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十篇

时间:2023-04-09 17:51:43

闻过则喜篇1

对不同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闻过则喜透露出勤勉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让闻过则喜蔚然成风方能从谏如流。对群众的误解要有宽阔的胸襟,对他人的批评要有谦虚的态度,对存在的问题要有直面的勇气,这种闻过则喜的态度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生修为,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过错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还是直面难题敢于想方设法去破解,考验着领导干部的修养与胆识、能力与水平。所以,领导干部的胸襟一定要宽广、站位一定要高远、视野一定要开阔,要正确面对和坦然接受各种不同看法,甚至包括反对意见。

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重要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志强调,“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需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与气度。但是,有些人“闻过”不是“喜”,而是“嗔”,生闷气、闹情绪,这对养成优良作风、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政府是十分有害的。

闻过则喜不会丢“面子”,认真批评也不是抓“辫子”。“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能正视、敢担当,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勇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意见,并下定决心认真改正,主动放下“面子”,就能赢得主动。反之,如果讳疾忌医,对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即便在教育活动中过了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会不断积累,迟早会大丢面子。

闻过则喜篇2

打开手机听新闻

在功能方面,《听闻》的设计简单直接,首页便是规整的新闻条目。在Wi-Fi环境下点击打开对应的条目,即可开始收听。而要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APP则会给出提示,让用户选择是否开始播放。由于《听闻》的音频都是在后台播放,收听新闻时我们可以退出继续浏览其他内容,甚至可以将APP最小化。而要是想要查看正在播放的内容,则需要点击APP下方的播放按钮,进入到播放界面。

当然啦,我们也可以点击APP首页新闻列表右边的下载按钮,直接将语音文件下载到本地,方便出街时免流量收听。《听闻》在下载按钮旁边提供了文件的体积大小的信息,不过要是能再加上语音时长的的话,那就更完美啦!

内容应该这样找

相对于传统新闻APP,语音播报新闻要更为个性化,不同用户会有不同口味,对于主播的喜好程度皆不相同。因此,在《听闻》APP当中,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新闻类别的维度订阅内容,也可以根据主播的维度进行订阅。

点击《听闻》左上角的加号按钮,可以进入频道管理页面,点击对应的栏目图标,则可以进行添加或删除操作。在此,我们可以对APP中的各个栏目进行定制,完成粗略的内容订阅。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已经在很多传统新闻APP中司空见惯了。

在登录了账号后,我们再打开某条新闻时,还可以点击订阅按钮,订阅当前的主播的内容更新。此外,我们可以进入发现页面,由此找到更多的主播,以及各个主播创建的自己的专栏。按需完成订阅后,下次打开APP,我们便可以在“订阅”页面,找到自己订阅的主播的提供的最新语音资讯了,十分方便。

新闻和播客的混合体

或许你也已经发现了,《听闻》更像是《今日头条》和《喜马拉雅》的结合体。相对于《今日头条》,《听闻》的内容去除了庞杂要更加精炼;而相对于《喜马拉雅》,《听闻》则要更加聚焦,重点仍是时事新闻。这样的产品特性,让我们可以轻松地为《听闻》的用户画像―轻度的感性新闻关注者。精准的用户定位,意味着精准的广告投放。事实上,目前《听闻》的盈利方向,也瞄准了品牌商冠名节目和打造精准的广告平台进行。

如今看来,《听闻》还不算完美。对于新闻爱好者来说,本地新闻是一个重点内容。而目前《听闻》支持本地新闻的地区还不多,需要继续扩充。不过,这对于整个平台的用户数有着较高的要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闻过则喜篇3

关键词:闻喜花馍;工艺技术;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32-01

闻喜花馍是闻喜地区独特的面食制作艺术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特殊面塑艺术,2009年闻喜花馍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闻喜花馍又以其独特的工艺造型在“山西活动周”上大放异彩。可以说闻喜民间面塑艺术作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古老技艺,以家庭式的“母亲艺术”传承至今,与当地人们特定的文化情结是有密不可分的。

一、闻喜花馍作为闻喜地区民俗礼仪的物化形式,有其独特寓意

民俗花馍被称为研究人类民俗学的“活化石”。尽管通过纯手工序制作的闻喜花馍生产方式原始而落后,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积淀的文化内涵是超越其功能、工艺本身的。下面本文将对闻喜一带应用最为广泛的花馍种类进行分析。

(一)用于节日祭祀类的花馍,以春节面塑为代表。春节的祭祀活动是闻喜民间最为隆重的。其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这里所说的馄饨不是日常食用的“馄饨”,而是流行于山西闻喜一带的一种面塑,没有任何装饰,朴素自然,风格独特。

(二)用于生日祝寿类的花馍,以小孩满月时的“老虎火喜”最具代表。“火喜”是闻喜方言,意为“护携”,是是一个直径为40多厘米的大白馍,白馍顶上有一朵鲜艳的花朵或童子,代表新生婴儿,一圈围着十几个头朝外、大张口、憨态可掬的小老虎,象征着老虎保护孩子长大成人。老人过寿时要蒸的寿糕花馍也颇有特色,花馍的一周有九只造型优美的狮子,簇拥着一朵怒放的,寓意着健康长寿。

(三)用于定亲婚嫁类的花馍,以花糕为代表。新郎家要给新娘家蒸 “上头糕”,新娘出门时,妈妈要将“上头糕”的根部一段切下来,让一对新人带走,意为女儿应在婆家扎根,其余切成片分送亲朋好友,表示喜鸟飞远了。

(四)用于丧葬礼仪类的花馍,以盘顶为代表。 盘顶专指丧葬祭祀中,摆在适箩顶节的面塑艺术品,借物寄情,没有实用价值。顶盘有人物,动物等多种艺术造型。人物顶盘,一般以民间传说和戏剧人物为内容。寄寓着人们对殁去亲人的哀思。

二、闻喜花馍与远古时期的图腾文化

法国艺术哲学家丹纳在研究产生艺术品的规律时曾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环境。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闻喜面花艺术是由其历史悠久的面食文化衍生,发展而来。在宗教色彩上则被认为是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闻喜县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源流之一。“相传我国中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就曾率领包括以虎为图腾崇拜的部落在内的众多部落联盟军,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可见,虎是当地原始图腾之一。在山西等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往往都有虎、熊、豹等各种猛兽图形。”如今虎图腾崇拜已经淡化,但虎作为吉祥物一直流传山西闻喜一带,虎即避邪、祛灾之物。闻喜花馍中的谷卷、高盘馍以及面虎等都是这种图腾文化的集中体现。

三、闻喜花馍艺术的美学内涵

美学意蕴是闻喜花馍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件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不止是其内容和品质的本身,也不是它所表达出来的抽象的人生观,而是在对艺术品的审美体验中所作出的人生思考。从实用角度讲,它以面塑的形式成为物质产品,在食用过程中不仅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且使人们产生了感官上的愉悦;从文化角度来讲,它将人文礼仪抽象化在了作品之中,使美的意蕴,概念表现在日常创作中,并使其不断深化;从色彩方面讲,闻喜花馍以红、黄、绿等鲜艳色彩为主调,基本上不使用灰暗、晦涩的颜色,这是闻喜民间艺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吉祥色彩观,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色彩的心理追求,而且也给人们创造了丰富而广阔的想象空间。

四、结语

闻喜花馍作为一支山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奇葩,为山西乃至整个中国的民间民俗文化事业,增添了无尽的光辉和异彩。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闻喜面塑艺术的经济市场逐渐开阔了起来,但同时,附在它身上的文化隐喻也丢失了不少。这个需要我们共同做出反思,不仅是对这种面塑艺术,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手工艺传统精神的整体反思。因为与闻喜面花艺术一样,每一种手工艺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其实是我们的民族性。

闻过则喜篇4

前言

新闻报道的语言不同于其它书面语,英语新闻报道在确保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前提下,灵活巧妙地选取有吸引力的措辞,有时借助借助于修辞手法来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增加新闻的传播力和宣传效果。因此,新闻报道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语言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幽默隽永。

成立于1922年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是闻名全球的公共媒体,于2010年CCTV-NEWS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于1993年的中国《环球时报》(Global Times),都以其富有特色的新闻语言,及时地报道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深得听众喜爱。由于这些媒体都因其独有的语言特色而闻名于世,所以,来自这些媒体的新闻是能够作为中英语言差异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本文从这三家知名媒体选取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情感表达、立场态度,以及比喻用法三个方面是新闻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因此从这三个方面研究中英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差异是可行的。

一、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表达

斯蒂芬?厄尔曼说过:“语言有两种用途。语言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传达客观的论点,其目的纯是交流。同时语言也可以具有一种主要是情感的、能动的功能,即表达、激发感情和影响行为的功能。新闻报道的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措辞来表现的,但也可以根据整篇报道的上下文来实现。

评价性用语是新闻报道中经常见到的,能最直接表达感情的措辞。虽然记者通常受到告诫,少用评价性词语,尤其是形容词和副词,但这类词语依然在报道中频频出现,如:形容词和副词good, sadly,horrible等,以及一些加强语义的词语也含有作者的评价,如even, really,very。下面,就选取了四则对刚刚结束的2014巴西世界杯赛事的报道。

BBC News:The German team made really a fantastic World Cup here and glorious day!

BBC News:Well, it’s historical day. No Germany winning in America that could be better. German ecstasy, Argentine agony.

CCTV News: Germany defeated Brazil 7-1 in the World Cup semifinals. Brazilian fans inside Mineirao Stadium in Belo Horizonte were heartbroken at the stunning loss.

CCTV News:Germany beats Argentina 1-0 in extra time to win World Cup.

BBC新闻的第一个例子中,“fantastic”,“glorious”这两个词的选用就使狂喜之情溢于言表,而“really”这个加强语气的词的叠加,表达了:表现精彩,非常壮观,这足以让读者感受到这份喜悦。

第二个例子,“historical day”,历史性的一天,这个用词不仅表达出德国夺冠的喜悦,也体现出德国夺冠的重要性。此外,这里还用了“no…could be better”再好不过的事了,这个强调句式,更加渲染了新闻的气势。最后 “ecstasy”,“agony”,这两个词对比很强烈,赢的一方在狂喜,输的一方在痛苦折磨。

CCTV News对这全球狂热的足球盛宴也进行了报道,对于输赢,CCTV News选用了“defeated”,“beats”,“win”,这些陈述事实的用词,而相关的形容词也不多,相比之下,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中国的媒体会稍为保守,而西方媒体则比较开放洒脱。

二、新闻报道中的立场态度

新闻报道往往在字里行间,体现媒体作者甚至是发生事件的态度,如上文就从措辞,句式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对于同一新闻事件,即便想表达相同的观点,不同新闻媒体也会因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立场而在其新闻语言上采取不同的写作策略,因而导致其新闻的文体特点产生了一定差异。因此,在阅读时会发现对于同一时政热点的报道,在中英两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其使用的英语语言虽存在相同点,但读者能看出很明显的立场态度差异。以下选取了对“失联客机MH370”以及近期“云南地震”两则新闻的相关报道做对比分析。

BBC News:Chinese deputy foreign minister asked Malaysia’s ambassador to China to provide detailed evidence.

Global times: With this heartbreaking news, he urged the media to respect the family members’ privacy, and to allow them the space they needed at this difficult time.

众所周知,“失联客机MH370”上载有的大部分乘客为中国人,这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在要求马来西亚提供证据时,BBC News 只是轻描淡写地使用了“ask”,这个用词不足以体现出受难家属那种渴望得到证据的急迫以及得不到证据的愤怒,以及索取证据的坚决立场;而中国媒体Global Times使用了“urge”:催促;强烈要求,这个词就明显比“ask”更接地气,更能感同身受,态度上更坚决强硬。

BBC News: A massive rescue and relieve operation is underway in southwest China, where state media says more than 360 people have died in a strong earthquake.

Global Times:At least 221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and more than 180 others are missing after a 6.5-magnitude earthquake jolted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 Sunday afternoon.

在云南地震,这则新闻中,BBC News对民众的丧生选用“die”,死亡,此表达体现不出BBC对地震的观点立场;而中国媒体是“be killed”,被杀害。这两个词的对比,“be killed”更能强烈地激发抵御自然灾害的决心,抚恤受害群众的决心,就像打击违反犯罪那样自然而然。

三、新闻报道中的比喻用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更往往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英汉两种语言都讲究我们古人所说的“赋、比、兴”,包含着大量的比喻,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2004)。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以及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额新闻可供读者选择,比喻手法的使用就是吸引读者眼球一个选择,比喻手法不仅亮相于在新闻报道的导语和主体中,而且也频频在新闻标题中留下痕迹。比喻手法用得妙,能发人沉思,渲染气氛,带来欢乐,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等。新闻报道中比喻的用法多种多样,以下选取的新闻主要根据喻义和喻体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喻义相同,喻体形象相同

BBC News: Argentina had no time to recover and the final whistle sparked huge celebrations from the German camp and tears of despair from their beaten opponent on the pitch and in the crowd.

翻译:阿根廷没有时间收复失地,终场哨声响起后,德国阵营响起了巨大的喝彩声,赛场上和人群中失败的对手流下了绝望的泪水。

此则新闻报道的是2014世界杯的总决赛,“camp”,英文中为营地,这里中文翻译成了阵营,就将足球赛事比喻成了一场战争,中英文都能渲染激烈残酷的气氛。所以喻义相同,喻体形象也相同。

(二)喻义相同,喻体形象不同

BBC news: In the next 24 hours if all goes well,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will achieve another important first. After decade-long journe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Rosetta Space Craft will become the first ever man?鄄made object to orbit the comet.

翻译:在接下来的24小时,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人类太空探索将完成又一个重要的第一次。经过10年的研制,欧洲太空总署的“罗塞塔”号飞行器将成为首个约会彗星的人造物体。

这则新闻是8月11号,人类航天器首次绕彗星飞行,这里用了“约会”,虽然为拟人用法,但将彗星比喻成飞行器的约会对象,不难让人眼前一亮。

闻过则喜篇5

关键词 电视新闻;编排;体会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20-02

如何使杂乱的新闻变成有序的电视节目,以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整体宣传效果,这就是电视新闻编排。如果把记者采编的稿件喻作一朵朵鲜花,新闻编排则是进行插花创作。如何让几束普通的鲜花,通过编辑的编排把他们串编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给观众一个惊喜呢?这就要涉及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编排过程中的重要性原则、节奏性原则和细节性原则。

1 重要性原则

俗话说,先入为主。因此,选好新闻头条是关键。头条是新闻节目的龙头,一般是重要领导活动、重要事件或者是重大主题的报道,它是新闻节目的重头戏,具有“一鸣惊人”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同时对人们收看新闻节目具有强烈的诱导功能。因此,电视新闻应以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新闻做头条,即从最高峰开始,由强到弱,由重到轻,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显著性

新闻的重要性是由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所决定的。新闻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越高,新闻报道的影响程度就越深,新闻的重要性则越显著。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时政活动、工作重点、重大举措,以及各种社会热点等等,都应是头条新闻所要首先考虑的对象。如澳门回归前后,举国上下都为之欢欣鼓舞。报道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自然应列入头条新闻候选之列。此时,我台一位记者无意中了解到一个事件:我区皇城镇的一位民间艺人为了庆祝澳门回归,精心雕刻了九十九件瓷盘。这位记者对此进行了细致的采访,制作了一条新闻《九十九件瓷盘》。众所周知,刻瓷是一项普普通通的雕刻艺术,没有什么较高的新闻价值,但是因为它和澳门回归联系起来,就使普通的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九十九件瓷盘,反映的就是一个期盼统一、热爱祖国的大主题。为此,笔者将其上了头条,并加了编后话。报道传给上级台后并上了提要,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1.2时效性

迅速及时,是新闻之所以为“新”的客观要求。越新的新闻,新闻价值越高,越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新闻必须突出时效性、快捷性,以最快速度向观众讲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样的新闻自然应该上头条。

1.3接近性

接近性是指新闻事件中的人和事,与观众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地缘环境、生存状态、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相关性和相近性。事实表明,这种接近性越高,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越高。比如,就地缘环境的接近性来说,表现在人们关心同一地区或附近的事情要胜于关心遥远地方的事情。因此,越是近的新闻,越要排在前面。

2 节奏性原则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里面包含多种节奏关系。比如,运动的节奏、画面的编辑节奏、景别的节奏等等,只有各种节奏处理得当,才能使整档电视新闻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使人目驰神往,产生认知上的共鸣。

2.1运动节奏

画面运动包括画面内主体的运动和画面本身的运动两种形式。对于主体运动节奏,相接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应该一致或接近。对于画面的外部运动节奏,相接的推、拉、摇、移等画面的节奏、速度应尽量一致。

2.2影调节奏

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对于一个新闻节目来说,所选的一组镜头画面的影调应该是接近或一致的。尤其是,相互衔接的两组画面,其影调应该尽量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们以和谐的感觉。但也有特殊情况,可以将两组反差强烈的画面组接在一起,这样能形成强烈对比,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还具有转场和过渡的作用。

2.3景别节奏

景别是指画面中主体范围的大小。一般来说,画面组接的景别变化要循序渐进,这样能给人以舒适、有序、自然的感觉,或者从远景依次到特写,或者从特写依次变化到特写,这种节奏平缓自然,交代事物清晰明白。

2.4时间节奏

时间节奏指画面编辑时,选取画面的长度。画面的时间长度要根据画面的内容、主体的景别和画面运动的速度进行适当的选取。一般来说,空镜头要短一些,因为它缺少主体,只交代环境,含义相对简单。再者,远景镜头要短一些,近景、特写镜头要适当延长,因为远景相对简单、容易观察;近景、特写则往往用于细节描写,需要细细品味。第三就是运动慢的画面要长一些,快的画面要短一些。长短镜头要做到搭配合理,张弛有度,这样欣赏起来才能有一种舒缓流畅的感觉。

“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新闻要得到良好的收视效果,需要一定的节奏感,要综合调动各种电视技术手段,使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庄重而不呆板,观众才能喜闻乐见。

3 细节性原则

电视新闻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增强电视新闻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记者情意表达的有力手段。利用细节表达感情,往往比单纯的抒情更有感染力。利用细节表现人物时,往往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魅力,能更好地深化主题。电视新闻的细节要注意真实性、生动性和精炼型的原则。另外,在编排过程中,还要注意一定的技巧,主要有分类法、对比法和统一法等几种编排方法:

3.1分类法

俗话说,物以类聚,新闻也不例外。分类法就是把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者主题相同的数条新闻编排在一起,集中播出。通过集中归类,层次分明,可以加重原来零散新闻的力量,扩大宣传声势。

3.2对比法

把反映正面现象和反面现象的两组新闻编排在一起,让人们进行对比,谁是谁非一目了然。

3.3统一法

统一法是指在一档综合性新闻节目中,编排应力求在内容上、风格上的协调统一,要保持一个整体的基调。如在节日期间,少排过于沉闷、严肃的新闻。在颁布政府法令、悼念领导人去世的日子里,则应保持庄重的基调。

参考文献

闻过则喜篇6

关键词 悲剧处理灾难报道表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在灾难报道中,悲剧性图片新闻由于其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往往很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在受众心理上形成一股强烈的震撼力量。成为重磅的催泪瓦斯,令观者泪雨滂沱。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也大都深谙此道,在图片新闻的报道方面不遗余力,为了追求这种视觉冲击力,通常会不顾一切地去展示各种非人道的图片。以期营造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在图片新闻中适度地展示灾难中的苦难,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以及对于生存与死亡等方面积极的思考,但是,如果媒体过度地展示灾难中的伤痕,则有可能会加剧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反感,从而形成一种灾难过后的“再伤害”。因此,关于悲剧性图片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与思考,本文将从悲剧性图片的审美价值人手,着重探讨悲剧性图片新闻的运用策略。

一、悲剧性图片的审美价值

在对现场的解释上,一幅好的图片能抵过千言万语。一幅好的图片能够将媒体想要传递给受众的现场情况清楚的表达出来。

传统的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论认为:由于命运、性格、宗教、意识形态等等原因产生的激烈冲突。人或美好的事物遭受不应有的却又无法拯救的苦难或毁灭。人们面对悲惨和苦难时首先产生恐惧、怜悯,而后情绪得到宣泄和净化,继而追求一种崇高精神,使人振奋。

人们对新闻作品中悲剧的审美活动的因素是“心理距离”,新闻图片中的悲剧人物和现象,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但悲剧中人物的命运、情感、灾难等等又与我们内心的情感、本能、欲望、经验那么接近,于是产生了审美活动。因此,为了让人产生第一瞬间的恐惧也怜悯,灾难报道中的图片大都选取直接呈现的策略,比如通过对苦难、窘境中人物绝望痛苦的表情的特写。通过对血淋淋伤痕的细节展示。通过对残垣断壁的大场面的俯视等手法,为观众推陈出一个触目惊心的残缺景象,让受众对灾难有直观清晰的了解,从而唤起其内心的悲悯与同情。

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本身还含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在灾难性事件中,人们往往经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在这种残酷的磨难中人性往往处于沉郁的状态,甚至被扭曲,因此灾难中的人性美就显得弥足珍贵。比如《南方都市报》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抓拍的陷在公路裂缝里的小鸭子。对小动物的爱心观照刹那间那间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二、悲剧性图片在使用过程中的失范

灾难的发生具有阶段性、区域性、族群性等特征。对人类生活影响深远,但它并不是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它只占正常社会生活的极小比例。过多的报道灾难会引起人们对现实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而新闻图片具有的视觉优势有时又会变成一种强视觉“恐怖”,灾难和恐怖的景象被非常直接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加重了人们对现实的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媒体营造出来的这种“拟态现实”会引起人们对整体社会环境的误读和错觉,导致对现实的错误判断和错误应激反应。悲剧性图片在媒体中运用失范的情形很多,归纳起来看,有如下几种:

1 在重大灾难和犯罪类事件中,媒体对受害者频频采取“紧迫盯人”的方法;

2 有些记者对受害人或其亲属进行没有节制的重复采访和一窝蜂、轰炸式地跟风采访;

3 一些新闻报道刻意渲染犯罪细节、血腥暴力和灾难现场,甚至引人文学手法和个人想象成分;

4 冷血调侃,令人触目惊心。

三、悲剧性图片的表现策略

新闻图片具有客观纪实性特征和视觉形象直观的特殊功能。然而,多数摄影报道者把客观纪实等同于新闻摄影,使报纸上司空见惯的图片报道比比皆是,最终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不高。新闻图片仅仅停留在客观纪实印证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客观纪实的基础上具备揭示性与感染力,这是报纸提高竞争能力赢得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者从报纸上“读”一幅新闻图片,是从图片的形象画面中领悟接受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性和视觉信息。新闻图片揭示性深,感染力强,新闻价值高,读者就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反之,读者对那些图解印证事实、概念化、表面化的图片报道不感兴趣,新闻图片就不能发挥视觉独特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悲剧性图片的美学效果。新闻图片可以借用文学创作中的铺陈、反衬、杂糅等手法来合理地安排各个画面元素,从而更充分地展示新闻作品的魅力。

1 “以悲言悲,直指人心的悲恸”――直截了当的铺陈策略

所谓铺陈,原指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由丰富绚丽的词藻和一组或多组排比句组成,使要叙说的中心鲜明、突出地呈现出来,而且以节奏感充分体现了语言形式能够造成的心理鼓动作用。如果再加上感情的渲染,得宜的夸张,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新闻摄影是一门艺术,它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的强弱、色彩的冷暖等诸多元素合理的配置。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仅是真实的再现新闻本质原貌的图片,更应该是一幅直指人心、让人心灵产生震撼的艺术品。新闻图片的铺陈策略,即通过对大量细节的陈列,从而突出叙说的中心内容。比如汶川地震中的残垣断瓦、漫天的尘土、的钢筋,这时画面的中心聚焦于一只僵硬的伸出墙外的小手。还比如齐膝的泥浆、穿着雨披的军人搀扶着呼天抢地的妇女、瘫软的双腿、几缕湿漉漉的头发胡乱搭在前额,画面的中心是满脸满眼泪水的特写,更加让观者顿生悲悯之心。

2 “以喜言悲,黑镜头里的微笑”――对比反衬的修辞策略

所谓“黑镜头”,是指以表现死亡、流血、疾病、贫穷等人类苦难的内容为题材所创作的镜头。其色调多为低沉阴冷的灰黑色,并伴随着审美过程中的沮丧、压抑、痛苦、绝望等情绪。灾难新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悲剧感是灾难新闻图片的基调。

在图片新闻的报道中,如果说对悲剧进行直截了当的铺陈手法是对“黑镜头”裸的展示的话,那么反衬的修辞策略则是用乐观的微笑来言说悲痛的力量。反衬是烘托得基本形式之一,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东西来衬托。从衬体与主题的关系而言,反衬包括有动静反衬、虚实反衬、景情反衬、色彩反衬等形式。在诗歌中,这几种反衬手法常常兼用,从而使感情起伏跌宕,结构变化多端,避免了平铺直叙和单调古板。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一霎时,大地被撕裂,大山被移位,房屋倒塌,生命也命悬一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每个人似乎都手足无措,灾区民众的生存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太过悲哀和压抑会剥夺人类的希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当人们看多了直白的“黑镜头”之后,一方面可能会产生麻木不仁的免疫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人们对死亡的畸形心理。所以,在灾难报道中,还要讲究新闻的平衡策略,通过对生的赞扬来表现灾区民众的坚忍不拔。新闻摄影家贺延光也曾经说过,“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要传达给读者的,不应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还应有对生的信心。”为了减轻受众的心理压力,图片新闻报道一方面既要尊重新闻纪实,另一方面,也要充当为受众的减压的阀门。比如,有一张图片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的小女孩的微笑”就是通过反衬的手法来礼赞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坚强,这张图片也为观众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精神。

3 “以悲言喜,劫后余生的惊喜”――悲喜交集的杂糅策略

如果说前面两种策略是一面诉求的话,那么以悲青喜,悲喜交集的杂糅策略则是两面诉求。这种杂糅策略的运用使得图片中表面的悲痛形象更加有力,令观者看完后不只觉得悲,更能觉得喜,喜从悲来。比如有一则新闻配图的题为《兄弟,抱住你的瞬间我泪流满面》,讲的是2008年5月15日,在四川安县,三位困在大山里三天的灾民翻山越岭,艰难跋涉三十多公里终于走出大山后,情不自禁地抱头痛哭。这幅图片细致入微地向人们展示了男儿有泪也轻弹的瞬间,让人为三兄弟的执着求生的坚韧所感动,更为他们的劫后余生而欢喜。

四、结语

让微笑超越死亡,可以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灾难新闻摄影的意义。灾难报道呼唤人文关怀。灾难报道并不是感官刺激和灾情展览,惟妙惟肖地再现“悲剧”,只能使人感到痛苦、恐慌、绝望,但若能站在人类生存的大视角俯视这些灾难,跳过暂时的、具体的悲惨,以具有人性关怀、启唤希望、感召生命力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和伦理道德意识,媒体除了在技术上全面而细致的报道外,更应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照受害者,从实际上和道义上扶危济困。

闻过则喜篇7

按照马斯洛的心理学说,人的需求是划分为五个层次的,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的需求要用物质去满足,精神的需要则只能通过精神的满足去实现,这就为推行“快乐工作法”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我工作,我快乐:喜欢你的工作

“快乐工作法”的前提是敬业精神的培养。“我工作,我快乐”这个口号告诉大家,工作着是快乐的,拥有一份好心情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要喜欢它,乃至热爱它。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是谈不到“快乐工作”的。在寺庙修行佛法的僧人尚且要讲究变“苦修”为“乐修”,何况我们这些以记录时代声音为己任的新闻工作者呢!为此,我们在新闻中心强化敬业精神的培养,把“快乐工作法”看作是爱岗敬业的一种具体体现。由于这种体现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状态,不是强制性的“贯彻”,被动的接受,所以更显现出大的能量和张力。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敬业精神,成就了新闻中心源源不断、精彩叠出的新闻。在“冯海涛十万里载父求医”系列报道中,记者凭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由一条新闻线索展开深度挖掘,几赴农村,多方奔走,追踪报道,让失学的孩子返回了校园,让贫穷的家庭改变了轨迹,让默默无闻的孝子冯海涛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主角,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这期间,记者不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还捐赠钱物,表达对小海涛一家的关怀。如果从庸俗的价值观来看,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费心费力,还搭钱搭物,得不偿失。但是,参与报道的所有采编人员,提起这组报道,有谁不是由衷地透出自豪和喜悦呢?这是因为他们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他们体会了奋斗和成就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快乐,它持久,深刻,并且升华着人们自身。

我投入,我快乐:投入你的行动

“快乐工作法”的核心是奉献精神的倡导。对工作感兴趣,是快乐的开端。而真正得到快乐,则需要切实的投入。在投入中,新闻工作者贡献着社会,实现着价值,成就着“大我”。这种投入不仅仅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是投入思想,奉献策划。大到系列报道、重大选题,小到单篇文章、个案采访,都要投入精力去谋划,做到有备而来,为新闻高质量做好准备。二是投入汗水,奉献精彩。既然是投入,就需要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计得失。三是投入新意,奉献创新。新闻人的生活,是一种“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状态,创新意识不可或缺,要以创新的意识投入工作,统领全局。

我存在,我快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他人存在的重要

闻过则喜篇8

听闻的同义词:听说

[释义] (名)〈书〉指听的活动或所听到的内容。

[构成]  并列式:听+闻

听闻造句:

1、我观看、听闻、阅读和学习的,都是我的上级认为适合于我的。

2、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那么你一定会听闻或目睹类固醇造成的异常的后果。

3、等到有一天,这些岩壁就像是一堵砖墙一般的让我感到乏味时,我或许就会离开,去寻找记忆中或者只是听闻过的那些神奇的大岩壁,开始真正的探险。

4、当我听闻这一消息后,就立即加入了这个项目,开始对核心的依赖注入容器以及AOP框架进行移植。

5、多年来,他耳闻本拉登的名字,也曾听闻本拉登可能藏匿在巴基斯坦。

6、曾经听闻电影《初恋这件小事》,后来我终于看了这部夏日里风靡泰国的影片。

7、他听闻这个伪先知的名字,便鞠了一躬,牵起我的手,将我安置在他身边。

8、无论这些称呼真假与否,孩子听闻这些形象时便开始相信它们了。

9、我保证,你听闻过其中至少一个。

10、我听闻你已堕入爱河了。

11、现今年轻的渔夫听闻了灵魂的叙述,想起了小人鱼没有脚,因此不能舞蹈。

12、我之前对那些故事早就有所听闻,并在脑海里想象了一番故事发生地的景象。

13、关于雨林中的动植物群落的消亡,我们早已有所听闻。

14、月亮听闻了你的名字,你却没有理睬我。

15、你们禁食,却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你们今日禁食,不得使你们的声音听闻于上。

16、但我们确知:除非神拣选要听闻福音的人都听到福音了,否则耶稣不会再来。

17、不过,黑暗中也有一线曙光,布伦克霍夫先生得到了10家公司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或在网上读到,或由传言听闻他的公司失败后,纷纷邀请他前来赴职。

18、对事件的这种理解在其他地方可能很普遍,但在中国却没有听闻。

19、甚之连麻雀轻轻落地之声祂都听闻。

听闻的同义词造句

1、听说国家队输了,他心情十分沉重。

2、听说父亲买回了一台电脑,小明喜出望外。

3、听说明天去郊外春游,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4、听说明天去春游,同学们立即手舞足蹈。

5、小刚听说校长叫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有什么事。

6、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巧若拙吗?

7、听说明天到郊外春游,同学们个个欢天喜地的。

8、听说金字塔的石块最大的重约十六吨,大家都吃惊地叫出声来。

9、听说郝海东来了,记者们闻风而动。

10、小林听说爸爸出差回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1、听说我自己去河里游泳,气得妈妈脸色煞白。

12、听说儿子考上大学,李老师喜不自胜。

13、我只听说这两家闹矛盾,但不知道内情。

14、听说哥哥考上了名牌大学,一家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5、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大智若愚吗?

16、听说中央领导要来学校视察工作,校园里立刻沸腾起来。

17、听说儿子犯了案,他立即如丧考妣。

18、听说要举行劳动技能大赛,工人们一个个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决心取得好名次。

19、听说儿子又在外面闯了祸,他气得火冒三丈。

20、听说国务院总理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21、大家一听说阎王老师今天的考试取消了,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22、他俩极要好,前天突然闹翻,听说为工作上什么意见不合,此中缘故我也不甚了了。

23、一听说他是省“三好学生”,同学们立即议论纷纷,并对之另眼相看了。

24、大娘听说女儿的名字上了光荣榜,直乐得心花怒放。

闻过则喜篇9

通过新疆地区大众传播活动的范围来看,对民族习俗的应用应该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新闻活动中。2)广告活动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活动要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民族团结。新闻活动的传播者为汉族,受众却是包含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所以说传播方式必须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习俗。有些习俗性的传播方式可以直接被新闻媒体加以采用。例如服饰和色彩使用习俗。比如说电视台在对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进行的采访中,记者可以穿戴少数民族的服饰。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女记者穿着这种哈萨克姑娘特有的服饰会给哈萨克族以亲切感,自然就在心理上易于接受,传播效果势必要好的多。

电台节目由于更突出语言,所以在进行传播活动时应注意结合当地的语言习俗。针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受众的电台节目一般采取以汉语播出,少数民族参与的方式进行。例如2010年在古尔邦节期间,新疆伊犁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905天天说事》制作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快乐的节日》。节目以电话连线、直播间访谈的形式为穆斯林群众营造了喜庆的节目氛围。这是一档以汉语主播的节目,但是由于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主要住民是哈萨克族,因此新闻传播活动在宣传党的政策、指导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需要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是一档轻松快乐的节目,所以主持人在使用语言时适当使用了口语化的语言,也就是内地人常说的新疆话。比如新疆人喜欢把“你在干什么”说成“你干撒的呢”,把“我没理他”说成“我没尔视他”。诸如此类的新疆方言更有助于加强维吾尔族群众对节目的亲切感,切实感受到这是为他们而办的节目。因此这一期特别节目很好的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统和在了一起,对各族同胞来说都是一次美的听觉盛宴。对语言习俗的应用使得这档节目更加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比起单纯的用标准汉语主持节目来说,此次节目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疆地区有许多的特产,新疆地区的商品营销包括对内和对外。对内指对新疆本地人进行营销,对外指对新疆以外的地区进行营销。对内和对外营销都需要注意语言习俗的应用。这样对内营销时,受众有利于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就会倾向于购买此类产品。这体现了语言习俗之为特定人群所喜闻乐见的特性则又使其对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而对外营销时会增加新疆特色,让外地人能够更多的了解新疆。同时广告传播中也必须注意与特定的作为广告对象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传播习俗相契合。例如一个哈密瓜的广告“: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我们的哈密瓜亚克西!”(亚克西是“好”的意思)。新疆伊犁一家薰衣草店的广告:“阿尔曼薰衣草,丫头子喜欢,巴郎子也喜欢!”(巴郎子在哈语中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两种产品广告的受众即包括汉族又包括少数民族,应用了语言习俗的这两则广告语不仅赢得了汉族的认同和喜欢,也赢得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和喜欢。

闻过则喜篇10

关键词 栏目剧 形态演变 内在逻辑

栏目短剧的兴起是近年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这样一个介于电视栏目和电视剧之间,介于新闻与艺术之间,以真实自命却以虚构为本的节目形态,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目前呈现的走向如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略作分析。

一、栏目短剧的兴起及形态演变

1.早期形态:戏剧化的新闻

电视栏目剧是一种杂揉了电视新闻、电视剧、情景喜剧等电视形式中的多种元素而形成的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在这类节目的早期阶段,故事的真实性受到极大的重视。这在湖南经视《新闻故事会》中有明显的体现。节目以模拟再现的方式讲述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中间穿插的对事件原型的访谈,拍摄方式上有明显的纪实风格,如多用近镜头,不注重修饰。

这种“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虚构性和修饰性,它有助于以图像的方式完整地展现真实拍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叙事任务,使事件的真实性再现得到了细节上的补充和结构上的自由安排,从而完成一个经过极大修饰的新闻叙事文本。

这是早期的栏目剧形态,在结构上,一般以主持人或记者讲述+故事模拟再现+真人访谈+现场报道+最后点评为基本形态,但除了前面两个环节必需之外,其余环节可根据叙事的需要灵活处理。可以看出,它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掺杂了很多新闻元素。

2.第一次转型:新闻化的戏剧

但这样一种新闻戏剧化的节目形式近年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逐渐淡化事件,突出故事。节目所讲述的故事与真实事件不再具有对应关系,原型被悄悄地从节目中剥离出去,每一个具体的故事,都可以被视为生活中的一种现实的人际关系或抽象观念的演绎。这时候,故事与新闻事件已经毫无关系,但真实性仍然是号令观众的不二法宝。可以说,这是一个戏剧新闻化的形式。

《新闻故事会》的改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4年5月,《新闻故事会》改版为《故事会》,以“最耐看的单本电视剧”定位,在体裁上也重新进行了定位:形式不是新闻中的报告文学,而更接近文艺作品中的小小说和说唱本。节目去掉了原来节目中采访人物原型等环节,事实上,这些故事已经没有原型,而是非常生活化的虚构。聘请群众演员、讲述市井故事,“最贴近的故事+最本色的演员”,使它与传统的戏剧审美拉开了足够的距离。

与此相近,其它所谓“新闻演绎”的栏目剧也先后出现了这样的变化。《雾都夜话》取消了现场记者的报道环节,从以前的纪实故事转向白话说书加剧情演绎,虽然它仍然没有忘记提醒观众“这是真人真事”。

在叙事结构上,栏目短剧已经取消了所有的新闻元素,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叙事效用:

第一种形式:“主持人引入+完整剧情+主持人点评”(《故事会》)。这一种结构可以用来设置悬念,引起收视兴趣,同时对剧情进行点评,以一种符合大众价值观念的道德评价赋予故事一种引导性的意义,它可以对故事的负面影响起到一种修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一般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种形式:“完整短剧”(《欲望都市》)。这种结构只在节目中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保证观众收视的连续性,叙事上结构上一般以隐身的叙述人(即画外配音)来进行转换,或进行故事解释,他也可以做与第一种结构类似的总结点评。这是它与电视剧最大的区别。

第三种形式:“短剧分割+主持人侃谈”(《东方夜谭》、改版前的《欲望都市》)。这一种结构可以带来多重效果:它可以以剧说事,以一个故事来作为案例,供主持人对某种现象作谈话分析,也可以仅把侃谈当作点缀,增强剧情的喜剧色彩,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收视氛围。

栏目剧的第一次转型已经完成,当前,这样一种依赖虚构的脚本聘请演员进行演绎的基本方式是是栏目剧最主要的节目形态。

二、栏目剧形态演变的内在逻辑

栏目短剧的出现和形态演变,有其内在原因,笔者觉得以下因素在促使栏目短剧形态发展和创新上具有突出的影响。

1.效益为本

从电视业的经营角度看,他们总是在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效益,那些制作成本低收视效果好的节目形式,总是最受电视台欢迎的。情景喜剧就为栏目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据了解,大多数栏目剧在制作成本在每期3000元以内。一般在用工与付酬方面非常灵活。如对栏目相对固定的摄制人员,采用每月支付固定工资的形式外聘;而对于编剧,栏目组则采用了松散型的结合方式,按次支付稿费,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员成本。剧中的群众演员,普遍采取从市民中征集或工作人员反串的方式,给付的报酬一般都很低,甚至是无报酬出演。

湖北经视总监赵征的话很有代表性:“打品牌最讲性价比,电视剧是‘罐装节目’,难打品牌,各地影响力各不相同,创收主渠道越来越没谱,它的投入产出比从1∶7到1∶4、1∶3一路下滑,电视剧购剧成本平均2.5万元一集,栏目剧每集才3000元,外加1000元的包装费用,投入产出比很高。省钱又有稳定的高收视,何乐而不为?”①

2.电视管理

对电视业的管理方式也对栏目剧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栏目剧最初追求真实故事的阶段,题材的选择、叙事的方式都表现出了偏重于奇、趣的“黄色新闻”趣向,以性、犯罪等伦理冲突题材为主,在标题上也追求耸动效果,如《新闻故事会》播出过《迷情陷阱》、《嫁个有钱人》、《小偷奇遇》、《六百万征婚》等节目,而在节目预告片中就反复强调和铺陈事件的迷离,暧昧与异常,突出和发掘新闻事件本身的特殊性、轰动性与奇异性,极力撩拨受众的猎奇与窥视欲望从而造成收视的必然选择。这些作法招致了一些观众的批评和管理部门的规制,《欲望都市》和《故事会》都曾被有关部门勒定“停播整顿一个月”。

由此,栏目剧在题材选择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在改版后的《故事会》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制片人范林说:“我们开始意识到媒体承载的社会责任感,在选择题材时不再局限于恋爱故事,亲情、邻里关系、友情都成为短片的素材,创作向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向转变。”②

3.叙事法则

在新闻戏剧化阶段,由于所述故事与真实事件的对应关系,在叙事上无法自由,不但故事要真实,甚至细节也要真实,而且情感倾向和评价也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否则,这样的虚构和丑化便构成了对当事人的侵权。因此,这样的节目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相当大的麻烦,也会在观众中引起争议。

而这一切,并不难找到解决之道,只要从新闻事件中走出来,代之以一个虚构的故事即可。从真实再现到生活化表现,剧本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故事叙事上的张力、结构上的完满、情节冲突的集中、主题意义的升华,都更具操纵性。

从新闻戏剧化到戏剧新闻化的演变,正是体现了栏目剧追求更高的表现自由度,同时规避风险的选择过程。

4.市场竞争

电视业的竞争在栏目剧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呈现出了多样的节目形态。一是风格和题材多样,以长沙地区几档栏目剧来看,《故事会》和《生活口味虾》平民路线,但前者重在家庭伦理,突出情感分量,后者追求喜剧效果,《欲望都市》则追求时尚,以都市情感为主,从主持人到演员,都青春靓丽,《爱情魔方》的非本土化定位则独树一帜。二是叙事方式多样。主要体现在结构上,或以主持人为叙述人,或以剧中人为叙述人,或先讲故事后评论,或边讲故事边评论,或只讲故事不评论。这些不同形态节目的出现,正是短剧争夺受众的差异化竞争的需要和体现。

5.观众心理

电视栏目剧的勃兴,在于它的形式和内容迎合了大众的诸多心理和情感需要。一是求真心理。栏目剧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故事,让人感觉它是真实发生的。二是求奇心理。栏目剧通常强调故事性、情节,强调悬念,在短时间内集中讲述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具有较强的娱乐色彩。三是求近心理。率真和粗糙的群众演员,普遍采用的方言,以及本地街巷地名,都让观众觉得亲切。四是求快心理。电视栏目剧一般较短,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因素的合力,决定了栏目短剧的出现和形态演变,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新走向:形态多样化

栏目短剧从形式上说,栏目+短剧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节目框架,但在短剧的内容和形态上如何发展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它不外乎三个方面:艺术化、娱乐化、真实化。前面两个方面已经有所体现,以精良的制作,追求节目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向传统的情景喜剧或单本剧靠拢,把艺术和娱乐结合起来,走综艺节目的道路,是栏目短剧的又一种创新之路。

国外某些类似节目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湖南卫视06年元旦后开播的《爱情魔方》,引进了韩国sbs电视台的反转剧形式, 就是另外栏目剧的另外一种尝试。

把传统的情景喜剧细碎化,压缩时长,每期更换演员和主题,切断各集之间的关联,以电视栏目的形式提供喜剧性的短剧,也是当今栏目剧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湖南影视频道的《生活口味虾》。这类节目剧情的戏剧性冲突和悬念设置可以淡化处理,常以具有喜剧色彩的方言对白吸引本地观众。这也是一种娱乐化的方向。

而一些综艺类谈话节目也开始采取栏目剧的形式。“刚刚开拍的电视栏目情景剧《荣娱咖啡时光》为了和一般的谈话节目有所区别,选择了情景喜剧的方式来探讨社会热点话题。节目每集15分钟,每天播出一集,周末加长版为30分钟,内容为艺术教育。每周末咖啡屋将变成一个艺术课堂,主角们把课本中的内容变成生活中的小游戏,喜剧演员李琦将在每个周末以清洁工的身份来到艺术课堂,和年轻人一起讨论艺术问题。据了解,以情景剧的方式来做谈话节目,这在国内还是首创。”③系列剧的出现标志着栏目短剧的向电视剧的靠拢。这是短剧在艺术化追求上的表现。但栏目受实力的限制,完成一个好的系列剧还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有时候看起来,栏目剧不过是力有不逮而制作出来的粗糙的电视剧而已,碰巧因为它的粗糙而招人喜欢。现在已有数家电视台联手打造栏目剧,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品质,这使得栏目剧在进一步走向艺术化、戏剧化上值得期待。

在栏目短剧向真实化回归方面,目前还未露端倪。其实,短小的真实故事节目在国外也颇有市场。比如美国的《美国最可笑的人》《一流警察》《美国头号通辑犯》等。④这样的节目可以采取实拍与戏剧化再现相结合的形式,确定一个较受欢迎的题材范围,围绕这个主题讲述不同的真实故事,这样的主题本身就可以用来命名栏目。也许,这也是栏目短剧的一个发展之路。

栏目剧兴盛已历时四年多,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已经显示了一定的颓势。在短时间内构建情节集中的生活化的戏剧文本,已经越来越难出新意了,大量重复、模仿、相近的情节开始出现,节目样式也难以出新,栏目剧到底如何演变,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电视现象。

注释

张学军:《电视台尝试节目新品种 向电视栏目剧方向前进》,《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