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归南山十篇

时间:2023-03-17 10:47:14

岁末归南山篇1

历史上异族之与汉族发生同化作用者,以来自北方者为著。盖北方民族之武力特盛,往往能入据中原,创建朝代,垂数十百年之久,其人既具有新兴民族之朝气,又处于战胜者之优势地位,用能建功立业,多所表见,史册煌煌,载甚纂详。北方民族之移入中原者,自以卜居于北部者居大多数,故自来言民族史者皆知今日中国北部人口中,富有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满洲等族之血液。以此为据,或又引而伸之,遂谓中国人血液愈北愈杂,愈南愈纯粹,其说颇为一般人所崇信。殊不知按之史实,则北方人中固多东胡、北狄人之血液,南方人中,亦不少蛮族之血液,北方人之血液固极复杂,南方人之血液,亦不得谓为纯粹,流俗之见,可谓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

北方之异族为客,多以武力入主中原,故其来踪去迹,较为显而易见;南方之异族为主,多为汉族政权所统治,故其混合同化之迹,隐晦难寻。自来治西南民族史者,未必人人皆抱优胜劣败、蛮种日就灭亡之谬见,然而终不肯明言蛮族之已并合于汉族者,亦以苦于史籍所载之不足以证成其说耳。无论史籍上关于此类事实之记载,在北为习见不鲜①,在南为绝无仅有。即以私家谱牒而言,北族也往往肯自认出于夷狄②,十内迁之由来,通婚之经过,历历可按。南方之蛮族,则当其始进于文明,自无谱牒一类之记载,迨夫知书习礼,门第既盛,方有事于谱牒,则或已数典而忘祖,或欲讳其所从出,不得已乃以远祖托名于往代伟人,臆造其徙移经过。易世而后,其讹误遂至于莫可追究,民族混合之迹,荡焉无遗。又如以姓氏推定族系由来一法,在北方亦为人所常用,在南方则扦格难行。盖北方民族之姓氏与汉姓截然有别,读史者见拓跋、长孙、尉迟、宇文,即可知其为鲜卑;见耶律,即可知其为契丹;见完颜、石抹,即可知其为女真;此诸姓不特显扬于北魏、辽、金当世,并能著迹于国亡百年之后,故鲜卑诸族血统之常存于中土,亦昭然若揭焉。而南方民族则不然。南方民族之语言与汉语同为单音系统,以是其姓氏亦属单音,以单音之姓氏,译为汉字,结果除极少数外,自与汉姓完全无异。汉族有张、王、刘、李、赵,蛮族亦有张、王、刘、李、赵,人但知其为张、王、刘、李、赵,设非语言习俗有异,乌可得而知其是否汉族耶!

--------------------------

① 如唐代、明初,多北族人显功业于中土,《唐书》、《明史》皆明载其族系之由来。

② 作者曩读河北省各府县志,见其中即多有此类记载,惜当时未予摘录。就一时记忆所及,则如永清之贾氏乃金后,新河之脱氏乃元后。

史籍既无记载,谱牒又曲讳而掩饰,姓氏又不足以辨族系,然则吾侪欲于今日一般南方人中,踪寻业经汉化之蛮族遗裔,欲于久已混合之民族血统中,探索蛮族之因子,得非为不可能乎?是亦不然,要在吾侪能善用史料耳。史籍无明白记载,可以侧面以推测之;谱牒而有讳饰之嫌,可因其伪而求其真;姓氏本身虽无从辨别民族,然但须区以地域,证以古今望族、蛮酋姓氏之因缘迁变,则蛛丝马迹,未始无线索可寻也。三者之中,尤以姓氏一端最富于普遍性,其应用之范围最广。兹篇所述,即为以此种方法研究而得之结果,其他史料有可作旁证者,间亦附见焉。

湖南自战国时虽已有中原人生息其间①,然其时蛮多汉少,蛮族所受华夏文化之影响盖极微,故西汉一代,无蛮事之记载。汉末王莽之乱,中原人士,始大举移殖荆湘②,至东汉时而蛮汉间冲突迭生,“蛮乱”时闻矣。其时接触既繁,蛮族中一部分人口,当已颇染汉化。范书《南蛮传》记东汉一代蛮乱,多有以五里六亭善蛮讨平者,此所谓“五里六亭善蛮”者,盖即后世所谓“熟徭”、 “熟苗”也。各蛮族皆有“生”、“熟”之分,而“生”、“熟”之分,初无种族上之根本不同,不过因其汉化程度之深浅,予以区别而已。故生熟随时代而推移,其始为生,既而进于熟,熟之斯极,遂变而为“汉”矣。是则东汉时之熟蛮,迟至魏、

---------------------

① 说见拙作《中国内地移民史·湖南篇》上篇(即本书所载《湖南人由来考》)。

② 见本书所载《湖南人由来考》。

晋、六朝时,当已尽变为汉,惜今所传魏、晋、六朝载籍之涉及湖南人与事者极少,故莫可得而考。自汉而后,迄于隋唐,湖南境内之“省地”日拓,蛮疆日缩,汉族政权之势力愈益深入,蛮族之汉化程度亦愈益增高。迨至唐末,中原方疲于内争,自无力以统制边疆,一时蛮中酋豪渠帅,遂纷纷崛起,斥逐官吏,割据郡县,小者称雄峒寨,大者率仿中朝制度,自署为知州刺史,叙置属吏。朝廷因其成局,往往假于符命,于是湘西一带归于土司统治者,垂数百年。宋熙宁、崇宁间,新党用事,开疆拓土之议兴,章惇辈数用兵以征不服,而南江诚、徽、梅山诸蛮,遂复为王土;独北江因仍未革,历元明二代,至清雍正间始改土归流。湘南衡、永、郴、桂一带,虽无建州立郡传世久远之土司,然自宋庆历以来,变乱迭兴,至清道光间犹然。每一乱定,朝廷辄增置吏司,加意抚治,故州县之名号虽多因旧,而昔之溪峒,今日率成省地。唐末以来史载蛮事渐繁,《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尤为详赡,蛮中豪帅姓氏,多所著录。今试以唐宋时各地之蛮族大姓与各当地明清以来之著姓对比,其中多有相合者;而同为一地之蛮姓,以著称于唐宋时者与著称于明清时者相较,则转多不同。此其故可熟思而得也。盖蛮姓之著录于史与否,无论为朝廷之顺民或叛逆,皆可为已否与汉族发生相当接触之徵,故其著录于唐宋时者,更历数世,至明清而大率已变为汉;其著录于明清时者,在唐宋时当犹辟处于深山穷谷间,与汉族极少接触者也。①准此以观,则唐宋时逼处

-----------------------

① 此指大体而言。亦有族类极繁者,则虽为一姓,其各部分同化时代,往往先后相去颇远。详见下文。

蛮疆之汉,其中必有一部分为著称于魏、晋、六朝时之蛮,而明清以来著称之蛮,又当为异日之汉也。特以史料关系,吾侪今日所可得而考者,仅为此种不断之蜕变过程中间之一段一即唐宋之蛮变为近代之汉——已耳。①

兹请先就近代湖南氏族中秉有蛮族血统者,举其彰彰显著者,一一敷陈如下:

向氏 向氏为湖南蛮姓中之最早见于记载者。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精夫②相单程作乱③,相氏疑即向氏,相、向同音,一姓而异译也。相单程之乱,武威将军刘尚发诸郡兵万余人溯沅水入武溪④击之,一军悉没,明年春,单程下攻临沅⑤。又明年,伏波将军马援击破之,援旋即病卒于军,谒者宗均抚降之。此役为湖南蛮汉冲突之第一声,而相氏实为其魁帅。其根据地在沅水中游,即今武陵西南之辰、沅一带也。唐宋以来,向氏遍处于资、沅、澧三水之间。唐乾符六年石门蛮向瓖陷澧州⑥历三十余年至梁乾化二年降于马楚⑦。宋靖康以来,“盗贼”盘踞澧州所属,独慈利县向思胜等五人素号溪峒归明,能保境安民⑧。元顺

-----------------------

① 此亦指大体而言。实则近代湖南人中亦有汉晋及明清时之蛮族后裔可寻,惟远不及唐宋之多耳.

② 蛮中名渠帅曰精夫。

③《后汉书·南蛮传》。

④ 五溪之一,在今泸溪、乾县。

⑤今武陵县西。

⑥ 《唐书·僖宗纪》。《五代史·雷满传》但作澧阳人,然《唐书·邓处讷传》亦作石门峒酋。

⑦《五代史·楚世家》。

⑧《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诸蛮传》。

帝至正十四年,澧州峒酋向思永兵劫石门县①,此向氏之见于澧域者也。石晋天福中溪州彭士愁为刘勍所破,遣诸蛮酋长向存祐等纳款于勍②。宋熙宁中招纳誓下州③峒蛮向永胜,以其地归版籍④,此向氏之见于酉(沅水支流)、澧之间,即宋世北江之地者也。宋世辰州所属蛮司分南北江,北江即州北唐溪州之地,南江则州西南沅水南北,北包武溪,南逾沅水,唐锦、奖、叙三州之地⑤。南江溪峒凡十六州,曰富、曰鹤、曰保顺、曰天赐、曰古,则向氏居之。富州故城在今麻阳县东北⑥,在南江诸州中最号富强,其酋通汉,光宪、光普、行猛、永丰、永晤皆受朝命知州事⑦。熙宁中章惇经制南北江,六年,光晤献先朝所赐剑及印来归顺,余州以次降⑧,此向氏之见于沅域者也。宋初梅山峒⑨有舒、向二族,后苏氏居之,数侵夺舒、向二族地⑩,此向氏之见于资域者也。

除北江一带之桑植上下峒、驴迟峒三土司,传袭至清雍正年间始尽革除外⑾,其余澧、

-------------------------

① 光绪《湖南通志》苗防三引《澧州志林》。

②《九国志》卷一一《彭师局传》。

③ 清水顺府一带,详见彭氏条。

④《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诸蛮传》。

⑤ 大致如此,其详不可得而考。《宋史·溪峒传》曰:南江诸蛮自辰州达于长沙、邵阳。北江当并有湖北旧施南府之地,南江当并有贵州旧黎平府之地。

⑥《太平寰宇记》江南道。

⑦ 又有万通、贵升、光泽三人名见于史.

⑧ 《宋史》卷四九三《西南溪峒诸蛮传》。

⑨详下文扶氏条。

⑩ 《宋史·梅山峒蛮传》。

⑾ 《湖南通志》苗防五附《上司考》引《永顺府志》。

沅一带之向氏,自熙宁以来,盖已渐次汉化,安于耕读,隶于编户。故明清两代蛮中酋豪遂不复以向氏称,而言湘西北显姓望族者,向氏必屈一指焉。据《湖南通志·选举表》①,向氏列名于科第者,以辰、沅、永三府为中心,西至乾州厅,北迄澧州、石门、慈利,南起靖州、绥宁、武冈、城步,东抵武陵、桃源、安化。(自安化以东,宁乡、长沙、湘阴、平江、巴陵、临湘、攸县、茶陵、衡山亦间有之。)其中尤以溆浦向氏为最盛。溆浦向氏在明代有举人二人,副榜二人,恩岁贡生二十二人,阖县中称第一族;清代有进士二人,举人七人,恩赐副榜一人,拔贡四人,恩岁贡二十四人,为全县第二族,仅次于舒氏。按溆浦介资、沅之间,东北接安化,东连新化,以地望测之,则溆浦之向氏,当即宋初卜居于安化、新化一带(即梅山十峒)者,其后为苏氏所侵夺,乃西迁于此也。次于溆浦者,为黔阳向氏,黔阳向氏之进于文明特早,在宋末宝祐年间,已有进士广人,时距熙宁之纳土,约一百八十年。在明代有进士一人,举人三人②,岁贡十三人③,为全县第一族;清代有举人一人,拔贡一人,恩岁贡十四人④,为全县第二族,仅次于杨氏。黔阳,宋南江之地也。此外旧辰州府属之沅陵、辰溪、泸溪,旧沅州府属之芷江、麻阳,明清各有举贡若干人,惟为数不多.永顺一府清雍正七年改土归流新设,自乾隆中叶以来,向氏充贡者,阖府共得八人,道光而后,更有登乡榜者二人。乾州

------------------------

① 光绪十一年修刊本。此所谓清代仅指是年以前,下文同。凡述近代科举人物而不注出处者,悉据此志。

② 同治《黔阳县志》作五人。

③《县志》作十五人。

④《县志》作十七人。

厅明镇溪军民干户所之上十里地,汉弁与土官并置,犹是羁縻之意;清康熙四十三年,始改土归流,裁所设厅①。自乾隆以来向氏充贡者,得三人。辰、沅、永三府及乾州,皆宋南北江之地也。澧州向氏较之辰、沅为后进,澧州、石门、兹利,清代并有获举贡者。此三州县与上述唐宋之蛮中向氏之地域,适相吻合。此外散在省境各方之向氏,武陵、桃源疑出自澧州一系;靖州、绥宁、武冈、城步,疑出自南江一系;自安化以东,则为后来自西部诸系移去者,中以平江为最盛。

舒氏 舒氏亦著称于宋世蛮中。南江、梅山一带,舒、向二族往往连称,惟不见于澧域。梅山之舒已见上述。南江诸州则曰叙、曰峡、曰中胜、曰元,并舒氏居之,其酋德郛(叙州)、德言、君强(元州)、光银(中胜州),皆受朝命。熙宁中,峡州舒光秀以刻制其众不附,六年,富州向氏既归顺,光银、光秀等亦相继降②。四州之地,在今芷江及黔阳县境③,中以叙、峡二州为大④。

----------------------

① 同治《永绥厅志·建置》。

②《宋史·溪峒传》。

③ 叙、峡、中胜在黔阳县境,“元” 一作“园”,在芷江县境。可据《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宋史·地理志》参证得之。

④ 《宋史·溪峒传》张翘之言。

舒氏与向氏情况极相仿佛,不特在蛮中为然,即汉化而后亦然。向氏以溆浦为盛,舒氏亦复如是。溆浦舒氏在明代有举人三人,恩岁贡八人,次子向、李而为全县第三族。在清代有进士一人,举人七人,副榜一人,恩赐举人二人,恩赐副榜一人,拔贡八人,恩岁贡二十九人,其盛况遂超出向氏之上,一跃而为全县第一族。黔阳向宠孙以宋末宝祐间成进士,而同县舒孟桂亦以宝祐四年登科,与文天祥同榜。惟黔阳向氏之盛仅次于溆浦,舒氏则明清二代合计仅副榜一人,贡生三人,犹不及沅州在明代有举人一人,贡生四人,武冈在清代有举人一人,拔贡一人,恩岁贡二人。舒氏分布所及之地域与向氏亦略同,而不及向氏之广,除上述数地外,计辰之辰溪,沅之麻阳、乾州,常之桃源,澧之石门及长沙、浏阳、邵阳皆有之①。

田氏 田氏蛮最早著于澧中:东汉元初二年,武陵澧中蛮田山、高少等攻杀长吏②。刘宋元嘉十八年,天门澧中蛮田向求等为寇③。自后不见于史。酉溪④田氏稍晚出,而传世最久。刘宋元徽中,有酉溪蛮王田头拟及其弟娄侯子都之乱⑤.宋建隆四年,前溪州刺史田洪赞归顺⑥.乾德四年,下溪州刺史田思迁来贡⑦。元明以来,田氏世袭施溶州、腊惹洞、田家洞三处土司,降至清雍正五年始纳土⑧。南江田氏在五季及宋世颇极一时之盛,与舒、向二族鼎足称雄,据有奖、锦、懿、晃四州。懿州则万盈、处崇、汉琼、汉希、汉能,奖州则处达,锦州则汉希、汉琼、保全,晃州则汉权,皆受朝命⑨。熙宁六年向、舒二氏先后降,

-----------------------

① 所谓有无,皆系指列名于方志选举表者而言,下文同.

②《后汉书·安帝纪》注引《东观记》。

③《宋书》卷九七《蛮夷传》。

④ 五溪之一,在旧永顺府及川鄂接壤之地.约当宋世所谓北江。

⑤《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⑥ 《宋史·溪峒传分。洪贇名见于《九国志》作汫赟,天福中为彭氏部属,降于马楚。

⑦《宋史·溪峒传》。

⑧《湖南通志)苗防五《土司考》引《永顺府志》。

⑨ 此外又有五瀑统军都指挥司田汉度。

独田氏有元猛者桀骛难制,惇遣左侍禁李资将轻兵往招谕,竟为所杀。惇进兵破懿州,南江州峒悉平。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为治所①,即今芷江县治也。其奖州则在今县治之西,锦州在今麻阳县西,晃州即今晃县之地。盖宋世南江三姓,向处东北,舒处东南,而田处其西,故其开化亦较迟于二姓。舒、向宋以后无闻,田氏则虽经纳土,仍世为溪峒土官。承平时颇赖以挟束苗蛮,若郡县力弱,往往引蛮作乱,侵陵省地。宋靖康多故,泸溪县无守御,徙治于沅陵之江口,蛮酋田仕罗等遂雄据其地②。淳熙中沅州仡伶为寇,遣归明官田思忠往招抚之③。元置五寨长官司,明置箪子坪长官司于故锦州之北鄙,并以田氏世官之④。其余辰、沅沿边土指挥、土守备等,田氏亦居其太半⑤。五寨、筸子坪二司,至清康熙四十六年始归裁革,改设凤凰厅⑥。

近代湖南田氏之列名于方志选举表者,以麻阳、凤凰为最盛,锦州蛮之后裔也。麻阳,明代有举人一人,恩岁贡二十二人,为全县第一族;清代有拔贡四人,恩岁贡十九人⑦,阖县中仅次于张、滕二氏,惟张氏恐非一族。凤凰,清代有恩岁贡二十人,嘉庆后有拔贡二人,

--------------------------

① 《宋史·溪峒传》。

② 《宋史·溪峒传》淳熙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言。

③ 《宋史·溪峒传》。

④ 道光《凤凰厅志》沿革附《废土司考》。

⑤ 参永绥、凤凰等志事记。

⑥ 道光《凤凰厅志》沿革附《废土司考》。

⑦ 据同治《县志》。《湖南通志》清恩岁贡仅九人,相差一倍以上,末识何故。

道光后有举人二人,其中一人光绪初又成进士,为全县第一族。其余南江一带,芷江、黔阳、乾州、靖州、武冈皆有田氏列名科第,中以武冈较盛①。酉溪田氏之后裔,其盛况迥不及南江。永顺、龙山、永绥三厅县清代共有举人二人,贡生四人。辰州四县介南北江之间,除东边溆浦一县外,三县皆有田氏.中以沅陵、辰溪为盛②。澧中田氏蛮虽唐宋以来无闻,然其遗裔安土重迁,至今犹有宅居于故土者。澧州六邑除东端安乡一县外,五邑皆有田氏。中以石门、永定、澧州为盛③,石门即六朝时天门郡所在也。近代湖南田氏除上述数地外,常德之武陵、桃源、沅江,岳州之平江、华容、临湘,长沙之善化、益阳、湘阴、湘乡、醴陵、攸县,永州之零陵、道州、宁远皆有之,惟田姓较为普通,其中能否有半数以上为蛮族后裔,在未知其迁徙从来以前,殊不敢臆测。

彭氏 宋世“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给、富、来、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州。”④唐溪州旧治在今龙山县东南,五代马楚徙治于今永顺县东南,宋咸平后广立诸州,因号旧治曰上溪州,新治曰下溪州。永顺、保静即今县所因。其余诸州,大抵皆在清永顺府境西北,逾省界有鄂

-------------------------

① 明清举人各一,清贡生二。

② 沅陵明举三人,清贡二人。辰溪明贡六人,清贡二人。

③ 澧,明贡六人,清进一人,举一人,拔一人,贡一人。永,清副一人,贡十二人。石,明贡二,清拔一,贡十。据同治《直隶州志》。

④《宋史·溪峒传》。

之来凤、川之酉阳等县地。北江二十州不尽为彭氏所有,然彭氏世袭下溪州刺史,实为二十州盟主,其威力足以侵陵并号令诸州①。其酋豪之见于史载者:唐末有溪州刺史士愁,昆弟强,能诱胁诸蛮,锦、奖诸州皆归之,统兵万余人,数寇澧、朗、辰边境,石晋天福中,为楚将刘勍所破,降于马氏。其子师暠入质长沙,历事希广、希摹,官至强弩指挥使,领辰州刺史,后随希尊归江南,卒于金陵②。末初有知溪州允林、师皎③,其后允殊、文勇、儒猛、仕端、仕羲、师晏相继为下溪州刺史,又有上溪州刺史文庆、师宝,忠顺州刺史文绾,知龙赐州师党等④。熙宁六年章惇经制南北江,誓下州峒蛮彭德儒等先以其地归版籍;九年,师晏遂降。朝廷以其地隶辰州,列置寨戍,令出租赋如汉民。元丰以后,有彭仕诚者复为都誓主,复立保顺、永顺、渭、龙赐、蓝、吉等州,并以彭氏知州事⑤。自是而后,北江弃于羁縻者更数百年。明以其地分属永顺、保靖二宣慰司⑥,至清雍正四、五年始先后改土归流,立永顺、保靖、龙山三县,置永顺府以辖之⑦。

-------------------------

① 同上:彭仕羲尝杀誓下十:州将,夺其符印,并有其地,贡奉赐与悉专之。旋以大兵临之,仕羲乃陈本无反状,愿以二十一州旧地复贡奉内属。

② 参《五代史·楚世家》、《通鉴》卷二八二、《九国志·彭师暠传》。士愁,《五代史》作士然,《九国志》作士愁,此从《通鉴》。

③ 其时犹仍唐制但为溪州,末分诸州。

④ 乾德中又有溪州团练使允足、溪州义军都指挥使允贤,天禧中父有儒猛之子仕汉、儒霸、儒聪,天圣中又有义绾之广儒索,熙宁中又有师晏之兄师彩。

⑤ 《宋史·溪峒传》。暠降年见《本纪》。

⑥ 又有隶于湖北施州卫宣慰司者。

⑦ 《湖南通志》苗防五引《土司考》。

永、保二司虽至清代始归版图,然彭氏之读书习礼,接受汉族文化,实远在其前。明成化中许土官子弟入附近儒学①。弘治十六年定制,以后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如不入学,不准承袭②。正德初永顺彭明辅以辰州府学生嗣宣慰使,从征十余次,颇以礼法自守,诸峒翕然向慕③。足征明代强迫土官子弟入学,在永、保已颇收相当效果。迨夫改流立学,则向之翕然向慕于礼法者,自必能迅即列名于庠序矣。清自乾隆二十五年而后,永顺一府彭氏有岁贡五人④,永顺有拔贡六人,保靖有拔贡一人,光绪初又有中乡榜者一人.

蛮中之彭氏限于永、保,而近代湖南之彭氏则几遍及于全省。按近代湖南汉族大抵宋明时迁自江右,而彭氏世为江右著姓;永、保之彭既迟至清初犹为土官,自不容有外徙之举,则永、保而外,近代湖南之彭氏,与蛮族当绝无关系也。

覃氏 覃氏蛮东汉时著于溇、澧之间:建初三年,涹中蛮覃儿健等反.永元四年,淒中、澧中蛮覃戎等反⑤。唐宋时著于五溪:唐开元十二年,五溪首领覃行章乱⑥。石晋天福中,溪州彭士愁为刘勃所破,遣诸蛮酋长覃行方等纳款于勍⑦。宋熙宁中,章惇经制南北江,招纳誓下州峒蛮覃文猛、覃彦霸,各以其地归版籍。元丰八年,辰州江外“生蛮”覃仕稳等愿

----------------------

①《明史》卷六九《选举志》。

②《明史》卷三一《土司保靖传》。

③《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七《湖广》六。

④ 同治《桑植县志》彭氏恩岁贡六人,此作五人,颇疑此志有脱漏,实数或数倍于此。

⑤《后汉书·南蛮传》。

⑥《唐书·宦者杨思勗传》。

⑦《九国志·彭师暠传》。

内附。元祐三年,罗家蛮寇钞,诏都誓主彭仕诚及都头覃文懿等,至辰州约束之。崇宁中辰州覃都管骂,纳上输贡赋①。元明以来复著于缕、澧间:慈利之茅冈司,石门之添平所,并以覃氏世袭长官千户,降至清雍正十二三年始先后纳土②。明洪武三年有慈利土官覃垦之乱③,清康熙八年又有茅冈覃应昌之乱④。

篓、澧之间蛮中虽在东汉与明清时并有覃氏,然二者时代既相隔如是之久,显然不能属于同一系统。覃儿健、覃戎一系之后裔,盖已久经汉化。至元明以来世官茅冈、添平一系,其起而与汉族发生接触,当犹在向氏、田氏之后。不然则自魏晋以至于唐宋,中间千有余年,覃氏不容不一见于史也。故近代澧州一带之列名于选举表者,其中极大部分,疑当为东汉时缕中蛮之后裔;惟茅冈等土司既废于雍正时,则乾嘉而后,二系之人,亦未始不能并跻于衣冠儒雅之列也。澧州覃氏以石门为最盛,计明代有恩岁贡三人,清代有进士一人,举人二人,副榜一人,拔贡二人,贡生三人⑤。以人数论虽不及同邑张、陈、王、杨、田五姓,然除田氏外,四姓恐皆非一族,且四姓无进士,田则并无举人,是覃氏实为全邑斯文之首族。除石门外,永定、澧州亦有覃氏,永定较盛⑥。又永顺府属之桑植亦有覃氏,按桑植实有故安福

----------------------

①《宋史·溪峒传》。

②《湖南通志》苗防五《土司考》引《澧州志林》。

③《明史》本纪、邓愈传。

④《慈利县志》事记。

⑤ 同治《澧州直隶州志》。

⑥ 明举人一人,清拔贡一人,恩岁贡二人。

所之地,安福旧与添干并隶九溪卫,因疑桑植之覃即安福之覃,与添平之覃当同属一系也。又常德府属四县皆有覃氏,武陵、龙阳为盛,①当系东汉时涹中蛮后裔之南徙者。五溪覃氏后裔之著闻者,曰沅陵、曰辰溪、曰黔阳,惟盛况远不及褛中。此外全省唯宝庆、靖州二属,清代亦有覃氏。

符氏扶氏 符、扶为一姓之异译。符一作苻,惟近代湖南人中有符无苻。符氏五代宋初为叙州及梅山蛮长。后汉乾祐中,朗州马希蕚诱辰、叙州及梅山蛮共击破长沙,府库累世之积,皆为叙州蛮酋符彦通所掠,彦通由是富强,称王溪峒间,刘言、王逵皆畏忌之。其后彦通去王号归于王逵,逵承制以为黔中节度使②。梅山,汉益阳县南鄙地,三国吴置高平县,梁以后省,隋唐为蛮僚所据③。自唐末光启以来,数寇潭、邵二州④。宋太平兴国二年,其左甲首领符汉阳⑤、右甲首领顿汉凌,寇掠边界。嘉祐末,知益阳县张颉收捕其头目符三等⑥。熙宁五年,乃以湖南转运副使蔡煜经制招抚,率兵由宁乡大沩山而入,使人因浮屠往谕

---------------------

①武,明举二,贡一人,清拔贡一人。龙,明举一人,贡一人。

②《通鉴》卷一九一、一九二。一九一作苻彦通,一九二作符彦通。

③《大清一统志》。

④《唐书·邓处讷传》、《通鉴》、《宋史·梅山峒传》。

⑤《宋史·梅山峒传》作苞汉阳,《翟守素传》作包汉阳,由苻误苞,复由苞误包也。惟《田绍斌传》作符汉阳不误。《通志》兵事二引《旧志》作汉阳人扶氏,扶即符,汉阳人则汉阳之误。

⑥《宋史·梅山峒传》。

其酋扶氏,遂解发稽首降,传檄而定。析其地为二:以下梅山置安化县,上梅山置新化县。自是鼎、澧可以南至邵,潭、邵间不复有夷僚之患①。

叙州蛮一系,其后裔今皆作符氏,沅州府属三邑并有之,而不甚显著②。梅山蛮一系,今或作扶氏,著于新化、酃县、桂东;或作符氏,著于益阳、宁乡,北由龙阳延及永定、慈利、永顺。新化与酃、桂相去极远,第扶为希姓,理应同出一源,惜中间迁徙之迹未能得其谱牒以证实之耳。酃县扶氏最盛,明代有恩岁贡十六人,清代有举人一人,贡生一人,桂东次之,明清二代共有恩岁贡十人。新化虽为扶氏本土,反不及外徙者,仅清代有拔贡一人,恩岁贡二人。新化全邑凡一百二十七村,中有三村以扶氏为大姓③,益阳、宁乡旧皆与梅山接壤,而益阳特盛,明清二代共有进士一人,举人三人,贡生五人。其北邻龙阳,亦有举人一人,贡生二人。

苏氏 梅山旧号称十峒④,其酋长当非止一人。宋太平兴国后有苏方者入居之,数侵夺舒、向二族⑤。自后遂与扶氏并雄于十峒间,熙宁时峒主苏甘等相偕纳土归顺⑥。

------------------------

① 《宋史·梅山峒传》、同治《新化县志》政典二引刘挚《蔡煜墓志》,《湖南通志》杂志二引吴致尧《开远桥记》。

② 芷江清贡一人,沅州府学清贡一人,据《湖南通志》。黔阳明贡一人,据同治《县志》。麻阳明荐举一人,据同治《县志》。

③同治《县志》。

④《唐书·邓处讷传》。

⑤《宋史·梅山峒传》。

⑥ 同治《新化县志》政典引旧《县志》,《湖南通志》杂志二引《宝庆府志》,邓显鹤《楚宝增集》书后),并作如是云。苏甘名见《县志》引《东坡文集》。

转贴于 近代湖南苏氏散处于长、岳、常、宝、衡、永、澧、桂、靖诸属,并无一显著之集中地点。名登选举表者,除绥宁一县有贡生十八人外,其余每邑率不过数人。其中有几分之几当属梅山苏氏之后,殊无从推断。惟新化之苏,本县县志亦自承为蛮裔,自无可疑议。新化各村以苏氏为大姓者,计有六村;清代有举人二人,拔贡二人,岁贡一人①。益阳、邵阳、武陵密迩梅山,绥宁相去亦不远,其苏氏为蛮族后裔之可能性亦多。

杨氏 后汉元初三年,零陵蛮羊孙、陈汤等抄掠百姓②,羊氏颇疑即后世之杨氏。杨氏唐末以来繁衍于省境西南隅“溪峒诚、徽州”③一带。五季时飞山④有承磊者,附于叙州蛮潘全盛,为楚将吕师周所杀。既擒全盛,承磊族人再思以其地附于楚⑤。旋复自署为诚州刺史,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号十峒首领,值天下乱,再思能保据一方,著威惠⑥。没后民怀

---------------------

①同治《县志》.

②《后汉书·南蛮传》.

③ 名见《宋史·蛮夷二·诚徽州传》,今靖州、通道、绥宁、城步、新宁一带。

④峒名,在今靖州界内。

⑤ 《湖南通志》苗防二引《通鉴》,查《通鉴》末见此条,《明一统志》靖州马王城条亦作如是云,当别有所据,待查。再思原作再兴。按再兴南宋时人,其为再思之误可无疑.

⑥再思事迹不见正史。靖州及各屑邑志据杨氏谱牒及当地碑碣载之,其官不尽可信,然再思确有其人,著有威德,当无可疑。其地在唐为溪峒诚州,再思既雄长诸峒,则《志》云为诚州刺史,亦属可信。光绪《靖州乡土志》引胡长新《杨再思墓志》称:再思唐昭宗朝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结营靖州飞山,与李克用同受昭宗绢诏征兵,道长梗阻。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著,称令公焉。奉唐正朔。卒于后周显德四年.宋开宝中追封英惠侯.子十二,受土分镇滇黔.按梁乾化元年吕师周擒潘全盛于飞山,明见史载,则是前诚州不容为杨氏所有。受昭宗绢诏奉唐正朔之说,尤悠谬难稽,不足信也.光绪《靖州直隶州志·政绩》,置再思于五代末宋初,大致不误。族姓云云二句,据《宋史·蛮夷二·诚徽州传》。

思之,至今庙祀不绝①。宋太平兴国四年,首领杨蕴始内附。其后通宝、政岩②、政岩子通塭,相继受朝命知诚州事③;通汉及其子光倩,知徽州事④。熙宁八年有光富者,率其族姓二十三州峒昌运、晟情等归附。继有昌衔者,亦愿罢进奉、出租赋为汉民。明年,诚州刺史光僭亦降,于是十峒悉为王土。元祐二年,诚州有杨晟台者乘间起而作乱,朝廷方务省事,遂复以其地予蛮。旋以故隶沅州之渠阳为诚州,命光僭之子昌达及昌等同知州事⑤。崇宁元年,知徽州杨光衔光附⑥。二年,知荆南舒*承蔡京命开复诚州,其酋晟臻等二千余人并纳土;改诚州为靖州,徽州为莳竹县⑦,。莳竹,即今绥宁县境也。既而靖州西道杨再立亦纳土输贡赋。⑧诚、徽州虽经收入版图,然杨氏族类极繁,实未尽隶编户。南宋初杨氏犹为靖州、绥宁等处溪峒首领,迭求入贡⑨。明洪武四年,绥宁有大寨杨之

---------------------

① 《湖南通志》卷七六、七七《祠庙》三、四:绥宁、会同、通道并有飞山庙,云祀宋杨再思,城步飞山庙云祀宋杨业,以当地民间称再思为令公而混淆也。在靖州者曰威远侯庙,云祠宋刺史杨再思。据《乡土志》又有飞山宫、渠阳庙,并祀再思。据《直隶州志》州西十五里有再思墓。

② 据《靖州乡土志》引龙极亨《二侯祠记》,政岩系再思之子,通宝系政岩之子,但《宋史》通宝在前政岩在后。

③《宋史·蛮夷二·诚徽州传》。

④《宋史·本纪》庆厉元年、《溪峒传》。

⑤《宋史·蛮夷二·诚徽州传》。

⑥《宋史·本纪》.

⑦ 《宋史·本纪》.晟臻一句《湖南通志》苗防二引《宋史·本纪》,查《本纪》实无,不知何据。晟臻之名并见于各州县志.

⑧《宋史·溪峒传》。

⑨ 《宋史·溪峒传》,绍兴十年、十四年。

叛①。其在东偏者,归化尤晚,以新宁、城步为著。新宁旧隶武冈,自绍兴中有徭人杨再兴②及其子正修、正拱之乱,降而复叛,历二十余年始擒斩之③,因其旧地置县,抚治徭民。至明正统十四年又有苗酋杨文伯之乱④。城步于元末有赤水土官杨完者者,原名通贯,能以兵法部勒其众,受行省之招,先后克复湖广、江浙,屡败张士诚兵,仕至江浙行省左丞。已而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忌其专,设计诱破其军,完者及其弟伯颜皆自杀。追赠谭国公,谥忠武,伯颜卫国公,谥忠烈⑤。至明代,先后有杨状子⑥、杨昌富⑦、杨盛松⑧之乱,清乾隆五年又有莫宜峒苗杨清保之乱⑨。至今西起靖州东抵新宁一

---------------------

①《靖州志·事纪》。

② 《宋史》有二杨再兴,一为曹成将,降于岳飞,绍兴十年战死小商桥,英名彪炳,《宋史》有传。《宋史》不著何许人。据《新宁县志》则为县之盆溪里人,至今有杨统制祠堂,确凿可据。此杨再兴亦新宁人,亦著于绍兴中,旧志往往误以为一人者。不知飞将绍兴十年已死,此夫夷洞主则至二十四年始被杀,岂得为一人之改节乎?

③《宋史·溪峒传》绍兴二十四年,《本纪》绍兴十五年、二十四年。

④ 康熙《新宁县志》沿革,艺文《筑城记》作景泰初,乱起正统,而定于景泰初也。

⑤《新元史》卷二二一本传。同治《城步县志》据杨氏族谱称系出再思之第三子正修,正修分居赤水真良乡,宋太平兴国四年纳款内附,五年敕授正权等兄弟诰十一道,完者其裔也。同完者起兵卒谥忠烈者,乃其叔正仁。

⑥《湖南通志》苗防三引《宝庆府志》永乐十二年.

⑦光绪《靖州志·戎功纪》天顺四年。

⑧同治《城步县志·兵纪》嘉靖十四年。

⑨ 同上《兵纪》。

带,溪峒中犹多杨姓①。

诚、徽州杨氏在宋世有北迁于辰、沅者。淳熙六年,卢阳西据僚杨添朝寇边,卢阳即今芷江。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言,沅陵之浦口顷为徭、僚侵掠,民皆转徙,而田野荒秽,守猝无远虑,乃以其田给靖州仡伶杨姓者俾佃作,杨氏专其地将二十年②。仡伶一作“仡佬”,即“僚”之音转。其时辰、沅蛮族不一,而仡伶最著,杨氏实其渠帅也。明以后目杨氏为苗,洪武三十年,有卢溪县苗长杨二赴京师奏准轻赋③。至今湘西苗中犹有杨氏④。

杨氏族类至繁,因而其汉化时期,前后颇不一律。如上所述,有至今仍为峒民,迄未同化者,然亦有在宋世已入登科录者。熙宁中诚州刺史杨光潜既降,乃为其子曰俨请于其侧建学舍求名士教子孙,诏潭州长史朴成为徽、诚等州教授⑤,遂开此邦文教之先河。其孙晟,政和间以岁贡入太学,登会选,曾孙立中,绍兴中继擢甲第⑥。向之蛮夷豪族,曾几何时,竟成诗礼名家。南宋时靖州特置新民学以教养溪峒归明子弟⑦,其中就学者,自以杨氏为多;故靖州之杨开化特早。

--------------------------

① 《靖州志》卷二苗寨,寨长三十七人,中有七人杨姓。《武冈州乡土志·徭种志》爺溪徭里大姓十六,杨居其一。光绪《新宁志》卷三云,今之苗民尚多杨姓。同治《城步志》艺文《峒粮碑纪》呈禀人及首事人有杨氏三人。

②《宋史·蛮夷二·峒传》。

③ 《湖南通志》苗防三引明侯加地《边哨考》。

④ 同治《永绥厅志·剿抚考》,清代镇筸苗乱,其酋除石、龙、吴、麻、廖外,间有杨、张等姓。

⑤《宋史·蛮夷二·诚徽州传》.

⑥ 宋嘉定间钟兴撰《新书院记》,见《靖州直隶州志》艺文。

⑦ 《宋史·本纪》绍兴十四年。《靖州乡土志》载有新民学古迹。

陶冶既久,降至明清而掇科第、历仕宦者遂不绝于途,靖州四属,杨氏并为甲族,族望之盛,湘西南无出其右者。计靖州,明代有举人二人,拔贡二人,恩岁贡生十四人;清代有拔贡一人,优贡一人,恩岁贡二十人①。绥宁,明代有进士一人,举人二人,恩岁贡十四人;清代有拔贡一人,恩岁贡十二人②。通道明代有举人一人,恩岁贡十八人;清代有副贡一人,拔贡二人,恩岁贡二十人③。三邑在明皆为第一族;在清皆为第二族,靖次于储氏,绥次于黄氏,通次于吴氏。会同,明代有恩岁贡十二人,次于梁、唐而为第三族;清代有举人二人,恩岁贡九人,次于梁、唐、林而为第四族④。城步之杨,自元末完者以武职起家,其苗裔尤多显贵。明颖国公杨洪正统间镇宣府,立功边陲,为一时名将最,史称乃六合人⑤,据《县志》则实为县之大竹坪人,完者之后,谱名忠洪,至今治北杨氏世勋墓犹巍然存,确凿可据。弘、正间有分居荆州者,其三世孙逢时登万历丙子解元、壬辰进士。即居邑里者,郎官刺史,代不乏人云⑥。计明代有举人二人,恩岁贡八人;清代有举人三人,拔贡二人,恩岁贡二十

--------------------

①光绪《靖州直隶州志》。

②据《湖南通志》,以《州志》有清无明也。《州志》清代恩岁贡有十七人,仍不及黄氏。

③ 据《湖南通志》。明举人一人原作会同人,依《州志》考。《州志》清代拔贡四人,恩岁贡二十四人,仍不及吴氏。

④ 据《湖南通志》。《州志》清代恩岁贡十二人,同治《县志》清代恩岁贡十四人,与梁、唐、林相去仍远。

⑤《明史》卷一七三本传。

⑥ 同治《县志》人物。

二人,并为全县第一族①,且远在他族之上②。新宁之杨于诚、徽各邑中最为晚进,其盛况亦迥不相及。明代虽有举人四人,然贡生只二人;清代仅贡生一人。武冈邻接新宁、城步、绥宁,其杨氏亦当出自诚、徽,计明清二代各有举人二人,明贡一人,清贡六人。辰、沅及三厅杨氏之盛,转在新宁、武冈之上。泸溪、黔阳、芷江、凤凰四邑皆列第一二族,其他各县亦稍有之,独溆浦无。计泸溪明举二人,贡三十九人,第一族;清贡九人,第三族。黔阳明举二人,贡十六人,第二族;清举三人,拔四人,贡十一人,第一族。芷江明举一人,贡十五人,第二族;清举一人,拔二人,贡三人,仍第二族③。凤凰清举三人,贡十五人,第二族。麻阳、辰溪明代皆有举人,沅陵、永绥清代皆有举人,乾州、辰溪清代皆有拔贡,余不俱列。此外省境各县大抵皆有杨氏,长沙、常德、澧州所属较盛,未敢断言与蛮族有无关系。

上述诸氏,皆在唐宋时为蛮中酋豪显姓,而明清以来又为各该当地及其附近之望族。若谓今日之望族,皆系唐末后自他方移来,而适与当地往日之蛮姓相合,衡以古今天下事理,当无如是之巧。故吾侪固不得遽谓今日各该地此渚姓之每一个人皆系蛮裔,特至少其中有极大部分秉有蛮族血统,此则可以断言者也。

--------------------

① 据《湖南通志》。同治《县志》明贡牛作十人,清贡生作二十五人.当有例贡在内。

② 城步僻陋,明清二代合计仅有举人三人,而杨得其二。各族贡生率不过四五人,清代至多不过十二人。

③ 次于张氏,然张氏恐非一族。

或颇以此说与诸家谱牒所载相左为疑。殊不知谱牒本不可轻信,而此诸姓之自言其所从出,尤属荒谬无稽,断不可信。有识者试稍一复按其说,实不难立验其伪。今考诸家假饰之词,大体不外乎二类:其一,为征蛮而来,事定卜居,或殁于王事,子孙留家,如麻阳之田①、会同之杨②是其例;其二,自承为土司之后,但谓土司系出汉祖,如永、保之彭、溆浦之舒、城步之杨是其例。前一说所称之始祖姓氏时代及其征蛮事迹,大抵可信,然必为土著而非客籍,而此土著,实为蛮族之已经归化者,亦非先时从他方移来之汉族也。饵“熟蛮”以利禄,使征“生蛮”,此为历代常用之政策,初无足奇,而后世子孙之所以奉此人为始祖者,亦以其前不过为蛮中一小民,至此而始致身通显,肇开阀阅耳。不然则何以征田氏蛮者适为田氏,征杨氏蛮者适为杨氏耶?其为事理所不可许,勿待辨也。至后一说则其事在他省或他姓虽非决无,特在湖南之彭、舒、杨,则可证其必伪,分别论列如下:

一、永、保彭氏谱称其先永顺有老蛮头吴著冲者,延江西吉水县彭氏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至唐末彭*[王+咸]遂逐走著冲,据有其地;梁开平间归顺,署为溪州刺史。碱没,子彦晞袭,彦晞即晋天福中率奖、锦诸蛮降于楚,名载于《五代史》之士愁也③。今按彭碱名见《九国志》、《通鉴》,乃庐陵④土豪吉州刺史矸之弟。梁开平三年,吴兵下袁、

----------------------------

① 同治《县志·宦绩传》田德明。

② 同治《县志·选举表》附入籍杨景五。

③ 同治《龙山县志·土司考》彭氏世系表.

④ 据吉州《彭氏谱》则实为吉水人,见《十国春秋补遗》引。

吉,矸率宗族部曲奔于楚,楚王殷表矸为郴州刺史,为子希范娶其女①。是则彭氏为楚国戚,家世荣显,安有屈身为蛮头助理之理?且开平四年(开平之末一年)碱犹在吉州,为吴将敖骈所围②,更焉得同时又分身为溪州酋帅,与吴著冲争雄长于蛮中乎?吉州之彭与溪州之彭既并著于一时,使其固为同宗,何以五季诸史,竟无一言提及乎?汉乾祐末,唐师灭楚,马氏旧臣皆入朝金陵,溪州之彭师暠,仕唐为殿直都虞侯③,而史称彭玗宗族耻于事仇,独留楚不去,亦可证师暠非彭*[王+咸]之后也。窃意唐末溪州蛮中有吴、彭二氏,曾一度发生争战,结果彭胜吴败,彭氏自此遂得世为诸蛮首领,或为史实;特其人为彭矸兄弟,则殆如风马牛不相及,断乎为绝无关系者也④。

二、溆浦舒氏谱称系出唐舒元舆,元舆遭甘露之祸,其弟元道、元褒等皆编管远州,后多为土刺史⑤。今按《唐书》元舆本传,元舆三弟,元褒已先卒,元肱、元迥并及诛,安得更有诸弟编管远州乎?

三、城步杨氏称系出关西杨震伯起之后,屡传至再思,徙靖州之飞山⑥。伯起与再思渺不相及,其出于假托,尤显然可见。且飞山之杨初不始于再思,说见上文杨氏条。

-------------------------

① 《通鉴》卷二六七,《九国志》卷一一本传。

② 《通鉴》卷二六七。

③ 《通鉴》卷二九0。

④ 彭氏冒称为彭碱之后,府县志皆信以为真,雍正五年永顺彭肇槐纳土,诏安插江西吉水县原籍,甚至朝廷功今,亦直认无疑,故不殚辞烦,特据史传以驳斥之。

⑤ 《湖南通志》杂志十九引《溆浦县志》。

⑥ 同治《县志·人物》。

抑尤有进者,上述诸蛮姓每不仅为湖南一省所独有,中如向、田、覃,湖北旧施南府一带亦多有之①。舒氏、彭氏亦见称于四川之黔南、夔州蛮②,杨氏尤为贵州苗巨姓③。诸姓族类分布如是之广,足证其自上古以来,必已定居于国境西南部,曾历数千年之长养滋息,故堪臻此。若谓唐宋后始徙自他方,人非蚁蝼,繁衔安得有如是之速乎?即此一端,吾侪但须细一体会之,则诸家悠悠之说,可以概置不论矣。

诸家假设其祖籍所在,往往归之于江西,如会同之杨,永、保之彭之托始于金溪、吉水是也。又溆浦舒氏,诚、徽杨氏之另一说亦谓出于进贤、泰和④。此其故盖以江西移民本占湖南今日汉族之绝大多数,为适应环境计,自以托籍江西为最有利,且最可见信于入耳。实则历伐四裔者,宋以前以北方人为多,明代以淮域人为多,江右自来罕闻焉。

除上述诸姓外,又有其蛮族之祖不甚显称于史籍,或虽显称而不在省境之内,而其汉化之裔,实繁衍于今日省境之内者,亦胪举之如后。上述诸姓其祖籍皆在湘西,兹所举者,则亦有在省境东南部者。惟湘南诸蛮之宗族既不如湘西之大,且其姓氏又往往为汉姓中之极普遍者,故吾人以姓氏推断今日之汉出于昔日之蛮,在湘西之可信成分较多,在湘南则瞠乎不及,今虽一体论列,然览者幸勿等量而齐观焉。

----------------

①《宋史·溪峒传》、《明史·土司传》。

②《宋史·溪峒传》。

岁末归南山篇2

朱元璋赐姓“木”

木氏一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征讨大理,巨津州阿塔剌率军抵抗,而通安州的麦良不但备下厚礼前往迎接,还主动配合蒙古,消灭了抵抗者。忽必烈即位为大汗后,封麦良为从二品的“茶罕章宣慰司”,又累功升至“提调诸路统军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麦良的后人、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归附明军。朱元璋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一横,给其赐姓“木”。第二年,木氏第一代土司木得亲往南京,进献丽江产的“玉马”。七十多岁高龄的木得在路上跋涉三个月,终于见到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高兴,接见之后,颁旨让他“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下辖四州一县。木得之子木初即位后,也亲自入京朝贡。明朝十四代木氏土司中,至少有十二位曾到京城面圣,进贡十九次。

依靠中央政府是木氏土司的既定“国策”,木公曾说,“凡是我的子孙,接受朝廷封赐的官职,拓守边城,不可动摇、叛乱,以至给中央王朝造成忧患。要遵照朝廷世代相传的教训,不能够紊淆变乱,而败坏木氏家族的家训。”在木府各门上都挂有“诚心报国”、“崇德”等匾额。有趣的是,因为一个“木”字,木府虽然仿造紫禁城,修得繁华壮丽,但其所在的丽江古城却没有城墙——怕“口”围“木”,成了“困”。

当朝廷遇到困难,木氏家族都会慷慨解囊。嘉靖年间修筑宫殿,木高出银5600两;万历时朝廷对外用兵,木增“助辽饷银两万两”;到了明末的天启二年(1622年),木氏还“捐银一千两助国,颁赏阵亡忠孝”。对于朝廷在西南地区的军事行动,木氏土司也都尽力协助。明王朝对木氏土司投桃报李,常常予以赏赐,使丽江成为与蒙化、元江并称的“云南三大土府”。丽江木府的辖境扩大到云南、四川、交界处的中甸、德钦等地。

木府统治下的丽江军民府实行军政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即所谓“木瓜制”。“木”意为“兵”,“木瓜”就是“兵营”,在这种体制下,民众既是士兵,又是农夫,有战事时就从军打仗,和平时期就在家务农。

“木天王”木增痴迷道教

在云南所有的土司中,“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氏土司中甚至出过不少的作家,其中以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和木靖成就最高,被后人尊称为“木氏六公”,有“文墨比中州”之誉。木增(1587-1646年)即是电视剧《木府风云》的主人公,丽江第十三代木府土司。

木青在位只有两年,其子木增即位时刚刚十一岁。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在宗族会议上严正宣布:“虽然连遭丧故,但朝廷法度,祖宗陈规俱在,谁敢有不利于我而想败坏法规,决不饶恕!”一下子镇住了所有人。

趁着木府有丧,江北乡城的土著民族造反,向丽江发起进攻。少年木增挂帅亲征,一举消灭来犯的敌人,巩固了木氏的统治。成年后的木增在明末乱世之中,多次率军平叛,击退吐蕃的侵扰,被朝廷封为从二品的布政使,这是历代木氏土司获得的最高官职。他在位的二十六年是纳西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时期,因而被尊为“撒旦杰波”(丽江王)和“木天王”。

木增大力发展经济,在南坪、中甸、维西、宁蒗及四川木里,盐井等地开发银矿、铜矿、金矿、铁矿、盐矿。在康巴藏区组织兴修水利,引种稻谷。同时在先辈的基础上,扩建宫殿,新建了木氏府署、忠义坊、白沙大定阁等建筑,规模之大,徐霞客赞叹其“宫室之丽,拟于王室”。

在这些功业之外,木增还留下诗文一千多篇,被收在《啸目堂诗》、《山中逸趣》等六部集子中。明朝翰林学士蔡毅中称赞木增诗“古似陶沈,律如李杜,奇丽似商隐”,将他与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相比。木增与山人、董其昌等人也有书信往来。徐霞客在丽江游历时,木增请他到木府给儿子木懿上课,教授中原汉文化。在徐霞客的游记中留下很多有关丽江的记载,成为后世研究木府的重要史料。

电视剧中木增的妻子阿勒邱也是史有其人,她心灵手巧,相夫教子,是纳西族妇女的典范。所以后来“阿勒邱”成为聪明能干的纳西妇女的统称。《木府风云》中的另一位女主角阿室则是出自虚构。

天启二年(1622年),三十六岁的木增正处于事业巅峰,但他目睹明朝江河日下,顿感心灰意冷,索性传位给儿子木懿,自己住进了玉龙雪山的芝山别墅。隐居期间,木增时而博览群书,时而定坐思禅,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云莺淡墨》,既汇集有天文、地理、生物等各学科知识,也摘录有儒、释、道三教箴言。作为文治武功都很出众的一代王者,木增竟“独爱玄同契老庄”,信奉神仙,对道家清静无为、服食摄生的理论身体力行,自号“滇西华马水月道人”。他写的诗中,流露出的也是道家思想,如“有心岂得妙,无年适真和。”

木增死后,民间传说他的身体化成了雪山,并预言:雪山将在四百年以后崩塌。又传木增升天时曾说:“若雪山崩塌、金沙江断流,便是我回来之时。”

末代土司夫人秘藏档案文书

吴三桂降清后,率兵扫荡云南,木增之子木懿像元朝时的祖先一样,率先投诚,获准继续世袭丽江土知府。木氏家族虽然掌控丽江,但中央权力已经日益渗入进来。木懿在位的后期,土知府就徒有虚名了。吴三桂以平西王身份统治云南时,给木懿扣上一个“私通吐蕃”的罪名,押解到昆明,向木氏土司勒索钱粮。雍正元年(1723年),纳西族地主阿知立、阿仲苴等,请求“改土归流”。朝廷当即同意改设流官知府,把木氏世袭的土知府降为土通判。

改土归流即改土官为流官。土官是一族世袭,而流官由中央选派,实行任期制。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以鄂尔泰为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在西南地区主持大规模的改土归流,镇压了反抗的各地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被废除,中央政府实现了行政权力上的统一。

木钟是丽江末代土司,他自幼被寄养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接壤的姚安,饱读儒家典籍,对这种政治变故的意义,十分清楚。纳西族作为一个弱小民族,一旦失去了木氏这个利益代言人,今后的命运就要掌握在别人手中了。但他同时又浸染了很深的忠君思想,甚至都没有想过武力反抗。

闻知失去权力后,木钟只是顿足捶胸,深感“危疑忧患,内外交攻”,以至卧床不起。雍正三年(1725年),木钟病故。其子木德当时只有九岁,承袭土通判的职务。木氏在政治上失去了权力,经济上的地位也今非昔比,田产牛羊都被充公,以至木家“室如悬磐,贫乏难堪”。后来几番争取,朝廷才同意发还一些土地,供其收取租税。一直到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还任命木荫为“土通判所使”,木标、木琼相继任职。

岁末归南山篇3

廊前灯下孤影荡,半枯尚系绿意住,点点翠翠,似惜人迟归。岭南路,迢迢问断肠,何时归,归来,江南烟雨,怎度春秋?碧苔锁长门,迟落艾草已过墙,花信已尽,唯有莺鸟,声声驻杏枝,别是一番凄凉,上心头。

明月风霜,几番轮过,茫茫岁痕,折尽韶华,君莫问,君不见,多少游子问断肠。流年往事,且渡天涯,白了红尘客,锦衣迟迟归,又道是,借问杏花雨中,往来间几人识,由断魂。尘寰韶光,总被俗世误,只奈学业难抛掷,岁月磨洗,无奈往来人多情,自思量总被误……

小楼独上,玉绳低转,去云无踪,唯有明月照青瓦,寂寥一片情。细风晓到传朱户,孤影斜对青山远,觉浮生若梦,怎奈何此时节,无人对。樽前悲欢,小酌如何!西窗乱影,疏灯把看,长门深路,碧苔误,年复年华景重重,余人间,相聚总是艰复艰,高墙深院,教人总难闲,黯然一叹,尽向尘中老。

明月千里,乾坤虽大,此间风景独拥,别来时久,多情绪,来时是欢,亦是愁,半载故园依旧,红绿层减,不曾变故,只奈空庭,悠悠情迷,独坐凉阶,苦争长宵,总难言。把酒临风,不道归去,有景如此,孤独也罢,况且明月将别,长栏相望又半载。我已多情,多念幽梦,怎堪见此景,斜月半窗,寞下独坐,凉风徐,衣飘然,把酒独酌,人微醉,秋虫蛩,青山伴,望星明暗,凡尘几多情,何似在梦中!

岁末归南山篇4

龙泉古观里天蓝如美玉,一树古梅花蕊娇白,疏密错落得恰到好处,在枝头或含或放,微风过时,自然飘落下数蕊,让花树下的吃茶人感慨不已。此情此景,岂能无诗文记之?

于是,古梅下早铺就了淡灰的画毡,笔墨也已备好,手卷落墨处的佳句足够教人回味半晌。杨凯兄的“千岁梅花千尺潭,腊八茶约笑冬寒。廿岁四喜开门庆,江南黄芽伴雪煎。”“千岁梅花千尺潭”暗喻了黑龙潭植梅千树,一潭碧水岁岁年年的典故;“廿岁”是指今日开喝的福禄寿喜方砖的茶龄(新年第一次茶会,杨凯兄特意提供了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熟砖);最末一句说的是乌蒙山雪水瀹的德清黄茶。千里之外,冰雪在密林深处银白皎皎,茶人魏成宣一勺勺将它盛在桶中带回昆明,才得今日回味无尽的茶汤。

才女宇波的“听泉梅枝下,吃茶一水间。春风等不及,入盏先尝鲜。”颇有兴味,“春风等不及,入盏先尝鲜。”两句尤为生动。时值腊八,龙泉观里暖风拂面,确有春风早至之感,诗句把春风也喻做一位嗜茶的妙人,急急忙探入茶盏嗅香品汤。

“云茶探梅待梅香,潭院试茶杯影藏。乌蒙山雪煎玉蕊,龙泉观里得清凉。”是龚志琼茶席上所作。“云茶探梅”本为茶席名,巧妙入诗皆指云茶会与云南普洱茶,绘出龙泉观里的清凉茶意,点题应景。吴涯兄亦得诗“冬暖寒梅树,人聚一席中;不知春色早,疑是侍茶人。”吃茶数盏,又吟得一阙:“问道普洱龙泉宫,春满枝头驭晓风;茶圣陆羽今犹在,一树梅花一席中。”

又有一首“龙泉梅蕊新,滇中茶人会。梅开望春来,腊八依古庭。庙古茶意清,琴幽人欲醉。寒友一盏熏,琥珀得昧归。”是我的席上所联。结句轮到乐骏,他用琥珀汤喻美茶汤,总结全诗,收关得味!

昔日,故人有西园雅集,诗心文韵,流芳百世。那西园里的古松、青竹,画案上清供的花草,盏中玉色的茶汤,一并在岁月里黯淡成蕴意古典的背影。而今时的茶境,是熟识的老友、是心气相投的知交、是少年时就一年年看惯的梅花与龙潭。茶境亦是人和之境,应和天时之境。

醇香的熟普洱、清润的德清黄茶、蜜兰香单枞,在温暖的冬日有如久别重逢,有的又似意外偶遇的投缘人,和风中的絮语满是早春的温暖气息。茶会上意外地来了不少未邀之客,席位也有些拥挤,席主们取出多备的杯盏,却辛苦了备水的茶人。茶会虽少了些许清寂,但多有一些与茶结善缘的人岂不亦是好事一桩?磬声如令,席主同时投茶瀹茶,亦是同时把自己、把席前的佳客一起沁润在茶香中。不要轻易说一盏即可以清心、即可悟道,其实吃茶本是平常事,当下一刻与平日吃茶并无不同,才是吃茶最本真的态度,是事茶人以本真面对自我、面对他人的境界,亦是我一直追寻的人文茶席内涵及“无上清凉云茶会”所提倡的事茶态度。行茶间歇,熏一炉终南山如济老师专为此次茶会所合的“菩提”“禅心”香。半个月前与如济老师在此煎水吃茶,如济老师取梅瓣少许,说欲合梅花香以助茶会雅兴。回终南山后他修合香谱、调梅之韵,得“菩提”“禅心”二香。和这两款香一起从千里之外而来的还有如济老师的“南山体”诗笺:“绿萼尚怀怯,红芙已展颜。从来高洁士,岂畏冰雪艰。浮生多感慨,涕泪湿青衫。”茶会当日,图片传到新浪微博,如济老师见茶会所联诗句,又遥题“绿萼发寒香,滇中腊日长。佳茗醉佳客,残墨写幽芳。”

柳州的茶友亦来参加茶会,后以“梅花知己”记述当日茶会;“古人不逢知己不弹琴,而梅花素有‘知己’之誉,当引得高山流水,三籁俱齐。”老梅树下,琴音清旷,廖大坤道长的太极在琴音中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茶末,每人一碗腊八腊梅粥,应和腊八节气,是茶会尾声温暖甜蜜的回顾,这里面的梅花滋味,想必会令人回味许久。

癸巳大寒于昆明一水间

茶席释意:

王柏 香积处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龚志琼 云茶探梅

千岁梅花千尺潭,瑞雪丰年彩云南。

花影俏枝幽香境,只待云茶探梅园。

裴芮 无限佳丽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王迎新 遥香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尚高德 汤点疏影春

寒腊竹炉火正红,疏影暗香早春浓。

仿宋点茶待佳客,水韵丹青醉汤琼。

魏隐萍 一枝春

岁末归南山篇5

(一)

越国公汪华出生于贵胄和官宦世家。其先祖为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西周政权的主要缔造者周公姬旦;其始祖为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一位国君鲁成公次子姬汪,又名满,封上大夫、颖川侯,史称汪侯;其江南始祖为汉末龙骧将军汪文和,于建安二年率军渡江南下,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其徽州始祖为汪道献,晋元帝时期任黟县令、晋惠帝时期任歙州令;其高祖为汪叔举,南朝时期任齐军司马;其曾祖为汪泰,后梁时期任伐魏将军;其祖父为汪勋明,南齐陈武帝时期任会稽令,历仕两朝,封戴国公;其父为汪僧滢,陈文帝时期任海宁令,后任稷州长史,袭封戴国公。

越国公汪华在少年时代因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加之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沦为孤儿,无奈寄居在歙县郑村舅父家。相传汪华幼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有王者之气。九岁为舅父放牛时,站在一块巨石上指挥一群小伙伴列队布阵,俨若一名将帅。为了犒劳这群小伙伴,他将舅父家一头牛宰杀烧烤分而食之,并将牛尾埋在山这边,牛头埋在山那边。当舅父问起这头牛时,他指着牛尾说钻进山里了,不信你去看。舅父无奈地摇头,再也没有追问。十五岁长得广颡方颐,庞眉准隆,美髭髯,身长九尺,乡里人非常惊异,认为今后必成大器。十七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学习武功,诵读经史;后又跟随从父、隋朝大将汪宝欢学习兵法,修炼武功,文韬出众,武略高强。学成回来后以勇仁闻名乡里,并广泛结交当地豪杰和外地英雄好汉,行侠仗义,为乡里人打报不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婺源山寇四起,社会动荡不安,郡兵平寇屡战屡败。受新安郡刺史招募,汪华带领郡兵和结交的英雄好汉一举平定了山寇,立下大功,被授予裨将。从此,汪华走上了一条与隋唐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繁荣的轰轰烈烈的经世治国之路。

(二)

隋朝末年,朝纲不振,诸侯割据,战乱四起,群雄纷纷起义称王、称帝,如太原李渊、洛阳王世充、瓦岗军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等等。江南也危机四伏,战乱不断。他深忧民生,为保境安民并为众所推,毅然率军起义,带甲十万,先后攻占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江南六州,建立吴国,建号吴王。在全国战乱不休、百姓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江南六州黎民百姓“十多年不见兵革”,“富庶一方”,“远近莫不羡慕”。他统治江南六州二十多年,为政宽宏,并采取了安抚、怀柔和融合的政策,促进了古山越族与中原南迁世家大族的融合与和谐,政清人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在唐初全国行将统一的时代,他以天下为己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放弃王位,于武德四年九月遣史上表朝廷归唐称臣,使长江两岸人民免于一场战争灾难,使国家免于一次民族分裂,以身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唐高祖李渊赞其义举,授予方牧、上柱国、越国公,爵位从一品;诏任歙州刺史,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食邑三千户,为一方封疆大吏,位列王公贵族高位。在大唐贞观之治的时代,他于贞观二年奉诏进京,任左卫白渠府统军,参掌宫廷禁军;贞观十七年晋升为忠武大将军,任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为大唐王朝的宫廷警卫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辽东的四年多里,他诏任九宫留守、辅朝政,官至从一品,其在世的四位夫人赐五花冠、诰一品服。他更是忠心勤政,殚精竭虑,事必躬亲,直至病逝于任上,为大唐贞观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回朝嘉其“忠勤”,在其病重期间派太医治疗并赐药,病逝后赐金银绸缎、东园秘器,并委派丞相褚遂良等文武大臣代为祭奠,谥号“忠烈王”。1400多年来,徽州暨江南六州的黎民百姓爱戴他,怀念他,崇拜他,祭祀不断,香火不熄;唐以来历朝皇帝肯定他,褒扬他,先后有9位皇帝15次下诏加封他,16次下令保护他的墓祠和王庙。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敬仰他,参拜他,题词、写诗颂扬他,其中有:唐玄宗、宋徽宗、宋宁宗等三位皇帝,赵普、周歆、苏辙、汪伯彦、赵汝愚、文天祥等七位丞相,李纲、崔鹦、汪藻、罗汝楫、范成大、朱熹、陆梦龙、护都答儿、汪泽民、辽肃王、程敏政、胡富、汪志伊、许承尧等几十位大臣,和刘光、汪襄、罗愿、戴复古、李遇、方回、汪宗臣、何坦、许楫、千秋鉴、姜丹书、赵玉森等一百多位州官、县令和文人雅士。综上所述,越国公汪华是中国隋唐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伟人,是古徽州一位传奇而又传神的历史伟人,是古徽州的开拓者、奠基者,是古徽州第一伟人。

越国公汪华的历史功绩是:保境安民,六州太平。他“乱世据六州”,“半壁东南资保障”,“四方骚乱六州安”;“天下鼎沸,六州太平”;他“保据勋高,大启尔宇”,创造了隋末唐初江南六州“多年不见兵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局面。建吴称王,造福一方。他建立吴国,建号吴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江南六州人民免遭战争灾难;他“干戈竞免群生难”,“受李崇封为保民”;“谁拯东南涂炭苦,至今仍竞说汪王”;他执政为民,“镇靖一隅”,造福一方,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为古徽州在宋、元的崛起和明、清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一统,弃王归唐。他“闻说真人起晋阳,六州图籍便归唐”,“地拥六州甘效顺”,“契与皇唐反掌间”;他“表忠先例开吴越”,“卓识何曾让窦融”,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李唐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强盛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忠心勤政,历朝褒扬。他“唐诰表忠垂宇宙,精忠耿耿贯日星”;他“文皇当年伐辽东,授钥忠勋留禁中”,“留守九宫声赫赫,流芳千古德巍巍”;他“振国之才,社稷之寄”,“威震华夷,功揭天地”,被唐以来历朝皇帝不断加封,成为中国历史上为官为政的千古楷模。

(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三大显学――徽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深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越国公汪华身上。在全国多次召开的历史和徽学研讨会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越国公汪华,充分肯定他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徽州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丰功伟绩。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唐力行教授在其著作中指出:“越国公汪华其实是归顺唐朝的隋末地方割据势力的领袖,对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徽学泰斗、广东省社科院叶显恩教授指出:“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顺应民心,起而据保歙、宣、杭等江南六州,行融合之策,免人民兵革之苦,继而上表归附李唐,为中华统一大业作出重大贡献。汪华功德卓著,声名显赫,深得六州兵民拥戴,诚为古徽州第一伟人。”著名徽学专家、黄山学院方利山教授在《隋唐歙州汪华平议》中指出:“在徽州历史人物研究中,人们公认隋末歙州的汪华是徽州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名人和伟人”,“他对江南六州的历史贡献和对唐王朝大统一的历史作用,特别是由此而衍生的影响深远的‘汪华文化现象’,不仅是徽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之现实意义。”“有人甚至认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汪华就没有徽州,没有徽州又何来的徽州文化?”中国著名徽学专家、安徽省原旅游局长张脉贤则进一步指出:“越国公汪华是古徽州的人文初祖。”

越国公汪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遗产是:一心为民。他率军起义,保障了江南六州人民的安全;他开创了古徽州民族融合的先河,促进了古徽州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他为政宽宏,使江南六州黎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徽州的繁荣和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切为国。他主动放弃王位,纳六州版图归于李唐王朝,避免了一场南北战争和民族分裂,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维护国家大统一的千古功臣。清代内阁中书张应昌在《瞻礼汪钱二公祠,敬成一律》中赞道:“保障东南有二王,归唐归宋说钱汪。独全民命离汤火,能识天心罢斧戕。史传详略虽有阙,湖山祠祀并升香。两家福报云初盛,吴越千秋爱不忘。”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身为吴王,他治国有策,使江南六州安定、和谐、富庶,“国人莫不羡慕”;身为将军,他治军有方,尽职尽责,忠心勤政,出色地完成了大唐王朝宫廷警卫的任务;身为大臣,他辅政尽瘁,执政忠勤,为大唐贞观之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岁末归南山篇6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黄斌

大矣哉!大夏轩辕,九州玄土;太昊亿斯,延濑万年。

夥颐!人文之初肇,混沌始开。日月叠璧,以垂绮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经纬之形。至以龟书献体,龙图呈貌。震旦苍灵泱泱而蕴育,四海?灞《????。五岳始隆,????i而???,屹矗乾坤;四湖初?洌?丛?谷芏?榛耄?剐懔?希∮墒呛酰?飞?樱???怂ッ鞴垡印

览眺寰之八极,近乎莽莽;遐瞰国之九州,既已喧喧!观乎文元,夏文汤章周礼,烨耀两千史载;《尚书》《四书》《五经》,彪炳三彭春秋。洞乎文元,唐尧虞舜贤智敏捷,榜百代帝王;禹汤文武,才俊仁孝标万世臣民。温良恭俭让,仲尼犹崇布纲治法记韩非誉颂!夏四百,商六百,周六百,盛极衰至,史之定数也;秦十五,隋三七,晋四二,骄淫矜夸,运之必然矣。洞其弊之本:产之情殊异,朝替之必然也。夫察其祸无乎红颜,萧墙,利之不均至祸矣,不啻帝王之骄逸。故一言以蔽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

千百年,过客奔逝,逆旅逸景,凡尘百代几人焉逃名利锁;数十载,满纸荒唐,几把酸泪,黎庶不息几世孰逃岁月雕琢?淫逸骄奢,生之大忌也;啼怒皆非,道治所弃也。请君观:秦霸诸雄,始皇怀文韬武略之能,惊天动地一统江山。然秦爱纷奢,珠宝奇珍虽无数,亦用之若泥沙。嬴政喜功矜夸,淫靡恣肆,兴建阿房,大修骊墓,筑长城,求丹药,凡尘之恶极,皆有触。遂递二世,泱泱大国,若千钧于一系,楚人一炬,汉黎一举,灰飞烟灭。隋帝杨广,怀经天纬地之才;唐宗世民,运仁杰孝仁之智。二人皆缔安澜盛世!然炀帝好内恶远,遂毁大国;明皇贪淫嬉政,终颓盛宇。荒唐矣!贾谊才高逾八斗,殿下溘世,积郁而亡;贻笑哉!范公科举锉十年,一朝提名,喜极而疯。遂曰:环宇虽盛,由乎由君。内修外圣,决于功名。纵一史之骋览:循万律者,化自然之道者,随化而布治则必盛昌矣。

长河滚滚,沧海东归,千载亦复然;霄尘灏灏,西出蟾宫,万斯亦恒玄。万物乘化归尽,一芥终期既得。史亦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争,战乱纷纷,三国鼎立,曹魏一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始;金夏南蹄,鼎祚仓皇南宋立。宋末元初,匕首恣肆,刀光剑影,强虏兼覆九州兵;元末明初,黎民命贱,流血千里,元璋志宏天下行。清乎女真,铁骑掌踏明门,遍赤县!清乎明圣,通儒晓满,惠及八州。然乎已,铜墙铁壁终为西愚毁。洞史察思:史亦然,史亦然,千载万载孰堪改!寒暑易,寒暑易,百岁千岁依归尽

亘古至今,无或生比彭祖;太元乎昨,难寻寿齐圣周。千载虽至,而死生为虚诞;行休勿惮,而阮颜为痴幻。览乎万亿斯载,怎堪回首今朝尘土?览乎千百人元,孰忍欣于今朝篇籍。

岁末归南山篇7

方1:仙人服果补肾法

(1)鸡头实,又名芡实,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膝酸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意,聪耳明目,久服轻身不饥,耐老成仙。

(2)覆盆子,味甘平,无毒,益气轻身,令发不白,能补肾添精,强身壮骨,久服成仙。

(3)栗子,味咸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不饥,补肾壮骨,治腰脚不遂甚妙。

(4)胡核,一名核桃,味甘,冷,滑,无毒,少食补脑强骨,润肠通便,能强记忆,增智慧,化痰止咳,补肾润肺佳品也。

(5)枸杞子,味甘,微温,无毒,补肾养肝,添精明目,强身壮骨,强阳事,故去家千里者勿食甘构杞,则言其强阳道资阴气速疾也。

(6)何首乌,味甘,温,无毒,补肾益精,乌须黑发,久服成仙,此药为仙家常服之药。

上述药物服食方法甚多,现介绍我恩师朱诚德常用之法,能补肾强骨,返老还童,抗寒暑,避毒邪,久服,寒暑不惧,毒邪不侵。

处方:鸡头实2两,覆盆子2两,栗子2两(去壳),胡核仁2两,构杞子2两,何首乌半斤(九蒸九晒后入药),将上药洗挣,去杂质,用无灰酒泡3天,取出晒干,入石臼内,不见铁器捣千下,加酒调面糊为丸如枣大,每服一丸,每日2次,温酒或白开水送下。恩师常服此药,97岁高龄时耳聪目明,常演练武当三丰太极拳和武当山三天门悟性气功,后因试药而误服草乌过量,中毒羽化。

方2:老君延命丸

本方摘自《武当秘方》。功能补肾健脑,强筋壮骨,添精益寿,乌须黑发,治腰膝酸软,阳痿,返老还童,久服成仙。

处方:何首乌3两(九蒸九晒),黄精3两(九蒸九晒),黑小豆3两,黑芝麻3两,枸杞子3两,白茯苓3两,武当参半斤(百年以上者佳),炒白术3两,广陈皮3两,武当山野山楂半斤(生用),桑寄生2两,桑椹子3两,霜桑叶2两,嫩桑枝3两,女贞子3两(黄酒蒸过)、核桃仁3两,熟地(九蒸九晒)4两,广木香2两。

将上药去杂质,洗干净,晒干,浸入无灰酒内,泡3天滤出,晒干,研为细末,炼白蜜为丸,每丸重3钱,外用飞朱砂为衣,晒干备用。每日用原浸泡药物的无灰酒,送服丸药,早晚各服一丸。初服药,阴道通,切应节制百日,30岁以前3日一次,40岁以前七日一次,50岁以前半月一次,60岁以前一月一次,70岁以前3个月一次,具方书介绍,久服此药,八十岁尚能有子,但勿轻泄之。

方3:壮肾保健酒

此乃笔者自拟方。功能补肾壮阳,治早痿,腰腿酸软,头脑闷胀,形寒肢冷等症,皆可治之。

处方:武当参(百年以上者佳)、生黄芪、熟地黄、枸杞子、全当归、杭白芍、何首乌、巴戟天,菟丝子、金樱子、枣皮、覆盆子各1两,五加皮、地骨皮、茯苓、白术、淫羊藿、桑椹子、鸡血藤、木香、鹿茸、车前子、仙茅、阳起石各半两,50度以上好白酒5斤,冰糖半斤。

将上述诸药洗净,去杂质,晒干,装入纱布袋,浸泡在酒罐内1个月,将药取出,晒干,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服2次,每次用药酒送服一丸,但药酒不得超过1两,病重者,每晚可服药丸2粒,久服强身健体。

方4:孙真人治五劳七伤方

此方摘自《正统道藏》卷六十第三。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脐下膨亨,两肋胀满,腰肾相引,鼻口干燥,目干,昏暗,迎风流泪,胃中气急,不下饮食,茎中策策痛,小便黄赤,有余沥,梦与鬼交通,惊恐虚之,此方灵验。

处方:饴糖半斤,黄芪、远志、当归、泽泻各3两,芍药、人参、龙骨、甘草各2两,生姜8两,大枣20枚。上11味,咀嚼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汤,纳入饴糖令烊化,一服八合,稍息又一服。

方5:石斛散

本方摘自《正统道藏》卷六十第三十。主治大风四肢不收,不能自反复,两肩疼痛,身重胫急,筋肿不能行,时寒时热,足软如刀刺痛,身不能自任,此皆因饮酒中大风,露卧湿地,寒从下入腰,腰以下冷而无力,精虚阳痿,玉茎不能举起,此方除风轻身,益气明目,强阴补肾,令人有子。

处方:石斛10分,牛膝2分,附子、杜仲各4分,柏子仁、石龙芮、芍药、松脂、云母粉、山茱萸、泽泻、萆、菟丝子、防风、细辛、桂心各3分。

将上药如法炮制,共研细末,筛酒服方七分,日再阳不起,倍菟丝子、杜仲;腹中痛,倍芍药;膝中痛,倍牛膝;背痛倍萆;中风倍防风;少气倍柏子仁;不能行,倍泽泻;随病所在倍三分,亦可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七丸,每日2次。

方6:肾沥散

本方摘自《正统道藏》卷六十第十四。功能治虚劳百损,补肾壮阳。

处方:羚羊肾一具(阴干),茯苓两半,五味子、甘草、巴戟天、桂心、石龙芮、牛膝、山茱萸、防风、干姜、细辛、地黄各2两,人参、钟乳粉、石斛、菟丝子、丹参、苁蓉、附子各五分。

上20味如法炮制,下筛合钟乳粉,更筛令匀,平旦清酒服7分,久服强身延寿。

方7:五补丸

本方摘自《武当秘方》。主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腰膝酸痛,肢节烦痛,目昏暗,健忘,心神恍惚不定,夜卧多梦,口干,饮食无味,常感心中不乐,多有恚怒,不举,小腹冷痛,大便不利,尿余沥不尽,以上诸症,此方悉主之,四时勿绝,一年后,百病除。

处方:杜仲、巴戟天各6分,武当参(百年以上者佳,九蒸九晒)、五加皮、五味子、天雄、牛膝、防风、远志、石斛、薯蓣、狗脊、干地黄、苁蓉各20分,鹿茸15分,菟丝子、茯苓各5分,覆盆子、石龙芮、萆、蛇床子、石南、白术各3分,天门冬7分。

上二十四味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酒服10丸,日三服,有风加天雄、川芎、当归、黄芪、五加皮、石南、茯神、独活、柏子仁、白术各3分;有气加厚朴、枳实、橘皮各三分;冷加干姜、桂心、吴茱萸、附子、细辛、蜀椒各3分;泄精加韭菜子、白龙骨、牡蛎、鹿茸各3分;泻痢加赤石脂、龙骨、黄连、乌梅肉各3分,春依方服,夏加地黄5分,黄芩3分,麦门冬4分,冷则去之。加干姜、桂心、蜀椒各3分,若不寒不热,亦不须增损,直接服之三剂以上,即觉庶事皆佳,慎食蒜、腥、陈臭、大冷、大醉,之外百日所忌,稍加至30丸,不得再增,需常服之,以此为度,真神妙之方也。

方8:明目益精长志倍力久服长生耐老方

本方摘自《正统道藏》卷六十第三十三。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增忆健脑,安神定志,久服耐老。

处方:远志、茯苓、细辛、菟丝子、木兰、续断、人参、菖蒲、龙骨、当归、川芎、茯神各5分

上廿味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10丸,日2次,夜一次,一满三年益智。

岁末归南山篇8

关键词:《明末忠烈纪实》 谬误 纠正

《明末忠烈纪实》(以下简称《纪实》)是一部重要的史料著作,作者徐秉义(1633~1711),字彦和,号果亭,江苏昆山人。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与黄宗羲、钱澄之、万斯同、胡渭等人讨论经史,广搜博采,撰成此书,该书对研究南明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虽小心谨慎,然亦有失实之笔。本文拟就所载吕维祺、马扩、焦源溥、吴源长四人史实谬误之处。试图予以纠正,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流传过程中,该书只有抄本流传,198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作为“明末清初史料选刊”之一,由张金庄点校出版。所引原文均为张金庄点校本,为方便查寻,在原文后括号内直接标出所在页码。

1、《殉豫传・吕维祺》天启四年告归,与关中冯从吾论学,从吾深许之。(P9)

按:《纪实》所载吕维祺与冯从吾讲学事,时间不确。吕维祺与冯从吾讲学事在天启天启二年(1622)的十二月,而非天启四年。事实上吕维祺从天启元年二月就告归,据其门人所编《吕明德先生年谱》卷二所载:“熹宗天启元年辛酉先生三十五岁,在京师,正月给假省亲,举苏继欧代。……二月归新安。……天启二年壬戌先生三十六岁,在新安,立芝泉讲会。……十二月与冯恭定讲学川上书院。冯少虚先生讳从吾、归里过新安相晤,因讲学于孟云浦先生讳化鲤川上书院,作《川上书院会纪》。”年谱编于康熙十五年,据吕维祺去世不是太远,所载应比较准确。另据吕维祺所撰《明德先生文集》卷八《新安两会语录引》载:“新安会自盂云浦先生始,而修复之者吕介孺氏及先生诸门人也;兴学训士者,解侯也;过化者,则关中冯仲好先生也;所至卑比而大倡者,吉水李本晦先生也。此两会语录所以作也。两会者,壬戌(1622)十二月七日,仲好归里过此为会,介孺氏为会纪,又手籍记若干言,明年癸亥冬阳月五日本晦行部复为会自记若干言。”亦载是天启二年十二月与冯从吾论学。

2、《殉秦传・马圹》马圹,山西蔚州人,崇祯七年,以参将镇德州。大盗贾邦焕攻劫王官店诸村,扩率数十骑直前,左右驰射,毙贼三十八人,遂引去。官延绥总兵,从孙传庭死潼关。(P27)

按:《纪实》所载马圹事有误。考诸史皆载马扩死于和甘肃巡抚林日瑞同守甘州之战,而非潼关之战。如《明史》卷二四《庄烈帝本纪》:“(十六年)十二月壬戌,张献忠陷建昌。……甲申,贼陷甘州,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期“等死之。”以及卷二百一《马芳传》、卷二六三《林日瑞传》、《崇祯实录》卷一六、《小腆纪年》卷一、《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国榷》卷九一九、《罪惟录》卷一七、《平寇志》卷七、《怀陵流寇始终录》卷一六、《绥寇纪略》卷九《通城击》、皆载是马圹和林日瑞同守甘州而死。《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八:“李白成遣贼陷甘州。……巡抚甘肃林日瑞。总兵郭天吉、同知蓝台等并死之。杀居民四万七千余人。”则关于甘州失陷事未载有马灯。

另外乾隆《甘州府志》卷二《世纪下》对甘州之战和马圹事有详细记载:

十六年十二月甲申。流寇李自成遣其将贺锦攻陷甘州,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圹、副将郭天吉、抚揉中军哈维新、姚世儒、监军纪同知蓝台及里居总兵官罗俊杰、赵宦王汝金皆死之。

同卷有关马刿事云:

马圹,山西蔚州人,故总兵马芳孙也,以天津总兵移镇甘肃,十五年,督兵破叛番,斩首七百级,抚安三十八族而还。其冬,督师孙传庭召之不至,疏劾之。比至军,复以逗遛淫掠再被劾,皆宥之。寻使屯商周防寇北犯,传庭师覆,还镇。至是与巡抚林日瑞协力共守。城陷死之。

《甘州府志》和《明史》等皆载孙传庭曾召马圹同守潼关而不果,和孙传庭同死潼关,更是不可能。

3、《殉秦传・焦源溥》十六年十二月,闯贼入西安,召诸邑缙绅授职。源溥自三原胁至,以大官,不屈,则令属金赎死。源溥日:“我方求死,而出货以求活乎?我生不能食尔肉,死当啖尔魂耳!”须髯上指,骂不绝声。贼大怒日:“不杀小焦,何以威众?”命拔其舌,肢解之,年六十三。(P35)

按:《纪实》所载焦源溥被李自成从三原带到西安,只载李自成杀焦源溥事。出于对农民军的偏见。省去李自成曾释放焦源淳一事。这关系着李自成战略转变的问题,崇祯十六(1643)年正月初二日,李自成兵克承天,农民军在人城时,李自成宣布“杀贤”者“死无赦”的约法。从此时开始吸纳晚明有威望人士,以安民心。

诸史对此事所载与《纪实》略同,如《明季北略》卷十九《焦源溥骂贼》:“癸未冬,自成人西安,召诸邑缙绅授伪职,仍以总督官衔延公,胁之去见自成。公骂日:‘尔为贼,吾恨不手刃尔,乃欲诱我耶?吾朝廷大臣,有死无二。幸速见杀。’贼闭之室中三日,骂益厉,公美须髯皆上指,目眦尽裂,贼稍近,公举手击之。将杀公,公詈不绝声。贼拔其舌,支解死。为十二月十九日也。按臣霍达为请恤于朝。”《明史》卷二:“十六年冬,李自成陷关中,从与兄源清同被执,勒令输金。源溥_目大骂,贼拔其舌,支解之。”《石匮书后集》卷二三所载亦略同。皆省去释焦源溥一事。

屈大均对当时农民军虽亦持仇恨态度,然却能如实记载。在其《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四《三原泾阳死节二臣传》云:

自成方欲伪行仁义,胁用二三才望以收人心,……自成故知源溥有文武才,遣骑要之,欲授以三边总督,源溥日:“吾纵不能起兵恢复,亦终不与诸逆俱生,不然非但有愧冯巡抚,王兵备。亦何以见从周一小掾乎?”贼强舆至西安,自成见其方面美髯,仪观壮伟,特起加礼,源溥谕以逆天子不祥,……群贼欲杀之,自成不可,闭之一室三日,旋纵之归。源溥欲东走蒲州号召旧旅,西走西宁连结祁、李二土官,兼羌戎之众,以保河西而图全陕。耐贼防关甚密,弗得往,慷慨嘘唏,有‘百二山河尚可全,八千子弟今何在’之句,自成闻而执之,……源溥盛怒髯尽张,以笔掷自成日:“瞎贼奴,吾安得银?且汝独不闻王家印、紫金梁之事乎?我杀汝渠时,汝始为贼厝草扫马矢耳。”贼怒肢解之,年六十有三,十二月十八日也。自成令日:“有敢收尸者族,公子之雅持刃行哭于市日:‘若不许吾收父尸,我则自刭。”自成许之,之雅字大夏,骁勇善射,乙酉与布衣郭雄丽举兵于耀州。

另外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中《关西二烈》云:

自成伪行仁义,胁用才望之士,以收人心。先遣兵劫源溥至西安,见其修髯、方面,仪观伟甚;特起加札,欲重用之。源溥日:“吾纵不能起兵恢复,终不与诸逆俱生”。因说自成以逆天不祥,宜翻然改悔,归命天子,立功自赎,可致封侯;词气恳切。贼不忍杀,纵之归。……及归自西安,谋东走蒲州收召旧旅,叉欲奔西宁,结羌戎以图恢复。而贼关防甚密,终不得去。每愤激欷敷,形之吟咏。有‘百二 山河尚可全,八千子弟今何在’之句。贼闻而恶之,复执之西安。……源溥张髯嗔目,以笔掷自成日:“瞎贼!吾安得全?且汝不闻王嘉胤、紫金梁之事乎?我歼渠时,汝始为贼锉草、扫马矢耳!”自成大怒,立磔之。

所载与屈大均所载相似,可见李自成在西安确曾释放焦源溥。

4、《效死传・吴源长》吴源长,广德人,太学生。起兵梭山,与裘君量等攻广德,破之。至湖州,被执,磔死。(P338)

按:此事所载是清顺治二年(1645),广德太学生吴源长起兵梭子山反清,占领广德,后攻打潮州失败的事。诸史皆载吴源长至湖州被清军所执磔死,如《小腆纪年附考》卷十一:“源长举兵梭子山,与君量等鸠众攻破广德城,至湖州,战败被执,俱死之。”《南疆绎史・列传十九》:“吴源长,太学生。举兵梭子山,民人裘君量等破家鸠众,合攻广德城,破之。至湖州战败,受执俱死。”另外《小腆纪传》卷四六、《续明纪事本末》卷一五、《清史纪事本末》卷十等都持此说。

而事实上吴源长并没有被清军抓住,更没被磔死,而是隐居起来。《南天痕》卷一七:“吴源长起兵梭山,与裘君量等攻广德,破之,至湖州而散。”另据明末清初余怀所著《江山集・石湖游稿》有《海涌峰歌赠吴源长》一诗,其原文为:

海涌峰前千尺月,寒光鳞鳞照须发,树头树底多烟霞,幼子住山如住家,竹竿维维可垂钓,剑池之水不鱼跃,深松密竹盘蛟螭。洞壑精灵谁知之。昔年相逢古桥畔,湖波飘渺加餐饭。别来悠忽已三秋,江南江北始欲愁,今年相逢虎溪石。横岚归鸟翔空碧,晨钟暮鼓声相闻,药炉缭绕旃檀云,岐伯之子须有用,古今特特征奇梦,青天闪电难收藏,神仙间笑英雄忙。一声玉笛万山晓,杵臼盐梅苦不早,愿君珍重夔龙躯,南枢星斗如贯珠,愿君洗却巢由耳,鹦鹉蹴翻东海水,愿君此心无所移,铁树终有花开时。

《江山集》是余怀诗文总集一种,内收有《三吴游览志》、《五湖游稿》、《七歌》等。其《石湖游稿・自序》中有言:“今垓死矣。”垓,即姜垓,字如须,余怀好友。据清吴荣光《中国古代名人生卒・历史大事年普》记载:姜垓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卒于清顺治十年(1653)八月,据此可推《石湖游稿》编订于顺治十年(1653)之后,在攻打潮州之后,可见诸史所载吴源长和裘君量同被清军磔死,盖系误传。

参考文献:

[1][清]施化远等编,吕明德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59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591

[2][明]吕维祺撰,明德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8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133

[3][8][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333,6824

[4][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1362

[5][6][清]锺庚起纂修,甘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第561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245,275

[7][清]计六奇撰,魏得良、任道斌点校,明季北略[M],北京:中华书局,1974:369

[9][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四库禁毁书丛刊6辑,第3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37

[10][清]吴伟业,鹿樵纪闻,中国野史集成,第31册,成都:巴蜀书社,602

[11][清]徐鼐撰,王崇武点校小腆纪年附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431

[12][清]温睿临撰,李瑶勘定,南疆绎史,中国野史集成,第35册,成都:巴蜀书社,1993:384

[13][明]凌雪,南天痕,中国野史集成续编,第23册,成都:巴蜀书社,2000:818

岁末归南山篇9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精选《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推荐《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迎春》[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宋]朱淑贞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唐 杜甫《杜位宅守岁》

《除夜》[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岁尽应令诗》[南梁]庚肩吾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新岁》[宋]陆游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老庖供餺飥,跣婢暧屠苏。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

《卖痴呆词》[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唐太宗《除夜》

《除夜雪》[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关于除夕的诗句 句关于除夕的诗句 句。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宋 唐庚《除夕》

《元旦试笔》[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唐 岑参《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如何岁除夜,得见故乡亲?——唐 孟浩然《除夜乐城张少府宅》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凤城新年词》[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岁末归南山篇10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代世人也称他为 “靖节征士”,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初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非常显著,最大的官做到大司马。而陶渊明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所以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立志学习,且很有雄心壮志。但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仕途,却只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他的壮志不能实现,还不得不在官场中周旋,不能真心相对,官员之间虚伪一场。陶渊明认清了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后,就逐渐对于仕途有些心灰意冷。后来陶渊明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了。他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远离官场,远离那些他不乐于见的是是非非。于是他满怀情感的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后来他又写了《桃花源记》,以理想式的社会生活来对抗现实的无奈。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题材,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非常向往美好的田园间的生活。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之前,心中一直有一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来”,呼唤来到不被世俗所污染的地方。后来,他实现了归田园居的愿望。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人人自得其乐的乐园——“桃花源”,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压迫,每个人都是真心相对。陶渊明只能通过写词来寄托他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更希望人民不要再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中。如果人们能生活在那种没有争斗的社会中,该是多么幸福啊。所以陶渊明的归隐更是一种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感叹。

一、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论文联盟末年,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晋末年,当时朝廷非常污浊、腐败,而当时的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在这种的现实环境里,很多名士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像陶渊明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肯定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有这样一句话:“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所以在这个时期许多不满于现实的文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个阶级斗争激烈,官场腐败的时代,陶渊明认识到了其中的黑暗,而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在陆续做个几个小官之后决定归隐,后来就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生活自给自足,并在诗中表现出希望有一个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在南山之下种种菜,赏赏花,并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田园诗。

总之,陶渊明可以说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历代也有许多写田园诗的人,但没有一个可以超过陶渊明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脱俗、质朴自然,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有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又将他思想融入进去,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可以说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流派。

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一定的人生态度受一定的时代的影响。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就受时代的印记影响的痕迹很深。东晋末期,官场黑暗,地主庄园经济继续发展。永嘉之乱后,士族大量购置田园,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这个动荡时代之中,官场如战场,士族的官职变幻无常,说升就升,说贬就贬。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体现。陶渊明时代为官的家庭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可谓不小。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可以令自己光宗耀祖。他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但却在不断地受挫中。在东晋末期时期玄学之风非常盛行,而陶渊明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用隐居来逃避显示,寄情于山水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拥有高尚的情操,又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总之,东晋末期的时候官场腐败,对于士族也不是十分在乎,统治阶级也很腐朽。陶渊明就毅然辞官,用归隐田园来反抗。可以说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对官场也深恶痛绝。陶渊明没有求名求利之的欲望了,他在这个幽静的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三、陶渊明的诗歌风格

苏轼曾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就话的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的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单薄简单,实际上很丰富。陶渊明的诗很平静,很优雅,很通俗易懂,但又不是淡而无味的,看似普通、短小,其实意味隽永。从他辞官之后就有一种容易满足和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但又不忍打破自己的梦,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说陶渊明的诗朴素中见精彩,细细品味起来又意境深远,回味无穷,不尽地令人向往起来。陶渊明的诗里也不是只有清幽的田园风光,还有寄托了他政治方面的抱负。还有的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充满了善良,相处融洽。还有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描写。陶渊明由衷地希望人们可以返璞归真,回到人们最开始的那种美好。

总之,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将平时参加劳动的细节毫不突兀的写了出来,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能够归隐田园,感受自然美好的喜悦之情。诗人所描绘的一副副画面也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憎恶,又无力去改变它,只能从另一方面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