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句在此山中十篇

时间:2023-03-31 10:46:40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1

一望庐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

孟浩然写山水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示着“天风”将要来临。“月晕而风”,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的。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示出烟波茫茫的湖面。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的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进中,“势压九江雄”的“压”字,写出了庐山的巍峨高峻。“压”字之前,配以“势”字,颇有雄镇长江之滨,有意“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这不仅把静卧的庐山写活了,而且显得那样虎虎有生气。

以下四句,紧扣题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好。“黛”为青黑色,这既点出苍翠浓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的昏暗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的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

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的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的。而“瀑水喷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飞流直下,旭日映照,烟水氤氲,色如雨后之虹,高悬天空,是多么绚丽多彩。

这样秀丽的景色,本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勾起了作者的满腹心事。“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表明了作者早有超脱隐逸的思想。“尚子”指尚长,东汉隐士;“远公”指慧远,东晋高僧,他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两位摆脱世俗的隐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爱戴;诗人望庐山,思伊人,多么想留在庐山归隐呀,然而却没有,为什么呢?

“我来限于役”以下四句,便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他还要继续到长江下游江浙等省的广大地区去漫游,现在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将要完了。“淮海”、“星霜”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的心理矛盾。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对以上四句又是一个转折。“岩栖者”自然是指那些隐士高僧。“毕趣”的“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意思是尽管现在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的。表现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

这虽是一首古诗,但对偶句相当多,工稳、自然而且声调优美。譬如“黯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中的“黯”与“峥嵘”,都是叠韵词。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全唐诗》称孟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于此可见一斑。

此诗结构极为紧密。由“月晕”而推测到“天风”,由“舟子”而写到“挂席”,坐船当是在水上,到“中流”遂见庐山。这种联系都是极为自然的。庐山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气势雄伟;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的妩媚多姿、绚丽多彩。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作者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它结构之所以紧密的秘密所在。

二望庐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这首诗色彩淡素,浑成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上来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的江面上,扬帆而下,心境何等悠然。一路上也未始无山,但总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庐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炉峰,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香炉峰是庐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见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在李白笔下,香炉峰青铜般的颜色,被红日映照,从云环雾绕中透射出紫色的烟霞,这色彩何等浓丽。

李白用的是七彩交辉的浓笔,表现出他热烈奔放的激情和瑰玮绚烂的诗风。而此时的孟浩然只是怡悦而安详地观赏,领略这山色之美。因而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随之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想。诗人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刺史桓伊为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东林精舍”。据云那处所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绝弃尘俗,当然也是为那些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的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2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诗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后两句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诗中所写的山是庐山。

2、苏轼于公元1084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来源:文章屋网 )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3

一、巧借多媒体,解题激趣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炼,概括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诗境,古诗的解题一定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教古诗时,恰当运用声像媒体,从解题入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紧扣题眼“望”,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凌空飞下、气势磅礴的瀑布,使学生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红日映照下,庐山上紫烟缭绕,宛若仙境;瀑布飞流直下,轰然作响。那色彩、那声响、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无不撼人心魄。这样用录像生动地再现庐山飞瀑,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诗境,题目不解自破,为进一步学习古诗、领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还可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把学生融入到古诗的氛围中,及时引导,破题释疑。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先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要在这一天全家一起登高远眺。而此时作者独自漂泊他乡,身边又没有一个亲友,不能和家人团聚,悠长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只好独自一人眺望远方,那深邃的目光,流露出的是绵绵的思念,此时此刻,也许兄弟们已经登上山巅,头上都插上了茱萸,在一起尽情地谈笑,那爽朗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知不觉,两行热泪便滚落下来。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之中,带着感情去理解课题,加深了对“忆”字的理解。

二、巧借多媒体,创境悟情

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意蕴深远,充满了韵律和节奏美。教学时,若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泊船瓜洲》一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诗中意境,感悟诗情,我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断,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姿势,他可能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中高堂是否安康,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稚子是否会喊“爸爸”,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什么时候能在明白的朗照之下与家人团聚,当学生们想像的双翼被鼓动之后,适时出示投影片:明月陪伴下,诗人伫立船头,眺望江南,到处一片绿意。引导学生观察整幅图画,把想像的重点定在一个“绿”字上:“看到这一大片的绿,你想到了些什么样的景色?想到了哪些词语和诗句?”此时,学生的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正是这江南明媚的春光,才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这样通过音乐渲染,以图配诗,让学生充分感知,想像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三、巧借多媒体,破难释疑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小部分。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我觉得这和我们同学买零食吃是一个道理。只想着这个零食好吃,既不看它有没有过期,也不看看吃零食对身体好不好等等问题,就买了。所以我们以后做什么事都应该多考虑考虑再做。

安徽合肥临泉路一小三年级:汤乐乐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5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电教媒体;激发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活体验。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抓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笔者在进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有以下收益。

一、利用录像,情境导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导入时,可据知识的内容特点,利用录像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我先问学生:是否去过庐山,然后带他们看录像,了解庐山知道庐山很美,但最美的是庐山瀑布,让录像中的庐山美丽风光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想马上看到庐山的瀑布,去领略它的雄姿。

二、抠诗字眼,体会文字美

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应注重从文字入手,培养学生审视古诗中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字,不用“升”,看似平常,却是诗人深厚语言功底的充分体现。“升”与“生”比较,学生说出这两个字的不同,这时及时看录像,让学生悟出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山间缭绕的烟云就像从一座顶天立地香炉中不断升起,永不消退。录像直观的形象,一定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

三、分析诗句,领略自然美

自然界中的水光山色、雪夜风光,本身无知无觉,但游赏的人却带有感情,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析诗句,从而了解作者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之情。《望庐山瀑布》中李白那旷达豪放、气势磅礴的语言描述了好似九天银河流泻人间的银链瀑布。录像中那急流奔腾悬空飞注的瀑布,也将学生带入那美妙的境地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心中充满激情。

四、配乐朗读,感受意境美

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融为一体。要想为这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学《望庐山瀑布》,配以雄浑气昂的音乐,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瀑布那磅礴的气势。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81-01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让学生跨越时空,实现与诗人的对话,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富有生命力的诗歌语言,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古诗教学中“如何跨越时空,实现读者与诗人的对话”这一问题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诗兴趣

古诗意蕴深刻,情感丰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生获取情感体验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它相隔年代久远,时代背景复杂,给学生学诗带来困难。调查表明,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对学古诗不感兴趣的比例越高。这样的状况也更容易使教师一不小心就走进古诗教学就是“解释古诗”的误区,课堂教学中采用“问答法”,充满活力的诗歌艺术成了枯燥乏味的理解意思,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并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如何让学生产生学诗的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材众多的古诗中,有不少诗歌描绘的是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祖国的壮丽山河。对于这类诗歌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诗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创设有效的情境,“先声夺人”。这里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说说如何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教师在课前播放庐山风光片,让学生欣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了庐山后的感受,然后教师介绍庐山:庐山是世界级名山,以雄、奇、险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涌鸣雷的清泉飞瀑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自东晋以来,诗人们满怀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歌词赋有4000多首。宋代诗人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一样千古长流,脍灸人口,家喻户晓。

风光片的播放和充满诗情的介绍,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零距离地感受了庐山的美,而教师充满深情的介绍,更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学好古诗的基础,学生读诗也定会诗味盎然,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走入李白的世界,开始与这位唐朝最著名的诗人进行文字和思想的交流。

二、重视朗读,品味语言美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多角度、有创意,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有些课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对于语言凝炼、感情丰富的诗歌,更要把朗读摆在重要的地位,在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美,在朗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在朗读中直指诗人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古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有人说:“体会了诗歌的情感,才是读懂诗歌的标志。”此话一点也不为过。现结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谈谈朗读的多元性和创造性。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是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可以让学生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而诗人笔锋一转,“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样壮丽的河山竟被金兵侵占,从朗读中,学生就能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

其实,这首诗的教学并不一定到此结束。课堂上,我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向南宋统治者诉说这几句诗,还让学生从“遗民”的角度向诗人倾诉这首诗。不同角度,富有创意的朗读,深入理解了诗人的感情,课堂弥漫了诗的芬芳。投入情感地读诗,也读出诗的情感了。

三、拓展延伸,提升文化素养

入选语文课本的诗固然经典美丽,其他的诗作也不乏精彩。我们的家乡浙江新昌,地处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山山水水,飘满诗香。据考证,唐宋以来,有史可查的诗人来新昌、天姥、沃洲寻诗访友的多达400名,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篇章。整个唐王朝,共有130多人的380多首诗歌或直接描绘新昌秀美的风光,或赞誉新昌的风土人情、前贤名士。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孟浩然的《石城诗礼拜》、白居易的《沃洲山禅院》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颂咏新昌山水风光的名篇佳作。在古诗教学中,带领学生诵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传唱,不妨让学生接着读读“乱泉飞下翠屏中,色黄珍珠巧缀同”,体会一下新昌水帘飞瀑的壮美;吟诵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让学生读读“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以领略沃洲的美丽山水。有效地拓展阅读内容,不仅使学生积累了美丽的诗句,提升了诗歌的文化价值,更让学生增加了对诗人的了解,对家乡的了解,培养了爱家乡,更爱诗歌的情感。

深入挖掘古诗教学资源,让学生跨越时空,与诗人对话,感受古诗的魅力,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让传统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畅游诗的海洋,品尝诗的美味,使诗的课堂魅力无限。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7

[关键词]鄱湖景观;唐代诗歌;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3-0083-06

鄱阳湖景观诗歌发端于东晋,目前尚未发现东晋以前有此类作品。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存世作品也非常少,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涉及鄱阳湖景观的诗篇不过十余首,代表作如东晋湛方生的《帆入南湖》、《还都帆诗》;南朝宋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诗》;南朝梁释惠标《咏孤石》;南朝梁朱超的《咏孤石诗》;南朝陈刘删的《泛宫亭湖》;南朝陈高丽定法师的《咏孤石》等。东晋陶渊明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鄱阳湖周边盘桓,但志在“田园”,没有直接抒写鄱阳湖景观的诗作。有研究者认为,《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一首写鄱阳湖的诗,①然“规林”之处至今尚不明确,此诗所指仍存疑。

唐代是鄱阳湖旅游景观诗歌初兴的时期,《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收录的涉及鄱阳湖景观诗篇有百余首,明显相关的有四十余首,其无论作品、作者、景观的数量都远超前代。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繁荣,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形式和鄱阳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等都有密切关系。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有着与其他朝代同类诗歌不同的时代特色。

一、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地理背景

鄱阳湖最早称作彭蠡,所谓“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就是说鄱阳湖如大瓢一样。但彭蠡又有新古之分。古彭蠡是指长江在九江河段受江水潴汇而成的大湖泊。古时长江出武穴后,呈分汊水系,《禹贡》概谓之“九江”。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也就是对这些分汊河道进行疏导整治,使汇注于彭蠡泽。《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路线:“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汉时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枞阳即今安徽枞阳,均在长江北岸,其范围约当今长江北岸鄂东的源湖,皖西的龙感湖、大官湖等滨江诸湖区。西汉后期,所有分汊水系已“皆东合为大江”。由于泥沙堆积成堤,古彭蠡逐渐与长江分开,形成了长江北岸的湖泊群,结束了古彭蠡的使命。

西汉至东汉间,由于地层下陷的原因,在长江南岸开始形成了湖口水道。东汉时班固为了附会《禹贡》彭蠡之说,把江南的湖口断陷水域误指为《禹贡》的彭蠡泽。古彭蠡泽的名称就这样被沿用下来。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推断,汉代的彭蠡泽不过是今湖口县的湖口至星子县南面的婴子口,其最大宽度不过10公里。南北长30公里左右一条水道。②鄱阳湖的主体(即今天的南湖)当时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区,即鄡阳平原(鄡阳,古县名。公元前201年汉高帝六年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东南鄱阳湖中)。赣江在鄡阳平原上汇合诸水由婴子口注入彭蠡泽。

魏时,彭蠡水已越过婴子口,在星子县东南与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一片开阔的水域,《水经·赣水注》:“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因湖水浸润到星子县附近的宫亭庙,因庙得名,彭蠡湖亦称宫亭湖。南朝陈人刘删《泛宫亭湖》:“回乘一派水,举帆逐分风。孤石苍波裹,岸山苦雾中。”随着彭蠡湖水不断南扩,原来人烟稠密、阡陌交错、河道纵横的鄡阳平原逐渐被水淹没,终于在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废县。

“鄱阳湖”的称谓是从隋代开始的。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唐代时,大多数人通称之为“彭蠡湖”,偶尔有称之为“鄱阳湖”的。在《全唐诗》中以“鄱阳湖”为标题的诗有两首:韦庄的《泛鄱阳湖》、释贯休的《春过鄱阳湖》;诗句中有“鄱阳湖”的有一首:徐铉的《移饶州别周使君》中“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虽然当时此类诗篇数量不多,但即反映了鄱阳湖替代“彭蠡湖”的先声,说明唐代时这个大湖的主体已经南移,虽然难以确定唐代时鄱阳湖南岸的边界是否已到现在的康郎山,但当时水域之辽阔,气势之恢弘,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这可以从东晋南北朝和唐代两个时代的同类诗歌对鄱阳湖水面的描写中得到印证。

东晋湛方生《还都帆诗》云:“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这两句诗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点明了湖的位置是在庐山之下。也就是今天的北湖的位置;二是水面比汉代时的“水道”要宽阔,否则不会称“湖”,但形状是条带形的。唐代时鄱阳湖的水面则是非常宽阔了。倘若春夏丰水之际,身处湖中,就如韦庄《泛鄱阳湖》云:“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即使是秋冬枯水季节,立高山之上,俯瞰大湖,亦是“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吴筠《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鄱阳湖广阔浩渺的水面,表现了一种“大湖”生态的宏大之美,给予了诗人以创作的灵感,激发其浪漫主义情怀,譬如英格兰北部湖区之对于华兹华斯,瓦尔登湖之对于梭罗一样。纵观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大都具有一种壮丽恢弘的气度。如一向风格温和的刘长卿,写鄱阳湖景观诗时也气魄宏伟:“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二、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作者构成

唐代鄱阳湖景观诗的作者基本上是旅居江西的客籍人士,其构成可分三种类型:贬谪官员、漫游迁客、慕仙学道之士。

唐代时,江西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属于偏远地区,因此被视为贬谪之地。当时因贬官蛰居江西的著名诗人有张九龄、白居易、刘禹锡、刘长卿等人。一般来说,贬谪之人多有不平之气,往往通过鄱阳湖景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愁怨之气。

唐代名相张九龄,景隆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开元十五年(727),张九龄因张说罢相之事受牵连,贬为洪州都督。①初经鄱阳湖,写下了唐代第一首著名的鄱阳湖景观诗篇《彭蠡湖上》:

沿涉经大湖,湖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已西日。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

诗的前八句叙述行程与感受,第九句至第十二句写景,后四句议论。首先,诗人不得不认可鄱阳湖水光山色之美,但壮美之中,似乎含有不可捉摸的东西,“瑰诡良复多”。作者从庐山、大孤山的阴阳之诡,乘水飞驰与山峰突兀之险体验中提出“象类何交纠”疑问,最后得出“高下无相恤”结论,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懑之气。

大历诗人刘长卿,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然命运多舛,曾两次蒙冤被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跟贬谪有关,因此也写下了大量的贬谪诗。② ③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刘长卿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余干多时,写下了多篇有关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如《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诗人集“孤帆漾、夕阳落、久寂寥、独惆怅”于一诗,写景抒情,把鄱阳湖描绘成苍凉之水,诗人孤单寂寞之心显露无遗。

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这种漫游,类似于现在的旅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旅游。漫游的去处,主要有二:一是名山大川,纵情山水;二是繁华都市,交游求宦。鄱阳湖西傍匡庐,南接闽粤,既有高山大湖之壮丽景观,又是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途,因而自然成为唐代士子漫游的好去处。著名的布衣一生的山水诗人孟浩然(689-740),于开元21年(732),从浔阳经彭蠡湖绕道入湘凭吊屈原,不久作《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诗的前两句是字面上是为友人抱不平,实际上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三四句交代别后的行状;六七句写鄱阳湖桅杆如林,波涛如海的胜景;七八句表现了人到中年的作者对未来缺乏信心的迷茫。

寻仙学道也是唐代士人的一种风尚,而仙道之境多在名山秀水,因此,山水景观自然成为修道诗的重要内容。盛唐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吴筠,天宝末年避乱,隐居庐山,徜徉于山水之间,被庐山鄱阳湖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逗留时间长达五年以上,写下了多首歌咏庐山和鄱阳湖的诗作。

李白的生平经历比较复杂,基本上可以说是以上三者的混合体。开始是漫游学道,接着是“奉召入宫”供奉翰林,不久则“赐金放还”,重新漫游。

安史之乱后,李白隐居庐山,后入永王李璘幕府。公元757年,李白因永王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公元759年遇大赦,公元760年再登庐山,游鄱阳湖,李白的几篇咏鄱阳湖诗歌就作于此时。这时的李白,已无当年匡计苍生的凌去壮志,而更显得多愁善感、壮士迟暮。《送王孝廉觐省》云: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在这首诗里,面对窈窕岫连的鄱湖丽景,诗人却感伤不已,泪流不止:“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虽说诗人昔日《赠汪伦》中那种赠别时的欢乐之情早已荡然无存,但其夸张的比喻、绮丽的语言,都充分展示了作者雄奇山水的独特风格。

自江西第一个诗歌高潮——陶渊明田园诗之后,江西诗坛将近沉寂了三百年。①唐代时,虽然江西籍的诗人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影响较大的诗家。如盛唐的刘眘虚、綦毋潜;中唐的来鹏、吴武陵;晚唐的郑谷、李中等。然而,他们描写鄱阳湖景观的诗歌却不多。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经历不同。外地诗人来到鄱阳湖地区,多半是人生低谷时期,他们为鄱阳湖秀丽风光的所感动,他们在这里找寻“心灵的家园”。而江西本地成长的文人,一般都是“走出去”追求人生理想,鄱阳湖只是他们“出去”经过的一条水道;二是审美的心理距离问题。瑞士心理学家布洛认为:创造和欣赏美的基本原则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是不同于实际空间距离的内省的发现。距离太近容易引起实用功利目的,失去美感;距离太远则看不清楚,也不美。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客体只有摆脱实用性,功利性,才有可能产生美感。②本土诗人视鄱阳湖为过道,行色匆匆,难以产生诗意;而迁客游子们以欣赏的目光来观照,则容易感受到鄱阳湖的美感。

可以说,由于张九龄、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加入,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成为了江西地区第二次诗歌高潮,这类诗歌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同时期江西地区其他类型的诗歌。

三、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的主要内容

自然生态之美是唐代诗人歌咏鄱阳湖景观的主要内容,诗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抓拍鄱阳湖的画面,从不同的心境去诠释鄱阳湖的内涵,使得鄱阳湖景观呈现了形态各异的动态之美。

(一)鄱阳湖与庐山相映组成的壮阔雄浑

在辽远宽阔的鄱阳湖上仰望高大险峻的庐山会造成雄奇壮阔的对比之美,唐人诗歌中很注意构造这种高大雄浑之美。如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云:“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清晨,行船在雾气弥漫,渺远无际大湖上,一片茫然。突兀见庐山,眼前的景色为之一变,令人惊骇。“势压九江雄”的“势压”,写出了庐山有雄镇长江之滨,“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峥嵘当晓空”更加突显庐山的巍峨高峻。

吴筠久居庐山,①对于在鄱阳湖上看庐山,更有独特感受。《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云:“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在这里,近景是一叶扁舟与幽深山隈相望,远景是鄱阳湖碧波万顷与庐山千峰林立相映,诗人集长期观察的体验,勾勒出一幅鄱阳湖上看庐山的壮美秀丽的全景图,难怪诗人希望“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二)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形成的壮美秀丽

湖口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唐代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二:“宋武帝大破卢循于左里,即彭蠡湖口也。”北宋坡作《石钟山记》后,湖口因石钟山而声名大噪。然在唐时,尚未有咏石钟山之诗。唐人的湖口诗,主要有两类:河水汇聚与湖水入江。

写河水汇聚如刘长卿从湖口向南极目远眺:“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晚次湖口有怀》)吴筠则从庐山俯瞰,气势磅礴。“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

写湖水入江的如钱起的《江行杂诗六首之三》:“湖口分江水,东流独有情。当时好风物,谁伴谢宣城”;唐彦谦的《过湖口》中云:“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三)鄱阳湖与鞋山组成的和谐秀美

鞋山又名大孤山、大姑山,位于湖口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其前低后高,形状似鞋,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是湖口自北向南百余里湖面的唯一大岛、来往舟楫必经之地。唐人诗中常将其与彭泽长江对岸的小孤山并咏。如顾况的《小孤山》中云:“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白居易的《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中云:“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四)鄱阳湖落星湾与落星石组成的天然奇观

落星石又名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是一座小石岛,高十六七米,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此以名焉”,实则为第四冰川的遗存。白居易的《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云:“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即指此石也。唐人亦称落星墩临湖鄱阳湖水域为落星湾,孟浩然的《下赣石》中云:“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五)鄱阳湖与松门山组成的林海石景

松门即松门山岛,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将鄱阳湖分成南北两湖,南宽北窄,形似一只巨大的葫芦。《太平御览》卷四十八《豫章图经》曰:“松门山者,以其山多松,遂以为名。北临大江及彭蠡湖,山上有石镜,光明照人。”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云“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是也。今天的松门山岛是连片的沙山,海拔最高处90.9米,最低点16.5米,平均海30米,昔日的松涛林海,险崖石镜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唐时松门山的风貌如何,我们可以从李白的两首诗中略窥一二。第一首《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云:“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这里是说从浔阳至鄱阳要经过松门山,从湖中看去,“松门拂中道”,说明松涛依旧,但是否登岸攀崖看石镜则未可得知。第二首《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云:“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看来石镜还在。看看今天日趋沙漠化的岛,想起往昔林海石镜的景象,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六)鄱阳湖与白鸟、红日、粉桃组成的艳丽美景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8

1、教学目标:学习“缘”这个生字;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2、教学过程:激发情趣,导入新课;了解诗人,理解题意;精读古诗,理解诗意;吟诵古诗,品悟诗境。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3、作业:背诵、默写《题西林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4、教学反思: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来源:文章屋网 )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9

庐山导游解说词【1】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姓徐,你们叫我小徐好了。

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路线

19XX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导游解说词【2】

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天气变化多端,坡上庐山时刚好遇到的是云雾天气,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由的感叹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人家毕竟是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但还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我们庐山的天气啊,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儿就下雨了。所以说,我们在一定要准备好雨具,以防万一。

我们先来看秀峰瀑布,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马上就要到气吐江湖的含鄱(p)口,在那里可以看到翻腾的云海,非常壮观。还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因为一年四季花开灿烂,四季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而得名。现在到了仙人洞,下车后大家跟着往里走,里面有一块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传说:有一对情侣在拍照时,一阵风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识的捡帽子,不料掉下悬崖,希望你们照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护庐山的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会儿,晚饭后为大家安排看电影《庐山恋》,希望大家喜欢!

庐山导游解说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庐山风景区。 我叫白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玩庐山的主要景点。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略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她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大家知道的著名的电影《庐山恋》,就是在庐山实际拍摄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黄龙潭。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淘气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生活。后一道人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大家看到的那座雄伟的古代建筑叫黄龙寺,这是古人为纪念那位道人修建的。

大家跟我向前走,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著名的三叠泉,大家知道大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描写三叠泉瀑布的壮丽景观的。三叠泉飞泻而下雷声轰鸣,落差共155米,令人叹为观之。

下面我们来到的地方叫花径,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

大家参观了几个景点,想必必定走累了,现在我带大家来到庐山的中心景点区牯岭休息一会吧。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到了傍晚,整个牯岭镇都被会浓雾笼罩,大家就可以体会一下什么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庐山诗句在此山中篇10

一.欣赏景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时,我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清新、湿润,早春经细雨扑面而来。欲语还羞的春意,像婴儿的呼吸一样纤尘不染,细雨蒙蒙,草色隐隐,别出新意,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这是多么美好景色!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

二.鉴赏意趣

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如在教《题西林壁》一诗时,适时引导学生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有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诗人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在这里仅用十四个字就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含有“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的深意。因此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三.体验情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在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一诗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又可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和关切,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伴随朋友前往贬谪之地,分担他的痛苦。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

四.探求理趣

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包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如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深入探析,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其中蕴含了三点理趣: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②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襟。

五.领会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