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男十篇

时间:2023-04-01 20:4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拇指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拇指男篇1

男生在小拇指上戴戒指意为单身,表示不想恋爱结婚,不想被感情之事所束缚。其次,将戒指戴在左手小拇指意为不婚族,戴在右手小拇指意为不想谈恋爱,又或者是沉浸在失恋或离婚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因此将戒指佩戴在小拇指上表示近期不想找对象。

意为单身男生在小拇指上戴戒指意为单身,按照国际惯例,在小拇指上戴戒指的男生通常不想谈恋爱,更不想结婚,想要做一只快乐的单身狗,不想被感情之事所束缚。

其次,戒指的戴法具有一定的讲究,将戒指佩戴在左手小拇指上意为不婚族,没有恋爱的欲望,将戒指佩戴在右手小拇指上意为暂时不想谈恋爱,想要度过几天愉快的单身时光。

另外,将戒指佩戴在小拇指上的男生也可能是刚刚分手,或者离婚,现正沉浸在失恋或离婚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所以将戒指佩戴在小拇指上,表示最近不想投入一段新的感情。

(来源:文章屋网 )

拇指男篇2

作者:[法]莫里斯・杜恩

译者:甄大台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绿拇指男孩就是弟嘟,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根本不知何为丑恶、何为贫穷。八岁上学后,弟嘟一上课就打瞌睡,爸妈只好让他去学习种花。园丁翘胡子发现弟嘟有着神奇的绿拇指,他以监狱作为弟嘟绿拇指神功的第一个实验场,结果一鸣惊人。紧接着贫民窟焕然一新,动物园成为花儿的世界……当人们慢慢习惯这些变化之后,弟嘟却不见了,他究竟去了哪里呢?你想知道吗?

【读书笔记】

书是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品,喜欢读好玩有趣的校园故事,喜欢读刺激冒险的魔幻故事,喜欢读想象丰富的童话故事……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的陪伴。那些能够深深触动孩子心灵的好故事、好童话,就像《绿拇指男孩》里面的一粒种子,只要用“绿拇指”轻轻一点,就可以在孩子的心里发芽、开花、结果,让孩子一生难忘,一生受益。

“绿拇指”藏在哪儿呢?它是一根绿色的手指吗?法国著名作家莫里斯・杜恩创作的《绿拇指男孩》告诉我们:“绿拇指是看不见的,它在骨子里,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潜藏的天分。”“绿拇指”很容易让人想起传说故事中的“金手指”,“金手指”能够点石成金,“绿拇指”可以让种子在瞬间发芽、开花。一个拥有“绿拇指”的孩子,像拥有神奇的魔法一样,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够让一个个自己不喜欢的世界,变成一座座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的美丽花园。当我们打开书,读到这样美好而又精彩的童话时,谁还能够启动双唇,从嘴巴里吐出“不喜欢”三个字呢?

《绿拇指男孩》中的小主人公弟嘟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他有一头金黄色的漂亮的鬈发,一双蓝色的大眼睛,两个粉嫩的脸蛋。置身于英俊的父亲先生、漂亮的母亲太太、宽敞的大房子、闪闪发亮的家具摆设和“优美的树木、漂亮的车子以及英俊的马儿”之间,弟嘟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小孩。

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母亲太太和父亲先生都很关心弟嘟的教育,母亲用自己的方式教他读写和算数的基础,一直到弟嘟八岁正式入学。课堂上瞌睡虫老来捣乱,它在弟嘟的“左眼皮上搔搔痒”,弟嘟就睡着了,怎样努力都不管用,放学回家时,可怜的弟嘟口袋里装满了零分。后来,学校把弟嘟交还给他父母,快乐的弟嘟懂得了忧愁。

既然跟别人不一样,于是,父母让弟嘟先跟着园丁翘胡子先生学种花。结果,园丁翘胡子先生惊奇地发现,弟嘟拥有神奇的绿拇指,因为他的绿拇指点到种子,种子便会立刻开花结果。于是弟嘟用他的绿拇指让监狱变成花的城堡,让贫民窟变成城市里最美的区域,让医院变成了花的海洋,让城市米尔宝变成了花都米尔宝。最有趣的是,弟嘟让父亲生产出来的引以为豪的大炮,打出来的不是罪恶的子弹,而是洋地黄、矢车菊、风铃草、满天星等漂亮的花草,使 “去吧”和“滚吧”停止了战争。战争远离人们,成了真正的滚吧、去吧。

作家莫里斯・杜恩有超强的构架故事的能力,故事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弟嘟喜欢的老园丁翘胡子先生去世了。弟嘟苦苦想念着老园丁,以为老园丁在天堂。他把绿拇指按进泥土里,长出了两棵参天大树,他又种了一根长藤缠绕在两棵树上当梯子,他爬了上去,再也没有回来。小马在草地上施用魔法,啃出金黄色的花,告诉我们:弟嘟是个天使!这样一个有些凄美的结尾,相信会感染众多的读者,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告诉孩子们:世间的万物并不都是像鲜花一样的美好,有疾病、有贫穷、有苦难、有战争……也不是所有的结局都像我们想象中的或者像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经常会以喜剧收场。人类既然“不能对抗大自然的力量”,那么,就像弟嘟的父亲所说的,“好好利用大自然的力”吧,他到最后,不是把他的大炮工厂改成花工厂了吗?

拇指男篇3

【关键词】 狭窄性腱鞘炎 针灸 局部封闭

桡骨茎突腱鞘炎是指拇长展肌腱和拇伸肌腱共同通过桡骨突处腱鞘的狭窄性炎症。患者出现腕部桡侧疼痛,手腕乏力,活动受限患者拇指内收屈曲同时腕关节尺侧倾斜可引起狭窄部剧烈疼痛,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我科自2005年开始采用针灸结合局部封闭治疗49例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2006年以来,我附属医院手外科及疼痛门诊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和针灸结合局部封闭治疗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并有完整随访记载的病例共94例96只手。其中男25例 25只手,女69例 71只手(其中双侧罹患2例4只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9.14±19.13)。全部病例治疗前均有桡骨茎突近端压痛及Finkelstein征阳性, 均行普通x线片检查,所有患者骨质均无异常改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49例,男11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91±17.13)岁;共50只手;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9.71±4.23)月。对照组45例,男14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36±18.87)岁;共46只手;病程5-14个月, 平均病程(11.25±4.36)月。两组病例的性别比、平均年龄、部位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腕部外侧桡骨茎突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握力减弱。②桡骨茎突部微肿,偶见颗粒样突出。③桡骨茎突部有明显压痛。④拇指内收屈曲同时腕关节局部侧倾斜,可引起桡骨突处剧烈疼痛。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使用5ml注射器,封闭液为曲安奈德10mg加人2%利多卡因3ml中。封闭方法:让患者外展拇指,皮下触摸到拇短伸肌腱作为标志物,沿拇短伸肌腱的走行方向,自桡骨茎突由远端向近端将注射器针头刺人腱鞘,注人封闭液。封闭液准确注人第一间室后,药液沿拇短伸肌腱的滑膜鞘弥散,会出现超越拇指掌指关节的带状皮下膨隆,把这种皮下膨隆出现以及5min后Finkelstein征消失或改善,视为准确注入拇短伸肌腱鞘内的标志。考虑到第一间室内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较高的纤维间隔出现率,为了提高封闭的效果,当封闭液残留1ml时,把注射针头向拇长展肌腱方向刺入,进行骨膜下注射。经3次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1周。所有病例均进行3周的短期护腕保护制动治疗。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在患侧压痛点局部,用扬刺法,距痛点周边lcm-2cm,沿皮平刺4针。再用艾条行雀啄灸15min-20min,灸至皮肤发热发红,感觉内渗为度。配穴:拇指及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取三间、鱼际、太渊、列缺;如向前臂及肩部放射,加取外关、手三里、曲池。毫针刺,小幅度提插捻转,留针30min:l天1次,5次为l疗程,共3个疗程。

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有改善;无效:治疗后疼痛和功能均无改善[1]。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1年。

2.3 评价指标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4 讨论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的肌腱走行于桡骨茎突部的骨性线沟内,其上面有腕背韧带覆盖,由此形成一纤维骨性鞘管。肌腱出鞘管后折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拇指及第1掌骨。当拇指及腕关节活动时,此折角加大,从而增加肌腱与纤维骨性鞘管管壁的摩擦,特别是用拇指用力捏持操作,做快速动作的工作,时间久之,即可造成肌腱滑膜炎症,进而出现临床疼痛等症状。女性此折角较男性大,加之抱孩等家务劳动较多,因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

到目前为止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一般首先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的方法有:药物封闭、腕部支具制动、应用局部经皮或口服吸收的消炎镇痛剂、针灸、推拿等方法。长期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曲安奈德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不溶于水的悬浊液,腱鞘内注射后可较长时间内存留于腱鞘,起到持续的抗炎及抑制水肿的作用,对腱鞘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伤、劳损或姿势不当,引起局部皮肉筋脉受损,以致经络不通,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成,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针灸治疗当以局部取穴为主,用扬刺法,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使通则不痛:《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配合艾条灸,酌加配穴,以增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效,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在本实验中我科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的同时,辅加针灸,从而使药物更有利于吸收,水肿更有利于消退,效果更佳。尤其对于病程较长,影响功能活动者,封闭加针灸不失为一种起效快、痛苦少、患者更能接受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拇指男篇4

关键词 腱鞘炎 针刀治疗 腱鞘

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骨伤科门诊的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发病年,是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因其肌腱在狭窄的腱鞘内伸屈活动时常有咔哒感或弹跳动作,故又称为“扳机指”或“弹响指”。中医药治疗多以手法、针灸、外敷药物、熏洗等为主,其疗效并不满意。给患者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不便。手术切开松解治疗,又不易被患者接受。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具有理想的疗效。从2006至今,本人采用针刀术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3例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均有扳机样或弹跳动作发生。男性35例,女性68例;年龄22-65岁。仅左侧拇指发病28例,仅右侧拇指发病72例,双侧拇指同时发病3例。未经任何治疗初诊者87例,经中医药治疗者15例。

1.2诊断要点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较容易,症状表现为晨起患侧拇指发僵、疼痛,多数主诉为拇指指间关节疼痛。拇指伸屈困难,用力伸屈时常伴有疼痛,并出现弹跳动作。第1掌骨头掌面,存有高度敏感压痛点。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拇指被固定在伸指或屈指位,不能主动伸屈。

1.3治疗患者仰卧,患侧手掌向上,拇指充分伸展位。施术部位常规外科消毒,1%利多卡因注射液1-2ml,局部浸润麻醉。取掌拇指关节掌面鱼际纹中央点为进针点,刀口线与拇长屈肌腱走行平行,针刀体垂直于皮肤快速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有落空感。当刀口线抵住腱鞘表面时,有弹性阻力感。在腱鞘表面,沿肌腱走行纵行切割数刀,一般切割3~7刀。切割腱鞘表面时,弹性阻力消失,有落空感即止。直至屈伸拇指时,扳机样或弹跳动作消失,治疗结束。切记不可深刺,不进入肌腱和骨膜,也不作横向剥离。

2 疗效观察

参照宣氏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对慢性软组织疼痛的疗效评定标准分四级:治愈93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06%。经6-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0个月。103例拇长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经一次治疗者87例,二次治疗者15例,仅有2例单侧拇指发病经三次治疗后征象略有改善。

3 讨论

拇指男篇5

杨立文,1963年生,汉族。1986年江西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99年江西医学院烧伤整形专业研究生,现为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外二科副主任,中华烧伤整形医学会江西分会常委。20余篇,获武警部队科技成果进步奖3等奖2项。

摘 要 目的:介绍一种非显微手术行离断拇指再造的良好方法。 方法: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再造拇指。 结果:5例5指皮瓣及回植的断指复合组织均成活,再造拇指有指甲生长,外形美观,功能良好。感觉略为迟钝。

结论:离断拇指,在丧失再植条件,病人拒行足趾移植,并要求重建恢复拇指外形、功能时,采用此法可获较好效果。

关键词 离断拇指 复合组织回植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再造

THUMB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BACK PLANTATION OF

COMPOUND TISSUE OF SEVERED THUMB AND THE EMBEDDING OF SKIN FLAP

Yang Liwen Bian Zihu Liao Hongyue et al

No.2 Surgical Department,Hospital Of Jiangxi Armed Police Force (Jiangxi 330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good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d thumb by non-microsurgery. Method:Thumb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back plantation of compound tissue of severed thumb and the embedding of skin flap of abdominal subpapillary vascular net. Result:The skin flap and the back-planted compound tissue of severed thumb all survive in these 5 severed thumb cases of the group,and the reconstructed thumb shows beautiful in appearance with the finger nail grown up and with a good thumb flexionand extension,but unfortunately shows dysesthetic. Conclusion:The thumb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is method is now one of the ideal methods for those who refuse to undergo a pediphalanx transplantation even if deprived of the replantation conditions,but expect to restore the functions and appearance of thumb.

Key words Severed thumb Back plantation of compound tissue Skin flap of subpapillary vascular net Reconstruction

离断拇指损伤严重,丧失再植条件,病人拒绝行足趾移植手术,若要恢复拇指外形、功能比较困难。我科自1996年以来,对此类断指5例5指进行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并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再造拇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5指,男4例、女1例;年龄19岁~45岁,平均32.4岁。损伤原因:挤压撕脱伤3例,冲撞伤2例。拇指缺损平面按程国良等[1]分型标准,Ⅰ2度缺损1例,Ⅱ度缺损3例,Ⅲ1度缺损1例。5例拇指软组织均有严重损伤或缺损。

2 手术方法

2.1 离断组织回植 手部受伤区常规洗刷、消毒,彻底清创。离断拇指经0.5‰洗必泰液消毒后,去除残留的皮肤、指甲、浅筋膜,保留指骨、骨膜、指关节、甲床和指深屈肌腱、拇长伸肌腱及其附着处深筋膜等复合组织,并将其原位回植,用克氏针纵贯内固定,缝合部分骨膜或指关节囊。分别分离出患手示指固有伸肌腱、环指指浅屈肌腱并移位与残留的拇长伸肌腱、拇指深屈肌腱相对应缝合于正常张力下。

2.2 皮瓣设计及包埋回植组织根据手受伤部位,于腹部适当部位设计皮瓣,皮瓣蒂部可在上方,也可在下方,长宽比例为2~3∶1。于浅筋膜下掀起皮瓣后,修剪皮瓣远端2/3~3/4部分脂肪组织,使真皮下血管网下保留厚度约0.2cm~0.3cm的脂肪,衔接处修有一坡度,越近蒂部越厚,越远离蒂部越薄,用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回植的拇指复合组织,覆盖手部创面,腹部创面可直接缝合,患肢妥善固位。

2.3 术后断蒂 术后2周~3周行皮瓣阻断试验,无供血障碍后断蒂。一般于术后3周~4周行Ⅱ期手术断蒂,并将包埋离断拇指甲床的皮瓣去除,使其外露。克氏针术后4周~6周拔除。

3 结果离断拇指5指回植的复合组织及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均成活。随访3月~12个月,再造的拇指皮瓣较薄、色泽和弹性正常,有指甲生长,外形美观,拇指屈、伸等运动功能良好。不足处是感觉功能迟钝。

4 典型病例男,38岁。1999年2月因挤压撕脱伤致左拇指Ⅱ度离断缺损,远节指腹、近节软组织大部分缺损,拇长伸肌腱、拇指深屈肌腱撕脱。丧失断指再植条件,病人拒绝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按上述方法行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拇指再造术。于术后20天行皮瓣阻断试验,术后26天行Ⅱ期手术断蒂,并外露拇指甲床,术后32天拔除克氏针。再造左拇指色泽、弹性佳,指甲生长,外形美观,运动功能良好。

5 讨论

5.1 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

5.1.1 外伤性拇指离断,临床上常用断指再植,足趾移植等显微手术法再造拇指。但对于断指丧失再植条件,病人拒绝行足趾移植,同时还希望再造拇指重建拇指外形、功能者确实存在困难。

5.1.2 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非显微手术的方法行拇指再造。陈雪荣[2]利用掌背皮神经伴血管丛筋膜瓣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拇指,但可供皮瓣面积较小,(1.5cm~2.5cm)×(3.5cm~5.0cm),或要与邻指皮瓣瓦合覆盖拇指创面,供区需植皮。其利用原指骨或髂骨植骨重建骨架,再造拇指,因无指间关节、缺乏指甲,功能欠佳。叶根茂等[3]利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拇指,也存在上述不足。程国良等[4]利用皮管植骨拇指再造,存在外形较臃肿等缺点。为了改善指端感觉和增进血供,又采用环指或中指尺侧血管神经束岛状皮瓣转移再造拇指,可仍由于缺乏关节和肌腱,再造拇指形似棍棒,故功能也较差。

5.1.3 我科采用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埋再造拇指,进行了5例5指,较好地克服了上述不足,取得在拇指外形和运动功能上的满意效果。此方法本组目前只用于拇指Ⅲ1度缺损以下的再造拇指,我们体会此法是目前处理此类断指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

5.2 手术的特点

5.2.1 由于离断拇指损伤严重,多伴有软组织、血管、神经缺损,无再植条件。利用原有指骨、骨膜、关节、肌腱、指甲等复合组织,原位回植,不仅避免再植骨,而且形状、结构是拇指原样,为再造拇指恢复外形和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

5.2.2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为离断拇指复合组织的覆盖物,并提供血供、营养。万伟东等[5]认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在有压力、有基底、有蒂部、一定的长宽比,皮瓣主要靠基底供血成活;另一种是在无压力、有基底、有蒂部、一定的长宽比,皮瓣主要靠蒂部供血成活。肖添有等[6]认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间可从传统的术后3周提前到术后5天~7天。我们考虑到离断拇指复合组织的血供、营养主要来源于皮瓣,皮瓣的血供主要来源靠蒂部,因此,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间为术后3周~4周,较为安全。本组5例5指的皮瓣均在术后3周~4周断蒂,皮瓣和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全部成活。

5.2.3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可供面积较大,能覆盖手部较大创面。本组切取皮瓣最大面积为12cm~25cm。皮瓣较薄,厚度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下少许指肪(0.2cm~0.3cm),故再造拇指不显臃肿,并保留指甲床,外形美观。

5.2.4 由于离断拇指复合组织回植,保留关节,重建拇指屈、伸肌腱,因此,再造拇指的屈、伸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感觉较迟钝为此方法再造拇指之不足。

参考文献

1 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8~239

2 陈雪荣.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丛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拇指.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14(2):80

3 叶根茂,王炼.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拇指对手部血循环影响的观测.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6):463

4 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0~392

5 万伟东,冷永成,陈刚等.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成活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6):461~462

拇指男篇6

2002年1月~2008年9月治疗铡草机致手绞伤17例,拇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3例缩短缝合;示指4例清创缝合固定,4例缩短缝合;中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4例缩短缝合;环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3例缩短缝合;小指4例缩短缝合,右前臂离断1例截臂。转院5例回访,3例截指,2例断指再植成活。我们在治疗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手的功能,为晚期手的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关键词】  铡草机 手绞伤 治疗体会

资料与方法

    

本院2002年1月~2008年9月治疗铡草机致手绞伤17例,5例转院;在院治疗12例,男10例,女2例,男:女=5:1;右手11例,左手1例;年龄36~60岁,平均48岁;入院时间均在受伤后2~3小时内;1例右前臂离断;共绞伤手指30指,其中:拇指5指,示指8指,中指8指,环指5指,小指4指。

结  果

   

拇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3例缩短缝合;示指4例清创缝合固定,4例缩短缝合;中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4例缩短缝合;环指2例清创缝合固定,3例缩短缝合;小指4例缩短缝合,右前臂离断1例截臂。转院5例回访,3例截指,2例断指再植成活。

    

讨  论

    

拇指占整个手功能的36%,示指、中指各占18%,环指、小指各占9%[1]。17例治疗结果显示:①受伤者多为右手;②拇指、示指、中指损伤最多,环指、小指损伤次之;以上分析显示此类损伤对术后手的功能影响较大,也对病人术后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大。

    

铡草机致手绞伤为综合性、多段性损伤,常同时伴有皮肤循环障碍及撕脱、多发骨折、关节、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性断指、断掌和断腕等,因而致残率高。

    

由于手的功能复杂、精细、灵巧,外伤后对手的功能影响较大,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①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很重要,在处理拇指外伤时应尽量保留指间关节平面。②示指损伤尽量采用原位缝合。③小指、第五掌骨和小鱼际在握持功能上很重要,在考虑截指时,尽量保留小指近节,至少要保留掌骨头,以保持手掌的宽度。④中指或无名指截指时,尽可能保留近节手指的基底部,防止在握持小的物件时从缺指裂隙漏出,而且能够防止邻接的二指向缺指的空隙倾斜。⑤经掌部截肢,尽量保持其长度,以利于晚期重建功能。⑥前臂截肢于前臂中下1/3处,便于安装假肢。

    

由于此类病人损伤严重,在治疗上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治疗时尽量遵循以上原则,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手的功能,为晚期手的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病人出院后,我们指导病人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和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有助于伤手功能和技能恢复的活动,让伤者参与,并按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伤手最大的功能。

【参考文献】

拇指男篇7

关键词 针刀 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

在临床中发现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经传统针灸、推拿、理疗、封闭、中西药治疗大多欠佳。笔者于2006年1月开始采用针刀治疗,疗效满意,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节省了治疗时间。

资料与方法

自2006年1月收治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30例,均为拇指屈伸受限,掌指横纹处疼痛,或有肿胀,病程日久,多诉关节处有弹响声,在压痛处可触及条索状、块状硬结。其中女20例,男10例;双侧发病9例,单侧发病21例。

诊断依据[1]:①有拇指损伤史或劳损史;②拇指掌面指横纹处疼痛、压痛;③拇指伸展功能障碍。

疗效评定: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局部疼痛消失,压痛无,拇指活动自如;②好转:疼痛明显减轻,压痛减轻,拇指屈伸活动基本自如;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治疗方法[1]:①选择治疗点:拇指指间横纹中点作垂直于指间横纹线越过掌指横纹0.5cm处。龙胆紫定点,以此作为进针点。②针刀疗法:消毒铺巾,用汉章Ⅰ型4号针刀在定点处,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刀口线与垂直线平行先到皮下纵向纵切,切开横韧带有一个突破感即可,边切边检查功能,到拇指屈伸自如,没有弹响就出针,局部按压片刻,外贴创可贴。术后过度掌屈,背伸拇指2~3下。

结 果

治疗1周后,30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

讨 论

腱鞘是包绕在肌腱周围的鞘状结构,外层为纤维组织,附着在骨及其邻近的软组织上,起到固定及保护肌腱的作用。内层为滑膜可滋养肌腱,并分泌滑液,有利于肌腱的滑动。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的炎症、水肿、纤维鞘壁增厚形成狭窄环,肌腱的纤维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而第一掌骨末端有2个突起的籽骨,籽骨间有横韧带形成骨性纤维管,拇长屈肌腱通过此管。大拇指的屈伸最频繁,摩擦过度,劳损而发病,使该管狭窄增厚粘连,动态平衡失调。

拇指屈指肌腱腱鞘炎常见于手工操作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拇指,使肌腱在腱鞘内来回滑动,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肿、增厚粘连,导致狭窄。

针刀治疗是依据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用针刀切开横韧带,解除狭窄,疗效较好。

拇指男篇8

“妈妈手”的正式医学名称为“狭窄性肌腱鞘炎”,主要发生在负责伸直和向外打开大拇指的两条肌腱——外展拇长肌和伸拇短肌。这两条肌腱的外层由称为腱鞘的滑膜包覆,可使肌腱在腱鞘内流畅地滑动,就像车辆经过隧道一样,腱鞘具有保护肌腱的作用。但当反复使用大拇指,会使肌腱逐渐增厚,与腱鞘互相摩擦产生发炎现象。

此病好发于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做家务时大拇指反复使用,施力过度,例如常常扭毛巾、用手洗衣服、抱婴儿、妈妈用力挤母乳等动作,大拇指和手腕的姿势及用力不当等,“妈妈手”因此而得名。患者活动大拇指时在手腕靠近大拇指处会产生疼痛,严重时出现局部肿胀、麻痹、无法施力、肌肉萎缩。但“妈妈手”并非女性专利,亦会发生在男性身上,例如长时间书写、使用滑鼠、打游戏机等,经常反复使用大拇指者,都是罹患“妈妈手”的高危一族。

可初步自我检测是否患有“妈妈手”:四指包覆大拇指,然后手腕向下弯曲,此时在手腕靠近大拇指处会产生疼痛,可与对侧手作比较。

拇指男篇9

[中图分类号] R683.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4-129-01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手部骨折,治疗不当会影响拇指功能,导致手部功能障碍[1]。目前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本院自2003年起采用Johnson法手术治疗32例,进行随访,并与以前Wagner法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疗效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皆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其中Johnson法组32例,年龄(34±13.4)岁,男21例,女11例,Bennett骨折30例,Rolando骨折2例,陈旧性骨折2例皆为女性;Wagner法组36例,年龄(30±10.6)岁,男26例,女10例,Bennett骨折34例,Rolando骨折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Wagner法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仰卧胸前位,切口取第一掌骨基底桡背侧弧型小切口,长约2cm,在拇长展肌肌腱和拇长伸肌肌腱之间进入,纵行切开大多角骨-掌骨关节囊,沿第一掌骨纵向牵引,在直视下复位,维持复位,取1~2枚指骨针或1mm克氏针经第一掌骨基底穿入大多角骨,Rolando骨折加用1枚指骨针固定骨块。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45d~2个月之间拔出内固定针,功能锻炼。

Johnson法组:麻醉、切口及复位同Wagner法组,复位后1~2枚指骨针经第一掌骨基底穿入大多角骨,助手取无菌绷带卷塞入虎口维持复位,另取1枚指骨针经第一掌骨近二分之一穿入第二掌骨或第三掌骨,以固定第一第二掌骨的位置,2例陈旧骨折的清除断端,桡骨茎突咬取少量自体骨植入,再依上法固定。

1.3疗效评定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年,术后1年采用《手功能评定标准(试用)》对术后手功能进行评定。按拇指对掌、外展、内收功能划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对掌、外展、内收功能基本正常;良:对掌功能轻度受限、外展内收功能正常;可:对掌、外展、内收功能均部分受限,但第一掌腕关节可少许活动而无疼痛;差:对掌、外展、内收功能完全受限,第一掌腕关节僵硬。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Johnson法术后1年拇指功能明显优于Wagner法。见表1。

3讨论

第一掌腕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一掌骨组成,为鞍状关节。第一掌骨上附着拇短外展肌、拇短屈肌、拇指对掌肌、拇内收肌,在上述诸肌的作用下,第一掌腕关节可做屈曲、外展、内收及旋转活动,从而协同拇指功能。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时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常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的牵拉而向桡侧和背侧移位,故属于不稳定型骨折。维持对位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常需切开复位[2]。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多采用克氏针闭合或小切口固定,近期有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的报道,可该法费用和技术要求较高,且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不宜大规模推广。克氏针固定术方法简单,费用低,不需二次手术,临床大规模应用,但手术方式亦多种多样,目前临床多采用复位后固定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的Wagner法,此法缺陷在于由于拇长展肌和拇收肌牵拉第一掌骨,术后骨折间隙存在微动,影响骨折愈合及位置的维持,多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或固定不牢而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创伤性关节炎,术后拇指活动功能常受限。Johnson法[3]在Wagner法的基础上另取一克氏针横穿第一和第二掌骨,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固定更加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亦有利于术后关节囊的精密修复,大大降低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和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提高了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 如何治疗手部骨折――评AO微型钢板的应用价值[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2):65.

[2] 樊培新. 手法整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4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638.

拇指男篇10

混元红砂手身兼佛道两家内外功心法,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养生精品。混元红砂手外强筋骨,内壮脏腑,具有得气快并快速产生内劲,持久练习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防身自卫,祛病延年。混元红砂手共包括指禅功图、瑜伽王功图和检验内外劲的整体功等。混元红砂手是我国养生文化中的瑰宝,是武林绝技之一,武林人士一直奉为至宝。为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本人合盘托出这套千金难买的法宝,为广大养生健身爱好者提供一种养生方法。

预备式

动作说明:身体自然站立,两腿伸直,两脚分开,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于腿侧,眼向前平视(图1)。

动作要领:精神要自然集中,舌平顶上腭,头颈要自然端正,呼吸要自然匀畅。

一、 双吸地气

动作说明:双脚分开略宽于肩,两掌在腿侧抬起,手心于地面平行,按住两掌由腿侧向上拉起升至胸部。双手拇指与中丹田(膻中穴)平行时,向下慢慢按至腿两侧。如此反复拉按49次(图2)。

动作要领:双手掌向上拉起时,两腿是微屈的。向下按到腿两侧时,两腿同时伸直,两手向上拉时,意念将地之阴气通过双手劳宫穴慢慢收入中丹田,向下按时意念中丹田之气下降到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呼吸用鼻吸,鼻呼自然顺畅。

二、 双采天阳

动作说明:双手由体两侧慢慢抬起,同肩平行,双掌向上翻,掌心向上,手指尖向身体后方,双手在耳朵两旁向上推出,两臂全推直时再缓慢拉回到肩上方,如此反复推拉49次(图3)。

动作要领:双手掌向上推出时,两腿是伸直的,向下拉回时两腿慢慢微屈,双手向下拉回时意念将天阳气通过双手劳宫穴慢慢收入中丹田,向上推出时将中丹田之气压到下丹田,两臂动作要协调,头正身直,舒胸实腹,呼吸自然。

三、马步推掌

动作说明:两手落于体两侧,然后双手慢慢抬起,两腿成马步,双手抬起后在胸前立掌,手心向前缓慢向前推出,再拉回到胸部,如此反复推拉49次(图4)。

动作要领:马步时后脑与臀部成上下一条直线,两掌向前推出时,头和臀部一起向后领劲,双手向前推劲,双手掌向回拉时,马步归原位,同时意念将前方之气通过劳宫穴慢慢吸入中丹田,两臂向前推出时,将中丹田之气压到下丹田。

四、 横练罡气

动作说明:在马步的基础上身体直立后,男先向外转左脚,然后两脚平行比马步时略大(女右脚)。双手由侧抬起,同肩平行时立掌,指尖向上,然后缓慢拉回至肩上方再向两旁推出,如此反复推拉49次(图5)。

动作要领:双手拉回时不要用力,推出时,双手双脚要慢慢地同时加劲,两手掌以拇指为中心向后转掌,再归回原位。双手向回拉时,意念将两侧之气慢慢吸入中丹田,双手向两侧推出时,将中丹田之气压到下丹田。

五、混元红砂手

动作说明:步不动,男腰向左转(女相反),双手心向外划弧形,然后再向右转腰,双手心向内抱圆划弧。如此左右转腰划弧49次(图6)。

动作要领:双手心向外向上划弧时,将气吸入中丹田,下降时运到下丹田,转腰时男两手心向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相反),同腹部高运过,意念集中于双手劳宫穴,身体正直,呼吸自然。

六、禹步七星

动作说明:男左脚收回与肩等宽(女相反),男腰微向左转(女相反),双手斜面向上捧起行到头上方,然后下按经头部,左胸,腰,左腿到左脚(女相反),然后脚跟着地扣脚转身,再向右走九步,最后右脚跟扣脚恢复原位(图7)。

动作要领:双手向上捧气时,意念太空中,太和之元气如紫云成盖,缓慢下降透皮入肉,经头、胸、腰直达涌泉。

七、卯酉周天

动作说明:双手在腹部抱球,男右手掌微转,手心向上贴于腹部,左手由腹部起经脾、肺向右肺肝,回到腹部,右手同时立掌,左手在右手上划过(右同左)(女相反),如此向自身运掌,左右各18次,右相同(图8)。

动作要领:左手向上升时,右手缓慢翻掌,左手升至颈部时,右手停止翻掌,左手由右胸部向下划落时,右手缓缓立掌。注意左右手要同步,左手在腹部升起时,意念将丹田之气拉动和左手同步(气)经脾、心、肺、肝周流到下丹田,要外导内行。

八、双丹相合

动作说明:双手在腹部抱球,男左手在右手上,掌心对腹,左手慢慢升起到颈部,拇指尖与颈跟部位平行,然后左手开始下降,右手在左手后面开始上升,如此上升下降18次(女相反)(图9)。

动作要领:左手升起,意念将下丹田之气推到中丹田,左手下降时,将气导到下丹田,要求外导内行。

九、气运太极

动作说明:双手向腹部合拢,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相反),手心相对,左手拇指向腹部正前方,然后两臂开始向两侧平拉后再收回,如此反复18次,然后再升到胸部拉18次,下降分手于体两侧(图10)。

动作要领:双手在腹上下手心相对抱球,双手十指成虎爪状,平拉后十指伸直,合起后十指再成虎爪状,平拉开时,意念在中丹田,合起后意念在下丹田,双手在腹部,在胸部意念相同。

十、五气朝元

动作说明:双手心对腹部抱球,指尖朝下,食指同拇指环绕成心状,然后慢慢拉起到胸部停止,再压到腹部前方,如此往复八次后,在第九次拉升到胸部时,双手指向后经腋下,手背贴于腰部,停止片刻,再向体两侧分开,然后在腹部成抱球状,五气朝元共九次(图11)。

动作要领:双手由腹部下丹田,拉升时吸气,意念将下丹田之气外导内行升至中丹田,从胸部压到腹部时呼气,意念将中丹田之气运到下丹田,如此往复八次后,第九次手背贴于腰部时,意念下丹田之气收于命门,同时吸气。

收功

动作说明:双手在腹部结成太极金刚印,男左手在外贴于右手背,左手拇指压在右手无名指跟,右手拇指压在左手第一关节(女相反),双手握拳贴于腹部( 图12)。

动作要领:结成太极金刚印后,两眼微闭,舌顶上颚,呼吸自然,同时默念:“怀抱太极金刚印,练成金刚不坏身”,九遍后搓双手浴面,收功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