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翻译十篇

时间:2023-03-25 22:03:34

过故人庄翻译

过故人庄翻译篇1

关键词: 典故翻译 锦瑟 不可译性

典故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文化个性,通常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结构凝练、言简意赅的特点。华夏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广为流传、意蕴深邃的典故,它在古典诗歌的运用中可谓更是俯仰皆是。如何把这些内涵丰富、极具民族特点的典故进行恰当翻译,使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的译语读者能理解并欣赏,成了翻译中一大难题。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戴着镣铐“跳舞”,而诗歌翻译则是戴着镣铐优雅地“跳舞”,那么诗歌当中的典故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当中的典故翻译具有可译性限度,即具有不可译性。

《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品。千百年来,评论家对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在于《锦瑟》大量用典,造成了它的华丽、深沉、缥缈。全诗原文如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这短短五十多字的诗中,包含有五个典故:(1)《汉书・郊志》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2)《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翩翩然蝴蝶也。”(3)《蜀纪》:“杜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归。蜀人闻子归鸣,皆曰望帝也。”(4)《博物志》:“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泣能出珠。”(5)《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正如元好问所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中国人理解起来尚且晦涩难懂,就更何况译语读者了。把它翻译成英文,让译语读者体会其深意,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翻译的不译性包括语言不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谈论翻译的不可译性并不是否定翻译的可译性。事实上,同任何一种文化密不可分的语言都既有其可译性,又有其不可译性。所谓百分之百的“等值”、“等效”是不可能存在的,翻译只能是部分传递信息。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点。朱光潜曾说:“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那么诗歌当中的典故翻译就更可谓难上加难了。它虽有其可译性一面,但这可译性是极有限度的,实际上更大程度应属不可译性。《锦瑟》中的典故翻译是阐明翻译不可译性的最好例证。

针对《锦瑟》的典故,不同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John A.Turner翻译为:“Vain are the jeweled zither’s fifty strings,each stop,bears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The sage of his loved butterflies day-dreaming:The king that sighed his soul into a bird:Jade mists the sun distils from Sapphire Sward.”许渊冲的翻译如下:“Why should the sad zither have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r rise!”这两位译者在处理典故翻译时都选择了不加注。John A.Turner通过“vain”、“vanished”、“sigh”等词表现原诗内涵。而许渊冲则通过运用问句、感叹句和“amorous”、“cry”等词表现原诗的凄迷和晦涩。他们也部分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虽然不加注翻译能使译文简洁,但英美读者大都对中国文化只有浮光掠影的了解,他们很有可能会疑惑:“string”和“vanished things”有何关系?“butterfly”、“cuckoo”、“pearls”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中国人会觉得该诗有种晦涩美,而英美读者会觉得这是首让人迷惑的诗。

另外一种处理典故翻译方法就是加注。Keith Bosley就对《锦瑟》的翻译进行了如下尝试:“The bright lute-to what end?-has fifty strings;each string,each bridge recalls a flowering year.Chuang-tzu dreamed of turning butterfly.Wang-ti in spring loved,wept and was a rose.The vast sea,the moon full:a pearl sheds tears!The blue field,the sun warm:jade gives off mist!”接下来他又极富创造性地对《锦瑟》里的典故进行了一番解释,可谓部分弥补了John A.Turner和许渊冲的译本里缺乏背景介绍的缺陷。通过加注能最大限度地让译文读者了解原诗的文化内涵,为其看懂并欣赏译文打下基础。但是这样的译法,极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失去了一口气畅读该诗的乐趣,也失去了诗歌固有的结构之美。正如弗罗斯特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与可译性相对,诗歌翻译不可能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具有不可译性,而诗歌中的典故翻译在这方面表现最为典型。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翻译的不可译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点从《锦瑟》不同译本中的典故翻译可见一斑。但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和文化的交流。我们应努力找出造出翻译不可译性原因所在,采取多种策略,实现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成功转化。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

[3]蔡立胜.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过故人庄翻译篇2

[论文摘要]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度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客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采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红楼梦》作为文化巨著,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从其中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个小小的侧面就能看出这一点。在文化翻译理论中,文化信息的传译有一定的原则,它们在这些实际翻译的操作中,理应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信息传译理论

按照乔治·斯坦纳在他有关翻译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所言,翻译就是一种阐释,而这种阐释的运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补偿”。基于任何一个译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义”这样一种“信任”感,翻译活动由此而始;而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验,难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原文的意义。正因如此,便有了带有积极进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碍时不能退却,在文本表层所构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难而进,甚至强行进人,人于内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说的“得意忘言”,透过语言的表面,透过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处,在字里行间把握文本的意义,否则,将会水远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为其字面意义所迷惑,或采取简单主义的转换方式,在字词的层面进行译解。在翻译的这一步中,斯坦纳一再强调要“剖开语言的外壳,显其意义”,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内涵丰富的文本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处理“意义”及其载物,简言之,即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信息传译一节强调,译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传译信息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样;译者必须尽可能完善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的联想意义;在保证信息内容和联想意义得到圆满传译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尽量顾及信息表达形式的传译。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内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形式的同一。

笔者认为,奈达的这种观点在刘毖庆的翻译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刘毖庆在总结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时提出了几种方法.他认为,为了免得读者费解,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专名和典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乎原语中的“tenor"本意)在译语中另找“替身”。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意译。对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式,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其次是“阐释”,大致相当于译文加注。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在翻译那些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时,透过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内涵才是至关重要的。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则好坏曲直立见端倪。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杨宪益英译本中书名译文(即刘亦庆所言之“专名和典故”)遵循了这种指导思想,几乎都能不折不扣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译文则在信息传译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读者费解或产生误解。

二《红楼梦》中部分书名译文例举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也被称为清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解读《红楼梦》,就是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小说中,为了行文需要,也为了烘托、渲染、反衬、伏笔等写作目的,作者不断地引经据典,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文:《离骚》《文选》《王摩洁全集》《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筋》《南柯梦》《西游记》《刘二当衣》

史:《左传》《国策》《公羊》《谷梁》

哲:《四书》《五经》《秋水》《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含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译者大致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手法:

(1)直译

《王摩洁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厢记》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记》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书》Four Books

《五经》rive Classics

(2)直译加注

《南柯梦》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译

《南华经》zhuangzi

《参同契》Taoism

《五灯会元》Zen Buddhism

(A)意译加注

《满床贫》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传》Zuo Annals

《国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译加注

《离骚》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过故人庄翻译篇3

【关 键 词】景点 名称 翻译

一、引言

景点是指风景优美或有古代遗迹等的地方。景点不仅山美水美环境美,而且往往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游人观光旅游的重点目的地。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观光旅游,往往要游览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因此,景点地名的翻译就成为必然。怎样才能翻译好中国的景点地名呢?

人们经常发现,中国景点地名有的音译,有的意译。如: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乾清宫The 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坤宁宫The 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而“雍和宫”是Yonghegong Larmasery;天坛Temple of Heaven,天坛公园Tiantan Park;潭柘寺Tanzhe Temple,归元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甘露寺Sweet Dew Temple;天池Heaven Pool,滇池Dianchi Lake;十八池Eighteen Ponds,处Badachu;北海公园Beihai Park,南湖公园South Lake Park。什么情况下音译?什么情况下意译,怎样把握?是否有一些基本原则呢?

二、地名的结构

一般来说,汉语地名基本是由专用名和通用名构成。尽管有人把汉语地名结构细分为五种类型:1、“专名+通名”型。2、“专名+通名+通名”型。3、专名型或通名省略型。4、附加型:在通名类语词或专名类语词上附加表方位或数字等成分。5、多层结构型:是两个“专名+通名”型结构叠加而成的,()

尽管汉语地名结构课细分为五种,但是,其本质上还是“专名+通名”的变体。首先看“专名+通名+通名”型地名,如石家庄市,万县市。在这类地名中,第二个原通名,即“石家庄”,“万县”中的“庄”、“县”均已作转化为“石家庄市”、“万县市”这类地名的专名部分了,通名“庄”、“县”已经丧失了它们的指类功能。再看附加型地名。在附加型地名中,表方位或数字的附加成分,必须翻译成对应的英语,如南卡罗来纳South Dakota,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三峡The Three Gorges.如此来看,汉语地名本质上还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专名”表示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通名”用来指称某地的地理性质和地理类型,如“省、市、街、路、河、山”等。

三、地名的翻译方法

地名的翻译方法是,专名按照汉语拼音音译,通名按英文文字翻译,分开书写,如:黑龙江省Heilongjiang Province,石家庄市Shijiazhuang City。如果一个地名的专名和通名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时应将通名看作专名的组成部分整体进行音译,然后再意译通名,分开书写,如:恒山 Hengshan Mountain,淮河the Huaihe River,巢the Chaohu Lake,渤海the Bohai Sea。(连益,1999)

四、景点地名的翻译原则

景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正因为如此,景点地名的翻译也应不同于一般地名的翻译。季绍斌(2004:1)认为汉语中景点名称的译法主要有:(1)拼音+ 直译如:豫园Yu Garden,龙华塔Longhua Pagoda,漓江Li River,少林寺Shaolin Temple;(2)拼音+拼音+直译,如:太湖Taihu Lake 泰山Taishan Mountain;(3)直译+ 直译,如:玉佛寺Jade-Buddha Temple,虎丘Tiger Hil,钟楼Clock Tower,碑林Stone Forest。(杨晓军 廖莉莎,2010:53)提出,地名的翻译应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原则。总的看来,专家们提出的是地名的翻译方法。但什么情况下采用音译,什么情况下采用意译,并没有具体指出。景点名称的类型较多,译文受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些景点名称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名,有些则需要突出反映其内涵,还有些需要顺应受众。既然这样,那么,针对这些不同情况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也应不同。什么情况下音译,什么情况下意译,应有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景点地名的翻译一般须遵循以下原则:

1.顺应原则。在翻译那些外宾或多或少在国内外媒体中听到或看到,已为受众所熟悉,一般按照“顺应”的原则翻译,采用“约定俗成”的译法,可以音译、意译,或音译+意译。比如天安门、圆明园、北海(公园)、玉渊潭、紫竹院等地方,外国人最初是凭借它们的语音了解它们的,根据“顺应”原则,要音译成Tian’anmen,Yuanmingyuan,Yuyuantan,Zizhuyuan,Beihai;而像天坛、故宫、颐和园、西湖、香山等地方,外国人最初是凭借其外语名称接触它们的,所以要意译成Temple of Heaven,Imperial palace,Summer Palace,the West Lake,The Fragrant Hills.

2.内涵原则。景点的名字往往还带有一定的含义。对景点来说,人们不仅要知道它叫什么,还要知道它是什么。因此,翻译那些带有含义的景点地名时最好意译。只有意译,才能反映其深刻内涵。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假如我们把它音译成Zhuozhengyuan Garden的话,译文只不过说明它是个园林,而没有反映其中的内涵,如果意译成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外国游人就不仅知道其性质,同时也了解其名称的含义了。“处”仅音译成Badachu,其内涵意义就一点儿也没反映出来,远不如翻译成The Eight Scenic Spots好。(刘忠,2009:3)

3.针对性原则。在翻译那些外国游客对其印象是凭借其语音形式建立起来的景点地名时,以及广播稿、回答外国游客就地点的询问等针对听觉的材料中的地名时,采用音译为好。因为他们仅知道这些地名的音或者对这些地名的音更熟悉。当他们要去这些地方或了解这些地方时,需要凭借这些地名的拼音形式,如问路,Where is Wangfujing( Tian’anmen)?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建立起对这些地方的联系,或得到准确的答复。这时候,只有采用音译,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同理,中国人到了纽约,要去“百老汇”,他必然要说“百老汇”的英语Broadway,不能说Where is Bailaohui?因为美国人不知道Bailaohui指什么。在翻译仅供视读的文字材料(包括纸质版和网络版)中的景点地名,还是意译为好。比如在介绍北京景点的文字材料中,景点地名“十八池”翻译成Eighteen Ponds就较好地反映了景点的内涵。翻译那些既针对听觉,又针对视觉的材料时,则最好音译加意译。如处译成Badachu―the Eight Scenic Spots,不仅能针对游人的听觉需要,而且能反映景点的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是Badachu这个音译无法媲美的。而那些语音形式不为游人所熟悉,即不针对听觉需要的地名的翻译,还是意译为好,如“濂泉响谷”翻译成Waterfall & Echo Valley。

中国景点地名的翻译可以音译,可以意译,也可以音译加意译,完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翻译目的是让外国游人了解这些地方。由于景点的类型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因此,翻译原则和方法也应不同。一般而言,在翻译那些为外国人所熟悉,外宾或多或少在国内外媒体中听到或看到的地名,一般按照“顺应”的原则翻译,采用“约定俗成”的译法;在翻译针对听觉的地名时用音译;在翻译那些需要突出其内涵的地名时,用意译;在翻译“处”、“拙政园”这类景点地名时,最好音译的同时加意译。

参考文献:

[1]杨晓军,廖莉莎.东西方地名文化比较及翻译策略[J].中国地名,2010(9).

[2]季绍斌.涉外旅游翻译中地名的英译问题[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连益.中国地名英译的几点注意事项[J].中国翻译,1999(3).

过故人庄翻译篇4

关键词:文化空缺;文化冲突;文化调节;历史典籍;《左传》

一、引言

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

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去加以解释。"翻译是一种

文化交流行为,它离不开文化的大背景, 文化也因为翻译发生变化与更新。翻译首先涉及到

的是意义,而意义常常与文化相关联,具有文化内涵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

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

的差异形成了文化异质性, 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 出现了"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

的现象。中国历史典籍蕴含了深厚而又古老的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在历史典

籍英译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为突出,也更容易给读者造成文化误解,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在

历史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对容易给译文读者造成文化误解的翻译进

行适当的文化调节,以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到和原文读者类似的源语文本信息。

二、历史典籍英译中译者文化调节的必要性

蒋坚松强调译者的任务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传达原

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李文革探讨了在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遇到的富含中国文化意蕴的

词语所造成的翻译难点和障碍,并提出在文化对等的翻译原则下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有直

译、音译、替代、释译、译出基本本含义、兼用释意、注音和给出汉字三种方法和加注;张

春柏探讨了典籍翻译中译者的文化态度。显然,文化调节是文学典籍英译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实际上,通过分析胡志挥教授翻译的《左传》可以看出,文化调节对于历史典籍英译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典籍中大量的传统思想、习俗、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寓言、成语中积

淀了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在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再现这种文化

内涵难度很大,因此,译者的文化调节在历史典籍英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三、《左传》英译本中译者文化调节分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典范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

文学著作。它记载了先秦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内容极为

丰富,对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也十分具有翻译研究价值。

1、在历史典籍中,特别是先秦汉语多省略,简练的文言文往往表达丰富的内涵,单从字面

意思上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对其内涵进行补充说明,要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很难。对词语的文化语义内涵通过"音译加注释"是解决翻译中文化交流障碍的一种比较有

效的方法。例:"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出自《左传》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意思

是"作为国君,更要把人民指引到‘轨’和‘物’的路线上。"其中"轨"和"物"在中国

古代文化背景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轨"的原意是两轮之间的距离,后引申为车辙,

一定的路线,比喻以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这里指轨度,法度,规范等应遵循的

原则;"物"意指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等,在这里指物质,丰富的物产。

所以作者将其译为:A ruler governs his subjects by means of gui (correct guidelines), and wu

(sound materials),使其更易于译文读者对文化意象的解读。

 2、对于典型文化词汇的翻译,即经过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断沉积而形成的一种固有的

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尽量采取异化的手法保持文化特质,减少文化亏

损,以保持文化传播的效果,但如在保留字面意思的情况下,仍不能使读者完全理解,甚至

造成沟通与交流障碍的时候应适当加注来进行翻译调节,通过直译来保留源文文化色彩,然

后再用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进行解释性的说明。例如: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

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出自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意思是郑庄公

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就不再相见。"其中,"黄泉"是非常具有民族

文化习俗特征的词语。中华民族有崇尚黄色的传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黄色最为尊贵,甚至

黄泉,因为加了一个"黄"字都成了美称。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人一旦辞世

就要赴"阴曹地府"去"报到",而"阴曹地府"却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于是人们常常用

"黄泉"和"九泉"指称阴间。古代劳动者在打井过程中发现,当掘到地下深处时,就会有

泉源,地下水因从黄土里渗出来,常常带有黄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做"黄泉"。

对于Nether regions字典上的解释是 (Christianity) the abode of Satan and the forces of evil;

where sinners suffer eternal punishment. 所以应译者将此句译为 "Not until we reach the

Yellow Springs(i.e. the nether regions) shall we meet again!"这种用译语文化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来解释源语文化意象的译法使中国古代文化表现地更为生动。

3、《左传》详述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史实,军事思想,成语典故,文化、地理常识,

神话传说等,为了充分再现这些历史典故所蕴涵的丰富史实,可以采用描述历史典故的方法,

使得该典故的含义能够在描述中充分再现出来。这样读者可以借助这种文化历史背景来了解

源语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而不是孤立地接触一个生僻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不能领会其真

正的含义。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楚子使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

故?"楚成王派人到齐军中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即使我们两国的马

牛走散也不会跑到彼此的地界上。没想到您竟然来到我们的土地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对

于熟悉中国文化或汉语的人,只要提到这个成语,几乎没有人不了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但

至于这个典故的历史渊源,可能就寥寥无几了。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是源于一次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前的唇枪舌

剑。"风"这个 字最初指的是公母牲畜发情期的追逐,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风"在这里

是作动词讲的,意思是"放逸、走失"因马与牛不同类,不会相诱。这里是形容齐楚两地相

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境内。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牛走顺风,

马走逆风,喻齐楚不相干也。后世则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风马不接、风马、风牛"

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由于《左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最原始的出处,所以,译者

用完全异化的手法来保留中国典故的文化色彩,而不是直接翻译出成语所蕴含的白话意义。

《左传》本身的故事性很强,这样描述型的翻译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左传》本身的文本特

点和文化特质,而且可以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其故事性,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将其译为

"We are so far apart that our cattle and horses cannot get together even in the heat of their

excitement."

4、对于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殊文化语义现象,由于在译语

文化中文化内涵之间的巨大冲突,直译会造成译文读者理解上的误区,不利于再现原文的历

史内涵,译者可以采用变化形象的方式,利用译语中表达类似效果的文化功能词语来替代源

语词语,在读者效果层面达到了一致。例如"肉食者",其表面的意思就是吃肉的人,但在

《左传》曹刿论战---庄公十年中,"肉食者"的内涵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肉的人谋

划这件事,你又参与什么呢?"曹刿回答说:"吃肉的鄙陋无知,不能有长远的谋略"。虽然

在今译中,也把"肉食者"译为"吃肉的人",但是在将中国文言文译成英语时,要适当注

意读者的情感反映,如果读者的情感反映出现了偏差,就直接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文章的误

解。由于中西形象思维的方式不同,同样的形象,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引起不同

的联想,而这不同的联想意义又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映,形象思维不同也会造成情感传递障

碍。中国古代用"肉食者"来象征权贵,统治,君王,在现代常用来象征"当官的人"。西

方的"肉食者(beefeater)"是源于伦敦塔。伦敦塔是英女王的官方认可的住宅和国难时的

避难处。伦敦塔内养有10只老乌鸦,据说是数百年的积习。传说塔内乌鸦绝迹,英王国就

将灭亡。所以这些乌鸦都被剪去飞羽,由专人饲养。每日三餐,6菜一汤。顿顿保证肉食,

他们也得以顿顿牛肉,连代饲养员也成了肉食者。

为避免不同的文化冲突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及交流障碍,译者不惜改变原文的形象及比

喻的手法,译出了源文的文化内涵。为了使译文读者可以理解容易造成文化冲突的词汇,并

对这些特质词汇做出正确的联想和反映,译者将其译为"The nobles are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what prompts you to meddle?",译文中完全虽没有出现与"肉"有关的单词,但完

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成功地对这种文化冲突进行缝合和衔接。虽然有一些文化成分的流

失,不过相比较异化可能会带来的误解,归化策略也是权宜之计。  

5、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源语中负载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

以及文化观念都可能会对译文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语言功能,反

而会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造成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转换其翻译的视角,以不同

的文化视角反映类似的文化意义,既忠实了作者的原意又保证了交流的顺畅。例如在《左传》

隐公元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意思是

武姜走出隧道时作诗说:"身在隧道之外,非常愉快。"于是武姜和庄公恢复了先前的母子关

系。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家庭道德的基本乃是孝悌。在家庭,虽然儿子也未尝不可以对父亲

母亲提出批评,但这种批评也完全可以不被接受,甚至可以加上不尊敬父母乃至不孝的罪名。

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家庭、家族纽带关系功能相对松

弛。既然要以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当然就不可能以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如父母为中心,也就

不会产生很强的尽忠、尽孝的观念。

译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情况下,用目标语来重组源语信息,转换表达角度,

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的习惯,更利于读者接受。译为When his mother emerged from the tunnel

she recited, "My spirits wheel and soar, as I meet the day once more". And this marked the end of

their estrangement. 这种译法就绕过了翻译中容易出现文化冲突的部分,将视点转移到冲突

以外的部分。又如,在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中,郑庄公的一句话: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意思是,庄公说:"不做仁义之事,不亲近兄长,势

力雄厚也会灭亡。" 对于目标读者来说,便会置疑:如果不亲近兄长就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

果吗?R.Scollon和S.Scollon提出面子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是亲属关系和自我概念。亲属

关系强调由于拥有共同的祖先,人们才彼此相关联。按照中国习俗,人们从一生下来就已经

欠了父母的债,这种债可以通过孝敬、顺从来逐渐地偿还,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和平等主

义。中国还有一种文化习俗:遇到困难时最可靠的帮助是来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所以家

庭观念远比西方人强烈。因此,为了缓解民族心理文化差异造成的严重文化冲突,译者要采

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文化调节。上例译为 "since what he has done is unrighteous he will never

win the allegiance of the people," the sovereign replied."The faster he expands his power the

sooner will his downfall come." 实际上是在文化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冲突之间进行了调节,避

免了因中西文化冲突而很容易使读者误解的成分,有利于达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就历史典籍英译而言,文化调节要基于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分析,

以及对文化空缺、文化冲突程度的衡量。随着文化冲突程度的不断加剧,为了避免译文读者

对源语文本的误解,调节策略的使用就愈加频繁。总之,历史典籍英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

作,不仅要求译者精通英语和汉语及其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还要熟悉西方历史文化并精通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

容易造成文化 交流障碍。因此,如何搭建文化空缺的桥梁和如何缓解文化冲突都成了历史典

籍英译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先秦历史典籍《左传》选译本的分析,可以发现,

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各种文化调节策略的优势进行适当的文

化调节,使译文既保持源语的民族性,又具有可读性,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

参考文献:

Eugene A. Nida.2001.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Hu Zhihui, Zheng Aifang.2000.Zuo's Commentary 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elections)

. Shandong: Shandong Friengship Press.

Mary Snell-Hornby.2001.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Peter Newmark.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Scollon, Ron, and Suzanne W. Scollon.200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包惠南、包昂,2004,《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郭尚兴,2001,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几个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第3期,

91-93页.

贺显斌,2002,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视角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22-26页.

胡翠娥,1999,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特点之关系.南开学报第3期,30-35页.

蒋坚松,2001,古籍翻译中理解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40-43页.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金惠康,2004,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李明滨,1998,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华侨大学学报第4期,

过故人庄翻译篇5

摘要:法律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因法律英语独特的表达模式和规范与其他种类的翻译区别开来。它在词汇用语、句法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法律语言的独特性。试图以法律英语语言特点为切入点,探讨法律翻译的难点。

关键词:法律翻译;法律英语;语言特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1902

近年来,随着对外法律文化交流的增多,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律文献被译成外文。同时,为了向发达国家学习,我们也大量翻译外国的法律、法规以便学习借鉴。本文试图以法律英语语言特点为切入点,探讨法律翻译的难点。

法律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的一种,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别于其他场合的语言,法律文本应属于庄重文本,是各体英语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法律语言呈现出以下特点:

1准确性和正确性

鉴于立法语言所表述的内容是全体公民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司法人员的执法依据,立法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来表述国家的立法思想和具体的法律内容。因此,翻译时一定要反复推敲,做到用词准确,不产生歧义。

所谓准确性(precision),就是指内容表达清楚明了,用词准确无误,不产生歧义。正确性(correctness)是指用语恰当、符合、一致。为保持法律专业术语的稳定性及概念表达上的一致性,英美国家的法学界和司法界人士常常奉行的是坚持一贯的原则,结果既保留了法律英语惯有的表达方式,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行业用语。

2庄重性

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是权力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英语即赋予正式和严谨的特点,表现出庄重性的特点。法律语言的庄重性主要体现在法律词汇的特殊性征上,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含有法律专业意义的普通词汇。

法律英语和普通英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法律英语中用到的很多普通词汇往往具有专业特定含义。例如:prejudice指损害,counterpart指有同等效力的副本,更复杂的,如:dominion在民法中指完全所有权,在国际公法中为;estoppels在合同法中是不得反悔,在刑事讼诉法中是禁止翻供。因此,法律英语有其特定的意义与效果,不可随便改变形式。

(2)特定的法律专业术语。

法律法规的规范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言语行为来实现的。正是法律语言的特殊社会功能使法律语言成为表达特有法律概念的专门术语。如defendant(被告),cause of action(案由),damages (损失赔偿费)等,这些术语通常不会在其他语域中出现。

(3)古英语词的运用。

古词语在现代英语中不再广泛应用,但它在法律英语中却不可或缺,多为一些表示语法关系的复合副词。这些副词由here,there,where 词根加上一个或几个作为后缀的介词构成,用于英语法律公文,例如:hereafter,hereof,thereby,therefore,thereafter,thereon,whereat,whereby等等,以增加法律英语的神圣性、权威性和严密性。

(4)外来词。

英语词汇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法语与拉丁语。当代法律英语的基础是普通法,普通法的基础是中世纪的罗马法,而罗马法是拉丁文写成和实施的,故法律英语中留下许多拉丁词不足为奇,例如:alibi(某人不在犯罪现场的申辩或证明),declaration (申诉,陈述,证言)。

(5)模糊性词语。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在语义上不能确指,它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等无法明确的情况。如:Everyone has the right on arrest or detention to be informed promptly of the reasons therefore (the Constitution Act 1982)。这里采用模糊词汇promptly (迅速)对无法量定的情况进行限制,概括地规范了法律主体应当施行的法律行为,体现法律的科学性。

3复杂性

复杂的名词结构、被动句的频繁使用是法律英语的句法特点,复合条件状语从句与高频率介词短语的使用更增加了法律语言的理解难度。正式的法律条规和文本中由于对中心词的限定过多,语法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大句套小句,小句套分句。

4规范性

英美国家沿袭的是判例法,故对各种文书、表格的要求非常严格。而中美两国属于不同的法系,实行的是不同的法律制度,因此我们在学习法律英语时,不仅要求我们要读懂常用的司法文书格式,而且还要学会起草这类文件。法律文件中常有些平常不大用的词语,例如条约和合同的序言或前言部分,常有以Whereas (鉴于)开头的几段,文件的最后则用in witness of (以资证明) 等词。

鉴于法律英语的上述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法律翻译的难点所在。在今后的翻译中,对于相关翻译难点给予相应的重视,便可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1)要用法律专业术语来译,而且要正确地使用专业术语。

这一点是针对法律英语中词汇具有特定含义而言的。例如:opinion 按字面意思很容易被翻译成“判决意见书”。实际上,judgment的正确译法应该是判决,decision是裁判(包括裁定和判决,如reported decision 正确含义为既决案件的判决),而opinion 则是判决书。再如,execution一词,与合同、文书、协定等连用时,根本不是“执行”,而是“签订”的意思。合同等的performance 才是合同的“执行、履行”。

(2)以直译为主,掌握固定的表达格式,甚至直接仿效套用。

鉴于法律文本涉及权利、义务关系,产生法律效力,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和法律语言庄重、严密、逻辑性强等特点,对原文的忠实是法律翻译特别强调的方面。因此,翻译法律文件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运用固定的表达格式,以免使人产生多变反复之感。

(3)尽量使用被动语态。

法律英语句子中大量地使用被动句,是由法律文书的客观性所决定的。被动结构表达法律语言的概括性特征,最大特点就是不带个人的主观性。法律文本的功能是传达信息,核心就是客观真实可信,因而建议译者尽量使用被动句,特别是在立法语言和合同语言中。

法律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法律翻译时,既要从法律角度,更要从语言特点这一角度来考虑,保证原文的意义能够得到准确地传递,同时还需要灵活地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来保证译文能够通顺、地道。译者在进行法律翻译时,把握好以上三个翻译难点并加以注意,方可在实际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Berring,Roberb C.& Edinger.Finding the Law U.S.A:West Group,1999.

[2]陈炯.法律语言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何家弘.法律英语实用教程――美国法律制度要览.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过故人庄翻译篇6

论文摘要:从文体学研究的几个方面以及翻译实例对文体学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旨在强调文体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enclosing and encompassing the mare heavily into unutterable subordination, soft-blood-subordination, terrible.

一般地说,涉及到语言规则方面的常规与变异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子摘自james joyce 的ulysses,乔伊斯打破了标点符号常规,让句子连成一体,旨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我们知道, 常规与变异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在对立中存在, 在比较中产生, 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区分常规与变异的主要方法。在那短短的只有2个句子的段落中却有很多的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这尤其表现在第二句的异乎寻常的扩展之中(而这些正是这一段中的变异之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个重复得最多的词“soft” 在第一句中“soft dusk”是直截了当的形容词用法但是在下面一句中, “soft weight”就颇不寻常,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联觉表现。它可能是一种实际的描写有些东西重而柔软, 另一些东西又重又硬)。

第二、词句与篇章的问题。王佐良先生曾说过“文体学的贡献之一, 是使语言研究者把眼光从单句转移到整篇谈话或文章上面”,现代语言学家、文体学家不仅仅注意词与词或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注意研究词或句子与段落以及整篇文章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单词、单句进而注意到段落乃至整篇文章, 对于文体学研究固然重要, 并且它对于翻译工作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 :

“i didn’t know dey was so many un um.i hain’t hearn about none un um,skasely,but ole king sollermun, onless you counts dem kings dat’s in a pack er k’yards.how much do a king git?”

“get?” i says;“why, they get a thousand dollars a month if they want it;......”

这是从马克· 吐温的《哈克贝利· 芬恩历险记》中的一段。中译本上的译文为: “ 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多贵人哩。除了一个所罗门老国王,我差不多连一个都没听说过,除非你把一裸扑克牌里的王牌都算上。国王挣多少钱呢?”“挣钱”我说“ 哼,他们要钱的话,一月能拿一千块哪”。

这段译文从传统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乘了。但从今天的文体学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这些语言与整个篇章以及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有改进余地,尤其是第一段吉姆说的话。吉姆是个黑奴, 说黑人土话, 他未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说话中词汇语法错误很多。因此他与哈克的语言就有区别。其实这正是马克? 吐温为塑造人物形象而“ 煞费苦心写成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译“ 俺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贵人哩。俺哪听说过什么国王啊,只晓得有个所拉门老国王,除非你把扑克牌上的国王也算上。国王挣几个钱呢” “挣钱”,我说,“ 嗨,他们要钱的话,一个月能拿一千块呢”。

第三是对等问题即翻译讲究对等。从理论上说,翻译过程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原文对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但以往我们注意得较多的是意思上的对等,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等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意思相同;形式相同;文体相同;感彩相同。有位学者有一次在校对译稿时,发现一位同志将“he was already three score and ten.”译成他已70岁了,这样译尽管意思上完全对等了,但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译文与原文不是很吻合,因为“three score and ten” 虽是“70”的意思,但文体庄重古雅, 故改译成“ 他已至古稀之年”,因为“ 古稀之年” 一词来自“人到70古来稀” 这一熟语,故意思相同再则“ 古稀之年” 一词文体色彩也较为庄重,故与原文较吻合。

最后谈谈“ 适合性” 的问题。有些人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这就是通常说的不得体,这种情况在原文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在翻译政论文章时就要注意政论文体的特点,语言庄重规范、结构严谨、句式复杂、长句多、逻辑性强、信息点多、语言冗余现象少,采用正规或极正规的文体,一般不采用口语体或非正规文体,如果忽视了这些特点,是很难能拿出好译文来的。所以,要解决译文的得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一点文体学的研究,运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原文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译文中选取最为准确、最为适合、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去表现与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三、结论

以上谈及的只是文体学的几个方面,文体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词汇、短语、句子到篇章结构,从语音、语法、修辞手段到韵律、节奏等方面,甚至涉及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当然,我们翻译工作者并非要像文体学家那样详尽、细致地去分析将要翻译的东西,而只是要运用文体学的理论从总体上把握所要译的材料,运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总之,虽然文体学有其本身的局限,也不可能解决翻译中的一切问题,但从它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研究文章的表层形式与深层含义、文体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出发,它对于解决现代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形式上的吻合“ 形似” 还是意义上的吻合“ 神似”,或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无疑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38-158.

[2]菲茨杰拉德.大人物盖茨比[m].范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47.

过故人庄翻译篇7

关键词:文体翻译研究 文体与翻译关系 翻译实例中的文体学理论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enclosing and encompassing the mare heavily into unutterable subordination, soft-blood-subordination, terrible.

一般地说,涉及到语言规则方面的常规与变异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子摘自james joyce 的ulysses,乔伊斯打破了标点符号常规,让句子连成一体,旨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我们知道, 常规与变异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在对立中存在, 在比较中产生, 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区分常规与变异的主要方法。在那短短的只有2个句子的段落中却有很多的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这尤其表现在第二句的异乎寻常的扩展之中(而这些正是这一段中的变异之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个重复得最多的词“soft” 在第一句中“soft dusk”是直截了当的形容词用法但是在下面一句中, “soft weight”就颇不寻常,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联觉表现。它可能是一种实际的描写有些东西重而柔软, 另一些东西又重又硬)。

第二、词句与篇章的问题。王佐良先生曾说过“文体学的贡献之一, 是使语言研究者把眼光从单句转移到整篇谈话或文章上面”,现代语言学家、文体学家不仅仅注意词与词或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注意研究词或句子与段落以及整篇文章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单词、单句进而注意到段落乃至整篇文章, 对于文体学研究固然重要, 并且它对于翻译工作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 :

“i didn’t know dey was so many un um.i hain’t hearn about none un um,skasely,but ole

king sollermun, onless you counts dem kings dat’s in a pack er k’yards.how much do a king git?”

“get?” i says;“why, they get a thousand dollars a month if they want it;......”

这是从马克· 吐温的《哈克贝利· 芬恩历险记》中的一段。中译本上的译文为: “ 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多贵人哩。除了一个所罗门老国王,我差不多连一个都没听说过,除非你把一裸扑克牌里的王牌都算上。国王挣多少钱呢?”“挣钱”我说“ 哼,他们要钱的话,一月能拿一千块哪”。

这段译文从传统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乘了。但从今天的文体学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这些语言与整个篇章以及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有改进余地,尤其是第一段吉姆说的话。吉姆是个黑奴, 说黑人土话, 他未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说话中词汇语法错误很多。因此他与哈克的语言就有区别。其实这正是马克? 吐温为塑造人物形象而“ 煞费苦心写成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译“ 俺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贵人哩。俺哪听说过什么国王啊,只晓得有个所拉门老国王,除非你把扑克牌上的国王也算上。国王挣几个钱呢” “挣钱”,我说,“ 嗨,他们要钱的话,一个月能拿一千块呢”。

第三是对等问题即翻译讲究对等。从理论上说,翻译过程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原文对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但以往我们注意得较多的是意思上的对等,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等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意思相同;形式相同;文体相同;感彩相同。有位学者有一次在校对译稿时,发现一位同志将“he was already three score and ten.”译成他已70岁了,这样译尽管意思上完全对等了,但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译文与原文不是很吻合,因为“three score and ten” 虽是“70”的意思,但文体庄重古雅, 故改译成“ 他已至古稀之年”,因为“ 古稀之年” 一词来自“人到70古来稀” 这一熟语,故意思相同再则“ 古稀之年” 一词文体色彩也较为庄重,故与原文较吻合。

最后谈谈“ 适合性” 的问题。有些人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这就是通常说的不得体,这种情况在原文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在翻译政论文章时就要注意政论文体的特点,语言庄重规范、结构严谨、句式复杂、长句多、逻辑性强、信息点多、语言冗余现象少,采用正规或极正规的文体,一般不采用口语体或非正规文体,如果忽视了这些特点,是很难能拿出好译文来的。所以,要解决译文的得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一点文体学的研究,运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原文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译文中选取最为准确、最为适合、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去表现与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三、结论

以上谈及的只是文体学的几个方面,文体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词汇、短语、句子到篇章结构,从语音、语法、修辞手段到韵律、节奏等方面,甚至涉及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当然,我们翻译工作者并非要像文体学家那样详尽、细致地去分析将要翻译的东西,而只是要运用文体学的理论从总体上把握所要译的材料,运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总之,虽然文体学有其本身的局限,也不可能解决翻译中的一切问题,但从它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研究文章的表层形式与深层含义、文体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出发,它对于解决现代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形式上的吻合“ 形似” 还是意义上的吻合“ 神似”,或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无疑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38-158.

[2]菲茨杰拉德.大人物盖茨比[m].范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47.

[3]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47-50.

过故人庄翻译篇8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man(gatekeeper)wentintodrinkhiscanoftea,thegirlswentondownthelanethatwasdeepinsoftdusk.Gudrunwasasifnumbedinhermindbythesenseofindomitablesoftweightoftheman,bearingdownintothelivingbodyofthehorse:thestrong,indomitablethighsoftheblondmanclenchingthepalpitatingbodyofthemareintopurecontrol;asortwhitemagneticdominationfromtheloinsandthighsandcalves,enclosingandencompassingthemareheavilyintounutterablesubordination,soft-blood-subordination,terrible.

一般地说,涉及到语言规则方面的常规与变异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子摘自JamesJoyce的Ulysses,乔伊斯打破了标点符号常规,让句子连成一体,旨在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我们知道,常规与变异是相对而言的,它们在对立中存在,在比较中产生,因此比较的方法是区分常规与变异的主要方法。在那短短的只有2个句子的段落中却有很多的重复,词汇重复和句法结构重复。这尤其表现在第二句的异乎寻常的扩展之中(而这些正是这一段中的变异之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个重复得最多的词“soft”在第一句中“softdusk”是直截了当的形容词用法但是在下面一句中,“softweight”就颇不寻常,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联觉表现。它可能是一种实际的描写有些东西重而柔软,另一些东西又重又硬)。

第二、词句与篇章的问题。王佐良先生曾说过“文体学的贡献之一,是使语言研究者把眼光从单句转移到整篇谈话或文章上面”,现代语言学家、文体学家不仅仅注意词与词或词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他们还注意研究词或句子与段落以及整篇文章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单词、单句进而注意到段落乃至整篇文章,对于文体学研究固然重要,并且它对于翻译工作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

“Ididn’tknowdeywassomanyunum.Ihain’thearnaboutnoneunum,skasely,butole

KingSollermun,onlessyoucountsdemkingsdat’sinapackerk’yards.HowmuchdoaKinggit?”

“Get?”Isays;“why,theygetathousanddollarsamonthiftheywantit;......”

这是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的一段。中译本上的译文为:“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多贵人哩。除了一个所罗门老国王,我差不多连一个都没听说过,除非你把一裸扑克牌里的王牌都算上。国王挣多少钱呢?”“挣钱”我说“哼,他们要钱的话,一月能拿一千块哪”。

这段译文从传统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乘了。但从今天的文体学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这些语言与整个篇章以及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有改进余地,尤其是第一段吉姆说的话。吉姆是个黑奴,说黑人土话,他未受过任何教育,所以说话中词汇语法错误很多。因此他与哈克的语言就有区别。其实这正是马克?吐温为塑造人物形象而“煞费苦心写成的”,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译“俺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贵人哩。俺哪听说过什么国王啊,只晓得有个所拉门老国王,除非你把扑克牌上的国王也算上。国王挣几个钱呢”“挣钱”,我说,“嗨,他们要钱的话,一个月能拿一千块呢”。

第三是对等问题即翻译讲究对等。从理论上说,翻译过程就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原文对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但以往我们注意得较多的是意思上的对等,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等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意思相同;形式相同;文体相同;感彩相同。有位学者有一次在校对译稿时,发现一位同志将“Hewasalreadythreescoreandten.”译成他已70岁了,这样译尽管意思上完全对等了,但从文体学的角度看,译文与原文不是很吻合,因为“threescoreandten”虽是“70”的意思,但文体庄重古雅,故改译成“他已至古稀之年”,因为“古稀之年”一词来自“人到70古来稀”这一熟语,故意思相同再则“古稀之年”一词文体色彩也较为庄重,故与原文较吻合。

最后谈谈“适合性”的问题。有些人在翻译时往往只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而忽视其适合性。对“什么样的语言适合什么样的场合”这一文体学的核心问题缺乏了解因而有时译文虽然正确通顺,却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这就是通常说的不得体,这种情况在原文具有独特的文体风格时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在翻译政论文章时就要注意政论文体的特点,语言庄重规范、结构严谨、句式复杂、长句多、逻辑性强、信息点多、语言冗余现象少,采用正规或极正规的文体,一般不采用口语体或非正规文体,如果忽视了这些特点,是很难能拿出好译文来的。所以,要解决译文的得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一点文体学的研究,运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原文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译文中选取最为准确、最为适合、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去表现与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三、结论

过故人庄翻译篇9

我爱你,彼得建造的大城

我爱你庄严、匀整的面容

涅瓦河的流水多么庄严

大理石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作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作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它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这是最简单的真理,但假如没有前辈来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啊。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人,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现在的人会说,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译家。翻译家和著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话也对,但总要看看写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以他们二位年轻时的抱负,晚年的余晖,在中年时如有现在的环境,写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铮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过故人庄翻译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inRome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Romewasnotbuiltinaday——伟业非一日之功;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这段历史文化的影子,如果对历史文化不熟悉,在翻译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难题。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史记》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项庄和沛公是什么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成“tohaveanaxetogrind”,不仅能使外国人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其中内含的“别有用心”也就表达出来了。

三、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国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如“Heisallatseaastowhattodonext.”(他对接下来该干什么茫然不知)。其中“allatsea”就是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其意思是“茫然不知所措”。

四、时间观念差异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latest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latestdiscoveryofsth.(最新发现),thelatestdevelopmentof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story”,英文不这么说,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the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wearegettingaheadofthe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五、日常谈话差异

各国、各民族都有礼貌语言,但其内容、形式和用法都不尽相同,这也涉及国情。中国人在路上碰到熟人时,多半会问对方“吃饭了吗?”或“上哪儿去?”在汉语文化中,这是一种比较随和、友好和亲昵的方式。如果将这两句问候语直译成英语Haveyouhadyourmeal?和Whereareyougoing?那么,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说,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另外,两个中国人见面聚会互相介绍时,通常会说“久仰大名”。如果机械地译成Ihaveheardverymuchaboutyou.英美人会感到纳闷,他们的习惯说法是I’mpleasedtomeet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六、小结

关于翻译这一大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是很多的,上文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的阐述也是比较粗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因此只有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才可以在翻译时做到让翻译保留其译作风格,让译文更原滋原味。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 

[2]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