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险十篇

时间:2023-03-16 12:07:08

月球探险

月球探险篇1

这天,我正在沙发上看《实用文摘》慢慢地睡着了……

这儿已经是3011年,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巅峰。

我荣幸成为第66批宇航员,经星际探险仪显示,月球上还有一种与人类类似的生物在月球上活动。

不久,我们抵达了月球,可月球上并没有任何生物呀,真是奇怪!不久,我们来到一片小湖边,小湖边立了一个巨碑,上面写着奇怪的文字,我和队员们先拍了照,之后,我们拿出了外星语言翻译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巨碑上写着几个大字:亲爱的外星居民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糖果的世界——月球,赶紧喝一口湖水,进入美丽的糖果世界吧!

我们一起喝了湖水,眨眼间,一鼓刺眼的白光向我们袭来,只听一声:“闭眼”我们就进入了美丽的糖果世界。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用糖果做的,“如果小朋友们也能来这儿,吃上美味的巧克力、水果糖那该有多好呀!”我说。“哇,看那里!”一个队员叫了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巧克力山屹立在眼前,山的旁边还有一条巧克力河,里面的鱼是糖果做的。不久,我们受到了兔子女王的热情款待,她送了我们几块糖果石头作为礼物,我们也送了一些高科技的产品给他们。

月球探险篇2

一个清爽的晚上,我拿着探险书,静静的睡着了……

转眼间已经是2050年了,我在航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参加了国际宇宙考察队。我们负责考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的星球——月球。

我们的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嘎嘎谷”旁降落,这里十分荒凉。一会儿探测设备就显示出裂缝内有洞口,我们又蹦又跳又飞来到了洞口时,都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在一片彩色的草地上,无数奇异的花朵争奇斗艳地开放着,几条用颜色各异的石子铺出一条小路,闪闪发光;一条美丽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小鱼、小虾和许多不知名的生物在水中欢快地戏耍;在一条大路尽头有一座令人唾液三千尺的糖果城堡。我禁不住地说:“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月球探险篇3

戴健 邮编546700

在天空上,我和工作人员在卫星监视图发现一种新生命和一颗全是金子的慧星落在月球。

地球总部经过开会,决定让有经验的五名教授去侦察一番,因为月球上的高科技比地球先进得多,所以卫星侦察不到。

五名教授出地球后三年毫无音信,地球总部断定教授们一定出事了,部长命令我这个小队长前往,部长说:“你的表现最出色,你去吧。”

月球探险篇4

热气球观光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它的原理也很简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空气加热后密度变小,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气球会产生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热气球自重时,就能飞起来。除热气球外,还有轻气球(氢气或氦气)和罗泽气球(氦气和空气混合)两类,它们的控制方法不太一样,但基本原理完全一样。

热气球没有机翼,也没有螺旋桨,它通过调节高度顺应不同气流而飞行。如果天气条件不稳定,最好不要飞行。我国《热气球飞行规则》明确规定,热气球自由飞行的风速最大不得超过8米/秒(28.8千米/时)。如果风速偏大,会把热气球吹离航道,甚至发生飞行事故。

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可以乘坐热气球飞行,唯有两极地区最不合适。极地气候不稳定,恶劣天气时有发生。雾、雪、积冰、结霜,这些都会妨碍热气球乘员视线,严重时还会引起飞行器的机械故障。另外极昼时没有黑夜,一天24小时处在日光照射下,极易引起乘员生物钟紊乱,导致极度疲乏。

如果真要去探险,北极或许会比南极容易些,而且最好在白天,也就是每年5-10月北极极昼之时。

北极也不是那么容易去探险的。北极气温非常低,即便在一年最暖的8月份,平均气温也仅达到-8℃。而且极昼时在阳光24小时照射下,水气蒸发量大,云量也较多,散布的积云常发展成雷雨。雷雨对飞行(包括飞机和热气球)的危害很大。雷雨降水常常是暴雨,雷雨云又是低云,暴雨和低云严重影响能见度,影响热气球乘员和飞行员目视判断。而且一旦闪电击中飞行器,后果不堪设想。

百年之前:

人类第一次热气球北极探险

然而人类天生具有冒险精神,不论环境多么恶劣,总有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乘坐热气球北极探险。

19世纪90年代,瑞典工程师安德烈首先提出乘坐热气球去北极探险。经过筹划部署,这个计划还得到了炸药发明家诺贝尔和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的支持。

与安德烈同行的还有两位科学家,一位是23岁的物理学家斯特林堡,另一位是27岁的工程师弗兰克尔。他们的热气球从法国巴黎订制,质量上乘。为保证北极的寒冷气候不影响热气球,他们特地造了一个五层楼大小的防护罩。

经过各方面精心准备,1897年7月11日,安德烈的小组从瑞典升空启航,飞往北极。根据天气情况,他们预计飞行30至60小时就能到达北极点。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出发后,再也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33年后,一队地质学家经过一个北极小岛,发现了几具人类遗骸和一处营地遗迹,还有一套日记本。经过科学化验,证实这几具遗骸就是安德烈他们三人,这让人非常意外和震惊!日记本被冰雪浸蚀得厉害,但经过科学家的特殊保护处理,依然使记录重见天日。

原来他们出发之后,气球很快从高空落下,采取紧急措施后,他们贴着冰层滑行了三天之久,但气球最终仍然坠毁了。失去了飞行工具,他们就完全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希望。而且坠毁之地距他们出发地有500千米,距目的地――北极点也有500千米。这很尴尬,让他们进退维谷。

面对冰冷的海水、破碎的浮冰和肆虐的寒风,他们不得不独自应付。把装备打包后,他们既没有狗来拉雪橇,也没有船能顺水漂流,只能自己拉着去寻找能活下去的地方。他们找准方向,在浮冰上艰难跋涉。但是,他们再次绝望了,因为通过计算,他们发现北冰洋的洋流托着浮冰,也托着他们,正漂向相反的方向。结果,他们离计划宿营的地方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食物也越来越少,有人还患上了雪盲症。

日记的记载截止于1897年10月8日,安德烈最后记载着天气突然恶化,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了,直到他们的遗体被后人发现。

百年之后:

几乎完美的热气球北极探险

即使遇到如此大的挫折,后人探险之热情依然不减。大约100年后,英国探险家亚当斯再次开启了热气球北极探险。

亚当斯热衷于探险,他登上过地球七个大陆上所有的最高峰,分别到达过南北极的地理极点与南北磁极点。在探险的行家里手看来,乘热气球的最大挑战就是到达北极。在北极必须面临其他地方没有的生存问题,那里天气极不稳定,暴风雪随时会出现;随着经线在北极汇合,磁场力量越来越强,北极磁场强烈干扰导航,只有最先进的卫星导航才能有效地帮助探险家确定方向。

作为探险家,亚当斯把目标锁定在北极,既是挑战自己,也是向安德烈致敬,以完成他未竞之事业。2000年5月28日,亚当斯仍然从瑞典出发,乘坐24米高的热气球飞向了北极。他没有同伴,独自一人飞行了4天,共前行960千米。

除了睡觉,亚当斯近乎完美地战胜了在北极面临的所有挑战。飞行中,他时刻处在24小时不间断的阳光照射下,还必须不断检查航向、风向和热气球高度,每天睡觉时间从没超过3小时。进入北极腹地越来越深,亚当斯也几乎疲劳到极点。在靠近极点的前一天,极度疲劳几乎酿成大祸,他差一点从1200米高空坠落到北冰洋。

最终,由于身体极度透支和极地风暴爆发,亚当斯不得不在距离原定目标――北极点,仅有20千米的地方放弃前行,按原路返回了瑞典。

虽然最后功亏一篑,但亚当斯的北极探险仍然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壮举,他本人以“世界上第一位乘热气球到达北极的人”为由,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再过十年:

人类终于顺利飞越北极

在亚当斯探险之后10年,凭借先进的科技装备,人类终于乘热气球飞越了北极。这次是法国探险家艾蒂安。

艾蒂安是个多面手,既是科学家也是医生,同时对极限状态下人的心理也颇有研究。早在1986年,他耗时63天,依靠狗拉雪橇到达了北极点。2002年,他又耗时大约3个月,乘船横渡北冰洋,从海上到达了北极点。

2010年4月5日,艾蒂安从挪威出发,孤身一人乘坐热气球飞向了北极。他计划以大约7~10天时间飞越北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着陆。

艾蒂安的热气球高28米,宽16米,呈细长椭圆形,气球内使用了氦气和热空气的混合气体。飞行中,艾蒂安也遇到不少困难。起飞两天后,就在北极遭遇了暴风雪。为保证不被暴风雪吹离航向,他不得不降低高度贴着浮冰,在冰面上方仅100~300米处艰难飞行。而且,暴风雪也导致热气球上的太阳能板无法工作。电量不足,他不得不放慢速度,以平均10千米/小时的速度缓缓飞行。为保证航向正确,整个飞行期间,有一个16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在地面为他提供持续的高精度导航服务。

与亚当斯飞行的时间不一样,艾蒂安是4月份开始这次探险的,这时北极处在极夜和极昼的交替时间,艾蒂安不必忍受阳光24小时照射,睡眠状态较好。同时作为医生和科学家,他还在路上“自娱自乐”。一方面,他利用自己预先准备的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测量航行路线上的二氧化碳、悬浮颗粒物含量和臭氧含量,并记录北极磁场变化。另一方面,他把注意力转移到飞行途中难得一见的风景上,而这些北极风光确实美丽奇特,吸引他保持长时间兴奋,抵抗疲劳。

月球探险篇5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完成人类登月梦想。他在踏上月球后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如今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名言之一。2012年他驾鹤西去,奥巴马说:“当尼尔第一次踏足月球表面时,他实现的人类创举永远不会被忘记。他的探索精神将一直活在那些致力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们心中。”

探索太空是有极大风险的,明朝的万户之死、苏联的“联盟11号”惨剧、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等,都是惨痛教训。就是当初阿姆斯特朗登月时,许多人也担心他有去无回,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甚至还为他事先写好了悼词:“命运决定这些前往月球探险的人将永远在月球上安息,这些勇敢的男人早就知道,他们没有任何回来的希望,不过他们也知道,由于他们的牺牲,人类将拥有更多的希望。”就在这种情况下,阿姆斯特朗还是毅然决然地参加这次太空之旅,义无反顾地走进飞船船舱,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迈出了代表人类的一大步。

返回地面后,阿姆斯特朗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在他的老家沃帕科内塔,更是万人空巷,热闹空前。然而,性格低调谦逊的阿姆斯特朗更向往宁静生活。他始终与媒体和商家保持距离,不做广告,不当代言,不愿多谈那次登月壮举。为了过清静的生活,他甚至放弃航天局高层职位,买下一座农场,喂牛种粮。面对赞扬,他谦虚地说:“我猜想,我们大家都喜欢因日常工作成绩被人记住,而不是因某一次闪光点。”而当有人问及,对他的脚印可能在月球表面存留数千年有什么想法时,他幽默地回答:“我希望有人上去把它们擦掉。”阿姆斯特朗的谦虚低调,不仅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光彩,反而赢得了人们的由衷钦佩,他为我们树立了淡泊名利的光辉楷模。

【多向解读】

解读一:探索精神。勇于探索,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每一次探索成功,都使我们在未知领域里前进了一大步,人类文明就是无数勇士探索的结果,阿姆斯特朗即是他们中杰出的一员。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忘记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壮举。

解读二:牺牲精神。任何人类历史上的创举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有时是学术权威、有时是声誉尊严,乃至个人的生命安全。当阿姆斯特朗踏着前人由血泪教训和无数科学成果编织而成的天梯登月的时候就已然将个人的生命奉献给了人类的航天事业。没有他人的勇敢牺牲,也就没有我们这个日益进步、发展的人类社会。

解读三:高风亮节。面对着英雄般的礼遇阿姆斯特朗并没有因此骄纵张扬,反而处处表现得谦虚谨慎。这种淡泊宁静的态度源自于他自身的性格与修养。贡献有大小而工作无高低,盖世功绩却不值一提,正是阿姆斯特朗于点滴之处的高尚觉悟最终铸就了他人格的伟大。

月球探险篇6

2、据了解,此次探月,结合着陆区域和科学目标的特点,嫦娥四号将把9台科学载荷带到月球背面深约12公里的艾特肯盆地。这些载荷中很多都是开放合作的结果。

3、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泛向社会开展科普征集的基础上,嫦娥四号搭载了一项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

4、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总重量不到3公斤。小“罐子”里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果蝇、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

科学家将在这个小空间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并向大众直播。

5、除了在国内开放合作,嫦娥四号任务也开展了探月工程实施以来的首次国际合作。3台“中外混血”的科学载荷将一同踏入月球背面,展开科学探索。

6、这3台国际合作科学载荷按照技术指标先进性、科学目标创新性等原则,面向全球征集产生,集中体现了各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

7、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可以聆听低频的宇宙之声,探寻宇宙大爆炸后几亿年时间里的蛛丝马迹。

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可测量能量中性粒子辐射和着陆器附近月壤中的相关物质含量,有助于估算月球上的氦-3、水等资源储量。

8、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可以用于测量太阳风粒子在月表的作用情况。

9、回顾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开放合作的理念其实一直贯穿“嫦娥奔月”之路——探月之初,嫦娥一号获得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二号获取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数据,都面向国际开放,供全球的科学家使用;

月球探险篇7

人们对万里之遥的月亮和嫦娥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那里冷不冷?真的有玉兔陪伴嫦娥姑娘吗?那里是不是埋藏着数不尽的宝藏?

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人类踏上了飞往月亮之路。中国航天人在经历了50多年的努力后,也踏上了飞往月亮的旅途。2004年1月,以“嫦娥”命名的中国探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10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

中华探月第一使者“嫦娥一号”

被派往月亮的“嫦娥一号”,是从哪里出发的呢?是从被誉为“月亮女儿故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发的,托举她的是中国航天人精心挑选的大力士——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护驾的还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下赫赫战功的航天测控网,以及国家天文台的观天“巨眼”。地面系统将和飞到天上的“嫦娥一号”随时联系,了解她的一举一动。

所有这些,构成了“嫦娥一号”飞月的团队——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

“嫦娥一号”是中国派往月亮的第一位使者,的确做到了“不辱使命”:绕月探测482天,超过了原定工作时间;成功获取了月面三维彩色影像,探明月面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初步测量了月壤的厚度,探测了地月空间环境。2008年11月12日,用“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嫦娥二号”抄近道奔月

当今世界上,只有美国把航天员送到过月球。我们国家也打算将航天员送往月球,建立暂时或者永久基地,开发利用月球。

为了这一目标,2010年10月1日,我国发射了绕月卫星“嫦娥二号”,飞往月球。

半年后,“嫦娥二号”完成了很多预定目标:“抄近道”奔月;降低绕月高度;验证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为将来更远的深空探测奠定技术基础;测试将飞行轨道由100公里圆轨道调整为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椭圆轨道的能力;全新的立体相机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圆满完成任务的“嫦娥二号”还剩下一些燃料,为了让她继续发挥“余热”,地面上的科学家们便指挥“嫦娥二号”飞离月球引力,飞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

“嫦娥三号”要带着月球机器人探月

我们知道,月亮上是一个寂静荒凉的世界,没有刮风下雨的天气现象,没有山川河流的美丽景色,到处是麻子似的月球坑。

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月球,直接暴露在太阳风、太阳耀斑和银河宇宙线等辐射源的辐射下,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不仅对月球探测器产生损害,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致命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派遣月球机器人前往月球,是个安全保险的万全之策。这个机器人,就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月球车,2012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还展出过她的模型呢。

我们国家打算在今年发射“嫦娥三号”,届时将携带月球车登陆月球。

“嫦娥三号”将在月球上的虹湾地区降落,因为那里地势相对平缓,我们对这一地区的了解也比较多,更安全些。

咱们的月球车什么样儿?它用先进的材料打造,能够防寒抗热。月球车非常聪明,能自己选择合适的路线行走,主动避开路障,寻找探测地点,用携带的仪器取样;并自己指挥仪器操作,及时把数据传回地球。

月球车打算在上面待三个月,以着陆点为中心,在方圆几公里内巡视探测。

飞向更遥远的深空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还将发射“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由于它们携装了更多的设备,变重了许多,所以将由载重量更大的长征五号新型运载火箭来完成这两项任务。到那时,发射中心就变成海南文昌啦。

五个嫦娥航天器在完成“绕”、“落”、“回”的探月任务后,我们将向载人登月迈进,为将来建立长久月球基地做准备。

人类已经派出深空探测器探测了太阳和7颗行星,并在火星、金星、土卫六等天体上实现了软着陆。

中国航天人将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飞向更远的深空,为人类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

世界上的月球车

月球车一般分为两类:无人驾驶的月球车和有人驾驶的月球车。

无人月球车也叫月球机器人,装备各种科学探测设备和信号装置,用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联合供电。地球向其发射指令进行遥控。

月球探险篇8

关键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

中图分类号:F113

源于美债问题的全球金融动荡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减速已成必然,但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和可控,可以借机推行结构转型。

一、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争论

欧美债务问题恶化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争论。2011年第三季度之前,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和机构都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复苏,基本不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美债规模上限提高、美债评级下调、全球股市暴跌、欧债危机扩散等相继发生,加大了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围绕经济是否二次探底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在本轮世界金融动荡之初,大多数机构和经济学家认为二次探底的风险不大,而且主要聚焦于美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在2011年6月17日称,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商业和消费者支出可以支撑复苏,目前的经济放缓不难解决。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8月9日称,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资产价格会较快恢复。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8月16日称,从金融危机一般的发生机制来看,目前的危机仍然囿于金融市场内,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渠道也未形成,二次探底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低。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8月16日称,欧美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可能性很小(15%左右),维持低增长的概率较大(60%左右)。瑞士银行8月24日报告对二次探底提出质疑,认为当前并未出现衰退中通常出现的一些共同特点,因而在并未出现较大的、系统性冲击的情况下,经济活动的任何下挫其程度都应该较小。德意志银行、野村证券8月中下旬报告均认为,尽管风险在加大,但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或急速衰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9月6日预计,美国经济陷入二次探底的概率为1/5至1/4。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9月8日称,无论美国还是世界经济都不会进入二次探底,但的确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加上可能的欧元崩溃,那么将对全世界产生波及效应,不仅在金融和资本市场,而且消费者和商业信心也会受到影响。

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认为很可能二次探底,而且随着动荡的持续而有所强化。英国《经济学人》杂志8月6日称,2012年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高,可能达到50%,经济一旦停滞,就很有可能重返衰退,受到新的冲击时尤为如此。美国银行经济学家米歇尔•迈耶8月12日称,2011年早些时候经济已经受到了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现在只需“最后一根稻草”就足以推动经济陷入衰退。德邦证券8月21日报告认为,市场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主要来自于无法找到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的新的突破点,尽管美国实体经济没有释放出多少负面因素,但市场信心已经低落到比较严重的地步。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9月8日认为,世界经济疲软将导致二次探底提前出现,这一时间可能发生在2013年,甚至提早到来,这取决于当前的决策者使用什么政策工具应对。目前正走向衰退,经济二次衰退的几率为50%。美国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停滞,即便美联储推出新一轮定量宽松措施,其效果最终也是有限的。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9月9日称,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高达50%。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国际经济形势都将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美债是政治问题,欧债是制度问题,欧洲将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危机。

二、世界经济金融风险加大

二次探底的争论本身就反映世界经济金融风险加大。经济增长的缓慢及对金融危机传播的担忧已经提高了危机的风险。尽管对是否二次探底存在分歧,但是几乎所有机构和经济学家都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在恶化,超出预期,未来不容乐观,只是程度差异而已。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还会持续。美银美林8月5日报告认为,高涨的风险厌恶情绪主要来源于三个因素:(1)人们意识到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得比之前预期的更严重。(2)由于欧洲无从见底的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政策的摇摆,人们预期市场压力可能会再次出现。(3)面临衰弱的金融和经济形势,政策制定者是否会实行宽松政策存在着不确定性。巴克莱资本8月19日报告认为,股价的崩溃代表资产的严重缩水以及对市场信心的消极冲击。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经济指标显示出衰退的迹象,但如果不加以遏制,股市的震动将不断自我加强。瑞士银行8月12日报告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将升级,只有当各国建立某种形式的财政联盟后才会缓解,如欧盟债券。中金公司8月22日报告认为,发生像2008年雷曼式危机的可能性并不高。欧盟财政官员提醒各成员国财政部长,称在债务危机向银行业蔓延的形势下,市场可能重新出现信贷紧缩的状况,这将带来一场系统性的危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志杰认为,欧债危机间歇性爆发揭示了危机处理机制的缺陷,区内外国家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增加了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危机将从金融向实体经济、社会领域传递。尽管欧元区解体对各方都不利,但不排除个别国家退出欧元区。

欧美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有限。瑞士银行8月24日报告认为,欧美决策者无力积极应对债问题和增长挑战,欧洲财政政策将更具限制性。高盛8月6日报告认为,由于债务危机导致欧洲财政政策方面空间不大,同时愈演愈烈的通胀又增加了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难度,整个政策环境十分受限。中银国际8月12日认为,美国政府受评级下调影响,将被迫重检其财政纪律,未来将无法再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美国政府面临国债余额上限的约束,在财政刺激上空间不大。德邦证券8月21日报告认为,即使QE3 如期推出,只能对市场起到短期的提振作用,而从中长期来看并不一定能改善现有的经济增长状况,反而可能会引发通胀和新一轮资产泡沫。

金融市场动荡将冲击实体经济。金融市场波动将导致令人担忧的负反馈循环问题。中金公司8月22日报告认为,金融市场持续走弱可能与经济放缓相互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导致信贷紧张,信贷紧张又将导致投资和消费放缓,投资和消费放缓又将反过来进一步打击市场信息,现阶段负反馈循环的风险正在上升,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如果银行流动性得不到缓解,经济衰退的风险将显著上升。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动荡预示着市场对未来经济更具不确定性,这将进一步限制经济的增长。信贷紧张压低投资消费,而反过来进一步导致信贷紧张。

主要机构均下调了世界及各国经济增长。尽管危机还只停留在金融层面,但未来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瑞士银行8月24日报告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估值从3.8%下调至3.3%,主要反映出欧洲和亚洲的GDP预估值下调,这意味着未来数季世界经济增长下滑。高盛8月6日报告将今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从5月预测的 4.3%和 4.7%分别下调至 4.0%和 4.4%。德意志银行8月16日报告将美国今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分别调低至1.7%和2.6%。高盛高华8月5日报告将今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测从此前的2.1%和1.7%分别下调至1.9%和1.4%。美银美林8月5日报告预测日本经济2011年将收缩0.4%,2012年将增长3.3%,较之前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

三、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美银美林8月5日报告维持对中国GDP增速的预测:2011年为9.3%,2012年为9.0%,同时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前景的衰弱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原因在于:(1)中国GDP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比许多人想象的要低,而且出口已经经历了平稳的下滑。(2)中国财政状况较健康,有空间来实施一种更加有利的财政政策以维持9%左右的增速。中金公司8月22日报告认为,由于2011年GDP对净出口的依赖降低,同时欧元区和美国在中国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下降,即使外需出现恶化,也不会造成中国增长大幅下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增长0.18个百分点。德邦证券8月21日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自身具备的独特性,A 股市场在受到市场影响之余,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走出自己独立的一波行情。

主要挑战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经济和市场从货币政策预期方面对国内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国内通胀情况下预期的不明朗使得这种影响更加复杂。中金公司8月15日报告认为,未来宏观政策走向将更多地体现一致性与灵活性,一致性体现为在达到预期政策目标之前,紧缩政策基调不会轻易放松,而灵活性则体现为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思路的局部领域,将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结合,进行政策微调。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9月9日指出,应对未来几年资本流入对国内货币环境的影响,靠汇率大幅升值是不够的,还是要靠国内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结构性调整。

月球探险篇9

从小就爱看探险故事的我,往往被故事中惊险、神秘、千奇百怪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有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中。

于是我便从小立下一个志愿:长大了要当一名探险家,去解开千古之谜金字塔的疑团,去探索那令人恐惧万分的魔鬼百慕大的奥秘,乘着宇宙飞船遨游令人向往,充满神奇色彩的宇宙,为人类开辟新的星球。假如2020年的今天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名享全球的探险家,我曾相继解开了金字塔和百慕大的疑团,那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因为温室效应海水猛涨已经遍及各国的沿海地区,沙漠急速扩张,三分之一的陆地已经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的漏洞已扩大到整个南极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奄奄一息。这天我受全人类的委托乘着8个成员地蓝色“地球一号”,飞上宇为人类寻找一个能适合人类生存底的星球。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飞行了一个多月,这天我的助手惊呼起来——他发现了一个与地球极为相似的星球,但它的体积是地球的5倍,我急忙下令登上这个星球。上了星球我们惊奇的发现上面还是几亿年前地球的模样,到处是恐龙,为了人类能在上面生存,我们用缩小光线把恐龙缩小到蚂蚁大小。

回到了地球,人类欢呼了,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比地球更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了。

未来的我一定要实现这个愿望,不过,但愿人类不要再破坏地球。

月球探险篇10

光阴似箭,一转眼,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在这20年里,由于科技发展迅猛,使人们的生活换了一番滋味,世界各地都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而且人类还在月球上建立了旅游点,人们随时都可以去月球上游玩。

你想去太空游玩吗?我是这个计划的总指挥,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整个旅游的过程吧。

想去月球游玩有两种,一种是乘坐宇宙飞船,另一种是乘坐太空电梯,两种方法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也有共同点。共同点之一:都要经过“太空中转站”,接着才出发去月球;共同点之二:旅行的时间一样,也就是乘坐什么,从你离开地面到回到地面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两种工具的速度不一样,就会产生时间的误差,所以选择工具时要慎重。宇宙飞船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让你提前到达月球,可是你就不能在一路上观看那美丽的景色了,不过你在月球上游玩的时间会增加,加上价格比乘坐太空电梯的价格要便宜很多,所以一般选择宇宙飞船的人较多。至于太空电梯,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家庭富裕的人,因为它的速度可以变换,能让你一路上观看宇宙中的美丽景色,到了月球,才能把精力放在观看月球上的风景,月球上的风景也非常美,可以让你感受到飘飘欲仙的感觉。

说了两种工具的特点,最后说在月球上的历程,首先要去一个阴森恐怖的洞里探险,每人都会得到一些工具用它们来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形,到达尽头你再走出来,不能提前出来,而且不能到处乱走,里面可机关重重,在出来的时候你会看到有东西在发光,这就是你的奖品。接着就自己去探险,想去哪就去哪儿。最后就踏上归途。

我就介绍到这儿,你们想去太空旅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