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节目创意十篇

时间:2023-04-10 01:50:55

年会节目创意

年会节目创意篇1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媒体的活力根本上来自“心力”,广播创新需要良好的心境。

第一,向其他媒体学习,始终保持变革出新之心。我们看到,我国的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广播电视事业都在大步前进,互联网和电脑、手持终端等新兴电子数字媒体仍然在创新中迅猛发展,大众文化媒体如小说、图书、音乐、电影等创新势头强劲,电视媒体不断创作出理念先进、形态新颖的新型节目。相对而言,广播节目的创新虽然也逐年有所进步,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节目形态、理念上的创新却相对平缓,少见堪称新颖独特的广播作品和创新型节目的杰作。一些同志目前仍然对“宣传”存在偏颇的认识,许多日播节目的设置“行业”色彩太浓,节目播出和运作的手法比较保守,广播在声音的艺术化、内容的文化品位上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在当前各种媒体都在努力创新变革以尽量吸引受众的情形下,这些问题理应引起广播人的高度重视。

如果说电视节目今后的创新将更加注重突出展现唯美画面加动人音响,那么广播就必须更加倚重展示声音的表演艺术,同时加紧开发网络广播,采用多种物质手段,使广播成为“可以看见”,可以长期保存、重复收听的新型媒介。今后的广播节目不仅要切实做到内容新鲜独特,更应该在“怎样说”上多动脑筋,说、评、论、辩、议、谈,各有味道,各有奥妙。形式、手法、手段上的创新必定会使广播形成新的特色。

第二,高度重视平民理念,加快打造平民化的新型节目。我国平民化的节目是伴随着“民生新闻”的出现而产生的。近几年,我们又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级卫视上看到了其他类型的创新型的平民化节目,从内容和形态上扩展到了综艺、益智、选秀、竞技、魔术,以及各种服务类。

广播在跟进推进平民化的过程中,理应更加坚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更加自觉地做好“三贴近”,在勤于担当舆论引导的同时善于做好舆论监督,在继续完善民生新闻节目的同时抓紧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听的综艺、益智、选秀、竞技类节目,还要更加努力地打造更多更专业的为民服务节目。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今后要“让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我们应当以此作为广播的神圣职责和办好平民化创新节目的宗旨。

第三,始终保持包容之心,实现适度扩张的包容性创新。广播实现包容性创新,至少可以有三条途径:第一条是按照多元化的方向实现广播节目的包容性创新。当前,在广播宣传逐渐回归本义,显得更加“以人为本”,越来越开明开放,特别是在近几年实行频率专业化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市场和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创造一批新型节目。在节目定位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可以有“下里巴人”;在收听对象的定向上,应针对各种人群的各种趣味、各种需要开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目前,世界上许多广播和电视媒体并不宣称“××立台”,但它们都能创作和传播各式各样新颖独特的龙头节目,显示了多元化创新的力量。

第二条是整合资源,保障广播节目的包容性创新。节目创新,必须对人力物力等硬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创新的需要重新配置。要特别注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创新型人才,特别要培育充满创造力的团队,大力支持他们满怀激情和理想地投入到创新节目中去。同时还要整合节目所需的软资源,包括借鉴其他媒体创新节目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以及总结自己的经验,尽量掌握创新所需的各种文化、信息资源等。总之,一切能为创新节目所用的资源都要兼收并用,一切可能成为创新节目障碍的偏见和消极因素都应摒弃。

第三条是保持适度扩张,以利于广播节目持续地包容性创新。广播媒体根据内外各种条件,对于在一定时间(一年、若干年)和空间(全台、频率、团队)能创造出几个创新节目,能拓展到哪些领域,将包容哪些内容和形式,都应制订一个规划。这样有利于科学合理和持续稳步推进媒体的节目创新,保持一种节目数量和规模的适度扩张,避免内部各频率各部门在节目内容和节目营运上产生摩擦,规避外部因素的不必要障碍。

创新节目须有很好的意境

意境,本意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其实,创新广播节目也必须有很好的意境。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创新者在创新过程应当具有较高的创意水平;二是说由他们创造的新节目应当具有很高的境界和情调。

创意是复杂脑力劳动和辛苦操作过程的复合成果,它是创新之源和核心内容。开创一个新型节目的独特创意,总是从敏锐地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和积极地解决问题着手。

比如2002年初,江苏电视台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抓住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办了全国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2009年5月1日,升极为《零距离》)。再比如辽宁台新闻广播2004年根据群众不满社会弊端和爱听故事的情况,开办了《建明说新闻》节目。主持人建明语调沉稳,语速从容,通篇充满“说”味,把各种热门新闻改编成故事,每个故事最后都有一小段点评。一个小时的节目大约说和评点6―8个新闻故事。这些新闻取材于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内容以批评性为主。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我国广电媒体一批堪称开创性的创新节目,而且近几年,此类创新节目越来越多。

节目的创意偶尔来自于灵感,更多来自于修炼。人们常感到创意无门,无法可循。不过,许多人在不断探索创意规律的同时,也总结了不少创意的好方法,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借鉴移植法和组合法。组合法就是先确定少数几个核心元素,再和另外几个非核心元素组合起来。比如先确定了“真人秀”和“平民”两个核心元素,然后,再分别加上“娱乐”“竞赛”“慈善”“益智”等非核心元素,就可以组合成“平民娱乐真人秀”“平民竞赛真人秀”“平民慈善真人秀”“平民益智真人秀”或者“平民娱乐竞赛慈善真人秀”等新型节目。其他的方法还有集中精神法、心理调节法、思维变革法、联想想象法、类比法等。对于创意,多把握一些规律性,掌握一些好方法,会大有裨益。

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特别注重“平民”“公益”“益智”和“服务”等创意元素,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构成一个创新节目,而它们之间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则可能创造出更多更受欢迎的新型节目。

努力追求绝妙的化境

化境是幽雅清新的境地,是极其高超的境界。广播人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制作和播出各种节目,应该说每天都在创造新东西,传播新内容,其中不乏创新的因素和成分。大批广播作品中的少数佼佼者有的获得同行好评,有的获得社会称赞,也有的获得各级政府奖、专家奖、民间奖等。这些创新佳作是广播节目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一个基本的层次,不过这些作品或单期节目在严格意义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创新“节目”。

创新“节目”应该是指那种日复一日长年持续播出的新品牌节目,它不仅要做到内容新、形式新、手法新,更要做到形态新、模式新,这是一个较高的层次。几十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广播电视创造了一批开创风气、引领潮流的真人秀、脱口秀、模仿秀等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比如美国CBS的《幸存者》《极速前进》,英国BBC《逃离蝎子岛》等户外真人秀节目,美国ABC电视网的《奥普拉的奉献》(慈善真人秀节目),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最终警告!恐怖的家庭医学》(剧情+演播室的健康医讯节目),韩国KBS2频道播出的《两天一夜》(韩国首创的野生娱乐旅行综艺节目)等等。这些节目堪称世界广播电视界创新的先锋节目,是经典的开源之作。

创新节目的境界再提高,就会突破单纯办节目的范畴。比如创新节目和创新团队相辅相成,有多高境界的团队就有多高境界的节目,反之亦然。再比如创新节目能够回避知识产权问题。移植改造别人的东西打造自己的好节目必须相应付费购买别人的版权;原创了一个创新节目模式也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一味克隆,不可能成就境界高的节目,而不能成功申报知识产权的节目也不能算是境界高的节目。一个高境界的节目,它的形式、手法等可能容易被人复制,但是内容的精髓、主创人员的思想资源、节目蕴含的文化基因难以被人克隆。再比如,现代市场经济会强力推动广播生产方式的进步,广播势必成为社会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创新节目的生产和营销也势必越来越依赖这幅链条的运转。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高境界的创新节目必须是对社会经济链安全高效的运转作出突出贡献的节目。

这样,我们就离创新的化境越来越近。那么,达到创新化境的终极标准是什么呢?从主体来讲是前无古人的绝妙独创,从客体来讲是社会实践的检验,是历史的认可。化境是二者的统一。

(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参考文献:

1.鲍勃・富兰克林(英国)等著:《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2.袁靖华著:《电视节目模式创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3.《20世纪的科学名篇》,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 肯德尔・亥文(美国)著:《历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5.《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2010年版)》。

6.《江西广播电视年鉴(2006―2009年版)》。

年会节目创意篇2

一、正确认识地方电视台节目创优的地位和作用

节目创优,对地方台来说,不是无足轻重的事,而是节目立台,打造本土节目品牌,提高竞争软实力,赢得受众市场的战略性抉择。综观省内外各地方广播电视台,无论是提倡“新闻立台”,还是“经营兴台”,其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归结到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扩大受众市场这个基本点上。所以,从地方实际出发,以节目创优带动整体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品牌打造作为节目创优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这才是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1、节目创优,是提高地方电视台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广东省各地方电视台,不仅承受着境外媒体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各省级卫视收听收视的冲击,要想在强敌如林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受众市场,只有在全面提高节目质量上下功夫,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而要想把每个栏目都办得很好,作为地方台来说也不现实,只能选择一些贴近性强的本土题材,做深做透几档有特色的栏目或一批节目。只有把这些节目(栏目)办得有相当水平和特色了,才能将大部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开展节目创优工作,实际上就是从点到面扩大地方台影响力的明智选择。试想一个电视台的十几个栏目中没有几个深受受众喜爱的栏目,没有一批优秀的电视节目支撑,这样的地方台能有竞争力吗?

2、节目创优,是打造本土节目品牌的前提

精品节目不等于品牌节目,而品牌节目大多是从精品节目的塑造开始的。在传媒的品牌战略中,其节目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高品质直接构成了品牌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就是由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优秀栏目(节目)支撑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节目的创优,就没有节目的品牌,而没有品牌节目的台,就一定没有像样的受众市场。清远台近年的传播实践告诉我们,过去那种空泛的提高节目质量的口号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只有全神贯注地办好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节目(栏目),才能凝聚人气,形成市场品牌,进而提高全台的市场竞争力。就目前清远广播电视来看:广播的“快乐双辉”、“越唱越红”、“行风热线”、“小说连播”;电视的“百姓关注”、“北江纪实”等,就是近年来精心打磨,全力推出的两个媒体的重要节目品牌,也是拉动收听收视率始终在高位运行,并赢得商家投资的市场引擎,其功在创优、利在品牌的效应不言而喻。

3、节目创优是地方台收获自信,赢得竞争比较优势的利器

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来说,偏处一隅,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而节目创优,较之于经营创收更能提高一个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软实力的竞争,综合体现了一个广播电视台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潜力,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商家投资重点的选择。一般而言,商家在大品牌的市场推广布局中,往往一个区域只选一个城市为立足点,然后向周边辐射。而选择什么地方,除了商机考量外,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性的竞争环境中(如粤北片、粤西片、粤东片),收听收视率高,受众市场发育充分的城市必然成为首选。这也是地方台节目创优,打造品牌所获得的直接商业回报。就拿近年来的清远台来说,没有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连续多年获得,没有在全省年度创优评比中,播音(主持)名列第四,新闻、文艺分列第七、第八的好成绩,没有整体节目质量的逐年提升和一批品牌节目(栏目)的潜心经营,就没有清远台在全省广电系统较好的声誉和地位,也就没有连续几年经济创收呈两位数增长的经营格局。节目创优,不仅给清远台带来了无形的影响力,也直接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二、机制建设。是地方台节目创优的关键

节目创优,不是个别节目(栏目)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带全局性的战略协作过程。所谓“寓精品生产于日常宣传工作中”,就是指创优涉及面广,牵动范围大,时间跨度长,需要从队伍建设,资源分配、节目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着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优机制,为精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

1、创优团队的建设

就宏观来说,创优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的客观要求。所以说“全员创优”的提法是符合当前地方台工作实际的。那种认为花点钱,抽几个精干人员,在年底搞一个选题进行突击创优的做法和不惜花钱请“”,完全将创优托付外台,只为拿奖的做法,显然是与创优的初衷格格不入的。须知,创优是手段。不是目的,创优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创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所以,创优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但需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创优组织、协调班子,更需要全员的精品意识的增强和积极参与。在这方面清远台的做法是:

培养全员精品意识。把精品创作意识灌输于宣传队伍的日常节目生产中,让每个人从题材选定,报道策划到作品包装都要按创优的要求去做,力争全面提升节目质量。同时台编委会统筹广播、电视、报纸的重要选题策划,每季度梳理一遍,从而发现有特色的地方题材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然后集中人财物的力量,重点经营好这些有冲击力的题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面的带动,又有点的突破,从而使清远台的创优工作不但有了面的提升,而且获得了质的突破。到2007年,清远台的创优竞争实力已顺利跨入全省的第一梯队。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苦练“内功”。根据创优的要求,我们从打基础开始,近年来连续开展了历时数月到半年不等的岗位练兵活动,以创优、评优为契机,灌输全员的精品意识,激发宣传队伍的创优热情。

邀请专家会诊,解剖“麻雀”。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我们拿出一部分外台的精品和自己初选的题材,邀请有关权威专家进行会诊和点评,全员参加,从而使采编人员在选题、包装和节目策划上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准努力的方向。

“以我为主”,强调原创。在创优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以我为主的原则,以锻炼队伍为出发点,无论是新闻、专题,还是文艺参评节目,都强调原创,即自己选题,自己选择报道角度和手法,自己包装,甚至在文艺节目上自编自演。这样的做法,在初期的获奖档次可能不高,但其创优的潜力和后劲却是持续而有效的。

2、建立一套完整的节目评价体系,为创优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近五年来,我们以央视索福瑞收听收视调查数据为指导,辅之以网站受众调查,受众书面调查和台编委会的视听监测及有代表性的节目听证评析会等 方式,对全台的重点节目(栏目)进行全程跟踪,发现其受众需求的变化,进而对节目(栏目)进行调整,扩大受众覆盖率。这也是促进创优,打造节目品牌的重要前提。在这方面,我们始终认为:收听收视率高的节目,不一定是精品,但我们要力戒精品生产“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负面效应。既要拿奖,又要拿收听收视率,这才是精品创作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节目评价体系尤为关键。

3、建立健全节目创优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创优有功人员

如前所述,节目创优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配套协调的战略性工程,它需要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在资金上,由台编会统筹所属媒体的节目创优经费。无论是人才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相关活动,还是重点题材的立项经费,都由台编委会统筹,以期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而在重点经营某个题材时,则打破各媒体的界限,实行全台一盘棋的做法,合理抽调骨干人员,满足创优需要。如本台广播中心创作的广播剧《选择》,就是剧本由该单位创作,主创人员和演员则是全台挑选,开创了全台合力打造一个精品节目的先例。广播剧《选择》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先后荣获2006年度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2006年度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二等奖。同时,我们还设立创优奖励基金,对凡是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作品进行相应奖励,及时表彰创优有功单位和人员。极大地鼓舞了采编人员的创优热情和士气。

三、地方台节目创优的路径思考

虽然节目创优是基于整体节目质量的提升这个基础上的,但创优也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值得去认真探索和解读。换言之,创优没有捷径可寻,但只要进行深入地总结和反思,并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同样可以少走弯路。

1、特色选题,是地方台节目创优成功的第一步

题材是否重大的标准,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这个题材是否切入了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否把握了时代脉搏并对舆论或公众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二是看这个选题的社会关注度,也就是其舆论的放大效应如何。有些选题在当地确实是热点、难点,公众十分关注,但如果将其置于全省及至全国的现实背景来考量,其影响力又往往大打折扣,缺乏对大众舆论的引导作用。三是选题的同质化倾向也是影响作品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近两年广东的“民工荒”问题、产业双转移问题及至当今的金融海啸问题等,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以这些题材作为创优选题,关键就要看其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典型意义如何,深度挖掘的力度如何了?如果流于浅表性的一般意义的报道,那其获奖的概率几近于零。

2、形式新颖、独特,是节目创优的利器

在节目创优中,内容决定形式,但反过来形式的新颖鲜活往往能更好地揭示和反映主题。这里所说的形式包括视角独特、体裁新颖,表现鲜活、制作精良、包装缜密等。有了好的选题,关键就看从什么角度表达主题,如何表达、如何包装了。一般而言,以小见大的主题,往往是从轻松的话题或角度人手,进而发掘出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而太过严谨的主旋律题材我们可以通过文艺小品、电视散文和精辟的新闻述评来加以表现和揭示;重大的时政新闻,我们也可从民生的视角去折射其现实的时代意义。简而言之,形式新颖、独特,它涵盖了节目创优的角度、结构、表现和包装的全部流程,是地方台节目创优必须要把握好的一个重要环节。

3、本土题材的专题或文艺节目。是地方台节目创优的法宝

年会节目创意篇3

周五晚上各大卫视竞争太惨烈了,从9点10分开始,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北京卫视《一见你就笑》,山东卫视《歌声传奇》,深圳卫视《年代秀》,安徽卫视《黄金年代》,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湖南卫视《天声一队》最后压轴,一晚上我是超负荷看电视啊⋯⋯”这是某微博博主的感叹。

自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节目正在或即将于各大卫视上演。节目内容更写实,关注社会生活,模式潮继续升温,节目样态更多元,但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各电视台对节目的先期评测意识日渐增强,“类试播”或有,但“试播”仍未有相对合理的机制和流程。节目整合营销已经常态化,但问题在于如何变“简单相加”为“效应叠加”。

模式价格 冷暖自知

“2010年是模式节目启蒙年。”

北京世熙创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刘熙晨认为,近两年,随着《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节目的火爆,节目模式越来越受电视行业重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创意和制作方法,对锻炼团队很有意义。”

“4年前,参加北京某节目模式研讨会,那时候还是买方市场,卖方是推销模式。但这两年已经成为卖方市场,各电视台都是主动去寻找模式。”湖北卫视栏目部主任、《我爱我的祖国》总制片人毛庆表示。

第一梯队要守垒,第二梯队要突围,几家卫视纷纷调兵遣将,都想有所作为,卫视对节目模式有着刚性需求。据称,某国外模式公司2个月内即卖掉6个节目模式。到今年第一季度,世熙传媒已经与北京卫视、贵州卫视、浙江卫视等合作完成四五档节目的制作。据创意亚洲传媒董事总经理胡南介绍,从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创意亚洲与湖南卫视合作两档节目,与江苏卫视合作三档,与SMG合作两档,与深圳卫视合作两档,“有些已经播出,有些还在筹备中。”

“引进模式仍是风险较小、成功几率较大的节目创新途径。找准定位很重要。”山东卫视节目四部主任武大海表示。毛庆也认为,引进原版模式+本土化改造是比较稳妥的节目创新之道。“需求量大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但刘熙晨认为,目前,模式节目交易量增长带有某种泡沫性质。“频道不少,节目不少,做成功的不多。看上去模式交易量增加了,但受电视现实因素的一些制约,出来的有影响力的节目有限。原因在于制作能力和执行力不足。”

模式节目交易量上升显而易见,但有关模式价格,业内莫衷一是,各方都有点冷暖自知的意思。

“选择的忐忑和执行的坎坷总是长期存在。”胡南表示,模式节目市场已经形成基本的价值底盘,总的来说,模式价格稳中有升。但具体情况又各有区别,“因原始节目的规格和形态而异,因各台预算而异,因商业合作方式而异等”。共性是,双方会依约分别承担一定比例的节目制作成本。

刘熙晨更认为,因为电视平台的主导性较强,在议价上模式公司处于下风,以至于模式节目的价格并没有多少增幅。反而是节目模式的创意和“版权”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法规做保障。“在戛纳电视节上,国外模式公司对中国模式市场的普遍印象是‘不规范’。他们对中国市场既不愿放弃,也苦笑无奈。”但刘熙晨也非常理解国内电视台的境况,“背负政策、市场、观众的三重压力,也不容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则认为,由于娱乐节目的限令和电视经营遇到困难,各台对此类节目模式的引进空间和需求会减少,未来模式价格有可能下降。“当然,不同的节目模式类型,价格差异也会比较大。”

但起码在卖方市场,目前格局已基本清晰——国内模式市场基本形成世熙传媒、创意亚洲和IPCN国际传媒“三分天下”的态势。

写实与造梦

“新的荧屏调控政策所限的应该是内容表达和价值取向,而非管控节目形态,否则在电视规律、观众需求和政策规范之下,电视人的创新之路会越走越窄。”尹鸿认为,娱乐节目调整之后,节目创新在内容上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度更高,更加写实。手法上,以真人秀和真实纪录、情景再现居多。价值观上会更注重传递道德和公益概念。

“社会保障有缺失,才会有帮扶节目;择业婚恋有问题,才会有职场和相亲节目。现在的节目更贴近现实,从社会现实出发,与相应人群的生活层面和心态对接。”武大海表示。

湖南卫视在调整版面后,推出了新一季《变形计》,江苏卫视推出《花样年华》,云南卫视的《士兵突击》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这些节目都带有纪实色彩,在类型界定上,此类节目可归为“真实体验类”,不是对事件的回顾,而是对真实体验的追踪和纪录。此类节目的特征为:拍摄实时介入、设定特定的情境、纪录真实人物的真实体验,表达某种思考和价值。

“这种‘真实体验类’节目会成为卫视创新的主要趋势。”刘熙晨认为,目前,演播室内的节目创新已经非常丰富,但非演播室的节目创新太少。“原因就在于:制作费用高,外拍多;制作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工业化流程,制作不得法。”

与写实相对,梦想与怀旧也是很多卫视青睐的题材。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是不带“梦想”的梦想节目,而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江苏卫视的《梦想成真》则直截了当冠以“梦想”之名。

其实,此波节目调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节目样态的多元创新。由深圳卫视和创意亚洲合作的《年代秀》带动了多档年代节目的研发,如湖北卫视《我爱我的祖国》。道德类、生活服务类和智力竞技类节目都成为各大卫视力推的新节目类型,如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各台现有王牌节目的升级改版似乎是率先动手创新的类别。”据胡南透露,创意亚洲与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合作的升级版块《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将于4月21日推出。

此外,“公益”好似万金油,无论是体现在节目环节、栏目宗旨,还是频道定位上,几乎已无处不在。也许它不是最新鲜的创新元素,但却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创新元素。

泛公益化似乎是一个社会问题,条条框框之下,对电视这一主流媒体来说,“公益”也成为最为安全的价值标签。“在收视压力之下,电视作为一个颇具可信度的平台,也努力让自己做一点于社会有益的事情,传递向上的精神和姿态。”武大海表示。

“试播”

“国内电视目前不存在试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主任许文广表示,“试播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国外有一些较规范的试播机制。”在以收视率为准绳的节目评估体制下,“试播”也许是中国电视业一个非常态的命题,但这未妨碍“类试播”现象的存在。

由于预备推出多档新节目,为了确保节目效果,江苏卫视曾于年前提出过“新节目测试版”的概念,对新节目群进行“集中测试”。创意亚洲与之合作的《大驾光临》是第一个,首期测试版于去年11月23日19:30播出。试播规范是“先播出一期给观众们评判,播出后征集意见,并依此进行改进”。

云南卫视的《养生汇》和《经典之夜》也曾进行过“试播”。据介绍,这两档节目在正式播出之前,“试播”的时段并不固定,除了在本频道播放预告片,并未做其他宣传。“正式播出之后,播出段就确定下来了。”贵州卫视新近推出《男人帮女人帮》目前正处于“试播”阶段,尚未知前途几何。

尹鸿认为,“试播”的存在多是为了检测播出效果和观众反应。但试播的时段、试播的目的和试播针对的观众是有所不同的。“试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频道上播出,还有一种内部试播。也就是召集一些专家和观众对节目样片进行内部测评。”

“有的台会进行试播,但是标准和评估尚未有特别规范的流程。”胡南认为,“试播”与否关系到节目评估体系是否科学,“如果有机制可循当然是好事。”而原湖南卫视副台长,现任职世熙传媒常务副总裁的汪炳文也并不认同某些卫视的“试播流程”,“在大家几乎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播出,然后从播的过程中提取收视率来评估,这样的结果最起码是不够真实的。”他认为,试播与否要根据节目的性质来决定。如果节目够噱头,风格够突出,试播亦无妨。”

此外,卫视与一些制作公司、模式公司签约时,会将前几期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如达不到,该节目即面临下档。通常为3—4期。这种情况不叫“试播”,却形同试播。“试播因台而异,但普遍的是各台在竞争之下,心态不够平和。电视台对节目要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和足够的耐心。当然,也许市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时间。”刘熙晨表示。

整合营销常态化

“能做的都做了。”

去年是电视业高速竞争的一年,从天上到地面,从线下到线上,从与新媒体结合到与实体产品经营结合,尹鸿认为,“整合营销模式已经趋于饱和。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具体操作成什么样子。”

“现在正规的节目营销都是立体化整合营销。各大卫视的节目整合营销已经常态化。”刘熙晨认为,在整合营销过程中,“面”的铺排是一方面,但节目本身的话题性更加重要。

云南卫视对《士兵突击》的整合营销是比较突出的,其营销关键词是“开放平台”。云南卫视、天择传媒和“男性主义”冠名商三方都充分开放各自平台的营销资源,投入到对节目的宣传与推广。“我们三方有专人进行对接,团队协作,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层层推进营销细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士兵突击》总制片人陈武东表示。

“专业人做专业事。”毛庆认为,节目制作团队与节目营销团队应该分开,“栏目组在宣传上提供素材,营销方面则应由专业的执行团队来完成。”在一次与某营销公司的交流中,毛庆感到节目营销一线的人员离市场更近,可以提供新的创作理念,如果让其在节目创新之初就介入,会大大提高节目的市场创收价值。

年会节目创意篇4

节目模式螺旋式上升

回顾近10年来的节目模式发展之路,世熙传媒CEO刘熙晨认为,中国的节目模式引进,已经从最初的单纯引进,到了内容形成影响力、商业模式不断"拓展"的阶段。模式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产业中的一个成熟产品,电视台们也都认可了节目模式的价值。

对于引进还是原创,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认为,节目模式正如语言和文化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这样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融合发展的,兼容并蓄才形成了最终的多元化视角。

节目模式其实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意和生产水平,刘熙晨说:“我们要更多地从节目模式中学习,比如说制作方法、创意方法、创意理念等。”

山寨跟风能否孕育精品

对中国原创节目模式的发展,与会嘉宾争论的焦点落在了“原创”与“模仿”上。

有感于当下“国外模式+中国制造”的节目风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把“模仿”分为了四个层次:最高级别是节目模式的购买引进,其次是元素借鉴,再恶劣些就变成了抄袭,现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叫“致敬”。他强调,除了购买引进外,其他方式都是对节目模式创意的不尊重。

对此,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的心态显然更加开放,尽管他也有过作品被别人抄袭的经历,但他认为不必过分苛责抄袭与致敬。恰恰相反,行业需要鼓励高手段的致敬。他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文化的堆积是金字塔形的,总有些节目为了脱颖而出,会比恶意的抄袭高明一点点,脱颖而出的人多了,就会出现高精尖的节目。

云南电视台长赵树清坚决反对这一说法,他认为抄袭绝对是贬义词,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更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让中国节目模式、尤其是原创模式,有一个健康、规范、有保障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政府应该为市场的规范化做出更多努力。

来自韩国的金牌制作人――《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创意及制作人、韩国MBC娱乐部部长金荣希道出了他的经验。他认为,从韩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历史来看,引进到原创输出会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的节目引进、学习;第二阶段是中间过渡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改造,最后才是完全的自主创新。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彦表示,中国的电视节目虽然跟风现象不断发生,但总体来看是向着健康、有序、令人欣喜的方向稳步前行。这几年电视创新的需求空前旺盛,各电视台创新的内在需求、活力、积极性都空前高涨,相应的市场回应、社会制作力量、各界参与创新的资源整合力度也在不断提升。电视创新的路径、元素、机制也呈百花齐放的多元态势。总体来说,全国电视的创新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黄金阶段。

好节目要反映社会现实

在对“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前行之路”一天的讨论中,几乎所有的发言嘉宾都支持了一种观点:成功的节目模式要能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要有人文关怀精神。

彦认为,好的节目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时代表达,比如像《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不过,原创节目在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上,还应该有更开阔的思路、更多元的表达。

马东也认为,做原创节目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在节目形式上博取眼球,而是要拨动大众的心弦,节目要能够切中时代脉搏,引起观众共鸣。每一代人有不同的心弦,因此节目模式也可以各美其美,有多样化的存在。

年会节目创意篇5

关键词 : 《非诚 勿扰 》 电视相亲类节目 创新。

210 0 年起 , 随着 《我们约会吧 》 、《非诚勿扰 》等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开播 ,电视相亲类节 目一度席卷电视荧屏 。

电视相亲类节 目带来高收视率的同时 ,也产生 了过度娱乐 和低俗的问题 。为此 , 原 国家广 电总局于 2001 年 6 月连续下发文件对相亲类节 目进行规范 ,并于 201 2 年实施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 目管理的意见 》 。

经过一系列的规范 , 电视相亲类节 目日渐走 向成熟 。其中 , 在众多 的电视相亲类节 目中 ,江苏卫视的 《非诚勿扰 》

不断探索新形式 , 避免同质化竞争 ,走 出了具有 自我特色的道路 , 不仅连续三年领跑于全 国同类节 目 , 而且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 。

1  解析 《非诚勿扰 》受欢迎的原因。

1.1 节 目定位的价值创新。

理论上 , 电视相亲类 节 目的首要功能是 为受众提供交友平 台 , 满足受众对婚恋的需求 。在这个前提下 , 此类节 目同时带有娱乐功能。 不过 , 在实践中 , 绝 大部分相亲类节 目的定位是娱乐节 目。不可否认 , 《非诚勿扰 》

同样具备很强的娱乐性 , 但在节 目的定位上却没有重复娱乐化的道路 , 反而是有意识地弱化娱乐性 。 主持人孟非无数次在节 目中传达并且强调 《非诚勿扰 》是 大型生活服务类节 目 。这意 味着 , 《非诚 勿扰 》 除了能满足受众相亲交友 的需求 , 同时也有可能满足受众 的其他生活需要 。 因此节 目中出现海南 “香蕉哥” 下场后卖完滞销香蕉的情况就不足为奇 。更有基层的副乡长来征婚 时顺带不忘宣传 当地招商引资 。于是 , 《非诚勿扰 》 节 目定位就具备 了创新价值 , 避免与 同类节目的同质化竞争 , 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

1.2 主持人 “三人行 ” 的精品化组合主持人在电视节 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是节 目的领导者和引导者 。 《非诚勿扰 》采用的是台上主持与 台下两位点评嘉宾主持的组合形式 , 不同于其他相亲类节 目的一人主持或者男女搭配 。台上主持孟非在主持 《非诚勿扰 》

前 , 主播被认为是 国内民生类 电视节目典 范的 《南京零距 离 》 。孟非八年新 闻评论员的身份本身就弱化 了 《非诚勿扰 》 的娱乐性 , 使得一档相亲类的节 目增加 了严谨性 。点评嘉宾主持乐嘉是 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 ,语言犀利 , 具有敏锐 的洞察力 ; 黄茜温文尔雅 , 本身就是 中国传统中贤妻良母的代言人 。因此 , 孟非的领导力 、掌控力加上乐嘉的洞察力 、 黄菌 的亲和力 , 三人相得益彰 。 在节 目中 , 他们与男女嘉宾的交流时常有火花的碰撞 , 增加了节 目的精彩性和可看性 。

, .3 节 目形式不断推陈出新《非诚勿扰 》 开播以来 , 在节 目形式上不断探索 以期推陈出新 。 在主持人方面 , 节 目开播后半年加入了点评 嘉宾黄苗 。 黄菌是心理学博士 , 又是一名教授 , 她 的加人在节 目初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增加 了节 目的亲和力和深度 。栏 目组从 210 1 年开始先后推 出澳洲 、 美 国等一 系列海外专场 ,增加海外元素 , 为观众带来差异化的趣味 。海外专场的男女嘉宾条件优异 ,工作环境 良好 , 增加了节 目的精致度 。

另外 , 由于男嘉宾的 VCR 都是在海外录制 , 受众在观看相亲类 节目的同时可以体会异域风情 , 无疑是很大的吸引力 。 第一个海外专场播 出后就受到观众的热议 。210 2 年 01 月 《非诚勿扰 》

又进行 了全新改版 , 增加了爆灯环节 ,鼓励女嘉宾大胆追求爱情 。随之推 出飘柔爱转角 , 如果男嘉宾牵手不成功 ,就有机会在飘柔爱转角遇到合适 的对象 。 同时 , 飘柔爱转角也为更多女性提供了相亲交友的机会 , 更凸显 了节目的生活服务的定位 。此外 , 江苏卫视还为 女嘉宾制作了优美 的宣传片 ,配合 《非诚勿扰 》在江苏卫视播出 。《非诚 勿扰 》 的一系列动作 , 使得一档综艺类节 目更像是一部电视剧 , 始终有新的剧情吸引受众 、 打动受众 。

2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2.1 节目价值创新。

目前 , 全国仅上星卫视的相亲类节 目就超过十个 。 仔细观看这些相 亲类节 目 , 会发现此类节 目形式雷同 ,内容相互重复。 如果不加以创新 , 很难在众多的相亲类节 目中脱颖而 出,吸引受众 。 《欢乐总动员 》 的策划魏永刚认 为 : “如今国内综艺节 目的制作和改版都 面临着盗版的问题 , 一个综艺节 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 , 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 , 而不是学习 、创新 。

但其实只有动脑筋 的综艺节 目才能生存 , 简单模仿 , 观众并不买账 。 ” ①节 目价值创新表现在相亲类节 目上可 以是节 目定位 、 形式 、 内容 、受众定位上 的创新 。 《非诚勿扰 》 就是凭借其节 目定位的创新和形式 的不断推陈 出新 , 探索出一条属于 自己的道路 。

2 2 大众传播的 “大众 ” 策略。

目前 , “大众传播已经进人了由 `大众 ' 变为 `小众 ' 、由 `广播 ‘变为 `窄播 ' 的转型时期 。 ” ②这种发展趋势是基于对 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 。但是 ,“小众化 ” 就必然意味着将某些层面的受众排除在外 。

纵观大部分相亲类节 目的男女嘉宾年龄呈年轻化 , 年龄范 围大都在 2-2 一52 岁之间 , 长相俊美 , 与其说来相亲 ,不如说是走秀 , 更有个别男女嘉宾现身在不同的相亲类节 目。男女嘉宾年龄范围的局限性可能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 , 年轻的俊男美女更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 另一方面 , 年轻化趋势极有可能限制了受众的范围。

《非 诚勿 扰 》 虽 然 以三 十岁左右的男女嘉宾为主要群体 , 但是男女嘉 宾年 龄 层 跨度 大 , 二 十 、 三十 、四十 , 甚至五十 , 节 目中甚至曾经有过妈妈跟女儿一起来相亲的例子 。另外 , 节 目中女嘉宾不乏离异者或者单亲妈妈 。这不仅增加了节 目本身的真实性 , 而且多跨度 的年龄层使得受众面增 多 , 节 目不再局限于年轻人 , 而是 “大众化 ” 。冯小刚评价说 , 《非诚勿扰 》不只停留在相亲类节 目的层面 , 而是透过节 目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群体与价值观 。

2.3 电视的宣传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平衡。

大众传播不仅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也具有娱乐功能 。但是 、 目前 电视节目存在着一个怪圈: 要么教化 , 要么娱乐 。传媒的社会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径渭分明 , 互不相容 。 “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 以娱乐 的方式 出现 ,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一切文化 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 的附庸 , 而且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 ③02 12 年实施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 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 目管理的意见 》正是以期解决娱乐节 目过度娱乐化 的现状 , 提 出电视节 目要加强文化建设 , 在娱乐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 , 达到宣传教育与娱乐的平衡 。

此外 , 相亲类节 目要发展与创新 ,还应重视主持人在节 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 坚持主持人精品化 , 发挥主持人在相亲类节 目的积极引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年会节目创意篇6

一、总台层面:创立三级研发体系 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江苏广电总台创建了三级研发体系,即总台层面、电视传媒中心层面、频道层面,共同推进电视节目的生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打破原有行政架构,灵活调动各级资源,全力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实施。

本着“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原则,江苏广电总台为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每年会设置数千万的研发基金,让频道创新及样片制作没有后顾之忧;总台的宣传管理部会协助台领导对总台(包括电台、电视等部门)的创新研发进行宏观调控,审核管理研发经费等。总台层面的高度重视,台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对于形成自上而下的研发氛围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如2008年8月,周莉台长等台领导亲自带领各个频道的总监,在一个月时间里,利用双休日,观摩了研发部搜集的大量海内外优秀节目,听取了新方案汇报并讨论研究。这对后来的频道新节目创新和诞生,乃至接下来几年各频道争先创新局面的形成,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频道层面的研发,主要体现在频道的主动创新上。频道根据自己的定位、当下热点和频道需求,自主开展创新研发;有时也会结合总台组织的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电视传媒中心层面的研发,则主要体现在专门的节目研发部,发挥服务和引领作用,为大家提供创新思路和帮助。

二、研发部:四大职责持续深入,协助频道不断创新

四年多的实践让我们逐渐清晰了这样一个理念:研发部首先是一个服务部门,虽身处总台、电视传媒中心层面,与频道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但却是为各频道提供各种创意、资讯“贴身”服务的;研发部又是一个竞争性部门,虽然不制作节目,却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模式、新资讯,并对各频道的创新节目品质进行监督,让各频道没有“喘息”和放松的机会。正因为我们像“鲶鱼”一般不断地“折腾”,促发了频道研发的效率。

1.做“前沿?望哨”——我们看世界,你们看我们

研发部是一个电视机构的“前沿?望哨”,是“我们看世界,你们看我们”的一扇窗。忙于一线制作的员工、忙于管理的领导,能够通过研发部的工作更好地了解海内外媒介发展趋势、新节目模式动态等,并转化到他们的工作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研发部从开办之初就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每月研发部都会制作一份月刊《tv生态圈》,这份内部发行的杂志每期会介绍十多部海外最新的优秀节目模式,并对国内外当下的行业动态做原创分析。这份杂志为一线员工的创新提供了大量参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有的频道在改版创新之时,员工会将杂志的新节目模式内容复印传阅。

研发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全台层面的“海外优秀节目观摩会”,观摩节目大多是根据其创新程度、海外优秀节目收视排行榜、影响力等关键要素进行筛选的;筛选观摩片目时,我们还注重和当下的研发热点做结合,例如奥运前夕,观摩片会以竞技游戏为主,跨年临近则以海外跨年晚会和大型活动为重点;每次观摩会,还会综合卫视、城市、综艺、少儿等频道的不同定位,筛选更具普遍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模式。为了精准传递出观摩节目的精髓,部门员工自己担任讲解员,为大家分析节目的背景、亮点、收视表现、相关延伸节目等等。每场观摩会都凝聚着部门的心血,每次3个多小时的观摩会介绍10多部优秀节目,展现的都是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不少员工甚至是站着观摩完全程。现在,观摩会已成为江苏广电总台人力资源部组织的“jsbc大讲堂”的主打内容之一,在台培训项目中口碑最好、最受欢迎。这些观摩片还会及时在总台媒资系统的创意墙上呈现,方便更多的人便捷收看。

此外,研发部还有自己的内部网站,其中有专业文章、海外模式的介绍,还有从各大网站上摘取的和研发创新有关的海内外最新动态,专业性非常之强。

这些“看世界”的工作,品质高,内容精,为一线操作人员打开了一扇?望世界电视业的窗口,对研发创新取得成效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研发部介绍的优秀节目,经常能在各频道的创新节目或环节中得以呈现,如今年观摩的《欢乐颂》、《对与错》等节目的精髓部分,已成为城市、综艺等频道节目改版中的重点环节。

2.做好服务者——频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部门创办之初,大多数员工都来自一线,对于制作节目有一定的情结,而自主研发也是部门对自己提出的要求。2007年7月,部门成立刚半年,尽管团队仅有5人,还是用1个月的时间制作了一档样片。台领导、各频道部门负责人对样片颇为认可,但由于各个频道均有自己的考量,在哪个频道制作播出上产生了分歧,最终不了了之。当时我们与其他台研发部做了沟通,发现这也是一些电视台研发部遇到的共同问题。

这件事改变了我们研发的理念:现阶段研发部的主要定位,就是纯粹地进行研发创新相关的各项服务,服务频道,服务制作团队。因此,我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望”工作中,加强服务意识,研发频道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首先,研发部应频道需求,协助其进行创新工作。如《万家灯火》就是研发部和频道共同打造的首个节目。创办该栏目时,城市频道有一个制作讲坛类节目的初步设想,研发部为这一类型的节目做了国内市场环境分析、具体方案策划,帮频道请业内专家共同研讨,并和频道共同敲定了节目的名称、定位、形式甚至选题。节目播出后,我们又不断跟踪,提出修改意见,花费了颇多心思。节目播出后反响颇佳,内容极具实用性,广受观众喜爱。今年,我们又协助城市频道开发了《万家灯火》的衍生节目《健康零距离》,节目以真人秀的创新形式丰富了频道的构成,更为提升节目收视贡献颇高。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城市频道的《爱拼就会赢》、影视频道的《我就是明星》等,都是研发部参与频道研发的成果;各频道改版创新时,我们也会参与其中,从专业制作的角度献计献策。

为服务于频道创新,从2008年起,研发部还经常为频道量身打造“专场观摩会”,这一活动被频道戏称为“送戏下乡”。此类小观摩会专门结合频道的定位、某一阶段的特定创新需求而组织,参与层面更为广泛,人群更为集中,效果立竿见影。如今年上半年,研发部除了组织两场面向总台层面的大观摩外,还分别为新闻中心、新闻公共频道、卫视、卫视频道幸福文化教育公司、影视频道组织了共5场观摩会,达到了每月办一场的频率,多个部门和频道目前已对一些优秀的观摩片进行细化和本土化,在自办节目中得到体现。

3.做好组织者——强化自下而上研发的体制,激发频道创新活力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全台、全社会的智慧共同研发,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研发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并行的良性机制,所以几乎是在研发部成立的同时,我们就承办了电视传媒中心首届“方案征集活动”,目前该活动和总台总编(综合)办公室共同主办,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为了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挖掘民间智慧,方案征集活动设置奖项较多,奖金不菲,并以“频道是否采纳”为最终标准;获奖方案还能申请研发经费,制作样片;我们还设置了积极参与奖,鼓励那些投递方案多、质量相对较高的个人;台领导会亲自给胜出者颁奖,这对频道、个人都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和精神激励,频道之间会相互比较,不甘落后。目前,每年征集活动收到的方案数量都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台内方案的数量、质量每年都有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机制下,包括《密室疗伤》、《好汉一个半》、《今晚大不同》、《我爱饭米粒》、《幸福poker派》等各频道新节目,都是从历年的方案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投入制作的。

现在,很多频道已自发形成了内部预先征集的良好机制。为了鼓励频道的这一做法,今年的方案征集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团体奖”,对这些积极参与的频道再度进行奖励,以提倡这种举全频道之力共同研发的良好氛围;今年,该活动还首度和总台人力资源部合作,方案优胜者将获得出国培训的优先机会。在这些多重刺激下,已经有更多的频道、个人积极参与进来。

4.做好“监督者”——监督新节目品质,让创新不因播出而终止

年会节目创意篇7

2015年是中国广播娱乐节目评析研讨活动开展的第十二年。在过去的十二年里,娱乐广播大大改变了中国广播文艺的传统形态,使广播的日常播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压力大、工作学习繁重的当今社会,它满足了人们需要快乐放松这一简单的诉求。但是在飞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娱乐节目设计的雷同,缺乏创新,内容及品位的低俗化等缺陷。“恶俗”、“拜金”等字眼已经成为娱乐节目的标签,对受众的价值观,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广播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

总体来说广播节目的“泛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娱乐性的广播节目越来越多,占据了各个电台栏目内容的很大比重;二是原本严肃性的电台节目在内容、形式、叙述方式、主持风格等各方面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部分广播娱乐节目变成了网络搜索内容的二次平台,以及网络假新闻的散播渠道。因此,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广播节目如何发挥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娱乐吉庆街》节目是一档开办于2009年3月的广播娱乐节目,该节目因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而风靡湖北上空,收听率稳居同时段前两位,20余件作品获得国家及省级以上奖项。即使是一档娱乐节目,节目设计者也必须注重对党的思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及时宣传和传播。让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的社会风尚。

创新内容和表现形式

与其他节目相比,娱乐节目是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媒介传播方式之一,其有效配合主旋律宣传的关键在于形式的创新和方式的多样性。该节目一直坚持创造力,“创新致胜”、“内容为王”、“风格鲜明”,这也是湖北之声编办节目的“三驾马车”理念。跳出一般宣传的说教模式,采用娱乐的方式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

这种“微策划”每个季度都有一次,今年4月开辟了《身边的幸福》单元。让听众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来讲述自己身边真实的幸福故事。由微信上全体听众同步给故事打分,按照分数,赠送相应金额的话费。电话那头,从收获陌生人的帮助到用亲情战胜病魔,从点滴公益善举到寻找当年的恩人,数万名听众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对幸福的“微”感悟。让听众在在听过,笑过,感动过后,感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发挥节目特长寓教于乐

一些娱乐节目一味追求好笑。其实“笑”包括让人笑、怎么笑、笑什么。广播娱乐节目要诱发人笑,首先要强调“导向金不换”的理念,其次要让人笑得有意义。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较大,娱乐节目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释放工作生活的压力。《娱乐吉庆街》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有意义有意思的节目,让人笑过之后能有所想、有所得。

该节目立足本地特色,通过创意先行的设计,针对当前许多“教育低龄化,教育功利化”的现象,该节目于2012年10月推出《挑战小学生》子栏目,这是湖北广播媒体第一档代际益智互动挑战秀,让大人们来回答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题目。全家可以一同参与,大学教授、公务员、老师、医生、家长等在享受答题挑战的过程时,知道了小学课本题并不简单,也明白了现在小学生的不易,帮助家长与孩子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孩子们通过做客直播间当小老师出题,也让爸爸妈妈们发现在很多知识面上自愧不如。节目基调诙谐、轻松.听众参与积极,答题、对话、与主持人交流,在娱乐的同时普及了知识,沟通了两代人。

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

广播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节目的竞争,广播人要不断创新思维,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研发出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娱乐节目模式和形态。该节目每年不断升级节目单元,在保证节目连续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锁定连续收听。正是这种固化模板和创新突破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该节目出现伊始,就区别于以往的广播娱乐模式,以其轻松、快乐的基调面向受众。

《娱乐吉庆街》作为湖北广播界率先使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节目,将新媒体作为节目的延伸。直播中,新媒体是互动的主平台,直播外,新媒体是节目的延续,它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并评估节目效果。

2014年8月,在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主办的《赢在创新全球华语广播创新栏目大赛》中,该节目与来自华语地区的208件最终入围广播作品进行了激烈PK,参赛作品最大亮点是广播传统媒体充分和新媒体融合(如音乐节目运用声波识别,美食节目运用手机定位gps,支付宝、打车软件都成为了广播的互动手段)。而《娱乐吉庆街》节目创作的游戏类服务单元《10:46红包来了》,发掘“微信红包”这一财富功能,充分利用微信语音为互动手段,用科学实验辟谣朋友圈里传言,打造了全新“声音闯关”模式,引领了广播时尚,成功斩获大赛银奖和最佳新媒体运用奖。今年又在开发微信“摇一摇”的广播识别功能和商业广告的结合。

紧扣时代创造新意创造亮点

市场研究表明,一档广播娱乐节目运作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变化或增加新内容就会失去一定可听性、流失听众。广播娱乐节目只有不断增加新的元素,才能创造新意、创造亮点、创造较好的市场反响。《娱乐吉庆街》节目与时俱进,引入时下热词、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热门电影台词、歌曲等新事物,每天制作一部的微广播剧,通过三位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角色扮演,用夸张的方式将当天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演绎出来。《夜间微剧场》这个坚持了近1000期的单元获得了无数好评,其中根据新闻改编的微剧《丈夫的“秘密”》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微剧大赛的大奖。

《娱乐吉庆街》研究有车一族收听习惯发现,“伴随性”成为其主要诉求,一档以资讯为主的广播娱乐节目怎么做到“伴随性”?在反复架构节目,录制样片后,节目组将样片送给有车一族开车收听,总结他们的反馈发现“短、平、快”、“3分钟一个小高潮”、“5分钟一个变化”是诀窍。以“微广播剧+新闻闯关答题”为模式的新锐资讯单元在2015年3月底推出后,节目占有率增幅将近80%。

总之,每一档娱乐节目的推出.都必须能准确把握和反映时代脉搏,做到娱乐、公益和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才能够贴近百姓生活,才能够直击听众的内心。广播媒体应该依靠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把广播娱乐节目做正、做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策划,不断创新,才能打造出更多、更大、更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品牌娱乐节目。《娱乐吉庆街》节目用积极的调侃、乐观的精神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对此节目组表示:“我们肯定不能放弃收听率。但是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平台,我们更看重的是节目的社会功能,以及公益价值、文化价值的呈现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高祥荣:《论媒体谈话节目的界定和类型》,《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张凤铸陈立强:《一种节目范式的解析——从<快乐大本营>说起》,《当代电影》2004年第4期

[3]孔令亚:《娱乐节目及主持人的现状》,《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9期

[4]美圻:《类型电台焕发魅力》,《IT经理世界》2006年第14期

[5]张毅:《广播节目泛娱乐化的危机与应对》,《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下)

年会节目创意篇8

为筹备这次调演活动,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周密部署,从去年8月份召开全省创作会议以来,掀起了社会文艺作品创作的新高潮。各级文化部门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加强了对创作工作的领导;按照省里的目标,制定了本地社会文化创作的详细规划,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大了投入,出台了激励措施,调动了社会文化创作者的积极性;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培训、研讨和观摩活动提高队伍素质,省里举办的四期“群星讲堂”活动培训创作骨干600多人;强化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各类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一时间进基层、进农村演出,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提高。这次集中调演活动,就是一年多来我省社会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的大总结、大检阅。

全省社会文化新创文艺作品调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宏大。这次调演活动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深入组织发动下,共举办初赛120多场,全省新创作600多个节目,各地初赛报省337个优秀节目,省里选拔调演237个,共18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这是我省近年来社会文化领域新创作作品数;量最多、演出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演活动,在全国和全省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二是主题鲜明。此次人选省里调演的237件作品,内容不仅健康向上,立意鲜明,而且展现时代,锐意创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全面反映了全省各地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歌颂了齐鲁儿女在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崭新风貌。三是艺术性强。调演作品的突出特点是既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又与现代时尚文化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民间特色和时代特色。由于这些作品在创作后大部分聘请国家和省里的专家进行了修改加工,又在当地进行演出后根据群众反映进行了提炼完善,与一般社会文化作品相比,不管是在舞蹈语言、唱腔技法还是地方剧种挖掘、作品矛盾冲突方面都精益求精,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文化精品。四是演评结合。为提高本次调演活动的水平,打造社会文化创作精品,在文化部支持下,调演评委全部聘请文化部“群星奖”评委,这些全国社会文化专家在为节目评奖的同时,还要对每个节目做出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提炼的意见,使演出与点评结合,边演出边提高,创新了社会文艺创作和演出的方式。五是服务群众。此次调演活动的主旨是惠及群众,各地初选的600多个节目已在基层演出2500多场,观众达120多万人次,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调演中涌现出的优秀节目,还将进农村、进社区广泛进行演出,服务群众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节目的质量。

此次调演是我省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创作的阶段性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参加十艺节期间第十六届“群星奖”评选,全面展现山东社会文化的崭新风采,展示东道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文化实力,省文化厅向全省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创作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全省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作品类节目评选工作,分为组织发动和创作征集、排练加工、作品上报、汇演选拔、提高冲刺、集中录制阶段和推广巡演阶段。

1、组织发动和创作征集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

省直有关单位及各市大力抓好组织发动工作,认真部署,广泛组织群众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根据文化部要求和省里部署的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集中进行作品创作活动。同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群众文艺作品和创意设计。

2、排练加工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

省、市、县各级通过组织专家集中审看和巡回指导等方式,对各地创作的作品进行研讨、论证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分析定位、制定加工提升方案。

3、作品初选阶段(2011年11月)。

省里组织参加第十六届“群星奖”节目初选活动,各市选拔本市优秀节目赴省进行统一比赛,省里从各地上报的各个门类和队伍中,4个门类各择优选出25件,加上合唱和广场舞各5支队伍,共110件作品(队伍),作为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的备选作品。

4、提高冲刺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

初选优秀作品将邀请省内外高层次专家逐一审看指导,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在表演、音乐、灯光、服装、舞美等方面精益求精,改进创新,全面提高,打造成为精品力作。

5、汇演提炼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

省里及各市组织初赛中初步确定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全省性的汇演活动,进行广泛的进广场、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演出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提高。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部的参赛时间,省文化厅从每个门类中选拔优秀节目上报文化部,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

6、集中录制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

全省上报文化部的优秀节目确定后,省里成立专门录制工作班子,组织人选节目到省城进行集中录制,统一制作成为制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光盘上报文化部。同时,作为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向全省发行。

年会节目创意篇9

【关键词】电视台;文艺晚会;戏曲晚会

0.引言

要举办一场成功的晚会,就要获得观众的肯定和赞赏,决定晚会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晚会策划是否得当,是否富有创意。由于戏曲有着流派众多、行当齐全、唱腔多变、形式多样的特点,因此和其他文艺晚会相比,文艺戏曲晚会比较独特,这些因素既约束了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新,也给电视戏曲晚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电视台戏曲晚会的策划方法、创意规律,提高电视戏曲晚会的质量。

1.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意

我们所说的创意就是创作意图,这也是决定电视戏曲晚会质量的重要因素,创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1明确主题

不论是电视戏曲晚会,还是其他专业性、综合性的晚会,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主体,但是电视戏曲晚会主体的范围更宽广,表现在不同的电视戏曲晚会,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特点,因此创意同样不同,一般的电视戏曲晚会可以分为几种:首先是大型特定活动类,例如第十届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专场晚会、第三节京剧节开幕式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越剧专场晚会等;第二是节日庆典类,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元宵节戏曲晚会、中秋节戏曲晚会和国庆戏曲晚会等;第三是专题纪念类,例如梅兰芳诞辰100周年京剧晚会、纪念周信芳诞辰100周年京剧晚会、纪念共产党成立80周年京剧交响晚会等;第四是赛事颁奖类,例如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颁奖晚会、京剧卡拉OK大赛颁奖晚会、梅兰芳金奖大赛颁奖晚会等;第五是其他,例如消夏戏曲晚会、抗震救灾戏曲晚会、迎春戏曲晚会等。

对于不同的晚会,要明确不同的主体,就好比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这是决定戏曲晚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专题纪念类的戏曲晚会,要凸显出想要纪念的人物或者主题,例如纪念裘盛戎诞辰80周年京剧晚会,就要表现出这位京剧表演大家所在京剧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裘盛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裘派京剧花脸艺术,有效推动了京剧传统的发展和继承,裘盛戎为人师表,表现出德艺双馨的极强的人格魅力,这些因素都要合理的融合到节目中和串联词中;又如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戏曲晚会上,晚会的重点是通过戏剧表演展现出共产党90年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伟大光辉历程,因此节目和串联词一定要以上述理念为中心,戏曲晚会不仅要让观众欣赏到优美的戏剧表演,还要让观众感受到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幸福生活,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重要观念。又如节日庆典类戏曲晚会,要在节目中贯穿节日特点,例如每年最重要的春节戏曲晚会,节目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们高高兴兴、团团圆圆的过一个红火的新年,因此要为观众们奉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曲表演,晚会要汇聚我国的戏曲精华,邀请全国著名的优秀戏曲演员,为观众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让观众们认识到,是共产党领导我们过上好生活,开创了新时代;而在赛事类的戏曲晚会中,要将竞技的公平性、技巧性表现出来,体现出我国的戏曲晚会的蓬勃发展。

1.2确定格调

简单来说,电视戏曲晚会的格调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例如专题纪念类的戏曲晚会,要富有诗情画意,而节日庆典类的戏曲晚会要祥和、喜庆。只有确定了晚会格调,明确了晚会主题,才能让戏曲晚会独具特点。但是总的来说,不同的电视戏曲晚会都要有正确的导向,都要体现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内容新颖,贴近群众生活,联系实际,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造福党和人民。

2.电视戏曲晚会的策划

策划的字面意思就是筹划策略和对策,我们经常说的“运筹帷幄”也是这个意思。电视戏曲晚会策划需要充分调动人的大脑,进行有效的、创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需要对事件进行细致观察、分析,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得到事物的客观规律,总结出事物能够表达出的信息,得到可以实际操作的方法。仅仅具有创意是无法构成一台优秀的电视戏曲晚会的,还需要通过策划来实现这些创意,实际上就是综合各种方法、创意,总结出一套最佳的、可实践的晚会拍摄方案。

策划组是决定戏曲晚会策划质量的主要因素,不论是节目导演、主持人、戏曲作者,还是舞美、制片甚至是戏曲专家,都要以戏曲晚会编导为中心,组成一个节目策划组,通过团结节目组成员,调动大家的智慧和积极性,共同努力,拍摄一台高质量的电视戏曲晚会。策划组要针对每个节目和整个晚会框架展开策划,不同的戏曲晚会有不同的框架,例如分版块的、按照主题一贯到底的、内外场景相结合的,由节目组决定戏曲晚会采取哪种框架,然后再细化到采取何种拍摄、录制方法,以及先期录音、同期声录音等,同时还要策划节目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各个节目之间的衔接、不同流派戏曲的衔接、音乐演奏、反串表演等,以及是采用民族管弦乐还是交响乐等。

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策划组决定:晚会景观是多场景还是一堂景,分为是火爆炽热还是温馨祥和,色调是冷还是暖,风格是传统、现代还是西洋、民族等;晚会所用老少演员的比例;晚会是将长度,一般小型晚会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大型晚会则可以达到四个小时;晚会主持人人数、搭配,以及嘉宾和主持人的搭配,还有主持人的妆容、衣着服饰等。

电视戏曲晚融合了传统戏曲艺术和电视新科技,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完成,晚会的策划、创意同样需要多人完成,因此要各抒己见同时达成共识,好的创意能够决定晚会的新颖度,而好的策划则能决定晚会能否圆满完成,因此对于一台优秀的电视戏曲晚会,主题、创意和策划都是不可或缺的。

3.结束语

综上,分别介绍了电视戏曲晚会的创意和策划,为电视戏曲晚会编导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施旭升,孙钰婷.新的历史情境中的秩序和意义――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的本体特征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2):64.

年会节目创意篇10

“赢在中国”的内容主要是对当代创业者的职业精神和职场行为的展示,包括新型企业诞生的全过程。节目流程分为六个阶段进行:(1)海选:网上报名,从12万选手数据库中选出 3000 名;(2)面试:由大赛项目组在 20 个城市组织面试,选拔出108名选手;(3)初赛:从108名选手中,通过竞技训练营筛选出32名,通过网络人气排名产生4名,共36名选手;(4)复赛:36名选手接受三位专家的评选,最后获胜的 10 名选手和网络人气产生的 2 名选手一起进入决赛真人秀。(5)决赛12 进 5 : 12 名选手一起参加七场真人秀竞赛,每场淘汰一名选手,最终产生 5 名选手进入下一轮;(6)总决赛:电视直播,专家点评,观众短信参与评选,最终产生比赛的冠亚季军选手。目前,2007年第二赛季正处在网上报名阶段,第二赛季在二、三环节之间加入了人工筛选环节:大赛组委会将通过专家人工筛选的方式,从3000名选手中选出1080名选手进入海选面试。

对于一个大型的选拔活动来说,科学完备的赛制是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从“赢在中国”的流程设计看,“赢在中国”大赛从海选到总决赛,每个环节如何操作具体到所需时间,项目组在初期就做好了安排,历时八个月没有大的纰漏,使得2006年第一赛季活动进行得顺利圆满。正因为节目组前期大量细致的工作,使节目具有公开、公正和参与性。节目引入了全民参与投票机制,让观众通过短信投票的方式参与活动;考虑到媒体的参与,节目组设置了专门的媒体团进行投票和提问;考虑到比赛的权威性,节目组设置了由九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精英和风险投资机构老总组成的评审团,并且别具匠心地设置了由张瑞敏和柳传志担当大赛的最高评委。选手排名轮流由短信投票和记者团投票方式决定,根据排名取后两位选手进行PK,最终由9人评审团从中定出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冠亚军的产生,则是综合了更多的因素:观众短信投票、评审团陈述各自意见,最后由总评委作出决定。从复杂的赛制中,能看到制片人及节目组为大赛耗费的大量心思。

“赢在中国”注重机会均等,对于参赛选手的年龄、学历、性别、籍贯都无限制,唯一的条件是拥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才干。IDG、软银赛富、今日资本三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为大赛的前5名选手提供丰厚的创业资金。冠军、亚军分别获得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000 万元和700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各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00 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对各家公司获奖者选手本人拥有该企业 20% 的股份,出任该企业的 CEO 。另外由观众短信投票选出的联通“世界风”通行证选手,获得一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300 万元的新设企业经营权,这笔资金由中国联通提供。短信抽奖活动产生的180名观众将成为这六家新成立公司的原始股东,这在一定层面上也刺激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众所周知,创业是艰辛的,尤其在起步阶段,创业往往因为资金短缺等问题而停滞不前。“赢在中国”节目作为一个桥梁,将资本与人才进行对接,成功企业家的风险投资和精神感召,为年轻的创业者们将理想变为现实提供了土壤,有利于帮助电视观众寻求人生启迪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对节目创新力的分析

“赢在中国”不仅以电视传播手段为主体,还以新媒体为羽翼,综合了流媒体、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传播优势。“赢在中国”的渠道创新力体现在:节目主体是由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传播;战略盟友是进入世界移动通信排名前三强的中国联通独家冠名;网络支持阵容强大:雅虎中国全程提供网络投票平台和选手展示平台,中华英才网提供报名系统和专业测评。三网覆盖强化了节目的广度和到达率,跨媒介传播提升了节目的创新力、影响力。

该节目联手中国创造力突出的企业,集合了国际品牌企业的创投资金,为中国的创业者打造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团队展示、与投资者交流、与名人沟通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找到优秀项目和团队的机会,同时给予众多不参加节目的创业者指引投资的路径,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创业的兴趣。在给中国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提供好的平台的同时,选手们良好的表现和自身较高的素质,也为其他创业者们树立了榜样。著名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该节目的传播,传达了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与精神风采。如中国联通高层所言,他看重的就是节目传达的“充满朝气、挑战自我、奋斗不懈的精神”与联通企业精神一脉相承。传播出充满朝气、挑战自我、奋斗不懈的精神价值取向;作为评委的企业家实质上也是在进行着更高层面的真人秀:不光秀个人的魅力,更要传播出企业的文化。这就是“赢在中国”对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性诠释。

“赢在中国”从栏目创意到比赛环节的设置,都能看出策划人的独到眼光和良苦用心。创意符合时代的精神取向――总制片人王利芬着眼“创业”“创新”,抓到了时展的主题词。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源泉,创业成功意味着企业的发展,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意味着就业扩大生活安定,意味着实现理想构建和谐。创新、创业背后更多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节目的品位和吸引力,造成了国际众多知名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总决赛环节策划环环相连、扣人心弦: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如在第一环节,主持人首先让五位选手进行自我剖析。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其实要做好并不容易,如评委所言“一个人要正确地分析自己是不容易的,但作为创业者,应该具备这样一个能力,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扬长避短,首先赢了自己才有可能赢中国。”

“赢在中国”是对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XX中国”系列品牌节目的经济学诠释和提升。“赢在中国”于2006年推出,是该品牌节目集大成之作,创新力很高:一是开创了“电视伯乐”功能――挖掘经济创新人才。正如央视副台长高峰所说:“赢在中国”是一个挖掘和产生创新性人才的活动,而真正的创新性人才,他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这种想象力要有价值,有意义。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创业、创新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词句,为企业积累财富、为国家贡献税收、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成为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创业赢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二是“高雅娱乐”功能――选人才楷模而不选“星”与偶像。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媒体策划的造星活动不仅娱乐了大众,也成就了不少平民的明星梦。“赢在中国”的意义不同于前两者,它是要打造中国的创业明星,是给具备企业家潜质的青年才俊一个高端平台。娱乐的本意是“抓取生命的意义” ――“赢在中国”的娱乐性正与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命意义结合在一起,品质优良,品位高雅。“赢在中国”重在开启创业之门,点燃创业热情,高扬独立意识的觉醒,激发社会责任感――“赢来广泛关注、获得观众厚爱,建立强势品牌,选手赢在中国的职场、节目赢在中国的人心”。“赢在中国”的意义远不局限于电视节目中。“赢在中国”不只是做给创业者看的,因为节目带给观众的远不只是感动,不只是激励,感悟成功者的心灵会让人终身受益。

真人秀节目在国外早已是主流电视节目形态。国内此类节目,如“非常6+1”,“加油,好男儿”、“超级女声”等,虽然收视率相当不错,但欠缺本土化创新,基本属于“翻牌型+偶像型”,缺乏与民族精神内蕴一脉相通的地方。“赢在中国”精神内蕴丰富,鼓励中青年人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以智慧、勇气、勤劳开创未来,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民族精神。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这个意义上看,“赢在中国”可视为中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范例,随着该节目在国外的版权发行,节目品牌将逐渐国际化,中国风格将日益形成。“赢在中国”创造了电视节目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资料:

①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孤独一生《谁能成为赢在中国的赢家》/2006/06/19/20060619-23241-1.shtml 2006-6-19

③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