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全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8:59:43

菜根谭全文篇1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大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大意】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大意】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大意】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意】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大意】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大意】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大意】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大意】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大意】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大意】要想成为一个很会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干扰、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

15、义侠交友,纯心作人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大意】跟朋友相处时,必须抱着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作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16、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大意】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菜根谭全文篇2

关键词: 《论语》 《菜根谭》 中庸思想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并阐发开来。《论语》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不愧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而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之方而传于后人,它是当时和后世读书人及学者喜读乐道的道德修养书,被誉为“心灵之药石”、“处世之宝典”。本文拟对《菜根谭》对《论语》中涉及的修身及中庸的处事态度两个方面的继承与发展作一简单阐释。

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贯通孔子思想各部分的方法论基础,它是对殷周以来“中和”思想的继承、因革与发展。它的核心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世、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时时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中庸”思维方式就是把矛盾的两端直接结合起来,使两方处在和谐的统一中,每一方都在自身应有的限度内发展,不突破其限度而压倒另一方,以免引起矛盾统一体的破坏。儒家认为“中庸”的思维方式是最理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论语・雍也》云:“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P59)可见孔子把中庸看成是“至德”,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方法的最高准则,表明这种方法论具有明显的道德属性。“中庸”思想贯穿于孔子的诸多言行之中。如在《论语・先进》中:

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孔子曰:“过犹不及。”[2](P107)

从孔子师徒的对话里可以看出,做事过分虽然不好,而“不及”同样应该反对,就是说,过分和不及一样,都偏离了“中”。“过”与“不及”,是中庸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处事“适中”、“合度”,恰如其分,才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论语・先进》云:“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P109)正因为处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合度”的问题,过分与不及都应该避免,做事过分的仲由和遇事退缩的冉求,二人都有偏颇,所以孔子鼓励冉求努力进取,告诫仲由应知退缩。既不怯懦,又不鲁莽,这种中庸的处世态度,才是值得肯定的。《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P155)孔子以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是质朴和文采的恰当融合,若质朴多于文采,就不免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则未免有些虚浮,二者都与文质相掺合度的“中庸”标准不相符合。从上面的引例可以看出,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处事要“适中”、“合度”。2000多年前孔子能提出这一哲学思想,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谈道:“中庸思想的实质上是要求在保存原始民主和人道的温情脉脉的氏族体制下进行阶级统治。”

《孟子・离娄下》赞扬孔子:“仲尼不为已甚者。”说孔子是个做事不过火的人,这正是对孔子恪守中庸之道,一贯反对过分或不及的恰切概括。《论语・八佾》载,孔子非常赞许“《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P26主张有理智,克制感情,反对放纵失度。《论语・述而》还描述了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P73的师道风范,并且记载了孔子“均而不纲,弋不射”的美德懿行,都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行是谨守“中庸”的。在孔子看来,任何事物都不能偏离本应遵守的规则,做人也是如此。“中庸”在孔学的思想中,既是一个政治标准,又是一个做人的标准。孔子关于“中庸”的学说,有其指导人生的一面,这一面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没有完全失去意义。

作为一名历尽仕途人生、隐居山林的退休官僚,洪应明在撰《菜根谭》一书时,儒家中庸思想对其影响是很深刻的。仕途和人生的种种经历,使其对儒家的处世哲学,特别是孔子的中庸之道的精奥,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所以中庸思想处处鲜明地呈现在《菜根谭》一书中。当然《菜根谭》中也随处洋溢着这种人生观。为什么中国人总是不喜欢行事过度呢?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行事过度则无法维持长久;第二,行事过度易遭旁人嫉妒或怨恨。如《菜根谭》中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1]P239

意即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会转为衰;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招来诽谤或攻击。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美德和智慧。这样既不过亦无不及,采取均衡状态的智慧,即是对儒家“中庸”的承继。《菜根谭》中有许多关于“中庸之道”的金玉良言,如:“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1](P289)“俭,美德也,过则为铿吝,为鄙裔,反伤雅道;让,强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真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成,才是朗德。”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落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1](P336)“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题。若至烂漫醋曲,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1](P291)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反对“过”与“不及”,主张“不偏不倚”合乎中庸的性格修养、思想。注重中庸与均衡感的人生态度,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趣味。

二、处世修身

在中国谈论处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四书”之中,处世的学问和政治秩序全掺在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哲学。如《大学》经文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这就是说,首先要对现实生活有正确的理解,再树立起新的生活观念,才能谈到如何依据这种生活观念去生活的问题了。所以,“修其身”的问题也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按照儒家的修身学说,“知致而后意诚”,在获得了足够的道德伦理知识之后,更重要的修养便是意志品质的修炼了。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P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P62)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

《论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儒家认为君子的处世态度是“和而不正”、“矜而不争”,所谓的“不争”,一是指不争利欲;二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与人争斗,严于责己,以和为贵;三是指不争权利,不作超越权力范围的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四是在与人比赛时按照礼的规定竞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不争”的基本思想是要求君子在待人处事时“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卫灵公》)。

《菜根谭》这部书也是谈处世的,亦兼及修身,“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持久者”,可见《菜根谭》也十分重视各人修养这一点的。而其目的性也很明确,修身即是为了处世。洪氏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1](P48)立身高洁,屈原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1](P185)“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1](P157)“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同样认为意志力对修身的重要性。另外,要成就完善的人格,为人还需正直,不搞歪门邪道,要坚持原则,辨别是非,“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1](P236)并且做人贵诚,《菜根谭》也认为:“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率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1](P124)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菜根谭》丰富并发展了儒家经典《论语》中所提到的修身。

至于如何修身,《菜根谭》则强调,首先从吾人日常生活着手,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如:“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1](P346)当事务繁忙时要保持本性不乱,就必须在闲暇时特别留心精神上的修养。再如:“忙处事为,常向间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豫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换言之,成事与否,全然在于平日的修养,遇事慌乱,临时抱佛脚,不会有效,唯有保持戒慎之心,充实精进,才能应付未知的状况。“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内带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业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遂心,便把此生埋在鸿毒中矣”,[1](P201)此与孔子所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途同归。其次,定下心来,不慌不忙,踏实地朝着提升自我的目标迈进。“磨硕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涵养。施为欲试千钩之管,轻发者然宏功”。

总之,《菜根谭》作为处世名著,其所以持久沁人心脾,原因之一,就是其有着传统的儒家哲学基础,中国哲学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活动中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的“乐”和“礼”。“乐”指的是乐、歌(诗)、舞三位一体的和谐和匀称。乐的文化精神是和。从修德处世的角度看,且不少观点至今仍有可资借鉴之处。很明显,在立身处世方面《菜根谭》亦极力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端而用中的“中庸”思想。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咳,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1](P269)凡此种种,虽然听来逆耳,且需极为自制,但是唯有坚持此谨慎态度,维持中庸之道,始能安度一生。因之,反对放望,也反对消灭欲望,而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亦即“中庸”。

参考文献:

菜根谭全文篇3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菜根谭阅读随笔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菜根谭阅读随笔一

《菜根谭》是一部教人为人处世的哲理短文,共分十章,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比较陈述或论证利与害、得与失,充满哲理思辨意味。短文多用对偶,两句一组,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细读之,觉得特中肯綮。作者定是一个饱经沧桑、老于世途的高人,既有出世的逍遥达观,又有入世的淡泊宁静,言辞恳切,不冰不火,恰到分寸又能一语破的。

封建社会中人读此书,能够远避祸端,明哲保身,既享入世百味,又得出世闲逸。今日,时代的发展很迅速,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名利观都有了一些改变,读此书仍受一些启迪,如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开导自我,怎样看待人生百态和自然万物。天人一体,天人相应这点古今是相同的,我们既要读书,领会书中要旨,又不能拘泥于书,被书遮掩了耳目,要学用惟时,就像书中所说的:

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滑机趣,乃是个木人,处处有碍。人心虚,义理来居;人心实,物欲莫入。鸿蒙未辟便分了阴阳,人心事理莫不如此。做人经世有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有个瞻前顾后的眼光,有个大肚能容的雅量,有个得失互转的思想,心乐,便是个福地天堂。

菜根谭阅读随笔二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刷、洗礼下,留下了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颗。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初看此书,觉得可是如此,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但细看之后,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自古以来多少前人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结论,就如秦始皇的统一无疑是因他能够进忠言,最终使得他成为第一个开创中央集权国家的人,从而得到了千古一帝的名号。而楚怀王客死异乡的收场也终因其不能听进忠言,无视屈原的忠言,最终落得客死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相比能够说是成与败的比较,无疑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是在劝戒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显露自我的才智,一旦锋芒过露,只会招人嫉妒,因为树大招风。杨修就是最好例子,他自以为聪明,三四次猜出曹操的心事,却又到处宣扬,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说杨修聪明吗他确实聪明,可是又为何会死呢这便是他愚蠢的一面,因为他猜透了曹操的心事,却猜不透曹操的为人性格。曹操内心里怎样想,大臣们几乎都明白,但就是自以为聪明的杨修不明白,只因他不懂得才大招妒这个道理。所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人生准则。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菜根谭阅读随笔三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平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坚持喜悦的心境,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一样人的意见,并改变自我,要坚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我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

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一个严于律已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信服,否则再多的说教只会令人生厌。所以,我们应当常常反思自我: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欢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十分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我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我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阅读随笔四

《菜根谭》中有句名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展云舒。”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话往往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但有一位大师却做到了,他就是齐白石。

不论是誉还是骂,都能做到听之任之,这属于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便逃出了自我的约束,走出了自我封闭,于是,拳脚大展,专心于自我的事业,不为名所扰,更不为利所烦。这种不求名利之心,唤起了精神上的觉醒,反而会成就一番大事。

对于他人对自我的赞誉,能够淡然视之的人固然有,但应对他人对自我的谩骂,又有几人能够“一笑而过”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学会用一颗简单淡薄之心入世,不要总活在他人的议论之下,不管是应对着他人的称赞,还是别人的诽谤,不必大费口舌与他人争执。古话说的好“清者自清,浊着自浊”,所以清浊自有定数,只求问心无愧便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可是心理专家还是给出了我们两点提议和方法,具体如下:

别把自我看的太重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某个环境中,我们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太把自我当回事。应对他人的赞美之词时,必须要坚持清醒,自我真正的水平仅有自我明白,8能把他人的话全部信以为真,这样只会迷失自我。有时候假如把自我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再也难以装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对自我只言片语的负面议论之词,暴露自身的狭隘心胸。

事过心随空

无论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是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要时刻坚持一种低调的态度。遇事不大肆张扬,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时刻放在心上,事过心随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我取得的一点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别人的了夸赞,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所以,要想做到宠辱不惊,首先要学会低调为人处事,这样能够有助于到达“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境界。

菜根谭全文篇4

就在这儿,中国人开始救亡图存

广东省在北京设立的会馆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永乐初年(1403年),至解放前夕约有40余所。这些会馆随着北京旧城改造大部分已经拆除,即便是被列为文物保护院落,最终也会被拆除。看着宣武区米市胡同43号的南海会馆即将被拆,不由得联想起当年康有为在此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清末,“”缘起圣地就是在菜市口米市胡同43号的南海会馆。

南海会馆的七树堂是康有为亲自定名,因是一所有七棵树的小院而起。他居住的北屋是旱船式建筑,窗棂上镶嵌着近代西洋五彩玻璃,康有为名之曰“汗漫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又来到北京的南海会馆,于4月22日夜在七树堂撰写了一份14000多字的《上皇帝书》。之后掀起的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仅存一处,中山会馆

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经来到家乡的香山会馆。在他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广东省香山县改为“中山县”,而香山会馆也随之易名为“中山会馆”。

这所会馆坐落在宣武区珠朝街五号,珠朝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较为宽阔的胡同。中山会馆的广亮大门坐西朝东,一对抱鼓石上雕刻着欢快顽皮的小狮子。油漆主色并不是京派建筑的朱红色,而是在一般宅门府邸不常见的玄黑色。

目前,中山会馆占地大约5000多平方米,应是广东县级会馆中最豪华者之一。经过门道有四块隔扇挡住门前视线,后面3间高大的悬山廊连接着花厅。在这3间廊子上面有京派堆云荷花彩绘。

香山会馆内还建有魁星楼,专门由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供奉祭拜。有小型戏台一座,如同金代的戏亭样式。早年,在这座小戏台上经常演昆曲,由于这里始终都是青一色的广东人居住,他们大多钟情于昆曲。

中山会馆是广东省设在北京最为富丽堂皇的县级会馆。近来,北京的广东会馆几乎全部拆毁,唯独保留此处并由政府投资翻修。

谭家菜靠“泡干货”落脚京师

明清以来北京没有什么正规菜系,所谓满汉全席是人们口头上的称谓,但鲁、粤却是京城较早形成的菜系,而最著名的当属清末发展起来的“谭家菜”。

清代,广东人在北京开设的饭庄并不多,但是如果想吃粤菜,最好的去处是到会馆中享用,只限于仕宦之间的往来聚会式品尝,谭家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出来的。

谭家菜的第一代创始人是谭宗浚,他是广东南海县人,在北京中进士。在北京期间曾经把广东经典菜肴加工提高,聘请名厨在自己的家中烹制美味酬宾,经官宦仕夫等传播出谭家能做上好的广东菜后,使得谭宗浚在京声名大噪。其子谭琢青最爱研究家乡美味珍馐,因北京四季环境以及饮食习惯,故将广东菜肴与宫廷菜风格协调统一,成为北京最富有特色的粤菜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粤菜多是海味,而北京又地处半内陆地区,没有新鲜的南海珍馐,这就不得不制作干海味。

“谭家菜”泡发干海货从来不用火碱等辅助,干鱼翅等都是不惜浪费时间用温开水泡发,鱼翅以及干山珍等必须用“高汤”煨透。高汤用放养老母鸡和整鸭、干贝、火腿等按比例下锅用文火煮两天,待溶于汤后再过细箩筛出浓汤。把发好的鱼翅放在汤中,用文火煲上一整天,整个鱼翅烹制过程还须三两天才算告成。这种汁浓味厚的鱼翅柔软濡滑,口感是用语言不能表达的鲜美。

干发燕窝也是用温开水浸泡半天,然后再用凉水冲漂并把杂质以及燕毛去掉。泡发好后的燕窝放在汤碗里加满鸡汤,蒸制少半个时辰后取出分装在汤盅内。以鸡、鸭、肘子、干贝、火腿等制成清汤,佐以料酒、白糖、盐、火腿丝等上桌。此种烹制方法能使燕窝软滑却又不会散掉,口感是其他菜不能比拟的感觉。

谭琢青夫妇在南海会馆的北院居住,这里的环境幽雅陈设讲究。谭家菜因出身宦门而碍于面子没有挂招牌营业,所以这里的厨师也从不应“外会”或外卖,无论权势再大的官宦设宴也要屈尊到此。

而谭氏还是以老爷自居,自然也不会下厨房做菜,只是监督指导而已。无论哪家设宴必须有谭家主人一个席位,谭琢青不时地品尝后再向来宾介绍如何用餐。这也是因为谭家的餐具与众不同,除了瓷器外还有一些金银餐具。

1958年,经总理安排,“谭家菜”在北京饭店西七楼落户。

从会馆中流行起来的香云纱

旧时,北京人在夏季最喜用来自广东的香云纱做衣服,这种时尚应是由广东会馆兴起。香云纱流行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因它是一种无论贫富贵贱都受青睐的绸料。

据说香云纱远在明代就世界闻名,还曾经大规模出口到外洋各国。在北京的绸布店里,除了苏杭丝绸,就是广东的香云纱最具特色,瑞蚨祥、谦祥益等老字号每年都从广州大批进货。

一般的北京人都不知香云纱的来源地是顺德,只有在会馆居住的老广东才晓得。清代以来顺德会馆在北京共有4所。一个小县为何竟有这么大规模的会馆呢?多是仰仗那块不易褪色的香云纱。

顺德的香云纱制作精良,首先就是它那里的天然植物染料“薯莨”。这种染料原是当地渔民用来染鱼网的,这样染的鱼网结实耐用而且不容易破,使用多年后依然不会褪色。

染制香云纱的工艺很复杂,丝绸要经过三四十次的浸染。每次浸染后都要拿到烈日下暴晒,然后再循环浸染晾晒。用古法制作一匹香云纱,一般是一周或半个月。

关于香云纱的名字还有个原由,据说是穿着这种面料制作的衣服走路时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尔后便美化为“香云纱”。在北京香云纱还有一个简单的称谓叫“纱”,丝绸店的招牌有时也随便写成“靠纱”。叫“纱”是因为它的颜色在烈日下看着很有火气,如同一件黑亮的皮革制品。至于“靠纱”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应该是北京人自然的讹错习惯。

当时北京的平民也很喜欢穿香云纱,不仅用水洗后一抖即干,而且还不会起褶子。用这种面料制作的衣服在伏天穿也不会沾身,不但透气通风而且还很凉快。

广东会馆的现状

菜根谭全文篇5

这些信息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洪应明和他的《菜根谭》。

袁黄,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了凡,是一位奇才,也是一位智者,他的《了凡四训》启迪无数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冯梦桢、于孔兼也都是明朝的进士,且仕途坎坷。方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与洪应明交往的这些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洪应明的影子,他们都应该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和思想。

他们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那是明朝很特殊的一个年代。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从公元1573年到1620年,这个年号一共使用了48年。这是一个繁荣的时期,但繁荣之中也埋下了衰败的种子。明神宗是一个荒唐的皇帝,他曾经连续28年不上朝,导致朝政废弛,官场腐败,社会乱象丛生,明朝由此开始走向衰亡。《明史·神宗本纪》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也说:“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在这样一个表面繁荣而内部而危机四伏的年代,人们在浑浑噩噩中生存,免不了随波逐流,逃不脱尔虞我诈,往往一天忙到晚也走不出现实的怪圈,生活没有安全感,心灵没有归属感,而现实的各种挫折、打击、灾难,说来就来。

“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呢?”相信那个年代,人人都在心里这样问。

这样的环境,会迫使人们更深入、冷静地思考人生,思考如何为人处世。只不过,有的人思考是错误的,结果使自己在痛苦之中越陷越深,当然,这样的思考,这些言论,都很快被历史淹没;有的人思考则使自己从痛苦中解脱,这些正确的思考被保存下来,启迪着人们的智慧,《了凡四训》就是其中之一,《菜根谭》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要悟出这些为人处世之道,光靠聪明才智还不行,还需要生活的磨砺。冯梦桢在洪应明的另一部著作《仙佛奇踪》中说:“洪生自诚氏,幼慕纷华,晚栖禅寂。”洪应明生来就知道这些道理,他本是四川人,少年时,也和其他人一样,为求功名,来到南京这个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晚年却栖于禅寂,这么大的转变,也源于他人生中经历的各种历练、各种波折。只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不可稽考了。就像南宋蒋捷的一首词中说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菜根谭全文篇6

古志辉在日本呆了很多年,而他在日本的工作就是烹饪粤菜。他认为想在日本做一名厨师,必须先明白一个道理:日本菜在吃之前,首先是用来看的。日本人喜欢把所有东西弄得清幽、玄雅,让视觉、味觉、禅悟三位一体,他们称之为“道”。茶有茶道,料理有料理之道。入乡随俗,所以古志辉的粤菜中融合了很多“道”。

首先是器之道,在日本即使吃粤菜,餐具也不能太随便。一顿饭档次高低,与餐具的艺术品味必须成正比。如最高级的金怀石料理,餐具需用著名陶瓷大师的作品甚至古瓷。如此一来,日式粤菜就必须在摆盘上有所改良。古志辉在日本烹饪粤菜时,很注重色调、食物摆放的意境,他必须通过菜肴去传递视觉美。而在传统粤菜中,通常不会如此讲究。

其次是食量之道,日本人吃东西带点“半饱”哲学,每道菜分量不大,却都很精致。古志辉认为,如果是很高端粤菜烹饪,可以适当借鉴这一点。特别是在经典凉菜、粤菜刺身、海鲜这类的菜肴上。少而精,既降了价钱,还能让食客意犹未尽。当然,这也必须因情况而定,如果是大餐聚会,还是中国式更适合。

因为早年的日本很穷,于是日本人很会“穷”享受,用一点鱼片或海苔搭配一大口香糯的米饭,细细咀嚼、辨别三者融合的滋味。这种细腻,正是日本饮食文化的神髓。而粤菜却相反,讲究“香酥脆肥浓”。古志辉认为两种美食文化从哲学上就存在很大区别,浅合即可,深交则会面临各种矛盾。所以“双国籍粤菜”就像移民日本的华人,骨子里还是中国的。

粤菜在京城

许多人认为北京是一座传统、保守的城市,无时无刻不弥漫着京韵京味。其实,北京在美食方面的包容力、改造力,远远要超过广州和上海。北京本质上是一座“鸡尾酒城市”,底层是皇城根“遗民文化”、夹在中间的是红墙里的“首长文化”、附在表面上的才三里屯、CBD的高楼大厦。任何口味、任何价位的美食只要融入这杯鸡尾酒,就能被消化、被改造。粤菜自然也不例外。

菜根谭全文篇7

谭建丞幼好书画,4岁时就学私塾。散学之余,乳母钟氏令其习字描红,又取所贮存之包药纸(印有仙女采芝图),嘱其描画,日必一帧,于是兴趣盎然,日久渐能脱手自绘。13岁附读于湖州府中学堂,是年之秋举家迁沪。在沪时,谭建丞曾随大伯父谭吉卿拜访吴昌硕先生。他们去的时候,看到吴昌硕正在画一幅兰花,大概是画得很顺手,非常得意。因谭吉卿与吴昌硕是同乡老友,颇为熟悉,打过招呼后,就领着谭建丞过去一起观看。吴昌硕对年少的谭建丞很是喜欢,又从谭吉卿处得知此孩童已能握笔作画,即令其取纸笔试试。谭建丞在吴昌硕面前毫无拘束,挥笔自如,浓淡穿插,纵横挥洒,但兰花毕竟难画,谭建丞虽年少胆大,但还是把兰叶画成了韭菜,把兰花的根须画得像虾的模样。谭吉卿见后大笑日:此所谓“韭菜炒弯转也”。(湖州人称虾为“弯转”)吴昌硕说:“此子他日必成画家,且在吾上。”谭吉卿听完吴昌硕的话后,不知吴昌硕为何对谭建丞如此器重,即又问其缘故。吴昌硕答曰:“用笔能湿润,非干笔头者,可贵也。”谭建丞的父亲因怕孩子荒废学业,原来只支持其学书,不准学画,闻昌老言后,乃准许其学画。次年,谭建丞侍母返湖,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三中学,课余从乡中名宿宋勉成学书法,并向周少莱请益。1916年入南京东南大学。1922年东渡日本,经桥本关雪介绍,人东京美术专科学校,为研究生。是年,俞剑华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先生之艺术活动成就被编入该辞典。1924年回国,在沪结识同乡王一亭先生,并辗转与当代艺坛耆宿相过从,又与王一亭、庞左玉、吴东迈、沈迈士、陆培之等书画家发起创办“清远艺社”,共磋艺事。1950年迁居杭州,与张宗祥、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叙晤谈艺,常有合作。1966年“”中遭受迫害,家藏书画文物全部被抄,连其居室也被占据,但谭建丞依旧写字作画,并以画葡萄自课。为画葡萄,又曾在园中种植葡萄数株,日夕观摩,而且每天必作两帧册页。如果因事外出,当天未画,归未必补。数年间积葡萄画稿数千余幅,写成《怎样画葡萄》一书。

谭建丞的作品厚重大气,雄浑苍老,笔墨自由驰骋,元气淋漓,自成一格,被著名书画家李苦禅誉为“江南书画第一擘”。

他画技广博,山水、人物、花卉无一不擅,尤精佛像。他画的佛像,骨法沉雄精炼,线条圆浑流畅,设色单纯古朴,造型凝练生动,慈容神采,跃然纸上。

松石也是谭建丞喜画的题材。他所画的苍松,从画面上看就有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他一生境况的写照。画如其人,从“直干自堂堂”的松干和嶙岣突兀的山石中,似乎听见了谭建丞与命运抗争的心声。这些画造型简括,大气磅礴,文人气息浓厚,融金石味、书卷气于一体,自成一格,深为识者所重。

谭建丞还以擅画葡萄著称,他笔下的葡萄,厚而清,苍而润。在用笔变换中见风姿,缭绕盘走中得圆腴,藤蔓遒劲,碧叶苍郁,串串果实,明透圆润,且墨色韵味均佳,有江南“谭葡萄”之美称。已故著名画家吴茀之见到谭老的葡萄时,曾题诗曰:“谭老今年七十五,挥毫落笔健如虎。别开生面意自新,何必师承从旧谱。”谭老的葡萄画赢得了国内行家的好评与赞赏,为中国画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谭建丞的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苍莽雄浑,笔致古茂,寓磅礴之气于优美之中,寄雄浑之情于超逸之外。他以颜鲁公之厚重,兼及欧阳询之健劲,并集坡、黄山谷、翁同稣等众家之长于毫端,融汇贯通。故其书法点画沉穆严谨,凝重端庄,既有个性,又有高古之格调,温厚绝俗,开一代雄风。

菜根谭全文篇8

谈梁家辉不能他吃肉吃米饭我吃咸菜

刘晓庆是山东卫视《歌声传奇》中少有的未以其个人音乐为特辑的嘉宾,7月20目的《歌声传奇》,将回顾刘晓庆影视作品中的经典歌曲。用刘晓庆的话讲,他们那一代演员,“曾承载电影复兴的任务,拍了很多‘第一’:第一部武打片、第一部古装戏、第一部台拍片……”

1983年,内地和香港第一部合拍片《火烧圆明园》,梁家辉和刘晓庆首次合作,那时梁家辉根本不知道刘晓庆名气有多大,到了北京才发现她名气大,路上很多粉丝,很疯狂,对她很拥护,那是梁家辉的第一部电影,两人语言不通,演对手戏说台词很吃力,而第一天拍戏,他就已经惹得刘晓庆生气,刚说一句词,刘晓庆突然喊“停机停机”,梁家辉回忆说,当时根本不明白刘晓庆在说什么。后来,两人找到一个方法,拍摄时,梁家辉说完话,把扇子停一下,给刘晓庆个暗示,刘晓庆说完,兰花指比一下,回一个暗示。梁家辉后来称赞刘晓庆,“我当时很费解她的剧本上每句台词,连步法、转身、小表情、甚至手的演出,她都会做很详细的笔录,或者做准备功夫,这一点我是学不了。”

刘晓庆在梁家辉面前情绪最失控的一次发飙是为伙食,在《歌声传奇》中,刘晓庆回忆:“当时内地和香港演员的伙食待遇不一样,梁家辉、导演李翰祥和其他香港演员,是香港方面负责,我们是大陆台拍公司负责。尽管我当时已经名扬四海,梁家辉是第一次拍片,可我每月工资是50块钱,而且没有片酬,香港演员悄悄问我拍片多少钱,我说没有钱,他以为我骗他。我说真没有,他很惊讶,你那么大的影后都没钱?我说真的,不会比50块工资多一分钱。那时我每顿饭是两个馒头加一块咸菜,咸菜还是黑的,拍《垂帘听政》时有近万名群众演员,吃饭都是一人一个塑料袋,两个馒头加一块黑咸菜。但香港演员中午开饭时,每八一辆餐车,鸡鸭鱼肉都有,还有米饭。我是重庆人,也喜欢吃米饭。我当时就哭起来了,我说我不演了,当时大部分都是我的戏,所有制片主任、导演和副导演都跑来哄我,如临大敌,我就说‘我要吃肉、吃米饭’,那时候我还很小,导演就说‘快,拿肉来’,我就跟他们抗争,不,我要全部中国大陆的演员都要吃肉和吃饭我才拍戏……”

谈姜文我最早发现他的导演才华

翻看刘晓庆的影视,能看到很多大腕男星曾为她演配角,本期《歌声传奇》特设一环节,重放唐国强、陈宝国、陈强、张铁林、陈遭明等在其作品中配戏的镜头,但画面最后竟然定格在不是刘晓庆主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刘晓庆的电影生涯中有一部无法绕开的作品,那就是与姜文合作,谢晋导演的《芙蓉镇》,据说,1986年拍摄此片时,两人日久生情,缔造了当年轰动演艺圈的“绯闻”。当时刘晓庚已是国产影后级明星,而姜文只是刚毕业的话剧演员。此后,刘晓庆又以监制的身份与和姜文合作了两部作品,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其中一部。在《歌声传奇》名曲鉴赏席上,回顾电影《芙蓉镇》,刘晓庆主动谈起姜文说:“我和姜文合作了三部作品,演《芙蓉镇》时我就看好他,《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我最早告诉他‘你可以做一个导演,你应该去做导演’,于是我就做监制,当时我就觉得他做导演会很出色,所以应该说是我最早发现姜文的导演才华……”慧眼识人,由刘晓庆推荐而成名的男演员很多,陈宝国就是由刘晓庆推荐而成为电视剧《武则天》的男一号,饰演刘晓庆身边懦弱的皇帝李治。

谈谭盾曾经很爱慕我

刘晓庆在学生时代学习过扬琴、钢琴和声乐,来参加《歌声传奇》的刘晓庆也是有备而来,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很多歌曲背后的故事,并讲述了与著名音乐大师谭盾先生的“音乐之缘”。

刘晓庆现场爆料,当时谭盾在读书时,曾对自己有很好的感觉,并因为她要主演《火烧圆明园》才为该电影写了主题曲《艳阳天》。节目中,刘晓庆回忆,《火烧圆明园》的导演李翰祥听了谭盾创作的交响乐《离骚》之后,就找到这个年轻人。可是谭盾却有自己的要求,“我很爱慕刘晓庆,如果不去承德,我写不出电影的配乐来。”而此时的刘晓庆也正在承德拍戏。到了承德,谭盾见到了刘晓庆,他在一瞬间差点忘记自己是来工作的。刘晓庆还连续削了两个苹果给谭盾吃。这让谭盾感觉到这位向来以阳刚示人的女子,在那一刻非常温柔,这更打动了谭盾。虽然由于工作的缘故,两人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谭盾还是创作出了他在电影道路上的是试水作《艳阳天》。但刘晓庆还是没有亲自演唱这首歌曲,而是由李谷一来演唱,刘晓庆解释说是因为李谷一唱得比她好,谭盾为此很是失落。

菜根谭全文篇9

从谭敏的祖父谭义均习武于广州海幢寺,到谭敏青少年时期在南海和顺镇的金山寺得到点拨,祖孙二人均在不同的时期从学于洪熙官,因此,还原这段历史有助于确定洪熙官生活年代的部分时间节点以及了解洪家拳其中一个流派的流传过程。

2012年12月18日下午,我和师兄何炳祥来到田园风光秀美的沙龙村。甫踏足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一股浓烈的原生态乡村气息旋即扑面而至,洗去了都市的烦嚣。在村委会办公室,我们向村支书谭德华、村长谭耀忠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希望向谭敏的后人中的洪家拳传承人请教,了解洪家拳在村里的流传历史和现状,观摩谭家流派的拳械套路,见识它的技术特点和风格特征。

经过两位村干部的一番张罗,几位长者和中年人陆陆续续来到村委会的会议室,一番寒暄之后,我们照例把原话说了一遍,请大家不吝赐教。一位白发长者首先作了自我介绍,他说:“我叫谭杨煊,和汉宗(即谭汉,笔者注)是堂兄弟,少年时一起习武,后来他看见我们村的谭玉灿师傅到香港教馆创出了一片天地,就跟着到那边闯荡去了,由于没有了伴儿,慢慢我的武艺就丢掉了。虽然不大喜欢练武,但我却喜欢听老一辈讲谭敏的故事,对村里的洪拳流传史也算了解。我们村的洪拳是谭义均青壮年的时候在广州海幢寺跟洪熙官和感法师傅学的,满师之后,回到村里教给儿子谭让、谭建兴和孙子谭安。”

清乾隆庚寅年(公元1770年)仲秋,至善禅师、洪熙官、杏隐、庆丛、感法等一行人来到广州海幢寺,开始在寺内秘密收徒,教授武艺,由至善禅师出任班主,洪熙官担任教练。洪熙官因故离开后,教练一职就由杏隐禅师的徒弟感法大师担任,所以有些书籍和文章说谭义均是感法的徒弟就是这个原因。

老人接着说:“由于谭敏小的时候非常顽皮,义均公和让四公怕他惹事,所以不教他武术,但是谭安并不理会,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就偷偷将所学到的东西教给谭敏。谭敏天纵奇才,很快就能理解练功方法和招式的要领,再加上他偷偷地刻苦练习,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小小年纪已学有所成。直到有一天,在墟里卖武的陈‘铁桥’来村里找义均公不遇,不知何故和谭敏较起了桥手,结果不敌谭敏。义均公回来问起,谭敏才将实情相告。义均公觉得不能浪费了这块习武的好材料,就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了谭敏。但是谭敏的‘落地生根’之法却是在冯冲的金山寺跟洪熙官学的。”

金山寺,又名普陀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镇瑶头村,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始建于晋朝,大明成化十九年由大太监韦眷重修。寺庙坐落在一个小岛上,被金山海环绕,金山海又名冯冲,现在叫逢涌,是西南涌的内涌。鼎盛时期,香客络绎不绝,大雄宝殿、观音殿常年香火不断。不少文人墨客曾于此间吟诗作对,坡曾撰诗云:“灵峰山上普陀院,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庙高台。”伦文叙父子三人亦在寺内留下了墨宝。

该寺于1938年11月11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被日本侵略军霸占,在掠走寺内所有贵重物品后,又将其辟为慰安所。1959年被拆毁,所剩大雄宝殿亦于1974年被全部清拆。现在该寺的遗址长满了小树,还有两个大型的石香炉和一些石墩散落在地上,当地的热心人士正在为重建该寺多方奔走。

据瑶头村原村干部游永波介绍,此地离赤坭不远,河道水网相通,故老相传,洪熙官曾隐居金山寺多年,并于寺内教授洪拳,后来官府收到他在这一带活动的消息,就在官窑墟上张贴捉拿他的告示。对面冯冲村有一位周姓老人曾经在上香时见过洪熙官,当他看到告示后,再到寺内打探,确定之后,老人就到官府告发,以图赏银。第二天,大批官兵前来金山寺围捕,洪熙官远远看到。为了不给寺里的僧众添麻烦,他就从僧人们挑水的地方下水,游到一条船上,溯流而上到了肇庆的鼎湖山。虽然洪熙官离开了金山寺,但洪拳却一直在附近的乡村大行其道,瑶头村的上一代人之中不乏高手,只是近二三十年没人愿意跟着练,老一辈们去世之后,村里的洪拳也就失传了。

谭杨煊接着说:“谭敏虽然得到了义均公的武艺,但顽皮的性格一点也没有改变。十六七岁那年,过一条石桥的时候,和一个老和尚迎面相遇,他想开玩笑把老和尚撞入水中,结果,对方纹丝不动,他却掉进了水里。老和尚对他说:‘想学就跟我来吧。’于是谭敏就跟着他到了金山寺。进了寺庙,老和尚让谭敏把庙门关上,谭敏使尽九牛二虎之力,大门还是丝毫未动。老和尚过来用手轻轻一推,大门就关上了。谭敏这才体会到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于是跪下来要拜老和尚为师,老和尚却把他领到正在寺里教拳的洪熙官那里,让他跟着学。就这样,谭敏在金山寺待了几年。也有人说这是义均公设的局,让谭敏改一改他顽劣的个性。”

我提出查看一下村里老族谱的请求。另一位长者谭桂桐说:“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正好‘破四旧、立四新’,交出老族谱可以换一点米,人们就这样把它换成了米,最后被付之一炬。我们现在拟重修族谱,可是问遍了港澳台和东南亚的乡亲,想找一本老族谱甚至复印件都不可得,真的很痛心。”“那怎么确定谭敏的生卒年表呢”?我问道。

“这件事大概可以确定谭敏的生卒时间范围。鸦片战争爆发后,民生困苦,附近村落经常发生抢掠事件,有人到官府诬告谭敏,这让他非常苦恼。村里的秀才何七对他说,你去牢房里待上一段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还有抢掠事件发生,那就证明和你无关,我去保你出来。谭敏觉得有道理,就到官府的牢里待着等何七保他出来。谁知不久广东天地会起义,何七跟着天地会首领甘先造反去了,没有保他,倒是官府后来知道他被人诬告,就把他给放了。出来之后,他逢人就骂何七骗他去坐牢,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谭杨煊答。

我接着问:“谭敏是怎么死的?”

谭杨煊说:“谭敏死于‘发冷寒’的疾病。由于得了这个病,谭敏死前夏天都要披件棉衲,有一天走在街上,有几个孩子慌慌张张朝他跑来,边跑边说:‘敏公,敏公快点跑,前面有两头牛打架。’谭敏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看见两头牛的四只角已经顶在了一起,在农耕时代耕牛是农民的重要财富,为了保护它们,他不顾自己有病,过去一手各握住一头牛的角,硬生生把两头牛分开了。”

根据老人的描述,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的概算:公元1854年夏末,广东天地会起义,谭敏时年七十六岁,那么他应该出生于公元1778年前后,十六年后,也就是1794年,在金山寺得到了洪熙官的点拨。另据了解谭家洪拳流传史的著名武术家陈昌棉老师说,洪熙官教谭敏的时候,已年届七旬,那么洪熙官就应该出生于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前后,以其寿享九十有余计算,大约卒于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八年)。

我们继续向他们了解洪拳在村里的流传秩序。谭敏的直系后人谭瑞祥说:“从义均公作为第一代算起,谭让、谭建兴是第二代,谭安、谭敏是第三代,然后到第四代谭日增,下来第五代谭文海,再下来第六代是谭焕祥、谭全康、谭星猷、谭敬宗等人,跟着第七代到我师父谭柱佳、谭玉钿、谭汝宽,还有师叔伯谭英伟、谭英毅、谭玉堂、谭玉灿、谭汉宗、谭焯标、谭锡桃、谭锡潜、林国和等人,现在我们这一代算是第八代了。”

我们提出切磋洪拳技法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师傅们各自回家拿来应手的器械,在村委会大院的空地上做了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何炳祥师兄率先演练了洪家的“三展拳”套路,洪家三展手是以丹田气催力贯注于桥手(小臂)和指尖,立掌缓缓推出,共推三次,拳谚“四指撑天天上天,沉肘对膊是真言;莫谓洪拳无妙法,铁臂禅师也是言”,即此法。洪家“三展拳”套路是练完桩头后先标右马,左右手互易三次三展手,推掌九次,然后转身标左马,三次三展手,再推九次。

谭瑞祥师傅接着演练谭家的“三展拳”套路,练完桩头后标右马,挪步左手三展手一次,即配合挪步推掌三次,然后抹面掌退三步回原位,再标左马,挪步右手三展手一次,减少了推掌的次数,增加了抹面掌,其他手法则大同小异。虽然大病初愈还在吃药,气色也不太好,但谭师傅还是竭尽全力将这路拳法的精髓和盘托出。

我由衷地对他说:“您的身手展现了敏公的风采。”

他谦逊地说:“由于社会环境变了,不管再怎么努力,我的武艺始终无法与义均公和敏公他们相比,特别是敏公的‘落地生根’和‘标指’,当年武林称雄。据传,有一个船妇因为每天早上把几只猪抱到岸上喂养,然后晚上又抱回船上,猪只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所以两手慢慢就有几百斤力气。她听说敏公‘落地生根’很厉害,不服气,找敏公比试。敏公一只脚踏在岸上,另一只脚踏在她的船头,然后叫她把船撑开,船妇无论如何使劲,船都纹丝不动,最后船妇服输了。他虽然身材矮小,人称‘矮仔谭敏’,只有一百斤不到的体重,但他可以用手指把青砖从墙体中取出,烧火做饭的木柴都是用手掌劈开的,从来不用柴刀。”

我接着问:“您的武艺是父亲教的吗?”

他说:“其实从敏公开始,已经算是‘易子而教’了,我的武艺也是父亲的师兄弟们教的。”

接下来何炳祥师兄演练了一路“五郎八卦棍”套路,谭瑞祥师傅也演练了一路“八卦棍”套路作为回应。八卦棍法以下马金枪之四平枪起无极势,圈棍、■棍化为太极之两仪,标龙、钓鱼、运星、缠枝、插花、锁喉诸法配合四象、八卦之方位丝丝入扣,为南派棍法之上乘。棍谱云:“平闩擅打无情棍,下马金枪势若雷;太极分为两截打,运星枪去胆魂惊;提拦拿法虽杀着,八卦飞开不让情;四象上头还有救,横梁托夹跌如飞……”

我问谭师傅这路棍法的来历,他说:“‘八卦棍法’原本是南海西樵人罗茂兴从山西五台山学回来的一路马枪技法,传到南海官窑人邹宇升的时候,邹宇升觉得原来长一丈三尺二寸的棍不适合南方的步战,就把棍长改为九尺,并将原来一个套路衍化成‘小八卦棍’、‘大八卦棍’、‘五郎八卦棍’、‘明廊’、‘暗廊’五个套路,总称‘五虎下西川’。”

谭师傅接着说:“这路‘八卦棍法’是‘卖席安’谭安跟邹宇升交换回来的。当年,谭安到官窑墟上卖草席,错过了猛冲最后一班渡船,就到邹宇升的武馆借宿。邹宇升买来酒、肉热情接待谭安,席间两人谈起武功,邹宇升提出比一下棍法,于是两人关上门,各执长棍一较高下。邹宇升采取攻势,八卦棍一标直取谭安,谭安卸马用‘铁包金棍法’一■消了对方来势;邹宇升见一招不奏效,一变势,连环两招再攻,但谭安亦逐一化解。邹宇升见谭安已近墙角,知道对方马上就会反攻,于是叫停。邹宇升说:‘安哥果然好功夫。’谭安说:‘你胜在棍法精妙,我好在腰马使得,大家兄弟不如取长补短吧。’于是谭安就用一路‘三展拳法’换回了‘八卦棍法’。”

接着由谭冠强师傅演练横头凳。横头凳既是居家用品,也是岭南武术的特色兵器,它除了能够劈、撞、扫、压外,还能锁拿对手的兵器,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和观赏性。谭冠强师傅1969年开始跟谭焯标师父学习拳、棍、大耙、横头凳、棍拆等功夫,四十多年苦练的功力非同一般,一条普通的板凳在他手中犹如蟠龙翻飞,虎虎有势。

随后谭燮锷师傅演练“千字拳”套路。千字之法,取“千”字的一撇、一横、一竖之笔势变化而成,可以衍变多种手法。硬桥硬马的“千字拳”,是传统的洪拳套路,但因种种原因,它的传播面变得越来越窄。谭燮锷师傅的爷爷是洪拳名师谭星猷,父亲谭玉堂也是高手,他是家传的功夫,自小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训练。

谭卓钧师傅演练了拿手的器械套路——双刀。蝴蝶双刀也是岭南武术的特色兵器,刀谱说,“双刀乃双手之延伸”,它除了招式精奇、身法灵活、步法迅疾等突出特点外,还便于携带和隐藏,是深受拳师们喜爱的器械。谭卓钧师傅也是家传的功夫,他的爷爷谭全康是威震一方的洪拳名家,父亲谭英伟也是一把好手,武艺出众的伯父谭英毅曾执教多家武馆。

师傅们还相继演练了“铁线拳”套路和“铁包金棍法”等大刀、大耙、挑仔器械套路,从技术特点上看,原传洪拳短桥窄马、挪步进逼、手法简捷、上下相随、前后呼应的特点表现突出,而硬桥硬马、刚劲沉雄的风格特征更加强烈,动作的实战性强,套路的观赏性好,两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丝毫未曾改变它的本质。

切磋交流结束后,我们参观了村里的永馀谭公祠,这座清代建筑虽然不能反映八百年的古村历史,却见证了两位宗师的诞生,谭敏之外,还有一位中国“四大家菜”之一——“谭家菜”的创始人谭宗浚。同治十三年殿试,谭宗浚高中一甲二名进士(即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这位翰林喜游历,擅诗词歌赋,且酷爱珍馐美味,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他与儿子谭篆青注重饮食,以重金礼聘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他的故事常被饕餮们津津乐道。

扰攘了大家一个下午,看看天色,该是道谢,也是道别的时候了。谁知两位热情的村干部执意相邀,说是请城里人品尝村里有机农家菜的同时,继续把没有谈透的话题展开,既然如此,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吧。于是大家又围坐在一起,谈起了传统武术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我们请谭耀忠村长介绍一下洪拳在村里的流传现状。

他说:“除了谭义均和谭敏,我们村还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位省港知名的陈师傅,借到墟集卖武之机来到我们村里,想看看我们的棍法是不是传闻中那么厉害,在祠堂前遇到谭玉灿,三言两语之后两人交起手来,结果三几下子,谭玉灿就把陈师傅的棍封死了,陈师傅只好弃棍认输。后来谭玉灿、谭汉宗和石井镇龙湖村的林国和到香港开武馆,把我们村的洪拳传播到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以前村民为了自保,多少都学点功夫傍身,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当师傅,但武风确实很炽盛。但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没有人愿意吃苦,我们村的洪拳现在后继乏人,我们也想让年轻一代知道这是传家宝,不要随便丢弃它。”谭村长接着说。

我们问:“有什么良策吗?”

谭德华书记说:“谭义均的醒狮在当年可是名气响当当的,号称‘铜皮铁角、青面獠牙牙刷须’,一对前爪的动作很有特色,但我们村传统舞狮套路的观赏性已经比不上现代的跳桩狮了。为了振兴村里的传统文化,前几年我们集资三万余元,请外面有名的师傅到村里教跳桩狮,开展了三年多的活动,小孩子们长大以后功课也多了,另外也怕跳桩狮有危险,最后没能坚持下来。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加入保护传统武术的行列,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发家致富上,传统文化慢慢被大家忽视,我们这代人了解传统的东西已经不如上一代了,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东西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积淀的宝贵遗产就会从此丢失,所以还是要共谋良策,把它们加以妥善保护。”

菜根谭全文篇10

要探秘“中山宴”,不妨先了解一下中山先生同时代政要名人们的饮食。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和民间共同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奉行“能吃才能干”的信条,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慈禧爱吃的,他都喜欢。袁世凯一生保持对宫廷菜和老家河南菜混合的喜好,清蒸鸭子是他最爱。袁世凯一妻九妾32个子女加上随从,每天估计有几百人吃饭,但是全家只有一个大厨房,各房统一订餐。大厨房加工好,有一个专门的跑膳房,把菜放在食盒中,分送到各房,标准都是“四菜一汤”。袁世凯喜欢吃补品,但他吃人参是大把大把放嘴里干嚼,而不像常人用水煎服。据说他每天还要喝两杯人奶进补,常常吃得流鼻血。

于右任对饮食也大有研究,他曾说过:人生就像饮食,每得一样美食,便觉得生命更圆满一分,享受五味甘美,如同享受色彩美人一样,多一样收获,生命便丰足滋润一分。1945年,他特地请到来重庆开展国共谈判的到家中用餐,并亲自安排菜单。当然了,辣子煨鱿鱼这道看家菜是少不了的。

“民国政坛不倒翁”谭延]对烹饪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常常把这种见解传授给自家的厨师,以提高他们的厨艺。谭延]把这种讲究发展到极致:为做一份咸蛋黄炒白菜心,他事先要取晚上收割的大白菜(晚崧)三担,去边取嫩心来烧,因为晚上的白菜是非常鲜嫩的。据说每到做这菜,周围的穷人就可以从谭家的垃圾堆里捡到很多白菜叶吃。

在饮食理论上,是节制主义者,常说一句话“少食多得”。他认为很多疾病都是多吃得来的。这种认识在当时非常难能可贵,当时社会贫瘠,还不知道大吃大喝会带来“富贵病”。蒋特别喜欢吃炒蛋,这种炒蛋不是一般的炒鸡蛋,而是特别精工制作的,命名为“黄埔蛋”。做法是即炒又煎,口味是外焦里嫩,算是特别,由于非常钟爱,还被列上接待外宾的菜单。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却始终没有找到他在南京总统府宴请宾客的菜单。这里,根据同代的人所写回忆录、报刊杂志上记录的片言碎语来描述一下中山先生的饮食习惯。

孙中山对医学、营养学都有涉猎,他的“四物汤”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中医的“四物汤”是补血养气的经典药房,由当归、黄芪、川穹、党参四味药芡成。而中山先生的“四物汤”是集黄花菜、黑木耳、豆腐和黄豆芽四种素菜之精华而成。黑木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物质,黄花菜富含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有利尿、凉血等功能。而豆腐和黄豆芽物美价廉,不仅保留了黄豆的营养而且更易被人体吸收。

广东人善吃,尤喜煲仔。中山先生也不例外,日常喜欢鱼头炖豆腐。鱼肉能治疗气虚乏力、脚气湿痹、头晕乏力;而豆腐则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中山先生还喜欢吃猪爪,做法是将猪爪与黄豆同烧,猪爪香粘,黄豆酥烂,入口即化,既营养又美味。当然,他日常吃得最多的是猪血炖豆腐。

中山先生日常生活非常简朴。当时在临时大总统府内,一般人的菜金每餐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已经十分低了。而中山先生却把自己的菜金定在四角钱左右。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茶。早上豆浆、稀饭和凉拌萝卜丝,午餐和晚餐都是四菜一汤。他就餐都用筷子,从不用刀叉。碗筷与平常百姓家一样,不用奢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