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心情感言十篇

时间:2023-04-06 19:14:33

下雪心情感言

下雪心情感言篇1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小朋友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儿童心理特征,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涵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设计理念】

“运用”乃语言学习之根本。学语文,必须充分挖掘语文因素,加强语言运用训练。凭借课文美的语言,展开想象,进行表演。以角色对话为主,以读为本,将文本、作者、学生紧紧地凝聚、包容在一起;以“情”为经,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有感而发,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努力使教学因“运用”而有效,因“运用”而回归语文的本质。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读好问句。

2. 体会课文中师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感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儿童的共同心愿。

3. 积累第9自然段中的语句,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并学习运用。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引情感

台湾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宝岛,在那儿小朋友们也要过春节,可他们有一点遗憾,是什么呢?(很难看到下雪)是啊,那里的小朋友盼望能到祖国,到北京去看雪。

(看雪、玩雪是每个孩子都十分喜欢的事情,笔者承接上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引发“情感”——“遗憾”,一下子触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 训练语言铺情感

1. 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声地读一读,想想哪两段是写看雪的?(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第2、第9两段话)

2. 请大家再用心地去读读这两段话,感受感受,你能发现什么?

3. 交流读书心得。

第1段话是写台湾小朋友看雪,第2段是写北京小朋友看雪。

第1段是写假的雪,第2段是写真的雪。(从哪儿感受到的?)

……

4. 训练语言,感受美丽、快乐。(学习第2段)

师:这两段话都写了小朋友们看雪的情景,你觉得哪个雪景更美呢?那么美的雪景你能让它出现在眼前吗?有什么好办法?(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就会出现了,请大家读读第2段,边读边想象,反复地读,直到白茫茫的雪景在你眼前出现。

(1) 指名交流:这北京的雪怎么样啊?

(北京的雪很大。北京的雪很厚。北京的雪很美……)

你们是从哪儿感受到雪很大、很美的?(天上飘着雪花……)

(2) (课件出示)看,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了,没过多久,地上、树上、屋顶上都是一片洁白。看,小树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多美呀,现在,你想说点什么?(雪花漫天飞舞,好美的世界啊……)

(3) 指导朗读: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就用朗读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4) 指导积累:我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片美丽的雪景了!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心中吗?看着画面,把第1句话用最快的速度记在心里!如果带上表情和动作,感觉会更美的。自己赶快试试吧!

(指名背,请女同学背,男同学背)

(5) 指导运用:雪景美,语言更美,你们发现了吗?(师生合作读,如师读天上飘着,生接读雪花,飘着后面故意放慢节奏,引导感悟词语搭配的妙处。以此方式师生合作读“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点击“飘着、铺着、披着”变红)

师:“飘着、铺着、披着”这几个词交换一下行吗?(生读并交流)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搭配真妙,富有节奏,这就是诗意的表达。这么美的语言才能表达这么美的雪景,我们来学学这一招。

引导看图,启发表达:山上、路灯、房子、汽车……

雪娃娃,戴着帽子,穿着银装,拿着糖葫芦,可爱极了!

小结:美丽的雪景让我们陶醉,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雪地上。

(6) 师:你们想去痛快地玩一回吗?你会怎么玩?

引导学生进行诗意的表达,再次感受词语搭配的妙处。如:

小伙伴们踩着雪地,滚着雪球,打着雪仗,玩得可开心了!

(7) 让我们带着一份快乐的心情来读读第2句话。

(8) 现在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乐曲到雪地上去开心一回,小朋友们可以坐着背,可以站着背,能带上表情、动作就更好了。(齐背第9段)

5. 引入情境,感受快乐或遗憾。

(1) 雪景多美呀,小朋友多快活呀,可是这一切台湾的小朋友是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他们只能——静静地站在橱窗前看着用棉花做成的雪,请你去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受?(遗憾……自由读,指名读)

是呀,对于他们来说就算看看这假雪也是——非常开心的。(请一、二组读。请三、四组读)

(2) 如果你就是站在橱窗前的小朋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真的雪花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感觉……)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抓住“飘着——雪花、铺着——雪毯”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词语搭配的妙处,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发现语言表达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真正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 深情对话悟情感

1. 师:的确,在台湾小朋友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去问他们的老师,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小朋友拿起笔,快速默读老师和孩子的对话部分,用

”画出孩子们提的问题。画好后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2. 运用“问句”,感悟孩子们的情感。

(指名读出句子,课件出示)

读读孩子们的话,你体会到什么?

A. 您看到过真的雪吗?(好奇)

B.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呢?(惊奇)

C.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打探)

D.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急切)

(引导交流:好奇、惊奇、打探、急切……)

那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争着”来问问我。(理解“争着问”)

(对了,就是这样的急切,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北京去看雪)

(1) 师: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心情,课文中没有用一个“急”字来反映,而是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该怎么读呢?(指名读、开火车读)

(2) 你能用问句来表达“急不可待”的心情吗?

小结:台湾孩子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3. 反复诵读,感悟老师的情感。

A.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B. “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C. “不算太远。”

D.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1) 师反复诵读:“小时候,在我的故乡。”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思念故乡、伤感……)

小结: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2) 师:小时候,老师离开北京去了台湾。台湾温暖如春,没有下雪。她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北京正在下雪,她多么想回去看看啊。读——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师:长大后,她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她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再读——(第九段)

师:这年冬天,她又想起了家乡的雪景,她含着泪水深情地诉说——学生饱含深情地读(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3) 师:所以当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学生接读)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

”(学生接读)

(学生试读,齐读,感悟“深情”)

小结:北京小朋友盼着台湾小朋友来玩。带上急切盼望的心情再读最后一句话。

4. 分角色深情朗读对话。(同桌、师生)

(本环节充分利用文本对话,抓住一连串的问句,感受“盼着去北京看雪”的急切心情,体会用“问句”表达急切心情的独特秘妙,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并以读为本,让学习过程成为扎扎实实的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最后的“设境引读”,引导学生悟出了文本的味外之旨——盼雪乃盼回归。)

四、 抒发心声融情感

1. 师: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盼雪是台湾小朋友的心愿。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台湾回归祖国)

我们的祖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如今越来越强大,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也是她怀抱中一个多灾多难的孩子!这么多年来,台湾老师在盼,台湾小朋友在盼,北京小朋友在盼,你在盼,我也在盼,让我们一起深情地盼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2. 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北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到北京来看雪吧,——

到我们学校来玩吧,——

下雪心情感言篇2

我叫祥子,雪儿是我的同事,我们经常一起工作,经过一年的相处,我终于拿着玫瑰花向她求婚了。可就在我们谈婚论嫁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雪儿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个歹徒了……事后雪儿对我避而不见,托人捎话和我一刀两断。我知道她很痛苦,但我心里也不好受。毕竟我和雪儿相爱一场,而且她已经占据了我的心,我不能因为这件事情放弃她。后来我一番情真意切的表白,终于融化了雪儿冰冷的心。

不久,我们结婚了,在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老是想着雪儿被歹徒的过程,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所以总是匆匆完事后倒头就睡。婚假过后,我回单位上班,发现不少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我知道,和雪儿结婚我就要面对怎样的舆论,但真被各种闲言碎语包围的时候,我却不能坦然面对了。

雪儿是个温柔贤惠的妻子。一日三餐,她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生活中每一件事她件件替我考虑周全……她越是对我好,我越在心里想:要是没发生过那件事,她会对我这样百依百顺吗?这样一想,我竟处处和她对着来:每天下班回家,心里一烦我就喝酒,雪儿劝阻的表情让我十分厌恶,什么最难听我就用什么话骂她。我发现这对雪儿的伤害很大,一看到她脸色灰暗地躲到一边偷偷抽泣我就特别解气。第二天,酒醒了,想起自己的言行,我又懊悔不已,立即向她道歉,甚至还伴着泪水。雪儿原谅了我。但过不了几天,这样的事情就会重演。

让我痛苦的是,我和雪儿的夫妻生活也很不和谐。有时候我一连几天不去碰她,但美丽性感的她就在身边,心底的渴望总是情不自禁地涌出来,可只要我和雪儿过夫妻生活,眼前就会出现她被的场景,这让我变得非常野蛮。雪儿越是挣扎,我越有。每次性生活到最后都会变成一场,雪儿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雪儿为我的行为伤透了心,她哭着对我说要离婚,而我却不能答应她,因为我毕竟还爱着她,但雪儿的反问让我哑口无言,她问爱难道就是痛苦吗?

日子就这样反反复复,我对自己绝望了:明明深爱,面对她时又控制不了想要虐待她。难道是我把对歹徒的满腔怒火潜移默化成对妻子的报复吗?什么时候我才能给她一份正常的爱呢?

[专家分析]

下雪心情感言篇3

    《白雪公主》是以德国文学家格林兄弟的同名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动画片,是美国迪士尼电影制片厂早期的优秀作品。《白雪公主》是世界文学名着《格林童话》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看过该片的儿童都非常喜爱的动画片。

    故事描述了一位有雪一样的肌肤,如血一样鲜红的嘴唇的美丽公主,王后因为嫉恨白雪公主的美丽而再三地陷害她,白雪公主虽遭陷害,但未曾改变她那颗纯洁善良的心灵。一群十分正义的小矮人不顾一切地帮助她,可爱的小动物也非常爱她。最终邪恶的王后自食恶果——坠崖而死。白雪公主因为真爱而复活。整部动画片把故事中的人性的善良和邪恶、可爱与可恨,以儿童的视角刻画出来,充满了温馨感人的艺术魅力。

    时空顺序的结构有着明确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段落,故事情节紧凑,发展演变也脉络清晰,好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坏人最后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王后跌落山崖。故事情节简洁有趣,音乐在影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幽默贯穿在影片之中,细腻的情感、积极的主题蕴涵其中。

    视听形象绝不是对于文字的图解,而是充分发挥自身语言系统(画面语言、声音语言、造型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电子特技手段等)的优势,结合创作人员对童话故事独到的理解和审美认知,在灵活的时空变换和精心构筑的画面组接中,使童话故事深藏的优美意境、纯美人性得以显影,诱发着儿童丰富的想像力,…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一、视听形象传神

    感受与理解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以感受艺术形象为基础。观看动画片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儿童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生动直观的银幕形象带有强烈的美感效应,能使人转瞬间领略到它的美,审美感受主要是感性的体验,并伴随理性认识的一种精神活动。

    视觉方面,动画片《白雪公主》角色设计形式上的形象化,使角色个性鲜明。形象化的角色富有趣味性,正反派或不同个性的角色从外表上很容易辨别。整体形象设计上又具有传神的夸张性,往往能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正面人物白雪公主美丽——皮肤白、嘴唇红,性格善良;猎人健壮憨厚;小矮人可爱的名字与其性格相一致;小动物写实的可爱形象。

    对于人物的设计是写实风格和原有的卡通风格相结合,人物没有什么变形和夸张,人物动作设计写实。矮人动作设计富有弹性,动物的动作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其可爱有趣的一面使人物取代动物成为主角。

    色彩,也是一种语言。色彩的艺术表现与合理配置,可以确定影片的情绪基调。画面因为故事情节的不同、人物形象不同,色调对比大,冷暖分明,渲染气氛,突出主体,在王后出现的场景中,色调是冷的,主要以黑色为主;在白雪公主出现的场景中,色调随着白雪公主的不同境况,配有冷暖色调。白雪公主在逃往大森林的途中是以黑色为主色调,在和小矮人一起时是明亮的自然的彩色,在吃了王后的毒苹果时又是以黑色为主的色调。

    听觉方面,音乐是一种表达深层情感的语言,与动画片相结合,构成动画片表意、抒情的重要语言形态,音乐作为叙事工具,是美国动画片的重要特征,将音乐语言的听觉形象和画面语言的视觉形象结合为一体,并利用富有想象力的音效加强画面的夸张与力度,从而产生一种新的观赏效果。动画音乐可烘托气氛,交代环境与剧情,不仅能营造出一种恰如其分的基调,同时结合歌词,还可以直接有效地将观众引入影片的情景当中。音乐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在动画片《白雪公主》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有背景音乐衬托剧情、烘托气氛,有插曲与剧情相得益彰。其中有三首音乐与趣味性的场景相结合,给影片带来了更多的审美愉悦。小矮人劳动场面的音乐,符合矮人劳动的明快节奏,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白雪公主和小动物给矮人打扫房间时的音乐与小动物的形象和动作结合,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白雪公主和矮人一起跳舞的音乐,动感十足,滑稽可笑,把剧情推向高潮,与剧情骤然转变形成对比,增添了故事的感染力。

    人声语言构成了动画片中的主要有声语言形态,能够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人声的音色、音高、节奏、力度,都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王后说话时音色暗,节奏放慢,音高比较高,充满了阴森和恐怖的感觉,对于塑造其阴险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白雪公主的音色明亮,节奏欢快,音高比较平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对于塑造其善良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

    三、喜剧因素增添审美趣味性

    笑是喜剧的目的之一,一切形式的笑、包括生理的笑,心理的笑,包括喜剧引起的笑,都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这是作为审美形态之一的喜剧所要发挥的功能。与一般的心理的笑相比较,喜剧性的笑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审美态度而出现的,在它的背后,隐含着发笑者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评价。儿童具有游戏心境,在观看动画片时持游戏态度随时准备接受喜剧性情景的刺激和暗示,并随之产生笑的情感。

    矮人和小动物这些配角为影片增添了各种噱头和笑料,使影片对儿童的吸引力大增,给儿童带来无穷的欢乐。在动画片《白雪公主》中,一直都穿插着喜剧因素。

    可爱的糊涂蛋就是一个喜剧人物,小矮人在开矿中,把宝石放在了眼睛上,在扔矿石袋子的时候,把自己也扔进了储藏间;在回家的路上,走路的方式也很独特,回家后洗手时吞进肥皂的画面,和白雪公主跳舞的片段;还有要休息时,糊涂蛋悄悄地先去占领最舒服的沙发的画面,糊涂蛋在去工作前和白雪公主吻别的画面,糊涂蛋的可爱、可笑、不糊涂的行动,惹得儿童在观看影片时大笑。另一个矮人爱生气,表面上严肃、爱生气,其实也有喜剧情节,洗手时被人愚弄的场面。和白雪公主告别时因为得到了白雪公主的吻别,表面严肃内心喜悦而撞上树、落下水、碰了头的场面。小动物们在影片中也增添了许多戏剧情景,小乌龟因为爬得慢而处处搞笑,在给小矮人打扫房间时处处充满了喜剧情景,小松鼠用尾巴扫土,小乌龟的肚子被当做搓衣板……正是这些配角发挥的喜剧性,让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虽然有王后阴谋的危险存在,但搞笑的场面一直让儿童哈哈大笑,使儿童在潜意识中去除紧张感,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于片中秃鹫的解释,可以让儿童得知王后的下场,但是对于王后摔下山崖的形象未予直接表现,这种画外之景、言外之意,一方面,对孩子的心里有一种对死的认识的保护性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让孩子通过联想认识到王后没有好下场的效果。

    儿童也需要放松,人在心理紧张时,身体也会紧张,心理上的松弛,能缓解儿童身体上的紧绷状态,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因为剧中存在王后要杀害白雪公主的不安全因素,所以笑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满足其安全感的需要。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证明:操作性微笑的发展则明显地依赖于笑本身所引起的愉快后果。所以,不仅是愉快情绪引起笑,而且,笑也能促使有机体产生愉快情绪,因为笑增进了生命活力。

    四、艺术表达感人

    艺术能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艺术是一种交际的手段,是求取进步的手段,是人类向前进到完善的手段,人类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可以通过艺术去和所有的人交流情感——无论是和现代的人还是和过去的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儿童观看《白雪公主》,其情绪情感与影片产生共鸣,儿童对美与丑的认识,是儿童在感觉、知觉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因素与成熟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儿童知觉的发展和完善。欣赏动画片,作为感觉、知觉的间接经验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儿童经验的过程是经由直觉的感知特征到直观的具体形象特征,再发展到抽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表象到内在意义的递进发展过程。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动画片中白雪公主和矮人们生活的活泼、欢快的音乐与王后施展阴谋过程中阴沉、恐惧的音乐形成对比;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与王后阴险狡诈的对比。以丑来配美,以恶来配善,结果使美显得更美,善显得更善的鲜明对比的艺术手法,使儿童的感情通过艺术而发展,即善良的代替了不善良的,美好的代替了丑恶的,引发儿童在理性上强烈的趋美向善的需求。

    感受与理解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以感受艺术形象为基础,并伴随理性认识的一种精神活动。影视鉴赏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鉴赏者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迪斯尼通过动画的形式演绎了这部美丽的童话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的鞭挞,最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片中的主题是“人真正的美来自善良”。影片讴歌的是一种真善的美、宽容的美,比较浅显,很容易让儿童接受。

    将真善美、正义等积极思想融入动画片中,生动有趣的笑料吸引儿童的感受和注意力,儿童在身心愉悦中心灵受到启迪,把善的和真的作为自己的榜样,动画片的教育意义达到塑造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使儿童的人格得以培养和塑造。

    [参考文献]

    [1]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潘智彪,喜剧心理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89.

    [3][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下雪心情感言篇4

一、教学语言体现“语文味”

要想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课堂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语文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能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教师若能完全融入到教学情景中,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那么他的课会因教师充满语言的魅力而“语文味”浓郁。

如在教学《父母的心》时,我们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在父母的心中,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下雨时,总能见到父母送伞的身影,生病时,总能见到父母担忧的神情,生日时,仍能见到父母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那么,我们今天就跟随川端康成一起走近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心。”再如教学《故乡》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有一个地方,我们永远无法走出来;有一种情结,始终由他而生。那是什么?(故乡)你的故乡在哪里呢?你对她有什么别样的感情呢?假如我们与故乡阔别二十年后再回到故乡,又会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来感悟鲁迅二十年后回到故乡的别样情怀。”一席话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打开了他们感情的闸门,为学习课好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细咀慢嚼感受“语文味”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要关注语言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从语言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语言文字形成波澜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只有通过细心咀嚼,耐心挖掘,用心品味,才能品出语文的味道。

如在上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引导学生用“罩”、“盖”来替换“顶”字,从而品味“顶”字体现了雪的小,雪的薄脆。如果用“罩”或“盖”字,给人感觉雪好像很重,很多,铺天盖地而来,不能体现济南的冬天雪的特点。再如本文中“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卧”字与近义词“躺”字,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品味:“卧”字用得妙,雪是薄薄地覆盖在房顶上,把雪的轻盈、悠闲之态描绘出来了。而“躺”字显得生硬、呆板,没有“卧”的闲适、惬意,不能体现济南的冬天雪的惹人喜爱。

三、动情朗读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读”是理解课文,获取知识,体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这种借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如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描写部分,感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黯淡愁惨的氛围;读抒情部分,感受诗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博襟。读《呼兰河传》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则可以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后园的诗意,感受大自然的自由和神奇。

四、放飞想象写出“语文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很多名家都很擅长在文章中为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他们的作品语言精炼,却往往富含“弦外之音”,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发挥想象,把思维的空间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

下雪心情感言篇5

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应弄清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层次。高考试题在鉴赏作品的语言时,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1)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2)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3)选材剪材,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是否得当等;(4)行文结构,如开头与结尾、铺垫与呼应、制造波澜、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5)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我们要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巧。再次要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应以整体阅读为基础,注意形象的特征、意义以及创作背景。另外,文学形象都是在互相联系的生活画面中刻画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同时,还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更好地把握形象。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基本特点,解题时应当注意把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应联系文章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重要词句的语境,联系作品的文体特点加以分析。

例如:

(2015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9分)

雪 天

张抗抗

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

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

⑧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⑨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只听见雪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的雪片里,一个模糊的背影,若隐若现地导引着我。

⑩“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B11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B12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噎了。

B13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B14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B15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

B16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

1.对第④⑤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表现了“我”寻人过程的艰难。

B.衬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C.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

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由于题干指向是“第④⑤段描写大雪的作用”,显然是考查环境描写(或意象)的作用,而且提供的选项都集中在表情达意和表现主旨方面的作用上,所以关键要揣摩、辨析环境描写的特点(或大雪的特点),然后要遵循联系文章整体进行分析的原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从第④段“猛”“横飞”“急速而强劲”“不知置身何处”可知“寻人过程的艰难”;如此艰难,还是“继续往前走”,可知“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后文第B13段,“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主旨立显,这里的雪就有了铺垫作用。C项,联系下文看,应是“风雪”使“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而非描写大雪本身是在“渲染‘我’强烈的怨恨之情”。

答案:C。

2.赏析第⑧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题干指向是“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描写类别已经明确。动作描写的作用(表达效果)不外乎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答题只要结合文本,具体阐释好题干的几个关键点,即描写了什么样的动作,刻画出了什么样的形象,效果怎么样即可。

参考答案:用干脆有力的“扯”“抓”“跨”等动词(1分),生动地写出老妇人动作麻利(1分)和毫不犹豫(1分),也充分表现出她的热心善良(1分)。

3.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B14段画线句。(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题干有“紧扣‘蹒跚’一词”的指向,训练有素的学生的思维就会聚焦在这个点上,然后还是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答题。“蹒跚”的主语是“声音”,所以从手法上来说,显然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把听觉写成了能看见的视觉,这是通感,如果答不出术语,说“化无形为有形”也可。再从内涵上来说,

“蹒跚”本来是形容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这是老妇人的形象,与“苍老”相照应,那么写声音就是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我”心头久久萦绕,老妇人就“形神合一”了,表现对“我”触动很大。

参考答案:运用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我”心头久久萦绕,对“我”触动很大,也与句中“苍老”一词相一致。

4.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及各自原因。(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探索文章思想感情是怎样流动和起伏变化的,其实就是探索文章的思路。这篇叙事性散文,文中有明晰的心理描写的句子,所以要找出“我”的情感变化并不难。刚开始的心理刻画在第⑥段,“饥饿、疲惫、寒冷、烦躁”“怒气鼓胀”;第一次转变是在第⑩、B11段,“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第二次转变是在第B15段,“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根据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我”心理转变的过程,原因结合老妇人言行对“我”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第一次转变是由满怀恼恨到怀疑、动摇(1分),转变的原因是老妇人善意的揣测触动了“我”(1分)。第二次转变是由怀疑、动摇到彻底释怀(1分),原因是老妇人的话让“我”领悟到应该用善良、宽容去化解心中的怨恨(1分)。

5.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45字以内)。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和探究”。“推断”即推测断定,它属于逻辑思维,要求依据已知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或判断,而“想象”是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所以这道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必须尊重原作,合理想象。从前文情节推动来看,文中的“我”已经由对此行意义的怀疑到完全放下了,所以不会再推门进去了;虽说进门不一定是兴师问罪,但毕竟会给对方带来尴尬,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放弃敲门,可以给自己一个平复情绪的时间。从情节的前后连贯性来看,前面提到一个小纸条,此处应该给予交代,比如撕掉。考虑到情节的完整性,应交代回到火车站。以上是对续写部分内容的分析,从叙事作品的表达风格的统一与协调性上考虑,这些内容都要通过精彩、细腻的描写来形象地表达出来。

下雪心情感言篇6

困难挫折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只有掌握了应付困难挫折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挫折教育是当代中学生所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中考语文试题近年来也表现出了这种倾向,“苦难挫折”类主题材料成为各省市中考的热点之一,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真题再现】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文/包利民

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发现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填充括号。

情节:突遇暴雪( ① )发现黑点( ② )发现村庄

心理:( ③ )焦急万分( ④ )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段画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

【名师解读】

答题策略:

第1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时,要将文章标题和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分析出标题中词语“大雪”“封不住”的含义,进而体会其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第2题考查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概括时,要尽量参照示例部分的语言形式,即使用四字短语。

第3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要根据题目中括号内的提示确定好赏析角度,同时结合语境,从内容与情节的发展等角度做出正确的赏析。句①要先判断出其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分析其对表达意思所产生的作用。句②的词语为数量词,要体会其对数字的限制作用和表意功能。

第4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进入故事情节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想象出当时的情形和内心活动,并用第一人称简要地写出来。

第5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句子体会词语的本义、含义及比喻义。

第6题考查学生的延伸拓展能力。审题后结合文章的主旨,特别是题干中的话语,回忆自身的相关事例,再选择印象最深、感悟最深的一件事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错答探因:

上述真题中第1、2、4、6题失分较多。

第1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没有说出“大雪”一词的比喻义;没有揭示出标题与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

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把握情节发展的过程;没有准确地进行概括;没有运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4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没有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没有将当时的惊喜之情表达出来。

第6题失分呈现为以下情况:只是简单回答有或没有类似的感悟,没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只是简单叙事,缺少适当的评论。

【读写联通】

如何提升文章深度,使文章情理交融?本文有两点可借鉴:

下雪心情感言篇7

[关键词] 《雪花秘扇》;女书;老同;女性

2011年6月24日,电影《雪花秘扇》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改编自美国新生代华裔作家邝丽莎(Lisa See)畅销40余个国家的小说《雪花与秘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2005),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Wendi Deng Murdoch)担任出品人,负责《雨人》(Rain Man,1988)等影片的名牌编剧罗纳德・巴斯(Ronald Bass)改编,好莱坞著名华裔导演王颖执导,演员则囊括了李冰冰、全智贤、姜武、邬君梅、休・杰克曼(Hugh Jackman)等多国影视明星,并缀以曾获奥斯卡奖、金球奖、艾美奖的蕾切尔・波特曼(Rachel Portman)的原创配乐,堪称是一部制作精良、阵容强大的中美合拍影片。

一、电影情节梗概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现代上海和清末湖南的两对好友的故事。在现代的上海,索菲亚(全智贤饰)是韩裔女孩,随父亲来到中国。尼娜(李冰冰饰)是上海女孩,是索菲亚的中文教师。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性情相投,在索菲亚姑姑的启发下仿照古时湖南乡间的习俗结为老同,发誓一生相伴。但不久后,索菲亚的父亲不幸去世,她无法承受失去父亲的伤痛,无心学习,在高考的考场门口逃走了。在考场上,尼娜毅然在自己的试卷上写上了索菲亚的名字,结果被罚三年不能参加高考,索菲亚也被继母送回了韩国。成年后,索菲亚回到了上海,两人依旧是朝夕相处的好友。由于工作出色,尼娜得到了去纽约工作的机会,她因担心索菲亚而意欲放弃。索菲亚一方面由于怀了男友的孩子,一方面不忍尼娜因自己放弃大好机会,故意与尼娜决裂并与男友去了悉尼。就在出国前夕,尼娜得知索菲亚出了车祸,她毅然决定留在国内,她在寻找索菲亚车祸原因的过程中发现了索菲亚写给自己的信和小说手稿,了解了索菲亚一直以来的痛苦以及故意决裂的真相。最终,索菲亚从昏迷中醒来,两人冰释前嫌。

另一对好友的故事借索菲亚的小说手稿得以展开。清朝道光年间,百合(李冰冰饰)与雪花(全智贤饰)都是湖南省永明县的女孩,两人在媒婆的撮合下结为老同。成年后,百合因为一双完美的三寸金莲嫁入大户人家,生活富足;雪花却因为抽鸦片的父亲只能嫁给屠夫,处境悲凉。尽管身份地位悬殊,两人始终信守当初的誓言,甚至在瘟疫、战乱中仍然凭借写在扇子上的女书传递情感。在丧子之痛和艰苦生活中挣扎的雪花担心自己成为百合的负担,谎称已与他人结为金兰姐妹,伤心欲绝的百合也决然地与她断绝了联系。多年后,误会被雪花的女儿解释清楚,无奈雪花已重病在床,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二、电影改编的精妙之处

电影《雪花秘扇》虽然改编自邝丽莎的同名小说,但电影与小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的差异首先莫过于电影中另一条叙事线索的引入。原著讲述了在清朝末年湖南省的时空中百合与雪花的故事,二人之间相交、相知、隔阂、绝交、和解的凄美经历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叙事线索。而电影剧本在百合和雪花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尼娜和索菲亚的现代老同故事,百合与雪花、尼娜与索菲亚这两条线索并行,讲述了判然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对老同的人生经历。如果说原著中百合与雪花的故事只是个体性和独特性的事件,那么电影中第二个故事线索的引入则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中互为参照的老同经历,具有集体性和普遍性的寓意,由此构建了不同时空中的中国女性情谊的谱系框架。

其次,另一条叙事线索的引入也为影片注入了多元文化的色彩。原著作者邝丽莎虽然只有八分之一的华人血统,但她始终认同中国及中华文化:“平时在妈妈家里感觉生活是杂乱的、无序的,但周末在唐人街的爷爷奶奶那里却让我找到了生活的中心。我比较认同于我中国的一面,因为它有趣、浪漫,而且真实。”[1]正是因为对中华文化的这份亲密感,邝丽莎曾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了解女书等中国文化,期望自己美国的一面能够打开通往中国的一扇窗口。[2]改编电影后的故事人物中,索菲亚虽然祖籍湖南,却是来自韩国;索菲亚的男友是百分之百的白人,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尼娜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是她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得到了去美国纽约的工作机会。来自不同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各个人物仿佛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地球村。中国女孩与韩裔女孩结为老同,韩裔商人与上海女子结为夫妻,韩裔女孩与澳洲白人男性发展爱恋,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得电影充满了多元文化的色彩。影片中各个地域、各种语言、各种文化间相互和谐、友好地交流与渗透,更是体现出了原著作者与编剧希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共处的心愿。

第三,百合与雪花彼此交流的女书在电影中也得到更全面的展示。在电影中,我们能多次看到百合与雪花书写女书的场景,扇子上的女书也有多次特写。凭借电影的画面优势,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造型奇特、娟秀纤细、“就像蚊子的细足或是鸟儿在地上留下的脚爪印”的女书的真实面目。[3]20而且,女书作品通常有诗歌式的文体,七言居多,也有少量的五言和七言杂五言体,音律感极强。[4]但由于原著作者是不精通汉语的美国华裔,小说的原文也是英语,小说中的女书就只是作者按照字面内容翻译的短文,女书原本所具有的七言体诗歌的美感就在语言的束缚中遗失了。所幸的是,电影剧本弥补了这一缺憾,电影中百合与雪花互通的女书都是传统七言诗歌体的形式,例如导致二人决裂的那首:“至亲至爱我老同/我身已是运不转/不比当年风光时/荆田姐妹三金兰/与我长行不嫌弃/叹声老同勿挂怀。”可见,女书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瑰宝在电影中得到更直观的展示和还原。

此外,电影的配乐也与情节契合,丝丝入扣,演员的表现真挚、灵动,场景切换自然、流畅,这多处改编相互作用,成功地体现了原著中“中国女秘而细腻的情感”,共同奠定了这部改编佳作的成功。[5]

三、《雪花秘扇》的文化内涵与启示意义

《雪花秘扇》虽然是邓文迪借鉴好莱坞资金风投形式拍摄的电影,但影片依旧借鉴了原著中许多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例如瑶族的各种习俗、湘绣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即为“女书”与“老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现今社会生活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女书于一千多年前发源于我国湖南省西南部的边远地区,是世界上惟一一种以性别为基础、仅供女性阅读和书写的文字。根据小说中的介绍,女书的发明者就传唱下这样一首歌:“我的心酸和泪水都蕴藏在我的字字句句之中,作为无形的抗争,我用男人无法认识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3]63-64可见,女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叙述不公、传递情感而诞生的,是女性无形抗争的工具。在清末湘西的时空中,百合的婆婆嫌弃雪花的家世背景,禁止二人来往。面对阻挠,百合认为:“我惟一可以用来反叛的方式来自女书,我们女性独有的神秘文字”,开始凭借在扇子中书写女书传递情感,互相倾诉彼此的思念、困惑与痛苦,女书成了这一对老同无形地反抗陆夫人所代表的强权阶级的交流工具。[3]2在现代上海的时空中,索菲亚的继母不满尼娜带来的王菲的音乐,同样禁止二人来往。而尼娜和索菲亚正是在被禁止的王菲的唱片上用女书写下了结为老同的结交书。不难看出,女书成了在学习女红、料理家务、缠足、家庭暴力等重压下女性给自身创造的“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6]。在封建礼教、道德观念、民俗等多重束缚的恶劣生存环境中,中国女性用自身的情感、智慧和灵动创造了只有自己能书写、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文字。作为中国女性文化的独特代表和“女性文明的缩影”,女书不仅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反抗强权、交流感情的工具,它本身所体现的抗争的勇气与精神更是鼓励我们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源泉与动力。[6]

随着电影中年幼的百合和雪花在姑婆庙说出誓言“以我双手向你开/相惜怜爱永不悔”,我们逐渐了解了这种独特的女性情感形式――老同。除了年龄、性情等方面的相称外,“缔结老同就像结婚一样重要……老同是自由选择下的结合成为彼此情感的伴侣,并永远忠于对方”[3]39。在清末湖南的线索中,雪花和百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对女孩,她们“身高一样”、性情相仿、“样貌也相当”,还在“同一天开始裹脚”[3]36。尽管婚后身份地位悬殊,两人始终信守当初的誓言,在亲人离世、瘟疫、战乱等各种人生痛苦中“用善意言行抚慰着彼此的心灵”[3]46。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两人分享喜悦、倾诉愁苦、相互守望,以坚定的情感抵御世事的无常与残酷。在现代上海的线索中,尼娜和索菲亚同为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工作的艰辛、亲人的离世以及情感的挫折中彼此照顾、鼓励、奉献,有着“一生的姐妹”(sister for life)的情谊。韩浩月认为,中国的文化一直依赖只凸显、赞美男性间的伟大友谊,却罕见女性之间令人动容的友情故事。[7]从这个角度看,《雪花秘扇》中两对老同间纯洁、真诚的感情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女性情谊故事缺失的一种补白。而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故事中所体现的忠诚、信任、奉献、关爱正是当下最为缺乏的宝贵情感,这也正是电影《雪花秘扇》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 卢俊.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和她的作品[J].译林,2011(04).

[2] Conversations:Lisa See,Author of 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EB/OL].Waterbridge Review,省略/092005/cnv_see.php,Sep,2005.

[3] [美]邝丽莎.雪花与秘密的扇子[M].忻元洁,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 宫哲兵.女书:中国女性为自己创造的文字[J].中国民族,2005(07).

[5] 张慧瑜.“秘扇”中的中国想象――评电影《雪花秘扇》[N].中国艺术报,2011-07-08(005).

[6] 李量.《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女书文化的东方主义话语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1(01).

下雪心情感言篇8

本文研究残雪卡夫卡作品的语言哲学,“作品”是中心词,故而,我们依然是在进行文学研究,只是,语言哲学是本文的方法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与心灵、精神密切关联的存在。语言也是作家所特有的把握社会的一种技艺。解读作家的作品,显然不能仅仅只停留于文本,还应当注重作家语言所表达的行为性,因为作家所描叙的在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无法脱离这个世界,即使,这个世界是作家笔下的世界,不具有普遍性。残雪和卡夫卡,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性。没有真实存在的事件在他们的人生历史中发生,但是,他们的作品中却实实在在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件,这是他们的语言所编织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了解残雪与卡夫卡作品的语言,实质就是了解残雪和卡夫卡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语言哲学这个维度来分析其作品,可以更加洞悉他们对所处时代和世界的认识,当然,从而洞悉他们的心灵世界。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②因此,对作家语言的研究,也就是对作家与现实、世界的研究。评论家沙水在《艺术中的历史(代跋)》中评论残雪时指出,“在残雪眼里,一部作品就是艺术家的艺术心灵的一个写真,一部多层次的艺术心理学”,“这种眼光不仅适合于用来分析残雪自己的作品,而且她认为也适合于一切伟大的作品。所有这些作品都只有一个惟一的主体,这就是艺术本身”。③残雪所认为适合一切伟大作品的艺术本身,指的就是语言。残雪在小说语言上进行了试验,她的语言具有诗性特质,这是他在长期阅读西方作品中所形成的语言观,她的小说里面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拓展了语言的诗,真切地表达了她的真实思想和内在的体验。她的这种诗性精神是现代性意义上的精神,即是面对内心的虚无与生存的折磨的一种精神。残雪的这种诗性精神直接师承卡夫卡,但是,读者对于两人作品中所弥漫的这种诗性精神却似乎并不理解。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们的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排斥感觉,因为人们不习惯于那种审美感受。人们不习惯于人突然变成虫子所感受的内容。这个变形,不是指格里高尔如何变成甲虫,主要是指他如何叙说格里高尔的话语方式,也就是卡夫卡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语言哲学来看问题。中国人很难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感受。最著名的有庄子和惠子之间关于鱼是否快乐的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感慨道:“條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答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驳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笑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从庄子和惠子的争辩,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中国人是不适合这样的语言哲学的。

二、但是,为什么卡夫卡要这样述说,后来的残雪也要这样述说,当然是有他们的理由。

因为他们开始打破一切以前的文学反映现实的传统。昆德拉说:“卡夫卡,首先是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一个艺术的奇迹”。④卡夫卡的艺术奇迹表现在他的语言上,他非常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如果说残雪的语言是诗性的,那么,残雪的这种诗性语言来自于对卡夫卡的模仿。诗性的语言是象征的语言,其目的在于减轻现实信息所承载的内涵。1984年,卡尔维诺在哈佛大学做系列诗论讲座时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在对自己的小说创作进行总结的时候就说:“我的工作常常就是为了减轻分量,有时是为了减轻人物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天体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城市的分量,首先是尽力减轻小说结构和语言的分量”。⑤卡尔维诺一语道破卡夫卡与残雪的天机,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没有过多的社会背景,原因在于减轻作品所承载的分量。卡尔维诺在讲稿的结尾引用了卡夫卡的一部作品《铁桶骑士》来论证他的观点。这篇小说有寓言的味道,人物也没有社会身份,情节也很简单,讲的是主人公想向煤店老板赊煤被拒绝的故事。虽然卡夫卡的语言很轻,但是,在这个故事里面,所反映的深层次蕴涵则很重。小说是这样开篇的:“媒全用完;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冷风;窗前树木在严霜中发僵,天空成了抵挡想向它呼救的人的银盾”。⑥这是一幅纯粹的静物画,煤桶、煤铲、炉子、房间、窗子、树木、霜、冷风、天空是它的元素。没有多余的文字,也没有多余的感情,但信息量极大,表现了卡夫卡语言独具一格的穿透力。卡尔维诺说,卡夫卡的语言可以让我们产生永无止境的联想。⑦残雪也很喜欢卡尔维诺的语言,她在《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中对卡尔维诺充满奇思妙想、风格独具的作品进行了诗意解读。她在《美、距离及结构——读<月亮的距离>》一文中说,“卡尔维诺以诗解诗,其激情的饱满与高昂无人能超越。”⑧她以诗意翻译卡尔维诺的文本,“从前,月亮同地球离得非常近,是海潮将她一点一点地推向了远方。”⑨残雪评论道,“一开篇诗人就描叙了创造中的结构,即地球吸引着月球,月球激起海潮,而海潮又迫使月球同地球不断拉开距离。这就是从古到今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结构。从此便揭开了这个几千年的精神之谜:渴望同距离成正比”。⑩残雪不愧是评论作品的高手,她一眼看出了卡尔维诺的语言结构,或者说卡尔维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残雪看待卡尔维诺的观点与卡夫卡看待克莱斯特的作品的观点也有惊人的相似,卡夫卡在向雅努施推荐克氏的作品时说:“这是克莱斯特的小说,这是真正的创作。语言非常清楚。你在这里找不到矫饰的语言,看不到装腔作势。克莱斯特不是骗子,不是逗趣者。他的一生是在人和命运之间的幻影似的紧张关系下度过的,他用明确无误的、大家普遍理解的语言照亮并记述了这种紧张关系。他要让他的幻景变成大家都能达到的经验财富。他为此而努力,却不耍言语游戏,不做评论,不施用诱惑。在克莱斯特身上,谦虚理解和耐心变成任何一次分娩的成功所需要的力量。因此,我反复读克莱斯特的作品。艺术不是瞬间即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这一点,您从克莱斯特的小说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这是现代德语语言艺术的根”。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卡夫卡作品的语言特色是经过对其他作家的评论而树立的,不矫饰、自然、如实记录而不加评论。雅努施也说,“卡夫卡能用一两句话迅速阐明有争议的事情。而他从来不花什么力气,表现自己才华横溢甚至妙趣横生。无论他说什么,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那样简单、自然、不言而喻。达到这种小说不说靠特别的遣词造句的方式、表情或语调”。卡夫卡的作品不是外在世界的表述,而是通过他的言语的能指,来实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性的语言,也是象征的语言。比如《一条狗的研究》、《致科学院的报告》、《豺狗和阿拉伯人》、《塞壬们的沉默》、《铁桶骑士》就是这样的作品。

三、残雪学习卡夫卡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对其语言的学习。

她认为,文学的本体是语言,于是,她对语言形式开展了多种探索,即以小说语言的诗来呈现语言的真实思维轨迹,使语言能自由地表达作者真实的意图和思想。她长期阅读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作品,来改造自己的语言,从而在写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观。她的小说语言是以梦境和感官幻觉为前提的,不遵守现实逻辑和理性的规范,从而丰富自己语言更多的能指,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一种在虚无与现实中的探索。或许,残雪的这种语言破坏了现实主义小说语言的连贯性与明晰性,是非理性的,但恰恰因为这种非理性,却导致残雪小说的语言更具有象征和隐喻的特色。残雪领略过政治语言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因而她对这种语言有种莫名的恐惧。比如,在“”中,一旦某人被语言点名,他的人生轨迹或许会改变,那种乱扣帽子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日本学者近藤直子说,“在残雪的世界中,语言是一个永远难以摸索得到的东西,人们随随便便述说随随便便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为止是真实,什么地方为止是谎言。”残雪对描写与政治不可分离的日常语言极为不满,她怀疑那种语言的不确定性。她说,“我从小就对大人们承认的那个世界里的语言和陈腐的句子非常反感,在《突围表演》里有重大突破”,“我把什么形容词都丢掉了,句子重复很多,拖得很长,这使他们的神经无法忍受,这是我的个性,我的语言,而不是他们平常意义上能够理解的语言,到了这个程度上我已经不在乎现有的语言了。这是我认为《突围表演》比以前好的地方,它不在乎语言,一切顺乎自然。我记得有个诗人说过:‘我写下一个句子,那个句子就成为一首诗’。《突围表演》是一首诗,一首长诗,完全是诗的世界”。残雪的观点与德里达有切合之处。德氏在回答“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他说,“文学是容纳我们关于语言本质困惑的一个场所或者经历,当我们说到真理或实质时,一般都是关于语言的”。当我们面对现实虚无的时候,我们强烈地想摆脱日常生活语言的羁绊。残雪就是这样,所以她对大人们承认的那个世界的语言和陈腐的句子表达了极大的反感。残雪与现实语言遭遇的时候,她的感官异常的灵敏,如果没有残雪自己的语言能力,残雪就不可能将其遭遇的虚无打开给读者,残雪的经历表明,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语言之中。因此,文学艺术,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它必然要超越现实走向永恒,而走向永恒的不是它所反映的内容,而是它的语言。我们明白的一点就是,日常使用的言语和语言是不同的,言语是与生活经验有关,它潜伏着作家个人的生活经验,它无法指向一个超乎生活经验的存在,更无法表达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神秘世界。如果文学想表达那种神秘,只能通过语言的使用,诗性语言的使用。残雪与卡夫卡,他们作品的语言哲学,或者是语言特质,就是这种神秘经验的表达,这在日常经验的世界,是不可理解的。卡夫卡说,“语言只借给活着的人一段不确定的时间,我们只能使用它。实际上,他属于死者和未出生者,占有语言必须小心谨慎”。卡夫卡对语言的敬畏使他明白,一种语言的表达不能规定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相反,一种语言表述会使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可能。残雪对卡夫卡内心的理解,对卡夫卡的阅读,从而让她很自信地说,只有她才是卡夫卡在中国的知己。说到知己,主要是因为残雪与卡夫卡的所有故事都指向现实,这个世俗语言所表达的世界。西方评论家说卡夫卡的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的欧洲,而残雪自己也认为,她的作品是高层次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的必然倾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世俗语言的能指,而直接指向那个常规思维之外的空间,并且,按现实的读者的说法是不断的重复自己。残雪卡夫卡都用自己的语言来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其主要手段是获取不同的词汇,以语言的力量来开启那神秘的世界。抛弃现实的干扰,厌倦现实的压迫,面对虚无,作家如何表达来自自己内心的呐喊,将虚无中的不可言说者来表达,必然涉及到对自己所运用的词汇的命名。海德格尔说,“由于语言首度命名存在者,这种命名才把存在者带向词汇而显示出来。这一命名指派存在者,使之源于其存在而达于其存在”。没有对生活痛苦的回应,没有面对虚无的无言的恐惧,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内心的召唤,是没有能力对自己词汇的命名的。命名是对诗意象征投射在现实世界的瞬间回眸。卡夫卡在其现存的最早小说《一次战斗纪实》中说:“热昏了头时您忘记了事物的真正名称,急于给它们灌注偶然的名称。要快要快!可是,您刚一跑离开它们,就又忘记了它们的名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卡夫卡以已经存在的言语去指称瞬间的想法是难以言说的,他敏感地意识到言语与语言的界限。无独有偶,残雪也对言语有一种紧张的压迫。她是有意思地逃离这种语言对她的伤害。她回忆自己之所以放弃上中学的缘由是因为她无法对“”语言的模仿,她产生了对那种语言的恐惧,一想到要求发言批判,她就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因此她说,“不上学使我找到了学习语言的正确的途径——阅读文学书籍”。阅读文学书籍,一方面是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交往,更主要的一面是,对外面的世俗世界愈发产生了恐惧。或许,这是残雪与卡夫卡在东方与西方相隔一个多世纪遥相呼应的潜在视野。面对自己的“异己”处境,残雪说,“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他在几十年里头塑造出来的自我的形象,精神的世界。我的小说世界排斥读者,一般人很难进入到里头,那种封闭性令人生畏。我用词造句都极为朴素,从不用生僻的字句,但一般读者就是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因为残雪语言所蕴涵的隐喻与象征的意蕴使他们具有强大的意义功能。在残雪的某一个经验的瞬间,某一个意向会突然跃出成为残雪笔下杂乱无序的世界的焦点,残雪的写作,就是捕捉这样的焦点,从而组成自己的有生命力的、自足的艺术世界。这个意象投射出极大的力量,从而赋予小说以极大的穿透力。卡夫卡的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穿透力。我们相信,是残雪模仿或者对卡夫卡作品有高超的理解力才使残雪的作品和卡夫卡的作品一样在语言上有意象力。娜塔莉·萨洛特说,“这种力量在感觉心灵中引起神秘的有益的撞击,情感上的震荡,使人如闪电般霎时间就能抓住整个事物及其各种细微差异,抓住这些事物可能具有的复杂性,甚至抓住这些事物深不可测的奥秘”。这些意象构成了残雪卡夫卡作品的象征,他们的作品并不是由言语所反映的现实,而是通过言语的事实所反映的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一个无法言说的空白。残雪在解读卡尔维诺的《黎明前》时说,“什么是诗意?那是明暗之交、生死之交的瞬间呈现出来的轻盈与灵动。在创造的大欢喜中,姐姐表演了诗的极致,我们每一个人也进行了表演。宇宙的创造行为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奶奶所描述的、从前的那种光明与匀均的状态,而是在喷发中渐渐分裂,将处在有与无之间的黑暗的星云运用矛盾法使之旋转成型,变成一个一个的星球”。

四、无法言说的意思是无法用逻辑来推理。

下雪心情感言篇9

“我的世界下雪了”,如诗的语言,但没有浓墨重彩,而是简朴自然,引发无限的联想。粗略的读一下便被他们的简朴而有趣生活所打动,譬如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等等。

细细品读起来,便喜欢作者那种朴素,和如同面对面和你交流、诉说的表达方式。期望也许某一天也能进入到她所描述的世界中生活。那儿的世界是不同的,端庄的小村落,宁静的大自然,圣洁的白雪。与土灰的房屋,拥挤的街道相比是另一个世界了。

她的故乡有个唯美的名字——北极村。有点寂静但很美妙的感觉。雪也许是家乡常见的事物,也许是她离开家乡后,联系家乡的纽带。想必一个过惯了乡间简朴生活的人,来到城市总会有些思念家乡,这本书便是描绘家乡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往事抒发乡愁的。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迟子建对故乡的那一份挚爱,对故乡的那一份眷恋,那深深的乡情便跃然于纸上。她对故乡的情谊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散漫的青烟,牧归的羊群,堤坝上的明月,清幽的月光,还是故乡的山水,鲜艳的山果,善良有爱的邻里,还有那只跟我说过几句话的俄国奶奶,都描写详尽而充满回忆的感觉。她常常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或词语精准的表达出自己的心境,令人她的文风平和而富有灵性。

“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此时的月亮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蜜橙,让人觉得它荡漾出的清辉,是洋溢着浓郁的甜香气的……”

在《我的世界下雪了》一文中,当迟子建挽着爱人的手,在故乡的堤坝上踏着雪无言地走着时,面对隐遁的河流,模糊的山雪,影影绰绰的柳树和青杨,面对如此苍茫的大地,如此亲切的情景,忽而落下了眼泪。

是那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伤感情绪,而三个月后爱人撒手而去,那年走在堤坝上的,就只是一人。这种悲情和苍凉仿佛永运环绕着她。一瞬间,仿佛感到迟子建冰河般悲伤,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或许,这正是生命的无常。

史铁生曾料想生命的无常:若是没有不幸、厄运,世界上便没有幸运可言,若人与人都是一致的,那世界也就是一潭死水,人间的剧目也就要全部收场了。

看来只好接受苦难。史铁生是这样,迟子建亦是如此。

“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雪寄托的不仅是对故乡和从前的思念,还有物是人非的愁情,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世间无常的一种淡然、宁静、淡泊。

美好的时光总是悄悄溜走。当你还没来得及准备时,物是人非之情便发自心田。而接受苦难便是一种解脱。

《我的世界下雪了》正因为它引发的思考才令它成为这本书的标题。雪是寂静而明澈的,正象征着一种宇宙的眼光,正如道家的齐死生,苏轼在《赤壁赋》中的胸襟一样的面对命运的淡然、宁静。

下雪心情感言篇10

这大概是李雪健从艺40多年来台词最少的一部戏,别人演的是电视剧,他却演的像默剧,但好的演员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不仅能克制对语言这个最常用、最好用的表达工具的依赖,还能充分调动起其他一切表演手段,来表达剧中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让一位倔强、慈爱的父亲的形象跃然荧屏之上。

年轻时的刘二铁是一位火车司机,他酗酒、乖张、不近人情、逃避家庭责任,没承想年老时回到家已是孑然一身。要表现这样一位内心充满歉疚的父亲原本不难,难的是如何自然、明显、而又不失常理的展现一位身患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内心世界。李雪健做到了,他瘦削的身体里蕴含着饱满的情绪,灰暗的脸庞上透露着一位父亲历尽的沧桑。

当语言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感情的其他表达方式才得到了显现。面对父亲刘二铁的一个耳光或一句叱骂,儿子刘海皮感觉到的不是恼怒,而是久违的亲切;作为一向反对儿子弹吉他、认为那不是正儿八经爱好的“严父”,却在儿子认真投入地自弹自唱时,藏在一边偷偷地看。片中许多泪点或笑点,就是用类似的一个个动作或眼神击中人们的内心。片中李雪健的表演虽然朴实无华,但在表达情感的张力上已臻化境。

我们之所以觉得某个人物感人、吸引人,不仅是因为‘技术”层面的高超,更因为他勾起了我们心中的某种回忆或曾经有过的感受。李雪健在片中饰演的父亲就是如此,他多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父亲:年轻时,心中的爱一点也不比任何人少,但从来不通过语言表达,反而是整天一脸严肃;年老了,身体渐渐差了,心也渐渐软了,也从来不会用言语表达,告诉孩子自己心中的盼望和酸楚。那些无言的场景,多表现为海皮痛心的啜泣、父亲安静的微笑,这时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对于过往的无限怀念和对当下的无比珍惜。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一个“不会说话”的父亲形象之所以能在荧屏上立得住,是因为它符合父爱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爱从来都不是以言语为特征的,他沉稳厚重,像结实的臂膀,像宽阔的后背。电视剧《嘿,老头!》给人们在情感上的冲击力就在于,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一直依赖的父亲也在日子中老去,如山的父爱也会在时间中成为负担。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了那时,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和心理和父亲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