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传人十篇

时间:2023-03-27 07:10:10

龙之传人篇1

相传在远古时代是由龙来降雨,掌控四季变化的。

有一次龙又要降雨,由龙宫之首——龙王,来担任这个任务,龙王不负重任,圆满了这一次的降雨任务,在回龙宫的途中遇到意外导致受伤,从天上掉落下来,由于龙的体积庞大掉落在人间引起巨震、山蹦,使方圆五百里的人感到巨烈摇晃 、站立不住。

有了这一次的巨动,人类非常不安,朝庭那类也在侧查此事,就是没有结果,几天之后也就放手不管,随便编了个理由敷衍人民,人民也就不再多问,一切就顺其自然,后来果然也没有什么事再发生,就当没这事了。

而龙宫呢?因为龙王的失踪引起的不安在龙宫分散,龙母因为不想因龙王的不在而引起龙宫以外的不安而隐瞒了此事,就这样,日子照样的过。

可是,没有了龙王,百姓的水的来源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几个月后,因为有些地方没有了龙王的降水因缺水而导致旱灾,人们只好节约喝水,有些人干脆衣服和澡都不洗,可是还是缺水,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另一方面呢,有一个叫“水县”的地方。因为人少,地的面积广,河流多,所以并不缺水。在“水县”有一个叫“欣儿”的姑娘,心地善良,住在北郊的“紫欣山庄”里,方圆50里都是她家的院子,在她家院子的后面有一片竹林,在那长着翠绿色的竹子,和丰富的竹笋,美极了!

龙之传人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广东文化 舞龙运动

舞龙是中国元素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技艺,也是在中国特有的生存环境中不断演化而来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的民俗运动。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美好愿望与无能为力,衍生出对神灵的思想依赖,其中对超自然的信仰成为人们期望改变自然为我所用的主观愿望。“神灵”的原始观念,可以说导源于对龙的崇拜。自古以来,对龙的起源众说纷纭,辞海称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也有学者指出龙是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长直、大口、大多数有角有足的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秘动物。不管何种解释,龙都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创造,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历代统治者垄断其权利地位的手段,也成为普通百姓信仰的对象。

1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广东舞龙运动

1.1 中山醉龙

中山醉龙,起源于中山西区长洲村,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中山市独特的民俗运动项目,于2008年相继成功申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焯根老人为醉龙传承人。中山醉龙只需龙头和龙尾,龙头为木头雕刻,配上真鹿角和眼睛,起舞者故作醉态,举步轻飘,东倒西歪,龙尾随之摆动,故有“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似醉非醉中演绎龙的各种形态。醉龙融合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要求表演者有较强的武术功底和很好的身体素质,马步如山、腰腿灵活,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舞木龙的千姿百态。

1.2 埔寨火龙

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埔寨火龙是村民闹元宵的传统表演节目,其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平安。最初火龙由稻草扎结,缚上硫磺、白硝和木炭制成的火药,经过村民长期不断的改进,现在的火龙做工精细,由稻草改为竹篾,内装格式烟花、火箭,用纸裱面,绘上色彩,栩栩如生,火龙全长可达35米。埔寨火龙表演形式由燃放“禹门”、“烟架”、“火龙”三个部分组成,“禹门”高6米,宽10米,内装各式烟花,用导火线连接起来。“烟架”是用木料搭架若干层,高达十余米,每层叠结成不同的景观,也用导火线连接。“火龙”表演需夜晚在广场表演,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100多人配合表演。“火龙”具有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等功能。在舞动时能自动点燃发射各类烟花火药,出现壮丽的景观。埔寨镇由于“火龙”而闻名四方,1998年,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埔寨镇“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殊荣。

1.3 乔林烟花火龙

据《揭阳县志》记载,乔林烟花火龙始于明代磐溪都古乔,即今磐东镇的乔东、乔西、乔南村。《广东揭阳县磐东区志篇》载称,乔林的游龙、舞龙、烧龙民俗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乔林烟花火龙包括“游龙”、“舞龙”、“烧龙”三部分。依照当地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次年正月初一便有游龙、舞龙活动,至农历初五便对龙进行“武装”,安插烟火,正月初十晚开始“烧龙”,成为整个活动的高潮。乔林烟花火龙共有九节,其中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七节,用竹篾扎骨架,外贴棉丝纸,绘上龙鳞、祥云,项上画太极,龙身各节彩上“八宝”墨画,每节各用一支长竿扎紧,并用麻绳牵连,可以擎着游行。2008年6月,乔林烟花火龙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 荷塘纱龙

荷塘沙龙是江门市荷塘镇的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据记载,明代时期由篁湾举人李唐佐在本地草扎“游龙”的基础上,融合四川“彩龙”的特点,材料由“草”改为“纱”,并经过历代传人的改进与创新而发展成为现在的荷塘沙龙。荷塘沙龙全长50米,主要以竹篾和木板等材料制作龙身骨架,其中头部、龙身和尾部用四根粗绳了相连,龙衣采用纱布包裹,彩色布贴作龙鳞,最有特色的是在龙身中安放防风和防滴的蜡烛。荷塘纱龙的龙舞套路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式为行进路线的姿式;立体式为技巧性龙舞造型。整套龙舞历时1小时左右,在舞动的过程中要求龙体内蜡烛不灭。舞龙人每轮26人,接力交替时,不歇舞,不乱阵,称之为“绝技”。

1.5 汕尾滚地金龙

滚地金龙源于广东省汕尾市南溪村,始创于南宋,现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锐胜。滚地金龙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整个过程分八个段落,由“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抻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组成,并用大唢呐根据不同舞段的情节吹奏不同的曲调,一般有“宫娥怨”“哭皇天”“八板头”等,演绎龙的喜怒哀乐。1996年,南溪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滚地金龙被编入《中国舞蹈志》,并在国家和省级地区的重大活动中多次获奖。2006年5月20日,汕尾滚地金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 湛江人龙舞

湛江人龙舞分东海岛人龙舞和雷州沈塘人龙舞,有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的称号,有着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人龙舞鼓点强劲,气势磅礴,观看后能催人奋进。东海岛人龙舞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沈塘人龙舞是沈塘先民在清嘉靖年间创建的一种大型喜庆舞蹈,500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人龙舞”的特点是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是由人体搭建而成,龙头由一大人身负三个小孩,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节节相连;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双脚叉开,以示龙尾。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甚至几十米,由几十人到数百人组成。

2 广东舞龙运动的保护策略

2.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对传统舞龙地区的政策投入――基于“非遗”项目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孙文辉指出:“非遗”的保护离不开“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关键,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一般由政府牵头,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民间力量,群策群力组织申报工作,由此在“非遗”申报过程中当地政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申报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规定十年的保护计划,其中对于保护项目的发展提出具体措施采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俗话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非遗”申报成功只是保护的开始,因此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比申报工作更加困难。对于项目的保护工作单纯依靠民间力量还不够,政府支持应占重要地位。

2.2 以学校为阵地,建立“认知-认同-传承”三级理念一基于“非遗”项目的传承

传承需要一个源头,而且是不间断的历史记忆。每一个历史故事都会追述一个最早的源头作为最权威的版本,而对于口传身授的民间艺术而言确实难以找到一个最具权威的版本。历代的传承者都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对一些传统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捕捉那些最能体现个性特征和本质事实的人物故事和情节情态进行再创作。霍布斯鲍姆认为:传统的发明这些情况下会出现得更加频繁:当社会得迅速转型削弱甚或摧毁了那些与“旧”传统相适宜的社会模式,并产生了旧传统已不再能适应的新社会模式时;当这些旧传统和它们的机构载体与传播者不再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或是已被消除时;总之,当需要或供应方发生了相当大且迅速变化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龙原生态文化也逃脱不了传统发明的规律,而且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活跃,所以在近几年对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承认完全原生态的文化已经变得相当稀有,所以人们对原生态文化才变得倍加珍惜。

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势必不能离开学校教育而存在,所以以学校为阵地传承非遗项目是最合理的途径。对一个项目传承情况的评判不能简单的以该项目开展程度作为标准,在某些“非遗”项目的本地,当地政府以发展经济的模式对某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大肆商业化,以期以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些文件和指导思想中以“开发”“发展”或者“打造”等词汇发展传统文化,结果文化的内涵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所以对负载着本土文化气息的项目发展重心在学校,商业化、产业化等都不该成为主体。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认知-认同-传承”的三级理念,首先挖掘能负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认知教育,让学生从思想意识层面增强对本项目的认识,从而对本项目产生认同,进而在认同的基础上传承本项目的“形”和“神”。中国武术的学校发展由来已久,注重技术教习的体育课形式往往忽视其文化讲解,致使许多学生自以为学会一个武术套路就认为懂武术,其实缺乏文化内涵的武术只能称之为“武操”,没有能达到武术教育的预先价值和功能,从另一方面恰好为正要寻求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提供了借鉴的案例。

2.3 技术动作之“形”和原生态文化之“神”的辨正发展――基于舞龙运动本身的发展

龙之传人篇3

关键词:龙文化;内涵

一、介绍

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文化的蕴涵,龙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龙在西方文明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在西方的各个时期也都有龙的影子。无论是在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还是在黑暗的中世纪神圣教条中都有它的存在。

二、龙的内涵

1 龙在中国的内涵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道教以及佛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学者一般认为,龙王、龙宫信仰是源于印度,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引进的,由此可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

龙还承担着象征帝王的重任,在中国原始社会。龙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这里的龙是作为超自然的象征。到了奴隶社会的初期,随着皇位等世袭制度的产生和奴隶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龙被转化为最高统治者的祖先,这种观念也发展到丁封建社会,被封建帝王当作个人绝对权威的标记。

然而,龙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直都高高在上,远离民间的。相反,龙文化在民间早已生根发芽,深深地植入到劳苦大众之中,成为一种代表吉祥和顺利的化身。人们把各种美德和品质都集中到了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也可以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都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则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它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早之苦,它甚至不惜可以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2 龙在西方的内涵

龙在西方所表达的内涵则与中国截然不同。如果说在中国文化中龙的存在是积极主动的话,那么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以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姿态而存在的。龙在中国是龙大于人,而在西方龙则是人――特别是英雄们的牺牲品。龙在西方生活中的存在,只是为了突出人了伟大,这也和西方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有很深的渊源。龙在西方文化中也是财富的守护着,只有打败了龙才能获得财富。龙也成了西方文化中推崇冒险和显示力量的主要参照物之一。

英格兰的守护圣徒圣乔治就以英勇除掉危害人间的龙而闻名,相传他用这条龙的血在盾牌上画了十字,因此白底红十字就成为代表英格兰的旗帜,西方文化中,它们以体型、物理物理和魔法能力而闻名,龙的这些特征让人产生恐惧,而且它们是禽兽,相当的贪婪、残暴、专制。成为了邪恶的化身。在意大利的传说中,龙是财富的守护者,人类必须冒险和龙展开战斗才能取得财富。

龙之传人篇4

关键词:民间传说;秃尾巴老李;文化内涵;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2-02

民间传说是广大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与传播的,并与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风物相关联的一种民间叙事文学。除历史上确有其人外,很多传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出来的,是劳动人民想象的产物。类似神话系统的民间故事都包含了人民大众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畏惧,同时也包含了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思想。“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作为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致包含了三个文化内涵,其中的“黑龙省亲”是儒家孝文化的典型代表,而黑龙出世及大战白龙则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恐惧和对人定胜天观念的肯定。文化内涵的多维度及思想的丰富性使其广为流传。

现在的民俗界对“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梳理得不多,论述的也不透彻,由李新华教授主编的《山东民间艺术志》对这一民间故事有一些大概的描述,山东民俗学会也有一部分内部资料。①但目前对其研究也仅限于简单的描述整理,并未做太多的相关于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现存资料无法明确“秃尾巴老李”这一传说产生的确切时间。但从该民间传说包含的三个片段来看,这个故事在明末清初即以流行于山东民间。根据现存史料记载,“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其传说版本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文登县志》:“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娠,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复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后,柘阳寺僧取龙母墓石,风雨大作,雹随之,其大如斗,寺中尽黑气,咫尺不见。周围里许,二麦尽伤,独龙母庙内,花木皆无殃焉。”②光绪时期的《文登县志》对此事也有补充记载:“康熙五十三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邑闹阗,立庙山巅,改名曰‘回龙山’。”③

从这些史实记载中可看出其故事源地大致在今胶东烟台地区,但是根据对山东地区其他地方版本的整理,枣庄滕州小坞村,聊城东昌府,阳谷张秋镇,莱阳,临沂苍山、莒南,日照,济南地区也是此传说的版本源地。这就说明这是一个多源版本的民间故事。

无论哪一个源地的传说版本,都包含了黑龙出世,黑龙战白龙,黑龙省亲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每一段都包含了民间大众的价值诉求和美好愿望。

黑龙出世。在民间传说中,主角的诞世总是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特殊性,商代始祖“履大人迹而有孕”,周代始祖“吞燕卵而有孕”。④ “秃尾巴老李”也是如此。根据民间史料记载,“秃尾巴老李”的父母年老久未生子,李母吃食不合时令的李子而有孕,并于雷雨交加之夜生下黑龙。李母孕育黑龙包含着浓厚的神话特色。民间只有通过赋予黑龙特异的孕育方式,才能体现神话主角的能力,才能凸显主角的不同之处。

黑龙独特诡异的孕育方式其实还是对民间生育卫生观念的一种体现。在远离城市文明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一些奇怪的孕育忌讳。例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能吃公鸡和兔子。黑龙就是李母吃了不合时令的李子而有了身孕,并且生下了人身蛇尾的怪物。按照传说:“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李母就是吃了这个李子,怀了龙胎,并且有孕三年而不产。产后,“无儿胞之形”,“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麟角。”李母孕育黑龙方式之诡异,孕期之长也是极具神话特色的。

黑龙战白龙,入驻黑龙江。李父认定黑龙是怪物,并且失手斩断了黑龙的尾巴,黑龙乘雷雨之际逃至东北,潜入白龙江。白龙江中有一白龙,不按时节降雨,致使灾害频发,民不聊生。黑龙后来依托山东老乡的帮助,打败白龙,入驻白龙江。“黑龙江”名字即由此来。

黑龙大战白龙的故事,其实是对山东人闯关东不畏艰险敢与天斗精神的演绎。在鲁西南版本中,“秃尾巴老李”是明代弘治年间的事情。这就和山东人闯关东的史实时间大体接上了。明代在东北设置都督府,管辖境内的女真部落,大批随军百姓对东北地区进行垦荒拓殖。明末,天下大乱,华北地区灾害频发,洪涝与干旱交替出现,大批山东难民从陆路和海路逃往东北谋生。这就佐证了本传说为什么主要流传于华北地区,而文登作为一个渡口,作为黑龙传说的出生地想必也就有了史实依据。

中国原始先民在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闯关东的山东人既然要生存下去就要征服东北地区的深山老林,猛虎野兽和天寒地冻,这种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英雄出现,这个英雄需要具备神与人的双面性,而黑龙就是这种征服自然的象征。这是一段山东人征服东北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朴素的民间百姓用“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来纪念留存。

范县地区流传着类似的版本,主角也是黑龙,不过对象换成了黄河中的黄龙。这个版本记忆的是人类对河患的征服。范县地区的百姓,将黄河的海清河晏附会到“秃尾巴老李”身上,其实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祈盼。不论是东北黑龙江,还是范县之黄河,黑龙都是自然中可助万物风调、百畜兴盛的善良力量。

其实在这个传说中,孝道思想体现的尤为明显,这就必须谈到第三个片段——黑龙省亲。

黑龙省亲其实是这一传说的重点,临沂王官庄的版本主要以此为主。李父失手斩断黑龙尾巴,黑龙乘雨逃至东北。后来李母亡故,黑龙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就衍生出黑龙省亲的典故。在现今东北民俗中,大年初一许多山东人要早起五更,并向山东老家方向走上一程,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先的祭拜。于是,这种思乡情结附魂于秃尾巴老李的身上,有了黑龙“回乡祭母”的故事。

“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⑤黑龙思母心切,在阴历五月十三(有的地方为农历六月初八)返乡祭母。黑龙虽为人生却是龙种,由于失去了尾巴,平衡能力差,所经之地,“旱处愈旱,涝处愈涝”,并且风雨过处夹杂冰雹,这些反常的自然灾害弄得民不聊生。民间怨愤直达天庭,玉皇将黑龙羁押,将其化为狗,锁于南天门。其后,黑龙在张天师的帮助下顺利回乡祭母。

这一段故事中,有两个时间点及自然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是农历五月十三和六月初八,在传说中,这是李母亡故的日子。在传统历法中,这是夏季两个较为干旱的日子。而此时大旱与洪涝的交替出现,致使人民认为有一位天神对此有影响,而将其附会到黑龙身上。而张天师帮助黑龙平和返乡祭母,不致天气恶劣过甚。这说明在民间,劳动人民将对天地气候的美好祝愿上升到神话传说层面,从侧面反映出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朴素思想。

其次是冰雹。在山东多个传说版本中,黑龙返乡,必然夹带冰雹。每年五六月份,由于受大气层湿对流影响,夏季的降雨总是沿一定的路线呈长条带状布雨,冰雹也会因气候、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分布,这在农耕社会,必然蒙上了一层神秘气息,劳动人民将其想象成一条行进的龙。但是,冰雹是具有相当危害性的自然现象,劳动人民出于保护农耕作物的需要,想办法对其施加影响。在莒南王官庄流传版本中,下冰雹时,百姓往野地里扔镰刀,可以使冰雹尽早结束。黑龙的尾巴是他父亲斩断的,黑龙对其父想必是具有很大的畏惧心理。

黑龙回乡祭母经历了一番坎坷。这其实是千千万万闯关东的山东人的普遍境况。数百年间,成千上万的山东人流寓东北,克服各种困难,一代代的耕耘、扎根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但他们的思乡之情,寻根之心难以割舍,于是便幻想出黑龙这样一位呼风唤雨的乡亲。特定的民俗传说是特定族群特定需要的产物。“秃尾巴老李”的回乡省亲祭母,承载着千千万万山东人的梦想。这其实就是一个离乡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秃尾巴老李”是一个虚拟人物的传说,朴素的劳动人民将一系列相关的故事章节附会添加到原有案例上,最终让这个传说有血有肉的鲜明起来。这种集体无意识文化行为必然得到国家层面的响应。史料记载,道光年间,山东巡抚徐泽醇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由皇帝亲笔御题、皇家敕封在全国的民间龙文化信仰中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国家对这一民间传说所含的文化信仰是持肯定褒奖态度的。

这种被国家层面肯定褒奖的文化信仰是什么?儒家礼仪文化。

孝,是“秃尾巴老李”这一故事中的主题思想。黑龙返乡祭母的故事其实就是儒家孝亲文化的直接体现。在秃尾巴老李的故事里,黑龙没有在母亲面前送终,这在儒家理念中是非常严重的失孝行为。因此,黑龙无时不想回乡祭母,这也就延伸出黑龙回乡带来自然灾害并被羁押天庭等文化悲剧的出现。当然,最后天庭借张天师的神力,成功帮助黑龙回乡祭母。看来玉皇大帝对因孝亲出现的失职行为也是可以谅解的。这正是中国亲情家国社会的特殊之处。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其实暗含着的是勤劳朴实的山东人勇闯关东的感人故事。劳动人民用虚拟的神话传说,赋予秃尾巴老李丰满的血肉之情,使其成为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无论这一传说的具体发祥地在哪里,它都体现了山东地区特有的文化基础、历史渊源和地域特点。

注释:

①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②(清)康熙朝.文登县志.

③(清)光绪朝.文登县志.

④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⑤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2]文登县志(清).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龙之传人篇5

【关键词】龙 中国 日本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77-02

一 前言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交流和往来,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也向日本传送了很多优秀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同时,日本也从中国传承了很多优秀的文明。在这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龙”就是其中一例,那么“龙”这种文化传承到了邻国日本后,有没有发生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龙与中国龙是最初的直系亲属关系呢,抑或是演变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另一种文化?本文将就此进行剖析和阐述。

二 中国龙和日本龙的渊源

1.中国龙的起源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具有蛇身、骆驼头、兔子眼、鹿角、牛耳、蜃腹、鲤鱼鳞、鹰爪、虎掌。龙具备了9种兽类的特征,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在早期,古人对大自然的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创造出了“龙”这个图腾形象,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像龙那样拥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

从文字资料看,中国的古书如《诗经》、《周易》、《左传》等都有关于龙的描写。从考古资料看,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在那里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拜龙的历史推到了8000年前。据此,可以说,龙的产生应该是在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2.日本龙的起源

日本龙虽然名字被称为日本龙,但是并非由日本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东汉年间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的龙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大部分带有从中国大陆传去的痕迹。在日本,龙主要被分为三种。一为出现在空中、喷云吐雾的龙,这一形象主要来源于白龙马。为纪念白马驮经,中国在洛阳建造了白马寺。日本则根据小白龙被如来佛祖封为八部天龙的故事建造了白龙寺。二是出现在江河湖海里的龙,这种龙更接近于蛇的形象,即多头大蛇或龙头蛇神。受中国古籍《山海经》和《西游记》的影响,日本各地都有与九头龙有渊源的地名和神社。这样的九头龙被视为水神、祈雨之神。三是在陆地上的龙,这种龙在陆地上会变成小蛇的形状。这种形象主要受中国神话故事《白蛇传》的影响,他们很有人情味,经常和人类结婚生子繁衍后代,一起喝酒吃饭。虽然这三种龙都源于中国,但并不等于说日本龙就是中国龙的翻版,而是加入了大量的日本文化色彩的创作元素,变成人的时候也变成日本人的脸谱和装束,使日本龙的形象不断创新。

三 中国龙和日本龙的比较

1.文字

甲骨文中的“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甲骨文“龙”字有形有声,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其一,兽以狰狞威猛著称,尤其是长有獠牙巨齿的猛兽;层状闪电照亮云团时呈面状,与兽的面部相似,图中的兽首龙尤其着力刻画出牙齿,给人以苍天发怒的震撼力。其二,蛇的身体呈条形,闪电也呈条形。其三,蛇行走婉转曲折,闪电同样婉转曲折。其四,蛇隐蔽在阴暗的地方,现身突然;条形闪电隐身阴暗浓密的云层之中,现身更加突然。其五,蛇多剧毒,一击便会致人命,非常恐怖;条形闪电同样极具威慑力,闪电过后的雷声更加令人胆战心惊。人们见到猛兽或蛇时无不感到恐惧。甲骨文中用兽和蛇来形容龙,表示它是一种令人恐怖、令人敬畏的神秘力量。在甲古文中,“辛”字符号表示“被驱使”之意。甲骨文“龙”表示这是一种被驱使的力量,驱使它的是天,是古人心目中的最高神灵。有意思的是,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龙确实被人驱使,如帮助大禹治水的应龙。天驱使龙干什么呢,自然就是古人所渴望的“兴云布雨”。所以,甲骨文“龙”表示这样的一个概念:其一,它供天驱使;其二,它的声音是隆隆之声;其三,它的形象是闪电,头像兽类,身躯像蛇,隐身在云团之中;其四,它的工具是云团;其五,它的功能是接受天的旨意播撒雨水。而现在所使用的“”的简体字“龙”,是来源于繁体字的右边象形部分的变形,其代表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与繁体字的“”并无不同。

而日本则通常以“”这个汉字来表示龙,而“”这个字其实也是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不过中文繁体的“”在日本也有存留。指动物时通常用“”这个汉字,而在人名中出现时则有可能使用“”这个汉字。

例:恐画下り首蛟

今西神田伯井上

2.颜色

从各种龙的故事和传说来看,中国龙的颜色较多:有黄龙、白龙、银白龙、赤龙、赤斑龙、黑龙、青龙、金龙、黑龙白花、五色龙等。从色系上来看,龙的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蓝色系:从深蓝到银色到珍珠母色。红色系:从红铜色到深红色到红黑色。绿色系:包括绿色、黄色、淡绿色、金色甚至深褐色。一条龙通常都不是单一的颜色,它的鳞片总会有一种色系里的几种颜色,同时又有金属光泽,所以很难辨认。简单地说:中国龙可以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其中,青龙主要表现龙的凶猛、威严;赤色传说为神仙所乘,也泛指皇帝、太阳;白色主要指在《西游记》作品中出现的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龙宫三太子小白龙,所以主要是正直、纯洁的代表;黑色则给人以邪恶的感觉,通常是恶势力的代表;黄色由于对应易经中所提到的“西东北南中”的中,因此通常是代表皇家的颜色。

在日本,龙也有多种颜色,不过因为融合了日本本国的文化因素,所以龙的颜色取向也会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人一般喜欢白色,因为白色代表了善良、纯洁;而不太喜欢绚丽的颜色,所以在日本出现的龙的颜色大多为白色或粉色、红色、绿色、蓝色等比较传统的颜色。当然如果是表现邪恶势力的时候,也会采用青色、黑色这类的颜色。

3.龙与国家

在中国通常都有龙生九子的说法。龙之一子,好牢狱,主战争;龙之二子,善奔跑,喜食人类;龙之三子,喜欢烟火,一般被装饰在香炉;龙之四子,样子像麒麟,是吉祥的象征;龙之五子,生性好游泳;龙之六子,好爬望;龙之七子,爱争斗厮杀,为凶兽;龙之八子,面目狰狞,好恐吓他人;龙之九子,好财宝,为吉祥物。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指龙恰好生了九个孩子,而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用来描述龙子。而后在中国出现用“九州”代指中国的说法,与龙的九子也有莫大的渊源。

在公元712年出版的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历史书《古事记》和公元720年出版的日本最古老的敕选历史书《日本书记》中,都记载了日本神话中最大最强的八娱大蛇。该蛇八头八尾,身体巨大,活像八个山谷和八座高峰。它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还能变成宝珠、锡杖、水瓶出现在湖面上。很多地方都有祭祀它的神社。它每年都要吃人,还喜爱喝酒。后来被天照大神的弟弟灌醉斩杀,还从蛇尾发现一把神剑,用它创造了州,就是现在的日本。

4.龙与熟语

在中国与龙相关的成语,如:(1)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2)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3)卧虎藏龙:比喻人才多而杰出。(4)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5)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声音非常雄壮嘹亮。

在日本主要有:(1)はにい、は虎にう:指必有贤臣帮助天子。(2)のを得る如し:指英雄得到机会施展抱负。(3)のヒゲをがねらう:指不自量力。(4)は一寸にして天のあり:指天生异禀的人从小就与众不同。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国或者日本,与“龙”相关的熟语、成语,包括诗词都有很多,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看出两国都有相似的地方,主要着眼于龙的威猛以及能量。

5.龙的内涵

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在古代传说中,龙曾帮助皇帝出征,而且龙本身也是多种动物的融合和自然现象的融合,所以龙的精神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也是与天和谐的精神。神话中的大禹是从父亲腹中蹦出的一条虬龙,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治水、谋福利,所以龙的精神也是造福人类的精神。龙是水神,又是天神,不管是在水中还是在天上,要行得快,飞得高,都要精神抖擞,奋力开拓,全速前进。因此,龙的精神,就是指奋发开拓的精神。

日本龙的本来面目是栖息于深山大泽,管理着水源的蛇,在土中冬眠和脱皮,代表着死亡和新生,象征着轮回和永恒。它根据中国阴阳五行说,把本地的蛇和中国的龙结合起来,融入神道思想,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龙神,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农田之神、水神、海神、山神、婚姻神,能呼风唤雨,左右农民生活,多数性格柔和,乐于助人,对人类充满善意,与人友好相处,给人类带来恩惠。但同时它还兼有蛇的性格,会给人带来灾难,甚至变成蛇妖危害人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龙和日本龙在本源上可以说大概是一致的,只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又加入了自己文化所特有的元素,比如服饰、装扮、蛇的融合等。这样,就使得中国龙在传入日本后逐渐发生演变,最后变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龙。中国龙基本上是威严、大气、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的精神的代表。而日本龙由于有蛇这个形象的融入,因此是友好、和蔼的代表,也是邪恶、祸害的代表。以后在遇到日本龙和中国龙的概念的时候,需特别留意此点。

参考文献

[1]邢永凤.中国龙与西方龙的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27

龙之传人篇6

【关键词】南雄;香火龙;传承与发展

1.香火龙的历史源流

香火龙发源于南雄市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老相传,清代初期,白竹片村的祖先从江西大余县迁至百顺。康熙年间,有一年百顺一带大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有一天村中一老人梦见村边响水塘的一块地方飞起二条金龙,四处游走,金龙所到之处,灾衍尽除。第二天,老人将梦中所见告诉村里人,并带村里人去响水塘地方察看,看见那地方堆着两堆干稻草,是村民用来烧灰施肥用的,受此启发,老人便倡导村民以稻草扎成两条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燃香,让村里身强力壮的青年打着香火龙在村里各处游走,以示驱灾祈福之意。果然经此一闹后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疫害尽消。从此,每年村里便有舞香火龙之举,并世代相传。

南雄向有闹元宵的民俗,舞香火龙便成为村民闹元宵活动的一个主要节目,在长期的表演活动过程中,舞香火龙由原先较简单的舞一条龙发展为双龙,由较简单的套路创造发展出包含“双龙戏珠”“跳跃龙门”“双龙出海”“游云四海等多套路表演。还借鉴了其他民间艺术表演手法,在表演时灵活变换步伐,转换造型,并注重表演时两条龙的协调性,使整个表演反映出“龙”的特征―矫健、流畅、迅捷、霸气。

香火龙最初为在本村活动,后经乡邻外村邀请于节日外游助兴,近20多年来,政府或民间举办大型民间艺术活动,香火龙都在应邀表演之例。每年的元宵佳节更是香火龙“抬头”的吉日。

2.南雄香火龙的艺术特点

南雄香火龙清顺治年间形成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经过发展衍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征。香火龙是由竹篾、树丫编扎成骨架,用稻草扎上龙身,整条龙香火龙有“公龙“、“母龙”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每条龙重约29公斤。插香完毕,龙身似星光闪烁,香火缭绕,使火龙仿佛有了灵气,有了生命。此时,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一老者站在场地中央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入场,两列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按方位踩着“龙、虾”步法,缓缓登场。舞龙套路有“双龙戏珠”“跳跃龙门”“双龙出海”“ 云游四海等,表演场上,飞舞翻浪,争相斗艳的双龙灵活异常,夜幕中,只见香火不见人,蔚为壮观。

舞香火龙的音乐是用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鼓、高边锣、苏锣、大钹、小钹、小锣等。其曲谱有滚龙鼓点和摆龙鼓点。它有别于其他舞龙民俗活动,舞蹈语言明确,有一整套舞蹈动作,且舞蹈动律十分强烈,是一项群众性很强,富有舞蹈特点,又有传统商业意蕴、寓意深刻的传统舞蹈活动。

2.1表演艺术特征

香火龙表演为双龙对舞,“龙珠”作引子,在夜幕中表演各种套路,点点香火构成金色的龙身,动作流畅、迅捷,香火缭绕,火龙飞舞翻滚,星光闪烁,流光溢彩,宛如彩练腾空,熠熠生辉,动感强烈,扣人心弦。

2.2娱乐特征

舞香火龙场面宏大,是一种大型民间艺术活动,它以民间传说中的“龙”为载体,以龙身上的“香”与“火”为特征,在舞龙队员灵活、协调的步伐中,使香火龙活灵活现,使观众惊叹“龙”的神奇。

2.3独特的“香”与“火”的特征

“香”与“火”是舞香火龙的魅力所在,点点香火构成金光闪闪的火龙,仿佛注入了生命。表演时,飞舞的火龙浑身散发满场香气,使观众受到感染,感受到“龙”的神奇魅力。

3.南雄香火龙的传承与发展

3.1南雄香火龙的保护

南雄香火龙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50年的时间里,香火龙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成为南雄独特的民间艺术,多年来,南雄市委市政府对民间艺术的保护非常重视,于2004年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组织机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明确提出对香火龙等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弘扬。把保护民间艺术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文化部门有专人对“香火龙”进行调查,通过搜集、记录、挖掘、整理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前香火龙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二是每年元宵节组织百顺镇的“香火龙”表演队参加南雄市和省的各种表演活动,从而达到提高、保守的目的。三是文化部门对保护、弘扬民间艺术的目标、责任、资金投入等作了部署。

3.2南雄香火龙传承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和外来舞蹈项目的冲击,“香火龙”目前正面临濒危境地,其保护和传承工作主要面临如下三方面困难。

3.2.1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一种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存在的。各种新的文化形式的涌入,使诸如香火龙舞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日趋淡化,生存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3.2.2传承人断代现象严重

由于年老的香火龙舞师年事已高,有些相继谢世,而年轻人对传统舞蹈不感兴趣,使得香火龙的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造成香火龙舞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

3.2.3观众对“香火龙”舞表演的审美要求提高

如今人们对现代审美的要求更高,对“香火龙”舞这一民间艺术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老一辈艺人的表演水平,已不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新一代艺人对香火龙舞技艺掌握水平有限,使得香火龙舞的发展举步维艰。

3.3对南雄香火龙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为了南雄香火龙能够继续传承与发展,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

3.3.1完善保护制度,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不断进行抢救、发觉、保护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保护、保存、有效利用的机制进行改变。当然这种有效利用和应用,始终只有在有助于人类幸福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肯定。

3.3.2要注重发扬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就要学会创新,拓展其文化空间,使其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或者定期举办相应的节庆活动,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南雄“香火龙”节的举办不仅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是,“香火龙”节的不断传承与发展,需要对其活动内容不断的丰富,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学会创新,不走俗套的路线。

3.3.3加强对“香火龙”舞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一点在于,它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而是在于人的无形文化,是通过人的活动传承展现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开发与保护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传承人得到良好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香火龙”舞传承人的培养对于南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尤为重要,传承人的培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助。

龙之传人篇7

论文关键词:编码 解码龙 二度编码

人是能够创造符号并使用符号进行交流与传播的动物。对“符号”的创造与操纵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在人类创造的各种符号中,语言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人类绝大多数的交流与传播要仰仗“语言”这一符号以及“文字”这一符号来进行。

一、“编码——解码”理论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考验

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原本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被赋予不同的涵义,但早期的翻译者在二度编码时将二者联系起来.导致了“二度编码”对原初意义的背离。又由于“龙”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内涵,是国家形象的标识之一。“二度编码”后的“dragon”无法承载这一内涵,造成了英语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误读。因此,有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原因是“dragon”作为中国形象标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误读甚至别有用心的歪曲。

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名著《公众舆论》中提到,“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西方不可能按照东方文化来理解中国“龙”.而只会按照他们的文化、世俗、宗教所塑造的刻板印象来理解。在西方文化中,由于早期翻译者的二度编码有误,中文符号“龙”与英文符号“dragon”被画上了等号。西方对“dragon”的印象来自他们的文化与宗教,在对西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圣经·新约》中,“dragon”的形象是这样的:“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agiganticfiery red dragon),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龙(dragon)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在“龙”与“dragon”被翻译者画上等号之前,西方人对“drag-on”的解读并非对中国“龙”的解读.他们的头脑里没有“龙”的概念。而当翻译者将“龙”与“dragon”互译之后,西方人对“龙”的概念产生了,那就是“dragon”,也就是《圣经》中的魔兽。在同一语言系统中,意义经过传者和受者的编码——解码之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而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由于增加了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编码——解码理论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国人在虚构了一种由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等元素构成的灵物之后,将其当做自己的祖先,并创造了一个中文符号“龙”来指称这种虚构灵物,这是编码。当受传者与传播者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中时,受传者接触到中文符号“龙”,会将其解码为“中国人虚构的由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等元素构成的灵物”。当受传者与传播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时,传播者想要传播“由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等元素构成的灵物”,受传者却理解为“《圣经》中的魔兽”,传播者编的符码是“龙”.受传者解的符码是“dragon”。编码——解码过程出现断裂.这种断裂造成“龙”被妖魔化为《圣经》中的魔兽。

二、翻译中的二度编码理论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被早期翻译者画上等号的两个符号“龙”和“dragon”,其所指涉的对象并不相同,由此造成东西方对符号的解释出现很大的差距。美国符号学先驱皮尔士认为.“构成符号的要素有三:一是代表事务的符号(形式),二是被符号指涉的对象(指称),三是对符号的解释(意义)。”中文符号“龙”的指涉对象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一种虚构生物,并象征中华民族,具有图腾功能。英文符号“dragon”的指涉对象是《圣经》中的一头魔兽,因其具有对邪恶势力的象征功能,常常成为电影、漫画中被斩杀的对象。中文符号“龙”和英文符号“dragon”形式不同,指称不同.意义更是南辕北辙。把二者画上等号完全是早期翻译者的拉郎配。

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意义生产依靠于诠释的实践,而诠释又靠我们积极使用符码——编码。将事物编入符码——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翻译或解码来维持。”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符号之间需要翻译,原先由“编码——解码”构成的传播过程被扩展为由“二度编码”,即“(传播者)编码——解码(翻译者)编码——(受传者)锯码”构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传播链条延长,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的解码有可能因“二度编码”的介入而产生误读,比如中文符号“龙”经过二度编码变为“dragon”,就会被受传者解码为《圣经》中的魔兽。

赵心树、李聪认为:“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外文符号、中文符号、指称对象这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组合,这个组合可以也只能从字典里找到。”由于“龙”在字典里是“dragon”,于是“龙舟”成了“dragon boat”,“小龙女”成了“littledragon girl”,“龙的传人”成了“descen—dantsofthedragon”,但由于“dragon”还有“魔鬼”和“悍妇、泼妇”的意思,于是“龙舟”经过二度编码变为“dragon boat”,受传者解码后的意义成了“魔鬼船”.“小龙女”经过“littledragongirl”其意义被解码成了“小泼妇”,“龙的传人”成了“魔鬼的子孙”。由于中文符号“龙”和英文符号“dragon”的指称对象不同,在跨文化传播中,“龙”和“龙的传人”被彻底误解。

“二度编码”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存在为我们解决“龙”的英译名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那就是从“二度编码”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友福教授的“弃龙”,其实并不是要抛弃中文符号“龙”,也不是要抛弃中文符号“龙”的指称对象,更不是要抛弃中文符号“龙”的深层象征意义——中华民族的图腾,而是要抛弃中文符号“龙”在西方世界引起的形象联想。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符号形式与符号指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改变“龙”与《圣经》中的魔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同一文化圈中.改变符号形式与符号指称之间对应关系的难度很大.比如硬性规定将中文符号“龙”与“狮”之间的指称对象互换,看到中文符号“龙”,我们需要联想到“一种勇猛的四足动物”,看到汉字“狮”,我们需要联想到“一种具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的虚构灵物”.这种改变成本太大且没有必要。而在跨文化传播中,符号形式与符号指称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容易改变,原因在于跨文化传播多出了一个“二度编码”过程要改变中文符号“龙”与“《圣经》中的魔兽”之间的对应关系,只需在“二度编码”时切断两种符号形式“龙”与“dragon”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再造一种新的符号形式来指称“具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的虚构灵物”就可以了。

三、“二度编码”理论的应用

针对“弃龙”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呼吁要“为龙正英名”.弃用错误翻译“dragon”,并认为这是避免中国“龙”受到误解的根本之道。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为龙正英名”是切断中文符号“龙”与西方世界“恶魔”形象对应关系的成本最小的途径。

《人民日报》等媒体提供备选的“龙”的英译名有三种,一是“龙”的汉语拼音“long”.二是华东师范大学黄估副教授提出的“loong”,三是由“lion”衍生的“liong”。

从符号学角度看,这三个备选英文符号哪一个更适合与中文符号“龙”对译呢?依据感觉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符号分为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两大类。德国人类学家利普斯认为,“最简单的交际媒介当然是语言.传播消息的其他听觉方法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与听觉方法相对照的是传播消息的视觉方法,它的发展导致了文字的发明。”笔者认为,语言作为一套关系化的符号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表现为言语(说话)或文字(书写)。由于言语是听觉符号,文字是视觉符号,所以语言是一种视听兼备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一套符号系统,汉语“龙”的语音“long”是听觉符号,其书写“横、撇、右弯钩、撇、点”是视觉符号。同样,英语也是视听兼备的,“龙”的几个备选英译名都包含了听觉符号元素(读音)和视觉符号元素(拼写)。比如“long”的听觉符号元素为“1313”.视觉符号元素为字母组合“1-o—n—g”;“toong”的听觉符号元素为“lu:d”,视觉符号元素为字母组合“1-o一0一n—g”;“li—ong”的听觉符号为“laiarj”.视觉符号为字母组合“l—i一0一n—g”。

龙之传人篇8

关键词:板龙艺术;发展策略;民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67-01

一、河村板龙艺术概述

在淳安县威坪镇河村流传着一个重要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五村民会舞动起板龙,“舞龙灯”已经成为当地一个传统的艺术表演节目。“板龙”顾名思义就是将龙头、灯笼以及板凳进行衔接,组成一条“长龙”的样式,“长龙”以铁丝网为主骨,然后用彩布、灯泡等进行装饰,“龙身”则是由一条长约1.5米长的厚木板连接而成,俗称“轿桌”,因此,舞板龙又有了“拖桌”之称。河村“板龙”表演艺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期间从未间断过。河村板龙的表演时,一人背一条板块,前面摇头、后面摆尾,极富观赏性,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传统的艺术表演项目。板龙的表演者有五个年次的人员组成,分别是60岁的长者负责糊龙头,50岁的人负责搭桥皮,而桥桌、背龙头以及撑旗则分别有40、30以及20岁的人组成,其中,由于“桥桌”由上百节组成,因此,40岁的人成为“板龙舞”的主体。按照当地的习俗,在祈福跪拜之家,“板龙”都会昂首张口,然后跪拜者会用自家的新蜡烛替换“板龙”口中的蜡烛,同时,还会塞一个“红包”,以表示对舞龙者的酬劳和来年祈福之意。经过多年的发展,河村板龙艺术在区域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才发展策略上还存着诸多的问题,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这对于板龙艺术的传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河村板龙艺术发展策略

(一)保护和继承河村板龙艺术的精髓

河村“板龙”艺术的发展,首要地是要做好保护和继承,确保这项民间艺术不会失传。“板龙”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精髓的传承,因此,只要将“板龙”艺术的精彩之处宣传出来,“板龙”艺术的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板龙”艺术需要五个年龄段的人群的参与,如果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出现“断档”,那么这门艺术的传承就会遇到障碍。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板龙”艺术的宣传不能仅仅围绕表现形式,也不能仅仅在本地区进行宣传,而是要将这门艺术的内涵表现出来,走出去,才能够提高“板龙”艺术的知名度、影响力,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品牌。外在的美是载体,而内在的文化才是艺术能够得以流传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发展创新

河村板龙艺术在当地的影响力比较大,成为当地群众春节期间的一道饕餮盛宴,但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继承这门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大胆地创新,融入更多地现代元素,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板龙”艺术的生命力、影响力。继承“板龙”艺术的传统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与现代的生活环境、市场环境等现代要素差别过大,那么群众的参与兴趣就会大大降低,只有不断地对这门艺术进行创新,与现代艺术的流行因素进行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比如,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的融入等等,这样河村板龙艺术的发展才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丰富节目内容,进行技术创新

河村板龙艺术的发展、继承还必须要对节目表演内容进行不断地创新,如果年年表演同一套套路,其观赏性就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群众基础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只有节目内容不断地丰富、表演的形式不断地变化,板龙艺术的影响力才能够不断地得到提升。板龙艺术的节目内容的创新可以从节目的编排、配乐以及难度动作方面进行创新,节目的编排上,除了要继承、表演一些经典的传统套路之外,应该进行大胆地创新,而且还要体现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融入更多地艺术元素;配乐方面,喜气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进行适当的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可以融入新农村建设的一些背景音乐,这也可以提升板龙艺术的影响力,而且更加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难度动作上,并不需要追求多么高难度地表演动作,可以在神态动作、形态动作等方面进行创新。总之,板龙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内容的创新,否则,就必然会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

三、结论

河村“板龙”艺术拥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创新,表现形式、节目内容都不断地优化。但是,在当前各种艺术并行发展的背景下,河村“板龙”艺术也必须进行大胆地创新,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精髓的同时,融入更多地现代艺术,河村“板龙”艺术才能够愈久弥新,其品牌影响力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嘉玲,平越.三林舞龙的特征与价值[J].2010,(5):28-30.

[2]岭南体育文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院,2008,(4).

龙之传人篇9

关键词:生态嬗变 舞龙舞狮 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92―03

前言

中国的舞龙舞狮是一项优秀的传统运动,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它特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是它的文化积淀并不仅是单纯的积累,还需要汲取外来的优秀文化。龙,是历来华夏民族的象征,华夏的子孙就是龙的传人。舞龙运动历来是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而舞狮运动的起源与外来文化的引进却有着莫大的关系。狮子虽是是百兽之王,但它并不是产于中国,但舞狮得运动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孕育产生的。从史料记载来看,三国时巍人孟康在对《汉书・礼乐志》关于“象人”作注时说:“若今戏鱼虾狮子者。”由此可知,在三国时期,已经有戏狮的活动。而且,从其注释的内容来看,所戏之狮并非真狮,而是狮子的形象。因此,至少在三国时期,舞狮活动就已经产生了。我国传统的舞龙舞狮运动自出现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并不断被发扬创新,这与它们源自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龙狮运动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其传播过程进行探索研究,为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是以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与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保护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与任务,通过网络及校园图书馆查阅2000年到2012年有关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对舞龙舞狮的影响与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保护的大量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的需要,对有关舞龙舞狮运动的专家进行访谈。就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咨询有关专家,专家对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表示认同。

1.2.3 逻辑推理法

根据获取的资料和目前形势,运用逻辑推理、综合归纳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

十几年来龙狮运动在国内外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全国30多个省、市相继开展起来龙狮运动,到目前已有许多组织加入国际龙狮总会,龙狮运动也由一般性传统运动发展成为一项多功能的体育运动。然而目前国内对龙狮运动项目还不够重视、教练员整体水平相对比较低、竞赛项目管理以及竞赛规则比较模糊并且国际化水平低。因此现阶段龙狮运动的教学、训练及竞赛等水平都有待提高。

2.2 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对舞龙舞狮运动的影响

进入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民间传统的运动赖以滋生的传统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与此同时,现代的传媒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当然也改变了昔日传统运动生存的环境。人们在接受各类信息的同时,也被剥夺了亲身参与传统运动活动的乐趣。舞龙舞狮作为传统的运动类型,虽然现在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基因,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变的影响,它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同样也在不断的弱化和恶化,其社会存在基础正在日渐萎缩。乡村的文化生态嬗变对舞龙舞狮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2.2.1 舞龙舞狮运动发展的稳定性基础遭到破坏

在以往的年代,农村所呈现的变化缓慢,生活单调在无形中保护了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社会由于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本土传统运动纯粹性的保留。而现在农村生存方式的变化,打破了以往农耕生活所依赖的血缘、地缘关系,打破了农耕生活所特有的封闭性。人们不再依靠自己的身体语言――舞龙舞狮来进行情感宣泄、人际交流和文化创造。乡村文化生态的变化,过度开放的生态环境弱化了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播和发展。娱乐方式的改变,使乡村的舞龙舞狮运动的创造者、参与者、观赏者日益减少。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封闭性传承系统的消解,使得舞龙舞狮运动发展的稳定性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2.2.2 舞龙舞狮运动的活态传承正面临主体断层局面

舞龙舞狮运动的社会地位日渐衰落是由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舞龙舞狮传承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重视,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很难凭借传统文化的技能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这些都影响着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现在农村里的许多人都选择了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舞龙舞狮不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致使舞龙舞狮人才资源流失严重,舞龙舞狮传承人作为传承的主体已经大量流失。

2.2.3 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缺乏外部支撑

在经济投入方面,想要承担舞龙舞狮运动传承人保护、运动生态的保护、舞龙舞狮运动研究工作开展以及添置必备的表演和传承设备等,财政的拨款很少,不能使之得以正常运转。造成舞龙舞狮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这些因素作用于舞龙舞狮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后果。由于当前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还处在初步阶段,所以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有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完成。

2.3 舞龙舞狮运动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加强舞龙舞狮运动保护,不仅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从实际出发,把舞龙舞狮的原生态保护与科学的规划发展结合起来,把专业队伍的建设与群众基础的巩固结合在一起,把市场的运作与政府的扶持结合起来,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使舞龙舞狮运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更有成效。

2.3.1 全民的保护意识

舞龙舞狮具有人民性,人民大众参与其中,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也就是说舞龙舞狮运动的保护需要全民自觉,换句话说,从根本上决定着舞龙舞狮命运的是大众参与保护的程度。全体民众保护意识的觉醒是舞龙舞狮保护的前提,只有让他们对自己地域文化感到自豪,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舞龙舞狮是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2.3.2 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舞龙舞狮运动是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在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风调雨顺,祈雨求福是舞龙舞狮基本的含义。舞龙舞狮艺人们农忙时种地,农闲和年节时玩舞龙舞狮。保护与发展舞龙舞狮运动,首先要恢复舞龙舞狮运动原生态环境,恢复其民俗内涵。同时,遵循舞龙舞狮运动的内在规律进行创新发展,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比如,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舞龙之乡――深圳龙岗,其舞龙传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且曾获得我国首届“舞龙精英赛”的优胜奖,并建立了多处以龙为主题的公园、广场和雕塑,成为中国目前惟一的以龙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保护了它的原生态环境。

2.3.3 畅通民间传承渠道

龙狮运动在民间开展的很好,在一些节庆日上仍很常见。民间最著名的舞龙队是有“中华龙”美称的重庆铜梁舞龙队。在1984年建国35周年庆典上,九条铜梁大蠕龙象征九州华夏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誉为“铜梁人民奇特想象力和高超技艺的杰作”。之后,铜梁舞龙队应邀参加市内外各重大表演多次,其代表品种大蠕龙先后在部级大赛中获八次魁首,在国际大赛中获两次冠军,名声大振,获“中华龙”之美称。舞龙舞狮传承人认定以后,就用系统周全的措施来保护,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方面着手,当社会能够给这些传承人以积极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舞龙舞狮舆论导向的保护良好,这样对舞龙舞狮传承的社会氛围很有利。

2.3.4 地方高校的教学传承

自从199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民族传统体育开始受到各学校的日益重视,很多学校开始对原有的达标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很多枯燥无味的竞技体育项目渐渐退出学校体育课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娱乐观赏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高等教育,创新文化和发展文化也是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高等教育的主战场是高等院校,它的特殊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目前高校舞龙舞狮运动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够,教练员、裁判员业务培训的次数太少等是制约我国高校舞龙舞狮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舞龙舞狮运动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发挥高校优势,促进人才体系发展。在当今高校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中,除武术外,由于舞龙舞狮运动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表现形式又不同于别的外来体育,它还具有民俗和现代体育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使其在众多民族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与发展。据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先后有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8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已开设了龙狮运动专业,并开始向国内招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舞龙舞狮运动势必会有效地推动我国更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

2.3.5 地方政府的扶持

舞龙舞狮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建国后,在我国“举国体制”的制度下,政府全力支持体育运动。在1995年成立了“中国龙狮协会”,在该协会的领导下,各省、市、县体育局、文化局和各有关高等院校在各地具体条件的允许下,全力支持龙狮运动,尤其是在传统节日中更大力倡导龙狮运动。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各体育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渐渐崭露头角,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民间性,但实际上各社会团体仍然依赖于同级体育局。

依靠地方政府的强力扶持,龙狮运动的全面繁荣。龙狮运动的潜力被充分挖掘,通过激活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把富于沿海流域地方风情和历史内涵的龙狮运动打造成深圳文化产业品牌,乡村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嬗变的今天,龙岗舞龙舞狮的传承保护除了传统武术业内人士的鼓与呼之外,地方各级政府强力扶持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龙之传人篇10

关键词:龙艺 艺术特征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一、龙艺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轨迹

1.龙艺的艺术特征

平和龙艺活动具有悠久历史,遍及全县的14个镇,其中小溪、坂仔、南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较为突出。平和龙艺表现形式由“龙头”“龙段”“龙尾”部分组成。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略同于“龙舞”(俗称“弄龙”),前面也有一位武士持彩珠戏龙作舞。龙段由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块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并点缀花、草、虫、鱼和彩灯。形式与内容因时代而异。此项工艺称“装艺”。每块艺板上站一位少女或少男,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各节艺板之间有木制旋纽连接,活动自如,蜿蜒成龙,可以在狭窄的村街上游行。龙艺的节数不一,有24节、36节、48节等多种。

2.龙艺的起源和发展

闽南始有龙艺,当不迟于明末清初。清康熙版《平和县志》卷十《风土志》有载:“民间结采架,选童男靓妆立架上,扮为故事,数人肩之以行,先诣县庭,谓之呈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大溪乡江寨、庄上、店前3村同日结扎3尾(尾,闽南语,同“条”)龙艺出游。解放前的龙艺活动,多由各村村民组织,并推出一名会首筹办。每户或每两三户负责结一节艺,富裕人家结二节、三节不等。上世纪50年代后,龙艺活动多由集体举办。艺棚的装饰和艺旦的打扮趋于华丽。电力照明的运用取代原始的火把、灯笼,且伴有广播歌曲,场面更为壮观。迎艺时,往往有一至数阵锣鼓阵结伴。近年来,龙艺活动成为平和县庆祝重要传统节日活动的传统保留节目,也成为民俗文化展示的载体和平台,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时代的变迁,龙艺组织者在装艺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科技含量,注重在规模和档次上下功夫。1986年中秋节,九峰镇黄田村结扎一尾龙艺,长达72节,成为当时闽南历史上最长的一尾龙艺。2007年元宵节,由小溪镇设计制作的龙艺更是史无前例,118节的“小溪镇百节龙艺”以强大的阵容、新颖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其400多米的长度创历史纪录。平和县由此也荣获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称号。

二、龙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1.龙艺制作和表演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龙艺在闽南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几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从而影响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去,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的不同使得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参与到这种民俗活动中来。龙艺在制作工艺上和表演上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因此,政府在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挖掘保护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通过培育传人,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龙艺这种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