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兰图灵十篇

时间:2023-03-30 13:34:41

艾兰图灵篇1

[关键词] 艾达;《钢琴课》;钢琴;女性意识

电影《钢琴课》又称《钢琴别恋》是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1954— )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反映女性的优秀影片。影片表现了一个聋哑女人的意志和激情,人们称之为“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整部影片以主人公艾达的旁白作为开始和结束。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似乎是艾达内心的独白:“您现在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的声音”。这也许会令观众有些迷惑,然而影片继续向我们介绍艾达的情况。艾达从小就与她的钢琴做伴,在6岁时就不说话了。因为有钢琴的陪伴,她不觉得自己孤独。艾达通过钢琴表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爱,只有爱她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钢琴在影片中很重要,它是将艾达这样一个热爱音乐并且通过琴音表露感情的哑和一个表面粗野而内心善良的毛利人男子结合在一起的媒介。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在影片中它为我们演奏了一部浪漫凄美的爱情曲。影片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与钢琴相关。哑妇艾达通过钢琴表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爱情,她甚至将自己的生命融于琴声当中。钢琴在影片中除了作为媒介还具有象征意义:(1)影片中钢琴与新西兰原始部落的土著人的野蛮形成对比,因此它有着文明社会的象征意义;(2)钢琴也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正是钢琴让她冲破父权制社会的禁锢,获得重生。影片通过围绕钢琴展开的几个故事片段,向观众展示了女主角艾达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女性为了摆脱社会道德的禁锢、逐渐走向觉醒的勇气。

一、弃琴:婚姻出现裂痕

影片的背景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艰难生活,一开始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从6岁起就不会说话的女子艾达,她领着自己的女儿被父亲嫁给一个远在新西兰并且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人斯图尔特的故事。艾达独自带着女儿和她心爱的钢琴历经艰难来到新西兰的一个荒岛,然而她的丈夫并没有按约定来接她们,母女两人只好撑开帐篷在海边孤独地过了一夜。第二天她的丈夫斯图尔特带着当地的土著人来接她们。斯图尔特嫌路难走,就决定将笨重的钢琴留在海边,此举令艾达非常生气,也很失望,但同时又无可奈何。所以那架被禁锢的钢琴留在了海边,钢琴声一点一点响起,孤独的,沉默的,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那是她心底最后一丝声音,就这样被突然留在了海边,一个陌生而无边无际的地方。那是她的灵魂,她遗失在了海边。她嫁的丈夫可能一开始就丢掉了她对他的爱,因为他丢掉了钢琴,丢掉了艾达的世界也丢失了进入她世界的机会。因此,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注定有了裂痕。由于下着倾盆大雨,艾达的婚礼草草收场。婚礼后艾达疲惫地回到家,她生气地扯破她的婚纱。婚姻对于艾达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她心里想的只有被留在海边的那架钢琴。

二、寻琴:爱情开始滋生

艾达思念着自己的钢琴,当她走到窗前凝望着窗外的雨时,她想起了她的钢琴。此时影片出现的画面是钢琴身后巨大海浪,它似乎要将钢琴吞噬。随着钢琴主题曲The heart ask pleasure first(《心灵呼唤快乐》)的响起,观众似乎都能感受到艾达内心对钢琴的担心。大海的惊涛巨浪似乎也暗示着艾达婚姻生活中将会出现的各种艰难。当艾达意识到男人已经不值得她信任时她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由。经过再三考虑艾达决定去找邻居贝恩斯帮忙。最终贝恩斯同意了她的请求。

艾达领着女儿来到海边开始弹奏钢琴,主题音乐响起。通过钢琴艾达尽情地抒发着自己渴望已久的迫切心情。此时一旁的贝恩斯听到音乐完全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这架钢琴对于艾达来说是如此重要,钢琴的魔力同样使他着迷,让他的目光片刻离不开艾达。从优美的琴音中贝恩斯似乎听懂了艾达的内心, 也由此萌发了对艾达的爱意。

艾达在弹完钢琴打算离开的时候,镜头拉向高处俯瞰着他们。艾达和女儿走向远方。看着母女俩渐渐远去的身影,贝恩斯也踩着她们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悄悄地跟在后面。此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人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它们从不同的方向汇成一条,好像暗示着艾达和贝恩斯终将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发生。

三、换琴:权力与欲望的交换

为了接近艾达,贝恩斯提出要用自己的80亩好地换取艾达的钢琴,斯图尔特当然愿意了,紧接着贝恩斯又提出条件,就是要艾达给他上钢琴课。斯图尔特高兴地应允了。对于斯图尔特来说,钢琴是权力和欲望的交换,而在艾达眼中钢琴却是她的生命。维多利亚时代的新西兰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这个时代,当地的土著人还处于物物交换阶段。《钢琴课》给人的感受是自从艾达来到这个小岛上,交换就一直存在着。

在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看来,钢琴完完全全是权力的交换物。作为艾达丈夫的斯图尔特本应理解并满足妻子的需求。然而从影片一开始斯图尔特就以钢琴太重、道路难走而拒绝为艾达搬运钢琴,使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有了裂痕。斯图尔特作为来自欧洲的一个淘金者,非常看重土地。因此,他非常愿意和贝恩斯做这笔交易。当艾达不同意时他表现得非常大男子主义。他告诉艾达既然是一家人,就都得做点牺牲。他还威胁妻子必须教琴。此刻的艾达恨透了斯图尔特,但她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笔令人厌恶的交易。后来贝恩斯放弃学钢琴并且把钢琴送往斯图尔特家中时他表现得很着急,马上问道:“那我们的交易怎样?”而且一再劝说贝恩斯不该放弃钢琴。可以看出斯图尔特有着无止境的物质欲。

在艾达的情人贝恩斯的内心深处,钢琴被当做欲望的交换物。贝恩斯是新西兰当地的毛利人。艾达从一开始就看不起他,认为他野蛮,没有文化,更不准动她的钢琴。然而到后来艾达才发现正是这个人能懂得钢琴对她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为什么提出要用地换钢琴的原因。这在普通人看来很难理解。起初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到后来通过学琴、通过一系列的交易(琴键的交换),贝恩斯渐渐从起初的欲望转变为爱情。后来贝恩斯说道:“这些相会令我觉得自己像嫖客。我想你关心我,但你没有。琴是你的了。” 虽然贝恩斯归还了艾达的钢琴然而他却俘获了艾达的心。艾达重新拥有了自己的钢琴,然而她没有先前想的那么兴奋,此时的她已经爱上了贝恩斯。她在钢琴键上刻上了“you have my heart”的字样。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交换。在斯图尔特与贝恩斯的交易中,艾达同丈夫离得越来越远;而在艾达与贝恩斯的交换中,他们彼此却是靠得越来越近。在与贝恩斯的交换中,艾达逐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尝试着同别人交流。

四、教琴:冲破禁锢、真挚相爱

起初艾达非常不愿意去给贝恩斯上课,她也很厌恶这个粗俗的毛利人去动她的钢琴。当她去教琴时她才发现贝恩斯已经提前请人调试过了钢琴的音调。贝恩斯告诉艾达他只想听艾达演奏钢琴。为了接近艾达,贝恩斯提出和她做个交易:“只要你满足我的要求,你就可以拿回钢琴,你认为怎么样?每一次你可以取回一个键。”艾达从6岁那年起就一直用钢琴表达她的感情,因此,她很想取回属于自己的钢琴。如果没有了钢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最后她同意了贝恩斯的要求。

最初上课的时候,艾达对贝恩斯表现得很冷淡。但是随着二人的相处,艾达发现贝恩斯能读懂她的心思,她不仅爱艾达,还非常爱惜她的钢琴,比如他可以用自己贴身的衣服去擦拭钢琴,这让艾达不再那么冰冷得让人难以接近。慢慢地,二人的感情开始滋生。此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大特色:镜头出现多处红调,比如窗帘、光线,等等。因为红色不仅象征着爱情,它还与先前的多个阴郁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渐渐地,艾达习惯了在丛林中的往来,习惯了有个人听她弹琴,习惯了有个人抚摸她的身体……就在她沉浸在这一切习惯当中的时候,贝恩斯却要把艾达的琴还给她。他说他要的是爱,而不是把艾达变成,把自己变成流氓。虽然钢琴要回来了,但是艾达却一点都不快乐,终日郁郁寡欢。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弹钢琴,相反,她变得非常失落,经常一个人在窗前发呆。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艾达冲到了贝恩斯的身边并且紧紧地拥抱住他。两颗渴求爱情的心终于靠在了一起。可以确定,他们彼此需要。不是肉体的欲望,而是灵魂的渴求。

五、沉琴:获得重生

艾达与贝恩斯的相会终于让斯图尔特看到了,他把艾达关在了屋子里,还用木板把窗户给钉死了。艾达依然对丈夫很冷淡,不断地拒绝他。此刻的斯图尔特还抱最后一丝幻想,他决定再给艾达一次机会。第二天早晨,斯图尔特放了艾达,还说他信任她。而当艾达把刻有“我爱你”字样的琴键送给贝恩斯时又被丈夫发现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达的一根手指。然而艾达并没有屈服,好像更坚定了她的信念。斯图尔特终于彻底绝望了,这一次他似乎读懂了她的心。他选择成全他们,所以他找到了贝恩斯让他带艾达走。有情人终成眷属,贝恩斯带着艾达和她的女儿,还带走了那架钢琴,三人离开了小岛。水手们都劝贝恩斯不要带这么笨重的钢琴,况且会有危险。贝恩斯坚持这样做,他知道钢琴就是艾达的生命。航行途中,两个相爱的人幸福地握着彼此的手。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对方的存在。故事到这似乎该圆满结尾了,但是简·坎皮恩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不会让影片落入俗套。因此就有了“沉琴”这一说。笨重的钢琴使得船不停地晃动,艾达看了看钢琴,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执意要扔下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找回的琴,当她发现自己的脚被琴上的绳子绑住的时候,犹豫了片刻,然后和琴一起落入了大海,她闭上双眼,下沉着,下沉着……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她却突然奋力挣脱了绳子的束缚,奋力地游向海面,然后被救了上来。她和她珍爱的钢琴,做了最后的告别。过往的一切,都随着那架琴,埋葬在海底。通过沉琴艾达彻底从过去封闭的世界里解脱出来,告别了钢琴对她的桎梏并最终获得了重生。

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钱态编,2008:216)整部影片都离不开钢琴,它在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主人公艾达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正如电影开始时她的画外音:“奇怪的是,我不认为我是沉默的,因为我有钢琴。”通过钢琴艾达找到了能够读懂自己心灵的人,找到了真爱。同时,在现实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冲突中,艾达寻求着平衡,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总之,《钢琴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精神成长的意识,这都足以让其成为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优秀影片。

[参考文献]

[1] [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 钱态,编.中外电影名片导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216.

艾兰图灵篇2

她吃午饭时才突然想起弗兰太太的话,她意识到自己似乎没有玩具,艾格逐渐放慢了吃饭的速度,她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任何可以用来交差的玩具,“我没有钱买玩具,那我拿什么来交差呢?”艾格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当裁缝的母亲用店里剩余的破布条巧妙地拼接在一起,所以她每天都穿的像块加足了料的披萨似的。

母亲端着一碗清汤,汤面上只有几片像小精灵探出脑袋的生姜,除此之外,与白开水没什么两样。她小心翼翼地将汤放在桌上,看着认真思考的女儿,“怎么了,艾格?”母亲关切地问道。“没什么,不过是在想怎么完成老师的任务。”“哦,话说冬天快到了,他走了五年了。唉,艾格,你冷吗?”母亲出神地望着窗外,以至于没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已经溜了。“不错,我回忆起来了,我爸爸送给我一件礼物,就是它了。”艾格灵光一闪,赶快跑回自己的房间,对着自己冻红的双手呼了几口气,马上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当一只粉红色的耳朵出现时,她的眼睛立马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随后又黯淡下去,因为这只熊——玛格丽特,爸爸的礼物,变得灰暗残破,失去了一只眼睛,背后也有轻微的裂缝,里面的填充物纷纷的往外跑。看着她,艾格的心总能被轻轻的拨动。爸爸去世的时候,它就一直陪伴着艾格,有了它,艾格就感到舒适与安全。

“这该怎么办?玛格丽特有我太多的回忆了,虽然它破了,但我还爱它,可我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幼稚 会嘲笑我。”艾格焦虑地抓住自己本就乱蓬蓬的头发。“就算是求妈妈,她也无法把玛格丽特修好。”艾格有点绝望地低着头,任凭自己的头发遮住自己有神的大眼睛,她仿佛听到汤姆不礼貌地起哄嘲笑,弗兰太太尖利的指责几乎能将玻璃震碎。

母亲在门外听到一切,快步走向自己的房间,沉默地打开钱包,挑出几张后立马合上,径直离开家,好像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似的。

艾格想带上玛格丽特,她把它紧紧地抱在怀里,最后还是把它放在床上。她撤回双手,望着它,它似乎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艾格,眼里满满都是被抛弃的哀怨,她把它的脚朝下,总算看不见,那可怜巴巴的眼睛。她毅然离开房间,重重地关上房门,但他的脚却像被什么抓住似的,无法再前进,心中一股强烈的负罪感,让她又冲了回来。抓起放在床上的玛格丽特。“亲爱的,对不起。”艾格把玩具放进书包,快速的跑向学校。

下午的活动课如期而至,艾格不安的反复抚摸着她的书包,东张西望,天呐,其他同学都精心准备了精美的玩具,而自己的玛格丽特还闷在书包里,她小心的打开书包,轻柔地把它抱出来,因为快轮到她了。几个眼尖的爱起哄的男生指着她大喊“瞧瞧我们的穷小子艾格带了什么玩具,一个垃圾吗?”虽然老师骂了他们,但艾格分明从老师眼中看出了笑意。“下一个,艾格。”艾格的脑门被弗兰太太特别的“音锤”打了一下,她立马站起来,艰难地走上讲台。在同学们的嘲笑中,艾格涨红了脸,她感到有一肚子气,正想喊声安静,他她的肚子先开口了。

“安静!”一个低沉、富有穿透力的男声从肚子里发了出来,她想起来了,这是父亲教她的腹语。一紧张,便不自觉地表现了出来。她灵光一闪,脸上挂起了微笑。

正在同学们吃惊的看着艾格时,她的肚子继续“说话”:“我是玛格丽特,一只熊,但我的身世不一般,我来自那遥远的索马里…………”艾格成功地将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熊上,并在心中编着演出剧本。艾格一会儿用自己的声音,一会儿用腹语,表演显得滑稽又生动,既有趣又有内涵,就像爸爸当年为她表演时那样。台下的同学们,表情多变,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有时开怀大笑,有时全场默然,还有时潸然泪下。就连平时几个最吵闹的同学,此刻也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听着,结束时全场爆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汤姆流着泪为玛格丽特献上自己的眼罩,遮住它坏掉的一只眼。

艾兰图灵篇3

摘要双性共体诗学自产生之初就受到了许多争议和误解。本文借助荣格的“阿妮玛与阿尼姆斯”理论,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奥兰多》中主角形象的解读及分析艾米莉・勃朗特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的塑造,展现双性共体诗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阿妮玛阿尼姆斯双性共体诗学伍尔夫艾米莉・勃朗特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了她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影响颇深的双性共体诗学理论。在文中,她借用柯勒律治的话――“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因素并存的”――指出真正的大家名著在于他们能够“平均地使用他心灵中的两个方面”,无论男女作家,都不应该偏于心中的某一个性别。半个世纪以来,双性共体诗学理论一直遭到文艺界的质疑和误解,同时由于自身缺乏坚实明朗的理论支撑,基本上仍停留在伍尔夫的感性描述上。

在心理学上,荣格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概念,提出了“阿妮玛与阿尼姆斯”理论,与伍尔夫的双性共体诗学实为异曲同工。阿妮玛(anima)的拉丁文原意是“魂”,在荣格的理论中它被指称为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补偿因素,也是男性心目中一个集体的女性形象;阿尼姆斯(animus)的拉丁文原意也是“魂”,在这里指女性身上的某种男性意象。荣格说:“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这倒不仅仅因为从生物学角度考察,男人和女人都同样既分泌男性激素也分泌女性激素,而且也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因为只有这样,两性之间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协调,达到真正的理解,因为人真正能理解的其实只是和自己同类的事物。

在许多名著经典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双性共体的存在,无论是作者本人的个性和创作方式还是其所塑造的人物上。弗吉尼亚・伍尔夫笔下的奥兰多和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对希斯克厉夫,就极具代表性。本文即借助荣格的“阿妮玛和阿尼姆斯”理论,对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

一 阿妮玛: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奥兰多

伍尔夫将“双性共体”的理念融入多部作品之中,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富有创意的幻想小说《奥兰多》。这部被誉为“变性狂想曲”的奇文,讲述了主人公奥兰多从伊丽莎白年代到20世纪四百多年的经历,不仅其身份发生了从王公贵子、纨绔子弟到20世纪杰出作家的变化,而且奥兰多的性别也由男性转变为女性。奥兰多是双性共体诗学最形象的代言人,伍尔夫不仅让变性后的奥兰多开始审视思考男女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更通过奥兰多对美和爱情的追求,展现了两性之间的模糊界限,引人深思。

在变成女性之前的奥兰多,并不是那种雄性十足的男人。他热爱文学,富于幻象,敏感多情,带有诗人气质,有着文艺复兴时期贵族青年典型的俊美和精致。正如荣格所说的:“‘阿妮玛’是一种原始模型形式,它的涵义是指这一事实:一个男人身上会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女性基因。……(它)始终存在于男人身上,并起着女性化的作用。”可以说,这个时候奥兰多身上的阿妮玛是隐性的,这种女性特质的存在可以通过大公爵不顾性别就爱上了他而得到最好的证明。一些很有身份的爵士们都想方设法地接近奥兰多,有的男扮女装,有的托人说情,而后来当他们得知他变为女性后,更是锲而不舍地公开追求她。而当他一夜之间变为女性后,没有人觉得出乎意外,反而喜出望外。就他自己的心态来说,没有任何波澜不惊之状,而是顺其自然,这些都无不体现出了男性内心“阿妮玛”的作用:“男人对自己无意识中的某些事实无能为力时,阿妮玛也会浮现出来,帮他分析自我。更为重要的是,阿妮玛能使男人的心灵与健全的内心价值和谐一致,在男人的精神世界里,阿妮玛扮演着通往内部世界和无意识自我的引导者或中间人的角色。”

变成女性后的奥兰多的性别意识更加模糊,他/她并非一夜之间就接受适应了自己的女性身份,事实上,他/她不断地对新的性别作出思考,将之与之前的性别进行比较,而这一切都是奥兰多站在曾经是男性的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可以将这些思考以及之后他/她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向女性靠拢,看成奥兰多的阿妮玛在不断地显性化。因此直到最后奥兰多获得夏尔的爱情之前,他/她的性别身份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可以说不属于任何一个性别,又同时兼具它们的特征。

我们可以根据荣格的理论来展现这个阿玛尼显性化的过程。“阿妮玛的演变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一种纯粹的本能的生物性联系,其完美的象征是夏娃;”对男性而言,他的阿妮玛会成为他择偶的标准,年轻放荡的贵族公子奥兰多爱上的是美貌而充满神秘诱惑性的异国公主莎莎,他为她神魂颠倒,直到莎莎的背叛给予了他沉重的打击;“然后是一种浪漫的、审美层位的具体化,但其构成依然是以性特征为基础的,如《浮士德》中的海伦。”变成女人之后的奥兰多花容月貌,颠倒众生,当她发现自己囿于社会习俗,穿上女性服装时,才渐渐感受到性别的转换,在华丽迷人的装束中,奥兰多的阿妮玛再一次升级,他/她不由自主地有了一些女性特有的动作和小习惯,也同时发现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卑微地位。她看到即使男人们也会在他们兴奋的时候在恭维奉承女性,但“无论如何也不意味着他尊重她的意见,敬佩她的理解……”;“最后阿妮玛合成为一个超越至圣至纯的智慧化身,就像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那样的女神。”带着性别角色的特殊性,奥兰多关于两性差异和关系的思考超脱了一般俗世的界限,他/她享受着这种双性共体的精神世界,并随心所欲地穿梭其中:“上午,穿一件分不清男女的中国袍子,在书中徜徉;……此后,到花园里给坚果树剪枝,这时穿齐膝的短裤很方便;然后换一件塔夫绸花衣,这最适合乘车去里齐蒙德,听取某位尊贵的贵族的求婚;然后回到城里,穿一件律师的黄褐色袍子,到法院去听她的案子有何进展,……最后,夜幕降临,她多半会从头到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贵族,到街上去冒险。”

而这样的状态,也是伍尔夫所认可追求的双性共体吧,它彻底消除了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局面,给予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的可能性画面。

在奥兰多这个人物身上,伍尔夫表现出了更多的两性的相容而不是差异。有趣的是,当身为男性时,他常常对自己感到困惑,性别改变后,奥兰多的内心深处仍保留了男性的思维方式,但她在适应新生活方面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作为男性时,他已身兼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变为女性后,这两种气质似乎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他可以通过变换服饰自由地享受两种性别的生活,并最终沉醉于“双性共体”的理想状态。这个时候的奥兰多的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已经得到了平衡,能充分理解并可自由表达两性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因而成为了一位有现代意识的成功的现代作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替伍尔夫实现了她的双性共体诗学的理想。

男人和女人可以自由地转变性别,这正是伍尔夫所憧憬的理想状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双性共体”的代言人奥兰多身上,针对男性的批评要大于女性。虽然他是“双性共体”的,但他的形象是更加女性化的。很显然,奥兰多是女权主义的产物。通过这一形象,伍尔夫解构了性别二元论,而奥兰多由男变女的性别转变让读者得以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思。

二 阿尼姆斯:艾米莉・勃朗特和希斯克厉夫

如果说《奥兰多》是伍尔夫对于双性共体诗学的一次不无荒诞幽默的诠释,那么《呼啸山庄》则是艾米莉・勃朗特将自己的双性共体的个性和热情无意识地投射其中的产物。

艾米莉・勃朗特被视为英国文坛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是她生平唯一一部出版的小说,也是多年来众多学者不断研究探索解谜的对象。小说无论从男女主角的个性塑造上,还是人物命运的安排中,无论情节设置上还是环境描写中,都打破了传统英国小说中的惯例,就像呼啸山庄旁边那片荒原一样,带着狂野不羁的气息和难以形容的生命力,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颠覆了小说主角为正面形象的传统,他性格倔强、行为粗野、暴虐专断,极富破坏力,与凯瑟琳的爱情像烈火一样炽烈而不顾一切地互相伤害,甚至为了复仇不惜牺牲下一代的幸福。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他的独特魅力,他有令人唏嘘的身份,但从不自怜自艾;他强壮勇敢,敢做敢为;他对凯瑟琳始终如一的爱情更令人动容。如此复杂的男性形象出自于一个“除了上教堂和去山间散步,几乎足不出户”的英国约克郡穷牧师的女儿之手,引起了学者的兴趣,事实上,我们亦可以用“阿尼姆斯”理论,从艾米莉・勃朗宁自身的性格形成中发现端倪。

根据荣格的理论,“父亲是女性的阿尼姆斯化身,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联想对她的精神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诱惑。她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引用父亲的话,并依他的方式来行动。”艾米莉・勃朗特三岁丧母,父亲对她的影响毋庸置疑。艾米莉・勃朗特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一位“严峻沉默、脾气古怪、自私而固执的老人”。《夏洛蒂・勃朗特传》作者盖斯凯尔夫人对他激烈的天性有过绘声绘色的描写,并指出勃朗特家族有其近乎野蛮的血统,这一点在勃朗特先生身上达到了顶点。

“勃朗特先生发起火来,不是冲着人,而是冲着东西。比如说,有一次他妻子休产假,有什么事搞错了,于是他就抄起一把锯子把她卧室里所有的椅子腿都给锯掉了,对于她的责备绝不理睬,对她的眼泪也毫不在乎。自从妻子死后,勃朗特先生从不和他的孩子们一起吃饭,从不教她们任何东西,只有仆人教她们读和写。”这种自私偏执在希斯克厉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为了复仇不惜以亲生儿子做诱饵,欺骗凯瑟琳的亲生女儿,对他们进行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艾米莉・勃朗特一生接触过的男性屈指可数,而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又是无人可比的,虽然不能就此断言希斯克厉夫的性格原型就是勃朗特先生,但我们可以相信,艾米莉・勃朗特对这样的个性并不陌生,她在创作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将父亲的形象透射到她所塑造的人物身上。

阿尼姆斯除了在遗传中获得了男性的集体形象,即父亲的影响之外;通过与男人的不断接触,女性也获得了自身对男性的体验,这也是阿尼姆斯的来源之一。艾米莉・勃朗特与哥哥勃兰威尔・勃朗特感情很深,“她把青春中最美好的岁月忠诚地奉献给了她的一个行为不端但也不幸的哥哥。”勃兰威尔・勃朗特在做家庭教师期间,爱上了比他大17岁的罗宾森夫人,被辞退后,便一振不起,酗酒吸毒,整日哭闹,麻痹自己,给全家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艾米莉・勃朗特从哥哥身上看到了爱情对于男人强大的毁灭性,这样的体验也影响了她的阿尼姆斯的构成,在《呼啸山庄》中,她对希斯克厉夫受到凯瑟琳的背叛后的绝望、歇斯底里和自我毁灭性报复的描写震撼了读者,也许就如同当时勃兰威尔的经历震撼她自己一样强烈。

荒芜偏僻的生活环境,过早离世的母亲,童年夭折的姐姐们,再加上严厉冷漠的父亲,艾米莉・勃朗特的童年并不如其他孩子般纯真浪漫。这也造成了她孤僻缄默、落落寡合又倔强坚强、宁折不弯的个性。“女性自身也具有某种男性的潜在本源”这是阿尼姆斯的第三个来源,在艾米莉・勃朗特身上,这种本源可能体现得越发明显,夏洛蒂・勃朗特就曾说过这个妹妹更像个小伙子,不像个姑娘;姐妹俩的老师埃热先生也说她应该是个男人才对,“她那坚强的、一意孤行的意志,永远不会因遇到反对或困难而畏惧,她永远不会退让,除非以生命相抵。”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历和当时的女性地位让她身上的阿尼姆斯比常人更加强大,因此当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写下《简・爱》这个另一种形式的“灰姑娘”故事的时候,她却创作出希斯克厉夫这样独特的人物,在这个人物与她具有同一种精神元素,只是他是个男性比穷牧师的女儿具有更广阔的个性展示空间,于是艾米莉将她整个自我都投射于他,倾注了自己最强烈的情感、狂暴的怒火和不折的抗争,让希斯克厉夫的生命像一把火一样的燃烧,这也是她体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方式。

在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甚至通过凯瑟琳之口,说出了这个事实:“我就是希斯克厉夫!……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材料构成的,他的灵魂和我的一模一样。”阿尼姆斯对女性个性上的影响表现形式,往往呈现出一种隐秘的“神圣”信念。当女性以百折不挠的信念有所坚持时,当她运用某种强硬的方式和手段时,她心中潜在的阿尼姆斯便显现出来。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而言,艾米莉・勃朗特只有在创作的时候,才能真正释放这样的信念,展现出强硬的方式和手段。伍尔夫认为成功的文学创作需要性别意识的交流与渗透:“任何写作者,念念不忘自己的性别,都是致命的。任何纯粹的,单一的男性或女性,都是致命的。任何创作性活动,都必须有男性和女性心灵之间的某种协调。”只有这样的协调,创作才是完整的、成功的。这也是艾米莉・勃朗特之所以能成功地塑造希斯克厉夫这个人物的原因。

三 结语

双性共体其实并不是陌生的概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产生之初,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的原始先民的神话、图腾崇拜物和其他文物中发现,他们普遍认为造物主是半阴半阳或雌雄同体的;中国有“阴阳合一”的说法;柏拉图也在《会饮篇》中提到,人类最初是双性的,是宙斯将他们分成单性别的两半,他们渴望重新结合;在《圣经》中,上帝被认为是雌雄同体的,而夏娃则来自亚当的体内的一根肋骨。

在对两个作家及其文本的解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双性共体诗学并不是女权主义者的片面之言,也不是对男权话语的消极回避,它是人类生理和精神原初性的必然产物。荣格的阿妮玛与阿尼姆斯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再次印证了双性共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换句话来说,双性共体诗学完全可以借助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来完善其长期以来所欠缺的理论性。

就像阿妮玛和阿尼姆斯的平衡可以使人的人格得到健康成长一样,双性同体诗学也是艺术创作的最佳心理状态。它使作家在创作中,抛开了狭隘的性别本质论的局限性,试图还原人类在社会强加于两性的性别角色之下的真实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自我性别角色的身份认定还是两性之间的关系诠释都提供了一种更为和谐也更为自然的可能。它不仅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思索两性关系的理论平台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伍尔夫,瞿世镜译:《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译文出版社,2000年。

[2] 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3] 常若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5] 弗吉尼亚・伍尔夫,韦虹、乐译:《奥兰多》,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

[6] 宋兆霖:《勃朗特两姐妹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8] 艾米莉・勃朗特,杨苡译:《呼啸山庄》,译林出版社,2001年。

艾兰图灵篇4

2、原业为心理医师的班,将办公室设于家中,让他可以在家里接待病人。其中一位病人,泰特·兰登(伊万·彼得斯饰),高中生年纪的男孩,因在哈蒙家看诊,邂逅了在校遭到霸凌,导致患有些微躁郁症的紫罗兰,两人间也产生了情愫。此时,班还尚未意识到泰特其实是个灵体(鬼魂),同时也是康丝坦丝的儿子。自从一家子住进这栋“屋子”后,各种离奇、迥异的状况及暴力事件接踵而来,次数更是越趋频繁。原来数十年来在屋内发生了多达20起的暴力死亡案件,并且死者亡魂如同诅咒一般的永远存在于房子里,甚至成为当地极为知名的“凶宅”一景。然而,哈蒙一家三口不断地纠结于各自的私人问题、谎言之中,浑然不觉他们家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的尸体以及无法自“凶宅”离去的灵体。某日,薇薇安在阁楼上发现了一套乳胶制的紧身装。不久后,精神逐渐耗弱,加上和班多处摩擦的薇薇安看见一名男子穿上紧身装,原以为是班打算重修旧好,便卸下心防享受两人欢愉时刻,殊不知,紧身装下的男子实际上是泰特。数日后,被强奸的薇薇安被诊断出怀了双胞胎,但却发生了医学史上极为少数的案例-双胞胎父亲并非同一人。后来,经由泰特透露,她之所以和薇薇安发生关系,是为了给诺拉(莉莉·拉贝饰)一个孩子,首任屋主之妻,丧子。海登远从波士顿而来,直奔班的住处要胁班抛弃薇薇安,回到她的身边,并且告诉班,她怀上了他的小孩。两人发生口角争执后,海登奔出大门时,遭到赖瑞以圆锹重击而死,此时,近乎崩溃的班为了不让这段关系再度曝光伤害薇薇安,选择让赖瑞处理掉海登的尸体-埋于后院,就这样,“凶宅”又添加了一名新成员。这栋屋子内的鬼魂,包括海登和诺拉,意图合谋使薇薇安发疯,让她们能将腹中胎儿占为己有。

3、万圣节对于鬼魂的意义不凡,这是一年之中“他们”唯一能够在人类世界中自由行走的日子(“凶宅”中的鬼魂平常无法离开屋子)。紫罗兰也在这段时间得知,泰特生前原来是一个校园连续杀人事件的凶手,他冷血地处刑了躲藏于图书馆内的同学(其中包括一名老师,另还将赖瑞·哈维烧成重伤),这一切作为导致的后果,都是为了报复(又或是惩罚)母亲康斯坦斯,将其(变形的)弟弟送上绝路。万圣节当天,艾蒂过马路不慎被撞死,伤心欲绝的康丝坦丝相当遗憾无法让艾蒂的尸体和灵魂留在哈蒙家中,和她弟弟的灵魂团聚。薇薇安参加了镇上的“凶宅之旅”,得知了屋子的首任屋主.蒙哥马利夫妻于地下室秘密经营堕胎事业,却也引此让自己的儿子惹来杀身之祸,而遭分尸的孩子,被查尔斯(麦特·罗斯饰)“修补”后,成了怪物“Infantata”。

4、面对鬼魂泰特,紫罗兰无法压抑她心中的感觉,因此打算服药自杀,然而,她却没有意识她已经成功,直到两周后,她发现她无法离开这栋屋子之时。泰特说服了紫罗兰说谎,并帮助她的父亲将情绪失控的薇薇安送进精神病院治疗,同时,班对于双胞胎的另一名父亲是薇薇安聘请而来的社区保全.路克(莫瑞·钱斯诺),深信不疑。思女心切的康丝坦丝,找来了灵媒好友.比莉·迪恩·霍华德(莎拉·保罗森饰),希望能透过她和爱女对谈。康斯坦斯亦从比莉·迪恩的恐惧中发现,塔特的孩子注定成为怪物。当莫依拉和紫罗兰告诉班,她已成为鬼魂,“紧身衣男”真实身份为泰特,屋子里存在着怪物等等事实,班得知后,便将薇薇安从医院接了回家。紫罗兰经由查德亲口陈述,发现泰特正是染指妈妈之人,而查德和派翠克也因为无法生小孩,遭到泰特毒手,崩溃的紫罗兰因此和塔特正式决裂。

5、薇薇安无预警地于屋内生产,莫依拉召唤好心肠的鬼魂们协助接生。手术完毕,薇薇安和其中一个双胞胎撒手人寰,留下了班和另一个孩子。痛失爱妻和孩子,伤心欲绝,近乎崩溃的班,打算以自杀来与家人团聚。但是,薇薇安的鬼魂说服班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这栋屋子。当班正准备带着孩子离开时,却遭海登带人复仇,将班伪装成自杀的样子。海登将孩子带走,但是,康斯坦斯借由与曾遭海登杀害的崔维斯(麦克·格拉基亚戴)通力合作下,将孩子夺回身边。康斯坦斯掩盖了抢回孩子的事实,向前往询问的警方说道:班因为妻子的死去深受打击而寻短,小紫(尸体从未找到)则是带着孩子早已逃之夭夭。

6、如今,哈蒙一家以另一种“形式”又再度团聚,并联手莫依拉营造各种异像,来吓跑即将搬入“凶宅”的新房客。就在哈蒙一家装饰圣诞树时,承诺会永远等待小子回心转意的泰特和海登,在门外痴痴地望着这家人。三年后,康斯坦斯回到洛杉矶,发现她的孙子.麦克(敌基督)谋杀了他的保母。她慢慢地走向那个露出阳光笑容,双手却沾满血迹的小男孩。然后,她微笑着,抚摸他的脸,低声说道:“我该拿你怎么办啊?”

艾兰图灵篇5

然而,鄂兰的报告除了指责艾契曼的罪行,也提到当年若干犹太团体自干「配合纳粹的灭族计划,以致希特勒的政策推行得更为顺利。这种「矛头对内的批判当然激起许多犹太人的愤怒,使他们纷纷与鄂兰断绝来往。但是更严重的是,鄂兰再三强调艾契曼看起来根本不是一个生性邪僻、无恶不作的魔头,而只是一个平凡无奇、近乎无趣的人。换句话说,艾契曼所犯下的罪行并不是出于什么深刻的邪恶动机,而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根本未加思考。鄂兰以「缺乏思考、麻木不仁(thoughtlessness)来形容艾契曼的政治罪行,引起许多犹太人的不满,因为他们认为类似种族灭绝这种大灾难不可能不来自深刻的罪恶(radical evil),而鄂兰竟然说这种罪行出于「平凡无奇的人。

在艾契曼审判之后,鄂兰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政治罪恶的来源。她尤其想知道:人们内心的世界是如何运作?如何形成对政治事务的判断?或者反过来说,人们内心是如何建立善恶行为的判准,从而对外在的政治行动形成一种规范的力量?鄂兰对这些问题的反省,使她写成了〈思考与道德衡量〉("Thinking and Moral Considerations")一文。这篇文章发表于一九七三年秋天,稍后成为《心灵的生命》一书的基础。在这篇文章里,鄂兰肯定「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存在,人有思考的倾向与需要,而思考并不等同于智识能力或认知,它是我们内心一种「无声而孤独的自我对话,它所要问的是「意义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失去思考的能力,就变得不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内心有无冲突矛盾,也因此「不会在意犯下任何罪行[3]。

等到鄂兰撰写《心灵的生命》时,她进一步把内心的活动区分成三种:思考、意志与判断(thinking,willing and judging)。她说思考是一种遁离现象界,回归内心深处的「二而一对话(the two-in-one dialogue)。人在独处静思之时,会感受心灵内在有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不断与另一个自我讨论白天所见所为事情的意义。如果一个自我把外在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带进来,藉以合理化当事人的行为,则另一个自我会不断质疑检讨。只有当两个自我获得和谐,赋予一个行为同样的意义,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下去。反之,如果两个自我发生严重冲突,那就代表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可能不知道该行为是否正确,也可能明明知道行为不对,却眛着良心做下去。因此,「思考本身是一种具有强大「自我摧毁作用的心灵活动,它不接受任何既定的道德规范,只要求自我内在的和谐为一。用鄂兰的话来说:「它能将所有既存的准则、价值、善恶尺度等(简言之,就是我们伦理道德行为的习惯与规则)统统撼动、摧毁(LM1:75,88,174-75)。

鄂兰认为,虽然思考具有一种摧毁既有价值规范的作用,但是放弃思考却蕴含着更大的危险。当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意义不加以深思,而完全接受社会通行的规范,则日久必然变成「缺乏思考、麻木不仁,就像艾契曼在纳粹政权下的情形一样。表面上这种人的行为符合自己所处社会的普遍规范,但是这些规范从来没有经过自我内在对话的严格究诘。因此当纳粹掌权时,他们依纳粹的价值观过日子;而当纳粹垮台后,他们也可以不加思索地接受盟国所加诸的新规矩。鄂兰认为这种没有思考的人生宛如行尸走肉,是所有政治罪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LM1:175-77)。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鄂兰在《心灵的生命》中,仍然延续了她在「艾契曼大审时的看法。她仍然认为「欠缺思考是恶人之所以为恶的主要原因 —— 恶人不顾自己内心的自我对话,不怕自己遭受另一个自我的谴责,因此才会无所不为、了无悔意。可是,思考既然只能消极地阻止一个人为非,那么我们积极行动的心灵依据又是什么?固然在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极端情境中,思考所导致的「有所不为本身也可以视为某种积极的行动,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好答案。因为在具体而特定的环境下,人们需要判断政治行动是非的依据。由于思考通常关注的都是普遍性的概念,如「正义、「善、「自由等等,它不见得能针对特定的情况告诉我们「这样做符合正义、「这样做才是善行。对于这种特定行动的决断,我们必须仰赖另一个心灵活动的作用,那就是「判断。

关于「思考与「判断的关系,鄂兰曾经以「意识(consciousness)与「良知(conscience)加以形容。她说:「如果思考 —— 亦即我们内在无声的对话 —— 体现了我们意识中同中有异,一分为二的情境,从而产生了良知这个副产品;那么判断 —— 所谓思考解放作用下的副产品 —— 可以说实现了思考活动,使思考得以在现象世界中彰显出来。「思考先以普遍概念的反省淘汰掉所有禁不起检验的意见,包括各种价值、教条、学说、或信念;然后再释放出「判断的能力,使之针对特定具体的情境,帮助一个人做出正确的抉择。因此,思考本身的政治性有限,它是透过判断才得以让我们感知它在现象世界的作用。而判断则是十足的政治性心灵活动,它不像思考,不必引用任何普遍法则来决定特殊事例的意义,而可以直接成为我们政治行动的依据(LM1:191-93)。归根究底,思考最多只能阻止我们误入歧途,使我们知道有所不为;但是只有透过判断,我们才能与他人积极互动,对政治行动的是非善恶形成明确的判准。

《心灵的生命》第一卷讨论「思考,第二卷讨论「意志,但是在第三卷「判断尚未动笔之前,鄂兰就因心脏病发作而猝逝。研究鄂兰思想的学者一致认为,这未能完成的「判断问题是鄂兰思想体系极关键的一部分,由于缺了这个「结尾,三种心灵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易厘清,而行动与判断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扑朔迷离。但是论者也同意:鄂兰晚年在新社会研究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及芝加哥大学所讲授的「康德政治哲学基本上就是处理「判断的问题。虽然这份讲稿并不足以表达鄂兰对判断问题的全部见解,更不能取代她原先可能写成的书,但毕竟还是我们揣测鄂兰思想最可靠的资料,本文以下即根据这份讲稿来分析鄂兰政治判断的理论。

鄂兰认为判断力是人类极重要的一种心灵能力,但是思想史上处理这个问题的人却很少,她之所以以康德为建构判断力问题的主要凭借,乃是因为「在西方的大哲学家中,康德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把判断力当成基本的心灵能力来处理的人(LM1:95)。鄂兰自己预测她以《判断力批判》来诠释康德的政治思想,将会遭到两个主要的质疑。首先,人家认为康德从来就没写过所谓政治哲学,而鄂兰的取材又是他晚年的作品,这是否真的能代表康德思想,实在不无疑问。再说,以《判断力批判》(而不是以《实践理性批判》或《道德形上学导论》)去诠释康德的政治思想,恐怕有人会认为文不对题,因为《判断力批判》基本上是关于美学欣赏及品味判断的问题,并未涉及道德的是非善恶(LK:7-9)。对于前一问题的答复,鄂兰指出,政治(或者说判断)的问题始终是康德的主要关怀,他的前两个批判(指《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甚至可看成是第三批判的铺路工作(LK:9-10)。至于后一个问题,鄂兰认为政治判断与美学或品味判断都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主观意见的交换、沟通、说服,而不像科学真理那样强迫人非接受不可;就此而言,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我们所拥有的客观「世界,以及人人对此世界的热爱(PF:222-3)。

鄂兰认为《判断力批判》的主题 —— 诸如「特殊的事物(the particular)、「判断能力、以及「人的社会能力(the sociability of men)等 —— 都是极具有政治意义的课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实践理性所能处理。「实践理性只会推理,然后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与意志一致,就像意志会对我们发号施令,它也是以命令的方式对我们设定种种法则。然而判断则不然,判断是出于一种沉思的、无所作为的欢愉与喜悦(LK:14-5)。由于鄂兰认为政治基本上并不是订定普遍法则的工作,而是针对特定情势的衡量与决断,因此政治与实践理性无关,反而与美学判断有高度的类似性。

我们现在可以谈「判断的特性了。鄂兰认为:「人类的判断既不是由归纳得出,也不是由演绎推得;简单地说,他们与逻辑推演完全无关(LM1:215)。我们在上文已经讲过,由于思考处理的都是普遍性的对象,因此当它要落实到充满特定事物的现象界时,就会发现必须仰赖判断的帮助。换言之,连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乃是判断(LK:36)。但是「判断有两种,一种是「断言判断(determinant judgment),一种是「反省判断(reflective judgment)。前者是以三段论式的模式将特定现象涵盖于普遍律则之下,从而确认该现象之意义。譬如我们先有「桌子的观念或先验图示,然后见到一张桌子便能辨识其为桌子。这种判断方式属于逻辑演绎法的一种,不是鄂兰心目中所认可的判断活动。至于「反省判断,其运作方式与「断言判断正好相反,是从特殊现象本身抽绎(derive)出足以说明自己意义的规则。譬如我们看到一朵艳丽的玫瑰花,情不自禁的惊叹「这是一朵美丽的花,其美丽正是来自这朵花本身,而不必依靠任何先验的「美之观念。在反省判断中,「一个人确实是从特定事物本身直接掌握到某些普遍性的成分(LK:83),其运作方式与一般科学知识的累积法则完全不同。鄂兰认为,不仅美学及品味的判断属于反省判断,就是政治行动的是非善恶也是以这种「由特殊见其普遍的方式来建立评量的标准。

反省判断要能够运作,一个人必须先学会如何透过「想象力以扩大自己的心胸。鄂兰说反省判断不需要先验性的普遍规则,并不表示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独特的品味与意见,视之为唯一有效的判准。相反地,主观的品味选择必须先在内心历经一番假想的讨论,然后才能公诸于众人之前。内心的假想讨论可以降低我们主观品味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使我们的品味宣称获得比较高的普遍性,从而对他人具有较多的说服力。就此而言,判断有点类似康德所倡导的「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康德曾经说,只有当我们扩大思考范围,将其它人的想法也纳入考量,所谓的「批判(critigue)才有可能。一个公平的批判必须尽量设身处地,从众多他者的立场来了解争议中的问题,如此尽管我们最后并未接受他人之见,却能使自己的判断更近乎公正。[4]

除了「扩大心胸(the enlargement of the mind),判断还要求一个人善用其「想象力(imagination)。想象力能够「使不在眼前的东西浮现于眼前,使客观知觉的对象转变成内在知觉所体验的对象(LK,42-43,65)。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么即使我们外表上是独自在进行批判思考,实质上却能神游于众人共处的空间,而达到康德所言「世界公民的情境。由于我们透过假想的讨论降低了主观判断的偏狭性,因此判断可以获得相当程度的「公正性(impartiality)与「普遍性(generality)。我们考虑的观点越多,判断的普遍性就越大,同时我们从一个特殊现象所要抽绎出来的规则也越有效力。

人们也许会质疑鄂兰以美感判断比拟政治判断有所误导,因为政治固然讲求不同意见的沟通与协调,但美感品味则极为主观,有时几乎毫无讨论余地。鄂兰认为这是我们对美感品味的误解。在她看来,品味绝非纯任主观、抗拒辩论。在选择一种品味时,我们事实上经历某种「以他人为导向(other-directedness)的心理过程,从而降低了品味选择的唯我性或任意性。鄂兰引述康德来证明这个论点,她说:

康德似乎很早就察觉到,在我们看似私密而主观的感知里,存在某种并不主观的成分。他以如下方式表达这个发现:……「人如果不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其感受,将不会对一个客体满意;「如果我们的品味竟然与大家不同,我们会感到羞愧;甚至更极端地,「在品味经验中,自利主义(egoism)可以被超越;也就是说,我们会变得「善体人意(considerate)。我们必须克服自己特殊的主观条件以迁就他人(LK:67)。

转贴于 鄂兰称此种「非主观的元素为「相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认为它是促使我们在品味问题上得以公开讨论、说服、并获致同意的重要保障。

根据鄂兰的说法,品味之所以有「以他人为导向的性质,主要是因为我们除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知觉(sense)之外,还拥有第六种知觉 —— 就是「共同知觉或所谓「常识(common sense)。前五种感官知觉基本上是主观而私密的经验,但是「共同知觉(或「常识)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可以调节、转化感官知觉以适应于一个我们与他人共享的世界,从而奠立共同世界的非主观性。在康德的用语里,此一「共同知觉即等于「共同体意识("community sense" or sensus communis)。鄂兰解释道:「判断所诉求于众人的正是此『共同体意识;唯有透过此一诉求,判断才获得其特有之效度。在美感品味判断中,我们不能「强迫他人同意我们的见解,但是我们可以「追求、「博取他人之同意。譬如我们不能光是要求别人同意这栋房子盖得很美,而必须透过某些解释,以赢取别人的赞同。别人未必因为原本判断与你不同,就坚持品味问题无法沟通讨论。因为在众多美感判断的事例中,我们有时能成功地说服别人改变观点,有时则会欣然接受别人的意见。「常识或「共同体意识在此显然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鄂兰认为,「追求、「博取所蕴含的说服层面,足以使判断成为「人类心灵活动中最具政治性的活动,而「共同知觉作为这种心灵活动运作的基础,则是「最典型的政治性意识(the political sense par excellence)。

由于判断活动要求当事人具备「开扩的胸襟,又预设每个人都拥有「共同知觉,因此康德才会主张进行判断的人宛如「世界公民,其观点乃是出乎普遍而无所偏袒。对于「世界公民的概念,鄂兰曾经有所保留,因为她不赞成全球政府的存在。但如果世界公民不是指涉一种法权身分,而是指「世界的旁观者(Weltbetracher, a world-spectator),则鄂兰又欣然同意(LK:44)。事实上,鄂兰所说三种「心灵活动(思考、意志、判断)都要求当事人从现象世界中遁离,在此意义上,它们都使人成为世界的旁观者。但是鄂兰特别指出,判断活动所预设的「遁离与一般哲学思考活动的遁离并不相同。最重要的差别有二:第一,「(判断)并没有离开现象世界,而只是不积极介入这个世界,它要找到一个较有利的位置,以便观照全局。第二,哲学家在思考时,必须远离所有朋友以及这些人的错杂意见,这样才能够冷静地沉思推理。而判断则不然,虽然「判断者不介入实际的利害纠纷,但是他必须就同一个事件与其它旁观者交换意见、彼此沟通;换言之,他们胸中自有无数同仁,他们并不孤独(LM1:94)。对康德来讲,下判断的旁观者比行动者更有资格论定整个人生舞台的意义,而且他这些拥有「开扩胸襟的旁观者乃是多人并存(exist in the plural),而不是黑格尔式的孤独哲学家(LM1:95-6;LK:63)。

然则判断活动的政治关联性又是什么呢?一个简单的回答是:缺乏判断能力以分辨特定行为的是非善恶,人们将失去行动的准绳,变得凡事无所不可。但是比较详细的回答则必须包括前述所有概念 —— 开扩的胸襟、想象力、共同知觉、交换意见的旁观者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判断具备高度的政治性,而良好的政治行动必须出自良好的政治判断。我们可以以艾契曼的罪行为例,再度反省心灵活动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原先鄂兰强调艾契曼「平凡无奇的罪行(banal evil)是由于「欠缺思考、麻木不仁。但是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不是唯一的原因。鄂兰说:「艾契曼性格中一个比较特定、也比较关键的缺点,是他几乎完全无法从别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也就是说,艾契曼是如此安全无忧地「被其侍卫保护着,完全看不到、听不到他人的存在,于是当他必须下判断以决定其所掌控犹太人的命运时,他可以说是「独自(alone)做了他的决定(EJ:47-49)。并不是任何天性中的邪恶因素诱使艾契曼犯下史无前例的罪行,而纯然因为他已丧失判断的能力,失去「透过想象力与无数他人相互沟通的能力。由于艾契曼不了解诉诸「共同知觉的重要性,他才会变成一个只知道重复陈腔滥调的「空洞人物。艾契曼没有养成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在举世滔滔的历史洪流里只能随波逐流,最后当然唯希特勒的命令是从(EJ:294-95)。鄂兰认为,整个犹太人灭族灾难的故事(the Holocaust)正好见证了人类一旦放弃政治判断的能力(与责任)后,所可能发生的悲剧。

最后我们要谈一下「范例效度(exemplary validity)。前面说过鄂兰的判断乃是一种「反省判断,当我们要对一个东西或一种现象下判断时,我们根据的不是普遍性的概念或法则,而是根据此类事物中最足以为模范(exempler)的特定实例。换言之,判断既不是采用柏拉图的理型或康德的图式(schema)以衡量一切同类事物,也不是像归纳法那样历经无数个例才汇结出一个抽象、普遍的法则;它是直接以我们所知道最具特色又最具代表性的特定实例来做范例,从而判定其它个例之高下。在这个过程中,范例本身仍然保有它的特殊性,同时又能展现出足为众物仿效、比拟的普遍性。好比说,当希腊人要论定某人是否堪称勇敢时,他们心中浮现出来的范例就是阿契里士(Achilles),而当中世纪的人要判断一个人是否良善慈悲时,他们会想到耶稣或圣方济(LK:77,84)。

鄂兰认为模范或范例(exemple)对判断的重要性,就像康德的先验图式对认知的作用一样,它能够巧妙地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于一身(LK:84)。而判断的范例效度有多大则完全要看所选的范例是否允当,虽然这种效度不像科学认知的经验效度那样绝对、普遍,但是因为史学与政治学的概念多半具有这种「有限的性质(restricted nature),因此我们在研究政治现象时,还是要注意判断所独具的范例效度(LK:85)。鄂兰说:「许多概念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我们把它们当成范例,使其效力不仅限于自身,也可推广到其它类似情境。因此范例效度的多寡完全要看我们所做的选择得当或不得当(LK:84-85)。透过这个论证,鄂兰使美感经验与政治判断熔为一炉,而通俗的道德规范则毫无决定作用。当我们回归心灵深处以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之时,我们毋须求助于任何超越或抽象的法则,而只要想象我们所敬仰的典范会如何对应此一情境。我们以范例为师,并将此意见与实存或想象的人群交换讨论,以确定我们的选择是否正确、可欲。这是政治判断形成的过程,也是政治行动的有效依据。

鄂兰的政治思想具有美学色彩,已是许多学者公认的事实。这种美学式政治思想的利弊得失,也有许多人撰文指出。[5] 本文不拟就此问题继续深究,倒是愿意指出鄂兰关于政治判断的美学式思考,无意间与晚近流行的「审议式民主理论(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有许多呼应之处;而她一度详细分析的「想象力、「开扩胸襟、「常识、「共同体意识等概念,也可以填充当前审议式民主理论学者所未及发展的空隙。

研究民主理论(特别是参与式民主)的人,很早就注意到鄂兰的思想是民主理论的重要泉源。譬如班杰明?巴勃(Benjamin R. Barber)在所著《强势民主》(Strong Democracy)一书中,不断推崇鄂兰所继承的亚里士多德式哲学人类学,乃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基设。亚里士多德率先提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观点,鼓励人们透过参与公共事务以培养德性,实践人生幸福。鄂兰在《人之处境》进一步发扬此种实践哲学,故为巴勃所赞许。[6] 但是更重要的,巴勒曾经说:

参与模式下的强民主试图在缺乏独立判准的情况中解决冲突,其方式是透过一种持续进行、近似自我立法的参与过程,以创造出一种政治共同体。在此过程中,依赖性的私人身分将会转化为自由的公民,而局部性的私人利益则会转化成公共利益。

巴勃强调在多元社会中,人们不能诉诸任何既存的道德规范,而必须从民主讨论的过程中直接产生具有拘束力的行为法则。这种想法既有一点「后现代情境的味道,也预告了「审议式民主沟通形式的来临。有趣的是这两点鄂兰在《康德政治哲学演讲》中都多少提及,彷佛她更早就预见了九年代政治审议问题的可能发展!

鄂兰认为处身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人,无法如传统社会一般诉诸既有的价值规范。他们必须独立思考,在「愿意与他人共享一个世界的前提下,设法建立政治行为的准绳。就其摆脱传统习俗规约、否定任何先验原则来看,鄂兰与巴勃一样承认了「后现代情境的存在。但是不同于后现代主义者之拒斥理性,鄂兰仍然采用启蒙批判的语汇,也相信论辩沟通的可能。在这个层面上,她反而比较接近审议式民主理论家的想法。审议民主论者认为现存代议式民主只注重投票以及派系利益的交换,日益远离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参与以改善政治生活的理想。因此他们主张重新设想民主审议过程,假定人人拥有基本的自由与平等,在公开、理性、追求共善的精神下,让所有成员都能充分表达意见,彼此沟通说服,最后则由较佳论证(better argument)脱颖而出,成为众人可以接受的共识或决议。审议式民主理论不预设任何先验的实质规范,但要求人人尽量超越一己私利,从公共利益或至少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反省一个问题。随着沟通讨论的展开,人人都有机会以较具说服力的理由去改变别人的心意,但也都应该对外在世界保持开放,准备修正自己原先不够成熟的见解。经由这种程序产生的结论,理论上具有最高的正当性,可以合理地要求参与审议者服从。[7]

鄂兰在《康德政治哲学演讲》中,当然没有像目前审议民主论者那样巨细靡遗地讨论政治沟通的过程。但是她所提出的「想象力、「扩大胸襟等概念,与上述审议活动若合符节。而她所分析的「共同知觉(常识)、「共同体意识、「世界的旁观者、「范例效度等,迄未为审议民主论者发觉,其可能作用却极为重大,值得关心民主政治的人留意。事实上,审议民主理论自兴起以来,已有不少人怀疑其理性预设太强,无形中等于重蹈了启蒙计划理性中心论的覆辙。但是如果放弃理性基设,分判论证高下的标准又何从建立?决策共识又如何可能?在这些问题上,鄂兰的美学式思惟正好可以发挥补救之作用。鄂兰不以五种感官知觉为限,提出「常识作为公共领域的基础,实际上已超越启蒙理性定义的范围。接着,鄂兰又以「世界旁观者作为论证效力的公正裁量,使原本抱持主观意志或私人利益的竞逐者面临重大考验,因为他们不仅需要打倒对手,还必须以最能为旁观者赞同的方式赢得比赛,所以审议的过程获得了起码的公正性。最后,鄂兰以「范例效度作为政治判断的衡量指标,虽然仍有若干理论上的细节等待补充,却不失为后现代情境下响应「普遍与特殊问题的一种方法。过去的普遍标准常常是以牺牲特殊性为代价,循着一元演绎系统或经验归纳法加以建立。但是鄂兰的范例却是由特殊现象体现普遍效力,其适用性固然会随着时空转换而变迁,但新范例的提出却说明了「共同知觉也可以更新,而「共同体意识也可以重塑。这些连锁关系保障了人类世界的稳定性,使民主审议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仍有实践的可能。

在鄂兰去世二十五年之后,政治学界将会发现她的思想启示与日俱增。不仅研究大众文化批判的人谈论她、研究民族认同的人需要她、研究女性主义的人重新了解她、甚至研究基因工程的伦理冲击的人也会设法挖掘她的思想资产。本文以鄂兰晚年作品的关怀为例,说明她的哲学如何可能影响未来民主理论的发展。乍看之下,这条从政治判断到审议民主的路径似乎颇为曲折,但是在政治思想千回百转的世界里,这种连系既不是最遥远的一种,也不会是最后的一次。

注释:

[1] 為節省篇幅,本文所引述鄂蘭的主要著作及其縮寫如下:

BPT: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 Enlarged edit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7).

EJ: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7).

HC: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LK: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Edited and with an Interpretive Essay by Ronald Bein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LM1:The Life of the Mind. Vol. 1, Thinking.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8).

LM2:The Life of the Mind. Vol. 2, Thinking.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8).

OR:On Revolution.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Pelican Books, 1977).

OT: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6).

[2] 參見 Young-Bruehl Elisabeth,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Bress, 1982), pp. 328-29。

[3] Hannah Arendt, "Thinking and Moral Considerations: A Lecture," Social Research 38(1971), pp. 421, 444-45。

[4] 但是鄂蘭也十分強調這種「開擴的胸襟並不是一般所謂「神入或「移情(empathy)。對她來講,後者彷彿認為透過設身處地就可以知道別人內心深處的想法,並且要求自己去同情或接受這個想法。但是鄂蘭認為這樣只不過是以別人的成見來取代自己的成見,完全達不到啟蒙;而且批判思考是要求我們主動地檢視自己與別人的意見,並不是消極被動地(passively)接納各種不成熟的看法,因此「神入或「移情絕不是批判思考的心態,見LK:43。

[5] 參閱 G. Kateb, Hannah Arendt: Politics, Conscience, Evil. (Totowa, NJ: Rowman and Allanheld, 1983),Dana R. Villa, Politics, Philosophy, Terror: Essays on the Thought of Hannah Arend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Yi-Huah Jiang, "Politics Aestheticized: An Interpretation of Hannah Arendt's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六卷第一期(1993)。

艾兰图灵篇6

国籍:美国

生日:1974年8月20日

代表作品:《魔法奇缘》《博物馆之夜2》《闰年》《虐童疑云》《斗士》《阳光清洗》

主要成就:78、81、83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有着正宗美国血统的艾米•亚当斯诞生于意大利,她的军人父亲理查德是狂热喜剧爱好者,常常自己编写剧本,艾米•亚当斯在家庭舞台上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对现今她的演员之路有很大的影响。她是大器晚成的典型,真正小有名气是在2002年,参演了斯皮尔伯格的《猫鼠游戏》,一位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恋的护士,当时她已是28岁高龄了。而此后的一两年里一直处于低谷时期,直到《六月虫》的诞生,艾米•亚当斯的表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魔法奇缘》是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一部重要作品,全球票房总计3亿4千万美元,此后,不但和梅丽尔•斯特里普连续合作了《虐童疑云》、《朱丽与朱丽娅》两部影片,而且还和本•斯蒂勒一起主演了《博物馆奇妙夜2》。

闰年 Leap Year

导演:安南德•图克尔

编剧:黛博拉•卡普兰

类型:喜剧 / 爱情

主演:艾米•亚当斯 / 马修•古迪/ 亚当•斯科特

上映日期:2010年1月8日(美)

如果你对于爱尔兰的了解只局限于WESTLIFE、风笛,那不妨看看这一部爱尔兰旅游局的广告大片,据说之前此片因资金才移驾爱尔兰,却恰恰因为这异国情调更为影片加了分。女主角和当地人民的口音就显得格格不入,不同的思维行为等等,都增加了影片中的“冲突”和“效果”。而且摄像师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竟然将爱尔兰的美展现的那么面面俱到,淋漓尽致。有艳阳高照的爱尔兰,也有瓢泼雨下的爱尔兰。我们领略了拿的乡间小路,古堡风情,悬崖峭壁,农家院落。就连雹子雨中的爱尔兰也透着那么一股自然到让人窒息的纯朴之气。至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就当是风景大片的额外赠送,好莱坞的爱情电影模式,早就泛滥了,岂能用一个“俗”字来形容。

阳光清洗 Sunshine Cleaning

导演:克莉斯汀•杰弗斯 编剧:梅格•赫莉

类型:喜剧 / 剧情

主演:艾米•亚当斯 / 艾米莉•布朗特 / 艾伦•阿金

上映日期:2009-03-27

这是一部小投资的独立电影,艾米•亚当斯参演也只是象征性的拿了一点片酬,剧本精良的原创性,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做了很好证明。片名和预告片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它并不是一部轻喜剧励志片,实际上,电影应该被划分得到刺痛性电影那一部分。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背后蕴含的那种姐妹之间的情感,与以往任何一部关注类似的话题的影片都不太一样,它是通过一份不同寻常的工作(犯罪现场清洁工作)开始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的维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艾米莉•布朗特的表演是影片的重要亮点,她将生活的失败者刻画的入木三分,你要知道她现在还很年轻。

斗士 The Fighter

导演:大卫•欧•拉塞尔 编剧:斯科特•西尔弗 / 保罗•塔马西 / 埃里克•约翰逊 / 基斯•多灵顿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艾米•亚当斯

艾兰图灵篇7

烹饪学院、图书馆,还可以学插秧

没错,这些都可以带着你的孩子去体验。似乎很难以置信,但是这的确是你在一间优质酒店里所能体验到的所有服务。璞富腾酒店及度假村泰国成员酒店,隶属Legend系列的最佳度假酒店德清迈黛兰塔维度假酒店无论建筑设计还是文化韵味处处流露着古老兰纳王朝的独特风情。这里拥有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宽敞住宿空间,从典雅优美的装潢布设到声名远扬的餐厅和水疗馆,处处恢宏大气。这里有非常适合全家出游的独栋别墅,它们隐匿在热带园林之中,旧时的泰北谷仓被打造成一栋栋柚木建造的泰北稻田风情小舍,每一栋都各有特色,经改造之后尽显奢华舒适,将现代与传统风格巧妙融为一体。别墅分上下楼层,底层带充裕的起居空间,楼上则是温馨的休憩场所。其他生活设施还有冲浪浴缸、独立淋浴间、露台或阳台,门口还有泰式凉亭可以喝茶、纳凉。

艺术品与手工艺村

另外这里是清迈唯一一家可为宾客安排每日艺术拓展和手工艺体验的度假村,内容包括编竹篮、竹制品编织、舂米、剪纸、插花等丰富有趣的泰北主题活动。宾客可以旁观也可亲手体验。文化中心常邀海内外专业人士前来授课,内容宽泛,涉及东南亚文化、手工艺展等。

烹饪学院

酒店自带一家泰式料理学校,就位于Le Grand Lanna餐厅背后古香古色的木楼上。教室布局的厨房配备各种现代化器具,并有独立灶台、抽油烟机、盥洗槽和案板,最多可供20名学生同时使用。这里有最新鲜的食材和最专业的烹饪老师,当然,泰式料理是这里儿的主打。

图书馆

Jura sri Hall这座世界级的图书馆藏书数千册,有各类书籍、杂志和期刊,内容涉及地方艺术、文化、美食和民俗等,也有不少关于烹饪、自然、保健、瑜伽和冥想之类的图书。馆内还有大量的儿童图书以及丰富的DVD和CD。入住酒店的宾客均可免费览阅。

儿童乐园

兰纳儿童乐园所在的泰北古建筑已有百年高龄,举办的趣味课程包括泰式歌舞、艺术与手工艺班,并可玩泰式游戏和玩具。孩子们还可体验、泰拳、儿童瑜伽、折纸和纸伞绘画等有趣活动。

插秧

宾客将骑在水牛背上,在度假酒店的场地内观看并体验插秧的技巧,以此深度感受泰国文化。相信孩子肯定会非常喜欢这个项目。如果你愿意,可以参与这里的慈善项目,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酒店也可以露营

当然了。丽思卡尔顿中国区酒店推出丽思儿童原野探奇之夜,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打造终身难忘的珍贵回忆。丽思儿童原野探奇之夜面对4~8岁的孩子,每次入住人民币160元。从登记入住起,奇妙探索之旅已经开始:儿童专属入住柜台、丽思儿童系列欢迎手册。小客人们还将在客房中欣喜地发现露营帐篷以及全套装备:LED手电筒、指南针、水瓶、狮子玩偶、专用双肩背包,以及适合露营的睡衣、浴袍、儿童拖鞋和游泳包。贴心的游泳包里有一套Cocci Nella洗发水、沐浴露、身体乳液和香皂,还有橡皮小黄鸭陪伴。

露营的小客人们甚至可以在帐篷外挂上“ZZZZ”可爱卡片,独享自己的小天地。令人爱不释手的涂色书和印花卡也令小客人们的惊喜体验升级,他们通过收集印花贴纸可获得“探险家证书”,并在退房时获赠特别礼物。

同是万豪国际集团旗下的万豪酒店也推出了童享万豪礼赏一项旨在通过全方位活动对小客人进行启发与熏陶、丰富小客人旅行体验的全新儿童度假计划。主要面向5至12岁儿童,建立在以下四大支柱理念上:跃动一一提供内容丰富有趣的课程,从泳池活动到舞蹈课程精彩纷呈;奇趣一一鼓励小客人的求知欲,提供烹饪与艺术手工活动;探索一一旨在激发小客人的冒险精神:乐享提供平和的休闲活动。“MAX!童享万豪礼赏”活动将率先在亚太地区万豪国际所有品牌度假酒店及jw万豪酒店推出,除丽思卡尔顿和宝格丽品牌外,未来将在万豪国际旗下所有其他酒店开展。

属于你的全球亲子俱乐部

喜达屋酒店与度假酒店国际集团,威斯汀与艾美酒店及度假酒店也已推出全新家庭计划,并将在全球超过300家酒店及度假酒店实行。威斯汀家庭计划儿童俱乐部秉承威斯汀健康潮的六大健康要素,旨在让儿童体验威斯汀的营养美味、妙趣玩乐、舒畅身心、高效工作、活力运动和酣然好梦。俱乐部的用色童趣十足且格外精致,为孩子们打造出充满童真能量的空间。整体俱乐部设计也包含了对威斯汀品牌垂直花园的延伸,儿童俱乐部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自然和园艺乐趣。儿童在这些设计下可以更好地体验健康理念、游玩乐趣、放松身心及学有所成。

艾美家庭儿童俱乐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每家酒店目的地,它们的设计都体现出当地文化,并将本地地标融入设计。每家酒店还通过家庭计划为儿童宾客提供本地乐器、充满艺术感又极其有趣的游戏和玩具,这些都与艾美家庭儿童俱乐部的设计呼应,旨在实现艾美酒店“探索世界,揭秘目的地”的承诺。比如,提供标有坐标的特色大型地图,让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帮助他们打破沟通交流的屏障,结识新的朋友;在艾美家庭儿童俱乐部中小食也将呈现出当地特色。

艾美c威斯汀各自推出的家庭计划以“玩乐无国界”为目标,包含互动项目、酒店标志性礼遇等,大部分度假酒店还包含实体游乐空间。“玩乐无国界”主张玩乐是超越国界、跨越语言的人类共同天性,并希望通过这一概念打造无界交流、共享乐趣的生活方式,在“游乐”中探索目的地、互相学习、掌握技能、互通灵感。艾美酒店旨在开发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与好奇心,在目的地、文化和美食等品牌三重滤镜启发下,引领儿童宾客开启目的地探索之旅。有乐高为伴

艾兰图灵篇8

他个性沉默,努力和媒体划清界限;

他病魔缠身,却留给了玫瑰花园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他就是:保罗・艾伦。

生命的红灯

57岁并不能算是高龄,保罗・艾伦却差点儿走到生命的尽头。不过在NBA新赛季开始前,波特兰人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艾伦先生”已成功清除了他体内的全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癌细胞,这个病魔已折磨了他近一年之久。

其实早在28年前,保罗・艾伦的生命就被敲响了警钟。1982年秋天,艾伦到欧洲出差。但在旅途中,他突然感觉身体不适,整个人总是昏昏欲睡的样子。当他返回西雅图后,艾伦被告知患有淋巴瘤,一种淋巴结系统里的致命癌症。不过第二天早上,艾伦的病情被进一步确认为何杰金氏病,相对来说这种病症还没那么可怕。在经过一段放疗后,艾伦的病情有所缓解。只是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艾伦的父亲就是死在这种病上。但坚定的艾伦有个信念:我要活下去。

但生命无常,艾伦很懂得这个道理。虽然他比老搭档比尔・盖茨更懂得享受生活,不过似乎上天并不喜欢他的为所欲为。所以用疾病的魔咒来折磨他。由于后继无人,艾伦同意在死后捐出自己的大部分财产,这是响应先前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出的联合倡议,他们要求其他亿万富翁宣誓将至少一半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当然,艾伦不是盖茨,这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对比,但近年来艾伦也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他至今的捐赠额度已超过10亿美元。据福布斯统计,“保罗・艾伦基金会”的影响力已排名世界第190位。

在生命的端口,保罗・艾伦这位曾经的IT巨头开始品味一生。

玫瑰花园的亿万富翁

2010年10月5日,这只是开拓者队新赛季的第一场季前赛而已(对手是快艇)。但保罗・艾伦这个开拓者的超级球迷,还是兴冲冲地奔向玫瑰花园入口处。尽管仅有两个月就年满58岁,但此刻充满童趣的艾伦并不会令人感觉敬畏。大病初愈后的他戴着一副金属架眼镜,上身穿一件蓝色夹克衫,下身则是黑色宽松长裤和黑色休闲鞋。当艾伦出现在球馆里时他面带微笑,此时距离比赛第一节开始还有三分钟,艾伦慢慢踱过开拓者队的球员替补席。而在走到位于第一排的贵宾座位前,他已足足凝视了那些波特兰球员好几秒,并若有所思。

坐在艾伦两边的分别是他的新搭档凯文和大学室友伯特。即使这两人不住地交谈,艾伦还是不错眼珠地关注着比赛。每当开拓者队得分时,他就面露微笑,否则就扮出失望的鬼脸。而在球队打出一波进攻高潮后,艾伦就会伸长脖子,等着看大屏幕上的精彩镜头回放。接着加里・格雷特(英国著名摇滚歌手)的Rock'n'Roll Part Ⅱ歌声响起,艾伦也轻声地跟着唱起来,并不住地握紧拳头打气。不一会儿,比赛暂停,一位女侍者走近艾伦。艾伦想要一个汉堡包和一瓶可乐,但那个女侍者给他拿来了鲑鱼蛋糕和碳酸水。艾伦嘴里格格地咀嚼着那些垃圾食品,并不住地摆弄着叼在嘴里的吸管。而且趁着伯特不注意时。偷偷拿走了他盘子上的炸薯条。

最终开拓者赢了球,艾伦也兴高采烈地走近场边的通道。“小伙子们,干得好!”接着他瞪大眼睛看着从他身边鱼贯而出的开拓者球员们。而且看起来,艾伦并不打算拦住他们。

但最终他还是那么做了。这个此刻略显孩子气的保罗・艾伦,是开拓者队的大老板,同时他还拥有NFL的西雅图海鹰队,是北美三大体育联盟中惟一同时拥有两支球队的老板。作为高科技的传奇人物,艾伦联合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他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拥有令人炫目的财富。就在三年前,艾伦曾为大脑研究机构捐款1亿美元,另外又额外拿出2500万美元用于寻找外星生命。一个非常安全的假设是:保罗・艾伦的资产净值,足以令玫瑰花园的所有人加起来都相形见绌。

古怪的老板

比赛结束后,艾伦没有和他的球员们在一起,而是跳上他的专机飞往华盛顿州的梅瑟岛,那里有他一处房产。但就在艾伦的专机飞跃喀斯喀特山脉上空时,在开拓者更衣室里,另一位NBA老板成为了球员谈论的中心。

“嘿,”开拓者后卫布兰登・罗伊说。“你听说昨晚马克・库班上了‘与星共舞’节目了吗?”

还有哪个行业的人士会比职业体育老板更出名的吗?但除了都拥有庞大的财富外,他们几乎没什么共同点:大亨马鲁夫兄弟、新经济巨头马克・库班、前汽车推销员拉里・米勒和老花花公子杰里・巴斯,他们完全属于另一个世界。而这还仅仅是聚集在西部。即便如此,保罗・艾伦还是显得异常古怪。

如果说有个人可以结合马克・库班的激情和霍华德・休斯的商业头脑,那他就一定是保罗・艾伦。无疑,艾伦对他所投资的球队倾注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狂热,尤其是开拓者。几乎所有的主场比赛艾伦都会去现场观看,对每名球员的数据统计都了如指掌。甚至在选秀前景不明时,艾伦都会特意要来一些相关VIDEO仔细琢磨。前开拓者队总经理凯文・普里查德,在一次会客时就一口气收到艾伦用黑莓手机发来的12条短信,要知道当时还只是上午10点42分而已――真是一个疯狂到不可理喻的家伙。

但同时,保罗・艾伦行事又非常低调。他很少对球迷公开演讲,而且难得同意接受媒体采访。曾有一次,艾伦好不容易同意接受美国《体育画报》的电话采访。但他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先见作者本人。不过。虽然在谈话中艾伦语气温和,令人感觉很舒服,但有时似乎不够主动。那么。是什么力量吸引艾伦投身体育界的呢?“体育可以把人们团结起来,并充分享受到激情的魅力,这是种非常棒的体验。”艾伦平和地解释道。那么,艾伦对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感到惊奇吗?“篮球和美式足球风格完全不同。但它们都有兴奋点,足以令球迷感到愉悦。”事实上,艾伦也察觉到自己的性格有些内向,但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个联盟有很多球队老板,总是喜欢不停地接受采访……我们只是行事方法不同而已,我只是要把一切都调配得妥妥当当,这是成功的阶梯。”

另外,保罗・艾伦和开拓者队球员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令人费解。今年夏天被交易到湖人队的控卫史蒂夫・布莱克,曾在波特兰断断续续地打了三个半赛季。他曾不止一次地这样描述艾伦:“我从来不认识那个人。”而近年来屡受伤病困扰的格雷格・奥登则说:“他就是给我签单的人。”也许开拓者队替补中锋乔尔・普尔兹比拉的评价比较理性一些:“保罗做人非常谦恭有礼,但有些害羞,而且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开拓者队曾在梅瑟岛上的篮球场上举行训练赛――据一位开拓者雇员称,球场四周挂满了莫奈和雷诺阿的名画。但为了避免被皮球打坏,这些名画外面有一副厚厚的保护玻璃――但那时艾伦恰好驾着游艇出海游玩去了。

2006-07赛季,开拓者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一些关键性比赛的胜利,于是他们的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希望保罗・艾伦能在大伙面前说点什么。更衣室里一片寂静,球员们都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位大老板能说出什么豪言壮语。但艾伦避

开了他们炙热的眼神,最后用蚊子才能听到的声音说:“伟大的比赛”。

伟大的创业

如童话人物般纯净的保罗・艾伦,同样拥有一段传奇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在西雅图湖畔高中就读的艾伦,是一个安静、学习刻苦、永远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艾伦的父母都是教师,平时他会打打篮球,或者和父亲一起去看华盛顿爱斯基摩人的比赛。但那时,艾伦天才的一面就开始展现出来,他的大脑明显要比肌肉更发达。艾伦的想像力尤其丰富,从火箭制造到摇滚乐,他部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湖畔高中,保罗・艾伦开始研究计算机。从那个时候起,艾伦就有了个人计算机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大胆构想。幸好艾伦并不是孤单的,他有一个志同道合可以分享梦想的伙伴――两年前的高中同学、一位律师的儿子:比尔・盖茨。不过,每当这二人在一起探讨“笔记本电脑”和“存储芯片”时,其他同学都用怪异的神情看着他们,但艾伦和盖茨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艾伦甚至预见到在未来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可以铺遍全世界,报纸都能在电脑屏幕上阅读!

高中毕业后,保罗・艾伦来到华盛顿州立大学,而盖茨则考上著名的啥佛大学(尽管当年的SAT成绩,艾伦是全校最高的)。不久,心怀梦想的艾伦选择了退学,并来到波士顿,他希望能和盖茨共同研究计算机代码。在艾伦的鼓动下,盖茨很快也选择了退学。之后,两人联手组建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也就是今天名动全球的微软。

在经过数昼夜的奋战后,艾伦和盖茨终于发明了BASIC电脑编程软件,并把它卖给了IBM公司。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两人把公司搬到了西雅图郊区。从那以后,盖茨逐渐成长为一名好斗的商人,而艾伦更多是在幕后运作。在那本未经授权的著名传记《意外成为世界首富》里,作者劳拉・里奇是这样回忆艾伦这位微软CEO的:“客观来说,保罗・艾伦的作用要更大一些。比尔・盖茨总觉得别人都是笨蛋,但保罗更能听取意见。”

如果不工作,在闲暇时难得的几个小时里,保罗・艾伦会开着他的保时捷轿车徜徉在西雅图街头,迪克汉堡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又或者,艾伦会陪他的父亲去看超音速队的比赛,再拿出吉他消磨时光。艾伦那时候还不到30岁,他什么都得到了。

但那场提前到来的疾病,提早令艾伦一盖茨的黄金组合解体。1983年,以工作狂闻名的艾伦提出休假的要求,并来到卡纳维拉尔角旅行。从那以后艾伦再也没有回到微软,但他还是占有公司28%的股份。虽然后来艾伦在组建Asymetrix新公司时投入大量资金,但那并没造成什么麻烦。1986年3月13日,微软公司正式上市,艾伦也因此拥有1.34亿的身家,但那只是个开始。

投身体育界

在恢复自由身后,保罗・艾伦很快就被各类商业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收藏商。汽车、游艇及各种精致艺术品是艾伦最初收藏的主攻方向,后来他的收藏面进一步扩大。艾伦认为二战时遗留下来的战斗机非常酷,于是他不惜重金购买了一批战斗机。同时作为终身音乐发烧友,艾伦积累了世界上最多最全的摇滚乐纪念品:原版抒情诗、演出服装、吉他,应有尽有。艾伦尤其对已故的吉他大师吉米・亨德里克斯情有独钟,除了后者出色的琴艺,更关键的是亨德里克斯也是西雅图人。

当然,保罗・艾伦也买下了属于自己的球队。虽然艾伦从未成为一名球员,但篮球对他影响深远。艾伦曾对朋友们说“扣篮就是一种艺术”。尤其他对NBA的熟悉程度令人印象深刻。最初艾伦曾试图买下超音速队。但在遭到拒绝后,艾伦驱车在五号州际公路上疾行170公里来到波特兰。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开拓者队打算出售。于是在少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艾伦在1988年以70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开拓者。

起初,波特兰媒体对这位少言寡语的IT巨头非常质疑,但波特兰人很快就喜欢上了保罗・艾伦。看到衣着过时、胡子拉碴的艾伦在场边旁若无人地大喊助威,那场面真的很酷。但在比赛结束后,艾伦又马上恢复平静――有时他会和母亲站在一起。做球队老板只是他一部分的职责,艾伦永远不会态度傲慢、咄咄逼人,或者对球员做出过分的指责,他只是看上去有些古怪而已。“看到保罗,你绝不会想到他就是玫瑰花园的主人。”曾在1988到1995年效力于开拓者队的马克・布菜恩特说。“波特兰人总是对此津津乐道。”

在波特兰,很多人都见识到了保罗・艾伦的激情。球迷们会关注他有多久到波特兰看一次比赛。艾伦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人,但他会通过打电话和发邮件的方式,不断给球队高管们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微软股票今天是否下跌。如果下跌四个点,那就意味着保罗会赔掉很多钱,我打赌他一定会发飙的。”从1989到1994年担任开拓者总经理的布拉德・格林伯格说。“然后电话响起,保罗会给我们提出下一个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很多开拓者主场比赛没有电视直播。于是保罗・艾伦就斥资购买了电视转播信号,为每一名观众提供完备的数据统计和精彩镜头回放。有时,即使艾伦驾驶他的豪华游艇出外旅行,他也可以随时看到即时的比赛画面,因为他购买了卫星直播信号。“我意识到这是个伟大的机遇”,保罗・艾伦说。

但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是,像保罗・艾伦这样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为何要投身NBA这样一个张扬个性的体育领域里。尤其作为球队老板,他势必成为曝光率极高的公众人物。一些精神分析家是这么认为的:购买开拓者这样一支球队,只是艾伦的偶然行为,他根本没有洞察出体育竞技的本质。“在NBA,保罗迟早会成为一个笑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开拓者队高管说。可悲的是,他恐怕代表了很多人的观感。“他就是一个喜欢报复的书呆子。”

这种解释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有漏洞。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保罗・艾伦难道不可以像湖人队老板杰里・巴斯那样,更多地站在幕后吗?相反地,他总是在一线亲力亲为。又或者,如果艾伦只是个为争取社会地位而显得自负盲目的家伙,那么他为何又要熟记那些枯燥的数据呢?

“这好像抛给了保罗一个高科技难题”,现任弗吉尼亚州瑞德福大学主教练的格林伯格说。“我认为保罗已经被其深深吸引住了。他搜罗了大量资料并仔细消化,希望作出正确决定。对于篮球决策本身的好奇心,已占据了保罗的大脑。”

同时令艾伦深深着迷的,还有他手底下那些球员。艾伦终生未娶,至今他还和母亲、姐姐和姐夫一起住在梅瑟岛上,而且自己没有孩子。很多开拓者职员都毫不隐讳地指出:某种程度上,艾伦简直是把那些身穿开拓者球衣的队员,看作是自己的孩子。艾伦是很少和这些球员主动进行沟通,却为他们提供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物质享受。开拓者队的私人包机,是全联盟最奢侈的。不仅如此,艾伦把球队真正建成了球员们自己的家――在没有任何公共资金注入的情况下,艾伦不惜花费2.62亿美元建造了玫瑰花园球馆。以致于当1995年玫瑰花园建成后,它的豪华程度在NBA首屈一指。同时,他为球员们提供了最好的

设施,甚至给予了丰厚的合同津贴。“我认为保罗对那些球员真正做到了视同己出”,开拓者队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说。“开拓者队承载了他的梦想。”

保罗・艾伦不是比尔・盖茨,多年前他就在内心认可了这一事实。在和盖茨组成的二人世界里。他注定只是塞门身边的加芬克尔(塞门&加芬克尔是美国知名的乐队演唱组,在希望与恐惧交叠翻腾的60年代。他们优美悦耳的声音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灵寄托)。尤其是在西雅图,当盖茨成为全球首富,并推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时(旨在克服饥荒、种族灭绝和改善人类健康),艾伦不可避免地就成为了微软顶级天平上的配角。不过在1997年,艾伦迎来了一个机会为西雅圈做些事情,以修补他的公众形象。

当时,西雅图海鹰队正打算离开这座“翡翠之城”,球队老板肯・贝林已把训练营临时搬到阿纳海姆。艾伦的一个朋友建议他买下海鹰队的专营权,精明的艾伦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建造一个新球馆。他先是投入了1亿美元,而且为得到更多的资金做了多方的游说努力。接着,艾伦召开新闻会,并同意接受记者采访,他的临时办公室就设在贝尔维尤郊区。而在记者们到来时,随性的艾伦已经松开他的领带并脱下衬衫,他甚至饶有兴致地和记者们谈起了自己的袜子。最终,艾伦顺利通过了公投。他投资2亿美元成为西雅图海鹰队的新主人,这支NFL球队也得以继续留在太平洋西北赛区。

现在的保罗・艾伦,会经常出现在可威斯特足球场观看海鹰队的主场比赛。他有时会在豪华包厢里起立欢呼,或在比赛接近结束时出现在场内。但艾伦很少会被人认出,看起来他对比赛本身并不感兴趣。没有人会提醒他这是属于保罗・艾伦的球队,如果要他走上前对主教练说:好吧,让我们多让肖恩・亚历山大多一些触球机会――这样的建议放在艾伦身上,完全是不可想像的。

也许是NFL的硬工资帽,扼杀了保罗・艾伦对海鹰队投入的热情。“多年来我一直努力调动保罗对比赛的热情,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有点成功了。”前海鹰队主教练麦克・霍姆格伦说。“但从我的角度看,保罗买下球队,完全是尽一份市民责任而已。”

奢侈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拥有10亿身家,而且懂得如何让它不断增值的话,你可以说他做得很棒了。即使保罗・艾伦花钱很铺张,但他的财富仍在不断膨胀。由于艾伦手中握有的微软股票稳步增值,甚至有九次急剧升盘,到了2000年,按照福布斯统计,他已拥有360亿的巨额财富,成为世界上第三富有的人,金钱对他只是数字概念而已。即使把他的全部财富扔进银行单纯吃利息,艾伦也可以排进世界400强。

不过保罗・艾伦奢侈的消费习惯没有改变。他参与了一个由弗兰克・盖瑞在西雅图太空针塔发起的音乐体验计划,单是这一项艾伦就耗费了2.省略的尼奥・哈比森说。“一切都极尽奢华。最动听的音乐。最醇美的葡萄酒,连鱼也是刚从日本空运过来的。但你通常看不到保罗,我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找到他,保罗正在看体育比赛,然后他向我要了一份干酪汉堡包。”

这就是保罗・艾伦典型的行事方式。和米克・贾格尔一起玩吉他,约见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共进晚餐――在这些高调行踪的背后,艾伦过着一种隐居于闹市的神秘生活。他所到之处都有层层保卫,那些生活在他身边的高级雇员,都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而媒体的各种需求,几乎都遭到拒绝。“同行们经常问我:‘你多久才能和你的老板聊一次天?一周一次还是一月一次?’”供职于《西雅图邮讯报》的海鹰队长期随队记者克莱尔・法恩斯沃思说。“我说,‘好像总共才有一次吧。’”

几乎用同样的方式,保罗・艾伦也过度纵容了他珍爱的开拓者队。就像霍姆格伦所说的那样:“这个联盟的很多老板都非常有钱,但保罗显然是另一个级别。”在上世纪90末期,在当时开拓者总经理鲍勃・维特塞特的怂恿下,艾伦试图用金钱堆砌一支总冠军球队,这让他签署了很多名不副实的大额垃圾合同。像当时身体已开始臃肿、大量吸食的肖恩・坎普,就从艾伦手里得到高达1270万美元的年薪;个头矮小的控卫达蒙・斯塔德迈尔,每年也能拿走1240万。而当已过全盛期的斯科特・皮彭从休斯敦被交易到波特兰时,他的身价居然高达四年5400]5"美元。尽管波特兰只是NBA的一个小市场,但他们付出了当时最昂贵的工资。对别人而言堪称骇人的奢侈税,在艾伦看来只是小菜一碟。他就像是一个喜欢用金钱收买爱情的“甜蜜老爹”,真是把开拓者那帮坏孩子惯坏了。球员们经常看见有人专门给“艾伦先生”心爱的悍马和凯迪拉克车上蜡,可艾伦根本就不在乎给他们多少钱。

这种奢侈无度的风气败坏了开拓者队高层的气氛,有些雇员甚至自行创造一个新名词:SPAM。意思是,好好败掉保罗・艾伦的钱吧(Spending Paul Allen'sMoney)。

“我们是要买一台普通打印机还是彩色打印机?”

“当然,当然是彩色打印机。”

好好败掉保罗・艾伦的钱吧。

监狱开拓者

不过到了本世纪中叶,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尤其是高科技泡沫的破灭,保罗・艾伦的财富至少缩水了一半以上。艾伦堂吉诃德式的投资几乎都石沉大海,他不得不抵押出一些贵重资产。尤其一些失败的商业决策,令艾伦损失巨大。光是投资特许通讯(美国第四大有线电视网)一项,就令他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至于开拓者队,几乎每年就要亏掉1亿。曾有一度,保罗・艾伦的资产净值掉到只有160亿美元,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人比他亏掉更多的钱了。在美国华

尔街曾流传这样一个笑料:只要艾伦守住手中的微技股票而不进行任何古怪的投资,他的资产仍然可以超过800亿美元。

但是,也许比巨额财政损失更令保罗・艾伦痛心的是开拓者队的命运。他希望构建一支总冠军球队,结果适得其反。搜罗NBA顶级球员,并不像二战战斗机和摇滚乐纪念品那样,总是能得到最好的。开拓者队可以买到薪酬最高的天才,但他们并没有任何凝聚力可言。艾伦就像是个望子成龙的父亲,而开拓者队却屡屡在季后赛上铩羽而归。

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宠坏的球员似乎找到更具创造力的方法来让保罗・艾伦难堪。从伊塞亚・莱德、拉希德・华莱士到卢本・帕特森、昆廷・伍兹,他们的名字屡屡出现在警署记事簿上,波特兰开拓者逐渐成为人们熟知臭名昭著的“监狱开拓者”。如今效力于灰熊队的扎克・兰多夫,在2006-07赛季曾是开拓者队历史上薪酬最高的球员。当时由于兰多夫要参加他女朋友表弟的葬礼,他被获准缺席一场比赛。但在当天比赛晚上,兰多夫就跑到夜总会鬼混。事实上,在兰多夫事件之前,波特兰球迷就开始疏远这支球队,他们曾保持的连续814场球票售罄记录(1977-95),也早已被空座位所替代。有一段时间,联盟曾派出调查组来到波特兰,来看看这座城市是否有继续运营一支NBA球队的能力。

据保罗・艾伦的一些朋友说,当时艾伦有种被出卖的感觉。“那些球员走到哪里都讨人嫌。保罗也有同样的感觉。”曾为开拓者队打了330场比赛、现今是开拓者队助理教练的莫里斯・卢卡斯说。而艾伦本人也陷入困扰中:“我喜欢这些有性格的天才球员。我当时想:‘好吧,让我们不妨试一下。’但我们走得太远了,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

于是事情开始变得开始复杂。在当初保罗・艾伦建造玫瑰花园球场时,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期票注入。但由于艾伦本人不肯做担保,于是期票的利率非常高。而当开拓者队不断赔钱时,曾经热情高涨的艾伦开始变得暴躁起来。他开始不停地抱怨,并希望就贷款一事重新谈判。而在债权人表示拒绝时,艾伦马上宣布玫瑰花园破产。

接着,当超音速队一度因无力建造新球馆而临时搬迁到俄克拉荷马时,一些人开始建议保罗・艾伦可以把开拓者队搬回到他的家乡西雅图。开拓者队的名誉主席哈里・格里克曼曾给《俄勒冈人报》编辑写了一封信:“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一支体面的开拓者队,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保罗・艾伦先生把球队卖掉。”

但保罗・艾伦并没有卖掉开拓者队。金钱不能换回一座奥布莱恩杯,这才让总冠军变得更加诱人。不久之后,艾伦收回了玫瑰花园的专营权。同时征求球场命名权以减轻球队的财政负担。同时,艾伦开始清洗球队的高薪阵容。包括扎克・兰多夫在内,这让开拓者队的财政支出从惊人的1.09亿锐减到6000万美元。此后,开拓者队进入了厉行节约的新时代,我们把它称之为保罗・艾伦2.0版。不仅如此,艾伦还陆续出售了他那些异想天开的投资项目,甚至兑现了他在梦工厂电影公司的股份。只是艾伦有时还会驾驶着他的章鱼号游艇外出游玩,据说这艘豪华艇的租金高达每周70万美元。

老天的回报

幸好,保罗・艾伦执着的体育理念如今已得到双重回报。在2006年1月的NFC(国家橄榄球联合会)冠军赛上,艾伦升起了旗帜。而在球队首次拿到超级碗后。艾伦也亲手举起了乔治・哈拉斯奖杯。后来这幅画面被放大成照片,被挂在艾伦的办公室墙壁上。“保罗是一个聪明的家伙,他很关心球队,但从不越线插手具体事务。”西雅图海鹰队CEO兼开拓者后勤主管托德・莱维克说。“根源在于,保罗始终认为自己是个球迷。”正是这种睿智的管理模式,让海鹰队的资产净值已达9.21亿美元。有趣的是,艾伦的金元政策在这里并没有得到膨胀,这说明他对海鹰队的投资还是理智的。至于开拓者队。虽然格雷格・奥登几年来一直有伤在身,但那支受人爱戴的开拓者队又回来了。他们的季票销售足足翻了一倍,而且增加了57个赞助商。“波特兰人又重新接纳了我们,”卢卡斯说。

艾兰图灵篇9

小说中艾格伯特和温妮弗莱德充满激情、田园牧歌似的婚姻逐渐转化为一场野蛮的争斗,并且在战争时达到顶点。艾格伯特的死是劳伦斯版的驱逐替罪羊仪式。在小说一开始,劳伦斯就不为余力地强调故事发生场景和人物的原始特性。克罗克汉,这对新婚夫妇定居的地方,是“旧英国自由民盖的”并且“仍象撒克逊人初来此地时那么古朴、粗犷”。而这对新婚夫妇,也同样反应出一种过去感:“她好象是英格兰人的后裔,脸色红润、身体健壮,沉静中带着某种被压抑的残酷、激情和粗犷。他呢,高大,欣长、灵活、步态轻快走起路来就象射手一样优美。……他皮肤白皙,金黄的头发开始变得油黑,鼻梁微微隆起,这说明他是一个老式农村家族的后代。”而且,艾格伯特“喜爱古老的民间音乐,收集民歌和民间舞蹈资料,研究莫利斯舞和古老的风俗民情”。

这种与过去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外部环境、人物的外形、兴趣上,而且也体现在艾格伯特和温妮弗莱德婚姻行为上。尽管欲望是他们自己的,但是他们的外部环境却使欲望加强了:“在那座被无数逝去的人欲所蔓绕着的古老村舍里,他们俩心中的火焰燃烧着。你在这座黑暗的屋子里呆不上一会儿,就会感到这种欲望向你袭来。过去自由民们热血中的欲望就在这儿,在那座小屋子里一代接一代地滋生和繁殖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对夫妻的婚姻和不仅融合了现代人和中世纪的自由民,而且还暗示他们所处环境的真正的原始特性。

然而,劳伦斯写的是一个讽刺野蛮行为和表达绝望痛苦心情的故事,因此,他的焦点不在快乐的庆祝新生,而在主人翁艾格伯特的被驱逐和死亡上。在他们充满狂喜的仪式中,作者闯入的一句嘲弄性的祈祷――哦,也许这些永远不会终结,这股激情,这桩婚姻――和后面发生的事形成了鲜明的讽刺。他们的婚姻将肯定会结束,原因不仅仅是艾格伯特和温妮弗莱德之间互不相容的个性,还因为他们在无意识地模仿丰产神仪式,而丰产神总是遭受循环的抛弃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艾格伯特和温妮弗莱德的紧张关系和逐渐疏远并不是因为艾格伯特懒散且浅薄涉猎一些事情而温妮弗莱德却对责任和义务充满激情,也不是因为他习惯于靠岳父养活。这些至多是促成因素。他们疏远和不和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世界构成发生了变化,其中关键是的是他们成为父母。这是与过去的世界、生活分离的开始。温妮弗莱德在孩子身上发现“一个新的兴趣中心点”。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她开始厌恶和鄙视肉体的爱,当她在扮演尽职尽心的母亲这个角色时,肉体的爱对她来说已经是次要的了。为了给这种态度提供一个理由,她转向钱的问题以及他谋生方面的失败。

故事中温妮弗莱德丈夫和她父亲二者间的形成了对比。前者基本的愿望是“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不损人,我行我素。”而后者却怀着“一种镂骨铭心的信念”投入到生存的斗争中。他的信念“如同某种长生不死的树汁一样,虽是是盲目的,却入木三分,在成长中勃发。”“清心欲寡、融融自乐”的丈夫向如同耐寒植物一样吃苦耐劳的父亲屈服,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缺少父亲的“权力意志”。对温妮弗莱德来说,基本的家庭单位是由父母,她自己和孩子组成的,在这个家庭单位中她发现了生活的核心,“人类的三角”。她这样做是因为她父亲已经保持了“某种原始的方法一古老、几乎是魔术般的为父的尊严,统治着孩子们的灵魂。……这种父权拥有决定儿女们生死的威严。”唯一能够取代父亲的是找一个具有更大男性权威的丈夫。这里劳伦斯讽刺性的插入了那条神话规则,即要求年轻的统治者或神接任年老的。既然艾格伯特不拥有这种权力,那他就放弃了自己接任的可能并且成为一个与他岳父的对立的人物。在两个男人争取父亲角色的斗争中,分离仪式逐渐形成。这个仪式是由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一是温妮弗莱德在性事上的越来越冷淡;二是艾格伯特否认她的家长权威和摈弃自己的责任。当然从旧生活分离只是通过仪式中的第一阶段。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旧生活与新生活间的过渡阶段。在小说中这反映在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摔倒在艾格伯特丢在草地里的镰刀上导致腿变跛的事件上。因为这个事件,夫妻二人间的对立变得越来越明显。温妮弗莱德对职责和权威充满激情而艾格伯特却摈弃自己的责任和权力。最后夫妻二人完全的分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星期,他们二人都朝着新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前进。作为肉体、情感、精神上的过渡,这个时期“真是既晦气又让人痛苦的日子”。然而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并不只是作为他们从结婚到分开的过渡仪式。故事开始艾格伯特就被认定是性能力强大的代表和崇拜者,只要能展示他繁殖力,他就可以像原始神王一样继续统治下去。但温妮弗莱德否认他的这种能力,使得他把自己蓬勃的生命紧紧锁住,由此也使他实质上等同于性无能。艾格伯特和神王作出的反应是一样的:通过牺牲第一个孩子,男人可以继续过他的以前的生活,保留王位和妻子,延长统治和婚姻。显然,这样的仪式不可能由一个文明社会的成员来故意实施,因为对他来说这是可怕的邪恶行为。但一个人不断地受到原始和野蛮的冲击,他的潜意识里是很可能有这种欲望的。《金枝》告诉我们,在遭受极大灾难的时候,通常都会牺牲第一个孩子。对于艾格伯特来说,没有比失去温妮弗莱德更大的灾难,因为是通过温妮弗莱德他的繁殖力得到释放。通过间接尝试牺牲孩子,艾格伯特寻求能重获新生以赎罪,并且表明他像温妮弗莱德的父亲一样“已经让那古老的父权之火燃烧着,这种父权甚至可以把儿女祭献给上帝,就象以撒做过的那样。”砍伤腿的武器是镰刀则进一步表明艾格伯特用孩子作为自己的替代者。在收获仪式中,镰刀是用于牺牲繁育增产神的工具。有一个事实使艾格伯特的意图更明显:根据《金枝》,“有时候人们把谷精看作一个孩子,镰刀割下去,把他和母亲分开了。”

死亡通过孩子的牺牲带出,但孩子并没有死,所以这次牺牲是不完全的,父亲也就不能是他们的婚姻恢复到神圣的状态。紧接着这个事实的是最终的仪式:艾格伯特成了这个事件的替罪羊。随着艾格伯特得到的这个角色,故事也发展到了“通过仪式”的最后阶段。经历过渡时期后,温妮弗莱德开始专注于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孩子的受伤使得她对艾格伯特上的依恋完全结束。她投入到了天主教的麾下,灵魂属于教堂,在那她找到了与艾格伯特一在起时那种充满激情、欲望生活的替代品。

当温妮弗莱德变了纯粹的“悲伤的母亲”,他发现她的心对他紧锁着,“就像一座坟墓,……他那大丈夫气和为父尊严的坟墓”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预示他命运的形象。像原始社会中的替罪羊一样,艾格伯特发现自己被永远关闭在他熟知的那个群体之外,逼迫他“转身过去”,“心不在焉地到处”游荡,“没一个真正的家”。;在她这个基督教徒眼中,艾格伯特就是“贝尔和阿斯塔罗斯,”一个“她看到就会受到诅咒”的“柔韧、活生生的幽灵。”

温妮弗莱德觉得艾格伯特就如同神一样,而对他自己来说,他就是牺牲的对象。因此,公地上一小块正变得粉红的荆豆他觉得“真像祭典时喷洒的鲜血。”血祭替罪羊的机会是战争提供的。在妻子和岳父的赞同下,艾格伯特参军了,随着他应征入伍,各种与替罪羊有关的仪式也开始执行。社会等级的典型逆转反映在艾格伯特的意识上,他觉得参军意味着“他要把自己置身于比自己低劣的力量的统治下,……他要服从于他人。”同样的,温妮弗莱德“欣然为当兵的而不是为男人献身”则表明替罪羊被准许和一位通常禁止的女性。最后,艾格伯特死之前受两次伤则近似于替罪羊在处死之后被殴打和受伤的风俗。通过这些仪式,他确认自己的角色,现在他不仅仅是被自己的家庭驱逐,而且“他似乎早已离开了生活,超越了苍白的人生。”从这些仪式中艾格伯特感觉自己在参与一次无法逃脱的经历,这种感觉一直支持他,并且使他能够坚持到替罪羊仪式的结束。

《英格兰,我英格兰》写成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男主人公艾格伯特出于对生的厌倦,终于走上沙场。但作者在创作手法上偏重象征,通过对景物、人物行为的描写和对氛围的渲染,体现了原始主义旨趣。艾格伯特更是演绎了一场替罪羊被驱逐直至死亡的神话仪式。

参考文献:

艾兰图灵篇10

都柏林的音乐和魔幻

第一站电影之旅在都柏林开始。2008年奥斯卡最佳音乐片《Once》大部分都是在都柏林的街头取景,这部电影用民谣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故事里的情侣通过歌声来表达情感。在都柏林的街头你随时都可以看到街头艺人弹唱。

拍摄地之一是WALTONS音乐商店,这是电影中男主人公跟女主人公第一次合奏的地方,也是结尾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买钢琴的商店。店主对前来的各国媒体似乎已司空见惯,他说每周六这里都会有一个《Once》的歌友会。

离开音乐店,步行体验卡尼眼中的“都柏林”。这是一个乡村而又国际化的城市,没有高楼,没有地铁,没有巨大缤纷的时尚卖场,在市中心的街道上却可以轻易的找到操不同语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

爱尔兰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也许,正是这种“慢”,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爱尔兰人更静心地体会生活的节律,所以,都柏林是文化的摇篮,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萧伯纳、叶慈,还有我钟情的王尔德。

去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当天,乌云密布,冷风习习,一场大雨眼看着就要来了。《星球大战》里有这样一个场景:卢克等天行者在一个古老的图书馆里接受教育。那个图书馆的模板就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老图书馆。推开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老图书馆大门,看似普通的地方,却隐藏着人类最古老的智慧书之一的圣凯尔斯书和世界最老的图书馆。站在如林的书架中间,壮观、恢弘、伟大――你用任何赞美之词,都无法准确表达它。

花园威克洛

从都柏林出发,开车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被誉为“爱尔兰的花园”的威克洛郡。威克洛拥有这样的称号是有充分理由的,它无穷无尽的绿色树林和壮丽风景,都为各种户外活动提供了完美的自然空间,游客可以尽情骑马、爬山或打高尔夫球。

这里也诞生了两部最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和《拯救大兵瑞恩》。尤其是由梅尔・吉普森主演、讲述13世纪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统治的故事的《勇敢的心》。电影中不少在原野上战斗和草原上策马的外景,包括大批英格兰的军队与苏格兰的反抗将士对抗的场景,尽在这个叫威克洛的地区取景。

爱尔兰有一个特色,就是古堡多。英国统治爱尔兰的900多年里,派驻或册封了很多管理各个地区的领主,这些领主大建城堡作为据点。由于爱尔兰几百年来几乎没有遭遇大的战火,中世纪以来的古堡大都得以完整保存。那些墙壁上爬满绿色植物的城堡所记载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盛与衰败,更是岁月留下的一个个故事⋯⋯

《勇敢的心》中屡屡出现的英军城堡,实际是爱尔兰中部的崔姆(TRIM)古堡,这是爱尔兰众多军用建筑中最宏伟也最重要的一座。

高威和艾伦岛

高威是爱尔兰第三大城市,一个海滨城市,这里是电影《P.S. I LOVE YOU》的取景地。那些乡间用石块垒砌的围墙、牧场和小路,有摄人心魄的精致。这部疗伤电影让这座爱尔兰大西洋边的小城变得驰名。

爱尔兰向来是疗情伤的圣地,这里是当年简奥斯丁和《简爱》的女主人公都曾向往的地方,是欧洲人大陆外的桃源。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可以造就出像《P.S.I Love You》那样的疗伤电影。

出发去艾伦岛,艾伦岛实际上由三个盘踞在高威海湾中间的岛组成,是爱尔兰西海岸戈尔韦海湾的一个较大的岛屿。这里是电影《闰年》的拍摄基地,男女主人公在岛上相识,最终回到岛上结合。拍摄公司专门在岛上建了一个房子,作为电影里的“破败酒吧”,善良、纯朴的“酒鬼们”都是当地人的本色出演。如今人去房倒,但慕名而来的游客,让岛上的旅游司机们展开了笑颜。

艾伦岛是一个如同弯曲手指般的条形小岛。它漂在高威以西40多公里的海面上。在艾伦岛生活的爱尔兰土著都靠农牧业和上帝维生,整个岛屿上遍布草场,除此之外,便是教堂。沿途有些居民正在清理着草坪,狗儿欢快地在草坪上打滚,有个老人向我们举起酒杯,并高声地说:留下来吧。

莫赫悬崖代表乡愁

对于过去的爱尔兰人而言,莫赫悬崖承载着浓浓乡愁。当年马铃薯爆发后,无数爱尔兰人搭船前往美国谋生,在大西洋上渐行渐远之时,海天之间的莫赫悬崖就成为故乡的最后印象。大西洋的这一边,留守的人们总会站在莫赫悬崖上远眺;而无法望穿的大西洋另外一边,则是背井离乡的人们在美洲东海岸遥望故乡。

悬崖缓慢上升蜿蜒长达8公里,最高处高于海平面213米,密密的岩层仿佛一本厚重的天书,陡峭得几乎垂直于大西洋。这里的海岸与其他海岸都不同,海的声音夹杂着风声,冷静而又空旷,令人不禁感慨大概只有爱尔兰的海岸,才能孕育出恩雅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歌喉。

而今的莫赫悬崖成了爱尔兰南部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并且由于大自然如此鬼斧神工的手笔,具有奇幻色彩的悬崖周边也成为很多电影的外景地。其中最为热门的,应该算《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在电影中,哈利・波特和邓布利多为了找出伏地魔不灭的原因,飞向了莫赫悬崖上的一个岩洞。

莫赫悬崖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拍摄《哈利・波特》时,是借助着电影高科技,他们踩的石头取自距离悬崖以南150公里的凯里郡Iveragh半岛柠檬岩石。电影中相关镜头是摄制组在莫赫悬崖工作一周后,从直升机上俯拍的场景。洞穴里的镜头是在悬崖岩洞里拍摄的实景,加上后期合成设计出的虚拟景观。

科克与考福

科克是爱尔兰第二大城市,是爱尔兰南部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上海的姐妹城市。科克的周边,除了有可以缅怀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站考福镇,由渔村发展起来的金塞尔镇也很值得驻足,因为那儿有“万国美食天堂”的美称。

科克是一座历史性的城市,极具历史和考古价值,其“中世纪城市”的风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科克又是现代化的城市,所有现代城市的设施在科克一应俱全,并且是众多现代化先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

1912年巨轮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驶往美国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撞上冰山沉没,这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背景。但人们也许不知道,泰坦尼克号离开欧洲的最后一站,就是在爱尔兰港口城市科克的皇后镇,今天称之为考福码头。

如今,在当年为泰坦尼克号运送乘客的接驳船码头,有一个酒吧,名字就叫“泰坦尼克”。据说,酒吧主人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发烧友”,几年前买中了大奖,便花大钱买下当年的接驳船码头,把候船厅改造成酒吧,用以纪念那艘永沉冰海的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