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9 21:36:50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1

1.联系创作背景,对现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简要评价,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2.通过赏析现代诗歌中感人的形象,说出自己的个性体验,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3.通过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领悟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概念阐释】

分析现代诗歌中蕴涵的深刻哲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诗歌具有浓烈的抒情性。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表达的感情比一般作品更浓烈,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具体的景物描绘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一些诗歌的哲理是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哲理,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哲理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哲理。

2.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哲理都必须准确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3.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深刻哲理的表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了诗歌语言凝练含蓄,含义丰富深刻的特点。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有助于领悟诗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阅读指导】

整体上,把握现代诗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初步感知诗的哲理。

2.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感悟形象所蕴涵的深层意义。

3.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抓住关键词语,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托物言志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深入领悟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具体解题时,还需注意:

1.现代诗歌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更多的是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等,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点,明确修辞手

法(或象征)的真实内涵,并且应注意避免形象的实际所指带来的误解。因此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准确地提炼出诗歌的深刻哲理。

2.依据题干,细读原诗,综合思考,防止片面。有些考查诗歌哲理的理解类考题,答题时,同学们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解答。

3.细看搭配,明确需要,注意表达符合语境。现代诗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所以遇到考查诗歌哲理的题目,既要看词语的搭配,又要看表现手法的需要,同学们还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

【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选自《梦家诗集》)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

内容。

2.第一节中“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3.诗中为什么要反复出现“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一句?

4.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泥土

鲁 藜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选自《鲁藜诗选》)

1.这首小诗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一个

哲理?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首哲理诗的感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航海

绿 原

人活着,像航海。

你的恨,你的风暴;

你的爱,你的云彩。

(选自《人之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2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是说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和凝练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怎样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它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一诗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理解词句,领悟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涵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会被扼杀的”这一深刻哲理。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3

哲理诗词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为一体,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意境深远,启迪心扉。解读哲理诗词要在准确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景、事、物上面所隐含着的哲思理趣。

哲理诗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内容多种多样,涉及到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一般而言,哲理诗词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借景说理。如:[宋]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即事说理。如:[清] 何绍基《诫子弟》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托物说理。如:[宋]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对于高考古代哲理诗词的鉴赏,我们结合以下诗词问题设置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例1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问题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解析 从诗歌内容来看,秦诗即事说理,理解内容相对简单:春夏更替之际,人们惜春而期望把春留住,而春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心存遗憾,那夏日里葱茏的树木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元词刻画了作者留春、问春、寻春的一系列动作,表达出因春的离去而生发的惆怅思绪。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答案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归纳 在解答哲理诗词的理趣或情趣是“如何表现”的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什么?即这首诗词表现出的理趣或情趣是什么,结合诗词内容把理趣或情趣概括出来;第二,怎么样?就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要立足于对诗词形象、技巧的分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诗词本身,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例2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题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前三联描绘出嫩竹刚出笋时的状态,以及新叶出墙带来的凉意、春雨过后的洁净、微风拂来的清香等特征。尾联以议作结,满怀期待地提出了只要不去刻意剪伐,任由竹子成长,那么它一定会长到拂云的高度。表面看是在强调不去“打扰”竹子的成长,给它自由的生存、生长空间。联系作者、知人论世,可以发现作者在此是有隐喻义的,那就是在强调对人,尤其是对人才的爱护,不去阻碍人才成长的寓意。

答案 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归纳 对诗歌寓意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诗歌的表层含义上,而要透过表层深入内层,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挖掘出表层含义下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此剥茧抽丝,才能挖掘出哲理诗词所蕴含的寓意。

例3

吴兴杂诗

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问题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在城外,几条河流把城市合围起来,绕着小城绵延而过。

沿河上溯,千溪万流遍入千家万户。在水乡人家门前,

人们根据水流的深浅,栽种上不同的作物,水深的地方种上黑黝黝的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绿油油的水稻,不深不浅的地方

则种上红艳艳的荷花。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答案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如种作物一样,要“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归纳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必须确定诗词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哲理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或者联想。

其次

不能仅停留在诗词的表面形象上,要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生活经验来深入探究,要完成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问题 有人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该句谈谈它给你的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解析 词的上片写所见之幽雅景致,虽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对人生的哲思。下片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反问句和“休将”一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31-02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道难道之景,抒难抒之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其中,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第二学段为50篇,第三学段为60篇,其后还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70篇。课程标准还指出: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方法较简单:如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式的翻译等。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从根本上体会诗歌所蕴藏的最美情感。要想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吟诵原文,品味语言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以寥寥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而性格又是如此孤标独傲。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孤傲,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形象的真实描绘。作者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多的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二、钻研教材,把握情感美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较远,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必须对写作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句,许多人认为是老人喝酒后讲话带着醉意,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带着醉意。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他长期未得任用而闲居农村,比较郁闷,时常借酒消愁。两相比较,笔者觉得还是取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更能体会词中所反映在农村生活的愉快和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再如教学《题临安邸》时,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教师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一切都不存在了,那些权贵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西湖歌舞几时休?”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三、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科学以明晰的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力量折服人,文学却以它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来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学式的模型,而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古诗词有它自身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绝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寥阔中渐渐远去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是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作品的意境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的情感。在小学阶段,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与《送孟浩然之广陵》均属于“送别”主题,教师还可以资源整合,主题凝聚,让“送别”的主旋律和真挚的朋友之情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四、探究诗意,理解哲理美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5

"古人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留给我们的,有价值连城的古董,那是无可比拟的艺术品;古人留给我们的,还有枯燥乏味的文言文,那是同学们最恨的东西;古人留给我们的。更有无数谜题,引发科学家的探索。

古人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但是能表现出古人的智慧及高尚精神品质的,是诗!诗,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诗中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掳后的宁死不屈让人们赞叹不已。从这句诗中可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以及文天祥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强烈爱国情感。诗中友谊""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我们读出诗人与友人汪伦之间的友谊至深至纯,也可以读出诗人对游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诗中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了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达出作者远大的理想与志向。诗中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激励人们,让人们知道只有勤奋,能吃苦,才能有所成就。这句诗被一个个未来的栋梁之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诗,是人们寄托感情的阶梯,使人们写出自己所想,作出自己所感。诗,为当时的社会推出无尽的人才,也为今天的我们引出无尽的栋梁之才。"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6

一直以来,古诗词文化在我国历史潮流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古诗词逐渐加入语文教学内容中。如今,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以朗读来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具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句意唯妙唯俏,值得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的方法,读懂句中词语的含义。比如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四句诗词的含义简洁明了,使朗读的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幅景象,“蓬头稚子”指的是可爱、懵懂的孩子,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在实际生活中诗人对垂钓儿童的形貌不加粉饰,描绘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生动形象。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诗人只是为了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教师应该利用诗人对人物的刻画与描绘,来向学生传达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2、营造古诗词情景中的画面美

古诗词能够表达诗人对现实事物的寄托和赞美,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句子中所要描绘的画面,把学生代入画卷,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此刻的心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七言绝句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以一个“望”字贯穿全文,“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在近处观望所看到的景色;“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通过眺望所引人遐想。虽然都是描绘望中景象,但差异却又各有千秋。近景唯美、别致;远景迷蒙、绮丽。通过诗人的描绘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流连忘返。

3、通过整体阅读解析作者情感

中国的大部分古诗词都能直接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思想、灵魂,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好古诗词诗句中的要点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因此可以采用整体阅读分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刻画出太阳的光芒普照到千家万户,用“??”表现太阳升起时光芒万丈的景象,象征着前景具有无限的光明与美好。“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相扣,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主要刻画了一幅新年元旦佳节喜庆、欢快和万象更新的生动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4、名句赏析体会诗词中的哲理

我国的诗词种类繁多,其内容既涉及言志、抒情、咏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进行解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交流互动之中。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既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这首咏物诗的价值在于诗人每一言每一句都以石灰自喻,通过石灰来表明自己磊落坦荡的襟怀和崇高的品质。“烈火焚烧”意指使用熊熊烈火对石灰石进行炼石焚烧。“若等闲”从字面上意思是指就像做平常的事情一样,让人联想到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艰难的考验,都能够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灰石化为石灰粉的过程,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接表明了诗人立志要做一个廉正清白的人。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7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煞尾方式;境界说

王国维尝言诗之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唯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意。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浅焉;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唯诗人能写之。”

他的《人间词》中或叹伤春、或言悼亡、或写艳情、或描摹风俗、或感物华与时事。这位胸中溢满叔本华式悲观情怀的诗人“偶开天眼”所感悟的红尘万象里充满了沉郁的哲思。不管是自然风物的变化,还是人世中寻常的悲欢在他的笔下却显得格外的沉重。王国维的词里,个体生命之苦楚、时光之伧俗所带来的伤痛并不亚于国家的风雨飘摇以及时代的不幸。正如其所言“境略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也就是说,不论诗人写出的是什么,只要是真的、是美的,就是有生命力的,美的世界里无所谓等级的高下。但是不管怎么说,王国维的诗词是属于第一种境界的

诗人的境界。

透过其诗文作品的字里行间,会感受到某种令人困惑已久却无从表达的感受,他虽处于常人的世界,但其思想境界却远远高于常人,他可以言常人之所不能言,其作品所展示的人世百态要比常人的世界深刻得多,这不得不说王国维是位真正的诗人。他的深邃思想往往表现在其沉郁悲怆的情怀里,而他的沉郁又在一类词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并且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煞尾处忽现转折或者递进,整首词的意境突然流转,一种悲剧式的美学观喷薄而出,哲理、情感亦随之进发。

一、似成定式的煞尾之特点管窥

读《人间词》时常绕不开这样一些苍凉的“尾巴”,如:“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又界平芜断”、“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等。

首先在句式上,后一句中所提及的事物在前一句中已经出现,且后一句在句意上都隐含着对前一句句意的微弱否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煞尾的技巧似乎已经成了王国维的惯用笔法。但根据这类句子的句式特点推究开来,这样的煞尾方式在唐宋诗词中也并不少见,如“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又如“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再如“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这些词句的后一句的意蕴是前一句意蕴的延伸,在递进之中,不觉拉长了空间的范围,情感也随之延展到更渺远更广阔的空间。

“已恨碧山相阻隔”一句中,作者的视野先是被碧山切断,而后一句“碧山还被暮云遮”中,阻隔了诗人视野的碧山又为浮云所层层遮蔽。用钱钟书的话说就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从而令人产生这样的感受,视野越是模糊,诗人的愁绪就越是清晰。同样,“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句,荒草尽头是高山,离人又在高山之外,距离延长了,思绪也延伸了,情感也因此而变得绵长。

这样的煞尾中似乎都提及了人类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生理局限。从词的字面意义来看,不管是“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还是《人间词》中“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又界平芜断”,表现的都是人之眼力的局限。句子描写的大概是:漂泊在外身不由己的游子,遥望家乡时因为现实的山长水阔、路途渺远而导致眼力无法触及自己想看到的事物,只能靠藏在内心的思念之情延伸到内心向往已久的目标,从而通过无限感情来弥补有限的目光。“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和“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又界平芜断”两句描写的景物极其相似,并且似乎还都隐含着对某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的感叹。但是欧阳修的词侧重于借景抒情,景物是情感的寄托与宽慰,尽管“平芜”、“春山”拉长了作者与其友人或是理想的距离,但在情感上,不管是“平芜”还是“春山”都是作者感情的延伸。虽然作者心中是无奈的,但是“平芜”、“春山”与作者内心的感情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交融的。而在王国维的词中,景物反而加重了情感上的悲哀,其中“暝烟”阻隔了情感的绵延,本来作者对随雁远去的平芜已经是感慨万千,加上“暝烟”的阻隔,情感上是“恨”上加“恨”,此时由悲哀之境转入苍凉之境。欧阳修的“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一句在情感的变化上倒是和王国维的“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又界平芜断”有些相似。欧词中作者希望通过梦来实现清醒的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可是自己又因心头的愁绪难以入眠,这便使得清醒时的苦恼之上又蒙上了一层无奈。“灯烬”加深了作者情感上悲的成分,后一句是前一句悲哀的递进,于是作者的内心由无奈转入更深的无奈。

但不管怎么说,王国维的词句所选择的意象“大雁”、“暝烟”要比欧词中抽象的梦、燃烬了的烛灯更为凄凉,因此给人的主观感受也更为强烈,其中赋予读者的是一种沉痛之感,而这种沉痛又把读者拉入到他的情感与哲学思考中。透过“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又界平芜断”一句的字面含义,这样的煞尾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另外一种“感情的境界”:一个人付出千辛万苦去追求某种理想却终究无法实现,但是这种理想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长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之花。他不因自己的失败而贬低理想的价值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他宁可自己慢慢吞咽消化这样的痛苦而对理想始终无怨无悔。字眼中凄凉的风景与我们联想到的世界相互交融着,它们之间的张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苍凉之感。笔者这里的“苍凉”是借鉴了张爱玲的文学观念,“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苍凉给人一种更深沉的回味,意味着广阔的思考空间,因此笔者认为用苍凉来形容《人间词》里这样的煞尾是合适的。

由此说来,个人认为《人间词》这类煞尾中,句式上的迂回和句子中蕴含的具有启发性的苍凉感是这种似成定式的煞尾的特点所在。在这样的煞尾中,后一句或是掉转一笔,或是翻进一步,在转折或者递进之间,哲理自然流露,而这样的表达韵味深挚且游刃有余,诗人的情感在瞬时间的转笔中进发,铸就了这字里行间的曲折与张力。

二、苍凉特点之形成原因探索

王国维的《人间词》中那种发人深思的苍凉感到底从何而来呢,这与他独创的“境界”论不无关系,然而“境界”论又与叔本华的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第一部分关于《人间词》与唐宋诗文中递进式煞尾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王国维词中的景与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或是融情于景。在他的词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景与人的情感之间是存在距离的,因此在递进之中,一开始的悲哀会转入一种苍凉。但王国维的词中景与情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距离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国维的词中始终有一个“我”――清醒而自觉的生命个体的存在。于是,在哀景之中,王国维会去思考那个导致悲哀的终极原因,而不是选择融情于景式的安慰。正如晏殊在《浣溪沙》中面对“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的景象时,发出“不如怜取眼前人”的劝诫,既然伤春无用,不如抓住当下的美好。而王国维面对“几度烛花开又落”时得出的“何物樽前爱与乐”,即当前的悲欢根本不算什么,根本没有意义的结论,否定了以前之后,发出“人生须信思量错”的慨叹。晏殊与王国维的词中都蕴含哲理,而晏殊是把哲理作为安慰自己,使自我解脱的工具,因而旷达乐观。而王国维却试图向哲理深处探求人生真谛,当他以叔本华式的悲观否定了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希冀,再否定当下的悲欢后,发现曾经努力追寻的一切都是虚空,此时情感中便装满了执着与痛苦。他生命中的那个“我”,那个清醒而孤独的个体,既让他看到了希望,又毁灭了他的希望。因而他的词句中渗透着一种悲怆的痛感,这种沉痛加之哲学的启发便呈现出苍凉的美感,读者读来,会觉得有种直指人心的感觉,不得不承认王国维词中深邃的诗人境界。

王国维是一位能够见证苦难的哲学家。正是其对生命个体的肯定,为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美学道路,于是他为文学而文学,为审美而审美。他用自己的生命经历苦难,见证人世创伤,文字中饱含真正的生命体验。于他而言,个体如果不见证苦难,文字就会失重,而不把苦难转化为其内心的“痛苦”,文字同样也会失重。所谓“境界”,当是对于生存的洞见,对于生命与苦难的体悟。

由此,笔者认为境界不是简单的融情于景或是情景交融。实现文学作品的境界的前提是发现“我”,发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境界之为境界的奥义在于:只有外在世界进入我们的视野才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才能被我们心灵感受到,才能成为内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才与外在世界有了区别。“无我之境”如叔本华所说的“在以物观物中,因了客体的美,纯粹的认识的那种特性已经从意识那里毫无阻力地,因而也是不知不觉的移走了意志……于是剩下来的是认识的纯粹主体,甚至不带有关意志的一丝残余。”而有我之境则是在“存欲”状态下形成的一种境界类型。它“由一对象之形式越乎吾人知力所能驭之范围,或其形式大不利于吾人,而又觉其非人力所能抗,于是,吾人保存自己之本能,遂超乎利害之观念外,而达观其对象之形式,如自然中之高山大川、烈风雷雨,艺术中之伟大宫室、悲惨之雕刻象、历史画、戏曲、小说等皆是也。”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8

汉语典籍的英译工作对译者有很高的要求。首先,一个译者必须具有相当的国学基础和中国古典文化基础,才能够正确地理解典籍文献;其次,译者必须具有高超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最后,译者必须有严谨治学的精神。只有具备这三种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典籍英译工作者,而这显然需要在本科学习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严格的训练。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传统的笔译教学偏重词汇、句型翻译等基本技巧训练,篇章翻译多以介绍、说明等实用性强的中短篇幅文章为主,专门针对传统中文典籍的英译训练尚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翻译是一项语言活动,在此过程中,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感情、风格、思想等方面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因此它涉及两种语言中的各种知识,要从事典籍翻译工作,首先要对以文言文写就的汉语古代文献有正确的理解。在迄今为止的汉语典籍英译中,因为对原文理解不准确或不深刻而造成的误译现象并不鲜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语言是一个民族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习俗制度,因此在语言上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文化上的差异对翻译造成的障碍远比语法要难。汉语作为中国古代先贤们阐述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不仅有独特的结构形态,还有一些本身固有的文化意蕴。要把在叙述内容、表达形式、思想意境等方面都迥异于英语的中国古典文献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在本科阶段的系统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二、典籍英译课程应涵盖的内容

(一)强化对汉语古文典籍的理解能力

一些中华典籍,如《论语》《旬子》《道德经》等,产生的年代距今久远,表达形式也是高度抽象化、诗性化,内容往往充满人文体悟和哲学思辨,今天的中国人读起来也有一定困难,往往需要经过认真研读并借助工具书的帮助,才能正确、充分领会其中含义。以《论语》为例,这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其衍生出的“儒学”,更是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本书语言简练,往往一个字就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如其中的一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此处“立”字意思比较抽象,联系上下文,应该懂得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够胜任的才能”,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的翻译出“立”字:beestablishedorbequalifiedforaposition。又如,《荀子•议兵篇》中的“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此处的“数”指的不是“数字或计算”(numberorcalculation),而是指“注定的”“必然的”(destined/inevitable),因此整句话翻译成英文应为“thiswasnomerechance,butsomethingunavoidable.”《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体现,它对千百年来世界各国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要翻译好这部作品,一定要了解老子心中的“道”之含义———“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和规律,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这是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所体悟出的客观世界的道理(principleorlaw),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如果不能理解“道”之所指,不能领悟道家哲学天人合一、清净虚空、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很难翻译好《道德经》的。如《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此句英国翻译家威利译文为“ThereforetheSagerules/Byemptyingtheirheart/Andfillingtheirbellies/Weakeningtheirintelligence/Andtougheningtheirsinews/Everstrivingtomakethepeopleknowledgelessanddesireless”.而中国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文为“ThereforetheSagerules/Bypurifyingpeople’ssoul/fillingtheirbellies/weakeningtheirwills/andstrengtheningtheirbones/Healwayskeepsthemknowledgelessanddesireless/sothatthecleverdarenotinterfere”.此处“虚其心”并不是说使人心灵空虚,而是道家所谓的“心灵宁静与清静之极致”,所以威译的emptyingtheirheart未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弱其志”翻译成“Weakeningtheirintelligence”也不准确,而许译则与原文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更为契合。

(二)注重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做到交际翻译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把原著的意图忠实地传达出来。典籍英译时要考虑的因素有方方面面,如字、词、句式的选择;文体风格的对等;而最重要也是最难操作的一个因素是文化意象的传达。翻译是将对象从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表现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调整、斡旋的过程。在从事典籍英译时,译者应采取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文化,实现文化信息的对等传递,另外,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性,即实现“交际翻译”。中国的古典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交际翻译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分析、认识典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和在翻译实践中可以用到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翻译教学应充分重视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现通过《红楼梦》中的一处片段的翻译来加以说明。《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在思想性和文学性上均堪称古典文学中的颠峰之作,在宝黛两人初次见面时,曹雪芹对林黛玉的相貌做过十分传神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对于这段文字的翻译如下:Herduskyarchedeyebrowswereknittedandyetnotfrowning,herspeakingeyesheldbothmerrimentandsorrow;herveryfrailtyandcharm.Hereyessparkledwithtears,herbreathwassoftandfaint.Inreposeshewaslikealovelyflowermirroredinthewater;inmotion,apliantwillowswayinginthewind.ShelookedmoresensitivethanPikan(AprincenotedforhisgreatintelligenceattheendoftheShangDynasty),moredelicatethanHsiShih(AfamousbeautyoftheancientkingdomofYue).杨先生不仅将“烟眉”“含情目”“娇花照水”“弱柳扶风”这类汉语中用来描写女性之美的词语翻译成比较鲜明的形象,使英文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又注重到了形式的对仗之美。后面一句话中对于“比干”“西子”这两个深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意象理解和处理得均十分到位。传说中商朝的贤臣比干心有七窍,聪明绝顶。而曹雪芹在此用比干比林黛玉不仅是想表达她的聪明,还有她的多心、敏感,所以译文中用的“sensitive”是非常准确的;“西子”是中国古代越国著名的美女西施,因心脏有疾,常作捧心之状,故有西施捧心之说,被认为是病态美的代表,用她来描绘林黛玉的弱不禁风和美丽脱俗非常贴切。译文中用了“delicate”一词将这两方面的含意都表达了出来。杨先生还充分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于“比干”“西子”两个文化意象的陌生,采用脚注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使得译文在忠实性和读者接受方面都堪称典范。

(三)诗词翻译中的审美效果及意境传达

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是典籍英译中的难点。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注重对仗、音律、选词,更注重音韵之美和意境之高远,此外,古诗中往往蕴含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因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看似简单朴实的文字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借景写情,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翻译如下:Thesunalongthemountainbows;TheYellowRiverseawardflows.Youcanenjoyagrandersightifyouclimbtoagreaterheights.译者同样是用简洁、质朴的词汇和语法,把原诗中的意境和蕴意都表现了出来,同样对仗工整、音韵优美、简洁凝炼,而且西方读者接受起来不会有任何障碍,是古诗翻译中的佳作。应该注意的是,在有些情况下,中文典籍的意境和形式很难完全转化为英文,这时该如何取舍呢?这也是在典籍英译课上需要重点强调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中国典籍注重辞章之美,如意与象、神与形、文与质、虚与实、雅与俗以及意境论、风格论、章法论、修辞论等,而西方美学并不十分注重语言审美。因此,有些中文典籍中的语言审美因素,英译时能否全部保留就值得思考。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佳作《声声慢》。该词是李清照在北宋灭亡后南渡建康居住期间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国破、夫死、家亡、一个人独居异乡的情况下,心中的痛苦、凄凉、孤寂和哀伤难以名状。这首词的开头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叠句的运用渲染了重重哀怨和愁绪,有极佳的美学效果。美国翻译家KennethRexroth在翻译时充分注意到了诗开头几句叠句的美学效果,在翻译时试图将这种修辞形式在译文中保留下来:Search.Search.Seek.Seek./Cold.Cold.Clear.Clear./Sorrow.Sorrow.Pain.Pain./Hotflashes.Suddenchills./Stabbingpains.Slowagonies./Idrinktwocups,thenthreebowls,/OfclearwineuntilIcan’t/Standupagainstagustofwind./Wildgeeseflyoverhead./Theywrenchmyheart./Theywereourfriendsintheoldday.译者试图传达中国古诗音韵之美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具体在这首诗中,这几个英语动词、形容词、名词如此叠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与中文原诗有较大出入,没能充分表达出女诗人当时的孤寂、悲和空虚。尤其是“cold”和“clear”这两个词没有传达出原文的双关含意———即指天气之冷,又指心中之凄冷无着。相比之下,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文放弃了叠句这种修辞方法而是采用了意译,但在传神方面效果却更佳:IlookforwhatImiss,/Iknownotwhatitis;/Ifeelsosad,sodrear,/Solonely,withoutcheer./Howhardisit/Tokeepmefit/Inthislingeringcold!/Hardlywarmedup/Bycuponcup/Ofwinesodry,/Oh!HowcouldI/Endureatdustthedriftofwindsoswift?/Itbreaksmyheart,alas!/Toseethewildgeesepass,/Fortheyaremyacquaintancesofold.此译文前两句虽没用叠句,却是在充分理解、领会了原作者心情的基础上,将原作的意境和情绪忠实地传达了出来,使读者马上体会到诗人想找回以前的生活和伴侣却不可得、孤自思念时的若有所失和凄凉苦楚的心情。通过分析、比较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在典籍英译时,一些中国古典文本中的语言审美因素如叠句、双关语等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如果硬译则会破坏原文的意蕴。这时就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领会原文的情况下,将原文的内涵和情境表达出来。

三、开展典籍英译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9

一、诵读激情,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诗歌语言更值得仔细玩味。古诗的语言之美,首推语言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其字数、句数整齐、均衡,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之美,均匀和谐的节奏之美。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一、二、四句的“寥”“朝”“霄”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富有音韵、和谐之美。古诗的语言之美还表现语言的精确、凝练。《秋词》通过诗眼“胜”字,赞颂了秋日天高气爽、明净辽阔的碧空,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再如岑参的咏雪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以春花喻冬雪,幻化出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真是“妙手回春”!

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名家经典朗诵录音,并辅以《渔舟唱晚》等与诗文内容相一致的筝曲,通过“听读”―“跟读”―“朗读训练”(即同桌对读、个人展示读、男女生轮读、全班齐读)等环节,要求学生认真聆听,用心感受其感情基调,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侧重体会古诗文语言的抑扬顿挫、平仄转换、重音、句读等朗读技巧,使学生读出韵味,品味出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其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吃透诗中的词义、句意,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名句中,“蒸”显示出洞庭湖云蒸霞蔚,有万马奔驰之势,“撼”衬托出洞庭湖秋色的气势磅礴、雄浑壮美……从而使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进而感受到古诗精确、凝练的语言之美。

二、“视”“听”结合,感受古诗的画面之美

古诗的特点之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描绘出薄暮之景,皓月当空,山泉清洌,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真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可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容量的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景色,听到音乐,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感悟诗词意象组合所带给读者的整体画面,体会古诗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游山西村》时,教师可先请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画面,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山西村景色图片,并配以优美舒缓的音乐,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文中的画面美:仿佛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溪流淙淙,草木遮天蔽日,蜿蜒的小径忽隐忽现,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

三、营造氛围,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教学中,领悟意境之美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切入点。教师应在善于理解文字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之美。舒缓、轻悠的旋律能够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如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选用了与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深情的乐曲、苍凉的旋律,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他们仿佛看到:寂静、空旷的雪地上,友人已经远离,唯余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诗人还在深情地遥望友人离去的方向,依依不舍、怅然若失,言有尽而意无穷。至此,让学生感悟到咏雪与送别浑然交融的意境之美水到渠成。

四、再现画面,理解古诗的哲理之美

抒情言志是古诗的一大特色。生动的景物描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都是千古传诵的经典哲理名句。但由于初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文学素养,对诗中蕴含的哲理认识不足、体会不深。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句“山水萦绕,山路弯弯,林中垂柳成荫,山花绚丽耀眼,一条山路穿林而过,更有美丽的村庄隐藏在树林深处”“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等画面,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句蕴含的哲理通俗化、直观化,使学生顿觉豁然开朗,稍加思考,便很快能说出诗句之意,从而体会作者诗中新颖、卓异、睿智而深刻的哲理。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孔维宏,高瑞利.关于初中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学生版),2003,1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需要美育;蕴育美育;实施美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语文的教学出路就在于美育。

一、语文教学需要美育

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

语文的内容极为广博,存在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自然美、人情美、精神美、艺术美、语言美、风格美、结构美等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青年学生感情丰富,易受感染,只要指导得法,效果会很理想的。每当年青人在学习中领略了一处风光,品味了一个意境,认识了一位典型人物,悟出了一条生活哲理,或是明白了一点科学原理,都会感到一种愉快和满足,似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美的情操,丰富了思想,增长了才智,正如培根所说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注重诱导学生时时体验到美,处处感受到美,悉心地鉴赏美,努力地创造美,毫无疑问,就一定会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把“苦读”变为“乐读”,在赏心悦目中掌握语文知识,开拓视野,领略人类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精粹;语文教学将会象枯枝抽绿或锦上添花那样育着生机和活力,展示出一幅灿烂的前景,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语文教材蕴育美育

1.主题美。诗文何以能给人以美感呢?首先是它们有着鲜明而突出的主题,或歌颂某种精神,如记叙性作品,使人受到教益和感染;或阐述某个道理,如议论性文章,让人受到启迪;或说明某种事物或事理,如说明性文章,使人增加了知识。这也是一种功用,而功用是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而产生美感的。例如散文诗《海燕》,通过描写在狂风巨浪、乌云压顶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的海燕,歌颂了革命者渴望战斗,英勇无畏的精神,抒发的那份豪情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2.人物美。

记叙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体现的,在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中,作家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而呼之欲出,如未觉悟的阿Q、忠贞的刘兰芝、勇敢的刘和珍、不屈的窦娥等。同时,作品中还表现出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同志情、朋友情、夫妻情、师生情、父子情、思乡情、忧国忧民情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的赏析深入认识生活的美,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

3.环境美。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先谈自然艺术美,这是指作家笔下经过艺术化的自然景物,从不同角度看,它们各具特色,如动态美、静态美、色彩美、立体美、想象美等等。如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是以流泉的动来衬画面的静,以流泉的声衬环境的静,而且色彩分明,有月的银白、松的墨绿,还有想象中树的倩影(黑)、天的黛青和石的各种颜色,这些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静图景。语言朴素自然,流露作者隐居生活的恬适之情。体现着一种含蓄的美。

4.语言艺术美。

诗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多姿多彩,极富于表现力,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含蓄幽默美,词约而意丰的凝炼美,近乎白描的相互自然美,色彩缤纷的华丽丰富美,各有千秋的变换句式美,颇具魅力的修辞艺术美,还有准确严谨美和音乐节奏美等不胜枚举。作家为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呕心沥血地炼字、炼句、炼意,立誓“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是“为求一字稳,耐得丰宵寒”,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时,切不可孤立地进行,而是要看它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思想和内容。

5.作品结构美。

(1)完整和谐美。这是指文章各部分相对齐备,内部巧妙的联系和外部得体的组合,共同表现主题,体现着作者完整的思路。同时各部分的分量比重恰当,能有效地表现内容,如,行文中详略得体,首尾呼应,体现出匀称和谐的整体美。

(2)结构流畅美。这是指结构上的连贯性,即思路清晰、文脉贯通,起、承、转、合自然圆润。如朱自清的《绿》始终贯穿着对“绿”的赞美,文意顺畅,有行云流水之美。

(3)逻辑严谨美。这说的是文章结构中内在联系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实施美育

每篇课文都是美的对象,蕴含着多种美的因素。文学作品蕴含形象美、意境美。如《石榴》课文描绘石榴不同部位的形态色泽,“枝干”像梅树那样奇崛,“叶片”像杨柳那样清新,初期的花骨朵呈小茄形,花萼四裂后的花朵像红玛瑙琢成且插上了花的花瓶儿,单瓣花的“花瓶儿”先是像希腊式的安普刺,后是像中国殷周时期的金,果实斑驳的外皮如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果实成熟开裂则“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运用了类比、比喻和拟人手法使石榴的外形象生动、美妙绝仑。然而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因而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由石榴的形象,想象出它的风格,再想到人的风格。这种由树及人,由人及树,反复出现,互相关联,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体现了意境美和哲理美,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语文美,文章过渡自然,由景入情,由情到意,层层照应,又体现了结构的整体美。又如《散步》课文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美在文中对春景的生动描写,美在文章对称句式的反复运用,美在“小家伙”的话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美在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一定的道理,美在于生活的细节中表达出深爱的感情,美在结尾段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美在结尾段的最后一句话。教学过程实施美育就要挖掘教材中牵动着学生进入用词生动的句段、句式精美的句段、词格丰富的句段、描写细腻的句段、情感丰富的句段、意蕴深刻的句段,师生共同品味深藏于语言文字中的蕴含与奥妙。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美育,美育也需要语文;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寻找到精神家园,放飞自已的梦想正式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范冬岩.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法,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