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论坛十篇

时间:2023-04-06 08: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上人间论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上人间论坛

天上人间论坛篇1

据《天健网2009大型网民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连网民将天健网作为首选网站。而这一切源自于天健论坛丰富的生活资讯、超高的人气互动、良好的沟通环境,更源于她十年间所打造的和谐氛围和深厚的精神内涵。对于天健论坛来说,每一个网友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一名成员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都不能少”来自泡崖的SOS

天健论坛一个非常大的版块是业主俱乐部,大连每一个人住楼盘在天健论坛的业主俱乐部里都有对应的子版块。2004年的一天,网友“卧雨听风”的帖子《泡崖一个都不能少》引起了天健网友的注意。“萍萍是我们天健泡崖俱乐部的网友,2004年与爱人‘笑看风云淡’结婚前突发重病(颅内血管瘤)。萍萍已经经历过一次开颅手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超乎常人的毅力进行术后康复。可面对剩下的三个动脉瘤,这次手术仅仅是治疗的开始,等待的将是高昂的后续手术费用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为了治病,他们小两口打算把在泡崖社区买的刚刚精心装修完的房子卖了,我们都是泡崖小区的业主,我们是邻居,既然大家有缘同住一个社区,对于泡崖人来说,这个社区一个都不能少。”

“生命与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比宝贵的,当我们徜徉在天伦之乐中,当我们漫步在乡间小道,当我们游弋于繁华的商场,当我们陶醉在身心放松的休闲中,我们可曾想到,还有一群人在痛苦地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知道了就不能不管’,面对着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着这位坚强而可爱的女孩子,恳请大家伸出手来帮他们一把,大家每一份爱心捐助就可以给女孩子带来生的希望!为了使本次活动顺利进行,我们组建了爱心捐款筹委会,名单如下――总协调人:卧雨听风;财务监督:榻榻米;网络宣传:看风听雨;其他成员:老脸、善铭、好好先生、晓妖、板砖、老黑。”

这样一个倡议迅速在论坛掀起波澜,捐助活动从泡崖小区蔓延到锦绣、亿达等其他小区。网友的慈善义举引起了天健网的注意。2005年,在天健网成立五周年晚会《网事情深》上,这感人的一幕被搬上舞台,天健网特聘病后修养中的萍萍作为“编外”人员,帮助天健网维护论坛、补贴家用,也藉此让她继续和网友保持联络,以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

类似邻里互助守望的故事还有很多。2005年2月24日,锦绣俱乐部版主“老虎凳吧”发出帖文,为小区网友患白血病的六岁女儿组织大型义卖活动。短短一个上午,由一家罐头厂提供的30箱罐头竟然卖了1.4万元人民币以上。

科学构架“我的团长我的团”

2001年天健网论坛成立之初,论坛的版块设置与当时常见的综合性网站论坛大致相同,只有情感、旅游、体育、时尚、文学等,话题也比较单调生硬,论坛没有什么人气可言。在与网友的磨合和互动过程中,论坛管理员细心观察了网友的话题需求,适时地推出了如“购房俱乐部”、“装修论坛”等特色鲜明的版块,承载了网民对城市生活资讯的交流需求,也趟出了一条立足地方信息、精准定位交流的发展之路。

经过两年的信息沉淀和不断调整,天健网论坛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2001-2003年,论坛用“门可罗雀”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天在线人数不过三五百人,每日发帖量千余条,但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的上半年间,日均在线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发帖量过万。近几年,天健论坛注册人数也呈几何式增长,2005年达到30万,2008年50万……2011年2月注册网友人数便突破百万大关。

而今的天健网论坛,仿佛是一个陪伴网民成长的朋友,在“单身情缘”版块中交友;在“购房俱乐部”中研究买房信息;在“装修论坛”中研究装修学问;去“谈婚论嫁”版讨论婚庆行情;怀孕生子可以去“亲亲宝贝”;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去“家长圈”;人到中年可以到“三十四十”闲话家常……点击量数百万甚至过千万的装修日记、婚恋日记、育婴日记、高考日记比比皆是。论坛管理员曾戏称,随着核心网民年龄跨度的拓宽,某天推出“半百”“花甲”“90后”的版面也很正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依托频道在论坛成立的各种群体让每个网友都能找到自己的圈子。“超级辣妈团”、“天健观影团”、“天健看房团”、“大连歹族帮(饕餮一族)”、“天健拍记队(摄影发烧友)”、“天健义工队”、“天健车友会”等等,不一而足。有网络媒体同行“逛”过天健论坛,不由得感慨:“吃喝玩乐、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热闹非凡。你们论坛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策划活动没有奖品的业主足球联赛

在虚拟世界里,网友聚集在天健论坛上互动交流,在现实生活里,天健网积极策划,不时推出网友喜爱的活动,增加他们线下相识的机会。

大连足球在全国算得上是一张“名片”,不只因为大连培养了一大批足球明星,也因为大连市民对足球的热爱。每到周末,邻居同学好友同事相约莱个收费足球场,踢一场友谊赛,出一身热汗。冲个澡、聚聚餐,一个愉快的周末就度过了。

天健网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开始讨论,能不能以小区为单位,让小区业主(必须同时是天健网友,还得是非专业球员)组队,各小区之间每年打上一季足球联赛呢?这是一个耗费时间、人力、金钱的活动。如果搞,天健网要花钱租足球场(而且一租就是一两个月);要花钱雇专业裁判;要给所有参赛业主办保险;要制定规则、要派人组织、要做专题、要持续跟踪报道、要颁奖,要考虑应对中途可能出现的任何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们把几个大的业主俱乐部的版主找来探讨球赛的可行性。版主们的热烈和兴奋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们说:“只要天健网喊一嗓子就行,我们宁愿自己掏钱来踢这场球赛。”“你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大家都能彼此信赖的平台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千万不要设奖品和奖金,我们不是为了钱而踢球的。”……

天健网领导当即拍板,业主足球联赛一定要搞,费用全部由天健网承担。采纳网友的建议,每年决出的冠军只发一个象征荣誉的奖杯。

天健业主足球联赛已经搞了四年了,每年持续一个多月的赛程前前后后都是天健网论坛最热闹的时期。讨论队旗、设计队标、购买队服、组织啦啦队、招募队员、制定平日训练计划……到了赛季,每天各领队的“当日赛事总结”成了对手窥探“敌人” 实力和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情报,天健网记者的跟踪报道也是大家转帖很高的热议话题。赛场上业主们的飒爽英姿、家属邻居啦啦队的卖力助威、教练的执法、精彩射门……一组组图片记录下所有快乐时光和难忘瞬间,看到论坛的热烈和欢乐,编辑说付出再大的辛苦操劳也值了。

天健论坛的童婴乐园版块聚集了大连本地众多的妈妈,她们每天都在论坛上讨论育儿经,同时也非常渴望让自己的独生子女宝宝与外界多多接触。天健网论坛管理员立即策划了一次活动――宝宝爬行比赛。联系场地和聘请专业人士、采买各种比赛用具、组织网友报名。比赛当天,很多宝宝是全家出动参与比赛,200多个宝宝把场地挤满,一些宝宝的家长只能在外面观看,无法和宝宝亲密接触。比赛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希望天健网能够再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还有的家长表示,如果需要,以后可以为天健活动找更太更宽敞的活动场地,并自愿为活动当义工,帮助天健网论坛组织好各项活动。现在天健宝宝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网友期待的项目。天健的“朱警官”现象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和推出,网友对天健网的感情日益加深。在站务交流中,网友会为网站出谋划策,大到网站技术的优化,小到一个标题的推敲,网友把对网站的忠诚和热爱转化为聪明才智。在论坛的管理中,网友发现违规信息会主动报告管理员,如果针对莱一热点话题争论不休,版主总会适时站出来调和情绪。理性、文明、认真、客观的讨论风气占据主流。

天健网论坛不知不觉成为感召网友创建和谐城市的“旗号”。周日去滨海路徒步,可以看到天健网义工队在捡拾路人遗留的垃圾;走在马路上,可以看到贴有天健车友会标识的车辆礼让行人;儿童村里,有天健网友“组团”送来的礼物;公园里,玩乐汇的网友正在开趣味运动会。

拥有如此高素质的网民基础,天健网论坛已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这里也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在网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论坛不仅是发言平台,更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及时捕捉网络舆情、准确传递网民声音、正确引导舆论走向,为党和政府工作提供参考,是网络问政的基础,也是一个成熟论坛理应肩负起的责任。

大连的网络红人“朱警官”是市公安交警支队科技处设备管理科的科长,负责全市的交通信号灯、电视监控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他在天健的车友论坛中更是网友所信赖的交通顾问、百问不厌的好大哥。2010年12月底的一天,有网友发帖质疑大连市区的红绿灯没有“倒计时”,有的网友跟帖说“交警队故意不装‘倒计时’显示器,这样可以多罚款。”一时间各种说法都有,有猜测、有不满、有愤怒……各说各的理,吵得不亦乐乎。这时朱警官站出来,以真实身份为网友解答问题,消除了误解和疑虑,获得了网友的认可和信任。朱警官与网民的互动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论坛的客观推介和精准的舆情汇总,网友对城市建设的种种反映无数次被送达到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桌上,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

“朱警官”之所以能够引起网民的关注和信任是因为:首先,他没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以真实身份示人,表达了他的真诚和坦荡。其次,他的专业素养非常高,对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大连路况的熟知程度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程度。最关键的是他没把自己当“官”,也没把自己架到“警官”的位置。当一起涉警事件发生时,他情绪非常激动地表明了自己对战友、对同事、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尽管遭到部分网友的攻击,但他一直保持克制,与网友对话交流,最终赢得了网友的尊重。

天上人间论坛篇2

“展会不应该是孤立的,应该是诸多与展会主题紧密相扣的延伸服务共同组成的整体,要充分挖掘同期论坛的价值。”

论坛促展会与行业共赢

近年来展会同期论坛遍地开花,实现了论坛无形信息和展览有形信息的紧密结合与相互补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一步开发了展会的潜在价值。有些展会甚至达到了在展览的核心之下,实现了一体多翼的全方位发展。而论坛在丰富展会内容的同时,也为本行业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和宣传产品的契机,为增强行业凝聚力,预测和化解产业危机打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平台。

弥补展览不足,提升展会效果。展会中的“展”和“会”好比文章中的记叙和议论,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够完美地表达展会的主题,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展会期间,行业内各类产品齐聚一堂,让人一馆览尽天下货。但是展览向人们提供的仅仅是有形信息,不能够满足参展者的需求,因此展览需要论坛的辅助。加之,同期论坛的主讲者大多是行业内的权威人士,他们的言论往往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品牌论坛已成人们获取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留客”作用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展会都是三天,在这三天里无论是参展商还是观众,都需要同期活动来调剂心情。尽管现在许多展会的同期活动都举办得有声有色,但有些活动毕竟是娱乐性的,与参展者的目的和意愿相差甚远,他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因此为了“拴住”观众的脚步,主办方无不在同期论坛上下足功夫,将论坛的强化展会认知率,培育展会特色,交流行业信息等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营造行业氛围,促进产业发展。每一次展会都是行业内的盛会,有人用“过年”来形容展会期间的喜庆和盛况。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销路的畅通与否跟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兴旺休戚相关,而展会的目的正是推动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各主办方在营造节日气氛上更是下足功夫,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就开始策划,在论坛内容和嘉宾选择上更是精雕细琢。论坛上业内人士广交朋友、互通有无、共绘行业发展宏图,行业的蓬勃发展论坛功不可没。

同期论坛有助于推广展会品牌,提升展会认知率,各主办方都想借其增加展会的附加值。在此背景下,许多品牌横空出世,它们不仅给展会带来了丰厚回报,而且也促进了整个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展会所面对的区域市场、政策环境、竞争对手和管理机制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在具体效果上难免会出现有些地方红红火火,有些地方凄凄惨惨。

红红火火打造品牌论坛

就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一样,在一个成功的展会背后往往也会有一个成功的同期论坛。许多同期论坛在和母体展会的同舟共济中,已经发展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王牌”,并在行业内充当权威讲堂。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配套的“医院管理国际系列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四届,每届论坛都能吸引全国各地的医院院长多达800余人参加,俨然已成为全国医院院长的例会。而众多千里赴会的院长都是具有话语权的管理者,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医博会带来了高质量的专业观众,也增加了医博会的品牌知名度。据论坛负责人于秀娟介绍,“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展会结合”的办展方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承办单位山东丞华展览公司特别设立了专门负责论坛的部门,“用半年的时间来为论坛做准备”,再加上医博会的强大品牌号召力,成功举办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前的知名论坛大多是在品牌展会的荫蔽下发展壮大,更有些展会本身就由论坛发展而来,已成为行业的翘楚。例如业内知名的中国国际制冷、空调与热泵博览会就是在原“强华制冷、空调与热泵展览会暨联谊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今的冷博会既是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的年度盛典,也是全球制冷、空调与热泵设备及配件、工具、材料产业的风向标。与冷博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制冷产业高峰论坛”已被打造成传递行业信息,展望行业动向,交流制冷技术的品牌论坛。

论坛的成功来之不易,它凝聚着主办方的汗水与心血,是主办方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参展者需要的结果。毋庸置疑,一个成功的论坛能够实现与展会共享资源共创品牌,令展会如虎添翼。然而如果论坛一败涂地,那么受伤的不仅是论坛本身,更是整个展会在行业内的名誉和品牌。

展会经历论坛之殇

数量多之殇。有些展会为了突出论坛的作用,只顾数量而忽视质量。2010年广西某展会同期举办的论坛竟然达15个之多。“这到底是办展还是办论坛啊”,一名陈姓参展商不禁发问。数量众多的论坛难免分散办览精力,结果导致展览效果大打折扣。加之,人力物力有限,每个论坛的现场秩序都混乱不堪,台下的专业观众寥寥无几,大多是花钱请来的会托。论坛内容远离主题,多是企业老总的成长经历报告。本来想配合展览打造品牌的论坛,最终沦落成了企业老总走秀的讲坛,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

内容杂之殇。中国贸促会哈尔滨分会会长王长青认为,“同期论坛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内容”。2011年广东某陶瓷展同期举办一个关于陶瓷发展的论坛。然而来到现场的王女士却大失所望,论坛的内容十分杂乱,简直就是一个拼盘大杂烩。台上发言者不是宣传企业形象,就是推销产品。这哪是陶瓷发展论坛简直就是“产品推介会”,让参展者苦不堪言。虽然展会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产品的销售,行业也不反对展会中举办产品推介会,但是要充分尊重观众需求,不能将产品推介会披上专业论坛的外衣。

管理乱之殇。2010年四川某同期论坛如期举行,因为在前期招商工作中主办方将论坛作为特色和创新来宣传,所以到会的参展商和观众纷纷对论坛满怀期待。当山东的李先生来到论坛现场以后,发现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传单发放员夹道欢迎,嘈杂声震耳欲聋,加上制冷设备落后全场汗流浃背,霎时参加论坛的热切心情荡然全无,“连参展的心情都没有了”。尽管主讲嘉宾均为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涉及内容广阔而实用,但由于管理混乱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展会的顺利进行。所以,论坛不办则已,办就不可流于形式,要规范管理统一筹划。

天上人间论坛篇3

【关键词】网络论坛 旅游信息 传播效果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目前,针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方式众多,比如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这些大众媒体只是单向地传播信息,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步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它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同时改变了传播的方式,扩大了传播的效果。网络论坛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在旅游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能够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实时有效的旅游信息和咨询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大众媒体没有提供或者不能提供的更详尽的信息,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者、旅游信息的传播方式、旅游信息的内容、旅游信息的时效性等。

以往,在分析网络论坛对旅游信息的传播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旅游信息的内容①,受众②,传播主体③,传播技巧④。

现有的这些分析都没有考虑网络论坛自身的特性和规律⑤对旅游信息的传播影响。本文在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⑥的框架下,从传播者、传播形式和传播时效性方面,结合调研实例分析旅游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概述

麦圭尔的信息处理理论是一种新的说服理论,它强调说服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必要前提。⑦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麦圭尔理论阐明了信息从传播者通过传播渠道到达受众,使受众接受某一信息的全过程。某一信息在网络论坛中传播的全过程是麦圭尔理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旅游信息以某种形式发表在论坛中,吸引论坛中成员的关注,成员通过浏览帖中的内容了解发帖人的意图和建议,该信息或者被否认或者被接受,进而采取某些行动。这就是旅游信息在网络论坛中传播的概貌。

三、网络论坛中的信息传播

网络论坛以其信息传播便捷高效的特点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在符合其自身的特性之后,将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意见领袖和把关人引入其中,使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在网络论坛中,议程设置突出信息的重要程度和集中传播公众关心的议题。 “沉默的螺旋”效应使得不同信息的关注与传播极其不对等。意见领袖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效果。把关人将论坛中的发帖内容限制在某个范围之内。

除以上的影响因素外,信息在论坛中的表现形式(传播形式)和时效性也影响着信息的传播。本文以天涯旅游论坛桂林山水版为例,分析传播者、传播形式和信息时效性对旅游信息的传播影响。

四、实例分析——天涯旅游论坛桂林山水版

1、样本采集

样本选自天涯旅游论坛的桂林山水版。首先,天涯论坛历时久,受关注度大。其次,笔者曾对该论坛长期跟踪关注。最后,笔者对广西桂林山水极其感兴趣,曾多次到桂林的景区做实地调研。本文选定发帖时间是“十一”国庆之前和之后的两个星期共28天(2011年9月17日至10月14日)作为分析对象。图1显示这28天中每天在该版的发帖数。论坛的信息更新频率快,点击数时刻变化,因此保留了到发帖之日的时间段的点击率作为信息传播的衡量指标。

2、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传播者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理论上,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受到信息内容可靠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者往往影响着该信息的传播效果。传播者的可信度越高,其传播效果越好。只要是由这些传播者所的帖子的点击率与回复率都比较高。这些传播者中的部分人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网络论坛中,他们的发帖能引起大多数成员的注意,而且这样的贴子点击率与回复率都比较高。图2为天涯旅游论坛桂林山水版中一位网名为“遇龙河公子”所发的关于阳朔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的点击和回复情况。

(2)传播形式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今天,信息传播逐渐开始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正在向视觉文本转变。视觉文本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形成了多媒体的世界。视觉文化以其直观形象、浅显易懂、方便快捷、刺激愉悦的特点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图文配合式的帖子点击率和回帖率明显高于单纯的文字信息。这类帖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里面的图片资料丰富,满足了人们视觉欣赏方面的需求。如“阳朔家和假日酒店”发的名为“[桂林山水]〈心情游记〉图文并茂解说《桃花源记》阳朔版”的帖子里。截止到我们考察之日时,共图片103幅,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桂林山水的视觉盛宴。大家对这张帖子的关注度相当高,其相应情况分别为:咨询信息(17人)、接受信息(23人)、分享信息(81人)、参与讨论(42人)、其他(25人)。

(3)传播时效性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不少游客更希望关注他们所关心的景点的实时信息,比如在旅游旺季期间景区附近的饮食住宿情况,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适合不同旅游群体的旅游攻略等等。而这样一些信息通常都是实时的,同时很难从官方网站上详细了解到。如一位名为“自驾齐飞”的网民发的帖子里,介绍了他从北京出发到阳朔旅游的旅行攻略。在线路上介绍了需要多少钱的油费,哪条路线好走以及注意事项等。在旅游的过程中大家都想以最少的开支享受到最佳的服务,而旅游网站上提供的吃住行方面的信息往往因为费用大而使目标受众的范围缩小,而更多的旅游者尤其是学生群体更渴望住得是那些便宜又卫生的家庭旅馆,而旅游网站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几乎很少。在天涯旅游论坛桂林山水版中,网名为“遇龙河公子”的实时一些有关阳朔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攻略、旅游心得,回帖解答潜在游客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一些信息,因其经验丰富,信息来源广,的帖子图文详实。这样的帖子的点击率与回复率都非常高,这说明有很多人在关注这类信息的实时。

五、结论

本文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从传播者、传播形式和传播时效性方面分析旅游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旅游网络论坛的管理与维护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高效便捷地使用旅游网络论坛相应的旅游信息。

参考文献

①苗学玲,《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旅游网络论坛的主贴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06(6)

②徐丽娟,《游客对广告媒体旅游品牌心理认知分析》[J].《中国商贸》,2011(6)

③杨静,《论“舆论领袖”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

④苏绍春,《网络议程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研究:以丽江为例——一项基于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J].《东南传播》,2010(8)

⑤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⑥⑦[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郭震之 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

天上人间论坛篇4

“无论你知不知道,无论你想不想听,他们都在讨论你。”这就是互联网作为社会化媒体的真实写照。

高人气论坛里,自然少不了企业的广告营销。除了传统的文字链、Banner广告之外,更多的社区广告营销则是有一层“隐形的外衣”,运用软广告的宣传形式进行营销。然而,这样的“隐形外衣”也易被那些网络推、打手所利用,日益壮大的网络灌水大军、垃圾广告充斥论坛,网络论坛也由此陷入了“妖魔化”的境地。

失控的社区广告营销

在论坛这个极具草根精神的社区里,各种新奇的传闻以病毒式的速度广泛传播,有些人或企业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络上的明星,也有的人或企业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被“口水”淹没。

“现在论坛上的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很泛滥。一些网络广告营销公司甚至有成百上千的专业队伍。论坛已经不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明里打着‘论坛营销’的幌子,实际上却做着帮助某些企业打击异己的事情。更可怕的是,这股势力几乎控制了国内所有的主流论坛,在全国各地拥有数以万计的兼职员工。这些网络打手、推手的互动,能把白说成黑、黑说成白,甚至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这样评价道。

作为国内知名网络论坛之一的天涯社区,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广告帖出现在论坛里。“这些运用技术手段,发一次贴就换一个IP。”天涯社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感慨道,“网民进入BBS关注的是自由言论,而现在很多厂商雇佣肆意攻击竞争对手,或者过分夸大自己的产品,长此以往,社区的信任度会降低,对社区品牌和用户体验都会造成很大伤害。”

社区论坛的交流平台,俨然成为广告主们的信息平台,而怀揣各种目的的网络,正在逐渐控制网络的“民意”。据大旗网统计,2008年上半年,品牌恶性进攻有40余起,组织性、目的性、规模化及伤害性极强,覆盖汽车、IT、快消、金融等行业。而如何才能在社区进行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广告营销,也成为了论坛开始思索的问题。

广告营销的新机会

“在网络社区里,口碑营销绝对不是每天雇佣几千个帖子,口碑也不是厂商自我宣传的语言,而是消费者内心流露的评论与感受,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消费者哪一天发现自己被网上言论所欺骗,他们就会对这一品牌失去信赖,从而导致该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日前,大旗网CEO周春兰在2008年度中国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高峰论坛上指出,论坛社区中旧有的口碑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碑营销。

特别是那些擅长用灌水发帖、打击对手的暴力广告营销,不仅对于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社区网站和广告主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

所以,社区营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即使大肆宣传也只会被网友认作是“广告贴”;而使用得当,则会在网友中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周春兰认为,网络言论并没有传统媒体那么容易控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多数企业都在降低广告预算的同时,调高了互联网营销方面的投入比例。她同时指出,企业在面对论坛中的负面言论时,应该正视与倾听网友呼声,因势利导,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大旗网的意见领袖数据库中,通过专门的分析系统的鉴定,将那些对某品牌有着天然喜欢、有传播能力的人召集起来。在新产品推广期间,这些个人会受邀参与产品测评,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去年诺基亚N95手机产品在的第一周,大旗就从报名试用的4000个人中筛选出8个人,他们通过试用和评测,将N95使用感受反馈给大旗,大旗则将页面的后台和数据库跟厂商共享。

近日,天涯社区也高调提出生态营销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对营销环境和群体结构的优化与改造,促使营销生态链中社区平台、商业伙伴与用户三者之间共同维护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同时对价值导向进行精准与高效的协调与控制,从而在和谐的生态营销环境下,将各群体的价值与利益实现最大化。

天上人间论坛篇5

4月13日至16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杭州、普陀隆重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抵杭州会见并宴请与会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董建华专程出席开幕式。来自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著名佛教学者和政要与会,共祝这一佛教盛事,共同祈祷世界和平。第十一世班禅首次在国际性会议中露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专门发来贺信。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多边国际宗教会议,同时也是一次对外宣传中国宗教事业,宣传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意愿的绝好机会。作为此次论坛的唯一网络支持媒体――中国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外宣尝试。不仅在论坛开幕之前就推出英文和中文专题(wbf.省略),而且派出了由12人组成的前方报道组,对开幕式、闭幕式、新闻会等重要活动进行了5场全程直播,录制视频节目8个,拍摄图片2000余张,采写独家稿件172篇。

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占据舆论主导位置

一直以来,宗教内容的报道不仅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而且,由于其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成为新闻报道中一个高难度领域,让许多新闻人望而却步。因此,当中国网最先接触此次论坛的报道工作时,面前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人员年轻,缺少新闻报道的经验,更缺少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报道的经验。这一切也曾经让中国网的内容主管领导有不少的顾虑。面对困难,中国网并没有却步,而是通过对舆情的深入分析,对论坛筹备情况的更多了解,以及中央外宣办、国家宗教局领导的支持,逐步建立起信心,几经努力,终于拿到“唯一网络媒体”的授权。为了做好报道及相关工作,中国网制订出具体、详尽、可行的工作方案。按照这个方案,中国网认为,要做好此次论坛的报道工作,我们应围绕主题,突出重点,以达到占据舆论主导位置的目的。

我们的这一方案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我们的报道重点便围绕这一主题从几个层面延伸开来。

第一个层面,对主题进行阐释说明的重要讲话、贺词。如,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和平发展的中国,期盼着和谐共生的世界”的意志;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给论坛发来的贺信,以及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论坛上的致辞,都成为报道的重点。

第二个层面,围绕主题展开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如,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抵杭州会见并宴请与会代表,“无尽心灯夜夜明”传灯活动,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等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宗教事业的重视和中国自由的现实;同时,整个论坛法喜充满,大家都以佛陀的六和经的要求互相交流,不分大小传,不分显教、密教,就像一个亲切和乐的大家庭,向全世界展现了和谐佛教的风貌。

第三个层面,针锋相对反击对于我国宗教事业的攻击,以维护世界和谐。论坛期间,一个网站发表文章,攻击世界佛教论坛是一次“妖魔的宴席”。对此,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晓飞反问:“世界上30多个国家有影响的高僧都聚集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都是亲力亲为,何来妖魔?来的都是什么人?都是有影响的高僧大德、世界著名学者、记者朋友们,何来妖魔?这样来形容这个论坛,它的动机何在?我想,是它和佛教的天然对立而来的。我们知道,在中国最早批的,是佛教界。‘’是佛教的,常转。大家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要从心开始做人、做事。这样的攻击,我想各位朋友自有明辨,自有正见。”

第四个层面,彰显论坛主题的重要文件。如,提出了“新六和”愿景的《普陀山宣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愿各得其所,相安互敬,则社会和睦。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道理在于此意。

第五个层面,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宗教相关背景。如中国网早期制作的“宗教在中国”专题,介绍宗教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等情况;国家宗教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新作《从心开始的脚步》及接受记者专访发表的观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思考和前瞻对策。宗教力量是中国借助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

第六个层面,现场与高僧大德交流,弘扬佛教精神。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赞扬中国网直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盛况、传播和谐理念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并欣然提笔为中国网题词:见佛和气。

以上内容各有侧重,形式不同,但都与论坛主题紧密相关,因此成为中国网在对此次论坛作一般程序性报道的同时,着力做好的重点内容。而在对这些内容的报道中,中国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专题、新闻快讯、头条新闻、图片、视频、直播等各种手段,并将这些手段交叉使用,形成了快速反应、深入挖掘、资料翔实的立体结构,其专题和重点文章被其他网站大量转载、链接,起到了重点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现场直播出色表现

让与会者认识中国网

报道工作取得成果的同时,中国网也赢得了一次自我宣传的机会。中国网前方报道人员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出色表现,让与会者为之感动,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论坛期间,报道工作十分紧张繁忙,辛苦难以想象。小组人员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随即赶往现场,联系场地、电源、网络,直播、采访,与各方人员协调关系,晚间八九点回到驻地,整理材料,维护设备,检查白天工作,常常到夜里一两点钟才能休息,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但是,无论怎样繁忙,大家的工作总是井然有序。

之所以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与周密的准备不无关系。此次前往杭州之前,中国网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有总编室、技术部、市场部及各文部主任参加的协调会,明确任务、明确分工。之后是各部门按照任务要求选派出精兵强将,并组成临时小组,指派了项目负责人。除了报道方面,在自我宣传方面也做了明确要求和准备工作,如从北京带去了几十公斤重的中国网宣传册,在会场向嘉宾们散发;紧急制作了醒目的中国网宣传标志,放在每个重要场合;在杭州,在舟山,将大会新闻中心电脑主页全部设为中国网的页面。而在论坛会场设置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中国网直播及专题网站,会议间歇时循环放映中国网视频,吸引了来来往往的各国高僧和高官政要。

当然,这一次的异地远程报道,的确让中国网的前方直播人员经受了一次锻炼。16日论坛闭幕式的会场设在200米高坡上的露天广场,四周无遮无拦。在这样的场地上进行网络直播,在中国网的直播历史中还是第一次。先是四五级大风,后来阳光强烈,晃得人睁不开眼,而当典礼进行到高潮时,喷泉、礼花从天而降,猝不及防的直播人员立即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保护设备,身上落满了水花及碎屑。

大会闭幕式刚一结束,直播人员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抱着各种设备从这个会场跑到另一个会场,去直播组委会的新闻会。看到大家气喘嘘嘘、汗流满面的样子,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说:“你们不要慌,我们等着你们,中国网什么时候调试完,会什么时候开始!”

在采访此次盛会的250多名中外记者中,中国网人员多次受到各方面的齐声称赞,包括中央外宣办、国家宗教局、浙江省及各级地方领导,均在不同场合多次赞扬中国网。

闭幕典礼的现场总指挥竖着大拇指对中国网直播人员说:“我发现你们几个一直没挪窝,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水也没喝一口,自始至终在埋头工作。”

中央外宣办和宗教局的领导说:“中国网的人拥有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素质,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达场地,最后一个离开。你们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为大会做了最精彩的报道!”

论坛为媒广泛交友

践行和谐世界理念

论坛期间,中国网人员以自己的勤奋工作,为论坛和与会者提供了最快捷和准确的信息,也为采访论坛的新闻记者们提供了方便。践行了“以论坛为媒,既做好报道,也广泛交友,用行动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的工作准则。

论坛的闭幕式上,绝大部分记者被安排在现场的最远端,而中国网被安置在指挥台旁。这是中央外宣办新闻局的领导特意关照组委会做出的安排,“要把这个论坛唯一的网络支持媒体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他们看得到大会的每个角落,也要让嘉宾们看得到他们!”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的记者都不止一次地表示,中国网在第一时间把论坛的实况上网,文字精美、图片传神,为记者们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我们每天都到中国网上找资料,总是满意而归,你们的直播是论坛报道的最大亮点!

巴西佛教联合会联络人吉米说:“会场内到处都有中国网的身影,中国网有世界级媒体的风范。”

更为难得的是,中国网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与会高僧大德的关心和称赞,甚至为中国网欣然题字留念。

中华国际齐僧功德会理会长、世界佛教青年友谊会署理会长、台北普贤讲堂住持净耀的题字是:法音流传三千界,善心传遍温人心。

韩国圆佛教学会长金永斗、韩国圆佛教国际部部长金晓女士分别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少有的。谢谢主办者,谢谢中国网对论坛的直播!

在论坛闭幕会结束后,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晓飞径直走到中国网直播台,一边与大家握手,一边真挚地说:中国网的消息是最快、最全的,你们为论坛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代表组委会向你们表示问候和感谢,希望我们有机会再次合作!叶小文为中国网留下“中国网网天下,中国网传天下”几个大字。

明生法师详细地看过中国网的现场直播回放后,高兴地双手合十表示谢意。法师说:互联网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门,我也经常上网了解世界大事。中国网以自己的艰辛劳动为此次全世界佛教盛会直播,把“世界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理念及时传播给全世界,为论坛的圆满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为中国网题字:广结善缘。

天上人间论坛篇6

“中国有影响力的时政论坛”不仅仅是学者和人民网自身的评价,也是网民的普遍看法。作者做了一个关于强国论坛的问卷调查,在50位注册用户中,有40位对强国论坛的形象描述与时政有关。可见,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有影响力的时政论坛”业已成为强国论坛的核心品牌形象。

借事造势,确保话题的社会关注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在《劝学》里的名言,对塑造品牌同样有用。借助大事件、大潮流塑造品牌,是“强国论坛”能够迅速崛起的首要因素。

事实上,“强国论坛”的前身“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就是直接从大事中孕育而出的。1999年5月8日,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举国悲愤。人民日报网络版抓住机遇,第二天就率先推出“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一时间,大量网民聚集到论坛,上载帖子,抒发义愤。到5月18日的10天时间里,论坛就收到世界各地华人的帖子4万多篇,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在这次事件之后,“抗议论坛”改名为“强国论坛”,从此声名鹊起。

远华走私案、中美撞机事件、两会、日本入常……借助大事件,紧跟国内外时事特点,强国论坛确保了讨论话题的社会关注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眼球和更多的网民参与,真正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阵地。

以新近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为例,在地震的前一天5月11日,强国论坛的发帖量约为4200条。而地震之后的一个星期,每日的发帖量均超过了10000条。帖子的平均点击率和回复率也大大增加。

言论自由,领跑论坛开放度

可以说,强国论坛品牌影响力的形成,与其持有的开放度是密不可分的。

在强国论坛建立之前,商业网站的电子论坛已经比较常见,但新闻网站的论坛却迟迟没有出现。原因很简单:新闻网站的论坛往往涉及敏感的时政事件。这层顾虑,让第一个“吃螃蟹”的强国论坛收获了极大的好处。“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一出现,无数急需发泄的网民就自动成为这个唯一舞台上的舞者。

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强国论坛由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支持,能够做到比其他论坛更加开放。这样一来,就容易吸引想要表达但又没有表达平台的网民。反过来,网民能够在这里畅所欲言,进行揭露和批判,又容易产生引人关注的内容,扩大论坛影响。

在作者所作的强国用户调查中,60%的调查对象表示提起强国论坛能够主动联想到言论自由。毫无疑问,言论高度开放已经成为强国论坛的一个重要品牌象征,是吸引网民的关键因素之一。

名人效应,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利用名人效应,是论坛聚增人气、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在舆论引导上,名人也常常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发挥着重要影响。

与凤凰卫视的名人战略不同,强国论坛的名人效应不是借助名主持、名记者、名评论员,而是借助邀请名人嘉宾来提升栏目的品牌形象。自1999年5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博士来到论坛与网友进行交流开始,名人嘉宾就成为强国论坛品牌塑造的重要武器。

9年来,“强国论坛”邀请的访谈嘉宾――从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干部、企业家;从外国元首、外长、大使到专家学者;从先进人物、英模到工人、农民,总数接近3000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3年3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到人民网视察,接受视频专访,首开国家领导人与网民互动之先河,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2003年起,强国论坛推出了“最受强国论坛网友欢迎的十大嘉宾”。在2007年就有为全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有被称为“救火队长”的前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有“边防战士的知心姐姐”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汪瑞……这些魅力嘉宾数不胜数,深受网友拥戴和追捧,名人效应可见一斑。

为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强国论坛还对嘉宾的议题进行设置,提出5种情况下论坛议题引导的策略:根据中央宣传方针,围绕重点宣传计划设置讨论话题;围绕国际、国内重大突发性事件及时组织访谈引导舆论;出现社会热点或新政策出台时积极进行引导;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进行议题引导;设置常设性话题组织讨论等。这些措施使嘉宾访谈能够结合时事,更具针对性,影响也更加广泛。

强国论坛从开通起,就明确定位于讨论政策、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有关国家兴盛的时政话题,所有调侃、无聊的东西一律不能上论坛。这样就确保了论坛的高品位内容,避免沦为漫无边际的聊天室,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关心国事的志同道合者。

根据人民网所作的调查,强国论坛的网友以在科研、教育事业单位和党政管理机关工作的人最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5.2%,国家行政机关管理人员为18.9%,两者占到一半。从学历上看,大专以上学历占到80.6%,其中本科比例又最高,为42.9%。这些数据表明,与中国整体的网民构成相比,强国论坛的网友集中在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群中。这样一支网民队伍,是强国论坛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高端形象的一个主要动因。

高质量的内容吸引高素质的用户,高素质用户又产生高质量的内容。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成为强国论坛高品位的基础。

品牌延伸,丰富母品牌内容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经确立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适当的品牌延伸,可以为原有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原有品牌规模和影响力。

随着强国论坛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人民网开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多次采取品牌延伸策略,延伸出分论坛、强国诗柬、强国周刊、手机论坛、强国博客、强国网摘等新平台。尤其是2002年12月18日强国社区的推出,可以说是品牌延伸的关键步骤。以强国论坛为龙头的强国社区,现在拥有近40个论坛以及博客、辩论、网摘等,注册用户超过6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80万,品牌形象和品牌内容更加丰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扩大母品牌影响;但运用不当,也可能损害原有品牌,导致品牌个性淡化,削弱消费者对原有品牌的独特偏好。

当品牌概念从产品、配方、专有技术向利益、价值理念方向发展时,品牌的延伸力就会得到提升。要想使品牌覆盖更多种类的产品,就必须赋予品牌更加深刻的内涵。否则,品牌延伸就会失败。

强国论坛的核心品牌概念是“中国有影响力的时政论坛”,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是强国论坛的品牌特色。将强国论坛进行品牌延伸,摆脱不了“时政”、“高端”的品牌形象。而且,强国论坛的延伸产品也必须符合这一形象,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天上人间论坛篇7

文章标题:新闻网站阅评部竞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参加竞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于工作的一些想法,我感到很骄傲。之所以感到骄傲,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工作这件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为我们的公司、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同时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寻找自我的一种途径。所以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我能够坐在这里,心里充满的,是一种骄傲。然而谁都知道,一个人是没法做出成绩的,因此我很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对曾经无私栽培、扶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以及每一天都在和我并肩作战的阅评部的各位战友,表达我难以言表的感谢,谢谢大家。

20xx年7月12日,是我走进×××的第一天,做文学频道编辑。那一年我21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整个编辑部年龄最小的编辑。之所以来×××,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那时候曾经开玩笑说,我所热爱的三样东西在我的工作称谓里就都有了,那就是“网络、文学、编辑”。当然,后来我慢慢懂得,×××能给予我的实在不止这三样而已。

20xx年的年底公司指派我开始策划网上论坛,于是这也成为了我工作的转折点。一个月的策划,一个月的准备,一个月的披星戴月,一个月的同甘共苦,我、×××,还有已经离开的×××、×××,还有×工,还有×××,甚至王总都是经常晚上陪我们吃方便面,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很激动!因为论坛,就像我们亲手哺育的孩子,他出生的那一刻,总是难以忘怀。后来论坛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试运行四个月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改版和栏目调整,5月与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关注贫困大学生”活动;7月组织一系列征文活动;8月开始为可可西里捐书,到10月底为止的三个月中,募集了四千多本;9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第一次经历重大政治活动的考验,促成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做法和制度诞生。在这期间,我还被公司派往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网站BBS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认识高度。去年3月,我又被公司派往北京,借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了9个月,这9个月的时间,让我站到了过去不曾站到过的高度,让我可以跳出自己曾经狭窄的纵向视角,第一次有机会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带着局内人的心态,去观察各网站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去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借以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飞越。在我被借调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还创立了《××××××》,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是他们的成绩。所以我想,我今天坐在这里,不光要夸我自己,也要夸我的战友们,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我没帮上什么忙,然而我自己的那些微薄成绩,却始终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阅评部的成立,对于论坛来说,又是一次飞越,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范畴,同时肩上的担子也重了。“阅”是监控,是观察;“评”是评论,是升华。监控是一面盾,然而一味追求安全就没有了发展,可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那么如何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矛盾就是关键;评论是一把剑,不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锋刃不好看,然而怎样处理好既不伤己又要伤敌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但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是最了解它的人,在整个网络评论界都正在摸索前进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比他们笨。我想这就是我竞聘阅评部主任这个岗位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论,我经验还不够,但我了解它,这是信心的来源。今天我已经学会了钻木,我自信明天可以学会用火。

下面我就把阅评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构想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继续严管论坛,充分挖掘互动栏目资源

这么长时间的论坛管理工作,我们脑子里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保证论坛宣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王总说过,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新闻宣传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白搭。“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只有在保证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主动出击。没有了盾,刀剑再锋利也是拼死的打法,不能长远。要做到严格管理,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阅评部要借这次“三项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时事政治作为今后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论坛管理和新闻报道一样,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积淀为后盾,我们是论坛管理的“正规军”,不能用“游击队”式的方法去管理。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主义”不能成为工作的主导。我们现在部里的几位成员,除了新来的×××同志,其他几位都管理论坛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其他新闻网站相比也不逊色,但监控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干得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松懈的思想,越容易依赖经验来判断是非。这不行,不断加强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时刻保持敏锐 性和警惕性,不能松懈。

2、坚持严谨,完善工作流程

阅评部的前身——论坛管理组在两年多的论坛管理工作中,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工作流程和制度,但因为大多数都是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都处于一种“不成文”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也都这么做,但没有明文规定。下一步我们要建立健全一套明确的、科学的、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消除那些潜伏在节假日值班、工作交接,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中的漏洞和隐患。

3、提早应对,增强预警意识

今后每月月初我们都将对今后一个月内需要敏感留意的日子,如重大政治活动、各种纪念日、节日、历史事件发生日等等,做出预测分析。由此可以提早制订应对措施,不致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

严格管理不是目的,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给公司的20xx年规划里面说,论坛的发贴量在20xx年要达到每天一万以上,结果很快就达到了,现在论坛每天晚上关闭,日发贴量还常常能超过一万。通过这个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单纯的发贴量的提高,只能说明我们的论坛更热闹了,来的人更多了,但是相对于我们作为新闻网站的论坛来讲,意义并不太大。所以今后论坛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时政方面的讨论,要提高品味和层次。这个我现在还不能提出量化的指标,但是我的方向是利用评论员文章,提高时政版原创量,从而提升讨论水平,进而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网友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我们还要争取组织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让网民真正动起来,活动分网上网下,以网上为主,网下为辅。例如之前我们和新闻频道合作的网上义卖,还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幸运12点”活动等,结合类似论坛两周年庆典这样的网下活动,这些活动除提高论坛知名度以外,还能为北方网赢得更多社会效益。

二、改进舆情专报,做好“耳目”体现阅评职能

也许有些同事还不了解,其实我们从去年四月就已经开始每天编写《××××××》,报送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及集团领导,到现在已经超过三百多期。一直以来,我们的“×××”都主要以反映网友对天津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主。而今后,“×××”将逐步增加对外地媒体、境外网站等宣传渠道,涉及天津的报道情况的跟踪分析,紧急信息及时报,重要信息详细报,体现出阅评部“阅”的职能。

三、组建阅评队伍,力争年内步入正轨

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组织评论文章,批驳网上不良思潮,是阅评部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在已经逐步开展的,是我们在网友中物色评论员的工作。我们构想中的评论员的来源,还包括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各高校以及兄弟媒体的资源共享。后面一个阶段,我们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度,主要包括:一方面要尽快确定评论员人选,开始对他们进行考核。我们在论坛里圈定的首批评论员人选限制在5人以内,不求多,宁缺勿滥,确定人选之后与他们进行细致的沟通,这个工作在五月底前结束。然后开始两个月的考核期,考察期结束后,认为合格,即发给证书,正式确立兼职关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与各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高校以及其他媒体联系,多管齐下。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关的评论员工作制度,施行正规化管理。我们会联系实际,建立包括评论员招聘制度、管理制度能在内的相关规定,对评论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法可依。评论员文章要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评论员可以根据我们建议的题目撰写,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对于稿件量的要求,开始时可以规定每人每周一到两篇,等评论工作走上正轨后再逐步提高。

四、整合互动资源,发挥整体前进效能

很早以前我们就有整合×××互动栏目的想法,我们始终认为建立“大社区”概念是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的交互式栏目,除大学生论坛以外,还有交友、相册、新闻评论等等,今后我们还会拥有嘉宾聊天室等更直接的互动窗口,而目前各自独立存在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也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比如有的网友知道论坛,但是不知道交友频道;知道相册,不知道还有新闻评论。而如果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像把分散各地的电脑商店聚合成中关村,整体前进势能要大于个体的发展。其实“大社区”的概念在我头脑里存在了这么多年,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比如说,我注意到时尚频道的一种做法很好,就是利用现有的新闻评论资源,结合投票,组织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把新闻评论变成小的论坛。我想这样的形式可以成为社区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体现和延伸新闻价值的重要方式。以更便捷的参与形式、更具时效性的讨论话题,吸引网民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这将成为从传统新闻评论方式衍生出的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形式。

继续严管论坛、改进×××、组建阅评队伍、整合互动资源,这就是我提出的未来一个阶段,或者说是今年内我们主要的工作内容。阅评部是整个网站与网民交流最直接的部门,所以我们必须开展各项活动,让网民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让网民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网民与网站联系更加紧密,把阅评部工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天上人间论坛篇8

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参加竞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于工作的一些想法,我感到很骄傲。之所以感到骄傲,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工作这件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为我们的公司、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同时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寻找自我的一种途径。所以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我能够坐在这里,心里充满的,是一种骄傲。然而谁都知道,一个人是没法做出成绩的,因此我很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对曾经无私栽培、扶助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以及每一天都在和我并肩作战的阅评部的各位战友,表达我难以言表的感谢,谢谢大家。

年月日,是我走进的第一天,做文学频道编辑。那一年我21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整个编辑部年龄最小的编辑。之所以来,是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那时候曾经开玩笑说,我所热爱的三样东西在我的工作称谓里就都有了,那就是“网络、文学、编辑”。当然,后来我慢慢懂得,能给予我的实在不止这三样而已。

年的年底公司指派我开始策划网上论坛,于是这也成为了我工作的转折点。一个月的策划,一个月的准备,一个月的披星戴月,一个月的同甘共苦,我、,还有已经离开的、,还有工,还有,甚至王总都是经常晚上陪我们吃方便面,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很激动!因为论坛,就像我们亲手哺育的孩子,他出生的那一刻,总是难以忘怀。后来论坛开始慢慢步入正轨,试运行四个月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改版和栏目调整,月与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关注贫困大学生”活动;月组织一系列征文活动;月开始为可可西里捐书,到月底为止的三个月中,募集了四千多本;月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第一次经历重大政治活动的考验,促成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做法和制度诞生。在这期间,我还被公司派往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网站BBS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认识高度。去年3月,我又被公司派往北京,借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了个月,这9个月的时间,让我站到了过去不曾站到过的高度,让我可以跳出自己曾经狭窄的纵向视角,第一次有机会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带着局内人的心态,去观察各网站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去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借以思考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飞越。在我被借调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还创立了《》,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是他们的成绩。所以我想,我今天坐在这里,不光要夸我自己,也要夸我的战友们,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我没帮上什么忙,然而我自己的那些微薄成绩,却始终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阅评部的成立,对于论坛来说,又是一次飞越,扩大了我们的工作范畴,同时肩上的担子也重了。“阅”是监控,是观察;“评”是评论,是升华。监控是一面盾,然而一味追求安全就没有了发展,可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那么如何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矛盾就是关键;评论是一把剑,不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锋刃不好看,然而怎样处理好既不伤己又要伤敌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度的把握,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但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是最了解它的人,在整个网络评论界都正在摸索前进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比他们笨。我想这就是我竞聘阅评部主任这个岗位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评论,我经验还不够,但我了解它,这是信心的来源。今天我已经学会了钻木,我自信明天可以学会用火。

下面我就把阅评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构想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继续严管论坛,充分挖掘互动栏目资源

这么长时间的论坛管理工作,我们脑子里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保证论坛宣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王总说过,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新闻宣传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白搭。“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只有在保证自己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主动出击。没有了盾,刀剑再锋利也是拼死的打法,不能长远。要做到严格管理,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阅评部要借这次“三项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时事政治作为今后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论坛管理和新闻报道一样,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积淀为后盾,我们是论坛管理的“正规军”,不能用“游击队”式的方法去管理。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主义”不能成为工作的主导。我们现在部里的几位成员,除了新来的同志,其他几位都管理论坛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我相信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其他新闻网站相比也不逊色,但监控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干得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松懈的思想,越容易依赖经验来判断是非。这不行,不断加强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时刻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不能松懈。

2、坚持严谨,完善工作流程

阅评部的前身??论坛管理组在两年多的论坛管理工作中,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工作流程和制度,但因为大多数都是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都处于一种“不成文”的状态??大家都知道,也都这么做,但没有明文规定。下一步我们要建立健全一套明确的、科学的、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消除那些潜伏在节假日值班、工作交接,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中的漏洞和隐患。

3、提早应对,增强预警意识

今后每月月初我们都将对今后一个月内需要敏感留意的日子,如重大政治活动、各种纪念日、节日、历史事件发生日等等,做出预测分析。由此可以提早制订应对措施,不致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

严格管理不是目的,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给公司的年规划里面说,论坛的发贴量在年要达到每天一万以上,结果很快就达到了,现在论坛每天晚上关闭,日发贴量还常常能超过一万。通过这个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单纯的发贴量的提高,只能说明我们的论坛更热闹了,来的人更多了,但是相对于我们作为新闻网站的论坛来讲,意义并不太大。所以今后论坛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整体水平,尤其是时政方面的讨论,要提高品味和层次。这个我现在还不能提出量化的指标,但是我的方向是利用评论员文章,提高时政版原创量,从而提升讨论水平,进而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网友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我们还要争取组织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让网民真正动起来,活动分网上网下,以网上为主,网下为辅。例如之前我们和新闻频道合作的网上义卖,还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幸运12点”活动等,结合类似论坛两周年庆典这样的网下活动,这些活动除提高论坛知名度以外,还能为北方网赢得更多社会效益。

二、改进舆情专报,做好“耳目”体现阅评职能

也许有些同事还不了解,其实我们从去年四月就已经开始每天编写《》,报送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及集团领导,到现在已经超过三百多期。一直以来,我们的“”都主要以反映网友对天津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主。而今后,“”将逐步增加对外地媒体、境外网站等宣传渠道,涉及天津的报道情况的跟踪分析,紧急信息及时报,重要信息详细报,体现出阅评部“阅”的职能。

三、组建阅评队伍,力争年内步入正轨

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组织评论文章,批驳网上不良思潮,是阅评部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在已经逐步开展的,是我们在网友中物色评论员的工作。我们构想中的评论员的来源,还包括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各高校以及兄弟媒体的资源共享。后面一个阶段,我们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度,主要包括:一方面要尽快确定评论员人选,开始对他们进行考核。我们在论坛里圈定的首批评论员人选限制在5人以内,不求多,宁缺勿滥,确定人选之后与他们进行细致的沟通,这个工作在五月底前结束。然后开始两个月的考核期,考察期结束后,认为合格,即发给证书,正式确立兼职关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与各政府机关、社会科学界、高校以及其他媒体联系,多管齐下。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关的评论员工作制度,施行正规化管理。我们会联系实际,建立包括评论员招聘制度、管理制度能在内的相关规定,对评论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法可依。评论员文章要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评论员可以根据我们建议的题目撰写,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对于稿件量的要求,开始时可以规定每人每周一到两篇,等评论工作走上正轨后再逐步提高。

四、整合互动资源,发挥整体前进效能

很早以前我们就有整合互动栏目的想法,我们始终认为建立“大社区”概念是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的交互式栏目,除大学生论坛以外,还有交友、相册、新闻评论等等,今后我们还会拥有嘉宾聊天室等更直接的互动窗口,而目前各自独立存在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也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比如有的网友知道论坛,但是不知道交友频道;知道相册,不知道还有新闻评论。而如果能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像把分散各地的电脑商店聚合成中关村,整体前进势能要大于个体的发展。其实“大社区”的概念在我头脑里存在了这么多年,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比如说,我注意到时尚频道的一种做法很好,就是利用现有的新闻评论资源,结合投票,组织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把新闻评论变成小的论坛。我想这样的形式可以成为社区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体现和延伸新闻价值的重要方式。以更便捷的参与形式、更具时效性的讨论话题,吸引网民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这将成为从传统新闻评论方式衍生出的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形式。

天上人间论坛篇9

阎崇年: 《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他用生动的讲述方式,穿越了大清王朝296年的兴衰荣辱,使清代的12位皇帝个个鲜活起来,并成为让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走上《百家讲坛》,对阎崇年来说,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2004年,《百家讲坛》正准备开一个题目,叫做《清十二帝》。按计划,准备请12个学者分别来讲12个皇帝。当时,编导打电话给阎崇年,请他来讲第一讲,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早在1983年,他就曾写过一本《努尔哈赤传》。但阎崇年自己却有些犹豫:“我不行啊,这哪讲得好啊?”回想当时的情景,他坦承并非有意推托,而是真的心里没底。“我从没有当着电视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过一个小时,平常采访个三五分钟、七八分钟倒是有。所以,我最后只得对编导说,‘好吧,试试看。行就行,不行的话,你们给毙掉就算了。’然后,我就去了。”

没想到,第一次录播的现场效果非常好。录完以后,《百家讲坛》的编导就提出要请阎崇年吃饭。“吃人的嘴短。吃饭的过程中,人家提出要求,你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当时,阎崇年虽然不肯大包大揽一个人讲完《清朝十二帝》,却答应把自己还算有点研究的皇太极讲完。讲完皇太极,他又被要求加一集,讲顺治。“我说顺治不行,不要说全国,就咱们北京,研究顺治的专家就很多,还都有专门的著作。但他们一个劲地说,顺治有意思,什么出家做和尚的事,太后下嫁的事,还有董鄂妃的事啊,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我就又冒昧地加了一讲。”讲完顺治后,电视收视率开始节节高升,阎崇年也觉得自己更有信心了,于是就硬着头皮讲完了康熙。“康熙讲完以后,收视率又上去了。这就叫‘上了贼船下不来了’。说康熙完了,你得讲他儿子雍正啊。雍正讲完了,得讲康熙的孙子乾隆啊。就这样,子子孙孙延续下去,一直讲到了宣统。”此后,又讲清朝历史的几个重大问题,比如八旗制度问题、皇位继承问题等等,又给观众答疑,事情一做就一年了。“我人就很瘦了,同事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闹大病了?怎么瘦成这样?其实还是累的。于是,就讲了38讲,暂时告一段落。”

从2004年3月走上《百家讲坛》,阎崇年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有人评价其大器晚成,到了70岁才盛名在外。但阎崇年却认为,成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

“其实我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前,同行都知道我。世界上搞清史和满学研究的,也都知道我。但是走向广大的观众,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我却还是第一次。”阎崇年指出,一个专家学者,首先必须要同行认可才行,其次,才要广大群众的认可。“一个人得到两个认可是很难的。纯学者的话,有同行认可就可以了。能够走向广大群众,再得到他们的认可,当然就更好了。”

易中天:教授也疯狂

谁也没想到,年近六十、讲历史做学问的教授也能“火”到这种程度,被粉丝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现在走到哪里都会吸引无数的观众和读者。

这一切都源于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的“开坛讲座”。从2005年4月在“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之后将一段三国历史“品”得有滋有味,易中天已经成为许多观众和读者心中的“超级教授”。

电视使得易中天登上了备受民间礼赞的偶像地位,而他的一批学术性著作也接连成了畅销书。2005年,他的《帝国的惆怅》出版4个月就卖出了5万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一版就印了15万册。2006年7月份出版的《易中天品三国》则通过无底价的竞标方式拍出了500万元的天价版税。

通俗、风趣、幽默,是易中天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印象,但他本人并不赞成那种说他通俗幽默的讲座就是为了普及历史知识的说法。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相对于“普及”,他更希望的,是能带领观众和读者去“品读”。“‘普及’只是让某些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而‘品读’是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留给现代人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刘心武的评《红楼梦》,再到自己的《易中天品三国》能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易中天给出这样的理解:“不是民族的历史无人关注,也并非民族文化面临危机,而是我们自己的教育传播方式出了问题。”“学术,天下之公器也,属于大众,而非少数人的专利;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学术与传媒,本来就需要对接。”这就好比电影《修女也疯狂》演的那样,基督教的圣歌都可以用摇滚的方式唱,因此,“教授也可以疯狂”。

纪连海,曾经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历史老师,一位用讲单口相声的方式给学生们讲历史课的老师,在学生的推荐下走上《百家讲坛》,并且一举创下了该栏目开播5年来的最高收视率。

在走进大众视线成为“名人”之前,纪连海是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的一名历史老师。更具体地说,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历史老师。其实,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被分到北京昌平的一所中学教书,由于那是个新学校,没有老教师“传帮带”,对于刚刚毕业的纪连海来说,如何当好一名历史老师成了困扰他的最大烦恼。因为历史是个副科,他在当学生的时候,就看到一些学生在副科老师的课堂上睡觉,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就开始思索如何让自己教的历史课能将学生吸引住。一次,他看到殷文硕先生整理的刘宝瑞《官场斗》一书,从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深受启发。当时,评书及相声很受大众喜爱,纪连海也是其中之一。为了增加自己的语言魅力,他开始给自己充电,买了一本相声段子,天天琢磨如何将“伏笔、包袱”等相声元素加到自己的历史课里。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一直没有间断对学问的研究,也因此打下了深厚的基础。2001年,北师大二附中面向全国招聘中学教师,他从应聘的一百多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最终录用任教。

纪连海的讲课很有自己的风格,他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渗透进他所讲述的每一个历史人物当中,将自己对悲欢离合的感悟和理解倾注到每个人物身上,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看到的纪老师,经常会拍桌子、跺脚,甚至控制不住地落泪。他的充满激情、鲜活丰满的讲课,将他的学生深深地吸引,并且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成了他走上《百家讲坛》的一个契机。

阎天是纪连海三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其父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阎崇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百家讲坛》的节目编导问他有没有可以推荐的老师,阎天一下子就想到了纪连海。于是,编导就找到了他。他试讲时讲的是林则徐,结果他洋洋洒洒讲了80分钟没有间断,由此也被栏目组选定。

2005年7月,纪连海登上《百家讲坛》开始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并且一举创下了该栏目创办5年以来的最高收视率。

纪连海的讲课很有自己的风格,他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渗透进他所讲述的每一个历史人物当中,将自己对悲欢离合的感悟和理解倾注到每个人物身上,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看到的纪老师,经常会拍桌子、跺脚,甚至控制不住地落泪。他的充满激情、鲜活丰满的讲课,将他的学生深深地吸引,并且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成了他走上《百家讲坛》的一个契机。

阎天是纪连海三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其父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阎崇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百家讲坛》的节目编导问他有没有可以推荐的老师,阎天一下子就想到了纪连海。于是,编导就找到了他。他试讲时讲的是林则徐,结果他洋洋洒洒讲了80分钟没有间断,由此也被栏目组选定。

2005年7月,纪连海登上《百家讲坛》开始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并且一举创下了该栏目创办5年以来的最高收视率。

于丹:走上《百家讲坛》是中了制片人的“计”

2006年国庆节,于丹走上《百家讲坛》跟观众分享她的《论语》心得,短短的7天时间,于丹就从北师大的一名教授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学者明星,成为《百家讲坛》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说起《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跟于丹教授,还真是颇有“缘分”。早在万卫还在《夕阳红》栏目当制片人的时候,二人就认识了。那时候,因为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曾被万卫请来给工作人员培训。当时,于丹尖锐的思想、超强的表达能力及语言感染力就给万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万卫第一次请于丹到《百家讲坛》栏目来,是参加阎崇年宣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成功后的研讨会。于丹对阎崇年现象进行了分析,阎崇年听了特别欣赏。至于于丹和《论语》真正产生瓜葛,还要从2006年4月说起。那时,万卫和于丹同时受全国制片人研讨会邀请去上海讲课。两人在一起吃饭、聊天时,于丹随口问起《百家讲坛》的近况,万卫提及一直想找人讲《论语》,已经找过多位主讲人试讲,他们虽然都对《论语》很有研究,出版过专著,但通常针对某一句原文应该如何解释、某一段原文自己是如何理解的等等并没有站在当下考虑,不适于大众传播。

于丹一听,脱口而出:“《论语》我熟啊!”而且非常兴奋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她的想法和栏目组的想法非常契合。于丹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经典,本科就读北师大中文系,硕士时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先秦文学,对包括《论语》在内的先秦经典非常熟悉,加上她读博士时又修习影视传媒,是当今影视传媒行业的高端前沿学者,讲《论语》可谓“万事俱备”!万卫的眼睛亮了,心中又惊又喜:“讲《论语》的人终于找到了。”

但万卫心里也很清楚,作为众所周知的影视传媒专业的老师,突然提出让她到电视台讲《论语》,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万卫决定慢慢来,等待机会成熟。他灵机一动,提出先请于丹给《百家讲坛》的《论语》系列节目当策划,于丹爽快地答应了。

天上人间论坛篇10

一、最终目标

让所有家长在群中有的聊,敢于聊,家长可以在群中彼此交换信息,家长通过群互相熟悉。每个群做到500人上限,每天保持话题不断。而且聊的话题不能全部都是闲扯,要让家长主要聊升学相关的问题。管理员在群中要做到一呼百应,有自己的威信,经常踢人加人,督促家长改名字,保持群的活力和基本制度。

二、推广方案

QQ群的推广是一件需要长久坚持,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需要让别人知道我们,除了口碑传播,网络上的传播主要就是依赖的每天的推广,如果有一天忘了,很可能就被其他众多信息所淹没。

QQ群的推广在前期就是被动推广,即我们在网上发布消息,让有需求的用户找到我们。到后期就需要我们主动推广,从别的群中挖人。

推广群的同时也要进行论坛的推广,为日后工作做铺垫。

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种途径:

a)博客:每个编辑建立自己的博客,保持2-3天更新一次,主要放一些与教育相关的评论,在每篇评论后加上群号

b)网站:在我们的网站显然处添加各个群的介绍、加入方式、管理条例

c)论坛:在本地各个家长聚集的论坛发帖,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广告化,最好是以家长的口气,向大家介绍群

d)贴吧:在百度贴吧等地,在各个升学讨论吧跟帖推广

e)问答式搜索:搜索“小升初、家长群”等关键词,回答对方的问题。或通过注册马甲,自问自答

f)挖人:加入别的群,当群中有家长提出疑问时,通过私聊的方式把我们的网站、论坛、群告诉他。

注意时机挖家长过来,要等群中比较冷淡的时候,如果有家长提问,开小窗解答家长问题,如果家长问的问题不清楚,要说“去群里问问”,然后推荐家长进入我们的群中。不要在群中公开讨论转群的事,不然极易被人踢出。

还有一种方法,首先进入群,查看群资料,将家长名单列表截图形式保存下来。然后单独添加其中家长为好友,添加好友时要注明“升学问题求教”,尽量选择母亲,一般家长都会同意。成功添加好友后要说明你身后有一群困惑的家长,想向人求教,邀请其加入群。

三、管理方案

a)初期工作

初期以提高群人数,提高人气为目标。

采用一群多人制管理,一个群设置两个管理员,一主一副。

工作内容:

1.每天早上要和家长打招呼,这是提高人气的一种基本方式。

2.每天更新群公告

3.在论坛制作详细的群规则,并将规则通知到每个家长。

规则内容包括群介绍(主旨)、改名规则、踢人规则。

4.叮嘱家长改名片。家长来到我们的群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群里都有什么人。当家长看到群里的用户都是家长时,会有一种归属感,反之如果看到的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字,就会觉得这个群龙蛇混杂,且缺少管理。

5.每天从网站或论坛中找和升学、孩子安全、子女教育相关的内容,发到群中,让家长有的看,有话题可说。要保持每天投放4-5条家长感兴趣的新闻。让家长看,引导家长进行讨论。

6.每天负责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最好是直接回答,这就要求每个网编对本地升学政策要熟悉。如果家长提出的问题在网站上做过专门的内容,要直接将文章链接发过去。(最简便查询方式:cms搜索,找到文章后点击其序号即可在网站中打开文章,可迅速查到链接)

7.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果暂时回答不了的,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i.在网上搜索内容进行解答,但不要直接发给家长一个链接,要给家长解答。

ii.去其他群向家长进行询问,询问期间要告诉提问家长稍等,不能不予理睬。

iii.依旧解答不了给家长论坛入口地址,让家长进论坛注册提问。

iv.家长若没有在论坛提问,管理员要代为提问,并将提问帖链接发给家长,让家长关注。

8.如果有家长上传资料,要第一个进行接收,如果是散的文件要集合到一起打成压缩包,分发给各家长。分发方式按优先级排列:论坛下载(以附件形式上传)、QQ群邮件、QQ邮件分别发送。如果接到word文档这种没有版权的文件,首先要加上学而思的台头,如果条件允许(指文件大小),要尽量制作成pdf文件后再传给家长,避免版权被人盗用。

9.在群中树立专家家长形象

在群中培养热心家长,树立专家家长形象。这需要我们在空闲时间和家长沟通,包括聊升学问题,孩子问题。群中多数家长是母亲,有些母亲是全职母亲,空闲时间比较多,在得到她的信任后,往往能很容易让其担任群管理员一职。

这个阶段是我们接触家长的第一个阶段,要通过和热心家长沟通,细致地了解本地升学信息。管理员要多多加入各个群,寻找热心家长了解信息。

在我们自己的群里要活跃,因为家长刚刚来到这个群,如果看到群里非常冷清,他们也会失去信心。在别人的群里不要太活跃,可以多问问题,但无关紧要的闲侃要尽量少。

b)中期工作

当群里人数达到50-150的时候是群发展的中期。

中期群中家长应已能自行开展讨论。这个阶段除了要继续维持初期的工作,还要增加一些工作,包括:

1.保持并提高热度

每天仍要坚持往群中投放新闻,但是条目可以减少一些。管理员白天可以不过多参与群中的讨论,但也要经常看看群,如果有家长提出问题,及时回答。

2.每天整理QQ群讨论精华。

每天晚上要整理当天群讨论精华,按照问题类型发帖在论坛上,并且在群公告中及时更新帖子链接。家长的讨论是很重要而且很凌乱的,因此需要仔细梳理。到中期我们的论坛和网站依然和家长的交流有一定差距,所以这些来自家长的讨论是他们更关心的。

3.把群中的人往论坛转移

要鼓励家长在论坛里发言,把好的文章发表在论坛里。

如果家长拿不定主意,管理员可以帮家长梳理文章后让家长自己发表。

有的时候家长在聊天时会不经意间流露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如果这些东西能够整理成文,应在整理完成后和家长联系,让他自己去发布,给他信心。

c)后期工作

当群里人数达到150人以上时,就已经进入群发展的后期了。

除了每天打招呼、更新群公告、投放新闻这些日常工作以外,重心要向论坛转移。一方面,这个时候家长的讨论会非常火热,讨论的话题种类大量增加,讨论速度也非常快。群仅作为一个交流平台能够满足部分用户提问、讨论的要求,但无法满足大部分用户都能共同参与的要求,而论坛的交流速度虽然不及群快,但持续效果时间长,因此论坛成为此时的重点。此时群里工作包括:

1.控制群讨论热度,提高论坛讨论人气

2.整理群精华时,将家长提出的问题单独挑出来放到论坛里提问,用马甲回答问题,发布后把链接发给家长,提示家长注意关注。

3.次日将前一日整理的问题、答案发到群中,让家长积极参与

4.在论坛建立版聊帖,引导家长开展版聊

5.尽一切可能让家长参与到论坛中,包括举行各种线下活动。

四、管理技巧

a)身份问题

1.使用管理员身份

使用管理员身份,唯一的问题就是和家长的距离在最开始比较远,如何让家长认同你,只是简单地和家长聊天是不行的。还是那句话,需要真诚地对待家长,真心地帮助他们。

作为管理员,必须在群和论坛里树立威信才可以,想树立威信,就必须辛苦些。多和家长沟通,彼此交流教育理念,让家长认识你,信任你。一旦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再开展一些线上线下活动将更方便些。

b)沟通技巧

1.与家长交流,要保持谦虚的口吻,本着向他们学习育儿经验的态度,和他们一起探讨升学问题。

2.群里的家长以妈妈们居多,她们的心态都是很年轻的,也都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可以把一些年轻人的想法和他们分享,时代一直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需要被接受。

3.谈论的话题要尽量以家长关心的、对他们有帮助的、对他们孩子成长有帮助的话题为主。一切以助人为根本。

4.家长的生活重心都是以孩子为主,在很多情况下,和他们谈论孩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5.沟通中尽量不要直接宣传学而思,宣传教育机构,不要让家长对你讲的话题反感,但可以适当地引导家长关注我们。

6.谈论的话题最基本的,你可以要求家长改名片,改成符合要求的形式,进行第一次接触。还可以把一些从网上下载的对家长有用的资料发给他们,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如何发送,进行深入的接触。

c)心态问题

1.要以和家长交朋友的心态来完成工作。

2.要以帮助家长,解答他们疑问为基本工作目标

3.我们既是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更是家长的朋友。

4.要想办法和家长们找到共同点,找到交点。不论是通过某些事情,还是某样物品,或者是某种理念,要和家长联系上,多进行沟通。

d)避讳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