人物对大坝进行全面安全检测分析,制定良好的制度,编写大坝安全检测管理方法,这样员工可以有资料参考。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以及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在提高工作员工意识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大坝安全意识,宣传大坝安全检测的必要性以及大坝如果出现意外的危险性,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通过全方面的监督,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坝安全检测发展,尽量避免大坝事故的发生。

3、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坝安全检测工作中科技含量也得到大幅提升。水坝安全检测现在发展的趋势就是通过结合计算机等高科技信息系统,对水文工作进行操作指导,检测水库大坝的工作情况,确保水库大坝能够正常运行。鉴于了解计算机系统,又懂水利方面的综合人才稀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相关工作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安全监测团队的业务综合能力,确保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为以后水库大坝科技化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计划。

4、提高水库大坝科技含量

水库大坝安全检测至关重要,而仅凭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人工操作检测,不仅耗费体力,工作效率也极低。为了更好的发展科技力量,将更多有效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方面,相关部门可以与国内院校以及科研所进行相关合作,通过科研院校的理论知识,结合水库大坝的实践背景,进行先进安全检测仪器的研制。利用好科研院校的知识理论,可以更快速、更直接的将科技知识应用到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方面。比如说安全检测实现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而对安全检测的数据分析工作也可以做到信息化发展。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操作,如Oracle等进行安全检测数据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智能化发展,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非常有利于水库大坝的未来发展建设。

五、结束语

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水库稍有危险,直接关系到大坝周围数百万人生命安全,因此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测问题不能忽视,需要认真对待。针对我国水库大坝目前发展现状,需要及时的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水库大坝运行正常,同时考虑到水库大坝长久性发展,还需要提高科技力量,建立好信息化平台。这样才真正的有利于解决我国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水库大坝的长久发展。

六、参考文献

[1] 巩向伟.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及自动化.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7 (2)

[2] 马福恒. 浙江省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现状调研.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5)

[3] 帅移海. 湖北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现状及对策. 水电能源科学. 2010 (8)

常识题库篇3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体育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信息时代大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考试是检验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建立试题库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同时还可以体现考试公平的原则,有利于促进良好的考风考纪,因此探讨试题库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题库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试题库建立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校园网课程学习系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桥梁。本文总结了在体育院校中计算机课程试题库建设的特点和方法。

 

二、考试题库与课堂练习题库

 

在计算机课程中很重视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试题库的建立既要包含学期末的综合考试题库还同时要包含平时实践练习试题库建立。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又有很大区别。

 

1.考试题库与课堂题库相关性

 

在很多情况下,计算机课程更多的只考虑到考试题库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课堂练习题库的建立。这样会使不同授课教师班级的学生对于操作点练习的深度有所不同,最终致使在考试时对于操作完成情况会有不同。所以在重视建设考试题库的同时也要同样注重课堂练习题库的建立。

 

2.考试题库与课堂题库区别

 

计算机课程中课堂练习题是作为学生掌握操作知识点最初始的阶段,考试题库是学生学过知识后综合解决问题的阶段。

 

课堂题库的操作知识更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性及深度;考试题库更强调的是题中涉及知识点的综合性。

 

三、试题库建立的方法

 

在试题库建立中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计算机课程考试的形式,如果更强调基本知识掌握可以采用纸质形式;如果更强调学生的上机操作实践能力可以采用上机方式。不同的考试方式建立试题库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课堂试题与学期末试题尽量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相关性,这样会引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有些模块例如PowerPoint等如果以固定的操作点模式考查学生,学生也不会很感兴趣,同时也限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介绍试题库建立的方法。

 

1.考试形式

 

计算机课程是即强调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实践操作的一门课程。考试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实践、上机考试和综合作业。这种做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是很努力,只是在期末准备最后的考试。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在平时就进行知识和操作点的积累,还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平时实践,计算机课程上课地点选择在机房授课,学生在接受操作点知识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上机操作。教师随机收取实践练习文件,作为最终平时实践的评分依据。建立课堂练习题库,教师在讲授知识点后,学生的上机实践主要以课堂练习题库为主,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额外题的补充。课堂练习题库可以很好地保证不同班级学生练习的深度基本一致,也保证了平时实践成绩的客观公平性。教师也可通过补充额外练习题使有些专业学生能更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上机考试,是在期末安排一次综合性的考试,其中包含了基础知识和实践性操作,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的综合应用。

 

综合作业,在这个部分不限定题目详细的给分要求,只是限定范围和一些大框要求,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能力完成作业。

 

2.突出体育院校专业特点

 

在题目设置时尽量要与学生专业结合,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例如:讲授图文混排后,学生完成综合作业,制作与自己专项相关的板报,学生完成情况很好。

 

3.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考察

 

理论知识点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题目的安排是根据各部分知识点学时比例进行抽取。在考试之前给学生一些复习范围这样学生在复习的过程对知识点有更深的印象。

 

4.综合作业形式

 

有些操作部分如果很详细的限定学生的实践综合作业,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定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如:PowerPoint、Flash和PhotoShop。这些模块可以让学生创意发挥,采用比较灵活的题目要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授课中采用的方式是不限定详细的综合作业要求,只是限定了范围和一些大框要求,教师只要给学生相应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构想的结果,充分利用掌握的软件操作完成自己综合作业。效果非常好,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四、结论

 

试题库的建设是体育院校教学与考试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学期试题库与课堂试题库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探讨的总结了体育院校试题库建立的方法和特点,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现考试的公正与公平,使其能够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形式,扩展教学视野的目的。

常识题库篇4

【关键词】本体 自动问答系统 数据结构 知识表示

1 引言

问答系统(QuestionAnsweringSystem,QAS)是一种新的信息检索技术。它应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通过对用户问题的理解,将答案直接返回给用户。由于现有的许多自动问答系统都是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库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资源,知识库中知识的丰富程度、知识表示形式以及知识的组织方式直接关系到基于知识库的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的性能。因此如何设计知识库对提高自动问答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采用本体技术构建课程本体,首先对数据结构课程知识进行了核心词汇分析, 提出若干类和属性, 然后借助本体知识库良好的分类特性、概念的形式化描述来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知识表示、知识存储,建立数据结构课程本体库,从本体库出发建立常见问题库和课程文档库。以此建立的常见问题库和课程文档库为后续课程自动问答系统的自动问答提高了效率。

2 本体技术

本体论(Ontology)来自哲学领域,比较流行的定义是Gruber在1993年提出的本体的概念,他认为本体是有关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本体的目标是捕获相关的领域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该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并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这些词汇(术语)和词汇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本体的研究包括概念和概念分类、本体上的代数。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本体论逐渐用于知识工程和信息科学等领域之中。

随着Web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本体描述语言,如早期基于一阶逻辑的EJF,基于框架和一阶逻辑的OCML,基于描述逻辑的LOOM等。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又出现了RDF(S)、OIL+DAML、OWL等。而其中,OWL是建立在XML/RDF等已有标准基础上,通过添加大量的基于描述逻辑的语义原语来描述和构建各种本体。本文中主要使用RDF(s)和OWL。

本体构建工具有很多,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是Protege本体构建工具,是使用java开发的、可扩展的、免费的、开源的本体工具。本文采用了Protégé 4.0.2版本作为本体的构建工具,构建《数据结构》课程本体。Protégé 4.0.2本体构建工具有很多优点:使用简单方便、文件的输出格式可以定制、用户接口可以定制、模块划分清晰、后台支持数据库存储。

3 课程本体的构建

课程知识本体是课程自动问答系统FAQ(Frequetily Asked Questions)库的基础,同时也是准确、高效的实现自动答疑的关键。课程知识本体界定了FAQ系统的范围,决定了关键词、知识范围和内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系统准确性、智能性的基础。系统在充分理解课程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材体系设计课程知识本体。

课程本体的构建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本文在参考相关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开发课程本体,尽可能保证本体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1)明确领域范围:主要考虑该课程领域本体要包含的内容、用途和使用者。

(2)考虑可重用性:考虑是否已有相关的课程本体,可否对其进行扩展或精炼。

(3)列举核心概念、基本概念:以某种方式表示课程领域中的概念。

(4)定义概念及概念间的层次和结构。

(5)定义概念的属性:提供相关的属性来详细描述概念的方方面面。

(6)基于课程本体构建该课程的常见问题库和知识库。

3.1 课程的概念本体

要进行课程本体的构建,首先要确定该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课程知识点由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构成。准确定义领域内核心的概念,以确定合理、完整的概念体系,构建课程本体。需要抽象概念、属性,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定义。

概念本体(CO-Concept Ontology)是用来描述某个知识领域内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本文将其表示为一个单独的本体,定义如下:

CO::=(Onm,Ch,Cj,Sx)

其中Onm是某个领域的课程名;Ch为该课程领域核心概念集合;Cj为该课程领域基本概念集合;Sx为该课程领域各概念的属性集合;

本文领域概念的提取是由多位领域专家及网络搜集获得,下面给出一个实例片段:

CO::=(Onm,Ch,Cj,Sx);

Onm=“数据结构”;

Ch=(数据结构、线性表、树、图);

Cj=(栈、队列、特殊线性表、串、多维数组、广义表、二叉树、查找、排序);

Sx=(Sx1数据结构:定义,发展历史,访问接口,分类;

Sx2线性表: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应用;

Sx3树:定义,遍历,转换;

Sx4图:定义,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最短路径,遍历,关键路径,应用)

3.2 领域概念层次关系提取

根据上一节提取到的课程概念,确定课程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用精确的术语来表达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建立《数据结构》课程本体时主要考虑了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表1-1所示,包括概念间的同义关系、蕴含关系、上下位关系、层次关系和缩写关系。同义词关系表示两个概念(类)之间的语义相等或非常相近,往往可以相互替换,如“线性表”别名“表”或“Linear list”等。蕴含关系表示两个概念(类)是继承关系。如线性表和特殊线性表具有继承关系。上下位关系表示下位词是上位词的特例,如特殊线性表是栈和队列的上位词。在问答中有时候通过该概念的上下位概念也能提取到潜在的有用信息。

3.3《数据结构》课程本体模型

《数据结构》课程知识本体按章设计,参考本体模型构建方法,以上文对课程本体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的描述为基础,将课程的知识概念经过组合分类后,对课程知识点层次结构进行扩展,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概念及其属性、概念间关系的描述,可以将整个知识内容形成一个面向自动问答系统应用的本体资源,本文采用OWL语言来定义本体,用RDF语言来描述资源和标注过的文档。利用本体编辑软件Protégé 4.0.2作为本体的构建工具,构建《数据结构》课程本体模型。如图1-1是部分课程知识本体结构图。

3.4 常见问题库和文档库的构建

课程FAQ库是课程自动问答系统的核心,存储的是针对某一门课程内容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集合。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提问的问题及各类考试中频繁出现的题目等等,课程FAQ库把这些问题存储到数据库中,并配有准确的答案,为了使系统充分理解用户的提问意图,以便在自动答疑时把FAQ库中相关的问题集找出来,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以课程知识本体为基础,应用短文本分类技术对所有问题分类,构建了《数据结构》课程FAQ库。

自动问答系统中对于用户提出的常见问题,首先用户输入查询问题,系统先在课程FAQ库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返回相应的答案,对于一些问题是FAQ库模式难以回答的,比如:用户提出一些叙述形式的问题或者与应用相关的算法实现等问题。对于这些类型的问题,本文基于课程知识本体设计了课程文档库来解答。课程文档库按章对《数据结构》课程的内容以树形结构组织,课程文档库中存储的是该门课程知识的集合,是完整的关于课程知识的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性,便于查找。在查找时可以将父结点、兄弟节点和子结点的相关信息返回。提高了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自动问答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剖析,结合本体技术的核心内容和特征,对如何使用本体来构建课程知识本体库进行了论述。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建立了《数据结构》课程知识本体,基于课程知识本体又建立了课程的FAQ库及文档库,为后续实现课程自动问答系统中的知识组织和自动检索奠定了基础。随后进行的研究工作包括完善课程知识本体库、FAQ库及课程文档库,设计基于课程知识本体库的自动问答算法,实现课程自动问答系统。

参考文献

[1]Wu Y.,Zhao J.,Duan X.,Xu B.2005. Research on Question Answering & Evaluation:A Survey[J]. Journal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19(3):1-13.

[2]GRUBER T R.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J].Knowledge Acquisition.1993,5(2):199-222.

[3]古华贞.基于本体的移动问答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4]骆正华,樊孝忠,刘林.本体论在自动问答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

[5]叶忠杰.基于课程知识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07

[6]周宁,张玉峰,张李义,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王盛,樊兴华,陈现麟,利用上下位关系的中文短文本分类[J],计算机应用,2010

[8]冯成,陈智敏,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的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J],2009

[9]刘汉兴,林旭东,基于本体的自动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0

作者单位

常识题库篇5

因为精神产品的抽象性和受众要求的无限性,精神产品创新提高的难度不仅很大,而且有时面对创新成果还会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另一个群体,即媒体所谓的智库,适时参与进来进行协商,无疑是一条达到双赢的有效途径。

笔者近年来参与了数家平面媒体的改版策划与业务培训,作为比较独立的所谓智库的一员,在这里把其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言写下来,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应该以开放式办报的胸怀广纳智库成员。

智库既然是一个“库”,就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参与。在这个群体里,成员来源尽可能广泛些,再广泛些。即使这个成员学历不高,对大众传播知识知之甚少,但是只要他热爱传媒事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也应该作为一个代表吸收进来。因为智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群落”。这是智库进行高效能工作的前提。

据笔者观察,很多媒体在选择智库成员时,成分比较单调,要么过分看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理论性,要么过分强调新闻业界的经验性。如何平衡智库构成,使它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配置比例,媒体应该作为一个严谨课题慎重研究和对待。

2.与智库成员的沟通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既然是智库,理应承担咨询与预警的责任。媒体与智库达成双向互动无疑是合作的最佳模式。作为媒体,主动积极地经常与智库沟通,获得有益的提示,防患于未然,这也是媒体应有的一种姿态。保持这种姿态体现了媒体对待事业的气度与胸怀。作为智库成员,珍惜媒体给予的这份荣誉与看重,方能彰显中国传媒智库的高贵与大气。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媒体对待自己的智库不够尊重。当媒体危机重重的时候才想起了这个群体,或者平常对于智库的善意提醒态度傲慢不以为然等等。不论智库建议的质量如何,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才是传媒应有的态度。

5.珍惜智库劳动成果,对研究结论不轻易否定。

一般来说,智库成员对媒体赋予的特定研究课题都能够高度重视。他们为完成任务往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调查和数据取证,在此之上还要进行理论升华和结论完成。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研究结论一定周密详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不乏真知灼见。

对于智库的研究成果不加认真考察一味全盘接受,肯定不妥,但是对于研究成果漠然视之,尤其对于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笼而统之地进行否定,不仅损害了智库的价值,而且还会影响智库未来的工作情绪。

4.传媒决策层对智库成果的研究要体现民主与集中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传媒决策层把智库研究成果拿到本系统一定层面上进行讨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的民主化要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内元素往往受到系统本身的制约,不容易超越系统本身,对新事物的判定往往停留在过往的认识水平上,很难达到新生事物的本质要求。因此,本系统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非常危险了。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中谨防多数人挟持“真理”的现象,即本系统多数人对智库正确性的认识不认同。这时候,最高决策层能够超越一般性认识,以非凡的勇气果敢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传媒的习惯性认识有时非常顽固,因为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这样的人群往往又占据了传媒的大多数,因此,在传媒创新改造中必须提防过分民主对媒体的伤害。

5.传媒实施智库成果应该吸纳成果完成人进行前期指导。

一项研究成果是研究者心血的结晶,他对自己的研究最有发言权。一些媒体在没有充分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匆匆忙忙去组织实施。一旦执行不到位,往往又会对研究成果产生怀疑。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成果出了问题,而是传媒人对研究成果没有真正领会,或者是因为本身的业务素质制约了其难以领会精神实质。因此,项目完成人的适时“在场”就尤为必要了。

项目完成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传媒也必须认识到,纸面的成果还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也需要项目完成人的通力合作。

6.现代传媒对智库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实用”阶段,应该进入形而上学阶段。

用智库解决传媒当下一些棘手的问题无疑是无可厚非的。但时代在发展,传媒也要进步。传媒在发展中就会有形形的问题出现,发展的“瓶颈”如果解决不好,随时都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遇到问题的时候邀请智库成员进行“会诊”,风平浪静的时候把智库搁置一边,这种态度都是过于急功近利的表现。

常识题库篇6

关键词:体育院校;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5815-02

The Research of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n Sports University

TIAN Yu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China)

Abstract: Database course in Sports University is aiming at application, practice and training inform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ports university database cours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s, proposed reform plan, greatly improved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sports university;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在应用领域最活跃,最广泛的一种实用性技术[1]。所以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2]”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成为了该课程的老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着学以致用,培养兼具信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沈阳体育学院对全校学生的数据库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通过两年的探索,在教学、实践、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体育院校的学生总体分为体育专业和非体专业两大类,计算机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可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这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后期的编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3]。同时编写程序时的命令语句为英语这也让体育专业的学生感到十分头疼,学生经常会以“我数学不好”,“我不爱学英语”为借口放弃接受新知识。

1.2 缺少适合的教材

目前,关于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教材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编写的,这类教材通常先是介绍数据库的理论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面向对象程序数据库。这类教材对于数据库的理论知识讲解仔细,对于数据库的相关操作讲解的比较深入,在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设计方面,通常会介绍一个综合的案例,只有一些重要的、复杂的环节才会给予详细的讲解。

另一种是依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4]。这类教材同样注重数据库的理论知识介绍,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面向对象程序数据库的讲解比较简单,通常选取多个分散的案例讲解每个知识点,即使有些书籍会选取一个综合案例,但这个案例通常为学籍管理系统或图书管理系统。这样分散的知识点介绍,不便于学生对数据库开发流程的理解。

这两种教材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会介绍一种数据库开发环境,内容的单一化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适合体育院校学生的数据库技术的教材是少之又少。

1.3 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普遍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教师先说明概念、介绍命令格式、解释其功能,再举例演示,最后由学生上机实践。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实践的机会,但学生仍是被动地记忆教师讲授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程序结构,容易产生枯燥乏味感,导致兴趣度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尤其是Visual FoxPro,理论基础知识后便讲解大量的命令函数[5],这令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体育生难以应付,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

此外由于缺乏课后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得许多学生觉得课上学的很明白,但在学以致用时又遇到了许多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如何让同学们在课后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陈旧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试卷答的好就可以获得学分。另外30%主要是学生平时的出勤和课堂表现。这样平时学生来上课就是为了保证出勤率,并没有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而且这样的考核机制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真实的情况,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现有的这些问题,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对我校的数据库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的。

2 课程的教学改革

2.1 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

依据学校现有专业将学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故这类学生的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过程,达到开发数据库系统的能力。第二类其他非体专业学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是这些专业的限制选修课,他们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数据库的理论、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过程,可以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三类是体育专业学生。数据库课程作为他们的任意选修课,希望学生了解数据库的理论,理解数据库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2 调整教学内容

相对于Visual FoxPro和Access,现在使用更加广泛的是SQL Server,但其Visual FoxPro和Access只适用于小数据量及本机数据管理,而网络环境下SQL更加普遍,所以课程的内容将以VFP为重点,对比介绍Access和SQL,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又可以很好地掌握多种技术。根据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授课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数据库基础知识。课程安排4-6学时,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和两级映射,简单介绍数据库模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术语,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库设计的基础。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体对数据库的基础内容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使用E-R图进行数据库系统分析,可以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这部分知识对于三类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前两类学生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等理论性知识;而第三类学生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将日常的信息转换成E-R图和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上。

模块二:VFP知识。这部分是授课的重点,总计32-48学时。前两类学生都可以依据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包括表、数据库、查询、表单、菜单等。第三类学生的教学内容一致,只不过重点更加放在使用向导即可实现的内容上。

此部分主要依据国家计算机二级VFP的要求对表、数据库、查询、表单、报表、菜单进行介绍,掌握数据库和表的作用和创建方法。通过对查询和报表掌握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表单和菜单学习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界面”有所认识。选取一个小型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讲解,使同学们对数据库系统的“前台”、“后台”有完整的认识,避免了之前直接学习SQL Server后不知道数据库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模块三:Access知识。这部分知识是进行对比讲解,重点说明两种软件的不同之处。总计10-16学时。通过在模块积累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很快理解并掌握模块三的内容,同时对模块二中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模块四:SQL sever知识。这部分知识是进行对比讲解,重点说明两种软件的不同之处。但只有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的教学内容上会讲解模块四。这是因为第一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可以开发管理系统,而第三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所以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所学知识,也为日后使用相关软件奠定基础。

2.3 编写适合体育类学生学习的教材

结合学生的特点为三类学生选定不同的教材,第一类学生的教材是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国家规划教材,教材更加权威,知识讲解详细深入,同时配以参考书配合其他数据环境的讲解;第二类学生采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指定教材,这样更有针对性,可以让同学们明确通级应具备的能力;第三类学生课题组老师一起编写了适合于他们学习的教材,教材依据学生特点对讲授内容进行调整,将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实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自编教材以普遍使用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导入,但这个实例由于同学们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所以理解的不是很好。故教材以“学校运动会管理系统”为重点,这个实例体育院校的学生非常熟悉,讲解和理解都更容易。将两个实例相结,逐步深入,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4 利用网络辅助课堂教学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学生普遍熟悉的互联网,对课堂教学进行扩展,包括预习、复习、答疑和作业提交展示四部分。

其中预习环节模块: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上课时使用的课件、案例,推荐学生预习用的书籍和网络资料,每堂课的思考题。

复习环节模块:给出预习环节思考题的答案;上课时的课程视频,这得益于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具有录制屏幕的功能;同时还有为学生们准备的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答疑模块: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到办公室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在网络上开辟了答疑模块。除此之外,还利用同学们比较喜欢的QQ、微信进行交流。

作业提交和展示模块:课程后作业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提交,同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浏览彼此的作业,并为浏览过的作业打分。系统将自动求出平均值,这样形成一种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样的评分更加客观准确。

2.5 合理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最终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二十、理论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和实践成绩占百分之五十。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理论成绩是期末试卷成绩;实践成绩包括平时小作品和最终作品。平时小作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最终作品以小组为单位提交,通过第一次授课时向同学们展示几个以往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让同学们自己组队,说明自己在作品中负责的部分。作品的成绩百分之五十由学生之间的互评决定,另外的百分之五十有多位老师综合给出。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更加真实、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文针对体育院校数据库课程提出教学改革上的一些经验总结。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厚基础、强实践”教学理念下,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综合网络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证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马文秀.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6):126-128.

[2] 王新.大学文科专业《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2(1):35-37.

[3] 徐倩漪.《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2013.

常识题库篇7

一.不能正确地选择文献源

调查数据表明,有74%的学生使用引擎搜索网上资源,有近八成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能满足自己对文献的需求。“上网搜索”是大多数学生遇到问题的第一也是唯一反应。因此在文献源的选择上,学生依靠的是通过搜索引擎联系起来的网络资源,搜索引擎成为学生首选的主要知识来源。

搜索引擎确实以其快速和海量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献来源,但还不足以作为主要的资料支柱,搜索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完整的知识。对初涉学术领域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学术习惯还没有形成。对搜索引擎检索到的资源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由于这类搜索引擎在收集资源时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会有一些资源的学术质量不高,如果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分辨,就会导致误信或误用一些不完整、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资源,不利于学生今天的学习生涯和今后事业生涯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精神。实际上,学生在检索专业文献时,应优先考虑使用馆藏数据库。况且,图书馆已实现了多个数据库的一站式检索,使得数据库检索也和搜索引擎一样简单易用。学生要正确看待和使用学术搜索引擎,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工具或文献源才是全面搜索学术文献的法宝。

二.不能科学地利用数据库

(一)调查显示,有66%的学生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文献,而选用其他论文库的学生均在30%以下。这反映在检索课题文献时,很多大学生仅仅选择熟悉的数据库,而忽略了对其他类型数据库的利用。当前,很多数据库平台上本身集成了很多文献类型的子库,很多学生在默认的多个数据库内检索,即使检索到学位论文等非期刊类文献,也不会选择去下载和阅读。此外,收有论文的还有年鉴数据库,各大经济网站数据库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排除课题本身的特殊性,大学生狭隘的文献观是阻碍其主动检索多种文献数据库的主要原因。学生应该认识到:不同类型的文献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学术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仅仅选择一种文献类型是片面和不科学的。

(二)在对使用数据库的调查中,对中文库的利用全部高于外文库,说明学生在检索文献时,通常使用中文数据库,而很少主动去检索外文数据库。外文文献是大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对于涉外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尤其如此。由于我国在诸多学科领域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很多专业的学生要想获得本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必须去检索外文数据库。当然,客观地讲,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确实难以达到熟练阅读专业文献的程度,对于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准备不够的低年级大学生,可以首先检索普及性的外文数据库;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讲,由于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检索课题资料时,可以考虑检索专业数据库。

(三)学生在使用数据库时还有一个普遍倾向,喜欢使用全文数据库。检索到文献就立刻阅读全文,是初学者检索文献的习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认为不提供全文下载的文摘数据库使用起来不方便。殊不知文摘数据库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与全文数据库相比,文摘数据库收录文献的种类和数量都要多得多,如此海量数据为科学地分析课题提供了基础,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大多数全文数据库文献量较少,难以支撑分析课题的需求。

三.不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调查显示,学生在检索馆藏数据库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不熟悉数据库检索方法(45%)和不善于使用检索词(39%),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学生在利用学术数据库检索文献时,常常存在下列问题:

(一)不能灵活地选择检索方式。很多同学在检索电子文献时,常常不加考虑地使用系统默认的检索方式。事实上,无论是中文数据库还是外文数据库,一般都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比较典型的检索方式有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家检索,此外有些数据库还提供二次检索和分类检索等。这些检索方式各有特点,同学可以根据检索需求,灵活地加以选择。

(二)缺乏有针对性地选择检索项。一般来讲,系统默认的检索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全部”字段中进行检索;另一种是在复合检索项“题名,关键词,摘要”里进行检索。这些默认的检索项并不能满足所有的检索需求。合理地选择检索项,可以使检索结果更为科学。

(三)不善于切分和选择检索词。受使用搜索引擎的影响,不少同学在使用数据库时,习惯在检索框内输入一句话作为检索词。这种检索方式会造成文献的大量漏检,很多时候,检索结果甚至为零。正确的做法是分析检索课题,将整句话拆分成若干检索词,将这些检索词分别输入检索框。

常识题库篇8

1 社会心理学文献专题库建设的背景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他人交互行为过程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学科,包括群体社会心理学和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是指特定环境下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特征,如:群体共识、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个体社会心理学是指个人思想受他人或社会环境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特征,如:社会顺从、社会抑制、人际吸引等。无论是个体社会心理学还是群体社会心理学都是研究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1] 人一出生即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都会对人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推动或制约人的行为,成为社会心理产生的根源,当前诸多社会现象,如:家庭分裂、贪污腐败、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可能都包含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社会心理学理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日益增多,人的心理变得更加封闭,这必定会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由此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习惯了往日生活的人们发现自己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才能跟上时代节奏,而这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必然加重人们心理负担。因此,加强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大众心理健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求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心理学提出了新要求,学科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目前,知识载体越来越多,人们不再简单通过书本获取知识。要想在浩如烟海文献资料中找到需要的信息,而又不迷失方向,就必须对搜集的资料去重、分类和排序。去掉重复和过时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繁杂而又枯燥的过程,会花费科研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据统计,科研人员花费在资料查找和整理上的时间大约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2]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就必须改变服务方式,由过去的传统借阅服务改变为更加个性化、知识化的服务,使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更加深入。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专题文献库,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知识获取途径。专题知识库作为一种新的知识服务形式,是运用知识聚类和数据挖掘技术,将相关学科文献信息资料较好地整合、关联在一起,形成该学科知识的专题库,以方便读者快速、高效地获得专业文献资料。

2 社会心理学文献专题库的框架设计

2.1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的数据采集

2.1.1 数据资源采集原则

建立专题库,至始至终要保证有可靠数据,数据采集也力求保证完整性和权威性,即在建库初期,有图书馆馆员负责元数据的查询、收集,同时需要制定规范的选取原则来保证数据数量和质量。因此,在选取数据时,要遵循下述原则:首先,科学性原则,对社会心理学专题库整合的文献对象、内容和方式要科学,以保证所选取的文献科学、合理;其次,有序性原则,社会心理学专题库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信息根据词表都具有层次等级;最后,系统性原则,保证对社会心理学专题库学科知识完整、连续地整合,只有这样一个系统、动态地整合过程,才能使专题库发挥持续效用,专题库的构建也才更加具有生命力。

2.1.2 数据资源采集途径

根据文献类型不同,社会心理学数据采集途径有以下几种:

(1)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期刊、图书、报纸等纸质文献,资料选取过程中,要注意资料质量,尽量选择该领域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著作。

(2)利用已有数据库对数据收集与筛选。目前,已有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EBSCO的全文期刊数据库等,应考虑先在这些已有的数据库中检索社会心理学相关文献。下载过程中第一要考虑该领域专家的文章;第二可以把文献来源限定为该领域核心期刊,在权威刊物中选取相关资料;第三要注意选择该领域权威机构研究成果。当然,数据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3)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谷歌学术搜索等,获取网上社会心理学信息,或者选取开放存取(OA)资料来整理、下载社会心理学相关文献,如PubMed提供的免费资料中就有少数社会心理学文献,PubMed上约有5%的文献可以免费看全文,这些文献左上角通常会有一个Free Full Text的小标记。

2.1.3 数据资源加工

数据库资源采集是把存储于各种载体的文字、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原件转换成统一的数字编码信息,即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是各种信息资源总和,数据格式既有文本、图像,也有音频、视频。

数据采集过程中,能够检索到各种不同类型文献,因此,收集的纸质文献,必须先扫描形成电子文档,再通过建库软件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库格式文件;收集的电子文献,也需要通过建库软件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库格式文件,通常为PDF文件格式;采集的图片,先利用计算机技术转化为占空间小、适于网络传输的文件,再以超文本方式组合起来。当数据收集到一定规模后,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有用信息资源,并进行分类、整理。

2.2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的功能结构

功能设计上要满足用户需求,使用户能够快速、高效、全面地检索文献,既可以为用户提供简单检索、跨库检索和高级检索的检索方式,也可以按检索内容,为用户提供题名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的检索形式。功能设计还需要考虑构建检索式的逻辑组配检索功能,包括逻辑“与”、“或”、“非”,尽量达到“一站式”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主题内容,设置专业学科导航栏目,初步构想设置为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这样既方便读者按专业类别搜集资料,也节约科研工作者搜集资料时间。

2.3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的

目前,关于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有很多种,选取原则主要遵循技术架构性能优良。通过调研国外专题库构建,发现使用最多的是Dspace,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MIT Libraries)和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Hewlett-Packard Labs)经过两年多努力,合作开发的软件平台。Dspace作为一种开放源代码数字存储系统,以内容管理为设计目标,遵循BSD协议,该系统可以收集、存储、索引、保存和重新任何数字格式、层次结构的永久标识符,具有检索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特点。

也有研究机构使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开发的Eprints,它也是开源软件,允许任何大学、院系、团体、组织和项目组使用该软件,它遵循的是OAI协议。Eprints是构建高质量专题库最灵活的系统平台,也是最容易、最快和最节省成本的方式,具有个性化、扩展性强的特点,可存储任何格式文件,也允许同一文件有不同格式。[3]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多选用Dspace、超星、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麦达电子有限公司特色库系统、CDICM和Drupal作为专题库平台,如:国家图书馆的图书馆情报学开放文库就使用的Dspace系统、厦门大学的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使用的也是Dspace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建的NSL-IR(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使用的是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但是考虑到语言交流方便,大多数研究机构都是选用国产软件平台或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采用Dspace系统。[4]

3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的知识服务

为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保证信息准确、全面,本文参照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简称MeSH词表)构建了主题词表,该词表是建库时标引和检索的依据,主要起规范主题词作用。通过建立主题词表,能够使标引者和检索者在用词上尽可能达到一致,提高检索效率,减少查找资料时间。[5]

社会心理学主题词表按属分关系构建,属分是指主题词之间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每个词族可能有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级的属分。确立属概念能够限定检索主题,便于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保证检索准确性和全面性。根据属分关系,社会心理学主题词表既分为上位类,又包含下位类,详见图1[6]。

社会心理学主题词表库建成后,完成元数据分类标引。通过准确标引,能够把用户和文献联系起来,这样用户就能在大量文献中,用较短时间全面、准确、迅速地查找所需文献。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除了能够为读者提供传统文献查阅、检索服务外,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献深层次加工,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知识服务,如:根据收集的文献,提炼社会心理学最新研究进展,撰写综述,并跟踪文献动态,确保获取最新知识;通过关联分析找出数据关联度,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相互关系,为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和预测;通过评价分析主要刊物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来分析刊物影响力、学术水平以预测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7]

通过专题知识服务,科研工作者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文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及时了解社会心理学发展最新动态,预测学科发展趋势,洞悉学科发展方向。

4 社会心理学专题库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维护

常识题库篇9

根据考试命题、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开发了题库管理系统。根据篇章、知识点、题型、难易度(难、中、易)、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了解)和目标(记忆、理解、掌握)对每一道题统一规范格式,导入题库管理软件。生成的题库文件可以方便地在题库管理软件中运行,进行题目和相关信息的修订等自动化管理和自动或手动组卷。

2生理学题库计算机组卷的应用

2.1手动组卷题库管理软件可以运行手动和自动两种组卷方式。手动组卷即出题人员人工选定某一试题进入生成的试卷,可以节省逐字录入的时间。但是由于仍然存在人为干预因素,不利于体现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原则,可根据考生层次和考试要求酌情使用。

2.2自动组卷在自动组卷过程中,出题人员只需设置篇章、题型、知识点、难易度比例等相关参数,由软件根据设定参数自动选择题目生成试卷。同时软件可以对生成的试卷信息进行细致分析,给出细目表,便于出题人员把握生成的试卷是否符合既定要求。

2.3计算机自动组卷常见问题及对策

2.3.1试卷中各道题目格式不统一。由于题库数量庞大,由不同人员完成,虽然建设题库时进行了细致的要求,对试题规定了统一的格式,但是由于要求繁杂,难免出现细节上的不统一,如字体、字号、上下标、段落格式等。题库管理软件输出的试卷(存储为.doc文件)将保留原来的格式,不同篇章的题目显示在同一张试卷上时,这些格式的差异暴露无遗。为此,要求在将题库导入管理软件之前对全部试题格式进行校对,务求统一。导入完成后如发现问题,需删除该题并重新导入格式正确的题目,题库管理软件上不能对格式进行修改。如在自动组卷中发现问题,弥补的措施是可以在最终生成的试卷上进行修改。

2.3.2试卷不符合考试计划编制要求。我校对考试计划的编制原则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约占50%~60%,熟悉的内容约占30%~40%,了解的内容约占10%~20%左右。在基础教学阶段,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试题的比例大致为50%:30%:20%,按难:中:易=10%~20%:80%~60%:10%~20%的比例组成试卷。而自动组卷生成的试卷往往满足不了以上所有要求,而且常常出现偏题、怪题。试卷分析结果常常提示难易度偏低,但是老师和学生对试题的评价却偏难。可能的原因有:(1)为了避免各套试卷重题率过高的问题,题库要保证有足够的题量,为了增加题库中题目数量,难免在建设过程中添加了很多偏题、怪题。(2)在难易度的设置上,命题人对于某些题目把握不准确,导致本来应为“难”的题目被设定为“易”。(3)题库中的题目偏记忆、轻应用。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是: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对所有题目的难易度进行统一的评估,力求客观;在每一个知识点下,要设置不同难易度的多个题目;组织教师加强新题的收集和编制,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侧重“理解”和“应用”方面的题目,命题要科学合理。

2.3.3自动组卷在不同层次教学对象中的应用。本套题库虽然是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要求编制的,但是由于其广泛涵盖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仍然适用于较低和较高各个层次的生理学课程考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各层次教学目标、大纲要求,限定试题的题型、数量,适当调整试卷平均难度要求,可以达到合理命题的要求。

3试卷质量和考生成绩分析与评价

试卷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而对于考试取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育评价结果[2]。做好试卷质量和考生成绩分析与评价,是反馈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中有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完善题库,提高试题质量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确定试题的质量,加强题库建设、完善试题的有关数据,获得改进教学和考试质量的更多信息,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对每道试题的实测难度和区分度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是好试题,试题偏难但区分度较好的题目依然适用,试题容易且区分度较差的题目酌情使用,难度偏高又无区分能力的题目为差题不应使用。据此,分析出试题质量优劣后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反映教学效果。同时对题库中相应的题目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常识题库篇10

一个组织里的知识,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组织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相关联的外部的。其中,显性知识是以文字、符号、图形、音频、视频等物理方式承载和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那些存在于人的大脑中、难以表达与沟通的知识。1995年,Nonaka等从知识转化角度揭示组织学习的过程,提出SECI,即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合并和内在化,以螺旋形状表达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模型中,内在知识可以被提取为外在知识,外在知识可以重新吸收为隐性知识。对新闻媒体而言,从内部看,其显性知识包括:报道规范、报道方案、新闻媒资、节目串联单等;隐性知识包括报道经验、专业技能、线索渠道及人脉等。从外部看,其显性知识包括:各类资讯、他媒体报道、公共数据库等;隐性知识包括:智库信息、行业情报、受众调研信息等。新闻媒体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复杂,利用好这些知识,对于提升新闻报道品质,是非常关键的。

二、新闻媒体知识管理现状

目前,国外媒体的知识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技能的沉淀、分享上,如BBC、美联社、路透社等各大媒体都有编辑手册;BBC有一个知识门户——网络新闻学院,分享新闻核心技能及最佳实践、提供关于安全方面、专业领域、法律和种族问题、报道风格指南等方面的指导。而纵观国内新闻媒体情况,目前来看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缺乏高层支持和制度保障

我国新闻媒体的管理者,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新闻节目的采编播上,工作的着眼点往往在那些直接能显现于屏幕效果的措施,而几乎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管理员工大脑里的知识、帮助员工共享和创新知识。另一个方面,新闻被认为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一旦播完,即成为历史,每一天的工作都求新、求变,过去已形成的知识,很容易被认为过时而没价值。因此,新闻媒体的高层往往不重视知识管理,所以很少投入较多人力物力推动知识管理制度建设,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制定员工激励机制,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等。

(二)缺乏文化支持

在新闻媒体的传统行为定势中,采编人员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拥有别人没有的知识、资源上,这种文化现象成为媒体知识共享的障碍。所以,新闻媒体经常出现某报道领域的首席记者跳槽后,他所拥有的报道经验、人脉资源等都将被带走的情况,新闻媒体不得不重新培养新人,造成巨大浪费。知识管理首先需要帮助员工破除传统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在组织里倡导分享的文化。

(三)缺少技术支撑

知识管理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需要有专门的,或者嵌入业务流程协同运行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例如,文件管理系统、搜索引擎、情报系统、专家系统、知识库等技术工具,而目前新闻媒体的技术,主要服务于新闻采编播的制播系统和各渠道发稿系统,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撑基本是空白。

三、新闻媒体知识管理策略

新闻媒体要做好知识管理,需要系统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包括战略系统、运行系统、支撑系统。其中,战略系统包括明确新闻媒体知识资产概念、创建鼓励知识分享与创新的文化氛围、指定媒体高管及专门部门负责知识管理;运行系统包括描绘媒体知识地图、明确知识库建设机制、建立知识应用机制;支撑系统包括软件支持、硬件支持。具体而言:

(一)明确知识资产概念、营造分享文化

做好知识管理,领导重视是首要前提,需要把新闻媒体的知识视为一种资产来管理,并在媒体里营造一种知识是有价值、受尊重的、分享行为被鼓励、被倡导的文化,并对重要知识分享给予奖励。新闻媒体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新闻媒资,现在将新闻媒资运行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媒体资源库,该媒资库面向全球提供新闻资源。例如,2009年世博会时,上海文广集团、央视制作的许多有关世博会的纪录片、专题片,所用到的有关世博会历史的资料画面,是从该ITV媒资库中以昂贵的价格购买的。另一个例子是专业财经媒体——财新,通过充分挖掘知识资产,将财经报道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沉淀,形成系列课程,由财新总编辑、资深编辑、记者授课,面向内部员工培训,同时面向其他媒体开设收费课程,产生商业利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媒体品牌。其课程内容包括:新闻价值判断、新闻编辑中的选择与把关、公共政策报道、法治调查报道、产经和公司新闻案例、资本市场报道、调查报道、专栏策划与财经评论、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等。

(二)指定高管及专门部门负责知识管理

鉴于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必须有媒体高层领导亲自抓,同时,必须有专门部门、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例如,麦肯锡这样的知识密集型公司,一般都设立了知识管理总监;一些广告设计公司如合众传播,也有知识管理中心,有专员负责维护设计资料图库、案例图、日志库等,供公司内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同样,新闻媒体要进行知识管理,也应该有专门分管的高层领导以及负责落实具体工作的专员。

(三)创建新闻媒体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用于描绘知识分布状况,是反映一个组织内外部知识资源状况的导航图,它能告诉人们到哪里去找需要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人们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新闻媒体在描绘其知识地图的过程,实际是梳理其有哪些知识、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哪儿、谁知道、如何获取、如何应用的过程。

(四)明确知识库建设机制

明确了知识资产后,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建设知识库,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分享、转化、更新,保持知识库中知识资产的实用价值。其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库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例如,新闻媒体对长期形成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节目采访拍摄及制作技巧等进行梳理总结、沉淀,形成工作手册,供员工日常工作及新入职编辑记者学习参考。对于一些像出镜报道、灾难报道、危机环境报道等特殊任务,或首席记者等关键岗位,则可以通过梳理其技能要求,工作技巧,形成资格认证依据,并将其策划文案、工作经验、工作记录和关系资源都予以整理、保留,实现人走技能不走。常用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包括:案例分析、资深编辑记者讲故事、各种急难险重报道后的经验总结,以及头脑风暴等。另外,设立知识中间人也是知识库建设的一个可以尝试的分包方法,指定媒体内的某些人负责某一特别领域的知识维护与资源分享。有些媒体设立了研发团队、创新中心,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一流媒体的最新创新经验,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全员参考,就是一种知识中介。当然,知识中介也可以是个人、某工作领域的首席、带头人。例如,首席摄影师、首席特效师、首席化妆师、资深内训师、案例库维护负责人、调研员等,除了本职工作外,将整理分享本领域最新知识作为常态工作。建设知识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知识的清理及结构化。例如,媒体都有媒资库,但是如果不能做好强大的索引系统,不能按照主题分门别类予以梳理,形成专题资料,抑或不能根据最新报道需求提供针对性检索,恐怕其作为知识资产的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闻媒体非常有必要设立各分类报道媒资库,如时政报道资料库、体育报道资料库、科学家资料库等,另外,整理出案例库、佳片库、通过与技术公司或数据库公司合作,建立新闻选题库,并联通专业信息数据库、知识门户等,也非常有价值。

(五)建立知识应用机制

知识管理最终目标是知识应用,实现知识与岗位、人员、工作任务的匹配。也就是,每个岗位、报道任务需要什么知识、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梳理出每个岗位的胜任力技能要素以及相对应的分类知识库、知识地图,是绩效管理的基本前提。例如,策划人员知识库、财经记者知识库、后期编辑知识库等。这些分类知识是各岗位学习、培训、日常工作参考的依据,方便编辑记者随时从知识库中查询调用。此外,知识的价值依赖于知识库内容的更新程度、针对性。因此,知识中介以及知识管理专员的作用十分关键,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责任心,不断积累、整理、更新知识库中的内容。同时,新闻媒体对于各岗位查询调用知识库内容的频率,以及在工作中的实际使用效果,也应该有量化评价、及时反馈。例如,新闻媒体对于佳片库、案例库中被查询、调用最多的节目或案例的提供者(知识中介、知识管理专员),应该有一定鼓励措施。

(六)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