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课件十篇

时间:2023-04-08 04:22:48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篇1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imen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feasibility of offering orienteering movement course und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关键词: 黄土高原;定向运动;课程;价值

Key words: Loess Plateau;orienteering movement;course;value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17-02

1问题的提出

黄土高原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六省,海拔一般在1800~3500米左右,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地表植被较差。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能否将这项时尚、健康、具有挑战性、适合当今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运动引入校园?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否适合这一项目的开展?为此,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下定向运动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为黄土高原环境中组织定向运动教学活动提供依据,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和受益于这项运动。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黄土高原地区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书籍,以及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气候等特征,与我国定向运动开展较普及的省份就森林覆盖率、地貌、气候进行了比较。

2.2.2 实验法:对兰州交通大学2004级定向运动课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体质健康检测数据,并对肺活量、台阶两项指标与同级全体学生及部分项目学生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

2.2.3 问卷调查法:对兰州交通大学2004级定向选项班的大学生进行了4年的跟踪调研,分别对定向运动的了解、兴趣、热爱程度、黄土高原开设这一课程的意义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2份,有效问卷438份,占97%。

3结果与分析

3.1 开展定向运动需要的基本条件定向运动是集体力与智力为一体,融于大自然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运动项目。该项目以其综合性、惊险性、刺激性而独具魅力,不仅能强健体魄,娱乐身心,更注重果断性、生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个性品质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1]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即器材、场地。定向运动也不例外,器材主要是地图和指北针,这在任何地域都是可做到的。而对于场地,定向运动有较高的要求。

3.1.1 从起源看定向运动对场地要求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活动。“定向运动”一词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与指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2]因此,参与者应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迎接挑战。所以,陌生地域,环境复杂,都能满足这一运动的开展。作为从军事引入,则越是复杂、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定向运动的特色。

3.1.2 从规则看定向运动对场地要求规则对场地要求:①竞赛区域应选择在地形比较复杂,植被较多的地区;②不宜使本地参赛运动员获益;③竞赛区域确定,应视为,除组织者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④举办过全国大型定向运动竞赛的场地,在三年内不得再用于同级别大型竞赛。[3]规则对竞赛场地作出了以上要求,可以看出定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植被有较高的要求,以达到检查点隐蔽、增加比赛难度、防止跟踪、公平竞争的效果。目前,我国定向运动开展较好的湖南、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都具备了良好的开展定向运动的自然环境与条件。

3.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开展定向运动可行性分析黄土高原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的兰州,达300米以上。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为较强的西伯利亚高压冷气团控制,西北风盛行,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少,造成地表干裂、土层剥落、沟壑纵横,地表植被较差。形态复杂是高原山地的特点,这有利于定向运动的开展,但地表植被差却不能满足定向运动开展的要求。

3.2.1 黄土高原较为复杂的地形有利于开展定向运动定向运动一般在公园、校园、山地、森林、沼泽等野外进行,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距离大约在3~5千米。黄土高原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地表植被相对较差,与东南沿海省份比较有很大的差别(见表1)。这样的地域条件,开展定向运动是否可行?

我们研究认为,近几年黄土高原地区的公园、学校绿化面积都有了较大的改观,结合建筑物完全可以达到检查点隐蔽的效果。开展公园、校园定向运动是完全可行的。而对于山地来讲,虽然森林覆盖率较差,但纵横交错的沟壑、绵延起伏的山岭却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地隐蔽了检查点,为黄土高原山地定向运动的开展创造了绝佳的条件。高原山地植被较差,容易造成跟跑,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取加长检查点之间距离的方法,并在容易产生跟跑的路段,设计有多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直接翻越山岭、下沟穿行或大路跑进,有效地解决了跟跑现象。可以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开展定向运动完全是可行的。

3.2.2 符合《纲要》要求,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教育部[2002]13号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第六部分“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求高校充分利用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合理开发自然环境资源。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性的文件。

黄土高原课件篇2

一、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

教材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其第2小节“半坡遗址”讲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和文化遗存,其中说半坡居民“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同时附了一幅半坡尖底瓶彩图、一幅博物馆内的雕塑图——一位“半坡”少女正蹲在水边用尖底瓶取水。

《教学用书》多处讲到尖底瓶。该课“教学建议”部分说:“考古学者对半坡尖底瓶评价甚高,从彩图插页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尖底瓶,从《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图上可了解尖底瓶的用途”。“插图说明”部分对教材展示的“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作如此解说:“通过此图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用尖底陶瓶取水的情况,以及半坡人的穿着打扮……”对尖底瓶的使用方法更有详尽的解说:“瓶腹大,底尖,腹部两侧有用作系绳子的耳环,空瓶放置的时候是倾斜的。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放置在水中,因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马上会倒置在水上;随着水不断地进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会转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会朝上直立起来。整个过程是由瓶子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力去摇动”。《教学用书》附录《本册封面和部分彩图说明》又对教材中的尖底瓶插图进行解说,仍然强调尖底瓶的“自动汲水”(所谓“自动汲水”与教材展示的半坡博物馆雕塑少女手执尖底瓶取水图也不吻合)功能,不过最后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汲水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背水器或提水器”。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器物、标志性典型器物,自195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普遍视之为汲水器、运水器或储水器,这是没有依据的。经实验研究可知,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会倾倒出瓶中液体,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可以盛满液体[3]。笔者研究认为,尖底瓶应该是一种礼器,可能主要用于原始部落(氏族)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比如祈雨、祭祀、庆典、集会等,当然绝大部分尖底瓶所装仍应是水(以水代酒)而少数上层人物应该是盛酒,有少数尖底瓶(即盛满液体提携双耳不倾斜那种)也可能被用作水器。

笔者曾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该馆展出两件半坡类型尖底瓶:一件瘦小,最大鼓腹直接可能只有十几厘米,这个瓶盛水量(装满)很少,只能装几斤水,它不支持尖底瓶为汲水器、运水器、盛水器一说;另一件大尖底瓶,双耳位置明显偏低,如果盛满水再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我认为水一定会倒出来(其实川教版教材尖底瓶插图,凭目测也能看出,双耳位置明显偏低,重心可能在双耳之上)。尖底瓶问题显然需要教材编写者、审定者慎重考量,避免明显的错误和“以讹传讹”。

二、关于大汶口出土象牙梳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其中讲到“有一座老年妇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猪头骨,还有漂亮的项链、玉指环和玉臂环、精致的象牙梳、洁净的白陶、锃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同时配有一幅“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彩图。《教学用书》“插图说明”部分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说该梳“出自大汶口遗址中一老妇人墓葬。此墓属大汶口遗址中晚期墓葬,距今约四五千年。除象牙梳外,此墓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说明老妇人生前家庭富有,社会地位高。象牙梳加工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原始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大汶口》发掘报告,大汶口墓地共发掘133座墓,均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有大、中、小之别,其随葬品的数量、质量相差悬殊,大墓最多达180余件随葬品,小墓仅数件或者没有。在大汶口这133座墓中,出土象牙梳两件:其中一件即教材与《教学用书》所介绍的非常精致、有繁复镂空雕刻图案且完整的象牙梳,它出土于m26,而不是那座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另一件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的象牙梳才是出土于随葬品最多且品位最高的老妇人墓即m10[5]。教材和《教学用书》显然将出土于m26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教学用书》在课文“教学资料”部分又有更详尽的“大汶口遗址资料”,仍然是将教材所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它没有言及m26和另一件象牙梳)。

教材所展示的“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完好无缺,它有非常精致、繁复的图案雕刻,其内涵表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奥、神秘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及远古天文历法等,实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之杰作(具体释读参见拙著《伏羲画卦——中华史前文明之魂》)。这个象牙梳图案内涵表达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差太远,但那种神秘、精致的雕刻仍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探索的种子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埋下),教材及《教学用书》却没有涉及。如果了解它的出土背景,学生的兴趣和话题更会增加不少:最高贵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出土的象牙梳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说明这是一把实用的梳子),而较次一些的、出土随葬品70余件的m26男性成人墓却出土了一件雕刻极精湛且完好无缺的象牙梳(说明它可能不是一件实用的梳子,而另有用途和意义),这种反差不值得探讨和深思吗?

三、关于炎黄蚩尤问题

由于我国史学界、考古界一直沿用辛亥革命时《民报》所用黄帝纪元(前2698年)或者依据《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古书所载“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的再增加少昊或帝挚)在位年代及禹、夏、商、周的积年进行迭加(两者均无可靠的文献依据、也无考古学证明),普遍认为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前3000——前2000年),而考古发掘又表明,古代文献和传说中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又普遍出现或成熟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乃至裴李岗时代(前7000——前5000年),遂导致中学历史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思路混乱、不合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的窘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基本上否定第3课《华夏之祖》的主张。第3课及其《教师教学用书》相关内容极不严谨、科学,严重违反思维常识和逻辑、违背历史学科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宗旨。关于教材面临的这种困境和尴尬,笔者已有专文讨论和分析[6],这里不再赘述。川教版《中国历史》及其《教学用书》自然也避免不了这种困境和尴尬,下面我们仅以教科书为例作一简要说明:

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1小节“炎帝与黄帝的传说”,先讲“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然后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之后再讲炎、黄以及他们和蚩尤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融合产生华夏族。炎帝的发明创造是“他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炎帝还发明了陶器。他遍尝百草,从而发现很多可以治病的药物”;黄帝的发明创造是“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课文中所讲炎帝、黄帝这些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不是4000多年前才发生,而是早在六、七千年前乃至更早就出现和产生了。教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讲“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耒耜大量见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各种陶器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器;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也在河姆渡和半坡时代普遍使用,课文中有插图介绍;蒸煮食物的器具课文没有专门说,但有大米、小米作为主食,蒸煮器物的存在和使用是没有疑问的;“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已见于河姆渡。所以这些发明创造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黄帝所为。草药、铜器、车等课文没有用考古材料证明是“4000多年前”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但据考古材料,草药可能在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浙江跨湖桥遗址中已经存在,铜器最早见于半坡时代的姜寨遗址,而最早的证据是近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只有3000多年),它们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所以第3课所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全部是假的,第2课介绍的考古发现也基本上把第3课关于“4000多年前” 炎黄的发明创造都给否定了。

关于蚩尤,教材说“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而《教学用书》之“教学资料”却说“传说蚩尤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教材和《教学用书》也没有说明“南方蚩尤”与“东方蚩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两种说法,所以二者互不相洽。至于炎黄从黄河上游往东方发展,在河北涿鹿东南的阪泉“经过三场恶战”,后来蚩尤又从南方或山东跑到河北,炎黄联合将其杀于涿鹿,这是按学术界流行的说法讲的。怎么讲通顺,讲出道理,恐怕很少有人去想这些问题。

四、其它

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万余平方米。已探明半坡村落“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族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作氏族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的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是大防卫沟[6]。但是教材是这样讲的:“那时,半坡有一个相当大的村落。村落正中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房子,是居民进行集体活动的地方。大房子四周有几十座方形和圆形小房,是居民的住房”。《教学用书》则说半坡村落居住区“中心为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房屋,仅存房基,估计有150平方米,它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北,45座中小型房屋,呈不太规则的半月形,面对大房子”。教材和《教学用书》讲的半坡村落与实际情况显然有所出入。尤其是教材的讲法,它让人以为半坡村落就是中央一座大房子,然后四周围着一些小房子——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有一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约6000年前——4000年前,一些原始居民在这里种植粟,饲养猪……”。《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则说“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自公元前4300年左右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处于母系氏族末期;中期自公元前3500年左右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晚期自公元前2800年左右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达到父系氏族晚期阶段”。教材和《教学用书》将大汶口遗址和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下限都定在前2000年左右,不知何据?在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大汶口文化属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而不属于龙山时代(前3000年——前2000年)文化,这是一个常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分界大体在前3500年左右,其下限为前2500年,之后为龙山文化。直到最近,学者们对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仍然是:早期前4200年——前3500年,中期前3500年——前3000年,晚期前3000年——前2600年[7]。

《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在介绍“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说氏族发展的“第二阶段为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等所处的时代,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按《教学用书》和教材主张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为前2800年——前2000年,此时大汶口“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而处于“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黄帝、炎帝必然晚于前2000年,即距今不到4000年(已进入夏代),显然这是一个错误。而教材还强调“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第3课第2小节“禅让的传说”),《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也说“教材已指出,尧、舜、禹生活的时间在‘黄帝以后很久’,此点应让学生注意,以免他们误以为黄帝与尧生活的时间是紧紧相接”。按此推断,尧、舜、禹就应处于夏朝的中、晚期乃至进入商代,显然这很荒唐。可见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编者忽略了这些问题。

《教学用书》在第2课的“教学资料”中说原产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带)的栽培作物有小麦、大麦,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小麦、大麦均是从西亚经中亚传入中国,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小麦、大麦遗存是距今约5000年的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籽粒[8],而小麦传入中原地区,已是二里头时期,距今不到4000年[9]。

注 释:

[1]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

[4]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

[5]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7]高广仁、栾丰实著《大汶口文化》77——7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黄土高原课件篇3

【关键词】创设情境;突破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伴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地理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优化组合,以其图、形、声、色吸引学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在活跃课堂教学活动,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随着电脑的不断大量普及、互联网迅速而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正在不断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教学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等等,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更是屡见不鲜。近年来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讲长江时。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也可以知道河流也可以造成水灾。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人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黄土高原课件篇4

【关键词】初中地理 微课 教学

马云说过:“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初中地理教学所运用。微课能针对地理学科中的知识点使知识情境化,或者通过在线网络视频进行地理知识的展现。因此,微课的使用有效的实现了初中地理“课堂翻转”。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效果是个体对材料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认知活动的动力。微课走进地理课堂,以其多维的视听功能刺激了学生的眼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微课的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把每个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点通过微课展示出来。同时,注意利用微课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澳大利亚”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微课视频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域特征,在视频观看其地形地貌、矿产资源、农业区域分布等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人们不需要太辛苦的劳动,凭借自然资源就可过上好日子。那么澳大利亚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呢?”于是运用微课视频展示情境:森林、草原、羊群、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样,学生们看到了澳大利亚丰富的天然资源。在微课的使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饶有兴趣的学习。

二、借助微课解释重难点,启发学生地理思维

我们知道,每节课中都有重点与难点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抽象的知识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增加教学的难度。然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课件,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色、形、光与声等功能,从而把抽象的地理知识标的更加形象具象。这样,就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感受到抽象的地理知识原来如此。实践证明,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例如:在教学“四大地理区域”时,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学生们对区域划分的原因与地理区域类型难以理解。于是,就通过制作微课课件来展示这一内容。这样,微课视频中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特别对这几个地理区域的位置与范围,以及划分的理由呈现给学生。再经过视频的交互功能进行动态演示,从而让学生形象的了解这一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对划分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通过对具体的原因的分析中启发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通过微课巩固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个体的遗忘与时间成对应关系,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遗忘越快。初中地理中很多名词、现象与规律,往往随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如何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呢?实践证明,采取微课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们加强记忆,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就利用微课制作了《黄土高原的治理试题讲解》《黄土高原的开发重难点》等视频片段。但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过这些知识,并且初步掌握了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等知识。因此,就利用微课观看黄土高原当前的黄土高原水土治理的实际情况。在结束观看之后,要求学生整理这一学案,再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当堂纠正。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基础知识,还使这一知识变得条理清晰。

四、运用微课开展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随着微课新型教学技术的采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教学“秦岭-淮河线”时,就利用微课制作课件,把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归纳起来,集中利用微课播放。同时,还给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当寒潮来临时,东北城市沈阳的气温为-20.6℃,而秦皇岛的气温却为-7.6℃。你能利用“秦岭-淮河线”中的所学知识来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吗?通过对这个案例探究,“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规律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确实给学生带来了难度,很多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此时,就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原来,秦皇岛地处渤海与内陆交汇地带,而沈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在此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纠正不正确的思维与思路。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上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课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如何制作有效的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微课技术就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柯旺花.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2015(31).

黄土高原课件篇5

一、文化资源例谈

古建筑、老物件,包含着厚重的历史文明,犹如深埋地底的宝藏,是语文教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源,我们不但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可以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在乡间的小巷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开设在家乡的老屋古路边。

以镇原窑洞村落为例,窑洞不仅仅是黄土里的几个洞,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依托。千百年来,镇原人以窑洞为居室,视窑洞为保护神,窑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安居乐业的一种文明。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民居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式建筑之美。

走进镇原,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镇原人居住的窑洞,是历史的沉淀,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先周时期,镇原先民就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构筑风格各异的庄院为住所。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就会发现不同的审美、科学和历史价值。这些价值就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资源。那些在故土家乡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化资源,我们后代人应该重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珍贵材料。

当地的历史及现代名人足以引起学生的自豪,有的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榜样。镇原历史上以及现代可谓名人辈出,比如,东汉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东汉末期名将皇甫嵩;镇守西域的武将李恂;治国清明的北魏灵太后。

文化名人展现了镇原深厚的文化底蕴,透射出镇原人民身上的优秀因子。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爱国主义、勤劳俭朴、勤奋好学、敬业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和继承,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秀课程资源。农村初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开发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从而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综合性教学课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农村无比丰富而鲜明的自然、人文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开发语文综合性教程的珍贵的资源宝库。

例如,本人任教学校,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普遍知识面窄,但这里田畴交错,民风古朴,古迹尚存,是一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地方。为此,我带领学生,将语文学习的目光由学校课堂投向家乡美丽的大自然、田园沃野、历史古迹和遗存文物以及父老乡亲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充分挖掘周围的文化资源,把其包含着语文教育资源的乡土文化转化成可研究的话题,引入语文学习中,使周围的乡土资源成为开展学习的课题,这种方式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索的精神,取得了喜人效果,也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热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它的运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必须在透彻领悟课本主要要求和特点的前提下,扬长避短、灵活变通,才有可能把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转化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课本资源宗旨,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对于教材,我们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把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科书统统翻阅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教学宗旨体现为语文知识的掌握,人文韵味的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了解;以主题归类、美文品读、活动开展为教学内容。因此,我们把乡土资源初中转化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必须依照这套教材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宗旨,在原有的课本资源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打造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方式。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部分主要由科技类文章组成,内容主题鲜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探究,以《月亮上的足迹》一文为主,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探索月球奥秘”为探讨话题,这个探讨对象符合单元学习内容要求,但对相对偏远的农村学生来说科学信息的探究确实是个弱项。

黄土高原课件篇6

地理教学,教学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好;反之,教学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法。虽教无定法,但在各科教学中比较法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

1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助于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运用比较法,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如在讲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时,可与已学的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相比较,从而推出新知。

1.2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比较法可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如讲刚果河河口时,与长江河口进行比较,能使学生认识地形与河流的密切关系。

1.3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

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自然而然地提高教学效果。

1.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1.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分类及应用

2.1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教师讲授某一地理问题时,引用学生已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可分为同类同型比较和同类异型比较两种。

(1)同类同型比较:如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比较,如造成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梅雨天气的静止锋与造成冬半年云南、贵州的阴雨天气的静止锋的相比较 ,都具有阴雨绵绵的共同特征。(2)同类异型的比较:主要用来确定不同类事物的不同点及其本质的比较方法。这种比较更多的不是比出相同或相似,而是比出相异,使相异更加鲜明和突出,以区别不同类事物间的本质差别。如,加拿大、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和经济都集中于东南部地区,但其形成原因却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通过加以比较,引导学生加强记忆和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2.2纵比法

纵比法是将同一地理事物现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这是一种自身比较,它有利于了解各种地理事象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利于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原因。

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高原三个时间段落: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人类历史时期对黄土高原上茂密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严重水土流失;近几十年来大力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艰巨斗争。不从历史上谈黄土高原,就难于认清它的真面目,从而认识黄土高原改造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纵比法在比较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过程上特别具有说服力,所以有利于阐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

2.3对照比较法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并列对照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的目的,一方面是肯定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更重要的是找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突出个性特征。

以我国四大高原为例:高原一般是指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广阔地区。四大高原同属高原,这是共性。那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个性?

青藏高原:(1)边缘和内部都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大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2)多高山和冰川,成为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3)位于我国西南部。

内蒙古高原:(1)位于我国北部。(2)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3)除少数山脉外,地面起伏较小,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1)位于长城、秦岭、太行山脉和祁连山脉东端之间。(2)海拔1000―2000米。(3)、地面覆盖着深厚疏松的黄土层,这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

云贵高原:(1)主要分布在云、贵两省。(2)海拔1000―2000米。(3)地面起伏较大,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多山间盆地,喀斯特地形广布。

归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高原,多高山和冰川;内蒙古高原起伏较小,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喀斯特地形广布。一个抓住其高;一个抓住其平;一个突出黄土;一个突出喀斯特地形。

2.4图像比较法

图像比较法是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与其它各个比较对象分别进行比较的方法。其目的是比较对象的地理事像的特征。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课本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是分析课本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的重要方法。读懂课本插图内容,并将两者的图形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区别极易混淆之处,以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如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都可以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5综合比较法

黄土高原课件篇7

土家族是鄂、湘、川、黔毗连地带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医药文化。竹节参、味牛膝、烈叶星果草、头顶一颗珠、亮叶桦、五鹤续断等无比珍贵的土家族道地药材是土家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恩施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与交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传承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恩施州“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土家族药材资源,对建立土家族特色药材加工、提纯、研发等产业集群,推动土家族医药产业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对身处这一地区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师生来讲,将中药化学等专业知识引入民族药材加工等产业集群,不断创新,深化道地药材的饮片加工和医药中间体提取,对传承土家族医药文化、推进传统地方药业现代化、促进民族药材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视角,初步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开展中药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希望通过中药化学带动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专业课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土家族医药人才,使土家族医药事业后继有人,从而实现土家族医药可持续发展。

1专业讲授与文化渗透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传统中医药学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内容涵盖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及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外界条件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影响;有效成分结构与中药药性之间的关系等。中药化学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为先行学科,同时与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中药化学在中药学专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教师有意识的从土家族医药文化视角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的教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更坚定了对中药化学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决心。学生想学好中药化学,但面对相对零散的知识点觉得难以下手,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式众多、分类复杂,提取分离方法、原理、操作各异,提取分离流程难以记忆,很难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把握。

事实上对于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都存在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信息流失,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温。如何把重视中药化学理论的口号转变为每个学生学习的动力,笔者尝试从“换位思考”这4个字入手进行了一些实践。简言之,站在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的角度思考需要教师讲授哪些知识。笔者提出针对每一类中药化学成分引入代表性的常见中药饮片和制剂的发展历史、典故,外加课堂上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教学法。如讲到生物碱的时候,举出恩施州知名道地药材黄连,从“川黄连”的“川”进行历史沿革分析:由于利川黄连历来被运输到重庆万州后走长江水道进入中原市场,因此都理解“川黄连”的“川”为“四川”的“川”。直至恩施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全面开通,利川黄连不再需要绕道万州,而是直接走铁路或者高速公路远销海内外,也终于让世人明白“川黄连”的“川”应该是“利川”的“川”。然而不能忽视,尽管利川黄连名扬世界,产量也年年增高,但黄连为恩施州GDP的贡献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就在于黄连饮片及其制剂的科技含量不足,很难实现高附加值。接下来介绍黄连的主要成分类型生物碱等,就用多媒体进行充分的展示,从化学式到立体结构,从性状等理化性质到提取分离方法,再到结构研究等,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黄连为支点对生物碱的学习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构建,学生十分乐于接受。

完成粗线条的勾勒以后,对生物碱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等等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觉得形象一些,也比较容易把握学习重点、难点。

2实验设计与文化传承

湖北民族学院在课程学时分配上,对中药化学的理论、实验的比例设置为1∶1,可见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要求紧密结合。在理论联系实验的过程中,既要求把握实验紧扣基本理论,也要针对恩施州土家族医药文化的特色,勇于创新。

2.1实验设计实验的选择与设计,是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条件。实验教学中的知识导入、讲解、操作、讨论和总结等过程都依托实验展开,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因此实验的选择与设计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可以从公开出版的教材中精选,或者在公开出版的期刊中进行选择,亲自动手进行编辑组合成一个新的实验。立足土家族医药文化的特色,结合中药学专业学生将来很有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药、保健功能食品的设计与开发的现实,笔者体会,不妨尝试“旧瓶盛新酒”,也就是对同一化学成分类型,实验设计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恩施州特色土家族药材。以生物碱为例,土家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用于临床的土家族特色药材品种繁多,利川黄连、石窑贝母、富硒茶叶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的材料来源。那么在选择实验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土家医药对于地方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用植物的成分灵活进行选择,不拘泥于单一或某几种药用植物。实验设计的基础是理论课教材和相关实验配套教材的方法、方案,这是应用成熟的工艺,需要引起相当的重视。

除了教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涉猎学科前沿科研成果,例如《中药材》、《药学学报》等,另外教师需要经常关注国外相关期刊的研究报道,例如《JournalofNaturalProducts》、《NaturalProductReports》等等,关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天然药材的方法、理论、技术等信息,联系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实际,多思考能否有所借鉴或者有所改进、创新?立足湖北民族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有的实验室条件,尽可能将学科前沿思路、方法引入实验设计、操作中,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2.2实验讨论实验讨论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讨论并重的思想。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角度发散性思维,在搜集到详实的佐证材料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实验所包含的中药化学原理以及争议点所在,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实验相关的中药化学知识。

黄土高原课件篇8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路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主动学习与探究,实现有效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若要落实上述要求,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做出一定转变,不再以教材为本,不再单一教学,不再“以教为主”,而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多样化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备课:“教材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研读教材与大纲,也需要关注学生。而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教材与学生哪个是第一位的处理方式上是不尽相同的。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教材置于首位,以大纲要求为出发点来解读教材,侧重如何教,怎样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多个班级可能是同一份教案。而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以学生实际、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认真研读学生,弹性预设,创造性使用教材,而不是在各班运用同一教案,因为班级不同,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他们在课堂的配合情况会不同,最后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其出发点应该是学生,并且是可调整、变动的,如此才能调动学课堂参与度,有效教学。如教学《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如果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有关知识了解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补充适当的知识,比如什么是“流域”;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时,补充地形类型知识,再借助“长江干支流示意图”,简单介绍长江概况,包括主要支流以及流经的主要地形等等,给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倘若学生基础好,则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文资料分析案例,自主探究。

二、教学手段:“单一型”转向“多样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与知识的传递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手段。其中,传统教学以语言讲授为主,辅之以板书、挂图。而在现代教学中,又引入了多媒体等电化手段,给学生创造动态形象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课容量更丰富,知识教学更直观形象。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说完全排斥、摒弃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是相互兼容,相互配合的,以达到最优化效果。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一教学,依据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整合常规教学与现代媒体,优势互补,增强教学效益。

如有些教师单纯口头讲授,甚至是满堂灌,知识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有些教师虽引入现代化手段,但整节课下来都是多媒体课件,缺少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只是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呈现大量信息,虽增加了知识容量,但认真思索,教学手段并不是多样化,面对繁多信息,学生可能应接不暇。而倘若教师先用电化手段演示“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而后引导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用手电筒、地球仪等工具演示地球的自转。另外,还让学生用乒乓球、剪掉底的大饮料瓶子等自制教具演示实验:倒立瓶子,灌满水,在水上放乒乓球,再拧下瓶盖,看看乒乓球的运动情况。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增强直观体验,更好地认识地球自转,更深刻地理解地理自转所带来的昼夜的更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等。

三、教学方法:“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在新课程教学中,课堂应当是互动对话、质疑问难、碰撞思维、心灵相约的地方,教师处于引导与指导地位,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然而,由地理教学实践看,以“教”为主,教师“主演”,滔滔不绝的演说,事无巨细、和盘托出的讲授,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陪衬“演员”或观众,被动接受知识,机械式练习,这就剥夺了学生自学探究机会,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思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影响学习动机,所学知识局限表明,缺乏深度、广度。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新课程理念,摒弃单纯讲授教学,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与活动,诱导学习者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如教学《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时,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再根据课本上黄土高原概况的描述,当当导游,由地理位置、地貌特点、范围等方面向“游客”介绍黄土高原。先分组交流,再选出代表上台讲“导游词”。而后各抒己见,讲讲水土流失有何危害。接着,引导学生重温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有关表格,教师予以小结与补充。研究水土流失的成因时,引导学生预习交流,说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再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各组运用水、烧杯、草皮、土壤等材料完成不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组选出代表汇报结果。而后根据四组实验现象,总结归纳,认识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植被状况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体会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在备课环节注意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本”为本,选取多样教学手段,而不是单一僵硬教学,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主,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导演”,师生合作,共同演绎精彩生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禹林.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0)

黄土高原课件篇9

1.

(1)发源地:A.

注入海B.

(2)干流沿岸重要城市:C.

D.

E.

F.

G.

H.

(3)主要支流:①

(4)水利枢纽:㈠

(5)湖泊

2.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

高原、

山脉、

高原、

盆地、

山、

平原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11个)

4.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

,流域面积

,水量

5..别称有哪些?“

”、

6.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

7.为什么长江航运量巨大?自然:(1)

。(2)

(3)

。人文:(1)

。(2)

8.

为什么要治理川江?

9.治理川江采取了什么措施?

10.为什么要治理荆江?

11.治理荆江采取了什么措施?

12.沿江地带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上游:

。中下游:

13.上游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14.上游水土流失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15.

为什么洪涝灾害多发?(1)

(2)

(3)

16.

怎样应对中下游的水污染?

17.三峡工程首要的作用是什么?

18.为什么三峡河段能建大型水电站?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读图:(1)发源地:A.

.注入海B.

(2)上中下游划分城市:C.

D.

(3)冲击成的平原E.

F.

(4)主要支流:①

(5)重要水利枢纽:㈠

2.上游冲击成的平原有哪些?别称是什么?

平原、

平原。“

3.

为什么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4.

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

高原、

高原、

平原

5.

流经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9个)

6.凌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7.黄河凌汛产生时间、河段及对策是什么?

时间:

河段:

境内

对策:

8.黄河上中下游忧患的表现、原因、对策各是什么?

(1)上游。表现:

。原因:

对策:

(2)中游。表现:

原因:①

(④

对策:①

(3)下游。表现:“

”。原因:

对策:

9.小浪底水利枢纽首要的作用是什么?

10.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中游

下游

11.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采取了哪些措施?(1)

(2)

。(3)

12.为什么黄河流经宁夏、内蒙古河段水量减少?(1)

(2)

(3)

13.黄河为所流经的地区作出了哪些贡献?

(1)

(2)

(3)

14.长江、黄河发源于哪个省?共同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

(1)发源地:A.唐古拉山.注入海B.东海

(2)干流沿岸重要城市:C.上海D.南京

E.

湖口

F.武汉G.宜昌H.重庆

(3)主要支流:①赣江②

汉江③湘江

④乌江⑤嘉陵江⑥

岷江

雅砻江

(4)水利枢纽:㈠

三峡

葛洲坝

(5)湖泊

鄱阳湖

2.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4.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

5.别称有哪些?“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6.

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上游

7.

为什么长江航运量巨大?自然:(1)无结冰期,四季通航。(2)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水量大。(3)流经长江中下流平原,水流平稳。人文:(1)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货运量大。(2)与多条铁路干线联通。

8.

为什么要治理川江?滩多流急。9.治理川江采取了什么措施?兴建了三峡水利工程。

10.为什么要治理荆江?河道弯曲,地势低洼。11.治理荆江采取了什么措施?裁弯取直。

12.沿江地带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上游:

水土流失

。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13.上游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陡坡垦殖,滥伐森林,过度放牧。

14.上游水土流失的应对措施是什么?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禁止过度放牧,禁止乱砍滥伐。

15.为什么洪涝灾害多发?(1)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丰富。(2)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3)中上游水土流失,使河道淤积,泄洪能力减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缩小,蓄洪能力减小。

16.怎样应对中下游的水污染?废水、污水达标排放。17.三峡工程首要的作用是什么?

防洪

18.为什么三峡河段能建大型水电站?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交接地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读图:(1)发源地:A.巴颜喀拉山.注入海B.渤海

(2)上中下游划分城市:C.

河口

D.

桃花峪。

(3)冲击成的平原E.

宁夏平原F.

河套平原

(4)()主要支流:①

渭河②汾河③

湟水

(5)重要水利枢纽:㈠

小浪底㈡

三门峡㈢

龙羊峡

2.上游冲击成的平原有哪些?别称是什么?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3.

为什么下游流域面积狭小?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4.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5.

流经省级行政区有哪些?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

6.凌汛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河流有结冰期;(2)河流的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3)流经平原地区。

7.黄河凌汛产生时间、河段及对策是什么?时间:初冬、初春。

河段:宁夏、内蒙古、山东境内

对策: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炸冰)

8.黄河上中下游忧患的表现、原因、对策各是什么?

(1)上游。表现: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原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滥垦草地。

对策: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治理荒漠化土地。

(2)中游。表现:水土流失严重。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缺少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④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⑤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对策:①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②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

(3)下游。表现:“地上河”。原因:泥沙淤积。对策:加固堤坝,冲刷河道。

9.小浪底水利枢纽首要的作用是什么?

防洪、减淤,冲刷河道。

10.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含沙

量增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11.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采取了哪些措施?(1)在黄河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梯级开发。

(2)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3)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冲刷河道。

12.为什么黄河流经宁夏、内蒙古河段水量减少?(1)气候干旱,河水补充少;蒸发量大,下渗严重。(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水灌溉,需水量大。(

3)人口稠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量大。

13.黄河为所流经的地区作出了哪些贡献?(1)提供了丰富的水源。(2)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3)冲击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14.长江、黄河发源于哪个省?共同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青海。

青海、四川。

前言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20多年,接触了海量的初中地理教学资料,吸收其优点,经过对比修整,编写出了自己的教学案。

工作的需要,被安排到高中部教学,深感高中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采用初中地理教学案的编排模式,按照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吸收初中地理各个版本的优点,对应北斗区域地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案。教学案的编写与教材同步,采用了正反页的方式。正面提出问题,反面相应位置展示答案。解决了学生背诵不知答案,感觉背好后无法自我检测的问题。学生可对着反面背诵,对着正面自我检测。

教学案集教案、学案、笔记、测评等于一体,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减轻了教师的讲课负担,真正做到了学生能学、教师能教、家长能查,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区域地理知识与地图有密切的联系,编写中对地图进行了详细修改,去除了无关内容对学生记忆知识的影响,只保留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图上记忆的知识,更利于学生学习。

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做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做再多的题,也会有欠缺。有了对知识的拓展提高,才会考高分。教学案两者都兼备了。

黄土高原课件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集装箱式

目前我国幼儿园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指导性文件,只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作出原则性规定,这就需要幼儿园根据本园幼儿的生活实际、地方文化背景等来制定具体的、适合于本园的课程计划、目标和实施、评价方法。幼儿园要担负起此种课程管理的职能,光靠上级放权或提出行政性的任务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从实践的角度说,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缺乏课程专家定点指导的幼儿园在这方面要么无所作为,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选择的教材作为课程的全部,要么是简单收集教师在课程开发活动中形成的素材、方案等,未进行妥善的管理,使教师的开发活动最终只是一些未加整合的零散课程行为。面对这种现实困境,笔者所在幼儿园加强了课程资源管理,努力把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个人随机行为转变为全园系统的、严密的、规范的园本课程活动,逐步形成了集装箱式的课程资源利用与整合的循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集装箱,原意指金属制的分格箱,便于货物装卸与运输。笔者借用其物品堆放有序、输入输出便捷规范的引申义,以形象地说明笔者所在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其产生的实效。我们在课程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实行了以下制度:

第一,准入制度。

凡是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资源集装箱。这些资源从来源分类,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或高校幼教专业机构编制的幼儿园教材。这些教材是幼教科研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通常是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对其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起着引领作用。二是乡土教育资源。由于乡土教育资源从最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中来,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杜威所说,“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1]乡土课程资源应在整个课程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活动中生成的课程。生成的课程总是从孩子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直接反映了当前幼儿发展的需求,因此是课程资源中最生动的部分。

准入制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课改空间,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身的能力、经验,进行不同层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教研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更多地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生成课程或是开发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而经验相对较少的教师,则可以对已有教材进行创造和发挥。如一位年青教师在与幼儿一起认识台湾时,用一位高邮籍台胞的诗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双黄蛋/黄连黄/大陆宝岛两相望/双黄蛋/黄连黄/两岸同胞情义长/双黄蛋/黄连黄/何日团聚共品尝。”双黄蛋是本地驰名海内外的特产,用孩子们熟识的家乡特产来比喻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亲情,形象而生动,激发了幼儿的情感,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获得了进入幼儿园课程资源集装箱的通行证。

第二,入箱检验制度。

入箱检验制度就是在实践中对收集到的课程资源进行反思,包括教师的个体反思和幼儿园的集体反思。个体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2]集体反思则由课题组领导组织教师通过观摩、讨论、评优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如中班一位教师结合本地的“邮文化节”,首次将有着家乡丰富地域特点的邮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并为之布置了大量的关于驿站、古代邮件传递、邮票文化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试图引导幼儿投入到对邮文化的关注与探索中,但活动效果不明显。教师在自我评析时发现了这一不足,教研组则在肯定该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具有自主性和敏感性的同时,指出活动在目标定位及形式上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建议该教师将之用到大班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寄信收信的区域游戏,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感知“邮”的作用。

第三,存箱分格制度。

在这里,分格的涵义是按课程资源主题大小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又可建立若干分支。犹如大的箱子里可存放若干小箱子,小箱子里可存放更小的箱子。比如我们建构的“我的家乡在高邮”这一乡土课程资源集装箱,就是根据课程内容涉及的教育领域进行具体明确的分格分层管理:第一层次为社区知识、风俗传统、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地藏物产等;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细分,如“地藏物产”这一分格可以再分为种植物、饲养业、工业矿产、名优特产等;第三层次是进一步的细分,如“名优特产”可分为董糖、珠光米、羽绒服、界首茶干、双黄蛋等。在每一个层次教师都可以进行课程活动的扩展和延伸,如在“双黄蛋”这一层次,已经收集到的课程资源有:艺术活动“打击乐:数鸭蛋”“蛋壳不倒娃娃”、语言活动“欣赏作家诗人笔下的双黄蛋”、社会活动“参加双黄鸭蛋节社区演出”、科学活动“腌制双黄蛋”“认识双数”、健康活动“双黄蛋沙拉”等等。这一制度使教师能够进行科学的取舍,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也由此变得条理清晰。

第四,出箱添加制度。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东西放在那儿,可以拿来就用,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经验的不断重构,有赖于参与各方的不断‘转换’。”[3]课程资源的积累是为了能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必须统整在对学期教育目标和班级幼儿原有经验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适时调整课程目标和教育策略。比如对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的家乡在高邮》一诗,第一次在中班被设计成与高邮民乐相结合的音乐欣赏活动,第二次在大班则是节选了其中幼儿念来琅琅上口、明白如话的两段诗句,将之设计成认读游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箱添加制度的执行完善了课程资源集装箱的循环反馈系统,也为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在对课程资源进行集装箱式的管理过程中,幼儿园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发挥,真正实现了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调动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她们从幼儿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入手,挖掘课程内涵,满足幼儿学习的生活性、活动性与适宜性要求。上述课程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使笔者所在幼儿园获得了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为园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开创了新的思路,也为科学地构建园本课程体系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2,(7):14

[3](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2

1.张卫民等.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6,(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