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31 05:49:58

夜袭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篇1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夜袭》。

这其中有许多伟大的人,比如陈锡联,在夜袭飞机场时就被鬼子用刀刺伤了,而他却坚强的站起来继续作战;比如"小飞刀"他死的很惨,他想知道飞机是什么做的,正好团长派他去侦查,他就跑过去用刀磨磨飞机,看看是什么做的,可他却被飞机里睡觉的日本兵给打死了,不过他的死也是光荣的;还比如赵大力,他看见小鬼子的飞机来了,就拧开手榴弹,这时小鬼子的飞机正好撞住他,飞机被引爆了,他们同归于尽了。

这些人是伟大的,他们用鲜血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才建立了我们新中国,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

夜袭观后感400字(二)

天亮了,太阳光芒四射。而我的思绪却一直停留在《夜袭》这部电影的一幕幕画面中。

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一些同学认为郭记者是个"害人精".没事干嘛吧、跑到机场去拍摄照片?使得那么多人为了救她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我却不那么认为,其实郭记者也是冒着生命去机场的呀!她要是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今天,又有多少个人能知道当年战争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大帝国的凶恶与狠毒?所以,对于记者,我们应当存着尊敬的心,他们也是伟大的人。

阳明堡战役只是我们抗日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有更多比这个更残酷的战场,我们的抗日艰难曲折,在我们伟大的抗日战场上,多少战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牺牲!多少军队为了保卫家园,就把炸药包绑在身上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就让我们像詹天佑那样各出所学,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上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夜袭观后感400字(三)

1937年10月1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得到设计图后,和现机场对比,做出策略后,突袭了位于山西代县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的六百多名勇士冲进机场,在机群中与日本士兵展开白刃刀。

夜袭观后感篇2

据新浪娱乐报道:日前,中国电影界年度最大盛典――第12届华表奖颁奖礼在北展剧场隆重上演。由李连杰主演的影片《霍元甲》率先获得了“优秀对外合拍片奖”,李连杰在发言时表示,对于该奖项获得的40万奖金,他将毫不犹豫地全部都捐给慈善事业,同时号召在场的电影工作者都来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称目前的事业重心就是他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的“壹基金计划”,即“每一个人每一个月捐一块钱”,帮中国红十字会筹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后主持人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李连杰扮演过的各派武林高手进行比武,谁会赢。李连杰巧妙的回答令所有人大为感动。他说:“最厉害的武器其实是微笑,而最高的武术智慧则是爱,爱朋友,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甚至爱敌人。只有爱才是无敌的。”而当晚出席颁奖礼的章子怡、黎明等众多明星也一致表示将会大力支持“壹基金计划”。

世莹发言:为李连杰叫好,也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壹基金计划”中,为更多的人带来福祉。因为,“只有爱才是无敌的。”

Beyond成员黄家强称何洁乘飞机态度嚣张没礼貌

据东方日报报道:日前,黄家强到电台宣传其新碟,期间,他透露之前在内地乘坐飞机时,被一名戴太阳眼镜的女乘客鄙视地看了很久,态度十分嚣张,黄家强表示非常不满。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黄家强提到在机上的遭遇时,语带激动。他说,当时他坐在靠近走廊的位置,突然有位女士一言不发地站在他旁边,态度很不友善。黄家强便自觉抬起双脚,好让对方过行,可是这位女士依然站着不动,家强不予理会,继续阅报。这时该女士又再“瞪”家强,后来另一位女士走过来开腔:“能不能让开?”那位女士落座后,继续“盯”住家强。后来家强遂调坐到前排的位置,其后家强向内地的宣传人员了解,才知这位没有礼貌的人便是2005年获“超级女声”第四名的何洁。家强指其人格有问题,并不满地说:“05年第四名就这样,如果是冠军,我是不是要跪下?”

世莹发言:不管是不是何洁,这样嚣张的做法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只有谦逊,礼貌,才是一个大明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一个超女第四名就这样,那刘德华等天王巨星的眼睛是不是更要长在脑袋上?

传姐弟为钱决裂 张豪龙陪女友不探张柏芝

据网易娱乐报道:日前,谢霆锋一家都为长孙出世而喜形于色,但身为张柏芝弟弟的张豪龙却不但没有替姐姐高兴,甚至连到医院探望也不见人影,看来姐弟之情不复当年,当中传是因为一个钱字。张柏芝8月初为爱郎谢霆锋诞下一名6磅半男婴,张柏芝留院期间,家人每日都到医院探望,但就偏偏独欠弟弟张豪龙。有传是因为张柏芝结婚前分身家,每个家人都分了一笔钱,之后各人便自食其力,此后,张豪龙便很少跟张柏芝见面。有传他是因为到了日本参加滑浪比赛才未能到医院探望。不过不久前,记者就于中环发现张豪龙跟女朋友在石板街出现,看其二人打扮是要开化装舞会。看来张豪龙宁愿陪女友都懒得探望姐姐。

世莹发言:看来一切都毁在“钱”字上,分了家,分了钱,彼此就再也毫无关系,可是,亲情是无法用金钱来买断的啊。

《集结号》、《夜袭》被指抄袭美国大片

夜袭观后感篇3

笔者认为,语感训练可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一次语基评讲课上,一道成语题里出现了“衣锦夜行”这一成语。其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引申义学生也基本可以推理出来。但关于这个成语的感彩存在争议。有的同学认为夜着锦衣是顾影自怜,带贬义色彩。有的同学认为含褒义色彩,因其有一个反义词条“衣绣昼行”,即衣锦还乡,显耀乡里。且夜往往给人一种深沉、寂寥、落寞的感觉,于此便添一层诗意;再又身着华服,自我欣赏,顾步自叹,又平添一层愁绪在里头。仅因一个褒贬感彩,即引起学生如此精妙的探讨,心中着实欢喜。于是,我因势利导,按下原本的语基题暂不评讲,而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展开想象,谈谈对这一词的感受。语文教学的诗意火花顺势激荡并绵延开来。我提示:读小说较多的同学不妨到小说的世界里拾掇印象,酷爱诗歌的同学可去诗的国度里寻觅感觉。

一位平素读宫廷题材小说较多的女同学发言:“我曾在红袖里读过一部名叫《一霎清明雨》的小说,其思想情志并未见高尚,但读后那衣带飘飞、裙钗环绕的情景久浮于眼前,令我思绪翩跹。现在见到“衣锦夜行”一词,又勾起了我过往的阅读体验。我想斯文斯词实乃异曲同工。”

这位女学生情思丰富深邃,看到“衣锦夜行”一词,能够很快地调动自己的感官及以往的阅读体验,这种调动是语言的直观性在起作用。“衣带”、“裙钗”都是漂浮轻便之物,“衣锦夜行”中于“走”“跑”“趋”“飞”之外择一“行”字,其古典诗意之语、缓慢飘飞之韵彰显无遗。于此,两者在直观上便给人共同的情感体验。

“看到这四字,我脑子里还浮现出一幅具体的画面:一张略施粉黛的女子的可人脸蛋和斯女子脸上令人销魂的红唇,一袭薄而轻透的托地长纱柔婉地罩在女子纤细的玉体上,这个女子是王宫巨贾养在秘宫里的金屋之娇,他人毫无艳福,亦消受不起”。经我鼓励,她如是说。

这位女同学将自己平素的阅读体验和主观感受巧妙地结合起来,于有意无意处编织了一段美丽凄婉的篇章。较之平时单独的阅读或作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这应该更胜一筹吧:于无心处插柳,柳竟自成绿阴一片。教室里顿时哗然一片,为这位女同学横溢的才思喝彩。

一位喜好吟诗的同学站起来说:“看到这个词,我脑海中会浮现这样一个诗意的场景,一位女子,着一袭素白的刺绣裙,一双玉脚轻柔地伸入墨绿的织锦布鞋里,在迷蒙的雨夜,撑着一把从许仙白娘子那里借来的油纸伞,彳亍着,在昏暗、悠长古铜色的小巷里,披一袭长发的削肩是那么地纤弱,令男子顿生怜惜之情。”

斯女子兴许是从戴望舒的《雨巷》里走出来的吧!她华服不着,粉黛不施,但其身姿之纤细、姿态之温婉,自有一番情韵与风味。成语本身的音韵美和文学性成就了她与诗歌的不可分割性。这位同学运用所学课文,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故而可以吟出曼妙的句子来。

如此,我们无需探讨其感彩了,褒贬尽在感悟品评中。这位同学从自己的主观情感出发,给了成语新的附着,亦不失为文学之再创作。

夜袭观后感篇4

在红楼梦中,贾家原型是曹家。贾母原型是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贾代善原型是曹寅。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给了二十两银子。

薛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袭人娇嗔说要离开宝玉,深感遗憾的宝玉求袭人别走,袭人趁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争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宝钗过生日唱戏,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成天和这些女孩子厮混;书童将《西厢》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

贾政妾赵姨娘所生子,宝玉庶弟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便请马道婆施魇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几乎死去。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埋葬,称为花冢,并写《葬花辞》。宝玉丫环晴雯失手跌坏扇子,宝玉说她。她便顶撞,袭人劝,她又讽刺,气得宝玉要赶走她。到晚间晴雯乘凉。宝玉又让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黛玉从不说这种混账话;恰巧黛玉路过听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环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

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贾母又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各处。在拢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饮茶,宝玉也得沾光。

为风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席。凤组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琏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几句《西厢》曲文,被宝钗察觉,并宽容了她,二人关系好转。黛王承认宝钗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己的哀愁。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其妻邢夫人找贾母。鸳鸯不肯,贾母也不愿意,便斥责邢夫人。贾母与贾赦母子关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调戏会唱戏而又豪爽的柳湘莲,被柳毒打,柳怕报复,逃往他乡。薛蟠无脸,也外出经商。其妾香菱(即英莲)到大观园学诗。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来到,大观园中作诗、制灯谜,空前热闹与欢乐。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他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毛织的雀金裘,他不慎烧个洞。晚上回来、街上裁缝不敢修补。晴雯重病中连夜补好。年关到,宁国府庄头交租,送的东西数量惊人,贾珍还嫌少。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协同理事。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着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环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相信而发病精神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黛玉又要认薛姨妈为干妈,钗黛二人达到关系最融洽时期。

荣国府矛盾重重。贾环在宝玉处见到擦癣的蔷薇硝,想要些,宝玉丫环芳官却给贾环一些茉莉粉。赵姨娘到宝玉处大闹一场。芳官又给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儿偷茯苓霜。几件事闹得大乱,险些打破仆人间的平衡。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国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尤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并说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贾赦派贾琏外出办事,贾琏路遇薛蟠、柳湘莲。薛蟠遇强盗,被柳搭救,二人结为兄弟,贾琏为柳提媒,柳答应。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订礼,遇宝玉闲谈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礼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杀。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园中抬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妇撺掇下抄检大观园,迎春懦弱,听凭丫环被赶走;探春生气,怒打仆妇;惜春这时和哥哥嫂子断绝往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后,贪陪嫁丫环宝蟾美色,金桂为除香菱,答应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妈不准。夏和婆婆吵闹。薛蟠无法在家。只得外出。

宝玉年纪渐大,贾政逼他上学,迎春出嫁,宝钗被家事缠住,大观园冷清起来。黛玉思想终身之事无人可求,做噩梦而染重病。奉承贾母意思,凤姐提出将宝钗嫁给宝玉的想法。宝玉见晴雯补的雀金裘,怀念亡人。黛玉听丫环谈论宝玉婚事,病得不能吃饭;后来听说议而未成,病即痊愈。

薛蟠在外饮酒,打死店小二,入狱。金桂和宝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静下来。十月里,海棠开花,大家以为喜事、置酒庆贺。就在夜里,宝玉的通灵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了。祸不单行,元春这时死去。由贾母做主,决定为宝玉娶宝钗,怕宝玉不同意,告诉他娶的是黛玉,并不让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处知道实情,梦幻破灭,迷失真性,焚烧诗稿;在宝玉成亲时,她孤苦而死。洞房之夜,宝玉见是宝钗也大惊,人也更加糊涂,忧伤得差点死去。

探春远嫁之后,大观园更凄清,凤姐月夜见鬼,尤氏又得重病,众人搬出园子,请道士在园中作法驱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闹,因为调戏薛蝌被香菱撞见,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误食毒药而死。

荣宁二府种种作为惹恼皇帝。终于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职,贾赦、贾珍被逮。凤姐由于飞来横祸,病得奄奄一息。由于权贵帮助,荣府世职恢复,让贾政继承,正逢薛宝钗婚后第一个生辰,便摆宴庆贺,可是席间一片悲凉。不久,贾母病死;鸳鸯惧怕报复,也自杀殉葬。凤姐主办丧事,力不从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一群强盗打劫荣国府,妙玉被奸污、劫走。惜春看破红尘,小小年纪出家。

夜袭观后感篇5

关于古典诗词,人们常说的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没有人会否认,“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他们通过诗词的创作,或言志,或叙事,或写情,或描景……又不断给它注入新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

自清末民初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随着白话文的崛起而逐渐消退。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古典诗词随着古文一起,被白话文所写的现代诗所取代。然而,古典诗词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在陶冶性情等方面,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股解读古典诗词热在书市悄悄兴起。名不见经传的80后女子安意如凭着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迟迟归》。这些书本本畅销,多次在卓越销售排行榜名列前茅。按照发行方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继平的说法,“安意如的书有这么大的销量,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后来我们分析,这是因为社会很浮躁,所以读者需要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安意如解读古典诗词的文字又很优美,恰好适应了这种审美需求。”

之后,媒体爆出了安意如涉嫌抄袭网友江湖夜雨的负面消息,安意如在博客上向江湖夜雨表示了歉意,同时否认抄袭。因为安意如的走红,江湖夜雨也签约最早出版安意如三部著作的公司,近日推出了解读《全唐诗》的《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下的女子背影》。

对比安意如和江湖夜雨的著作可以发现,两人文风确有不同。有读者评论称,“听江湖夜雨谈诗词,如坐山中松下听高士论道,剪烛论心,天苍苍野茫茫,自知‘人间正道是沧桑’;听安意如说诗词,如听恋爱中的小女儿说情话,执子之手,情切切意绵绵,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一部分对古诗词毫无兴趣的读者则表示,通过江湖夜雨和安意如的解读、品味,感觉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江湖夜雨所讲述的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引述,不仅能加深读者对于诗词的理解,还融汇了很多古代社会、文化的知识。

夜袭观后感篇6

那是一个秋季的寻常夜晚,亚平宁半岛南部一个名叫塔兰托的港口摆脱了一天的繁忙,海风轻拂,静谧安详。就在此时,一阵越来越近的飞机轰鸣声扰乱了岛上居民的好梦,当人们还在诅咒这讨厌的噪音时,从天而降的炸弹已把整个港口映照得亮如白昼。塔兰托遭到了突袭。

当时,炸人和被炸的人都没有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会成为今天各国海军军校必学的著名海战,这就是第一场揭示航母重大价值的战役—奇袭塔兰托。

装甲防护首屈一指

1940年,英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对意大利海军的塔兰托军港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突袭,一夜之间令意大利海军战列舰损失一半,逆转了地中海的力量对比,也由此成为航母战史上一次经典的战例,甚至有人讲,塔兰托之战是后来日本突袭珍珠港的前奏,或是一个预演。在突袭塔兰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英国海军在二战开始前夜开工建造的,在二战爆发后才建成下水的“光辉”级航母的首舰“光辉”号。

“光辉”号航母的原型是英国海军最经典的航母之一“皇家方舟”号。“皇家方舟”号采用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和外伸强力式飞行甲板,设有双层机库,富于开创性的设计使这条排水量仅为22000多吨的航母竟能创纪录地搭载70架飞机,成为当时各国仿效的样板,被誉为“现代航母的原型”。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新建的“光辉”号航母并未继承“皇家方舟”号这个最大亮点,反而把载机量削减到36架,并用节省下来的载重空间极大地强化了另一方面—装甲防护。

“光辉”级航母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型专门设计建造的装甲航母。考虑到“光辉”级航母未来作战的战场环境,一个战场是地中海,环境相对封闭,若没有足够的闪转腾挪空间,容易遭到对方岸基防空兵的攻击;另一个战场是北大西洋,水域虽然相对开阔,但是当时德军

潜艇已经布满北大西洋,一旦遭到对方潜艇突袭,如果招架不住水雷的攻击,那么生存概率将微乎其微。因此注重装甲防护,以坚盔重甲作为设计的主要要求,成为“光辉”级航母的一个重要特色。

“光辉”级航母的防护能力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虽然同战列舰无法媲美,但是在当时普遍轻装甲甚至无装甲的航母时代,它的装甲防护能力应该说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比如,它的水平飞行甲板的装甲经过加强之后,装甲厚度达76毫米,可以抗击对方500磅航弹自2000米高空自由落体式的攻击。

“对塔兰托军港的光辉判决”

1940 年5月,“光辉”号航母建成服役。一个月后,法国战败投降,此时,英国面对的战争局面异常严峻。因为需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同时迎战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英国海军的兵力颇有些捉襟见肘。

在大西洋上,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肆无忌惮地大打出手,英国海军被迫抽调大批舰只为运输船队护航。这样一来,英国能投入到地中海战场上的兵力大大减少,而地中海的主要对手—意大利海军,此时已经具有相当可观的实力。当时意大利海军共拥有战列舰6艘、巡洋

舰19艘,还有众多的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墨索里尼狂妄地宣称,要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意大利舰队的主力常驻塔兰托军港,掌握着地中海中部的制海权,在岸基飞机的掩护下,可以随时袭击英国在地中海上的运输船队,使在埃及作战的英军后勤补给陷入困境。因此,削弱意大利舰队,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保障运输船队的航行安全,已成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当务之急。

提起意大利海军,人们通常都会嗤之以鼻,认为它战斗力很弱,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意大利海军刚刚参加二战的时候,它的实力是不弱的,特别是在地中海战场,特别是在巨舰大炮领域。当时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战场面对的意大利海军,如果从绝对海战主力这个关键角度计算,如果进行战列舰的对比,英国海军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因为意大利海军有6艘战列舰,而英国地中海舰队只有3艘。英国海军在数量上稍逊一筹,在质量上也不占上风。意大利海军的这6艘战列舰中,4艘为新舰,2艘为老舰;而英国地中海舰队的3艘战列舰中,只有1艘新舰。所以无论是3:6的总体数量对比,还是1:4的质量对比,差距都是非常大的。

在亚历山大港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部里,一位鬓发斑白、精神抖擞的军人正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双方的兵力。他就是当时已负盛名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坎宁安海军上将。英意海军力量对比是他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坎宁安于1898年15岁时加入英国海军,40多年的戎马生涯锻造了他沉着果断的军人素质。此时,他敏锐地看到自己惟一的优势就是拥有2艘航母,而对手的弱点也正在于此。

但是,事情毕竟没那么简单,决战只是坎宁安一厢情愿。就在英国新组成的地中海舰队驶入地中海海域,准备寻机歼灭意大利海军舰队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对手情况有变!

意大利海岸线长,意大利海军深知自己虽然在兵力对比上具有较大优势,但缺乏空中掩护和支援,与英军对阵绝对占不了便宜。所以,海军司令坎皮奥尼采取消极避战的策略,只有为北非航线护航时才出海,而且只要一发现英军有所动作,就立即掉头返航,龟缩于塔兰托军港,任凭英军如何引诱,就是闭门不出。

塔兰托军港,位于酷似长靴的亚平宁半岛足跟脚弓处,分为内港和外港,内港面积较小,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通过一条狭长水道与外港相连。外港水面又宽又深,是意大利海军的主要锚地,周边的两个岛屿,犹如两尊门神守在入港的航道上,绵延数千米的防波堤从这两个岛一直延伸到岸上,如同两条臂膀将整个塔兰托港揽入怀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完善的后勤保障设施,使塔兰托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海军基地。港内驻有众多军舰,其中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几乎占意大利海军的70%!意大利在外港惟一的入口处设置了坚固的防御体系,部署有21个102毫米高射炮连,其中8个连部署在港内的浮动筏上,加上军舰配置的对空炮火,共有300门高炮和84挺高射机枪,再加上22个探照灯、90个拦阻气球等辅助防御设施,塔兰托军港完全称得上固若金汤!想从海上攻入港内,可谓难于登天。

意大利舰队的保守战略激怒了坎宁安。坚毅果敢的他做出一个重大抉择:空袭塔兰托!

以航母舰载航空兵突袭塔兰托,英国除拥有航母这一作战优势外,另一个优势可以说是战史上一个经典的巧合。

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作为应急措施,英国曾制定以老航母“暴怒”号为核心的、以舰载机袭击塔兰托军港的作战计划,但随后计划搁浅被束之高阁。1938年,出任地中海舰队海军航空兵司令的立斯特海军少将,无意中发现了这份被深锁在保险柜中的作战计划。1940年,英国将派遣地中海舰队的两艘航母去迎战意大利海军时,这份本来很可能被扔进垃圾桶的作战计划派上了新用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坎宁安一确定空袭塔兰托军港的决心,一个非常周密的作战计划马上就形成了。这份由“光辉”号航母为主要执行者的作战计划最后被命名为“判决”,后来通常被习惯地称为“对塔兰托军港的光辉判决”。

“判决”计划一波三折

当时,用航母袭击军港在战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判决”计划进入倒计时,一个个意外却接踵而至。

制定“判决”计划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一系列周密而细致的战前准备工作,其中之一便是对舰载机进行相应的改装。

众所周知,“光辉”号航母是一艘刚刚下水服役仅几个月的全新装甲航母,军舰很新,但舰载机很老。在36架舰载机中,特别是担任主要攻击任务的24架鱼雷机,是老式的“箭鱼”式鱼雷攻击机,还是双机翼,最大航速只有130多节,即200多千米的时速,恐怕还不及现在的直升机航速。用区区20几架“老掉牙”的飞机执行攻击意军重镇塔兰托军港的任务,风险可想而知。为使“光辉”号航母尽可能在安全水域起降航空兵,需要尽可能增加“箭

鱼”的航程,当时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多加装油箱。为此,专门把飞机成员减少一名炮手,装上一个270升的副油箱。把副油箱塞在飞行员的座舱上,这恐怕也是航空史上的一个创举了。

要想成功袭击塔兰托军港之夜,如何对付军港上空设置的多重防空体系是英军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难题。

在开罗,年轻有为的英国情报官波洛克海军上尉用一种老式的投影放大片,对侦察机从空中拍摄的塔兰托军港照片进行了认真判读。他发现港内防御兵力很强,大约有300门高射炮和22个探照灯具。然而,使波洛克迷惑不解的是,所有照片上都有一些小白点,这或许是洗印时出的毛病,或许是相机镜头有污斑。然而,小白点的排列颇有规律,间距大致相等。这是什么呢?

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和补充侦察,波洛克终于发现,这些在照片上看起来很小的一个个像气泡一样的东西,原来是意大利军队在塔兰托军港周围最新布置的大量拦阻气球。拦阻气球是由金属线或钢缆系留在空中一定高度上的障碍物,间距约270米,通常设在港口、舰艇和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以防敌机低空突袭。当飞机从低空进入时,就有可能撞上钢缆。这些钢缆像一把把锋利的切割刀,高速飞行的飞机一旦撞上它们,整个机翼就会被切掉,机毁人亡。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既然要夜袭塔兰托军港,在当时没有任何夜视器材和装备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飞机准确钻过这270米的空隙而不撞到钢缆?英国海军大费周折、冥思苦想之后,想出了一个妙策——采取空中照明。英国计划对塔兰托军港发起两个攻击波的空中大集中,每个攻击波都有几架飞机不带鱼雷,而是带照明弹。也就是说,高空负责照明引导,低空负责攻击,东边照明、西边攻击,东边在高空照明佯动,吸引对方的防空火力,西边主力在超低空进行鱼雷攻击。经过实验,证明这个方案可行。

这个天大的难题解决了,空袭计划完善了一大步,坎宁安舒了一口气,他决定于10月21日发起突袭。他选择这天是颇费心机的。首先,根据气象预测:21日晚上是满月,皎洁的月光有利行员发现目标,也有利于返航时找到自己的航母;其次,这天是英国海军的吉日,1805年10月21日,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率领英国舰队,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击败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

然而就在21日早晨,这个精心安排的时间不巧被一颗意外迸起的火星付之一炬。在“光辉”号航母的机库里,一名地勤人员往“箭鱼”后座上装副油箱时不慎滑倒,手中的螺丝刀碰到了一个电源开关,电火花点燃了油箱内漏出的汽油,烈火迅速吞噬了两架“箭鱼”。机库灭火器喷出的盐水很快将火灾扑灭,可是机库和飞机都得用淡水冲洗、干燥和重新装配,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坎宁安只得把袭击时间推迟到11月11日。

“光辉”号航母的舰长是博伊德上校,绰号“犟牛”,这不仅因为他体格健壮,性情暴躁,还因为他有一种认准目标后便义无反顾的性格。凭着天生的犟劲,他硬是从一个普通的轻巡洋舰舰长,晋升为英国海军中为数不多的航母舰长。博伊德早年是巡洋舰上的一名鱼雷长,然而他却对飞行有着特殊的兴趣。当他还是个年轻中尉时,就私下学会了驾驶飞机。鱼雷长出身的博伊德,对鱼雷感情深厚,当讨论攻击塔兰托军港是使用鱼雷还是炸弹时,他坚定地选择了鱼雷。在他看来:从舰底进水比从舰上进空气有效得多!

意大利海军也非常清楚,对于守卫军港的战列舰来讲,最大的威胁就是对方的鱼雷,所以他们在塔兰托的港口布设了防雷网。战列舰吃水多深,防雷网就能覆盖多深,换而言之,若英国鱼雷想打击意大利的战列舰,只要在这个深度上驶过,就一定会撞上防雷网而提前引爆,所以英国的鱼雷不会对意大利的战列舰构成任何威胁。英国该如何解决防雷网的难题呢?

防雷网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防雷设施,设置在大型军舰的周围或侧旁,防护军舰最大吃水线以下的舰舷。所以,即使鱼雷投掷再精确,也只能炸毁一段防雷网,而奈何不了战列舰。为此,博伊德启用了刚刚秘密研制成功的磁性鱼雷。这种鱼雷不同于一般的触发鱼雷,它的引信装有一个感应装置。当鱼雷从敌舰船底通过时,感应装置受舰船磁场的影响而动作,从而引爆火药,使雷头爆炸。舰船底部比两舷的防护力差,易于损毁,因此,磁性鱼雷的攻击效果比触发鱼雷好得多。

这一系列的作战准备逐渐就绪之后,英国地中海舰队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的塔兰托突袭,可谓如箭在弦,随时可以准备射出去了。

然而,就在空袭计划进入倒计时的前一天,一架“箭鱼”从“光辉”号起飞执行例行的反潜巡逻任务,刚飞起来不久,便一头栽进大海。紧接着,又有两架也莫名其妙地坠海。

仔细查找原因后发现,原来又是一个小环节在“作怪”。“光辉”号航母上的一个汽油舱遭受污染,混进去一些沙子和海水,且已长出一些海藻。由于汽油成分不纯,老式“箭鱼”一旦加入这个汽油舱的油,就会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接连3架飞机坠海。如此一来,空袭塔兰托军港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进一步缩减到21架。然而,正是这21架飞机成为了“光辉”号航母突袭塔兰托军港的利器。

“光辉”航母堪负重任

11月6日13时,一波三折的“判决”计划终于正式启动。坎宁安乘坐“沃斯派特”号战列舰,率队从亚历山大港起航,浩浩荡荡地向西挺进。

坎宁安站在旗舰舰桥上,他感到肩上好像压着千斤重担,这一战关系到大英帝国今后在地中海上的命运。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次袭击成功的关键是出敌不意。可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英国舰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意大利人的眼皮底下进行。航母要横渡地中海,驶抵离塔兰托军港只有180英里的海域,而又不被发现,这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敌人在空中有飞机侦察,水上有潜艇出没。如果英军的意图过早暴露,导致意大利舰队出击,那么整个袭击计划就会前功尽弃。

为隐蔽企图、迷惑敌人,坎宁安专门组织了一个佯动编队,代号X部队,由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而且,在地中海舰队出航前后,英国还加强了地中海东部南北之间的航运。为以防万一,他又命令由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的掩护群,随时准备截击离开基地的意大利舰队,同时还加强了侦察力量。

就在此时,意大利海军高级指挥部的作战室里,一张大幅军用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有意方和英方舰船的位置。这里是意大利海军的指挥中枢。值日官陆续收到侦察报告:英国地中海舰队已驶离亚历山大基地,正在向西航行。同时又发现一支运输船队驶往马耳他。为此,意大利海军派出9艘潜艇开往这一海域巡逻。但是,意大利从西西里机场起飞的25架轰炸机前往攻击,却未能发现目标……一连几天,纷纭杂乱、相互矛盾的情报充斥着作战室,而英国航母编队所要去的东地中海反而被忽略了。此时,寂静的塔兰托军港并不知道,危险已经越来越近。

1940年11月11日下午,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主力特混舰队抵达塔兰托军港附近的预定攻击舰位。此时,一直保持情报侦察报告的意大利海军主力5艘战列舰全部停泊在塔兰托军港内。如此,空袭塔兰托的时机、战机已经成熟,“判决”计划在11月11日幸运的月圆之夜正式打响。

11月11日傍晚,淡淡的月亮刚刚从东方海平面升起,“光辉”号航母在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的护卫下,悄悄出现在意大利东南250海里的水域。19时45分,12架“箭鱼”依次从航母上起飞,在空中编成第一攻击波,迅速向塔兰托军港飞去。

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第一攻击波的“箭鱼”于当晚23时02分抵达塔兰托军港,开始展开攻击。两架照明机在东面投下照明弹,其余12架攻击机分别从西北和西南两个防线超低空向港内的意大利海军主力战列舰发起攻击。

这一夜,塔兰托军港失去了往日的静谧。深夜23时,沉睡的居民和士兵被警报吵醒。英军机群飞临塔兰托上空,意军21个连的高炮奋力还击。

空中的拦阻气球间距约为270米,飞机完全可以从系留钢缆中间飞过。但是,在黑夜,飞机以130节的速度摸黑飞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单纯凭借月光根本看不清钢缆。为此,几架“箭鱼”改挂照明弹和炸弹,在港口东岸投放照明弹照亮目标,照明弹由小降落伞悬挂,设定在1370米高度燃烧,把整个军港映照得亮如白昼,这也是命令“箭鱼”开始攻击的信号。

英军领队威廉森少校在回忆录里描述了当时的情形:7000英尺、5000英尺,四周炮弹爆炸形成一个个巨大的火球,一个个火球又联结成一张火山爆发似的立体火网,飞机在网眼中迅速穿梭,探照灯的强光令驾驶员们睁不开眼睛。我按下LA4机机头向港心飞去,5000米以外的意大利“加富尔”号战列舰的庞大舰体已隐约可见。我驾机以小角度高速俯冲,一串串红蓝色的火球从机身下一闪而过,飞机贴着水面飞行。海水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映出了满天炮弹炸开的火团,像是海底有另外一个世界。“加富尔”号战列舰特有的上层建筑渐渐清晰起来。舰炮加入了岸炮的行列,朝鱼雷机怒射。我不顾一切地向“加富尔”号直冲过去,在飞机眼看就要撞上战列舰的时候,我立即按下按钮,投下鱼雷。飞机由于突然释重,机首遽突然抬起,机尾一抖,我感到不妙,机尾被击中了,飞机立刻失去了控制,直向海里冲去。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声巨烈的爆炸声,是鱼雷击中了“加富尔” 号……

23时55分,从“光辉”号航母上起飞的第二攻击波“箭鱼”抵达塔兰托军港上空,在两架照明机的支持下,再次对港内的意大利海军展开攻击。英军两个攻击波下来,战果赫赫。这21架老旧的“箭鱼”在一夜之间击中意军3艘战列舰,击沉1艘、重创2艘。在短短的65分钟之内,英意双方在地中海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此前是4:6,意军占优;现在是4:3,制海权重新收归到英军手中。

时间已过午夜,深沉的夜色笼罩着无边的海洋。此时,坎宁安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博伊德上校的报告。尽管这次突击绝不是一种毫无希望的冒险,但确实蕴含着极大危险,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很大……

1时12分,雷达荧光屏上相继出现一个个尖头信号。雷达兵大声报告:飞机归来。不一会儿,飞行甲板上开始忙碌起来,飞机相继降落。只有领队威廉森少校和第二波的1架飞机没有回来。袭击成功了!

在航母战史上,突袭塔兰托是大规模航母舰载机对敌方军港内的军舰实施攻击的第一个成功战例。“第一”往往都带有极大的技术突然性,再加上一个战术突然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突袭塔兰托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夜袭观后感篇7

主题词:桐梓 土司土官 存在 性质 研究

在人类历史方面,桐梓一地,有着许许多多未解之谜,至今未能破解。譬如,考古研究确定,二十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乃至用火的遗迹。可是其后,旧石器时期的“桐梓人”,就好像在地球上蒸发了似的,居然二十多万年不见踪影。人不见人,墓不见墓,毫无踪迹。直至两万年前,才又在县城郊的马鞍山偶现尊容。随即,又消失在莽莽野山之中几达两万年。仅仅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始在今桐梓县境置了个夜郎县,就此,历史学界的历代专家们还争论不已,这个县置于何处,迄今尚无定论。据说贬了个诗仙李白来夜郎流放,有说来了有说没来,还辈辈代代吵个不休。不管如何,在这块地方,总算又有了人的迹象。但是直到如今,除了县名和李白的流放,中国历史上关于这块地方仍是一片空白。这个夜郎县置于何处,管辖凡几,人为何种,数有几多,官为何衔,姓甚名谁,等等等等,举凡一切封建行政建制所应有的一切,竟然正史、野史、方志全无记载,一片空白,除了传说还是传说。即令县境方志偶有涉及,也难辞牵强附会之咎。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硬要说属于有史料价值的文字实物记载,实在说,今存最早的只能首推元代元统元年癸酉(1333)张长官开修松坎堰的摩崖了。可是这迄今仅七百来年的古迹,对于有二十多万年古人类历史的桐梓,对于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神州古国来说,这点历史未免也太短了吧。而作为人类活动历史特别重要的佐证之一的墓葬考古,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贵州、重庆等省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桐梓县境内历五十多年的考古发掘,发掘清理了数十座宋墓,获得了大量有重要意义的丰富成果。但是迄今为止,却从未发现过除清代宋代之外的任何墓葬。这就奇了。文字的历史可以毁于兵燹水火,用泥土石头修之唯恐不牢固的墓葬,却不是可以全部顷刻之间消失于一旦的。就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都是自生自灭,那么,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前四千年里,周遭都有人群在生产生活,不可能就桐梓这块地方没有人烟吧。既有人群,就不可能不死人不埋人吧。为什么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乃至元明,几千年的这么多朝代都不见墓葬呢?这样整整齐齐的历史断层,不是太有点离奇了吗?!

所以我认为桐梓一县的历史还大有研究的广阔疆域,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仅就桐梓一县的土司与土官,自古已有之。但于此的研究,却长期以来几乎是空白。实感遗憾。本文试图就此做一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经余多年探究,感觉桐梓一县的土司土官,似与他地甚是不同。其特点为出现晚,辖地窄,势力弱,延续短,以汉族为主体,均为外地奉旨迁入,以战功受朝廷封赏,奉朝廷为正统,以朝廷的名义统治辖地,与辖地居民的关系乃官与民、族长与族人的关系,等等。与其说是土司,还不如称其为朝廷封赠的羁縻建制的世袭土官,更为确切。详见于后:

一、唐代置夜郎县以前,今桐梓县境无土司及土官

经本人长期反复搜寻和研究,至今尚未发现,今桐梓县境内在唐置夜郎县以前,有过土司和土官设置及存在过的确凿证据和文字记载。因此,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的情况下,似可以认为,在唐代设置夜郎县以前,今桐梓县域内,没有土司和土官的存在。

二、置夜郎县至建播州期间未见土司土官及流官之设置

在唐代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壬寅,下同)置珍州夜郎郡下设夜郎县,至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丙申)朝廷遣杨端复播州,并世袭其守的234年之中,今桐梓境内亦未见有关于土司土官的文字记载和实物佐证。同理,也可以认为,在此期间,桐梓境内仍然没有土司土官的存在。

三、置播州后桐梓县境长期未见土司土官及流官之设置

在播州的前期,虽然因为战功,朝廷封赏了若干的功臣官职并敕其迁族人居播地“世袭其守,永镇边夷。”但是实际上,分封于桐梓境内的几位杨端属下的重要部将,都几乎是在封赏的同时,因朝廷调用和自返原籍而离开了今桐梓县境,实质上并未赴其职守。(此情以下将详述之)所以,播州前期的两百多年间,今桐梓境内依旧没有土司土官的直接存在。只是笼统地分别归属于南边的播州、北边的珍州、溱州所属的带水、夜郎、溱溪、荣懿、扶欢等县。只有县境南部蒙山以南的地区才属于播州土司杨氏土官的辖区。

四、宋元间始有土司土官设置

实际上,在今桐梓县境内,进入正史的关于土司土官而又和县境直接相关的历史记载,最早的恐怕就只有下述两条了:

《贵州通志·土司土民志》载:“真州副长官骆氏 《宋史·徽宗纪》大观元年(1107),涪州夷骆世华骆文贵内附。二年六月乙酉以涪夷地为珍州。《地理志》珍州下,大观二年,大骆解上下族帅献其地,复建为珍州。《诸蛮传》高州蛮下亦云:大观二年,有骆解上下族纳土,复以珍州名是,是真州之骆,出世华、文贵无疑。”上下骆解,即今之桐梓县与正安县接壤处的黄连乡的上骆解(今已讹称为上螺蟹)下骆解(今已讹称为下螺蟹)两地,该乡该地长期以来一直属桐梓县管辖。迄今两县接壤处骆姓居民甚多。

“珍州田氏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七月,珍州刺史田景迁(“迁”有作“千”、“仙”、“平”者,待考)内附。(太祖)开宝元年(968),珍州刺史田景迁言:本州连岁灾沴,乞改为高州,从之。(考《宋史·高州蛮》云:高州蛮,故夜郎也,在涪州西南。宋初,其酋田景迁以地内附,赐名珍州,拜为刺史,以地多火灾请易(朝廷允准改名高州,时称西高州)。今年(徽宗)(大观二年1108)有骆解上下族纳土,因复以珍州名云。”

这是今桐梓境内土司土民存在史实中,最早、最准确、最完整的正史记载。这足以证明今桐梓境内自宋朝始有土司土官。只是而今的上下骆解仅有两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孑遗在今桐梓境内,遥想千年前,骆氏两土酋内附时,所纳之土定当不止于此,许应包括今正安、绥阳、道真和桐梓四县的相当大的一片地域,否则,朝廷岂肯以一弹丸之地,在已废多年后复以珍州为名,并封其为副长官,后改称真州副长官。

在今桐梓县境内,川渝黔交通重镇松坎场,有一处史志学界公认的古迹:贵州省境内仅次于遵义县大水田的,建筑最早的人工水利工程——松坎堰。在该堰中部一侧悬崖之上,镌刻着一通摩崖,上书:“大元岁癸酉张长官开修此水元统元年记”。此乃今桐梓县境内于元代即有土司土官的铁证。这里的文字和实物都明白无误地记述了,元代有张姓长官曾经镇守此地,并开修了松坎堰,“陂爬抓溪之水,沿场后石壁三里而入沙湾之田,右沿马鞍山而入黎氏坝之田。……溉田多亩。”虽然,至今我们尚未能考察到该张长官的名讳、职衔、何方人氏、任免时间等等,但有几点则是明确的,即张长官确有其人,张长官开修松坎堰确有其事,摩崖犹存石壁,堰水依旧溉田,民众还在受益,人心依然思张。

“《遵义府志》云:按《元史·地理志》,八番顺元蛮夷官,后有管番民总管。其属诸等处注云,各设蛮夷军民长官,播州军民安抚司所属当亦然。史载府一,等处十九,不称等处十二,大率皆有土官,今其地且半不可考矣。……曰:溱洞涪洞等处,桐梓县郭外有溱溪,有方家洞,水暗达涪州,即其地。……据此则桐梓之有土官固不殊于各等处矣。”(末句见民国《桐梓县志·土官》)

此外,根据家族谱志记载,自元朝起,陆续又有些来自中原的豪雄大户,奉朝廷旨意率兵入播,以战功分封为“世袭其守,永镇边夷”的土司土官,其中就包括再次入播的令狐、成、娄、梁、赵等大族。

五、桐梓县境存在过的土司土官

在桐梓县境内,很久以来就流传着“成、胡(在桐梓方言中,通称令狐为hu)、杨、赵、王、张”的口诀,以前没做深究,天然以为就是藉此通称桐梓的大族,但又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丁兴旺分布亦广,并不亚于上述六姓的大族又不在其内。近来反复研究之下,方才弄清楚这就是土官土司和其他氏族的界限。仅仅是没有包括下娄化里的娄、梁二姓而已。这六姓就是早年的上娄化里的六姓土司土官。其时上下娄化里几乎就是今桐梓县全境。所以,可以认为,在土司土官全盛时期,桐梓的土司土官就是上娄化里的成、令狐、杨、赵、王、张和下娄化里的娄、梁八姓。至于其他久居桐梓的大大小小的氏族,则是在不同年代以不同的原因,先后从外地迁入桐境。以至于今日之桐境,六十八万人口中,早已无一本来意义上的土著、原住民了。关于这一点,虽然史无明载,但根据现有方志及各姓族谱所载,即可互相佐证之。仅引述于后:

《贵州通志·土司土官志》引《瓮安县志》云:“会南诏陷播州,久弗能平。(唐)僖宗乾符二年(875),下诏募(骁)勇士,将兵讨之。太原杨端应募,帅其乡人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族复之,(犹)崇义其一也。”令狐、成、赵、娄、梁五姓封于今桐梓境,以归化司名之,隶于杨氏播州。但事实上,该五姓以各种原因均未就任,又几乎都是至元代中期,才又以各种因由再度入桐境定居并仍任土司。犹崇义“封于瓮水”“设司江界河”。其后一支迁桐梓元田坝,五世孙犹道明中进士在朝廷供职,殁后葬于桐梓元田坝,其地有犹道明故宅读书处及其墓。(《犹氏族谱》)

其中,杨氏因其统辖全播,族人世代散居于播州各地,繁衍生息,为当然之义,且以其贵族身份行土司之权也是必然,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其他五姓则情况各别。此下将详述之: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然而,当日桐梓,仍旧夜郎。时隶播时隶珍时隶渝之南平军,播有宣慰宣抚安抚各土官,……惟桐梓由州而县由县而驿,上而长官下而把目土舍,未必不如真州之郑氏葛孙后裔、骆氏世华文贵,仁怀之袁鐤可以确定其地确指其人者。特以年湮代远方策无存,仅据父老之传闻,乡里之遗迹,土官原委祗得大概而已。”

成姓:《成氏家史》载:“唐僖宗乾符二(应为三)年,帝命我四十五世祖展公率师(十四姓)诸公入播,平南蛮反叛,奋战六年,平定南诏,帝命平南诸将永镇边夷。而我展祖仍返原籍山西太原,又传二十余代,历时四百春秋。至元太祖十六年己卯岁(1280),因古夜郎即川黔地有铁头僧诱惑诸夷作乱,帝命我昌公祖率师平播,力战数月,败铁僧于鼎山城。播地平定捷报传京,元帝加封昌公祖太尉平播大将军,都戎指挥使,赐地夜郎里溱水涧坝(今三座寺上坝一带),领照为业,定居至今。”

“于元须(顺)帝三年乙亥(1335),昌公祖奉命平乌黎之乱,为流矢所中,殁于王事,乃送灵柩回太原安葬,行至(元田)西山铺途中,绳子突断,灵柩坠地,经三续三断,故停柩于此。又名栖丧铺。请巫占卜,意及昌公不愿回原籍,愿安葬于此。于是测定朝阳山腰(今三座村后泥坝)为昌公安息之所,其谭氏亦墓于斯。迄今近七百年,传代二十余世。”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又按《心斋随笔》载:唐时入播七姓,……之后当亦世为土官,今无考矣。县中令狐、成姓最蕃。即其后裔采册:唐僖宗……成展敕封中军右护卫将军,总领镇戎侯,平播奏凯旋师。其后裔成昌,在元时敕封平播参军,追封奉议大夫,赐剳安居。子成俊袭职,籍管提调重庆播州等处地方。三世成嗣宗袭职管军,升授同知都匀军民府司马大夫,又授云骑尉,升奉议大夫。其墓俱在涧坝村,子孙世居,其官称不可晓。”此即成氏于分封后,返回原籍,四百年后,后裔再度奉命入播,再度立功受封于桐境,遂为土司。

令狐姓:《令狐氏续修谱志》及《令狐氏史话》载:“公元876年即唐僖宗乾符三年,令狐頡第四十九代嗣孙令狐滈,官拜左护卫将军,偕同杨端、成展、安增、郑畋、罗荣、骆世华等七将军领兵入播,,奋战六年平服南诏后,官拜左护卫将军,镇抚播地。后加封为西川节度使,世袭相传,并奉旨永镇边陲。令狐滈殁后,国葬于阆州(今四川阆中县),其子令狐振袭爵,任左护卫将军,镇守葫芦关等关隘。”

“第六十五世(令狐)元,字维新,配谢、李氏子益、武。(注:明太祖时即公元1368——1398年期间,四川阆中人,令狐元任镇殿将军、义勇侯,监管粮饷,督军事。时年七十多岁,率子益、孙彪,平乱入播。益袭父职。武回山西原籍猗氏县承宗祀。)……令狐元……率子益、孙彪,平溱、播二州,大战捷阵溪,智夺鼎山城,功成留守,镇抚播地。”“……智诛蛮僧,安抚余众,逆者逐于不毛之境。令狐元三代获功,受赐永镇边陲。其子孙世承祖业,后世居川黔滇三省,尤以黔北桐邑为多。”“子益孙彪俱世袭,曾孙昌官封宣慰使司宣慰使,兼管军民事。生八子,钦、鉴、镜、钟、锡、铨、鏞、钢。迄今一、二、三、五房仍居原籍(桐梓)”“元、益、彪、昌四代祖墓葬蒿芝坝团圆堡(即今桐梓县城南三里旧城坡南侧)。”此即令狐氏入播分封升迁、再入播、再受封、定居桐邑并传承至今的历程。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鼎山城土官 (黄志)明初明玉珍据有蜀地,遣铁头和尚前来鼎山争据县城。相传,铁头和尚身硬如铁,枪刀难伤,土官令狐氏知其不可力争,扬为欢迎,阴怀毒计,一日酒后,餂以甘言。和尚自言,惟喉下难逃武器。令狐土官遂醉而杀之。据此令狐氏亦任鼎山土官。特缺其名,无由参考。又芦里仙凤山宝藏寺钟上铸有‘正都阃杨、管长官令狐、提调府鲁智宗、头目赵青等施主’,惟鲁与赵有名,而杨与令狐只有姓。后书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吉旦,可知明之中叶桐梓土地仍归土官管理。”据前令狐氏家谱所载,其土官即是令狐元及其子孙无疑。

赵姓:《天水赵氏西南总谱》载:“扶欢赵氏远祖赵贵之八世孙赵赞,于唐德宗建中四年以户部侍郎迁判度支,同年被李怀光诬劾,贬迁播州司马,为扶欢赵氏入播始祖。唐僖宗乾符三年,太原杨端平蛮入播,赵赞之六世孙赵开黄应募参赞军务,因功世袭綦江扶欢长官司,落业四川綦江扶欢堡。开黄曾孙赵祯,官讳高峰,宋神宗元年登进士第,出任长沙太守,政绩卓越。……峰祖年八十,三续焦氏,生一子名参仰,又名一娃,后复任长沙太守。……参仰生二子,长子外政,为乐山房其后居夜郎剑坝、吼滩、杉木台等地。次子学政,为西山房,其后居四川綦江扶欢坝。”扶欢坝一支后裔又迁居桐梓夜郎坝,传承至今。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夜郎坝土官 在今夜郎坝,土官坟墓至今尚存。旧传夜郎坝有太白坟,其实皆前代土司坟也。查坟上碑碣,有绝诗四首,中有“赐姓随龙,金枝玉叶”等语。惟宋代皇族系属赵氏。按《宋史·诸蛮传》大观二年,木攀首领赵泰以地内属,或者赐姓于宋,世为土官欤。且《何志》称,赵泰墓在夜郎坝凤凰阁下,亦足互证。又据《何志·寺观门》,夜郎显灵庙系明时敕建有祀土官赵二司赵五司等语。据以上诸说,唐宋以来夜郎坝土官系属赵姓,但名灭不传,无由参考。又赵氏家谱,其先祖赵世禄任明代土司官。”《志》《谱》两相对应,至少可以证明赵氏族人从宋代起,即在扶欢和夜郎两地长期担任土官(扶欢一地曾长期隶于桐梓县,)。

王姓:《太原王氏》载:“……元开祖字民康,室马氏,宣德初,因大败云贵叛逆,战阵有功,正德四年己未(1439)授渝州提督总戎。正统五年,为平荆州(今赤水土城)蛮夷之乱,公奉命率八卦(?或为封)南征。至天顺二年(1458)加封奏凯将军,克定留守播州仁怀,择地小溪里官坟坝,又名王村。后落业桐梓县桑园坝(今三元坝),是为吾族入桐始祖。元开公生九子,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晟是也。元开祖以战功起自陕西省周至县八甲里巫坝黄板桥……因之入播,上谕镇守各地,分承宣慰世袭掌边,略地承粮受丈,各经数十里,各房分镇各地相厥攸居。”“成化元年(1465),元开公正寝桑元坝,葬于水龙岩。……故祀公为入黔始祖。公生九子……三子礼字艮斋,配李氏生良恭,配刘氏生辅、佑二祖,分承宣慰世袭掌边,驻节柜岩,其子孙落业桑元新站。”

张姓:《张氏族谱》载:“张之先自……今北直广平府清河县,此清河郡之由来也。后迁江西吉安,再迁楚北麻城。至统、总二祖,因避红巾,潜奔巴蜀,派衍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八房,聚处五世,各分东西。……如侬一支,荣祖分派由璧山入播。张烨始(任)武骧卫。至嘉靖元年,播州宣慰司杨鉴,拨黄平头目移立松坎驿。伯曾祖张涌授安抚司。十四年,曾祖洵继司位。……传祖绍宗及父烛。及应龙肆虐……堂叔炉时为草塘头目,从总兵马孔英入南川,陷阵桑木关。父烛从总兵刘綎,三溪交锋……父陷阵战殁(于娄山关),汉、土官兵暴骨无算,自此司卫俱亡。此老谱之所以不留,人丁之所以仅存者也。后贵州苗叛,……烛子张承胤为总兵,戊午(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胤殁于王事。秋七月上诏,为死事总兵官赐名旌忠,加祭三坛。令礼官议谥,云嗣无传。荣宗亦无传,嗣亦无传。此入播之长房休矣。”《嘉靖四十二年一月廿八日立分关遗嘱 父张绍宗》称:“……祖父由璧山入播,业于松坎,世授朝廷安抚司。……以烛继,受管地方,上抵三元坝王应界,下抵锣鼓池綦贵芳界,横抵魟头(原谱阙二字)祖父遗置田土山场人民。”

又,《赵氏家谱》载:“明天顺成化时,一世祖伯善住播川驿,在张长官衙内任教读,其子清生随父读书。张长官见其聪颖,以女妻之。称婚媾焉。据此则播川土官多系名族,惜代远而名无考,难详颠末。去播川驿四里有地名官家湾(未设流官以前,惟土官可称官家)想亦当时土官别院云。”民国《桐梓县志·土官》亦有此载。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松坎沙湾土官 (桐筌)考沙湾水堰为元时张长官所开。而张氏家谱乃谓松坎安抚司张烛来于明时。岂讳其土官而饰为宣抚乎?况烛既籍松坎,即为杨酋所属,家谱又谓死于征播之难。岂元时长官一人,明时安抚又一人耶?盖松坎当入川驿路,当未设安边同知之先,官斯地者大率皆土人而已。”

娄姓:《续修娄氏家史序》载:然我娄氏因何而居斯土?查谱,天福之孙凌云之子长殿辉、次殿扬,我祖殿邦行三,受总戎之职,镇江南徐州沛县,同山西太原杨端将军讨南诏。唐乾符四年平播后,杨端封播疆侯,殿邦祖开拔牂牁关险有功(高岩山黑神垭,即后娄山关),奉旨敕为夜郎边副土司侯,裂播地之壤接綦南者五百里之地,名曰娄化里,以为世守封邑,代袭其职。遵义与桐梓连界地名高岩山黑神垭,殿邦祖守此关,生一子名珊,故曰娄珊山。珊祖十六岁即膂力过人,与梁宗理同为守关副将,故有娄山梁关之说,后名娄山关。接着,珊祖继续讨南诏,平安顺后升安顺提督,遂居安顺普定县,历唐末五代宋元明约五百年。至明洪武七年,华国祖自安顺归桐梓,明廷仍敕华国祖世袭殿邦祖之职。然上娄化里已属他人,仅得下娄化里——狮溪、水坝塘、羊磴、及綦江、南川县境之地而已。……世守封疆。”

《娄氏家乘叙略》(明世宗乙卯科举人嗣孙娄麟于焚经草堂)载:“……至唐乾符四年,天福之孙凌云之子长殿辉、次殿扬,我祖殿邦行三,受总戎之职,镇守江南徐州沛县,与大将军杨征蛮入播。而蛮酋授首没族。旨下以杨封为播疆侯,以慰苗民之心。加封宣劳。又以殿邦祖开拔牂牁关险有功,奉旨敕为夜郎边副土司侯,裂播地之壤接綦南者五百里,名归化司,以为世守封邑,永为司镇,代袭其职。……生一子名珊,扼守黑神垭,取名娄山关,与梁宗理同为守关副将。后任安顺提督。”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归化司土官 在今娄里水坝塘。据娄氏族谱云,其先娄殿邦从杨端引兵攻取高砦山黑神垭,生子娄珊,继守其地,更名娄山关,以记功勋,世袭归化长官司职。至明万历庚子改土归流,称曰娄化里。谓是里皆开化于娄家也。至今附近有官仓坝,即官家立仓之地。有城隍庙,即归化司之城隍也。是为归化司设土官之始。”

梁姓:《梁氏族谱》载:“……而等天祖家声丕振,七世则成鸾祖入川落籍。我祖宗理,忠勇著于楼山关,殁葬黑沙坝。越一世,迁南川箐溪沟,越二世,复移我桐梓下坝。嗣是而瓜瓞繁昌,兰牙迭出。……”

《梁氏族谱》载:“据娄梁二姓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三年,(梁)等天祖之九世孙梁宗理同郎舅娄殿邦同为副将,奉旨随大将军杨端入播,驻守现遵桐边界之高岩山黑神垭。其后殿邦之子娄珊、宗理之子梁关继承父业,镇守黑神垭。再后娄珊梁关奉命南征,在安顺一带立业。黑神垭一带百姓怀念与娄珊梁关驻军的鱼水之情,遂将黑神垭更名为娄珊关,后称之为娄山关。”

民国《桐梓县志·土官》载:“又按续修通志采册:有唐自宣懿来,南诏迭陷播州。逮僖宗乾符三年,太原杨端应募率令狐、成、赵、娄、梁、韦、谢七族复之。朝命世有其地,遂仿分封之制,以随征之有功者分司其土,仍命世袭。后遂名之曰土司官。”(韦谢二族未封于今桐梓县境)

又按于凖《请广举贡疏》云:“贵州土官,世系皆楚豫秦晋之人。时因有功分封袭职世守其地,并非本地之土苗也。其子孙族属,原系汉人,自应照汉人之例,一体考试举贡,俾图上进等语。邱《志》混列苗族。讵知苗族酋长称为夷目,而土官则在未改流之先,以其本地汉人充任之,或世袭之。如所谓土知府土同知土知县土县丞,各职衔名称不一,通谓之曰土官云。”

此即为桐梓县境的有名有姓有谱录有志载的土司土官存在的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今桐梓县境历史上的土司土官的面貌。此外,尚有所谓陈头箐土官、新站土司城、铜佛坝土官、司土坝土官、石门隘土官、溱溪、涪洞等处土官等等,只因代远年湮,档册无存,其姓氏、籍贯、职衔、任免时间、传承世系、所辖疆域等等,均全无记录,又无旁证,仅有历代方志抄录辗转,愈渐渺茫。是以无法考证,无以确认,无奈只有付诸阙如矣。

至于而今在桐的若干大姓氏族,如金、傅、李、胡、苏、苟、邓、周、陈、程等等,则全系元明清民国时期以各种因由移民入境,均从未任过土官土司之类职衔。

《遵义府志》云:“唐蒙谕夜郎侯多同,约置吏,使子孙为令,西南始郡县焉。而蛮夷王侯君长,相承不废,有丞,比郡县,即后之土官也。遵义在汉以夜郎旁小邑为县,其时必有如漏卧、钩町侯、苴兰君长比者,特史未之及耳。自唐末归杨氏,统诸姓八百余年,宋中叶间设州、军未闻有流官及播、珍、溱者,其皆土人为之可知。元之宣抚、招讨、万户,明之宣慰、安抚长官,亦不出数姓。…… ”

《贵州通志·土司土官志》引赵翼《簷曝杂记》云:“凡土官之于土民,其主仆之分最严。盖自祖宗千百年以来,官常为主,民常为仆,故其视土官休戚相关,直如发乎天性,而无可解免者。土官虐使土民,非常法。所生女有姿色,本官辄唤入,不听嫁,不敢字人也。有事控于本官,本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私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官辖土司,不敢上诉也。贵西之水西,本朝初年已改流矣,而四十八支子孙为头目如故。凡有征傜,必使头目签派,辄顷刻集事,流官号令不如头目之传呼也。倮人见头目答语必跪,进食必跪,甚至捧盥水亦跪。头目或有事,但杀一鸡沥血于酒,使各饮之,则生死惟命。余在贵西,尝讯安氏头目争田事,左证皆其所属,倮人争奉头目所约,虽加以三木无改语。至刑讯,头目已吐实,诸倮犹目相视,不敢言,转令头目谕之,乃定谳。”

《贵州通志·土司土官志》云:“《志》云:土司之职类于封建。其先世皆有功德于民,懋赏酬庸,始食其报,其保世滋大,亦非倖获。惟封虽成,为国纪纲法度皆凛王朝,故日进于文化,土司则多取羁縻,竟存放任。如太公之洽治齐,简其礼,从其俗。朝廷不事苛求,但其地皆边系,人尽苗蛮,非有变之道,即当为夷所变,大较然也。……盖其流积者厚,用能变夷,而不变于夷也。今者土职已罢,然其溯其祖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勤劳有如在目前者,故为论次如左。”

综上所述,桐梓境内历史上的土司土官,和云贵川大多数地区的土司土官有所不同。桐梓境内的土司土官,尽管也是朝廷赐命,家族统治,世袭罔替的,但都是由汉人奉朝廷旨意,从外地率兵进驻该地,因战功获得朝廷奖赏,奉旨将族人由原籍迁居该地,“世守其地,永镇边夷”的。并非当地土著倚势大族众,割地自雄,以武力扩充地盘,迫使朝廷承认其所索地位和需求,朝廷往往也因国力不逮,鞭长莫及,有限度的降诏“从之”,以示“恩宠’,视作”羁縻”。对于这样的土司,只要一有机会,朝廷就将毫不犹疑的予以血腥镇压,夺回失地。而桐梓的土司土官全属朝廷任命,以朝廷的名义进行统治,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是官对民、族长对族人的关系。绝非奴隶主与奴隶那样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官与族长对属下居民和族人并无生杀予夺,随意买卖赠与的权力。而且,一旦土官犯了朝廷法度,或没有归降新建立的王朝,其职司和权力就会被褫夺,将不再存在。桐梓境内的土司土官,设置较晚,疆域较小,势力有限,且多为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渐渐自行消亡了,从未出现过举兵反叛朝廷的情况。因此,称桐梓历史上存在过的这种现象为土司,并不准确和贴切。我认为应当直接称为土官更为恰当。实质上,桐梓一县的土司土官,是属于封建制度下的羁縻建制,且出现较晚,延续较短,势力较弱,实管区域较狭,与朝廷关系更为密切,与民间关系更为松散,迥然有别于其他一些地方存在过的奴隶制度下的土司土官。仅从民国《桐梓县志》只设志,而仅将土司列于其下的编纂方法,也可以看出昔日志界前辈对此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参考文献

《贵州通志·土司志》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旧唐书》 《新唐书》 《遵义府志》 《续遵义府志》

《平播全书》(李化龙著)

《桐梓县志》(1930年版)犹海龙 侯树涛 赵元隽编

《桐梓县志》(1997年版)胡大宇主编

《桐梓历代文存》(2004年版)胡大宇主编

《播州杨氏族史》(2000年版)杨金鳌主编

《关西杨氏族谱》 《关西杨氏宗谱》(杨昌智主编1997年版)

《令狐氏史话》令狐昌淮汇编(2007年版)

《令狐氏增修谱志》(令狐世强编1988年版)

《娄氏家谱》(1988年版) 《梁氏族谱》(戊辰季春版)

《梁氏族谱》(梁隆炎 梁后火编2006年版)

《追苗安汉纪实》(胡绪六校点胡周文) 《金氏族谱》

《桐梓傅氏宗谱》(傅伯能傅辅坤编修2008年版)

《太原王氏》(王光德等编1997年版)

《张氏族谱》 《成氏家史》(成佑贤主编2001年版)

《天水内江魁山赵氏仲生祖房族谱》(赵光华主编2004年版)

《天水赵氏西南总谱》(赵用书主编2005年版)《犹氏族谱》

夜袭观后感篇8

今年整个四月档期,内地院线只有一部恐怖片上映,即《笔仙惊魂3》,且取得3500万优质票房。尽管这数字无法与动辄上亿甚至数亿大片相论,但就制作成本及拍摄周期而言,0.35亿已然不错。撇开影片质量不说,该片热卖至少说明国产恐怖片市场前景光明。

但国产恐怖片发展至今又遇瓶颈。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极大,观众渴望看到更多更好上乘佳片以满足心理慰藉;院线希冀有更多精品填补市场空缺。遗憾的是,种种原因下,国产恐怖片整体质量欠佳,即使不少影片票房傲娇(过亿或近亿),但口碑实在难以恭维。

国产恐怖片屡遭诟病,尤其雷同题材,让不少观众看了开头就抱怨“怎么又是这玩意?”,并猜到结局。观众难买账,让恐怖片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导演、资方、演员自己吓自己的娱乐方式。虽然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国产恐怖片在制作水准尤其是音效、视觉等方面提升不小,但核心关键剧本问题尚未解决。内容、剧情不吓人,视听再震撼,再饕餮,也难恐怖到眼光日渐挑剔的观众。

将于6月13日公映的《夜半梳头》为迎合观众重口高需,狠下工夫大做剧本文章。据悉,影片主要情节源于民间流传“见鬼十法”中的“半夜梳头”。讲述年轻夫妻阿慕晓梅去孤山别墅度蜜月时遭遇奇葩离奇的魑魅魍魉事儿。

在民间流行的“见鬼十法”(新版:杯仙、室内打伞、十字路口敲碗、倒着看、鬼捉迷藏、换眼角膜、孕妇跳楼、尸泥涂眼、装死人、半夜梳头发;老版:蜡烛阵摆六芒星、铜钟钟声响起时抛银币、夜里玩翻花绳、在长满蔓藤的老宅子里面朝四方、对着逝者遗照烧香磕头、红木梳插头发、半夜十二点对着镜子削苹果、烧红衣洋娃娃、凌晨三点哼“鬼谣”、夜半梳头)中,“半夜梳头”可怖程度排名第一。电影《夜半梳头》以此为材,将“女鬼”打造的孤漠、阴郁、鬼魅、森冷,看后让人真的不敢“半夜梳头”。

作为首部将“半夜梳头”搬上大银幕的电影作品,《夜半梳头》摒弃了国产惊悚片翻拍、复制的陋习,而是从中国民间寻求突破点,打造出了一部有着东方文化属性的民间惊悚电影。如果说,一部电影成功的50%的因素是最终成片效果,剩下的50%恰是取材。

首先不论其成片是否确实具备恐怖的音效和视觉彰显力,也遑论电影票房未来能否超越《笔仙惊魂3》,但从其选材就可以看出,《夜半梳头》意欲稳住民间第一部超实力惊悚电影的野心。取材民间传说,植根现代生活,贴合观众需求。它以情节取胜,靠故事引人,令影片“软硬”双件都恐怖吓人。就取材而言,《夜半梳头》完全摆脱了国产恐怖片重复、抄袭、翻拍的尴尬,开启了国产恐怖片故事新、剧本新、手法新,且能立足本土的新时代。

作为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夜半梳头》似乎比其他同类型电影更加淡定。寥寥一张海报、几张剧照,全靠新媒体使力,这种不靠宣传物料就敢出来打硬仗的电影着实少见,但也不排除其后期猛料侵袭的可能。从演员阵容上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不只是打了“接地气”、“超惊悚”两战牌,还有一张“肉弹牌”——女主角王李丹妮,这个从当年“震精”神州的《一路向西》脱出来的女星,不知会不会继续在《夜半梳头》秀沟展臀,香艳到底。

夜袭观后感篇9

童年至今的脑海里,没有淡淡的喜悦在我眼前浮现,唯有浓浓的哀愁在我眼前涌现。我的岁月演绎着坎坷曲折的悲剧,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父亲对我出奇地严格,特别在行为道德方面,他就更加注重培育这方面了,然而,我却对那位莫名其妙的父亲很不解,一点也不尊重和敬仰他。因为父亲的学历不高,况且他青年时名声不好,经常不务正业的,没有教导过我学习上的知识,没有教导过我生活上的技能,没有教导过我生活上的常识。他只是一味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接物待人方面的传统知识仿佛不断在我耳边缭绕,什么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人要承担责任,做人要为人正义等等。。。。。。他把道德方面的只是渗透到我的内心,我虽然有所顿悟,却没有一丝丝的感恩和致谢。

那一次,不幸的悲剧在我身上演绎了。在初中校园生活期间,我断然地拒绝了同学小东抄袭作业的请求,我经过一番深刻的思考,回忆起爸爸的教诲,给予他人抄袭作业让他人堕落,况且小东的行为超越我道德标准观的界限,我为此得到心灵的慰藉。然而,我的举措却得罪小东,小东报复我,就散播我去抽烟的谣言,消息很快就传入爸爸的耳里。那一晚,我就没及时进行解释,爸爸没有调查清楚,马上采取措施来教训我。鞭子的抽打声是多么的响亮,我委屈的抽噎是多么的凄凉,我对爸爸的怨恨就如一团烈火,彻底地焚尽父子的情感,把父子的情感化为灰烬。那一晚,我孤独在凄清的街道里独自沉吟,仿佛那晚的夜色也弥漫着凄美,星辰是黯淡的,夜空是迷茫的,我的眼前也是迷惘的。萧清的冷风吹拂着我饱受沧桑的脸。我的心灵,仿佛被万丈汹涌澎湃的巨浪来袭淹没了,又仿佛被晴空霹雳的雷声惊骇了,我顿时的心境是没有寄托的,是那么的匮乏,那么的空虚,那么的沉沦,欲邀明月倾听我的心声,尽情地抒发我的忧思。猛然发现我的身后出现了一个身影,显得那么的诡异和狰狞,原来是爸爸,只见他深邃的眼神里流露着懊悔和伤感。他充满懊悔地说:“儿子啊!我错了,我没有调查清楚就责罚你啦,原来你不但没有抽烟,还坚守自己道德素质的原则,断然拒绝了他人的不情之请,我现在就向你叩头认错了!”只见他真为自己的过错而产生深深的懊悔,跪在地上,这一幕映入我的眼帘,不禁感到唏嘘,我于心不忍,马上扶他起来。无论他多么的怜悯,但是也无法扑灭我心中的烈火,淡化我的怨恨。在我眼中,父亲是多么的渺小,父亲是多么无情,父亲是多么的狰狞。

在人生迷茫之际,感到父亲的渺小和父爱的渺茫。在人生辉煌之际,才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和父爱的神圣。

往后的日子里,偶然看到一个扒手抢劫后逃跑,那个受害人不断呼唤其他人帮忙抓获,只见旁观者无动于衷,唯有我挺身而出。纵然我的大腿受伤了,我也时刻守护着做人的原则,要见义勇为,把扒手拦住,最终抓获,但自己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腿部骨折了。在医院里,父亲匆忙地赶来,我本以为父亲定会责怪我的,导致他付出医药费。但是,父亲却没有责怪我,反而赞扬我这种精神,父亲深情地紧握着我的手,深邃的眼神里流露着对我的期望。我顿时才体会父亲的爱意啊!原来,父亲一直想把我培育成一个正义的,有道德的人,才会这么在乎我的行为和道德,尽管他误解过我,惩罚过我,皆因爱我之过,他都是为了让我脚踏实地,树立做人的原则,在他过去不务正业的沉痛经历汲取教训,竭力地缔造下一代的未来,引领着我迈向充满荆棘的人生路,让我谱写崭新的人生篇章。原来父爱一直在唠叨的道德教育中隐匿着,父爱一直在深邃的眼神里蕴含着,父爱一直在漫长的岁月间沉淀着,我何尝没有感受到父爱的汹涌浪潮呢?父亲是多么伟大,父亲是多么的无私,父亲是多么的慈祥。

夜袭观后感篇10

跨洋轰炸

虽然手握大批飞艇,但直到1915年新年到来时,施特拉塞仍然被禁止直接攻击英国本土。原因竟是皇亲国戚的牵扯:威廉二世的母亲腓特烈皇后出身英国皇室,德皇碍于这一姑表亲情谊,一直坚持着空袭英国的禁令不肯放松。直到在英国人反过来抢先派飞机偷袭了德军的飞艇基地后,成廉二世才终于在1月9日部分解除禁令:伦敦仍然是,但是飞艇可以攻击泰晤士河口和英格兰东海岸地区。

这时德国海军飞艇部队的6艘M级飞艇状态上佳,更有力的P级也行将交付。而位于德国北部的诺德霍兹的新基地于1月投入使用,靠近丹麦边境的唐登和海格基地也即将完工――空袭解除禁令来得可谓正是时候。

施特拉塞立即动手。他在1月15日派出4艘飞艇,但是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全都中途折返。从一开始,天气就表明了自己是“英国盟友”的立场。对于主要依靠事先在地图上标定路线,然后凭借罗盘飞行的“齐柏林”飞艇来说,大风的影响是尤其可恶的。它们后来也配备了无线电台,但由于怕被英国人拦截,所以很少使用。

几天之后天气好转,史上第一次“齐柏林”飞艇对英国的空袭开始了。1月19日入夜后,L-3和L-4联袂出动,它们成功地飞越北海进入英国领空,却被随后刮起的大风吹离了既定目标韩贝,向着英格兰的其它什么地方飞去了。

这天晚上20时左右,一位家住诺福克郡英格汉姆的英国年轻人漫步在城郊的小路上。他无意间仰望天空,忽然发现有两颗闪亮的流星正朝自己划来。“流星”既近,他才从暗黑的天幕中分辨出那是两个状如雪茄般的奇怪东西,而且发出古怪的噪声。年轻人完全被达一发现惊呆。这毫不奇怪――这两个大吵大闹的“大雪茄”是有史以来出现在英国领空的最大号的东西。

当晚时有雨雪飘飞,L-4在约不足百米的高度上一面和横风做着斗争,一面向一片闪亮着灯光的城区飞去,那里是谢林汉姆。L-4飞得非常低,当地人跑出屋子抬头看时,还以为它快要撞上自家的屋顶了呢。L-4随后投下了一枚大号炸弹,但没有爆炸,不过随后的几枚燃烧弹引发了少许火情。

L-4开始返航,在归途中飞过了索恩汉姆村,这时它的高度更低,挂在艇体下面的指挥舱险些撞上了当地学校的钟楼,几个德国人从舱里探出头来,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居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脸。

22时50分,L-4来到诺福克郡的金斯林恩,艇长觉得这里也是值得攻击的目标,便抛下了7枚高爆弹和7枚燃烧弹,结果造成2死13伤。在差不多同一时段,L-3向大雅茅斯等地投了弹,也造成了人员伤亡。“齐柏林”当晚一共投下了25枚炸弹,导致6人死亡、16人负伤。

这是“齐柏林”飞艇对英国的首次轰炸,两位艇长报告称“遇到了探照灯和高射炮”。这完全是不实之词,因为英国军队当晚没能做出任何反应。遇袭城市的震惊程度是不难想见的,但是恐慌感没有蔓延,因为英国主要的媒体都被严令对这次空袭噤声,只有一家谢林汉姆的当地小报写道:“弹坑之大,足以容纳一副四匹马拉的马车。”

两艘m级飞艇成功归来,非常高兴的施特拉塞立即向海军总司令部拍发报告,这令海军高层中鼓吹“飞艇空袭英国论”最力者的海军总参谋长班克海军少将大喜过望,在他的鼓吹下,这则消息迅速传遍全德,成为民众的又一个兴奋点。所有参战艇员都获得了铁十字勋章,不过这两艘飞艇却再也无法空袭英国:它们不久后双双被北海上空的风暴“击落”。L-3的16名艇员被中立国拘押,L-4全体人员则沓无音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并非大不列颠所遭受到的第一次空袭,那个记录是在1914年底由一架德国海军的侦察机创下的。

轰炸伦敦

后续行动并未很快到来,因为天气再次糟糕起来。L-8于2月中旬从杜塞尔多夫出征,不仅被大风阻了去路,而且在归途中坠毁。参与到英伦空袭的陆军飞艇部队在3月17日派出4艘,结果全部被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浓雾挡了回来。

4月的出击同样不太顺利,两拨飞艇都被大风吹得东偏西歪,稀里糊涂地返回了基地。其间只有1艘L-9向英格兰东北部的布里思和沃森德投下了炸弹。L-9的艇长名叫马蒂,这个著名人物是最出色的飞艇指挥官之一。英国飞机首度对“齐柏林”飞艇做出了反应,但它们没能升到来犯者的高度。

大部分飞艇被大风“击败”这一事实,让施特拉塞得出了旧式的M级飞艇已不堪使用的结论。于是他决定在新型的P级交付使用之前暂停空袭英国。之后施特拉塞不仅等来了新式装备,而且等来了一道期盼已久的指令。5月,不断听到臣下劝说的威廉二世终于不再顾忌皇室亲谊,宣布伦敦不再是空袭。

德国陆军在4月率先接收了P级的首艇LZ-38,该艇随后在艇长林纳兹上尉的指挥下四次进袭英伦。而到了5月31日,它开始飞向伦敦。

这天黄昏,LZ-38从布鲁塞尔北面的埃弗雷基地出发,一路顺利地向英国腹地而去。23时不到,一名在斯托克纽因顿车站附近的伦敦巡警惊讶地发现一艘飞艇出现在了自己头顶,那个不速之客接着扔下了炸弹。第一枚投向伦敦的是燃烧弹,它落向火车站南面阿尔汉路上的一幢民居,在二楼卧室里开始燃烧,房主人洛维尔领着妻子、孩子们和两位留宿的亲友逃离火场。随后赶来的消防队及时控制了火情。

LZ-38开始折向南面,朝着伦敦塔的方向飞。它一路投弹,造成了更多火灾,“火焰窜起足有10米高,连天空都被映红了。”其中1枚炸弹掉进了肖尔迪奇区的帝国大厅,破坏了正在那里举行的一场音乐会。剧场经理倒是冷静地出奇,他组织听众们疏散,并要求乐队演奏“欢快的曲调”。

林纳兹所实施的投弹飞行持续了20多分钟。一名艇员在日记里写道:“艇长的手按在释放按钮上,让它们去!他喊道,第一枚炸弹落向伦敦!从下落到爆炸的几千米似乎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我们都担心那是哑弹,直到爆炸声传来,我们才放下心来。”投弹到23时30分结束,LZ-38一共扔下了1300千克炸弹。伦敦消防队报告了41处火情,估计财产损失8435英镑,有7名伦敦居民遇难。

在这个无月之夜,没有探照灯亮起,更没有高射炮开火。除了那名巡警,几乎没有伦敦市民看到这个幽灵从头上飘过。这一事实加重了伦敦人的恐慌感。其时英国对德国宣战已逾10月,开战后被“热炒”的飞艇袭击一直没有在伦敦发生过,首都人还以为自己不会遭受这种成胁了呢!

艇长林纳兹算是得偿所愿。据说他在4月的空袭中就曾抛洒过这样的传单:“你们英国人。我们已经来过,而且还会再来。要么投降,要么死。德国人。”LZ-38对敌国首都的出击令整个德国再度爆发出欢呼。不过德皇还是难忘亲情。他在次日电告海军和陆军飞艇部队:“我要再一次地指出,你们严禁触碰伦敦任何一处的历史建筑。”

首次被击落

在被陆军飞艇抢先之后,施特拉塞的部队在6月初接收了第一艘p级艇L-10。它在6月4日下午出发,目标就是伦敦。但是L-10遇上了大风,艇长赫施上尉觉得自己去不了伦敦,便向军港哈维奇投下了20枚炸弹,不过他炸的实际上是格拉夫森德。

6日晚上,陆军和海军的飞艇第一次在同一个晚上联手出击。但是盛大军容非但没有换来相应的战果,反而令“齐柏林”流出了“第一滴血”。

海军的任务是“尽可能地袭击伦敦,实在无法达成再另选一个海岸城市”。结果只有马蒂的L-9对英格兰东北港城赫尔投弹并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其余飞艇全都提前折返。

陆军的任务和海军差不多,可是派出的3艘无一抵达英伦上空,不久前成功出击伦敦的“明星”LZ-38遇上发动机故障折返基地,LZ-37和LZ-39在海峡上空遇到浓雾而放弃了任务。而就在LZ-37即将飞抵位于比利时的基地时,巨大的威胁就向它袭来了。

4架隶属于英国皇家海航第1中队的飞机从其位于比利时弗尔讷的基地出发后,正巡游于这一带。其中由绰号“野鹰”的候补中尉沃纳福德驾驶的一架,正好飞到了LZ-37的归航路线上。

沃纳福德看着目标,“它的上半部涂成深绿色,下半部则是土黄色”。他聪明地等飞艇降低高度,然后飞到它头上去发起攻击。沃纳福德投下了6枚20磅(9千克)重的小炸弹,正在降落中的LZ-37当即爆成了一团大火球。

“一阵眩目的闪光照亮了地面,被击中的‘齐柏林’飞艇碎成了一堆不成形状的金属。”爆炸的冲击波差点殃及沃纳福德本人。他在当日的战斗报告中写道:“飞机完全失去了控制,我猛推操纵杆压低机头,之后才逐渐掌控住它。”

这是协约国第一次在空中击落“齐柏林”飞艇。有意思的是,沃纳福德的座机乃是法国制造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因为装有世界上最早的机枪射击同步协调器被而认为是第一种真正的战斗机。现在它又成了第一种成功地击落“齐柏林”飞艇的飞机。至于沃纳福德,他立即获得了一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但是仅仅10天之后,这个小伙子就在空战中阵亡。

LZ-37的坠落给飞艇战带来了重大影响。其一,德国飞艇基本上放弃了比利时的基地,虽然那里离英国更近,但事实证明也更易受到攻击。其二,鉴于欧洲6、7月问的夜晚时间较短,而且夜色较为明亮,“从未真正变黑过”,飞艇的出击此后将避开这一时间段而到8月再进行。其三,英国人一直认为在飞艇的氢气囊外包有一层惰性气体,以保护其不被燃烧弹点着,因此攻击飞艇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用炸弹在艇身外壳造成直接的损伤。这个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不幸的是,沃纳福德的成功恰好“巩固”了这种错误的理论,英国战争部据此发出明令告示,“(机枪射出的)子弹在对付飞艇时毫无用处。”这一错误的结论要等到1916年时才会被纠正。

再炸伦敦

施特拉塞在8月上旬恢复进攻,但连续有多达11艘次的飞艇被海峡或英格兰上空的强风所阻。直至17日到18日的夜里,也就是陆军飞艇首度轰炸伦敦11个星期之后,海军飞艇才终于填补上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空白”。

临时指挥着L-10的温克中尉在17日21时飞越了英国海岸线,之后于22时30分开始在伦敦城北投弹。这次袭击历时1 5分钟,造成10人死亡48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婴童。“婴儿杀手”的恶劣名声自此不胫而走。保卫首都的英国战斗机则延续着此前不佳的表现,2架飞机无功而返,并双双在降落过程中坠毁。不过L-10在半个月后就迎来“报应”,它在驶入一片雷暴区后被闪电劈中烧毁,包括L-10正式艇长赫施在内的艇员全部身亡。

到了9月7日到8日夜里,陆军飞艇也恢复了行动。这次有2艘向伦敦投弹,造成18死28伤。受到达轮“新刺激”的施特拉塞自然坐不住,他在第二个晚上就派出L-11、L-13、L-14出击伦敦。L-11和L-13相继遇上故障折返,只剩下马蒂上尉的L-13孤军而进。

马蒂的飞艇于20时45分飞越金斯林恩海岸线,接着在22时40分来到了伦敦上空。L-13的飞行日志写道:“伦敦依旧辉煌通明,能够清楚地辨认出剑桥,市中心的灯火明亮得简直有如和平时期。”

在L-13飞越尤斯顿车站时,马蒂就可以投弹了,但他克制住了这一冲动,而打算飞得更深入些。他把L-13降到2500米高度,并放慢速度至60千米/时,又飞了一会后才开始投弹,一枚燃烧弹掉进了伍伯恩广场。这时是22时45分,这是炸弹第一次掉在伦敦真正的市中心区域。

L-13接着扔下了高爆弹,它们落进了女王广场内的中心花园,附近一座医院的数百扇窗户全部被震碎。飞艇继续投弹,马蒂在指挥舱里草草写下:“爆炸效果一定非常好,一整片地区的灯光都消失在了弹坑中。”之后,在掠过圣保罗大教堂北面后,L-13向利物浦街车站投下了最后几枚高爆弹。

当晚有20盏探照灯对空照射,高射炮也是猛烈开火,但这些全是在做无用功。防空观察哨在22时53分的记载显示:所有射击都过低,所有炮弹都在目标下方爆炸。只有3架飞机匆升空而且一无所获,其中1架飞机在降落时侧翻,飞行员身亡。

一名派驻伦敦的美国记者写道,“巨大的爆炸震动全城,‘齐柏林’的炸弹重复着一个过程,掉落

杀伤

燃烧。有时也能听到一些较轻微的不同声音,那是英国高射炮正努力把榴霰弹射入空中。”美国人的记录并无夸张之处,马蒂的这次轰炸是一战中飞艇单艇破坏威力最大的一次:共导致22死87伤,财产损失达53万余英镑。不过马蒂对这次行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报告称:“鉴于伦敦的防空火力十分密集,飞艇在天气睛好时也只能在城市上空停留很短的时间,因此不可能锁定重要的目标。”

施特拉塞下一次出手是在10月13日到14日夜。他派出了5艘飞艇,有2艘“照例”折返,剩下马蒂的L-13带着另外2艘一路挺进。不过当晚飞抵伦敦上空的不是马蒂,而是赖特豪普特上尉的L-15。行进途中,L-15于20时45分遭到1门小口径高炮袭击。它当即报以异常精准的回击,居然用3枚炸弹炸掉了这门炮和运载它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