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4-07 07:54:38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篇1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4课。

2、学美文,悟真情。在指导学生品味秋天之美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又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三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采用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的教学方法。

2、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一句的正确理解。学生往往会疑问:“现在不是不能乱砍滥伐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2、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强调生字词。

丁丁(zhēngzhēng)青鳊 (b1ān)鱼寥(liáo)阔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3)教师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鼓励学生纵情朗诵。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注意细节?揣摩感情。

(4)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表现了作者歌颂秋天、歌颂丰收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3、品味;

(1)仔细读课文,哪些词语体现出诗歌所描绘的乡村秋景?

明确:岭雾、白霜――秋。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蟋蟀 (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2)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每一节都是一 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幅图画拟个标题。(分组讨论合作完成。)

示例:①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②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③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3)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理由。

教师示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嗅觉的角度展示丰收的图画,极具诗意。又耐人寻味。如果换成“那割过无数额稻谷的镰刀”,语言就盎得抽象空泛,表现力和美感就逊色多了。

4、背诵;

(1)齐背。

(2)指名背。

(3)全班狂背。

5、作业;

课后阅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六、预设学生行为

1、准确朗读诗歌。

2、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技能鉴赏其它诗文。

七、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八、板书设计

秋天

(1)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2)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3)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九、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评价

秋思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雅正格调;文体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36-03

【作者简介】薛海兵,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科处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顶层设计一直存在缺憾。这些缺憾主要源于四个方面,即学科性质的争议性、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教学内容的模糊性、教学目标的被搁置。学科性质的争议直接导致了其他三个问题的存在,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中的三种不良倾向,即激进的伪人文倾向、保守的伪实用倾向、任性的伪自由倾向。这四大缺憾与三种倾向的存在,语文教学就缺少了必要的中和性的审美。

这些没有理解学科教学辩证法的错误倾向和做法,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对语言、思维和审美实施富有辩证性的有效教学,使得语文被,学生被设计,课堂被曲解,牺牲了学科与学生,无疑是将语文教学拖向了背离人道主义的深渊,同时也走向了背离科学与审美的深渊。

基于对这些现状的思考,笔者主张建构“格调语文”以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理想。格调语文主要有两个理论支撑,即古代诗学的格调说与现代美学的格调论。关于古代诗学的格调说,邓红梅(2009)认为,“格调就是指古代诗歌创作与批评中的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品第水准的整体形态”,格调说是“通过衡量诗歌格调的高低,来判断诗人的人生境界与诗艺修养的深浅”。她指出了古代诗歌格调论的基本范畴及其评价功能。关于现代美学的格调论,叶朗教授(2009)认为,“格调或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这种审美趣味在人的各种劳动及其成果中得到体现。对于作品而言,作品的格调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也取决于作者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凡思想和艺术两美齐备的作品,就会被誉为格调高雅、纯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格调就是指作品在被创造与被批评活动中从形式与意蕴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法度范式和审美趣味的整体风貌。格调在任何领域都指向作品与人,作品的格调是人的格调的映射。

基于以上认识,在做《秋声赋》的教学设计时,笔者从格调语文教学主张出发,将其目标确立为使学生理解文赋的“体物言志”的主要特征和“触物兴词”的艺术手法,以及能正确评价作者的“悲秋情怀”三项内容。

【教学过程】

一、入境:导入与激趣

教师: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情结。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上承杜牧的《阿房宫赋》,下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历来被看作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经典。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秋声赋》,体味文本中蕴藏的文学美和哲理美。

二、诵读:感知与发现

1.自由诵读:作为文赋的《秋声赋》在诵读上有何特殊之处?

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诵读文章,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并点评。关键是要放声地读,读出滋味,并努力体验其文体特点。

2.整体感知:梳理基本内容与思路。

组织学生交流基本内容与写作思路,即写什么与怎么写,并交流对于文章内在逻辑与特征的理解。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对内容加以梳理与概括。根据学情组织学生诵读局部文字。

明确:文章按照“闻秋声,求其因,感其心”的思路展开全文,“求其因”部分又步步深入,由果而因分别写了秋状、秋气和秋心三方面的内容。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3.发现问题:对文本内容、艺术与特色进行质疑并梳理。

学习小组交流课前预习中所提问题并进行分类汇总。教师巡视,对学生中的问题倾向和特殊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教师明确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并组织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明确:经过讨论汇总,我们打算集中讨论以下五个题:(1)作者如何描写无形之声,如何写出其特点,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作者阐述“秋心”的文字?(3)“嗟乎”一段主要写了哪几层意思,与上文的“秋心”有何关系?(4)如何评价作者“感其心”中流露出的心态?(5)本文是否体现了文赋的典型写法,特点是什么?

三、涵泳:格物与知味

(一)研究体物类问题,欣赏文学美

1.研究一般描写的形象性:作者如何描写无形之声?如何写出其特点?有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正在夜读的欧阳修,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全身心沉浸其中,感受文字与描法,然后联系全文,思考其作用。

明确: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多重比喻,对秋声作直接描摹,而且比喻之间是连贯而下的有机结合,展示了夜至秋声的动态画面。在比喻中,作者充分展示了秋声不期而至、由远而近、自弱而强、从隐而显的动态过程,铺陈渲染精彩,极富艺术感染力。读者从中能强烈地感受到秋声的肃杀奔涌、充满杀伐之气。

2.研究赋体描写的铺陈性:描写文字如何体现赋体特点?

要求学生把描写秋声的文字,综合起来研究,看看能否发现赋体在“体物”方面的特点。建议学生回忆《阿房宫赋》,通过比较归类的方法获得理解。

明确:(1)直接描写,多重铺陈,运用多重比喻作动态的关联描写,在多重联想中,铺陈渲染,写秋声声势与质感。(2)换个角度,间接渲染,铺陈秋色、秋容、秋气、秋意。(3)理说秋意,深入浅出。

(二)研究言志类问题,欣赏哲理美

1.作者在“嗟乎”一段主要写了哪几层意思?与上文的“秋心”有何关系?

要求学生遵照上文所提出的涵泳体味的学习要求,借助关联词语尤其是虚词,梳理出本段落的基本内容与层次逻辑,并思考它与上文存在怎样的关系。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写人事与勉力,使人衰老。第二层意思是人非草木,不与争荣。从秋声到人声,从秋心到人心,触物兴词,作者在这当中通过体察秋而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感悟。显然,前半篇写有声之秋对草木的摧残,正是为了后半篇,写无声之秋对人的摧残;在作者心里,人事忧劳甚于秋心肃杀。这样,文赋的体物言志就有了完整体现。

2.评价作者的观点:如何评价作者“感其心”中流露出的心态?

请学生结合自己有限的人生阅历和间接的经验,对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加以评价。学生可以结合欧阳修的政治生活进行思考,而且要注意运用批判性思维考虑问题。

明确:欧阳修的观点一方面显示其淡泊名利,看淡人事,具有一定积极性;另一方面表现其与世无争,知足保命,兼有消极性。古代文人悲秋作品的立意大多都处于悲秋、恨秋的范围中,欧阳修的《秋声赋》却一反前人的常情,选择了全新的角度来立意。

四、体悟:比较与致用

1.通过比较训练,巩固对关联比喻、多重铺陈、触物兴词和体物言志的理解。

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苏轼《赤壁赋》的第二、三、四段,结合关联比喻、多重铺陈、触物兴词和体物言志四个学习重点加以简要分析,然后小组内讨论补益,并请代表做交流发言。

明确:苏轼《赤壁赋》的第二段描写箫声时运用了多重比喻,但不是欧阳修文中的前后关联、环环相扣的用法。这里本身就是铺陈渲染,含蓄而又形象,更大范围则可扩展到第三段,首先直接点明愀然忧伤,然后联想历史人物命运,再就是联系自身人生短暂,从而将人生悲伤铺陈到位。至于体物言志,则主要体现在前两段与后两段之间,前体物后言志,只是与《秋声赋》相比,苏轼的主客问答与言志之辩的篇幅要长得多,说理更为透彻而形象。

2.通过比较训练,巩固对体物言志和托物言志的异同理解。

要求学生结合周敦颐的《爱莲说》,思考其主要手法托物言志与本文的体物言志手法的异同点。

明确: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叙描抒议之中。体物言志指在对事物的形态风貌进行铺陈描绘之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前者可以融思想于对象中,后者则需要直接阐述自己的思想。两者都有对物的依托,但是后者所铺陈之物本身不一定具有欲言之志的特点。

五、结束:总结与升华

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与无奈,所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自觉不自觉地承继着这种“悲秋”的情怀,也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情怀感动着。而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这深厚的传统和众芳摇落的季节,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欧阳修,对前人的思想有了难得的反思与超越。

【教后反思】

在设计《秋声赋》的教学时,笔者遵循格调语文的正确性、艺术性和辩证性三项要求展开。

第一,抓住文赋“体物写志”的文体特征,体现以教学法度为基础的正确性追求。“识体而教,以体定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范,这样整堂课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具有语文味。文学性文本教学大都要鉴赏文本的描写艺术,但是本课将它置于“体物”的文体要求下才是必需的和应然的。

第二,抓住文赋所具有的文学美与哲理美,体现以审美体验为重点的艺术性追求。课堂的美感必须通过对文本美的发掘和对教学美的展示才能全面呈现。在探究文赋之美的同r,教学美感应在品位、情调、氛围和语言诸元素中得以体现,譬如教学语言富有文采而又相当克制,走在诗性与理性之间,这对于展示文赋的魅力和语文教学的魅力,都是重要保证。

第三,有效渗透辩证思维训练,体现以“雅正”为权衡的辩证性。在评价欧阳修观点的教学环节上,在体悟升华的练习环节中,甚至在整堂课的教学思想上,都要有意体现“雅正中和”的辩证美感。涵泳的意会性与细读的精确性两相结合,使得教学不空、不死、不走极端。在“写志”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展开言意互转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总之,整个教学设计既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也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有效策略,还要充分体现格调语文教学主张,努力做到守正创新,能以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并享受学习“赋”体文学的美与快乐,并对人生与人世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邓红梅.论“格调”[J].文学遗产,2009(01).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秋思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探究;提升;鉴赏;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44-0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给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才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启,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问题设置科学合理,学生跳一跳能够解决的目标?我根据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提出两种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与同仁共同商榷。

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要避免简单和死板,应具有统摄性、普遍性、代表性和灵活性,要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务必要达到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目的,不能一看就明白,或模式化、固定化,既要有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又要对学生的概括、理解、鉴赏、评价等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运用,又要兼顾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尝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日常教学中对此做过一些尝试,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沁园春・长沙》结束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在课外探究的问题:收集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进行比较外阅读,分析概括诗词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整体风格,并体会他在各个时期的生活境遇对其诗词创作带来的影响。这是学生刚进入高中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探索性问题设计的第一次尝试,从效果上看,整体比较良好。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其创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忆秦峨・娄山关》等了解后,然后才向横向、纵向延伸。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完成,能形成自己对诗词的整体认识与思考,并通过这位学生熟悉的作家来理解:作品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及作家的思想发展等是密切联系的。

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为了深入理解文本,会自然地将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家各个时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阅历等有机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的作品内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且,这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将所学的零星的、分散的内容进行巧妙整合,既统摄了以前所学的的部分诗词篇目,又能够以点带面,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以一个问题的学习来掌握一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所探究的问题的维度,既体现学生对文本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同时又巧妙、灵活、恰当地对学生实施思维方式的启发性训练。既能充分体现所探究的问题的延展性,又能兼顾学生多种能力的整合与有效迁移。

对语言学科的学习,形象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模式,但启发性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式的训练亦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其学科特征中的工具,尤其是思维工具功能,亦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语文学科思维工具功能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是在深入解读教材,横向、纵向全面掌握为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离开了文本去探究,问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所以,探究性的问题要在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才能充分体现出问题的实效性特点。如在对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中《故都的秋》一文进行教学时,给学生设计了一道探究性的问题,就充分体现了探究性问题设计的维度。

在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初步掌握文本基本内容之后,我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课内进行深入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从文章开篇和收尾中的一些相关句子都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喜欢北平的,却为何又写得如此悲凉呢?如果本文由你来写,你将进行怎样设计与思考呢?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充分体现了探究性问题设计的维度,既有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同时亦体现出对文本内容恰当拓展延伸和有效迁移。

秋思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教学凭借 语文阅读 教学效果

教学凭借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所谓教学凭借,是指支撑和推进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合理设计教学凭借,能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激活思维,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教学凭借类型多样,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文本,可以是文章的背景材料,也可以利用图画、音像、实物等资料。本文就以《我与地坛》《秋声赋》等课文为例,谈谈教学凭借在技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相关文本,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与地坛》选取了原作第一、三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从古园的破败中看到了蓬勃的生机,体会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对于作者如何从地坛中获得生命启迪这一问题,单从课文部分来分析过于单薄。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原作的第四部分进行分析。在这部分中,作者写了一对中年夫妻十五年来每天都到园子里散步,这份真挚的爱情可与时间抗衡;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每天独自歌唱也不觉得疲惫,这样的激情,不管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个爱喝酒的老头,每天都悠闲地在园子里消磨时光,显出从容的生命气度……这些都让作者体会到,无论悲伤与快乐,无论激情与无奈,无论从容与执著,都是完整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些,生命才不会苍白。

二、巧用名家点评,拓宽文本视野

欧阳修的《秋声赋》以秋声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对于无形的秋声,作者先通过三个比喻直接描摹,再通过与秋声有关的事物间接渲染,突出了秋对万物强大的摧残力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教师讲解时,可引入这一评论,引导学生分析秋之色、容、气、意、声,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的秋声描写得绘形绘色,把秋声之肃杀之气渲染得生动形象。

三、因势引入背景资料,突破教学难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由宴游谈到生死及人生的意义,由纵情山水之乐写到感慨情随事迁之痛、吊古伤今之悲,犹如平地惊雷,使文章曲折起伏。但由于文章由乐到悲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缓冲带,加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局限,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如能乘势引入时代背景,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魏晋时期,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动乱,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文人士大夫惨遭迫害。这样的环境让文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常有人生无常之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得不兴尽悲来。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又不仅停留于此。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文人们放浪形骸,不屑实务,把死和生等同起来,认为生便是死,死便是生。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只有明白了死才懂得怎样生存,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流逝,才知道存在的意义,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

四、运用图画图片,形象生动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景与情密切相关。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可谓字字皆景,处处皆情。

离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凄楚的声音——寒蝉残鸣;萧条的景物——寒秋傍晚,雨后长亭,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离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对恋人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画面跃然于纸上。于是想象离别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烟柳岸,晓风残月”。第一幅画:月下,烟波浩渺中孤舟独行,只有空阔的楚天相伴,怎能不让人产生无限的惆怅。第二幅画:凌晨,一钩残月,阵阵寒风,柳丝飘飘,一种孤寂凄苦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讲解时,如能借助多媒体放映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就能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画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词中意境。

教学凭借的形式,还有相关知识、掌故轶事等。在设计教学凭借时,要注意以为教学服务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遵循简约、适当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教学凭借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2(4).

[2]黄厚江.阅读教学凭借设计的常见类型——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二[J].中学语文教学,2012(5).

[3]朱斌.阅读教学凭借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三[J].中学语文教学,2012(6).

秋思教学设计篇5

一、课文分析

《秋天的雨》旨在让学生学会对于秋天的雨的描绘,同时拓展出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一种景物,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每一种角度的切入,怎样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渲染,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通过小动物的动作等,来反应秋天的雨的特点。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会读和会写课后的生字和生词,进行准确的读出和组词。学会通过各种角度去描绘一种景物,进行情感的融入。更加熟练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文章的提升。

2、能力目标。从各个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一种景物的分析和运用,学会仿写;有层次的去写一种景物的各个角度,去分析每种景物的内在内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感悟景物中的内在美,体会其中的内涵。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一种景物的美,然后进行描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秋雨”的声音,带有秋风的声音,“哗啦啦”的雨声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当中去,在这种情境当中去体会秋雨的声音。

教师让大家描绘一下秋雨的印象,从“颜色、声音”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和发现,每个学生提出一句或者两句,进行比较和交流,这样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关于秋雨的诗句,进行比赛,看一看谁说出的关于秋雨的诗句多,谁说的最美,谁说的最好。(设计意图:渲染下雨的氛围,带入一种如诗似画的境界中)

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字词障碍。(1)让学生自己,或者同桌,或者小组内进行朗读课文,扫清文章中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自己通过商量交流,通过查字典,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做到会认会写会分析。“扇、菠、萝、邮、爽、柿、紧、杨”,让学生自行解决。(2)教师通过出示PPT文稿,将生字加上拼音和去掉拼音,进行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开火车读,自由度和协商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出现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分析。开展多元化的识字方式交流。(3)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抢读,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每个苹果上一个字,读对了的同学,摘得一个苹果,然后奖励给他一个小星星。(4)教师点名读字,开火车读字,然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分析,教师随机挑出几个字让学生朗读,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设计意图:将识字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展开识字,进行巩固)

2、二读课文,熟悉文意,分析课文段落。(1)二读课文,要知道文章里对于秋雨描写的角度,“声音、颜色、气味、形状”等,都是我们可以融入的角度,每个角度又通过可以感知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达到一种渲染情感的目的。(2)“秋天的与,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有注意,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体会这一段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谈感受,“清凉、温柔”关键词,说明雨水的一丝丝温凉,然后提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让学生进行特点分析,“秋天――钥匙,把秋天的门打开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整个秋天的风貌展现了出来。(3)对于秋雨描写角度的分析是本课重点。颜色: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银杏树――黄色,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叶――红色,像邮票,飘啊飘啊;田野――金黄色,像海洋;果树――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苹果、橘子――香甜的气味。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要来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抓紧挖洞;松柏穿上厚厚的衣服。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供写作素材,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仿照课文段的仿写,也从颜色、气味、声音入手,写一段关于某种景物的内涵和魅力;教师先读一段描写文字范例,学生根据范例和音视频写出自己的感受;完稿后组内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二次修改,老师点评若干;优秀作品展示和学生奖励。(4)学生小组合作勾画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且尝试讲解本体和喻体,讲解拟人句两者的相似点。然后进行两种修辞手法的仿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和分析。(设计意图: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描绘一种景物,融入修辞进行勾画,试着写一段话,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

3、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于秋雨的喜爱。教师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对于秋雨的描写,你最喜欢哪一点,颜色?声音?气味?小动物?丰收?选择其中1-2项,进行评说,谈一谈为什么喜欢,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每个小组排出一名代表,进行课文的分析和评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秋雨的美,这种秋雨的美丽,我们往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达。

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描绘一种事物,教师列出“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炎热、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花”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试试描述其中的景物,从各个角度切入,进行有效的描述。(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4、综合性学习的拓展。(1)要求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词句,各自摘抄10-20条,然后放在一起展览比较;(2)用自己的画笔画下秋天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用自己的笔写下秋天风景的模样,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交流;(4)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一次秋游,记录下沿途的风光和秋游的景色和心情。

5、作业的相互展示和交流。将自己所选择的作业,放在一起进行观赏,互相取长补短,找出最优秀的作业,进行奖励和表扬,然后进行二次作业的修改,提升作业展示的水平。(设计意图:提升交流,互相学习,多元化促进文章理解)

6、板书设计的关键词。颜色:秋天的雨,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气味:梨;菠萝;苹果、橘子。声音: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小动物们。对于秋雨的总结:丰收的歌,欢乐的歌。

秋思教学设计篇6

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

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这对于高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大的难点。

下面就我的两次授课情况来谈一谈我的体会。

第一次授课。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设计,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找出文章的文眼。②文中描写了几幅图景,有何特点?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三个问题就好像简答题一样,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堂死气沉沉的课,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更不用说体会郁达夫的散文中的美和散文的风格了。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体会作者饱含浓厚思想感情的心灵独白,这节课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次授课。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中听到了《梦驼铃》这首歌,让我找到了讲授《故都的秋》的灵感,屏幕上的画面以暗色为主,一条黄沙的土道,两旁是只剩树干的老槐树,有两个人在这萧条、苍凉的环境中缓缓地走着,其中一人手里拿着行李,我明白了这是在送别,而耳畔也响起令人伤感的调子“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生生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了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立刻,我明白了,人在思乡的时候,家乡再破旧再丑陋也是最美的,因为那是“家”,这不正是《故都的秋》作者的感受吗?此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郁达夫为何喜欢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是因为故都的秋给他一种“家”的味道。这样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不解自通了。我要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真正地体味本文的情感之源。

这样,刚上课,我就放了这首歌曲,可苍白的画面,陈旧的曲调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我知道学生一定会喜欢它,于是,我把这首歌给学生又放了一遍,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这首歌的歌词,这次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也明白了这是一曲思乡之歌。我趁机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这首歌画面美吗?(学生:不美)②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生:喜欢)③画面不美为何喜欢?(学生:饱含情感)④什么情感?(学生:思乡)⑤这样的环境离开不是更好吗?(学生:不,那是家)由此看来,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一份深深的眷恋与难以割舍的爱。紧接着我让学生阅读《故都的秋》,并让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郁达夫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寄予很深的情感。

秋思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整合;兴趣点;主体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26-01

从2004年我初次接触主题探索活动至今,我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一天天认识它,一层层深入的了解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探索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幼儿、如何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如何让幼儿更好的得到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我的实践,而探索和实践带给我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一、幼儿的兴趣来自与生活

生活是主题探索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整合活动的基点。所以,选择主题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下面,以我在大班开展的《秋装的世界》主题探索活动,谈谈自己的做法。

1、根据幼儿的经验,预期安排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整合课程有明显的课程网络和课程设计重点,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活动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因为很多时候,课程设计重点并非本班幼儿现有水平的体现。如《秋装的世界》这个主题,由于班上的幼儿现有对秋装的外观、用途、种类等方面的内容已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预设课程设计重点包括了解秋天、认识秋装的用途、材料、可替代物的认识和联想上、秋装的联想和变化、秋装创意、服装制作方法的交流等等。所以我把重点放在秋装的联想和变化,秋装的创意上。“小小设计师”是让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秋装的创意活动。我根据幼儿经验对活动进行了调整。前半部分让幼儿围绕秋装的用途展开联想活动,重点让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秋装的创作,比比谁设计的秋装创意独特。活动最后部分是交流。这样,一个半日活动就包括了认识秋装、秋装的联想与游戏、及创作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重视偶发性事件,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课程,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主题《秋装的世界》中有个活动叫“服装儿歌唱唱唱”,主要让幼儿创作儿歌填入歌词。由于幼儿对歌词,改词接触太少,所以要创作歌曲又要填词,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先让幼儿创作有关服装的儿歌,再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填词。降低了活动的难度,提高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溶入主体探索活动中

游戏中的幼儿是最快乐的,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的好习惯。并给幼儿一个适合而又能表现的机会,当幼儿有了活动兴趣,幼儿就会变得很自信,更喜欢参加各项活动,所以我将游戏溶入课程中。比如,在主体探索活动《秋装的世界》中 有个活动叫“小小模特儿”,由于之前幼儿已有了制作服装的经验,于是我提议大家玩一个时装模特儿的游戏,立刻得到了幼儿的欢迎,他们都很激动,主动提出用哪些材料、怎样制作、哪些方法会快一些,经过我的引导,幼儿们很快制作出服装穿在自己身上,并学模特儿在音乐伴奏下时装表演,轮流介绍自己设计的服装。最后,进行游戏,比比谁的猫步走得好,幼儿自由发挥。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兴趣。

二、以幼儿为主体,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主题活动中若离开了教师的主导,就无法将幼儿零散的经验整合在一起。没有老师的主导,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是难以想象的。可见,老师的主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鼓励者,也是幼儿真诚的、可信赖的指导者。

1、相信幼儿,这是开展主题探索活动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转变幼儿只是被动学习接受者的思想,要看到幼儿自主学习的潜质。例如:在“盼奥运”的活动中,幼儿为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盼望之情,主动要求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场馆。我当时一听,心想:幼儿的想法很好,但可行吗?会有结果吗?经过思考,我马上意识到先要保护幼儿们这种积极的想法,要肯定他们、相信他们,然后帮助支持他们去实现计划,这才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去做的事。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让幼儿和我共同收集运动场馆的资料如图片等,搜集完后师幼共同整理,通过吸收信息、整合,最后设计出场馆平面图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出了立体场馆模型。

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和肯定会给主体探索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起来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想做的事。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

2、在主体探索活动中遵循幼儿发展的需要

秋思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改进教法创新课堂培养能力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老人在独自欣赏雪景――“钓雪”;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有的说老人通过垂钓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寂寞,因为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是他内心活动的体现。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那又是为什么呢?有一个小学生在思考中却另有发现,说这位老人在钓一个美丽的春天,因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多有灵性的孩子!多么富有新意的问答!孩子们的独到发现迸射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个性化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不禁为这样的回答叫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心灵,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一、以“情”入境巧启智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优秀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智共生的课堂,是师生智慧火花不断被点燃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思考、置疑、探索、喻理的启智过程中,培养了求异思维能力,让他们学而思之,思而得之,得而启之。启智,要引导学生排除思维定势干扰,让“钓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新奇回答有展现机会。对“雪化了变成什么”,答“春天”的孩子不仅给满分,而且还要十二分喝彩。教师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如“太阳刚烫发,光芒是弯曲的!多有创意!你们真了不起!”“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雨点在沙漠里探寻,雨点在瀑布上奔腾,雨点在小花上驻足!”“河里的水很活泼”,“我想听听花开的声音”,森林爷爷对狐狸说:“你真是又聪明又勇敢,在凶恶的大老虎面前想法脱险,可得“自救章。”(续叙《狐假虎威》)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在教散文、诗歌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设置意境。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可先放一遍有音乐的朗诵,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播放有关秋天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丽与实惠。讲到《荷花》时,先为学生描述一幅作者沉醉在荷花池旁的情景,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们说: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那幅荷花图。满池的荷花在舞蹈,满池的荷叶在摆动。这一切,激发了我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的心情也变得美好了。当学生沉醉于这美好的气氛意境中时,思维的琴弦怎能不被拨响?

二、以“疑”入境窍激智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番疑问,一番长进。”老师上课就应该设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白居易的《卖炭翁》时,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断断续续飘洒了一周的雪花停止了,今天,阳光灿烂,天清气朗,在我们看来这是很美的。但是,一千多年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他总是希望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反常的心里呢?请大家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那老人就是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这样引起悬念,产生问题,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又如讲到《桃花源记》,可以这样引进作者:同学们,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而有人却倾心于静美的田园风光。是啊!都市的繁华固然令人神往,然而那片片绿色的田园,那安静和谐的村落,那轻柔袅娜的炊烟,那绿树掩映的农舍,那醇厚古朴的乡情,不也令人神往,令人欣喜,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它,讴歌过它,可是你们知道田园诗发端于谁呢?以讴歌田园生活之美好,抒发田园生活之情趣,并以此为主要创作题材大量纳入诗篇的是谁呢?好,我告诉大家,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这样由诗及人,由人及文――《桃花源记》,释疑解难,获得了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三、以“趣”入境乐益智

兴趣是一块“吸铁石”,有了它,常使愉和求知欲成为学习、思维的能力。新课程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自我角色的换位,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切磋的舞台,洋溢着新、活、趣、美的特色。教师尊重儿童文化,立足儿童发展,课改园地成了学生活学益智的乐园。坚持以学生为本,用真心去聆听学生,真情去感悟学生,真爱去激励学生,摆脱了以往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的现象,放飞了学生心灵,课改园地成了学生活学益智的乐园。

如活动课《找秋天》,可作这样的设计:教师启发引导,各位同学,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前两天老师让你们去观察、体验、发现,将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老师将奖给优秀者“发现星”。并激发学生,你们已发现了美丽的秋天,请用一句话说说你找到的秋天。

生1: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开了。生2: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摘的棉花堆成山。生3:秋天到了,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生4:秋天到了,山上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叶子落下来了,小朋友们穿上五颜六色的毛衣,漂亮极了。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进行合作学习,将你们手中的画、像片、标本以组为单位,组合成完整优美的风景画。哪个小组配合得最好,将获得“合作星”。各小组要推荐一个同学介绍画面的内容。各小组贴完后,推荐同学中有的介绍了《丰收的秋天》,有的介绍了〈秋天的果园〉,有的介绍了〈公园的秋天〉。

老师:你们描绘的秋天欣欣向荣,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奖各小组“合作星”)秋天这么美丽,招人喜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秋天,与秋天对话。

生1:秋天的色彩真美,有蓝天,白云,红叶,黄花,紫茄,装扮世界的美丽。生2:秋天的果实真多,有金黄稻子,雪白的棉花,紫色的葡萄,绿色的白菜,红色的枣子。生3:秋天的气候宜人,不冷不热,秋高气爽,秋天真好!

老师:秋天的对话真精彩,奖你们每人一颗“对话星”。秋天这么开心,请回去说给你们的家人听听。

秋思教学设计篇9

一、激情式导课——触感

情感是调动一个人情绪的最直接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语文课堂要想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有一个精彩而富有情感的课堂导入。而这样的导入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心设计上的。实践证明,一堂课如果能在导入阶段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更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情景中。

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感受过夏天的雨吗?想象一下,在燥热的天气席卷大地的时候,一场充满快乐与清凉的雨水降临了。我们看到雨水浇灭了艳阳,浇灭了一身的燥热,更看到我们的伙伴都来不及等雨完全停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雨水中,欢笑着嬉戏。雨水溅湿了他们的裤脚,洗净了他们的脸蛋。这个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和欣喜啊!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向往走进课文,走进我们雨后的内心。

以上案例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激情的导语,扣准了文本的情感主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始就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冲动。可见,在阅读课上,导入环节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接下来学生的激情品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情式品读——融入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文本,学生只有在对文本充分地品读中才能有所感知和领悟。而读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在把握文本关键词基础上的有侧重的读。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情式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融入文本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课文《秋天》时,教师首先从课文的标题入手,将“秋天”两个字写到黑板正中央;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告诉我秋天是什么吗?你们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在文中有很多描写秋天美的词句和段落,把他们找出来细细品味。

生1:我心目中的秋天是金黄色的,漫山遍野,美不胜收。

生2:秋天应该是落叶飞扬的季节,所以我心中的秋天是满目哀伤的。

生3:秋天应该是喜庆的,因为它象征着丰收,是秋的收获。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每个人心目中的秋天都是不一样的。在文中,作者也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写了出来。你们觉得作者笔下的秋天和你们自己所想的秋天有什么区别呢?

生1:作者笔下的秋天比我所想到的更美,他不仅看到了秋的颜色,更有秋的味道和温度。

生2:作者笔下的秋天仿佛是一个孩子,调皮、欢乐、可爱、美丽……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词“秋天”,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品读。这样,课堂上学生通过读秋、想秋、感受秋这三个层次与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情感式结课——延伸情感

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语文教学也一样。一堂课除了需要精彩的导入和深刻的文本感受外,更需要一个充满情感的结束。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课文《谁的本领大》时,在课文结束时,我是这样小结的。

师:在本课中,最开始,风和太阳都觉得自己的本领更大,但通过几轮比试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1:风和太阳都有各自的本领,他们的本领都很大,其实是不需要比试的。

生2:他们最开始谁都不服谁,认为只有自己的本领最大,但通过比试才知道,其实对方的本领也不小。

生3:他们在比试中,知道了不是只有自己的本领才大,不应该瞧不起别人。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是擅长的一面,我们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他人的短处相比,反之也不能用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较,而是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秋思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瞿秋白 文化事业 创新精神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理论家、翻译家、宣传家和教育家。瞿秋白就义时年仅36岁,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倾注大量的心血在文化事业建设上,一生著作颇丰,在理论、翻译、新闻等方面潜心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也体现出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一、理论建设方面

(一)创造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瞿秋白是在中国较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状况的人,也是较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究主要围绕唯物史观领域,而瞿秋白最早向中国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并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起来进行传播。此外,瞿秋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一是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构。瞿秋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包括唯物史观,而应由4个部分构成:(一)互辩法唯物论;(二)唯物史观;(三)无产阶级经济学之结论; (四)科学共产主义[1]p20。同时,他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问题,要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x结合起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历史现象,探讨中国问题。

二是丰富了中国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在本体论上,瞿秋白从个人与群众、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必然与客观的因果必然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了人的意志活动与因果必然的关系。在历史观上,瞿秋白认为,在研究历史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研究历史的特殊规律。在认识论上,瞿秋白认为,唯物主义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它的经济、制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特殊形式和外貌,并从这种特殊性中抽象出一般,来把握中国社会未来的方向,指导现实的革命行动。这就是辩证法的历史主义的认识原则[2]p104。

(二)开拓了中国马列主义文艺理论

20世纪的中国文化思想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西化派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潮,而东方文化派则认为“一战”暴露了西方文化过于重视物质文明的弊端,强调复兴民族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积极传播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尝试在中国确立全新的无产阶级文化,是中国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一是系统翻译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瞿秋白在我国第一个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高尔基、普希金等不少苏联著名作家的作品,出版了《海上述林》译文集、《现实――马克思主义论文集》《高尔基论文集》等。由于瞿秋白和左翼作家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最主要的文艺论著在30年代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3]p108,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二是提出“文艺大众化”主张。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学主要为少数的统治阶层服务。之后,中国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31年,瞿秋白发起了规模最大p历时最久p探讨最为充分的文艺大众化第二次大讨论。瞿秋白广泛探讨了文艺的阶级性、怎样为大众服务等问题,他认为,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学要为大众服务,文学家要“向群众学习,同群众一块儿奋斗”,“受受群众的教训”[4]p481。为此,瞿秋白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听戏、听书,学习群众语言。

二、翻译事业方面

瞿秋白早年在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并在1920年赴俄后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除了翻译大量的马列主义、苏俄文学经典著作之外,他最早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提出许多独到的翻译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提出翻译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瞿秋白在1931年12月5日和1932年6月20日写给鲁迅的两封信中提到:“翻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名著,并且有系统的介绍给中国读者(尤其是苏联的名著,因为它们能够把伟大的十月,国内战争,五年计划的‘英雄’,经过具体的形象,经过艺术的照耀,而贡献给读者)――这是中国普洛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4]p504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主张。

二是主张“既信又顺”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史上,直译还是意译、信还是顺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瞿秋白既强烈反对赵景深等人的“宁顺而不信”的说法,也不赞成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观点。他说,“‘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不应当说:要‘顺’就不能够‘信’,要‘信’就不能够‘顺’,或者:要‘顺’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信’,要‘信’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顺’”[4]p516。

三是提出翻译应帮助创造新的中国现代言语。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接时,瞿秋白认为:“翻译――除出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中国的言语(文字)是那么穷乏,甚至于日常用品都是无名氏的。”[4]p505鲁迅在这一点上也很赞同瞿秋白的观点,他提到,“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5]p225。

此外,瞿秋白还倡导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他从1928年开始研究中国文字的拉丁化,在他和吴玉章等人的宣传和号召下,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会”,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先后成立了拉丁化新文字团体。1935年1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这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一份革命宣言,对于我国的文字改革事业、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新闻事业方面

瞿秋白革命生涯的起点是新闻工作,他早年去莫斯科也是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去的。回国后,他到上海参与党的领导工作,创办、主编和编辑过《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红色中华》等。他创办的《热血日报》是我党的第一份日报,也是我们党革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份报纸。瞿秋白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了党报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开拓和发展。

一是注重第一手资料和用事实说话。作为十月革命后中国去苏俄采访的第一批记者之一,瞿秋白深入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为《晨报》《时事新报》撰写了大量真实、深刻的通讯,并编写了《饿乡纪程》(后人改为《俄乡纪行》)和《赤都心史》等书。他十分注重第一手资料,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仅报道了苏俄革命初期的成绩,也报道了它的一些缺点和社会阴暗面。例如,他在《赤都心史》中提到:“封建遗毒,东方式专制政体,使官僚问题种得很深的根底。葛葛里的《巡按》,俄国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革命的巨潮如此凶猛尚且只扫刷掉一些。”[6]p64

二是首创综合新闻和解释性报道。当时,我国的报纸刊登的新闻基本为一事一报,比较零散。瞿秋白在报道“五卅”惨案时,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全面综合报道,包括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反帝斗争以及世界各国的援助等,使大家对整个事件有了全面、清晰、深入的了解。此外,瞿秋白还首创了解释性报道。他针对党的一些重要政策、纲领等进行了大量的解释性报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

三是提倡新闻体裁形式多样。针对大部分报纸新闻体裁单一、内容晦涩的情况,瞿秋白主张新闻体裁的多样化。他主编《热血日报》时,提出语言尽量通俗,体裁形式多样,排版新颖活泼,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喜欢看。他在新闻工作中积极实践这些观点,在《热血日报》等报刊中发表散文、杂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教育事业方面

瞿秋白17岁赴江苏无锡杨氏小学担任教员,22岁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任助教和翻译。1923年7月,他经介绍到上海大学工作,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31年11月中A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瞿秋白被任命为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因他不在中央苏区,未到职,副部长徐特立部长。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瞿秋白到职,任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领导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并兼任中华苏维埃大学校长。可以说,瞿秋白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期间,他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建立了科学化的社会学课程系统。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期间,瞿秋白为上海大学制订了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并亲自讲授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等课程。瞿秋白构建了科学化的社会学课程系统:“社会学――理论的――(一)社会的分析,(二)社会的构造,(三)社会的生机,或称‘动律’,或代以‘变律’。实际的――社会政策。”[7]p4他主持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十分有名,在中国大大普及了社会科学。

二是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瞿秋白认为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是德、智、美全面发展。在上海大学的课程设计中,他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社会学系的课程涉及面很广,既包括了社会学基础知识,还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中央苏区时,瞿秋白同样不断实践这一思想,为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开拓平民教育事业。瞿秋白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他的推动下,上海大学开办了多所平民学校,目的是为民众扫盲,同时组织开展工人运动。这些平民学校大都设在工人集中的地区,学员以工人为主,教师则是上海大学的师生志愿者。在到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后,瞿秋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平民教育,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程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瞿秋白一生在文化事业上的研究和实践,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破除旧文化”与“建立新文明”的辩证统一。他用独特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睿智的方法很好地引导和解决了中国近代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而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自十以来,高度重视创新,他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科学技术、制度体制,或是文化建设,都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破除陈规、守正出新,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瞿秋白的创新精神,借鉴其创新思想,在十三五时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播与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3]王关兴.瞿秋白同志在上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4]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6]瞿秋白.赤都心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黄美真等.上海大学史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0]瞿秋白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1]陈铁健.瞿秋白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2]王关兴.瞿秋白与上海大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3]胡明,赵新顺.瞿秋白与“左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