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的作者十篇

时间:2023-03-28 04:45:34

滁州西涧的作者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1

滁州①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②幽草③涧④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⑤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① 滁州:古代州名,辖境相当于现在安徽滁州、来安、全椒三市县地。

② 怜:喜爱。

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④ 涧:这里指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

⑤ 野渡:荒野的渡口。

【今译】

我非常喜爱这涧边幽谷的小草,

黄鹂在岸上的深林中响亮啼叫。

春潮伴着黄昏的风雨急急涌来,

无人的荒郊渡口小舟随水横漂。

【赏析】

一说起春天,人们总是想到万紫千红。其实,春天不仅是一幅彩色画,也是一幅水墨图。《滁州西涧》这首诗就用水墨画般的技法写出了春天那淡到极致的清丽。

诗以“独怜”二字领起,“怜”是爱惜的意思。诗人把自己置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一洗胸襟。草是“幽”的,树是“深”的,春潮,黄鹂,野渡,小舟……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诗眼就是题目中的“涧”,涧边的草、涧上的树、涧中的潮、涧渡的舟,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勾画出了一幅意境淡雅的风景画。

这看似无人的水墨画,却处处被诗人的情感所浸染。“幽草”自甘寂寞;“黄鹂”自得其乐;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这一幅动静相映、野趣横生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幽”草,“深”树,“春”潮带雨,“野”渡无人,小舟“自”横,这样精妙的字句,也使得身外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水融,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和恬适的胸襟。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2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导,兼任《辞海》编委、古代文学分科主编。

王维有一首《辛夷坞》,写一个小小的景色而极富禅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木末芙蓉花”是借指辛夷。辛夷是一种落叶乔木,初春开花,花苞形成时像毛笔的头,故又称木笔。花有紫白二色,开在枝头(就是“木末”),大如莲花(所以用“芙蓉花”为比拟,莲花也叫芙蓉花)。

这诗说“发红萼”,那是紫色的辛夷。我曾经在山野见过这种花,开花时树叶还未萌发,一树的花,色彩显得格外明艳。这种花的凋谢速度又很快,花盛开的同时就能见到遍地的花瓣,在草地上,在流水中,格外醒目。

佛家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意思是在自然草木中也可以体悟佛法智慧,草木似无情而又有情。山谷溪涧之处,辛夷自开自落,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它有美丽的生命,但这美丽并不是为了讨人欢喜而存在的,更不曾着意矫饰,故作姿态。

禅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国的老庄哲学,有些诗人纯粹从老庄思想出发,也会提出与禅宗相近的人生道理。“道”与“禅”分分合合,时常在半路相遇。譬如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死是自然的过程,一味贪生怕死,又因贪生怕死而生出无穷欲念、荒唐行径,生命的自然性就被破坏掉了,成为无根的浮嚣。

王维这首诗虽然令人震撼,但多少有点冷寂,我们再读一首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它的味道有些不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是中唐诗人,曾经做过滁州(在今安徽省)刺史,这首诗就是写滁州西部山野的景色。

诗开头写草。“独怜”是偏爱的意思。为什么呢?一方面山涧边的草得到水的滋润,春天到来时显得格外葱翠,另一方面这是“幽草”,它是富于生气的,同时也是孤洁和远离尘嚣的。对涧边春草的喜爱,呈现了作者的人生情怀。

如果一味地写景色之“幽”,则诗中的意境便容易变得晦暗,所以随后写黄鹂鸣于深树,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上几分欢愉。这是一首郊游遣兴之作,不像王维的《辛夷坞》那样强烈地偏向于象征,它有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绝句的第三句通常带有转折意味,同时为全诗的结束作铺垫。在这里,“春潮带雨晚来急”,雨后的山涧到了黄昏时分愈发流得湍急,一方面交代了郊游的时间过程和景物变化,同时又很好地衬托了末句的点睛之笔——“野渡无人舟自横”。

涧水奔流不息,而涧边渡口的小舟却自在地浮泊着,一种摆脱约束、轻松悠闲的样子。时间好像停止了。

人总是活得很匆忙,无数的生活事件迭为因果、相互拥挤,造成人们心理的紧张和焦虑;在这种紧张与焦虑之中,时间的频率显得格外急促。而假如我们把人生比拟为一场旅行,那么渡口、车站这一类地方就更集中地显示了人生的慌乱。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3

听水声,揽明月,山川壮丽险峻,人文荟萃浓郁。而曾在记忆中逐渐淡忘的“小桥、流水、人家”,又复在江边的斜坡林影之中,不经意地一幕幕重现。除了钦羡山居生活的悠闲之外,也深深地感受到几许“古道、西风、瘦马”的凄凉。

畅游长江三峡,悠闲体验船上生活,每天总是在欣赏两岸风光、上岸浏览景色中度过。晚饭过后,傍晚时分,大伙儿便会不约而同地齐聚船头,谈天论地,发抒情怀。迎清风、观夕照,捕捉在那双峰夹峙、一带流水之中,晚霞黄昏的瞬间风华。

平素就对于国画中的渔夫扁舟意境特别欣赏,此次的长江三峡之旅,总算有缘将画境转化成实景。无论是在长江水域或是小三峡中,我都会刻意扫瞄和捕捉那梦境般的渔舟芳踪,不管是在江边独系,或是在水中而渔皆然。每当遇到画中的扁舟出现于眼前之际,那份心灵的悸动,着实绝非一般笔墨所能形容。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四时意境,巧妙不同。从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春潮、张志和〈渔歌子〉的夏雨、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的秋江、以至于柳宗元〈江雪〉的冬雪,主角渔翁总是若隐若现,或在春潮雨后,或在斜风细雨;或在秋江独酌,或在寒江钓雪。

长江三峡之旅,由于时维季夏七月,在这属于华中地区的长江,本来就无柳宗元〈江雪〉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大地白茫茫的景致。由于当时虽属多雨夏季,却也并未遇着斜风细雨的天气,所以也无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番情怀。由于未见渔夫悠闲地在江中垂钓,因之也无王士桢〈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那番闲情雅致了。

不论是春潮急湍,或是江河流淌,诗人似乎总能随境运转、挥洒自如。在你我不知不觉之中,恣意彩绘江河的水光天色,点妆几许扁舟的一叶幽情,并且尽情地建构出无限孤独的绵绵场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在这浩瀚无垠的大自然之中,韦应物非常内敛地选择一条长江的小支流──滁河,作为心情挥洒的舞台背景。这条小河流,不仅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派,也缺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情,却只是谦卑地以大地为纸,以山川、深树为色,以幽草、黄鹂为笔,平实地展现这么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自然礼赞。平实心境,神来之笔,的确令人赞叹与激赏!

江上之清风、天空之明月、涧边之幽草、树间之黄鹂,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以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自然之赐予,也是人生的无尽藏。因此,如能经由内在清澄的心灵,善体宇宙变易之道,顿悟人生恒常哲理,那么“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田野风光、以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生意境,都将可资成为心影投射的最佳脚注。

苏轼的两篇〈赤壁赋〉,都是以长江为背景。在〈前赤壁赋〉中尝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好一句“物与我皆无尽也”,它总是让人能够于永恒与变易的哲理中,在扁舟与泽影之幻化里,恣意泼洒有缘人生的无穷意境。

想象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场景,虽然当时系身处夏季风韵轻拂之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景致,在江边的山林坡岸上,曾经多次出现。只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那番悲凉心境,却总是在每天黄昏“钓得晚霞满渔船”之思绪中,早被落日余晖下的长江风华所掩盖了。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4

离开了那繁华的都市,幽静的藏龙百瀑才会显得更加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独具匠心的创作。那么赶紧和我一起出发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做大自然最好的知心朋友吧!

进入藏龙百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特别容易使人感受都大自然的美∶透过那茫茫的雾,远处,雨后浸润的的山峦更加苍劲;近处,承接露珠的路边小草摇曳身姿。

突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阵阵吼声,不知哪位老人在叫唤自己的孙子,打破了这份使人浩气长舒的静谧。循声而去,声音也更加作响,穿越一条山间小道,眼前豁然开朗,耳际轰然而鸣,心胸无比宽广。只见蜿蜒的小溪流经身边,而其源头便是喊声的使作俑者——一幅巨大的水幕成千军万马之势从崖上倾泻,水流拍着岩石发出巨响,飞溅出的水花瞬间形成袅袅的白烟。你瞧,它正在和我打招呼,欢迎我的到来呢!它袅袅的白烟即而挥散,周而复始。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瀑布景象,真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呢!他是这般震撼人心,这般惊天动地,这般心旷神怡。在赞叹大自然的同时,又不觉得人类如此渺小。在这梦幻的藏龙百瀑中,大自然是离我们如此的近,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大自然真是一个梦幻天堂啊!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5

一、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师要跨越界限,联系其他学科的教材,将美术教育延伸到其他学科,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

例如,在欣赏三年制初中美术教科书第二册中的中国花鸟画部分吴昌硕的《荷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优美描写,这对于没有见过荷花的北方学生欣赏这幅画很有帮助。在学习美术教材中的《云水画法》时,不妨让学生打开语文第七册教材,看一下彩图《黄河?壶口瀑布》,在欣赏黄河雄伟气势的同时观察水纹的变化,这对于学生学习水的画法有很大的帮助。

二、传承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孔仲武《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苏轼《东坡提拔》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都说明美术和文字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融入文字欣赏,使美术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无疑是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风景画。再如,在学习《对称与均衡》以及《基础图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画出一些小说中对古代人物服饰进行描写时经常出现的刺绣图案,例如饕餮纹、鱼龙纹、龙凤纹、牡丹纹和荷花纹等。在进行动物写生之前让学生阅读法国动物学家布封的科学小品文《马》、《蝉》,无疑会对学生准确掌握动物的特性有所帮助。

三、升华美,以美的原则修身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6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应天府,改称南京。朱元璋把南京周围划为直隶地区,直属中央。朱棣定都北京之后,在北京附近也设直隶,原来的直隶就改名为南直隶。南直隶地区包括最富庶的苏州、松江、常州等府,还有他的家乡凤阳府。凤阳府是史无前例的大府,有州县近20个。凤阳府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核心地区,本来饥荒很重,所以朱元璋才被迫出家,又有很多人死于战争,还有很多人成为朱元璋的文武将相后到了外地,因此凤阳府剩余人口不多。朱元璋为了建设凤阳府,从各地强行迁来很多富户。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的元将何真属下降民24400余人到泗州屯垦。卷一百五十六记载洪武十六年又迁广东清远县1307人到泗州屯垦,合计25700多人。

何真是东莞人,在元末大乱中占据广东。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大将廖永忠率军南征福建,派人从海路到达潮州,何真立即投降明朝。何真的束手归降在明初非常罕见,所以朱元璋非常高兴,仍然任用其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其后何真又任山东行省参知政事、山西右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湖广布政使,最后被朱元璋封为东莞伯。何真顺应形势,投降明朝。在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时,广东居然没有遭受战火的严重破坏,这为明清时期广东的崛起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不过何真毕竟是广东人,江西离广东比较近,所以朱元璋把何真调到山东、山西等地,还是对何真有所防范。后来何真的儿子何荣、何贵等都在蓝玉冤狱之中受到牵连,被朱元璋处死。何真的弟弟何迪大为惊恐,于是在广东叛乱,逃入海岛,最后被明军平定。

早在洪武十五年,何真的旧部24000多人都北迁到了泗州。

两万多人的广东移民,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多,但是正德《颍州志》记载洪武十四年时,凤阳府下的颍州人口只有1700户,不到一万人,而此时的颍州包括三个县,可见一个县只有几千人。《成化中都志》记载洪武十一年时,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只有3324户,也就是一万多人。洪武三年、七年从江南移民十几万人到凤阳,洪武六年、九年还从山西、河北等地迁来了几万人。

广东新移民的周围可能还有一些江南移民,所以这些广东人在泗州应该成为主要人口,至少有巨大声势。不过这些人主要是军事屯垦,所以居住集中。广东人到达泗州的早期,可能和当地人来往不多。但是六百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江苏、安徽境内,早已看不到广东文化的影子。大概是在明末和清代,这些广东人已经被江淮人同化。因为广东离江淮太远,所以广东移民无法长期保持祖先文化。另外,这些广东人主要是军籍,从事屯田,与明朝高层联系较多,这也是他们的地方文化容易消失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盱眙、天长、明光境内,应该还有很多广东移民的后裔。前人没有寻找过这些广东人的分布,其实要寻找也不难。因为广东人有很多独特的姓氏,这些姓氏自古以来主要分布在华南。所以我们只要根据这些独特的姓氏,就可以在今天的江苏、安徽境内找到这些广东人的后裔。

在今盱眙县盱眙镇西南有植港、植郢。植姓是一个很罕见的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尤多。今天的广东新兴、顺德、怀集、广州市花都区等地植姓最多,历史上的植姓名人还出自东莞、开建(今封开县)等地。

盱眙县桂五镇有欧岗,泗洪县魏营镇也有欧岗,天长市汊涧镇有大欧营,五河县等地也有欧姓,明朝还有滁州人欧磐,滁州就在泗州之南。欧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名人非常多,本文不再赘举。和欧姓同源的欧阳、区等姓都分布在华南,其源头都是百越之中的瓯人。

天长县西部的张铺镇,有简庄、莫冲、翁集三个村庄,简、莫、翁三个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也有很多。特别是莫姓,是典型的华南姓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广西省平乐县有45万人,莫姓有2万人,是中国莫姓比例最大的地区。天长市有莫家营,五河县有莫集,泗阳县有莫圩,莫姓在古代泗州周围也是大姓。

张铺镇之西的盱眙县王店乡,还有饶家大庄。饶姓主要分布在南方,潮汕地区特别多,这里还有饶平县,当代有著名学者潮州人饶宗颐。

天长市铜城镇有冼家岗,张铺镇有冼家营。冼是标准的广东姓氏,古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南朝入隋的冼夫人,近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广州人冼星海。天长市的冼姓无疑是从广东北迁的,应为明初移民。

在盱眙县南部的来安县,也有很多广东人。来安县历史上一直属于滁州,不属泗州。但是明朝分为军籍、民籍,迁到泗州的广东人主要是军籍,所以其屯种地区不属地方州县,因此在泗州周围的其他州县也有广东移民。在今来安县城西部有大伍郢,西北有赖郢、麦郢,这些都是华南大姓。广东伍姓名人有近代的新会人伍廷芳,赖姓又见于江西、福建等地,但是麦姓则是地道的广东姓氏。第一个见于史书的麦姓名人是《隋书》记载的广东南雄人麦铁杖,麦姓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在来安县西北部的舜山镇还有古郢、邱郢,这两个姓也是华南大姓,尤其是古姓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上述地名之中有郢、营二字,郢也应是营,在原凤阳府之地,营、郢是最常见的特色地名,营(郢)即明初屯垦的军营。广东移民主要分布在盱眙县南部、来安县西部、泗洪县南部、明光市东部等地,这里山丘较多,原来人口较少,所以广东移民在此屯垦。

在今盱眙、天长、明光、来安等地,还有很多村落是陈、黄、潘、钟、吴、卢、苏、曾、廖、叶、谭、涂、萧、梅、何、林、蔡等姓建立的,这些姓氏也是华南大姓,而且在江淮其他地区分布较少,所以这些村落之中应该有一些是广东移民所建。但是这些姓氏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所以我们要从中寻找广东人的后裔,还要进行田野调查。

明朝初年的江淮大地,不仅有来自中国岭南、河北各地的移民,还有很多明朝军队收编的蒙古人、高丽人、女真人、色目人,来自中亚、西亚的各种色目人也没有全部变成后世的回族,有很多色目人和其他各族人一样,融合在了江淮汉族之中。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7

读过彭先生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又有了鲜明而深刻的体认。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单纯来自于作家的赋予,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为我们所熟知的名言正道出了文学鉴赏活动的主观性特点。而这并非只是经验之谈,二十世纪西方接受美学的创立者姚斯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无论是接受美学的理论,还是文学鉴赏活动的实际都表明,每个读者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性情气质、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艺术观等方面出发去看待作品的。面对以语言符号构筑的文学形象和意境,读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融入深邃的情绪情感体验,借助敏锐的感悟能力和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通过对作品符号的解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体验、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还渗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性情气质和人格精神,对原有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开拓、补充和再创造,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从而使作品的意义“溢出”了作者原来设定的意义框架,产生出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这就是对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的原因。

彭先生在文章中,分别就四首古诗(或其中名句)质疑了同时代的其他几位论者的理解和阐释。如认为郭应德、过常宝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对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的解释是“顺着天然信仰说出来的话与科学无关”;认为张世英先生在《新哲学讲演录》中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认为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中讲解杜甫的《蜀相》时“所言‘诗人不禁热泪涟涟’,不仅言之无据,而且似乎意味着此诗是诗人悲伤、无望心情的产物”。与此同时,彭先生以“在我看来”为引领,分别出示了自己对这几首古诗或其中名句的理解与阐释。然而,在笔者看来,彭先生的解释亦不过是体现了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的一家之言而已,并未真正实现其所追求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如其对《早发白帝城》的“妙处”的阐释,尽管颇有逻辑性和哲理性,但仍不免使人困惑:“此诗内在雄辩地暗示了象征着‘高度’的‘白帝城’的价值”,这一结论从何而来?言之所据又在哪里呢?所以,尽管彭先生从“科学”出发“断然拒绝”考证和想象、联想这类“我们面对文学作品时的本能反应”,但事实却是,拒绝了考证的彭先生,却无意识地而又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想象的陷阱,其充满个人主观性的作品意义阐释,最终让我们也只能把它当成是一种想象的结果而已。

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学鉴赏的主观性特点,认识到“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投入不同的情与理,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接受和意义阐释,⋯⋯但任何一种阐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其合理性”(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年版,第347 页),,谁也不能说自己对某一作品的欣赏才是最正确的体验和最完美的解释(当然彭先生也并未如此说),而且正是不同的解释使作品的意义宽泛深远起来。

然而,肯定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建立在文学鉴赏活动基础上的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文学鉴赏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审美享受为目的,富于主观性、感受性和个人倾向性;文学批评以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审美理解、审美判断为旨归,要求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不带个人好恶的公正性。而要保证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的批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仅对彭先生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考证法和文本分析法做些必要的探讨。

关于文学批评活动中的考证法,彭先生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艺术上的考证既不必要,也不合法”。在他看来,“这样的考证,实质上是想到日常人生中去寻找艺术的本质”,这说明他不认为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有什么联系;可紧接着他又说:“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艺术的本质与日常人生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更多地只能通过艺术而理解人生的实质”呢?从这自相矛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彭先生在艺术本质与日常人生的关系问题上的认识还不甚明了,而这恰恰影响了其对考证法在文学批评中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艺术发生学的研究还是艺术生产(创造)的研究都表明了,艺术从根本上讲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作为文学艺术体裁之一的诗歌,其本质就在于或抒情言志,或阐发事理。而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释之理,既来自于日常人生经验的激发,又显示出超越日常人生经验的努力和追求。关于诗歌的这一本质,并非“人类的一种天然信仰”,而是被古今中外的诗歌创作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事实、真理。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批评时,便可以采用考证法,即由孟子提出、后被广为运用的“知人论世”法。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性格、志趣、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就会对作品中的“情”“志”“理”的内涵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当我们了解了杜甫一生由开元盛世的读书、壮游到奸臣当道求仕不得的十载长安困守、安史之乱爆发后的陷贼逃难与为官遭贬及至生命最后十余年的漂泊西南客死舟中的命运遭际,了解了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内心情感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理想,就不难理解其在《蜀相》中借对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遭际的慨叹而抒发的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了,也就不会再发出“所谓‘诗人不禁热泪涟涟’又是从何得知的信息?难道诗中的‘英雄’是诗人的自指?”这样的疑问了。拒绝考证,拒绝“自由任意的想象”和“只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出到作品之外”的联想的彭先生,在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他在反对其他论者对《滁州西涧》的分析时说:“所谓‘独处’和‘自由’、‘幽冷’和‘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凄怨和忧郁’,郭应德先生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呢?它们不是天然信念支配下的无意识虚构或捕风捉影吗?它们不就是批评家对诗中‘独’和‘幽’等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结果吗?”这里姑且不论他所批评的郭应德先生的见解是否正确,仅以他对文本语言批评(即他所谓的就作品中的某些字眼儿“见了风就是雨”的“捕风捉影”的分析)方法的反对而言,笔者是不能苟同的。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正是靠着对语词的精心选择和组织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旨趣的。因此,我们应该也完全可能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符号辞面与辞里意义的解码,来探寻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进而发掘出超出作品原来意义框架的“言外之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因此,采用“咬文嚼字”法或英美“新批评”家所谓的“细读”法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如果脱离了蕴涵着作家的情感、思想的文本语言而大谈特谈作品的意义,岂不真正成了“无意识虚构”或“自由任意的想象”?

另外,彭先生在分析《滁州西涧》一诗时说:“这首诗共有四句,但后两句本身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并就“小舟缘何偏‘自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其在方法上犯了断章取义、肢解整体的错误。任何文学作品,不管是一首小诗还是一部长篇小说,其作为一件艺术品,都是一个由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统一而成的整体,作品的意义、价值也正存在于这有机统一的整体之中,如果将这一整体割裂开来,抽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并不顾其与整体中其他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片面地加以分析和引申,所得出的结论便不会是作为整体的原作本身应有之义,而文学批评却要求我们尽可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分析作品本身原有的内涵,并正确地指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的、现实的意义。因此,如果以文学鉴赏而论,彭先生采用“摘句”法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句所做的“妙处在于创造出了需要救助的弱者以及诱使弱者接受救助”的解释,还是可以作为体现了彭先生个人的性情、人格、思想、情感的一家之言而被我们玩味一番的(尽管我们可能也可以不表示赞同),但是,如果上升到彭先生极力倡导的“科学”的文学批评的高度来

看,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章取义的批评方法,就只能因其“一叶障目,不见泰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8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在这两句中诗人自问自答,把春风比作剪刀,看似表现春风的神奇灵巧,实则是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春夜喜雨》

这两句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来得及时,能滋润万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春潮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描写了春雨突然来到,潮水陡涨,空荡的渡船独自在水面漂泊,显示出此处景物的安闲与美丽。

四、春山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李 华《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是李华在“安史之乱”后被贬官去杭州经过宜阳时所写。从诗句看,春季鲜花盛开却无人观赏,花儿只好独自飘零;山路上也看不见人,只听见鸟儿啼叫。在这里作者以乐写哀,以闹衬静,充分显示了春天山路的荒寞,抒发了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五、春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 轼《惠崇〈春江晚景〉》

诗句中所描写的鸭子在水中游戏的画面是惠崇在《春江晚景》中所画的情景,这样的一幅图画道出了春天江水渐暖,而戏水的鸭子最先知道这一现象。

六、春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 鼎《村居》

这两句描写了早春二月中,小草、黄莺、垂柳等景物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派令人心醉的景象,表现了春天江南乡村风景的优美,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巧用反衬 情真意切――王维〈渭川田家〉赏析》参考答案: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9

一、摘 录 春 景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甲同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如果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作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体 会 春 情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带着小小的课题,不妨让同学们自个儿轻叩一位位诗人的心扉,听听春天带给诗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吧!

小李同学从两首同是春雨的题材入手,他比较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杜牧的《清明》两首诗,他说:前一首诗通过写春夜的雨来透露无限喜悦的心情,因为诗人听到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想到春雨在滋润着万物,不由满心欢喜地叫好,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后一首诗呢——清明本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行人在孤身赶路,而且纷纷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春衫尽湿,还要冒雨趱行,心情就显得凄迷纷乱极了,简直像断了魂一样。同是春雨,然而一喜一悲,迥然不同。作为老师,可以追问一下,那是什么缘故呢?可借此点出:即使同处春天,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不同,感受就不一样;它可以给人喜悦,也可增添愁怀,用来衬托生离死别之苦、羁旅行客之愁。

其他同学也纷纷列举春天带来的不同思绪,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由春望所见,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寄情于物,好像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忧国思家的感伤情怀。孟郊的《登科后》中由自己因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一朝金榜题名,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其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真是按捺不住啊。而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由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隐隐表达了惜春之情。金昌绪的《春怨》中女主人公竟要打起枝上的黄莺来了,因为小黄莺吱吱喳喳的叫声把她和在辽西的那位相会的好梦给搅了。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锦官城寄托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哀思。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通过举例,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与众不同的春天。

三、鉴 赏 春 意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特别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准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中的花落、月出、鸟鸣的意象,构成了美丽静谧的意境。老师应带着学生想象一番,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色调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都惊觉起来,无怪乎苏轼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试看2001年上海高考题——王驾的《雨晴》一首:“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就提供了读者想象的余地。诗人雨后漫步小园,看到花事已了,花光春色全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多么扫兴啊!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似乎春天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里了。古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那就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写一段素描或写意文字。

滁州西涧的作者篇10

一、 情景联系

李渔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借景抒情是诗人常用的抒情方法,它是诗人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实际运用中,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景分写型,上联或上片侧重写景,下联或下片侧重抒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侧重写离别时凄寒的氛围,渲染离别时的伤感,下片侧重写作者想象离别后的羁旅生活,抒写自己内心的凄清感受。另一种是情景交融型,只出现景语,不出现情语,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作者的思想感情完全蕴涵在景物描写中,通过安谧、恬淡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归隐思想。

例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析 从标题“春行即兴”来判断,这首诗属于借景抒情诗。学生就要考虑诗句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感情。诗中的意象有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因诗中还有“花自落”“鸟空啼”语,感情是沉郁的,因此这些景物都是为反衬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答题范式:描绘这首诗的景物,分析其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何种感情。

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二、 动静联系

在写景诗词中,景物描写动与静的状态常相互映衬,使画面盎然生趣。从动与静联系的角度说,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三种。

例2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问题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诗人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歌中,传神的字一般是动词或是形容词。学生容易找到“拳”“退”两个精炼传神的字,在分析其好处时,可以从动静角度、视听角度、修辞角度、远近角度等多方面分析其意境。

答案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三、 主次联系

有时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常把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这种手法称为“反衬”。运用了反衬手法的事物或景物就有了主次之分,例如以动衬静,静为主,动为次。此外“以乐景衬哀情”也是常见的一种反衬手法。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愁”,能直接体现词人感彩的词是“恨”,但词中出现的是一个兴高采烈、欢情洋溢的梦。对于成为阶下囚的李煜来说,重温欢乐的梦,是他“失去天堂”后昼思夜想的结果,同时,重温欢乐的梦,的确要比品尝悲痛的梦,会给他醒后带来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样就造成梦中的欢乐与悲惨的现实的强烈反差,从而收到以乐景写哀愁的效果。

例3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问题 这首诗的首联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 写景抒情,一般为间接抒情。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因此,做这类题目,先大体判断是否是借景抒情,然后,从诗中把意象挑选出来,对照诗中表达的感情来分析是用正衬还是反衬,如果意象和感情是一致的,就是正衬;如果不一致,就是反衬。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

答案 本诗首联以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下的那些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四、 虚实联系

“虚”与“实”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二者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虚实运用能相互补充,增加作品的容量,激发读者的想象。

例4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解析 “虚实结合”关键是要区分哪是虚,哪是实。随流水流出的花是“实”,由此而产生的猜想都是“虚”。因此学生对虚实的概念要清楚,在做题时善于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去理解分析。

答案 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以上简介了诗歌鉴赏常见的几种联系,实际上,做诗歌鉴赏题时,学生在答题前都要对诗歌进行“泡”,即对其基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和想象,做到明诗意。在具体做题时,要按照题目的要求,一般都要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形而下”的描绘和分析。描绘其景色,理解其手法,分析其动静,综合其虚实。以上的四种联系

不是孤立、各自为阵的,有时候,它们是有机的统一体。答题时,可以按照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

(1) 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