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26 20:28:49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篇1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盐铁论》 书证 迟后

王力《理想的字典》云:“中国字典对于时代性,虽没有明显的表示,似乎也不无线索可寻。《康熙字典》的举例,大概是以‘始见’的书为标准的。现代的字典也大致依照《康熙字典》的规矩。”[1]362《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收词量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它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加以全面阐述”。因此,作为一部历史语言词典,它应尽可能地反映语词的历史演变,尽可能引述一个词或一个义项的始见例或较早出现的书证以体现语词之源流,以便读者了解语词的历史及现实状况。但在研究《盐铁论》过程中,发现《大词典》存有书证迟后情况,今就所检得十一例胪列于下,以供《大词典》修订参考。

赋税

《大词典》(第10卷):“【赋税】①田赋和捐税的合称。《管子・山至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减赋税,省刑罚,开沟洫,选贤能,轻徭役,叫百姓先富足起来。’②征收或缴纳租税。《汉书・西域传上》:‘赋税诸国,取富给焉。’《明史・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清史稿・食货志二》:‘自世祖定赋税之制,正杂E繁多。’”[2]221

按:《盐铁论》(下文简称《盐》)中《本议》(下文省书名,只现篇名)篇云:“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3]4王贞珉《盐铁论译注》(以下简称王《译注》)译“古者之赋税于民也”为“古时向百姓征税”。[4]14而白兆麟《盐铁论注译》(以下简称白《译注》)则将其译为“古代向百姓征收赋税”。[5]3可见,文中“赋税”与《大词典》中第②个义项之“赋税”同,只是《大词典》其首引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上》文为书证,书证稍迟后,而以《盐》文作书证则可将其提前至西汉。

蔽形

《大词典》(第9卷):“【蔽形】①遮掩身体。汉班固《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何?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汉应劭 《风俗通・愆礼・公车征士汝南袁夏甫》:‘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晋王嘉《拾遗记・秦始皇》:‘z宛渠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②隐匿形迹。指隐身术。宋吴淑《江淮异人录・润州处士》:‘女至兄前,兄不之见也,乃弃刀于水中,复往,兄乃见之……复令取刀持之,则不能蔽形矣。’”[2]540

按:《错币》云:“此所以或储百年之余,或无以充虚蔽形也。”[3]56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以下简称王《校注》)云:“《韩非子・解老》篇:‘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吕氏春秋・重己》篇:‘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文子・九守》篇:‘食足以充虚接气,衣足以盖形御寒。’”[3]60而马非百《盐铁论简注》(以下简称马《简注》)云:“蔽形,即掩形。”[6]30可见,文中“蔽形”与《大词典》中第①个义项之“蔽形”同,但其首引东汉班固《白虎通・衣裳》文为书证,稍迟后,而《盐》文作书证则可提前。

开路

《大词典》(第12卷):“【开路】①开辟道路。《汉书・刑法志》:‘齐桓南服强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先使三五百军人,于路上打并尸首。沿山巴岭,放火开路。’②引申指开辟门路,途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昭宗皇帝颇为寒开路。’鲁迅《〈花边文学〉序言》:‘于是从今年起,我就不大做这样的短文,因为对于同人,是回避他背后的闷棍,对于自己,是不愿做开路的呆子。’③引路,带领别人前进。汉刘向《说苑・君道》:‘郭隗曰:“王诚欲兴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西游记》第三四回:‘你两个前走,与我开路。’茅盾《子夜》一:‘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④指出丧时举幡引路。巴金《家》三五:‘做“开路”法事的道士请来了。’⑤动身,开始行进。杨朔《百花山》:‘吃的饱,睡的足,明天一早好开路。’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四章:‘这是军事行动!通知到手,腿就得开路!误了一分钟,也是大错误。’⑥作詈词。犹滚开。曹禺《日出》第二幕:‘王福升:“那,你就给我‘开路’!”’⑦电路中的开关呈开启状态或去掉一个负载,使电流不能构成回路的电路。”[2]60

按:《复古》云:“故因势变以主四夷,地滨山海,以属长城,北略河外,开路匈奴之乡,功未卒。”[3]79王《校注》云:“《禁耕》篇:‘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汉书・谷永传》:‘直言之路开。’则‘开路’亦汉人习用语。开,通也。”[3]90而马《简注》云:“开路匈奴之乡,开辟一条通往匈奴地区的道路”[6]48王宁《评析本白话诸子集成》(以下简称王《评析》)却译“开路匈奴之乡”为“开辟通到匈奴老家的道路”。[7]1346可见,文中“开路”与《大词典》中第①个义项的“开路”同,但首引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文为书证,稍迟后,而以《盐》文作书证则可提前至西汉。

归本

《大词典》(第5卷):“【归本】①谓返回农耕。《后汉书・章帝纪》:‘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廪。’《晋书・郗鉴传》:‘百姓怀土,皆有归本之心。’《新唐书・李袭誉传》:‘袭誉 为引雷陂水,筑句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民多归本。’②回到正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正末归本,不其懿欤!’”[2]369

按:“归本”于《盐》中凡2见,即《刺权》:“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上升而不息,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3]120又《国疾》:“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3]333前后两处马《简注》皆注:“归本,指务农。”[6]71:212白《译注》译“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为“这就是百姓滋长虚伪的作风而很少回去从事农耕的原因所在”。[5]20而译“民朴而归本”为“百姓朴实而务农”。[5]61可见,文中两处“归本”皆与《大词典》中第①个义项之“归本”同,只是首引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文为书证,较迟后,《盐》文作书证则可提前。

巡省

《大词典》(第10卷):“【巡省】巡行视察。《后汉书・应劭传》:‘今大驾东迈,巡省许都。’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巡省诸华,无闻幽辱。’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序:‘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山川宛然,人事无间。’”[2]723

按:《刺复》云:“博士褚泰、徐偃等,承明诏,建节驰传,巡省郡国,举孝、廉,劝元元,而流俗不改。”[3]131马《简注》)云:“巡省,往来视察。”[6]80白《译注》译“巡省郡国”为“巡察各个郡县封国”。[5]23可见,文中“巡省”与《大词典》中“巡省”同,但首引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文为书证,较迟后,《盐》文作书证则更好。

斥境

《大词典》(第6卷):“【斥境】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唐刘M《隋唐嘉话》卷上:‘卫公既灭突厥,斥境至于大漠。’”[2]1055

按:《地广》云:“秦之用兵,可谓极矣,蒙恬斥境,可谓远矣。”[3]208王《校注》)云:“《汉书・食货志》下:‘应劭曰:“秦始皇遣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为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四方杂错,奢俭不同,今俗名新富贵者为新秦,由是名也。”’”[3]215马《简注》云:“斥境,开辟疆土。”[6]124而白《译注》译“蒙恬斥境”为“蒙恬开拓边境”。[5]36可见,文中“斥境”与《大词典》中“斥境”同,但首引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文为书证,稍迟后,当以《盐》文作书证更好。

矜己

《大词典》(第8卷):“【矜己】夸耀自己。《隋书・炀帝纪论》:‘恃才矜己,傲狠明德。’明李贽《复宋太守书》:‘如以为大言不惭,贡高矜己,则终将缄默,亦容易耳。’”[2]580

按:《讼贤》曰:“矜己而伐能,小知而巨牧,欲人之从己,不能以己从人,莫视而自见,莫贾而自贵,此其所以身杀死而终菹醢也。”[3]284马《简注》云:“矜己,自尊自大。”[5]171而白《译注》译“矜己而伐能”为“因为夸耀自己而显示才能”。[5]49王《评析》将之译为“自高自大、夸耀才能”。[7]1367可见,文中“矜己”与《大词典》中“矜己”同,只是首引唐魏徵等《隋书・炀帝纪论》文为书证,太迟后,若以《盐》文作书证则可提前至西汉。

受赏

《大词典》(第2卷):“【受赏】受赏赐。《汉书・王莽传上》:‘今公每见,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隋书・李文博传》:‘赏罚之设,功过所归,今王妃生男,于群官何事,乃妄受赏也。’宋苏辙《论冬温无冰札子》:‘无功受赏。’清魏源《赵汝愚拥立宁宗论》:‘汝愚,枢密使也,受赏不受赏,无所加损。’”[2]887

按:《论诽》曰:“贤者受赏而不肖者被刑,固其然也。”[3]300白《译注》译“贤者受赏而不肖者被刑”为“贤能的人受到奖赏,无能之辈遭到刑罚”。[5]54而王《评析》)将其译为“贤者受奖励,不肖者遭刑法”。[7]1369可知,文中“受赏”与《大词典》中“受赏”同,但以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文为首引书证,嫌迟后,若以《盐》文作书证更能溯源。

纳善

《大词典》(第9卷):“【纳善】接纳善言。《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及至州,坦怀纳善,侧席思政。’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求谏如不及,纳善如转圜。’”[2]761-762

按:《刺议》曰:“夫怫过纳善者,君之忠臣,大夫之直士也。”[3]318马《简注》云:“纳善,引导之使归于善。怫过纳善,犹言规过劝善。”[6]200而王《评析》译“夫怫过纳善者”为“能让人改正过错接纳善言的人”。[7]1371由此可知,文中“纳善”与《大词典》中“纳善”同,只是也以东汉《汉书・梅福传》文为其首引书证,稍迟后,而以《盐》文为书证则可将其提前至西汉。

慕效

《大词典》(第7卷):“【慕效】亦作‘慕俊。羡慕仿效;仰慕仿效。《宋书・五行志一》:‘幸臣阮佃夫势倾朝廷,室宇豪利……时人多慕效。’《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道玄数从秦王世民征伐,死时年十九。世民深惜之,谓人曰:“道玄常从吾征伐,见吾深入贼陈,心慕恐,以至于此。”’清严允肇《〈今世说〉序》:‘晋人尚清谈,一时名流慕效,相与蔑弃礼教。’”[2]674

按:《散不足》曰:“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3]354马《简注》云:“慕效,羡慕、仿效。”[6]241而白《译注》也译“故黎民相慕效”为“所以民众相互羡慕和仿效”。[5]69可知,文中“慕效”与《大词典》中“慕效”同,但其以南朝梁沈约《宋书・五行志一》文为首引书证,书证较迟后,而以《盐》文作书证则可将其书证提前至西汉。

由上可见,如果深入专书研究,就更有可能发现《大词典》书证迟后例,其滞后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几十年,长的上千年,而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多专家学者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3]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王贞珉.盐铁论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5]白兆麟.盐铁论注译[A].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6]马非百.盐铁论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858.

白马篇赏析篇2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多媒体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1]古代文学与学生文学创作[2]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但是囿于时间和教材,课堂上只能粗陈梗概,而难以涉及更为细致的内容介绍,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更多地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古代文学的课堂更多地注重了文学性的分析、字词的赏析以及写作特点的总结,而忽略了作为基础背景的文化部分的介绍。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中恰当植入古代文化因素如宗教、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史学、民俗等,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加深对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理解,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有效勾连,弥补各自在讲授和学生理解学习中的不足。 一、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古代文学课程讲授大多采用文学史与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以作品讲授为主要内容和方式。这是因为作品是构成文学史的最主导因素,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特色的形成都是以作品为基础的,脱离了作品,无疑是空中楼阁。传统课堂中对作品的分析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先讲作品背景,训诂字词,最后分析作品风格特点艺术成就。那么,在这种模式化的讲授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作品分析变得更为灵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能宕开学生苦求艺术性分析的局限思维,适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过程中,既可在讲授单篇作品适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可通过讲学方式创新,对多篇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加入传统文化的要素。 1.讲授单篇作品。许多单篇作品均可植入传统文化因素以提升教学效果。如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有:“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俊,风入四蹄轻。”诗中以“瘦骨”为名马的标志。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一种疑问:众所周知,唐人以肥为美,为何杜甫笔下的“瘦骨”却与唐人一般的审美观背道而驰?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后,讲授者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笔下的马的形象。如韩干的《照夜白图》、《牧马图》等。很显然,韩干笔下的马是很肥大的。这就与杜甫诗中的审美观形成一种显明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呢?讲授者宜乘机引入杜甫的审美观念,即他所提倡的“瘦硬通神”,因此,杜甫批判韩干说:“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丹青引》)。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李贺《马诗》的渊源所自,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学对李贺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部分是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与继承的,不同时代的作品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以唐为例,如杜甫《丽人行》中传达出唐代仕女的着衣风尚;而李白的《长干行》又涉及到唐时的商人阶层的生活;通过朱庆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则可透视唐代科举制度等等。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讲解更为灵活,也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化作品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多篇作品类比式讲授。所谓类比式植入法是相对于单篇文学作品植入法而言的。在这里,讲授者不妨偶尔打破先介绍作家生平、再介绍作品、最后总结艺术特色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对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传统文化要素。当然,多篇文学作品的选择并不是无序列的、任意的或随机的,必须是具有某种类似的性质。通过这种方法,同样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三篇同样描写音乐,同样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是必读篇目。且被认为“皆摹写声音至文”。[3] 在学习中将三篇进行类比学习,除去文学意义上的解读,还应该捎带介绍一些音乐知识。比如对箜篌、古琴、琵琶的形制配以图片做相关介绍。也不妨调动学生的听觉,将这三种乐器的声音通过多媒体各自播放,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声音之美。将视觉、听觉、形态、色彩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美学上的通感,使视觉形象、音乐之美和文字之美更为切实可感。这样就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细腻清晰。 再如对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与李商隐的《蝉》进行类比分析,贯穿入蝉的人文意义,使学生理解为何古人吟诗喜用蝉的意象。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举。总之,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是学习文学史的支撑,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学课程讲授成败的关键,因此,讲授者要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讲授方法。 二、讲授文学史时植入中国传文化因素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作家生平及其文学观点的阐发,这一部分就是文学史部分的内容。许多讲授者在介绍作家生平时容易陷入背诵年谱的怪圈,而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又容易将其分成单调的流水账似的条目。因而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古代文学课堂中最为枯燥的部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如果能在这部分内容里合理植入传统文化的成分,会使讲授效果事半功倍。 如讲解杜甫时,都会提到他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学习经验。 用来说明他在写作时由于广泛阅读而能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多加介绍,仅仅是为了证明而证明。学生也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了这句话而已,并没有更深层的体会。若在此处对“卷”字在古代文化上的意义进行解读,则讲授效果可得到较大提高。卷轴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的一种,盛行于隋唐时期(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做更直观的介绍),使学生对唐代卷轴装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援引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说明唐代著名私人藏书家李泌藏书也不过万卷,来证明杜甫读书之多,也可说明杜甫在读书万卷之后油然而发的一种自信与自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杜甫“转益多师”(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诗学观念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接受视野,实现学习深度与广度之间的有机结合。#p#分页标题#e# 三、延展式植入中国传文化因素 延展式植入法是讲授者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学生课堂讨论及课余时间,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和传统文化因素的学习兴趣及理解程度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脱离教师填鸭式教学的被动植入,使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接受古代文学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因素。这种植入法形式灵活,也比较符合年轻人活跃的学习心理状态。 1.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笔者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因素的植入也可以采取这种手段。比如在学习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要求生发史学思考。可先布置学生在课下翻阅史书,注意盛唐时期的对外战争情况。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请同学通过对此诗的理解来探讨王昌龄对战争的看法,由此及彼,延伸至其他诗人,如李白、李颀、高适等人对战争的看法,并选取这些诗人的作品(如李颀《古从军行》、高适《燕歌行》等,这些诗歌同时又是唐代文学课程中必读篇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整个盛唐诗人的战时心态,并能做到诗与史的融会贯通。 2.课堂外部。课堂外部的传统文化植入,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课堂,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参观文史展览馆、文物资料、寺庙、古迹、碑刻等,通过与古人留下的实物接触,参照实物理解文学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可拉近学生与古人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更理解古人的心理与生活状态。达到对古人的“了解之同情”,[4]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登岳阳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牧《赤壁》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谓的“触景生情”、“为情而造文”以及情景交融。 四、传统文化因素植入古代文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并不是简单易行的,因为教师的行为选择及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有效接受度。所以生硬的为植入而植入或者没有选择性的盲目植入,往往会起到负作用。因此,在古代文学讲授过程中植入传统文化因素必须考虑其时机和适宜性。 首先,讲授者必须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对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植入时机、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不断的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展知识面,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达到博观而约取。只有如此才能在适当的时机植入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其次,注重植入时机的把握。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文化因素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小插曲在课堂中的演绎,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切忌牵强附会,在不适当的时间植入会割裂文学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到课堂教学。 再次,注意主要讲授内容与植入传统文化因素之间的主客关系,合理分配时间。课堂时间是宝贵而有限的,因此要注意讲授时间的合理划分。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毕竟是以文学史及作品为主,若过多植入传统文化因素,容易产生喧宾夺主的倾向,破坏学生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文化植入教学中不能沦为对某一文化因素的冗长枯燥的介绍,要裁减得当,简洁生动,点到即止。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仅仅提供线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预留自我学习的空间。 再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教育思想。在植入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基础,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效记忆。 总之,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中恰当植入宗教、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史学、民俗等传统文化因素,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加深对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理解,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是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法。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空间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白马篇赏析篇3

关键词: 奥巴马就职演说 文体风格 鉴赏力 敏感度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文体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领会文本的意义,而且可以为我们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1]。就职演说的表达是总统本人及其智囊团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政治和文学价值。本文将通过揭示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类语篇。

一、语音

语音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运用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搭配,用节奏感增强语义效果,吸引听众。例如:“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此句中的重读与非重读安排得均匀得当,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美感。此外,头韵和尾韵的使用在此篇演说中也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例如“With old friends and former foes,we will work tirelessly.”通过这些相同词素的使用令听众将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加深印象达到思想意识上的操控。

二、词汇

奥巴马演说的词汇量为6256个,大多数词具有较明显的书面语特征,具有严肃性和谨慎性:首先,大量使用抽象

名词和动词,如:unclench,dissolve,emanate,;tolerance,loyalty,duty等,还有grievance,recrimination,swill等较生僻的词语解释抽象主义和理想,增强正式度和信任度。其次,借助表主观判断和感彩的词语,如young,powerful,enduring,noble,inventive等达到很好的煽动效果。再次,第一人称及其复数的使用使听众感觉被包含其中,缩短与听众的距离。第一人称复数有2个作用:代词“we”将听众放置与讲话者的同一位置,易于被听众接受,达到对其意识的操控,唤起团体意识与共同利益,缩小内部差异,达到团结一

致的效果。

三、句法

长句结构复杂,容量大,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使说理严密[1]。从句子的长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总字数为2401字,总句数为95句,平均句长为25.3字,超过了总统就职演说的平均句长17.8字。以第19段为例:“Nor is the question...Its power to generate...The success of our economy...”段中仅含3句,116个词,平均话长38.67,是英语每句平均含词量的两倍,最短的第一句也含16个词。这种复杂结构的使用使奥巴马的信心、决心、责任感等情感展现得更加突出有力。

演说中同时频繁运用短句,达到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与协调性。以第4段为例:“Our nation is at war...Our

economy is weakened...Our health care is too costly.”奥巴马先用一系列的短句来描述美国当前的严峻形势,然后宣布政策并激发国民采取行动,听众深受这种短促有节奏的句子影响,易于受其思想操控。

四、修辞

修辞手段极富煽动力,有助政治家实现劝说与鼓动的目的。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有反复、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

反复是对某个词语成分进行重复,表达深刻思想,增强语言节奏感[2]。演说第11―13段以“For us”为开头的反复运用,奥巴马通过表达对前人的感激建立了自己的正面形象,达到劝说和操控的目的。此外,演说末段中频繁使用以“let”为开头的句式是一种对听众思想操纵的标志,“让我们”即“做我说的”,通过这些有力的手段,奥巴马实现了政治领袖的影响力。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可以加强语义,造成一种“突出”,使文章条理清楚,论点突出[3]。奥巴马的演说中运用排比多达18次,如“...promise that all are equal,all are free,and all deserve a chance ...”使其演说极具煽动性和号召力,成功吸引了听众并达到了思想操控的目的。

该演说中还运用了隐喻:“tides of prosperity and the still waters of peace.”引用《圣经》中的语句“in the words of Scripture”等加强说服力。

五、语篇

演讲需要一个有逻辑性和层次性的结构,以此演说主体第三部分为例,结构为:(1)缅怀前人的贡献;(2)描绘当前的严峻形势,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解释其可行性;(3)宣布对国外不同势力的措施;(4)呼吁行动。整个主体部分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突出了演说的主旨。

奥巴马就职演说与历届总统演说一样从形式到实质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在就职仪式开始时将手放在《圣经》上进行宣誓;在演说中直接引用《圣经》解释自己的观点和政策,例如“...in the words of Scripture...”;在结束演说时,他同样以上帝的名义呼吁公众的行动,对听众进行思想操控:“...with eyes fixed on the horizon and God’s grace upon us...”

六、结语

通过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的分析,得出以下文体特点:首先,兼有较强书面语和口语特征。其次,大量第一人称单、复数的运用吸引听众注意力,使其感觉被包含其中。再次,巧妙的语言技巧、多变的句型和得体的修辞技巧使演讲感人煽情。最后,合理的篇章结构组织和宗教色彩的巧妙结合使演说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对于读者增强对政治语篇的鉴赏力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同时可以提高读者对语言的批判性意识。

参考文献:

[1]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白马篇赏析篇4

【关键词】赏析;乐府诗;鉴赏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无论从教材角度,从考试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乐府诗词的赏析。

乐府诗是一个总的概念,时间上它从两汉乐府歌辞到唐代的新乐府歌辞,在性质上是有变化的。赏析首先从诗歌创作的演变来谈。如《十五从军征》,作者指出它是继承了《诗经》的《王风·君子于役》。从这首诗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唐代杜甫《无家别》的“家乡既荡尽”,似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从军者的形象。作者指出《十五从军征》是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的。通过这种演变,我们进一步看到象《君子于役》只是反映思妇的感情,思妇在家,“鸡栖于埘”,“牛羊下来”,生活还是安定的。《十五从军征》跟《君子于役》就不同了,八十始得归,已经家为墟了。《无家别》同样悲惨,描绘得更细致。这里又显出杜甫的诗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上又有发展,这种发展还有待探索。又如《焦仲卿妻》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联系《艳歌何尝行》的“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说明两者的继承关系。但《艳歌何尝行》写白鹄妻病写得多,写“念与君离别”、“亡者会黄泉”写得极为简略。这同《焦仲卿妻》只用“孔雀东南飞”两句起兴,下面写刘兰芝夫妇的悲剧写得极细致生动又完全不同。这又说明叙事诗和通过比拟来达意抒情的诗是不同的。这样通过继承来看乐府诗在艺术手法上的演变与起兴的含义,对读者是有启发的。

第二步,赏析从乐府诗在艺术创新来看:如《折杨柳》的“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赏析指出想到马上郎是离不开马鞭的,愿作郎马鞭,岂不出入与郎在一起吗?又引张衡《同声歌》的“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陶渊明《闲情赋》的“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用来跟“愿作郎马鞭”相比,突出北方民族妇女的不同想法,因为北方男子过着鞍马生活,所以新创了这样的比喻。这也使人体会到,只有密切体会生活才能创新。《折杨柳歌辞》里又说:“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赏析里引用明代钟惺、谭元春在《古诗归》里的评语:“解得‘忘不著’三字,即通首俱佳。”忘掉没有拴好马,为什么会忘掉呢?莫不是思念远方的郎么?这样设想未经人道,也是一种创新。把读者容易忽略的地方指出,加以阐发,是有启发作用的。

第三步,来看看乐府诗的表现手法。如《木兰诗》,写她从军前,清人张玉穀《古诗赏析》里指出:“改男妆事,宜于此处顺便点清,今偏特地藏过,直至后幅反妆,突然反托出来,又足见叙事虚实互用之妙。”赏析里介绍了这个虚实互用的表现手法,又指出其妙处尚不止此处,启发我们去想。按照赏析里的指示去想,真的看到还有虚实互用的写法。在木兰替父出征时只提到阿爷,在她行军中只提到怀念爷娘,没有写爷娘送她出征。到她回来时,才写“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又是一个虚实互用的写法。去从军时不写,在归来时写,突出了热烈欢乐的气氛,是很有意义的,倘在去从军时写,不免歧路沾巾,有损于诗中所表达的豪情壮慨。著者在这里点明要我们想,即留有让我们想的余地,不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好的谈赏析法。又如曹操《苦寒行》,结尾“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赏析里指出周公《东山》诗所以使我哀,不是悲哀而是内心激动,既然出征是正义,必有凯旋的一天,怎能不使诗人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呢!这里指出“哀”不是悲哀,含有胜利凯旋的激动。这就是修辞手法中的“倒反格”,象称极爱的人为“冤家”之类。这里又指出曹操用周公《东山》诗来比,在苦寒中衬出将要凯旋的喜悦,实是修辞中的映衬手法。又用周公来自比,表达他的志向。他在《短歌行》里点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这里隐而不露,又是修辞中的婉曲手法。又对《西洲曲》的分析,指出这首诗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感情的表达婉约、细致;不仅语言的音乐节奏纡徐,而且章法结构巧妙。这样说就是提出了这首诗在风格上的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绚烂的风格,表情婉约细致,具有柔婉的风格;结构巧妙,具有严密的风格。一首诗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特色是很难得的。赏析里又指出这首诗巧妙的运用了“钩接”的修辞手法,这样讲,不仅帮助我们去好好欣赏,也帮助我们从中学习各种艺术手法。这里说的风格是作品的风格。赏析里还谈到作家的风格,如傅玄《豫章行苦相篇》,赏析指出钟嵘、沈德潜、陈沆的评傅玄诗,都只着眼于傅玄诗的某一方面的特点。赏析则从全面来看,指出傅玄诗以委婉哀怨、温雅富丽为主要风格。这样,诗歌的风格和作者的风格,在赏析里都接触到了。

赏析里还谈到描写人物。诗里刻画人物,《焦仲卿妻》是很突出的某一方面的特点。赏析里提到“新妇起严妆”的“事事四五通”,写她极意装束,一遍两遍都不能满意,要做到“精妙世无双”,表现自己完美的形象。打扮的是外貌,反映的却是内心,身受迫害而不屈服,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美丽而坚强,可爱更可敬。这一艺术典型,正是通过“事事四五通”的细节描写来的。又如《陇上歌》,写“陇上壮士有陈安”,赏析里先指出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的突出品质。其次从四个侧面来描写,一是用骏马铁鞍来衬托壮士的威武,二是用七尺宝刀挥舞如急湍来反映壮士的雄健,三是用丈八蛇矛的盘旋如风突出壮士的勇猛,四是刻画壮士冲杀突围的英勇。接下来写英雄末路,在寡不敌众的决战中,蛇矛被夺走,失去坐骑而被杀。在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上,有“躯干小”和“腹中宽”的对比,有“爱养将士同心肝”的比喻说明。这样写,就不仅突出他的英勇,还写出他的品质,跟结尾结合:“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在这结尾里充满了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把这种感情跟他的英勇结合起来,使陈安的形象更为生动饱满了,。这里,可以看到在比较精练的篇幅不大的诗的语言里,怎样塑造人物,有什么样的特色。把这两篇结合起来,又可看到诗中塑造人物的不同手法。《焦仲卿妻》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的,其中有细致生动的描绘。《陇上歌》里只描绘陈安的英勇,加以抒情的说明,缺少故事情节,写的也很成功。这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的艺术手法。

白马篇赏析篇5

德育目标: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先世本龟兹人,汉时赐姓白氏。贞元十六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授盩厔尉,后改官翰林学士、厅拾遗、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到杭州、苏州为官,兴修水利,恤贫安民,深受百姓爱戴。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修时山寺,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卒,葬于洛阳龙门山。其“讽喻诗”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组诗;“感伤诗”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后世且誉为“古今长歌第一”;“杂律诗”代表作《钱塘湖春行》景中寓情,为千古诵之名篇。他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然白实胜于元。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诗佛”王维、王勃“诗杰”。叙事讽喻诗《观刈麦》

二、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出需认读、掌握字词

输税农桑曾荷晏

三、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四、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

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五、品析诗歌,学会赏析方法

引出文章主旨

1、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板书

劳作辛苦

苦---------------输税尽

生活困苦

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六、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词语:

一望无际此起彼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腰酸背疼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衣衫褴褛面无菜色悲痛欲绝家徒四壁仰天长叹面红耳赤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总结学法

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

七、课外迁移,读以下二则材料,并在课后动手去搜集更多的相关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白马篇赏析篇6

2.乌蒙山的女人——夏天敏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郭东勇,南英,GUODong-yong,NANYing

3.论吕翼《秋夜的蚊蚋满天飞》的主旨尹宗义,崔艳,YINZong-yi,CUIYan

4.评析沈洋《穿透瓦房的阳光》杨梦媛,YANGMeng-yuan

5.对符二诗歌的浅析朱江,ZHUJiang

6.《文心雕龙》艺术构思论探微赵耀锋,ZHAOYao-feng

7.浅论裴子野文人集团的成员组成黄澄华,HUANGCheng-hua

8.解读杨少衡长篇小说《党校同学》的"铁三角"艾自由,AIZhi-you

9.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昭通旅游导游词》英译文本——以中国西部百里大峡谷英译文本为例张成喜,曾济民,陈剑,张国富,ZHANGCheng-xi,ZENGJi-min,CHENJian,ZHANGGuo-fu

10.人称指称与英语语篇分析李存,LICun

11.试论抢救滇东北彝族上层史学资料的必要性吴喜,WUXi

12.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现代性维度徐凤莉,XUFeng-li

13.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前提性质疑杨其勇,么加利,YANGQi-yong,YAOJia-li

14.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研究曾济民,李存,ZENGJi-min,LICun

15.贫困地区大学新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周仁会,唐梅,刘岚,ZHOURen-hui,TANGMei,LIULan

16.贫困地区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分析罗国忠,刘岚,黄长麒,LUOGuo-zhong,LIULan,HUANGChang-qi

17.普通高校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对策——以昭通师专学生体育社团为例王琼,陈劲,马钢,WANGQiong,CHENJin,MAGang

18.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任务建构孙艳芳,SUNYan-fang

1.论蒙元时期滇东北地区的政区设置及变迁的原因吴喜,WUXi

2."僰人悬棺"定名无误——兼析川南悬棺葬的族属问题邓沛,DENGPei

3.翻译不仅仅是跨文化解释——兼评《翻译:跨文化解释》曾济民,ZENGJi-min

4.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非景点地名翻译——以《昭通旅游导游词》为例陈剑,曾济民,张成喜,张国富,CHENJian,ZENGJi-min,ZHANGCheng-xi,ZHANGGuo-fu

5.互文性角度看奥巴马上海演讲汤永雷,TANGYong-lei

6.汉语"红"色词族的句法功能周梅,ZHOUMei

7.卡明斯"inJust-"中的视听效果傅铮,FUZheng

8.灵魂与自然的融合——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意象解析崔潇月,CUIXiao-yue

9.幼儿文学欣赏客体的选择原则任继敏,RENJi-min

10.列宁1921-1924年农民思想演进之人文精神及启示徐凤莉,XUFeng-li

11."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中日两国近代办学指导思想之异同张维,ZHANGWei

12.试论积极心理学观照下的高校幸福教育吴旻,王会珍,WUMin,WANGHui-zhen

13.贫困地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刘娟,刘岚,李磊,LIUJuan,LIULan,LILei

14.爱岗敬业的理论解读及策略研究钟琦,ZHONGQi

15.语文教师范读要讲求实效李兰,LILan

16.试论体育教学设计如何应对体育学科发展周跃,刘转青,ZHOUYue,LIUZhuan-qing

17.高师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徐艺,宗德琴,徐华,XUYi,ZHONGDe-qin,XUHua

1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参考咨询服务张玲,ZHANGLing

19.外文阅览室与外语系英语协作教辅谢荣晖,闵小冰,罗琳,XIERong-hui,MINXiao-bing,LUOLin

1.对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文化研究的分析与批判罗小青

2.元代出镇云南宗王考王亦秋

3.时态助词"过"的来源及发展谢晓晖

4.语境、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李健

5.试论英汉结构歧义的共性乔艳丽

6.从顺应论看流行歌曲中的英汉语码转换赵文,郭普

7.文学翻译与思想表达的前景化马智利

8.超尘脱俗啸傲林泉——《世说新语·王子猷雪夜访戴》名士风流赏析彭新有

9.蒙尘的珍珠——温庭筠的传奇《华州参军》黄福星

10.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浅析电影《黄土地》的符号内涵陈俊

11.苦难意识在夏天敏小说中的积淀吕叶

12.对人类生存困境、精神困境的探索和追问——刘平勇中篇小说集《因为有爱》的艺术特色解析温州

13.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误区李坚怀

14.高专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归因特点朱娥

15.我校学生公共教育学的学习态度调查及对策研究钟琦

16.云南高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公共选修课的探讨郭军,高振云

17.高师幼教琴法课教学之我见宗德琴,徐艺

18.顶岗实习:地方高师人才培养模式之革新——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新形式张杰,杨其勇,陶仁

19.从顶岗实习看艺术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王少伦

20.昭通师专体育教育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王琼,朱式雄,周宗惠3.论庄子自由思想的合理性及其矛盾性唐玲,TANGLing

4.清末民初云南盐税权制变化探析王莹,WANGYing

5.雄关蜀道真如铁诗仙当年从头越——李白开元三至八年间由蜀道入长安说郭建伟,周梅,GUOJian-wei,ZHOUMei

6.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杨梅,YANGMei

7.试论部首分析法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性牟成刚,MOUCheng-gang

8.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全息的映照研究李中良,李良沛,LIZhong-liang,LILiang-pei

9.关联理论对翻译中形意矛盾的解释力王薇,WANGWei

10.论纽马克的翻译方法陈涛,CHENTao

11.雷平阳诗歌中的地理景观郭冬勇,南英,GUODong-yong,NANYing

12."孤独"视阈下的双重人生——对《梅兰芳》的人文意义解读裴萱,PEIXuan

13.一部凄美的爱情悲剧——赏析《马五哥与尕豆妹》褚治明,CHUZhi-ming

14.法国后期象征派对戴望舒创作《望舒草》的影响马燕,MAYan

15.《去吧,摩西》中的人物命名类比研究付纬航,李良沛,FUWei-hang,LILiang-pei

16.深沉的自我写照——评杰克·伦敦及其代表作《马丁·伊登》许太梅,XUTai-mei

17.昆德拉笔下的"唐璜式"人物形象探究郭毅,GUOYi

18.科层管理中的教师教学自主性探求张桂梅,ZHANGGui-mei

19.儿童说谎的研究综述贺舟颖,HEZhou-ying

20.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语言刍议李兰,LILan

21.农村中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何文娟,HEWen-juan

1.试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王浩斌,WANGHao-bin

2.近十五年魏晋南北朝士族研究综述卢朝,LUChao

3.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与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张泽承,唐花明,ZHANGZe-cheng,TANGHua-ming

4.几种《世说新语》注译版本注译不同原因探析何秦,HEQin

5.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一种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的解读吴祥云,崔华勇,朱琳,WUXiang-yun,CUIHua-yong,ZHULin

6.因地制宜伦理视阈下的改写杨晖,YANGHui

7.英汉呼语对比分析李永斌,LIYong-bing

8.英语教学中的隐喻文化韩淑红,HANShu-hong

9.夏天敏长篇小说《极地边城》议论的艺术特色艾自由,AIZi-you

10.植根于中原文化的现实性与理性——论乔叶的小说创作王文霞,WANGWen-xia

11.《微暗的火》的框架和嵌套叙述结构研究张成喜,张国富,ZhangCheng-xi,ZhangGuo-fu

12.幼儿园"三生教育"之生命教育模式探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龙波,LONGBo

13.浅论"乳名"对幼儿的教育意蕴杨其勇,陈彬,YANGQi-yong,ChenBin

14.口语教师向汉字应用教师转型的思考李兰,刘燕,LILan,LIUYan

15.高师顶岗实习模式与学生就业关系探析曾济民,ZENGJi-min

白马篇赏析篇7

自攫神奇入画图,居心未肯作凡夫。

希贤希圣希今古,无我无人无主奴。

一种虚灵求不昧,几番妙相悟真如。

浑然天趣留多少,草绿山中认苾刍。

这是林散之草书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一首》的内容。作品创作于1980年,横幅,尺寸是145×354㎝,约45平方尺,落款林散之。印章“林散之印”(朱文)、“大年”(朱文),是著名画家、篆刻家陈大羽教授所刻。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十全品相。

这幅草书作品的亮点很多,最大的亮点就是枯笔。这里先讲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个皇帝,刁难一个大书法家,给他能写8个字的墨量,要求他写出10个字,如果写不出来就杀无赦。大书法家聪明过人,略加思考之后,奋笔疾书,用8个字的墨竟写出12个字来,而且笔笔到位,字字清楚。皇帝看后大喜,立刻赏金百两。这个大书法家用的就是“枯笔”,不仅免遭杀身之祸,还得到了御赐。枯笔,是指在笔墨很少的情况下,以迅疾遒劲的笔势用力磨擦纸面而形成的枯涩苍劲的墨痕,汉代书法大家蔡邕把这种墨痕叫“飞白”。笔迹中的丝丝露白,传说是蔡邕看到役人用扫帚刷墙,从中得到启示,便把这种办法用于书法。唐朝女皇武则天写字时喜欢飞白,比如《升仙太子碑》的碑额就是如此。

林散之先生把枯笔分为浓墨枯笔和淡墨枯笔。时而用浓墨枯笔,时而用淡墨枯笔,有时浓墨枯笔和淡墨枯笔一起并用。在这幅作品中,林散之先生用的是浓墨枯笔。如作品中的“图”、“作”、“认”是枯笔,“希”、“今”、“如”、“中”枯笔形成的飞白丝丝,如白烟袅袅,扶摇直上。这些字枯润相生,神旺气足;墨处厚重,白处空灵;粗犷朴野,笔沉痛快。“入画”、“几”、“刍”,仿佛随手挥毫,尽得自然,粗细多变,断连相应,一副威武,令人称绝!飞白表现出一种空灵、虚幻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空无而是充实,蕴含极为丰富。不同审美情趣和不同层面的人,都可以驰骋自已的想象去体会、去欣赏。尽管个中滋味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一种美的享受,都是一种美的升华。

枯笔很难写,枯笔只有在随意书写中才能出现。林散之先生是枯笔高手,将枯笔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一枯再枯,一字枯,几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有活力,个个显灵气。作品正文加落款一共67个字,除“人”、“一”以外,其他65个字都有枯笔,有的枯笔少,有的枯笔多,如“自”、“浑”枯得少,“画”、“无”、“趣”枯得多,还有“图”、“如”,特别是“山”基本上是全枯。一丝丝,一缕缕,清晰可见,像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随风飘动,却又落在地上,凝结成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汉字,从而集中展现了林散之大师惊世骇俗的审美和枯笔艺术。林散之学生庄希祖、郑必宽评价这幅作品时说:“有一种膨涨化的张力,有一种感到向外扩张的震撼人的威摄之力。”

这幅作品是林散之纪念馆的镇馆之宝。现在安放在展厅的显著位置,长年供游人观看。我看到这幅作品时立刻被震住了。经我过目的林散之书法作品少说也有几百件,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尺幅。2010年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过一幅林散之的草书作品,已经是够大的了。然而,和这幅巨制相比,乃是小巫见大巫。我后退几步,用军人特有的眼光,远远地看着这幅鸿篇巨制,画面不断浮现:一个个硕大无比的字,活像一个个士兵,又似一匹匹战马组成的军阵,威武雄壮,震撼无比!这气派,这阵势,又如导弹、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铁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以气吞山河之慨,滚滚向前!向前!

林散之先生极少创作像这种丈二匹的草书作品,更重要的是这幅作品的字还特别大,这与林散之同一个时期的草书作品那种瘦劲的长线、宽松的行气,似乎判若两人。林老在这里用的是很稠的浓墨,笔画粗壮老辣,线条拙朴厚实,体现了“大字难于密结而无间”的原则,是不可多得的代表之作。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沈鹏先生在江浦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看到这幅巨作时不由赞叹:“83岁的老人,站着能写出这么大这么精的字来,十分难能可贵。”

除这幅作品之外,林散之先生晚年还创作过两幅字数多、尺幅大的作品,时间都是1987年。一幅是为南京十竹斋创作的丈二匹草书条幅《自作诗 颂长江大桥》,另一幅是为参加全国书展创作的四尺整张草书。

草书《自作诗 论书一首》先后6次出版。1997年9月,《林散之书法集》第142页,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6月,《艺术大师丛书 林散之》第25页,古吴轩出版社。2000年6月,《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第36页和封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7月,《林散之书法精品集》第58页和封面,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5月,《金陵四家馆藏书画精品集》第23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 《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19页和封面,文物出版社。

(作者系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白马篇赏析篇8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传达作品思想内容,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小说的特点就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深刻的主题和精巧的构思。我们很难忘记林黛玉、孔乙己、祥林嫂等中国文化长廊中一个个鲜活的经典人物形象,外国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经典巨著,下面我以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实录为例,来谈谈我对小说鉴赏方法的认知和理解。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所以,我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中,首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抓典型情节,一是,这则短篇小说围绕主人公别里科夫讲了几个小故事?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后得出结论,有恋爱事件、骑自行车事件、漫画事件;二是,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小故事?同学们说法不一,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但都各抒己见,阐述的理由都合情合理,因此第三个问题就必须有导向性――小说的题目是“装在套子里的人”,那么作品一开始在介绍什么?这个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往小说的主题思想上考虑,学生讨论后很容易得出,在介绍别里科夫的种种套子。这样一来,小说的结构层次就明了了。同时也让学生把握了典型的完整的故事情节。

学生只有在把握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查找契诃夫写这篇小说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特殊人物形象。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这样的:小说发表于1898年。

19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专制统治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老百姓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第三步就是总结人物形象了,可以说,所有的情节和环境描写都服务于人物。所以把握了人物,也就抓住了小说的灵魂。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总结,学生分析出了,契诃夫的这则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心理、动作等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迂腐可笑、守旧胆小、害怕新事物的夸张变形的可笑形象。他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怪”。衣着打扮、生活习惯,职业思想论调都怪得很夸张,那么如此夸张变形的人物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用途,围绕社会背景,我们仿佛把小说转化成了一幅漫画。进而契诃夫小说的人物形象漫画化的特点也浮出水面。这一变形和夸张就是要突出典型特点,让读者发现这一夸张之处,进而思考作者为何夸张。那么,小说的主题思想就不难得出了。

这堂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二课时主要讨论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以及让学生联系实际做拓展性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文本走向现实,联系实际再做思考,小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别里科夫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典型,其典型意义可以概括为“蜗牛人格”,他代表的是封闭落后的保守主义。契诃夫作为俄国伟大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正如鲁迅先生一样,运用独特的讽刺笔法揭示了民族的劣根性。因此“套子”一词成为文学界的流行词。我也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套中人”,让他们明白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人生需要约束的规矩,但不能作茧自缚。

小说鉴赏思路就是,先从最吸引人的情节着手,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特点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再来把握主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希望我的建议能给小说爱好者以启示,从“雾里看花”,再由“花中见乾坤”,让文学经典永不失传。

参考文献:

白马篇赏析篇9

选修课导学案的使用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不限于课堂的灵活方式处理。若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失去了求知本能,完全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意。那么“导学案”到底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下面以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为例,设计学案: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2.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3.赏析品味诗歌中的重点句子。

【学习重点】

1.掌握词的韵律和朗读节拍;

2.把握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

【学习方法】:

1.朗读法;

2.吟咏法。

第一学时

【预习反馈】

(一)阅读“赏析指导”,明确怎样才能做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将进酒》,进而背诵。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掌握朗读知识技巧――声律知识

①节奏

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快慢

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宜快;悲伤、失望、冷谈、庄严宜慢。

③抑扬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等感情。平直调: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曲折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④轻重

【学习过程】

(一)结合注解,疏通《将进酒》,做导学案“预习反馈”部分,展示吟咏诵读、背诵《将进酒》

1.该文中有哪些韵脚?如何押韵?

2.朗读节拍、重读、快慢如何处理?

3.通过推荐、自读的方式在班内朗读,相互评析。

(二)观摩学习,听名家朗诵录音,对照自纠,分析朗读技巧,再朗诵、吟咏

(三)背诵全文

(四)自主完成第二学时任务

第二学时

【预习反馈】

1.准确背诵、默写《将进酒》。

2.比较阅读《将进酒》《蜀相》,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知识链接】

1.杜甫在《饮酒八仙歌》中对好友李白有这样的描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从这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豪气纵横、狂放不羁、不畏权贵,是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

2.课外搜集资料,知人论世:了解李白、杜甫,了解《蜀相》《阁夜》的写作背景,小组内展示交流。

【学习过程】

(一)根据文后的赏析,自我评价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到位程度。

(二)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情绪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词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充分体现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三)自主赏析《阁夜》。

(四)比较鉴赏:对比阅读《旅夜书怀》,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各小组展示交流。

第三学时

【预习反馈】

(一)自主赏析《李凭箜篌引》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查资料了解诗歌中的典故与传说

【学习过程】

(一)借朗读想象、描绘音乐展示的意境美

(二)诵读体味 朗读全文并进而背诵

(三)整体品味:这首诗采用的意象丰富多彩,但似乎有些驳杂、散乱,你能发现其中包含的线索吗?依循上述线索,欣赏者的感受过程是怎样的?听朗读示范,感受、想象画面的流动性、完整性,探寻作者的情感起伏。

【拓展延伸】

比较评价:以“‘鬼’与‘仙’的浪漫――谈李贺与李白的浪漫风格”为题写篇小论文,展示交流。

第四学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赏析《虞美人》《苏幕遮》

(二)播放音乐课件

诵读体味:根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诵读、点评,听录音。

(三)名句品味: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当一江春水向东流”,小组展示交流。

(四)比较鉴赏:结合“探究・讨论”一的“诵读提示”诵读该诗,并背诵、默写。

第五学时

【学习过程】

单元主题活动――诗歌朗读及“心中的诗人”作品竞赛

(一)选出“心中的诗人”,用第一人称写出以你对其思想人格及作品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或诗,分组择优,参与全班竞赛。(文章对人物有独特的认识与见解,诗人人格魅力及其作品魅力水融,富有文采,情感饱满。)

(二)选出自己“心中的诗人”的作品分组朗读择优,参与全班竞赛。

(三)竞争机制:1.依据小组推荐的个人作品,评议优劣,确定成绩。2.依据小组推荐的朗读者朗读展示成绩,排名。3.各组推荐的作品参赛成绩及所推荐者的朗读比赛成绩之和为小组成绩。

白马篇赏析篇10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