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4-06 01:23:39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1

    很多,但是我看到了希望,对他们也开始有了一些信心。

    郭大平,95分;吉靖,96分。还有几个男孩子,都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全班16个男孩子,有12个男孩子在80分以上,值得欣慰。从他们的答题来看,确实花了功夫,知识点也记得比较清楚。对于他们,我以后可以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开放他们的思维。

    朱凌慧,91分。这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孩子。据我了解,这个女孩子各科成绩都不错。6个女孩子中,唯有她进入了优秀的行列。值得肯定与表扬。在上课时,她不太喜欢讨论问题,从她的成绩来看,也是用心去学习了。学习历史这东西,除了要识记一些知识点外,还是要从多方面获取历史知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我想,对于他们班,还是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朱勇健与刘文雄,倒是出乎我的意料,考得不太理想。但从我平时的观察来看,这两个人还是很有潜力,很有希望进入优秀行列。可能对朱勇健过于放松了,才让他对历史松懈了。今后要注意调整方式。而刘文雄是第一个主动要求购买学习参考书的,说明这孩子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从平时的学习来看,他还没有完全利用好这本参考书,以后得加强辅导。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引桥工程”;学习与复习;答题技巧;九年级历史学习准备工作

“引桥工程”是今年焦作市教育系统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她的提出与研究,将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小升初、初升高学段,以及初中、高中学段不同学期,引导学生做好学段(学期)的顺利过渡,使之在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得到有效地改善与调节,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深深体会到做好学生级历史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也非常重视此阶段历史教学衔接的教育方法。以下是我在讲授九年级历史教学第一课时所做的级历史教学衔接的点滴做法,如有错误,敬请同仁指正批评。

对于级历史教学的衔接,我一般借用评讲八年级期末试卷来进行的。现以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下)期末调研测验试卷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为例。86班共有33参加考试,仅有3人分数在60分以上,最高分仅为72分;及格率为9%,优秀率为0!我告诉学生:这样差的成绩,我们必须进行反思!通过对试卷的评析来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答题技巧的能力。不反思,就只能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低水平,甚至还会倒退!就不可能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有一个清晰而客观的认识,也就谈不上今后历史学习的进步了。

通过对试卷的评析,师生总结出产生失误的原因与表现:在学习与复习方面,第一,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熟悉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选择题第4题:1954年,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了《中华共和国宪法》 C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了《中华共和国刑法》。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了,这道题是很容易得分的。又如,第22题“阅读下列材料”中的第一小题:根据材料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经济特区的设置” 是最基础的知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图文结合”,解答此题就没有问题。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期认识模糊,每个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照不清位置”,影响了学生判断。如选择题第10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如果在复习过程中,将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外交成就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期进行归类复习,就一定会选出正确选项的。

第三,对跨越时间较长的某一知识演变缺乏归纳与总结,如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及演变等知识;第四,对于某些类似的知识缺乏归纳与对比,如建国以后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等知识。

在答题技巧方面,首先,粗心大意或凭感觉答题是学生成绩出现失误的一个“通病”;其次,审题不严谨,抓不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导致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如选择题第11题:如果能抓住题目中的“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等关键词,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物一定和农业(水稻)研究有关,再看四个人物选项,就不难确定是选项D袁隆平;再次,缺乏正确的答题方法,如排除法等。选择题第1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①农业合作社②③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只要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知识清楚,知道“” 新中国实施的第一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政策,就可以排除A、B、C三个选项,直接确定D项是正确的答案。

以上是我认真对八年级试卷分析,得出来的在学习与答疑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即将开始的九年级历史学习,学生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首先,做好知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每节新课学习前尽可能地查找相关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背景资料,甚至是他们的逸闻趣事。这样既扩大了知识视野,又了解了人物的喜弄哀乐,增强了学习世界历史的主动性,为九年级历史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思想基础和学习习惯基础。

其次,与中国历史学习一样,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没有坚实的地基是建造不出高楼的”。除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外,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积累。如图表法对类似知识进行归纳与对比、注重阶段性的复习和专题复习、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等等。

第三,在世界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中国历史放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大环境里去学习,去思考,从而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比如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以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联系;又如在讲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可以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这个大环境里去学习,就会更加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论断的正确!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民主义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0-02

在唯物史学语境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中,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历史》的《伟大的开端》一课将“”置于了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因此教材也将本课内容作为第三单元的起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观点,《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建议“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如果学生对其为什么能被作为‘标志’置疑,可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简表’帮助学生认识”[2]。教参将这个表格也给列出了,具体内容如下:

如上表所言,教参认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但我们知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而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孙中山建立同盟会以后。三民主义怎么可能去指导1905年之前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呢?(这也是授课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疑问)因此教参中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的观点是应该商榷的。在下文笔者将用鸦片主义以来是几个重要事件来阐述以上观点的不严密之处。

鸦片战争以后,伟大的中国人就开始了卓绝的抗争,最典型的是持续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太平天国的性质,有人认为它已不同于以往旧式的农民战争,而是具有了新特点,一是初步具有了反对外国列强侵略的性质(如大破洋枪队);再就是到了其运动后期有了资产阶级纲领文件《资政新篇》的提出。这两个特点也是将其列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农民阶级限于阶级局限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太平天国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以及中国农民阶级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很显然,太平天国运动与三民主义所体现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在19、20世纪之交的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太平天国运动是类似的,此不再赘述。

再一个事件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它兴建了大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企业,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场运动客观说要比太平天国运动更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是,洋务派主导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大清江山永固”,不遑论其与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有多少相通之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

还有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为实现资本主义的探索活动,即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百日维新运动。该运动具有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主张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发展方向,这场运动虽然被扼杀于摇篮中,但其前途是英国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家,同样可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该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三民主义,但却是在与三民主义有共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将这场运动置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则是勉强可以的。

由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在同盟会成立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是三民主义,甚至与三民主义的基本理念也是决然不同的(维新运动除外),教参笼统地将三民主义作为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若将这样的笼统解释指导教师教学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这是教参编写者应注意的地方。

另外,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编排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注意展示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回避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等一些较难的唯物史观概念,这是该教材编写的出彩之处。但遗憾的是,教材中个别关于“社会形态”和“革命性质”的论述仍是删之未净(如七上《历史》第八课《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中关于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叙述等等),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却没有在教参中得以说明和解决,这也是教参的编写者需要以后注意的地方。

注: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4

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起点,也是核心内容之一。那在中学教学阶段,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几点心得。

一、杜绝死记硬背,培养记忆能力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 一些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 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 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其次,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一八九八,;三一年,九一八;三二年,一二八。等短小的词句,韵上口, 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 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

再次,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 ,可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件事即可。 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记忆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例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

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渗透分析史实,培养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 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首先,教师讲清基本概念,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 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 。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 ,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 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 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 的学习(考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 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 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第三,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 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 初步形成)。再如,引导学生把1815年拿破仑的失败与1815年拉美独立斗争受挫联系起来,从宏观上了解各地 历史的联系。

第四,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封建”最早涵义是 “封邦建诸侯”,“革命”最早涵义是“改朝换代”等。邹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而《革命军》中的“其 (指满洲)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也”就是错误的。

三、‘史’‘论’结合,培养分析能力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 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 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 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 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其次,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 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 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第三,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 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 ,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误为“法国大革命”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 “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意思是强调英国、 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

四、举一反三,培养应变能力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 。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 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

其次,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a.《变法通议》 b.《盛世危言》 c.《革命军》 d.《孔子改制考》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3项是谁的作 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 、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 花了不少时间。

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书上有“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 了”。引导学生考虑“革命面目新在何处?”能否用中共成立前后各30年的史实证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 的转折点”,你又如何证明?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育科研 创新思维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89-02

随着中考和高考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作为一门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在各门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显然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管窥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 加强初中历史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现象虽然还有,但是比较少了,绝大多数都是专科或本科的历史学科毕业生。这些人,毕业时满腹经纶,但几年历史课教下来,一些人的知识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仅仅停留在所教历史学科的一些知识层次上,严重制约了初中素质教育的落实。作为一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通过加强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科研,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每位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平时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甚至是测试,我们都要注意做到多一点历史研究,多用创新手法。这样,一方面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能更加活跃,另一方面知识能够被更灵活地运用。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较差、创新能力偏低的历史教师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较强的好学生。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从创新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变老师为“导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变“发问”为“答问”,师生互动,释疑解难;变“教教材”为“学教材”,创建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 充分运用初中历史课本,搭建创新思维教育平台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不蕴涵着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每节课后的“学习与探究”栏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抗日救亡运动”时,围绕课后“学习活动”中“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当怎样处置”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其中,有的组主张杀掉,有的组主张释放,有的组主张扣住,逼联共抗日。这种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的方式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新的见解也出现了。此外,专栏中的“读读”、“想想”、“议议”、“说说”、“记记”等也为学生搭建了创新思维的平台。这些栏目内容的设置,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出新意,有利于学生当堂进行理解、消化、巩固、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之中,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出来,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迸发出更加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才能。

三 利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奋发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活力、有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才能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仅依靠传统的历史教科书等信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境,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时,将国共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等制作成课件,再配以嘹亮的冲锋号声来渲染历史课堂教学气氛。当大屏幕上出现了站在飞机上,向大家挥手致意时,同学们被伟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接着,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乘飞机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亲自前去?谁来接一行人?有哪几位陪同前往等。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由此,学生由被动听老师讲课变为主动探求新知,求知欲被调充分动起来。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长征》片段,并合唱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十送红军》,紧接着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讨论,最后总结出“长征精神”。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问,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古人云:“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这说明怀疑是发现的思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任何科学成就的获得和真理的证明,都是科学问题积极探索的结果。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表达出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他们表达的环境和气氛。历史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大胆表达。同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时“违反常识”的一些提问;在问题争辩中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他们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一些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一些想法等,哪怕只有一点意思,都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进行质疑,敢于同中求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让题目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探讨的价值,避免非此即彼的简单机械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其探索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时,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成功了,中国能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时,历史教师就应指导学生,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探讨,只要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其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而且他们还会有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五 通过历史观察思考想象,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学会透过重重迷雾看穿事物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液”。2011年教育部修改后的《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课本中的历史插图教学不容忽视,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插图教学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提供了初始阶段的情境”,历史老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问题的“创造者”。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二课上古亚非文明埃及“神奇的金字塔”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从中感受到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学生围绕课本中的诸多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众多的历史见解中,展现其“异想天开”的结果。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历史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等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观察茶壶的蒸汽,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明改良了蒸汽机。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课本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的情境,提供想象的材料,引导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如我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7课“重庆谈判”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对当时签订的“双十协议”,倘若中共方面、等人再作出一些让步,国民政府能够忠实履行协议,内战是否就可避免,国共就能实行第三次合作,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情况又将如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描绘今日的中国,是否能与美国抗衡,变成世界的强国。这样,通过历史观察、思考和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六 初中历史教学适时评价,激励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评价,投以赏识的目光,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赏识能使人感到愉快轻松,能使人灵感涌动。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所发出的疑问,及时地捕获有效信息,准确地反馈有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发出的疑问,教师应做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以激励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和责任心,而且可促使孩子将事情做得更好”,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和评价,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强化,即使学生所答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也应在恰如其分的评价之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指正,让他们在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实质。教师客观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评价,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对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关爱有加,就会多一批善于思考的优秀学生。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6

    一、“整体逆向”教学法

    所谓“整体逆向”教学法就是从整体上打破教材正常编写思路和顺序,重新进行组合,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学生预习课文后,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从课文最后一段中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追问:“为什么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这个问题基础好的同学也能马上回答,学生可以归纳出: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此时,教师便可板书鸦片战争的影响。之后,教师可再追问“那么中国的社会性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于第一问,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于第二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时便可板书《南京条约》,并重点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可补充一些材料)。通过分析便可归纳出政治上中国的哪些订以被破坏,经济上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也可组织学生讨论“思想上会不会产生影响”,这样关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了。此时,第一课时便可结束。这样处理是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很好地突破《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两大重难点,深化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承接第一课的思路,首先要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然后提问:“列强规定这些条款的目的是什么?”便自然过渡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因为英、美、法等西方列强刚完成工业革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料和市场;再对中英两国进行比较,便可顺利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最后可按正常顺序简要分析交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及鸦片战争的经过等。

    这样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按照“结果——背景——经过”把课本上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整体进行了逆向整合,把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三大重点都放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前半节课,并运用追根究底、层层深入的方法使各个知识点能够更好的有机联系,首先让学生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从而深化了认识,加深了理解,突出了重点,并能提高记忆效果。

    二、“局部逆向”教学法

    “局部逆向”教学法是指对于教材整体正常编写思路和顺序保持不变,局部适当调整。比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可设计教学思路如下:

    第一步,先让学生预习全文,在学习卡片上按顺序排列十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初步判断标出它们的正误;根据正误的分布规律(正确集中在两头,错误在中间),再结合本课标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归纳出十年历史发展的特点。即“探索(正确)——曲折(错误)——发展(正确)”。此时是按正常顺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课知识结构。

    第二步,打破先学习“中共八大”的顺序,而是先从中间的错误入手,用各种噶啊啊他方法呈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事实;然后让学生讨论从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并引导学生把错误归类为“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在讨论中很多学生不但认识到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正确判断社会矛盾,要注意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从大跃进大炼钢铁的事实中认识到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第三步,在此基础上,从这些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再回过头认识中共八大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以及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上的正确决策,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违反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违反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就会出现如“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错误。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7

关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结合《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笔者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通过大量教学情境创设、主题探究,以国歌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片段一】创设历史情境,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

为了引发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导入环节,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视频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87页,阅读第1、2自然段思考该作品:(1)作者是谁?(2)猜测该作品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从而在聆听与思考中走进历史情境。从教学设计意图看:一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二是歌词可以突出课题主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课堂实施来看,大多学生在聆听与阅读的过程中思绪会自觉飞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当中,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以及情绪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历史学习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义勇军进行曲》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是成功的。

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的内容要求,教师播放《西安事变》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形象真实的影像资料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从教学设计意图看: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共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影像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热烈,学生感受到了张学良、杨虎城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襟。

【片段二】重视过渡巧妙自然,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

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当然也要重视这一教学细节,这时候就必须发扬教师的主导功能。从教学设计的构思与实践看,引导过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用事例说明,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第二,及时总结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理解,表述提出问题,进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教学,引导过渡确实能考验教师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机智的驾驭能力。

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中,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时,教师拓展延伸:时光飞逝,这场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段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随即出示一些图片,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从课堂反映来看,学生表达可以概括为: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增强国力。从教学设计来看,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寄语: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升华情感。

【片段三】发挥音乐的历史功能,突出课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 史味

所谓“史味”是指用历史的语言解释历史,用历史的思维分析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评价历史。历史味,首先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师深厚的人文学科素养,包括历史知识的丰富,学科语言的规范,历史思维的缜密。其次历史味集中且鲜明的体现则是展现给学生的趣味与神秘,趣味启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神秘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渴望。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增强“史味”,其策略如下:

一、树立“历史”意识的树立与揭示

1、树立“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

学习历史,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

例1: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五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目教学中,在学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史实后,采用这样的结尾:远离野蛮,远离战争;呼唤文明,呼唤和平。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这是生者对后来者的承诺。国耻不能忘!我们纪念死去的冤魂,是为了铭记他们的不幸;我们纪念死去的亡灵,是为了整个人类永久的安宁……相信这样一定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面向未来、放眼世界的新人。

2、揭示基本的“历史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具体历史概念的理解与阐释是新授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阶段性特征反映的是特定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主要有两个要求,一要“准确”,即能在全面认识历史知识体系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归纳概括;二要“延伸”,即注意阶段特征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纳入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加以动态考察和把握,保持历史教学的连续性,使历史阶段性特征成为通向历史规律的“阶梯”。

例2: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何谓现代化?这一历史概念必须向学生诠释清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称为现代化,又称近代化(或工业文明),主要标志是经济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政治民主化,追求民主、平等、法制等;还包括教育、军事等现代化。

例3:八年级第五单元学习结束后,应帮助学生把握16世纪前后东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西方——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制确立,经济上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文化上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对外进行海外贸易;而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社会经济也继续发展,但皇权高度强化,不计经济利益的郑和远航,人民没有自由与民主,国家日渐闭关自守……让学生明白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表明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融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主流“史观”

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包括“论从史出”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历史结论和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有内在的统一性,掌握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比掌握历史结论本身更重要。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习惯把自己思考的结论展现给学生,而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能得出某种看法?这正说明我们仅仅展现给学生思维的结果,没有展现给学生思维过程,学生只有掌握历史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才能透彻理解结论,进而完善结论、发展结论,甚至可推翻原有结论,形成新的结论;才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的质疑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 并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这是对学生思维个性压抑,也是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教学中要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习惯。

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理论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使具体的史实焕发出思想的光芒,从而感受历史的价值与魅力。教师应尽可能的了解史学新观点并加以教学的有机融入,才能体现历史学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历史意识与国际意识。当前主流史观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就是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重点则放在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认识上。文明史观认为,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因此,一切文明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应该是平等的、开放的、兼收并蓄的。

在这一主流史观的引领下,教学过程中对历史发展的观察角度与总体认识也应随之调整变化。

例4:对中国古代社会要重新认识,以文明演进史取代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史,不再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作为基本线索,而是将中国古代史划为史前时代(其时间段大体与过去的原始社会相当)、文明的起源(其时间段大体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夏、商两代)和农耕文明时代(其时间段起自西周,结束于鸦片战争前)三个历史阶段。具体提法发生变化,如将明清两朝称之为“专制皇权高度强化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不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等等。

2、现代化史观(又称近代化。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智能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等。

“现代化”的进程最早开始于16世纪的西欧,之后不断向全球扩散,直到19世纪末,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北美以及亚洲的日本。广大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尚未真正启动。进入20世纪后,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二战后,更多的国家开始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到20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因此,“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

中国是在内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受到欧美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改革向西方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现代化史观的运用。

例5:中国近代前期,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的三件大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资产阶级掀起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探索活动?应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把握:

A 这些探索在当时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推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是爱国进步的;

B 失败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没有强大的反封建势力即资产阶级力量,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因此只有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才能真正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

C 尽管屡受挫折,但每一次的尝试,都使中国在顺应工业文明之路上前进一步,为下一次的尝试奠定基础。

3、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教材也试图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转贴于

事实上,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同时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内部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树立“全球史观”,可以把中国的文明进程放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明的演进历史。

例6:八年级第五单元学习了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

例7:八年级第六单元学习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引导学生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对中国有哪些影响?(从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角度分析)

三、树立人本理念,发挥史实价值之光

聂幼犁教授说:“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阐述的: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执心社会公益活动,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可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文科综合课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本学科的社会功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的做法:

1、发掘历史材料的人文性(或育人价值)。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不乏优秀的人文素材,教师应尽可能发掘其中内容,由古思今,赋予其新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8:学习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智慧力的伟大,产生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从而激励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抗争史,一方面引导学生更珍惜生命,呼唤和平;另一方面从为真理、正义、国家而献身的历史人物身上感受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

2、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发挥历史的借鉴。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以史为鉴。

例9: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三课《屈辱的岁月》,《南京条约》有关五口通商的内容学习,可以与我们现在对外开放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不难感受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重要性。

3.在时政热点的感悟中,寻求历史价值的导向性

时政热点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结合时政热点既是历史课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利于起到历史价值的导向作用。

例10: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盛世文化》学习时,可引入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感受汉唐盛世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结合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陆国琴.走进历史,感知社会——浅谈《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利用, 教育科研。2006,(9).

[3] 董国华,王明珍,刘思远.灵活应对《历史与社会》中考有效方略ABC。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9

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这学期安排我教八年级的历史课并承担备课组长工作。学校对我的信任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并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用心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历史组就是我学习、成长的沃土,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好老师,她们就是无限丰富的资源。在平时工作中认真虚心向他们请教,以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上不断进步。

在完成这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人民教育》、《课改纵横》、《实践新课程》等;并且认真研读了《历史课程标准》,以使自己能更好地把握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但是授课上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有与学生接触、沟通的经验,真正使孩子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紧张而忙碌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中,网络资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制作课件、使用课件,并更好地、有效地利用电教设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这学期我教八年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七和十九班共六个班的历史课,在教学过程中当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虽然在每个班级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所不同,但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各班成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蒋老师、苏老师、蔺老师、宋老师、陈老师和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谢谢我的班主任们!

在八年级的整整第一个学期中,我得到了他们大量的帮助。以及所有帮助过我、关心着我、同我朝夕相处的每一位可爱的同事!我的成长与进步真的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帮助,谢谢大家!

一个学期走来,每一位老师的经历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同样的感触。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向有大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配合其他老师工作,以完成全校共同的教育教学工作。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 历史课堂;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一、注重语言习惯

1.忌口头禅

在课堂中,教师是通过语言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杜绝口头禅。可能教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课文内容没讲错就行,但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有一次,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讲的生动有趣,引经据典,气氛活跃。下课时,本以为收效不错。没想到有两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他们对这节课听了很烦。原来我一节课下来,讲了有二百多个“是哇”,他们都用练习簿记着。我顿时愕然,一句简单的“是哇”,把我讲述的课文内容都掩盖了,正像俗话说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一些细节,少说一些跟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要反思自己的说话特点,进而消除口头禅。

2.忌重复嗦

要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必然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明快简洁,达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但在教学中,教师总过于担心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讲,重复嗦。学生因此感到烦恼反感,甚至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所以教师最好是在上课前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修改,把不必要的字句删掉,经过锤炼,然后背下来。

二、注重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历史亦不例外。如何通过提问取得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方式是主要的。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甲午中日战争》时,大多数教师会这样问:甲午战争在什么时候爆发?订立了什么条约?割了什么地方?赔了多少钱?标志着什么?这样问虽然是达到了学习目标,但学生学到了什么?结果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提问而去死记硬背,成天去研究割地赔款,这有何用?又能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只能使学生成了一部部标准的复读机,谈何去思考?学生又怎样去思考?

历史教学不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史实,更重要的是懂得以史为镜,去思考未来。同样的课题可否换一个方式提问?甲午战争我们是输了,但在21世纪,假设又和日本爆发战争,会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而爆发?是因为问题或其它问题?中国能赢吗?赢在那里?如果输的话,又输在什么地方?这样问,不但与现实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进一步了解课文,而且引发学生去思考,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同样的课题提问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好的提问方式,能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水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注重情景再现

1.想象再现

历史教学大多内容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些情景离我们遥远悠久,无法亲临其境,学生比较困难去理解。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去描述想象。如教授七年级下册历史《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七次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为什么说是壮举呢?教师可让学生想象郑和下西洋在途中的情景:会遇到缺水,饥饿,风暴,航行时间长,在茫茫大海上没有什么娱乐,无聊,海盗的袭击,有可能撞上暗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回答出来。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收到不用教师多言而学生自明的效果。

2.视频再现

很多历史情景可以视频再现,它直观现象,给学生感官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震撼共鸣。如在教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大战的扩大与转折》珍珠港事件时,教师再怎么讲,口沫飞扬,学生就是不大了解当时的场面,懵懵懂懂。千言万语还不如适时插播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偷袭珍珠港》,学生马上兴趣盎然。视频再现可以帮助有效去了解课文,生动鲜明,加深印象,完成学习目标。

四、注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