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朗读十篇

时间:2023-03-17 20:03:20

三字经朗读

三字经朗读篇1

从四个学段的朗读目标要求不难看出,除了把朗读教学单列出了显示其重要地位外,各学段对朗读教学的要求和训练重点不尽相同。本文将简单谈谈各学段朗读教学训练的侧重点。

一、第一学段朗读教学与训练侧重点是培养朗读兴趣。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二年级学生因为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朗读教学训练的重点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培养朗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朗读氛围。

2.注重培养朗读兴趣。

3.激发朗读欲望

(二)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一年级的朗读教学重点从以下四点训练: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首先要求读准字音,要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其次要注意轻声、变调、儿化,纠正地方音。

(2)学习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努力做到不顿读、不唱读、不重复、不破读词句,注意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和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3)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转换语气语调。由于一年级学生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读技巧,因此在引导他们朗读时,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使之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是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从而进行有感情朗诵。

鼓励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来朗读。

(4)要求学生能像平日说话那样自然地朗读。

2.二年级的朗读教学重点从以下四点训练:

(1)把词句读正确:读准字音,不错字,不丢漏字,不加字,不倒词、不倒句、不跳句。注意轻声、变调、儿化。纠正地方音。

(2)把词句读流利:朗读时努力做到不复读,不断读,不读破词句,停顿间歇分明,语气连贯流畅,速度适中。

(3)把句段读得有感情:能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来朗读。

(4)逐步教给学生朗读的三种类型,即讲述型、描述型、抒情型。让学生知道朗读科普型等文章时语调亲切自然,好像讲故事,娓娓动听,用讲述型;朗读童话故事时语调轻快活泼,好像读儿歌一样,轻松俏皮,用描述型;朗读童话、科幻,诗歌等文章时语调轻柔缓慢,好像读散文一样,充满幻想,用抒情型。

二、第二学段朗读教学主要侧重点是提高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培养朗读能力。

三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朗读基础,但朗读的兴趣还有待提高,培养朗读能力是教学重点。提高朗读兴趣的方法与途径很多。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方法施教,会得到超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准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要重视纠正地方音。

2.读顺句子。不破词,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把握逗号和句号的停顿时间。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恰当的语气来读出感情。借助句号、叹号和问号,把握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的语气、语调;初步把握不同的感彩的文章内容应选用不同语气的方法。

4.四年级要逐步达到根据文章的体裁、写作背景、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尝试确定朗读的情感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和语调,停顿适当,节奏分明,有一定语感。

三、第三学段朗读教学的侧重点是提高朗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

(一)努力提高朗读能力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还需要巩固和提高。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种文本体裁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强化朗读能力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训练的重点放在朗读的技能技巧上,通过多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朗读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1.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简单、最有效地办法就是朗读。

2.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强化朗读。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自由的读,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3.扩大朗读训练面,提高整体阅读能力。范读、领读、跟读、个读、赛读、齐读等都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大量的朗读训练,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三)训练的要点和技巧

1.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注意句子间的停顿。能把握长短句的语气与停顿,长句的换气与感情停顿。

2.教给学生必要的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朗读技能技巧。

3.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放慢朗读速度,停顿要得当,要读出不同语式的语气。

三字经朗读篇2

一、明确朗读要求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文朗读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以朗读《两小儿辩日》为例,至少要求学生做到三读:初读、细读、精读。

(1)初读《两小儿辩日》。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生字的字音:“盂”、“俱”、“沧”、“孰”、“汝”、“知”等。学生读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互相评定,互相纠正字音。然后教学抽学习成绩优秀者与学习成绩一般者各一名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评定学生的朗读效果,指导学生读准上述字音。

(2)细读《两小儿辩日》。要求学生读通句子,不多字,不丢字。学生读后,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评定和互相帮助理顺句子,而后,教师抽学习成绩中等者及学习成绩中等以下者各一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细读是否到位。学生细读如果不到位,就必须加强指导。

(3)精读《两小儿辩日》。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叙事语言“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的语气,读出“两小儿”相互辩论的语言的语气。学生先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教师再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教师亲自示范朗读,以期达到朗读要求。如此,既可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授以朗读技巧

小学生虽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也已经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故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还应该向学生授予最基本的朗读技巧。

1.朗读的语速。学生朗读课文,要根据课文的情感基调确定朗读基调,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确定朗读的语速。比如,指导学生朗读《山中访友》,朗读的基调应该活泼轻快:因为这篇文章充满着作者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无比向往与无比热爱之情;朗读的语速宜中速:因为这篇课文几乎均是叙述性语言。再如,指导学生朗读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女孩》,朗读的基调宜低沉,语速宜缓慢:因为这篇课文通篇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表现出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与哀怜。

2.朗读的停顿。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语句适当的地方稍作停顿与延迟。因为这不仅是学生朗读长句时适当换气的生理性需要,更是在朗读的过程进行表情达意的需要。朗读停顿大致分为两种:(1)语法停顿。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只要根据文章中的句号、逗号、顿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做或短或长的停顿与延迟即可;(2)逻辑停顿。学生在朗读较长的句子或者古典诗词时,其间虽无标点,但是也要根据语义与意群等做极短的停顿。比如学生在朗读吕岩的《牧童》时,应该如此把握停顿:“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以此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这首诗的节奏美与音乐美。

三、变换朗读形式

课文朗读是学生通过声音把静态的文字立体地表现出来的艺术再创造。学生娴熟的朗读技巧需要长期训练、细心感悟而成。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形式单一地、无目的地、机械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然会因为产生单调乏味之感而放弃朗读。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1.名家配乐朗诵跟读。这种朗读训练方式适合于任何一种文体的课文朗读。以指导学生朗读《索溪峪的野》为例。从网络下载的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索溪峪的野》,名家的朗读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音画视频中还融入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态画面与背景音乐等用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朗读的基调朗读语速与朗读重音等。我曾让学生跟着名家朗诵的音画视频朗读《索溪峪的野》,既为学生创设了朗读这篇课文的氛围,布设了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情感场”,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受到了良好的朗读效果。

三字经朗读篇3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让学生因扎实地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淡化技巧,并不意味着朗读完全“雾里看花”

在朗读指导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吗?这是很多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淡化朗读技巧,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它是生硬的不容易理解的,但是,淡化朗读技巧并不是不要朗读技巧。在教学中,适度地指点朗读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二(下)第三组课文《葡萄沟》中有这么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学生在读时,特别容易把句子中的“的、了”几处读成重音,形成“唱读”。若老师在此处稍指导一下停顿,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应在哪几方面得到体现呢?我认为它应包括:语调(反问、疑问、感叹、陈述等)、停顿(标点的停顿、逻辑的停顿等)、轻重音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与侧重。

二、留足时间,朗读要求应遵循“芝麻开花——节节高”

众所周知,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然而,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对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并不是一视同仁,普遍存在重“感情”朗读,轻“正确、流利”朗读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只有奠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朗读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教师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好比音乐老师教学生唱谱子,总是先要学生一句一句地练唱,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多次地反复练习,直至正确无误,才一段一段地唱,最后达到正确、流利地演唱整首歌曲,并从整体上把握这首歌曲的大体意思或情调。朗读训练亦是如此。

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三、有的放矢,朗读形式切忌“百花齐放”

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1)我仔细翻阅人教版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对朗读练习的提示做了些新的尝试,即不再用过去指令性的“朗读课文”的固定说法,而是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每次的朗读几乎各不相同,有所侧重。试举几例:“课文写的很美,我要好好的读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分角色读读课文,把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小摄影师》)这些课后的“练习”是编者良苦用心的智慧结晶,是指引我们更好的用教材的盏盏明灯。 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编者的提示,灵活而扎实地引导学生“淋漓尽致”地“浑然忘我”地去读他几回!

(2)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其一教师应有的放矢的根据实际做理性选择。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只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其二是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总之,朗读的形式虽“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只要我们保持着一双能洞察一切的“慧眼”,理性的面对,必定能将读看得“明明白白”,用得“真真切切”。

四、丰厚过程,让朗读指导“锦上添花”

朗读绝不是一味的傻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得市教育院的方斐卿老师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中有这样值得深思、借鉴的话:“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读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着:

1.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思”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但是这里讲到的“思”不仅仅是思考问题,尤其包含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与文本文字相对应的画面。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如《翠鸟》一文,当学生读到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一段时,教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脑子里“过电影”,迅速地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想象出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和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等。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

2.要书声朗朗,更要“品味揣摩”

被选进现行教材的大部分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教师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位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

3.要书声朗朗,更要“妙引巧悟”

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找春天》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美又美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愕然。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与悟相融,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三字经朗读篇4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的各种形式朗读中,就会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在阅读教学中强化朗读

在阅读中强化朗读主要有三个步骤:

(一)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千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这样在读的训练中,培养好学生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学中读。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要引导学生俯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以使学生能够对全文理解得更透彻,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学后读。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成育。这时的朗读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式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重视朗读指导

(一)重视范读的指导意义。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字经朗读篇5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现在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在当下的课堂上,处处是琅琅书声,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读书,教师也成为引领学生读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在有些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读的误区。读,要去伪存真。

一、贪多求全

案例再现:

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

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但现在有些老师的胃口变大了,对初读课文的要求也变得贪多求全。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对于学生初读课文的要求就有点多,学生初读课文,应该是力争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为与文本进行对话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应该让学生只P注读书本身,为了读书而读书,把书读好就是目的。而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手段、一种途径,通过读书来完成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读书,学生往往只关注思考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读书本身。有些字的读音可能还不能正确读出来,有些句子还读得不够流畅、通顺,这时就与文本进行对话,关注文本的主要内容、谋篇布局,时机可能真的还不成熟。

二、机械模仿

案例再现:

三年级《荷花》

出示: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句话。

指名一学生读。(读得很平淡,师不是很满意)

师:同学们,要想读好这句话,要注意朗读的方法,你们读的时候,“这么多”要读得重一点,“一朵有一朵”要读得慢一点,“很美”要读得轻一点。谁再来试试?

又一名学生读,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读得抑扬顿挫。

师:就像他这样读。我们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貌似很有感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感情的朗读,是要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由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理解、感受以后的一种个性化表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也会存在个性的差异。所以,成功的朗读指导,重在指导学生深刻理解、品味文本的含义,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而在上面的案例中,老师注重的则是学生的机械模仿,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轻重音(“这么多”要读得重一点,“一朵有一朵”要读得慢一点,“很美”要读得轻一点。),掌握停顿,拿腔拿调,找技巧。虽然学生在读的时候似乎已经“有感情”了,能抑扬顿挫了,但是学生由于对文本没有自己的情感态度的理解,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朗读,所以这种读也只不过是一场外在的“模仿秀”而已。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位老师对于“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的朗读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从读、看、想中都感受到什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

生1:老师,我觉得这猴子观海太有趣了,我是这样读的。(生读,强调“有趣”)

生2: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我读的时候把“有趣”儿化了。(生读)

生3:我觉得作者写“猴子观海”这几句话写得太好了,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猴子观海”,我是这样读的。(生读,强调“这”)

生4:我觉得给这块石头取“猴子观海”这个名字太有意思了,我是这样读的。(生读,强调“猴子观海”)

三、喧宾夺主

案例再现: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

师:这节写得真是太美了,下面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一自然段。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三字经朗读篇6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的过程,能开拓思维、激感。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诚实的可贵。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这样既提高了认识,又发展了思维。教师趁机进行思想教育,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字经朗读篇7

【关键词】朗读;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可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朗读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活动,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有助于情感的传递,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知识,达到甘美享受,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朗读教学法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要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

一、朗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语感,增强运用能力,有赖于朗读

《课标》再三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也是关键所在。从古至今,朗读教学法历经考验,堪称经典,备受推崇。如清代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言:“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朗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智者所见略同,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多读作品,当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张志公先生亦大力倡导――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至此,朗读对培养语感,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已无需多言。

(二)深解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得益于朗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说:“在中国,例如用看和说的方法来阅读就是必需的,因为那些字词不表语音。”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形、音、义组成,书面文字只表达形与义,单单看书是无法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全方位地体验文本。这里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便是朗读的特效。阅读分析固然能显示理性的智慧,也最终得到合理的判断,然而缺少了朗读,难免苍白。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是直面作者的对话,是走进作者心灵深处的金钥匙。读一读,念一念,会自然勾起类似的生活细节的回忆、联想,获得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地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爱上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离不开朗读

有人向著名作家曹文轩请教:“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曹先生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一个孩子,起初对阅读毫无兴趣,家长、教师反复强调阅读的意义,他们可能仍是无动于衷。假若让他聆听一段优美的、感人的、智慧的、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效果会如何?被吸引而惦记,很想先睹为快……还有什么方法比朗读更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把内隐情感外显化,抽象情景直观化,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声音中与作者高低起伏的感情中达到共鸣,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经典的学习语文的法宝,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却似乎一直扮演着尴尬的角色。

二、把朗读之脉,疗语文之疾

(一)口头重视,行动忽视,朗读实属鸡肋

我们以最有代表性的优质课为例去审视朗读。首先,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即使偶有朗读穿插,也会给人以“雁过无痕”之感,浅尝辄止。如预习性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这看似是在为落实《课标》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实际上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老师匆匆叫停,马上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如此看来,连“正确、流利”都难以落实,何谈“有感情地朗读”?实际上,这样的朗读只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而采用的点缀,或是为了听课需要而制造声势的工具。其次,朗读没有系统计划,方法指导不到位。多数情况下,教师布置的朗读任务没有系统的计划,缺乏目的性。有时也采用什么演读法、声情并茂法、“摇头晃脑”法、配乐朗读法、创设情境想象朗读法等等,看似新颖有趣,却往往因为指导不到位,为了朗读而朗读,导致学生读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甚至矫情做作,流于形式。那么,常态课中就更是难以听到琅琅书声响于耳了。如此现状着实堪忧。朗读教学若是一直以鸡肋的命运发展下去必然会消磨学生的兴趣,破坏语文学习的美感与气氛,制约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追根溯源深反思,想方设法为朗读

《课标》反复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清代著名教育家唐彪也早就有言:“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如泉涌,滔滔不绝。”但许多教师、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一方面,语文学科考试以书面化的语言形式进行,有声的口头语言并不在其中。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控制下,大多师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像朗读这种小火慢炖的教学短时不易见效,很自然地被忽略跳过。另一方面,教师朗读水平不高,能力缺乏。北大教授孔庆东曾说:“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实不是讲解,而是朗诵和吟咏,乘法口诀我都能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叶圣陶又言:“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试想,我们征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无“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的时候?学生是否觉得朗读是“一种享受”?答案是很让人为之羞愧的。其实我们本身就缺乏应该必备的朗读能力,自然就读不好,不敢读,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如此一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从何说起?

固步自封显然不是心系语文教育者的追求,唯有不羁现状、求真、务实,才能将语文教育臻于完美。

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

首先,更新观念、培养兴趣。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长期一贯、系统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落实好诵读教学,就要吃透《课标》精神,充分正确认识朗读以及朗读教学的内涵、意义及朗读对学生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身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更新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也应不断学习,研究有关朗读的理论,切实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我们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兴趣。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先让我们做个优秀的教师吧。亲自范读。教师现场版的范读往往具有真实感、亲切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不仅让学生听到了美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还记得我在执教《春》《紫藤萝瀑布》等美文的情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知不觉间就将学生引入文本,领进作者内心,他们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陶醉其中。此时便觉得能成为语文教师实属幸事。名师于永正所言 :“朗读好了,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情趣的,一定是充满灵性的,也一定是有效的”。

其次,措施得力、指导有术。

检验措施是否得力,需看教学是否求真、务实。若还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所羁绊,被守旧的授课模式所束缚,不能把朗读贯穿在各教学环节中,没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那朗读还是原来的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将朗读教学的实施与课标的教学理念、目标融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才能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

三字经朗读篇8

《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多是以读、说的形式进行传承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朗读者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初二朗读者观后感1这几天被安利了很多次董卿的新栏目《朗读者》,有人说,我曾经制作的小栏目《言情录》很像这个节目;也有人说,老师这个节目和你的坚守不谋而合。央视上一个我比较喜欢的节目,还是《等着你》,一档寻亲类的节目。实际上,央视只要想做人文型的节目,始终还是拥有最大的受众平台,和最好的关注度。

趁着晨起的头脑的清醒,我看了《朗读者》,董卿娴静而知性的状态,深知和懂得她想做什么。这个国家,娱乐至死的时代。能够沉淀下来,去做一档可以唤醒国人朗读的事情,实在是很有功德的尝试。

正如卿言:“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传播生命”。朗读是很多年代的记忆,相信,这样的记忆,可以横跨90年代之前所有的人群。我仍然记得,在我们高中的年代,朗读还是一件极为风靡的事情。更不谈,早间课堂的语文朗读。虽然毫无情感,甚至读不懂课文的那些情感,但是,文学的最早熏染,就是从那时开始。

人们经常会讨论文学的价值,到底是“腹中诗书气自华“,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阅读,都是相当久远的事情,更不谈朗读。人们在校园,慌乱的学习,极其渴望的长大。过了18岁,就饥不可耐的丢掉课本,享受自由和情爱。踏上社会,则开始在无休止的忙碌,疲惫里循环。

一个人连和自己都很少真正谈心的人,你如何指望他去阅读别人的人生呢?

初二朗读者观后感2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初二朗读者观后感3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新年伊始,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瞩目,越来越火爆荧屏,似乎标志着文化综艺的春天就要来了。但是,近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表示,“我不认为《朗读者》获得关注标志着文化节目就开始大火,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是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化生态越来越多种多样,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山大”,观众不仅需要哈哈爆笑来解压,更需要悠久的文化来滋养看。而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有营养的节目,显然更受追捧。

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看似“百花齐放”,从音乐真人秀到明星玩游戏,热热闹闹,实际上同质化严重,没有多少艺术含量,也没有多少文化含量,备受观众诟病。电视输出的任何节目都应该是文化产品,至少是“三观”正确的节目,而像《奔跑吧》系列就是一个字“玩”,《中国式相亲》更有“三观”不正确的嫌疑。主持多档文化类节目的董卿说,“文化类节目真的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地设计。”想要把观众留住,关键在于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就是想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一种认知和最温柔的记忆看。

《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每期节目将根据一个主题,回顾古今诗词、文学经典、电影桥段,通过人们饱含深情的朗读,以舞台视觉语言辅助呈现,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的力量,引发共鸣,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近年来这类节目极为稀缺,这就是《朗读者》口碑爆棚的原因。事实上,人们不是不稀罕文学,而是没有引起共鸣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就是一个窗口,就是一个突破口,将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完成统一,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

近年来,随着各类综艺节目的繁荣而泛滥,文化类节目也日渐崛起,从之前的《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近期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到欢迎。也许说文化类节目正在崛起还为时尚早,但说价值正在逐渐回归是恰如其分的。正如董卿所言,《朗读者》“起码是个风向标”,电视文化类节目已经渐渐显出崛起的迹象,特别是近期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拨动了亿万观众心中那根文化之弦圣洁之弦。电视节目没有文化太可怕了,电视文化不传播文化太可怕了,电视必须传播文化正能量。

初二朗读者观后感4最近,在中央一台上,有一档很火的节目,《朗读者》,这个节目触动了我的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记得我看的那期节目,主题是眼泪,感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成功的眼泪……这期的朗读者共有四位,第一位是导演陆川。他在拍摄电影《可可西里》时,参透了生命的本质,理解了眼泪的含义,他让读的是王守仁的文章——《藏羚羊的跪拜》。谨此献给可可西里里还在奔跑着的生灵。第二位是演员斯琴高娃。她在生活里很坚强,但对于母亲,就会流泪。她朗读的是《献给母亲》。谨此献给挚爱的母亲。第三位是张家敏,一个癌症患者。她用乐观积极的态度,赶走了病魔,还用热线电话,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理阴影。她朗读的是泰戈尔的不朽诗篇——《生如夏花》。献给还在为病痛折磨的患者们,早日康复。最后一位,是一个民族英雄,冻土科学家,张鲁新。他和无数科学家一起,打通了西藏铁路上的山洞。他朗读的是美国诗人塞缪尔的《青春》。献给为祖国事业尔牺牲的同事们。

在节目的开头,陆川曾说过,“这个世界上的假眼泪的太多了,根本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假,这是在经历了这起车祸后,我才明白的。以前,我经常哭,现在看来,太可笑了。”我也感同身受,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吧。班里的小娜,经常一言不合就哭起来。某同学多说了几句,哭,本身小娜自己做错了事,非但不改正,还是哭,因自己的缺点朋友疏远了,还是哭,真是受够了她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还会劝她几句,安慰一下,但到现在,大家也都麻木了,不再理她。可见,掩盖的力量多大。有一些同学受了伤,是真的哭,可大家以为是虚假的,不去关怀,那个同学的思想就会被改变。我们现在该尽力去做的,就是打击虚假,不能让世风继续败坏下去。这个节目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做社会的小主人,要为社会做贡献。并且,朗读者们的朗读,非常有感情,我们在读书时要向他们学习,读出感情。

这个节目教会了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我觉得,我应该多看看这样的节目,让脑袋里多装些处世之道,让我们开始学习并体会节目中的道理吧!

初二朗读者观后感5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三字经朗读篇9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朗读训练的要求

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子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

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

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以语调为例,句子的语调主要有四种:升调,一般表示疑问、设问、反问等;降调,一般表示陈述、肯定、赞许、感叹等;平调,一般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曲调,一般表示幽默、含蓄、惊奇、夸张、双关等。

二、朗读训练的原则

(一)整体性

1.朗读与理解的关系。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朗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将更加深入。

2.朗读与讲解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讲解都是经常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也是讲解,而且是更加深入、具体、生动的讲解。有人曾这样概括朗读与讲解的关系:“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面;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二)层次性

1.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朗读训练的目的、要求不同。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课文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能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全篇课文之后,朗读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朗读训练的要求和指导要有所不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朗读时可能出现读错字音、读破词语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字词不熟悉、不理解。教师应帮助他们掌握生字生词,朗读的要求应着眼于正确、流利。有些学生虽能比较流利地朗读,但却读不出感情来。这些学生或者是因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不深,不甚了解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者是已体会到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只是不知道究竟该怎样读。对于前一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形象、意境,使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相互作用,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视觉表象,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于后一种情况,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停顿、重音、语速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三)实效性

三字经朗读篇10

关键词 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方面,其重要性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主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为了全面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和学生朗读的能力。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措施,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保证时间,训练朗读

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这一段话,笔者的理解是,阅读是通过对文本的“读”,才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达到平等的对话和直接的交流。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吸收知识,必须得“读”;要从文本中获得美感,净化心灵,也必须得“读”。舍弃了“读”,阅读都会落空。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科目,知识的传递也是最容易被他们接纳的,在琅琅上口的文字中、在血抹尘埃的回忆里、在刻骨铭心的反思后……我们的孩子接受的是最直接的熏陶和教诲,这是在读书中点滴感受出来的,而不是我们洋洋洒洒的口号可以泯灭的了的功绩。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保证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让读在语文的课堂上成为第一要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读”尤为重要,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深化。为了保证读的时间,我们要屏弃烦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对课文进行大胆取舍,精选读的训练点,因为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有时间进行指导朗读。读的训练点通常是经过综合考虑思想教育,语感训练,学生兴趣,课文重点难点确定的。 二、激情引趣,愉快朗读

学生手中有书,不见得爱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老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只有学生喜欢朗读时,才可能会朗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参与的面,让学生主动参与朗读。

1.采用各种读的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相应的多种多样的促读方法,如自由读,仿读,赏读,选读,引读,扮演角色读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入境会文,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

2.及时进行激励评价,引导参与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反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经常地让学生朗读是对教的反馈,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又是对读的反馈。如果我们准确,富有启发性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则会使学生情绪高涨。当学生读得好时,我用像“你读得比播音员好呢!”“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真会读书!”这类的语言热情洋溢地赞扬学生,或是对他们的朗读进行具体的评价,从而催化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强化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许多学生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分析情况,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我一定要读好书”的信心。

三、精心指导,升华朗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是包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要注意读音正确。注意字的四声和多音字,还有前后鼻音,容易错的字、词,在读前可以先强调指出。读书要标准,声音要响亮清楚。读错的地方,要提出来共同订正。要重读数遍,直到正确为止。学生正在读错课文时,老师不要即刻纠正,以免打断朗读而失信心。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完成。

“有感情”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景,体会语言所蕴涵的内容。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这是我们老师课堂训练的重点。我们应该发挥文本的作用,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用真情实感来表达出朗读的最佳效果。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就需教师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

老师对朗读的指导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这是因为朗读是以理解感受为基础的,只有知道何处是“委婉”,何处是“激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而精心的讲解,巧妙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感受,想象,进入情境。固此,以问促读,以讲促读是指导朗读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