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十篇

时间:2023-04-03 08:22: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1

1、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翻译: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4、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来源:文章屋网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2

1、王维的最好一首诗是17岁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传颂千古。

2、王维祖籍山西人,所以用“山东兄弟”暗喻自己的故乡,王维兄弟共五人,维居长,其馀缗、缂、绂、沈四人均为其弟。诗题中的 “兄弟为偏义复词,即于重阳节忆念故乡诸弟之意。

(来源:文章屋网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3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1、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6、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4

关键词:汉唐诗词 植物意象 桃花 莲花 茱萸

古往今来的诗词中,人们总是对植物的意象分外执着。所谓意象,是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具体形象,因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和文学意味。四季轮回,百花更迭,不同的时节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各自在诗歌里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桃花也就成了汉唐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意象。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里收录了一首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桃花在这首词中有着两种意象:

(一) 春天的意象

《礼记・月令》写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农历的二三月,既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又恰逢连雨纷纷,江河水暴涨,因而春汛又被人们称为桃花汛,桃花也就成了春的代名词。“桃花流水”一词,直截了当地点明所写的季节是春天。每当人们读到这里,总能联想起河岸边那一树一树的红,随着江河的流水,片片飘落,成为了独特的春日景象。

(二) 桃源的意象

桃源意象最初出现在《桃花源记》里,文中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劳动,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的理想社会,寄予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词人张志和,其本身就是一位山水画家,于山水桃花之间,描绘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老渔夫头戴着箬笠、身披着蓑衣,在细雨中悠然地垂钓,不急不缓,闲然自适。桃花与流水相伴,叮叮咚咚,既像是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美丽又隐逸的桃源,又像是w现了老渔夫生活的宁静悠闲,为全诗增添了几许隐逸之意,反映作者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及其高远脱俗的意趣。

二、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夏日水边,我们总会与仙子般的莲花相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曲汉乐府民歌《江南》,把我们带到了夏日江南的荷塘里。莲花在《江南》里,也有着两种意象:

(一) 劳作的意象

汉乐府所收集的民歌,大多来自于民间,字里行间总是少不了对民间劳作生活的赞美与歌颂,《江南》也不例外。江南地区自古水多,逢水处大多植有莲花,采莲也就成了南方地区古有的劳作活动。再加上《江南》继承了《诗经》展现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情境的传统,莲花也就有了劳动的意象。诗词中以简单的言语,勾勒出一副美丽的采莲图。莲叶田田,鱼戏莲间,亦有采莲女子灵动于丛中,一词一句包含了对于劳动的赞美与享受。

(二) 爱情的意象

自古以来,诗词中的采莲之人多为女子。莲花又纯洁美好,宛若少女亭亭玉立,很容易让人联系到爱情,再加上“莲”与“怜”音同,莲花亦有怜爱之情。闻一多先生曾经将鱼喻男子、莲喻女子,鱼戏莲叶,正似男女之间的爱慕与追求。清风拂动,小舟轻摇,莲花深处,采莲姑娘的低声吟唱,不知又会拨动谁家少年郎的心弦。

三、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按照汉族的民间风俗,人们除了登高望远、畅饮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以辟邪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想象了重阳节当日,远在故乡的兄弟都佩戴茱萸、登上山顶眺望远方,却发现唯独少了自己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不能与兄弟共度佳节的遗憾。王维借茱萸表达思念亲人却终不得见的孤独,也寄托了对故乡、亲人和兄弟的思念之情。茱萸虽小,却被赋予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美很好地融入到诗词里。

四、结语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的意象也总是贯穿于文人的创作中,经久不衰。因而,汉唐诗词中关于植物的意象总是数不胜数,教材中收录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植物的意象也会在文学创作中被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注:本论文指导老师为钱晶]

参考文献:

[1]王昭元.文艺学概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95页。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301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5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队的陈曼希。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同学们,你们都应该知道重阳节吧!——对,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好几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呢!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课本里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6

中华文明通过诗词歌赋等文化形式得以不断积淀、巩固和传承。这些流传至今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强化古诗文教学的角度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一、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量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浩繁如海的优秀文学经典,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体裁、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有达到一定的积累量,才能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从中窥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貌。而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中,诵读是一种极为重要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也是我国古代诗词歌赋等主要文学体裁的韵律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对于教材所安排的古诗文篇目,应当利用课堂时间以及早读的时间,通过配乐朗诵法、吟唱、配画等诵读形式,让学生全面背诵掌握下来。除了课本所安排的诵读学习篇目外,还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如《弟子规》、《三字经》、《经典古文名句》等传统文化读本,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牢记于心。而诵读的过程,既是学习养成语感、积累素材的过程,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对古诗文的初步理解。

二、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

要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优秀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光靠让学生诵读积累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更深层次领略古诗文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

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语法特征和文字的释义与现代文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的,这往往给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学经典著作的理解造成非常大的障碍。因此,在古诗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文言虚词、古今词义的差别和常用的古文句式、文体等,以及词类和词类活用等典型的语法特征,减少学生在阅读和理解古文时的语言障碍。对于古文中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应当在初中的各个年级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难以用到这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为增进他们的理解,可以通过多举实例的形式让学生强化理解。而所举的实例,也应当以经典篇目和经典名句为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古文语法知识,也能进一步扩大对经典篇目的学习和掌握。

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其本身的含义之外,还应当为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更加深化对古诗文的情感认同。要为学生进行背景知识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为何会在九月九日这天“忆山东兄弟”呢?就可以为学生讲解王维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社会上“九月九日”的风俗习惯等等,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能够领会到此时独在他乡的王维对“山东兄弟”的怀念之情了。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感悟作者在诗文中所抒发的浓烈情感,让学生在阅读文化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那些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感,更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如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说自己虽然老迈,但却始终抱着“为国戍轮台”的坚定理想,这是作者拳拳爱国之心和忧民之情的真实写照;又如《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学习中,可以将《山坡羊·骊山怀古》联系起来,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嘘叹,以及对百姓被动遭受战争苦难的无比伤心关注。这些古诗词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诗文本身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对祖国、对百姓的深厚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也将这些爱国主义情感传承下来,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三、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力

古诗文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这一点同样不可疏忽和遗漏。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道德传统,强化学生的道德水平,如《〈论语〉十则》“三省吾身”从正面所倡导、《陈太丘与友期》中从反面所揭示的诚信美德,以及孟郊《游子吟》对母亲的赞美和对孝道的传承、《伤仲永》所记载的“天才”的反面教材以及对谦虚精神和勤奋学习的倡导等等,无不是有着丰富的文学魅力,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一个个文学形象和文学故事的学习中感悟是非曲直,践行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进行节日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描写和赞叹,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篇目,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现实生活和这些古诗文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的传统节日中实践和体验独特的传统文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思想情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海鸥有这样的论述:“古典诗词也积累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品质。古典诗词优美的文字背后表达着中国人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价值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古典诗词,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丰富营养。”那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本论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分门别类地谈谈初中古典诗词所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一、羁旅送别诗

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一般来讲,其感彩比较悲凉。例如,抒发游子思乡,表达乡愁的思想感情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因此,有人评价,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表达情感,胜人一筹。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尤其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没有直说自己不能在重阳节和你们团聚而痛苦,而是遥想在远方的兄弟今天登高时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不在身边。这与杜甫的《望月》诗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情感的独特体验在古典诗歌的表现中别具一格。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同样流露了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只身一人漂泊在相对比较安定的江南地区,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附近留宿,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对风雨飘摇的家乡的担忧之情,对处于战乱中的亲人的眷恋之情。

送别诗往往是抒发诗人对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以及抒发离愁别绪之情,送别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伤感,情绪低沉,或祝愿、或伤心、或惆怅、或留恋。例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本诗就表达诗人对好友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而惨遭贬官的同情与关切之情。因此,后来王昌龄也对这些朋友写了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一方面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另一方面也感谢友人的关心之意。

二、咏物抒怀诗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

例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托物抒怀,表达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某种外在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突出强调人格的美和人格的力量。就连唐太宗也屡次评价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再如,杜甫的《孤雁》,诗人与孤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这孤苦伶仃的孤雁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在那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因战乱与远在北方的亲人天各一方,无法团聚,他独自一人漂泊在异乡,就像一只孤单的大雁,内心是多么恐慌、孤独、寂寞、伤感。物我一体,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例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过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描摹,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倦,对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晚年的陆游辞官回乡以后,写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中表现了村民淳朴、热情、民风古朴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热爱农村田园式的悠闲生活。

总之,古典诗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通过诗歌形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各种情感,这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欣赏、感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8

重阳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名称

“浓浓祖孙情,开心过重阳”

活动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心孩子的。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图片:茱萸,重阳糕。

2、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录音及图片。

3、录象:人们在敬老院为老人做事的片段。

4、与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请所有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参加本次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并出示图片)

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 请一幼儿的爷爷介绍一下重阳节的来历。

(2) 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1) 以前人们的庆祝方式。(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

(2) 现在人们的庆祝方式。(看录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介绍现在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3) 认识茱萸及重阳糕。

拿出茱萸图片,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用来辟邪。

拿出重阳糕图片,请幼儿观察他的外形,一层又一层,上面还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花生仁等点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9

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今天的重阳节。1989年,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现在就请大家随着我讲述来了解重阳节的来龙去脉,今天是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许有些同学对这个节日的起源还不是很清楚。让我一起走近传统节日—重阳节。

人们登高望远,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思念亲人。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原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大概在魏晋时期。

因为与“久久”同音,九九重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诗词佳作。最为熟知的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4句诗写的就是传统节日—重阳节。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多彩浪漫,情趣盎然,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内容。

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赏菊及饮酒。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制无定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篇10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插茱萸的中缺少作者自已,也就是王维。

王维家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那天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茱萸是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唯独缺少作者王维一个人。因为王维当时正在异乡的长安,到了重阳节的时候王维加倍思念亲人,于是作了这首诗。

本句出自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为:独在异乡为异客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