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十篇

时间:2023-09-28 17:38:12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1

【关键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植被保护与修复;生态学

近年来,由于全球生态环境越来越不规则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国家加大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高度重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工程,多次强调对西部地区包括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加快速度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对黄土高原的绿化、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就目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引发对其综合治理的生态学思考。

一、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黄土高原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存在,致使其生态系统显得格外脆弱,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低。在众多地貌特征中,黄土高原处于由沿海向内陆、由平原向山地高原、由森林向草原、由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其自然条件多样复杂、相互交错,导致黄土高原缺乏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引发地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及水旱灾害,从而导致频繁的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泥沙淤积等自然灾害现象。然而,由于人类不科学的采集、开发与利用,对地表植物进行大规模的滥砍滥伐、过樵过牧,致使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黄土高原引起强烈的自然环境反应,极大地增加了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究其以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然遭到了破坏,并且恢复起来极为困难。据历史资料详细记载,黄土高原本是沟壑稀少、原貌广阔、植被茂盛的地区,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人类大量的开采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环境的恶化,由于其植被的日渐减少,气候开始变干、土壤大范围的遭到侵袭。显然,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植被的大量开垦导致其植被大量减少,使黄土高原的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恢复原貌,仍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及挑战,必须从根本上对黄土高原的植被进行保护与修复。

二、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1、必须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治理方法,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根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必须坚持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才能加快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修复。

(1)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保护,就是首先应停止人们对植被大量的开垦和采集,加大力度停止人为的破坏和负面干扰,并通过相关部门加强对黄土高原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利用,维护其向良好的方向进行转化,避免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对黄土高原植被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修复,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重新建立一个原始的、适合其发展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这种方法也正是当前国际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当然,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原始的生态系统,凭借当今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很难实现,就算有充分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要想找到黄土高原原始生态系统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更不用说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原始生态系统了。因此,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把修复定位在对生态功能被破坏或生态功能受阻的情况下,实行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加快其生态系统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修复方面,没必要一定要修复到最佳的原始状态,当然这种状态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只要我们将其整个生态系统恢复到某个相对稳定的适中状态即可帮助其整个生态系统自身迅速、持久的提高生产力,靠自身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发展,最终营造适合黄土高原自身存在及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

2、制定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并符合客观自然规律

为了响应国家对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的号召,在对其进行植被保护与修复之前,应制定一个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生态建设规划,使其在黄土高原的植被修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的全过程中,有据所循,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整治中可能存在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更加全面的应对措施和解决途径。例如:黄土高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在类型表现上的多样性以及空间尺度上的多级性,都反映了自然界是一个多级的物质系统,并且各级物质系统都有其独立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进行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治理前,应制定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植被保护与修复规划,确保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重建及整个治理过程中的科学性、决策性。

结 语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的生态环境频繁发生着不规律运行的现象,近些年,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在全世界频繁发生。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是当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也正是在为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我国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现如今,我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改善其生态环境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对植被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然而,要想恢复黄土高原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一项久远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学习以及加深对其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思考,才能绿化我国的荒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前提。

【参考文献】

[1]韩新辉.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24

1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水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结构受到破碎,土壤质地严重疏松,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已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目前,黄河流域以水蚀为主,伴有土沙下沉、崩塌、滑坡等重力和风力侵蚀,使原有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不堪的“泥沙河”。

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当前,黄河流域中出现水土流失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在人类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下,造成了土壤植被严重破坏,经自然环境下雨水冲刷而引起的表层土壤的流失,这2种因素无疑是加速水土流失的问题根源。

2.1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质因素

甘肃省内以高原山丘为主要地形,黄河流域两边趋于山谷之间,而山上大部分为松软黄土覆盖,并以粉沙壤土为主,如自然环境影响,在不可抵御的条件下发生地震,在地震的多次作用下,容易产生土质松散,土层破碎滑塌、湿陷并流入河中,这是引起滑坡侵蚀河流的重要原因。

2.2 造成水土流失的地貌因素

黄土高原土石山地山高谷深,形成了坡陡沟密的地貌类型,时常会在水流过程中囤积雨水、雪水,土壤表面明显出现新裂痕,这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形因素。

2.3 影响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

在甘肃境内黄河流域,每年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降雨量大、风沙也大,常以暴雨、大雨形式降落,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山坡上形成泥石流一顷而下。

2.4 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在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未能及时有效采取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必要措施,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速了现代土壤的侵蚀程度,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在山丘、高地居住的群众为了农业生产,靠陡坡开荒种田,从而进一步导致形成了新的侵蚀沟;大坝、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开挖、填筑扰动了原地貌,破坏了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水土流失;料场的开采、弃渣的堆放,尤其是随意向河流倾倒弃渣,影响排洪。

3 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3.1 强化宣传,提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意识

防止边治理边破坏,预防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加大对《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参与到水土保持组织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2 立足实际,全面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程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不但保护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其它生态环境,而且也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

3.3 加强管理,着力做好对易发地区的重点监管

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大对生态植被的保护力度,对不合理开垦、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制止。

3.4 总结提炼经验,提高作用实效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逐步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可根据气候变化、水土保持等特点设立试验示范点,通过示范,做到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经验,如:修建水平梯田,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实施打坝淤地工程,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使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3.5 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防治体系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能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是防止水上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是一种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抗蚀力的方法,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目前,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中的防护林主要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护坡林、侵蚀沟道防护林、护岸护滩林等,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与开发的根本措施。

总之,采用以上措施,可以极大预防和治理好水土流失。有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和减少水土流失,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滇平,吴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3

一、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项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主要是选用优质、丰产、兼抗多种病害的新品种。生产中比较抗病的黄瓜品种有驰育A1等驰育系列、中荷6M12等中荷系列、鲁抗新瓜神等鲁抗系列等。

(2)清洁田园:田间杂草、病残株是一些病田的初次侵染来源。要把初发病的叶片、果实或植株及时摘除或拔除,烧毁或深埋。

(3)合理轮作:实行黄瓜一青椒一花卉的轮作模式,使有寄主专化性的病原菌得不到适宜生长和繁殖的寄主,从而减少了病原菌的数量。

(4)嫁接换根:近几年来,温室黄瓜的生产普遍采用韩国或日本经过热处理的白籽南瓜嫁接换根。

(5)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地温,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优化作物根系周围土壤环境,有益菌群分泌的抗生素类物质,还可以拮抗有害病原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程度。

(6)生态控制:把温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生态环境。

2.物理防治

(1)太阳能消毒法:土壤日晒处理可有效地杀灭土壤中各种病原菌、虫类及杂草种子,它具有安全、非化学、不污染环境、应用成本低等多种特点。它的应用显著降低农药、除草剂施用量,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产品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可能。其具体方法是:在棚室休耕时节(7-8月份),将棚室清理干净,多施有机肥,每亩用稻草或麦秸500~1000kg,切成4~6cm长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生石灰500kg,翻地、铺膜、灌水,然后密闭大棚15~20d,土温可升至50~60℃,可杀死土壤中各种病菌。对根茎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2)应用捕虫板防虫:应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害虫,应用篮板诱杀蓟马。

(3)生物防治

(4)以虫治虫:应用:

“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螨、红蜘蛛等害虫。

(5)使用生物农药:使用申嗪霉素、悟宁霉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

4.化学防治

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适当应用一些化学农药,对防治病虫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化学药剂消毒:土壤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实际上就是用化学药品进行土壤消毒。近几年来用于土壤消毒的药剂较多,有绿化苦、棉隆、威百亩等,对土传病害的防治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非常理想,

(2)整畦前或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kg/亩,撒施土表后翻耕,做畦;也可用立枯净、立枯宁、敌克松、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 kg/亩撒施或喷洒地面。

(3)药剂治疗:在病虫发生前期或初期,及时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或对症防治。

三、几种病虫的防控技术

1.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控技术

(1)生态控制:温室白天上午温度控制在28~32℃,不超过35℃,下午通风将温度降到15~20℃。全天湿度控制在70%以下,晚上控制在85%1t~下。浇水一定在晴天进行,最好在早晨,绝不可在阴天或低温时期浇水。

(2)营养控制:在发病前喷施糖尿液,其配方比为白糖或红糖1份,尿素0.5份,水100份,每隔5d喷一次,连喷4~5次。

(3)高温闷棚:选择晴天,闷棚前一天浇水,将棚封闭,温度迅速升到45℃,不超过48℃,保持2h,然后逐渐放风降温,10~15d再闷一次。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银法利25mL加百泰20g,兑水15kg喷雾;或氰霜唑15mL加百泰20g,兑水15kg喷雾。隔4d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72%普力克1000倍液。72%克露WP7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安克锰锌WP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WP600倍液等。

2.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技术

(1)嫁接换根栽培:用韩国或日本经过热处理的白籽南瓜作砧木,用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做接穗,采用靠接法嫁接并作好嫁接苗的管理。

(2)实行轮作或土壤高温灭菌。

(3)种子消毒:可用有效成分0.1%的60%防霉宝超微粉,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

(4)栽培防病措施:护根育苗,高畦和地膜栽培,施足腐熟基肥,合理浇水。

(5)零星病株药液灌根: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广枯灵(恶霉灵+甲霜灵)水剂750~1000倍液等,每株250mL,10dl次共2~3次。

3.灰霉病综合防控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基肥,尤其是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底叶,加强通风透光;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叶面结露,防止空气湿度过大。及时摘除病花、病果和病叶,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96%恶霉灵30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万霉灵8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5%特克多(噻菌灵)悬浮剂30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5d1次,连续喷洒2~3次。若遇阴雪天,改用百菌清粉尘剂或利德烟雾剂防治。

4.根结线虫病防控技术

(1)培育无病苗,不从病区、病棚调入种苗。

(2)棚室夏季深翻晒土;冬季休闲的大棚,冬前灌冻水,经2个月消灭大量病原线虫。

(3)科学轮作:与葱、蒜、韭菜轮作。

(4)消毒:98%棉隆微粒剂,每亩沙壤土药量5~6kg,粘壤土药量6~7kg,均匀拌以A50kg细土洒施或沟施,深度20cm。施药后立即覆土,有条件可洒水封闭或覆盖塑料薄膜。土温12~18℃最宜,土壤含水量40%以上。当10cm土温为15℃和20℃时,分别封闭15d和10d后松土通气,然后播种、栽苗。或10%苯线磷(力满库)颗粒剂,每亩用药量5kg穴施,效果良好。

5.白粉虱的防治技术

(1)用黄板诱杀成虫

(2)喷雾法:在成虫约3头/株时及早防治,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兼治红蜘蛛),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或10%P比虫啉(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

(3)熏烟法:用10%异丙威烟剂熏蒸。

6.蓟马的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管理好苗床,培育无虫苗,防止蓟马传播扩散。地膜覆盖栽培,减少成虫出土为害。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耐害力。清除田间残株、杂草,减少虫源。在换茬期间进行土壤消毒或夏季高温闷棚灭虫。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4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措施;贵州黄平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75-03 收集。

investigationofthestatus,causeandcontrollingmeasuresofrockydesertificationinhuangpingcounty

long ben-lou 1zhang ji-hui 2

(1 qiandongnan desig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kaili guizhou 556000; 2 huangping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huangping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karst region where is one of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s of china. it was short of soil and water,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under control was extremely urg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tatus,origin of form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huangping county,as well as the controlling measur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t will provide effective management decision for ensuring the straight-forward succession in karst area and recovery of ecology.

key wordsrocky desertification;status;cause;controlling measures;huangping guizhou

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作为一种特殊的脆弱环境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石漠化综合防治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并将其列入国家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把石漠化治理提到国家的高度[1]。岩溶地区山多坡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治理难度大,是国家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以贵州为中心的黔、桂、滇西南喀斯特地区是

(3)地形地貌。黄平县属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状大斜坡地带,跨黔中丘原和黔东南中山低山丘陵2个地貌区,黄平县境内一般海拔在800~1 200 m,海拔在1 300 m以上的山峰有24座,多集中在西北及中南部。黄平县境内以低中山山地、低山丘陵地貌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4%。岩溶地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平川坝地少。这样的地表结构不但使降水极易流失,而且也加大了降水的侵蚀能力,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岩溶山地极易退变为荒山秃岭。

(4)岩溶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由于岩溶地区土层浅薄,土壤又多缺乏c层(母质层),石灰土具有富钙、易板结、持水力低等特点,则要求植物具有嗜钙性、耐旱性和石生性等特点。这一水土条件下的植物一般生长缓慢,而对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森林生态阈值低且易退化,一旦过量采伐,极易导致石山。据资料显示,岩溶山区次生林的生成长达10年左右,石漠化地区发展成乔木林地至少需要60年以上,可见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石漠化发生和难于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5)人为因素。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采伐森林植被和土地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历史上贵州先后遭到4次较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1次是20世纪20—40年代的战争年代;第2次是50年代末,“大炼钢铁”高潮使大片原始森林、次生林毁于一旦;第3次是在“”期间,“以粮为刚”,大搞开山造田,大肆砍伐木材;第4次是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变动,有关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又使林木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进行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措施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基本没有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2]。上述因素成为石漠化日益恶化的根源。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县的农业人口的80%以上分布在岩溶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们对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不断发生,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了森林的严重破坏,致使森林覆盖率锐减,也使石漠化进程加剧。同时,由于植被减少或丧失,地表的反照率增高,导致辐射净吸收量的减少和空气辐射冷却的加快,进而有可能影响到降雨和蒸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使植被结构简化和旱生化,丧失对径流和土壤水的调蓄功能。由于水分缺乏而新生树木难以成活,原有森林也随之退化,峰丛洼地区地表水入渗系数高达0.5~0.6,导致地表水源涵养能力极低,保水力差,导致河溪径流减少,井泉干枯,土地出现非地带性干旱,不断形成新的石山、半石山,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表现为水土流失—石漠化—旱涝灾害—生态系统退化集聚性发生和恶性循环的后果。

2生态治理措施进展

2.1区域选择

根据石漠化程度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交通区位条件,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布置按照集中连片、分期分批、示范带动、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通过治理有助于保护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小流域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石漠化总体上相对比较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石漠化综合综合防治带有紧迫性,同时能基本代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各种类型,潜在、轻度、中度、强度、极度强度石漠化在流域内有较为明显的分布,可实施治理内容较丰富,在小流域以外,按石漠化防治的轻重缓急和各区的特点在全县进行面上工程的合理布局。

2.2生态治理措施

黄平县的石漠化综合防治应以小流域综合防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前提,以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区参与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行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混农林牧业复合型综合防治模式、集水与节水型混农林业发展模式、“林果药粮—猪牛羊—沼(气)”模式和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模式等生态恢复模式,逐步建设成新型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并趋于完善,提高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种植高产牧草和生态林,形成良性循环。

(1)林业。黄平县在过去生态建设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石漠化程度和各地群众生产、耕作制度等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治理区域内母岩以白云质砂石山(碳酸岩)为主,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每形成1 cm厚的土壤风化壳则需要4 000~8 500年,若考虑淋溶则要1.3万~3.2万年,成土模数为45~75 t/(hm2·a),只有非喀斯特地区的1/80~1/10。因土层厚度不均,土壤资源缺乏,土壤独特的肥力性质决定了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3]。多年来的理论与生产实践中,已探索出一套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技术。主要原则是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即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缓坡及岩石率40%以下的中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4-5]。黄平县生态系统主要轻、中、强、度为主,极强度零星分布,面积比例小,对于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段采用封山育林或以人工促进封山育林为主。对天然更新比较困难的宜林荒山荒地、半石山地等进行人工造林,按小生境类型树种的适地适树小生境技术,改变以往全面砍山、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技术,以切根苗造林、容器苗补植、生根粉等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提高土壤墒情的生境改造技术,栽针留阔,利用自然力形成针阔复层混交林技术[6-7]。根据造林技术措施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造林主要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马桑、刺槐、黄荆条、火棘等,并与原生植被混交,逐步形成结构复杂、多层次、多功能的植被群落,不断增加林草植被,使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2)农业。黄平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稳县”是黄平县的发展战略方针。石漠化地区由于山林受破坏,农田受水毁,坡上乱开挖,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将6~25°的坡耕地改为梯土,搞好小水池配套建设,恢复农田和加强中低产田良,提高耕地质量,是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和产出能力的重要保证,为石漠化地区农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迈向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农村重点推广“一池带四小”(小猪场、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生态农业联动发展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逐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促进农村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家园富民建设目标。

(3)水利。以水利工程措施为重点,对石漠化地区要按照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坡面雨水径流和喀斯特表层水(皮下水),有效地搞好水库山塘的建设和维修,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提灌工程、沟渠建设工程、节水集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如建立池管联系的微型水利系统,从而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解决干旱时节水农业的灌溉用水,达到科技措施组装配套的综合治理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林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

(4)生态移民。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政府相应出台移民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生态移民,从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温饱问题入手,启动商品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以加速经济增长为中心,把治本与治标、近期与远期利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收集。(5)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黄平县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功能定位、旅游发展目标定位及旅游产品区域组合中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与力度;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促进人民群众从事旅游的服务及旅游产品的开发,降低资源消耗及对环境破坏的压力。

3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3.1环境特点增加治理难度

岩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大,环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因此,岩溶地区石漠化后的生态环境更加严酷,生境的旱生化迅速加剧,局部阴湿生境消失,水土流失越发严重;特别是多次采伐和火烧后,根系遭受损伤,萌芽再生能力降低以至消失,森林植被恢复更加困难[8]。同时,缺土是治理的最大难题,因碳酸岩风化成土速率低,水土流失导致土粒亏损和土壤贫瘠,极其不利于植物生长。水分亏缺是治理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因子。石漠化地区特有的双层结构,使水渗透强烈,常导致地表的非地带性干旱,水分亏缺表现出明显的空异质性。缺土、少水和偏碱性的环境特点使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增加了石漠化治理的难度。

3.2粗放经营,导致人地矛盾仍然突出

黄平县喀斯特山区土地自然结构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耕地少的现状。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加之不合理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广种薄收,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坡地的农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原本浅薄的土壤变得更浅薄,不断加剧石漠化的恶化。

3.3群众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石漠化地区地处边远山区,长期贫困,居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加上治理涉及面广,基层干部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群众对石漠化治理缺乏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石漠化治理难度加大。

3.4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区盲目开荒种地、滥砍乱伐,致使资源萎缩甚至消失,水源涵养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3.5投入不足,治理速度缓慢

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环境的治理力度,但石漠化分布地域辽阔,治理需要的时间长、治理难度大、治理投资的单价低、年度治理的投入少已成为制约石漠化治理速度的主要因素。黄平县是部级的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依靠当地资金治理荒漠化难度较大。

4建议

4.1加强立法,依法治理

充分认清石漠化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提高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遵循立法程序,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制订急需的、基本的石漠化治理法律法规,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为石漠化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4.2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的群众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手段,增加监督途径,疏通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具的作用,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下转第286页)

(上接第277页)

反生态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的行为。

4.3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国家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的使用,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并视财力情况逐年有所增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

4.4出台财税政策

研究和尽快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实现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财税政策,推动金融界开拓融资市场和渠道,在政府筹措一定资金的介入下,以多种形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9]。

4.5稳步推进生态能源建设

在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政府要积极配合引导,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倡集约化经营,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倡“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以有效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最终达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目的。 整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5

【关键词】富平县;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

1.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

富平县位于关中中部偏北的渭北高原上,地处石川河与北山之间。南北长47.65公里,东西宽34.45公里,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中部隆起,依次呈现四种地貌类型:黄土台塬、河谷川地、黄土阶地、低山丘陵沟壑,构成全县山、川、塬交汇的地貌特点。海拔高程380-1420.7米,相对高差1040米。全县辖2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总人口78.6万人。土地面积1233Km2,耕地面积7.33万hm2。易发山洪泥石流沟道121条。

1.2地质地貌

富平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处于鄂尔多斯地台南边缘,与渭河地堑北边缘的斜坡地带。下伏基岩是由奥陶纪石灰岩组成,经中生代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亚运动,地台不断上升,地堑断裂下降,断层发育,形成目前的地貌轮廓。北部山区在下伏奥陶纪石灰岩的基础上,覆盖了很厚的第四纪黄土,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新构造运动中,大面积垂直上长活动,构造断裂,从而加剧了流失的侵蚀,造成了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基岩出露的地貌特征,使黄土高原变为目前的梁峁状丘陵沟壑。

1.3水文气象

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43mm,最大年降雨量715.8mm,最小年降雨量360.4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60.3%。10年一遇3-6小时暴雨量57mm,20年一遇3-6小时暴雨量63mm。局部降雨历时短、强度大、不均匀,洪水特征是暴涨暴落、含沙量大、破坏力强,年径流量98万m3。

1.4土壤和植被

土壤以黄土为主,主要分布在山前阶地、洪积扇前缘。在原生或次生黄土母质上直接耕种熟化而成,土层深厚,土体疏松多孔,质地为中壤,抗蚀能力差。植被以农业栽培植被为主,天然林草植被分布较少。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特定的水文和气象特征以及土壤特性和植被覆盖率低,是造成富平县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尤其以北部山区最为典型。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2.1治理成效

近些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封育保护,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以金粟流域为例:该项目区位于县城北部,东西长12km,南北宽5km,总土地面积57.66km2,耕地面积3073.65hm2,其中坡耕地1909.05hm2,水土流失面积49.68km2,占总面积的86.2%,其中轻度流失18.1km2,占流失面积的36.5%,中度26.65km2,占流失面积的53.7%,强度4.89km2,占流失面积的9.8%,土壤侵蚀模数为1950t/km2.a,年土壤侵蚀量11.23万吨。截止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km2,坡改梯602.19hm2,营造水保林和发展经果林6.0hm2,植物护埂带5.73hm2,修筑田间道路14km,水窖15眼。年有效拦蓄径流50.05万m3,减少泥沙6.04万t。

土壤入渗率提高,涵养水源,防止土地沙化,改善小气候,减轻干旱、冰雹、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程度。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土地资源优势得到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坡耕地的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扩大了资源的环境容量,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改善的双赢,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2.2措施及经验

在治理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摸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水土流失的道路始于分水岭,止于沟口,严格按流域分界,自成系统,所以欲止水,需按流域为单元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必然。

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县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水蚀和风蚀,在坡度大的地方,也有冻蚀发生,因此主要措施有保土蓄水,提高植被覆盖。主要措施为,坡耕地改梯田、营造水保林和经果林、种草、修建小型水保工程等。

2.2.1坡梯田及小型水保工程

将原有坡耕地改造为水平梯田,修筑地埂,并以植物护埂,就地拦蓄降雨,使其不再冲刷地表,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护埂采用经济作物,如黄花、花椒等,不但能保护地埂,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群众也就不会复耕而毁坏地埂,从而有效的保护田面。在修田的同时,科学规划田间道路,使得农业机械方便的进入地块,耕作机械化,提高效率。道路两边修筑截、排水沟,可以使地表径流汇集流入田块、集雨水窖。截、排水沟以及沟头防护要合理配置,做到小水能拦住,大水有去出。

2.2.2提高植被覆盖率

在15度以上的坡地,以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林为主,林间空地种草,固土护坡,减少垮塌、溜坡等灾害的发生。同时,经果林和饲草可以为群众带来经济效益,提高护林护山的积极性。在具体落实土地利用比例中,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依据坡度、土质和地势,结合其他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栽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3.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收效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3.1后期管理和宣传不到位

由于农民以耕种为生,视耕地如命根子,所以出现广种薄收,有地就种,对地埂、水保防护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毁埂复种、毁林复耕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的同时,完善后期管理制度,以巩固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结合谁受益,谁管理,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与当地村干部沟通,选一名责任心强、觉悟高的村民,进行专业培训,配合水保部门负责本流域的日常宣传和监督工作。

3.2轻水保,重改田

我们在治理过程中,把重点过多的放在坡改梯,而对水土保持重视不够。如果造林种草不够,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也就达不到综合治理的初衷。群众的意愿是田越多越好,越平越好,因此在以后的治理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两者要协调均衡,多栽植能提高群众经济效益的树种,如核桃、柿子等。以激发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和觉悟。

4.总结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庞大工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眼光,做到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

富平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重而道远,立地条件差,建设资金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还需要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克服自然条件的困难,把水土保持工作坚定不移的发展下去,使富平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6

【关键词】黄土高原;淤地坝;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45.4万km2,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约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黄河下游防洪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6.6万km2,其中建成治沟骨干工程984座,淤地坝10万余座,修建各类沟道防护和小型水利水保蓄水工程400余万处(座),兴修梯田1000万hm2,营造水保林800万hm2,人工种草233万hm2,治沙30万hm2。现有的治理措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40多亿kg,解决了10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t,其中,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的减沙量占总减沙量的80%左右。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在未来的20年内将建设16.3万座淤地坝,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布局不合理、部分淤地坝设计标准偏低和设施不配套、重建轻管和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淤地坝建设与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关系等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1.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内涵

1.1生态型――生态良好

淤地坝建设不仅着眼于拦沙造地形成稳产高产田,而且要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密切结合,促进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林草建设。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生态形态达到同类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下的良好水平。

1.2节水型――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针对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和全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需求,淤地坝建设必须考虑完备的排水设施,做到拦沙排水,除有解决农村饮水任务的淤地坝外,每年汛后必须排尽积水,减少无效蒸发。新淤成的坝地,必须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盐碱化和沼泽化。

1.3可持续发展型――管理良好、滚动发展、农民增收

编制经过科学论证、完善和布局合理的淤地坝建设规划,促进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淤地坝设计科学合理、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好、速度快。淤地坝的坝地使用效益较高,为一般坡地的6~10倍。建立合理的资金筹集和投入机制,国家、地方、农户的投入比例适当。用户参与管理机制明确,淤地坝(包括配套设施)和坝地产权、使用权明晰,管理体制健全。从淤地坝的收益中有部分用于管护。完全由国家投入的骨干坝形成的坝地,其收益的一部分应用于维修和滚动建设新的淤地坝。淤地坝的完好率大于95%,坝地利用率大于95%。农户通过高效使用坝地,调整与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收入逐年增长。解决建设区内农村饮水问题。

2.淤地坝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1指导思想

以生态型流域建设为目标,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经济和环境基础;以有效控制入黄泥沙为国家需求,确保黄河安澜;以流域为单元,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相结合;以综合整治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多种措施并举;以水沙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对稳定的坝系;以科技为支撑,科学规划和建设淤地坝,正确评价淤地坝的综合效益;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大示范区成片治理。

2.2规划原则

建议淤地坝规划遵循“系统、高效、兼顾、并重、参与和可持续”的原则。

2.2.1系统原则

以流域为系统,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科学地进行流域淤地坝坝系规划,以骨干坝和大型淤地坝为骨架,中小型淤地坝相结合。从全流域水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高度出发,充分体现全局观点,实行泥沙尽量拦截,水资源利用兼顾当地和下游地区利益以及不浪费的规划原则。

2.2.2高效原则

在进行淤地坝布局时,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先将淤地坝安排在综合效益显著和迫切需要脱贫的地区。

在淤地坝的利用上,实行每年汛后排尽积水,坝地随淤随用的原则。若种粮食作物,汛期可能被淹没造成损失的地方,可种青饲料发展牛羊圈养,促进退耕还林还草。

2.2.3兼顾原则

淤地坝建设对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利时机,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实现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2.2.4并重原则

新建淤地坝与病险淤地坝加固并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示范与推广并重。

在病险坝多的地区,应优先安排修复;在已有淤出坝地因排水不畅形成沼泽化、盐碱化的地区,应优先安排坝地排水设施,恢复其土地的使用功能。

2.2.5参与原则

淤地坝建设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兼顾发展生产的社会公益事业,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淤地坝运行管理,建立淤地坝用户参与式管理模式。使用淤地坝的农户应在当地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门的积极指导下,承担起淤地坝设施的经常维护任务,特别是防汛任务。

2.2.6可持续原则

建立相对稳定的淤地坝体系,将拦泥、滞洪、造地、增产及综合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水沙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户利用坝地增加收益的一部分,在国家、省、地、县资金的支持下,滚动建设淤地坝,实现淤地坝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淤地坝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淤地坝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和影响因素复杂,是一项长期、艰巨、技术复合型的系统工程。新时期的淤地坝建设应树立全新的水保生态建设理念,突出科技支撑的作用,以科技进步推动淤地坝体系科学和高效建设。针对淤地坝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

3.1坝系相对稳定理论

坝系相对稳定是从实践提炼出来的,作为规划指标之一,需要在相对稳定标准和定量方法、相对稳定形成条件、达到相对稳定的年限、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临界值的确定、坝系相对稳定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试验示范研究和科学论证,以便在确定建坝密度、优化规划和建坝顺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3.2坝系防洪、拦沙、减蚀机理及计算方法

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机理、滞洪机制及防洪标准,单坝的拦沙作用,坝系的相互作用及其拦沙效果,暴雨洪水溃坝研究及溃坝泥沙损失分析,坝系防洪拦沙的计算方法。

3.3筑坝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研究和推广快速施工技术、筑坝建筑新材料应用技术、土坝加高技术、坝坡物理、化学及生物固化技术、病险淤地坝修复和加固技术等。

3.4坝地高效利用研究

研究提高坝地利用率,包括坝地盐碱化防治,坝地防洪和排水设施革新,坝地高效节水农业建设与坡耕地的置换量化指标等。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7

关键词:徐州;黄河故道;综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8-0032-04

黄河故道是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冲积留下的旧河滩。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总长度234 km,涉及4县(市)、6区、30个镇,区域土地总面积27.03万hm2,总人口136.94万人。故道沿线流经区域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是徐州的一条“贫困带”。多年来,经过沿线各地的共同努力和综合开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沿线滩涂、水域、坡地等自然资源利用率还不高,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民生活仍比较贫困,同时人文、历史等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黄河故道具有行水蓄水、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重要功能,开发潜力巨大。实施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是一项事关徐州发展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是一项造福沿线百万民众、惠及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也是徐州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1 黄河故道的基本情况

1.1 历史成因

公元1128年,黄河在河南滑县决堤,河道南支侵泗夺淮;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北支入梁山泊,南支夺泗夺淮入海;1851年黄河北堤在河南(今安徽)砀山县蟠龙集溃决,洪流冲泄形成一条沙质“地上河”泛道(今大沙河);1855年黄河又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由山东利津入海。自此河南兰考县三义寨以下河段不再承担分洪任务,只用于排泄自身来水。原来的“废黄河”即成为目前的“黄河故道”。

1.2 区域范围

黄河故道在徐州境内分为两条河道,原主河道称为废黄河,从苏皖交界处的丰县二坝起,流经丰县、铜山、市区和睢宁,继续东流入黄海,徐州市范围内全长173 km,其中丰县境内26.50 km,铜山区境内56.30 km,市区20.70 km,睢宁县境内69.50 km;原黄河分洪道称大沙河,从二坝入境,经丰县、沛县入昭阳湖,全长61 km,其中丰县境内28 km,沛县境内33 km。黄河故道在本市总长度累计为234 km,占全部黄河故道总长度738 km的31.7 %,占苏北总长度553 km的42.3 %。共涉及四县(市)、六区,30个镇、9个办事处、2个果园。其中丰县6个镇,沛县6个镇,铜山区8个镇2个果园,睢宁县5个镇,邳州4个镇,开发区1个镇,泉山区4个办事处,云龙区4个办事处,鼓楼区1个办事处,共425个行政村,区域内总人口136.94万人。

1.3 自然气候

黄河故道沿线区域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比较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00 h,年平均气温为14 ℃,每年无霜期为209 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0 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且雨热同期,适于多种农作物和林果的生长。

1.4 地形地貌

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属黄泛冲积平原,以故道为分水线,向两侧缓降的高亢地区。主要地貌类型有故道滩地、背河洼地平原、决口扇形平原、前缘微倾平原。据调查,故道滩地分布于丰县、铜山、睢宁、邳州及市区;背河洼地分布于铜山、睢宁两地;决口扇形平原分布于丰县、沛县、睢宁三县;前缘微倾平原分布于丰县、睢宁两县。

1.5 土地资源

据调查,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共有土地总面积27.03万hm2,其中故道滩地面积15.32万hm2,占56.7 %;在故道滩地面积中,高滩地4.09万hm2,占滩地面积的26.7 %;坡地5.98万hm2,占39.1 %;低滩地4.18万hm2,占27.3 %;中泓水面1.06万hm2,占6.9 %。

2 黄河故道开发利用现状

自90年代国家将黄河故道治理纳入黄淮海开发的总盘子,特别是2006年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列入了省级专项扶持以来,通过治水、改土、建路、造林等综合配套开发,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业。沿线各地还积极挖掘和整合故道资源,发展了一些农业综合开发景观、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1 水利建设

经过多年的开发,黄河故道地区水利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开挖疏浚中泓,配套建设提水工程。目前已治理中泓长度68.07 km,占本市境内中泓总长度的29.1 %。已建提水站224个,通过古邳、王山、郑集等翻水站基本解决了引水入境的问题。二是增辟排洪河道,兴建节制闸。故黄河徐州段开挖了三条分洪道,大沙河段全线开挖中泓;徐州以东兴建了周庄等七个节制闸,徐州以西兴建了夹河等三个节制闸,中沟以上节制涵闸157座,提高了泄洪和蓄水能力。三是修建防渗渠,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已建防渗渠107.50 km,建设灌溉面积2.41万hm2,提高了沿线农田的排灌能力。

2.2 土地利用

本区区域总面积27.03万hm2,规划土地总面积16.80万hm2,耕地面积10.6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6 %,耕地以旱作为主。其中粮食面积8.92万hm2,蔬菜面积2.34万hm2,林果面积1.90万hm2,养殖水面0.83万hm2。林果及养殖水面主要分布在故道滩地及两侧,故道内尚有中低产耕地8.15万hm2,林地0.87万hm2,果园1.22万hm2,草地0.12万hm2,水面0.36万hm2,待开发的荒地半荒地1.92万hm2,荒水半荒水0.36万hm2。

2.3 农业发展

多年的开发治理使黄河故道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逐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据统计,该区现有包括蔬菜、果品、粮食、棉花、畜禽、水产、木材等各类加工企业28家,配套各类生产基地面积2.28万hm2。

2.4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区共有现代农业、湿地生态、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等各种类型的景区31处,其中丰县宋楼百年梨园、大沙河镇果品自摘园区、铜山吕梁风景区、邳州距山景区、睢宁古邳圯桥张良殿景区、泉山九里湖湿地公园等景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人气,成为徐州市民旅游观光休闲的新热点;尚有丰县大沙河百里旅游观光带、沛县昭阳湖生态湿地、安国镇张双楼湿地等一批景区资源有待深度开发利用。

3 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的重要功能

黄河故道具有行水蓄水、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重要功能,开发潜力巨大。

3.1 行水蓄水功能

故黄河为地上悬河,部分河段虽然实施了中泓疏浚开挖并相应修建了一些闸坝、水库,但由于缺乏引水、输水等配套工程的建设和投入,加之故道分段治理造成的“肠梗阻”,黄河故道行水能力日渐削弱,形成“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的被动局面。实施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应按照流域防洪标准50年一遇的要求,从整体上、全流域疏浚中泓,并与流域周边的河系、水系沟通互连,全面恢复黄河故道的行水功能,提高区域沿线防洪排涝能力,增强区域防洪保安水平。同时利用好黄河故道这个宝贵资源,把其作为徐州最大的水库、最大的湖泊来规划建设,围绕拓宽和深挖中泓,因地制宜建设水库、湿地,在黄河故道沿线形成“一河百湖”景观。

3.2 农业功能

经过长期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和农业综合开发、兴修水利等,黄河故道沿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交通、水利、科技水平等限制,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条件仍不具备。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标准,增加有效投入,重点实施流域土地整治和区域交通路网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区域沿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3.3 生态功能

徐州境内的黄河故道,左右大堤内间距平均5 km,外间距平均8 km,背河洼地可向外延伸平均10 km。在这个区域内,目前基本没有工业污染和直接的生活污染,27.03万hm2(2 703 km2)流域内生态环境较好。这是徐州建设生态市的宝贵资源。通过扩大蓄水、控制污染,扩建生态绿化林木面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等综合手段,黄河故道作为徐州市的母亲河,将呈现一河百湖碧水、两岸千里绿树、周边万顷良田、现代村居掩映的美丽景观,成为徐州市1万 km2土地上横贯东西的绿色走廊、重要生态“绿肺”。

3.4 文化功能

黄河故道是徐州人民的母亲河,沿线文化遗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开发条件好、潜力大。通过在黄河故道沿线建设一批文物保护景区、黄河故道文化博物馆、黄河故道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物产器用文化、名人古迹、民间文艺等展示、交流园区、景点,保护区域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建设黄河故道文化走廊,能够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亮点。

3.5 旅游功能

在疏浚中泓、畅通故道沿线道路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建设沿线历史文化景点、自然河湖景点和观光农业景点等方式,完善黄河故道旅游功能要素,大力发展黄河风光旅游、黄河文化旅游、采摘垂钓餐饮等农业观光度假旅游,打造黄河故道主题旅游品牌。

4 实施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的制约因素

黄河故道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流经区域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这一区域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基础设施仍很薄弱。

4.1 水利条件较差

虽然通过多方治理,故道部分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但大部分水利设施陈旧老化,部分水库淤塞严重,蓄水能力已不到原库容量的60 %,有的甚至已到了报废的边缘;与河网配套的节制建筑物数量不足,泵站装机容量小、灌排能力弱,配套不到60 %,部分区段中泓淤积严重,防洪排涝标准较低,有的不足5年一遇;工程配套不足,桥、涵等建筑物配套不到应配套的70 %,农田三沟缺级25 %以上。

4.2 交通条件较差

故道沿线缺少贯通东西的主干道,故道区内县镇、镇村道路状况相对较差,乡村道路、生产路硬化率不足20 %,交通运输车辆难以通行。

4.3 土壤条件较差

故道区域土壤类型为黄潮土和盐湖土,含盐碱量较高,易板结,肥力低,改造难度较大。土壤质地多为沙土和飞泡沙土,汛期易造成水土流失,保水保肥能力差。故道历史上是“旱、涝、风、沙、碱”等灾害的集中区。

4.4 财政投资不足

长期以来,中央和省对作为灾区、老区和农区的黄河故道投资较少,加之沿线市、县(市、区)财力整体不强,用于专项的投资较少。由于投资力度不够,带来投资标准不高。比如,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国家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19 800元∕hm2,而省级立项的条件更差的黄河故道项目仅为9 900元∕hm2,仅占一半。财政投资的不足,使得黄河故道这块“洼地”变得更“洼”。

4.5 综合开发利用较差

从开发占比看,实心田、低产田仍占故道面积的近50 %;荒滩、荒水、荒地面积占故道面积的8 %,部分田块年均亩产不足千斤,一遇自然灾害,欠收绝收现象时有发生。从产业发展上看,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结构不尽合理,区间分布不均。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含量偏低,尚未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挖掘。从基础设施上看,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不配套,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制约了沿线区域的发展。

4.6 农民生活较为贫困

故道沿线是徐州发展中的洼地,沿线是低收入人群的集中地,农民人均收入比周边地区低25 %。江苏省8个省级扶贫攻坚重点县散落在故道沿线,徐州丰县、睢宁县2个省级扶贫攻坚重点县均在这一区域内。

5 全力推进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

实施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坚强载体,潜力巨大、意义重大。徐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已将其作为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全市上下应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全力开发,把黄河故道建成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旅游观光走廊,真正使黄河故道造福沿线百万群众。

5.1 科学制订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的总体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故道主要侧重于防洪减灾的“治理”上,而到新的发展阶段,则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统领。由于黄河故道多处于行政区域的边界地带,国家没有治理黄河故道的整体规划,省级故道开发规划则主要散布于各部门规划之中。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涉及农业、水利、交通、国土、电力、扶贫开发、文化旅游、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高的视角、更深的层面制定战略规划,来统领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对徐州来说,应在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许可条件下,紧紧围绕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搞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产业布局、发展重点要与当地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区须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范围内。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有序推动水利、交通、旅游、文化、生态、土地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和农业资源开发等多个分项规划编制。要坚持综合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相结合,始终把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作为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根据土地性质和区域特点,在确保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开发功能和方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宜游则游。要把综合开发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通过开发,提高沿线群众农业生产条件和非农就业水平,改善沿线区域交通、用水、用电、通信等条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环境。

5.2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交通和水利两大建设,打通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的“脉络”。要以构建区域通中心路网为目标,规划建设黄河故道中泓两岸沿线的高等级公路,发挥其对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的支撑作用。要大兴黄河故道沿线水利建设,重点实施中泓拓宽疏浚工程,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病险水闸、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灌排体系。加强农田小型灌排泵站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强河流治理和河道疏浚整治,推广“河长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5.3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按照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的要求,着力在故黄河沿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步伐,形成林果、蔬菜、稻麦、肉禽和食用菌五大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农业投入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种养业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三品”基地占耕地的比重。

5.4 共同开发黄河故道文化旅游资源

深入挖掘黄河故道沿线观光农业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山水休闲、旅游度假、湿地生态、宗教文化、民俗体验等主题旅游产品,根据沿线地区特色规划建设一批重点观光旅游项目。精心包装设计故黄河生态旅游线路,将大沙河风光带、九里湖、云龙山水、大龙湖、吕梁山风景区、下邳古城、岠山风景区、土山古镇等旅游要素有机结合,使之融入区域大旅游体系中去。

5.5 加快绿色生态走廊建设

按照“林相合理、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要求,加快黄河故道沿线“百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选用常绿苗木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增加黄河故道两岸生态林的林相树种,提高种树造林面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域特色,做到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要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发挥规模效益,形成规模景观。对重点河段绿化造林工程,广泛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经全国知名专家评审,打造绿化造林示范工程。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8

流域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点源污染方面,上游的矿业污染、中游的乡镇生活污水和畜牧业排水和城区的工业企业排水以及居民区排水所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矿业废水年排放量达30余万m3。城市4条小河承纳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数量较大,污染严重,其排水最终汇入黄柏河干流,严重污染干流水体。在面源污染方面,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在内源污染方面,由于黄柏河下游区段受葛洲坝回水的顶托呈滞流状态,库区的悬浮物质易在此处沉积,此段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磷含量在0.2%以上,内源污染成严重。黄柏河支流-城市4条小河污染日趋严重,大量污水汇入黄柏河中,在排污口附近水域形成污染带,加剧了黄柏河干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高,水循环紊乱,生态环境流量难以保证黄柏河流域于上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全流域的开发建设,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程度已达63.7%,建成的大中型书库有13座。由于工农业、电力用水,经黄柏河干流的水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用水量不足,黄柏河东、西支流和干流均有断流的现象。水土流失、生态退化流域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土资源过渡开发,河流岸线资源和水面被侵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减弱,导致流域生态退化问题。少数地方无序开发矿产资源,使地质结构破坏,随意丢弃矿渣,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和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中上游的页岩区生态退化问题严重。包括城区4条城市小河在内的黄柏河城区段,环境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生态破坏严重。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治理思路和治理原则流域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需要政府的领导、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和实施单位的共同参与,根据《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黄柏河流域的环境现状和特征,提出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和思路。黄柏河水环境治理原则是:1)控污截源、减少流域水体污染负荷;2)科学调度、构建良性的水循环系统;3)河道治理,防护堤加固,营造多样性的生态景观;4)长效管理、保证流域水质持续改善;5)普及宣传、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实施思路和理念是: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市民参与、分期实施、注重实效、长期坚持。综合治理对策鉴于黄柏河流域环境问题,在工程技术层面和流域管理上,考虑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大量消减面源污染点源的控制是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保证,通过矿井封堵、尾矿坝工程,进一步治理黄柏河上游的矿业污染[4];建设城镇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截流率,提高城区段水环境质量,改善库区的回水水质。点源治理应纳入治理的重点,是近期流域环境治理的优先项目。面源的控制主要是对黄柏河集镇构建垃圾收集、转运和填埋系统;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削减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源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4]。2)河道治理,治理内源污染,防护堤整修,提高防洪能力黄柏河夷陵城区和城市4条小河防洪标准低,亟需加固防护堤和进行河道清淤。通过黄柏河小溪塔城区段、城市4条小河清淤工程和防护堤工程,全面削减内源,提升城市河道景观,提高环境质量;通过工程措施、多自然营造技术、亲水构建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滨岸生态景观系统,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5]。根据底泥的性质确定合理的处置方式,防止二次污染。采取环境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治理黄柏河下游顶托河段水体富营养化问题[6]。3)联合调度,保证黄柏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流量,根据黄柏河流域水文特征、水生态与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量[7],对天福庙、西北口、尚家河、汤渡河等水库和干流进行联合调度,适当增加干流水量,避免河底、河流断流现象,增加其水环境容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4)构建生态防护带,控制水土流失生态防护带是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同时也是一项水环境保护措施,其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河床冲刷,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利用缓冲带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来陆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河道,形成控制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达到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目的;缓冲带在溪流沿岸构成了一定自然风景线,美化了河流生态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5)制定长效管理措施,保证流域持续治理和治理效果根据流域特征,制定完整的流域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体制,已经竣工的项目能够正常发挥功能,保证设施的日常管理,促进流域治理的持续性。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发展战略制约因素

[正文]:

一、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

1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水土流失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七大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见表1。

表1中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分布[1]

流域流域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土壤侵蚀量

(万k㎡)(万k㎡)(%)(亿吨)

长江180.062.0034.324.00

黄河75.046.0061.316.00

海河31.912.0037.64.02

淮河27.05.9021.92.30

珠江45.05.8012.92.26

松花江、

辽河124.642.0033.77.68

太湖3.60.2968.20.14

其他流域473.0193.0040.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施了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立了27片部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在全国10000余条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50年来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k㎡,建设基本农田和治沙造田11.3万k㎡,营造水土保持林59万多k㎡,种草保存面积4万多k㎡,种植经济林果5万多k㎡,修建了一大批蓄水保土工程,累积增加产值700亿元,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增产粮食170亿kg,增产果品250亿kg,,每年减少土壤浸蚀量15亿多吨,增加保水能力250亿m3,并通过治理开发,1000多万人口脱贫致富,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发展赵势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开展了近百项专题研究。特别是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类型、面积及发生发展规律,在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及其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以恢复植被,增加地面覆盖为中心的造林种草技术;以减少径流、拦蓄泥沙为重点的各种水保工程措施。先后建立了上百个试验示范小流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治理模式与配置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土保持工作正在由防御性治理转向开发性,并逐步走向产业化。一些小流域在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地方优势开展了不同种类的开发性研究与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深入,必将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不合理农业结构所致。以黄土高原历史治革为例,自先秦时期以来,重谷物生产的"垦草"思想一直占据着黄土高原,加之广种薄收、倒山种植生产方式在该地区沿袭,致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随着单一谷物农业系统的发展愈演愈烈。据遥感调查,1989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6.5万k㎡,其中水蚀面积为34.52万k㎡,风蚀面积11.98万k㎡;1999年水土流失面积41.11万k㎡,其中水蚀面积35.05万k㎡,风蚀面积6.06万k㎡。从两次遥感调查对比看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经十年治理,治理面积增长7.11万k㎡。但由于近期在采矿、交通、冶金、建材等生产建设开发中,不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在开发建设中出现生态环境破坏。例如晋陕蒙煤炭开发区,大量的废弃土石和矿渣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淤塞、泥沙下泄,严惩危害黄河下游的安全。一些地方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因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是风蚀面积虽然虽然减少5.39万k㎡,水蚀面积却新增加了0.53万k㎡。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人们生活还十分困难,大部分25。以上的坡耕地仍在继续耕种。根据调查,目前山西、陕西、甘肃省分别还有66.7万、42万、31.3万h㎡左右25。以上的坡耕种。其原因,除了20%-30%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粮食生产需求较大外,产业结构高速严重滞后、耕作习惯和认识水平也起着相当作用,如部分区域人均基本农田已达到0.2-0.33h㎡,粮食自给有余,但对退耕还林(草)仍存在顾虑。林草植被建设几起几落,致使总体上林草植被建设薄弱,初步归纳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利益驱动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三是农业系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有效调整。(2)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化的思路尚不清晰,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基地的保障;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各自的支柱产业,尚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群众的主要投入及大部分耕地资源用来生产粮食,以解决温饱问题,尚未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资金投入。

(3)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边疆实施的政策制约。一些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由于短期内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农民难以接受。如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柠条、牧草等的种植推广十分困难,政府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注重农民利益和经济提高,同时要加强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教育,把近期和长远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二、水土保持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分析

1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二是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三是城市化与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标准和治理经验,取土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弃渣弃土造成的松散堆积物治理技术薄弱,标准偏低,严重影响了当地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全国虽然有100多个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科研站(所),但普遍存在研究力量分散、仪器设备落后、高层次人才缺乏、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难以取得区域性的重大突破。

2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宏观管理办度不够

我国政府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水保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技术性、综合性很强,涉及的面广,遇到的问题较多,往往对造成水土流失的条件、途径、后果及防治措施等,认识看法不一,给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种措施综而不合,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搞工程的轻视坡面植被建设,搞林业的轻视沟道工程,大大降低了治理的综合效益。

3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出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投入较少,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但跟广大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及治理任务的艰巨性相比,国家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国际组织援助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每k㎡投资在20-40万元以上,而国内项目仅有1-3万元,投资过低,治理的质量与进度难以保证。且每年对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补助偏少,每年平均仅能完成3万多k㎡的治理任务。按照目前这样的投入和治理速度,200万k㎡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尚需近七十年的时间,这显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抓住发展机遇,加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

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悬河"和1998年长江、嫩江与松花江的大洪灾,以及今年沙尘暴八次袭击北京市,再次昭示我们必须加快"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政府将经济建设的中心向西部调整,中央领导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心多次做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力争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的奋斗目标。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战略号召。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产与生活,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护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将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战略

1总体目标

用50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国现有宜治理的195.54万k㎡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治理一遍,完成一批重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坚决控制各种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遏制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建立起较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1)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我国的水土保持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订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

近期目标(2001-2010):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决控制住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面积不再扩大。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措施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4-5亿吨,有效林草覆被率提高到25%,人均基本农田0.13-0.2h㎡,粮食占有量达到人均350-400kg,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40%。

中期目标(2011-2030):部分1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35-4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基本行到恢复,人为水土流失全面得到制止,已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80%以上得到恢复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6亿吨左右,农村人民生活初步步入富裕,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治理度达到80%。

远景目标(2031-2050):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得到改良,大部分荒山的自然植被得以恢复,宜林地全部绿化,有效林草覆被率达到50-60%左右,坡耕地实现梯田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水土保措施多年平均年减少入黄泥沙8亿吨左右,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实现环境优美、农林果牧全面发展、人民富裕的目标。

(2)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相结合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机制,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寓富民增收于生态建设之中,把恢复植被作为突破口,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发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退耕还林还草并不仅取决于粮食,在有粮无钱的情况下做到全面退耕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国家除了"以粮代赈"投入粮食和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对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治理开发,应根据其地貌类型、生物气候特征、经济社会状况等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诸如晋陕蒙接壤多沙粗沙区,陕北和晋西黄土丘陵地区地水土流失异常严重的地区,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在绥德、米脂、离石、甘谷、秦安等人口密度高和地形破碎的区域退耕还林草后,粮食生产难以自给,应列入以粮代赈的重点区域;在风沙交错的沙土区,土壤沙粒含量高,结构性差,风蚀严重,易沙化,梯田埂高时易垮埂,在该区水土保持耕作法应与梯田建设同等对等;而对于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高塬沟壑区和其它地区,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在保障粮食自给或自给有余的基础上,进一步啬林草覆被。同时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3发展战略框架与对策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预见性",即对本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未来进行展望。外部环境分析应把重点放在我国正在发生的两个深刻转变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要考虑人口的变化及其他促成变革的因素,区域发展趋势及对水土流失形式的影响,以及对水保措施起制约作用的因素等。内部环境分析应确定适应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能力,对水土保持行业的实力和弱点以及如何迎接未来挑战进行评价。

根据水土保持总体目标,我国的水土保持发展战略应按东、中、西部统一布署,综合治理。东部地区:巩固已有治理成果,在防台风灾害的同时,着重搞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及监督执法,坚决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确保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中部地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搞好水保预防监督,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加大综合治理开发力度,加快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工程建设,为该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向西部挺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最为薄弱和今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应坚决控制开发建设过程中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草)、基本农田和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推广雨水集流利用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减少江河泥沙,促进群众的脱贫致富,为该区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四、几点具体建议

1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含灌木)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建议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

2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但如何具体实施却大有讲究。我们认为,对于25°以上的陡坡地,不是退耕后不再种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强调退耕后主要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灌草的生态保护用地,即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收获和采伐。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至于25°以下坡地退耕后的利用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同样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对于地少人多、特别困难的少数地方,为保证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则应考虑采取移民搬迁工程的办法加以解决。3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黄土高原人工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以及在本地区经长期种植引种并取得成果的树草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最主要的一条是封育,其次是补播、补植。

4充分挖掘降水生产潜力,实行"以丰补歉"对策

为解决不断加剧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就农田生产而言,首要途径应当是挖掘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目前在水土流失严重区,旱作农田对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水分生产潜力开发值45%左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约为0.3kg/mm亩。利用已有技术近期内分别提高到45%、55%和0.5kg/mm亩,使亩产达到150kg左右是可能的。但是,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年际间降水差异很大,农业因遭受严重干旱大幅度减产的年份不可避免,局部农田虽可采取覆盖、集雨补灌等集约栽培技术减少损失,但在大范围内作用还是有限的。为此建议,为保持该地区自身粮食供给的相对稳定,在积极采取提高降水利用率技术措施的同时,还必须采取"以丰以歉"的种植业发展策略,以三至五年为一个目标制定粮食生产和供应计划,而不完全着眼于当年收成如何,这一计划思路的转变,对于促进该地区生产、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保持社会稳定都是有益的。

5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推动二、三产业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少、非农业人口例低。1999年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17%,低于东部地区47.4%30个百分点,城市密度相差56倍。西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东西部的差距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的差距。逐步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应创造条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和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口转移,使一定比例的人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既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的进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又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使区域内外在物资交流、运输、科技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6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

加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这项跨行业、跨部门的宏传工程的领导,建议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设立专职机构,加强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农、林、牧、水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统计、重复估算治理效益的弊端。项目实施中,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明确规定上过程中必须有水土保持和农、林、牧、水等有关的科研、教学部门参加,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

7将科学技术与专业科技力量直接切入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按照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研究机构应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加区域或大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从规划、实施、直到评估验收的全程工作。为有效发挥科技的作用,在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项目中增设"科技专项"是十分必要的。建议以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决策或主管部门为中心组织和部置科技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纳入一体,形成直接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把国家的需求与教学、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用责权利联系起来,既可以保障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又可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使科研教学单位多年的科技成果在项目区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主要参考文献

1郭廷辅,中国水土保持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科技进展,Vol.17(4),1997。

2蒋定生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蒋旭光,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水利经济,第2期,1999。

4张明波、郭海晋,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研究概述,人民长江,Vol.30(3)1999。

5黄自强,关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再思考,人民黄河,Vol.20(12)1998

6易桂平,98洪水后对水土保持的思考,人江,第4期,1999。

7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

StudiesonObjectiveandProposeofStrategic

DevelopmentofSoolandWaterConservation

YangXin-minGaoZhao-liang

(InstiutelfsoilConserv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ndMinistrylfWaterResources;Northwest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Theprojectproposedisworkedoutbasedonthecurrentstateofcomprehensiveconservationsystemandrestora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ChinaTtpresentsstrategicdevelopmentltsoilandwaterconserv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inChina.ResultfromtheresearchisexpectedtoprovidesomesolidscientificconclusionsforChinesegoivernmenttomakelargescaledecisionshowtocontrolsoilandwaterlossesandrestoreecosystem.ItisbelievedthattheresearchwouldhelptopromoteeconomydevelopmentandsocialreformsinChina.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篇10

关键词:金矿开采;地质环境;影响;治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24

0 引言

黄金是国家经济的基础,黄金体现了保值,也是消费者最愿意收藏的。对于金矿的开采,对于国家经济与人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黄金开采过程中,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开采,避免在开采时对土地资源、地质环境资源、地下水资源等造成负效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在加强我国黄金工业发展的同时,应当遵从人与资源、环境、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1 金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负效应

(1)易发生地面沉陷、塌陷、裂缝等问题。在矿山采区内,由于金矿地下开采工程会造成一定的采空区和疏干排水,从而致使地面发生塌陷、裂缝等现象。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因采矿而造成大约8.7×104km2的地面面积塌陷。(2)易发生岩石崩塌、山岩开裂。在矿坑上覆地层和岩石之中,经常发生岩石崩塌和山岩开裂现象。在开采挖掘孤峰、悬崖峭壁、或突出山嘴处矿石时,很容易因剥蚀卸荷作用而造成山体变形或开裂,进而发生岩石崩塌、山岩裂开等严重问题。(3)易发生地面滑坡、泥石流。尾矿库、剥离的土岩、以及分离的废石这三类是采矿和选矿中主要产生的矿业废弃物,它们会侵占许多农用土地面积,并会对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的危害,另外,还容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现象。最近几日,广西某矿因尾矿库崩裂造成泥石流的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4)易引发地震灾害。和深井注液抽水、应力释放、矿山压力、塌陷、以及采矿疏干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 金矿开采造成的水环境负效应

(1)矿山排水疏干给当地生活供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由于矿区开发疏干排水,使地下水循环条件和渗流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大幅降低了水位线,从而给当地生活供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采矿造成地下水质变差。大量土壤和岩石因采矿而被出来,造成地表剥蚀加快,同时,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河,使河道发生阻塞;由于矿区、选矿厂排出大量污水,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水源,破坏了水质环境。

(3)酸性化矿井水的污染。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金矿井口含有大量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溶于水内,经化学反应会形成酸雨效应,从而造成水质酸性提高,使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危害极大。

3 金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破坏了土地资源。无论是金矿开采过程,还来开采完的闲置尾矿,都会破坏土地资源。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因采矿占用的土地面积大约2.0万km2。(2)破坏生态环境。金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会污染和破坏矿区及其周边的河水质量与生态环境。另外,砂矿开采,还会使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河道也会因泥沙流入而被阻塞。(3)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矿区内采矿后,除了环境、植被、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外,自然景观也会受到破坏。如在水库下游开矿,会造成水库的水快速干枯。

4 综合治理金矿开采环境

(1)综合利用采矿废弃物。1)对有价值的金属,以及其他组分进行提炼,加以综合利用。由于大部分金矿废弃矿石和尾矿中都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Zn、Cu、Pb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综合的方法,将这些有利用价值的金属和其他有用组分,从废弃矿石和尾矿中提炼出来,从而进行合理的回收利用。2)应用于建筑材料。将提炼出来的金矿尾矿中金属有效地应用于水泥、砖等建筑材料中。3)用于造耕地。如果废弃物不能实现上面2种用途,可以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用于造田,使其重回大自然。

(2)综合治理矿区水环境。1)治理矿区供水矛盾。为避免水质污染,通过隔离的方法将水层隔离。可以将矿井排水来灌溉农田。对被污染的矿井进行净化处理。在疏干层保持水层的独立性,避免互相沟通与优质水源污染。为防止矿井漏水,应采用阻水或截流技术将进水通道封闭住,以增大矿区供水量。2)综合治理污水。结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污染水的性质,使用综合的方法对已被污染的水进行分阶段的净化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水质的恶化及污染程度。

(3)综合治理矿区岩体移动及废弃地。1)为避免采矿过程中产生岩体移动现象,应对影响矿区的各因素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矿区矿岩的产状、构造、力学性质等,同时对采矿诱发的负效应进行预测。加固或填充已经塌陷的、滑移的岩体。2)恢复生态平衡。综合治理采矿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多级综合方法,使废弃地能够 达到复垦的标准,种植植物,恢复生态平衡。

5 黄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1)合理布局黄金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截至2011年底,中国黄金矿山生产企业262家,且在主要黄金矿产资源成矿带上均分布多家不同规模的生产企业。重复性投资、分散生产的中小黄金矿山生产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于平均水平,应对产品市场变化风险能力低,黄金产品价格急剧下滑使多数中小矿山企业处于亏损或接近亏损现状,已带来资源重组的机遇。这有利于区域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化开发,优化黄金产业的合理布局。(2)保有工业资源储量及品位呈下降趋势。虽然2012年底中国已探明的黄金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二位,但工业开采可利用资源较低,需通过加大探矿投入、提高资源储量级别以及开展及深部探矿,提高可利用工业资源储量,获取可接续资源,确保黄金产量稳定增长。(3)高效强化开采,提高矿石回采率。通过增大科技投入,研发安全高效低成本采矿技术,提高矿石的采掘效率、降低采矿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及其成本是提高黄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源头。

6 结语

金矿的开采,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矿的开采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环境的干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开采完的矿山即尾矿应避免置之不理,对已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加强对金矿开采诱发的地质环境负效应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国黄金协会.中国黄金年鉴(2012)[M].北京:中国黄金协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