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十篇

时间:2023-04-08 22:11:12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1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题目极具深意,因为大英帝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不列颠尼亚号”又是英国皇家邮轮,是英国皇室、英国统治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英国国旗降落、交接仪式完成后,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所以,“别了”就象征了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也象征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终结。

作者活用了在1949年曾写过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题目。发表该文的背景是中国解放战争结束以后,一贯支持打内战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发表白皮书。两件事情性质极为相似,一个是美国对华政策在中国的彻底失败,一个是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中国殖民势力的最终覆亡。

历史的巧合竟是如此惊人。这样的题目,不仅更具讽刺意味,而且还突出地表达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胜利的强烈自豪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末代港督”彭定康

彭定康的英文名叫ChristopherFrancis Patten,在来中国香港之前,他是英国政坛上的风光人物,曾担任英国科学教育大臣、环境大臣、英国保守党主席等职务。

彭定康说,在香港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5年。港督职位,从政治上来说很辛苦,但他爱那个城市,爱她的中国味,爱她的中西融合,爱她的活力、她的繁华,喜欢她文化中的很多方面,喜欢那里的饮食。在那里,他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兴趣,也读了很多中国历史,他读《论语》和读《圣经新约》一样多。“我爱那个地方,我的家人也爱那个地方。”

当香港成功地渡过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经济保持很好的面貌时。彭定康说:“我更加相信,香港人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香港当然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是个重要部分,是一颗明珠。”

离开香港后,1999年,彭定康被任命为欧盟负责对外关系的委员,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03年,彭定康接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第294任校长,并将终身担任这一职务。

香港历史全搜索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中央对香港的正式管理,则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香港隶属南海郡。

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

1919年:一战胜利后,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由于和会为英法所把持,它们在中国都占有租借地,根本不愿意放弃其既得利益,谈判失败。

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又重新提出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议案。提案遭到英日代表的强烈反对。美国代表则无动于衷,隔岸观火。中国收回九龙租借地的正当要求终因国力衰弱再次严重受挫。

1942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港督杨慕琦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投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人民进驻香港。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2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赏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着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1873年,他开始动笔。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奥地利着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3

像大狐猴一样,在树林蹿动

推荐方式×滑索(Ziplining)和漫步(Canopy Walks)

奇趣指数

在植被丰富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什么方式能更近距离地亲近这个大氧吧?答案是――进入全新开放的树梢探险公园!只需穿上装备,你便能悬挂于高空滑索之上,轻盈飞越雨林上空;或是漫步在树顶之间的高空走道间,感受众多的树种生态。

想考验胆量,不妨试试小跑过湍急的卡皮兰诺峡谷吊桥,山谷溪流隆隆,耳边凉风嗖嗖,眨眼间到了“摇摆吊桥”的另一端。就这样不经意地当了一回勇士,要知道,这是悬挂在230米的高空。而吊桥外,更有树梢间的观赏平台,离地十数米高,如同在树梢间前行。这就是北温哥华的卡皮兰诺吊桥公园(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Park)带给人的最深体会。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有类似树梢漫步的旅行,便是由惠斯勒高空滑索生态之旅公司(Whistler’s Ziptrek Ecotours)组织的高空滑索运动。穿上“战衣”,从一个树梢平台到另一个平台,足足有10条不同的旅程,穿梭间,你就能感受这条北美最长的滑索系统带给你的飞翔刺激,最长的滑索,起点到终点的垂直落差就有20层楼那么高!

更多体验

新近在温哥华岛有两条滑索正式开放:位于苏克的ZipWest生态探险之旅公司(ZipWest Eco-Adventure Tours)和位于纳奈莫的WildPlay Element 公园(WildPlay Element Park)。后者也是北美第一个合法拥有蹦极跳(bungee jumping)和林间高空超越障碍训练(aerial obstacle course in the trees)资格的地点。

像海鸥一样,迎接暴风骤雨的来临

推荐方式×在岸边欣赏暴风雨(Storm watching)

奇趣指数

旅途中,最怕天气不好。当暴风雨来临时,身为游客的你会否心情晦暗?

而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精华的消遣方式便是观赏暴风骤雨的来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其中最佳观赏时间是11月至次年1月)的每月间,会有10至15个暴风雨在这里登陆,疯狂击打着温哥华岛的西海岸,海水掀起足足有6米高的巨浪,翻滚,撞击着海岸边的岩石,低矮的植被瞬间弯曲变形,浮木冲上岸边……一切如同《2012》的场景。在每年降雨量达5米的托菲诺小镇(Tofino),冬季带来的场场暴雨成了人们蜂拥而至的原因。你可以选择在岸边旅馆内,伴着暖炉,看着窗外大自然愤怒的呐喊,真是极度安全而观感刺激的体验。20年前,托菲诺的一位旅店经营者发现――在太平洋沿岸(Pacific Rim),恶劣的天气也可以变成极具吸引力的旅行体验。现如今,在托菲诺和尤克卢利特(Ucluelet)的海边旅店里,游客们可以预订到观赏暴风雨的套餐产品。冬天,这里的游客们关心天气预报,期待着最恶劣天气的来临。这一切,都归功于维肯尼尼许旅馆(Wickaninnish Inn)的旅馆经营者CharlesMcDiarmid的灵感。

要再大胆一些,不如走上海滩吧。由长海滩自然之旅公司(Long Beach Nature Tours)组织的颇受欢迎的“寻找暴风骤雨的健行(Storm Seekers’ Hike)”之旅将带领你沿着海岸漫步、或者奔跑,以安全的角度感受和学习有关暴风雨的知识。

像剑鱼一样,与虎鲸、鲑鱼和海豹同游

推荐方式×冲浪(Surfing)与划皮艇

奇趣指数

淌过海水,有否想过“下海”玩乐?在温哥华岛东部海岸,还有更多特别的水上运动,比如划着皮艇,在鲸鱼富饶的约翰斯通海峡(Johnstone Strait)观赏杀人鲸。

还有更非同寻常的体验是――与鲑鱼同游,近距离观赏数千条鲑鱼逆流而上的盛景。看,动辄十数斤的鱼儿在你身边游过、跃过,坎贝尔里弗(Campbell River)地区的天堂探索公司(Paradise Found Adventures)所组织的鲑鱼潜水之旅(Salmon Snorkel Tours)与贝拉库拉(Bella Coola)的克诺奇西海岸探险公司(Kynoch West Coast Adventures)就可以助你圆梦。此外,在纳奈莫(Nanaimo),当地还有一些潜水公司组织海豹潜水之旅。

而太平洋的大风大浪,也造就了温哥华岛西海岸成为四季皆宜的户外运动天堂。当地一些运动用品店全年都组织初学者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学习冲浪相关课程。托菲诺附近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公园的长海滩(Long Beach)是最佳冲浪地点。此外,位于岛西南海岸的苏克和伦弗鲁港(Port Renfrew)之间的胡安德富卡省立公园(Juan de Fuca Provincial Park)海滩也是冲浪运动的绝佳之地。

我们还推荐

像骆驼一样,无间行走

推荐方式×长距离徒步(Llama trekking)

奇趣指数

你愿意花一周时间,与骆驼一同跋涉吗?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些健行业者使用骆驼帮助背载背包,进入荒山野岭。并不仅仅为了寻求新鲜,更重要的是骆驼非常聪明、值得信赖、适合长途旅行、坚韧而可爱。位于乔治王子港(Prince George)的Strider探险公司(Strider Adventures)是一家可提供骆驼一同健行的公司,包括普通级步道半天健行之旅和北落基山脉数天跋涉之旅。

像穿山甲一样,密地探洞

推荐方式×洞穴探险(Caving)

奇趣指数

跟随向导,在温哥华岛的霍恩湖省立洞穴公园(Horne Lake Caves Provincial Park)开展洞穴探险吧――有些洞穴甚至长达384米。它曾被评选为加拿大“最佳户外自然探险基地”。

不过,公园的7大洞穴仅是温哥华岛超过1000个大洞的一小部分,你还可以探访黄金河(Gold River)附近的乌帕纳洞穴探险区(Upana Caves Recreation Area)和北温哥华岛的小哈森地区洞穴公园(Little Huson Cave Regional Park)。在库特尼落基山脉区的科迪省立洞穴公园(Cody Caves Provincial Park)拥有多个于6500万年前形成的洞穴及洞穴走廊。位于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的纳基姆洞穴(Nakimu Caves)是加拿大最长的洞穴体系之一,洞穴长达5.9公里。

像老鹰一样,飞翔

推荐运动×悬挂式滑翔(Hang-gliding)/ 滑翔伞运动(Paragliding)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4

当维多利亚复古风以强劲之势袭来,具有敏锐时尚洞察力的BenQ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维多利亚奢华笔记本电脑。2008年9月27日,BenQ在重庆召开“华丽・内外蔓延”新品会,正式最新迅驰2移动平台笔记本电脑Joybook S42与S33。

B e n Q巧妙地将古典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将中世纪欧洲场景华丽装饰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藤蔓,化为精美图纹铺满上盖。除了外表的华美,新款产品的硬件配置也堪称奢华。14英寸的S42采用了LED背光高亮镜面宽屏,搭载nVIDIAGeForce 9600M GT强劲独立显卡,并支持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的实时切换。两款新品均整合了丰富的网络视频及影音娱乐功能,用绝佳的使用体验来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让用户体验里外都好看的数字世界。

颠覆传统,富士通多彩本本L1010

富士通之前的产品主要是针对商务用户,因此一直都是以严谨、严肃的形象示人。如今,为了扩大市场,为了迎合更多年轻用户的需求,富士通颠覆了传统形象,推出了拥有五种靓丽色彩的14英寸主流产品――Lifebook L1010。

L1010拥有黑、白、粉、蓝、紫(在小编的印象中,紫色笔记本电脑还是首次出现)5种款式,分别针对不同的个性人群。配置方面,L1010基于Intel迅驰2平台,并配备nVIDIA Geforce 9300M GS独立显卡,拥有不错的娱乐性能。

这款针对主流市场的产品,其价格也非常主流,上市价根据配置不同介于5999元~9999元之间。这,也算是富士通的一种颠覆吧!

索尼推出最轻薄蓝光笔记本电脑

继奥迪跑车和腾讯浏览器,以及一家著名机箱外设制造公司之后,索尼的VAIO笔记本电脑也用上了“TT”这个名字。

索尼宣称T T是目前最轻薄的蓝光笔记本产品,它配备11.1英寸显示屏和蓝光光驱,机身采用碳纤维材质,整机仅重1.3公斤。TT的高配机型使用SU9400处理器、256GB(128GB×2)SSD、蓝光刻录机和4GB内存,预计售价4345美元。标配机型使用1.2GHz的SU9300CPU、160GB普通硬盘和2GB内存,预计售价2100美元。

东芝Portege M800系列三款新机上市

13英寸的Portege M800一直是东芝在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个系列,如今,东芝再次该系列下的三款新品,以丰富现有产品线。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5

摘要威廉・莎士比亚的晚期传奇剧《不列颠之王辛白林》在刻画女性外貌时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本文以剧中伊阿基摩对伊摩琴的描述为例, 剖析了这种描述将女性与自然同时审美化、“他者”化的倾向,并结合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盛行的机械自然观对这两种倾向的成因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伊摩琴 女性美描述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语

《不列颠之王辛白林》(《Cymbeline King of Britaine》,1610)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传奇剧之一,该剧的一个特色就是剧中有三重情节(threefold plot)(Levin,1971:167)交织铺陈:1、不列颠公主伊摩琴(Imogen)与名将之后坡斯丘莫斯的爱情故事;2、不列颠与罗马之间因贡赋问题引发战争的故事;3、不列颠将军贝雷瑞阿斯因为记恨国王辛白林无端将他以叛逆罪论处,串通宫里的乳媪拐走了两个王子,并隐居于深山将两个王子抚养成人的故事。著名英国文学批评家、剑桥大学的弗兰克・科莫德教授曾因此将之誉为“试验性的(experimental)”剧作(Kermode,1963:22)。该剧的三重情节之一是围绕女主人公伊摩琴公主与名将之后坡斯丘莫斯的聚散离合展开:伊摩琴私自下嫁坡斯丘莫斯,引起国王辛白林的震怒,在王后的恶意挑拨下,他将坡斯丘莫斯逐出不列颠,还将伊摩琴软禁起来。坡斯丘莫斯客居罗马时遇到油滑小人伊阿基摩(Iachimo),禁不住他的激将法,与他就伊摩琴的忠贞打赌。伊阿基摩为赢得赌注,凭坡斯丘莫斯写的介绍信谋得了伊摩琴的接见,又藏进宝箱混入伊摩琴的卧室,在其熟睡期间不仅窥得其体貌特征,还盗去了她的手镯,而后他回罗马去向坡斯丘莫斯摇唇鼓舌,凭已经掌握的“证据”使他误信伊摩琴不贞,命仆人将她杀死。仆人怜悯伊摩琴,帮助她女扮男装出宫寻夫。经过许多波折后,误会最终得以澄清,夫妇再度团聚。目前,西方学者对该剧的关注已拓展到人物研究、语言分析、文本比较、原型研究、创作背景考察、演出评论等诸多方面,而国内对它的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截至2010年7月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研究该剧的论文只有1981年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的《论莎士比亚传奇剧〈辛白林〉的结构》(作者傅俊)、2005年发表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的《浅析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悲喜剧色彩》(作者成立)和同年发表在《语文学刊》第7期的《磨难-死亡-复活:论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基督教原型》(作者马淑君)。可见,中国学者对该剧的认识程度和阐释角度还很有限,对该剧结构、悲喜剧色彩和基督教原型之外的方面也鲜少论及。本文拟从《不列颠之王辛白林》对女主人公伊摩琴的外貌刻画入手,结合影响莎士比亚创作的自然观,剖析该剧采用这种塑造手法的原因,力求为该剧的阐释探索新路。

二 《不列颠之王辛白林》对伊摩琴的外貌刻画

伊摩琴是《不列颠之王辛白林》中“最有魅力的人物”(哈兹里特,2009:2),该剧对她的形象刻画主要是通过自然意象的使用来完成,如将她的面庞比喻为“樱草花”(4.2.2531),将她脉管的颜色比作“风信子”(4.2.2532),把她的芬芳气息比成“野蔷薇的花瓣”(4.2.2533)的幽香,把她的纯洁品质比作“未经日照的白雪”(2.5.1351)。这种笔法在伊阿基摩对她的睡姿描述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维纳斯,横陈卧榻的你多美啊!明艳的白百合,比床单更白!……两枚无以伦比的红宝石,多么亲密地相吻!是她的呼吸熏香了寝室。蜡烛的光焰向她欠身,想朝她的眼睑下窥探,看看关在里边的光明,……哦,睡眠,你这死亡的模仿者,沉沉地压住她吧,让她懵然无觉,犹如教堂中的卧像。……她的左胸长着一颗五出朱砂痣,恰似樱草花花芯的斑点。”(2.2.921-923;924-929;938-940;944-946)

独白中出现的花卉、矿物等自然意象渲染了伊摩琴的绝代风华,似乎表达了伊阿基摩对她的向往和爱慕。但只需联系上下文来看,便不难发现它包藏的阴暗隐意。

首先,这段话表达了伊阿基摩专横的占有欲。他在进行这番描述前,曾自比强暴有夫之妇的露克丽斯、迫使她悲愤自杀的古罗马王子塔昆,其险恶居心昭然若揭。伊阿基摩潜入伊摩琴的卧室后,见沉睡的公主花容月貌,便喋喋不休品头论足,而后感叹“我真想去摸一下(that I might touch)”(2.2.924),暴露出他对美丽的伊摩琴的贪慕。他甚至希望伊摩琴睡意沉沉,即使“名节的宝藏”(2.2.949)被盗也浑然不觉。其次,这段话体现了父权社会的女性审美标准。伊阿基摩将伊摩琴比作“白百合”,百合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花语是“纯洁”(Kerr,1969:78),而纯洁正是当时的父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立身准则,数量繁多的女性行为指南无不强调“纯洁”的重要性,如15世纪中期的人文主义者弗朗西斯科・巴尔巴罗(1390-1454)就曾撰文鼓吹女性的贞洁(Barbaro, 1978:227)。与伊摩琴相联的“百合”意象呼应了她睡前阅读的《特柔斯的故事》(《The Tale of Tereus》,(2.2.952),自然令人联想到菲洛梅拉(Philomele)(2.2.953)受辱的神话和“deflower”一词,该词源自中古英语“deflouren”,既有折损花朵之意,也指夺取女子的贞操,暗示了伊摩琴作为“最漂亮的……受难者”的身份(哈兹里特,2009:2)。最后,这段话暴露了伊阿基摩的可鄙心态。他不仅觊觎伊摩琴的美貌,还对她的芬芳津津乐道,他对这类细节的描述带有浓厚的情欲色彩,无形中将双重性客体的身份强加给伊摩琴,使她成为引人遐思的“审美客体”和满足男性欲望投射的“性客体”。鉴于上述原因,伊阿基摩的描述尽管充满了美好的自然意象,却带有令人不快的淫糜意味。

三 《不列颠之王辛白林》中的自然意象使用探原

用自然意象刻画女性的笔法在西方历史悠久,对莎士比亚影响至深的两希文学(希腊和希伯来文学)就能提供许多例子,如古希腊人曾用“火光灿灵,奇美的星”和“琥珀之光”来形容女神塞勒涅(吴雅凌,2006:21);《圣经》也以“利巴嫩流下来的溪水”(《雅歌》,4:15)比喻新妇,拿“没药山和乳香冈”比拟佳人的娇躯(《雅歌》,4:6)。这些意象与作者内心的真实需要密切相关,在使用上体现了作者有意/无意的心理选择,而支配这种选择的,正是作者所处的文化土壤,尤其是它滋生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指对自然本质、自然组成、自然演化规律等方面的总体认识, 从形成上看有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对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影响至深。《不列颠之王辛白林》中伊阿基摩对伊摩琴的女性美描述也与文艺复兴时代在英国影响广泛的机械自然观密不可分。这种自然观把自然当作一个不会发生变化的整体,认为它只在一个狭小的循环中发生运动,它使自然不再被当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而被视为冷冰冰的机械结构,在崇尚功利的社会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良性的关注。当时尽管有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等人明确指出人类自封为万物之灵的行为愚蠢至极,尼科劳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乔达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等人的日心说亦对人类中心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机械自然观仍在煽动人们借助科学上的新发明发掘自然秘藏的宝藏,迫使它将自己的秘密公布于众,结果纵容助长了人们对自然和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发掠夺,使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担负起保护自然之职的人与对自然的操控和破坏的人同流合污。可见,近代早期的英国虽在自然科学方面发展迅速,成就突出,在自然观上却远远谈不上科学、健康。

由于父权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与对待自然的态度密切相关,社会在无耻地将自然客体化、对其肆意掠夺的同时,也把女性视为与自然等同的“他者”,予以无情的征服、束缚。受这种文化环境影响,莎士比亚也将自然和女性视为被动的客体,他在十四行诗里就将女性比喻为等待男性“耕耘(tillage)”的土地和需要男性播种的“处女园(maiden gardens)”。女性的身体在他笔下幻化为自然(土地),自然也被赋予了女性的特质,二者同时成为男性主动行为的被动接受者。机械自然观对莎士比亚的影响在《不列颠之王辛白林》中伊阿基摩对伊摩琴的描述(2.2.921-946)里同样显而易见。那段描述除了形容她的美,还突显了她的被动,伊阿基摩称她为司掌生育的自然女神维纳斯,又将她与死亡、雕像等毫无生气的意象相联,可见,他眼中的她既是自然之美的化身,又不具有血肉之躯和鲜活的生命,而只是静止的“物”,是供他审视、玩味、品评的对象。描摹伊摩琴之美的自然意象在伊阿基摩的话里仅体现了“工具性”和“功利性”的价值,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共有的边缘化地位。伊阿基摩对“睡美人”伊摩琴的“凝视”是欲望主体对欲望客体的审视,不需要使用武器,也不需要诉诸身体的暴力,也不必进行实际的官职,就展现出一种性别规则的实施,伊摩琴裸露在男性目光中,无助地任由男性描述,她的处境充分验证了波伏娃对父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概括:她们是“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他者”(波伏娃,1998:5)。伊阿基摩对伊摩琴的描述表现了他对女性/自然的冷酷与歧视,实际构成了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侵犯:一方面说明女性的身体在父权社会中被主流文化默认为供男性消遣享受的资源,也是供男性发挥性幻想的工具;一方面也暴露出西方文化中“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象征性和政治性的关系”(斯普瑞特耐克,1997:62)。

四 结语

《不列颠之王辛白林》将女性人物等同于自然,用自然意象提高其审美价值,又使其成为受男性“凝视”的被动审美对象,一个诱发情欲的“他者”,表明了莎士比亚受自身性别视角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父权文化背景的局限,不可能摆脱男性自命为自然与社会之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压制、奴役女性的傲慢。这种“傲慢”由来已久,至今仍未消除,使不少学者耐人寻味地断言:造成生态危机的不是全人类,而是“男性(man)”(谢鹏,2004:54)。从这个角度看,参照影响莎士比亚的自然观审视《不列颠之王辛白林》的女性美描述,揭示其中女性与自然浑然一体,共同被审美化、“他者化”的境遇,实则具有超越文本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文详注第一对开本《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与悲惨剧》”(2009045032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Barbaro,Francesco.“On Wifely Duties”.Trans.Benjamin G.Kohl.The Earthly Republic: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Eds.Benjamin G.K & Ronald G.Witt.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8.

[2] Hinman,Charlton.The Norton Facsimile:The First Folio of Shakespeare.New York:W.W.Norton,1968.

[3] Kermode,Frank.The Final Plays,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63.

[4] Kerr,Jessica.Shakespeare’s Flowers.Illust.Anne Ophelia Dowden,New York:Thomas Y.Crowell Company,1969.

[5] Levin,Richard Louis.The Multiple Plot in English Renaissance Dram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6] 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秦喜清译:《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国外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

[7] 威廉・哈兹里特,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 吴雅凌编译:《俄耳甫斯教祷歌》,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9]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6

一、基督教的入侵对英语的影响

公元597年,一个名为奥古斯丁的牧师从罗马来到不列颠传教。公元7世纪,罗马教廷派来了传教士,使基督教文化在此扎根。随之而来的一批拉丁词汇,对正在形成的古英语产生了重要影响。基督教对英语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大陆时期、日尔曼人入侵不列颠岛时期和基督教传入后时期。

(1)大陆时期。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欧洲大陆的高卢,开始与日耳曼民族有所接触。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颠,交往加深,从而使英语吸收了不少拉丁词汇,构成了古英语词汇中拉丁语借字的大陆时期。

(2)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颠岛时期。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罗马士兵与当地凯尔特居民共同生活并通婚,凯尔特人吸收了大约600个拉丁词汇。日耳曼人侵入后,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日耳曼人又从中吸收了少数拉丁词汇,例如古英语:port“harbor town,港口城市”(拉丁文:portus “haven,港口”)等。

(3)基督教传入后时期。基督教的入侵与另外两次的文化入侵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是一次和平入侵,没有武力斗争。基督教不到100年就在整个英国站稳了脚。不仅学校教授拉丁文,法庭用语也是拉丁文,甚至许多人开始用拉丁文进行写作。这就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拉丁文。这一时期的拉丁文借字大约有450个,其中约有100个是学术语言和文学语言,而大部分已成为古英语基本词汇的一部分。例如古英语:Nunne“nun,修女,尼姑”;拉丁语:nonna“nun,修女,尼姑”。

基督教的入侵还带来了圣经文化,圣经中的许多人名、事件在英语中流传下来,并被后人赋予了比喻性意义和象征性意义,如:Cain 指“杀害兄弟者,杀人者”;baptism 原指“浸洗在水里,或用水泼洒在身上,表明对原罪的涤除和已被纳入教会”,现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等。这些词语丰富了英语的表达形式,增强了它的表现力。

二、维京人入侵对英语的影响

在广阔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当时主要包括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居住着被称为是北欧海盗的维京人。他们在公元8世纪开始强大起来,史称“北欧海盗勃发(Vikings Outburst)”。从公元793年起,维京人开始了对不列颠岛长达3个世纪的入侵和统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公元793年到9世纪末,不列颠岛首先遭受了北欧海盗的袭击,而后遭到了大规模的入侵,给英国人民到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公元871年,阿尔弗雷德成功击败了丹麦人,史称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但9世纪末,丹麦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侵略,在英国人的顽强抵抗下,直到公元11世纪,丹麦国王卡纽特(Cnut)才宣称兼任英国国王,开始了对英国的统治。

虽然北欧海盗给英国人民带来了血腥和灾难,但同时他们也给当时停滞不前的英语和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斯堪的纳维亚人在不列颠定居,与当地居民交往、通婚,其语言渐渐被英语吸收,渗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Jackson, Grimsby(格里姆斯比),Derby(德比郡),knife,law等。另有一些词甚至直接取代了古英语的原有词汇,例如:古英语steorfa “todie,死亡”被deyja 所代替。

与拉丁语、希腊语相比,斯堪的纳维亚语对于古英语的渗透是更为深入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一些代词和连词进入到英语中,影响到了古英语的语法结构,例如:they, them,their,though等。②进入英语的许多词汇构成了英语的基本词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callhappy,ill,egg,leg等。

三、诺曼底征服对英语的影响

虽然英吉利海峡将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分割开来,但很早之前,就有少数法语词汇传入不列颠。而法语对英语的更深影响发生在诺曼底征服之后。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成功地控制了英国,成为威廉一世。他清理了英国的教会和朝廷,所有重要的职位都由法国人担任。诺曼底人作为统治阶级,使用的语言是法语。自此之后,法语取代了英语,成为了政府和贵族的语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英语则成为了下层人民的语言。

诺曼底征服之后,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1066年~1250 年和 1250年之后。

(1)1066年~1250年这段期间,绝大部分时间英语与法语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直到亨利一世时,由于有了“诺曼人与法国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明确规定,法语与英语开始融合,慢慢被英国人接受,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此期间,只有很少的法语词汇进入英语,其中有一部分是下层阶级通过与讲法语的贵族、法国士兵或贵族仆人接触而进入的,如:messenger(报信者)、largess(赏赐)、servant(仆人)等。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教会进入的。

(2)1250年之后,随着诺曼底法国人在不列颠的没落,法语也逐渐没落。上层阶级开始大量使用英语,大量的法语开始进入英语,渗透到英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教会、法律、军事、时尚、食物、文艺、医学、学问等。例如:government(政府),religion(宗教),judge(法官),mutton(羊肉),literature(文学)等。

虽然,法国人撤出了不列颠,但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源源不断地进入英语,直至今天,今后也必然会继续。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7

一、“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让人很不乐观,处于长期耕耘而收效甚微的状态,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一般是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语文教学要优质高效,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享受到自己思考的价值被认可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和再生疑、再解疑的过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及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技能,因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而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

二、“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十课《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中,笔者就文题设计了两个问题:(1)新闻的标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报纸的眼睛,你觉得《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认识到题目对文章的重要意义,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文章题目对阅读接受的影响。这个题目的特殊之处是形式上的倒装与借代的巧妙运用,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更深层的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开,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入全文、贯穿全文设计的,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答出“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所提的两个问题,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两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经验;第二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问题就意味对现状的不满,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会打破现状,超越常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在教学中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劳动,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8

[关键词] 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生态批评

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风靡一时、令人震撼的《纳尼亚传奇》系列电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学者、基督教思想家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同名系列魔幻小说。该系列小说共有七部,其中最后一部《最后一战》还为作家赢得了英国儿童文学最高奖“卡耐基文学奖”。《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但却是第一部被改编后搬上银幕的纳尼亚小说,自影片放映以来,国内学界对刘易斯及其作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关评论多集中剖析其中渗透的宗教思想和游戏精神,忽略了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切切关怀,而这恰恰是令本片较其他魔幻类的电影更具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之所在。

一、《纳尼亚传奇》: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

影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机的轰炸声和人们求生本能的尖叫中开始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另一重要产物和“贡献”是现代化武器不断更新升级,换句话说,它们对人类自身的杀伤力更大,对自然环境、人类生存空间的破坏也更严重。战斗机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摄人心魄;小姑娘露西及其家人的恐惧溢于言表;血雨腥风的二战让多少家庭在炮火纷飞中支离破碎,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人们又能从哪里找到慰藉,或许小小的虚幻的纳尼亚可成为孩子们暂时的避难所。但在影片的最后,他们还是被拉入残酷的现实中。刘易斯控诉了二战对生态环境的无情摧残和对人类与自然的疯狂屠戮。

彼得、埃德蒙、苏珊和露西的父亲仍战斗在二战前线,其母亲为了让他们远离战火把他们送到乡下。孩子们在火车上的表情是那么恐惧与无助,而下了火车看到满眼绿色的草地树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来接孩子的是教授的女管家,她驾着较为原始的交通工具――马车而来,这与刚刚驶过的现代化的汽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乡下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讲很新奇,他们一眼就喜欢上了那里。无独有偶的是在片末纳尼亚人民与白女巫的殊死战斗中,“陆军”没有枪林弹雨倒是“有的放矢”、刀剑相见;“空军”没有铁鸟轰炸机投下炸弹倒是有群群飞鹰衔着石头砸向女巫的阵地,而在这场绿色战争中,向往自由的纳尼亚人民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刘易斯的潜意识里有着浓浓的怀旧情结,他对现代化工业的产物持有抵触的情绪,向往那种远离尘嚣的、返璞归真的、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

四个孩子通过神奇的衣橱走进了另一世界――纳尼亚。当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漫步、嬉戏时并未意识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类比之下,刘易斯暗示:人类工业文明的进程亦是如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在深深地刺痛人类自身。在人们享受现代化便捷的同时,威胁也如影随至。这与许多生态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对于现在的生态危机,现代化工业难辞其咎。

二、《纳尼亚传奇》:对善与正义的弘扬

纳尼亚王国处于白发女巫的残暴统治之下达百年之久,而整个纳尼亚处于天寒地冻的冬季也亦逾百年。雪在剧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邪恶,黑暗,绝望。但刘易斯也埋下了伏笔:灯柱上常年不灭的星星之光。它的存在让初入纳尼亚的露西感到安全,它的存在让低谷中的纳尼亚人民看到希望。女巫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化身,我们可以在传阅世界的儿童经典童话故事中得到许多印证:《青蛙王子》《睡美人》《美女与野兽》《海的女儿》等等。剧中的白发女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把所有的反对者都冻成雕像,对一切生命随意践踏与剥夺。而相反狮王阿斯兰则是正义与智慧的象征,剧末他让所有的雕像又复活并率领他们参与到消灭女巫的战斗中。法国哲学家施韦兹(A.Schweitzer)是系统提出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第一人,他指出:对人来说“善是保持生命、 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胡志红,33)拜伦曾在他的诗中预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正义的一方:女巫被消灭了,她的统治被了。100年的冰河融化了,树绿了,花开了,纳尼亚又焕发了生机,迎来春意盎然的季节。

剧中也反映出女巫和狮王阿斯兰在对待与人类关系中截然不同的态度。女巫是反对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影片开始她就曾以“与人类勾结罪”把半羊人汤姆纳斯关进冰堡,她下令林中如发现迷路的人类,就要逮给她处置。她担心任何人类的涉足会坏了她的好事,因为传言亚当之子与夏娃之女――人类的代表会帮助纳尼亚实现和平与自由。相反,狮王阿斯兰多年之后的回归就是因为四个孩子的出现,并且为他们招募军队以对抗女巫。他对四个小人儿是慈爱的,他相信他们的能力并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他们,给他们信心。就是对待埃德蒙这位曾“迷路”的孩子他也是极其包容的,并代他受惩。可以说主张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一方战胜了执意与人类为敌的一方――刘易斯通过剧情的深入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康理性发展的方向。

刘易斯对善和正义的弘扬从另一方面通过孩子们来完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无瑕的。半羊人汤姆纳斯真诚地说与露西的握手让他感受到了百年寒冬中的温暖。虽然四个孩子的妈妈是为了让他们远离战争而把他们送到乡下,但他们仍勇敢地承担起纳尼亚人民赋予他们的使命,指挥队伍迎战女巫,因为他们认为帮助纳尼亚恢复自由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战争是丑陋的,童心是可贵的。刘易斯通过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弘扬人性的善良,展现人类正义、勇敢、善良、团结的优秀品质。如英国大诗人华兹华斯所见:要认识自然就要回忆童年,拥有童心,一方面表现出对儿童、童心的敬畏。该剧是一堂别开生面而又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公开课。趣味中教育了大人更教育了孩子。培养他们从小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成为朋友的意识。用电影打动童心,把生态意识载入脑海,从而导致正确的行为。爱护环境理应从娃娃抓起,注重对孩子的生态意识灌输,因为他们是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的希望。

三、《纳尼亚传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影片不仅彰显了刘易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与关怀,更着重揭示大自然拥有神奇的力量,且该力量高于一切。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力量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渺小的,顺应自然规律才是一切的根本。

剧中的纳尼亚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其中一切皆有生命,在刘易斯眼中万物有灵。半羊人汤姆纳斯与露西一见如故,侃侃而谈,很快成为好朋友;鸟也有生命,通人性,指引四个孩子找到海狸;树也有耳朵,能听懂人类的谈话;花瓣也拟人化了,拥有神力,能随风起舞,幻化人形,通风报信;马人骁勇善战,忠于狮王。当彼得想用手逗引海狸向他们靠近时,睿智而幽默的海狸先生说,“如果你是故意想逗我玩,我才不闻你的手。”把一行四人吓了一跳,在他们的观念里海狸只是一种低级动物,能开口说话是不可思议的。这实际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体现。“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sm) 世界观人文,人类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人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胡志红,22)刘易斯笔下种种的奇异现象其实是见怪不怪的,他要说的话概括成一句:自然是有主体性的。看此情景观众不由得也会会心一笑:人类有时是自作聪明,自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中最聪明的高级动物,有种可笑的优越感,更是“夜郎自大”。同时,刘易斯也借此告诉人们应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平等地对待他们,与他们成为朋友。

本剧的意蕴和近年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不谋而合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大自然是人类繁衍的家园。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事实并非如此,大自然才是地球的最高统治者。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分子。“生态批评主张人类由‘自我意识’(ego-consciousness)向‘生态意识’(eco-consciousness)的转变,认为人类已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土地社区中的一员,与自然世界中的其他成员生死与共。”(赵一凡,491)就像彼得,埃德蒙、苏珊、露西,他们是亚当之子、夏娃之女,也就是人类,在他们的领导下纳尼亚的人民白女巫的统治,实现纳尼亚的和平,他们可以做纳尼亚的国王和女王,但他们是由狮王阿斯兰册封的,真正的至尊者是森林之王阿斯兰――一位睿智的老人,是真正的智者,是纳尼亚真正的统治者。他拥有神奇的力量让冰冻的半羊人还有其他被白女巫杀死的动物恢复了生命。卡尔是四帝之城,但彼得、苏珊、埃德蒙、露西国王及女王之位也是由纳尼亚的人民授予的,让他们分管东西南北四方疆土。他们随后的使命是照料好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保证“家人”平平安安。纳尼亚的人民包括大自然中的一切:各种动物,树木花草,河流湖泊等等。人类应不辱使命,担当起保护大自然的重任,让和谐之音奏出美丽的乐章。

许多生态学家认为自然拟人化是自然发出抗议之声的一种方式。“生态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人类文化的危机,人类主宰地位的危机,人类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危机,要从根源上消除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主导下的生存范式,向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的生存范式转变。”(胡志红,22)充满着拟人化色彩的纳尼亚承认了自然具有主体性,无疑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绝佳颠覆,更为绿色生态文明的建立提供契机。

四、结 语

《纳尼亚传奇》从深层次上展现了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指出了人类生态良知的缺失,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急需面对的,不容回避的问题。对人类的救赎始于对大自然的拯救,整个纳尼亚王国就是被损坏的等待修复的生态系统。人类应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有机体,更应成为自然的守护者,而非统治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本,才会为建立绿色生态文明带来希望。刘易斯的扛鼎之作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警示意义,为多灾多难的地球带来一抹绿色。

[参考文献]

[1] 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M].陈良廷,刘文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6] 张艳梅,蒋学,吴景明.生态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9

从海洋到天际的攀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加拿大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很多地区人迹罕至,大自然赋予了她各种不同的面貌:高耸的山脉、蜿蜒的海岸、原始的生态、宁静的湖水、绿草如茵的山谷,搭乘火车领略这些奇观是上乘之选。

惠斯勒之旅将搭乘惠斯勒海天号(Whistler Sea to Sky Climb)往返于惠斯勒及温哥华,沿途穿越著名的海天风景区、西温哥华和迷人的斯坦利公园,沿着豪湾海岸,海岸山脉景致尽收眼底,途径香浓瀑布、Garibaldi山、切卡穆斯峡谷(Cheakamus Canyon)、Brandywine瀑布。惠斯勒海天者号上有一节特殊车厢—瞭望车,车厢是敞开式的,没有玻璃车窗。这节车厢定时对旅客开放,坐累了到这里自由活动、拍拍照片是不错的主意。在客人下车前,列车还会给每人分发一套惠斯勒海天号明信片,把这份美好回忆带回家。

运行日期:5月中旬?9月下旬。运行时间:3.5小时,单程。

淘金者的大冒险,育空省

这条线路始建于1898年。因为Klondike淘金热,大量的交通运输需求催生了这条线路。窄窄的铁轨联通了White Pass和育空省,这在多山而遥远的加拿大北部无疑是一个工程学的奇迹。109公里(67.5英里)的铁路带领乘客从零海拔的Skagway到达海拔879米高的White Pass Summit,然后向山下行驶时会经过后来重建的站点,在最后到达育空省。

运行日期:5月下旬?8月下旬。运行时间:6小时,单程。

北极熊快线寻访北极熊之旅,安大略省北部

北极熊快线(Polar Bear Express)这趟列车,作为连接客克伦(Cochrane)、穆斯法克特里(Moose Factory)和穆索尼(Moosonee)地区之间的大动脉,在偏远的安大略省北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游客而言,这条299公里的线路则提供了鲜明的风景,是对当地印第安民族文化的惊鸿一瞥以及对旧日时光的最好体验。因为并非专业的旅游线路,所以在列车的硬件上都还有浓浓的旧时代影子。但要记住,物质的享受是有限的,而精神的愉悦则是难以预测的。试想一下,如果能从老旧的车窗外的白雪皑皑中发现北极熊的身影,那会是何等的幸运和惊喜。

运行日期:全年。运行时间:5.5小时,单程。

阿格瓦峡谷火车观览之旅,安大略省北部

这条仅有183公里的短途旅行,将运送乘客前往加拿大北部历史悠久的苏圣玛丽(Sault Ste. Marie)。最初是法国传教士和皮草商人在此定居。当有一天移居者们进入了邻近的森林之后,才发现让人目眩神迷的奇妙景色—由湖泊、溪流以及花岗岩岩层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造物。这里以到达亚加华峡谷底部落差高达153米而闻名。游客可以在此乘船游览瀑布,并俯瞰峡谷的壮丽景色。这条线路在秋季特别受欢迎,因为到那时满谷枫叶,如云如雾。

运行日期:6月下旬?10月中旬。运行时间:10小时,往返。

Charlevoix山丘火车之旅,魁北克省

别了不列颠尼亚篇10

2011年11月,在英国领事馆的组织下,《格兰塔》当时的主编约翰·弗里曼(JohnFreeman)和副主编艾兰·奥芙瑞(EllahAllfrey)在上海举办了一次文学活动。在这次见面会上,99读书人文学编辑彭伦带来的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集《炽焰燃烧》一下吸引住了弗里曼的目光。弗里曼也来自美国。对罗恩·拉什有着特殊的乡情,也曾在《格兰塔》上刊登过他的作品。弗里曼和彭伦相谈甚欢,并得知彼此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后来弗里曼回国后,彭伦写去邮件,双方很快确定了合作关系。

约翰·弗里曼非常重视“讲故事”,曾自称自己的责任是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传播不同的故事”,要让读者体验到最优秀的故事直接送到他们面前的感觉。两年来的中国之行。他密切关注着中国读者的阅读口味,并发现有很大一批中国年轻读者渴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精彩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去年夏天,英文版《格兰塔》曾经出版过一期同主题的“不列颠”杂志。今年四月,《格兰塔》中文版正式推出,借用相同的封面,一只缺了口的英式茶杯,和一只不平整边缘的托碟,寓意深刻。中文版的首期再次以“不列颠”为题,以“历史”和“家园”为主线,重新组稿,向中国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英国面貌。

“有时候你很难说清英国到底是什么。”弗里曼在序言中写道。珍妮特·温特森则说,他们的故事是“历史与家园的古老冲突”,是“灶台与寻梦者之间不可度量的无穷无尽的距离”。

的确,精选的这19篇文章,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的方方面面:文化、宗教、政党、种族、社保,甚至性。石黑一雄用日本式细腻流畅的笔调和英国式的叙事圈套刻画了20世纪初伦敦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曾用“历史、传奇和神话竞相融合的美丽地方”来形容自己家乡的苏格兰诗人罗宾·罗伯逊贡献了一首长诗,描写了1964年充满无望和失败的英国颓景。盖瑞·杨格对一个小市镇从社区居民人口结构到足球、政治、教育、房价几十年来的变革进行事无巨细的记录。他无奈地说:“我们的疏离感与其说是环境的,不如说是社会的。”而同样是描写城市变迁中的挣扎,哈尼夫·库雷西则藉由“新”的嘴来诘问:“什么是英国?英国的未来又在哪里?”

《不列颠》还展现了一些英国青年内省视角。比如威廉·博伊德发出的“我在哪里?”,比如杰夫·戴尔一边远离常规而无趣的英国社会一边“闪现”这样的念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从对一切都充满兴趣变成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哈尼夫·库雷西找到了更年轻的、更易冲动并诉诸武力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呢?”他们愤怒、迷惘又无奈,《在屋顶上》结尾写道:“我想,命运并不是等待着你的东西,它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积蓄起来的东西——它和死亡一样耐心。”

中文版的副主编Patrizia是欧洲人,在英国读过大学。他对英国社会的了解使这部不列颠专辑尽可能准确地重现了20世纪原汁原味的英国风貌。

《格兰塔》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排版风格:不设栏目,作品之间内在逻辑由编辑掌控。《不列颠》以一则图片专辑为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据主编彭伦介绍,这些作品节奏感逐渐加强,色彩从比较淡到比较浓烈,“但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有些错落,比如后面有篇《夜游》和《猎户座》。文字也比较舒缓”。

图片专辑以“家园”为题,是不同时期的英国社会街景的一瞥。曾经暴动的墙上贴满纪念的标签纸。2008年到2011年间骚动的英国青年的表情,海盖特住宅区彩色的伞和颜料,这些“临时替代品在每一个拐角瞪着我们的脸”。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的”,家也是临时的居所,约翰-伯恩赛德想要表现的,正是时代的转瞬即逝感:“我们建造的每一幢建筑,命名的每一件事物,我们心爱的、不愿分离的一切,都是一时的,为了不断满足重新想象的需要。”

“这些图片对英国人来说可能更有感觉。中国人看和英国人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抱怨图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彭伦指着图片下方的英文名字,告诉记者那是摄影师和画家的名字。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视角让中国读者去看英国,去看外面的社会,然后发现一些跟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或者相似的东西。打开视界。”

中国的“最佳青年小说家”?不,是中国的“欲望”。

《格兰塔》第一次评选“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是在1983年。这次由市场部策划的公关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媒体关注、互联网推动给编辑部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销量,他们决定每十年出一次榜单。30年来。因为对大卫·米切尔、珍妮特·温特森、伊安·麦克尤恩等文坛新人的准确预瞻,也奠定了今天杂志在英国文坛的威望。

今年恰好是此奖的第四届评选,并且首次有华裔作家入选。她就是曾与贾樟柯是同班同学、近年来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移民题材小说在英国主流文坛广受好评的郭小橹。

1993年《格兰特》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合影。后排(从左至右):海伦·辛普森、艾伦·霍灵赫斯、提伯·费舍、劳伦斯·诺福克、亚当·莱弗利、菲利普·科尔、威尔·塞尔夫。中排:亚当·马斯·琼斯、坎迪娅·迈克威廉、本-奥克瑞、路易·德·伯尔尼埃、艾莎·佛洛伊德。前排:(坐者)A·L·肯尼迪、卡里尔·菲利普斯,(席地坐者)伊恩·班克斯、石黑一雄。

那么,中国何时也能评选自己的“最佳青年小说家”呢?时机恐怕还不成熟。彭伦提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评选的话。英国总部将会和中国编辑部一起操作,然而,国与国的衡量标准不同,“有可能他们选中的作者是我们这边不能出版的”。

《格兰塔》中文版的前三期基本都是从现有稿库里选稿编辑,之所以采用这种比较保守的策略,彭伦表示也是想“看一看中国读者对格兰塔这个品牌的认知到底有多少”,再为第四期自己定主题和组稿做好准备。

如何将《格兰塔》已经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本土化,是彭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的第一个尝试。就是在中文版中先推出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而此计划将在第四期实行。主题也定好了。就叫“欲望”。“中国整个社会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拼命想要某一种东西某一种社会地位,或者简单说就是信仰。”彭伦解释说:“人对想要的东西要求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欲望在过去是不会有的,比如对奢侈品的欲望。这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才越来越泛滥。”

然而欲望是一个太广泛的词。“这个主题恰恰能够反映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生活也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很人性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的东西,能呈现一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是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哪怕没有欲望的那些人群。”

2012年和2013年的伦敦书展上,《格兰塔》均邀请世界各国《格兰塔》国际版的编辑,共进晚宴,探讨各自的发展。中国的编辑团队也应邀前去。杯盏之间碰撞出的每一个新想法,都令这些爱好“新写作”的编辑们激动不已。