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03:30:31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挡水?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尊重

(56个民族照片)

我们是个饿多民族的国家

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2

一、提升自我,了解民俗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传承民俗文化,倘若语文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难想象能教出喜欢、理解民俗文化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广泛地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工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很多,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艺术修养、文化品位不高,不能真正地体验到作品内在的神韵与作者为文之用心,就不能真正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再者,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不胜枚举。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我,让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民俗文化,笔者大量地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力求将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理解透彻;并学习、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不至于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捉襟见肘。在课余时间,笔者走访了当地民众,参观了本地的博物馆,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民俗文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教科书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知道本土的民俗文化,将作品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之中,达到真正地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目的。

二、依据教材,深挖本土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的呼吁、课程改革的重视、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增加以及测验考试的青睐,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安塞腰鼓》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风俗、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的吆喝,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开设有“家乡素描” “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5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并在“参考资料”中增加了“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知识。

在这些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起深挖本地的民俗文化,并通过视频、音乐、图画等形式展示。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欣赏了云南民歌的风采,了解到这个多民族地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渗透了唱歌的民族特色。之后,笔者给学生讲了本地赣南采茶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学习《端午的鸭蛋》与《春酒》这两篇课文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本地过端午节和春节的民俗。在这探讨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同在一个县区,过节的风俗还是略有不同的,有些村在过端午节时包粽子;有些村是过年时才包粽子,有些村在过年时举行“游神”活动,有些村庄却没有,果然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深挖本土的民俗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民俗活动,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长了他们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三、走出课堂,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渠道之一,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有第二课堂的文化意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此,笔者常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去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余时间,笔者常常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附近村庄的文化馆,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3

[关键词]新闻媒体;抵制;三俗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09 ― 02

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三俗化倾向主要是指部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流于低俗、庸俗、媚俗的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然而,市场化媒体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使新闻报道内容日渐走向低俗、庸俗、媚俗的误区,这一现象不仅有损于我国传媒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强化媒介自律意识 摆正自身位置

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相对于行政法规,它是一种新闻界内在的、非强制性的自我约束行为。一套完善的新闻自律机制,不但能在外在层面上对违反新闻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能把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为一种由内而外、自觉遵守的习惯,保证新闻事业的专业性和纯洁性。

美国新闻学者约翰・赫尔顿指出:“在新闻领域里,没有哪个问题比新闻道德问题更重要,更难以琢磨,更带有普遍性。事实上,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便会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

虽然从 1942 年马星野起草制定《中国新闻记者信条》12 条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在 1950 年 7 月提出人民新闻工作者的四个信条:消息绝对真实、思想要正确、群众观点的建立、建立自我批评,再到后来正式成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等行业自律规则诞生,借以规范新闻传播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队伍的道德“滑坡”得到遏制,不正之风对新闻领域的侵袭有所收敛。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媒体新闻自律起步较晚,加之受到媒介市场化等负面效应的影响,致使当前现行的媒介自律效果并不明显,新闻三俗之风依旧存在。因而,面对盛行一时的三俗不正之风,建立一个系统而完善的传媒自律制度已成为我国传媒机构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加强媒体内部监管

传媒机构内部通过层层把关以最大限度减少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报道几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媒自身内部包括编辑部、党委宣传部、纪律检查部、考评部等职能部门的各自职能,以质量评估的方式划分稿源等级,引入媒体问责制,通过各个部门的认定追查剔除三俗等糟粕成分,从而使内部监管的力度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三俗化报道,各个省市的新闻媒体理应结合各自特点,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内部自律规范,并细化自律规则。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中央媒体便依据当前形势制定了行而有效的内部自律规范。地方媒体如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也制定了《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等内部制度。当然,除此之外,新闻媒体的自律性还应最终体现在媒介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上,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闻工作者只有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成自身的内在信念,做到以身作则,不跟风、不炒作,努力使新闻作品朝着健康、积极、美好、高雅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使媒体的自身监管落到实处。

2.完善新闻工作者协会监督

在我国,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作为独立于媒体和政府机构的新闻自律机构,在引导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抵制不良报道之风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其制定的媒体自律规范比较粗略,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措施,使我国的协会监督对新闻媒体的实际约束力有限。因而,建立完善一个公正独立而又具备执行能力的新闻媒体自律机构已成为治理媒介三俗化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将相关的职能部门和机构进行细分,以明确其不同的责任分工,并结合实际,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新闻评价体系。同时,要使该机构的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参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其次,在自律机构的人员组成上,可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组织独立的新闻委员会,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准确、科学地评估,如可以采取专家评定的方式对媒体进行“信用评级”,并定期在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核心期刊或数字媒体上评定结果。“对于那些过‘俗’的报道占到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媒体要坚决淘汰出局,以最大限度地净化当前我国的媒介市场”。

总之,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道德评价和自律机制,有效遏制道德失范行为,才能使新闻报道逐步摆脱低俗化的困扰,树立良好的舆论监督权威形象。

二、 全面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亲和力、号召力的权威性媒体的建立总是与高素质的媒介从业人员队伍息息相关。由于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同时受主观因素影响,难免会将经过“过滤”的信息注入

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从而使受众处于一个被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可以说,在整个新闻事业中,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新闻质量的好坏。倘若媒体记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经济利益因素左右,则势必会使新闻报道低俗、庸俗、媚俗化倾向严重。因此,良好的新闻报道之风离不开媒介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1.提高新闻理论修养。所谓增强新闻理论素养,是指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相关理论著作,使记者自身想问题、办事情的主观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采访报道工作中的问题。这既是进行新闻报道的理论基础,也是搞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即政治属性和商业属性。媒介从业者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带来的竞争,还要自觉承担起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精神文明等重要任务,充当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2.强化新闻业务水平和综合文化修养。由于新闻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记者既要具备深厚的新闻业务水平,又要不断摄取丰厚广博的知识,实现“专”与“博”的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记者无论身处哪个报道领域,都要按新闻客观规律办事,在力求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闻写作规律,重视新闻语言技巧的运用。一名记者要想赢得受众的尊敬和热爱,通俗、准确、生动、健康而又精湛的新闻语言修养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无论什么样的广播、电视节目,无不包含着文化,没有深厚的内在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做好本职工作的。提高综合文化修养,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阅读不同专业领域的理论著作,如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使记者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文化品位和新闻鉴赏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从而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传播伎俩,防止将恶俗当有趣。

3. 坚守新闻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这六条准则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是任何一名媒体人都应奉行的金科玉律。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利益诱惑下,许多记者终因抵挡不住名利诱惑而放弃道德操守,使新闻报道向三俗化靠拢,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势必会扰乱新闻领域的正常秩序,不利于从业者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淡泊名利,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时刻恪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对经手的每一条新闻负责,以良好的专业水平和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把媚俗、低级的东西挡在媒体之外,用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唤醒社会希望,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

三、 树立品牌意识 构建媒体精品战略

放眼当下,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之风之所以在整个新闻界大行其道,与媒体间恶性的同质化市场竞争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媒体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的运行策略,使媒介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其自身取得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取媒体内部运营所需的资金支持,吸引受众眼球,制造新闻卖点已然成为大多数媒体扩大发行量的首选。在此过程中,大量雷同的新闻报道充斥版面,其中不乏包括大量低俗、恶俗的内容。面对日益同质化、三俗化的媒体竞争怪圈,各个媒体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构建媒体精品战略,才能独树一帜,在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走上媒体间竞争的良性循环轨道。

1.报道要有独家新闻意识。所谓独家意识,是指在信息化浪潮中时刻有抢新闻的意识,并能在第一时间内人无我有,富有特色而又引人瞩目的新闻。抓独家新闻,不仅需要媒体从业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还需要媒体决策者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慧眼识真金”的眼光。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逐步建立,依靠最初的时效性和独占性获取独家新闻的方式越来越难以践行,而挖掘一条新闻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和思想内涵开始逐渐成为报道独家新闻的新趋向。于是,独家新闻报道,“更多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本身为依据,写出别人没有写山的独特角度、独特见解、独特思考、深刻解读和全面剖析”。

2.分众化的读者定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日常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大众化的读者定位方式已然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个性追求,并成为影响媒体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社会转型期人群构成的复杂化、立体化和交叉化,“社会大众”已不再是一个利益基本趋同的大群体,一个由知识精英、自由从业者、外地打工仔、个体经商户乃至相亲族、月光族、追星族、车族、房族等追求多元化需求的群体群落应运而生。于是,为了适应不同利益群体差异化的兴趣和需求,打开媒体市场销路,针对各个群体的分众化传播模式亟需完善。首先,新闻媒体要摆脱“一报在手,通晓天下”的观念束缚,以崭新的思维模式细分读者市场,根据自身媒体的品牌特色、资源特点、队伍组成和发展前景定位“小众”市场,并依托定位读者群的爱好、需求、文化水平及收支状况等,确定自己的报道内容和方式。个性越鲜明,越有特色,越受读者欢迎。

其次,要重视定位读者的信息反馈。由于受个体差异性的普遍影响,媒介从业者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并不能涵盖所有读者;同时,读者受众的思想观念也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群,受社会新思潮影响较大,思想理念更新速度也较快。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家新闻媒体都应认真研读读者的信息反馈内容,不断根据读者的新诉求变换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重视读者参与,对读者负责,坚持“从读 者中来,到读者中去”的新闻理念 ,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体精品战略。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4

关键词:民俗文物;征集;利用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民俗文物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而传承下来的实物资料,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部分内容。物质民俗包括衣食住行、交通、生产、工艺制作的实物资料;社会民俗包括家庭、社会机构、民间团体、节日活动、岁时礼仪的实物资料;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习俗、、道德礼仪、诸多禁忌、民间文学、游艺表演和口头传承的文字记录资料。民俗文物价值重大,涉及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既反映经济基础中的社会关系,又反映上层建筑的制度建设和意义形态。目前我国没有综合性的国家民俗博物馆,地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保护工作中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故而无法全面地、有效地开展民俗文物征集和保护。

一、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民俗文物征集被忽视,征集范围和界定标准模糊

我国拥有物品随葬的古老风俗,上千年的随葬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物。长期以来,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丧葬物品的挖掘和保护上,而忽视了民俗文物的征集与保护。与具有传世价值的古代的陶瓷、书画、玉器等文物相比,民俗文物是流传在近现代的实物资料,人们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加之许多民俗文物本身工艺粗糙相貌平平,故而其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相对较低。在这种认知下,许多博物馆未将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摆上重要议程,导致我国大量的民俗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它们流失、损坏甚至成为绝品。

又因《中国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没有对民俗文物的范围、种类、定级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地方博物馆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下,不知应选择哪些民俗文物实物资料入库,模糊不清的征集范围和界定标准增加了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难度,导致博物馆的征集工作出现混乱和不足。

(二)征集缺乏科学性,实物材料获取方式单一

民俗文物本身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属性,应及时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征集和利用工作。目前,许多民俗文物瑰宝还沉睡在乡野民间,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不见。一些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由于缺乏科学的调查和规划,无法全面掌握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所征集的民俗资料缺乏典型性、配套性、完整性。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鲜活载体的民间艺人大多步入古稀之年,民俗资料的收集刻不容缓,资料转瞬即逝,文物工作者们要把握时机充分准备。

收集民俗实物资料,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将民俗民风中最优秀的品质和美德传承下去。在民俗资料的征集过程中,一些工作者获取资料的方式十分单一、局限于物质实体资料、文字文献资料的收集,导致了诸如民俗事像、民间技艺、民间传说、武术演式、戏曲唱段等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流失,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受到折损,无法全面、生动地展其独特的魅力。当今数字化网络时代,观众对博物馆展出资料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往单一的物质实体参考和文字资料说明的形式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重收轻展,文物利用不足

民俗文物征集后,一些博物馆只是将文物登记建造入库,在文物利用管理却在疏漏,没有对文物进行规模化、特色化的展览设计。民俗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其传承和蕴含的无形的民俗文化,它是人们深入了解一个民族和某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文化的重要渠道。若无法通过文物展览向公众传递民风民俗,文物本身将失去收藏价值。博物馆重收轻展的做法,严重导致了民俗文物资源的浪费。

二、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思路,做好抢救征集工作

首先,我们要转变认知上的偏差,高度重视民俗文物抢救征集与利用管理的工作,充分认识到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价值。其次,国家和地方博物馆应合作发力,调动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开展民俗文物征集活动,鼓励个人向博物馆捐赠民俗文物。由国家成立专项民俗文物基金,地方博物馆可以申请征集资金,民间工艺和技艺的艺人可领取生活补助专心培养技艺的传承者,从而有效地抢救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和技艺。同时,文博单位应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民俗文物知识,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从而树立广大社会群众的民俗文物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民俗文物的流失和消亡。

(二)制定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的法律法规

文物局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相关法规,让民俗文物征集与利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规章条例中,要明确民俗文物的征集范围和分类方法,可采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的划分方法,同时借鉴历史、革命文物的鉴定等级方法对民俗文物进行评级,让我国民俗文物征集保护工作拥有理论依据。统一、标准化的工作语境下,有利于防止文物征集工作的混乱,同时便于各级博物馆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制定科学的征集计划,充分收集民俗资料

民俗文物征集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即要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制定征集计划,明确文物征集的对象和范围。博物馆在开展征集工作前,应组织地方政府、民俗专家一起开讨论会,对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指出该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讨论会上应认真梳理出相关民俗资料框架体系,确定好征集大纲和征集计划。萍乡博物馆每年定期对当地及周边地区进行民俗文物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每年的征集计划。在征集过程中,萍乡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灵活使用录音、摄影、摄像等形式收集有形与无形的民俗文化资料。

(四)培养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民俗文物工作者中缺少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应该培养大批精通民俗文物征集、保护、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博物馆可以结合高校成立民俗文物人才共培计划,为热爱民俗文物保护事业的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就业的机会,共同加深民俗文物研究,形成业界和学界良性的交流和互动,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民俗文物工作。各级博物馆可以开展民俗文物工作交流会议,通过吸收和借鉴各方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馆中民俗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文物局可以成立民俗文物鉴定班,让在职人员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人才的整体素养。地方博物馆可以联合社会团体力量,向社会公众开设民俗文物学习班,广泛地培养人们对民俗文物知识的兴趣,为民俗文物事业的发展孕育大量的潜在人才。

(五)鼓励民间收藏家联合办展,多样化呈现民俗文化魅力

博物馆由于人力、经费、场地的限制,无法广泛大量地收藏民俗文物,一些精品、孤品、绝品散落在了民间收藏家手中。为了全面地向公众展示民俗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应主动与民间收藏家合作,采用联合办展的形式,充分利用民间收藏家手中的民俗文物资源。联合办展在当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可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又可以更好地呈现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萍乡博物馆经常邀请拥有藏品的民众一起参与到展览中,如陈列早期的邮票、画册、报纸、钱币、家电等物品,让拥有民间工艺和技艺的艺人现场表演,透过多样的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民俗文化作为活态艺术的魅力。

(六)打造地方陈列品牌,推动地方民俗文化旅游

在民俗文物的利用管理方面,博物馆结合地方政府,要主动打造地方陈列品牌,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当地历史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活动中要突出地方民俗的特点,如在展品陈列中让观众动手制作工艺品、每天固定安排短小精彩的民俗表演、以纪念品形式向观众售卖民间工艺制品等。萍乡博物馆为打造自己的陈列品牌,设计了《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的方案,通过民俗文物的展示让公众领略萍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风韵、人文风采、经济风貌、民俗风情,以求真实地反映世代萍乡人独特的生存状态、人文传统和人文性格。目前,萍乡博物馆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成功地打造出一部物化、形象、生动、浓缩的萍乡志。

三、结束语

新时期环境下,我国民俗文物的征集与利用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文物工作者应积极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对民俗文物抢救工作的重视。我国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民俗文物相关的法规制度,让民俗文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全面拯救濒危民俗文物,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民俗文物知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民俗文物征集。同时,要积极地培养民俗文物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才,为我国民俗文物保护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民俗博物馆要拓展眼界,利用民俗文物打造地方历史文化品牌,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事业,以民俗为窗口,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对民众进行文化熏陶爱国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5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 偏执文化差异观 制度正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偏执文化差异观是道德相对主义的产生根源

回到中国现实社会,尽管2015年没有出现像“三聚氰胺事件”或“小悦悦事件”等此类能够触碰人类社会律法底线并激发全民共同参与讨伐的重大伦理问题,然而也不能由此断言本年度在伦理领域已经杳无争端,许多伦理问题的相关争议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厘清。一方面,诸如“扶不扶”“食品安全”“雾霾”等一些公共问题依然频现于当前社会,它们持续挑战着国人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一些关涉伦理价值的其它社会问题正在不断上演,对它们的辩护态度可以说是道德相对主义的体现,对这些事件的意见分歧也似乎证明可公度的价值标准之不可能。“网络拼酒”“广西玉林狗肉节”“扬州炒饭”“闹洞房”“青岛大虾”等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体现。上述事件的共同特征在于,其支持者总是以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作为根据,捍卫自身行动的合理性,进而忽略或否定一些更基本的共同价值的存在。

文化相对主义经常是道德相对主义论证的重要前提,前者认为不同的社会、种群、族群和其它团体组织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必然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形态各异,都是人类精神的共同组成部分,对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都有难以磨灭的突出贡献。文化相对主义在关于人类生活的多样性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并非所有的差异性生活方式都能成为人类精神的构成部分,也并非所有的习俗都是值得遵守和尊重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能够被后世加以保留的习俗总是那些带有天然正义的精髓部分;反之,一些违背正义原则的习俗必定会遭到历史发展的无情淘汰,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裹小脚”习俗和非洲某些部落的“割礼”文化就是如此,它们缺乏任何可以得到合理辩护的正当理由,最终只能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笑料。

制度正义是防范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

从直接原因来看,道德相对主义源于对不同社会道德现象的肤浅观察,它仅仅看到不同社会、不同群体或者是不同历史阶段生活习惯的表面差异,无法看到贯穿在差异现象内部的正义原则,因此容易片面认为所有的风俗和习惯都具有合理的一面,都具有可辩护的价值。缺乏正义原则是道德相对主义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道德”确实与社会的风俗习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不管是在词的来源上还是在规范内容上,道德来自于风俗习惯。然而,并非所有的风俗都能够直接简化为道德价值和伦理准则,只有那些符合正义原则的优良习俗才是价值和规范的真正母体。正如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系统探讨伦理学的性质时所阐明的,正义是守法和平等,它是德性的总体。正义不仅包括约定的正义,更包括自然的正义;约定的正义一旦定下来就对约定者有效力,自然的正义对任何人都有效力。自然的正义把人类的整体幸福作为终极目标,它是任何有理性的人能够以自明的方式认识到或者是通过接受正确的德性教育而认识到的基本伦理价值。

自然正义原则指导下的优良风俗是抵挡道德相对主义的防火墙。这些优良风俗犹如孔子思想中的“礼”或亚里士多德所言“守法”中的“法”,它们既不是生活中所有风俗的总汇,也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成文法律;与之相反,它们是特定社会文化中包含正义原则的那些合理部分,正义原则提供了不同社会风俗习惯相互比较的公度标准。

“反腐败”行动是对正义原则的遵守,是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相对主义现象的最有力反击。“反腐败”持续进行是2015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两次提到要反对“为官不为”,释放了反腐向纵深推进的积极信号。在2015年海内外的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反腐败没有“休止符”,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于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他还分别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执政能力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反腐败的总体思路,强调要依法反腐和制度反腐,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在实际行动中,2015年的反腐斗争也始终未曾松懈,仅上半年就查处了15名省部级官员,到年底反腐行动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在反腐攻坚战中有壮士断腕的巨大勇气,从根本上整顿了党风和政风,对各种社会不良风气进行了强有力的彻底整顿。

2015年一些“树新风”社会政策的贯彻执行,让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和行动无处藏身。优良习俗是行为者培养正确德性的前提,也是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保障。秩序良好的社会应该在坚持正义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的制度鼓励那些趋向德性和追求高尚的人,惩罚和管束那些不服从和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2015年6月北京启动“史上最严禁烟令”是公众非常关注的热点事件,该法规是国务院2013年12月颁布的《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强化版和实践版,是对基于个人态度和情感的个体道德相对主义的宣战,它坚持公共生活中的正义原则,反对人们把这些原则降低为主观意愿选择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从制度的层面保护了几亿人公共生活的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言,相较于近些年社会生活中由道德相对主义引发的公共伦理事件,2015年我国社会在道德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伦理争议事件并不如前几年显得数量更多、影响程度更广。这一成就的取得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和国家在“反腐败”和“树新风”方面的努力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为政者的德行品质一直是我国社会道德总体水平的标杆,草偃风从,政德建设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优良伦理制度建立的可能与否,正是由于近几年我们党和国家在政治领域中大力反腐的壮举,道德相对主义滋生的土壤被彻底地清理干净;另一方面,社会的优良习俗是个体道德行动、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的基本来源,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通过“光盘行动”和“八项规定”等多项净化社会风气的有力措施,树社会之新风,扬人间之正义,从源头上杜绝了诸如“酒桌文化”和“送礼文化”等一些丑陋习俗对基本道德价值和伦理原则的侵蚀,最大限度地防范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出现可能。

(作者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6

20xx端午节幼儿园庆祝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20xx端午节幼儿园庆祝活动方案范文二一、背景材料: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20xx端午节幼儿园庆祝活动方案范文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7

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精选(一)

尊敬的各位家长: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福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倡导树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福鼎市实验幼儿园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01

崇尚节俭 婚事新办

提倡适度办婚礼、节俭过日子,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额礼金加重负担、滥发邀请借机敛财、婚车成串影响交通、鞭炮滥放污染环境、大办宴席铺张浪费、过度婚闹低俗陋习等不良习俗。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

02

厚养薄葬 丧事简办

百善孝为先,要传承尊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自觉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在生活中,给予老人足够的精神慰藉,满足老人的正常物质需求。在办理丧事时,自觉摒弃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高音播放哀乐、撒纸钱烧纸扎冥币、大肆燃放烟花爆竹、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等不良行为,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做社会新风的建设者。

03

破旧立新 喜事廉办

提倡在办理生育、升学、入伍、生日、乔迁等事宜时,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杜绝滥发通知、收受礼金、大摆宴席的不良习气,做净化风俗的推动者。

04

党员干部带头 做好表率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率先垂范,自觉反对铺张浪费,不滥发请帖,不大操大办,不参与违规酒席,对违规宴请不私下送礼,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要动员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积极行动起来,反对奢靡浪费、互相攀比之风,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

05

全园参与 全园共育

全园教职工及家长们要做移风易俗的监督者,做不文明行为、滥办酒席的举报者和抵制者,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文明是一件简单的事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文明节俭、艰苦朴素为荣,以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为耻,树立婚丧喜庆新风尚,彰显文明健康新理念,携手倡导文明、传播文明、践行文明,以实际行动建设文明福鼎,做文明福鼎人。

福鼎市实验幼儿园

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精选(二)

全县广大妇女姐妹:

为认真贯彻落实会东县委、县政府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广大妇女建立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会东县妇联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拒绝浪费,反对攀比。

妇女是带领家庭成员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重要力量。要发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倡导“不要房、不要车,自己家业自己创”的创业观,摈弃因婚借贷、婚后还帐尤其是让老人背帐还帐陋习。坚持适度办婚礼、节俭过日子,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控制宴请桌数、酒席档次,不铺张浪费;不搞豪华车队,不过量饮酒,不动用公车。提倡公益婚礼、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方式办理婚事,树立文明节俭、个性现代的婚俗新风。

二、弘扬孝道,厚养薄葬。

“百善孝为先”,要争创最美家庭,弘扬孝老敬老风尚,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尽孝当在老人健在时,丧礼奢侈的排场不能弥补孝道的缺失,更不该以自己的虚荣或私欲打扰逝者的安息。我们提倡厚养薄葬,子女在老人生前要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日常起居,让老人幸福度过晚年。老人去世时,简化治丧仪式,不搞封建迷信,不占用公共场所,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控制治丧时间和丧葬规模;不燃放烟花爆竹、杜绝火灾隐患,不高音喧哗、杜绝噪音扰民,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共建美好新家园。

三、破旧立新,移风易俗。

倡议在生儿育女、升学入伍、生日庆典、乔迁新居等喜庆事宜时,自觉抵制盲从攀比、跟风宴席,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尽量不请客、少请客,请客不收礼。用其他积极健康的庆祝方式代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自觉除陋习、树新风。

四、干部带头,率先垂范。

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半边天”的作用,广大女干部、女党员要自觉带头,要做好表率、树立榜样。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管好自己、带好亲属、影响他人,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

广大妇女姐妹们,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共建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精选(三)

全区妇女姐妹们:

为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树立勤俭持家、崇德向善、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自觉摒弃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低级庸俗、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社会和谐,现向全区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姐妹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四自”精神,争当时代新女性。倡导广大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争取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塑造新时代新女性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崭新形象。正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维护自己的尊严,学会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传承优良家风,争创“最美家庭”。以xx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指引,倡导学习夫妻恩爱、敬老孝亲、教子有方、勤俭持家、劳动致富的农村妇女先进典型;学习邻里互助、家庭和谐、热心公益、家风优良的“最美家庭”典型。进一步弘扬家庭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用中华美德、乡贤文化潜移默化陶冶道德情操,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典型、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倡导文明新风,简办婚丧嫁娶事。婚事新办,崇尚节俭。倡导控制婚宴规模、缩小宴请范围、减少宴请天数,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丧事简办,恪守孝道。倡导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文明简朴的丧葬礼俗,以环保、简朴、文明的葬礼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传播网络正能量,争做巾帼好网民。学习网络新知识,教会孩子安全、文明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进色情低俗邪教网站,不转有害不实信息,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主动了解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文化娱乐等信息,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跟上时展新步伐,传播网络正能量。

姐妹们,移风易俗需要我们协力推动,时代新风需要我们共同培育,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社会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参与。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贡献巾帼力量,引领广大妇女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隆篇章中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兴隆台区妇联

20xx年4月3日

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精选(四)

有福之州,文明同行;俭以养德,孝义相传。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抵制不良风俗,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现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一、婚事新办。崇尚朴实真挚的爱情,树立文明向上的婚恋观。不以彩礼论深浅,不以排场论高低。不攀比,不斗阔,不设豪华宴席,不用豪华车队,减少餐桌和车轮浪费,提倡公益婚礼、集体婚礼、旅游结婚、植树纪念等婚俗新风。

二、喜事俭办。一束鲜花传情留香,一条微信见字如面,一杯清茶沁人心脾,一声问候真心祝福。崇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老人诞寿、新居乔迁、子女满月、升学等各类喜庆活动能免则免,注重文明内涵,合理规划消费标准、办事规模,用简朴真挚的方式表达贺意,让感情回归本真。

三、厚养薄葬。百善孝为先,祭之丰不如养之厚。给亲人多一些生前的关爱和温暖,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少一些逝后攀比和浪费,摒弃吹吹打打、散发纸钱占道治丧等陋习,倡导网上祭奠、送鲜花、植树、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奠方式,用更环保、更生态、更洁净的葬礼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四、修身养德。以德立身,勤俭节约,积德行善,涵养家风。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修桥铺路、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文明上网,远离贪杯斗酒,自觉抵制黄赌毒;合理点餐、文明用餐,节约水电,绿色出行,养成科学健康节约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德成风,福泽子孙,代代相传。

市民朋友们,移风易俗,全民参与,文明生活,全民共享。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陈规陋习,摒弃封建迷信,让勤俭朴实、文明公益的生活方式成为福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新时尚。

福州市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年8月20日

移风易俗倡议书范文精选(五)

广大市民朋友们:

20xx年3月,全市开展了“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操办红白事”活动,一年来,各乡镇处和村、社区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全市“狠刹人情风”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支持。为巩固全市整治“人情风”成果,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现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一、婚事新办倡节俭。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不攀比摆阔,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借机敛财,不举办违反规定和超出能力范围的婚礼,提倡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旅游结婚等新型婚礼,做到贺喜祝福有分寸,礼尚往来有尺度,人情世故讲法纪。

二、丧事简办重厚养。传承孝老爱亲、厚养薄葬好风尚,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治办丧事时要服从殡葬管理,简化治丧仪式,不搞封建迷信,不建豪华坟墓,提倡遗体火化和生态安葬,不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用生态环保、文明节俭的方式表达哀思。

三、余事不办树新风。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提倡升学、入伍、生日、乔迁、新生儿出生等喜事一律不办,学生及家长不办“升学宴”,教师谢绝“谢师宴”,亲朋好友间以文明有礼的方式表达祝福,杜绝大摆筵席、铺张浪费,坚决抵制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倡导崇德尚礼、健康节俭、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四、好事多办传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修养个人品德,做到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上网、文明旅游;培养家庭美德,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

市民朋友们,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我们共同培育养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争做文明人、携手共建文明城,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新宜都!

中共宜都市委宣传部

宜都市推动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操办红白事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8

关键词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 公序良俗

一、公序良俗原则基本概念梳理

顾名思义,公序良俗包含两个字段:一为公序,一为良俗。“公序”即公共秩序;“良俗”即善良风俗。两者共同构成了公序良俗原则。迄今为止,学界仍无对公序良俗原则加以科学界定。

(一)公序(公共秩序)的含义

罗马法学家把公序解释为国家的安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指人类的公共生活秩序。在法国,民法上的公共秩序,是指某种属于统治地位的集团强加于个人的一种压制。德国法没有关于公共秩序而只有善良风俗的规定,这是因为德国的一些主要学者认为,公共秩序只是德国法院在本国适用外国法律规范时作为界限使用的。在日本,公序的主流观点是指国家社会的一般的利益,包括宪法秩序、刑法秩序、家庭法秩序等。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史尚宽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公共秩序,谓为社会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的秩序,不独宪法所定之国家根本组织,而个人之言论、出版、信仰、营业之自由,乃至私有财产、继承制度,皆属于公共秩序”。

虽然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对于公共秩序的认识不同,但看法一致的是,公共秩序与人类的基本利益,与国家、社会的基本利益是同一的,公众对于公共秩序的认识均统一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二)良俗(善良风俗)的含义

罗马法学家认为良俗即是人们的一般道德准则。在法国,就善良风俗的概念作出科学界定的似乎不多。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司法实践中总结出违背善良风俗的类型,侧重于从原因上说明违反道德的情形。在德国,学理上比较权威的是拉伦茨提出的一个解释性概念——善良风俗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包含了现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的行为准则;二是包含了法制本身内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原则。司法实践中,帝国最高法院把“善良风俗”解释为“所有善良和合理思想的理智感觉”。这一解释也被联邦法院所沿用。日本的主流观点均认为善良风俗是社会的一般道德。史尚宽先生认为:“善良风俗,谓为社会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道德,非谓现在风俗中之善良者而言,而系谓道德律,即道德的人们意识”。

善良风俗不能以某个人或者某一团体所持的伦理观为标准,而应以全社会主流的基于社会物质条件和丰富文化底蕴所产生的道德观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善良风俗是以伦理道德为其内核,它是指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善良风俗内容是不同的。

(三)公序(公共秩序)与良俗(善良风俗)的关系

关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之间的关系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不一。有的国家并用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如法国。有的只规定了善良风俗,如德国。日本学者多主张以“社会妥当性”一词来统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两个概念。我国学者认为,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大部分范围是相同的,即使有区别也很难区分。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公序是自外部的社会秩序方面来说的,良俗自内部的道德观念言之,两者都以社会国家健全的发展为目标,凡是违反此原则的法律行为皆为无效。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追究两者的区别,因为在判例实务中,法庭往往并不区分案件事实是属于违反公共秩序还是违反善良风俗,只是宣告该案件的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即可。

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

(一)判断主体

对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究竟只能由当事人提出还是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判断?我国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美国,违反公共政策是一个由法院主动提出的问题,而不限于由当事人提出,判断公序良俗的决定权最终掌握在法官的手里。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果当事人不申请而法院也不主动认定公序良俗的存在以及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这样就很容易放任一些人对公序良俗原则肆意践踏。

(二)判断对象

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究竟是针对什么进行判断的呢?是当事人的行为还是其法律行为?德国通说是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时候即使当事人所从事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大众谴责的,但其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却有可能是有效的。反之,即使当事人是善意的,只要该法律行为的后果不被社会大众认同,该法律行为也可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但是,有时当事人行为的目的也可以影响其法律行为的效果。在遗嘱中立其情妇为继承人的例子即可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被继承人立其情妇为继承人的目的在于其满足了自己的性欲或者为了维持双方之间不正当的两性关系,那么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违反善良风俗的。相反,如果被继承人具有其他动机,如旨在给其情妇提供生活保障,则这种行为通常就是有效的。故当事人的目的也是影响其法律行为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判断时间

关于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究竟以什么时间为界限,学者中是有争议的。一种观点是以法律行为成立时为标准,其代表人物是我国的王泽鉴教授,他认为判断是否违反法律行为应于法律行为作成时,如果在行为作出之后违反了该原则,那么无论以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则也不能改变这一现状。另一种观点是以德国学者梅迪库斯为代表的,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一项法律行为的有效性是根据其实施的时间来判断的。德国司法判例大多也是根据实施有关行为时存在的实际关系和价值判断,来判断行为是否违反善良风俗。分析这两种说法可以发现各有利弊。以行为成立时为判断时间的缺点在于,它没有解决法律行为成立时符合公序良俗,但在行为存续期间因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问题;以行为实施时为判断时间的缺点在于它没有解决那种虽没有实施,但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生效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结合两种观点来确立我国的规则。我认为应以行为实施时为判断标准,但是对于那些在实施以前就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也加以审查,宣布其无效,防止有人钻法律的漏洞。关于对遗嘱的判断问题,考虑到立遗嘱人可以随时变更其遗嘱,而遗嘱系死亡时发生效力,所以应以其生效时,作为判断时间。在这一点上,梅迪库斯与王泽鉴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主观要素

通说认为,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与当事人对其主观认识无关,即双方当事人不需要知道其行为将被评价为违反善良风俗。因为,要确认一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不能从个人感情出发而须适用存在于社会上可以探知认识之客观伦理秩序、价值规范及公平正义之原则。因为,如果认为知道这一事实是必需的要件,那么法律很容易遭有心人的利用,一些对公序良俗不管不问的人也可以订立有效合同了。因此,不论行为人是否知道其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只要客观上构成了对公序良俗的违反,就应当宣告该法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9

中国古代歌曲源远流长,远古的民歌、琴歌、词体歌曲、散曲等,它们一脉相承各具特色。唐五代,词体歌开始兴起;宋代,词兴盛起来;元代,散曲兴盛起来;而萌芽于元末:兴盛于明清的明清俗曲,它通俗易懂、结构简单、易于传唱,以其“最浅、最俚、亦最真”的艺术特征,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由雅入俗转变之先河。

自古以来,文艺总是走在时代前头,开时代风气之先河。明代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社会酝酿着重大的变化。在文艺领域里,以俗为美的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激发了明清美学的世俗倾向。王阳明的“心学”、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张琦的“情种说”等等,对世俗美予以至高至极的评价。

王阳明是“心学”这一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王阳明提出“良知说”,从“格心”入手,加强对人们的教化,唤起人们的天知良心。王阳明的思想,曾经经历了信奉“程朱理学”又怀疑否定的过程。其思想在明清两代产生重要的影响。其音乐思想主要见于《传习录》,他主张音乐教化的目的是启迪百姓的良知,使民风“返璞归真”。李贽是这一思潮的吹起者。“童心说”是李贽文艺思潮的核心,其理论渊源是王阳明“良知说”。李贽提倡讲真心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他自觉地、创造性的发展了王阳明的哲,把矛头直指被历代封建帝王奉为神明的孔孟学说。在他看来,孔孟学说、儒家六经无非是一些赞美之词,他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端、揭发道学。他重视民间文艺,敢于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童心说”把下层的市井文学,上升到上层的浪漫文艺思潮。

明清文艺的审美特征是表现世俗人情,明清俗曲正是这种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文艺品种。明清俗曲的内容主要反映明清时代城镇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绝大多数作品是表现男女情爱、甚至性爱内容。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题材内容往往与妇女生活及其思想感情有关,可以说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声音。这些作品,以最真实的形式,鲜活地勾勒出它们所处的时代。

明清俗曲能风靡社会,得益于以下艺术特点:

首先,明清俗曲内容“情真意切”,表现方式“大胆直露”。文学家冯梦龙提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的观点,肯定了俗曲所特有的以“情真”为美的美学品质,也是对崇尚雅乐压抑俗乐之风的一种公然挑战。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序》中称:忧而词哀,乐而词亵。此古今同也……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他认为这种“以其情尤足以感人”,真情就是这类俗乐的美学品格所在。袁宏道认为“任性而发”是俗曲的美学特征。认为民歌俗曲“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俗曲和诗文相比,“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妇人孺子所唱[劈破玉]、[打草竿]之类”,其原因就在俗曲能“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正是在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桎梏,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以“情真意切”、“大胆直露”的表现方式,“借男女之真情,发明教之伪药”,以其自然率真之性,情真意切之意,成天地间自然之文,既体现了真、善、美的艺术品质,也体现了俗曲存在的社会意义。

其次,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曲尚俗,最忌文雅,文雅之曲人讥为“浓盐赤酱”。徐渭《南词叙录》云:“夫曲本取于感人之心。歌之使奴童、妇人皆喻乃为得体”。明清俗曲的“俗”。就作“通俗易懂”解释。俗曲这种“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的风靡社会的流行程度,正得益与它的通俗易懂和雅俗共赏。

最后,明清俗曲是歌唱的,它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体。俗曲具有题材内容“生活化”,语言“口语化”的特点。如蒲松龄的《聊斋俚曲》,就是用白话为百姓讲述通俗易懂故事,“刺贪刺虐,出神入化、入骨三分”,使那些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男女老幼”都能听得懂。作为“文学”形式,它是一种历史的文学体裁,有固定的用韵规则、构词格律、句式结构:作为“音乐”形式,则是一种历史的艺术品种,有其固定的曲牌、调式、调性、结构形式、演唱形式、伴奏乐器以及流传领域。明清俗曲把文学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相得益彰。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篇10

关键词:融合原则本土味性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